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能骑自行车能减肚子吗骑上去逛全部吗

环亚洲19国骑行实录
129527人关注
到格鲁吉亚了,又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格鲁吉亚是东正教国家,而此前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一直行走在伊斯兰教国家,格鲁吉亚在我的中期起到了一个调味剂的作用。
来到格鲁吉亚一侧,我穿过树林,村庄,翻阅空旷无边的山岗就来到了第一个城市:鲁斯塔维。此前经人介绍的中国同胞陈大哥家就住在这座城市。我按照事先联系好的路线准确地找到了陈大哥家。这是一个红盖子二层小楼,院子里正在紧锣密鼓的搭建围墙和其他屋舍。
我把车子停在门口,敲了敲门,陈大哥为我打开了房门,陈大哥笑盈盈地把我迎进屋,陈大哥的老婆和两个女儿也在家,另外还有一个翻译和大女儿的老师,老师是格鲁吉亚人,一直很想来陈大哥的女儿家做客品尝中国美食,所以我来的这天就跟着这位老师沾了不少光。
陈大哥的大女儿很活泼,爱聊天,现在在读小学,每天放学回家都会找我下棋,有时还会叫我去她的学校看他们跳舞,她的学校就在家的旁边,很近,遗憾的是我一次也没有前往。小女儿才四岁,还不会讲话,但能听懂大人讲话,很聪明可爱的小女孩,每次妈妈做饭时,都把她围在沙发后面的空地里不许她跑出来,以免发生危险,这时她就会大哭,所以我就充当起了临时保姆。
陈大哥工作忙,经常出门不在家,回到家里吃过晚饭后还会煮一锅水果汤来喝,白天有空时还会开车带着我在家附近转转,鲁斯塔维街上的建筑很多还是前苏联时期的老旧楼房,外表看上去破破烂烂,街上也没有多少行人,一派萧条贫穷的感觉。路过一个老市场,陈大哥特意带我走了进去,市场里没有多少户商家,卖的东西也大多是农副产品,买东西的人几乎一双手就可以数过来,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毫不景气的市场却是当地最有年月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鲁斯塔维距离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只有二十几公里,连接两座城市之间有许多荒废的工厂,有些被外企廉价购买,改建后又重新运行。有的工厂附近的残垣断壁是在2008年8月格饿之间的八日战争中留下的,至今战争的创伤尚未抚平。
首都第比利斯依傍在库拉河两岸,四周多山,它始建于公元前四世纪,城中大多数建筑都拥有悠久的历史,许多建筑物都留存着岁月的痕迹。城中不仅有紧密相连的居民楼,还有鹤立鸡群,高大挺拔的教堂,教堂的金色大顶金光熠熠,闪耀在城市上空,为灰蒙蒙的第比利斯增添了一抹高贵跳动的色彩。
格鲁吉亚人与人面孔相似,加之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都很接近,所以在这里有种身处俄罗斯的错觉。这里的一切接近于欧洲,来到这里,就像打开了欧洲的大门。
格鲁吉亚的葡萄酒久负盛名,超市的货架上挤满了各式各样的葡萄酒,价格从二三十元人民币到二三百元不等,价格便宜,口感醇厚,这里是葡萄酒爱好者的不二之选。
有一天,陈大哥向一个中国朋友介绍了我,那位朋友联系了第比利斯的一个电台,这个电台是私人承办的,主要用来宣传中国文化和有关中国的一切。电台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格鲁吉亚人,茶几上摆放的杂志也是跟中国领导人有关。我被安排在下午的一档采访中,简单的向格鲁吉亚听众介绍了我的这次和一些见闻。
我在陈大哥家期间抽空乘车向西,第一站前往斯大林的故乡:哥里。这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城市,城市中高大的现代楼房很少,内部仍保留着古朴的样貌。深秋,树叶随风飘落,铺满大街,人们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这里游客不多,大多是本国人,这个不起眼的小城因一个伟大的人物而扬名内外,但这里的人们似乎并不因此而感到自豪。
斯大林博物馆坐落在城市中心,博物馆前面有个小广场,广场的步道把我引入博物馆内,博物馆显得有点老旧,里面展示了斯大林各个时期的照片资料,还有他生前的一些物品,其中有个房间里展出了一些来自中国的贺寿礼物,礼物都是那个时代的风格,红色锦旗静静地挂在墙上,用鸟的羽毛拼贴而成的画是那个时代的宠儿,它们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流年岁月。
博物馆西侧停放着一列绿色的火车车厢,每扇窗户还是木头的窗框,看上去也有些年月了,这是斯大林生前所乘坐的专列。因为我不了解,没有事先购买参观门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并没有为难我,而是让我进去参观了。车厢内部就像一个家,有卧室,工作室,会议室,还有浴室卫生间,一应俱全,想必在那个年代居住在里面,伴随列车前进时晃晃悠悠的节奏应该也是不错的体验。
在哥里北边山顶上有一座古城堡,走在城内街道上时常可以看到它,这吸引了我,我爬上山顶,走近城堡,里面什么都没有,破损的城墙在寒风中摇摇欲坠,孤零零的格鲁吉亚国旗飘扬在城堡上空,里面长满了杂草,不过,中央空地上有一个很大的坑洞,还是挺让人意外的,不明白它的用处,更不明白它的前世今生。站在城堡上的唯一收获就是可以俯瞰整个哥里,站在寒风中,向下俯视,遥想整座城市的变迁和岁月的过往。这里适合一个人发呆,是回忆从前的好去处。
离开哥里,我转车连夜抵达格鲁吉亚西部重镇:巴统。这座城市当地人读作&巴图米&,而中文翻译则叫&巴统&,它位居黑岸,是一个海港城市,往南15公里便是。到达巴统当晚,明月当空,月光漂浮在黑海层层波浪之上,整座城市沐浴在各色灯火之中,街道上车辆行人缓缓向前,一派悠闲,散漫之态。
我在街巷里寻到一家正在营业的旅馆,我被安排在临街二楼的房间里,街上行人的谈话声可以清晰听到,夜色已深,我拖着疲倦的身躯入睡了。
第二天醒来,巴统换上了明媚艳丽的衣装,在蓝天的映衬下,城市显得格外美丽,方方正正的街道把古朴低矮的建筑分割开来,许多建筑外墙上都爬满葡萄藤,一片片葡萄叶微微颤动,一串串葡萄娇滴滴得坠在枝头,笔直的棕榈树一排排树立在街道一侧,偶尔在街角有一座东正教堂闯入视线,不如走进院落静静仰望教堂上的十字架,或者注视着往来礼拜的虔诚信徒,也许这是一次感受信仰的最佳机会。
被修剪整齐的草坪延伸至海边,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岸边,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有的老人不停地晃动手中的鱼竿,而有的却只有鱼线,不见鱼竿。水面下有许多水母,晶莹剔透的外表很漂亮,它们若无其事的游动着,一会儿向右,一会儿向左。
巴统海边有几处现代感十足的建筑,它们是这座城市的名片,它们面对着里海面对着世界在展示者活力四射的巴统,和开放自由的巴统。
傍晚我再次来到海边,乌云从西方天空袭来,大风卷起一米高的海浪不停地拍打着海滩,我口袋里揣着一罐啤酒,还有一个奶油面包。我坐在铺满鹅卵石的海滩上,听海浪咆哮的声音,看西边日落的辉煌。天气很冷,我把啤酒喝完,稍微暖和了一点,明天我将返回鲁斯塔维,返回陈大哥家,格鲁吉亚的行程到此为止,等待我的将是群山环绕的亚美尼亚。匆匆来到格鲁吉亚边境,这里没有城镇,只有几件商铺,我入住在唯一一家旅馆中,旅馆的院子里铺满落叶,踩上去软软的。
老板和老板娘在院子里宰羊,旅馆房间的门锁坏了,我把车子堵在门后,这样半夜就不会被误闯进来的人吓到了。
这个口岸不大,但有来自周边各国的行人,俄罗斯的商人,亚美尼亚的司机,还有阿塞拜疆的饭店老板都可以找到。不难看出这个口岸较为忙碌,是几个国家的运输大动脉。
晚上我一个人坐在床上,穿上了所有厚衣服,包着棉被,可还是觉得很冷,房间停了水,也没有网络,所以我睡的很早。
第二天早晨我离开旅馆,晨雾笼罩在山坡上,寒冷的空气迎面扑来,好在阳光尚好,不会感到难受。我顺利通过了两国的口岸,踏上了亚美尼亚的土地。亚美尼亚国土面积不大,我决心三天左右骑到首都埃里温,离开亚美尼亚的机票已经订好,所以时间不得有误。
我沿着河谷蜿蜒前行,很快,第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伴随村庄而来的是那无休止的上坡,坡度很大,我下车推行,气喘吁吁地来到山顶,放眼望去,亚美尼亚连绵不绝的群山映入眼帘,远处的山尖上被皑皑白雪覆盖,地势起伏剧烈,加之气温骤降,这可真是一大挑战。我跨上车继续向前,不一会又得下车推行,就这样连续重复了三四次,我里面的衣服被汗水彻底打透,冬日里,穿着湿乎乎的衣服可不好受,衣服好似冰冷的铁皮紧紧贴在我的身上,整个人的体温迅速下降,我不禁打起了寒战。
费了半天劲终于爬上一座山坡,我瘫坐在地上,倚靠着路牌,吃力地呼吸,汗水不停的从额头渗出来,热气从头顶缓缓向上蒸腾,我已无心享受这明媚的冬日阳光。路边有很多灌木丛,灌木上结满了类似覆盆子的浆果,紫的发黑,我贪婪地摘下许多,吃在嘴里酸酸甜甜,这或许可以弥补一点我爬坡所消耗的体能。
很快一个上午过去了,我从入关到现在向前走了不过20多公里,照这个速度下去,晚上要在野外了,可以现在的气温在野外露营无疑是一大风险,况且预计到达的时间也势必向后推迟,我现在十分疲惫,所以搭车走出大山的念头第一次在头脑涌现出来。想到就去做,我站在原地等待了十几分钟,没有车停下来,我趁体能有所恢复,就继续向前骑。
穿出一个城镇,一个大坡又摆在眼前,不巧的是,厚重的乌云遮住了天空,气温再次下降,我第二次尝试搭车。过去了几十辆车,没有一辆停下,我感到有些绝望,没想到在亚美尼亚搭车这么困难,就在我万分沮丧的时候,一辆破旧不堪的小轿车停了下来。车上坐着两个年轻人,看上去有些不靠谱。&你去哪?&坐在副驾驶的年轻人问我。&你好,我去塞凡。&我说。&我们不去那里,我们要回家。&年轻人继续说。&你们家有多远?& 我问。年轻人朝我伸出三根手指头。我心领神会,果断答应。两位年轻人统统下车打开后车门,眼前的一幕使我惊呆了,后排座椅不见了,只有驾驶座和副驾驶座,车内乱糟糟的,满是工具。不管那么多,先把车子拆了装进去。最后我弯腰钻进了狭窄的车厢,因为没有可以坐下的空间,我只能半蹲在我的车子上,整个上半身需要弯下来,脖子和头也得向前或向左倾斜,好难受的姿势,每当车子拐弯,由于惯性,我就愈发难受,感觉整个人像被硬塞进来的牲畜,不过,这总比我忍冻爬坡强多了。
车子向前走了五六分钟后停了下来,年轻人告诉我:&我们到家了!&我感叹:&三十公里路好快呀,屁股还没坐热乎呢,真不舍得下车啊。&下了车,先活动下脖子,舒服了好多。年轻人帮我把车子抬出汽车,离开前,坐在副驾驶的年轻人指了指天空又拍了拍胸脯最后指着我并对我说:&再见,上帝保佑你!&告别了二位热心的年轻人,我打开确认位置,&天呐!...三公里!...我才向前移动了三公里!只走三公里也要停下来搭人?这也太热情了!&我顿时哭笑不得。原来,上车前年轻人比划的&三&代表&三公里&,而我将其误解为&三十公里&,越想越觉得好笑,真是一对儿活雷锋呀!不过这也好,如果真的是三十公里,估计到了地方我的脖子也要断了。
