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 的现在是如何健身的

三岛由纪夫 | 13岁的我有一个60岁的恋人
鲜血染红了大地,冒着滚烫气息的血液犹如火山决堤,蔓延开来令世间哗然。
日,《朝日新闻》头条罕见的刊登了一张血肉模糊的照片。一具没有头的尸体俯卧在地上,男子被砍掉的整颗头颅规整的置于地上,双眼紧闭,已看不出一丝痛苦。
已进入和平年代的日本人当看到这则新闻几乎惊吓到晕厥,不可思议的情感犹如惊涛巨浪,整个日本社会沸腾了。
▲ 三岛由纪夫
死者是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这位曾被诺贝尔文奖三次提名的大文豪,却选择以这种残酷的方式了结自己。
三岛由纪夫(笔名),原名平冈公威,这个被誉为日本“海明威”的小说家,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璀璨明星,他短短一生竭尽全力用文字诠释着美的多元性。
天才与疯子一步之遥,三岛由纪夫便是如此。
自小,三岛由纪夫是孤独的,是压抑的。原本衣食无忧的家境因祖父的玩忽职守,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祖母夏子对于丈夫的无能,可谓极尽憎恨。
▲ 祖母夏子
祖母夏子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自小享尽荣华富贵,出身于江户时代显赫武家,在她12岁时,又被养父寄养在与明治天皇血缘很近的亲王那里。
却奈何命运,下嫁给时任小官吏的平冈定太郎,也就是三岛的祖父。
▲ 祖母夏子 / 和儿子平冈梓
夏子控制着平冈家的每一个人,然而家运衰落,毁灭了夏子出嫁平冈家以来的奢侈生活。
而三岛的诞生,让夏子犹为开心,她把对于未来的期冀统统压在了孙子身上。
▲ 平冈公威(三岛由纪夫)儿时
当三岛刚出生第49天,祖母夏子便决定要亲自教养。她残忍的把三岛从生母那里抢来,软禁在自己屋中,只有喂奶时间,生母倭文重才得以见到亲生儿子。
▲ 母亲倭文重 / 父亲平冈梓
母亲在这里如同一个喂奶的机器,除了喂奶,根本体会不到拥有孩子的幸福,只有夜里的哭泣和难以释然的痛苦。
祖母强势的性格,扭曲为一种变态的宠溺和过分的保护,三岛的饮食起居,每一个细节祖母都要求的十分苛刻。
她不允许三岛像男孩子一样调皮玩耍,只允许把玩属于女孩子的玩具,水果只能吃削成薄片的苹果和少量的蜜柑。
甚至开始嫉妒三岛与生母的关系,每当三岛喊妈妈时,祖母就大发雷霆,十分不爽。
童年的三岛几乎过着三重隔离的日子,与母亲隔离,与同岁游玩的伙伴隔离,与户外自然隔离。他的世界便是祖母那空气浑浊的小房间。
13岁的三岛终于可以告别这样的日子,回到了母亲身边享受天伦之乐,他与祖母离别时,祖母那依依不舍,凄凄切切的场面,简直就像一场新派的悲剧。
三岛曾说过「13岁的我,有一个60岁的恋人。」这番话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扭曲的童年,让三岛变得十分敏感,常年和祖母一起,甚至言行举止都变得十分女性化。
封闭的三岛没有朋友,他自娱自乐画画写诗,他的玩伴是脑海中无尽的空幻,也正是这段黑暗的童年,让他展露出异于常人的细腻情感和文学天赋。
▲ 三岛由纪夫的母亲倭文重 / 平冈公威
母亲是三岛第一位读者,只有15岁的三岛便能写出美丽的诗歌,那细腻的俳句,令母亲尤为骄傲。
▲ 父亲平冈梓与三岛由纪夫(右)
可是父亲态度却大大相反,他只希望三岛能当官从政,光宗耀祖。每当看见三岛作诗,父亲便撕毁其作品,一顿呵斥。
母亲默默忍受这一切,却每每在深夜时,秘密为三岛送上崭新的纸墨和新鲜的水果。
儿子对母亲的期望、热情和庇护,异常感动,往往一边流泪,一边奋笔疾书。
▲ 年少时的三岛由纪夫
也正是母亲坚定的鼓励,三岛在16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处女作小说《鲜花盛时的森林》,并举办了人生第一次成功的出版纪念会。
三岛曾回忆道「看着母亲在房间一角,眼角闪烁着泪光,我才发现母亲对我来说是如此重要。」
