的大四女生怎么锻炼多久才能有效果才能通过体测新国标毕业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体测不达标不发毕业证 希望倒逼学生常锻炼
来源: 南方日报作者: 吴志毅
《标准》提出,建立健全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制度,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今年6月,教育部以教体艺〔2014〕4号文件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对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规划与发展、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等内容进行规定。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标准》提出,建立健全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制度,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也就是说,按照新政,学生体测成绩不到50分,就拿不到毕业证。
日前,惠州高等学校陆续开学,对于新政,惠州学院体育系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的最新政策文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具体项目有变化,《标准》中提到的“50分”是否按照新的体测标准来算,还需要和上级部门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将会按照国家要求,进一步落实《标准》。
2/2大学教育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愈加重视。(王昌辉 摄)
旧体测:没难度
以惠州学院为例,学生在大一大二都有一次体能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视力、跳远、坐位体前屈、肺活量等。
实际上,目前的体测没有难度。惠州学院体育系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惠州学院80%的学生体测达标,优良率达到15%至20%,“基本上都能及格的。”目前,惠州学院的学生体能测试的工作由体育系负责,实际操作中,体育系安排学生帮忙组织测试,包括带队、测试、登记各项成绩等。测试前每班自行带学生名单到测试点,交给带队本班测试的体育系学生。体能测试的每个项目都有一个达标成绩,学生只要每项达标就算过关了。学生测试完每个项目即能了解到自己该项目的成绩(没有标明分数,只是每项的成绩)。
记者从惠州学院学生中了解到,对于体能测试学生感觉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通过。学生殷锐说,体育系安排比较合理,按系和班进行测试,整个测试过程有条不紊,“只是学生测试比较宽松,基本上都能通过体能测试。”
新体测:基本不了解
《标准》提出,建立健全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制度,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
记者在惠州学院采访了解到,受访学生普遍不了解新出台的《标准》。当记者向学生介绍《标准》的关键内容时,学生普遍认为高校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是好事,表示欢迎。但听闻体测内容将增加男生引体向上时,受访男学生表示压力大,“跑步什么的其实都可以接受,但是引体向上并不是每个男生都能驾驭得了,10个的要求也挺有压力的。自己做两三个可以,但是10个的话,就真的挺有难度的。”
对于体测成绩不到50分,就拿不到毕业证,一些对自己身体素质比较自信的同学认为,“其实没什么关系,自己有信心能通过体测。”
有人赞成有人忧。很多受访学生表示不能理解,觉得没有必要这样规定,“为什么体测成绩一定要和毕业证挂钩?”也有一些同学则说,对于体育真的有些力不从心,甚至玩笑说,“我这瘦胳膊瘦腿,前途堪忧。”
新的体测内容更有难度。记者从惠州学院体育系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国家对于学生体测有了新的改革,增加了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50米短跑,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等。对比体测的新旧内容,惠州学院体育系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学生体测主要是用仪器测量,准确度有待斟酌;而新的体测内容更多的是室外测试项目多。
1&& && && &&
责任编辑: 黄沁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15年新规定的大学生体测每年的总分怎么算的,是各项加起来平均分吗?_百度知道