无奈,继续向前骑,山路变窄了,翻过一个山岗,阳光从乌云中挣扎出来,照在枯黄的野草上,满眼尽是凄凉的景致,让人觉得没有一丝希望。上坡路越来越多,越来越剧烈,一辆缓缓行驶的工程车在我前面费力地爬升,发动机发出低沉的怒吼,像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实在是骑不动了,太累了,太冷了,我站在半山腰,第三次尝试搭车。我远远地望见山下驶来一辆白色小货车,在这种天气,这种山沟沟里,过往的车辆本来就少,能拉得下我和我的车的就更少了,就要傍晚天黑了,我必须要拦下这辆车,否则之后很难再找到合适的车辆。我鼓足了信心向货车招手示意,嘴里默念&菩萨保佑!菩萨保佑!&货车慢慢靠边停下,真是太高兴了,我急忙跑过去,请求司机拉上我,好在司机心地善良,决定把我带上。相比第一辆车,坐在宽敞的车厢里舒服极了,司机拿来一杯冰咖啡给我,他的目的地是首都埃里温,我在中途的塞凡下车即可,预计在一个小时后就将到达塞凡。我心里放松了许多,从来没觉得坐车原来这么舒服。
不一会儿,路过一个乡村超市,司机停了下来,走进超市,很快又从超市里走出来,司机并没有上车,而是打开了货厢的门,从货厢里搬出两箱饮料送进超市,之后上车继续赶路。没有多久,又经过一个小镇的超市,司机把车停在超市门口,又是走进超市。我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司机是专门负责给各地超市送货的配货员,难不成遇到一家超市就要停下来吧?我看到司机走了出来,我也果断下车,希望可以给司机做个帮手,也算是对司机拉我的回报。
我和司机一路上为五六家超市送去了货物,期间有的超市距离主路很远,需要拐进去再拐出来,有时司机还会为老板娘介绍我这个中国小工,司机拿来两个面包递给我,算是劳动的报酬,没有什么比劳动换来的晚餐更让人吃得踏实了。夜幕降临,山上起了大雾,司机终于在夜里七点半把我送达塞凡。塞凡因塞凡湖而闻名,塞凡湖是高加索地区最大的高山湖泊,其四面环山,像一个蓝宝石镶嵌在高加索群山之中。由于天色已晚,司机把我放在路边的一家宾馆里,这里环境设施都很好,只是价格有些高,我知道这是专为游客而建的住处,但现已是淡季,何况我没有那么多现金,后来司机为我讲掉了将近一半的价格。在宾馆宽敞的房间里,我美美地洗了个热水澡,掏出口袋里的美金,被汗水打得湿漉漉的,内衣也都久久未干,穿在身上实在难受,我统统把它们都凉在暖气上。
我躺在软绵绵的床上,回想起这一天的经历,有辛苦也有幸福。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日子,旅行也是一样,长久的骑行中偶尔换一种旅行体验也是很棒的选择。搭车旅行的偶然性和趣味性有时要大于,我接触骑行之前有过五十几辆的顺风车经历,但像在亚美尼亚这种尴尬有趣的经历还是头一回,这个国家的司机热情友好同时又善良可爱,这是亚美尼亚给我的第一印象。天亮了,我迫切的骑着车子来到了塞凡湖畔,湖面雾气腾腾,对岸的山上满是积雪,看来前不久刚下过大雪,洒满湖面,波光粼粼,湖上的教堂若隐若现,岸上的草木凋零,眼前的景色并不柔美但却足够雄壮。相比此前在旅游风光宣传照片中看到的风光相比较,眼下的实景也许算不上令人兴奋,也可能是我来的不是时候,夏天的塞凡湖没准会美得惊艳。
那么为什么我会选择这个季节来到亚美尼亚?在计划这次旅行时,我就特别想一次性走过一年四季,到各种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中体验一番。我曾在梦中幻想,骑着单车行进在亚美尼亚的雪原之上。幸运的是,我的梦想成真了!从塞凡到埃里温这70公里路,有一半荒原被大雪覆盖,被大雪覆盖的荒原仿佛沉寂在美梦中,一片寂静,雪原在阳光的反射下银光闪闪,美极了,在山下骑车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对比眼下的雪景和昨日山谷中痛苦的挣扎,我认为世界上只有这一种幸福,而让我觉得自豪的是我已经找到并拥有了。
从塞凡到埃里温我骑得很痛快,下了一个很长的大坡就来到了首都埃里温。埃里温同第比利斯一样拥有久远的历时,亚美尼亚同样生产葡萄美酒,所以在埃里温的临街商铺也总是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葡萄酒和其他水果酒,埃里温人口稠密,城中拥有许多雕塑和别具一格的建筑,令人眼花缭乱。
在埃里温西南二十几公里处有一座雪山,其因基督教的圣经《创世纪》一篇中记载,著名的[url=]诺亚方舟[/url]在大洪水后,最后停泊的地方就在[url=]亚拉腊[/url]山上,因此也使得亚拉拉特山在欧洲、西亚的基督教世界远近驰名,但这座基督教中的圣山却不属于亚美尼亚,而是在土耳其境内。在圣山下不远处有一座修道院,名为Khor Virap修道院,“Khor Virap”的本意为“深坑”,是亚美尼亚重要的圣地之一。相传引导亚美尼亚皈依基督教的“启蒙者”圣格里高利曾被亚美尼亚国王投入这里的的深坑。深坑内满是毒虫,圣格里高利在这里被囚禁13年,他仰仗神力和一位妇女暗中接济活了下来。一直等到国王冒犯神灵受到天谴昏迷不醒之后,国王的妹妹才想起这位圣人,并向他求援。后来经过圣人祈祷,国王恢复清醒,痛改前非,带领全国人民皈依了基督。
传说中的深坑现在依旧保存完好,而毒虫早就不见了,深坑内通上了电灯,里面还设有祭坛,想深入坑中需要从一个垂直的梯子爬下去大概十米的高度,坑内空间不大,四周密不透光,全部用冰冷的石头砌成。呆在坑里会觉得很压抑,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当我顺着梯子爬上地面时,坑内的灯光突然熄灭,脚下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这时我的脑子里想到的全部是曾经看过的西方灵异片,尤其是有关修道院这种宗教题材的影片,就在上月末还在德黑兰阿拉什家看了一部《招魂2》,停电发生在这种地方实在不合时宜,隐约感觉下面黑暗的坑洞中有一只手想要抓住向上爬的我...想到这里,我的汗毛孔瞬间张开,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头皮感到发麻,好在那只想象中的手手下留情,并没有置我于危境之中,我幸运地逃过一劫。
还有一个月就要到圣诞节了,埃里温的批发市场人头攒动,大家都在置办有关圣诞节的物品。一棵棵未经装扮的松树组成了茂密的森林,五花八门的装饰品摆满货架,节日狂欢在即,大家都在认真筹备。
而我却在寻找一种塑料包装,我需要购买一块足够包裹的塑料布,因为再过一天我就要乘飞机经转机去约旦了。我早早的来到机场,在候机大厅外,我把自行车前轮和车把拆了下来,放掉了车胎所有的气,然后把前轮和车把固定在车架上,再用塑料布全部包裹起来,需要包裹至少两层,以免运输途中散开或破裂。
我的航班在凌晨三点半起飞,我下午就从市区骑到了机场,所以在候机大厅等待了好久。埃里温国际机场规模很小,流动人数也不多,候机大厅外时常空空荡荡的。终于,经过三个小时的航程我抵达中转站雅典,前些天,我和一个一直保持联络的骑友小武相约在雅典机场汇合并决定一起飞去约旦。小武外出骑行已经八个月了,本打算一路骑向欧洲,可是由于冬天来了,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骑行温度,加之回家过年的心情愈发强烈,所以就决定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和我一起踏上回国的漫漫征途。
下一个航班又是凌晨,到达雅典机场时,太阳刚刚升起,机场里的旅客各个精神饱满,迎接新的一天,我却还未从昨日的疲惫中挣脱出来,还要坐在候机大厅二十个小时,于是我想睡一会儿,好补充下睡眠。没等我睡多久,就被坐在对面的一对儿好心中年夫妇叫醒了,我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见中年夫妇指了指手腕上的手表,示意我不要误了航班,我睡眼惺忪地望着他们并对二位点头致谢,然后又垂下头昏睡了过去。
晚上,终于等来了小武,虽说一路来我们一直有所联络,但并未谋面。小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并不善于言表,且做事严谨,雷厉风行的一个人。跟他在一起旅行,我突然觉得轻松了许多,从前需要我自己认真查阅签证信息和预定旅馆以及各大景区攻略,在小武的到来后,一切都自动被他分担了过去,我只需要逛吃,逛吃就可以了。我们按照计划飞到了约旦首都阿利亚皇后国际机场,到达机场时是凌晨三点钟,顺利的办理了落地签,凌晨的机场人不多,我们把车子组装好,一切就绪,等待天亮离开。自从在乌兹别克斯坦和俊分开后,我一个人旅行了三个月,我并不担心一个人的旅行会变得孤独和寂寞,反而很喜欢一个人自由自在地畅游。在小武到来以后,我会有更多的期待,期待于两个人旅行的欢乐,期待于旅途更多的未知。
天亮了,我们走出机场,本以为纬度更接近北回归线的约旦会比寒冷的高加索暖和许多,可未曾想一阵寒风吹过,仿佛又回到了亚美尼亚。我们赶紧戴上了毛线帽子和头巾手套,这里的阳光倒是明亮的很,四周尽是荒凉的戈壁,道路两旁栽种着高大的椰枣树,椰枣树巨大的叶片像夜空中绽放的烟花,为荒芜的戈壁增添了一份情趣。
起初,我们并没有骑向安曼市区,而是向南拐进一个偏僻的村子,因为我们要去寻找一个中国驻约旦工地,那里有一个我的老乡,他愿意为我们提供食宿。约旦的村庄分布在沙漠中,街上没什么人,流浪的野狗倒是不少,许多狗只是远远地朝我们叫,叫声慵懒,似乎并不打算要与我们一战到底。道路远处有用木头帆布和塑料搭建的临时,那是沙漠中贝都因人的家,帐篷外成群的骆驼和绵羊共享一块领地,皮肤黝黑的小孩子把掉队的小羊重新驱赶回羊群,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经过一番寻找,我们终于来到了一处工地厂房,厂房被一圈天气网围绕,我的老乡放下手头的活儿,来为我们打开大门。他叫董强,家在附近,离我家并不远,为了迎接我们,他起的比平时早。厂房有许多房间,目前只剩下董强和另外一个朋友。
由于大部分工人都已经回国了,厂房久久没有生活的气息,所以略显有些破败冷清,厂房的上边是工人的驻地,中印两国在西亚又成为了邻邦。董强和四川朋友一起煮了一大锅火锅,羊肉,鸡肉,青菜满满一大锅,好久没有吃到火锅了,久违的中国味道,我和小武两眼发光,迫不及待。在蒙古骑行时,最困难的时刻我总是想坐在热腾腾的火锅前大吃一顿,此刻如愿,夫复何求?吃饭间,董强告诉我们,在国外的工作平时很无聊,尤其是大家都回国后,剩下两个人就更是度日如年,他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无聊时就会拿起手机通过网络来跟国内的朋友聊聊天。我发现在他卧室的墙上清晰的写着一排排文字:约旦,一年又一年,足以看出身在异国工作的枯燥无聊和思乡心切之情。