如果说母亲是三岛少年时期的「启明人」,那同学近江便是三岛的「懵懂情人」,这般情愫让三岛渐渐意识到自己奇妙的性取向。
他疯狂迷恋近江那强壮有力的胳膊和腋下那浓密的体毛。
▲ 圭多·雷尼(Gurdo Reni)画作 / 圣塞巴斯蒂昂殉教图
在一次父亲带回的欧洲画册上,一副《圣塞巴斯蒂昂殉教图》彻底催促着三岛青春萌动的性意识。
他对着这幅图任由下体膨胀,炙热,犹如一把巨大坚硬的刀,瞬间割裂迸溅出芬芳的初液。
▲ 川端康成
在三岛的文坛之路上,除了母亲的激励,还有一贵人一恩师,为其左右指点,这人便是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
也正是川端康成的推荐,三岛的短篇《香烟》得以在当时颇有名气的杂志《人间》上发布,从此登上作家文坛。
24岁时,三岛正式推出了自己长篇小说《假面的自白》,这一本自我传记的推出,在日本文坛引起巨大的轰动,也正式确定了三岛由纪夫的作家地位,连一向对三岛作品嗤之以鼻的中村光夫也不禁称赞起来。
《假面的自白》以大胆而客观的形式,将三岛人性的纠葛表现到了极致。
他用文字展现着内心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憧憬,他将这虚幻异常的混合人生升华至艺术美。
▲ 三岛由纪夫亲笔书法
随后三岛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比如《爱的饥渴》《禁色》《潮骚》,其中《潮骚》又一跃成为三岛由纪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本看似情色性欲的书名,内容却大大相反,这是描写男女纯情的啊,除了崇高的情和纯洁的爱,三岛没有介入任何杂质,更不用说邪念。
▲ 1975年 / 电影《潮骚》
《潮骚》唤醒了人们对于男女纯情的渴望,在当时日本几乎每个少男少女人手一本,这般如雷贯耳自然要会被后人翻拍成电影。
▲ 《潮骚》剧照 / 山口百惠 / 三浦友和 / 两人也是因此片相爱走向婚姻
其中1975年电影版的《潮骚》最为精彩,是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分别担任其男女主角,将《潮骚》中的唯美浪漫、你侬我侬演绎的叫人无比动容。
三岛由纪夫的文字妖艳唯美、浪漫虚幻,古典却又不失前卫哲思,《金阁寺》便是其最佳诠释,很多人说《金阁寺》是他尤为出彩的一本著作。
日,京都金阁寺町方向火光漫天,一瞬间整座古建筑付诸一炬,这是日本史上真实的纵火案,三岛由纪夫以这件事为灵感创作了此书。
▲ 复建后的金阁寺 / 日本·京都
人类容易毁灭的形象,反而浮现出永生的幻想,而金阁的美,却反而露出了毁灭的可能性。像人类那样,有能力致死的东西是不会根绝的,而像金阁那样不灭的东西,却是可能消灭的。
—《金阁寺》
三岛巧妙地用金阁寺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关系,美为何容易引人嫉妒憎恨?为何越是美的东西越危险?三岛在书中引人入胜,不禁陷入沉思。
三岛对于美的渴求,不仅仅是表现在精神领域,他开始将美赋予肉体。他认为肉体比精神永恒。
已步入中年的三岛开始积极投入健身事业,在那个年代日本乃至亚洲,健身可谓是一件十分新鲜的事。
三岛由纪夫为了达到肉体层面的力量美,除了健身还苦练剑道、空手道。
他曾与恩师川端康成的书信中写道「自从升到黑带以后,对手少了许多,很多人都不愿与我比试了呢」这口气简直又无奈又自负。
同时为了在修炼身体时有所参考,特地在家中庭院安放了一尊圣塞巴斯蒂昂裸体雕塑,开始追求希腊式肉体美。
这种身材在三岛的很多小说中出现,比如《潮骚》里描写男主角新治是有着名画圣塞巴斯蒂昂般的肉体,观赏性与力量并存,还充满了海腥味的汗水。
在《肉体的无常》里三岛又说道「 人生只有这么一回,为何不多加珍惜短暂无常的身躯,予以锻炼雕琢呢?」
可见三岛由纪夫无比崇拜男性的力量美,他觉得美的根源来自外形的雕琢,那是眼见为实的诱惑。
而以下出自其小说《禁色》这段更是把肉体上至了一种精神领域的美 。
