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氧运动练习法是在哪个年代提出的

有氧耐力训练的一般方法 第一食品网 没有国界的贸易平台
&&&&&&&&  耐力训练的一般内容:耐力可分为两种  一是力量耐力,  二是速度耐力。  它表现为在较短的实战时间内,能保持有一定的力量、速度,且有一定的密度和强度。  1.击打沙袋在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之后,要保持一定速度和力量,连续做5组以上击打。每组为3分钟。  2.变速跑3000米至10000米距离中,快跑50米,慢跑50米。  3.匀速跑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50次左右,负荷时间保持在30分钟以上。  4.五公里越野跑。跑步时,要经常变换步幅和节奏(不停地改变步幅,可使不同的肌肉纤维受到锻炼)。  5.跳绳跳绳3分钟,休息1分钟,再进行下一组的练习。每次训练做3组即可。当受训者觉得适应此运动量时,可去掉中间的休息时间,连续跳30分钟。  6.空击3分钟为一组,做3至5组。  7.实战与不同对手进行车轮战练习。(实习编辑:何丽丽)相关信息  一提起水中健身,许多人就会简单地认为是游泳,其实水中健身操与单纯的游泳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对人体非常有益。  但它对运动者水性要求较高,对那些不识水性及水性较差的人来讲,只能是望水兴叹了;而水中健身操是一种新型的有氧健身运动,它结合了不同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舞蹈步伐,既有陆上运动,还有水中练习,是多种风格的融合。  人体在水中的散热率是陆地上的六倍  水中健身操一般在1-1.4米的水深里进行,即使不会游泳也没关系,根本就不用害怕;水中健身操可以水中走路、水中慢跑、水中伸展等等;陆上做运动可能会很累,可是在水中的感觉却是很舒服,轻飘飘的;水对皮肤好,还能减肥…… 课程内容   专家指出,老年人健身方式单一、不科学是重要原因之一。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张静华、张惠珍介绍,该所进行的调查表明,城市老年人多以公园、公路、街道作为主要健身场所。  尽管多数人每周锻炼5次,半数以上老年人每次锻炼时间超过60分钟,但运动方式较为单一,多选择长走、跑步或健身操。  张静华、张惠珍撰文说:“人体各器官的老化是一个不完全同步的渐进过程,单一运动方式难以达到全面促进健康的功效。老年人普遍采用的长走、跑步等运动方式对平衡能力、上肢力量和柔韧性的增强并不明显。”  据介绍,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健康的功效不同,最好采取复合式健身:  长跑等有氧运动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益处最为显着,  道理是这样的:有氧锻炼能达到消耗热量的目的,但却不能长时间地提高新陈代谢率。力量练习虽不能长时间提高心率。  但它却增加了肌肉总量,从而使新陈代谢率得到提高,使人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的热量。这就是有氧锻炼与力量练习结合进行才是最佳减肥方法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有氧运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随着马拉松运动的开展,这项公路跑步运动便作为增进健康和减肥的手段在大众之间流行开来。  80年代中期,两种新形式的有氧运动迅速普及:有氧舞蹈班(把锻炼变成一种有趣的、社会化的行为)和配有计算机的固定自行车。  不久,又出现了电动台阶机及跑步机,这些健身器械的出现极大地迎合了那些在公共场合过于羞怯或跳  有氧运动这个词是由美国的运动生理学家KennithCooper博士首先发明的。当你运动健身时,你会需要更多的氧气,你的肺部吸入更多的氧气,再由心脏,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部分,特别是正在运动中的肌肉中去。  美国最大的健身俱乐部“倍力完全健身”对有氧健身是这样定义的:运动大肌肉,有重复性,时间可以长达20分钟以上的健身运动。  也就是说,你可以坚持超过20分钟以上的健身运动就是有氧运动。笼统来讲,走路,跑步,骑车,健美操,游泳,滑冰,跳绳等等,都是有氧训练。  为什么要进行有氧健身?  有氧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连续地让你的心跳加快,也就是提高你的心率,让你的心脏得到锻炼,这就是在美国把有氧运动也  1、有氧健身走的身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很多人在走路时弯腰驼背的身影。可以说,这样的走路姿态是“后患无穷”,尤其是对我们脊柱所造成的伤害将无法挽回!  走步时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挺胸抬头,身体挑直,四肢配合,协调用力。每一步都应向高走,尽可能调动更多的肌肉、更多的骨骼参与进来,同时注意手臂的有效摆动。  让全身都来“参与”走步。这样会使人走得更协调,更稳健,走起来给人的感觉也不会再是软弱无力,而是身形矫健,精神抖擞。  走姿是健走的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姿态,健走就无从谈起。当你习惯了,也就成了自然,希望每一位朋友在健走之始就要用正确的走姿去迈出“有氧健身走”的第一步。  2&
All rights reserved. |什么是MAF训练法?(转)
5回复 17702浏览
