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武术的有没有.台儿庄形意堂武术馆,太极,八卦,心

  【发帖告白】  我多次鼓足勇气,想发这个帖子,但都在犹豫中退缩了。担心是多方面的:  一是论坛上江湖太深,板砖乱飞,自己被乱石淹没倒是次要的,若给前辈、师父、师兄弟带来莫名的伤害,将是我所无法承受的。  二是本人修炼本门功夫的水平还很低,许多东西还理解不了,感悟也不到位。贸然写出来,不免幼稚,甚至曲解前辈、师父的愿意。生怕内行耻笑,又怕师父、师兄弟埋怨。  驱使我这次发帖的动因,是一种历史使命感,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敬畏,是对本门先贤们、对师父的真诚的敬佩!  如今,从政府到民间,从国内到国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学中的经典著作逐渐进入大中小学课本,企业界、管理层,也出现了国学热。作为国粹一部分的中国传统功夫,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我就读于郑州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却进入了新闻圈,在郑州的平面媒体当编辑二十多年。  历史的使命感和严谨性、新闻从业者的紧迫感和新闻的真实性、修炼传统功夫的心得和感悟,糅合成本篇帖子。  与其他谈论功夫的帖子不同,本帖不谈理论,不谈别的门派,仅仅以流水账的形式,将跟随师父学拳时的所见、所闻、所练、所悟,以实录的方式呈现出来。  需要强调几点:  一、像中国其他门类的传统文化一样,传统功夫也门类繁多、博大精深、高手林立。本门功夫只是这个繁花似锦的大花园中的一片奇葩,本帖只想把它“原生态”地呈现给大家,希望诸君不要“华山论剑”,更不要约架,挑起不必要的争端。  二、因为水平有限、理解所限,如果有曲解师门、师父、师兄弟原意,无意中冒犯其他门派的地方,还请海量,别忘了我的初衷天地可鉴。  三、师父说过,任何人只能代表你自己,不能代表本门功夫。我的帖子的观点也只代表我自己,我的外行话、我的幼稚的功夫,表明我对这门科学的认识的局限。  四、就像可口可乐的配方是知识产权一样,本门的一些功法和心法,也是知识产权,是许多前辈心血的结晶,我们理应予以尊重。我不愿多说的,不是故弄玄虚,请不要苛求,更希望不要加以指责。  五、本帖的许多内容来源于师父的文章和口述、师兄弟的帖子和口述、一些媒体的报道、崇英武学研究会官网、百度贴吧中的郑州内家拳吧,届时不一一注明,在此特表示感谢。  六、本帖纯属随笔形式,帖子与帖子之间没有前后逻辑性,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给你的阅读带来不便,还请见谅。  七、有关师父的视频、介绍,凡是网上能搜索到的,就尽量不介绍或少介绍。  八、本帖里的“师父语录”,有的是恩师在练功时自己悟出来的,有的时引用前辈、拳书上的,因本人知识面有限,无法特别注明。  九、本帖主要内容均属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平面媒体转载时请事先联系。  千言万语一句话:如果对你有启发,我心深感安慰;如果浪费了你的时间,请一笑了之。
楼主发言:45次 发图: | 更多
  【1.传承简介】  本门所传承的传统内家功夫,包括马派八卦掌、杨式太极拳、形意拳。  马派八卦掌传承谱系为:董海川—马维骐—杨汝霖—胡莱仪—王教福—石崇英。师父石崇英还从程派八卦掌传人王俊岭、孙成章师徒二人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杨式太极拳的传承谱系为:杨露禅—王兰亭—李瑞东—张宾汝—胡莱仪—王教福—石崇英。  至于形意拳,师父说是师爷王教福与别人交换学艺而来的,师承关系不详。  据师父听前辈说:马维骐是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得意弟子之一,以经营煤场为生,所以有“煤马”之称。马维骐喜欢实战,曾伤过不少人。在他英年早逝后,怕人寻仇,其传人远走别处,不再提及“马派”,所以此后很长时间,“马派八卦掌”几乎销声匿迹。  杨汝霖是马维骐的亲戚,后来远走东北沈阳,私下授徒。  师父说,本门的关键人物是胡莱仪,人称“胡大善人”。  据说,民国时期,胡家是沈阳的大资本家。胡老爷子自幼身体虚弱多病经常卧床,一天他梦见一位白胡子老头,道风仙骨的,告诉他学拳可以强身健体。醒来后他把梦境告诉给家人,家人说:咱家供奉着白狐大仙,大仙在给你托梦指路呢。  胡老爷子问:沈阳谁的功夫好。平时喜欢拳脚的哥哥提起了杨汝霖。胡老爷子就让别人抬着前去拜在杨汝霖门下,并把杨家全家老小接到胡家,吃穿用度全由胡家供养,需要钱时,直接到账房支取,只需签下名字。最后,还为杨汝霖养老送终。  胡老爷子最初学的是马派八卦掌,后到北京,拜张宾汝为师,学习杨式太极拳。  年代久远,资料所限,胡莱仪老爷子的后人或其他分支的传人,看到本帖请多多联系,不胜感激。  师爷王教福是螳螂拳故乡山东黄县人,自幼练习螳螂拳,十几岁时闯关东,在沈阳拜在胡莱仪门下,开始学习内家拳。  解放后,胡家生活艰难,师爷曾与胡老爷子抵足而眠多年。
  【2.恩师简介】  据师父石崇英介绍,他于1940年出生于郑州市老城区,父亲是中医。师父自幼喜欢运动,哥哥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他却走上运动之路。  河南大学毕业后,师父到南阳工作,是体操教练。平时,师父把大量时间用在太极拳等功夫的修炼上,非常刻苦。  一天,在南阳市燃料公司上班的周贵然师傅找他切磋,一试手,就知道周师傅的功夫非常了得。师父练功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识过这种功夫。于是,提出向周师傅拜师学艺。周师傅非常谦逊,说自己曾经得过大病,身体条件不允许,但是可以把他的师父——远在沈阳的王教福先生,请到南阳教他们功夫。  通过周师傅的牵线搭桥,师爷王教福来到南阳,师父等十几位武术爱好者,就成了师爷的弟子。  这一年,师父32岁,师爷比师父大五岁。  第一次,师爷在南阳教拳半个月,就回到了沈阳。此后几年,师爷又来过几次,每次或一周、或半个月,最长也就一个月。  “平时全靠自己练,那时从来就不去想能不能练成,只管按照我师父教的方法去练,想着他的动作,想着他的神态,想着他说的要领,一天一天地去练。”师父常常感慨地说,“十几年间,与我师父在一起的时间,全部加起来不到半年。你们现在多幸福,我常年和你们在一起,再练不好,就说不过去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师父被调到郑州大学体育系任教,主要教外国留学生的武术课。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喜欢试探功夫的年轻人,对师父也非常佩服。尽管师父退休十五年了,当初一位日本留学生,现在每年还要来郑州五七天,继续跟师父深造。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师父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传播功夫。“不能让前辈们积累下来的传统文化在我们手里失传了。”师父常常有这样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十年来,师父没有别的爱好,修炼功夫、指导弟子、培养传人,几乎是他每天的“工作”。
