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问题探究论文提纲怎么写该怎么写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控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武汉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控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公路基础设施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因素,大量修建公路基础设施网络成为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措施。近20年来,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公路建设的浪潮中来,公路建设企业例如公路的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订单不断,.业务饱满,伴随的是各类公路建设企业包括业主单位在内只注重建设规模,忽视了建设效益,导致在整个公路建设市场及具体的公路工程项目环境中,公路建设的参入方之间长期呈现一种对抗性的短期合作关系,而且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和过程之间在规划实施、管理运作上相互分离、相互脱节,合作性较差,组织界面与过程界面协调沟通的难度较大。供应链管理在制造业的成功应用为公路建设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途径。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是一种典型的按订单制造(Make-to-Order)的供应链,从结构和功能方面来看,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具有集中性、临时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考虑供应链中涉及的关系和行为,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具有三个属性:网络、态度和协作。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供应的管理,将供应商、分包商、设计商、承包商、业主看作一条具有供需关系的建设链,对整个建设链按照供需关系进行纵向和横向的集成化管理,与传统的公路建设管理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主要研究了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的质量、成本、进度控制策略,进而研究了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的绩效评价问题,并且结合公路建设实例进行验证,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质量是公路建设项目的根本,本文建立了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的质量控制矩阵。一般情况下,公路建设的成本对质量的影响是非线性的,质量水平对投入成本的敏感程度会随着投入的增加越来越弱,随着这种变化,针对不同的喜好,存在一种合理最优解。本文运用遗传算法对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成本实施管理和优化,在编码过程中将优化水平转化为二进制串,计算出群体中各个个体的选择概率后,用轮盘赌选择法进行多轮选择。随后进行交叉和变异运算,直至达到预设的算法终止条件。本文以某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为例,运用本文提出的质量成本优化的遗传算法,验证了其合理性与可行性。
(2)成本是公路建设企业参入竞争的重要武器,本文定义了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成本,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成本类别,重点对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的交易成本展开了研究。论文对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交易成本的维度、效率特征和影响因素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建立了交易成本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大量的走访和调查,选取了30个公路建设项目样本,提取了大量的交易成本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基于TOPSIS法建立了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的交易成本评价模型。
(3)公路项目能否在预期的时间内顺利进展并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的发挥。本文研究了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总进度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了供应链进度与成本的相互影响机理。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的进度控制侧重于从公路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出发,协调各个阶段的建设工期,以期达到效益最优的目的。本文提出了基于拆迁——建设——运营的进度成本优化原理,采用matlab软件构建了仿真系统,并用具体的公路建设项目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
(4)绩效评价关系到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本文在对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供应链的质量、成本和进度控制三个方面构建了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了适用于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环境下目标控制的绩效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针对以上理论分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湖南省CZ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和另外三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进行了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的绩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总之,本文致力于运用研究成果帮助解决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构建适合中国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的质量、成本和进度控制的相关模型,为确定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的交易成本、质量成本优化以及进度成本优化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管理思路,不断提高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绩效水平,促进公路建设效益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F542;F274【目录】:
论文创新点5-6
ABSTRACT8-15
第1章 绪论15-38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5-19
1.1.1 研究背景15-17
1.1.2 研究意义17-1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19-32
1.2.1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体系19-21
1.2.2 供应链的质量管理21-23
1.2.3 供应链的成本管理23-25
1.2.4 供应链的进度管理25-29
1.2.5 供应链的绩效评价29-32
1.3 全文研究内容与方法、逻辑结构和研究的技术路线32-37
1.3.1 全文研究内容与方法32-34
1.3.2 全文逻辑结构34-36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36-37
1.4 本章小结37-38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方法38-78
2.1 供应链管理理论38-57
2.1.1 供应链管理38-51
2.1.2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51-57
2.2 系统仿真理论57-60
2.3 多目标评价与决策方法60-74
2.3.1 层次分析法(AHP)60-61
2.3.2 数据包络分析(DEA)61-67
2.3.3 遗传算法67-71
2.3.4 TOPSIS法71-74
2.4 熵增加(最大熵)原理74-77
2.4.1 熵概念及其意义74-75
2.4.2 最大熵原理75-77
2.5 本章小结77-78
第3章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的质量控制78-93
3.1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界定与质量控制矩阵78-79
3.2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基于不同偏好的质量成本优化79-92
3.2.1 工程项目的分解80-81
3.2.2 质量成本优化目标函数及求解81-83
3.2.3 算法与实例83-92
3.3 本章小结92-93
第4章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成本控制93-121
4.1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成本的界定93-95
4.2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交易成本的管理95-107
4.2.1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中的交易成本95-98
4.2.2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中交易维度分析98-100
4.2.3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交易成本效率特征100-104
4.2.4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104-107
4.3 基于层次分析和TOPSIS法的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交易成本评价107-120
4.3.1 交易成本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07-109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109-113
4.3.3 交易成本评价模型的建立113-117
4.3.4 算例117-120
4.4 本章小结120-121
第5章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的进度控制121-145
5.1 供应链的时间压缩战略121-122
5.2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总进度的特征分析122-123
5.3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总进度的影响因素分析123-131
5.4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的进度与成本优化仿真131-144
5.4.1 进度与成本控制协调分析132-133
5.4.2 基于拆迁-建设-运营的进度成本优化133-144
5.5 本章小结144-145