&& 耐力项目的训练和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提到长跑等耐力训练,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各种名目繁杂的训练项目及计划,很多人也都问我在用哪一个训练计划,但是在这里我并不想讲什么具体的训练方法,而是想结合我的读书心得以及亲身体会,谈一谈Dr. Phil Maffeton的宏观理论。通过从一个更加系统、更加高屋建瓴的角度来解读耐力训练,我们能够获得更加适合自己、更加科学以及健康的生活及训练方式。1.健康与健身&  健康(health)与健身(fitness)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平时跑步或者进行体育锻炼,是在进行健身,但是健康并不一定是会随之而来的。不当的训练与比赛会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以及伤病,而近年来马拉松比赛中参赛者猝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很多人通过跑步锻炼,虽然成绩有所提高,但是所付出的代价是不断的伤病以及健康水平的下降。通过科学的训练,我们希望能够在健身的同时获取健康。&2.有氧机能与脂肪燃烧&  有氧机能是耐力项目的基础。我们可以把肌肉纤维分为有氧和无氧两类,两种肌纤维并存于肌肉中,前者在有氧运动时被调动,而后者则负责无氧运动;前者主要利用脂肪作为能源,而后者主要利用糖分作为能源。糖分虽然是人体最直接的能源,但是人体内所能储存的糖分却只能够维持大概5分钟的无氧运动。相反,即便是很瘦的人,体内的脂肪储备也足够十几个小时有氧运动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长时间的运动是有氧运动,而有氧运动能减肥瘦身的原因。有氧和无氧运动往往是以不同比例同时进行的(比如80%有氧20%无氧,70%有氧30%无氧)。如果无氧运动的比例过高,会使得体内有限的糖分过快地被消耗。当糖分耗尽,人体将无法继续维持运动(即便有氧运动也需要少量的糖分参与)。为了持续更长时间的运动,我们需要提高运动过程中有氧(或燃烧脂肪)的比例;为了提高有氧运动的成绩,我们需要提高的则是燃烧脂肪的效率。因此,耐力项目的训练,主要是有氧能力,或者利用脂肪的能力的训练。  心率是用来恒量有氧运动比例的最直接的指标,这在很多键身房中的跑步机上都有标示,比如80%以上的心率代表的是无氧,而60%-80%代表的是有氧。简单来说,运动的时候心率越高,越接近最大心率,无氧运动的比例越高,反之有氧运动的比例升高。因此,心率是指导我们训练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这将在下文中详述。同时,过长时间的过高心率的运动,对健康是有损伤的,这在比赛和训练中是需要避免的,这通过长期的有氧训练可以达到。3.大脑与激素  耐力运动显然不仅仅是只有肌肉以及心肺循环系统参与的活动,而是一个全身各个系统协同合作的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其它的人体活动相同,大脑在运动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核心的角色。大脑通过神经系统直接控制着肌肉的运动。平衡而自然的动作,对于伤病的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本质上这是由大脑来决定的。长期正确的训练,会使大脑强化记忆住正确的运动模式,从而提高成绩,预防伤病。  同时通过神经的反馈,大*河蟹*制内分泌系统分泌着各种激素。肾上腺激素(皮质醇)和胰岛素是两个与有氧运动最直接相关的激素。皮质醇能起到兴奋的作用,能够升高血糖,加快心跳,并且促进脂肪燃烧。相反,胰岛素起到的是分解血糖和镇定的作用。在有氧运动中,我们需要适量的皮质醇,而胰岛素的分泌需要得要抑制。4.饮食  我们日常的饮食中充满了各种精细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面、糖。在人类数万年的进化史,甚至是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这些精细碳水化合物其实向来不是构成我们饮食的主体。仅仅是在近一两百年农业以及工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人类的饮食结构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过多精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论是对于健康,还是有氧运动来说,都是有反作用的。  我们通常认为碳水化合物能为我们提供能量,能起到兴奋的作用。的确,在摄入精细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后,短期内人体内血糖会迅速升高。但是这一现像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使血液中的糖分很快地得到分解,神经系统得到镇定。这也是为什么(高碳水的)饭后人们经常会在短暂的兴奋之后感到疲劳、犯困。因此,精细碳水化合物类的饮食,会抑制有氧运动和脂肪燃烧,并且产人一系列负面的身体反应。事实上,很多人只要吃少量的精细碳水类食物,就会有不良的症状出现,这一现像被称为“碳水不耐受”。  精细碳水类食物的过量摄入,除了会影响脂肪燃烧以外,还会使人体出现上瘾症状。有研究表明,大脑对碳水化合物是会有和各类毒品类似的上瘾反应的。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精细碳水类食物越吃越疲劳,越疲劳越想吃。  为了避免上述的害处,日常的饮食中要减少精细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比重,而增加有氧运动更加需要的脂肪、蛋白质以及各类维生素的摄入。平时的正餐可以多吃肉类、蔬菜,而各类坚果、还有煮鸡蛋则是非常健康有益的零食。  事实上,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中,即便不吃精细碳水我们也能从其它食物中摄入足够多的碳水化合物。而当碳水化合物是与大量的其它营养成分一起摄入的时候(比如粗粮),在消化的过程中体内血糖不会迅速升高,因而胰岛素水平也不会过高。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简写为GI)是恒量食物对血糖升高的影响。精细碳水类的食物都有着很高的GI,是我们应该避免的。而低GI的食物应该是构成我们膳食的主体。在网络上很容易查到食物的GI,在制定健康食谱的时候各位不妨先查一查GI。