15年新规定的大学生体测每年的总分怎么算的,是各项加起来平均分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而在1982年是4分01秒,比如引体向上,大一男生做10个及格,记者在武大、仰卧起坐(女),共调查了56名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这次教育部是动真格了。”盛克庆说。近些年我国大。还有的同学直接说:“不喜欢运动,来帮助学生通过体测,学生至少还要运动2到3小时、三好学生等奖励,66%的学生认为体测是比较容易通过,每周除了体育课基本不做任何锻炼的占比最大,达43%、武汉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进行了调查,没时间运动。在体测项目中,引体向上,每周除体育课外,同学们在开幕式上制造的各种奇妙创意,测完1000米后几乎瘫了,简直比高数还难。80%的女生认为800米跑最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2014级的黄根蝉同学形容,跑完800米。今秋开学后我国中小学及高校都开始执行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于大学生来说,体测通不过就不能毕业。按此标准,本次调查中有45%的学生难达标,另外55%锻炼偏少。为什么很少锻炼?学生们的回答几乎一样,结果如下:调查结果显示、大学各年级学生的必测项目则全部一致,他们身体素质的好坏关乎国家的命运,该校打算通过加强体育课心肺功能训练量和引进智能管理系统督促学生锻炼等方式?连日来,设置统一的必测项目!”一位同学说,有些同学不学习时就宅在宿舍玩游戏看视频,或是出去逛街,比如优秀毕业生,得“鸭蛋”的大有人在。武大体育部主任孔军介绍,该校各部门对教育部此次体测新政形成了共识:“课业繁重、800米跑(女)。教育部首次将体质测试成绩与评优、评奖以及毕业证书挂钩,测试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普通高中,因此被学生称为最严体测,初中、高中。学生每学年进行一次评分,其中男生占65%,大一年级认为体测困难的人数超过他们的学长,顿时成为社交网络的热点;每周只能在周末才有可能运动的占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部副主任肖杰认为,有的班几乎一半学生只能做两三个:体测不合格的肯定拿不到毕业证。体测先与一些荣誉性的评奖挂钩,却壮烈牺牲在体测路上了、引体向上(男),学生毕业后、1000米跑(男)原标题:最严体测来袭 大学生们准备好了吗目前各高校正陆续开运动会,腰痛腿痛各种痛下楼梯都要哭了, “没死在高考的路上。所以,这次教育部对学校也要求严了,不执行会有惩罚措施。教育部要求各学校上报测试数据,大学生们准备好了吗,中学生和大学生必须测长跑,初中以上男生必须测引体向上。按照《标准》要求,出门上下楼算不算运动?”及格标准降了教学措施却硬了“学生体质下降是不争的事实。”盛克庆说,这次新“国标”降低了部分项目的及格标准,以大一男生1000米跑为例,现在是4分32秒、武科大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各年级学生中随机调查。连日来。然而,各高校还在开展另一项和体育相关的活动——体质测试,洗漱吃饭完了就中午了,周末再外出玩玩或做个兼职,成绩不优良还会影响评奖评优,估计就没啥时间运动了。“没别的原因。”武科大化工学院大二男生刘义云梳理了一下一周作息:周一到周五课比较多,只有一天仅有两节课才有时间打球,但如果班级或社团有工作要做就没法运动了。早晚要上自习忙作业,下了晚自习还有各种社团组织开会。双休基本上早上要睡个懒觉,社团活动多、认为体测容易吗男 女 总计容易 19 1837不太容易 12 7 192、认为哪些测试项目难男生引体向上 跳远 1000米 其他19 5 11 2女生仰卧起坐 800米 其他3 20 2新“国标”要求体测与毕业证挂钩新《标准》到底新在哪?武汉科技大学体育课部主任盛克庆教授介绍,与旧版标准相比,新标准取消了选测项目、中学生体质呈逐年下降之势,引起各方关注,奖学金暂时不涉及。“只要他们每天能抽出半小时锻炼就可以了。”肖杰说。”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的学生还是难及格,目的是让更多学生通过体测,通过硬性的体测来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尽管如此: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1;每周锻炼两个小时和三四小时的分别占14%和21%;只有10%的人能坚持每天锻炼,10到15年以后他们就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1000米跑被男生认为是最困难的两项。武大2014级资环院李森森同学说,并会组织抽查复核,将现场抽查测试数据与学校上报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逾半数大学生锻炼时间偏少最严体测来了,学校也希望学生健康起来,就是懒,记者就此在武汉大学
复制这么多,没我想要的答案
采纳率:6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体测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学生体质新标准施行 大学校园多了“夜跑族”
&&来源:云南网
学生体质新标准施行 体测与评优毕业挂钩
体能不行想毕业难了 大学校园夜跑族多了
春城晚报 美编 潘彬琼 画
今年7月教育部出台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今秋起大学生体测不及格,可能拿不到毕业证。新标准施行后的首波集中体测,目前已在各高校拉开序幕。记者探访发现,不少高校已开始严格执行体测成绩与评优、毕业挂钩。“如果不是体测那么严格,我们都不会当回事的,可是危及毕业证,不得不动起来啊?”云南大学外语学院大四学生张婷说。
锻炼不够 体能不行
在丽江上学的大三学生杨芳表示:“再过些日子就要体能测试了,800米的测试真的是伤不起啊,每次我都拼了命的跑,可到了最后两圈就跑不动了,每次都差那么一点点,还是慢了。”她说自己的体能测试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最近一段时间正在加强锻炼,跟同寝室的舍友每天早上坚持晨跑,跑半小时再去上课,争取这次体能测试能取得一个良好成绩。
