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大于80kg不要跑步80kg 正常足 一次3.4km 适合买什么型号的亚瑟士 谢谢啦

分类: 山地车 噶咧嘅嘅

感谢张大妈这一次把装逼的机会给了我,这次也是我经历众测以来收到的最重量级的产品~迪卡侬的新款山地车ROCKRIDER 520。

迪卡侬(下称“侬企” ),来自法国的杂货铺,产品大多物美价廉,比如19一件的纯棉瑜伽T-SHIRT白菜到家。其门店基本覆盖天朝一二线城市,华东地区尤为常见。涉及制造的运动装备之多堪称法国小米。(纯属开玩笑,如果客官非要较真我也没办法)。

中国迪卡侬门店分布图门店分布图

侬企家山地车型号从ROCKRIDER 100到ROCKRIDER 720,和520定位相同的运动型山地车型号只有520,540,540W和560四款,单从型号上就不难看出520是作为同系列中最入门的一款山地车推出的。从配置上看,24速SRAM速联最入门的X3级别的山地车变速套件,不可锁死的避震前叉,都印证着ROCKRIDER 520入门级别的定位。

侬企运动山地车官网对比页面

定价和硬件规格和大G家的ATX700相近,无锁前叉,线碟,24速。但是个人觉得侬企的涂装比捷安特家的要大气

除了主角ROCKRIDER 520本身之外,本次众测内容还有侬企骑行套装500系列,链接也将一一奉上:

基本情况介绍完就进入正题吧

PART 1:产品主要情况

   本次众测产品的包装盒发货应该没有经手张大妈,而是直接从迪卡侬仓库发出,所以外包装没有出    现张大妈骚气的“朕值到了”胶带,箱子里也没有众测指南。

   发货之后等了几天圆通小哥给我拉来了这么一个衣衫褴褛的箱子 大家感受下。我直接预感    到车漆已经花了

    剥掉黑色的外衣之后发现箱子应为需要调试或者装入骑行服套装的缘故已经开了,而且没有进行     二次封箱。箱内有一张绿色塑料纸保护车架,看上去让人心安了几分,但还是然并卵。 

    拿出车架,几个重点部位用泡沫片包裹,后变速和前轮碟刹盘处另有塑料保护盖,曲柄上也贴了     层纸防止磨损,打包的还是比较仔细的。

    到手一共两处明显的车漆磨损,好在黑色的车架衬托下不是特别的明显

    其他装箱的配件包括装车工具和脚踏,骑行服部分之后再细讲。

    现在网购的自行车按照标准的打包方式发货的话组装都是非常简单的。一般发货前自行车都会经     过简单的调教,所以收到货之后只要把打包时拆掉的部件装上就基本完工了。但由于自行车机械     部件较多,所以没有安装和调试自行车经验的小伙伴可以选择让车店技师帮忙安装或者自己安好     后送到相应门店进行调试。

    安装非常简单,拿掉碟刹盘保护盖

    将车倒置,分清轮胎正反方向后将轮胎放置在前叉留的槽中,用力拍击外胎确保轮胎卡到位之后     安装快拆杆。

    标配的脚踏安装了固定鞋子的装置,个人不太实用,另外自带脚踏转轴的润度不太美丽,索性换     成维格的钉子脚踏来升级下

    安装方式一样很简单,只要保证转轴螺纹和曲柄安装紧密就OK了。另外脚踏是分左右的,一定分     清楚,脚踏上螺纹和普通螺丝钉是相反的,应该按逆时针旋转来安装。

    为了保证安装到位,在螺纹上紧之后扳手放到九点钟位置狠踩两脚就行了

    装成完成之后检查刹车和变速部件是非常必要的。新车一般会遇到变速调试不到位导致变档之后     链条不能正常挂挡或者跳档,更严重的会导致后变速尾钩过度收紧导致尾钩卷进辐条,遇到后者     基本辐条和尾钩都要换了。变速自己不会调的话最好保持档位骑到附近车店找技师解决, 刹车一     般会遇到蹭碟这种情况。 

