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侧身业余选手拉球什么胶皮到底应该怎么做

25直拍正手位拉球【人人网 - 分享】
25直拍正手位拉球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喜欢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也爱看
关注主播带你飞~
热门视频推荐
热门日志推荐
同类视频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乒乓找教练】只有在移动中训练,才能真正看出问题在哪!-国球汇
红双喜邀您共赏
@越野小子:找教练+请教练给我指点一下我的正手动作。
@范教练:大家对于正手攻球真的是非常重视,好多这样的视频和问题,我来看看你的动作。
正手动作从你站着打球来看,没什么毛病,这位朋友一看就是完美型的选手,可是我要和你说的是要练好一项技术,千万别忘了腿的作用。
只要你正手击球动作已经可以了,就要把步法加上,最简单的并步,侧身的步法,要马上开始了,这是我们很多业余朋友的通病,老是追求动作的好看完美,只注重手上的动作,和原地的重心交换,而不去练跑动中的重心交换,所以单从你这个视频我无法给你纠正正手动作。
建议你下次拍视频的时候:
一,做一下正手两点的跑位拉球;
二,摆速当中的正手拉球;
三,侧身拉球后的的连续拉球;
四,下旋球的拉球;
希望你在这几项技术里挑一项或两项来让我看看,这样我才知道你到底应该学什么?或我才知道你的技术到了怎样的层次,我才可以帮你解决具体的,你需要的技术问题。
现在就说一下,你下一步最重要的拉球动作吧,就是你要稍微往后站一些,在拉手时把你的重心往右腿上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收腹、压胯,在往前拉球时,加上大臂的往前出的动作,在击球的一刹那加上手腕和前臂的加速动作,来完成你的拉球动作。
可以说你要开始学会摩擦球了,不能光在前边快拨了,在练习多球时,要等一下球,拉球的下降期的早期,最好把右腿,右胯,大臂的力量都使在最后击球的那一瞬间,当然是要把所以力量都传输到手腕、前臂上。
这样练一段你才有正手拉球的感觉,不要站着那去摆动作了,你可以的,开始拉球吧!
你也想问?……
进入“乒乓球国球汇”公众号,回复“找教练+你的问题”
还可以发来你的打球视频,就能得到教练更针对性的回答哦
点击“照片”发送之前拍摄的视频(时长不超过1分钟),点击“拍摄”可以现拍10秒小视频。
国球汇君和教练团队都期待见到,那个与众不同的你……
范向东,原北京队队员。曾任国家队大满贯教练李隼的助教,输送过两名队员到国家队。后赴德国教学,所带队员多次获得全德国青少年赛冠军。回国后曾在什刹海体校任教,现为私人教练,拥有26年教龄,尤其对乒乓球心理学有过人研究。
?阅读原文有“毒”,乒乓球迷慎点!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加载中...
查看: 17969|回复: 39
乒乓球正手位拉球时挥拍怎么挥是有讲究的(图解)
阅读权限255
心得分享&单项技术&其他&
正手弧圈球&
注册乒乓网,名师1对1指导!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 &&&乒乓球正手位拉球时挥拍怎么挥是有讲究的(图解)
& && && && && && && && && && &
陈玘1.gif (1.27 MB, 下载次数: 17)
03:10 PM 上传
乒乓球技术图解:详解正手位拉球时的挥拍路径!
& && && &&&
& && && && && &&&
许昕练球2.gif (883.76 KB, 下载次数: 10)
03:06 PM 上传
什么是挥拍路径?
& && && && && &
张继科马龙.gif (718.51 KB, 下载次数: 12)
03:06 PM 上传
& && && && && && && &
挥拍2.jpg (39.7 KB, 下载次数: 19)
01:24 PM 上传
& && && && && &
张继科11.gif (959.97 KB, 下载次数: 11)
03:06 PM 上传
& & 正手位拉球时,拍会画出一条轨迹,我们可以把这条轨迹称之为挥拍路径,什么样的挥拍路径比较好?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拉球者的侧面来进行观察,从侧面看,目前有三种拉球的路径,第一种是“上凸渐翘式”,业余爱好者采用较多,第二种为“下凹斜撞式”,使用的比例比较小,第三种是“直线斜撞式”专业运动员使用较多,那么,哪一种方式比较好呢?
挥拍3.jpg (44.49 KB, 下载次数: 12)
01:24 PM 上传
& && && && && &
福原爱2.gif (420.09 KB, 下载次数: 10)
03:06 PM 上传
哪种挥拍质量高?