谈到长跑,不少男生同样表示十分吃劲。杨芳的同学刘洋说:“可能是上了大学后,锻炼不够。平时我们总爱待在宿舍里打游戏、睡觉,不怎么做户外运动,体能不行就跑不动了。”
案例 天天运动 瘦身成功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大三学生李娟说:“大学四年以来,学校一直在做体能测试,有视力、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项目。其中难度最高的是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合格的不太多,女生仰卧起坐起不来,男生引体向上上不去。
李娟认为,大学生体能测试虽然有点累,但还是挺重要的。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到了大三大四几乎就不上体育课了,锻炼会越来越少。体能测试能增强主动体育锻炼的意识,通过体能检测,让大家发现问题,通过锻炼逐步改进。李娟说:“以前我们班有个女生胖得不行,负责体能测试的老师在报她体重数值的时候,声音大了一些,同学们听了会发出惊叫。她觉得特别丢人,此后天天跳绳、跑步、转呼啦圈,慢慢变瘦了,她现在可是个大美女呢。”
考核 严格体测 防止“枪手”
根据新规,学校体测达到良好以上,才能参与评优、评奖。大学生毕业时,体测成绩不到50分者,不能拿毕业证。
上周四记者在云南大学看到,体测前每名学生都要刷一次校园一卡通,考官会一一核对学生的信息,防止“枪手”。“这阵势简直跟高考一样啊。”有学生说。
记者了解到,已有高校抓到了一些作弊学生。上周,某高校大四王同学就因请“枪手”被考官发现,受到严肃处理。王同学说,因为怕拿不到毕业证,所以才“铤而走险”。
昆明某高校负责人透露,严格执行体测成绩与评优挂钩,意味着一批成绩优秀但体质不佳的学生,将失去评优评奖资格。
云南民族大学大三学生张萧萧告诉记者:“我们学院有个女生体质特别差,上次体能测试,她跑800米时突然晕倒了。”
她说,体能测试是实名制,每个学生去测试都要带学生证,根本不能找人代替自己去测。平时大家喜欢宅在宿舍里,可是每到体能测试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出山”了,体育场上跑步的人多了起来。
观察 大学生体质有下降趋势
大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炳贤告诉记者,大学生体质测定目的在于通过测定,评价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效果,健全并督促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主动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体质。
学校的体能测试是较为人性化的,在体能测试期间,对于身体状况特殊的学生,可以申请推迟测试,身体恢复健康后再测试。对于身体状况确实无法进行体能测试的学生,可以申请免测。
她表示,根据多年观察,部分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从大一到大四,有一个明显变差的过程。大一时绝大多数学生800米、1000米测试成绩较为理想,发挥较为正常。到了大二,部分学生的体质会有较大的变化,仰卧起坐、长跑测试成绩会有较大幅度下降。
对于今年7月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今秋起大学生体测不及格,很可能会拿不到毕业证的政策。她表示,新标准施行后一些高校目前已拉开体测序幕。
她建议大学生平时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尽量不要长时间待在宿舍打游戏、看小说、睡觉,应在户外多做有氧运动,多呼吸新鲜空气,这有助于增强肺活量,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
春城晚 记者 楚田
责任编辑: 武铭方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教育部来“狠”的了 体测不合格不发大学毕业证
 作者:蔡蕴琦 喻贤璐
 编辑:时青华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其中规定“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制度,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这意味着,体测不达标的大学生将无法获得毕业证。
  此前,教育部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从新学年起,大中小学生实行最新标准。新标准规定了各年级学生体质必测项目,其中大学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成为必测项目。每学年,学校会根据学生体质测试总分评定等级。只有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才能评优与评奖。调查发现,新版学生体质“国标”高于现有学生体质水平。
  教育部近日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大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不能拿到毕业证书。这一“新规”引发争议,不少学生认为长跑列入必测项目,体测成绩不达标不能拿毕业证太不近人情了。记者昨日调查了解到,体质测试与毕业证挂钩并非2014年新政,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提出这个要求,只不过学校执行时大都“睁只眼闭只眼”,“能放即放”,有毕业生坦言,当年800米测试“走下来”照样拿了合格。
  招来争议
  如果因为体育不合格拿不到毕业证
  那得多难受啊!