  【3.我与师父石崇英:27年师徒缘】  (发布在朋友圈的一篇小感想,录于此)  郑州大学,一个融入我血液的精神家园……  想不到,自从1993年那个夏天依依不舍地搬出之后,19年后的2012,我又能常常徜徉在这个美丽依旧校园。  这一切,缘于师父石崇英。  1986年末或者1987年初,偶然参加了师父举办的功夫兴趣班,一个月左右,结束后就拜在师父门下。  师父深得师爷王教福的真传,在太极、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那时,他是郑大的副教授,主要担任留学生的功夫课程。  入门以后,每周与几位师兄弟一起,跟师父学拳。  师父用传统的方法,传授着传统的功夫和文化。  师父常说:本门功夫是多少代人聪明智慧的结晶,不能从我们的手里失传了!  师父还说:凡是能速成的,都不是好功夫。  师父还说:太极拳也好,八卦掌也好,祖先们当初创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战。不能因为你没有找到好师父,或者自己功夫不到家,就否认它的实战性。  谁知,3年后1989年底,因一场变故,从此别过师父,中断了学习。  ……  ……  22年,一晃而过!  2012年6月,偶然通过师父的一位徒弟,联系上了师父。  当得知还能重归师门时,喜不自禁。  还得知,师父退休后,近几年在东莞,带了几位徒弟,每年回郑州两个月,指点郑州的徒弟。  7月12日,走进久违的郑大,见到同样久违的师父,百感交集。  徜徉在郑大校园,漫步于金水河畔,与众师兄弟一起,汗流浃背地在师父指点下练功,真乃人生一大快事。  重归师门一年有余,更加珍惜,练功不辍,乐此不疲,身心都得到了修炼。  今年夏天,又见师父,说我进步不小……就像小学生受到表扬,很受鼓舞。  师父今年七十有余,仍然天天练功,并以此为乐。偶尔兴起,与弟子交手,众师兄弟无不被师父打放得东倒西歪,无不叹服传统功夫的奇妙。  师父说:想成功,非常简单——方法正确,加上坚持不懈!  …… ……
  好贴,想一直跟着看
  【4.德有多高,艺有多高】  跟着师父,学到的不仅仅是拳、不仅仅是功夫,还有许多人生哲理和人生智慧。  我和众多师兄弟都有同样的感受,站在师父身边,就能吸收正能量。  师父曾问师爷:学功夫什么最重要?  师爷想了想说:还是“德”最重要。德有多高,艺就有多高。  师爷常常在徒弟面前,边度着步子,边拖着长腔说:德有多高~~艺有多高!  有德者得之,德行不好的人,是练不好拳的。  一次师父又提到这句话,并进行了解释:这个“德”不是指你给师父孝敬了多少钱和物,而是你心里是否有师父,是否按照师父的要领去做了,平时是否下功夫了。  要想身上有功夫,平时必须下工夫;要想人前逞能,必须人后受苦。  师父说,师爷去世后,他还常常想着师爷所说的话、所做的动作,就像师爷仍然在他眼前一样,所以这么多年一直还能进步。  师父说:“我从来没有觉得他死了,感觉到他就在我身边,他的神态、他说的话、他示范的动作,都像在眼前一样。”  师父常常注视师爷的照片,就像拉家常一样说:还要向您老学习啊!  如果你把自己的师父忘了,你就难以进步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5.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师父还强调,人要有心,有悟性。“我毫无保留的教你,这叫‘落花有意’;你如果把我讲的练功方法当成闲话,没有听进脑子里,没有记在心里,没有练到身上,这叫‘流水无情’。你们更应该做到‘落花无意,流水有情’——我本来是教别人的,你听到了,吸收了,变成自己的了,这叫‘流水有情’。”
  【6.学习、传承本门功夫的基本要求】  师父讲:内家拳像我国其他的传统文化一样,是许多前辈聪明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多少代武术大家不断丰富发展而来的。我们学习、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最起码要做到三点:  一是能讲拳理。任何运动项目,都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以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为代表的内家拳也不例外,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包括运动力学、人体力学、神经学等等。凡是不科学的,都是不对的。  二是套路漂亮。内家拳是功夫,也是艺术。漂亮的套路,给人以美的享受。就像歌曲,你自己唱得磕磕巴巴,声若鸦鸣,一点儿也不婉转流畅,怎么能吸引别人跟你学习?  三是要有功夫。任何一种拳术,首先应有实战功能。有的人学五年,甚至十年八年,只有一副花架子,身上没有一点儿功夫,不敢与别人交手,不敢实战,有的武术冠军打不过普通人。自己没功夫,就没有说服力,就没有资格去传承功夫。  总而言之一句话:能说、能做、能打。
  【7.理论基础?六合劲】  本门前辈认为:内家拳练的就是六合劲,即大家所熟知的外三合与内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换一种说法,就是整体发力。为了理解这一概念,师父举例说:就像一辆轿车,刚刚启动时速度很慢,车头的任何部位碰到你,力量都很大,这就是“整体力”。  还有一个例子:在某一工地上,施工结束时,剩余一些水泥,就拢成一小堆,另一位工人把一段钢筋插在上面。两天后,水泥干了,与钢筋成为一体,成为一个不倒翁。有人从旁边过,踩到水泥坨坨一边,这个“不倒翁”一倾斜,钢筋打在这人的头上,当即头破血流。这就是“整体力”的打人效果。  本门练功,大部分时间在练外三合,进而内三合,练习套路的时间不到百分之一二十。甚至许多十几年的老徒弟,也是如此。  本门认为,六合劲是内家拳的灵魂。有了六合劲,再打什么套路,都会威力大增。反之,如果没有六合劲,套路就缺少根基、缺少威力。
  【8.拜明师】  师父说:拜明师,不拜名师。  就是说,你要拜“明白”师父,而不是去拜有名气而没本事的师父。  方法正确+坚持不懈=成功!  没有明师引路,就学不到正确的训练方法,南辕北辙,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如果种子撒在沙漠里,一分耕耘也不一定能换来一分收获。  努力不一定能成功,方向正确的努力才能成功!
  【9.投师如投胎】  师曰:投师如投胎。  师父教给你啥样子,徒弟就会学成啥样子。你师父只能教给你他自己有的东西。  进咱们的门,表明你已经成人形了,但还非常脆弱,不能急,你要慢慢学会爬、学会站、学会走、学会跑……再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再结婚生子。  学功夫也是这样,刚进门没几个月就想学一身功夫,就想与别人推手,就想把别人打爬下,可能吗?就像你刚上幼儿园就想结婚,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吗?
