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一篇关于近代史的英语演讲稿稿,5分钟以内的,拜托了,各位好汉。

请帮忙写一篇5分钟以内的演讲稿我爱XX学校。主要突出这个爱字~!拜托各位好心帮帮忙~!_百度知道
请帮忙写一篇5分钟以内的演讲稿我爱XX学校。主要突出这个爱字~!拜托各位好心帮帮忙~!
是高中作文,谢谢~!1000字~2000字~!
谢谢大家的帮忙!
我有更好的答案
突出你为什么爱这个学校,你爱学校的得什么。?最喜欢什么(一般都写老师)就是类似于爱社会主义或爱国的这种文章。
还是自己好好写吧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求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课中课后题答案,拜托了.
求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课中课后题答案,拜托了.
09-09-08 &匿名提问 发布
第十六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造纸术,认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知道《九章算术》和地动仪,以及张仲景和华佗各自在医学上的成就。能力目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集教材有关《九章算术》、地动仪和张仲景、华佗的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比较纸和以前的书写材料,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内化为崇尚科学的动力。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教学难点:理解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往的加强是这一时期文化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圣诞节快到了,学校准备组织一个圣诞晚会,同学们可以邀请你们的好朋友一起参加,你们会采取哪些形式跟你的好朋友联系?学生回答……。教师:刚才同学们推荐了很多种联系方式,但是今天老师却要求同学们采用老师给你们的工具联系你们的好朋友。注意,不能使用钢笔、圆珠笔或铅笔。(将学生分成3大组,教师将所准备的铜片、陶片、竹片、龟甲、丝绸等发放给每组学生)学生动手写信。教师:同学们觉得这些书写材料好不好用?为什么?A组:……B组:……C组:……教师:但是在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期,人民就是使用你们手上的这些工具来进行交流的。相传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的奏本,使用了3000片竹简,用了两个大力士抬进宫中,而汉武帝用了两个多月才把它读完。可见写奏本和读奏本都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例子。板书“学富五车”,问:同学们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学生解释后教师介绍这个成语故事。相传惠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庄子的好朋友)有次出去讲学,随身携带的书籍达五车之多,后人就用这个典故来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现在我要请同学们猜猜:“学富五车”中的“五车”书的内容大概有多少字?学生:……..教师:五车大概包含了100多万字的内容。同学们在猜猜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大概有多少字?学生:……教师:14万多一点。同学们算算,惠施的五车书大概等于我们多少本历史教科书?学生:……教师:同学们知道,秦汉时期,疆域扩大,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这些要么很笨重,要么很昂贵,要么不容易保存的书写材料已经不适应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了,那么该怎么办呢?学生:……。教师:是啊,我国古代勤劳、聪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发明了纸,蔡伦进一步研究后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同学们看教材87页的内容,了解西汉时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时期,蔡伦进一步改进了造纸术。(板书:1、纸的发明与改进)展示蔡侯纸,教师介绍:同学们,我手上的这张纸就是一张蔡侯纸。请同学们思考:蔡侯纸跟你们手上的书写材料相比,有哪些优势?学生:……教师:这种纸使用树皮、破布、旧鱼网等做原料,原料容易找到,所以很便宜,质量也比以前的提高了,它也很轻便,容易携带和保存,因此逐渐普遍使用。活动:如果我们现在没有纸……?学生:……教师总结:是啊,纸的发明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便利了文化的保存和交流,促进了文明的发展。而此时的欧洲人还在羊皮上写字呢!朝鲜、日本还在用简和帛,埃及用纸草,印度用白树皮,两河流域用泥版,这些材料,有的笨重,有的脆弱,有的昂贵,都不适合大量使用。我国的造纸术经过几个世纪后传遍世界。(板书:2.纸的传播)幻灯片1:造纸术外传示意图。幻灯片2:众说纷纭   有人说:美国学者德克.卜德说:“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你认同这种观点吗?学生:…..教师总结:是的,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它的发明不仅极大的推进了我国各地的文化交流、传播与发展,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除了造纸术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取得了一些其他的领先世界的文化成就,下面我们一起来到历史博物馆,听听我们的解说员的介绍吧。(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3大组,分别收集《九章算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张仲景、华佗的医学成就等内容。)学生将收集的内容解说给大家听,不够详细的地方,本组同学可以补充。教师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板书:2、数学:《九章算术》  教师发放资料:《九章算术》第一章:方田。讲田亩面积的计算。第二章:粟米。讲按比例互相帮助交换谷物等的问题。第三章:衰分。讲依等级分配物资或按等级摊派税收的比例分配问题。第四章:少广。讲由已知面积和体积,反求一边之长。第五章:商功。讲各种工程,即城、沟、渠、仓和窑等的体积的计算。还有按季节不同、劳力不同、土质不同来计算巨大工程所需土方和人工安排等问题。第六章:均输。计算如何按照人口多少、物价高低、路途远近等条件,合理摊牌税收和派出民工等问题。第七章:盈不足……..  第八章:方程…… 第九章:勾股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发放的资料思考:从材料推测,《九章算术》主要是为解决当时什么问题而编撰的?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随着秦汉时期国家统一局面的出现和逐步巩固,经济也逐渐发展、繁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存放粮食时需要计算粮仓的容积,按田亩收税时需要知道田亩的面积等,《九章算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编撰的,它所包含的内容与我们的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涉及的都是生活中的问题,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数学水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3、张衡发明地动仪学生介绍关于张衡发明地动仪这一节后,师总结:张衡这种为人类科学事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他的伟大之所在。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1955年,我国邮电部曾发行了一套纪念张衡的邮票。世界科学家把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郭沫若同志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 4、医学成就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的基础。    二、教材解析(九上、下)(一)基本情况    九年级上册共7个单元25课书内容,其中活动课2节。九年级下册共共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2~3课,共有22课书内容,其中2节活动课。(二)基本内容 1、九年级上册的基本内容本书介绍了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的一些重要内容。世界古代史历时长、头绪繁杂,因此,教材在编排时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选择了世界古代史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所占篇幅不多,内容涉及也不是很广。又如《课程标准》所指出,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社会酝酿、产生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进入到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才产生出来。因此,世界近代史在本册书中占有了很大的篇幅,用了6个单元共16课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世界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领域的萌芽、发展、巩固和壮大。下面我将这两部分内容逐一加以介绍。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新课程标准中对世界古代史这么描述的“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既然跨了这么长的一个时间段,那么,我们该如何从这漫长的历史中进行取舍呢?其实,教材已经做了初步的取舍,即“选择了世界古代史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介绍”。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对于这节课新课程标准中有这么两个要求:“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可见,新课程标准对这几个内容的要求均为“识记层次”,椐此,教材将内容设计为三个子目,分别为人类的起源、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教材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故事来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设计了一些拓展性的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于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不仅便于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同时通过驳斥这种荒谬观点,培养学生的平等、博爱的观念。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这一课书主要介绍了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外的其他三个国家,即古代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和古代印度。首先,由于这三个古文明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地理环境影响,因此,教材分别介绍了三个古文明的地理位置、并给出了地图加深学生对此的直观印象,使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四大文明古国都源于北纬30度左右的大河流域,这些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也十分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为文明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次,这三个国家可讲的内容太多,教材选取了三个古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进行介绍。在古代埃及部分,重点介绍了埃及的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历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也是至今未解之迷中的一个。