& && && && && &
王励勤正手攻球练习.gif (568.85 KB, 下载次数: 23)
03:09 PM 上传
& & 从速度来看,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挥拍路径为曲线,其挥拍的速度显然不如第三种走直线来得快捷,从发力来看,第一种和第二种在挥拍时,需刻意调整线路和版型,发力上没有第三种来的流畅,可见在拉球质量上,第三种方式更佳。
& && && && &&&
& && && && && &
张继科拉下旋球.gif (1.04 MB, 下载次数: 7)
03:12 PM 上传
哪种挥拍方式更稳定?
& && && && && &
樊振东正手拉球.gif (1.03 MB, 下载次数: 7)
03:09 PM 上传
& & 观察击球部位,由于第一种和第二种的版型在不断变化之中,要想击打到击球前预想的击球部位,将需要更好的调节能力,而且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挥拍路径和板型渐变,使得整个过程变得复杂,稳定性也就会随之下降,所以论拉球的稳定性,第三种更佳。
& && && && &
& && && && && &
前冲弧圈球技术特点2.gif (515.43 KB, 下载次数: 20)
03:09 PM 上传
正手拉球就是这样挥拍!
& && && && && &
高吊弧圈球练习11.gif (1.42 MB, 下载次数: 6)
03:09 PM 上传
& &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无论是从拉球的质量还是击球的稳定性出发,第三种方式更好,也就是说“直线斜撞式”最佳,这也是为什么专业运动员一般都会采用此种方式拉球的最根本的原因。
& && && && && && && && && &
前冲弧圈球练习11.gif (1.4 MB, 下载次数: 5)
03:09 PM 上传
感谢楼主的分享,十分感谢!
学习了,送上浮云以表感谢!
学习了,送上浮云以表感谢!
学习了,送上浮云以表感谢!
上一篇:下一篇:
亲们,请打赏鼓励一下吧! 1人打赏
阅读权限90
简单明了,学习了。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255
非常实用,谢谢季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对拉弧圈球时,多用第一
回复 醉明月:也就是在不同情况用不同的挥拍路径,是这样吗?
阅读权限90
三种都有用,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各自的优势。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王楠多采用第二种
阅读权限90
真能忽悠。。。。。。。。。。。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学习了!!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谢谢分享!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谢谢分享,学习了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140
第一种是外弧圈吧,第二种是内弧圈,第三种是初学者常用的。其实都不错的,我倒觉得第一种更厉害一点。稳定性的话第二种应该更好。第三种我在拉球的时候倒觉得比较容易形成打的情况,正手攻基本就是第三种挥拍轨迹了。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这么觉得
能帮到您或让您觉得有趣是我的追求 :)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 && && && && && && &赞
阅读权限90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来赚乒乓币了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非常实用,谢谢季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好像独可以吧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勤学苦练多打赏,技术实力都渐长!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非常实用,谢谢季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好像都可吧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实用、好帖,感谢分享!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教师好文章。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可郭湿父讲得要压拍,是第一种的样子。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90
学习了,!!但是似曾听到过不同的声音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阅读权限120
季老师的文章非常实用,且负责,十分佩服。学习了新东西,真是太好了。
打赏鼓励一下!
本楼回复(<span id="dp_count_)