  我也想根石老师学拳  
  我想根石老师学拳  
  @承诺是谎言开始
07:52:50  我想根石老师学拳  -----------------------------  是拳友,回头多交流
  【10.师父不另立门派】  同门陈君谈到:  1989年和1990年上半年,他在郑州大学跟随师父练功,当时有几位师兄弟提出,既然国内有真功夫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不多,且国家体委把杨氏太极拳简化成老头拳了,干脆咱们的东西就叫石派武功或者叫石式太极拳、石式八卦掌和石式形意拳吧!师父石崇英听后,坚定地说:“不能那样叫,就叫杨氏太极拳,马派八卦掌和形意拳,不但我不改成石派,将来你们也不能改。”  当年很不解师父的做法,二十多年过去了,看看现在太极、形意、八卦派系林立,随便学一套拳就自立门户,乱象纷呈,才真正明白师父当年的良苦用心。咱们门里拳架、功法、技法和步法体系完善,普通人学完后不可能对这个体系作大的修改。没有大的修改,怎么有脸自立门户叫什么某式或者某氏武功?  现在想来,师父当年的做法,一是高尚,二是高明。  笔者也曾在拳场听师父讲,有徒弟提议叫“石传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师父也断然反对。  本门传承的杨式108式活步太极拳,后半部分有许多重复动作,打一遍需要二十分钟左右。有徒弟觉得太长,建议去掉重复部分,可以节省四分之一时间。师父对此有所考虑,但最后也放弃了。他说:老祖宗把这套拳这样编排,自有他的用意。如果嫌打一遍时间太长,可以打其中的一段。  继承,首先要尊重已经成熟的要领和套路。
  【11.推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师父讲解太极推手时说:  太极推手,不管是单推,还是双推,道理都一样。  推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你必须有六合劲。六合劲就是太极的劲。六合,就是你练成整体的、球形的力。你要知道自身的球形力的阴阳,这叫“知己”。第二,还要知彼,知道对方的阴阳。具备这两个条件,你才能推好。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高级散手的入门功夫。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仅仅局限于会推,走到社会上,你与所有的拳脚对不上号。遇到拳击、散打,对方一晃你就蒙了,这就太丢人了。所以,要把推手,逐渐过渡到散手系统中去。  太极拳代表咱们中国武术最精华的东西。它在一个“妙”字。天下武术是一家,太极拳是从其他武术中不断吸取精华的东西,逐渐形成的。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也曾在郑州求学,八十年代民间尚武之风犹存。农业路上郑州师专校园里,也有人开班收徒,传授太极拳法。现在回想起当时师傅的架势,应该是陈氏太极,潇洒英武,心生羡慕,也曾想报名参加。无奈年少轻狂,没有长性,想一想而已,做不到每天早起走一个小时去吃苦练习,现在想来,还是人生一憾。如今人到中年,越来越感觉人体是个奇妙的系统,古人传下的内家拳法,与天地合,奥妙千回百转,是个好东西,需要发扬光大,让有缘人继承下去。希望楼主继续写下去,可以去看一本书《逝去的武林》,里面有很多东西。
  【12.艺无止境】  师父说:传统艺术,都不是那么简单。  散打等经过一两年的训练,你就可以得到全国冠军。而对太极拳来说,练一两年,你还啥都不知道。就知己功夫来说,你就得十年八年的练,你还必须得到真传、并且你还必须是比较聪明的人。整个工艺是没头的,很多的太极拳家就说:尽必生精力,不能究其穷尽。大家们、祖师爷也说,研究了一辈子,没有研究到尽头。  咱们有幸得到了老前辈的传授。每一代人都是最好的人传的。  这对于咱们来说,是一种机遇:得到了有功夫的人的传授,将来你就有发展前途了。如果老师就没有,这个艺已经失传了,再教给你的,也就不是真正的传统东西了。
  @jkdyhm
15:30:46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也曾在郑州求学,八十年代民间尚武之风犹存。农业路上郑州师专校园里,也有人开班收徒,传授太极拳法。现在回想起当时师傅的架势,应该是陈氏太极,潇洒英武,心生羡慕,也曾想报名参加。无奈年少轻狂,没有长性,想一想而已,做不到每天早起走一个小时去吃苦练习,现在想来,还是人生一憾。如今人到中年,越来越感觉人体是个奇妙的系统,古人传下的内家拳法,与天地合,奥妙千回百转,是个好东西,需......  ----------------------------  谢谢,《失去的武林》我拜读过多次,受启发很大。本帖也就想通过点点滴滴的记录,还原恩师对传统艺术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传承。还原一帮弟子,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染霜的追随、交流、传递过程。
  【13.不用手打太极拳】  一天,师父应贾君所求,教了几式太极拳。随后,师父手背后又演示一遍,不用手打太极拳,说明用的都是基本功——腰腿的功夫。  师父还说,有的前辈,打太极拳时,两脚保持站桩的宽度,两脚不动即可打一套太极拳,用的就是腰身上的劲儿。  放眼公园,打太极拳的多是上身运动,或者上下脱节,很少有人能把腰腿的功夫传递到手上,所以天天打天天练,身上也很难长功夫。
  【14.日本师兄弟】  一天旅游回来,已下午五点多。驱车郑大新校区教师家属院的小树林,师父和几位师兄弟已经在活动。回到“组织”的感觉真好。惊奇地发现了这位来自日本的师兄弟,他中文名字叫末石,我2012年重回师门后连续三年见到他。据师父说,他是1997年在郑大留学时入门的。学业结束回日本后,几乎每年都来一次,每次学习三四天,再飞回日本。这次来,仍然跟师父学习八卦掌。尽管由于文化的差异和个人悟性、平时训练等原因,他的功夫还不如许多师兄弟,但他的精神也“刺激”着我们:常在师父身边,却不知珍惜。祖国的国粹,特别是这些非物质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一方面,老一辈真正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一方面,急功近利的人还没学到皮毛就去“市场化”运作了;再者,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是雕虫小技,而看不起它……
  【15.低打高,用挑挂】  师父对程君解招:对付高个子,用挑挂。即形意拳的炮拳。上打咽喉下打阴,中间两肋正中心,脑后一掌见真魂。对方如枪,我如刀,避开枪尖,再攻击。
  【16.分与合】  程君在练基本功时,师父说:虚实要分。  师父说:虚实不但要分,还要合。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为其根。就像杠杆的两端,以脊柱为支点,进行交换旋转。若不合,就等于杠杆断了(断劲)。处处留心在腰间。