第6章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的绩效评价145-183
6.1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熵理分析145-149
6.2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的绩效评价目的149-150
6.3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的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及设计原则150-153
6.3.1 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150-152
6.3.2 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152-153
6.4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的绩效影响因素153-157
6.4.1 影响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绩效的外部驱动力153-156
6.4.2 影响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绩效的内部驱动力156-157
6.5 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的绩效评价指标157-165
6.5.1 供应链质量绩效评价指标157-162
6.5.2 供应链成本绩效评价指标162-164
6.5.3 供应链进度绩效评价指标164-165
6.6 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的绩效评价方法165-169
6.6.1 数据包络分析165-168
6.6.2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168-169
6.7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的绩效评价案例169-182
6.7.1 研究样本的选择169-175
6.7.2 绩效评价过程175-181
6.7.3 绩效评价结果181-182
6.8 本章小结182-183
第7章 总结与展望183-186
7.1 研究总结183-184
7.2 展望184-186
参考文献186-20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00-20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201-20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学;[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冯昕;[D];中南大学;2012年
曲晟;[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林森;[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永博;阮宏博;王星凯;;[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彭璧玉;[J];商业研究;2002年04期
马红燕;张光明;;[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苏武俊;[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张蕊;[J];当代财经;2000年10期
杨凌志;张春霞;;[J];低温建筑技术;2007年04期
戴晓明,邹润民,冯瑞,张洪源,邵惠鹤;[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年10期
孙伟,潘凡鲁;[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年05期
付秋芳;马士华;;[J];工业工程;2008年03期
索晨霞,邓子琼;[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文胜;[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李长贵;[D];天津大学;2005年
谢福泉;[D];同济大学;2007年
刘志君;[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晓琳;[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刘永建;[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裘喜芸;[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石倩;[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黄琦;[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谈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都新英;[D];郑州大学;2007年
陈江宁;[D];同济大学;2008年
周艳;[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田文勇;李冬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苏炜,汪菁;[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杨昌;冯玉强;董多;;[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谭可立;赵金城;许洪明;;[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袁永博;阮宏博;王星凯;;[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杨开云;刘云;王亮;;[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梁晓明;[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邓建斌;叶洪江;;[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王佩光;李心科;张晓林;;[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乔志杰;程翠翠;;[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来;;[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齐继阳;竺长安;曾议;;[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王辉;荣幸;;[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黄碧春;;[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张青山;张昭杰;;[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丁婷;崔红涛;;[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梁慧贤;简俭敏;江淮安;于艺海;;[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程远林;李茂军;;[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姜明辉;袁绪川;;[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尹春杰;孙洁君;张承慧;;[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林;[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李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王晓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张亚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吴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谭枫;[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陆满君;[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赵富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李晚龙;[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董慧群;[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慧;[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高晓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杜金龙;[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林勇刚;[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游振华;[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范碧霞;[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何惠妍;[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汪安静;[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王惊涛;[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刘文伍;[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沈荃;应晓跃;;[J];才智;2009年19期
龙峰;岳正华;;[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蒋慧杰;吴慧博;夏立明;赵春雪;;[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李秉祥,许丽;[J];当代财经;2005年02期
任伟民,赵禹骅;[J];东方电气评论;2002年03期
付兴方;包小兰;;[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骆亚卓,李晓东,梁凡;[J];低温建筑技术;2003年03期
王要武,郑宝才;[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04期
门明;张秋莉;;[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魏承坚;;[J];福建建筑;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惠先;[D];吉林大学;2011年
杨育生;[D];长安大学;2009年
周朝阳;[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刘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周建昆;[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杨头平;[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李希胜;[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曾晓文;[D];南昌大学;2010年
易华;[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张少锦;[D];中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欧阳莉芸;赵健梅;;[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曲立;[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张兰玲,刘贺平,瞿寿德,孙一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孙锐,王海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王兵,徐小斌,郑洪帖;[J];商业研究;2002年10期