教材对金字塔的介绍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为什么叫金字塔?为什么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的修建有什么历史影响?在这三个问题中,第二个问题还含盖了这么两个问题:修建金字塔时还没有现代化的起重机、汽车等机械,当时的埃及人民是怎样修建起来的?金字塔修建了几千年之久为什么仍能屹立如昔?古巴比伦王国部分重点在于汉谟拉比及他制定的法典。首先,要弄清楚法典的性质。由于汉谟拉比建立的是一个奴隶制的国家,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这个奴隶制政权,因此,他所制定的法典也必然是维护奴隶制的法典。教材小字部分介绍了法典的部分内容,佐证了法典的性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专政的法典。其次,法典的历史价值。指出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成文法典,也是研究古巴比伦以及古代西亚奴隶制社会最珍贵的史料,对后来西亚各国的法律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印度部分重点介绍了印度河流域奴隶制城邦的出现和印度的种姓制度。而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对于这部分内容,教材重点讲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①了印度种姓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即种姓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公元前15世纪前后,从中亚南下的雅利安人“意思是高贵者”陆续侵入印度,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内部也出现了贫富分化,并又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②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力和义务有什么区别?概括来说,各等级之间壁垒森严,在权利和义务上有严格的分工和界定,一、二等级是特权等级,享有神权、国家行政和军事大权。三、地等级人没有什么权利,反而得履行供养一、二等级的义务,从事一些低贱的职业,受剥削和奴役。那么,从这各等级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不同就可以看出,种姓制度世上是为了维护印度奴隶主阶级特权而创立的一种制度。在这点上,教材还有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种姓制度对印度有何影响?教材既然把种姓制度做为印度文明的代表来讲述,可见它对印度必然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也许是考虑学生认识的局限性,教材没有做十分深入的探讨,但是通过了解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区别,以及课中思考题“婆罗门祭司编造说: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想一想,其用意是什么?”提示了学生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印度种姓制度给印度带来的影响。首先,种姓制度实行行业世袭制度,把生产局限在了一个十分狭小的范围之内,这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种姓制度的存在是印度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其次,各等级之间壁垒森严,互相的隔阂和对立情绪比较严重,当有外敌来犯的时候各等级很难团结一致对外御敌。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欧洲文明起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中最为突出的成就就是雅典的民主政治。除希腊外,欧洲还有一个影响深远而且同样也是十分辉煌灿烂的古文明——古代罗马。因此,本课重点介绍了欧洲的这两个古文明:古希腊和罗马。古代希腊部分,首先介绍了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的地理范围、特点、起止时间、中心等;重点介绍了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雅典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的民主政治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教材讲述了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从雅典政治体制是一种小国寡民的城邦。那么,什么是城邦?希腊城邦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国家形式。其外表特征在于其小国寡民的规模,其本质特征在于其社会政治结构,即它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共同法律下分享共同生活和权利义务的政治体系。亚里士多德对希腊城邦进行过经典式的概括。他指出,判别一个城邦,不是以人口、城垣等为标准,而是要看它是否由公民组成。“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以内,就成为一个城邦”。⑴所以,公民是构成城邦的基本要素,他们是“属于城邦的人”。君主制下的臣民也属于国家,但因为国家属于君主,所以他们归根结底是君主的臣仆,而公民所归属的国家是公民共同体,他们是共同体的成员而不是任何个人的臣仆。可见这样的一种政治体制是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的;其次,教材给出了一副古代希腊的地图,从雅典的地理位置来看,海上交通优越,工商业发达,有十分广阔的海外市场,这对公民集体的稳定和城邦制度的巩固都有好处;第三,梭伦等人的改革不断发展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教材还讲述了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的一些基本情况:如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公民大会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任何公职人员不能专权;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和补贴,以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小字部分讲述了伯里克利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 他当政时期的雅典是地中海的霸主、希腊最繁荣的城邦。在解决这个重点问题时,有一个概念是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那就是“公民”。希腊文的“公民”(Polites )一词就由城邦(Polis )一词衍生而来,其原意为“属于城邦的人”。那么是否所有雅典居民都属于公民?答案是否定的!希腊公民只是城邦居民中一种特殊的身份团体。一般说来,只有纯属本邦血统的成年男子才能成为公民。这样,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和妇女就被排除于公民团体之外了。不过,在城邦演进过程中,公民资格也有变化。城邦形成之初,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一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的时代才获得公民权。有的时候,因贫穷等原因不能履行公民义务者就会失去公民权。当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往往吸收外邦人和被释奴隶加入公民团体。不过,这些变例并不影响公民的实质意义。城邦是公民共同体,只有公民才属于城邦。获得公民资格,就意味着成为城邦的一分子,而没有公民资格的居民虽然生活于城邦中,但不属于城邦。希腊人称呼“雅典人”、“斯巴达人”的时候,他们指的仅仅是雅典或斯巴达的公民,不包含其他居民。外邦人被视为侨居的客民,妇女和奴隶仅属于家庭成员。公民在一生中,依次成为家庭和村社的成员,成年后,经过庄重的仪式取得公民资格,这时他才进入城邦公共生活领域,成为属于城邦的人。公民观念的核心内容,就是公民对自己“属于城邦”这种政治角色的认同。 可见,雅典的民主政治尽管在古代历史上确实发展到了空前绝后的这样一种状况,但是从对公民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它实质上还是一种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其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1、奴隶不仅毫无权利可言,而且还被公然的列为专政对象;2、这种民主政治的范围十分有限,雅典的妇女和外邦人都无权参政,这就说明这种民主政治实际上也只是不到一半人的民主而已;3、此外,这种民主也只是对内的民主,雅典在对外的征服中还是十分野蛮和残暴的。4、抽签选出的各级官员也不一定能很好的行使手中的权利。小结:可以说,在世界古代历史上,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最典型、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是希腊古典文明中空前绝后的成就。但雅典的民主毕竟是奴隶制下的民主,它只是雅典公民内部的事,奴隶,妇女,外籍人是不能享受这种民主自由的。并且在对外政策和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雅典并没有什么民主可言。但总的说来,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雅典民主政治对雅典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了极为进步的推动作用,从而使雅典成为希腊古典文明的中心和摇篮。本课的一个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罗马共和国的兴衰。这部分内容包含了4个方面的内容: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出现,布匿战争、罗马共和国的衰落和罗马帝国的建立。其中,新课程标准要求“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这一要求提供了两个方面的信息:途径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要完成的任务是布匿战争与罗马共和国兴衰的关系。罗马先后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在打败迦太基后,罗马完全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随之而来的必然就是扩张,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伴随着罗马奴隶制高度发展的还有种种危机,教材在课文的小字部分介绍了罗马奴隶大量逃亡、起义(其中最著名的如斯巴达克起义),小农破产,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等情况,这一切都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可以说,布匿战争对罗马共和国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带来了罗马奴隶制的高度繁荣,也导致了它的衰落。第4课:中古亚欧文明。前面的三课讲述的世界上古文明,从这一课开始,世界历史进入到中古时期,即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过度的时期。本课分为四目,第一目“日本的大化改新”,内容主要包括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各种矛盾十分尖锐,隋唐制度对日本的影响);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度。小字部分讲述了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很好的把握大化改新的意义有很重要的作用。卡通问答介绍了日本的幕府统治,幕府统治实质上是一种封建军事独裁统治。这部分内容是中古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第二目“欧洲的等级制度”。这一目主要讲述了两个内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和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查理、马特改革。教材小字部分讲述了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历史作用,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等方面的内容。罗马教廷的地位通过丕平献土而得以加强。教材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丕平献土?