  【17.跟步】  师父:练习跟步时,要前脚柔和着地,后脚自然跟进。跟成弓步。藁撑船行。练六合劲的。大成拳叫试力。也叫发劲。不能跟得太近。  师父说:一步走完呈弓步,必须向前拉不动、向后推不动。如果小腿与地面的角度超过90度,就过了,一拉就倒;后座时臀部不能超过后脚跟,否则一推就倒。
  【18.恩徒】  我们对“恩师”的称呼非常熟悉,师父说,师爷称自己的一位徒弟为“恩徒”。  原来,文革初期,师爷家被抄了,师爷自己也被关进监狱。师爷脾气耿直,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冤枉和侮辱,就开始绝食。师爷的一位徒弟非常焦急,就想办法、托关系,并经常从厕所的一个坑洞里钻过去,给师爷带去了烧鸡等他最爱吃的食物。  师爷非常感动,称其为“恩徒”。  师父问师爷:他对你那么好,你还不把功夫都传给他?  师爷说:他不是练武的料,不该吃这碗饭。
  【19.是宝贝就要与好朋友分享】  偶尔看到一句话,很受启发,并转到我QQ空间:  人生有三大遗憾:遇良师不学;遇良友不交;遇良机不抓。  回归师门两年时间内,我介绍五位朋友成为师父的弟子。一位是大学同学,一位是多年老同事,另两位是新闻圈的朋友,还有一位是远在贵州的网友。  别人问我“为什么”,我说我认为本门功夫是个宝贝,应当与好朋友分享。师父是我最佩服的大师,能拜在师父门下是一种幸运。
  【20.回归师门又三年】  回归师门,才发现,像我这样重新回归的师兄弟很多,但都没有我间断的时间长。那些一直坚持下来、短暂中断的,功夫都达到了一定境界。一些师兄弟,早几年就开始带徒弟了。  现在看来,回归前后,自己身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回归师门前,由于经常坐办公室,腰椎、颈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大量的空闲时间,感到非常无聊,上网看新闻、看视频、玩游戏,时间就这样在浑浑噩噩中度过。  特别是一件事情,更刺激了我:父亲中风偏瘫,需要有人专门护理,尽管我们有兄妹五人,但生活所迫,都不能放下手头的工作,只好把父亲送进养老院。父亲在那里,很不开心。幸亏半年后大妹子开办了家庭养老院,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于是我想,父亲有五个子女,尚且如此,我们只有一个孩子,老了怎么办?看看师父,已过古稀之年,身体好、心态好,一群徒弟整天围着他,他也觉得自己年轻了。我想:自己重归师门,不光有了一个良好的健身方式,身体好,就可以少给家人、孩子添麻烦;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师兄弟交流圈子,不会得抑郁症、焦虑症、孤僻症;十几年后自己退休了,可以把这门传统功夫传给后人,自己也变成有用的人,既传承了文化,又充实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失而复得才倍觉珍惜。这三年来,自己坚持练功,并且乐在其中、乐此不疲,心情、身体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变。由于心态平静了,练功效率远远高于上大学的三年。
  【【【下面7段(21~27)主要依据同门郭君微博整理】】】  【21.有功夫,最好不用】  恩师讲技击时,总会加一句话:好用,但最好一生都不要真用一次。  起初我们不理解,后来恩师讲:武术就是打人、杀人的东西,真用的时候就是危难的时候,我不希望你们有什么危难。另外,伤了别人也就是伤了你自己。(来源:郭君)  也曾听师父讲过:现在是法制社会,伤了谁都不行。曾经有一位六十多岁的练家子,找到师父要“体验体验”,师父再三推辞,那人不依不饶,非让师父在他身上试试不可。师父只好用掌在他身上稍稍发力,这位老人顿时跌坐在地上。师父慌忙扶起该人,连说好话,并送两盒月饼以示歉意。  师父说:吸取教训了,万一把对方打伤,就麻烦了。
  【22.艺最亲】  师父说:哥亲、姐亲,不如父母亲;父亲、母亲,不如艺亲!咱们练武的人就是这样,一辈子,关键时刻只有他能保护你,一生中也只有他一直陪到底,而且,你对他好,他绝对也对你好!
  【24.真正爱好的东西还学不好,对不起自己】  师父说:人生要学一些东西很不容易。但是要学,就要认真。你们可能觉得没什么,我要是学什么东西,尤其大家都知道我是搞这方面的,要是学得不好,我就觉得自己太差劲了。自己真正爱好的东西还学不好,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25.享受,傻子都会】  师父说:学好一样艺术不容易。容易的、被大家承认的艺术哪里有?告诉我,我也去学!  享受,谁都会,不信你随便找个人试试。他就是个傻子,让他试一段时间,他也会享受。但是吃苦,就不简单了,尤其是我们这些一直默默的又一直坚持的人。当然,我不觉得练功苦,我觉得每天几个小时的练功,是一种享受。要是你不让我练了,我还觉得不舒服!
  【26.雪地练功】  郭君讲:恩师在郑州时,大家都说他刮风下雨也不间断去河边练功。当时我上大一,刚拜师三四年。那年冬天,一天下着大雪,我下午五点多从市购书中心看书回校,路上我拐到郑大金水河边,想看看师父是不是真的在。  果然,老远就看到一个雪人,在慢悠悠地走太极步。靠近一看真是恩师,当时我眼泪差点出来。  恩师还开玩笑地说:“你看,我的头上,上面一层是雪,中间一层是冰,下面一层是汗。”  我赶快拿东西让他擦。恩师嘿嘿一笑:“不要擦掉,我要带回去,让老婆子看看。”
  【27.条件反射】  师父说:练拳就是要练出良好的条件反射。  师父经常强调:慢练、不厌其烦地反复地练,目的就是为了养成正确的条件反射。  师父讲:独自练功时,一些要领还能守住。一旦与别人推手,有了争胜心,要领就忘了。本来要求你不丢不顶,一推手你又丢又顶。宁肯守规矩地输一千次,也不能不守规矩地赢一次。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你的正确的条件反射。  慢练如此,快练也如此;独自练如此,推手、散手时也应如此。
  @多梦岁月 33楼
11:27  【27.条件反射】  师父说:练拳就是要练出良好的条件反射。  师父经常强调:慢练、不厌其烦地反复地练,目的就是为了养成正确的条件反射。  师父讲:独自练功时,一些要领还能守住。一旦与别人推手,有了争胜心,要领就忘了。本来要求你不丢不顶,一推手你又丢又顶。宁肯守规矩地输一千次,也不能不守规矩地赢一次。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你的正确的条件反射。  慢练如此,快练也如此;独自练如此,推手、散手时也应如此。  -----------------------------  
  @多梦岁月 23楼
14:18  【16.分与合】  程君在练基本功时,师父说:虚实要分。  师父说:虚实不但要分,还要合。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为其根。就像杠杆的两端,以脊柱为支点,进行交换旋转。若不合,就等于杠杆断了(断劲)。处处留心在腰间。  -----------------------------  
  谢谢分享 感恩
  【28.招熟】  拳经上讲: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渐悟神明!   恩师讲:一个动作,上下左右前后都能发上力,就需要招熟。(来源:郭君)