「你现在正处于向往感动的状态之中。你的纯洁无垢的心时时渴望感动,这是一种单纯的疾病。你就像一个长大了的少年为爱而爱一样,只不过是为感动而感动罢了。固定观念治好了,你的感动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你也很清楚,这世界除了肉感没有其他的感动。任何思想和观念,没有肉感就无法感动人。人明明为思想的耻部所感动,却偏要像一个装腔作势的绅士,硬是说为思想的帽子所感动。」
这段话就不先入为主一一解读了,不过从三岛《禁色》、《潮骚》等作品中,可以窥见他都是紧紧抓住男性的生、活力和健康,以其独特的方式来表现男性肉体最真实最激烈的东西,男性肉体美即是他艺术美的绝顶。
▲ 川端康成喜获诺贝尔文学奖,三岛由纪夫特去恭贺一幕
1968年,恩师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历史上获得此奖的第一人,三岛听闻喜愤交加。
喜的是自己的老师挚友赢得了此殊荣,愤的是自己提名三次,却毫无收获,当听到获奖的不是自己,三岛脸色铁青,开着车在高速公路上疯狂绕圈以此泄愤。
伴随着二战的结束,裕仁天皇的投降公告传遍至日本各个角落,日本战败的消息对于三岛来说是极为矛盾的。
从他后期的作品中,可以窥见一斑,他从原本的唯美、浪漫、古典主义渐渐专向复古主义、国家主义,甚至超越历史与政治。
他开始变得激进,忧国忧民,他害怕战后的日本会沦为西方列强的傀儡,他渴求人民能回到最初,回到忠于武士道精神的时代,去保护自己的国家,去保护日本传统的文化。
▲ 70年代的日本街头
日,世界格局冷战对立,全世界掀起极左的思潮,学生们纷纷涌上日本街头,与右翼势力对抗,发生了大规模的暴力冲突。
▲ 三岛由纪夫死前最后一幕,在楼台激昂演讲
三岛由纪夫感到十分痛苦,他内心忧国忧民的情怀膨胀到极致,终于按捺不住他以暴力威胁的方式,召集了一大批自卫队成员,开始他自以为鼓舞人心的演讲。
他当着所有人,声嘶力竭的大喊着「战后日本沉醉于经济繁荣,为金钱所迷失!你们忘了国家的基础啊,忘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啊!政治家不考虑日本,只为了追逐权力啊!醒醒吧!大家!醒醒吧!大家.....」
然而台下无人理会他,发出对他的阵阵痛骂!声音早已嘶哑的三岛由纪夫深感绝望。
于是当着众多人的面三岛突然坐下,右手握短刀,刀尖指向左肋腹部。背后站着的是森田。这位早稻田大学出身的介错(介错:武士道切腹仪式中为其补刀断头的角色),手握大刀,紧张得额头出汗。
三岛再次三呼「天皇陛下万岁」,有心计地为自己的自杀涂上政治色彩,他大吸一口气,大叫一声,把短刀刺进了左腹,深度达5厘米。然后他两手用力向右肋方向划动,拉开13厘米长的口子,小肠涌出了50 厘米。
被三岛绑在一旁的的益田总监,虽然嘴里塞满了充填物,但还是爆发出近乎哭喊的叫唤声:「不要砍头啊!不要啊!」森田还是挥动了手里的日本刀。但由于他的手在发抖,第一刀从三岛的颈部砍向了右肩。第二刀砍向下腭,敲碎了大门牙。
相当痛苦的三岛,叫着再来一刀。森田看来无法完成介错了。站在一旁的古贺浩靖替下森田,扬起大刀,总算解决了问题。接着是森田必胜脱去上衣,正坐,手握刚才三岛用过的带血的短刀,快速地刺向自己的腹部。与此同时,介错者古贺一刀砍下,身首分离,干净利落。
结束了,一切结束了,三岛由纪夫选择切腹介错结束自己一生,他用身体演绎了人生最后一首诗。
三岛由纪夫至今都被后人解读为军国主义者,有人说他爱国爱民,有人说他是战后日本高速畸形发展的牺牲品,然而后人依旧无法解释清楚,只能究其主观贴上各种标签。
三岛由纪夫,犹如日本文坛的异类,他一生崇拜殉教式的死亡,在他的美学理念中,一切相反的事物都是美,这些对立事物的交织和循环,形成了他毕生主要的两个美学公式:血+死=美 / 生+青春=美。
三岛由纪夫在美学无尽的执念中孜孜不倦,挥洒出对于人性善恶美丑的滚烫文墨。
▲ 川端康成与当时丹麦玛格丽特公主 / 拍摄于1968年诺贝尔颁奖典礼上
如果老舍没有投湖自尽,1968年的诺贝尔奖很可能是属于中国作家的,如果川端康成没有获奖,三岛由纪夫便不会失望加速走向极端。
川端康成在三岛死后不久,也以自尽告终,对于自己最爱的学生,川端内心的苦闷和愧疚无人诉说。