丕平献土有什么影响?小字部分还进一步介绍了罗马教廷在丕平献土后势力不断扩张的情况。第三目“西欧城市的兴起”,这一目主要讲述了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扩大),重要的城市如威尼斯、巴黎、伦敦等城市,西欧城市反封建领主的斗争。课程标准中要求是“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而教材对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没有做具体的讲述,教师必须在“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西欧城市为什么要进行反对封建领主的斗争,结果怎样?”这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活动的进一步扩大,导致了政治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等等。第四目“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这一目课程标准要求“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教材首先在小字部分讲述了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的衰落,接下来重点介绍了奥斯曼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的情况。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存在了1000多年的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课文还介绍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及影响,教材提供了奥斯曼帝国的地图,小字部分介绍了奥斯曼帝国扩张的影响,一方面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延缓了这些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控制了地中海东部地区,设立重重关卡,阻碍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第5课“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从课题就不难看出,课文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冲突和融合。冲突就包括了希腊与波斯之间的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的东征以及罗马的扩张;融合主要介绍了中印文化的西传和马可波罗来华。第一目内容比较简单,第二目中有一个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即什么是“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之死显然在世界历史上构成了1个极为重要的分水岭。往昔繁荣昌盛的希腊文明宣告结束了,1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诞生了,这种文明一直持续到基督时代初年,通常冠之以希腊化文明。这个文明所存在的时代一般被称为希腊化时代。也就是说,希腊化时代的文明是1种综合古代东西方文明诸因素之后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文明,它对以后地中海地区及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目主要讲述了布匿战争后罗马的扩张,教材通过小字介绍再配以地图,立体的把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呈现在学生面前。到第四目教材开始介绍东西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第一个介绍的就是中印文化的西传。这部分主要介绍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贡献:首先把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对世界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由于是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加以了改进,因此传统上称之为阿拉伯数字而不是印度数字。其次,还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第三把中国的许多先进发明和技术也传到了西方,同时把西方的一些先进文化带到中国,可以说,阿拉伯人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使者。第五目介绍了马可波罗来华。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本课分三个子目分别介绍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基本教义及发展情况。其中,为什么会产生宗教应该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有人认为,宗教是对超越人类认识的某种力量的信仰,人建立神圣世界的活动,人的终极关切,是人们思想中对于统治着他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一种歪曲和颠倒的反映。从宗教的本义不难看出,宗教往往是在人们自然界或社会中的许多现象无法解释、无法认同时所产生的一种歪曲和颠倒的反映。具体到社会生活中,一般都是社会中的各种矛盾让人难以适从,人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而人们又往往无力改变这样的状况,于是求助于宗教,宗教便产生了。教材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入手,分别讲述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本课的第二个难点是三大宗教的教义及作用。课文在大字和小字部分分别讲述了三大宗教的教义,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三大宗教的理解,同时,也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三大宗教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成为统治阶级麻痹广大人民群众的工具,从而得以广泛传播,并成为世界性的宗教。第7课:“古代科技和文化”。本课的四个子目分别介绍了古代4个方面的有代表性的成就——文字、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建筑。第一目“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这一目主要介绍了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创始人及对后世文字发展的影响。第二目“古希腊的科学家”重点介绍了古希腊的几位卓越的科学家的重大成就,如毕达哥拉斯定理、阿基米德发现的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对后世都有十分重大的影响,至今人们都在运用这些科学发现。第三目“文学和戏剧”主要介绍了史诗、寓言和戏剧,教材首先介绍了古希腊在这三方面的突出成就,《荷马史诗》、《依索寓言》和戏剧《俄狄浦斯王》,及他们各自的特点,接着在小字部分详细讲述了它们的基本内容。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古代希腊的文学外,阿拉伯的一部十分著名的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对后世也影响深远。第四目“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主要介绍了两种不同风格,受不同宗教影响的建筑。教学建议:第一单元的内容多,而且杂,教师在新课授课时一定要注意理清线索,根据课程标准有选择的进行重点讲述和重点分析,拒绝面面俱到的教学组织形式。建议开设复习课,帮助学生加深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第二单元:“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从课题不难看出,本单元重点要介绍的是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和发展、巩固,涉及到了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世界历史步入到了近代。第8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课题鲜明的告诉了我们本课要讲的两大主题: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主要讲述了以下几个问题,文艺复兴为什么会首先出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及影响。其中,第二个问题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及影响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材在大字和小字部分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这一目中的一个需要把握的概念“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简单的说就是一切要以人为中心,不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高贵、尊严,相信人的力量,又有人称之为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文艺复兴涉及的各个方面基本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因此,有利于解放人的思想,冲破封建教会的束缚,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新航路的开辟讲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因为原有的东西方交往的通道被奥斯曼土耳其所控制,马可波罗所描述的东方世界里有西方资产主义发展所渴望的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商品,要获得这些东西就必须重开一条通往东方的路。②新航路开辟的具体情况。四位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及分别到达的地点。③新航路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世界贸易不再是以往的单纯的东西方之间的贸易,而是亚、非、欧、美各大洲之间的贸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二,新航路开辟以后,实现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在东西方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开始衰落,而大西洋沿岸的欧洲港口城市日趋繁荣,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因此,后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等都相继发生于大西洋沿岸的这些国家,这与新航路开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第三,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欧的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一方面他们从亚非美洲掠夺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开辟了西欧国家的掠夺之路,同时又把他们变成了自己的产品倾销市场。随着各大洲之间商业贸易的日益频繁,世界逐渐由孤立、分散走向了整体发展。在突破这一重点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地图、大小字的讲述等,联系所学内容讲清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历史背景,使学生在了解这个大背景的前提下整体感知新航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都极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准备了条件。第9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课书分三个小目:革命爆发、权利法案、历史意义。革命爆发包含了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这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初步感知。