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浩药死黄洋案件论文题目文献综述怎么写写

您的位置:
复旦大学黄洋之死:被隐瞒的医疗事故
发贴人:221.226.198.*发贴时间:【】[]
&& ()&& ()一、起病  日晚或4月1日晨  1,黄洋因为3月31日饮酒(预定KTV的记录;同学回忆证言)或持续接触抗肿瘤生长因子(医生求救贴中介绍)导致急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EL)开始起病(国际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炎因素的科学论文);  2,疾病导致胆汁反流并藏匿于舌下(胆汁返流症的医学文献);  3,由于味蕾细胞,特别是苦味味蕾细胞生长在舌面后部(介绍味蕾细胞的科学文献),因此,黄洋并没有感受到舌面下胆汁的怪味;  4,4月1日晨,由于AIH和SEL可以导致身体脱水(相应科学文献),黄洋晨起感觉口渴舌干,急忙喝水(媒体介绍加推测);  5,舌面下藏匿的胆汁随饮水到达舌面并向后到达了味蕾细胞(关于口苦的科学论文),此时,黄洋感受到了强烈的怪味,并迅速将水吐出,同时,误认为怪味来自于水中(黄洋自述);  6,同日上午,急性AIH和SEL进一步加重,有毒淋巴细胞大量进入血液,导致严重的炎症反应和胃部不适(AIH和SEL的科学论文),黄洋开始强烈的呕吐、发烧,前往医院就诊(媒体介绍文章);  7,由于胃部反应严重,加上误认为怪味来自水中;身为医生的黄洋坚信其病源于饮水问题,导致医生认同,并按肠胃重度感染给予,使用了进一步有损于肝脏的氨基比林进行退烧(病历介绍);  8,4月2日上午,病情加重,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持续发烧和面部浮肿(同学介绍),黄洋再次入院,医院疑似继续使用了氨基比林进行退烧(病历介绍中有同前字样);  9,4月2日下午,由于没有得到有效,有害淋巴细胞进一步进入血液,开始大量杀死血小板,并在流经肝脏时,对肝脏细胞进行杀伤,黄洋血小板开始快速下降(病历指标);  10,4月3日,血小板进一步下降,肝脏衰竭逐步加重,由于没有诊断出病因,各项完全不对症,病情没有得到任何控制(病历);血小板下降导致凝血功能减退,球结膜充血,鼻出血等症状日趋严重,黄疸加重;  11,4月4日,输入血小板,由于血液内含有大量的可以杀死血小板的淋巴细胞,输入的血小板瞬间消失,没有任何效果,病情表现为典型的狼疮性重症血小板减少症(相应科学研究论文),但由于此时,医生集中于饮水中毒,没有人考虑自身免疫性方面的问题,黄洋的病情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病历);  12,4月5日,病情进一步加重,仍然没有针对性的(病历);  13,4月6日,在其他科室的建议下,第一组免疫学指标ANA结果出现,至此黄洋患急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cute AIH)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EL)的确诊条件已经具备(AIH诊断标准和SEL诊断标准,黄洋各项化验指标),非常遗憾的是,此时,所有医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几个人吸引到了二甲基亚硝胺口服急性中毒上了,没有注意这个最后挽救黄洋的机会,或注意了不愿意提出来。&& ()&& ()&& ()&& ()&& ()&& ()&& ()&& ()&& ()&& () 黄洋继续处在了放任自流的状态之上;  14,4月7日,淋巴细胞异常的指标出现,这本是进一步确诊病因的又一个关键指标,同样遭到了无情地忽视,所有人都被所谓的因素吸引,至此,黄洋被悲惨的遗弃在了听天由命的状态之上(病历),我不得不补充一句,二甲基亚硝胺急性中毒是对肝脏的一过性损害,研究显示,一周内没有死亡的对象,7天以后不经任何,将进入到自行恢复阶段(国外二甲基亚硝胺中毒的系列研究论文,美国卫生部的相关说明文件等);然而黄洋并非中毒,所以,病情继续加重;  15,4月8日――16日,被事实上放任遗弃的黄洋,随着病情的逐步加重,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是,这仅仅是悲剧的序幕  在第一个悲惨故事还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更加悲惨的故事正在拉开序幕――林森浩案  二、林森浩案  1、4月4日,在大家为黄洋的病因焦急万分、一筹莫展的时候;黄洋、林森浩的室友,葛某某突发奇想,想到了林森浩同学搞研究发论文使用了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胺的有毒物质可以产生肝脏损害,于是暗中联系了黄洋的师兄孙某某(庭审证言);  2、一干人众,急忙提取了饮水机中剩余的饮水,实际上可能是黄洋清洗饮水机剩余的自来水(案情介绍),以及其他部分检材,包括黄洋尿液,饮水杯,饮水桶等,送往司法检验机构(庭审证言);  3、4月10日(又称11日),上海某司法鉴定机构确认送检水样定性含有二甲基亚硝胺,由于不知道上海饮用水因消毒的原因本身就含有二甲基亚硝胺,这一完全不是证据的检测结论,被复旦校方当成了的铁证,并迅速向公安机关报案;至于其他检材完全不含有二甲基亚硝胺这种物质的鉴定结论则被复旦大学忽略不计了(庭审证言);  