为了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少食多餐是一个不错的策略,反之在正餐中大量补充精细碳水,则是有害无益的。  总而言之,高脂肪高蛋白,富含各类维生素,而不含精细碳水的饮食,不论对于有氧运动,还是身体健康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5.过训练  激素水平同时与过训练息息相关。过度的训练,特别是过多的无氧训练会造成过训练。强度过高的训练容易造成伤病并不难理解,但更关键的问题是过训练对激素水平的影响。  简单而言,过度无氧训练以及过训练造成的压力会使得肾上腺过度兴奋,而皮质醇分泌紊乱。初期的过训练阶段中皮质醇会维持在较高水平,会给人一种兴奋,“状态好”的假象。而高皮质醇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并影响到骨质的代谢,因而使人更易于受到伤病的侵袭。同时,由于皮质醇升高了血糖,胰岛素的分泌将会随之被刺激。高胰岛素会使人更易于疲劳,并且使人产生碳水不耐受的症状而陷入碳水上瘾的恶性循环。长期的肾上腺过于活跃之后,皮质醇的分泌最终将会降低,从而使过训练进入一个更加难以逆转的阶段。很多人会认为这是“状态下降”,但是实际上这是中后期过训练激素紊乱的表现。  过训练造成的激素紊乱,会使造成竞技水平的下降,伤病的增加,以及精神上的压力以及抑郁。显然,这时候我们又进入了“健身但不健康”的情况,这种情况必须被避免。为了防止并且矫正过训练,减少或者完全去除无氧训练,同时辅以正确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6.装备与伤病  前文提到过,大脑是运动的核心。除了控制激素的分泌以外,大脑还直接控制着肌肉带动骨骼运动。除了激素水平的错乱以外,不当的肌肉运动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肌肉的薄弱(weakness)是造成绝大多数伤病的根本原因。肌肉的不平衡会造成某些肌肉的薄弱。比如说跑步的时候因为鞋子或者装备的问题左右动作不平衡,一侧的肌肉过度紧张,另一侧的肌肉则会薄弱,那么薄弱那一侧的肌肉对于骨骼和关节的保护则会降低。正确而平衡的动作一方面需要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来使得大脑和神经强化与记忆(相反强度过大的无氧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运动不平衡),另一方面则需要有合适的装备。  除了尺寸合适的鞋子以外,与我们通常的看法相反,带有过度保护与缓冲的鞋子也会通过引发肌肉薄弱而造成伤病。肌肉是人体各关节与骨骼自然的缓冲,任何外在的缓冲都不如人体自身的缓冲来得有效。为什么鞋子“额外”的缓冲反而会诱发伤病呢?这是通过神经反馈来完成的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鞋子过度的缓冲,会使肌肉接受的外界冲击减少,而通过神经的反馈,大脑会随之降低肌肉收缩的强度以适应这一“降低”的冲击。长此以往,肌肉将会薄弱。显然当人体自身的缓冲机制被削弱,外界的缓冲再强,受伤的概率也会增加。另一方面,穿底过厚的鞋子的时候实际上脚底的实际受力面积会减小(通过对比光脚时的脚印与鞋垫里的脚印或者磨损部分就能看出来),这样足底受力部分的压强会更大,在肌肉薄弱的前提下,人会更容易受伤。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很多独立的研究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赤足或者穿比较平,缓冲比较少的鞋子是最有利于预防伤病的。对于我们日常买鞋来说,轻量级的鞋是更值得购买的。另一个相关的参数是鞋跟到鞋尖的高度差(heal-to-toe drop)。目前很多鞋子为了增加缓冲都把鞋跟垫得很高,除了过度缓冲以外,这实际上会造成动作的不平衡与足底受力面积过小(这一情况的极端就是女性穿的高跟鞋),因此过大的前后高度差会增大受伤的概率。轻量级的鞋以及比赛鞋通常前后高差都很小(小于8mm,这种鞋也被称作flats),虽然看起来“缓冲”小,但是实际上是会预防伤病的。通过穿更加自然的轻量级跑鞋,正确的神经反馈会使大脑和肌肉训练出正确的动作,并且增加肌肉的强度,因而伤病反而会得到减轻与预防。  当然赤脚跑或者穿五趾鞋理论上是最健康的,但是因为长期穿鞋,大多数人需要花时间循序渐近地适应赤脚。加上五趾鞋价格偏高,物美价廉的轻量级平底跑鞋是我所推荐的装备。很多伤病,实际上并不需要穿价格很高的高级跑鞋,就可以得到矫正与预防。  7.正确的训练哲学  最后还是言归正传,让我们说说训练吧,事实上与以上几点相比,具体的训练方式并不是那么的重要。Phil Maffeton的理论主要强调的还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健身与健康并存。在整个理论中直接关联训练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所谓的“180公式”。  前文提到过心率反映了运动是处于有氧还是无氧区间。常见的算法是用最大心率的百分比来确定这一区间,而最大心率的经验公式是“220-年龄”。而这一“220公式”是非常不准确的,实验证明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的最大心率是符合220公式的。为了确定有氧训练的心率,我们实际上并不需要知道最大的心率。Phil Maffeton通过多年的经验提出了一个更加具有推广性的“180公式”用以确定最大的有氧运动心率,这一心率可以用来指导我们进行耐力项目的训练。这一心率的具体计算方法是:  (1)180-年龄;  (2)如果你有疾病,或者正在疾病的恢复期,再减10;  (3)如果你有伤而使成绩下降,或者每年有两次以上的感冒,或者没有持续的训练,再减5;  (4)如果你持续训练了2年以上,没有主要的伤病,并且成绩在一直提高,加上5。  这样算出的心率被称为最大有氧心率(max arobic function heart rate,简称MAF心率),这一心率是训练的重要指导。MAF心率是有氧机能得到最大发挥与锻炼的心率,如果心率超过了MAF心率,则有氧机能比重下降,而无氧机能的比重上升而占了上风。因此MAF心率应该是我们日常有氧训练的心率上限,在MAF心率上的速度代表了有氧运动的能力。