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肯尼斯.格里芬·雷克斯洛斯人有哪些

肯尼斯·雷克斯罗思与杜甫:从翻译到创作--《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肯尼斯·雷克斯罗思与杜甫:从翻译到创作
【摘要】:
美国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思(Kenneth Rexroth)对杜甫十分推崇,他认为杜甫是最伟大的非史诗、非戏剧性诗人,没有任何伟大的诗人能像杜甫那样持久。但作为一名无政府主义者,他欣赏的是杜甫身上亲切、自然的一面,而对其忧国忧民的儒家思想则略为不屑。雷氏共翻译了36首杜诗,对于所译杜诗的选择,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标准。他只选那些比较单纯、直接的诗,那些文学典故、政治讽喻最少的诗,那些能与自己的生活引起共鸣的诗。雷氏的翻译观比较自由。他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同情体认,是进入作者的角色,将他的话转化成自己的话,译者要有意识地与读者进行直接的交流。在他看来,翻译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重现原文,因此他的译诗经常体现出一种“创造性叛逆”。雷克斯罗思的《中国诗歌一百首》被美国读者广为接受,译者通过对原诗的翻译和改写重塑了一个杜甫形象,这是一个在西方现代语境下,更符合西方读者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中国古诗人。
本篇论文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雷克斯罗思的生平和创作,并分析其在美国诗坛地位不高的原因。虽然作为一名诗人,雷氏并没有取得声誉鹊起的地位,但作为一名文化传播者,作为一名全新诗风的推动者,其在美国文坛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正文第一章主要介绍雷克斯罗思与中国文化和中国古诗的关系。雷克斯罗思自幼就对中国文化和艺术有着广泛的兴趣。他一生共翻译出版了四部汉诗英译著作,创作了大量的汉风诗,其创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中国古诗的影响,带有很多中诗特有的意象和元素。第二章是本篇论文的主要部分。本章深入研究雷克斯罗思关于杜甫的论述、其翻译的36首杜诗,以及他与杜甫之间深入、细致的关系。通过对译诗进行语言层面和艺术角度的分析,探讨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选择,研究译诗对原诗的“创造性叛逆”。第三章主要论述杜甫对雷克斯罗思诗歌创作的影响。雷氏的很多诗歌都具有中国古诗的特点,虽然这是其所接触到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古诗总体熏陶的结果,但杜甫的影响无疑处于重要地位。这种影响主要包括模仿中国古诗的意象和主题、运用中国古诗的写作手法和句法形式、把译诗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中、把杜甫直接写入创作。
结语部分全面总结提炼雷克斯罗思的杜甫情结,进而考察身为美国现代诗人的雷克斯罗思,为何会对一位中国古代诗人如此的着迷。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H315.9;I712【目录】:
ABSTRACT5-9
绪论:美国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思9-12
第1章 肯尼斯·雷克斯罗思与中国文化的关系12-17
1.1 雷克斯罗思与中国文化12-14
1.2 雷克斯罗思与中国古诗的关系概要14-17
第2章 肯尼斯·雷克斯罗思与杜甫17-49
2.1 雷克斯罗思论杜甫17-19
2.2 雷克斯罗思英译的杜甫诗及其翻译观19-49
2.2.1 雷克斯罗思的翻译观20-22
2.2.2 雷克斯罗思的英译杜甫诗22-38
2.2.3 雷克斯罗思译诗的创造性叛逆38-47
2.2.4 雷克斯罗思英译杜甫诗的成就47-49
第3章 杜甫对肯尼斯·雷克斯罗思诗歌创作的影响49-59
3.1 模仿和借用中国古诗的意象和主题49-52
3.2 运用中国古诗的写作手法52-53
3.3 使用对仗等中国古诗的句法形式53-55
3.4 把译诗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中55-57
3.5 把中国诗人杜甫直接写入创作中57-59
结语 肯尼斯·雷克斯罗思的杜甫情结及其文化探源59-61
参考文献61-6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启华;金小平;;[J];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01期
朱徽;[J];外国文学;2003年05期
朱徽;[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李永毅;;[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1期
杨雪;;[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张子清;[J];国外文学;1993年01期
郑燕虹;;[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方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俞莲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杨京宁,王琪;[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高路,高远;[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袁文彬;[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程永生;;[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李书琴;钱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童兆升;刘国忠;方英姿;陈海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李可胜;[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许庆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珑;;[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孔燕;;[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王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孙丹枫;;[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于应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邓程;;[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任东升;;[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翟清永;;[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赵杰;郭九林;;[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许春翎;;[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曹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谢云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黄德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陆秀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耿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高玉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施佳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齐伟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世超;[D];河北大学;2009年