有人说文艺是吟一首诗,是南下的走走停停,是耳机中的疗愈民谣,然而真正的文艺是哽咽的,是孤独的、是困苦的,是苦到无法言说的。内心世界的繁花似锦、瑰丽斑斓,又该与何人说呢?
第 219 篇推送
图片均来自 Gettyimages / Mishima Yukio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书丨硬派中年三岛由纪夫的中二少年时_识装_传送门
书丨硬派中年三岛由纪夫的中二少年时
首发《周末画报》早逝的法国青年作家雷蒙·拉迪盖在小说《肉体的恶魔》中曾描写过一只猫如何偷取玻璃箱里的乳酪的故事,那只猫分明看见箱子里的乳酪,美味的乳酪在向它发出召唤,但是玻璃箱却阻隔在前,怎么也够不到。若想碰到乳酪,只能打破玻璃箱,叼走乳酪逃走。拉迪盖以“玻璃箱”象征着少年成长的环境以及社会规则,将打破玻璃箱比喻成少年成长为青年必经的战争。《我青春漫游的时代》描述的就是年少的平冈公威(三岛由纪夫本名)隔着玻璃箱憧憬乳酪滋味的情景,文中展现的那个青涩、羞怯、敏感的少年三岛由纪夫,和成年后通过健身进行肉体改造之后呈现的阳刚、暴烈的东方式加缪完全不同。毕竟,那是一个直到上中学看到公狗母狗在交媾都不知其含义,还傻乎乎地回去问外婆和母亲何谓“交尾”的傻孩子。看了三岛由纪夫的自述,我终于理解他为什么会喜欢拉迪盖了,他们同样都是脑洞大过天的早熟少年,最喜爱自我陶醉,为了满足自己的意淫可以做无限的想象,包括世界的毁灭,而且幻想愈大愈好,倾国倾城又算的了什么呢?可惜,在民风保守的大正时代,出身家教良好的贵族家庭的三岛由纪夫即便对性很好奇,却无从下手。他想效仿那些在战争的末世感笼罩下及时行乐的学长们,体验一把放纵堕落的太阳族生活,然而寡言局促的他面对表姐都无法从容应对,除了胡乱找个女生当做暗恋的对象,他只好将一腔忧思和苦闷都寄托到写作中去了。多年之后他回想这段时光,对自己迫切想找个女朋友的心态不禁莞尔。当时尚未被征召入伍的他看着那些手持用紫巾包着的军刀,身旁有未婚妻相伴的海军预备军官学生走入车站的身姿,只觉得那是整条街上最美的风景。想到自己终将从军,未来情况不明,所以就很想要有个女朋友,这样自己也就成了有人来送行的人了。这样的描述不由得让人想起《太平轮》里的佟大为,在军队中,即便是有个假结婚的老婆,或者说被人误以为是有老婆的,也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在青春期谈恋爱,如同抽烟喝酒一样,是不希望被同龄的朋友比下去,不希望被同伴们看不起的一种表现。无论如何就是想加入这样的行列,包含着对长大成人的憧憬和纯粹肉体的欲望。三岛由纪夫说:“我们在成长阶段时,许多行为都是盲目的冲动,没办法细细思量,无论是出自纯粹的肉体欲求、不想让同辈专美于前的竞争意识,还是突然渴望阅读哲学或艰深之书等对知识的追求,全都混杂其中无法厘清。”本书可以看做中二少年三岛的盲目冲动大合集,也已成年的他丝毫不担心这种自曝其短的行为,相反,多少当年盲目的冲动,都是影响他一生的重要事件啊。比如说去拜访太宰治的事,他对太宰治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喜欢太宰先生的文学作品。”这并不是哗众取众之举,而是因为太宰治是刻意把他极欲隐藏的部分暴露出来的那种类型的作家,他思虑再三,还是决定省略客套诚实相对。已是文坛大家的太宰治对初出茅庐的三岛的不恭措手不及,他身子往后退了一下自言自语地说:“你即使这样说,可你终究来了。所以还是喜欢的嘛,对不对?你还是喜欢的呀。”也许当时的少年三岛没有意识到的是,在他以笨拙和欲言又止的口气说出那句话的时候,隔着乳酪的玻璃箱已经悄然被他打破。他回忆此事的时候,已经到了太宰治当年的年龄,也曾经数次遇到过说“我不喜欢你的文学作品”的青年,他总是很有风度地笑着避开,佯装没听见的样子。剖白自我的时候不忘再表达一番对太宰治的反感:“要说我和太宰治最大的不同,或者确切地说,我们之间的文学差异,在于我绝不会说:‘可你终究来了,所以还是喜欢的嘛。’” 吊诡的是,最终三岛由纪夫还是选择了和太宰治一样的方式告别人世,说到底三岛看见太宰治的不安,或许是一种类似从镜中看到另一个我的缘故。17个月后他视为良师益友的川端康成也随之自戕,不知道太宰治看到他们的时候,会不会再次说一句:“可你终究来了,所以还是喜欢的嘛。”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识装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6月22日 23:01