  【29.以外引内】  师父说:拳经上讲得很清楚,以外(形)引内(气)。身形都不正,何谈内气!就如你都不孝敬父母、不尊师重道,你说你多高尚、多有内含,我都不相信!(来源:郭君)
  【30.慢慢来】  恩师一天讲推手,一师弟在旁挠头。  师父笑笑说:没关系,慢慢来,这些东西就不是你现在理解得了的!(来源:郭君)
  【31.什么=功夫?】  师父的成功口诀是:诚心诚意学+诚心诚意练+诚心诚意教=功夫!  师父讲:前两个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诚心诚意教呢?第一,你本身就是在熟练自己的东西,强化自己的记忆,因为内家拳本身就是意在先;你要不好好教别人,整天想着说谎和骗,你说你多累。如果你天天往偏处想,时间长了,你也练错。慢慢的你就什么都不是了!第二,你好好教了,就会发现很多别人的问题,这会帮你成长。还有,学生也会赶着你不断的进步! (来源:郭君)
  【32.我现在还在进步】  师父说:我现在一天还练一两个小时。我七十多岁的人了,还在进步。不是我境界有多高,只是想着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东西真好,我要尽力地练,看看我到底能达到什么水平,给大家做个榜样,给你们当一个活标本,能领你们多长时间就领多长时间。
  【33.老实的聪明人】  恩师常讲:要做老实的聪明人。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能沉下心,下苦功夫、下笨功夫。为什么要聪明?就是要有悟性、有方法,能举一反三、举一反十、举一反百……
  【34.不在多,在精】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故练拳不在多,在精。  套路是好,里面奥妙无穷,但是基本功才是关键,基本功是前人传艺的核心东西,也是练习六合劲的重要方法。(非踢腿、压腿之武术通用基本功,乃太极、八卦定桩、活桩、步法、单操)。  师父讲:要是不用开场子教拳,一生就本着几个功法好好练就是了。  (来源:郭君)
  【35.练整了,跟着对方走】  推手虽然高深,但不外是阴阳变化之理的呈现。何为阴阳变化?非玄学,虚实转换也;哪方虚实?即自身上下一起,随敌虚实变化;何为上下一起?周身练整、练合即是。  所以,恩师常常讲:推手不难,练整了,跟着对方走就是了。  拳劲云,抓住六合练内功。(来源:郭君)
  狗屁中国功夫,一龙被泰国播求很轻松的打爬了。  
  @多梦岁月 :本土豪赏(100赏金)聊表敬意,奖赏一下【】  
  「原创」太极拳大师撞树几天后,树死了——这种“神功”听过吗?  武术爱好者  4天前  朋友小聚,听说我仍在练太极拳,就问我“练几年、练到哪个级别了”。  我说:上大学时跟我师父石崇英教授学了三年,由于还要备考研究生,所以不太用功。大学毕业后,中断了22年,2012年重新回归师门,至今又五年了。如果说“级别”,我还处于入门边缘,感觉快入门了,但还有些惶恐。  他说:听人说,有位太极大师,用身子撞树,树木完好无损。但几天后,叶落树枯。从中间锯开一看,横断面的木纤维都断了。  我哈哈一笑:你信吗?用推土机撞树,能出现这种效果吗?他能比推土机还厉害吗?《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还是一种艺术夸张,现实中更不会有这种“神人”。  我接着说:太极拳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运动,所以它必须符合科学原理,符合力学原理,符合人体力学原理。它是可重复的,经过科学的训练,许多人能做到的。  他又问:你师父有什么来头?现在是多高的层次?  我答曰:我师父自幼喜欢运动,体操运动员,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阳体委任体操教练,后来调到郑州大学任教。由于我师父长期钻研传统功夫,到郑大后就教外国留学生太极拳。外国学生不迷信“大师”,没有真本事就不服你。  艺无止境,我师父现在的水平,我大师兄曽给别人讲过,我师父跟他交手,就跟玩小孩一样,没有一点办法。我大师兄跟我师父学拳三十多年,我到我大师兄面前,也跟小孩子一样,没有还手之力。——这就是功夫的层次。  他用怀疑的口气问:你师父多大年纪,也太玄乎了吧!  我说:我师父今年77周岁,外面的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一点也不神奇,这里面既有功夫,也有技巧。同样是开车,有的人会开三轮车,有的人能熟练自如地驾驶时速几百公里的赛车——这就是差别。  这次聚餐,我给朋友简单地介绍了太极知识,也消除了他对太极拳的误解。  人们对太极拳的误解,有两个极端:其一是“老年操”、花架子,只能健身,不能实战;其二是神秘莫测,迷信化、妖魔化。  师父说:凡是不符合力学原理的,都是不科学的!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请注明转自头条号《武术爱好者》)
  古稀老人轻松推飞十多青壮年,质疑不断,真相揭秘(原创·上篇)  武术爱好者  3天前  (编者按:请转给你的太极拳朋友,开阔眼界,了解真相,少走弯路,增加兴趣。)  “神奇推手”视频,引来种种非议  六七年前,三段题为《石崇英先生70岁太极推手资料》的视频被发到网上,许多网友,特别是太极拳爱好者立马“眼界大开”。  在这段标注着“拍摄于日”、“”拍摄地点:河南省博物院“”的视频中,只见一位穿着白色体恤衫、深色裤子和布鞋、头发花白的老人,在镜头面前讲解推手要领,并给在场的人进行推手。  只见十几个青壮年轮番上阵,老人神态自若,谈笑间,众人无不前合后仰、东倒西歪,有的被狠狠地摔在地上,有的被放飞在一丈开外。十几位青壮年中,高低胖瘦都有,有的体格健壮,有的身单力薄,然而在老人面前,都无还手之力。  看到这样的“神视频”,网友纷纷发表意见:  “太神奇了,真的吗?”  “这是在表演,这也太假了。”  “都是徒弟配合的。”  “这也是太极拳?呵呵……”  “太极拳都是老年人练的,健身可以,还能打人吗?”  当然,也有一些人感叹:终于见到真功夫了!  “内参”视频被徒孙传到网上,“网红”教授很生气  视频中的老人是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退休教授石崇英先生,自幼喜欢运动。1972年,32岁的石先生机缘巧合地拜家住沈阳的内功拳大师王教福先生为师(其中细节,以后专文详谈),1980年从南阳体委调到郑州大学,由一位体操教练转身为太极拳教师,此后多年主要教外国留学生的太极拳课。课余时间,开门招徒,传承中国的传统功夫。  笔者就是1987年上大学时拜师入门的。  石教授非常低调,平时拒绝参加各种比赛活动,也不愿抛头露面,拒绝各种视频上网,一心钻研传统功夫。  这些视频是一位不了解石教授脾气的徒孙偶然传到网上的。“一不小心”成了“网红”,石教授当时非常生气。  师父解释视频录制内幕,从来没有炒作之心  一次石教授在教拳之余,谈起这件事说:这些视频上网后,坏事变成了好事。有了网络的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咱们的功夫,几代老前辈们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石教授还谈了视频录制的前因后果:视频录制前一两年,石教授应东莞一些太极拳爱好者之邀,到东莞授拳。