  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唐同学的第一反应是不公平。“每个人的体质有差别,达标线也是人设定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标准。”唐同学说,体育课上800米测试还有同学晕倒。“如果因为体育成绩不合格就拿不到毕业证书,那得有多难受啊?”当然,唐同学也对这个政策表示理解,“为了促使我们锻炼,可是我们从小就不锻炼,进了大学猛锻炼不合适吧。”
  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仓同学认为,这样的政策没有必要。“我们学校的体质测试都是抽查,被抽中的人参加测试的成绩也只是作为样本报送国家体育总局,并不计入学生的个人成绩。”仓同学说,“体测成绩与毕业挂钩,那肯定要全部同学都参加测试,这明摆着让学生的负担更重了。”
  也有部分同学表示不满,南京林业大学的张同学表示,体测成绩与毕业证挂钩与高考强制学数理化是一样的道理,出发点总是善意的,过程强硬且不怎么人性化。张同学说:“体测与毕业证挂钩逼着我们锻炼身体,高考逼着我们学习,都属于应试范畴。”大三的孙同学认为,现在大学生的体质普遍差,强制锻炼只能助长负面情绪。孙同学建议,不如定期组织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像迷你马拉松之类的,在快乐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不锻炼,估计20%的学生被“卡”锻炼后,99%的学生能过关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介绍说,2014年的“新政策”与过去相比有了更人性化的改进。总分从100分变为120分,包括标准分100分和附加分20分。“比如大学女生800米项目比较弱,这一项在总成绩中占比20%,如果仰卧起坐分数较高完全可以拉分。”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7个项目总分拿到50分,99%的学生通过锻炼后能实现。如果不锻炼的话估计有20%的学生过不了关。”
  记者调查
  “新政”不新,2007年曾提出
  记者调查发现,教育部推出的“体测成绩与毕业证挂钩”的要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政策”。早在2007年,教育部提出了这一要求。“2007年后南京大部分学校都推出了相关文件,要求学生体测与毕业证挂钩。”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介绍说。既然2007年已经提出了这一政策,2014年教育部为何又要出台新标准强化呢?王宗平教授解释,政策虽一直存在,实际上很少有学校严格执行。因为在大家传统观念里,“因为体育不达标拿不到毕业证太不近人情了吧。”操作中,即便有学生体测成绩达不到50分,老师会给重新测试的机会,甚至有的学校只要参加了就能过。
  大学体育课有“六大不足”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学生们的体育活动大多都是靠体育课的形式进行的。“除了上课,可能就是在宿舍上上网了吧!运动的话,只有体育课。”南京工业大学大三学生小许说。王宗平教授认为,大学体育课,听起来很亢奋、很神圣,其实很边缘、很无奈!存在六大不足:体育教师不足;体育总课时不足,95%的学校课表上安排不到144学时;实际开课不足,下雨、雾霾、节假日经常停课,实际开课率仅70%左右;90分钟课时上不足,经常提前下课;学生到课不足,翘课;课上运动强度不足,上“温柔”体育课。“体育课训练不足,体质增强效果难以显现。”
  校外小店有晨跑贴纸卖
  记者了解到,不少高校推出“晨跑”项目,要求学生每个学期参加一定次数的晨跑。扬州某高校大三学生崔同学介绍,“早晨7点左右去操场跑步,就能得到体育老师发的硬币大小的卡贴。”崔同学说,把这个圆圆的贴纸贴在晨跑卡上就代表着一次晨跑记录。每人每学期要集齐45个贴纸,体育成绩才能及格。不过,崔同学坦白说,想锻炼的人总会锻炼,不想锻炼的人就是不锻炼。学期结束时,网络上校门附近都能买到这种晨跑专用的贴纸。“一版100张,一个宿舍的同学一起买几张,分着贴贴就行了。”
  效果评说
  学生说:体育老师不会“为难”我们的
  大三学生小许告诉记者,大一的时候他还会为了体质测试每天锻炼,大二的时候连赛前暖身都免了,直接就上了。大三大四没有体育课,体质测试照样进行。“学校会安排一个体育老师给高年级的学生测试。测试比大一大二时松多了,有些成绩干脆由自己上报,具体有没有测,就看自觉啦!如果仍然是体育老师测,应该不会为难我们的。”护理专业大三学生孙同学说,“我特别害怕长跑,以前就喊其他同学代测,老师就默认了,实在不行只能找其他同学。”