张建华,梅胜,张格;[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林健;李焕荣;;[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黄湘民;刘大成;周阳方;;[J];商业研究;2006年23期
黄崇珍;梁静国;;[J];商业研究;2008年10期
张思复;蔺敏;张薇;方平;;[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瑞涵;[D];天津大学;2003年
查敦林;[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杨文胜;[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邓为民;[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纪作哲;[D];天津财经学院;2002年
桑笑;[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徐桂颖;[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石倩;[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王书梅;[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杜红;冯明;;[J];建筑经济;2006年12期
王春莲;;[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04期
叶曦;;[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7年02期
陈思云;沈思敏;;[J];物流技术;2006年04期
王幼松;伍洋;张雁;;[J];建筑经济;2010年08期
叶曦;李顺清;;[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20期
王学杰;;[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4期
李先光;李启明;刘颖;Khalfan Malik M A;;[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9年01期
张卫星;;[J];科技智囊;2006年02期
徐秋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义鹃;罗方晔;;[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张亚连;曾榈珈;唐婷;;[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沛林;[N];中国冶金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龚坚;[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杜航;[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崔树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郭婧娟;[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谢福泉;[D];同济大学;2007年
李长贵;[D];天津大学;2005年
侯新培;[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俞海宏;[D];浙江大学;2011年
龙爱翔;[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黄微平;[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英杰;[D];河北大学;2009年
程浩亮;[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刘晓军;[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严碧红;[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张瑞;[D];山西大学;2013年
段正纲;[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张亚洲;[D];西华大学;2010年
乔智红;[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齐薇;[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王怀林;[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随着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企业之间的竞争规则已经被改写。以前是零售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制造商和批发商也各自与同类的对手竞争;而在现在,企业不是只靠自身力量与本行业的对手竞争,而是靠增强与所有在供应链上的批发商、制造商以及供应商的联盟来实现竞争。企业要满足用户对产品在性能、款式、质量、价格、交货期及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只靠企业内部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产品的这些功能目标的实现要依靠供应链上所有环节的共同作用。
论文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给出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并对国际上一些不同的理论学说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论文明确了对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合作伙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其次,本文分析了企业战略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等对合作伙伴理论发展的影响,并且对于上述理论的某些方面做了拓展和丰富,提出了较为科学的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指出构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接着,论文研究和分析了供应链管理下合作伙伴关系的特殊类型,本文认为最重要的关系类型为开发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经销商一体化和第三方物流,其中开发供应商伙伴关系两种最重要的形式为供应商—制造商伙伴关系和供应商—零售商伙伴关系。然后,本文从供应链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与分析,给出了绩效评价指标,并建立了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论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实现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背景,分析了我国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现状,并就如何实现供应链企业合作伙伴关系给出了一些看法,途径包括:加强对代理人的激励,重视对代理人的监督,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等。
With the forming of the globalization, the competition rules between enterprises have already been changed. It was a competition between retailers and retailers in the past, manufacturers and sellers also competed with similar rivals.Now enterprises don’t lean against one’s own strength competing with rivals , but they are competing with all whole sellers, manufacturers, alliances of suppliers in a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should meet users’ requests in such aspects as performance, styles, price of quality, delivery date and service for the products. Only leaning against oneself is far from being enough, because these functions are in a supply chain.This article carrys out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theory, and supplies the conception of partnership, and compares some different theories in this field. Secondly, this article analyses enterprise strategic theor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ory,and makes some development in some aspects.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comparatively scientific concept of supply chain and points out that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 is the founda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n,the thesis studys special types of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 This text think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ypes are developing supplier’s partnership relation, distributor’s integration and third party’s logistics. Supplier -manufacturer partnership and supplier-retailer partnership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lations of developing supplier’s partnership relation.Then, this text appraises and analyses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in the supply chain, provide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performance, and has set up the performanc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inally,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partnership relation, current situation of partnership relation,and provides some views on realization of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These ways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encouragement to the agen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upervision to the agent,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inside enterprises, etc..