《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一个重大成果,很明显以它为小标题说明它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权利法案》部分首先介绍了光荣革命(《权利法案》颁布的一个历史背景),接着介绍了《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权利法案》的中心内容就是限制王权,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后来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来进一步限制王权,从而在英国确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这种政体后来又被封建残余比较重的日本所仿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更为迅速,这使得欧洲、北美等地的国家纷纷仿效,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从而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教材在小字部分对其进行详细讲述。第10课:“美国独立战争”,第11课“法国大革命”分别介绍了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情况。教师要强调的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独立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中所颁布的文献《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均对各自国家的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分析这两部文献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中分析归纳这两部文献的历史作用:都推动了革命向纵深发展。尤其是《人权宣言》更是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先进的社会确立后必然要求有先进的生产力与之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第12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新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要求是“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中的作用”、“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教材总共分了4个小目。第一目珍妮机的发明,讲述了珍妮机发明的历史背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经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就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小字部分还介绍了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最后介绍了英国棉纺织业的一系列重大发明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互相促进)。第二目“瓦特改进蒸汽机”是本课的重点,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瓦特为什么想到要改进蒸汽机?(之前所用的动力都有局限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之前人们普遍使用哪些作为动力?这些动力分别存在怎样的局限?”,大机器生产的发展需要一种新的动力)瓦特是怎样改进蒸汽机的?(课文小字部分详细讲述了)瓦特改进蒸汽机有什么重大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步伐,将人类带入到“蒸汽时代”)第三目“火车的发明”主要讲述了火车发明及其影响,关于这个内容教师可以联系到最近的中国铁路局的一次火车提速,引导学生思考“火车提速对社会经济有什么重大影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思考,从而使学生理解,交通工具的改进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补充: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第四目“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首先讲述了在经济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大机器工厂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场,促进了生产力的惊人发展;随后指出,这一影响延伸到了政治领域,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发生了工业革命的国家先后走上了富强之路,而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则沦为了被掠夺和被殖民的对象,使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课文小字部分还介绍了工业革命的一个附加影响,即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涌向了城市,城市化进程开始。在社会关系上也引起了新的变化,新的对立阶级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日益尖锐。单元小结:本单元从思想、政治、经济等领域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概况。手工工场的出现、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说明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一系列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有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从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第三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不难看出,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两方面的内容: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第13课“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教材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参与殖民扩张的主要国家:最早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接着是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家;殖民掠夺的方式——三角贸易;殖民掠夺的影响——对殖民国家,使他们获得了财富,增加了资本,扩大了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英国发展成为“日不落帝国”;对殖民地则灾难深重,导致了他们的贫穷落后;与此同时,殖民掠夺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联系。本课的难点在于为什么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并不是英国,为什么反而英国最后成为了世界的殖民霸主?首先因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综合国力最强大。葡萄牙和西班牙虽然最早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但是由于其掠夺的财富美并没有转化为资本,因此,其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当缓慢。荷兰最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成为了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与英国相比,无论是原始资本的积累还是工业实力都比不上英国,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英国的实力已经明显强于荷兰。其次,英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第14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有殖民压迫和掠夺就必然有反抗。教材选择了南美和印度两个地区的反抗进行重点介绍。南美这部分内容首先介绍了拉美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根本原因: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严重阻碍了拉美经济的发展;具体原因: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要求摆脱殖民统治;启蒙思想传播到了拉丁美洲,唤醒了拉美人民的民主意识;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影响了拉美人民,使他们的民族意识增强;就在此时,西班牙、葡萄牙开始不断衰落。)其次介绍了玻利瓦尔领导拉美独立运动的概况(时间;领导人:南部玻利瓦尔,北部:圣马丁;重要战役:阿亚库巧战役;结果:彻底击溃了殖民军,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结束。)教材最后介绍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今天拉美的国家格局基本上形成。这一部分需要讲清一个地理概念:拉美和南美的区别。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该地区历史上大多曾沦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通用拉丁语,因此得名。拉丁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二部分:北部中美洲包括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它们属于北美洲,南部是南美洲。简言之,南美是拉美的一部分。印度这部分内容安排与前者大体相似,分别介绍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概况及历史意义。在分析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材料,如前一课书的小字部分的内容“克莱武掠夺印度的情况”及本课教材小字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反映出19世纪印度怎样的社会状况?”通过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印度当时面临这样的困境:经济遭受剥削和掠夺,宗教信仰受到侮辱,民族危机也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的反英情绪日益高涨,最后终于爆发了民族大起义。第四单元:“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很明显这一单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资产界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新课程标准对第三、四单元的关系是这样描述的“由于资本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并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可见,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是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第16课“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讲述了这么几个问题:一,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19世纪中期,俄国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此外,教师还要补充,农奴的处境也十分悲惨,因此暴动十分频繁,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二,大致过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教师可以利用小字部分的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维护的是谁的利益?从中可以看出它的性质怎样?”从而解决了第三个问题废除农奴制的历史意义。日本明治维新这一目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明治维新前日本的社会状况。