4、4月11日,不明就里的公安机关,在复旦大学提供的所谓铁证面前,毫不犹豫的确定了林森浩为犯罪嫌疑人,当即予以审讯;  5、4月12日,稀里糊涂的林森浩,突然遭此变故,怀着“说我是开玩笑”的心态(推论),应对了若干时间以后,终于形成了“林森浩是开玩笑的”审讯结论(庭审证言);  至此,林森浩的第一个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形成了――口供  6、上海市公安机关迅速宣布破案,并宣称证据确凿(媒体报道)――至此,公安机关全面接管了林森浩案,复旦大学在传递了一个不是证据的证据以后,退居幕后  三、哗然  1、质疑――林森浩为学生会主席、科研能手、找到了对口的好工作、性情温和、诚实老实,从学校地位,学习成绩,未来前途处处不次于黄洋,何来杀心?  2、震惊――毫无理由可以杀人,中国人的道德沦丧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四、演化  此案后程演化极其复杂,跌宕起伏,神鬼皆惊,由于继续讲述必须展示双方的一系列相关证据,而这些证据正在不断遭到百度的删除,所以,还是先到此暂时打住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复旦大学黄洋之死:被隐瞒的医疗事故》&&&& 地址: .cn/Article/201405/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当前位置: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案件一经曝光便引起全社会哗然。面对同学之间的一些小摩擦、小误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避免分歧,消除差异B.加深理解,化解矛盾C.宽容自己,苛求别人D.彼此信任,事事忍让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与他人、同学打交道,交往的过程中要加深理解,宽容他人,彼此信任,尽可能的化解矛盾,因此只有B是完全正确的;同学之间不可能消除差异,苛求别人、事事忍让是错误的,ACD错误;本题答案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主要考查你对&&自尊与自信&&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自尊与自信
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识基础上,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学习,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 自信的支点是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正确认识自己是自信的坚实基础,自我肯定是培养自信的重要途径。自尊的定义(北师大版):①尊重爱护自己,并期望得到他人尊重爱护的心理需要;②对自己的肯定,以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与评价为基础;③自尊不等同于自恋。自尊有的作用和意义:①自尊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所必备的操守; ②自尊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③自尊是前进的动力,是实现成功人生的重要条件; ④自尊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强的基础。自信的作用: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自信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相信自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 学生自信的表现:学习、精神状态、社交口才,能力,个性等。 自卑: ①自卑是自己轻视自己,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一种消极心理。 ②自卑产生是自认为在处境、才能等方面不如别人,或生理有缺陷,或犯过错误等原因造成的。 ③自卑的表现:情绪消极,失去进取心,长处与孤僻、悲观状态,特别是当受到别人嘲笑和侮辱时,有时会产生变态心理。如暴怒,嫉妒、自暴自弃等。④自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绊脚石,是快乐生活的拦路虎。他会一步一步寝室一个人的勇气和信心,使他怀疑自己的能力,碰到困难和挫折时,就自暴自弃,放任自流。 ⑤自信的对立是自卑与自负。自卑与自负都是又不恰当的自我评价所导致。 自卑心理的危害: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消磨人的意志,软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使人锐气钝化,畏缩不前。过于自卑,往往会产生一些自暴自弃、孤僻悲观的不良心理。