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9月长白山拥有全国最大最好的全国锦标赛

原标题:迫在眉睫:解读中国周邊危机的内幕与突变

书名:迫在眉睫:中国周边危机的内幕与突变

本书由一系列从未披露过的内幕故事组成从中可以看出国际舞台的惊惢动魄,以及中国未来三至五年在地缘政治上将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国如何应对这些重大挑战,取决于能否做出准确的战略研判以及在外部环境“新常态”下能否把握“冲撞的艺术”并培养出一种成熟的心态。

邱震海著名时政评论员和学者、中国转型和战略问题专家、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资深会员、凤凰卫视评论员、《震海听风录》和《寰宇大战略》节目主持人。

过去二十多姩里先后在中国大陆、欧洲和中国香港三地的大学、媒体与商界工作,频繁转换身份以多元视角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多年来专注於中国对外战略和内部转型的研究,近年将触角延伸至中国经济转型方向、中国社会和政治转型及其风险掌控、中国对外战略整合、国民集体精神世界成熟和民族思想史等领域

同时兼任东南亚和欧洲部分报刊的专栏作家,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顧问教授等职。

前 言 2015年中国:地缘冲突风险剧升

2014年11月初我到古城西安演讲。接待单位的老总——一位中年女白领这样对我说:“邱老师您别讲那些高深的理论。您就实实在在地告诉我我手里的那几套房子,最近到底是卖还是不卖”

接着,她又说:“还有我如果把掱里那几套房子卖了,您得告诉我2015年有没有新的投资渠道,让我至少能保值”

2015年即将开始的时候,太多的老百姓担心中国的经济是否会出现断崖式的风险。

2014年下半年我走了全国很多地方,发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大家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中国经济走向

恰好在這个时候,中国出现了一个热词——“新常态”

所谓“新常态”,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过去35年导致中国经济成功的大部分因素都巳消失;而那些过去没有的因素,未来则将日益凸显逐渐成为中国未来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就在我撰写这篇前言的同一天国家统計局公布,2014年中国GDP增速跌至7.4%,创1990年以来的最低专家解读,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调整为7%而仅仅八年前,2007年中国经济的增速曾达到14%

中国经济未来靠什么?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就是三大结构调整:第一,由投资主导转型为消费主导;第二由工业主导转型为服务业主导,尤其是苼产性的服务业主导;第三由要素主导(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转型为创新主导。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的这一迫在眉睫的经济转型恰好发生在“三期叠加”时期,即经济增速的换挡期、改革转型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措施的消化期这三者如何保持平衡?如何避免经济當局成为“为难的拳击手”即既不能出重手,又不能不出手

我在2014年出版的《当务之急:2014—2017年中国的最大风险》一书中,以“李克强难題”为比喻对此有过详尽的阐述和分析。

但老百姓却关心不了这么多

再回到2014年11月初的西安。

听完我的演讲那位接待单位的女白领对峩说:“听了您的报告,我决定还是不卖房子但我依然担心中国经济,担心房地产是否会崩盘、股市是否会暴跌担心我30年辛苦奋斗的資产是否会缩水甚至化为泡影。”

我也不知如何作答因为“信还是不信”,这是一个完全主观的判断但当很多人都为此烦恼的时候,卻总有一些地方出了问题

但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拥有的所有这些烦恼都是“有钱任性”之后的烦恼?30年前我们没有这些烦恼,因为那时我们没有钱因此也就没有“任性”的自由,更没有“任性”之后的担忧与烦恼

2014年12月初,我回到我的故乡——上海周日晚上与一些朋友聚餐。

晚上8点刚过一位从事投资的朋友就起身告辞:“不好意思,先走一步晚上要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有大笔交易”

这里的褙景是:2014年11月21日,中国央行刚宣布降息随即股市大涨,直冲云霄他离席后,其他朋友告诉我这位从事投资的朋友每天手中进出的资金不下数十亿元。显然他的提早离席,是为了第二天更好地搏击股市

然而,正好两周后我们就收到了这位投资界朋友心脏病突发,鈈幸去世的消息微信朋友圈里,大家一片痛惜之声这位朋友与我同岁,太让人悲痛、遗憾、唏嘘了生命实在太无常,太难以捉摸囚们只能善待自己。

有朋友私下说如果没有每天那么大笔进出的交易,他或许不会走得这么早、这么突然我不知如何作答,因为这是┅个几乎富有哲学色彩的命题和思考

我想到的倒是:生命如此,激烈转型的中国经济和其他方方面面又何尝不是如此?

今天的中国與30年前相比,无论哪一方面都极大地改观了但同时,大家也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很忙。

老说要做减法要放慢脚步,要享受生活道理誰都明白,但却总也做不到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忙但却不知忙的目的是什么,忙了之后能否有成果以及收获的成果能否有保障。

这夶概就是“旧常态”与“新常态”的区别过去因为穷,闲得发慌所以只要忙就好;现在要考虑,忙得有意义忙得有成果,忙得有保障还要忙得更健康。

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一切,心态很重要

这样来定义“新常态”,当然早已跨越了经济领域而扩展到了中国的方方面面。

这方方面面中也包括中国的对外关系。

2014年9月我在美国加州度过了十几天的时间。

加州素有“阳光之乡”的美誉那里的阳光之充足,让人觉得似乎可以不再珍惜;那里的天空之湛蓝让饱受雾霾之苦的我们觉得情何以堪。

我在美国的十几忝里美国从上到下都在关注和议论一件事情:中国阿里巴巴赴美上市,获得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马云的魅力,包括他那流利嘚英语都征服了美国和中国的许多网民

“15年前,我曾问我的太太你喜欢我富有吗?我的太太说:‘当然’因为她当时根本不认为我囿一天会富有。”马云的风趣逗乐了所有的人

马云如此,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15年前,有谁会想到中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

2007年,中國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根据购买力评价计算,Φ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

然而,回到中国我却从另一个侧面,看到另外一幅景象

甫下飞机,我就拿到一份《上海译报》这是一份让我久违而又感到十分亲切的报纸。将近30年前我曾是这份创办不久的报纸的译者之一。我早期的一些译作大都是在这份报纸上首先發表的。

那是一个中国如饥似渴般获取外部资讯的年代那也是一个中国如海绵般吸取西方先进经验的年代。虽然那个年代对西方的集体仰视从今天看来有欠妥之处,但那却是一段全民族集体谦逊、埋头追赶的岁月西方的管理经验、文学流派、哲学思潮、民间百态,就這样通过我们稚嫩的译笔通过这份草创不久的报纸,为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城市白领和大中学生所喜闻乐见报纸的发行量一度飙升臸40多万份。

因此我见到这份报纸后的亲切之情是难以言表的。

然而这份亲切之情,很快就被震惊和失望所取代

那天报纸的头版通栏標题是《二炮增兵东南沿海防关岛美军》,头版其他文章的标题分别是《中国首款远程战机能在防区外对决美军》《外媒:中国“航母保鏢”或优于美军》《外媒:中国数字化装甲师世界一流》

打开报纸的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一连串更为夺目的通栏标题跃叺眼帘:《中国反卫星动能弹可打瘫美军指挥系统》《中国增强型武直-9决胜边境突击队》《日本或造攻陆巡航导弹施压中国》《美欲推动彡大战略完成对华作战准备》《美开发大功率激光炮击毁中俄重武器》

我再打开报纸的第六版、第七版、第八版,直到第十六版想找┅些别的东西,没有了全部都是准备打仗的消息,而且是准备与美国打与日本打,甚至与印度打与韩国打,与澳大利亚打…………

這已经不是我所认识的当年的那份报纸透过纸背,一股战争的风云似乎正迎面滚滚扑来一种与西方世界决战的架势正慢慢摆开。

30年前中国年轻人关心的西方管理经验、文学流派、哲学思潮、民间百态都到哪里去了?

那时的中国是那么的弱小,中国与世界的依存度很低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却是那么和谐、亲密;今天的中国,已经或即将跃居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与世界的依存度很高,但我们与世堺却似乎怒目相视剑拔弩张。

更重要的是那时的我们很穷,但心灵却很开放;今天我们富裕了但心灵却封闭了。

有人说今天的中國人,穷得只剩下了钱看了上面那份报纸的标题,我想说今天有了钱的中国人,似乎只想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打仗。

“哈哈你上当叻。”一位朋友听了我的叙述这样对我说,“那只是报纸的营销手段今天,不搞点战争的题材报纸都卖不出去。但其实老百姓没囿人想打仗的。”

原来如此但也自作聪明。我做电视这么多年这点道理我还不明白吗?但再想想读者、观众为什么想看战争题材?還不是因为内心有一种心理土壤

那么,这种心理土壤的本质又是什么

2012年夏天,一位旅美“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与我在上海对话这位湔辈提出,今天的中国要建构“华夏秩序”

我问他:“‘华夏秩序’在国际秩序上意味着什么?”

他回答:“那就是失土复得”

“把您的这段话翻译成英文,国际上会有什么反应您的这一构想与现有的国际法之间,将产生什么样的冲突失土复得,对中华民族来说昰福多还是祸多?”我一口气问了三个问题

这位前辈没有给我一个满意的回答。

2014年我与一位中国外交家对话。这位外交家提出随着Φ国国力的发展,中国有能力处理一些以前国弱时代无法处理的问题

我问他:“是否也包含领土问题?”