(闭关落后、列强入侵,而此时国内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二是明治维新的过程。包括时间、领导、主要内容等,其中教材通过课文大字和小字、图片等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三是明治维新的影响。明治维新的影响可以从进步性和局限性角度,结合中国史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最后归纳。明治维新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可是说使日本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通过对中国的肆意掠夺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须的一切条件,如劳动力、原材料、资金、市场等,从而使日本在19、20世纪早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同时,由于改革布彻底和封建势力强大,因此,改革还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第17课“美国内战”这一课分为三目,分别为“美国领土的扩张——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战争的爆发——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战争的开始”、“北方取得胜利——战争的经过及评价”。第一目美国领土的扩张介绍了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的情况,而美国领土的大面积扩张激化了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当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时候,战争爆发就不可避免了。因此,这一目应该说是南北战争爆发的一个大前提。第二目“战争的爆发”部分 首先介绍了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南方种植园与北方资产阶级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的表现(劳动力、市场、关税和原料等)、矛盾的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战争的导火线——林肯当选为总统。美国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解决一个问题美国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性质怎样?有怎样的社会地位?对于种植园主,马克思曾经给过这样的定义“这种把自己的经济建立在黑人奴隶劳动上的资本家,他们采取的生产方式不是从奴隶制产生的,而是接枝在奴隶制上面的”,可见,马克思认为种植园主实质上是资本家,那么这种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应该理解为是一种使用奴隶进行生产、且与资本主义市场相联系的一种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使用奴隶生产就会使大量劳动力被禁锢在种植园里,而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双方必然会在劳动力方面存在争夺。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就决定了他们的农产品也需要市场,而他们的市场不是国内,而是大部分选择在国外的欧洲,并希望降低关税来获得国外的廉价商品,这又使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失去大量的原材料和市场;在北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种植园需要大批廉价劳动力,黑奴贸易刚好就提供了大量的又便宜又能干的黑奴,而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因此,在独立战争前,奴隶制种植园不仅不是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种植园主和资产阶级共同领导了独立战争,并在美国形成了北部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共存的这种一国两制的状况。美国一国两制的状况维持了60年。到了1850年左右,南部和北部之间为奴隶制的争执开始白热化。其实,他们争论的焦点不是美国南方是不是应该废除奴隶制,而是新加入的一些州里是不是允许奴隶制,这关系到自由州同奴隶州在联邦政府内的权力分配上的平衡。1850年的协议暂时维持了联邦内自由州与奴隶州数目上的平衡,从而继续了一国两制的局面。然而,这一局面很快就受到冲击。1850年后,美国共和党在北方崛起。共和党希望美国辽阔的西部新边疆能够避免奴隶制,实行自由劳工制度,因此坚决反对奴隶制向西部各州扩张。(也就是主张限制奴隶制)因此,南北矛盾尖锐化。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第一次当选美国总统。林肯的当选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南方人士。他们失去了对联邦的信心,觉得南方的利益已经不可能得到联邦的保护。于是,脱离联邦、自立政府的主张获得响应。第三目“北方取得胜利”,课题就指明了战争的结果是北方获胜了,可以引起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势力比较弱的北方反而取得了胜利?”这就牵涉到林肯政府颁布的两个重要的法令《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教材在课文大字和小字部分讲述这两部法令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两部法令的重要作用——为北方赢得了人心,扭转了战争的形势。这一目还有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即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教材在课文最后一段讲述了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废除黑人奴隶制等角度分析)。然而,南北战争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可以从今天美国的现状入手分析,使学生了解,内战并没有彻底消灭种族歧视,尽管黑人在法律上被承认为美国公民,但是在政治、经济上仍然受着白人统治者的歧视和残酷剥削,直至今天种族歧视仍然存在。(生活中的典型的例子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孙通过美容手段把自己的皮肤漂成白色)第18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课题可以看出,这课书讲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材在第一目就介绍了英国宪章运动。包括宪章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性质。其中,宪章运动的背景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个难点,教师不妨把这个问题进行解剖,分别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对工人的态度、工人的处境等角度进行分析。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对外的殖民掠夺中又占领了大片的海外殖民地,因此,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与此相伴随的必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暴露;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过程中,受巨额利润的刺激,资本家变得日益惟利是图,残酷的剥削工人,而工人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却一无所有。双方之间的矛盾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工人自发斗争而激化,而工人在这些自发斗争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斗争觉悟。本课的重点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部分需要解决两个重点问题: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大小字部分内容,再补充相应的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阶级斗争再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因此,它的发表,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二个重点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教材在第二目的第一段大字部分就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两大条件:工人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对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继承使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思想基础。其实,马克思主义诞生还有一个社会经济基础,即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个大前提。教材第三目“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到高潮的表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次伟大实践。教材从巴黎公社的成立、失败、意义几个方面介绍了巴黎公社。其中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所讲述的历史事件和图片材料,结合教材的思考题“为什么许多人来到巴黎,都要到公社社员墙凭吊?”如3月18日革命——反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精神、“五月流血周”和拉雪兹公墓社员墙等所表现出的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精神;建立巴黎公社所体现出的创造精神等。第五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材把第二次工业革命单独成一章,可见它在本册书的重要地位。 三、教材的使用建议(一)、重视正文前的教材说明   许多老师或许都有这样的习惯,拿到教材一般先关注教材的内容、版面等,而对正文前的编者说明很少关注,也许认为这些都是编者的客套话。个人认为其实这个编者说明应该有更重要的作用。从它的基本构成来看,第一段主要是对本套教材的总体特点简要进行了介绍,提示教师在使用过程中着重注意的方面或者是一些教学建议等。后面几个段落主要介绍了本套教材的一些基本结构,以及编者这么安排的用意,给教师和学生使用教材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因此,从这个编者说明的内容来看,认真阅读并理解这个编者说明对正确领会编者意图、使用好这套教材是十分有帮助的。(二)、文化课的教学组织中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1、注重讨论的有效性,避免流于形式的讨论。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本套教材的一大特色,因此教材在课中和课后都设置了许多讨论和探究活动。如…..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老师们为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十分注重这些活动。然而从我所到的课堂莱看看,这些讨论活动要么就是流于形式,无法真正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要么就是讨论活动成为了个别优秀学生畅所欲言的讲演了!我在上学期结束时曾就这一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在回答  那么,怎样组织讨论最具有实效性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关于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讨论》) 2、运用好教材中的图片和历史地图册进行教学,增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时空概念。《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掌握基本历史知识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古人曰“左图右史”,可见历史地图对历史学习的重要了。