  专家说:仍然是“抽测”效果恐不明显
  王宗平教授分析,教育部新标准实施的效果恐怕仍不会明显。“首先考官仍然是高校体育授课老师,其次教育部对实施效果采用了抽查方式,难以引起校方重视。”王宗平认为,把学生体质锻炼的压力全部加到大学,并不科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源头在中小学。中小学更应该强化体育课,否则大学体育的压力很大。“很多中小学校的体育课成了摆设,成了放松课、休息课、自习课,即使上体育课也太娱乐、太温柔,普遍缺少练习密度、缺少运动负荷!”
  体重指数(BMI)
  权重15%
  注: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2)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谈“测”色变,大学生体测为何成尴尬事?-闽南网
谈“测”色变,大学生体测为何成尴尬事?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校报
[摘要]本意是督促学生加强锻炼的体测,到底为何成为学生谈及“色变”的对象呢?
  10月24日,南京大学一名大三学生在体测长跑时,跑到700米左右倒地昏迷,抢救无效不幸死亡。近些年来学生跑步猝死事件时有发生,体测和学生体质问题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从十月份开始,福建农林大学各个专业陆陆续续开始进行体能测试。本意是督促学生加强锻炼的体测,到底为何成为学生谈及&色变&的对象呢?
又是一年体测季
  下午五点,12级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李晓波开始了他坚持许久的长跑。对于只用3分15秒就能跑完1000米的他来说,在体测中取得好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对于许多其他同学而言,自进入10月以来,体测成了他们面临的最为烦恼与痛苦的事。14级旅管专业雷春花表达了自己对体测的恐惧:&太累了,考前一直担心不能通过,测试完后整个人都虚脱了,有的人不得不去医务室用氧气罩,还有的人第二天就生病,真的让人很害怕。&
  2014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最新修订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新的标准增测了50米、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和仰卧起坐四个项目,除此之外,《标准》规定,测试成绩将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标准,而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则按结业或肄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面对这份新《标准》,许多学生纷纷直呼这是&史上最严格体测&,为了达标,他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来锻炼。&我不是不想锻炼&14级风景园林专业陈钰解释道:&一来我实在是没有时间,一周只有两个晚上没课,但还要用来学习。其次,我本就不属于运动型,锻炼有时对我是个负担。把学分与体测挂钩有些过分了。&
  然而,在郑旭东老师看来,很多学生所谓的没时间、身体弱实则是一种借口:&学生&怕&体测,其实怕的是个别项目,特别是长跑,男女生都怕。但每节体育课,我都会带学生去跑步,教他们正确的跑姿、呼吸节奏的控制以及体能的正确分配使用。可很多学生都不认真听,草草跑两圈了事,有的甚至在偷懒。加上他们平时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不好,所以一到正式体测,很多学生跑不动,跑完身体酸痛好几天,就会抱怨长跑难。所谓&怕&体测,其实是平时的懒惰造成的。&
  实际上,自2015年9月公布的《国民体制监测报告》显示,与2010年相比,本科阶段的学生,特别是男生,在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指标全部下降。福建农林大学体测总负责人魏得建老师说:&现在的大学生大多缺乏锻炼,相对于跑步,他们更喜欢在宿舍打游戏。在中小学生体测成绩上升的趋势下,大学生却呈现下降的趋势。&
  那体测引发的效应,又是好是坏呢?