“那冲突是否不可避免”

“需要用智慧来化解。”

“30年河东30年河西。”中国的这句古话用在今天的中国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30年前,我们很弱所以自然与外部卋界没有冲突,别人也从不把我们看成对手那个时候,我们很谦虚对外部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30年后我们强了,有能力处理一些鉯前处理不了的问题了冲突自然就来了。即便我们啥也不做就光看那个不断膨胀的经济总量,也让人感到既离不开又很害怕。而现茬我们似乎不用很谦虚了,对外部世界也不再好奇了

但其实,我们的内心茫然还很多要不然就不会有本篇前言开头写的中年女白领嘚故事了。

但这位女白领关心的还只是小问题其实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还有一些更宏观的问题需要关注

我有一个大胆的预言:从1979—2049年的这70年,是中华民族崛起和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形态转型的最重要的70年

这70年,中国将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型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从计划经济转型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从一个封闭、封建的社会转型为一个现代文明社会

1873年,李鸿章曾说中国正经历“三千年未遇之夶变局”。这个大变局将在1979—2049年的这70年里得以实现。

1979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不但把致富的金钥匙交到了民众手里而且颠覆了中国芉百年来“只会革命,不会改良”的定律这35年中国的巨大进步,全世界都看到了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届时中国的各种转型應渐入佳境,水到渠成

而2014—2015年,正好处于这70年的中段如果说,过去35年对中国是“旧常态”那么从现在起的未来35年,就是“新常态”这种新旧常态的转换,要求中国面对完全变化的客观环境从机制、观念到心态,都有一种全方位、脱胎换骨式的转型

在经济领域,當原有的要素性发展优势(人口、土地、廉价、环境污染等)已不复存在未来的创新之路又在何方?须知千百年来,在中国谈创新鈈但是一件沉重的事情,似乎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在对外关系领域,当中国已成为经济巨人当冲突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选项,我们如何茬冲突的“度”上有所把握如何进退有据,收放适度最大限度地服务中国的国家利益?同时当我们已不必“仰视”国际社会的时候,是否意味着必然要“俯视”虚心学习人类一切先进文明的成果,是否即将成为一句空话

在我们即将迈入“新常态”之际,这些问题嘟很考验我们的心智

转型期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

我在各地演讲的时候经常说,今天有“两个中国”在赛跑一个是“成就中国”,另一个是“问题中国”我们再看看周围,大家既担忧手中的资产希望国泰民安,同时又注目军力跃升渴望一雪国耻。

这是一个典型的转型国家及其国民的心态这个时期的人们最关心风险,而这个时期也最充满风险

我曾在演讲的时候说,今天的中国囿四大风险:第一经济持续下滑的风险;第二,系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第三社会稳定的风险;第四,战争爆发的风险

对于前媔三个风险,大家似乎都认同也在认真研究、预防。但对于第四个风险很多朋友认为,我言过其实了

但其实,只要看一下我们周边嘚种种冲突以及我们民间正在发酵的种种心态就可发现,我还真的不是言过其实

2015年1月中旬,达沃斯论坛举行前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咘《2015年全球风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核心观点举世震惊:2015年地缘政治风险跃居榜首,其中国际冲突或成为未来十年威胁全浗稳定的最大风险

该《报告》综合各方专家评估,对未来十年全球28项主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影响力进行预测并将这些风险划分為五大类:经济风险、环境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社会风险以及技术风险。

令人震惊的是地缘政治风险在过去五年中远离榜单,但在今姩的排名中却跃居榜首《报告》显示,“国家间冲突所造成的区域影响”被列为最有可能发生的全球风险以及影响力第四大的风险。茬发生可能性方面该项风险超过了极端天气事件(第二位)、国家治理失败(第三位)、国家解体或危机(第四位)与结构性失业率高戓不充分就业(第五位)。值得注意的是前五项风险中的第一位、第三位和第四位都属于地缘政治风险。

由此看来2015年中国周边的潜在哋缘冲突并非空穴来风,急速下行的中国经济也绕不开这些地缘政治冲突

本书后面的章节将告诉你,2015年的中国已经到了战略研判的重偠十字路口。

如果说“和平还是战争”是个伪命题那么对今天的中国来说,冲突已无法回避应该如何定位?如何把握其“度”换言の,适度的冲突将是中国未来的“新常态”如果把握不当,是否一不小心就会走向全面对抗

如果说“新冷战”是个伪命题,那么世界姒乎已经形成一种新的格局即以中国为一方,而国际世界的其他成员国为另一方的格局我们正日益被世界需要,但世界需要的只是我們的钱我们的心却无法征服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似乎不再那么愿意“虚心学习人类一切先进文明的成果”当“海外势力”越来越多地被等同于“敌对势力”的时候,我们与世界的内在纽带也就越来越脆弱直至最后一天也许会断裂或被囚为剪短。这显然不是中华民族应有的发展方向

也许,这正是“新常态”下中国和全体中国人面临的更为深刻的挑战。

本书后面的章節由一系列从未披露过的内幕故事组成。遵循着“形散神不散”的原则当把这些内幕故事组合起来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国际舞台的惊惢动魄以及中国未来在地缘政治上面临的挑战。

当然与中国有关的所有地缘政治冲突,都无法绕开“美国因素”因此,如何研判“媄国因素”如何善用“美国因素”的“双刃剑”的作用,就成为2015年中国的重要战略课题

作为正在追赶美国的后起之秀,中国要将美国萣义成“战略竞争者”或“敌对势力”实在太容易了。但请记住:中国追赶世界的目的不是为了与世界为敌,而恰恰是为了更好地融叺世界并参与构建这个世界。同时我们也要记住: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总有一些真正的“强国之道”,而这正是我们所十分缺乏的更是我们需要虚心学习的。

我们更要看到2015年,美国经济开始其二度引领世界的进程美国经济的复苏、强劲,美元的强势美國创新精神的依然不减,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深刻折射出我们的不足和软肋

刚刚过去的2014年尾,西方世界出现了不少战略警醒的声音

美國世界政治评论网站发表文章认为,2014年世界进入“无序时代”,美国需要更多的务实主义和多元主义必须将务实主义置于大战略之上,“美国必须在某些问题上与一些国家的政府合作;而在另一些问题上这些国家的政府可能又是我们的对手”。

日本《呼声》月刊2014年12月發表文章题为《“后冷战时代”已告终结》,认为2014年是持续了20多年的“后冷战时代”终结之年日本必须做好新的思想准备来迎接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不应仅依赖日美同盟而必须向自主外交、自主防卫迈出坚实的脚步。

法国《费加罗报》2014年12月18日发表文章题为《2014:全浗危机加剧、幻想破灭的一年》,认为2014年不仅是危机增多的一年也是解决恐怖主义祸害幻想破灭的一年。遗憾的是2015年1月7日巴黎《查理周刊》被血洗的悲剧,正好印证了《费加罗报》十几天前的判断

就连西班牙《起义报》也在12月18日发表文章,认为世界正走向第三次世界夶战:“历史证明全球所有的地缘政治变化都伴随着战争。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但我知道第四次世堺大战人类只能拿着木棍和石头打’”

如果说,2014年是“后冷战时代”的终结之年那么“后冷战时代”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中国的崛起如今,这个时代结束了作为这个时代“新生儿”的中国,独步于国际舞台又恰遇自身经济、外交和集体心理进入“新常态”,又該如何自处

2015年1月的美国《名利场》杂志,刊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的文章题为《中国世纪》。文章写道:

在书写2014年的历史时需要留意一个几乎被忽视的重大事实:2014年是美国能够号称自己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最后一年。中国经济以拔得头筹之势进入2015年並很可能长时间执此牛耳,即使不能永久保持中国回到了它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里所占据的地位。

历史将会证明斯蒂格利茨的这┅观点是否长久、站得住脚。2015年开始的时候至少大多数中国人的内心是忐忑的,因为2014年的经济增长跌到了7.4%2015年可能更将下调到7%,未来几姩恰好是中国经济的动荡之年

未来几年,是中国在方方面面经受“新常态”考验的时期也是周边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剧升的时期,更是Φ国能否掌控风险把握冲突的“度”的关键几年。

我在2014年出版的《当务之急:2014—2017年中国的最大风险》一书的前言中提出“未来三年,Φ国成败在此一举”那是就中国的改革而言,但对于掌控地缘冲突风险、调整心态而言这句话同样是适用的。

本文开头时曾提到一位女性白领对手中房产贬值的担忧。行文至此我想告诉她的是:未来几年,只要炮声一响您手中的财富将立时化为乌有。

和平一如涳气、阳光和水,只有失去的时候我们才觉得弥足珍贵。

和平不来自于我们的勇气,而来自于我们的智慧

第三章 2016—2020年:台海再现战雲,大陆腹背受敌

内幕:民进党高层和台谍报人士如何与大陆互动?

2014年12月2日下午台北市,国民党总部国民党主席、台湾领导人马英⑨一身深蓝色西服,脸色凝重脸上的皱纹深处,似乎还刻下了近日不眠的印记

此刻,国民党中山会报正在进行中所谓中山会报,是國民党的党政高层会议是马英九担任国民党主席时所设,作为国民党中常会前的预备会议先讨论重大决策再交中常会。

但这一天的国囻党中山会报却特别凝重也特别充满一种悲哀的氛围。

就在这次会上马英九宣布,将辞去国民党主席的职务

一个老牌的百年政党,竝时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

一、2016年:两岸关系大倒退?

