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肌肉健美训练图解的问题。

用哑铃练习手臂肌肉的问题!_百度知道
用哑铃练习手臂肌肉的问题!
我的方式就是 坐在椅子上 双腿打开 然后手放在两腿之间 然后来回的举哑铃 就用这一个动作一直练就可以吗:1.数量问题 我听说分组比较好 应该多少一组 一天几组.最短多长时间可以见效?早上还是晚上练好?4我是男生 手臂有赘肉 想用哑铃在家练习一下有几个问题?2? 3.长期练下来 是会都变成肌肉 还是说里面有肌肉但是外面还是会有赘肉
提问者采纳
在比赛期间,他们也只是尽量的减少自己的含脂量?
这根本不可能啊,呵呵 你难道想练的全是肌肉 表面没有任何脂肪吗只要你坚持
肌肉肯定会来的,就算是职业健美选手
提问者评价
大家的答案都很好~但是只能选一个~就选最早的吧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公斤级,每天进行反复握举,可以练出肱二头肌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6条回答
这样的肌肉才有弹性,不能一直就一个姿势或一种方向练习的,手臂自然下垂甩几下手,那样会把肌肉练变形的练哑铃是能很好的练出肌肉,让肌肉得到松弛,有的肌肉没得到锻炼还有就是每次练完之后,也就是说手臂上有的肌肉练发达了,并且速度非常快但你要注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建议1,确实得同时训练肱二头和肱三头肌。2,同时,肩部,胸部,背部,腹部,腿部也得跟上。3,同一个部分(例如肱二头),也是有许多的训练动作,可以练到不同的侧重点(二头的起止点、峰值、长头、短头、肱肌等等)。4.其他,关于增肌减脂,训练方法,合理饮食,合理休息,等等等等,还是到健身房找个合格(一定得合格)的健身教练请教一下。在这里一时半会是说不清的。
想健身,强烈推荐
《健与美》
没错,肥肉 是不会变成肌肉的,这个一定要清楚。如果你要减少脂肪,最好还是有氧运动,比如跑步和游泳。如果你只要减手臂的话。。。没事多摔摔吧,男生还是有肌肉线条比较好看。隔天练,分组做,做到力竭。一定要坚持!!
很好啊,可能壹个月吧,
手臂肌肉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于肌肉的训练问题_百度知道
关于肌肉的训练问题
我家里只有一对二十斤的哑铃。可见我选的动作都不对,怎么样才能增强小臂力量,但累得够呛。请大家帮帮忙,小臂的肌肉绷得很紧,却就是不见小臂力量有所提高请大家教教我,我试过无数的动作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锻炼肌肉的问题
共有 4 位网友向您献上回答啦, 对答案满意?赶快给出你的好评,感谢他们吧!
。锻炼时要求练习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否则易产生头昏、恶心、过早疲劳等现象。一般为:用力时呼气,恢复时吸气.
充分的休息:所谓充分的休息是指,对一块锻炼后的肌肉给予充分的时间,使其肌肉纤维得以修复.一般大肌肉群(如:胸,背,腿)要在锻炼后48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锻炼
;小肌肉群(如:肱二,肱三,小腿)要休息48个小时以上.
合理的饮食:器械锻炼就是通过肌肉纤维的损伤再修复,使其变粗而得以增加肌肉纬度,所以在训练完后为了给肌肉纤维足够的蛋白质来修复,我们就应摄入足够多的蛋白质(一般运动人士蛋白质摄入量为:1.5~2.0克/公斤体重.
最后祝您锻炼成功!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协调用力问题
查看: 235|
摘要: 感言:在本篇孙海平教练提出一个概念叫&高效率的全面训练&;强调一种问题即髋关节是最大的发力部位;澄清了高水平田径运动员需要的力量类型的疑问。 ...