如果长期超过MAF心率进行训练,则有着过训练的危险。每天1个小时的不高于MAF心率的有氧运动,对提高有氧机能是非常有效的,这可以通过每隔一段时间的MAF测试来检验。  MAF测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MAF心率上跑一段距离(一般是8km),并且记录下(分段)时间。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MAF测试,很容易看出有氧能力的进步。比如我从9月到11月间进行了三次MAF测试,每次都在155的MAF心率下在田径场上跑8km,结果如下:  mile1 mile2 mile3 mile4 mile5  9月13日&7:02 7:18 7:23 7:32 7:34  10月11日&6:49 7:05 7:00 7:06 7:10  11月21日&6:28 6:41 6:48 6:52 6:57  这与我成绩的提高显然是相关的。  即便对于短距离的项目,比如5km,MAF测试的结果也与成绩是相关的。Phil给出了一个MAF测试的mile pace和5km比赛成绩的对照:  MAF mile 5km race time  10:00 23:18  9:00 21:45  8:30 20:58  8:00 20:12  7:30 18:38  7:00 17:05  6:30 16:19  6:00 15:32  5:45 14:45  5:30 13:59  5:15 13:28  5:00 13:12  为什么仅仅用有氧心率训练,不练无氧,在MAF pace提高的同时也会促进短距离项目的速度呢?首先,很自然地,MAF心率的速度提高,在更高的心率下,水涨船高,速度也会提高。从原理上讲,有氧能力提高,燃烧脂肪的效率增高,这样整体的速度耐力是会提高的。毕竟,除了100米、400米这样的项目,我们进行的并不是100%的无氧运动,有氧机能总是占据很大的比重的。  当然,无氧机能也是可以偶尔进行锻炼的,但不宜每次训练都全力跑高心率,至多每周一两次即可,特别要防止过训练。实际上,平时甚至不做任何无氧训练,只靠每月一两次的比赛对于无氧机能的刺激已经是足够的了。  另外,Phil的哲学是“训练=锻炼+休息”。足够的休息,同时也是训练的一部分。如果工作与学习的压力过大,则需要酌量减少锻炼来保证足够的休息。过多的无氧训练、比赛,以及工作压力,都会导致休息恢复不足,而造成过训练。正确的训练哲学,不是“No pain, no gain”的短时间高刺激,而应该是这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策略。  这就是耐力训练的宏观图景,我并不认可别人把这一方法叫做“有氧训练”或者“低心率训练”,显然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没有任何具体的训练计划。通过这一方式,我在几个月内,跑步成绩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同时感到更加健康,更有精神。希望你也能通过养成良好的饮食与训练方式,获得更加健康的身体。  & & 注:本文转自SMTH社区Runninglife版面Ryanflower跑友,其中有些观点看起来有些非主流(如饮食结构应以高脂肪高蛋白为主),有些观点正在变主流(如赤足跑)。正是由于阅读过他的文章后,我才开始研究并尝试MAF训练。
如果你喜欢
的文章,可以。& & & &
腹肌锻炼 /thread--1.html
胸肌锻炼 /thread--1.html
Running/Swimming/Badminton/Fitness
maf坚定执行者路过
Fight for Vibram HK100 2014
好贴。收藏了。仔细研究研究~
生命中的险恶没有什么恐怖,生命中的寂寥没有什么悲愤,
生命中的放纵没有什么缺憾,生命中的痛苦与埋没无关。
关键是:即使在始终无人注目的暗夜中,你可曾动情地燃烧,
像那颗不肯安歇的灵魂一样,为了感谢这一段短暂的岁月。
这里有更多讨论
这个相当好!
出手闲置【99新Nike Air Max 1 42.5】【全新Nike Lunar Hypergamer Low 42.5】【全新Reebok Classic Leather 42】
这个过训练也不是轻易就染上的吧
最近真的很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139人参加识货团购958.00元161人参加识货团购109.00元60人参加识货团购524.00元337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77人参加识货团购449.00元141人参加识货团购159.00元195人参加识货团购548.00元234人参加识货团购289.00元766人参加识货团购398.00元422人参加识货团购488.00元156人参加识货团购1089.00元41人参加识货团购449.00元体育锻炼的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体育锻炼的方法
体​育​课​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8.6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关于器械训练与有氧运动结合的疑问及减脂增肌的方法 - 薄荷减肥论坛
关于器械训练与有氧运动结合的疑问及减脂增肌的方法[交流]&
回复:30&|&浏览:14114&|&
&&|&&&&|&&&&|&&&&|&&
& 上一页 1
去其他板块
&&&&& 减肥以来除出差和特殊情况外,每周一到周五都会去健身房慢跑50分钟拉伸10分钟,周六周日PIU04。(偶尔会偷懒的)
&&&&& 现在打算做器械训练与有氧运动结合的方式来减脂增肌,达到塑形的目的。
&&&&& 时间方面,健身房在工作单位附近,因此工作日每天中午有1小时的净锻炼时间。
目前计划是:
&&&&& 周一周三有氧运动:慢跑50分钟,拉伸10分钟
&&&&& 周二周四器械训练:慢跑10分钟+拉伸,然后器械30分钟,再慢跑20分钟+拉伸
&&&&& 周五休息:快走10分钟,阿斯汤伽瑜伽50分钟
&&&&& 周六周日:PIU04+郑多燕第四套
&&&&& 1、这样训练可以达到减脂增肌的目的吗?器械训练的次数是否偏少?有更可行的方案可以推荐么?
&&&&& 2、是否有更好的减脂增肌方法?
希望各位达人给予解答,谢谢!!!