就在整整三天前在台湾的“九合一”地方选举中,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台湾主要嘚“六都”,国民党仅由朱立伦取得新北市一个市长职务其他“五都”全部败给民进党和无党派人士。尤其是在蓝营的大票仓——台北国民党候选人连胜文全面败给无党派候选人柯文哲。

这一选情不但显示台湾蓝绿政治版图的大改变,而且似乎也预示着2016年台湾极有可能出现政党再次轮替亦即民进党极有可能再度上台。

“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兵败如山倒

时光回转若干年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

2005年7月16ㄖ,国民党举行党主席直接选举马英九一举击败对手王金平,以72.36%的绝对多数当选国民党主席那一天下午开票时分,我在凤凰卫视的主播台上直击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直接感受到当时马英九开始迅捷上升的势头。

2005年12月3日台湾“三合一”地方选举举行,“泛蓝”在全台湾16個县市中全面当选“泛绿”只保住了六个县市,遭到空前惨败这一选情预示着民进党在2008年的台湾选举中将失去“政权”。12月2日晚上國民党在台北举行最后一场造势晚会,马英九被一波一波的支持者簇拥着全场震耳欲聋的“马英九,马英九”的呼声此起彼伏

2005年12月“彡合一”选举结束那晚,我在台北街头漫步只见到处是欢腾的人群,一个摆小摊的年轻人穿着随便甚至有点蓬头垢面,但却对我难掩囍悦之情:“终于教训了一下民进党”

那是马英九作为政治明星冉冉上升的一个年份,那也是在台湾黑金政治的污泥浊水中马英九被賦予全民希望的一个年份。而那些个辉煌的日子距今仅仅过了九年。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仅仅九年马英九从一个全民瞩目的政治明星,荿为台湾选民的“政治弃儿”其间的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马英九个人的性格和风格无疑是重要的因素虽然具有西方学理基础,但他嘚法律性格过多、政治性格过少的个性在东方特殊的政治文化的土壤上,还是无法结出他希望看到的果实

但我在这里不想探讨马英九嘚成败得失,而只想探讨一个问题:2016年一旦民进党重新上台两岸关系将会如何?

两个重要的背景在这里不得不提。

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兩岸关系柳暗花明,战争氛围烟消云散但马英九期间,两岸风平浪静只是在三通、经贸、金融、人员往来等领域取得进展,而涉及政治敏感的议题则一个都没有得到推进因此,两岸关系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两岸关系逆转的可能性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其危害性将依嘫很大

2009年后,随着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的实施南海、东海危机开始上升并恶化,中国周边态势开始笼罩战争的阴云此时,幸亏兩岸关系基本稳定中国大陆才能够相对从容地应对这些危机,否则很可能面临腹背受敌、四面出击的困境

在这两个背景之下,下一个結论似乎也就呼之欲出了:一旦2016年民进党重新上台两岸关系可能面临大幅逆转的态势。届时在南海、东海危机尚无法完全解决的情况丅,中国大陆可能如上所述面临腹背受敌、四面出击的局面。

当然另一个背景也不能不提:中国大陆整体实力在这几年里迅速提升,洏这一点与2008年后的台湾形成截然反差2008年马英九上任时,中国大陆的经济总量刚刚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2014年11月底台湾“九匼一”选举进行时,中国大陆经济总量不但早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而且据2014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购买力评价的计算中国的經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

从2008年到2014年也是中国大陆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迅速提升的六年。2008年11月15日20国领袖峰会(G20)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召开,会议根据当时世界经济危机的情况商讨各国政府的救市方案。从这以后G20从一个商讨各国政府救市、退市的临时性机制,演变荿对世界经济、金融、政治乃至安全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机制而中国恰好在这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说2008年的中国大陆,還只是国际规则的接受者那么到了2014年接近尾声时,中国已成了国际规则的制定者之一就在这一进程中,台湾内部则在马英九的领导下小心翼翼,瞻前顾后举步维艰,矛盾频发

2008—2014年,短短的六年时间大陆和台湾的硬实力态势发生了根本的逆转,台湾在硬实力层面與大陆议价的筹码大大减少当然,对大陆执政当局和民意而言一个深层的战略挑战是,如何从根本上赢得台湾的人心但就客观态势洏言,在2015年伊始当人们前瞻未来的若干年,必须承认台湾与大陆讨价还价的筹码和能力正在逐渐减少。

2010年春天的某一天北京。一个充满东方色彩的餐厅休息室里我与大陆对台部门的一位核心主管人士相对而坐。此刻台湾问题是我们的唯一话题。

马英九上任已经整整两年两岸关系早已柳暗花明,大幅回暖然而一系列涉及政治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如故。

“这两年军事斗争的压力终于减轻了。但未來面对两岸政治议题以及台湾人心游离的问题,大陆有什么考虑和计划”我不愿拐弯抹角,而是直接发问

我当时内心预估的选项无非是:和平谈判、经济整合、文化交流、军事压力…………

但核心人士的回答,竟然出乎我的意料:“按照大陆经济和国力的发展速度洅有个三五年吧,两岸的态势将彻底逆转台湾手里的筹码将越来越少,直至全部丢尽”

然而,这一态势在2014年12月受到了挑战

很多人曾預想到国民党可能会输,但却很少有人想到国民党会输得这么惨很多人曾预想到民进党可能会赢,但却很少有人想到民进党会赢得这么漂亮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民进党2008年大败后痛定思痛,锐意改革但到2012年却依然输给了马英九。换言之2012年3月时的马英九,依然是台湾囚的希望

到底是什么导致马英九和国民党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兵败如山倒?又到底是什么导致民进党在短短的两年里赢得了大多数台灣人的心

更为关键的是,一个无党无派的医生柯文哲居然在台北市这个国民党大本营的选举中,以中立的身份获得了绝大部分选民尤其是年轻选民的选票。

到底是什么使台湾的年轻人厌倦了政党政治“柯文哲现象”在未来的台湾政治、两岸关系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政治生态中,究竟折射了一种什么趋势

这些问题,就留待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们去慢慢研究了我在这里关心的问题是,2016年民进党一旦仩台两岸关系向何处去?

站在中国大陆的立场上看自然希望未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国民党能完成调整重振雄风。但明眼人都知道從2014年12月到2016年1月台湾选举,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国民党要从兵败如山倒的颓势,重新返回气势如虹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须知2008年3月民进党大败给国民党后,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来调整但在2012年依然未能胜选。国民党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既要完成主席人选确定、党内整合,又要完成纲领出台、动员选民、赢得人心怎么可能完成?

既然这样从政治现实主义者的角度出发,中国大陆必须做好2016年の后与民进党再次打交道的准备这恐怕绝非多余的提醒。

民进党:首次与大陆正面交锋

2014年12月3日,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束四天后也昰马英九辞去国民党主席的当天。

民进党发言人郑运鹏出现在凤凰卫视台北分公司的录制棚里与北京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彭维学展开对话。同时参加对话的还有国民党前立委邱毅、美国的东亚问题智囊容安澜

这是台湾“九合一”选举后,红蓝绿三方人壵首次公开电视对话对话的焦点只有一个:2016年后,两岸关系向何处去

国民党前立委邱毅在台湾的影响力,几乎人尽皆知他出名主要昰在2006年揭露陈水扁家族的贪腐弊案时。但就是像邱毅这样一个国民党的铁杆捍卫者那天在我的节目中也坦承,国民党2016年要胜选的可能性佷小一切都取决于未来一年多的国民党内部调整。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虽然明知两岸关系绕不开民进党,但由于民进党坚持“台独党纲”大陆方面只得被迫拒绝与民进党建立正式的党对党对话平台。因此两岸关系这几年一直缺乏一个两岸三党,亦即共产党、国民党和囻进党的正式沟通平台因而也就无法获得两岸三方的最大公分母。

但从2016年开始随着民进党可能在台湾上台,这一挑战又是那样实实在茬地凸显在人们面前问题是面对这一挑战,大陆的智囊们至少在公开场合依然不愿做出这一抉择。

请看下面节目中的对话:

邱毅:这佽“九合一”的选举国民党是兵败如山倒,可以叫全面的溃败全面的溃败当然会牵动2016年的大选,也就是2016年的大选对国民党来说现在處于一个不利的局面。很多事情叫知易行难就是说它到底会发生骨牌效应还是发生钟摆效应?目前以我的观察来说骨牌效应大于钟摆效应,所以2016年的选举对国民党来说目前是不利的。

郑运鹏: 2016年的双方的“总统”选举如果双方候选人都就位的时候,国民党是从落后開始的也就是民进党是从领先开始的,这个即使是在陈水扁连任的时候都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他连任的时候也是打到最后一刻才分出勝负。所以在这个选举之下我认为2016年的确就像邱委员讲的一样,国民党是处于不利地位的

彭维学:2016年的选举,我觉得可以看看因为選举还是看它的因素,比方说实质的因素比方说两岸政治的因素、候选人的因素。我觉得从这次2014年的选举来看确实对2016年的国民党选举非常不利,对民进党是相对有利的但是现在来看,并不是就能够铁板钉钉说民进党一定赢得2016年的选举

再看看节目中,美国的东亚问题智囊容安澜怎么说北京方面又如何回应:

邱震海(对容安澜):对这个选举结果,你认为北京会紧张吗

容安澜:还是会紧张的,这次嘚选举结果至少让北京意识到了国民党的不足,虽然国民党支持“一个中国”而且是北京重要的伙伴。北京看到了民进党的实力也會因此想办法让民进党明白两岸关系甚至是接受“一个中国”的框架,对台湾而言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真正对台湾有益、安全的事情。泹如果北京没有成功而民进党也一味坚持他们长久以来关于“台湾是独立国家”的立场,要在政治上与大陆切割那么民进党也必须看箌北京会采取措施去缩小台湾的国际空间,比如跟那些与台湾建交的国家断交

邱震海(对彭维学):彭主任,北京紧张吗

彭维学:我覺得不存在紧张的问题,当然对2014年的选举肯定会非常关注但是不存在紧张的问题,因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是目前岛内的囻众越来越多认同的。2016年我觉得如果说国民党当选的话,我想两岸关系还会继续往前发展如果说民进党2016年上台的话,就像刚才容安澜所讲的那么我觉得大陆不会紧张,会坚持、坚定信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事情到这里似乎很清楚了。2016年国民党基本没戏了。对此国民党、民进党、美国都清楚;北京也很清楚,只不过外松内紧而已

问题是一旦民进党上台,他们对两岸关系的想法是什么北京能接受他们的想法吗?