酒足饭饱,我们俩实在是疲倦不堪,于是董强把我们安排在对面宿舍里,被褥是离开工友的,能躺在床上睡觉真是太幸福了,这时拿什么跟我换我都不想。董强怕我们冷,还特意点上了电炉子,我们就这样睡得昏天暗地,直到被董强叫醒,该吃晚饭了。醒来的一刻我都忘记了时间地点,好一阵我才清醒过来,脑袋浑沌一般。傍晚我听见屋外的公路上有车队和呐喊声,还有像放鞭炮一样的声音,我和小武惊奇万分,董强却习以为常,我跑出屋外向公路张望,只见四五辆汽车拉满了人,人们各个神采奕奕,有的摇下窗户把上半身探出车外,有的手里端着步枪朝天放枪,这场面我是第一次见到,还真是把我吓了一跳。董强告诉我们,这是当地人去女方家接亲的场面,他已经见怪不怪了,可我乍一看还以为是去抢亲呢。
趁在董强这里,我们打听了有关约旦的基本情况。约旦物价普遍偏高,有些商品甚至高过了欧洲国家,但是高物价只是对于外国游客而言,本地人则是另外一个价钱,约旦的财富大部分集中在个人手中,而国家政府并没有多少财富,阿利亚皇后机场正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企业投资建设,另外,约旦不像邻国,伊拉克和叙利亚那样盛产石油,主要经济支柱依靠旅游业,所以对于游客而言,这是一个昂贵的旅行目的地。虽缺乏自然资源,但老天总是公平的,约旦的石油大门被紧闭,和平大门却被长久敞开。
我和小武在这里留宿了一夜,第二天中午到达首都安曼市区,通向安曼的道路很宽阔,一旦走进市区,道路开始变窄,车辆渐多,低矮的建筑遍布街道两旁。安曼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山城,这里有发达的工商业,中心街区人挤人,各大商店内商品琳琅满目,山上的清真寺准时祈祷,历史古迹随处可见。在安曼闲逛是一件比较耗费体力的事,街道之间需要通过楼梯相互连接,这使得来往行人需要不断地爬上爬下。
每当下午,安曼全城总是身披金色的外衣,阳光照在居民楼上,光彩夺目,就像一个刚刚打开的宝盒,里面散发着耀眼的光彩。我们对这个国家充满了期待,它不仅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古迹,也有令世人称奇的死海和如火星表面一般的瓦迪拉姆沙漠,这里是水火共容的世界,这里是阿拉伯人的世界,这里是我们的新世界。
来到约旦仅仅两天,我就很想好好看看这个国家,于是第三天我和小武趁一早就整装出发,第一站是位于安曼西南方的死海。
清晨安曼的汽车行人没有那么多,除了多岔的道路给我们制造了一点麻烦外,其他都还挺顺利的,没多久就走出了城区。离开城区后,一路下坡,下坡路坡度大,距离长,我们时而在山谷中,时而在半山腰,骑行起来毫不费力,双脚保持不动,只需要控制住方向和刹车就可以了。
离死海越来越近,起伏的山峦变成了低海拔的平原,空气中没有一丝风,时至中午,太阳的威力开始显现出来。不知何时,路边出现了大片的香蕉林,这让我感到有些惊讶,我始终认为香蕉是生长在热带多雨水的环境中,以前去一带倒是蛮多的,没想到干旱少雨的约旦戈壁中也会有香蕉的种植。向西的公路走到了尽头,一个“T”字形路口摆在眼前,再向前不远就是巴勒斯坦的领地了。我们向南拐去,路边出现了一个加油站,我和小武在加油站的阴凉中仓促吃完午饭,午饭很简单,早晨在超市中买的馕饼和小武在土耳其购买的花生酱,用馕饼蘸着花生酱美滋滋得填饱了肚子,不知哪来的一大群苍蝇陪伴我们一直吃完午饭。
戈壁中的太阳很耀眼,加上午后的高温,让人昏昏欲睡,我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目光紧紧盯着公路的右前方,希望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死海的身影。“看,死海!”我朝身后的小武大喊,米黄色的戈壁中忽然闪现一块泛着蓝光的水面。我们加快了骑行的节奏,想快点走近死海,体验一番死海漂浮。
初中时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名叫《死海不死》的文章,从那时起我就对死海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个星球上居然有不会使人沉下去的水域,真是太神奇了,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漂浮在这神奇的水面。现在我离它近在咫尺,下水的心情愈加急切,我和小武不停地向海边张望,起初死部岸边被高档酒店占领,现在是约旦的旅游淡季,酒店里并没有什么客人,海滩上也是不见人影。我们打算继续沿海向南骑,找寻一处无人的海滩尽情享受死海带给我们的奇特体验。
死海是世界地表海拔最低的地方,因死海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致使水中没有生物存活,所以人们给它起名叫“死海”。死海东侧被高大的岩石山体遮掩,山体呈赭石色,同死海的死寂相比,山坡的低谷中却长满灌木丛和一棵棵椰枣树。看似干旱荒凉的山岗,实际上地下蕴藏着大量淡水,源源不断地为绿色植被提供着生命之源。
公路和死海之间隔着很高的悬崖,始终无法下去,有时路边还会出现“禁止游泳”的警示牌,死海不完全属于约旦,西边海域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划分,这里属于边境地带,一路上有好多个军事检查站,我们被其中一个检查站叫停,荷枪实弹的士兵给我们做了姓名国籍登记,并告诉我们这里不允许露营,他叫我们回去住高档酒店,住酒店这对我们而言太过奢侈,何况我们已经离开了酒店。在检查站被耽搁了一阵,临走时士兵给我灌了半瓶饮用水,谢过后我们向前继续寻找合适的地方。
距离军事检查站不远有一个消防队,在伊朗我经常借宿在路边的救援队和医院,这一次我想应该也会被消防队收留。于是我们推着车子慢慢走进大院,消防队门外站在一个哨兵,我向他诉说了借宿露营的请求,哨兵犹豫了一下还是拒绝了我们,看得出来这里地处边境,管理严格,就连消防队周边也不让停留,我们也没有再为难哨兵,骑上车子继续南下。
公路与死海之间多为未经改造的野地,要么陡峭,要么禁止野营。好不容易看到一个被废弃的小房子,可那曾经是军事检查站,私自住进去又怕被士兵发现影响此后的行程,无奈只能再向前看看。死海海水很蓝,对岸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同样的山峦,海面波光粼粼,海浪不停地拍打着礁石,礁石上覆盖着一层白白厚厚的盐碱,仿佛是下了雪,结了冰。
天色渐晚,我们俩已经走到了死海的最南端,如果再不停下,今天就没有机会下水了,本该愉快的死海之旅,没成想这么叫人苦恼。公路前方有一块绿洲横海岸边,我认为那里一定有人居住的村庄,我决定到前面的绿洲看看,找一户人家借宿。走近一瞧,果不其然,这里有耕田,有房舍,有羊群还有餐馆。这里的人居住的房屋都是临时搭建的帐篷,因为他们都是游牧民,居无定所。我和小武赌博似的决定今天就在这里过夜了,已别无选择。
我们小心翼翼的走近一户人家。“你好...!你好...?”我朝帐篷远远地呼喊。不一会儿一个蒙着黑色头巾的妇女从帐篷中探出头来,看了一眼又缩了回去,随后从帐篷里走出两个男人和一个小男孩。“你好!我们从安曼骑车过来,我们可以在这里露营嘛?”我对其中一个男人说。由于语言不通,我打开手机给他看此前露营的照片,他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指着公路边的餐馆用阿拉伯语对我说了一通,我并没有听懂他的意思,随后小男孩带着我们俩来到了餐馆,他示意我们可以在这里露营过夜。赶巧餐馆老板刚开,我又像老板解释了一下,老板是个中年男人,很痛快的就答应留下我们。
终于找到合适的地方过夜了,来不及多聊,我们把车子停好后,赶紧朝海边跑去,本以为小男孩会跟我们一起前往,这样也好有个当地人带路,可走了一半,小男孩就离开我们回家了。也许死海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大水池而已,没有丝毫的吸引力,人家也许早就玩腻了吧?或许人家和我们的认知正好相反:世界上还有会淹死人的海?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们加快步伐,眼看太阳渐渐接近地平线,海边离得还很远,我和小武边跑边敦促对方加快脚步。
来到海边着实费了不少力气,海边没有一个人,满地都是淤泥,这里距离公路至少一公里,我连忙脱下鞋袜和衣服,走向死海,小武在岸边等我,他不打算下水,我光着脚在泥地上深一脚浅一脚,淤泥下方很多石子,脚被石子戳的很疼,我踉踉跄跄好不容易走到了海水里,海中风浪很大,如果想完全躺在海面上还需向前走十几米,在这样的淤泥石子上行走一米都十分艰难,更别说走进大风大浪的深水处了。我担心前方水下有更深更软的淤泥,也担心我的脚难以适应踩在石子上的疼痛,我站在原地停顿了几秒钟,眼巴巴看着眼前的死海,心里却觉得它离我那么遥远,思前想后,最终我还是决定返回岸上。
重新回到岸上,我回头张望死海,不想就这么放弃,但实在是不得已做出这个选择,心里始终有一漂浮的愿望,已经来到了死海边,就差最后一步,却难以实现,很遗憾,我的双脚已经沾满了淤泥,来得匆忙,没有携带淡水进行清洗,只好用袜子擦拭了一下,就直接穿上鞋子了。这时太阳已经完全被山遮挡住了,视线受到影像,我俩开始返回餐馆了。回餐馆的路上,我心里始终有个结,但又一想,这样的死海之旅也许更加印象深刻,不必感到遗憾,起码双脚已经碰到了死海海水。
重新回到餐馆,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餐馆外面点起了灯,之后又来了几个人,都是老板的朋友,大家围坐在一起,有一个戴着近视镜的中年男人倒是会一些英语,跟我们不停的聊着,他的亲戚去过做生意,他听说那里很美丽,并希望自己也可以到中国去看看。坐在我旁边的小伙子请我们喝饮料,又掏出手机给我看有关赛车的视频,这些视频都是阿拉伯地区人们的业余爱好,小伙子对赛车表现出极高的热爱。
大家聊着聊着就到了深夜,两个中年人开车送来了晚餐,我和小武离开前面的院子躲进了后面的帐篷旁,不想影响大家吃晚饭,我们俩躲在黑暗的角落又开始啃起了馕饼和花生酱。约么十几分钟过去了,老板把我们叫了过去一起吃晚餐,我们也并没有拒绝,特别想看看阿拉伯人平时吃什么样的饭菜。坐下来一瞧,两大盘的食物摆在桌子上,一盘西红柿辣椒和洋葱做成的菜,另外一盘是白色的糊状食物,叫不出名字来,此前也从未见过,更别说吃过了。这两盘菜都需要用馕饼夹着吃,馕饼中间是空心的,撕下来一小块就可以直接夹着菜来吃,有点像我们国家肉夹馍的感觉。
西红柿那盘比较常见,在伊朗也有吃过,味道也容易接受,可另外一盘就很特别了,吃在嘴里好像有面疙瘩,细细品味还有奶的味道,可能加入了羊奶或是骆驼奶吧,相比较我更喜欢西红柿那盘,不过能和当地人吃一次当地的饭菜也是极好的体验,这也是我在旅行中喜欢做的一件事。