此后,石教授每年的7月中旬到9月中旬,回到郑州,这两个月给郑州的徒弟教拳传道,其余十个月都在东莞。这个惯例一直持续到现在。  为了给郑州的徒弟们留下一些学习资料,也为了证明他们都是石教授的徒弟——视频为证,就在河南省博物院演播室录制了这些现在看来“堪称经典”的推手视频。  石教授说:当时强调是内部资料,不能外传。当然更没有炒作之心。  所以,视频是真实的,其中没有任何表演成分,是现场推手的真实体现。  许多太极爱好者,看了视频千里来拜师  看到这样“神奇”的视频,更多的网友表示怀疑,也有一些拳友通过多种途径“一证真伪”,有的亲临石教授教拳现场,有的通过熟人与石教授的高徒“试手”。  通过“验证”后,许多人前来拜师学艺,有贵阳的、北京的、河北的,甚至香港的。有人向笔者感慨:“20年的太极拳白练了,但也很幸运,几经坎坷,今天终于成为了石教授的弟子。”【待续】  说明:本视频共分三段,由于头条号每次只能上传一段,特分三篇文章,详解其中奥秘。  《中篇》提纲:  视频很珍贵,无意之中成推手经典;  弟子并非等闲之辈,再传弟子也成师父。  《下篇》提纲:  “不可思议”的推手玄机何在?  解析背后的“力学原理”  【本篇为李金雨(ljy608604)原创作品,欢迎交流,免费转载,但请注明转自“头条号”《武术爱好者》】
  古稀太极老人推飞十多青壮年,质疑不断,真相揭秘(原创·中篇)  武术爱好者  前天 12:52  (编者按:请转给你喜欢太极拳的朋友,可以开阔眼界,了解真相,少走弯路,增加兴趣。)  别人质疑,笔者窃喜  《上篇》发布后,不出所料,又有不少网友持怀疑的态度,有的甚至跟评说:扯淡。  “扯淡”二字一出,关闭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好奇心,可悲、可叹!!!  同时,也增加了笔者的自豪感:石教授的这些功夫,他们未曾见过,而我们这些弟子们却能亲身体会,接受这位智者的言传身教,这是多么幸运啊!!!  当然,也有几位知音,希望把石教授视频中的讲话整理出来,便于细心揣摩。  视频很珍贵,无意之中成推手经典  许多经典,都是“无意”中信手得来的,因为没有“刻意”,更显得自然天成。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石教授的这三段推手视频,也没有刻意为之,根据不同的弟子、面对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反应。边示范边讲解,成为一堂非常珍贵的推手课。别人嗤之以鼻,我们同门却百看不厌,功夫练到不同的阶段,能从中得到不同的感悟。  笔者一开始也“看不懂”,逐步到能看懂一部分,到能做出一些推手动作,这期间经历了五年时间。  下面对石教授在这三段视频(视频请参看上期发布的《上篇》、本期的《中篇》和即将发布的《下篇》)讲座的部分内容加以整理,分享给有耐心的知音拳友。  1】太极推手,不管是单推,还是双推,道理都一样,都是一个原则。  2】推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你必须有六合劲。六合劲就是太极的劲。六合,就是你练成整体的、球形的力。你要知道自身的球形力的阴阳,这叫“知己”。第二,还要知彼。具备这两个条件,你才能推好。  3】太极推手是太极拳高级散手的入门功夫。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4】仅仅局限于会推,走到社会上,你与所有的拳脚对不上号。遇到拳击、散打,对方一晃你就蒙了,这就太丢人了。所以,要把推手,逐渐过渡到散手系统中去。  5】太极拳代表咱们中国武术最精华的东西。我师父(王教福前辈)讲,它在一个“妙”字。天下武术是一家,太极拳是从其他武术中不断吸取精华,逐渐形成的。  6】传统艺术,都不是那么简单。散打等经过一两年的训练,就可以得到全国冠军。而对太极拳来说,练一两年,你还啥都不知道。就知己功夫来说,你就得十年八年的练,你还必须得到真传、并且是比较聪明的人。整个工艺是没头的,很多的太极拳家就说:尽毕生精力,不能究其穷尽。大家们、祖师爷也说:研究了一辈子,没有研究到尽头。  7】咱们有幸得到了老前辈的传授。每一代人都是最好的人传的。这对于咱们来说,是一种机遇:得到了有功夫的人的传授,将来你就有发展前途了。如果老师就没有,这个艺已经失传了。  8】下面就讲太极拳的技巧:  太极拳是一种球形的力,对方好比是枪,对方向我发力,刚一出现,球形一转,他就走。(横向转,他往侧面走;往上转,他往前方走;往下转,他趴地下了)。你自己是一个球形力,对方是枪,向你扎来,你可以相机而转。拳经上讲: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就是说,你来的力偏向哪边,我就往哪边转。总的来说,根据客观实际,而进行自我旋转。自己的阴阳虚实,和对方的阴阳虚实配合,避实而就虚。  9】总的来讲,有两种劲儿:逆来顺受,避实就虚。偏左往左、偏右往右、偏上往上、偏下往下、偏斜往斜。就是顺势借力。你必须借对方的力,才是太极拳的劲儿。靠功力把对方打出去的,不是太极拳的劲儿。  10】凡不是借力的,都是错误的!  11】(师父与我大师兄推手)不是我力量大,再说我七十岁了,他年轻。凭力量,干劳动活,我比你们都不如。  但这是艺术。为是么这样说呢?几千年以来,武术一代一代地传,人们从自然现象等各个方面发现这个整体的力。他不讲究肌肉的力量和速度。靠整体的质量,乘上用意指导这个速度。所以太极拳这门功夫的运动寿命最长。为什么呢?比方我,到九十岁还基本健康,我体重如果还是这样,质量就没变,速度不会变,因为正常人越练越敏锐、神经系统越快。  12】一个旋转的东西打击力比直线出击的打击力更大。  13】为啥“一生难以究其穷尽”呢?人体是由二百零六块骨头组成的,你要把它们真正练得非常合,那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六个大关节必须非常合,这样,慢慢越来越合、越来越合,骨、肉、皮都合在一起了,这是没有穷尽的;再一个,人的功能的旋转的艺术与对方旋转的艺术,也是没有穷尽的。  14】(这门艺术,)不是一代人可以创造发明的,是中国武术长期以来就开始积累的东西。不是某一个人的发明,就像语言学家一样,说哪一个语言学家发明了语言文字,不是这样,是慢慢积累的,由不同的图像,逐渐到象形的东西,(最后慢慢形成文字),是逐渐积攒的。  15】力量和速度,可以短期练出来。但是,咱们这种力量和速度,不是短期能练成的。太极十年不出门,十年真练好了,你真是太神了。但是不是说不成功之前就不出门、不可以使用,不是这样的。你得到了、或者继承了这门传统艺术,最少也得十年左右。  16】刚才讲到“避实就虚”,如果对方不出力怎么办?  对方不出力,行话术语叫“问”。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叫“要”。“要”到力,再借你的力走。欲先向上,必先向下;欲先向左,必先向右。  17】什么“冷弹脆快”、暗劲、寸劲,没有六合劲,都是假的。六合劲有了以后,这些都能做到。意识最快,意识像神经路线一样。你一出手,对方根本反应不过来。  18】你首先要合,不合不行,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两只手必须合作。  