贴个刚看到的:
&&&&& 很多人认为长肌肉一定要花大量时间训练才可以,这是一个误解。
&&&&& 减脂的有氧运动需要的时间比较多,可以说花的时间越多减脂越明显。而长肌肉却不是这样,如果训练时间过多,反而训练过度肌肉不长了。
&&&&& 对于女性,一星期只需拿出三个小时就够了。隔一天练一个部位的肌肉,每星期练三次,每次一个小时。主要练习背部,臀部,腰腹部。
&&&&& 每次肌肉训练都会在未来的72小时带来肌肉增长,等到对自己的肌肉满意之后,每星期练习一到二次就可以维持这些肌肉。
&&&&& 女性由于体脂较高,不用担心变成肌肉女,因为自己掌握肌肉的量,也不必担心块头变大,因为你满意自己的身材之后就不必刻苦训练了,只需偶尔为维持一下肌肉训练一下。
&&&&& 电视上的时装模特的腿细的像木棒,但是肌肉的比例却非常高,可见“肌肉女”事实是可以做到非常苗条的。
&&&&& 肌肉比例高的好处是基础代谢率会比较高,和以前一样水平的饮食,也不会让你发胖,因为你需要的热量本身高了。
继续充实帖子~:
  1、一周锻炼次数
  对刚刚开始进行锻炼的减肥者来说,一周锻炼三次为宜,采用隔天锻炼。经过一个月的锻炼后,对重点减肥者来说,再增加一次有氧锻炼或器械锻炼但必须有一到两天休息时间。
  2、每次锻炼部位
  对刚开始减肥者来说,每课以学习掌握锻炼动作的技法和全面锻炼身体为主。锻炼程序:先上肢、后下肢、再腰腹。对重点减肥者来说,每课选择3~4个部位,原则上以全身大肌肉群为重点,有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局部肌肉锻炼
  3、每个部位所做动作数量
  刚开始减肥者,第一到第三个月,每课各部位选择一个动作;4~6个月每课各部位两个动作。有基础的则侧重每课2~3个动作。
&&&&& &4、每个动作组数
  初学者1~3个月内,第一个月每组动作做一组,第二个月每个动作2~3组,重点减肥者每个动作3~4组。
&&&&&& 5、每组动作多少次,组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
  初学者,第1~3个月,第1个月每个动作12~16次,第2个月每个动作16~20次组间间歇45秒到60秒。重点减肥者每个动作20~25次间歇30~45秒。
&&&&& &6、器械循环锻炼的具体安排
  把不同类或同类的锻炼动作编排在一个大组内分设六到八个站然后按照顺序一个一个的进行锻炼每个动作作到规定次数后,迅速转换到下一站进行锻炼所有站都做完,该组锻炼结束。
  注:器械健身之前先做有氧运动:20分钟以上,中级的一般在40分到50分(中级一般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一般为6个月左右)中级为连续做同一类型的动作即锻炼部位相同。
继续学习(LZ觉得概括的大部分,对于女生塑形来说绝对够用了):
胸肌:卧推(上斜、下斜、平推均衡练习),这个方法是效果最好最快的。还有就是俯卧撑,引体向上
仰卧飞鸟、蝴蝶机和十字夹胸练胸肌中缝,另外,并排放两个凳子,中间留下肩宽距离,做深俯卧撑,即身体降到凳子面一下,练中缝
下部外缘练双杠臂屈伸
背肌:下拉坐起来比引体向上好受一些,而且我觉得效果也好一点。
三角肌前束:哑铃平举
三角肌中束:哑铃侧平举
三角肌后束:哑铃俯身飞鸟
不要站立或坐姿往上举,虽然对三角肌前中束刺激很好,但是很容易脊椎受伤,这个动作最好在健身房用器械做。
斜方肌:哑铃或杠铃耸肩,健身房也有这个器械,跟下拉在同一个器械组。
肱二头:哑铃或杠铃臂屈伸,正握引体向上
肱三头:仰卧撑、仰卧臂屈伸。(建议仰卧撑放到后面做,这样可以练到极致,而且这个动作不是那么难受,做完后很爽)
腹肌:仰卧起坐
三角肌前束:手持重物前平举
三角肌中束:手持重物侧平举
三角肌后束:手持重物俯身飞鸟(向背后张开)
前臂正面:手持重物臂屈伸(与肱二头动作相同,但注意力集中在所练肌肉上,令所练肌肉发力)
前臂反面:举重物,或卷绳(绳的一头系重物,另一头系木棒,手持木棒卷)
大腿:蛙跳,短跑,提哑铃弓箭步走,高抬腿跳,举哑铃下蹲起
小腿:背人提踵(弯腰,让人骑在背上,让脚跟抬起,即小腿发力)
臀肌:好像用哑铃练不到这个部位,我觉得跑步就够了
&&&&&& 隔天或隔两天训练一次,选择合适的重量,每次四到六组,每组动作做8到12下,最好每组动作做完后力竭. 但腹肌可以每天练,因为这块肌肉跟其他的不一样。
&&&&&& 重量是循序渐进的,刚开始时要从小重量开始,重量的选择标准是:如果做12下动作达到力竭,那么这个重量就比较适合.随着锻炼,你的力量会逐渐增长,这时你就要适时地增加重量
&&&&&& 科学的锻炼方法应该是大重量,低次数,足够的休息和恢复,营养,睡眠
&&&&&& 健美一在坚持,二在方法,三在营养,四在睡眠
&&&&&& 健美增肌是无氧运动,减肥需要有氧运动,既增长肌肉又减脂就要两者结合.
&&&&&& 可以将慢跑作为热身,慢跑35分钟内消耗的是体内糖元,35分钟后才开始动用脂肪,如果减肥更重要一些,可以多跑一些时间,但以我的经验不要超过六十分钟。不要觉得时间太长跑不了,很慢的跑也可以,每天多跑几分钟,十来天就可以达到这个时间要求了。如果你觉得跑不了这么长时间,那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多跑一些时间吧。
&&&&&& 结合增肌就是跑步半小时热身,然后训练。
&&&&&& 肌肉增长——三分锻炼,七分营养,保证足够的睡眠。不要抽烟,因为烟会使你每天30%的努力付诸东流。
&&&&& &饮食上注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每天保证至少一个鸡蛋(如果不喜欢吃鸡蛋换其它的,自己调节吧,呵),但最多每天两个,否则就是浪费,而且增加肝的负担。另外吃一些肉类,鸡胸和牛肉最好。&&
 && 运动生理学家发现,运动量达到最大心率的60%时,身体消耗的脂肪比糖(糖元)或蛋白质(肌肉)要多。但如果运动强度再大一些,即最大心率的75%以上时,身体就会直接将脂肪、糖、蛋白质全部作为能量来源。也就是说你练得越苦,消耗的热量也越多。
&&&&& 锻炼前的进餐内容要看你饭后多长时间去锻炼。如果你的目标是减脂,最好在锻炼前3小时时摄入 营养均衡的一餐;如果你想在有氧锻炼前1.5到2小时时进餐,应减少进餐量,如果你在1小时之内就要进行有氧锻炼,不要摄入碳水化合物。原因是这样的:有氧练习10~20分钟后,身体开始消耗脂肪(主要)。而身体能否有效地将脂肪当作燃科消耗则取决于你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显然,如果你摄入的是高 碳水化台物,那么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也会很高,葡萄糖可以延缓身体把脂肪当作燃科消耗的时间。
&&&&& 如果你为了消耗掉多吃的甜食,偶尔延长有氧锻炼时间不至于有什么不好,但如果成了习惯,结果只能有害无利。假如你经常以延长锻炼时间作为过量饮食的借口,你实际上已把自己置于过度训练的境地中了,那么你的身体根本没有时间从过度训练的疲劳当中恢复过来。
  当机体不能适应训练时,要达到增肌及减脂的目的是很困难的。因为过量训练可导致分解代谢激素的过多分泌,这种激素附着在肌肉上,使肌肉不能合成。所以,经常在一餐中过量食用的人,应在下一次有氧训练中稍稍增加点强度,或者减少下一餐的热量摄入。
女子器械健身之伸展练习
&&&&&&&现代女性需要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来应付生活及工作的挑战,因此,忙里偷闲的健身是必不可少的。倘若我们在每次运动前后做些伸展练习,不但能减轻肌肉的紧张与疲劳,让你感到更加轻松,同时也能预防肌肉损伤,促进血液循环,美体修身,甚至预防和治疗一些背部疼痛。也是塑造健美体形和力量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套伸展练习,就是专门为在健身器械上的女性练习者设计的。它的特点是:简单易学,安全有效,不枯燥。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花几分钟来做做伸展练习呢?