    检查的方法很简单,没有修车架的话把车倒置,手动旋转曲柄带动轮胎,同时拨动变速观察链调     上档情况。刹车的话手动旋转轮组听听有没有蹭碟发出的蹭蹭声。

    我收到的这辆变速没什么问题,前后轮蹭碟,解决办法是松开刹车夹器连接车架的两颗螺丝,然     后捏紧刹把的同时把螺丝拧回去。如果还是蹭碟的话只能手动调节夹器位置来使刹车盘离左右两     片来令片的距离一致了。

    这车架我只想到两个字~厚实,后上叉和后下叉交接的地方直接焊上了一块铝板0.0

    我去,这解决方案也太简单粗暴了点。不过强度绝壁是够了0.0 车架上白字READY下面的螺丝孔是     为安装货架准备的,上个货架变身买菜车倒是十分方便。

    从后叉造型上看,粗壮、直来直去的上下叉没有做明显的缓震设计

    敲击车梁回馈到耳朵里的声音告诉我这货皮相当之厚。下管上有一组水壶架安装底座,全车也只     有这一组,想出远门多带点水的小伙伴另寻他路把

    这个价位的车外走线已经是毫无悬念的了

    速联X3入门级别的变速,集成老美粗矿的设计风格,组件看上去就一个字:庞大  真的是不嫌重     啊! 塔轮齿数11-32,入门够用,上山够呛。车链采用KMC的8速链条,带活扣(下图银色的那一     截)

    用惯了禧玛诺上手速联指拨做出的一个个表情估计是这样的

   和禧玛诺的正反指拨不一样,速联指拨的行程方向都是往外推,一个拇指就可以搞定,食指的突然    失业让我一下子难以接受

    刹车没啥亮点也没啥槽点,彦豪的刹把,汉斯MX5的夹器,16CM直径刹盘。

    刹车效果实测城市道路30-0制动距离在5米左右。图中从前轮压过路面交接的地方开始刹车捏死     到这个位置静止

    外胎采用侬企自家的全地2.0形胎,一般铺设道路,轻度越野没问题。胎壁厚,路感一般

    外胎应该用的是非折叠胎,扒胎难得一逼,本想扒了验证下双层框的,结果搞了半天没把外胎       扒下来,撬胎棒都差点折断。。不难想象半路爆胎必然会经历一场噩梦 准备出远门的话还     是准备换成好扒的折叠胎吧

    外胎上标注了各个体重阶段建议的胎压。不过100KG的体重才打43PSI是不是低了点?我在城市道     路骑一般都打50+的胎压,骑起来轻快。追求舒适性的话可以选择降低一点胎压。

    原装内胎用的是美嘴胎,由于扒不开外胎,内胎的品牌也不从考究

   M号车架搭配66CM款的全铝材质车把。碗组上蓝黑相间的那块东西是迪卡侬自己设计的碗组高度调    节装置,结构原理和积木一样,通过将两块板在不同位置的放置和把立的正反放置得到一个3CM的    调节区间。这点作为一个设计亮点解决了采购需求高度的把立垫块的烦恼

    三拓入门级别8CM行程前叉,没有防锈镀层没有锁死机制,只有一边一个回弹力度调节器。

    旋转调节前叉弹力的旋钮,左右独立控制,压力加到最大还是很软,摇车起步的力量完全被这前     叉化解 

    侬企自家座包,偏宽偏厚,材质弹性尚可,有做人体工程学设计。整体符合入门级定位

    座管上预涂类止滑剂一类的东西,应该不会脑残到往座管上抹润滑油把

    ROCKRIDER 520三种配色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黑色这一款,哑光漆整体低调内敛,配合几处蓝色条     纹显得非常沉稳

    车架焊接饱满,线管可能与车架摩擦的地方都套上了,这点捷安特这些品牌从一千多的入     门车到几万块的顶级车都没有配备,这点可谓良心!