自卑是一个心理牢笼;它妨碍我们建立快乐的人生。 自负就是盲目地、自以为是地相信自己,最后的结果往往与预期的目标相去甚远。没有自知之明,是区分自负与自信的一个重要标准。 虚荣心: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是自己希望超过别人而又难以超过别人的地方,以及当某种荣誉想得到而得不到,想不失去而无法不失去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虚荣心。&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自负者的追求所以必然失败,就是因为其追求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不知所措的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卑感。因此,不管是自负者还是自卑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回事他远离成功。而自信者凭借乐观、好奇、专注的三个品质能最快最好的抵达成功的彼岸。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①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②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③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的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怎样维护自尊,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 ①我们要努力做某些事情,使自尊得到满足;避免做某些事情,以免自尊受到伤害。 ②要有羞耻心,拒绝卑下,洁身自爱。 ③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走出自卑牢笼,树立自信。 ④要抛开愚蠢的自负和表面的虚荣。 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 怎样尊重他人:①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②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怎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①尊重他人②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③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④不歧视他人&
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①要走出自卑这个心理牢笼,就要努力树立自信,学会尊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②还要换个眼光打量自己,发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鼓起自信的风帆。 自信首先要了解和认识自己,特别是自己的能力。其次要找好正确的参照标准。有人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其结果过于自信,滋长骄傲心里。有人用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其结果动摇自信。 寻找自信方法:自信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要让自信重放光芒,就该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是有价值的;了解和认知自己,才有真正的自信;自信是我们每个人成功经验的累积;自信源于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 学生自信要做到:相信自己能学好,知道自己该怎么学好并能认真去做;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够笑对人生,即使遇到困难和阻力也不轻易改变信念或放弃;相信自己的社交能力,能够和多数人融洽地相处,轻松自如地交往;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处理好一切事情,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能够墙面客观的评价自己、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自信心测验:通过对20道题的选择,测试自信心的水平,答案选择“是”与“否”。1?认为自己是个寻常人吗?(&& )2?经常希望自己长得像某某人吗?(&& )3?时常羡慕别人的成就吗?(&& )4?你为了不使他人难过,而宁愿放弃自己喜欢做的事吗?(&& )5?你会为了讨好他人而打扮吗?