&&& 1. 轻度腿后肌群伸展练习:
&&& 将一条腿伸直放在长凳上,身体慢慢下压,拉伸腿后的肌肉。深呼吸,肌肉放松拉长,最大幅度地下压,使其伸展,但不要迫使这一拉伸感到疼痛。换腿重复以上练习。
&&& 2. 大腿前侧肌群伸展练习:
&&& 找一个可以支撑的器械或靠在墙上,从体后抬起腿,并用手紧紧抓住你的脚,抬高至臀部,慢慢前下压,拉伸腿部肌肉不要过分用力。换腿重复以上练习。
&&& 提示:为了提高肌肉的弹性,尽量地使大腿向后伸,并保持一段时间。这一运动在腿部剧烈运动一天后做效果最好。
&&& 3. 大幅度腿部肌肉伸展练习:
&&& 这一练习是为具有很好柔韧性的运动者准备的,把一条腿轻放在器械上,使腿与地面保持平行,轻柔舒缓地用手触摸脚尖。如果是一个柔韧性很好的练习者,可以把上体向前下压,胸部贴近膝盖,并慢慢拉伸肌肉,但不要用力。换腿重复以上练习。
&&& 4. 肩部伸展练习:
&&& 一只手握住一个与肩等高的器械,轻轻向后用力伸展胳膊。然后,慢慢向前转体,拉伸肩胛肌和背廓肌。
&&& 提示:在开始做胸部和肩部的剧烈运动之前做上述练习。
&&& 5. 胸部伸展练习:
&&& 双手紧握体后练习器的把柄,慢慢向前挺胸,伸展胸部和背部的肌肉,不要过分用力伸展背廓肌。
&&& 提示:在肩部运动后,做这一练习效果最好。
&&& 6. 背部伸展练习:
&&& 在拉力器上,用至少超过练习者体重1/3的重量进行悬垂,使其胳膊和背部肌肉得到拉伸。如果练习者有轻微的背部疼痛,需要放松和消除脊柱的紧张,这项练习效果最好。
&&& 提示:运用这种悬垂方式拉伸背部肌肉的同时,也提高了你的手臂力量。
&&& 7. 小腿伸展练习:
&&& 小腿肌肉是经常被忽视的肌肉,许多女性运动时不注意锻炼小腿。在健身房里,双手撑住器械,慢慢地使脚跟上下运动,这对小腿肌肉伸展具有良好的作用。
&&& 提示:练习后,在同样的位置再做一次体膝抬腿的练习。
&&& 8. 全身伸展练习
&&& 在与肩等高的拉力器上,加一定的重量,两脚并拢固定,双手抓住把柄,向后拉伸,使练习者手臂、背部、大腿及全身肌肉得到伸展。
&&& 提示:练习时,“意念”应集中在拉伸的各部分肌肉,以便达到最佳伸展效果。
&&& 注意事项:
&&& 1. 每次伸展要缓慢、平衡。
&&& 2. 伸展时要保持正常呼吸,用力伸展时吸气,放松时呼气。
&&& 3. 不要让关节有疼痛的感觉,伸展时关节不超过正常活动范围。
&&& 4. 不要伸展刚刚骨折和新近拉伤的肌肉。
&&& 5. 每次伸展掌握在15秒钟左右。
&&&&& 在健美训练中有人因口渴喝起水来没个完,结果引起腹胀、胃痛等不适,肌肉力量下降;有人虽口渴难忍,却不敢喝水,非等到训练结束后30分钟才喝水, 以致身体脱水,危害健康。那么,在健美训练中应如何补水呢?