夜里起了大风,戈壁中温度也降了下来,好在我们的帐篷搭建在背风处,并不会影响。我们两钻进帐篷准备和今天告别,睡前我再次回想起了今天的死海之旅:明天离开后,也许这辈子也不会再来死海漂浮了。此刻,死海不过离我一公里而已,虽然没能切身体验到漂浮的神奇,但死海边村庄人的热情却给了我另外一种美妙的体验,在我心里,死海永远不死,它充满了鲜活的回忆。告别死海,我和小武向南行进,一路上我们一直在纠结先去佩特拉还是最后去,因为通往佩特拉的路需要翻越一座山脉,我们俩谁都不想再翻山越岭了,但佩特拉古城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像是一块巨大的吸铁石时刻吸引着我们。
死海附近的地面时常布满白花花的一层盐碱,远看好似白雪,就连公路两旁也统统洒满盐粒,过往汽车产生的强劲气流掀起一阵阵白色旋风。如果就地野炊永远也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盐,随手抓一把就够用的。
骑在我前面的小武发现车子出了故障,变速器忽然变得不够灵敏,总是挂不上档,车子还会出现&哗啦...哗啦&的异响。我在后面帮他查看,发现链条其中一节不够平整,有些突起了,并不是变速器的故障。于是我们停靠在路边的树荫下,小武把突起的一节给拆了下来,我递给小武一个新的魔术扣,他用新的魔术扣重新把链条连接起来,可是就在最后,怎么也不能把魔术扣的两端对齐插好,连续尝试了好久,怎么也不能按动它,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我站在一旁干着急。
这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但往往就是因为这样很小的问题才导致事情无法向下继续发展。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小问题俨然已经进化为大问题,在小武不停地摆弄魔术扣的同时,我到前面招手拦车,希望可以有人带我们走一段。同时,我观察了一下周边环境,路边尽是西红柿田地,农民把从地里采摘来的新鲜西红柿摆在路边售卖,来往车辆好多是运送西红柿的,也有一些其他小货车。很快就有一辆面停了下来,司机张口就像我索要20第纳尔,人民币约200元,实在太昂贵了,我拒绝了司机,司机关上车窗一溜烟的消失在了视线中。
不一会儿又一辆皮卡车停了下来,两个司机走下车来到小武跟前看一看说:&我们去亚喀巴,不过需要付钱。&我极尽所能希望他能给我们免费送达,但还是被拒绝了,第二辆车又一溜烟地飞驰而过。我有些绝望了,连续两辆车都是同样的条件,看来在约旦免费搭顺风车没那么容易,我和小武都陷入了焦虑中,他还在不停地尝试,我站在原地发呆。就在这时,前边的一位卖菜大爷走了过来,大爷身着一身白色袍子,一头卷发加上花白的胡须,乍一看像极了好莱坞黑人影星摩根.弗里曼。
大爷把我们带到他的卖菜摊位旁,从摊位里拿来一个锤子,起初我们没敢让大爷砸,怕大爷把链条彻底砸坏了,但大爷好像胸有成竹的样子,用锤子轻轻的敲了几下,魔术扣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下子就锁了进去,看来出门骑行在外,有合适的工具还是很有必要的,我和小武终于松了口气,大爷&哈哈哈&地笑着,我们看看大爷,也跟着笑了起来。为了帮我们修车,大爷的手同小武一样被链条沾满了油污,大爷从地上抓了一把沙土,在手里搓,然后用清水冲洗掉,这方法还挺管用的,两个人的手都比之前干净了许多。
从停下来到继续上路,我们在这里已经两个小时了,总算可以不求任何人靠自己继续前进了。更换了新魔术扣的车链比以前好了一些,但还是不如人意,有时还是不够灵活,小武也不敢太过用力,但这一切总比瘫痪在原地好得多。
天气越来越热,小武的水喝光了,路边有一个村子,村子前面有一家小卖部,小武进去买水喝,我在路边等待,突然从村子走来一个大约四五岁的男孩,男孩昂着头,手里拿着一支木棍,嘴里朝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句话,我听不懂,但从语气上可以判断出他对两个陌生人的到来感到有些不太友好和紧张,我从包里拿出摄像机对着他拍摄,男孩看到摄像机变得更加紧张起来,连忙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扔下我,我被他的这一举动吓了一跳,旅行这么久,第一次被人主动攻击,而且攻击者还是一个几岁的孩子,好在男孩的力量有限,石头没有扔多远,我见状立刻收起摄像机,男孩变本加厉又向我扔了一块,嘴里仍然在朝我大呼小叫,并且转过身招呼村子里的其他人,这时小武也买完了水走了出来,我回头告诉小武小心男孩的石头,我们不想惹麻烦,骑上车子赶紧离开了。
下午公路两侧的绿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沙漠,从进入中亚开始,隔壁沙漠就是最为常见的自然景观,我并不惧怕这样枯燥的环境反而很享受在沙漠戈壁中的骑行时光。傍晚路过一个村子时,我和小武决定进入村子找块空地过夜。刚一到村头,就被门口成群的孩子们发现了,大概有二十几个孩子变我们围拢过来,一个个笑嘻嘻的既好奇又腼腆,有个别胆子大的孩子会对着相机镜头比划剪刀手和打招呼。孩子们手里的玩具都是自制的弹弓,车轮胎和其它日用品,男孩们有的赤着脚,双手和脸上布满灰尘,但每个孩子都笑的很灿烂。
路过的车子见到我们也停了下来,小武趁机询问司机去不去亚喀巴,如果顺路是否愿意带上我们,但每个司机都会向我们索要高昂的车费。最终我们来到一个政府机构大院,不过,屋子里并没有人,我们站在门口向孩子们打听情况,有年龄稍大一些的男孩为我们找来了村子里的老者,身着阿拉伯传统长袍的老者见了我们有些害羞,表示也拿不定主意。最终有一个孩子指着村子里最高的一栋建筑说那里可以住。
这座高层建筑是村子里的男子学校,也是方圆几公里内所有村庄的唯一一所学校。在孩子们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学校,带路的男孩走进教学楼找来了学校里的老师,不光在这里就读的学生都是男孩,老师也都是男性,现在学校已经放了学,老师们都在教工宿舍休息,老师把门口看热闹的孩子们都驱赶回了家,带着我们俩上了二楼的宿舍。孩子们还是很怕老师的,一直想凑上来看热闹,每当看到老师就连忙躲闪回墙后面,调皮的男同学对着小武车把上的相机不停地做着鬼脸。
一进宿舍,里面的床上躺着五六个老师,我们一一握手问候,大家都是年轻人,所以很快就熟悉起来,一个会说些英语的年轻老师给校长打了电话,并为我们保证不会出现任何意外,在边境地区任何一个公共单位都有严格的要求。随后老师们为我们端来了晚饭,吃过后我想为老师们画一幅画像作为报答,一个帅气的老师主动坐好,在我为他画画期间,另外一个老师开玩笑说他们这里没有美术老师,问我是否愿意留下教学生们画画。教学生们画画我是可以的,但是我知道这是玩笑话,况且很多方面也不可能让我留下,我只是笑了笑,他也没有继续追问。
终于画好了,老师拿在手里美滋滋的,也许这是他生平以来第一次有人为他画像,我用中文写上我的名字和日期。会说英语的年轻老师把我们俩和所有老师叫到一楼入口处,大家用地毯铺在地面上,老师们拿来了水烟和茶,所有人围坐在一起聊天,有几个老师自发站成一排,开始有节奏地舞动起来,大家一起拍手,嘴里还不停地喊着节拍。我和小武很诧异,会英语的老师解释说:&他们跳得是阿拉伯民族传统的舞蹈,表达对远方客人的欢迎。&原来如此,这种风格的舞蹈还是头一次见,有点像非洲部落里的某种仪式,看上去有些滑稽,遇到结束,我和小武鼓掌致谢。
这是一群很可爱的年轻老师,他们从大学毕业来到乡村从事教育工作,他们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课上他们也许是严肃的师长,可下了课就变回了一个个大男孩儿。大家在一起聊到很晚,第二天老师们还要上课,而学生们到达学校的时间是七点左右,所以我和小武必须要赶在学生们到来前离开,免得影响了学生。夜里我们俩在一间教室的黑板下,铺上垫子和舒舒服服地睡着了。在沙漠村庄的学校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清晨,我们早早就整装待发。天空被厚厚的云层笼罩,暗淡的光线下,沙漠格外冷寂。在远山和云层之间的缝隙中,火红的朝阳将云层染成红彤彤一大片,虽然整个人已经清醒过来,但眼前的景象如梦如幻,我轻轻揉了揉眼睛,真美啊。
清晨的沙漠公路车辆极少,我们俩自在地在公路上骑着。东方的旭日冉冉升起,一缕阳光照在我的脸上,充满了力量和希望,很快,沙漠也沐浴在一片金光之中。我戴上耳机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刻,小武远远地在前面开路,骑累了就停下来吃一口馕饼。突然在他对面驶来一辆皮卡车,汽车停在小武身边,皮卡车后方驾有一挺机枪,机枪后面还站着一个士兵,士兵身穿迷彩服,头戴黑色头套,只露出一双眼睛。我远远地听不清他们的交谈,后来小武告诉我那是军方的巡逻车,这里离以色列只有一公里远,公路上禁止停车,所以我们就继续向前赶路了。
越是向南就越是避不开一个选择,到底是向东拐翻山去佩特拉古城,还是继续向南到海滨城市亚喀巴然后再去佩特拉?后者不需要翻山,所以我们坚持向南骑。当我们来到一个路口时,路牌上有一个向左的箭头并清晰地写着&佩特拉&。这个路口旁边有两三个废弃的小房子,看上去这里曾经有一个不大的服务区,现如今只剩下一间仍在营业,房屋是铁皮搭建的,老板一个人在为路过的司机冲咖啡,我们在坐下来休息,和我们坐在一起的还有两个年轻人,年轻人在铁桶里生了一堆柴火,我们四个人围着火炉取暖。这里距离佩特拉只有60多公里,佩特拉的魔力再次将我们的心勾了去,我们突然改变主意,打算今天就去佩特拉。
可是去往佩特拉需要翻山,地图上显示后一半的路都是弯弯曲曲的,显然那里全部都是山峦。这时,天空仍然阴沉沉的,而且起了大风,我看了看东边的远山,想用下午的时间顶着风进山骑行60多公里,对于我们,这是完全做不到的。但实在想快一点走近佩特拉。只有一个办法-搭车。
我们俩一拍即合,决定了就马上去做,争取早点找到顺风车,快一些到达。赶巧,小商铺来了几个人在喝咖啡,他们开着一辆皮卡车,车是空着的,完全可以放得下我们的车,于是我们果断抓住良机,司机表示他们不去佩特拉,不过可以把我们带上40公里左右。因为前一天我们遇到所有的司机都需要我们支付昂贵的车费,所以我们俩坐在车上也是一路提心吊胆,生怕下了车司机索要车费。
车速很快,我们坐在皮卡车后面被风吹的不敢睁大眼睛,只能低下头向后看。车子很快驶进山里,身后一片广袤的沙漠尽收眼底,公路像一条蛇盘踞在沙漠之中。在半山腰车停了,车里走下两个人,这里有道路维修的工地,他们是负责维修道路的工人,我们俩坐在车后并未下车,不一会司机就把我们送到了山顶,上山的路坡度很大,顶部尚未铺设柏油路面,开车在上面倒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互相看了一眼对方,心想搭车的决定真是太明智了。