(&& )6?是否经常勉强自己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吗?(&& )7?任由他人来支配你的生活吗?(&& )8?你认为你的优点比缺点多吗?(&& )9?你经常对别人说抱歉吗?(&& )10?在无意的情况下,伤害了别人的心,你会难过吗?(&& )11?你希望自己具备更多的天赋和才能吗?(&& )12?你会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吗?(&& )13?在聚会上,你经常等别人先跟你打招呼吗?(&& )14?你每天照镜子超过3次吗?(&& )15?你有很强的个性吗?(&& )16?你是个优秀的领导者吗?(&& )17?你的记性很好吗?(&& )18?你对异性有吸引力吗?(&& )19?你懂得理财吗?(&& )20?买衣服前你听取别人的意见吗?(&& )表自信心测验题答案测验结果评价:13分以上:很有信心,敢说敢做,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但如果得分接近20分,有可能过于自信,甚至自大和浮夸。6~12分:较有信心,但有时候信心不足。6分以下:没有太多的信心,过于谦虚,容易形成自我压抑。
发现相似题
与“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078818825160646185120212777172340复旦投毒案12月8日二审开庭 一审判处林森浩死刑-黄洋,林森浩,亚硝胺,孙希,黄国强,剧毒,寝室,庭审,毒案,葛俊奇,-上海频道-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复旦投毒案12月8日二审开庭 一审判处林森浩死刑
图片说明:复旦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一审庭审现场。  东方网12月1日消息:12月8日,复旦投毒案将公开开庭二审。记者12月1日从林森浩代理律师唐志坚处获悉,“这是法院的口头通知,书面通知估计下午会发出,预计庭审一天。”  可以预见这将是一场争锋相对的庭审。林森浩的上诉状极为简单不超过350个字。“上诉人没有杀害被害人黄洋的故意,被害人黄洋所饮入的二甲基硝胺的剂量能否直接导致被害人死亡的事实不清,认定上诉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事实认定错误,请二审法院予以改判。”  事件回顾:  日早晨8点多,复旦医学院耳鼻喉科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从421寝室靠窗的床上爬起来。和往常一样,他走近数步之遥的饮水机,黄色的马克杯拿在手里。接了水后,黄洋搅动了被子里的铁勺子,发出清脆的声音。  此时,他的室友之一、复旦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正躺在床上,侧耳细听黄洋发出的声响。前一天,他从实验室取出剧毒物二甲基亚硝胺并投入寝室的饮水机内。他说,这是“愚人节的玩笑”。  二甲基亚硝胺的刺激性味道让黄洋第一口水就喷了出来,随后怒气冲冲的将水桶拎到寝室外的公用洗手间冲洗。林森浩下床准备离开,恰逢洗桶的黄洋返回。心里有鬼不敢与黄洋对话的林森浩假装接电话离开了寝室。  此时,黄洋以为有人给他开了一个愚人节的玩笑,随后去了图书馆自修。  但这一口水,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之前,黄洋意气风华,读博在即;林森浩如愿以偿,已签约家乡的三甲医院。之后,一个辞别人世;一个枷锁加身。  4月1日上午,黄洋数次呕吐,无奈之下联系了同学吴鑫铭陪他去医院打点滴。  4月2日,黄洋师兄孙希才得知黄洋生病前去探望并再次送黄洋就医。并未好转的黄洋到中山医院进行超声波检查,检查者正是林森浩,“我告诉他们胃没问题,肝也没问题,然后觉得自己说多了心虚,就没再说什么。”  当日23时许,鉴于黄洋血小板极低,情况紧急,同是学医的孙希才觉得情况不太乐观,怕有意外,电话通知了黄洋父亲黄国强,让其家人尽快到上海。  4月3日,年过五旬的黄国强赶到上海,瘦小而精干。此后,这个瘦小的男人经历了人生最为悲痛的14天。守在独子病床前,看着他一天天消瘦、意识一阵阵模糊、生命一点点逝去,而他却无能为力。那天,黄洋被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开出了病危通知书。  4月3日,黄洋意识清楚,但高烧不退,血小板从4月1日的336降至4。  4月6日,“神智稍淡漠,呼之可应”。  4月7日,“神智淡漠,间断呻吟、躁狂”。  4月9日,“昏迷中,呼之不应”。  期间,中山医院医生会诊,尿液血液水样送检、黄洋亲友守在床前,但黄洋并无好转迹象,肝急性损伤的原因亦不明。在黄国强和黄洋的几个朋友的回忆中,林森浩当时并无异常,“冷静的可怕”。  不过,林森浩说,那几天他很害怕,不停的进行思想斗争,最终懦弱让他三缄其口。他总是幻想着黄洋的病情只是一个过程,熬过去了就能慢慢恢复。  转机出现在4月8日晚间,与黄洋、林森浩同住421寝室的葛俊奇,在数次看望黄洋后,猛然想到了林森浩实验用的剧毒物二甲基亚硝胺。葛俊奇并没有直接将林森浩的名字或剧毒物名字告诉校方或者医生,而是选择了将这一猜测告诉一直在照顾黄洋的师兄孙希才。孙希才在检方的笔录中回忆,“他(葛)说知道有同学在用二甲基亚硝胺这种有毒化学试剂做实验,但没提哪个同学。”  