  我目前的一些训练想法和安排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这点而来的,采用的一些方法手段也是依据这个选择的。但过去不是这样,比如,为提高腿部肌肉力量,过去我们大多都采用杠铃深蹲这个手段,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过去所看到的世界优秀选手身体都非常强壮,肌肉非常都非常发达,相比之下第一印象就是我们的运动员力量水平太差了,所以就拼命加强力量训练。而采用的方法又非常简单,无非就是高翻、卧推、深蹲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这里面存在很多和很大的问题。比如说,一个人站在那里,二分之一中点处应在腰髋部位,而杠铃深蹲主要发展的是腿部股四头肌的力量,对腰髋和上体没有什么帮助。所以我们大多数运动员跑起来光靠两条腿在发力和用力,不光费劲,而且维持不了多久,顶多几十米,而我们比赛的距离最短也要100米,因此经常会看到我们的运动员跑到后程出现"坐着跑"的现象,这说明光靠深蹲来增加腿部力量不符合我们专项的特点。  在这方面,我也走过弯路,以前带过的一些运动员下肢力量都不错,但专项成绩却不好。后来经过不断琢磨和总结,逐渐将力量训练的重点转到了腰髋部,这主要是从人体结构上考虑的,髋部基本上是在人体的正中间,由髋发力实效性应该是最好的,甚至可以说,髋是发动机,有了强大的发动机,人自然就跑得快。所以,后些年我们一直采用大量的方法手段来发展腰髋部的力量。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不断矫正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比如,前些年对陈雁浩的训练,虽然也在髋部力量训练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而且也挺有效,当时陈雁浩在国内、甚至亚洲的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发现一些问题,那就是当时的训练都是单因素的东西,力量就是力量、速度就是速度,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大脑皮层的兴奋点都是单一的和局部的。  而现在,我提出一个概念叫"高效率的全面训练",或者叫多因素训练法。即在一个练习手段里面,包含多种训练因素。以起跨腿原地支撑向前提拉练习为例,从表面上看,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模仿练习,但在完成过程中,当他腿向前提拉时,我会向后给他一些阻力,把一些力量训练因素加在里面:而当他动作快要结束时,我会顺势向前推一下,给他一些助力,帮助他加快动作;速度,这就又把速度因素融进里面。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上我们很多训练都是把这几个因素溶在一起同时进行的。  最近有一个教授写信给我,说按照一般的规律,一个运动员成才需要6--8年的时间,而刘翔仅用了5年多一点的时间就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是不是拔苗助长。实际上这还是涉及到我刚才讲的那个问题,就是我们以往的训练都是单一因素的,今天练这一块,明天抓那个部分,最后再花大量的时间将这些单一的东西进行组合和转化,在人力、物力、时间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无形中就拉长了运动员成才的年限,所以我认为8--10年指的是以前那种传统的训练方法,而我们现在的训练,是在一个练习中融合多种训练因素,这样就省去了重新组合转化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训练的效率,因此,刘翔用5年多的时间就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并不是拔苗助长,而是顺其自然。同时,这种多因素练习还有一个绝大的好处,就是多点神经系统的刺激,多点兴奋,而不是一个一个单一的兴奋点,所练习的结果可以直接对专项起作用,而不用再象过去那种花费很大力气将一个一个单一的兴奋点经过一个完整的训练串起来。  当然,条条大路边罗马,但那一条更近呢?有人可以以最短的直线到达,也有人在外面绕了好多圈才到达,甚至有人最终还绕不到目的地.这就存在一个时间和效益的问题。所以,我现在的训练主要是从神经肌肉协调用力来考虑和安排,都是多因素的综合练习,这样的练习不会出大的偏差,而以前那种先单一再组合的训练很容易出问题,因为等一个练习练的差不多了,才发现有问题或不对路,再纠正就来不及了,运动员是人不是机器,没有时.间和机会再让你重来了,而多因素训练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有时有些运动员因伤病不能进行跑的练习,教练员很着急,我就对他们说,没关系,只要你把其它那些东西练好了,等伤一好,穿上钉鞋照样能跑的很快.因为速度不是在跑道上跑出来的,那只是一个结果,很大的因素是取决于你在下面是如何进行训练的那个过程,看你专门速度和专门力量是怎么训练的。  除上面所讲的几点外,还有一些训练体会:一是关于"弹性力量"训练。一般来讲,肌肉在收缩过程中分为三个部分:一个主动用力,一个支撑固定,还有一个是被动转化主动,即肌肉主动用力到快要结束的那一瞬间,被动肌肉马上转入主动用力。要把这几个部分完全统一协调起来,一般的训练手段是达不到的,包括美国有那么先进的联合训练器械,甚至细化到可以练手指的肌肉力量,但其作用也都是单一的,没有把这么多因素包括在一起的功能。