本类论文推荐
本类求购排行
作者:陈慧&&年度:2011
作者:徐梅&&年度:2007
作者:王艳&&年度:2004
作者:陈卫&&年度:2003
作者:张红&&年度:2005
作者:张建&&年度:2004
作者:欧昱&&年度:2010
作者:侯秀玲&&年度:2010
作者:钱丽&&年度:2011
作者:胡斌&&年度:2012【论文】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3.00
&&¥2.00
&&¥3.00
&&¥1.00
&&¥1.00
&&¥2.00
&&¥0.5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  推荐期刊投稿
&&&免费论文
&&&收费论文
&&&浏览历史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_企业管理毕业论文__2014年硕士生毕业论文_本科生毕业论文_绝想日记网
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_企业管理毕业论文_
1&前言&&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量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依据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企业在一定的经营期间内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的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标准的综合评价,真实反映该企业的现实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一门科学。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还债务的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企业绩效评价在西方国家已出现多年?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监管制度?已成为市场经济国家监督和约束企业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评估,以事实为依据,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和目标,使企业得以长足进步。&&长期以来,成本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功,评价一个企业的业绩情况主要是通过财务指标比较其与竞争对手间的获利能力及市场占有率。但是在强调专业分工、快速定制化产品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年代,企业间的竞争重点已逐渐转变为各自供应链体系的效能之争,即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廉的成本将定制化的产品送交顾客手上,企业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就必须从仅以成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多样化的顾客为中心。&&全新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理论要求各个企业必须重新设计业绩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索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以跟上时代的脚步。&&2&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缺陷&&(1)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侧重于单一企业或单个职能部门的评价,不注重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衡量。&&以前,企业一般将组织中的各个部门视为独立的个体,并为每个独立的个体设定目标与绩效评估衡量标准。各部门领导人只重视改善自己负责的部门的绩效,以确保其目标的达成,而很少关心其部门目标的达成会不会对其他部门或是供应链中其他成员造成影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正逐步转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快速反应的供应链体系主导企业未来命运。因而,可行的企业绩效评价应是对于整个供应链管理优劣的现实评价。&&(2)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往往来源于财务评价的结果,在时间上略为滞后,不能反映供应链动态运营情况,及投资报酬率、经营收入、每股赢余等情况,因此不能反映企业持续发展力和创新能力等。导致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而损害企业长远发展潜力。&&(3)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往往侧重于对事件结果的事后评价,不能对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进行实时评价分析,这使得企业不能及时地发现经营过程的偏差,当发现问题时已成为事实,并造成损失和危害,已经难以补偿。&&(4)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注重企业内部评估,不重视企业与外部的联系。&&3&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依托的企业绩效评价&&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企业更新现行的经营管理理念,从供应链的整体角度出发加强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各个经营环节的管理,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供应链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和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及用户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因此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依托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应能恰当反映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以及上下节点企业之间的运营关系,应提出一些方法来测定整个供应链是否有能力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是否有能力满足市场顾客的需求。&&3.1&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依托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⑴对关键绩效评价指标进行重点分析。&&⑵应重视对供应链业务流程的动态评价,而不仅仅是对静态经营结果的考核衡量。&&⑶评价指标应能反映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而不是仅仅反映单个节点企业的运营情况。&&⑷要能反映供应链各节点?部门?之间的关系,注重相互间的利益相关性。&&⑸定性衡量和定量衡量相结合,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并注意相互间的协调。&&⑹重视对企业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潜力的评价。&&3.2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依托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上述评价原则,在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依托的企业绩效评价时应综合考虑: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供应链中上下各节点间的关系、供应链经济效益、供应链创新与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并分别为每个方面设定对应的评价指标(如表1)。另外,企业绩效的评价和指标设定应根据具体的发展远景和战略进行,因而不同的企业?供应链?其评价侧重点和具体评价指标可以不同。&&⑴对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的评价&&①产销率指标。产销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已销售出去的产品和已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值。企业供应链产销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供应链各节点已销售出去的产品和已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值。即:&&产销率&=&&该指标可反映供应链各节点在一定时期内的产销经营状况、供应链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有效利用程度、供应链库存水平。该指标值越接近1,说明供应链节点的资源利用程度和成品库存越小。&&②产需率指标。产需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供应链各节点已生产的产品数?或提供的服务?与其下游节点?或用户?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的比值,即:&&产需率=&&该指标反映供应链各节点间的供需关系。产需率越接近1,说明上下游节点间的供需关系协调,准时交货率高,反之则说明上下游节点间的准时供应率低或供应链综合管理水平较低。&&③产品生产?或服务?循环期指标。供应链产品生产?或服务?循环期是指供应链各节点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生产间隔时间。该指标可反映各节点对其下游节点需求的响应程度。循环期越短,说明该节点对其下游节点的快速响应性越好。在实际评价中,我们可以以各节点的循环期总值或循环期最长的节点指标值作为整个供应链的产品生产?或服务?循环期。&&④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供应链总运营成本包括以下几项:&&(a)供应链信息系统成本。供应链信息系统成本的开发与维护费及EDI、因特网的建设和使用费等通讯费用。&&(b)供应链总库存费用。包括各节点企业在制品库存和成品库存费用,各节点之间运输储存费用。&&
上一篇: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支持(7969)
上一篇:下一篇: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号-1&&&京公网安备08号
绝想网友交流QQ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