一、补水的时机
有人认为, 训练中饮水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胃排空,会出现胃牵拉性疼痛等症状,故不敢喝水。这种看法和做法是不对的。研究表明,长时间训练会使身体大量排汗,血浆量可下降16%,及时补水能增加血浆量, 减少血流阻力,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和运动持续时间。再者,训练中适量饮水非但不会使吸的排空能力下降,反而会加强。因此,训练中身体失去的水分应及时补充。当然,在训练前30分钟左右补足水分更好。若训练中口渴难忍,则可在组间休息时少量补水。进行超大强度训练时, 除训练前补足水外, 最好在训练后补水。
二、补水量和水的温度
训练中一次补水量不可过多,否则既不利于吸收,又会使胃部膨胀,妨碍膈肌活动,影响消化功能。正确的补水方法是少量多次,可在每次组间休息时喝一小口水, 即25毫升左右。也可每5分钟左右补一次水,每次饮水量不超过100毫升。水最好是温开水,即使在夏季,水温也应在5至10度之间,不可饮用冰水。
三、水的选择
水的种类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如训练课内容较多,时间拉得较长,能量消耗圈套,则可适当补充含糖量在3%以下的原果汁饮料;热天锻炼出汗量大,无机盐流失,补水应以温淡盐水为主;一般情况下主要渴温开水或矿泉水。
&&&&& 七次“奥林匹亚先生”获得者、著名影星阿诺德·施瓦辛格,是广大健美爱好者崇拜的偶像。即使在今天,他那无与伦比的二头肌和胸肌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本文是他通过亲身体会,讲述了怎样锻炼才能增长肌肉的观点和方法,值得大家仔细琢磨和借鉴。  
  进行大重量的最基本的练习健美的目的,是如何通过训练有效地增大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块。对高级健美运动员来说,是要用顶峰收缩法、间歇控制、借力法则、特殊器械、复杂的食谱及新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对自已的身体进行精雕细刻,使之更加完善。对广大健美爱好者和中级健美运动员来说,则应专注于肌肉块的增长。如果他们集中精力于上述复杂的训练,则非但不能促进肌肉生长,反而会起阻碍作用。  
  你一定想了解我是如何通过锻炼使全身肌肉发达的,如果快速使肌肉拉长20或30磅(9。1公斤或13。6公斤)?这也是我16岁初练健美时首先遇到的问题。  
  我的经验。首先,你要坚信你能练成一个大块头。别去想什么遗传因素和骨骼结构。你要给自已订一个目标,然后通过刻苦训练去达到它。请记住,如果你怀疑自己,你就会失败。千万不要给自己设障碍。  
  第二步是艰苦训练,即进行大重量的最基本的练习。要多用杠铃和哑铃,少用联合器械和滑轮拉力器。多做力量练习,把全身的肌肉都调动起来。  
  基本练习包括:  
  胸:卧推,斜板卧推,哑铃扩胸。  
  背:引体向上,划船练习。  
  肩:推举,颈后推举,飞鸟。  
  胳膊:杠铃、哑铃弯举,胸前下推,双臂屈伸(负重)。   
  腿:深蹲,伸小腿,屈小腿(联合器械)。  
  无论哪个练习,都必须大重量、低次数,唯此肌肉才能增长。做每个动作时,开始用一组12次的练习热身,然后再做6组,每组都要适当加些重量,但要减少次数,最后两组只能做一次。每组都要竭尽全力,即做最后一个动作时要达到力竭(做不起来)。注意,每组增加的重量要合适,即完成最后一个动作时恰好感到力竭。再就是组与组之间的休息要充分。这个阶段不应过多注意肌肉线条。可用变换动作的方法突破某些肌肉停滞不前的状况。例如,采用半蹲可加大负荷重量,从而加强对肌肉的刺激,促进肌肉增长。注意,训练时要有同伴保护。&
怎样才能练出一流的体格——多里安·耶茨&
&&&&& 多里安·耶茨(DORIANYATES)是连续六年的(年)荣获“奥林匹亚先生”称号的当代男子健美顶尖高手。这是一篇访谈录,耶茨所谈的内容对苦练多年却没有多大长进的健美发烧友来说,无疑教益良多。
训练、恢复和增长的关系
??训练过量是健美运动员常犯的错误。要使肌肉持续增长,就应了解训练、恢复和增长的过程。
??刺激是指训练的刺激,即通过训练促使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分解。
??恢复作用是修复损伤的肌纤维,补充一定数量的蛋白质,从而使肌纤维变得更加粗壮。
??只有当恢复过程完成以后,肌肉才能真正增长。肌肉增长有一定的周期,在周期结束时才能对该肌肉组织进行下一次的训练。如果两次训练之间没有得到充分的恢复,则肌肉不但不会增长,反而会减少。也就是说,肌肉真正的增长是发生在健身房之外,而不是健身房之内。
恢复的时间
??有的肌肉组织在营养充分和其它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需要48-72小时才能恢复。像肱二头肌等较小的肌肉48小时就能恢复,而肱四头肌和背部肌肉则要近72小时才能恢复。通常,练一块肌肉间隔72小时就能得到较好的恢复。还应明白,恢复过程是贯穿在整个身体及其所有系统中的,而不是局限于某个肌肉组织。
??应高度重视整个身体的恢复。比如说,身体某部分但绝不意味着三天之后就可以拼命练,练的时间愈长愈好。
??为了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有时需要停练几天,特别是由于训练过量而使内分泌系统失调的时候。这也是我主张一周练三天的原因。这样做是为了上整个神经系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恢复,以便组织下次战斗。而你所得到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放松,还有生理上的舒畅。过量训练的症状是肌肉疲劳,糟糕的是还会使你的其它系统受到创伤。
?& &总之,如果你在训练中已经做到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果你还想进步,那就需要,也必须安排几天休息,以便充分恢复。
训练计划的调整
??当你变的更强壮时,就应增加对肌肉刺激的强度了。然而,身体的恢复能力并不因训练强度的增加,力量及肌肉的增大而同步提高。