我们下车后,司机并未收取我们一分钱,直接调头按原路下了山,原来,司机特地将我们送至山顶,这样我们就不必费力爬山了。来到山顶就像来到了另外一个星球,周围的山体全部都是裸露着的岩石,亿万年的地质运动使岩石一层一层叠压在一起,岩石上密密麻麻得分布着大小不均的窟窿,看上去像是风蚀或者流水侵蚀产生的,颜色像是朱砂红,这种地貌在此前的旅途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是一片神奇的地带。
我和小武重新骑上车子向着不远处的瓦迪姆萨骑去,虽说是已到达山顶,但下了几个坡后又需要向上爬坡,有的坡度大的惊人,无法骑上去,只能下来推着车一步一步走上去,每爬上一个坡我们俩就气喘吁吁的在原地休息,就这样折腾了一个多小时还没走出去一公里,好在四周迷人景色不会让人厌倦,累了,就停下来抬头看看怪山,拍拍照。
这里有许多坡路是连续的,就像巨型海浪,我们像是穿梭在浪尖儿间的一叶扁舟,上去了,又下来,又上去了,再下来。我在一个下坡路上,想借助下坡的惯性和冲力快速蹬上下一个上坡。我迅速将变速器调整到最小的档位,双脚快速地蹬踏,只听得&崩&的一声,车子失去了动力。我觉得大事不妙,下车查看,由于刚刚的操作过快,变速器超负载运转,后拨被车轮的辐条给掰断了,小武站在一旁哈哈大笑,我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故障搞得晕头转向,哭笑不得。
冷静下来,发现这是一个致命的故障,这意味着我的车子无法进行变速调节,距离瓦迪姆萨只有十几公里了,想在下午到达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将车子的链条截断一大截,省略后拨直接把变短的链条挂在飞轮上,只用一个档位骑到瓦迪姆萨。
天气仍然阴沉沉的,山谷里吹来凉飕飕的风,我掏出截链器把链条截断,比量好应留下的长度,再截去另外一头,最后用魔术扣重新连接剩下来的链条,把最后剩下来的链条挂在牙盘和飞轮上,所以我的车子现在看来完全成为了一辆最原始普通的自行车,只有一个档位,不过这样我的车依旧可以运转,我也能够继续向前骑行了。
可是向前的道路始终此起彼伏,我依靠这辆受损的自行车艰难的向前移动着,每每遇到上坡,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坡路,我都得下来推着车子走上去,小武车子在昨天也出现了问题,今天依旧挂不上档,爬坡时也不敢用力。这样一来前进的速度被拖慢,阴沉的天气终于开始滴下雨滴,我们被困在山谷中变得进退两难,好在沙漠中的雨水并未持续很久。
艰难爬坡的同时,我一直在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完成骑行之旅。车子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损坏,骑回国恐怕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了,约旦也许是这次旅行骑行经过的最后一个国家了,到了南亚我只能改为客了,这是艰难和无奈的决定。离瓦迪姆萨还有六公里,身后驶来一辆皮卡车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司机探出头叫我们上车,他说他的兄弟在瓦迪姆萨开了一家旅馆,它可以把我们直接拉过去,我们打听好了旅馆价格上了他的车,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虽说只剩下六公里,可这六公里的坡路却够我们两个爬的,好在现在坐在旅馆的车里不必担心。到了旅馆安顿好,司机迟迟没有离开,他向我们索要约100元的车费,&区区六公里就要100元,何况这旅馆是他兄弟的,难道不提供免费的接送吗?&我们感到吃了亏,怪在自己当初没有问清楚,习惯性思维惹的祸。奔波了一天太累了,也不想跟他争辩坏了心情,于是给了他十美金,他不情愿地离开了,好像被我们耍了一样。
虽说已经安顿了下来,但我们的心始终放不下,我们的车子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旅馆老板为我们叫来了镇子上最大的一家自行车店铺修理工,修理工只有十几岁,在镇子里跑来跑去为我买来了新的变速器和链条,很便宜,加起来不到200元人民币,但质量堪忧,没办法,只能先将就着用。随后又来了一个提着工具箱的修理工,他的年龄稍大一些,但也不过20左右。我和小武站在一旁,以为全权交给他们便是,两个修理工忙活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如何更换变速器,我看得着急,眼看天色慢慢黯淡下来,所以我和小武就一起帮忙,前后花了大概两个小时才勉强更换好,低廉的变速器无法自如调节,只能满足两到三个档位之间的切换。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只能先到此为止,何况修理工也不知道如何调节,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
修理工收拾好工具站在门口,旅馆老板走到我跟前替修理工索要70元维修费,我们一听就觉得火大,明明我们花了钱买了零件,安装这种事应该是应有的售后服务,况且他们两个根本不会维修,现在却要报酬,哪有这种事?我们拒绝付钱,一脸不开心。老板又说:&如果你们不高兴,这个钱我可以替你们付,因为是我叫他们来的。&其实我个人觉得付一点钱也是可以的,毕竟两个小伙子前后也出了一些力,但70元太多了,我只给了40元,老板把钱递给修理工,修理工转身离开了。
整个晚上,我和小武心里都觉得别扭,这种感觉在其他国家从来没有遇到过,在瓦迪姆萨遇到的种种经历浮上心头,久久不能抛开。所以我们从那一刻起对景区中的约旦人开始有所提防,尤其在著名景区游客集中的地方。
(旅馆门口墙上贴着一副老板曾经的照片)位于红海之滨的亚喀巴是约旦最南端的城市,也是约旦唯一的海港。起初,我们本打算到达这里后,折返回首都安曼,然后乘飞机去或是印度,站在红海岸边,可以清晰看到对面的以色列和。已经走到了非洲的大门口,何不进去看一看呢?于是我们一拍即合,赶快去埃及使馆办理签证,下一个国家去埃及!
亚喀巴不大,但得益于海边的湿润气候,使整座城市令人心旷神怡,在海滩散步的时候总能听到商贩用中文对我们的问候,以前在别的国家听到的通常是“你是人吗?”或是用日文打招呼的方式问候,可这一次截然不同。
在埃及大使馆,我们第一个来到使馆申请签证,一小时后又来了3个中国游客,最终我们一起拿到了埃及签证,并在随后的一星期的时间里我们并肩同行游历了整个埃及。
在旅馆我和小武把自行车拆解了,车座,车把,轮子,传动系统统统扔到了垃圾桶旁,只留下了一个车架,接下来就要背包旅行了,陪伴我半年之久的“火锅号”算是完满的完成了它的使命,离开的那一刻,过去半年的旅途历历在目,还真有些舍不得。
亚喀巴是我们在约旦的最后一个落脚点,以前越是要离开越是留恋,而现在离开约旦的心情却愈加急切,约旦物价高昂,但高消费不一定能换到令人满意的服务,况且商家会经常出尔反尔。
晚上八点多,我们一行五人乘坐出租车来到了码头,办理完了离境手续上了船,船上的空间还是挺宽敞的,不过夜里没有什么游人,大部分都是埃及返乡的劳工。船在十一点多启程了,船只缓缓行进在红海上,岸上的灯火越来越远,前方一片漆黑,又是一段未知的旅途。
凌晨三点船只到达埃及海港努韦巴,我们在等候室等待了一个小时才将所有行李提取回来,原因是因为海平面过低,船只内的货物无法输出。这个码头聚集了许多当地人,大部分都是外出务工人员。边检官把我们五个游客带到一个房间,门口有荷枪实弹的哨兵,房间内的签证官为我们盖上了入境章,审查了我们的酒店预订单和返程机票。一台老式电视机播放着艳舞表演,这让我们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众所周知埃及同样是伊斯兰教国家,而这种敏感的节目却出现在政府机关,真是让人捉摸不透。边检官把我们一直送到大门口,离开时千叮咛万嘱咐:&你们去开罗一定不要直接穿过西奈半岛,最好从沙姆沙伊赫绕路过去,千万记住。“边检官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在过去两年,共有两架民航客机爆炸坠毁,造成约300人死亡,坠机事件使得欧洲越来越多的国家停止了往返埃及的航班。并且,在西奈半岛存在**恐怖势力,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埃及的旅游业每况愈下。
我们在黑漆漆的大街上四下寻找车辆,终于找到了一辆面包车,司机和他的老父亲坐在茶馆抽着水烟,喝着茶水,漫不经心。等一切准备妥当后我们启程去往沙姆沙伊赫。公路上的车辆特别少,两旁依然黑漆漆的看不到任何光亮,隐约可以看到光秃秃的山岗和无边无际的沙漠。我们都疲惫不堪,我躺在最后一排座椅上,双脚搭在行李上,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但汽车的每一次减速或是停下,我们都会马上从梦中惊醒,抬头看看前方,原来是军事检查站,松了一口气倒下接着睡,边检官的提醒让我们有时保持紧张状态,毕竟谁都不想在旅途中出现任何意外。
天渐渐亮了,公路上的车辆也多了起来,沙漠的颜色随着太阳地不断升高发生着变化,司机把我们放在一个酒店门口。离开时司机跟我们多要了10元车费,理由和约旦的司机如出一辙。我们入住的酒店曾经是4星级酒店,但这两年随着外国游客的大幅度缩减,酒店的生意也是不如从前。酒店拥有两个公共露天游泳池,还有花园,像这样条件的酒店在此前我是绝对不会考虑的,可是在现在的埃及,我们五个人开了三个房间才花了21美金一天,而且提供早餐。
沙姆沙伊赫是一个位于[url=]西奈半岛[/url]南端的沙漠城市,这里有细软的沙滩,这里依山傍海,常年阳光充足,全年气候干爽舒适,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曾经每年吸引着大批欧洲游客前来度假休闲,来到这里突然发觉我又重新回到了夏季。最近几年受恐怖袭击和坠机事件的影响,沙姆沙伊赫大街上早已空空荡荡,许多酒店商场都已人去楼空。
在我们到来前不久,埃及镑一夜之间贬值了许多,以前人民币对埃及镑的汇率差不多在1:1,而现在却是1:0.5左右,也就是说以前花同样的价格现在可以买到两个相同的产品,这对于我们刚从高消费的约旦走出来的人而言,简直就是一大福音。我们在沙姆沙伊赫的两天里,不仅可以吃到许多便宜的水果和羊肉,还能每天享受着阳光沙滩,相比约旦的开支和经历,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每天下午我都会来到海滩边,在蔚蓝透明的红海中畅游,有时还会看到身旁出现一些色彩斑斓的小鱼,玩累了就上岸躺在躺椅上晒晒太阳,再约上同伴坐在街边的水烟店点上两个水果水烟,实在惬意得不想离开。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沙漠”,这是世人对沙姆沙伊赫最初的印象,可如今变成了“一边是海水,一边是警察”。这个被誉为“和平之城”的地方曾一度饱受恐怖袭击的威胁,所以大街上随处可见巡逻的警车和挎着枪的警察。即使游客少了,生意不如从前了,但城内生活的人却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们期盼美丽的沙姆沙伊赫能重新引来世界各国游客。在西奈半岛南端的沙姆沙伊赫短暂的游玩了两日,我们其中的一个成员要独自去往另外一个海滨城市,剩下我们四个老爷们儿乘车去首都开罗。我恋恋不舍的上了长途巴士,巴士条件不错,车子也是崭新的,但是没有什么乘客。