此时,二甲基亚硝胺这个陌生的剧毒物才进入黄洋的针对治疗中。为了提供比对,黄洋的朋友另买了瓶二甲基亚硝胺。试验结果很快确定,黄洋尿液、水样中均含二甲基亚硝胺。  事实上,早在4月2日,黄洋入院后其本人及医生均怀疑喝的水中有毒,于是4月3日,孙希才等人从寝室的饮水机中抽样送检。但遗憾的是,4月4日,水桶被送回,并未检测出问题。  二甲基亚硝胺的确定,让事件升级为案件。4月10日,警方介入调查。  4月11日,警方两次找到林森浩谈话。然而,林森浩似乎应对冷静,并没向公安机关透露投毒一事。随后,警方在林森浩的笔记本电脑内找到了3月、4月20余次搜索浏览与N-二甲基亚硝胺相关网页,而林森浩的相关毕业论文早已于3月中旬完成。  4月12日零时10分许,警方正式传唤林森浩。这次的讯问笔录长达10页,林森浩首次承认投毒事实。  剧毒物的锁定并没能挽回黄洋年轻的生命。  4月16日,黄洋永远离开了深爱他的父母和亲友。  4月25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林森浩依法批准逮捕。  此后的7个多月时间里,林黄双方父母都奔走于各自儿子的法律或善后事宜;林森浩因涉嫌故意杀人一直被关押在看守所内。  日,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检方指控林森浩涉嫌故意杀人罪。检方认为,林森浩投毒源于和黄洋两人性格不合;加上3月初黄洋考博初试大捷,而林森浩此前申博遭同科导师婉拒,后因家庭等原因放弃考博,心中难受。各种嫉妒,集聚在一起,引发了投毒这一极端行为。林森浩则当庭否认了这一说法,认为事出巧合,是愚人节的玩笑。林森浩的辩护人则以林森浩主观上没有直接杀害黄洋的故意,属于法律上的间接故意,建议从轻处罚。  庭审历时7小时,法院进行了全程直播,全国50余家媒体参加旁听。庭审中,相较于黄洋双亲的痛哭无助和林父的寂静克制,林森浩的面无表情更让人印象深刻。林森浩三进三出法庭,甚至很少望向旁听席,虽然旁听席上有他近一年未见的亲人。  林森浩为何如此冷酷?记者独家获得的一封林森浩亲笔信曾讲述了一审开庭时他的心态:“我想向你们(黄洋父母)表明我认罪悔罪的态度,我又想呈现一副坚强的姿态来面对父母,也因为庭审直播,思前想后,我决定在一审合议庭上尽量少说话,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认定,林森浩因琐事而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人,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林森浩到案后虽能如实供述罪行,尚不足以从轻处罚。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决一出,黄洋老家放鞭炮表达心情;林父则痛苦失声,立即着手寻找律师准备上诉。  日,林森浩的二审代理律师唐志坚正式受林森浩委托向法院提起上诉。  围绕案件的争论声从未断绝。  从法律角度,就死刑判决,法学界有不同声音,有的认为罪行相当;有人提出“杀人偿命并非法治理念”等等。  从人情角度,有复旦177名学子联名上书高院,为林森浩求情免死;贵州退休老教师不远万里飞沪为林森浩求情;也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黄洋父母捐款表达心意。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复旦投毒案12月8日二审开庭 一审判处林森浩死刑
日 09:38 来源:澎湃新闻网
图片说明:复旦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一审庭审现场。  东方网12月1日消息:12月8日,复旦投毒案将公开开庭二审。记者12月1日从林森浩代理律师唐志坚处获悉,“这是法院的口头通知,书面通知估计下午会发出,预计庭审一天。”  可以预见这将是一场争锋相对的庭审。林森浩的上诉状极为简单不超过350个字。“上诉人没有杀害被害人黄洋的故意,被害人黄洋所饮入的二甲基硝胺的剂量能否直接导致被害人死亡的事实不清,认定上诉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事实认定错误,请二审法院予以改判。”  事件回顾:  日早晨8点多,复旦医学院耳鼻喉科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从421寝室靠窗的床上爬起来。和往常一样,他走近数步之遥的饮水机,黄色的马克杯拿在手里。接了水后,黄洋搅动了被子里的铁勺子,发出清脆的声音。  此时,他的室友之一、复旦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正躺在床上,侧耳细听黄洋发出的声响。前一天,他从实验室取出剧毒物二甲基亚硝胺并投入寝室的饮水机内。他说,这是“愚人节的玩笑”。  二甲基亚硝胺的刺激性味道让黄洋第一口水就喷了出来,随后怒气冲冲的将水桶拎到寝室外的公用洗手间冲洗。林森浩下床准备离开,恰逢洗桶的黄洋返回。心里有鬼不敢与黄洋对话的林森浩假装接电话离开了寝室。  此时,黄洋以为有人给他开了一个愚人节的玩笑,随后去了图书馆自修。  但这一口水,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之前,黄洋意气风华,读博在即;林森浩如愿以偿,已签约家乡的三甲医院。