的确,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当遇到政权疆界、都邑位置、民族分布、战争势态、交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时,历史地图通过用点、线、面、颜色、符号和文字阐释事物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不但能把地面上有形的物体根据需要表示出来(山脉、河流等),还能把无形的东西反映在图上,将无形变有形、抽象变直观。世界历史尤其如此。如欧洲文明的起源这一课中,由于古代希腊和罗马都位于地中海,也都位于一个半岛上,学生很容易把这两个古文明混淆掉。教师通过地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清楚了了解两大文明的地位位置,同时通过据图介绍两者的地理环境,加深学生对希腊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国的繁荣的理解。                                              本套教材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图片使用得比较多,而且老师们在教学中出于增强直观性和激发兴趣的考虑,往往也喜欢补充一些图片给学生。这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前提是用好图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演示图片呢?(课例分析) 3、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合理处理课文小字和“史海拾贝”部分内容   老师们在实践过程中反映出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和后面的补充史料。课文小字部分和“史海拾贝”一般都是对该课内容的拓展、解释和深化,大多是课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学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如果上课过程中把这部分内容全部介绍进去的话,时间就会不够,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尤其是很多老师受大纲版教材的影响,总认为小字部分的内容实际上是以前要求掌握的内容,不讲清楚,学生不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会在思维上产生混淆,因此,拼命挤时间对这两部分的内容进行讲解。   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小字部分的内容呢?我认为只要遵循以下原则: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重要知识点、培养学生能力的内容详讲(从应考的角度来看,有助于突破重要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对学生有益的内容多讲(从完善学生素质来看,如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格、塑造良好品质等的相关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重讲(从历史教学的基本功能来看,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的相关内容);要分清楚什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什么是对学生有益的,什么是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内容的,教师就必须要认真的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和当地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教材了。而对于“史海拾贝”部分的内容,教师同样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要么放在课堂上以历史信息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要么在课后设置一些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根据这部分内容思考,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4、注意把握本书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新课标教材与原教材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注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但培养创新意识,需要有一定量的历史知识作为基础。我们老师有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历史学习必须经历一个先死后活的过程。什么是先死?就是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使有关的学习内容重点化、条理化、整体化。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其一,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复习;其二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历史基本知识的纵横网络,使所学的教材内容能够得到合理归纳,实现学习过程的“从厚到薄”。所谓“后活”指的是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先前的“死”是后面的“活”的基础,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和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根本不可能谈什么对历史的感悟和理解,更不可能通过学史来启智了!学生怎样才能很好的“学死”世界史部分这些头绪繁多而且时间跨度相当大的内容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注意把握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首先是要把握教材主题特征。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每一学习主题包括的课程内容,因为每一内容都是按主题要求精选出来的,是主题的具体体现。主题是各子目的灵魂。教材体现了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教师要运用好每一课设计的板块、栏目,导语、辅栏和学习与探究是以学生为本设计的,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老师要在课堂上发挥各自栏目、板块的功能,结合教材栏目的教与学的过程,灵活穿插运用,让课堂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举例——19中左辉东校长的教学示例模式。每堂课学生先看书,找出书中各子目之间的关系,各子目包含的基本知识点,并拟出板书提纲。通过这种形式,一是让学生阅读了课文,了解到了本课的一个大致内容。二是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单元回眸、或设置单元复习,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概括、整理,理清各部分内容、各课书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本单元中的地位。 5、注意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目前历史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要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关世界历史知识的网络,但这个知识网络不应该是封闭的。近年来,在编写新课标初高中世界史教科书时,编者已经开始注意打破原有的封闭状态,试图在中外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因为它只是在建立本学科内部的联系。从更广阔的背景上看,如何建立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历史与地理、政治、语文等学科的有机联系,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做出一定的探讨,那么,不仅对教学和研究都十分有益,也会推动教材的进一步改进。由于教材的内容日益广泛,初中历史教师所要涉猎的范围也越来越宽。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老师的沟通,如与政治、地理、语文、美术、音乐老师的沟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有关部分。 6、注意与高中教材的衔接【1】注意内容上的衔接   学完这一年,学生马上就要进入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受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编写篇幅的影响,初中历史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无法及顾及到代表性又顾及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很多高中老师都在抱怨,现在的初中毕业生在进入高中后,历史知识根本就是杂乱无序、零散而肤浅,往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来适应高中的教学。尤其是有些内容在高中阶段属于必修中的重点,而初中阶段只是大概提及或根本未提及。因此,老师们还是要注意一下高中的新课程改革,注意在内容上与高中的衔接问题。   如: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整册教材一共7章,用一章的篇幅来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可见它在世界政治文明历程和教材中的重要地位。该单元包含了第5—8一共4课,第5课讲述爱琴文明与古希腊的城邦制度;第6课讲述了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第7课讲述了古罗马的政治体制与法律;第8课探究古代政治制度的异同。翻开我们的9年级上册教材,除了罗马法之外,其他问题都有提及。不足的是关于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的发展线索,教材分别在三课书中阐述,第3课讲述了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第4课讲述了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的衰落),第6课讲述了罗马的扩张。教材对罗马历史的这种介绍方式使学生很容易对罗马各阶段历史产生混淆,对罗马历史发展的线索不清,也就很难对罗马历史形成完整而系统的认识。因此教师可以在这一单元后设置一节复习课,把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线索理清:大河流域的文明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海洋文明的典型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古罗马的历史大致经历了“王政时代”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东罗马帝国衰落。 【2】注意中外历史的联系对比     由于高中教材都分专题介绍,如必修(1)第一单元介绍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二单元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三单元介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四单元介绍内忧外患和中华民族的奋起,第五单元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民主革命等,从这编排来看,教材对中国史和世界史采取了混排的形式。   为了让学生进入高中后较好的适应高中的这种教学形式,9年级教材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如教材在介绍西欧城市的兴起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欧洲的封建城市与唐宋时期的中国城市有什么不同?”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在中外历史的联系对比上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如有一位历史老师在上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的时候,把美国南北实行不同经济制度的这样一种一国两制与中国现行的一国两制进行了联系与对比,既加深了学生对美国南北战争背景、原因的认识,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中外历史的横向联系能力。 