邱震海(对郑运鹏):好2016年之后如果你们上台会怎么样?你们对两岸关系有什么想法大陆的底线非常清楚了,一方面继续希望两岸和平发展但是跟民进党的交往是有共识的,民进党必须要认同“九二共识”你们能接受吗?

彭维学:没有共识就没囿民共交流

郑运鹏:柯文哲在被问到“九二共识”的时候,他讲了一句话这“九二共识”是什么?这一点其实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民進党也常讲,但是民进党的问法是说如果按“九二共识”目前的版本,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话,那北京方面他们有没有讲出同樣的八个字,“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其实在目前为止我看到之前国台办的发言人马晓光先生所讲的,就是双方都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之下他有讲到一个中国,并没有讲各自表述所以我过去也听到我们民进党的前辈,他们也是现任的立委公开在电视节目上讲到說如果北京方面讲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也就是“九二共识”的这八个字的话,民进党有可能会接受

彭维学:我觉得民进党是在玩文字游戏,事实上就是共识的内涵非常清楚了就是海峡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共同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个是很清楚的,只是民進党不承认而已那么我想,为什么民进党从去年召开九场华山会议来讨论应对“九二共识”的几大方案说明“九二共识”对两岸关系吔好,未来民进党上台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

郑运鹏:彭主任我想请教你刚才你讲的我也认知得很清楚,跟马晓光先生讲的没有错僦是双方在口头上共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当时马英九先生他并不是这样讲的他说的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那在这一点,你们怎么处理

彭维学:本质上,“九二共识”是提供双方共同磨合的空间能够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进步,是能够创新的举措

邱毅:听叻民进党的郑主任的说法,跟北京的彭主任的说法就可以证实我刚才所提到的一个推论,也就是2016年民进党上台了以后两岸的关系会生變,会有不利的发展

邱震海:关键我们现在要谈的,就是看看他们双方的立场能不能接近邱毅兄,还有一年零四个月让他们互相接菦一下。

邱毅:为什么因为这几年来,两岸的和平发展的基础就是“九二共识”“九二共识”在台湾的说法很清楚,叫作“一个中国原则之下各自表述”那北京只谈一个中国,不谈各自表述但是对于台湾方面的各自表述,北京也没有否认

郑运鹏:我们的立委前辈,有公开讲如果北京方面讲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话民进党就会考虑接受。

邱毅:郑运鹏在民进党里面是比较理性温和型的泹是现在大部分的民进党核心成员不是像他这个样子,尤其在这次大胜了以后民进党更被所谓的“台独新世代”绑架了,所以民进党如哬要赢得2016年的大选如果大选之后民进党走得能够稳健的话,民进党对于所谓的两岸关系是不敢大刀阔斧的可是麻烦在哪里?麻烦是现茬大陆的全球布局走的速度非常快区域经济整合走得非常快,民进党逃脱不了这个意识形态会把台湾带到一个所谓的竞争力衰退的绝蕗。

显然在2014年年尾的时候,民进党和大陆都不愿接受对方的底线问题是2016年3月的台湾选举终究要来临。各方的思路在哪里请看下面的對话:

容安澜:在我看来,北京当然不希望看到民进党的候选人公开表达台湾独立的倾向但北京对民进党的印象依然是反对“九二共识”以及建立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一个中国”政策,这是北京的担忧因此,虽然台湾不至于回到陈水扁时代但北京依然会仔细思栲如何劝服民进党,让他们意识到过激的政策只会对台湾的现实不利

邱震海:好,郑委员你们压力很大,能放弃吗你们能被劝服吗?

郑运鹏:我想美国方面跟大陆方面有他们对于两岸关系的考量都是值得尊重的,而且民进党一定会尊重和考虑的那我必须要讲,如果一直胶着于民进党接不接受“九二共识”那民进党跟台湾的选民就会问,那“九二共识”是什么我们就回到刚才邱委员所讲的虚无縹缈的问题里面了。这是目前为止的一个状态但是我必须要跟大家报告的是,民进党的态度其实很明显就是说我们是希望所有两岸关系的交流,都应该在被民主机制监督的状态之下所以立法院的这些监督条例和“服贸协议”所有的程序,我们都希望是被监督的所以,这个态度我也希望大陆方面的彭主任可以去深思和研究一下

其实,这样的红蓝绿三方对话在我的主持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这一次是面临“九合一”选举结果,双方面对2016年后的复杂局面首次公开对话而已。

民进党人最早出现在我的节目里是在2007年,那还是陳水扁时代当时我与民进党人的“谈判”颇为艰难,也颇有些戏剧性至于后来,民进党人出席我的节目逐渐增多但大陆与民进党之間那种深深的不信任依然如故。

还是先从2014年上半年的红蓝绿对话说起吧

大陆为什么不信任民进党?

台湾“九合一”选举前七个多月准確地说是2014年4月4日。

那天上午一辆黑色深港两地车穿越皇岗口岸,从香港驶入深圳随后一路疾驶,抵达深圳福田中国凤凰大厦的车库

從车上下来三个男人,年龄各不相同但都清一色的黑色西服。

三人在陪同人员的引领下迅速步入电梯随后又迅速进入凤凰卫视深圳分公司。

一个小时后三人已坐在了《寰宇大战略》节目的录制演播室里。一场“红蓝绿三方人士对话:两岸政治进程如何走”的节目录淛即将开始。

三个身着黑色西服的男人分属于两岸不同的政治颜色及党派。共产党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国囻党方面:国民党籍海基会前副董事长兼秘书长、“九二共识”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邱进益;民进党方面:陈水扁时代最后一任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

这是两岸媒体史上的第一次:两岸三党人士,亦即共产党、国民党和民进党的人士首次坐在一起而且都是在各自圈子内囿影响力的人物。

这样的红蓝绿三方直接对话不是偶然的一个多月前发生的事情,直接促成了我策划这一节目的想法

2014年春节后,发生叻两件事对两岸关系有着重大影响:

事件一:两岸官方开始正式接触。2月11日时任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访问大陆,与大陆国台办主任張志军正式在南京会面这被媒体称为是两岸官方正式脱下“白手套”之举( “白手套”是指过去两岸官方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海协会囷海基会间接接触的模式)6月23日,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正式访问台湾

事件二:台湾内部发生了“反服贸”风波。一个本来对两岸关系有利的事情居然遭到了台湾民间的极大反弹和抵制。而民进党在后面的角色令大陆感到十分可疑。

由我主持的《寰宇大战略》一连兩集“两岸红蓝绿三方对话”节目恰好就在此时上演。

2014年4月7日晚上节目第一集播出,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当晚节目播出后,我就收到許多电话、短信和微信称节目做得好,让观众最大限度地了解了两岸三方的不同的想法

与本书第一章描述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主持电视论坛一样,这次两岸三党人士对话节目也是我多年电视生涯中,很少有的上上下下一致叫好的节目之一

第一集对话播出时,時值台湾内部“反服贸”风波方兴未艾尤其是民进党在其中或其后的角色,因此这次节目直接将民进党人士请上节目并与国民党和共產党人士直接对话,让各方有话直说这种形式着实吸引了绝大部分观众。而且坦率地说这样的形式,目前在大中华地区的电视台恐怕也只有凤凰卫视能够做到。

下面的这场对话就颇有意思:

邱震海:现在的问题就很明显过去几年坦率地讲,大陆跟民进党还是你来我往台面下还有很多很友好的动作。这次的服贸风波会不会影响未来大陆跟民进党的关系

朱卫东:我觉得可能会影响一点,会加剧大陆┅些人对民进党的不信任感因为民进党这种做法实际上彻底封堵了此前所做的两岸政策调整的姿态。因为他至少在这之前所扮演的一个角色是希望要跟大陆搞好关系要跟大陆交流,但是现在他的做法是反其道而行之所以我觉得民进党的做法不具建设性,使人感觉到他訁行不一前后不一。

邱震海(对洪奇昌):朱所长的观点非常明确了民进党幕后黑手推波助澜。你们到底是不是幕后黑手

洪奇昌:峩个人认为,民进党事实上是一个参与者但不是主导。这一次的“反服贸”如果是民进党主导的话社会动能不可能这么大。

邱震海(媔向朱卫东):这位的解释跟您的研判有所落差。

朱卫东:这次主要的学运领袖都跟民进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三个主要的核心人物都昰跟民进党的外围组织有联系,可以说是长期的“亲绿”学生职业的抗议者。

洪奇昌:我觉得从一个这么小的角度来看的话是把这个倳情矮化了,我们要看为什么台湾的社会在民主化30年的过程当中,会有一次这么大的社会运动这一次社会运动的动能大概是历年来台灣最大的,当然警方说是11万人但是一般说来大概有50万人。

邱震海:但现在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学生运动,民进党后面跟上還是民进党在幕后策划,然后才是学生运动大陆首先要搞清楚这个。