19】推手是一种传统文化,既能胜而又不伤害对方。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武德。外国人不是这样的,他没有这个思想。中国传统武术比试,要害地方都不打。学武术是为国家,为民族的,上战场,杀敌。  …………  弟子并非等闲之辈,再传弟子也成师父  《上篇》发布后,有拳友说:师父还是不错的,但徒弟脚下没根,又不懂劲。  笔者回复说:根有深浅的不同,懂劲有敏感程度的不同。  其实,徒弟中,有相当一部分跟师父学艺二十多年。五六人都是上大学时拜师学艺的,毕业后走上不同的岗位,如今都是不同单位的处级干部。  有的弟子多年前就开始带徒弟了。石教授的一位徒孙在德国留学期间,还收下几位洋弟子。  视频中,几位是军人出身,在部队就受过严格的训练,有的是参军前就拜师的,有的是脱下军装后慕名拜师的。  限于篇幅,石教授弟子的寻师、拜师、学拳到授徒的传奇经历,留待以后再慢慢介绍。  说明:本视频共分三段,由于头条号每次只能上传一段,特分三篇文章,详解其中奥秘。  《上篇》提纲:  “神奇推手”视频,引来种种非议;  “内参”视频被徒孙传到网上,“网红”教授很生气;  师父解释视频录制内幕,从来没有炒作之心;  许多太极爱好者,看了视频千里来拜师。  《下篇》提纲:  “不可思议”的推手玄机何在?  解析背后的“力学原理”  【作者李金雨(ljy608604)原创作品,欢迎交流,免费转载,但请注明转自“头条号”《武术爱好者》】
  视频没法传,可百度“石崇英”观看。
  古稀太极老人石崇英推飞众多青壮年,质疑不断,真相揭秘(下篇)  武术爱好者
00:06  (请转给喜欢太极拳的朋友,可以开阔眼界,了解真相,少走弯路,增加兴趣。)  【上期反响】世界上最怕有正义感的蠢人  上期的《中篇》发布后,反响更加强烈,这是笔者的第三篇文章,阅读量超过4000,超乎笔者意料。非常感谢各位网友,你们的每一次阅读、转发、收藏、评论,都是对笔者的支持和激励。  我非常希望看到正常的“百家争鸣”,这可以促进相互碰撞、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同时反对个别人的片面武断。  有人评论说:这种骗人的东西也让发。  笔者回复道:世界上最怕有正义感的蠢人,对自己无知的领域妄下断语。  为什么“正义感的蠢人”这么可怕?因为他是好人,心存正义,在大是大非面前勇往直前,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但是,一旦这样的人被利用,或者由于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无知,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是非颠倒,其破坏性也同样是非常巨大的。  名气越大、本领越大,其破坏性就越大。武侠小说中这样的悲剧非常多,许多侠客误杀好人,遗憾终生。  现实中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百家讲坛的文学名人可以对自己不懂的司法领域振振有词:“某某人无罪!”  还有“头条号”的举报功能,盲目举报,判断标准就是“自我感觉”、“想当然”。当今社会,你说地球是圆的,地球上70多亿人中,最少还有上亿人认为你是“骗子”。  报假警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举报”失当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吗?  ——请慎重地用好你的举报权!不要骂杀与众不同的、有个性的门派和文章的创作者。  笔者是历史系科班出身,每一篇文章力求真实地还原历史,并坚信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再次重申:笔者欢迎一切善意的争论!  “不可思议”的推手玄机何在?  解析背后的“力学原理”  回到正题上,这三段视频(分别见“上篇、中篇、下篇”)是石崇英教授与弟子之间交流的视频,可以说是“内部教学片”,一不小心被徒孙放到网上的,无论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没有弄虚作假的成分。  之所以“吐槽”的人这么多,是因为他们看惯了公园成千上万人的“太极操”,从内心深处就看不起太极拳,认为太极拳只能健身,不能实战。  另一个原因,是练过多年的拳友身上从来没有这种功夫,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近乎“虚假”的推手。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骗子太多,从多年前红极一时的气功大师,到近年忽悠多少名人的王林“大师”,突然看到这个离奇得不可思议的太极推手视频,本能地认为是假的,是骗人的把戏。  王宗岳的《太极拳经》是世上公认的太极拳经典之作。其中就有一句: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十多个青壮年徒弟,都比石教授年轻、力壮,而被石教授推得前仰后合,这就是太极拳以弱胜强、借力打力的魅力。  以石教授古稀之年的高龄,也印证了《太极拳经》“耄耋御众”这句话并非夸张之言。  这些推手视频,里面包含了数代前辈高人的聪明智慧,只不过石教授继承下来了并通过石教授的精彩的推手表现出来。  笔者由于功夫水平有限、感悟水平有限,进行“解读分析”肯定是片面的,有些地方甚至是错误的。  所以在此声明:下面这些见解只是笔者个人的粗浅见识,只代表个人,绝对不能代表师父石崇英教授,更不能代表本门派。希望这只是抛砖引玉,能对你有一点点启发,笔者就满足了。  1】人是两脚站立的动物,其自身平衡是靠移动两只脚来调节的。其稳定性不如四脚着地的其他动物。——记住这个前提。  2】物体的运动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是两种:旋转、位移。地球绕着太阳转,就是自身旋转加上位移。  3】打击力决定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4】石教授一开始就介绍了推手应具备的两个条件:知己、知彼。  知己功夫就是自身练就“六合劲”(内三合、外三合),也就是整体劲、球形力;前辈拳经上说“周身之劲练成一家”,就是这个意思。知道自己球形力的阴阳叫“知己”。知道对方的虚实就是“知彼”。  5】“避实击虚”是太极推手总的原则。大白话就是不与对方硬顶,不靠功力取胜。靠功力取胜的不是太极推手的艺术,因为还有比你功力更强大的人。  6】“避实”是前提,靠视觉和皮肤的触觉,来判断对方的“实”,靠步法、身法的旋转、移动来“避实”。就像西班牙斗牛,力大无穷的斗牛冲过来时,斗牛士往旁边一闪就是“避实”,趁机刺一刀就是“击虚”。  7】石教授在视频里讲:对方的攻击是个直劲,就像枪,自己就是一个球,枪尖扎到哪个地方,球就往哪个方向旋转。这就是《太极拳经》说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这个“旋转”就是“避实”。  8】明白“避实击虚”就能看懂石教授推手的大部分动作了。  