   骑行裤作为骑行服中最能影响骑行舒适性的部分,因此需要整个套装中最好的用料和设计来保证这    一点!下面就先来看看迪卡侬这款99元的骑行裤。

   侬企的骑行裤在姨妈巾这部分尺寸要比同样是L号的黑鸟单车骑行裤大,姨妈巾厚度大概在1.5~2CM    的样子。光从厚度上看要比上一代500型骑行裤良心很多,上一代的缓冲垫兼职可以用瓦楞纸来形    容。新款的500系列骑行裤在垫子这块上简直是飞跃,但是实际穿着中带来的感觉是裆部缓冲垫过    于宽大,搁着大腿很不舒服。蛋蛋和丁丁这块的垫子没有做轻薄化处理,骑车时的感觉整个XX被块    板托起来了一样!本来弯腰骑车蛋蛋部位就很挤,现在再多挤一块进去简直是自虐 

    内侧布料感觉也不咋的,刚用了一次就起球

    垫子太大有可能说是我自己选错码了,但是下面这一点就不能忍了!整个垫子背面的面料没有和     缓冲垫贴合,手指头一捏就可以把表层拎起来,这点糟糕的设计使得坐姿无法稳定,屁股在坐垫     上容易滑动,而且只要臀部稍微离开一会坐垫,骑行裤里的垫子就会卷曲卡在屁股沟里,使骑手     不得不频繁调整骑行裤!!

骑行服这块采用半拉链的设计,拉链到蓝色条纹的底端就没有了。要说缺点呢就是潮湿情况下脱     衣服比较麻烦,拉链只能拉一半,下摆上有一圈防滑带,从下往上脱衣服的时候不敢太用力怕损     毁防滑涂层,抓着领口往上提吧防滑带又太给力 设计师你出来!自己设计的衣服你敢天天   穿吗?

    客官们大可放心,我不是黑手党,只不过是穿了一天侬企的手套而已

 脱下手套的那一刻我惊呆了,这黑乎乎的东西是啥?污垢吗?好恶心!翻开手套一看,内层填充    的只是普通海绵 我去就算加海绵也多加一层嘛

手套上没有松紧带,防磨区域就是加了一层面料,虽然仅售49,但是这用料也是够低端了

盔这部分算是套装里最让人满意的了,送来的头盔和自己在用的居然是同款 

一体式内衬,绒面材料,质地柔软,调节扣上也加了一块衬垫。整体佩戴感很舒适。主体结实,   正面注塑精准贴合,没有毛刺,做工还是很不错的。

头盔自重316克,重量控制的一般,但整体的坚固程度要比淘宝各种超轻款好太多,199还是推荐     购买的

  第一天上路骑了趟公司,来回16公里的样子,经过的都是为G20刚翻修过的大马路。跑这趟主要为了   测试变速和刹车的性能。

  速联的变速套件向来以快准狠闻名,即使是底端套件也是如此。X3套件在高速状态的换挡响应速度也   是非常的快,基本上档后立刻就能听到链条到位的声音。缺点就是前变速在一档或者三挡的时候如果   后变速档位调整范围过大的时候很难挂上档。另外挂大牙盘的时候后变速降档太快的时候会发生前变   速掉档的情况,调节变速之后还是会发生。 这可能就是入门套件的瓶颈了吧。