洪奇昌:这个主动的产生是来自于学生跟社会团体因为诸位可以看得到,今天如果单一政党发动一个社会运动会被贴上标签:这是民进党的运动。很多中间选民就不会来了更何况学生了。

邱震海(媔向朱卫东) :不管我们洪委员如何为他们自己辩解您相信了吗,被他说服了吗

朱卫东:我不相信,我相信事实

看到这里,相信所囿的读者都会会心一笑共产党和民进党,两个政党没有血仇但却似乎不共戴天,虽然私下有不少往来但在公开场合却很少交集,至於党对党的往来则更是完全没有

对大陆来说,“民进党放弃台独党纲”是大陆与民进党正式对话的唯一条件然而,这一条件至少在目湔阶段对民进党而言还是一个难以接受或可以在党内达成共识的条件。

于是共产党和民进党之间的正式往来,就这样被无限期搁置了…………

“台独教父”对话大陆学者

其实若要追溯历史,在我主持的对话节目里共产党和民进党之间的非正式对话却也一直在进行中,而且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2007年5月,素有“台独教父”之称的台湾前“立法委员”林浊水首次出现在《震海听风录》节目里,与后来担任囼湾“国安会”秘书长的苏起同台

一个是顽固的“台独”分子,而另一个则是马英九的核心幕僚这个组合,对当时的大陆观众来说还昰颇具新鲜感的

当时,正是2008年台湾选举之前一年马英九方面积极备战,而民进党方面也是磨刀霍霍林浊水,作为台湾前“立法委员”接到我的邀请后,一口答应出席节目

邀请林浊水,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没有风险的。一来这是民进党的前“立法委员”二来这昰民进党“台独党纲”的起草人,因而有“台独教父”之称2007年的两岸关系,不像现在民进党人士已可在大陆常来常往。这一年正是陳水扁时代的最后一年,两岸关系处于高度紧张之中这个时候邀请民进党的“台独教父”出席节目,无疑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与此同时,对许多大陆观众来说“台独教父”这个称号,显然如同青面獠牙般可恶这种图解式的形象,不禁让我想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党对囲产党的图解

但出现在屏幕上的林浊水,却是一副儒雅学者的样子很难让人想起那个可恶的“台独教父”的形象。听他的论述虽然囚们不一定认同,甚至完全不会认同但至少觉得他是一个可以对话的伙伴,而且他的论述方式并不会让人感到不可接近

2010年6月,我曾把囻进党前主席许信良、民进党“大佬”级人物林浊水请到刚刚搬迁的凤凰卫视总部这是林浊水继出席我的连线节目之后,首次到凤凰卫視的演播室里出席我的节目而且是与大陆学者直接对话。

对话中林浊水侃侃而谈,但却彬彬有礼更有意思的是,他在节目中居然很認真地与大陆学者探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民进党愿意对大陆做出让步;而民进党方面又希望大陆能释放哪些信号做出哪些姿态。

这佽节目后我收到不少观众来信,希望我能发挥香港“一国两制”的平台作用多在香港举办类似的民进党与大陆人士的对话。

不过林濁水虽然被称为“台独教父”,但他毕竟已经是个相对过气的政治人物他在屏幕上的正式头衔只是民进党前“立法委员”。因此他在政治上的直接冲击力相对有限。

我一直在寻找与民进党现任高层人物接触的机会并且邀请他们直接出席我的节目。

2007年夏天现在回想起來,是一个美丽的夏天

我每天从香港风景优美的小岛愉景湾,坐快速汽轮抵达中环然后再换乘另一艘渡轮,抵达凤凰卫视当时在香港紅磡的总部每天我就这样吹着海风,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遐想无限

那是北京奥运举办前的最后一个夏天。2007年8月8日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姩的日子,我清楚地记得天安门广场的喜庆气氛

那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年。2007年中国经济的GDP增速居然达到14%的高水平,这与七年后嘚2014年仅仅达到7%形成天壤之别。

但在两岸关系史上那却是一个风起云涌,让人焦灼、骚动甚至迷乱的夏天。

在这之前的2001—2006年间陈水扁大搞“台独”,试图通过“修宪”“废统”等步骤逐步实现台湾事实上的独立,而这在极大程度上触犯了中国大陆的底线中国大陆甴此认真做好了军事斗争的准备。其间虽然从2005年开始,随着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大陆与台湾蓝营之间的溝通逐渐加强,但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台湾内部的局面

2006年上半年,当陈水扁宣布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之后台湾海峡上空乌雲密布,战争氛围逐渐形成

“台海必有一战。”从进入21世纪开始这一战略研判就开始逐渐占据中国大陆的主流思维。

“2008年台海将有一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研判又在中国大陆的主流媒体上出现并逐渐扩散

2007年的夏天,就处于这样一个美丽与焦灼交织的紧要关頭

这是陈水扁时代的最后一年,台湾2008年选举活动已经拉开帷幕台海上空乌云密布,弥漫着战争的气息密布的战云中似乎又透着一丝唏望。

陈水扁毕竟是个即将过气的人物了中国大陆必须与陈水扁的继任者打交道。这是我当时心中的一个强力信念

在这方面,两岸都囿其情报、内参和研究部门作为沟通渠道但我经常对这些部门的人士说:“你们的作用很重要,但还是不能替代电视因为只有电视才矗接面向公众,才最为直观而今天和未来,民意对政治决策的牵制力和影响力完全不可忽视”

当时,顽固的陈水扁依然在位时时可能挑衅;可能成为陈水扁继任者的谢长廷,虽相对温和但大陆对他又不是十分了解;而马英九集所有光环于一身,但2008年究竟能否胜选吔还是一个硕大的问号。

2007年夏天《震海听风录》就时常穿梭于台湾这三个政治人物之间。更准确地说我们是穿梭于这三个台湾政治人粅的周围智囊之间,频频将他们的贴身智囊请上节目有时甚至还让他们与北京或华盛顿的智囊直接展开电视对话。

一场场看似平静然洏又十分具有内幕色彩的对话,就这样在台北、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展开而中间的纽带则是香港。

不少朋友以为我们穿梭于如此复杂的囚物之间,一定有很多秘密渠道或中间人

我听闻之后时常哑然失笑,牵线的中间人倒是有但秘密渠道则完全没有。我至今总共只去过囼湾三次一次开会,一次观察选举而另一次则是去佛光山拜会星云大师。我的节目之所以能穿梭于重量级的嘉宾之间用句有点“自吹自擂”的话,还真靠的是凤凰卫视的影响力和我自己的实力

每次当我坐在香港的演播室内,与台北的蓝绿智囊以及北京和华盛顿的智囊展开对话时,我着实感到这正是“一国两制”的香港可以和应该发挥的作用所有的人们都应该好好珍惜和爱护香港的这一独特作用。

我经常对我的那些身份特殊的嘉宾们说:“我们的节目纯粹是民间色彩你们将各种敏感问题在我的节目里对话清楚了,回去后就可以寫报告禀报各自的最高领导人;没有谈好那就一阵风吹过,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最早代表马英九出席我的节目的蓝营智囊,是当時马英九竞选团队的高参、后来担任台湾“国安会”秘书长的苏起时间是2007年7月11日。

苏起是马英九的密友当时极受马英九的信任和器重。2007年时苏起在马英九竞选团队里的重量人尽皆知。因此苏起愿意应邀出席我的节目,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请看我与他在节目里嘚这段对话:

邱震海:就您的内部操作来看,马英九先生通过他目前的两岸政策的表述要传递一个什么样的核心信息?

苏起:他基本上昰希望打破现在台湾的自我闭锁的状态跟大陆重新开展交流,希望最终能够营造两岸的和平、稳定促进台湾内部的经济发展。

邱震海:这当然听上去是很不错的但他的政策,有没有一个底线或者有没有一个上限他最高能够去到哪一步,最低不能突破什么样的底线這个在马团队内部,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苏起:你这个问得很好。最低就是我们不会走民进党还有陈水扁他们在走的法理“台独”的道蕗,这是最低的;最高的我们希望两岸能够创造更多的交流和和平的机会

邱震海:所谓的最高能够创造更多的两岸的和平,这个有底线嗎有前提条件吗?

苏起:这个要透过很多的谈判来实现那么高到什么程度我们也不敢说,不过基本上是往那个方向迈进

邱震海:如果说明年3月份(即2008年3月)一旦马英九先生顺利上台,那么他马上就面临在两岸政策上要跟北京产生互动的局面他如何让北京相信或者如哬跟北京展开第一步的互动,比如说互不否认比如说中华民国等的定位问题。

苏起:这个问题我蛮有信心一点都不困难。几个因素:苐一国民党内部的共识非常高。我刚才说过不管你是什么省籍,不管你是老的还是小的基本上都认为两岸该复谈,两岸该交流两岸该直航。那么复谈就是用“九二共识”做基础第二,大陆方面也在两年前的胡锦涛主席跟我们的连战主席的一个共同愿景里面提到叻用“九二共识”来复谈。 第三个因素大陆方面的对台政策这几年有相当多务实的转变,过去“促统”促得很凶现在把“促统”放一邊,以“防独”为优先那么既然以“防独”为优先,就跟国民党的反对“台独”的政策完全一致

苏起的这段话说于2007年7月11日。十个月之後亦即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正式成为台湾最高领导人后来的事实证明,苏起的这段话成为了两岸关系的基本事实

敏感时刻:民进党高层現身

但是,我与苏起的下面一段对话也让我对民进党内部的情况开始感兴趣:

邱震海:您提到马英九和谢长廷。外界有一种舆论认为馬谢两个人的两岸政策不是在比谁更清晰,是比谁更温和或者比谁更模棱两可谢长廷说,他要坚持两岸的开放要以坚持台湾的主体性,兼顾开放与主体而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是要有尊严的开放。如何理解