识装 最新文章梁文道:谈谈三岛由纪夫对肉体的重视
日 10:22来源:凤凰网读书
作者:梁文道
'正在加载中...'
阅读提示:三岛由纪夫非常注重肉体对一个人的作用,那么这一点使得他跟某些法国哲学家可以相通。
凤凰卫视2月28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我很少介绍现当代的日本文学,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我总是觉得对当代的在世的很多年轻的日本作家并不是太感兴趣。可能是我自己阅读的范围有限,或许是我自己的偏见,我总是在怀念一些我心目中的黄金时代的日本小说家。什么叫黄金时代呢?其实并不算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这些老一辈的作家,在我看来他们的作品对我来讲也不是太合胃口,我比较喜欢的大概像谷崎润一郎以后的,比如像三岛由纪夫,尤其是川端康成,还有后来的大江健三郎等人。这个礼拜我就跟大家介绍三位作家的三个代表作,这三位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什么特点呢?他们三个都是自杀死的,那么这三个自杀死去的作家在国际上都很受追棒,很受欢迎。
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自杀死得最壮烈,但也最可笑的,就是三岛由纪夫。三岛由纪夫是怎么死的呢?我相信大家很多人都听过了,大家都知道他发表了一番激烈的演讲之后,拿着武士刀切腹自杀。但是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就是,在这个壮烈行为的后面是什么呢?就是他切腹的时候,他其实痛得要命直喊娘,叫介错,在后面赶快把他头砍下来就算了,把他一刀送去就走了。
无论如何他到底还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不要管他的政治立场,不要管他非常古怪的极右的这么一种意识形态主张。我特别注意到三岛的死,跟他的小说里面似乎是有呼应关系的。他的小说里面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些他自己的身影,比如说一个年轻小男孩,小时候身体非常弱,对自己的生理条件非常不满意,甚至因此自卑,同时影响到整个人性格的发展。
好,后来我们知道三岛由纪夫是玩健身,健美得不得了,甚至开始自恋迷恋自己的身体,找人去拍他那些心目中绝美好男儿的照片。这就让我想起他这本名作《金阁寺》,《金阁寺》这本小说里边的主角也是一个被自己的生理条件所困扰的一个男子,这个男子的故事其实是个真实的事件,真实的故事,只是被三岛由纪夫写成了小说。这个事件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二次大战之后,京都非常有名的古刹金阁寺,金阁寺其实叫路野寺,而这个路野寺其实是个占地还相当大的寺院,而金阁是其中一个部分,但由于金阁太美了,太有名了,所以以后整个地方就叫金阁寺。这个金阁它是一个三层楼的建筑,三层分别是按照不同的样式搭起来的一个贵族式的阁楼,而这个阁楼外面铺了一层金箔,所以在日光底下是金光闪闪,非常非常的华丽而优美。当时金阁寺里面有一个小僧人,这个小僧人不知道干吗失心疯了,居然在一个晚上放把火把它给烧了,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金阁寺是已经重建过的金阁寺。三岛由纪夫就根据这个故事,去把一个把心目中一直常常在念想着某种人物的类型写进去,那个类型就是我们这个小说的男主角了。