【3】注意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   初高中教学中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我想就在于学习方式的差异。如果说初中的探究更多在于形式的话,高中更多的应该在于探究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为了适应高中的学习,初中阶段我们就该为将来的自主探究学习打好基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呢?   首先教师要理解什么是探究性学习。简单地说:探究性学习就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与接受性学习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既然我们知道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通过探究获得结论,那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不妨做以下一些尝试: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和探究的源泉。保持一时的兴趣并不难,难的是使学生保持一种持续的探究兴趣。老师们不妨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尝试培养学生的持续探究兴趣。 1、虚拟历史情景,培养情感体验,激发探究兴趣如在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和重大意义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可以虚拟这样一个情景:“假如我们是生活在18世纪,我们的生活是个怎样的情形?假如我们生活在18世纪末期,我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到了20世纪初又有什么改变呢?这些改变对于人们生活、社会的进步有什么作用?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改变?为了配合学生的体验,教师可以适当的提供一些关于当时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相关史料(文字后图片或音像),使学生了解到两次工业革命前后社会生活的变化,为探究奠定基础。 如果这个活动组织得好,学生的探究意识被调动起来了,那么他们从这个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比教师灌输给他们的要强烈得多,也持久得多。而且在这个探究活动中,也能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2、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探究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与学生关于比较密切的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是最能引起学生注意或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也表明,学生不仅仅对浓缩于教材中的历史感兴趣,对于身边的事物和现象甚至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因为,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来看,对学生而言都比较陌生,这就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又去掉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精彩内容,因此,很难持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实践中,老师们就发现,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往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有位老师在讲解美国南北战争时,将南北战争前美国一国两制的这种社会背景与中国当今实行的一国两制进行联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将遭到失败,较好的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容易引起学生对这一部分历史的亲近感,加深学生的理解。3、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一般来说,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史料法   即学生通过研读历史资料,获取信息,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最直接的历史研究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思维发展特点,通过史料理解历史,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并锻炼具有独立性和想象性的创新思维,对史料的阅读和学习,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象历史学家一样对历史进行科学的研究,在与凭据的条件下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学生在史料的掌握和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无法与历史学家相比,特别是初中生,就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读懂某些文字史料,教师可以扩大史料的选择范围,在近现代史的学习中,除了原始的文字记载外,可以提供学生一些来自报章、杂志的文章,一些重要人物的回忆录。对于学生选择的史料,教师要给予指导并帮助学生去伪存真,避免学生对史料的错误理解和运用。史料法的关键在于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使用少而精的材料,而课外可以指导学生查看更多的书籍。②合作法即学生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方法,然后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这种探究方法可以促进知识信息的互补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对掌握信息的理解上深浅不一,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因人而异,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掘和利用学生中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之间达到知识互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社会的多元化和民主化,培养与别人的和谐相处,通力合作的精神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科学研究比以往更加需要团队合作和群体效应,探究性学习自然也不例外。③调查法即学生通过对周边事物、人物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和材料,然后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结论的学习方式。为了保证调查质量,在开始调查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明确调查目的,选定调查对象,落实调查方法,收集调查资料,并拟订一份较详细的调查计划,避免学生满怀兴趣结果无功而返。调查法的关键在于要根据准备解释的事件选择相应的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社会调查法、实地调查法、网络调查法等。这种方法适合于继承性较强的一些历史现象的研究。如有位老师在讲《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时,组织学生做了一个小调查。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衣、食、住、行及工作、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对比今天的衣、食、住、行及工作、社会保障等,感受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探究性的学习,不仅使学生看到了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历史,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达到求知的目的。④质疑法即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挑战某些书本结论,然后寻找相应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是一项极赋进取精神的学习方法,对既定结论的质疑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必要条件。有思考才有质疑,有质疑又将引发进一步的思考。而在以往的历史学习中,师生习惯于接受书本中的结论,使历史学习变成了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忽视了历史学习本身对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简单的历史思维定式,只会把学生变成简单记忆的“立地书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传统结论,不但要勇于质疑,更要善于质疑,并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探究,将学生引入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反思性思维是一种促进。但是,要注意的是,质疑不是要推翻一切,而是一种学术的扬弃,是为了促进学术的交流与发展。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道德立场,并“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到底是奴隶制的存废还是奴隶制的扩张”这一问题,教材所给的结论的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其实,南北矛盾的焦点我认为应该是奴隶制的扩张问题。大纲版教材中有一副关于奴隶制扩张的示意图,我想这一副图片已经很好的说明了双方的焦点在于“西部地区是实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还是实行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以使用的方法,例如比较法、综合法、演绎法、归纳法等等。所以,在探究性学习中如何选择使用的方法,并没有一套刻板的公式可以遵循,而且也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如果孤立的运用,则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要注意在明确主要探究方法的同时,将多种探究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一起使用,例如史料法与质疑法的结合,小组合作与调查法、史料法的交替使用等。 (三)如何设计和开展活动课?在本套教材中,活动课占有比较大的篇幅。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老师们为了抓基础知识,往往对活动课要么一带而过,要么干脆就忽略掉了,再或者就是上公开课的时候作为表演展示展示。无论是从课程设置者的用意还是从活动课本身的功能来看,忽略掉活动课无疑是失去了一个培养学生能力的契机。那么为什么要开展活动课?究竟该怎样开展活动课?我们还是一起来看看一段视频吧。(关于历史活动课的展开)四、教学建议1、重视学情分析   与教材分析同样重要的时学情分析。很多老师重视教材分析,但是对学生的学情往往有些忽略或者想当然。我曾经对我区的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学生卷种问及“你喜欢历史课的原因”这一问题时,600份有效试卷中只有137位同学认为是由于历史老师的课上得好而喜欢历史,占调查人数的28%。同样的问题在老师问卷中,13位初中历史老师有8位认为是由于自己的课上得好而使学生喜欢历史课,占调查人数的70%多。这两个数字我相信应该可以说明这么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区初中历史对自己教学的盲目自信;二是老师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而对学生学情的充分了解往往会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就如我开头介绍的这个课例,开篇的导入可以说很能吸引学生,然而最后无法成功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其中一个关键的地方在于对学生学情的不了解。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社会教材中已经学过,因此,大部分内容已经比较熟悉,而教师设计的第一个活动环节——体验纸发明、改进前各种书写材料的不足,从而认识到纸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意义就有些幼稚化倾向了,最后给学生的感觉就如配合老师做了一次游戏而已。   