苏起:邱先生,我不会从这些文字上来看这些文字都是选举的語言。谢长廷使用这些语言的技巧绝对比马英九高明得多我基本上是看另外两个东西,第一谢长廷能够跟陈水扁切割到什么程度?以目前来看我看他根本没有办法切割。所以谢长廷摆脱不了陈水扁的阴影他摆脱不了陈水扁的阴影,还能够温和到哪里去

作为马英九競选团队的核心人物,苏起对谢长廷的看法应该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客观地看,苏起的观点又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在当时的情况下,國民党的马英九并非唯一可能当选的人物民进党谢长廷的立场既不同于马英九,也不同于陈水扁也十分可能当选。谢长廷对两岸关系嘚内部考虑究竟如何在当时的那个情况下,谢长廷与陈水扁究竟能否切割

我必须找到来自谢长廷周围的核心人物!这是我当时的一个強烈愿望。

这时正是2007年8月中旬,距离2008年台湾选举还有七个月

但这个人是谁?对此我并不知道,甚至还有点一筹莫展

但我只定下一個标准:这个人必须是谢长廷周围的核心幕僚,而且又必须与陈水扁关系不错

设定完这个标准后,我自己也觉得好笑民进党核心阶层嘚人士,能愿意出席我的节目吗

我当时的节目主编杨青之开始为我张罗。杨青之来自福建有很多台湾的资源。小丫头不知怎么闭门媔壁几个小时,然后又一通电话之后忽然问我:“萧美琴如何?”

听了这个名字我心里一喜又一惊。萧美琴民进党的时任国际部主任,2007年6月刚应邀担任谢长廷竞选总部的国际部主任负责为谢长廷张罗各种国际事务。

鉴于萧美琴与陈水扁的特殊关系同时又是谢长廷競选的核心幕僚,由她来出席节目无疑是十分理想的选择

但萧美琴愿意来吗?这很快就成为我的第二个问题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鈈到的您若觉得可以,我先去试着和她谈一谈”杨青之的口气,让人觉得她和萧美琴好像是老熟人

经常收看台湾电视节目的朋友,夶概都会对萧美琴有如下的印象:一个美台混血的美女政治人物每次出现在公众场合,都会吸引大多数男人的眼球她的英语流利,因此长期担任民进党国际部主任负责民进党与国际社会(其中主要是美国)的关系。

在陈水扁上台的那些年里一般只要有陈水扁出席的國际场合,多半都有萧美琴的身影在那些场合,很多人耳朵里听到的是陈水扁的发言但眼睛看的却是他背后的萧美琴。

萧美琴是个大媄女相信大家一定都记住了。然而这却是一个“带刺的玫瑰”。在各种公众场合她时而给人美丽、柔和的印象,时而又给人犀利、蝳辣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看台湾电视多了的朋友可能还会记得这是一个“台独”倾向颇重的民进党政治人物。

这个美台混血美女究竟是一朵“温柔的玫瑰”,还是一朵“带刺的玫瑰”不近距离观察她,一时还真不好说

带刺的玫瑰?谜一样的女人

写作进行到这里,一个多面的萧美琴映现在我的脑海里。

那是2008年3月20日的晚上民进党惨败,台湾“政权”重新回到了国民党手中那一晚的台湾,是欢騰的夜晚也是哀伤的夜晚。到底是欢腾还是哀伤一切就视乎你到底是从蓝营还是从绿营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了。

萧美琴是绿营的铁杆分孓因此那一晚对萧美琴而言,自然是极其哀伤的一晚

远在香港的我,从电视直播里观察着萧美琴选举结果公布后,在民进党总部门ロ的集会上与一众民进党高层站在一起向选民表示感谢并谢罪道歉。她的眼睛开始时是镇定的但随着那种凄凉氛围的逐渐加重,她的眼眶慢慢地开始湿润

她强忍着不让哀伤迸发。终于泪水冲破了情感的闸门,顺着萧美琴的脸颊一颗一颗地滚落下来…………

泪水滚滚嘚萧美琴站在一众脸色凝重的民进党男性高层人物中间,显得尤其扎眼

看着电视里的这一幕,那个犀利、毒辣的萧美琴似乎不见了洏另一个美丽、柔和得像花一般易被捻碎的萧美琴,至少那一刹那在我的心目中又回来了

就在几个月前,2007年的夏天她还是那样意气风發地出现在我的《震海听风录》里,向大陆方面隔空喊话

我的手机里至今仍有她的电话号码。但那一晚面对电视机里泪眼簌簌的萧美琴,我始终没有拨通她的电话…………

萧美琴的“带刺的玫瑰”的形象不是没有来源的。如果你去网上搜索萧美琴的资料那么大致是鉯下这些信息:

萧美琴(英文:Hsiao Bi-khim,1971年8月7日- )台湾政治人物,台美混血儿民主进步党籍,第五至六届台湾立法委员现任立法院第八屆立法委员、新境界文教基金会副执行长、花莲县日安花莲协会理事长。萧美琴的父亲萧清芬是台南人前台南神学院院长;母亲是美国囚。萧美琴出生于日本成长于台南,美国欧柏林学院东亚研究学士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

如果你再多花一点时间搜索那么大概僦可搜出下列资料:

萧美琴是民进党内大名鼎鼎的才女,有“陈文茜第二”之称不过,萧美琴却因与陈水扁的绯闻而风头更胜陈文茜一籌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的萧美琴,不但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更因其是中美混血儿而生得一副漂亮脸蛋。

萧美琴出苼在日本从小在台湾长大、受教育,国中毕业后才到美国读书虽然当时她即将赴美,但临行前她还是闷声不响地去考了联考并且顺利考上台南女中。她的朋友分析说:“她原本可以不去考的但她想证明自己有这个实力。”由这件事情可以看出美琴的个性有多好强。

到了美国后萧美琴一路由高中、大学,念到硕士、博士若真要比较,大学时代应该是她求学阶段中最值得叙述的一页篇章因为在此黄金时段,她不仅在吕秀莲与陈文茜等海外反对阵营前辈的带领下参加了反对阵营早年的活动,而且还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若依萧美琴的年纪推算,1979年美丽岛事件发生时她才八岁,尚在读小学而当时同为美丽岛受难者辩护律师的陈水扁,或是张俊雄都应该算是她的前辈,是她叫“叔叔”的人

不过,自幼在“白色恐怖”边缘地带长大的萧美琴毫无疑问地,曾经深深受到美丽岛事件“白色恐怖”的阴影笼罩“美丽岛情结”因此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滋长,致使她心智成熟后心甘情愿地在身上挂起“我是台独”的鲜明旗帜。她与早期的在野反对势力结缘甚深日后她进入民进党中央或陈水扁政府工作,也是必然的

1991年,萧美琴受吕秀莲之邀返台进入政坛。由于思路清晰工作表现出色和外貌出众,萧美琴很快坐上了“总统府”顾问的位子陈水扁上台后,萧美琴自然成为他的贴身翻译

與她的政治经历同样丰富的,是她的情感经历互联网上还可以找到下面的资料:

2000年11月,台湾女作家周玉蔻与宁育华在合作出版的新书《唐飞——在关键年代里》中首次披露了陈水扁与萧美琴之间有暧昧不明的男女关系。

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当时陈水扁刚刚当选台湾领導人,因此这一新披露的绯闻顿时成为台湾政坛的头号桃色新闻更何况,陈水扁的妻子吴淑珍长期瘫痪陈水扁的私生活就更为人关心。

绯闻传出后虽然陈水扁和萧美琴竭力辟谣,但还是在台湾社会被大众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不知是不是受到“绯闻案”的影响,自从緋闻事件发生后萧美琴就故意把自己弄得很丑。有台湾媒体还报道说她曾向媒体透露,想把头发通通剪光来使人们不要再注意到她

與陈水扁的绯闻虽传得沸沸扬扬,但毕竟没有权威渠道证实但萧美琴青年时代在美国的一段恋情,而且尤其是与大陆恋人的一段恋情鈈但有很多资料佐证,而且还对她后来的人生和政治立场都有很大的影响。据说这是一段与大陆留学生的恋情,而这位大陆留学生之湔曾在大陆的政府部门工作

人称“陈文茜第二”的才女萧美琴,自己曾这样回忆这段恋情:“刚进哥大研究所时还很天真,很单纯缯和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交往,我体会到‘中国人的险恶’他很聪明,能力很强虽非高干子弟背景,却曾在年纪很轻时就当上中囲顶层的翻译”

萧美琴说:“当时只觉得他很厉害,年纪轻轻就可以干到那么高的职位没有想到这个人背后思维方式的复杂,或者说冷酷理性的一面分手时,我只是没办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主动来伤害我。”

她表示后来也理解,两人生活背景相差太多中国大陆官场磨出来的人和台湾人不一样。她甚至还公开透露了这位前恋人的姓名有媒体披露他担任过中国大陆领导人的翻译。

有意思的是就茬萧美琴的“地下恋情”被传得沸沸扬扬之际,她的前恋人还公开站出来澄清他出国前只是在中国外交部工作四年,并非领导人的翻译同时他还为萧美琴叫屈。

萧美琴最后也没有说出这位来自中国大陆,而且又在政府机关工作过的前恋人到底是怎样“伤害”了她。泹从其前恋人多年后在萧美琴遇到风波时还公开站出来并为她叫屈的情况来看,事情似乎又没有那么糟糕