巴士司机是个中年人,有很重的黑眼圈,开起车来也是很疯狂,一路上都是他在超车,而且遇到弯道也从未减速避让,直接一脚油门顶上去,使得对向驶来的车辆不得不靠右避让我们。我们就坐在司机后方,真是心惊胆战的,路上有许多警车巡逻,本该轻松愉快的旅程这样一来就变得不得不得让人紧张起来。
巴士在西奈半岛西侧飞驰了一个下午,傍晚来到了苏伊士运河东岸,前方排起了长长的车队,我们也被夹在中间动弹不得,前方是军事检查站和收费站,每辆车都需要依次缴费通过,所以导致大堵车。天渐渐黑了下来,大约等待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才通过了苏伊士运河,跨过运河也代表着我们终于走进了非洲大陆,开罗就在前方不远处。
在开罗的街头,我们找了辆出租车,出租车满载着我们四人和行李朝旅馆驶去。旅馆下面有条巷子,巷子里人来人往, 路边停满了小汽车,许多都是年久报废的,还能看到一两台颜色鲜艳并且老旧的甲壳虫。临街有许多水烟店,茶馆,饭馆和水果摊。人们坐在街边抽着水烟喝着茶水,放松着一天来疲惫的身躯和灵魂。在开罗,像这样的水烟店还有许许多多,有一次我们四个人坐在一条民巷里,点了几杯茶和两支水烟,也许我们是这家水烟店第一个到来的外国人,老板和邻居显得很开心,笑盈盈的与我们合影留念。当地人抽的水烟和一般游客接触的有很大不同,当地人抽的烟味更浓重,像是放了许多年后的,即使有吸烟习惯的人也很难适应那股呛人的烟味。许多开罗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在早晨坐在这样的烟馆,边抽烟边看报纸,慢悠悠的一天就从这口水烟开始,对于年轻人而言,忙碌了一天,夜里坐下来抽上一口水烟,这一天也就算结束了。
开罗的建筑是一大特色,不仅有大量的阿拉伯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和宣礼塔,也有充满西方殖民地色彩的各式洋楼,当然,也缺不了摩天大楼和现代化商场民宅。
我们在开罗的几日里每天都会光顾一家鲜榨果汁店,这里有用新鲜的橙子,甘蔗,苹果,泥猴桃,石榴,芒果等水果榨出诱人可口的果汁,不仅新鲜美味而且价格便宜,饭后喝一杯果汁已经成了我们在埃及旅行的必要环节。
来到埃及一定要去看看伟大的古埃及文明,埃及国家博物馆是个极佳的选择,埃及国家博物馆是当今世界闻名的大型博物馆之一,藏有埃及考古发现最精华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馆。博物馆内藏品数量之庞大,种类之繁多,令人啧然,想要细细品味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里有关于古埃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参观者在这里能领略到古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文明和生活面貌。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木乃伊在博物馆二楼展出,曾经威严的国王和倾国倾城的皇后佳人,到现在却变成了一具具裹着层层亚麻布的干尸了,他们躺在玻璃罩里,双臂蜷曲于胸前,安静而神秘。
而最让世人驻足的当属图坦卡蒙墓展厅,图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他9岁君临天下,19岁暴亡,死因一直是一个谜,图坦卡蒙并不是[url=]古埃及[/url]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url=]法老[/url],但他墓葬的发现则代表了[url=]埃及[/url]考古工作的顶峰,他也因此成为最著名的[url=]法老[/url]之一。
来到埃及,相信很多人都一定会去金字塔看看,我们四个人在傍晚时到达金字塔外围的镇子,在镇子里有一个茶馆,坐在茶馆三楼的阳台上,可以远远眺望夜幕中的金字塔。西方天空的余晖衬托出金字塔暗淡的轮廓,高大挺拔。每天夜里这里都会上演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金字塔灯光秀。这灯光表演听上去很吸引人,但亲眼所见后会让人大失所望, 所谓的灯光秀只是通过几种颜色的灯光交替照射在金字塔表面而已,并没有想象中的多变和绚丽,不过点上一杯茶和一支水烟,坐在阳台上和当地年轻人一起享受金字塔下的闲适,也是一件终身难忘的体验。
当真正走近金字塔,你会发现它那么不真实,很难想像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人能够建造出这样不可思议的建筑。金字塔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得名,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合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已历时数千年,就算这样,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倒,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陵墓,在金字塔群前面,还有一尊[url=]狮身人面像[/url]守卫着法老们的陵墓,它显示着国王们的权利和尊严。像这样伟大的建筑总会让我把它与外星生命联想到一起。
在金字塔景区内,总能看到许许多多的埃及小学生,他们应该是学校组织来参观游玩的,小学生们看到有外国游客经过时,总会蜂拥而上要求合影,我们每走一段就会和许多学生合影,相比起来我们也成了景区内的一道风景。
沿着尼罗河逆流而上,就来到了另外两座著名的城市:卢克索和阿斯旺。卢克索因埃及古都[url=]底比斯[/url]遗址在此而著称,是古底比斯文物集中地。现在保存较完好的是著名的卢克索神庙,其中尤以卡尔纳克神庙最完整,规模最大。
而阿斯旺则是我对埃及最为向往的地区,只因为儿时看过的动画片《海尔兄弟》中有所提及,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在遥远的埃及有一座这样的神奇建筑。我们从卢克索乘火车来到阿斯旺,从城市到阿布辛贝神庙还需一大早乘车前往。它坐落于[url=]纳赛尔湖[/url]西岸,由依崖凿建的牌楼门、巨型[url=]拉美西斯二世[/url]雕像、前后柱厅及神堂等组成。每年春分及秋分这两天,阳光会直接照进神庙洞内最深处,让整个神殿闪闪发光。后来因为阿斯旺水坝的兴建,联合国决定将神庙切割并上移,以避免神庙遭水淹没,不过因为无法如古埃及人般确切掌握天文,现在阳光照进的时间已有偏差,这虽说是一大遗憾,但能将古埃及建筑保留下来已是极好的。
阿斯旺不仅拥有神秘壮观的神庙,还有浪漫温婉的泛舟体验。每当下午时分,尼罗河上总会看到一只只扬起白帆的无动力自由自在的漂浮于河面之上,由于旅游业的惨淡,船员的日子并不好过,每来一位客人都希望他能够上船体验一番。,船员会在中途带着大家一起唱歌助兴。我们乘着帆船逆流而上,河岸是郁郁葱葱的绿树,绿树后则是金灿灿的沙漠,一群群鸥鹭偶尔划过水面,夕阳西下,天空和河面通红一片,沙山和椰枣树的剪影矗立在河岸,一切都安静了下来。天很快就黑了,风停了,我们的小船也停止了前进,返回变得异常艰难缓慢,船员不得不喊来经过的快艇将我们拖回岸边,总之泛舟尼罗河的体验称得上美妙。
行走在埃及,总会让人有种穿越的错觉,从古埃及到殖民地时期再到现代社会,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处完美目的地。这里有宰客不眨眼的景区小贩,也有憨厚淳朴的老城居民,有荷枪实弹的军人,也有散漫游荡的警察,有包裹严实的妇女,也有靓丽时髦的女子......巍然不动的金字塔和静静流淌的尼罗河千百年来注视着这片土地文明不断的分裂,融合,直到永远。
结束了在埃及的旅行,我按原计划乘飞机转战南亚大陆,这也意味着我的旅行正式由西转向了回国的方向。南亚的第一个落脚点我选择了尼泊尔,到达尼泊尔前我需要乘坐卡塔尔航空经卡塔尔首都多哈转机。
晚上我和小武离开了开罗的旅馆,拖着沉重的行李和车架来到开罗机场,开罗机场很繁忙,多数旅客来自非洲国家,其他大洲的旅客十分罕见。每个旅客都携带者许多大包的行李,每个包裹都塞得满满当当,好像都是进货的商人,个个满载而归。整个机场看上去有点混乱,但安检十分严格,但讽刺的是安检员就直接坐在安检处抽着烟,似乎习以为常,理所应当。
飞往多哈的航班,凌晨三点多到达,我们需在多哈机场等待二十个小时,好在卡塔尔航空和卡塔尔政府共同出台了一项旅游服务:长时间过境转机的旅客可以在机场申请多哈城市一日游,机场会提供巴士导游全程陪同浏览多哈城市风貌。
卡塔尔和邻居有着许多相似点,他们就像波斯湾的一对儿孪生兄弟,同样拥有相当丰富的[url=]石油[/url]和[url=]天然气[/url]资源,同样拥有众多的高楼大厦,而卡塔尔[url=]国内生产总值[/url]的人均排名则为世界第一名,这里就是财富的象征,也是我们很渴望去看一看的土豪国度。
和我们同车的旅客来自世界各地,在导游的陪同下大家在多哈的几处有名的地点下车游览。多哈市中心有许多大厦拔地而起,大厦外部统统披着玻璃外衣,到了夜里,又换上了七彩艳丽的霓虹衣裳。海岸边的富人区,整齐排列着一栋栋居民楼,楼下的海湾挤满了大小游艇。城中的绿化带总是可以看到许多市民和游人,有的在互相追逐打闹,有的在草地上享受午后时光,有的在海边垂钓......在老城巴扎中,许多身着白袍,头戴阿拉伯围巾的行人很容易使人与中东富豪联想到一起。街边茶馆坐满了茶客,和中东各国一样,大家围坐在一起,抽水烟,喝茶聊天,时间就这么变得忽然慢起来了。
我和小武离开开罗后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 机场的物价特别高,我们也没有换取许多现金,所以一直饿着肚子,但到了夜里,我们终于坚持不住,在巴扎里看到有土耳其人在卖烤玉米,于是我们就买了两个,每个售价约20元人民币,真是昂贵啊,但这20元多少会让我们缓解饥饿,想来也值了。只是这玉米有些烤和了,吃进嘴里分不清哪里是玉米哪里是和掉的部分,总之这是我吃过的性价比最低的烤玉米,看来土耳其人并不擅长烤除了羊肉以外的任何东西。不过想想这玉米的身价,我和小武还是把它吃的很干净,就当作它是个难得的救命美味.