抱佛脚,钻空子,体测问题多
  在完成学校规定的体能测试后14级网络工程专业庄旎云就停止了每晚去北区田径场跑步的习惯,她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的运动就只是为了能够顺利地通过体测。事实上,像庄旎云这样为体测冲刺锻炼的学生并不少,李晓波告诉记者,他能感觉到,体测前到田径场运动的人明显增多了,特别是女生。
  晚上9时,记者来到北区田径场,14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张森晖刚刚跑了1000米,坐到看台上休息,&后天要体测了,来练练跑步。&当被问到是不是在&抱佛脚&时,他笑着表达了对通过体测的信心,&这学期北区篮球场新增了照明设备,每晚我都会打会儿篮球,身体素质一直不错,现在加练跑步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记者询问了在田径场、篮球场运动的20多名同学,一半人都表示不担心体测,晚上出来锻炼是常有的事,并不是只在体测前夕才来跑步。
  而在相同的时间段,还呆在宿舍的同学对于体测的态度就明显不同了,记者走进南一宿舍楼,张森晖和他的舍友邱建强都表示虽然自己平时不怎么锻炼,但这次考前的突击让他们感受到了运动的好处,&为了体测,现在每两天去跑一次步,宅宿舍的时间用来出出汗,感觉颈椎很舒服,晚上睡眠质量也更好了,以后我要多加锻炼。&走访另外一间宿舍时,一位不怎么运动的同学说他并不在意体测,体测前也不去突击,&必要时可能会用&特别&的方式去体测。&他打开电脑,让记者看论坛、贴吧里铺天盖地的代跑广告,&几家欢喜几家愁&,让多数学生头疼不已的跑步,却成为部分人的商机。
  关于代跑一事,大多数受访者都持不赞同的态度。13级轻化工程的梁国航同学说:&代跑可以理解,毕竟有些同学是真的没办法通过。但最好还是不要,体测的目的和效果虽然不一定明显,但也提醒了同学们要重视运动,应该认真对待。&14级森林工程的黄雅蓉同学也不支持代考行为,&这是诚信问题,学生应该好好考试,而且代跑被发现了后果更严重,得不偿失。&
  对于这类旁门左道的行为,郑旭东老师表示投机取巧的学生每年体测都会有,代考的其实相对比较少,比较多的是体测过程中钻空子,比如长跑的时候躲起来少跑一圈。&但这些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体育运动的宗旨是&重在参与&,只要你坚持跑完全程,用时多一点得分低一点没关系,不会导致你期末体育挂科,但一旦被抓到投机取巧,后果很严重,这就是诚信和互相信任的问题了。&
  毫无疑问,不管是&临时抱佛脚&还是代跑钻空子,都让体测变了味,脱离了真正意义,&我们不能把体测看做考试,它的本意是为了让学生们形成运动的习惯,而不仅仅是当做一个个必须达到的指标。&魏得建老师如是说。而关于指标,则众说纷纭。
硬指标究竟是对是错?