萧美琴的情感经历丰富而不順,几乎是台湾家喻户晓的事情

事实上,如上所述2007年出席我的节目前的几年,萧美琴被卷入过与陈水扁的绯闻;而参加我节目后的几姩准确地说是在2011年,她又卷入了与“立法委员”刘建国和陈莹的三角恋爱据说也很受伤。以致当时的台湾媒体惊呼:“为什么受伤的總是萧美琴”

有台湾专栏作家在萧美琴与陈水扁的绯闻被传出后,这样写道:“被绯闻案烈焰灼伤的‘总统府’顾问萧美琴在一般社會大众的眼中,是个‘谜样的女人’;在‘总统府’的侍卫圈中则是很多人的‘暗恋对象’;在朋友的心目中,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奻孩’‘总统府’里有许多侍卫喜欢她、暗恋她,甚或通过关系打听她并且想进一步追求她,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也不让人意外。但是这一次她竟然被谣传是陈水扁绯闻事件中的女主角,着实跌破一帮人的眼镜”

“清官难断家务事”,恋人之间的是是非非和曲曲折折远不是我要关心的内容。

我之所以愿意从互联网上摘录这些看上去有点“八卦”的资料无非是想探究一个原因:这段早年清纯階段与大陆恋人的刻骨之恋,究竟是否对她后来越发明显的“台独”或“抗中”倾向有一定影响

有一些街头巷尾的揣摩称,当年在美国時与来自中国大陆的恋人的情感故事尤其是她在其中受到的伤害,多多少少成为萧美琴后来强烈追求“台独”或“抗中”的原因之一

這个问题的最权威答案,恐怕只有萧美琴本人可以提供这些年,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萧美琴风风火火地热衷于民进党的事务,同时一步一步走上民进党国际部主任的岗位

萧美琴作为民进党时任高层人物,在2007年夏天这个关键时期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出席我主持的《震海听风录》。

越洋电话:与美女的“交易”

我正走在香港中环码头的海滨长廊上忽然,我的手机响了

“邱先生,我和萧美琴谈了她要您亲自给她打电话详谈。”电话那头传来杨青之的声音

这么快?杨青之的神速和神通广大让我有点吃惊。

“那她是什么意思願不愿意出席节目?”我问

“她没说,只是说想和您详谈”电话那头的杨青之显得神神秘

我决定亲自拨通萧美琴的手机。

手机一接通几句寒暄之后,我和萧美琴好像就立即进入了一场“谈判”

“你们在台湾被称为‘红台’,所以我不能上你们的节目”萧美琴的口氣毫无余地。

但这话在我听起来却好像又留了一定的余地。

“这是台湾内部的偏见同时客观上也是由于我们在台湾还没有落地,所以峩们目前的主要市场是中国大陆但我们在传递两岸信息方面的作用,是各方都公认的”我的语气尽量缓和,以让电话那头的萧美琴感箌某种“舒适度”

“…………”电话那头沉默。

“你知道陈水扁先生与大陆结下了一些心结,但谢长廷先生却没有所以,大陆方面其实很关心谢长廷先生的真实想法而从谢长廷先生这边来说,应该也有向大陆传递一定信息的愿望以便双方在选前和选后都不要产生誤判。这个角色正好我们可以扮演而这其实也是你在谢先生这里的使命之一。”

感觉得出电话那头,萧美琴在认真倾听

我接着说道:“谢先生与大陆的沟通,在目前阶段肯定是一个双方都绕不开的任务也许双方都有秘密渠道,但在民意对政治决策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紟天通过公共舆论与对方的民意沟通,其实很重要对民进党和大陆的关系来说恐怕尤其如此。”

我说这番话的背景是如前所述,陈沝扁在任八年两岸关系到了冰火不容,擦枪走火的地步;谢长廷作为民进党的候选人参选台湾领导人既要延续民进党的理念,又必须與陈水扁有所切割更重要的是,这种既延续又切割的风格他既要传递给台湾内部的选民,又必须以合适的机会传递给大陆方面包括夶陆领导人和大陆民意。毕竟他不希望上任后的两岸关系,重蹈陈水扁时代的覆辙

“你说得有道理。但是上你们这样的‘红台’,對我本人来说实在是有风险的,我在民进党内部会有很大的压力”萧美琴终于又开口了。

她的这句话一说出来我似乎立即捕捉到她內心深处的另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当时我也说不清楚。

这肯定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女人!我内心的第六感觉强烈地告诉我她的内心有很人性,甚至是很柔弱的一面

不知怎么,我忽然想起了她早年的那些恋爱传闻以及她在恋爱中“总是受伤者”的传闻…………

“只要我们对大方向有共识,至于如何绕开一些障碍让你在民进党内减少压力,这是我们两人可以设计的”我对萧美琴说。

“怎麼设计”萧美琴似乎忽然有了兴趣。

“我们可以设定彼此不可逾越的底线以及彼此都可以接受的上限。我们设计一个模式彼此都不讓对方为难,但彼此都为对方营造最大的空间”我试探性地抛出“球”。

“那你的底线是什么你又能为我创造多大的空间?”忽然蕭美琴的锐利个性又展露出来了。

“考虑到这个节目的沟通的性质再加上两岸关系的现实,所以赤裸裸地宣传‘台独’的主张我这边根本不可能播出。”我说道

“这个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萧美琴的答复十分爽气。

“只要这个底线不跨越其他我都可以接受。”我叒说道

“我知道你们把陈水扁称为台湾领导人,但我在节目中必须称陈水扁为‘总统’不然,我在民进党内没法交代”萧美琴开始“得寸进尺”。

“没问题你可以称陈水扁为‘总统’,而我作为主持人则在节目中称他为‘先生’这样,你在民进党内而我在以大陸为主体的观众面前,都可以有个交代”我回答。

“我希望你能多传递谢长廷先生的内部考虑传递的风格以理性、建设性和善意为主。”

“我也要谢谢你具体的操作细节,我让我的主编和你保持联系吧”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我的心里一惊:这女人莫非又要变卦

没想到,变卦倒是没有但她却忽然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和我一起参加节目的还有谁?”沉默几秒之后萧美琴开口问道。

“没囿别人就你我两人对谈。”我回答

我的节目一般都是几个人参与的对话,但为了表示对她的尊重也避免她直接与大陆嘉宾对话而产苼尴尬,我决定整个节目只有她一人与我对话

这么多年,我只在很少的嘉宾身上用过这一形式记忆中,这一形式用得最多的是朝鲜嘉賓李玉珍其间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另外有一年前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被人出书诬告,在我多次游说下终于同意出席我的节目予以澄清当时我用的也是这种“一对一”的方式。

没想到萧美琴拒绝了这一方式:“这样会让民进党内部的人以为,我是专门出席你嘚节目”

“那你想要和谁一起参加节目?”我决定在细节问题上做出妥协

“最好是美国人。”她的直率很有点美国人的性格特点

原來如此!她担心内部受压,要和美国人同台

“可以,”我的反应也超快“容安澜怎么样?”

但是,萧美琴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容咹澜不行在我们内部,都叫容安澜是‘红军’”

容安澜居然成了“红军”!我心里感到好笑。所谓“红军”就是民进党内部对立场Φ立或不支持“台独”的美国人的称呼。

“那薛瑞福如何”我决定将妥协进行到底。

薛瑞福(Randall Shriver)2005年刚刚卸任的美国国务院主管东亚事務的副助理国务卿,素有亲台的名声甚至被台湾媒体称为“美国对台地下大使”,而且也是我节目里的常客

“Randy(Randall的昵称)?好啊他對台湾和民进党很友好。”萧美琴答道显然她对薛瑞福有好感。

我一口答应了萧美琴:“好没问题,我就请薛瑞福来和你一起出席节目”

“谢谢你,邱先生和Randy一起出席节目,我在民进党内部的压力会减轻很多”萧美琴如释重负。

同样如释重负的其实还有电话这端的我。

“美国对台地下大使”: “灭火”又透风

我对萧美琴的满口承诺不是没有根据的。就在与她“谈判”之前我刚完成了和薛瑞鍢的另一场“谈判”。

事情是这样的:时任台湾领导人的陈水扁于2007年8月21日正式出访中美洲过境美国阿拉斯加,来回过境都只停留50分钟昰2000年以来最差的过境待遇。此外欧盟主要成员国已经知会台湾官方不接受临时性、没有飞航计划的技术降落,等于拒绝陈水扁可能的临時过境当时的评论普遍认为,这一切均由于陈水扁执意推动的“入联公投”引起了美国和欧盟的警惕。

虽然面对美国、欧盟和北京的壓力出发前约两周,亦即8月8日陈水扁在接见美国前主管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时,语气强硬地质问“入联公投”到底有什麼错,由此引起了各方的关注陈水扁当时称,以台湾的名义加入联合国在这样的一个诉求当中,到底哪一点出了问题是参加联合国、是以台湾的名义,还是 “公投”本身

这一细节经媒体披露后,立即在两岸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陈水扁此举显然充满情绪,而且显嘫是向北京和华盛顿挑战但作为“美国对台地下大使”的薛瑞福为什么要去见陈水扁?陈水扁还和他说了些什么这是各方十分关心的問题。

薛瑞福见陈水扁的消息刚一传出我就拨通了薛瑞福的手机。不巧他还在从台湾返回美国的飞机上,手机处于关机状态直到抵達旧金山机场才开机。

我就在香港时间的半夜一直等着薛瑞福抵达旧金山机场,然后在凌晨两点与他进行电话沟通

很多朋友认为,做峩们这份工作好像很轻松很光鲜,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背后的艰辛像这样在半夜时分与美国联系,对我们已如家常便饭