  外胎滚阻一般,胎噪较小。路感比较木

  刹车效果尚可,线碟虽然不及油碟高端,但是维护简单,不容易出问题。

  第二天主要行进路线为:四桥-之江路-留泗路-大清谷-西溪路-灵溪隧道-梅灵-之江路-九堡-回滨江

  周末天气不错,本来想去林峰山的,但是工具被基友借走了,外胎又难扒,所以选择了市内路径。

  上午十一点穿好装备准备出发!迪卡侬套装属性:舒适度+3 颜值+3 护甲+8 背包容量+3。 这一身的   行头除了头巾和鞋之外都是张大妈赏的  

  175的个子,80KG体重,L号套装衣服偏大一点点,裤子正好

  码表底座的扣环和车把直径不匹配,备用的垫圈一时半会找不到,所以拿手表顶替下码表

  中午阳光不错,气温不是很高,之江路一路风景都不错

留泗路转入大清谷,上一段几公里长的缓坡

出发后五十分钟到达大清村,至此骑行感觉尚可

灵溪隧道前的社区里补充了点饮料,原来专坑公路车间距奇宽的铺路石终于换成了柏油马路,隧道里   的人行道铺设没改

出梅灵下坡。山路上坡就暴露出前叉不能锁死的缺点~各种泄力,原本上坡轻轻松松,换了这货踩   得我精疲力尽。刚起来摇个车一脚下去前叉就趴下去了 另外遇到起伏比较大的路面会出现   变速跳档的情况

之后一路到九堡捷安特店里找老伙计们聊聊天,顺带调了下变速。调试过之后回头的路上跳档情况   稍微有所改善,但没有治本。不知道是没调试到位还是产品缺陷,打算改天去趟迪卡侬好好调一下

一天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前叉拉低了整辆车的性能。因为不能锁死前叉导致上坡泄力使得这车基本   和爬坡骑行路线说再见了。另外骑行裤和坐垫也不太适合长途骑行,之前骑100度200公里也没觉得   屁股特别疼,今天90K明显感觉屁股不舒服 

下了班到家发现骑行服还在洗衣机里面忘了晾,索性戴上头盔就出门,反正这裤子穿着也不舒服。晚   上预报有雷阵雨,天闷热的很,埋往前骑没拍照,终于赶在下雨前回到家 

湘湖周边几处修路,路上很多小石子,2.0的宽胎通过这样的路段还是很舒服的,压过石子没有出现   打滑。前叉避震效果还过得去,通过砖石铺路的跨湖桥的时候手部没有感觉到剧烈震动。但是由于后   叉相对比较粗壮,又没做缓震设计,屁股震得生疼。(这张图证实了一点,佳明的定位漂移不是一般   的厉害)

  由于天气闷热,前面拉了半小时衣服已经湿透了,湿热的风吹在脸上完全没有凉意,后半段只能大口   喘着气慢慢骑。

  上下班骑了一下。还是老问题,后变速偶尔跳档,前变速反应迟钝。抽个空去迪卡侬找技师好好聊   聊。晚上换骑XTC860的时候习惯拿大拇指推了下退档档把,发现禧玛诺的手拨退档把原来是可以正反   拨动的三观瞬间被刷新,缓过神来发现食指已经找不到换挡的感觉了,每次退档都要在用拇   指按还是食指按这个问题上纠结一下。。食指表示他选择狗带  

  全程路线:出发~四桥过江~三桥~折返走时代大道~江堤~林峰山~轮渡过江~江堤~回家

  端午假期的第一天,群里组织活动去林峰山,怒刷一波。8号晚上朋友过生日喝到晚上两点半才躺     下,第二天七点钟被叫醒的感觉真的叫一个生不如死小区门口啃了几个包子就上路,前半段都   处于酒驾状态。骑到萧山才发现尾包没带。。备胎工具都在包里一路过去都在心里默念~不要   爆胎!不要爆胎!不要爆胎! 好家伙,一路爆了两个!

关于软叉大坦克爬坡感觉怎么样的问题,我只能说从林峰村到水库前这个7%左右坡度的坡已经让我认   识到了人生的艰辛了!至于水库到山顶整段平均坡度达到10%+,最大坡度20%的坡只能说生不如死。   之前公路车30分钟左右到顶,这次用了46分钟下坡段前刹真心不敢捏,就怕一把捏下去前叉一   软人飞了。后刹一直保持一半的水平把车速控制在25以内知道安全下山,整体刹车效果过关

  整条路线走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上坡像走在软泥里一样,用力踩一脚陷一脚 起步肉,中期加速较     慢,高速状态稳定。这几点都是前叉的特效,百分百化解大功率输出不过慢慢把速度加起来的   话还是可以达到比较稳定的高速状态,比如在回来的路上强行破风40巡航三公里还真办到了,跟着前   车走保持35巡航不是问题。就怕遇到紧急情况急刹停下,然后前车摇车加速走人,然后就只能看着禽   兽们绝尘而去了。不过入门骑友休闲骑的话就不用担心这种情况了

rockrider 520在本次小长途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前叉的问题之前反复提过我也就不当   了。速联的低端套件在低踏频的情况下依然有良好的变档反应速度令人惊喜,另外迪卡侬的燕把操控   体验真的是非常的舒服。