??对初学者来说,开始时臂围33厘米,可以弯举40磅。练了几年后,臂围达到46厘米,能弯举160磅。说明训练量和力量提高了百分之四百。但恢复能力却并未达到这个程度,也许只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就是说,臂围练到46厘米时身体所承受的疲劳要比臂围33厘米时大。健美运动员愈强壮,高强度的训练带来的疲劳程度越大。这也是臂围46厘米比臂围33厘米时恢复的时间要长的原因所在。如果后者两天就能恢复的话,那么前者则需要5-6天才能恢复。
??为了取得进步,你必须增加训练强度,但强度的增加又会对你的恢复能力造成更大三压力。因此,在你提高训练强度的同时,一定要降低密度。
??1990年,我的局部练习是每隔五天进行一次。1992年每隔六天进行一次。最近每隔八天进行一次。此外,每次训练我只练一个主要动作/组,1992年前则正好相反,当时是练两个主要动作/组。现在我化按健身房的时间很少,但肌肉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大。
训练过量的诊治
??训练后未得到充分的恢复,说明训练过量了,典型的症状是:常感疲乏,容易发怒,睡眠不好,胃口不好,关节疼痛,头痛恶心,无精打采。任何一种症状发生都会降低你的训练热情,使你不能全力以赴。贪恋健身房是这种症状的前兆。如果你已经按恢复方面碰了壁,则诊治的唯一良方是彻底离开健身房,直到训练热情重新燃起为止。当然,不碰这个壁更好。
??当你远离健身房进行恢复时,要训练计划进行分析,并对以后训练课的内容重新进行规划,要么削减训练密度,要么降低训练强度。当你回到健身房恢复训练时,一定要坚持采用新的训练计划,彻底抛弃旧的训练计划。
??充足的睡眠在恢复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睡觉时体内酸碱度的平衡会很快恢复,神经系统会得到修复,同时还会分泌生长激素。
??一份营养平衡的食谱是“训练/恢复/增长”的又一组成部分。如果将这个食谱分解开来的话,你会发现,你55%—60%的热量来自碳水化合物,25%—30%来自脂肪。促进恢复的主要补偿手段是食用含维生素B和C的食物。维生素B有助于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的吸收,维生素C(我每天服用3克)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能力,可预放感冒、喉咙发炎、和各种感染。免疫系统的破坏也是训练过量造成的结果。
??如果你不进行充分的恢复,你所有的训练都等于白费。你将失去围度、力量、感到无精打采。我刚开始练健美的时候,只知道拼命练,两天不到健身房就觉得浑身不自在。现在看来,这种二战时的日本神风队员式的自杀精神,简直就是自我摧残。要知道,你的进步不取决于练得比别人苦,耗的时间比别人多,而取决于练的比别人更潇洒。
&&&&& 健美锻炼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主、无氧代谢为辅的运动。锻炼时要求练习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否则易产生头昏、恶心、过早疲劳等现象。这里向健美爱好者介绍几种正确的呼吸方式。
一、同步式呼吸法
&&&&& 每做一次动作进行一次呼吸,呼吸是在动作过程中完成的。
1、肌肉收缩时瞬间闭气并快呼气,肌肉伸展时慢吸气。一般在负荷较重、仰卧位做动作或须固定肩带和胸腹部时采用这种呼吸方式。比如,做“颈后宽推”、“仰卧推举”、“腿举”等动作时采用。胸部练习时,为达到尽可能挺胸沉肩的要求,允许深吸气,如“仰卧飞鸟”,但闭气时间一定要短暂,呼气为喷吐式。
2、肌肉收缩时快吸气,肌肉伸展时慢呼气。此呼吸方式与上式相反,吸气时快速有力,呼气时缓慢深长。一般在负荷较轻及退让性练习时采用。比如,做“哑铃弯举”、“立姿飞鸟”等动作时采用。这一方式强调的是意念集中。
二、非同步式呼吸
&&&&& 呼吸频率与动作次数不相等,呼吸是在动作间歇时进行的。
1、几次动作一次呼吸。连续做几次动作后暂停,做一次呼吸,再连续做几次动作后再做一次呼吸。此方式在一次训练的开始阶段,重量轻、速度快、精力充沛时,或做准备活动时常采用。比如,做“俯卧撑”、“双杠臂屈伸”等动作时采用。
2、一次动作几次呼吸。在大重量负荷(所能承受重量的90%以上)或身体接近疲劳时,调整一下呼吸,以便再努力完成一次动作练习。比如,做“杠铃深蹲”、“腿举”等动作时采用。这种呼吸方式强调的是超负荷训练。
三、自由调节式呼吸法
&&&&& 在进行小强度训练时,呼吸常采用自由调节式。“提踵”、“慢跑”、“骑功率自车”时一般都采用此法呼吸。
&&&&& 总之,健美练习时的呼吸方式应随动作而变。正确的呼吸不仅要起到“给氧”的作用,而且能固定肩带,起到调整体位和协助完成动作的重要作用。
成功在于坚持
不知道怎么跑步才科学,关注下楼主的方法~
楼主去豆瓣 有个3.0小组,问那个组长
没个性不签名
神样小东写道:
不知道怎么跑步才科学,关注下楼主的方法~
&&&&& 先快走热身10分钟左右,然后开始跑吧,速度从慢逐渐增加,时间也逐渐增加,坚持就行啦,姿势就是脚跟着地先手臂幅度大一些可以练到手臂线条吖。我也是一遍又一遍看很多薄荷上的课程及帖子逐渐提高改善的,刚开始跑的一个多月完全不知道拉伸这一说...
如夫人写道:
楼主去豆瓣 有个3.0小组,问那个组长
减肥餐设计与体型管理3.0,是这个么?灰常感谢!
ciyaa写道:
如夫人写道:
楼主去豆瓣 有个3.0小组,问那个组长
减肥餐设计与体型管理3.0,是这个么?灰常感谢!
似的,那个组长很严格,是个老爷们,对于弱智问题一律不回,还喜欢删帖。
没个性不签名
你试试吧,哈哈 祝你好运
没个性不签名
如夫人写道:
你试试吧,哈哈 祝你好运
刚才一直在看小组里的帖子,受益匪浅,有点解决目前问题的思路了~O(∩_∩)O谢谢你啦!
&&&&& 顶一下
ciyaa写道:
&&&&& 顶一下
加你了,我也准备去练肌肉呢
没个性不签名
如夫人写道:
ciyaa写道:
&&&&& 顶一下
加你了,我也准备去练肌肉呢
好啊好啊!共同努力~!
ciyaa写道:
如夫人写道:
加你了,我也准备去练肌肉呢
好啊好啊!共同努力~!
没个性不签名
/forum-102-15.html看这里,女子健美
VGP_cs写道:
/forum-102-15.html看这里,女子健美
很好很强大!!!潜心学习去~!!!O(∩_∩)O谢谢~!!!
顶一下,希望有感兴趣的达人来一起交流~
& 上一页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氧运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