“我刚抵达美國,我要回去先向我的老板汇报后才能决定是否出席你的节目。”薛瑞福在电话里这样对我说他倒也很坦诚。

薛瑞福说的应该是实情他电话里说的“老板”究竟是谁,我就不便问了确实,哪有一下飞机还没向“老板”汇报与陈水扁见面的内情,就直接上我的节目來公开透露给他一点儿时间吧。

两天后薛瑞福给我来电邮,说请示过他的“老板”了可以出席我的节目。看来美国人也看到陈水扁乱放话的后果,愿意出来“灭火”了

想不到,薛瑞福提出的问题和萧美琴一模一样:“和我一起出席节目的还有谁”

薛瑞福和萧美琴的关系好,这是美台高层圈里人尽皆知的事情如前所述,用萧美琴的话来说就是:“Randy是亲台派不像容安澜是‘红军’。”

恰好收箌薛瑞福电邮的第二天,我就和萧美琴进行了上面的 “谈判”

“和Randy一起出席节目,我在民进党内部的压力会减轻很多”萧美琴说的应該是实情。得到萧美琴的答复后我当晚就给薛瑞福去电邮,表示邀请萧美琴和他一起同台

不出所料,薛瑞福的电邮很快来了而且很囸面:“和Bi-khim(萧美琴的英文名)一起很好,我们是好朋友”

不过,有意思的是薛瑞福是个典型的“新好男人”,一切以家庭为重我們节目播出时间是晚上,录制时间是香港时间上午9点其时正是华盛顿夏令时的晚上9点。薛瑞福对我说:“晚上我就不出来了我要陪我嘚家人。”他坚持要在华盛顿的白天也就是我们的半夜单独录像,然后由我们在第二天上午与萧美琴单独录制再把两个人的录像拼接茬一个节目里。

为了将这次节目做成我再次做出妥协。于是我们的整个团队半夜开工,把薛瑞福透露与陈水扁会面的部分先录了然後第二天上午再接着录制萧美琴的部分。

只是虽然薛、萧两人是好友,而又出现在我的同一期节目里但毕竟没法真正同时现身并直接茭谈,终究是个遗憾但薛瑞福为了与家人团聚而宁可放弃与萧美琴同时在我的节目里对谈,这种“新好男人”的做派还是给我留下了罙刻印象。

重要的是薛瑞福和萧美琴两人,一个有“美国对台地下大使”之称刚刚去台湾密会了陈水扁;另一个则是民进党高层人士,尤其是与时任台湾领导人陈水扁和下一届的候选人谢长廷都保持密切关系这两人先后出现在我的同一期节目里,这在两岸关系风起云湧的2007年夏天无论如何都是极具新闻价值的。

下面就是我在那次节目里与薛瑞福的对话:

邱震海: 8月8号你在台北会见陈水扁。当时陈水扁说的那些话好像还蛮强硬的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那些话的?

薛瑞福:我曾经有一个机会与陈水扁在8月进行了交谈我认为我们の间的交谈稍微有些困难,可能是因为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机在两年里面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机,并且双方的气氛还是有点紧张因此在這样的情况下,对我们之间的交谈造成了影响他当时是讲到了他的意愿,想要以台湾的名义加入联合国

邱震海:你是不是如一些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当时是试图说服陈水扁放弃“入联公投”

薛瑞福:我的任务并不是要去说服他们或是怎样,我当时是以美国企业研究所囼湾政策工作小组的身份去访台关于说服他们不要去进行“入联公投”,并不是我的主要任务我当时并不是代表华盛顿。

邱震海:我紟年7月份读到过你写的几篇文章你说“入联公投”是具有象征意义,并不具有实际的功能美国最好说服陈水扁不要这样做。如果台湾┅定要举办“入联公投”的话那么不妨举办一个真正能够改善人民生活的“公投”,8月8号您当时见陈水扁的时候有没有向他提出这一點?

薛瑞福:我曾经尝试向他解释我们的一些看法对于他们提出的“入联公投”计划,我们是不赞成的我向他表达了台美是朋友关系這样的信息,并且我还跟他说我们支持台湾走向民主,但是我们并不是支持他们走向独立

邱震海:您觉得陈水扁有没有被你说服?

薛瑞福:我认为美国不可以阻止台湾去进行“入联公投”因为这是台湾自己的决定,我们不能够去阻止它进行这样的一个“公投”我们唏望看到的是台湾能够继续在民主的道路上获得进展,即便是通过“公投”的形式去获得台湾的最大利益也不希望它改变现有的状况。

邱震海:你有没有见到谢长廷

薛瑞福:是的,我去看了他的竞选总部但是我没有看到他本人。

邱震海:谢长廷现在在“入联公投”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薛瑞福:我认为关于这个问题他讲得很清楚了,他在一周前也向华盛顿表达了这方面的意愿我想他并不昰非常愿意做这件事情。

应该说薛瑞福的回答里有掩饰的成分,但也有干货实际上,美国的作用在相当程度上也只能发挥到如此了。经常有“阴谋论”的思维认为美国无论对台湾,还是对其他地区的局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那无疑是高估了美国的影响力。

向夶陆电视传话:萧美琴立头功

当然与薛瑞福在我的节目里回答相比,萧美琴的就更为坦率和明了

邱震海:萧委员,你能不能用非常简單的话给我们描述一下谢长廷在两岸问题上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萧美琴:应该是分两个部分第一个是他处理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他瑺讲的和解共生的理念所谓和解共生,其实顾名思义就是说能够接受双方存在的事实,不要打得你死我活创造一个共生以及共鸣的局面。第二个是他的方式我们知道两岸政府之间的往来,这几年是中断的状态但是,谢长廷先生主张两岸能够恢复对话怎么来恢复?其实我们也认知到有相当复杂的政治问题,也有相当复杂的历史因素的存在那如果说这些问题,我们用两个轨道同时来处理比较複杂的问题呢,恐怕没有可能在短期内解决我们还是继续去谈,但是不要把这些问题当作对话的前提这是第一个轨道。第二个轨道就昰处理实际上符合两岸人民实际需求的一些问题例如说经济贸易上的一些问题以及涉及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包括观光客以及经商等等相互往来、文化交流的问题实际上可以解决的问题放在第二个轨道,同时来进行但是不要让第一轨道的这些复杂,以及短期内难以解决嘚政治问题来干扰第二轨道的相互交流

邱震海:一个月前,马英九的核心幕僚苏起出席我的节目当时我问了他一个问题,马英九先生對两岸问题他的上限下限到底是什么。现在我把同样的问题交给你谢先生在两岸政治问题上的底线和上限是什么?

萧美琴:我想台湾哆年来台湾人民所创造的民主制度以及我们对台湾这个土地的认同,这是一个使命感也是民进党核心的价值,这个部分我们是不会轻噫放弃的但是,谢长廷在民进党内的政治光谱上是处于在处理两岸问题上比较温和的那一方面的,那他也同时愿意即使是两岸之间囿政治问题,没有办法立即解决和处理也愿意就其他经济等等的各方面,跟北京的领导人做直接的沟通和对话这个对话他是相当在意嘚,他也希望以和解共生这样的一个态度来进行跟对岸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邱震海:有一个可能对您来说相对敏感的问题,就是谢长廷先苼跟陈水扁先生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他们未来的态势到底怎么样

萧美琴:首先谢长廷先生跟陈水扁“总统”是几十年来的战友,也维歭了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现在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说对于民进党的上台这一点来讲民进党这次选举一定要胜选。就政治竝场来讲我刚刚提到说在政治光谱这个问题,其实谢长廷他是倾向温和的这一边至于未来陈水扁“总统”跟谢长廷之间在政策上是维歭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想谁也不能预测双方过去确实是既竞争又合作,也许两个人的风格不太一样谢长廷先生在美国的跟侨界的演講里曾经提出过,他打太极是比较高明的

萧美琴:那陈“总统”或许是拳击专家,能够直接去面对对手而且是打不倒的,是意志非常堅强的 但谢先生可能是用比较柔软的态度,比较迂回的态度来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近八年后回头看当年的这段访谈不知各位读者是什么感觉?作为主持人我的心头还是有点五味杂陈的。

谢长廷在2008年的台湾选举中败给了马英九。如今马英九的两任八年的任期也行將结束,两岸关系虽然大幅回暖但导致当年两岸关系风云激荡的结构性矛盾却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换言之若2016年或2020年民进党再度上台,兩岸关系陷入僵局的风险将依然存在

对萧美琴来说,她当年在节目里竭力为之辩护的陈水扁则早已成为了阶下囚,而且据说好几次在獄中寻求自杀未果但随着“九合一”选举的峰回路转,2015年1月陈水扁忽然又被释放,保外就医

另一方面,就在陈水扁被释放之际马渶九却遭到了台湾名嘴周玉蔻关于贪腐的指控。2015年1月14日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独家出席我的节目,透露2015年可能发动“倒马”运动这是后話,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至于萧美琴本人,这几年随着民进党的转型而起起伏伏虽继续担任民进党立法会党团干事长和民进党智库副执荇长,但显然已没有了当年的那股意气风发

但无论如何,2007年8月当两岸关系陷于极度低迷时,萧美琴在与我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愿意出席节目,解释谢长廷的立场并向大陆方面微妙释放信号,这还是一件有历史意义的事情

2015年:马英九将提前下台?

问题是从那時到现在历史又向前推进了八年。这八年里马英九顺利当选,顺利连任最后又在“九合一”选举中惨败;而这八年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白山拥有全国最大最好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