多哈机场是三星级别机场,这里有豪华的硬件设施,许多前台客服都是一副东亚面孔,有来自中国,东南亚各国的务工人员。机场设施齐全,宽敞洁净,有来自世界各地肤色迥异的旅客,在这里长时间转机并不会觉得无聊。
晚上十二点多,小武到休息室去睡觉了,我还坐在外面的候机厅玩着手机,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有些困倦,拎着包也去了休息室。休息室里满是长途转机的旅客,小武就躺在门口的躺椅上,我一眼就发现了他,正巧他身后的长椅上没有人,我把包放在离他的包不远处,这样他醒来拿包时就会第一时间看到我的包,从而叫醒我。我睡前把手机闹铃调到最大音量,并且打开了震动功能,这样我应该就会准时醒过来。一切都安排妥当,我转了个身,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凌晨三点五十我不知怎么的突然从睡梦中醒来,拿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我正要继续睡觉时,忽然清醒过来,糟了!还有五分钟飞机就起飞了!我一下子站了起来看了一眼身后的位置,只见躺椅上空空荡荡,不见小武的踪影,我抓起背包朝地下的登机口狂奔,边跑我边低头看时间,两条腿就像要断掉一样,使不上劲。当我到达登机口时,我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两个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看到了急匆匆的我,我把手中的登机牌给两个人看,他们告诉我飞机刚刚起飞了。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心想着小武一个人飞走了,剩下我一个人还在多哈机场,这种感觉就像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我的汗水从额头上滑下,心脏快速的跳着,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事已至此,抱怨着急都是无用的,既然发生了,就要坦然面对。
我重新回到楼上的候机厅,坐在椅子上,打开手机微信,里面满是小武的消息,他在飞走前的半个小时间给我发了许多消息,显然他是不知道我在他的身后的,他以为我去了别的地方或是还坐在之前的位置吧。我重新买了一张中午的航班,然后去吃了早饭,随后在机场中游荡。小武已经到达了尼泊尔加德满都。我重新和他取得联系。
他醒来后直接跑到昨晚我坐的位置叫我,但发现我已经不在那里了,后来他来到了登机口,还是不见我的踪影,马上要登机时他请求工作人员广播寻人,重复了几次也没有回应,随后用中文播报,还是一无所获,就这样,他一个人充满疑惑地登上了飞机。我很困,但不敢睡觉,生怕再次耽搁了航班,终于在经过了将近40个小时后我顺利的降落在了尼泊尔加德满都。加德满都的机场很小,也很简陋,我一个人走出机场,门口围着许多揽客的出租车司机。我走到机场外围的马路边招手拦车,街道上黑漆漆一片,没有路灯,只能靠过往车辆的车灯辨明道路,街上的行人也不多。我上了一辆出租车,车子的空间很小,我用手机地图来帮助司机找到我和小武约定的旅馆。
加德满都的街道很狭窄,道路也不平坦,到了夜里,大部分街道是没有照明设施的。出租车东拐西拐进入了一个繁华的地段,车窗外瞬间明亮起来,街道变得熙熙攘攘。剩下最后几百米我下了车,想逛逛加德满都的大街小巷。
街巷两边店铺林立,楼与楼之间紧挨着,头顶满是招牌,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中文招牌,也能看到许多中国人的身影,耳边不时会有说着中文的游人经过,有的店铺门口悬挂着五星红旗。“离中国不远了,就快回家了!“我心想。
我来到小武预定的旅馆,走到楼上的房间,推开门,小武一个人躺在里面盖着被子,“又见面了!”我哭笑不得地说,刚睡醒的小武微微一笑。然后我们一起走出旅馆找地方吃个饱饭,在尼泊尔无论是吃饭还是逛街甚至换钱,邮寄行李都变的没有任何障碍,这里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中国商人和游客。
好久没有吃到正宗的中国菜了,所以我们直奔中餐馆,服务员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倒上茶水,我们两眼放光,好久没有体会到这种感觉了,我们开心大口地吃着。这是一家川菜馆,辣味是我们一直想念的味道,在之前的几个国家当地餐馆从来不会有这种饭菜,“只有吃中餐才会冒汗吧?”我感慨道。
加德满都因坐落在喜马拉雅麓,这道天然屏障为城市遮挡来自北方的寒风,城市南面迎着印度洋的暖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气候宜人,终年阳光灿烂,绿树葱郁,鲜花盛开,在12月,也依旧让人觉得回到了春天。加德满都有“山中天堂”之美誉,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
加德满都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寺庙,每日都可以看到信奉各种宗教的信徒,宗教仪式也是随处可见。这座城市人口众多,环境污染也是相当严重,走在大街上经常被过往的汽车尾气和扬尘熏得鼻子喉咙感到阵阵疼痛。
从中东到了南亚,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和小武在尼泊尔策划了一次一周左右的之旅。我们在加德满都购置了鞋,双肩包和地图,隔日清晨我们从加德满都乘车来到了西边的博卡拉。
去往博卡拉的道路大多在山谷间,道路崎岖,有些路段还挺危险的,翻车事故也是时有发生。如果和当地人一起乘坐破烂巴士的话,一定要做足心理准备,因为整个人会被颠簸的路况折磨疯掉,爆胎这种事也是家常便饭。
博卡拉与热闹喧嚣的加德满都比起来要恬静很多,博卡拉处于喜马拉雅山谷地,依偎在终年积雪的安娜普尔纳山峰和鱼尾峰下,傍着静谧的费瓦湖,苍翠繁茂的植被和壮丽的雪山风光形成强烈对比。来到这里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
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临街小店,空气纯净,人们安居乐业,这就是我喜欢的世外桃源。我和小武计划用一周的时间徒步前往西北处的安娜普尔纳大本营。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乘车来到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个名叫NAYAPUL的村庄,这个村庄是阿纳普尔纳大环线的起点,我们也将从这里开始一周的徒步之旅。
前两天,我们沿着河谷不断攀升,山脚下散布着原始村庄,梯田包围着村寨,人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随着旅行者的大量到来,原本与世隔绝,舒适恬静的村庄开始喧闹起来,为接待各国徒步旅行者的餐馆驿站陆续营业,有些房舍上爬满了盛开的鲜花,这会让劳累的旅者感到一丝欣慰。
山下的路都是人们一锤一凿铺设的,爬起来枯燥辛苦,就像在爬楼一样,让人无心欣赏眼前的田园风光。开始我穿着一件棉服,才走了一会儿,里面的衣服就被汗水打湿,不得不脱下厚衣服。当我原地休息时,一阵山风吹过,又会感到凉飕飕的,这时又需要重新穿上。
到了第三天,天气异常的好,阳光通透,笼罩了两天的乌云散去了,远处的鱼尾峰展现无疑,这也让我们前进的信心倍增。随着海拔的升高,山坡异常陡峭,交通不便,此前的石阶路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泥土野路,道路两旁被茂密的竹林树木包裹,繁茂的枝叶遮挡住了阳光,山林显得幽静阴森。有时在某个拐角处,还会发现前面不远的树枝上坐着几只白灰色的长臂猿,当你走近时,它们就很快消失在了山林中,像武林高手来无影去无踪。
每天下午三点左右,太阳被高大的山体挡住,山林中的气温开始下降,山腰处的雾气开始向山上迅速集结,视线变的模糊起来。这天傍晚,从山上下来一波人,这一天是西方的平安夜,这几个德国人在驿站的院子里制作简陋的圣诞树,驿站的节日气氛被一下子带动起来了,我们大家也纷纷加入装扮圣诞树的队伍中,没有包装精美的礼物,也没有各式各样的装饰品,可大家一点也不觉得扫兴,糖纸,卫生纸,甚至从路边捡来的假花统统挂在了圣诞树上,最后在树尖处绑上一个筒,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圣诞树的形状不是塔状,而是像一把扇子,最终这颗圣诞树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变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花圈。
这个平安夜很冷,山下的滚滚河水咆哮了一夜。早上,我们出发的也比较早,想在第四日到达大本营。海拔已经来到了三千多米,植被开始变的枯黄起来,山坡上的瀑布也被冻住了,仿佛从夏季一下子来到了冬季。我在中途遇到几个中国游客,其中有位77岁高龄的奶奶,奶奶身体瘦小,满头白发,但整个人很乐观,心态很好,身体也很硬朗。她有五个子女,最小的儿子带着她来尼泊尔徒步看雪山,我跟着他们慢悠悠的向前移动,小武则一个人远远地走在前面。
老人家每走一段就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不过这样高龄的老人徒步登拔三千多米的雪山,也足够让我敬佩,一路上我都在想:假如我到了77岁,能否像眼前这位老人家一样充满能量?不敢想象,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乐观的心态多么重要啊。
午后,大量的雾气被风带向前方的山谷中。道路变的异常艰难,老人和儿子开始吃午饭休整,我没有停,而是继续向上追赶小武。此时距离大本营只有几公里了,越是往上越是被大雾笼罩,这一带的地形像一个口袋,三面环山,大风把雾气吹到这里,不能散去,温度降至零下,天空开始下起了雪,雪越下越大,大地很快换上了白色的外衣,能见度再次下降,周围很安静,感觉全世界只剩下我自己一样,四周没有任何人。
忽然前方山顶出现了一个移动的黑点,太远,视线受雾气和大雪的阻碍看不清那是什么,看上去像是一个四脚行走的动物,它似乎在注视着我,难道是雪豹?我心头一惊,我站在原地,不敢移动,急忙掏出摄像机对准黑点,拉近放大观察,原来是一只体型庞大的高山羚羊,它的身上长满了厚厚长长的鬃毛,头顶有两个细长的犄角,看到有人向他走来,它转身消失了,虚惊一场。
地上的积雪越来越厚,道路被完全覆盖,无法判断。好在前方的山坡上出现了几件蓝顶房屋,看到了房屋,我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胜利就在前方,到了那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我在大本营前的指示牌拍了几张照片,手已经冻僵了,走进大本营的屋子里,里面坐满了各国旅者,小武也在里面等待我的到来。
雪下了一夜,早上醒来,窗台上的水已经被冻成了冰,推开房门,眼前白茫茫一片,现在是六点钟,雪停了,东方的天空微微放亮,空气依旧很冷,人们陆续起床走出房间,昨日的大雾化作了一整夜的雪,天空清澈极了,安纳普尔那峰也露出了真容,山峰被皑皑白雪覆盖,上空一轮明月,好美呀!像一场梦那么不真实,我仿佛来到了外星球,一个冰冻星球。
旭日冉冉升起,朝阳照射在山峰上,金灿灿,光彩夺目。随着太阳缓缓升高,雪山的颜色也渐渐发生着变化,金色变成了耀眼的白色,像圣洁的婚纱,一尘不染。山下的我们无不激动兴奋,这美景得意于昨日的一场大雪,倘若没有了白雪,再高再雄伟的山峰也不会拥有如此惊艳的视觉效果,正是由于每天下午的风把山下的雾气吹来了这里,才形成了雪,最终雪覆盖在山峰上,通过阳光的作用才那么美艳,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奇妙美丽。
我仰视着雪山,在山脚下踱步,视线始终不离雪山,看着眼前辉煌的景致使我想起了这半年来经历的过往:在北部群山中挣扎,在蒙古戈壁风吹日晒,在俄罗斯缺粮断水,在吉尔吉斯斯坦艰难办理签证,在土库曼斯坦遭遇沙尘暴,在亚美尼亚又冷又累地翻山越岭......这一切坎坷最终都化作了美好的回忆,正如眼前的这片雪山,对我而言,它是永不磨灭的丰碑。
白墙的姜野 发表于
日从家乡辽宁启程,7月1日踏入蒙古国,到日回
国,我的亚洲之旅划上了句号。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不再提了,那是一个相当繁琐的工作,我想说说在旅途中和旅途归来后的一些感受和发现。我决定做这件事时有想过许多可能,我可能会在半路发生意外,我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完成这条道路,我可能被中亚国家拒之门外转向非洲大陆......好在一路上我遇到了来自19个国家好心人的帮助和支持,才顺利的完成了这趟旅程,在我没有栖身之所时,在我断粮断水时,在我迷路时等等,总会遇到一些善良淳朴的当地人,他们并不是出于任何利益角度出发才帮助我,恰恰相反的是,很多人只是单纯的想对你好,想为你的壮举来添一份力。