所以,我提出弹性力量训练的概念,就是针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即在给肌肉施加一定的压力后,还要求他能够快速地反弹,它对我们跑的项目在提高步频和动作幅度方面有极大的帮助。刘翔的动作幅度很大,而且还 能快速地收回,这与我们的弹性力量训练有很大关系。但也有很多运动员,蹬伸的力量很大,但回收的速度却很慢,这不符合我们项目的特点,也与肌肉的反弹能力较差有关系。  二是关于大力量训练,我们的大力量训练每周只有一次课,而且不完全以大力量为主。刘翔做蹲起练习,除了我在后面保护外,两边还各站1人,准备随时拆卸杠铃片,变换重量。比如140公斤蹲3-4次后,我一喊"撤",两边的人迅速将重量减到80公斤,再快速蹲4-5次,这样的练习一节课一般进行4组就结束了。但实际上,很多人练下来感觉比一般的8组训练负荷还要累。以前我们虽然也想到过大力量训练之后要加一些快速力量练习,但很少有人把它溶为一体完成,都是先做大力量, 然后再采用另外一个手段来做快速练习,没有紧密地衔接在一起。而我现在是把他们整合到一个练习手段中来完成,其目的就是能够及时改善和弥补由于大力量训练造成的肌纤维增粗和速度下降的弊端。  三是关于速度训练。在速度训练方面,我可能和其它教练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和安排,和短跑项目的速度训练也有所不同。短跑项目的速度训练、可能太多在跑道上进行,内容主要较短距离的冲跑。而我在跑道上进行的速度训练并不多,特别是较短距离的不多,进行较多的是100-120米跑。因为就象我前面所讲的,我认为速度并不主要是在跑道上跑出来的,更多的是靠平时的专门力量训练积累出来的。比如,我们平时进行的压腿和髋关节力量训练等,一方面是力量训练和解决肌肉的发力问题,同时也发展了速度因素。当运动员具备了这些能力之后,穿上钉鞋自然会跑的很快。所以,并不是只有在跑道上才可以进行速度训练。  四是关于构建训练平台。这一点同样很重要,上海的高栏水平一直不错,但以前一直没有主动地意识或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平台。现在我训练的意识或者说理念很明确,就是高效率的全面训练,每一个练习、每一个手段都是大强度,每天都是大强度。从准备 开始到专项训练,再到身体训练,都是以强度为中心,当然前提是要有一定数量的积累和铺垫。比如,我们的身体训练一般只有四组,时间也不过是两个小时,但由于质量高、强度大,对运动员的刺激是非常大的, 而且不是局部的刺激,而是全面和整体的刺激。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问题,你这么练,每天都是大强度训练,你的恢复情况是怎么怎么样,靠什么来恢复?因为这么大强度训练对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刺激是很大的。在奥运会前,刘翔的训练强度是非常大的,实际他已经具备了13.00秒以内的水平。冯树勇指导那时经常来看刘翔的训练,他出于关心的角度提醒我,说要防止强度过大不要使神经系统过于兴奋,过于集中的刺激时间长了造成疲劳就难办了。  当时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可以说这个问题已得到较好的解决了,那就是我现在的训练是多因素的训练,是一个集合群的训练(即整体里面有几个因素,如果其中一个因素有些不好,那其他几个点调动起来加以弥补,照样可以比出好成绩),而不是过去那种单因素的训练, 其刺激不是集中在某一点上,不会在某个部位、特别是神经系统造成过深的疲劳, 运动员也不会因刺激过于单一而产生厌烦。过去有些运动员只靠单一的特点,如技术好或腿部力量强,仅靠单因素去比赛,在状态好的情况下,也能够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但是如果正好比赛那几天处于抑制状态,水平就一落千丈。而我现在的训练不是这样的, 是一个群,其中一两个点处于抑制状态不怕, 还有其他的点来加以弥补。所以,现在我们首先可以避免神经疲劳的发生,至少不会造成局部的疲劳的出现:其次我随时可以处在比较兴奋状态下进行大强度训练和比赛。  感言:在本篇孙海平教练提出一个概念叫"高效率的全面训练";强调一种问题即髋关节是最大的发力部位;澄清了高水平田径运动员需要的力量类型的疑问。  “高效率的全面训练”,这不禁使我想起了英国著名的中长跑两届奥运会金牌得主塞巴斯蒂安·科,其训练最大特点是注重全面身体素质的发展,他成功的运用了“循环速度力量训练法”。其实质与孙海平教练所提倡的"高效率的全面训练"有异曲同工之处,在2006年早些时候,刘翔脚踝受伤期间,孙海平教练适时的运用了这一理论,结果几个月后,刘翔一举打破了沉睡12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再次证明了孙海平教练所说:速度不只是在跑道上训练出来的。
上一篇:下一篇:肌肉力量训练的若干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9页¥3.0022页1下载券48页免费5页¥2.004页¥3.007页¥3.0011页免费10页免费15页免费4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免费40页1下载券30页1下载券20页免费2页2下载券
肌肉力量训练的若干问题|肌​肉​力​量​训​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文档免下载券下载特权 全站付费文档8折起 千本精品电子书免费看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