这场骑行没有穿迪卡侬的骑行服,之前骑大清谷梅灵的时候就暴露出明显的问题:骑行裤坐垫不固   定!坐垫尺寸偏大,厚度设置不合理,长途穿着容易引发不适。

  ROCKRIDER 520定位于入门级运动山地车,从车架设计,部件配置和功能设置上都体现出入门级这个   定义。整体价格和硬件配置和捷安特、美利达相比相仿,但是在车架的设计上还是不及后者。在外观   和细节处理方面要比后者稍微胜出,比如预装的线管保护套,预涂的坐杆止滑剂和可微调的碗组高度   这些都体现出迪卡侬在对于整个运动装备产品线的把控能力和对用户的关怀。

  在保修政策上迪卡侬的自行车非碳纤维车架和横、立把终身质保,配件质保两年,易损件不参与质保   车架这些非易损件终生质保终生质保意义不大,配件质保两年中规中矩。保修的话需到迪卡侬门店进   行检测和维修。对于住地附近有迪卡侬的小伙伴可以考虑入手,所在地区没有迪卡侬门店的话正常调   试和维修可能只能去其他品牌的车店有偿维护了。

  在日常维护难度上ROCKRIDER有几处表现不佳,主要体现为原装非折叠胎难拆,没有一定经验和相关   工具的骑友很难自行换胎。其他部件比如传动保清洗养就比较简单。

  ROCKRIDER 520整体实用性在入门级骑友这块没啥问题,休闲骑游、轻度越野和城市通勤这方面完全   没有问题。骑小长途问题也不大,但是要进阶去长途登山冲坡的话就需要相当的体力和技术了。

廉价的。这套装备舒适性的短板出现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套装中价格最便宜的骑行裤!坐垫尺寸偏   大,关键 部位坐垫厚度设置不合理,坐垫与布料不贴合让这款骑行裤的舒适性大打折扣。上衣半拉   链的设计让 骑行服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无法轻松脱下。

  作为安全组件的头盔和手套中头盔还能让人满意,在做工,强度和设计上都感觉比较超值,虽然重量   不是太美丽,但不失为一款值得推荐的头盔。手套的表现较于头盔差的就有点多了,材质单薄、简单   的海绵填充,能提供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能很有限。

 ROCKRIDER 520作为入门级运动山地车定位和实力都是合格的,如果身在有迪卡侬门店的城市预算有限  但又想尝试的乐趣的话这款车还是个不错的选择。整体配置均衡,性价比较于之前的5.2有所  下降但还算合理。

 本次众测附带的迪卡侬500系列骑行装备中最为推荐的就是头盔,对于入门骑手来说 安全 才是最重  要的,199元的头盔有着不错的外观做工和质量。骑行裤在此不推荐大家选购,日常短途骑行休闲或是  锻炼的话骑行服的作用并不会很大,完全可以自己选择搭配其他舒适的运动服装。手套有条件可以选  择剪裁、缓冲和耐磨更好的手套来保证摔车时手掌的安全。

 本次众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最后在此感谢张大妈给与我这次众测机会。圣光罩我去战斗!!!

