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意义运动量调节的方法有哪些

幼儿体育活动中如何控制运动量?
幼儿体育活动中如何控制运动量?
10-03-07 &匿名提问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广泛开展的一项活动,它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而且还对幼儿的运动习惯、动作协调、灵活、有耐力以及肢体的均衡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然后,因受活动的内容、形式、器材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未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常常出现活动中充当“观众”的幼儿多,参与活动的幼儿少,因而出现了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不足的情况。所以,如何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一、 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是达到运动量的前提在体育活动中,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我觉得除了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外,还要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为幼儿的健康状况、体质、运动能力都有所不同,如有的幼儿活泼健壮、动作敏捷;有的幼儿胆小体弱,动作迟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很注意在活动之前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从而确定不同的运动量,比如我在玩滚翻的活动中,对能力强的幼儿要求动作灵活,比一比,谁翻得快,在规定时间内,玩的次数多,一般幼儿则鼓励他们每次都要提高一些动作难度,对于能力差的幼儿,就有耐心有意识地重点辅导,如班上的王心依、李芳等几位小朋友一听到老师叫他们来玩就跑,我就鼓励他们,重点学习翻的动作,练习和脚的协调逐渐提高要求,使全体幼儿运动能力在每次玩中都向前发展一步。二、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是达到运动量的条件《纲要》指出“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从兴趣的需要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兴趣是幼儿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内在动力,为此教师要给幼儿创造一切条件,从而激起他们活动的愿望。幼儿常常会由于一种新的活动玩具的出现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欲,为此,我就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生动形象的体育玩具。如:用旧的水彩笔管串在一起,变成游戏中“彩色小路”“九曲桥”,把零头绒布翻上旧棉花,变成可爱的“云宝宝”;硬纸板剪成各种形状,四周镶上丝线成迷人的“空中飞盘”。教师还要善于挖掘已有体育器材的潜力,激起幼儿游戏的兴趣。比如玩“沙包”,可以投掷、头顶沙包走,手托着沙包走,背上驮着沙包走,夹沙包走;可以一个幼儿玩,可以是几个幼儿进行竞赛活动,还可以提供有关的器材,进行情景游戏,如,用一块硬纸壳,穿一根绳子,就可当小车,把沙包放在小车上,幼儿就可以玩蚂蚁运粮食的游戏。又如我在进行走、跑、跳、钻、爬的综合训练时设计有曲折情节的游戏,把各种基本动作编排在有趣的情节之中。如小兔子和大灰狼……三、 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是达到运动量的关键 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就是要在体育活动中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的能量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参与者,才能在有限的活动时间里,人人都积极参与活动,并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如让幼儿掌握平衡走的技能,教师可提供一个可让幼儿自由选择的难易程度不一并可在进行创造性练习的场景;河面上有一座小桥(平衡木),小桥有障碍(间隔放置砖头和积木),河里有石头(积木),小桥两头有货物(沙包),还比谁的玩法多,教师着重观察活动中哪些幼儿动作符合教学要求,有创意,就引导其他幼儿观摩学习,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平衡走的技能,再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玩的,此时幼儿会高兴地跑过来告诉老师:“我过桥没有掉下去”“我能把沙包放在肩上走过小桥”“我敢走有石头块拦着的小桥”可见,幼儿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没有一个幼儿在等待,而且练习密度和运动量自然地达到了。有的幼儿还想出了很多玩法,如把沙包平放在两只手掌上,双臂侧平举走过独木桥;把沙包顶在头上从积木上走过而不让沙包掉下来等等。可见,幼儿一旦成为活动的主人,是一定能达到运动量的。四、       提供足够、多用的器械是达到运动量的保证在体育活动中,运动器械的准备会直接影响运动量,如没有运动器械或运动器械过少,会出现等待多和说教多的现象,而运动器械过多,就又会使幼儿眼花缭乱,注意力分散,因此,要达到适当的运动量,就要保证提供适量的运动器械,具体应视活动内容和需要而定。选择运动器械最好是一物多用的,这样有利于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同时也能提高运动器械的使用率。如学习双脚跳,给幼儿每人一只体操圈,圈有大有小,让他们运用该器械去想出各种玩法,在玩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哪个小朋友双脚跳的动作既正确又漂亮,就请他(她)给大家示范,并说说他(她)为什么做的好,强调动作要领,再让幼儿想想双脚跳的其他玩法,然后又选择几个创新动作给大家示范。由于人人都有运动器械,使之分散练习时的运动密度加大,运动量有保证。而教师采用分散集中分散的指导方式,又让幼儿的个体运动有个调节过程,不至于训练过度。实践证明,只有以幼儿为主体,注重个体差异,并为幼儿提供充分,多用的器械,才能使全体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达到一定的运动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亲,学前网为您推荐了以下选购商品哦!