对学生学情了解不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又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提问。很多老师喜欢提问,有些课堂基本上都由“问—答”组成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种做法没错,值得提倡。但是,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足够关注这些问题哪些是由价值的问题哪些是没有价值的问题?提问的方式是否妥当?问题提出来后,给学生是否留出了足够的思考时间?在我的调查问卷中,关于“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会——”这一问,只有135个学生回答会积极思考,占学生人数的27%,相反有129个学生回答等老师说出答案。在“你较少回答问题的原因是”这一问中,28%的同学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太难,经常答不出“,23%的同学回答“问题太简单,直接在书上可以找到答案”,28%的学生反映“提问时间太短,来不及思考”,另有20的同学反映他们老师很少提问。在“历史老师所提问题中,最多的是哪一类问题?”这一问中,有51%的学生反映是“书上有现成答案的问题”(我的理解是为了问点问题而设的问题)。我想这组数字应该可以反映出老师们在提问上的不体贴了。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多久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是否对这种提问的方式感兴趣?老师们对这些基本学情的不了解直接导致了课堂提问的失败。 2、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古人云“亲其师然后闻其道”,在历史教育日益功利化的今天,由于受考试的影响,地位已经一落千丈。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光在教学技能上下功夫是不够的。我们区有这样一位老师,原来的专业是学工商管理,调到我区后专业不对口,先后改教过政治、历史、英语等学科。她教哪个学科,无论是在学校的调研考试还是在区统一的调研考试中这个学科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更让人感动的是,无论教哪个学科,无论带那个年级,学生都非常体贴、非常喜欢她。在一次初三的复习研讨会上,我问她是如何做到这一些的?她的回答很简单:我喜欢根孩子交流,经常根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状况。而且,因为喜欢学生,她想了很多办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如到了初三下个学期,由于进入了三伏天,天气热,人又经常昏昏沉沉,学生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少。她便带着学生每次上课前表演一个小节目,或一起玩一个小游戏,时间不长,5分钟。由于规矩是事前定好了的,学生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就会想想表演什么节目,或今天能看到什么节目?于是对她的课充满了期待。她还在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簿,每次课后学生到组长那儿把这一次课中的收获或对老师教学的建议写下,她再根据学生的这些建议、要求完善教学。这样做她认为又这样一些收获: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增强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我想这应该就是她一个非专业老师每每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取得很好成绩的关键吧。   其实,从历史教育质来看,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教师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也许比课堂教学中的灌输对学生影响更大、更有效。 3、抓好校本教研,同伴互助,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水平。在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教师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而校本教研活动是我们历史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交流平台。以校为本的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以校为本的教研,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我们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校际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学校要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校本教研的核心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教师的“自我反思”。【1】在校本教研中,要发挥学校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区域教研优势。我们教研员要经常下学校,为教师服务,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学习新课程理念,分析教材,研究教法及学法,推广经验,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帮助教师成长,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展示历史教学的魅力。4、重视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究竟是知识的掌握还是能力的培养?还是培养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人?有人从教育的功能角度对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在促进人的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人格的养成和提高;知识的学习、运用和创造。历史教育在很长的时期内,都十分重视人格的培养和提高。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教育逐渐偏离了这个目标,过分的注重知识的学习、运用和创造。也正因为此,才出现了“国足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大声喧哗、嬉笑、打手机等,让国人寒心”的事件,才有了杨丞林的“抗日战争打了11年”和赵薇的日本国旗服事件。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历史教育的目标定位上开始注意使历史教育回归到其本质,即历史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教育科目。历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人文素质教育。这种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包括了人文教育,还包含了公民教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等。也就是说,历史教育具有三大基本的教育功能:人文教育、公民教育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英国曾经强调“历史学习是我们文化传统的一个基础部分,历史能够帮助学生进入社会,了解本地区的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成为一位优秀的公民和爱国者,历史教育是作为世界公民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可见,公民教育被置于了历史教育功能的一个显著位置。那么什么是公民?公民实质上是指具有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国家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什么是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公民身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认同。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这种认同感。课堂是落实历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也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公民教育呢?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公平的教育环境  课堂中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就是现代社会公民环境的缩影,因此,实施公民教育首先就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公平、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理解学生的差异,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讨论、辩论或者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共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其次,挖掘公民教育素材,丰富公民教育的内容   历史学科的内容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方面的内容,在实施公民教育中有其他学科难以取代的作用。   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引进一些今天的素材。如前几年社会上曾经讨论过的问题:“要不要整葺圆明园?”教师可以介绍当时社会上的两种观点给学生:整葺(为了恢复过去曾有过的辉煌,给今天的人们展示当时中国的强大和精湛的建筑艺术)、不能整葺(作为历史的见证,时刻警醒国人:要强大,落后就会挨打!给今天的孩子们提供鲜活的历史教育素材),然后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在历史教学中也经常进行类似的尝试,如这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题目,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达成这样两个目的:加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扩大学生的历史认知的范畴,关注我们身边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一)探究题(1)左图中的人物是谁?从图中信息分析他是哪一方面的杰出科学家?(4分(2)他有什么重大发明?(2分)这一发明对世界有什么影响?(4分)(1)左图叫什么名字?它是什么时期的青铜器精品?(4分) (2)长沙晚报曾以 “欢迎国宝回家”为题报道它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的消息,为什么长沙晚报说它是“回家“?(2分)(3)长沙晚报为什么称它为“国宝”?(4分)除了课堂外,其实课外活动也是进行公民教育的广阔战场。通过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充实公民教育的内容,提高公民教育的效果,检验公民教育的成果。在长沙,老师们把新民学会、第一师范、七十三军烈士墓以文字兼照片的形式详细的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就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先辈们曾经为挽救民族危亡在此进行过探索、进行过坚苦卓绝的战斗!从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在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实践中,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把握新教材理念,教材结构,突出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将历史学科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真正提高课堂课堂效益,实现历史教师应有的学科价值。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演讲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