9】前面说过,人是两足动物,受到外力,身体平衡被打破时,会前仰后合。  当对方进攻你的速度是“1”,你“避实”后顺着他前进的方向施加外力,他下肢的运动速度仍是“1”,上半身的速度大于“1”,对方就会蹬蹬蹬向前蹿,体会一下你正常走路,突然有人从后面推你一把。这是“顺手牵羊”,视频中石教授的许多动作都是这个道理。可能施加外力的角度不同,但力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先引后放”也是这个道理,把你往前拉,你会条件反射地向相反方向反抗以保持平衡,这时就顺着你反抗的方向把你放出去了。——就像汽车追尾。  10】截劲之法也是石教授常用的,“以横破竖”,实质还是避免正面相撞,侧面攻击。  11】为何石教授能屡屡得手?因为石教授经过几十年的训练,比徒弟“虚实变化得灵”,符合《太极拳经》说的“活似车轮”。避实击虚是随时变化的,是根据对方变化而变化的,“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太极拳经》说:“本是舍已从人"、“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12】师徒之间之所以会这么精彩,因为许多徒弟身上也有一定的球形力、整劲。就像两个充满气的皮球,相撞之后比气瘪球的反弹得远。——这也是许多网友觉得夸张、虚假的地方。  有的会说:我的双手、身上是软的,看他怎么放我。  两手有棚劲,犹如充满气的皮球,能被发放得很远,而不会伤及自身。你缺乏棚劲,两手是软的,等于你的身体、内脏没有了自我保护罩,对方的打击力会直接作用在你身上,不会把你打得很远,但你会受伤。  有太极操,也有推手操,误以为推手不让打人,就软绵绵地推来推去,把头和身体暴露在对方的攻击之下。  13】还有些动作,石教授根本没接触对方,对方就蹿出很远,许多拳友也觉得太假。  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当徒弟想进攻师父时,师父的手突然“避实击虚”,通过身步法攻击到对方薄弱环节,手如刀枪,对方当然会条件反射地向后或者向旁边躲开,就像武侠小说中所说的“跳出圈外”。  14】“四两拨千斤”大家都懂。不多说了。  15】还有许多:后发先至、意在人先……留待以后慢慢分析。  一部几十万字的《红楼梦》,吸引无数人汗牛充栋地去解读。笔者功浅眼窄,悟性有限,区区一篇浅薄的短文,也只能表达一些粗浅的见解,希望网友批评指正。
  古稀老人“神奇推手”引发强烈争议,拳友由“攻击”变“探讨”  武术爱好者
00:20  “神奇推手”争议7年,首次正面回应,仍然引发强烈争议  《古稀太极老人推飞十多青壮年,质疑不断,真相揭秘》分三次(上篇、中篇、下篇)在头条号《武术爱好者》发布以后,引发强烈争议。    古稀老人“神奇推手”引发强烈争议,拳友由“攻击”变“探讨”  其实,这些视频已经争议了七八年。  录制于2009年的这三段太极推手,是石崇英教授与弟子之间的内部资料,被石教授徒孙偶然发布到网上以后,就引起了强烈非议,认为是假推手的人占相当比例。  因为石教授向来为人低调,与世无争,一心钻研传统武学,对于网上的是是非非从未挂在心上。  别说在网上,就是平时在教拳现场,路人看到老人把徒弟轻松推到仗外,也会怀疑。  有一次,一位路人忍不住问道:这是假的吧?  石教授坦然一笑:假的。我这么大年龄了,徒弟们都让着我。  那人反而更疑惑了:看着又不像是假的……  我们也会心一笑,不解释。  其实,不是内行,功夫不到一定程度,是解释不清的。  笔者这次之所以首次正面回应推手视频的前因后果,并用自己的理解,解释了“神奇视频”的力学原理,目的就是为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一个标本,激发大家研究探讨,提高拳友研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同时,以后打算用更多的篇幅,来探讨传统武学的一个小小的分支——石崇英教授继承并传授的内家拳,以便还原这个分支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武学方面的相关故事、独特的练功方法、以及背后的武术文化等。  如果回避拳友对石教授推手视频的各种质疑,随后这些文章就没有说服力。所以笔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自己浅薄的见识,写了上述三篇文章。  不出所料,前两篇文章发布后,攻击之声强烈,甚至有人谩骂是骗子。  攻击的声音渐少,探讨的拳友增多  随着第三篇文章的推出,更多拳友走上理性的轨道,攻击之声大大减少,更多的是在探讨。  还有几位拳友找到笔者,笔者边讲边演示,畅谈前辈的智慧,详解其中的奥妙。  他们疑惑而来,最后满意而去。  外地拳友在网上探讨,并相约有机会来到郑州当面切磋。        
  【怎样寻找有功夫的师父】  对于一个武术爱好者来说,找对师父,等于成功了一半。  寻师难,寻找有真功夫的师父更难,寻找适合自己的明师难上加难。  最近有群友聊到这个话题,发表了很形象的见解,分享给牶友:  “老话说得好,选师看徒。师父一般不跟外人交手,你没法检验师父功夫的高低。那你就找有功夫的徒弟试试手,徒弟有本事,师父自然更有本事。  选师很关键,如果他已经带出一些能打的高徒,你就跟他学绝对没错。  就像高考,一班每年都有几个考进了清华、北大,那里绝对有好老师。选武术老师的标准也是一样的。”
  【这也是积德行善】  笔者有一个朴素的观点,帮痴迷武术的人找到好师父,少走弯路,也是一种积德行善。  前几天,有位拳友与我交流,详谈了自己的实际情况,由于学习时间的冲突,无法跟石崇英教授学拳,让我帮忙给他推荐一位石教授的高徒。  我详细询问了他的爱好、将来发展的方向,并介绍了石教授几位高徒的特点。最后,他如愿地找到了自己心仪的老师。并且非常感谢我的耐心介绍。  其实,笔者也是一个武术爱好者,看到那么多人苦练功夫许多年,就是因为没有跟对师父,浪费了青春,浪费了汗水,常常深感惋惜。  所以,每当拳友非常有诚意地向我咨询,我都会非常负责任地尽我所能,予以解答,供其参考,以便他能找到一位适合自己的师父,学有所成。
  【争胜负与交流】  笔者最近常与不同门派的拳友进行切磋交流,都是在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交流的。不为胜负,只为验证功夫、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笔者以为:“争胜负”是为了证明“我比你强”,你看到的都是对方不如你的地方;切磋交流是为了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发现“你比我强”的地方。即使对方远远不如你,在你看来“没有所长”,你也可以把对方看成难得的陪练,要心存感激。  心态不同,效果两样!
  @多梦岁月 :本土豪赏1个赞(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多梦岁月 :本土豪赏1根鹅毛(1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意拳武术大师被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