高洁;[D];河北大学;2009年
韩芳;[D];河北大学;2009年
王莹;[D];河北大学;2009年
王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刘莹;[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李振;[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张琳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苏子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蒋芬;;[J];作家;2011年16期
张静华;;[J];作家;2010年14期
江庆;;[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李琳;;[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李海燕;;[J];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吴仙仙;邵东芹;;[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吕兆芳;周晓凤;;[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刘小刚;;[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白阳明;;[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常青;;[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伯奇;;[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刘静;;[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黄文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张旭;;[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邝健行;;[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朱易安;;[A];李白学刊(第一辑)——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C];1987年
姜光斗;;[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刘静;;[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夏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美术报;2004年
;[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汪剑钊;[N];文艺报;2011年
朱浩云;[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方小虎 严芳;[N];四川日报;2011年
王军;[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傅浩;[N];中华读书报;2002年
老军;[N];中国档案报;2004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丁启阵;[N];社会科学报;2008年
衡阳师范学院
阳建雄;[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安末淑;[D];山东大学;2005年
王福栋;[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刘小刚;[D];复旦大学;2006年
贾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王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何子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黄桂凤;[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孙杰;[D];复旦大学;2012年
李茀民;[D];复旦大学;2007年
何绍斌;[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潇潇;[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张海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孙建昌;[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陈馨;[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王玥;[D];吉林大学;2012年
刘晓丽;[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彭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彭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许敏;[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孙远波;[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转载]【收集12】王自亮、陈仲义有关伤水的文字
伤水:人与诗
&&&&&&&&&&&&&&
&文/王自亮
一写下这个标题,我就懊悔了。
首先,我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写出伤水的思想与行状,他的诗歌与事业,他的与众不同。其次,宏大叙事是当今先锋派们最头痛的文体,为了与他们保持一致,必须予以抛弃。
欲望依然存在。很想写一写伤水,写出这个诗人的精神、骨骼和气息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就是这个伤水,曾经以阿黎这个名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那时与他通讯过的西川,2008年见到他时,根本想不起“伤水”是谁;也难怪,“伤水”是2001年才诞生的名字。伤水与海子也多次通信,只是这些书信保管不妥,被老鼠当做点心吃了。伤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如刚出鞘的钢刀,结实、锋利、耀眼,充满活力,写出了诗歌“海殇”系列,尤其是那首《关于大奏鼓由来的构想》,让人着实吃惊。