Powered by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谈乒乓球正手攻球、拉球易出现的问题
  一、击球和摩擦相配合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859383.htm     正手攻球、拉球是乒乓球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较好地掌握此项技术才能争取比赛场上的主动,赢得比赛的胜利。在训练中如何理解正手攻球、拉球的原理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我们不去解释动作要领,其他的教材、书籍早已谈多了,我们只谈谈击球瞬间时的问题。攻球中讲究的是“连打带抹”(高球例外),不能只是直接通过球心去击球,假若如此,就会形成排球技术中的“飘球”。通过球心击球,球是不带任何一点旋转前行的,就会因受空气阻力而飘忽不定,造成球运行的轨迹不稳定,易于失误。前行的球如带旋转(尤其是上旋球)那球的轨迹就稳定多了。所以,在对攻球的认识中,不能只击不“抹”,这点很重要。只是摩擦得少一些而已,只要稍有摩擦使球稍带旋转就行了。这就是为何攻球时要稍稍转动手腕的缘故(注意:不是用手腕发力)。      二、攻球时的挥臂      攻球动作中挥臂方向的问题,为何要朝额头正中方向挥,为何不能过分偏左或偏右。因为在攻球时要根据来球的高低、旋转等情况来确定向前或向前上方的挥臂方向。如果挥臂方向习惯于偏左,就限制了再向前的挥臂方向;如果挥臂习惯偏右就限制了向上挥臂的调整。只有习惯于向额头正中方向挥臂,才能有利于对较为特别的球(如:高球、特别上旋或下旋等已不能仅靠调整击球部位进行有效回击的球,还须调整用力方向回击)进行有效回击而调整动作。在这里应当提及的是,在击球的部位上每次攻球时都不尽相同的。一般来讲,多以击球的中部稍偏上为主,高球则击球的上部,低球则击球的中部或中下部。      三、拉球时的控制      在拉球技术中,谁都知道拉球是依靠球拍摩擦球体使球产生旋转的一种击球方法,弧圈球只不过是强烈的上旋球而己。在实际的训练中,许多人在拉球时往往只是强调将球摩擦得越薄越好,而忽略了去“碰”球。实际上,拉球只是摩擦而不去碰球,那就难以控制球,而更难以使摩擦球的力度加大。其实,发力拉球时,只要有意识的用球拍去碰球(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碰球),才能使球更加旋转。再者,在拉球中要注意尽量拉球的正面部位,不要(或尽可能少)拉球的侧面而形成侧拐。这在许多业余选手甚至专业运动员中部有出现,过分强调去拉侧拐球,不利于拉球的命中率。通过前面对旋转问题的认识,就使我们知道上旋球的稳定性要比侧旋球的好。      四、攻球与拉球在技术上的区别      攻球与拉球在技术上的区别是:攻球以撞击球为主给球以力量,拉球以擦球为主使球形成旋转;攻球的击球点多为来球的最高点(发力)或上升期(借力),拉球的击球点多为来球的下降期或最高点;在球拍挥动的轨迹上,攻球的挥拍轨迹稍走弧线,而拉球的挥拍轨迹则相对为直线;在手腕上,攻球的击球瞬间手腕稍加转动,拉球的击球瞬间手腕相对固定。      五、攻球时易出现的错误动作      在正手攻球中较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主要有:抬肘(即肘关节太高)、吊板。这两个错误动作主要出现在直拍运动员的正手攻球动作上,尤其是吊板更是直板选手的“专利”。   抬肘,就是在正手攻球动作击球时,肘关节从引拍到向前击球过程始终高于球拍位置。其主要特征是以肩关节为轴,用大臂发力,无肘关节收前臂的动作。抬肘的主要缺点是:因为是用大臂发力,限制了前臂的活动范围,所以,不利于攻台内球和扣杀高球。   吊扳,就是球拍靠近身体,板头垂直朝下,以肘关节为轴,只能前后挥动球拍的一种击球方式。其动作特点像泼水,大臂相对不动。这个动作同样不利于高台内球和扣杀高球。对吊扳动作的分析,并非球拍稍有垂直就是吊板,而是看其动作是否是以肩为轴,.球拍靠近身体,没有收前臂的动作。   作为正手攻球的问题,不得不提及一下扣杀高球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通常扣杀高球手上的动作没有多少问题,而是问题出在脚上。许多人在扣杀高球时往往因步伐没有移到位而造成来球在头顶上,形成身体边往后移而手臂边向前用力的不一致的情形,动作别扭,有点像打羽毛球的后场扣杀动作。那如何扣杀高球呢?当对方放出高球时,根据来球方向,自己先后退一步,当球落至额前上方时击球。后退选位,对远台高球能提前到位,避免了边后退边击球的不一致动作。如果是近台高球,又能扑上前击球,毕竟上前比后退快,同时向前与发力方向一致,动作并不别扭。      六、击球的时机、部位和方向      击球时间大致分为上升期、最高点、下降期。击球部位大致分为中部、中上部、上部、中下部、下部。用力方向大致分为向前、向前上方、向前下方等。在击球时间上一般上升期的击球是以借力回击为主,需发力击球或发力摩擦球时一般在最高点或下降期。而在击球部位和用力方向上,则需根据来球的旋转性质和强弱、来球的高低和力量的大小确定击球部位和用力方向。   在击球时间上,通常有许多初学者掌握得不太准确,尤其是在学拉弧圈球时,有时拉漏球,或提前、或慢半拍,总是对不上节奏,那如何才能准确掌握击球时间呢?造成打漏球、或提前、或慢半拍,总是对不上节奏的原因,除了熟练程度外,往往是因为球没有过来就提前引拍,而使得出手时间不易掌握。因此,初学者不妨根据来球的方向,与来球同时引拍,好象球是自己的球拍引来似的,然后再向前挥臂,这就比较容易准确的掌握击球时间。当然,初学者引拍动作不能太大,随着熟练性的提高,发力时的引拍动作可逐渐加大。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