如果你问我旅途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我只能告诉你:有。我遇到过很多喝的伶仃大醉的醉汉,也遇到过许多贪图利益的奸商,也遇到过路边凶猛的大狗和狼群,甚至还遇到过同性恋和吸毒者,但好在最终都化险为夷。我认为许多旅途的危险是完全可以规避掉的,那就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逞能,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最重要的是要永远拥有一份尊重之心,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路途中期,我面临了签证难的问题。当时我在吉尔吉斯斯坦为了办理接下来几个国家的签证,花费了我大把时间和经历,我没有放弃,也没有选择其他路线,我清楚的知道我就是想走这条丝绸之路。幸运的是最终我拿到了这些国家的签证,我想只要我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我想去哪里,方向永远不会偏离,目的地一定会到达。
旅途中遇到一些会说中文的人,很开心能有部分人会说我们的语言,他们或是学生或是商人,我想这都是我们国家不断强大不断开放发展的硕果。但也遇到许许多多对中国一无所知的人,每当我说我从中国来,许多人都会跟我提起两个人:“成龙,李小龙。“边说边比划功夫的动作。这让我感到悲哀,我们常说中国拥有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可为什么这5000年只有两个电影明星被人所知?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很多国家的市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充斥着中国制造,每当有人拿着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时,我内心是骄傲自豪的,与此同时,我的耳边总会听到“中国制造,不好,经常坏掉”这样的话语,这让我感到无比羞愧,我无法向他们解释这是为什么,我常常这样想:在这条古老的商道上,我们曾有过那么多令人艳羡的商品,比如陶瓷,丝绸以及四大发明等,又有多少后人记得这些曾经另他们祖先眼红的东西?为什么现在我们却拿不出一件像样的物品让他们继续喜爱和渴望?中国制造在他们的印象中变成了“便宜,易坏”的代名词。我真心的希望中国制造不仅能够走进他们的生活,也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
在约旦我遭遇了这趟旅行最不开心的时刻,连续被景区的商家坑骗,约旦对中国公民有着便利的签证条件,这吸引了大量的中国游客涌入,这些游客中绝大部分都是有钱的主,按照我们习惯的思维:出去玩一趟,不在乎花钱,大吃大喝狂消费。有一次在瓦迪拉姆沙漠里,我遇到了两位来自上海的中年夫妇,他们两个人包了一台越野车在沙漠里驰骋,当我听说包车的费用时我惊呆了,几个小时就要100美金,而且他们根本没有砍价,这个价格是我不能想象的,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太多像这对夫妇一样的中国游客助长了当地人乱要价的行为?还有的景区商家老板直接用中文对我说:“中国人有钱!”我个人认为,无论多么财大气粗,也不要铺张浪费,因为在这些财主身后还有更多的平民百姓,例如我。
我对丝绸之路充满了感情,也许我上辈子就是这条路上的商人或旅者,要不为什么我对这条路情有独钟?这辈子我花了几个月踏上了这条路,下辈子我想我依然会重返丝绸之路。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可以制造出更多更好的产产品,也希望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对我这次旅行的大力支持和赞助)
感谢那些无私帮助过我的人
高俊 小武 谌晓晶 谭斌
王叔(河北)
新吉勒图(蒙古) 苏英博(蒙古)
弗拉基米尔 安德烈(俄罗斯)
李喜伟 adilet(吉尔吉斯斯坦)
张清华 李广厦 罗婷(乌兹别克斯坦 )
任宁 阿力达迪 Arash (伊朗)
林大哥一家(阿塞拜疆)
陈大哥一家(格鲁吉亚)
董强 杨洪然(约旦)
(以及那些不知姓名的好心人!)日从家乡辽宁启程,7月1日踏入蒙古国,到日回
国,我的亚洲之旅划上了句号。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不再提了,那是一个相当繁琐的工作,我想说说在旅途中和旅途归来后的一些感受和发现。我决定做这件事时有想过许多可能,我可能会在半路发生意外,我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完成这条道路,我可能被中亚国家拒之门外转向非洲大陆......好在一路上我遇到了来自19个国家好心人的帮助和支持,才顺利的完成了这趟旅程,在我没有栖身之所时,在我断粮断水时,在我迷路时等等,总会遇到一些善良淳朴的当地人,他们并不是出于任何利益角度出发才帮助我,恰恰相反的是,很多人只是单纯的想对你好,想为你的壮举来添一份力。
如果你问我旅途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我只能告诉你:有。我遇到过很多喝的伶仃大醉的醉汉,也遇到过许多贪图利益的奸商,也遇到过路边凶猛的大狗和狼群,甚至还遇到过同性恋和吸毒者,但好在最终都化险为夷。我认为许多旅途的危险是完全可以规避掉的,那就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逞能,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最重要的是要永远拥有一份尊重之心,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路途中期,我面临了签证难的问题。当时我在吉尔吉斯斯坦为了办理接下来几个国家的签证,花费了我大把时间和经历,我没有放弃,也没有选择其他路线,我清楚的知道我就是想走这条丝绸之路。幸运的是最终我拿到了这些国家的签证,我想只要我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我想去哪里,方向永远不会偏离,目的地一定会到达。
旅途中遇到一些会说中文的人,很开心能有部分人会说我们的语言,他们或是学生或是商人,我想这都是我们国家不断强大不断开放发展的硕果。但也遇到许许多多对中国一无所知的人,每当我说我从中国来,许多人都会跟我提起两个人:“成龙,李小龙。“边说边比划功夫的动作。这让我感到悲哀,我们常说中国拥有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可为什么这5000年只有两个电影明星被人所知?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很多国家的市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充斥着中国制造,每当有人拿着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时,我内心是骄傲自豪的,与此同时,我的耳边总会听到“中国制造,不好,经常坏掉”这样的话语,这让我感到无比羞愧,我无法向他们解释这是为什么,我常常这样想:在这条古老的商道上,我们曾有过那么多令人艳羡的商品,比如陶瓷,丝绸以及四大发明等,又有多少后人记得这些曾经另他们祖先眼红的东西?为什么现在我们却拿不出一件像样的物品让他们继续喜爱和渴望?中国制造在他们的印象中变成了“便宜,易坏”的代名词。我真心的希望中国制造不仅能够走进他们的生活,也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
在约旦我遭遇了这趟旅行最不开心的时刻,连续被景区的商家坑骗,约旦对中国公民有着便利的签证条件,这吸引了大量的中国游客涌入,这些游客中绝大部分都是有钱的主,按照我们习惯的思维:出去玩一趟,不在乎花钱,大吃大喝狂消费。有一次在瓦迪拉姆沙漠里,我遇到了两位来自上海的中年夫妇,他们两个人包了一台越野车在沙漠里驰骋,当我听说包车的费用时我惊呆了,几个小时就要100美金,而且他们根本没有砍价,这个价格是我不能想象的,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太多像这对夫妇一样的中国游客助长了当地人乱要价的行为?还有的景区商家老板直接用中文对我说:“中国人有钱!”我个人认为,无论多么财大气粗,也不要铺张浪费,因为在这些财主身后还有更多的平民百姓,例如我。
我对丝绸之路充满了感情,也许我上辈子就是这条路上的商人或旅者,要不为什么我对这条路情有独钟?这辈子我花了几个月踏上了这条路,下辈子我想我依然会重返丝绸之路。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可以制造出更多更好的产产品,也希望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对我这次旅行的大力支持和赞助)
感谢那些无私帮助过我的人
高俊 小武 谌晓晶 谭斌
王叔(河北)
四叔(内蒙古)
新吉勒图(蒙古) 苏英博(蒙古)
弗拉基米尔 安德烈(俄罗斯)
李喜伟 adilet(吉尔吉斯斯坦)
张清华 李广厦 罗婷(乌兹别克斯坦 )
任宁 阿力达迪 Arash 阿里(伊朗)
林大哥一家(阿塞拜疆)
陈大哥一家(格鲁吉亚)
董强 杨洪然(约旦)
(以及那些不知姓名的好心人!)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伊朗曾經是古埃及帝國的一部分,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和最富裕的國家,那時候全世界都還沒有文字,古埃及帝國就有法律了。
离里海越来越近了,公路两旁果园里的橘子树结满了橘子,路旁售卖水果的摊位也随处可见。还有一些人手拿拴满 ...
楼主的旅行很精彩!喜欢这样的骑行经历,且楼主对沿途国家历史的功课作得较足,值得学习!
请教大神个问题,境外骑行,你向办签证的旅行社缴纳出境押金了吗?据说最低要收6万元。急切等待你的答复,感谢!
好贴,就是这贴子也不分个楼层次,楼主累,分享者看也不方便。第一页就要看几个小时。
由于计划的临时改变,加上我们的俄罗斯签证7月23日才生效,所以必须要在乌兰巴托等待。
在中国内蒙古边境小城二连浩特停歇了两天后,我们于7月1日跨进了蒙古国,2016年骑行的国际段正式拉开帷幕。
上午睡到自然醒的我们起来后发现宾馆停电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楼的餐厅也十分冷清,实在不想饿着肚子走出国门,只有耐心等待。不出多久,电力恢复了,餐厅也开始了正常的运行,前来吃早餐的人也渐渐多起来。
早饭一定要吃饱,一天骑车才有劲儿,而且又是去蒙古国,那边的情况一无所知,中途有没有饭吃也拿不准。吃过早饭后,收拾好行囊,沿着前进路一路北上,这条路是一条笔直的大道,直通二连浩特口岸,上午口岸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等待过境的,也有招揽生意的。有两个当地人看我们骑车去蒙古国,就主动上前跟我们说明了通关情况,现在口岸查的严格,人和自行车不得直接通过,必须通过汽车拉载才能通过,二连浩特有一辆巴士车专门拉载过关的人员,不过要等到下午,我们不想拖延到下午,过关心切,于是通过这两个会说蒙语的当地人找到一辆蒙古国的车辆,才得以通过。与我们一起过关的还有两个以色列小伙,我们四人的行李加上两辆自行车把老旧的吉普车塞得满满当当,我坐在副驾驶,他们三个人和行李挤在后面,姿势实在是难受。
在蒙古国移民局我们四个人遇到了点麻烦,由于都不懂蒙古语,无法直接跟移民局的人沟通,护照被扣留在移民局。还好我认识一个内蒙古留学生在蒙古国,就直接打电话找他翻译,移民局官员大概就是问几个问题:1去蒙古国做什么?2去哪些地方?3去几天?通过朋友的翻译,一一交代清楚,护照也就顺理成章的归还我们了,而那两个以色列小伙子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没有会蒙语的朋友,我们也不可能替他证明,所以他俩在移民局停留了很久。一个小时后,司机也不耐烦了,决定先送我们俩过去,再回去接以色列小伙。
二连浩特对面的蒙古国城市叫扎门乌德,说是城市,在中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骑自行车衣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