5.285.5销量:892件
0.350.36销量:2928件
2.692.80销量:1759件
最新园所新闻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性_参考网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李朝喻摘要: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其目的是锻炼幼儿身体达到增强体质,培养幼儿的体育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体育活动能强身健体,毋须置疑,有了一个好的身体才能为拥有一个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理所当然的。下面我们来谈谈体育活动对身心方面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关键词:幼儿;体育活动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011.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体育活动能够增强幼儿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变化影响,采用适合幼儿生理特点的户外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幼儿身体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一些运动量较小的游戏,如角色游戏、智力游戏等。科学的体育活动,能提高孩子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时幼儿时期体温调节的机能还不完善,如果缺少户外体育活动,没有日光、空气等自然条件的刺激来提高体温调节的机能,体质就会偏弱或很弱,稍遇气候变化就难以适应,当然感冒等疾病就多。经常在户外有体育活动的幼儿,在受到寒冷的刺激时,体温下降的幅度小,而且恢复的速度快,因此身体结实,四季都很少生病,即使冬季冻红了手脸,也不会伤风感冒。户外的体育锻炼和游戏,对增强呼吸器官,加强心脏活动能力,以及改善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促进生长发育等,都有很好的作用。2.体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诸多观察和研究都表明,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激发作用,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心理品质,还是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中介的环节。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大大加映大脑髓鞘的过程,使神经系统综合调节情绪。体育活动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3.幼儿带着愉悦心情参加体育活动3.1 游戏方式循序渐进。记得刚开学时,小朋友之间彼此不熟悉,交往显得被动。户外活动时我就选择一些老师为主的体育游戏,如"捉泡泡""动物走路""老猫睡觉醒不了"等。游戏中教师扮演主要角色,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带他们尽情玩、尽情笑、尽情跳。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熟悉了,交往也渐频繁,游戏时我给孩子提供的自由活动机会也随之增加,分别以全体、小组、个别的形式进行游戏,使全体幼儿都对体育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2 游戏内容轻松愉快。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四季变化等内容,引导幼儿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体育游戏。如:秋天引导幼儿玩"大风和树叶"的游戏;冬季引导幼儿玩"雪花飘飘"的游戏;在"迎新年"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参与"放鞭炮"的游戏;而在关于"我"的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玩"我和影子捉迷藏"等等。这些来自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认知的游戏为孩子所喜闻乐见。3.3 游戏角色的巧妙运用。模仿是小班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基于这一特点,在组织游戏时,我注重预设生动的游戏角色,并从幼儿的生成中进一步迁移角色,使孩子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练习了各种基本动作。3.4 游戏安排科学合理、规则简明易行。小班幼儿易疲劳,注意力易转移,针对这一特点,我遵循时间短、次数多的原则,常常在一次游戏活动时安排多个集体、个别、集中、分散的环节,这样的安排既保持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又使孩子活动时比较专注、活动量也增加了。4.积极捕捉共性热点,增强活动学习性所谓兴趣点,即幼儿感兴趣的,能有效焕发积极性、主动性等内部动机的内容。幼儿对于自主生成、自主探索的游戏感兴趣,愿意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我们敏锐地觉察和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和即时需要,生成有潜在价值的体育游戏主题,把握教育契机。幼儿园的孩子非常喜欢汽车,爱屋及乌,孩子们也喜欢玩轮胎。把轮胎竖起来向前滚是孩子们最普遍也是做基本的玩法,也就是小朋友口中的"开汽车",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还兴致盎然,还想出了"刹车""倒车""转弯"等玩法,轮胎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于是,使"玩转大轮胎"这一主题成为了体育游戏的内容,水到渠成地展开了,使孩子们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得到更好的锻炼。5.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运动,也可以结对地玩。在活动家过程中,幼儿往往需要克服心理上恐惧障碍,有克服种种困难的勇气,这样随之而来的是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增强。通过身体运动可舒解身体,达到放松。所以,良好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对健人格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期,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可有效的促进孩子走路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也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的体育活动教育,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为幼儿今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相信我园的户外体育活动会越玩越好,越玩越精彩!参考文献:[1] 李生兰《学前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08[2] 杨倩《幼小衔接完全能力训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5
读与写·下旬刊
读与写·下旬刊的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运动量活动至少间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