之后,一个辞别人世;一个枷锁加身。  4月1日上午,黄洋数次呕吐,无奈之下联系了同学吴鑫铭陪他去医院打点滴。  4月2日,黄洋师兄孙希才得知黄洋生病前去探望并再次送黄洋就医。并未好转的黄洋到中山医院进行超声波检查,检查者正是林森浩,“我告诉他们胃没问题,肝也没问题,然后觉得自己说多了心虚,就没再说什么。”  当日23时许,鉴于黄洋血小板极低,情况紧急,同是学医的孙希才觉得情况不太乐观,怕有意外,电话通知了黄洋父亲黄国强,让其家人尽快到上海。  4月3日,年过五旬的黄国强赶到上海,瘦小而精干。此后,这个瘦小的男人经历了人生最为悲痛的14天。守在独子病床前,看着他一天天消瘦、意识一阵阵模糊、生命一点点逝去,而他却无能为力。那天,黄洋被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开出了病危通知书。  4月3日,黄洋意识清楚,但高烧不退,血小板从4月1日的336降至4。  4月6日,“神智稍淡漠,呼之可应”。  4月7日,“神智淡漠,间断呻吟、躁狂”。  4月9日,“昏迷中,呼之不应”。  期间,中山医院医生会诊,尿液血液水样送检、黄洋亲友守在床前,但黄洋并无好转迹象,肝急性损伤的原因亦不明。在黄国强和黄洋的几个朋友的回忆中,林森浩当时并无异常,“冷静的可怕”。  不过,林森浩说,那几天他很害怕,不停的进行思想斗争,最终懦弱让他三缄其口。他总是幻想着黄洋的病情只是一个过程,熬过去了就能慢慢恢复。  转机出现在4月8日晚间,与黄洋、林森浩同住421寝室的葛俊奇,在数次看望黄洋后,猛然想到了林森浩实验用的剧毒物二甲基亚硝胺。葛俊奇并没有直接将林森浩的名字或剧毒物名字告诉校方或者医生,而是选择了将这一猜测告诉一直在照顾黄洋的师兄孙希才。孙希才在检方的笔录中回忆,“他(葛)说知道有同学在用二甲基亚硝胺这种有毒化学试剂做实验,但没提哪个同学。”  此时,二甲基亚硝胺这个陌生的剧毒物才进入黄洋的针对治疗中。为了提供比对,黄洋的朋友另买了瓶二甲基亚硝胺。试验结果很快确定,黄洋尿液、水样中均含二甲基亚硝胺。  事实上,早在4月2日,黄洋入院后其本人及医生均怀疑喝的水中有毒,于是4月3日,孙希才等人从寝室的饮水机中抽样送检。但遗憾的是,4月4日,水桶被送回,并未检测出问题。  二甲基亚硝胺的确定,让事件升级为案件。4月10日,警方介入调查。  4月11日,警方两次找到林森浩谈话。然而,林森浩似乎应对冷静,并没向公安机关透露投毒一事。随后,警方在林森浩的笔记本电脑内找到了3月、4月20余次搜索浏览与N-二甲基亚硝胺相关网页,而林森浩的相关毕业论文早已于3月中旬完成。  4月12日零时10分许,警方正式传唤林森浩。这次的讯问笔录长达10页,林森浩首次承认投毒事实。  剧毒物的锁定并没能挽回黄洋年轻的生命。  4月16日,黄洋永远离开了深爱他的父母和亲友。  4月25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林森浩依法批准逮捕。  此后的7个多月时间里,林黄双方父母都奔走于各自儿子的法律或善后事宜;林森浩因涉嫌故意杀人一直被关押在看守所内。  日,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检方指控林森浩涉嫌故意杀人罪。检方认为,林森浩投毒源于和黄洋两人性格不合;加上3月初黄洋考博初试大捷,而林森浩此前申博遭同科导师婉拒,后因家庭等原因放弃考博,心中难受。各种嫉妒,集聚在一起,引发了投毒这一极端行为。林森浩则当庭否认了这一说法,认为事出巧合,是愚人节的玩笑。林森浩的辩护人则以林森浩主观上没有直接杀害黄洋的故意,属于法律上的间接故意,建议从轻处罚。  庭审历时7小时,法院进行了全程直播,全国50余家媒体参加旁听。庭审中,相较于黄洋双亲的痛哭无助和林父的寂静克制,林森浩的面无表情更让人印象深刻。林森浩三进三出法庭,甚至很少望向旁听席,虽然旁听席上有他近一年未见的亲人。  林森浩为何如此冷酷?记者独家获得的一封林森浩亲笔信曾讲述了一审开庭时他的心态:“我想向你们(黄洋父母)表明我认罪悔罪的态度,我又想呈现一副坚强的姿态来面对父母,也因为庭审直播,思前想后,我决定在一审合议庭上尽量少说话,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认定,林森浩因琐事而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人,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林森浩到案后虽能如实供述罪行,尚不足以从轻处罚。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决一出,黄洋老家放鞭炮表达心情;林父则痛苦失声,立即着手寻找律师准备上诉。  日,林森浩的二审代理律师唐志坚正式受林森浩委托向法院提起上诉。  围绕案件的争论声从未断绝。  从法律角度,就死刑判决,法学界有不同声音,有的认为罪行相当;有人提出“杀人偿命并非法治理念”等等。  从人情角度,有复旦177名学子联名上书高院,为林森浩求情免死;贵州退休老教师不远万里飞沪为林森浩求情;也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黄洋父母捐款表达心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邮箱格式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