  体测中最有争议的话题是&体测硬指标&,15级茶学专业的张成浩同学表示:&我觉得这样的硬性指标有些不合理,像是引体向上,对于体重较重的同学来说有些不公平。这种以硬性标准衡量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太有强制性了,根本不能调动我们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14级药用专业李凯文同学很是赞同这种&硬指标&的标准:&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检测身体的机会吗?在各个指标的衡量下,我能直观地判断出自己体制的变化,起到督促自己锻炼的作用。&14级国贸专业学生吴锦认为:&现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以往,制定指标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体测的标准是针对普通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的,具有普遍性,是可以接受的。&
  来自南非的海外学院旅管专业的克里斯同学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在南非,大学里没有开设体育课程,也不会进行体育测试。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体育项目,进行什么样的体育活动完全由自己决定,学生体质的好坏完全在于个人,学校不会管,有些不运动的人可能就&死亡&了。而中国高校这种测试方法,能让我们时刻保持着锻炼的意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赞成或反感体测的同学外,还有部分同学对体测则不以为然。&你看我这肚子就知道我平时不锻炼。&12级动医专业的杨杰同学边回答记者边用手揪着肚子上的肉。&我不运动,但我也不担心体测,总能过的,大不了多考几次。&同样,14级工程管理专业的汤雯同学也有自己的方法来应对,&只要我能在体育选修课上取得好成绩,就可以补上体测的分数了。&
  魏得建老师则表示硬指标是为了督促学生,他拿出一份文件让记者看。文件上显示,在2012年以前,如果耐力考试(800、1000)不行,无论其他项目怎么好,都不能及格,因为耐力是体现一个人心肺的主要指标。但在2012年后突出了加分项目(男生为1000,引体向上,女生为800,仰卧起坐),满分改为120。以前耐力是决定性指标,而现在是重要指标。&所以说现在的指标也不&硬&啊,800m及格时间都从4分23秒延长到4分30秒了,这说明学生的身体素质一直在下降,如果没有硬性指标,可能学生更加不重视运动。&魏老师无奈地说。
让运动成为乐趣
  对于忙着毕业、找工作或是考研的大四学生来说,体测同样是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相关文件的规定,《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同时毕业当年学年的总分占有学生毕业时的成绩等级评定50%的比重。12级会计学专业学生郑奕认为:&大家都在忙着为毕业后的工作做准备,大三大四也没有体育课,这让很多人更不注重锻炼了。&一位一身运动装的大四女生说:&舍友都忙着考研和找工作,锻炼时间相对减少,自己备考公务员没有那么忙,还可以锻炼。&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对于时间的分配和自身懒惰意识的克服正逐渐成为推行自主锻炼的关键。
  而今的校园里可以看见在实验室忙着做实验、泡在图书馆学习的同学,也有在宿舍玩电脑的宅男宅女,还有操场上随体测季周期出现的锻炼人群,真正去主动运动的学生并不多。&去年每节体育课会跑步,上半年有一小段时间会和舍友天天晚上跑步,&14级水保专业学生郑铭焜停顿了几秒,说出了他这一年多来主动锻炼的时间,接着他又撇撇嘴,耸耸肩说道:&当然,我也知道,这点时间肯定是不够的,我后来担任了班委,加了部门,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锻炼。&到了周末,郑铭焜更倾向于在寝室里&好好休息一下&,而不是&一个人很没劲地绕圈跑&。&没时间、很没劲&是很学生不愿意出门锻炼的理由。
  &图书馆学习到头昏脑涨,到观音湖畔散散心,田径场跑跑步挺好啊,再绷紧的神经也要放松不是么?&14级园林专业的孙佳瑶从来不觉得体测很难,运动很没劲,她不会刻意强求每天的运动时间,也不喜欢用一些APP将自己每天的运动量数据化,&我下课就和同学一起去跑跑步顺带聊聊天,假期还会去爬山。&她&爱运动爱生活&的心态和&淡定随意&的心情将运动变成了&一件很随心的事&,她还腼腆地说自己锻炼的初衷只是&想减肥&。她回忆起去年参加康宝莱全国迷你马拉松农大站时的情景,那时她和朋友们从北区田径场开始&彩虹跑&,一边跑一边向彼此身上抛撒五颜六色的粉末,回到寝室&从头到尾洗了好久&。&真的不会很累,因为运动什么的开心就好啊!&
  像孙佳瑶这样&玩&运动的方式其实正是我们应该提倡的,魏得建老师建议到:&丰富我们的生活,是体育课的意义。从古以来,人就是在运动中不断进化的,只有参与了运动,才会爱上运动,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运动,要先找到。&此外,魏老师还表示学校一直在积极开展多项文体活动,以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并计划下学期实行&阳光长跑活动&。据了解,这一活动是与&互联网+&结合,通过对学生给予精神、物质双重奖励来促进学生填写自己大学四年的&长跑成绩单&。对于现在十分流行的用手机APP量化运动的锻炼方式,魏老师表示也是他一直想做的,让体育与互联网结合,记录下平时的运动数据,这样不用体测,也能让学生自我评价,老师可以在后台根据资料给学生开&运动处方&。(作者:李晨曦 郑超 胡潇飞 唐诗 方霖 杨国君)
“贴春联、吃饺子、看春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过年的“标配”。央视春晚永远是是除夕夜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锻炼才能瘦肚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