这个男主角有什么样的生理限制呢?就是他从小口疾,本来口疾结结巴巴说不出话不算是一个太大的问题,但是三岛由纪夫在这个小说里面非常让人信服的去描写了,这个小男孩他怎么样因为自己不太容易跟别人沟通,常常会被人误解,于是习惯地开始掩埋自己,习惯地不太说话,习惯地沉默,逐渐逐渐在心里面因为自己的自卑感,因为不善于表达自己,后来变成不愿表达自己,慢慢构筑了一个很奇怪的、别人不一定能够了解到的内心世界。
说到这里面我们就能看到三岛由纪夫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现代主义小说家,也就是非常擅长把写作重心转移到内向的世界,而且不断不断地内挖,这个内挖挖到三岛由纪夫的境界,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哲理化的地步,他哲理化的地步甚至让你觉得这不像是一个念过大学的普通的出家人,能够想到那么复杂的一些状态吗,这让人非常怀疑。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需要去信任这个说里面的主角到底有多可信,我们应该信任的是三岛由纪夫他的文字、他的笔法、他的叙述如何去结构这样的事件。
比方说这里面就提到,这个小出家人他继承父业。日本那个和尚我们知道是父传子,子传孙的,然后他就入读了一个佛教大学,他在金阁寺里面出家,然后到了金阁寺附近的大学,大谷大学读书。在大学念书他一注意,就注意到了学校里面有一个同学,他觉得可以当朋友,那个同学是一个非常严重的X型腿,这个腿是有点问题的。&入学当初我就注意到柏木(这个人叫柏木)并不是没有原由的,他的残废使我放心了,他X型的腿从一开始就意味着对我所处的条件的共鸣。&结果他跑去跟他搭讪交朋友。没想到这个柏木也很厉害,他一来就跟他说:&你为什么来和我搭话,我全明白了,残疾人之间可以交个朋友嘛,不过比起我来你把自己的口疾看得太严重了吧,你过份地重视自己,所以和自己一起过份地重视自己的口疾吧。&
你看这就很厉害,然后我们再来注意一下,这么一个觉得自己身体很有问题的人,他怎么样去慢慢的因为身体为他带来的世界,而一步一步地影响了他的整个性格跟世界观。三岛由纪夫非常注重肉体对一个人的作用,那么这一点使得他跟某些法国哲学家可以相通,所以我们就不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他曾经非常崇拜一些法国的哲学大师,比如说像巴塔耶这样的一些人,然后又由于他这么内向的想法,所以他脑子里面出现的一些想象就很有趣。
比如说,这里面就说到他当时在寺院干了一件非常坏的坏事,他后来一再犹豫要不要告诉主持,要不要跟他忏悔,然后他就在这一点上面想了半天,觉得他是不是可以伪装下去,他是不是可以坦白地忏悔。但是在这里面他就想到,你注意这个人有趣的地方,他说他忏悔的话或者不忏悔的话,最重要的是之后可不可以无所知晓地度日子。&倘使我犯了罪并且多少还有智慧,我可以完全模仿无辜度过纯洁的沉默日子。&于是他就没有必要去忏悔了。由这个地方你可以见到,他对人间的那种所谓的道德规则,其实有个非同一般的理解。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哲]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性福潜规则:少妇的招数
读书名博: |
&&&&&&&&&& |
一周图书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三岛由纪夫是如何健身的? - 知乎128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分享邀请回答1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王汀汀的其它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岛由纪夫最好看的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