先说说尺码,以下的都是US8.5码D宽度,也就是换成cm码数都是26.5CM。本人体重67.5kg-70kg徘徊,裸脚脚围23.2cm。

首先请出我们的称量工具(不要跟我纠结水平没调好=__=~)

GT-2000 NY4,一双重626.1g(小数点后第二位就忽略吧……),三双鞋子之中最重。一双鞋子下来重超过100g。这个也和GT-2000系列的定位有关,这个算是稳定系列的,比起Wave Rider这种缓冲系列一般来说会重一些。

单单从长度来说,都是合适的,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穿好后脚后跟有大约5-6mm的空间松动。但是宽度涉及了鞋子的造型设计问题,差异比较大,本来打算用尺子测量鞋宽/宽来用数据说明问题的,然后发现除非把鞋子解剖了,否则是测不准内宽的,所以最后只能上对比图让大家参考好了。选取的都是左脚。

从鞋垫来看没啥,但是看鞋子,明显脚弓处energy boost 2 ESM比其他两款收得更窄,GT-2000 NY4和Wave Rider 18接近。但是实际穿着时候,可能因为GT-2000 NY4本身属于稳定系的原因,在脚弓处会比Wave Rider 18要紧一些。

跑这个环节上,GT-2000 NY4先天处于劣势——总重量大了100g+。这个跑的距离/时间一长,就会显现出影响。12号拿到手,至今穿着它跑了2次15km(之间还有一次3km放松跑和一次房)基本上都是5:40min/km-5:50min/km之间。

GT-2000 NY4整体的缓冲感要比Wave Rider 18和 Energy Boost 2 ESM要强,明显感觉到每一步踏出去像踩在草地上。在跑到12km的时候开始觉得小腿肚比较累,穿Wave Rider 18 和Enery Boost 2 ESM时候大约是第14km的时候才会觉得小腿肚比较累。我自己推测是就是因为鞋子重了,并且缓冲强,所以时间一长,小腿就更累了。

因为GT-2000 NY4属于稳定系,所以在支撑方面比缓冲系的Wave Rider 18是要强。Energy Boost 2 ESM我真不知道它算啥系,但是说到支撑方面这个可是最弱的。我目前的能力在跑到第13km左右,动作会有形变,尤其是过一些类似下图的不平整的路面时明显感觉到脚步不够稳,会晃动,这状况下就有可能扭伤脚踝(虽然实际上没因为这个受伤过 )。

下面是对比图,都是右脚内侧。

但是Boost的确有其强悍之处,回馈非常厉害,加上总体轻,我现在自己跑步最快的速度都是穿着Energy Boost 2 ESM跑出来的。厚厚的Boost的确带来很好的反馈,但就是怕那层黑色的底不耐磨 ,比起其他两个的都薄了啊

Boost整个都是缓冲反馈层,反馈的力量比其他都要好。开始跑5km以内会觉得怎么这玩意这么厚的一层boost但是感觉比Asics的Gel要硬,和Mizuno的Wave没啥区别。但是跑到10km左右,会明显体会到Boost这个的弹,像是Gel和Wave的合体,反馈比Gel要大,但是触感又像Wave那样硬。

我自己猜测原因是前期力量充足时候,感受不到这种回馈的帮助,但是当体力消耗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这个回馈就积少成多体现出来了。

ESM走路的,鞋头处太窄了啊 

另外再谈一个跑走都相关的”抓地力“,也就是摩擦力啦 当然只是针对普通城市路面而已,越野什么的无关

最后绿黑那个是NB的880V3,目前脚上抓地力最好的。那个黑色的圆圈就是专门设计来增加抓地力的。

三双鞋子,三个品牌,对我来说没有哪个“最喜欢”的,实际上使用中的话,Wave Rider 18和GT-2000 NY4都是跑步通勤均有穿着,Energy Boost 2 ESM就窄了不适合通勤只适合跑步。

Wave Rider有个稍微不太满意的地方是脚后跟外侧的那个日文+英文Rider那里,用一段时间后会掉色,结果就是如下图 

而Energy Boost的问题就是Boost,也就是低密度的TPU啦,很容易染色……因为那货是微小球组成所有有多孔结构么?我不清楚,但结果很明显……

刚买来开箱,好漂亮啊,

穿着它跑了大约也有180km左右吧,上个月还专门洗了一次鞋底了……

估计有强迫症的人是会 的,另外看这磨损速度,也是比较感人 

GT-2000 NY4到脚时间不长,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办法研究。

最后上多几张图片,让大家可以参考看看外观,可能种草可能拔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重大于80kg不要跑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