1982年,我从杭州大学毕业到台州行政公署工作,住在一个很大的旧院子里,因为是单身汉,被安置在一个木结构的单间,人一上楼,楼梯就吱嘎吱嘎的响,只要来人老早就会听到。一个傍晚,有人敲门,来了一个与我个头差不多的年轻人,自报山门,原来是台州师专中文系的学生,洪迪老人的学生,叫苏明泉,也就是后来的伤水。当时我略有惊异,发现这个人长得颇为奇特,圆圆的脸,眼睛同我一样小,却炯炯有神,额头很像被一束光照耀着的船首。我们很快就进入自由交谈状态,不需要烦文缛礼,也不必有任何铺垫。伤水的赤忱,爽利,还有他对诗歌的热爱,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们之间无所不谈,从此开始了我们漫长的友情。
大学毕业之后,伤水教过书,也当过行政官员,最后是经商了。多年来他担任苏泊尔公司的老总,在诗歌中自称“卖锅者”。诗歌写作,对他来说,有时是暗河,有时是明流,但始终伴随着他,不曾须臾离开。对他来说,写诗与经商是必要的两手,甚至是互文关系。与他交谈,要习惯于话题的转换,从张五常的《卖桔者言》到美国文学的“垮掉一代”,从危机管理、财务分析到“北回归线”、“非非主义”,从居住厦门的种种好处到苏东坡的一言一行,你都得跟上。你看到伤水诗歌的标题,就知道他的爱好、经历和生活方式:《在机舱内,读米沃什〈果实〉,15行中6次“不可企及”》、《比如,干涸的诺日朗》、《压力锅》和《一条鱼在我体内运走大海》。伤水写诗,与他的生活并行不悖,这使他能将两者互为印证和发明。有时候,伤水分不清生活与诗歌,同样的投入,同样的激昂,同样的不顾一切。
他的诗歌中,有一种特别的劲道,扩展的力量。由于个性、经历和阅读,以及他所接受的影响,伤水的诗歌中显示了某种决绝和彻底性。他似乎洞悉人性的秘密,富有语言和意志上的征服感,而且与海洋有着确切的亲缘关系,就像他的宗族和名字。这一点基本上路人皆知,从外表到内心。从某种意义上看,他在精神上比海子走得更远,比西川近期的诗更介入日常生活,比欧阳江河更注重榨取语言的汁液。一般而言,伤水的诗是无所顾忌的,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一种本质的优雅,一种人文之光的朗照。从语言的角度看,他也是喜爱延展、叙述和戏剧性,注重自由表达和语义学上的原生态,体现了另类的陌生化。
到目前为止,他最好的诗,我认为就是那首《逝》,那是对死亡的一种直接感知,一种不可回避的注视,甚至还对死亡动手动脚,想探个究竟。刀、躯体、鱼干,祖父的话,斧头、饥饿、疼痛,黑暗的抽屉,这一切于世间存在过的,并没有因为死亡的洗劫而丧失意义,而那些感慨、修辞和异端,却风一样地“从我身上吹走”,“活着就是失去”,而且目睹一部分山水开始“在我体内腐烂”。
伤水的诗歌,有时充满了暴力,因此对另一些有价值的事物来说,就显得更温柔了,也时刻保持一种敬意,他的《玉环城》就是明证。这个有着贵妃名称的海岛城镇,伤水的故乡,无处不在地潜藏着戏剧性,令人惊奇的生活场景,诱惑、抵御与绝望,死亡的气息,狂暴的场面,使我们体验到了一种现代性的变形记。他把一座海岛城镇与身体、时间和事件置于耦合状态,显然有后现代的意味,但基本情感却十分现代。这是一种混成,多声部唱法。不管怎样,是这座奇异、激荡和未知的城镇,让我们的诗人着迷。《玉环城》证实了伤水处理复杂题材的卓越能力:戏剧性、奇异感和如歌的咏叹,居然能浑然一体。
伤水的诗歌,有很多想象力和语言方面的“意外“,比如那首《盗冰者》,要去天山盗冰,就很了不起了,何况这块冰很神秘,被阳光所包围,蓝天所笼罩,取冰的时候,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细节:手指夹取的地方,会很快变薄,而且纹印会成为罪证。他还写到了“时光的警察”。最终的结局是,冰还没有回来,“我就融化在路上”。这里“冰”成了“我”,冰和我一同进入虚无。而超现实主义是伤水诗歌的真正本质——场景和主体的变换,无意识的揭示,现实世界与虚幻情景的并置,以及元诗歌的实践,都让人有应接不暇之感。这一类诗歌有《你说的王红公,原来就是肯尼斯·雷克斯洛斯》、《元宵夜,鲤城,与自亮兄、依民兄观看梨园戏〈朱文太平钱〉》、《黑》、《弑马》、《灰白》等等。近年写出的《王红公》和《元宵夜》堪称杰作。它们的出现,为伤水进入一流诗人的行列,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例证。
无疑,伤水拥有一个大海。这个海,既是伤水的词库,也是他人格的自我投射。我们看到的伤水之海,游动着令人讶异的鱼群,它们有着为所未闻的名称,升起了海妖和受伤的牛,而岸边是沉重而飞扬的生活,有点咸腥,却绝对真实,一般而言,我们的诗人总是要注视那只永恒之船——这情景,使我们想起了聂鲁达和惠特曼,那张野牛皮似的海,船长和出海的号角。他的《鳗鲡》、《鮟鱇》、《苏眉》和《海妖》,特别是早些年的“海殇”系列诗歌,能从原始性的海转换成人性之海,进入生活和生命之海,一直抵达存在之海。伤水的那首《别用你的盐腌掉你的手掌》,融大海、语言、性和身体于一体,将海水的蛊惑和伤害,提升到性命攸关的地步,同时领受了一种“咬牙切齿的幸福”。海和人的多面性,昭然若揭。
伤水认识中国诗人之多,让我吃惊。有一次我故意试探他,说,“你至少认识几千个诗人吧?”他笑笑回答,“一千个恐怕是有的”。他对这些诗人的诗句,有时到了如数家珍的地步。前些年,我和他在厦门喝茶,在场的还有我的大学同学兼挚友,学者王依民,他居然当场背出了一些知名度不高诗人的好多首诗歌。比如那位叫陈小三的诗人,我就闻所未闻,听到伤水背出他的诗句,我简直大吃一惊,即刻认定这陈小三是中国最好的诗人之一。伤水还让我认识了吕德安、罗羽、张执浩、曾宏、子梵梅、马叙、威格,介绍我跟这些人的中绝大多数见了面,令人感怀。诗人,理应情同手足。
&&&&&&&伤水的笔名,据他说的意思是“将水击伤”,因为他写过同题诗歌。不过我宁可相信,是水将他击伤。对于大海,他以诗歌来祭奠,而非复仇。
&&&&&&&&&&&&&&&&&&&&&&&&&&&&&&&&&&&&&&&&&&&&&&&&&&&&&&&&(
原载《浙江作家》2014年8期
从浙江迁居厦门的伤水,写作上拥有一种阔达的精神背景支撑,在存在与抵抗的维度上,不断做智性游弋。伤水对水、对海似乎有一种唇齿相依的亲和,不过表达方式用的是斧钺与刀削。他的加盟,为厦门诗歌较为稀缺的精神质素,带来了期待。
【摘自陈仲义《厦门诗歌:第三个十年》一文,载《福建日报》。此文系厦门优秀文学作品选——诗歌卷()十年导言】
伤水《相看两不厌》:
那个纤手剥着蛋壳的人
轻得像蛋清外那层薄膜
那个和透明对话的人
听得见蛋内的孵化声
那个后仰入元宵月的人
溅起了满天冰凉的蛋清
《相看两不厌》同样再次改写了人与月亮的关系。月亮是薄壳的蛋。人看蛋,蛋看人。离奇的是,人竟然剥着月亮的“外衣”,而且还能听得见蛋内的孵化声,最后是溅起满天蛋清,覆盖了人。薄明的感觉,澄凉的诗绪,全息化融化在人和月亮的关系中。而李白与月亮的关系,是“对影成三人”,主客体分得很清。相信李白活到现在,也会向今人的现代思维学习呢。
&&&&&&&&&&&&&&&&
——陈仲义《现代诗:语言张力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9月版,摘自43-44页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从译介学角度评析肯尼斯·雷克斯洛斯的《一剪梅》英译本--《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从译介学角度评析肯尼斯·雷克斯洛斯的《一剪梅》英译本
【摘要】:从译介学角度就肯尼斯.雷克斯洛斯所译李清照《一剪梅》译本进行评析。雷克斯洛斯根据译入语文化的需求,在翻译中将西方文化的审美心理和词作中渗透的中国文化信息融合起来,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且表达出了词作的美感,是为好译。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H315.9【正文快照】:
译介学研究的是翻译的结果作为历史事实的译本,而不是翻译的过程。所谓译介学,从宽泛意义上说,就是指从文化层面上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所进行的一种跨文化研究。谢天振在他的专著《译介学》中指出,译介学关注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失落?变形?扩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方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高路,高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程永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张德让,翟红梅;[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张锦兰,张德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周庆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周庆杰,孟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高莎;;[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颜林海,孙恺祥;[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宋安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春翎;;[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卫景宜;[D];暨南大学;2001年
朱健平;[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王绍祥;[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贺显斌;[D];厦门大学;2004年
王林;[D];复旦大学;2004年
侯国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陈历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胡德香;[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吴波;[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郦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莹莹;[D];郑州大学;2000年
彭春华;[D];广西大学;2001年
Jiang Z[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1年
李琪;[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孙红梅;[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刘心莲;[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李林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麻晓晴;[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易芳;[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付丽;[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田会轻,王敬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1期
费小平;[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邹涛;[J];求索;2004年09期
柯亚;[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任秀英,朱安博;[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徐静怡;;[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4期
成滢;;[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洪忠民;;[J];考试周刊;2009年23期
宋剑豪;;[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12期
朱安博;朱凌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费小平;;[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费小平;;[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陈凌;;[A];Proceedings of FIT Fourth Asian Translators' Forum[C];2005年
熊辉;;[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刘全福;;[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刘静;;[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吕佳擂;任东升;;[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吴春兰;李晓燕;;[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朱蕤;;[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谢天振;[N];社会科学报;2008年
张一兵(作者是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N];中华读书报;2000年
杨乃乔;[N];人民日报;2007年
王研;[N];辽宁日报;2008年
陈晓飞;[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穆雷;[N];文艺报;2002年
许钧,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穆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导;[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周发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王研;[N];辽宁日报;2010年
;[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全金;[D];复旦大学;2003年
刘小刚;[D];复旦大学;2006年
高志强;[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陈蜀玉;[D];四川大学;2006年
王林;[D];复旦大学;2004年
陈鸣;[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志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杜燕;[D];暨南大学;2006年
刘洪才;[D];青岛大学;2006年
孔镭;[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王海燕;[D];西北大学;2006年
金春红;[D];延边大学;2007年
喻杭;[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马小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章琼;[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郭仁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本文旨在从文化语境角度研究李清照词的翻译,尝试找到更佳的翻译处理方法。宋词,通常也被翻译为ci-lyric和song-poetry,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李清照作为中国文学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诗歌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愈来愈多的译者和出版机构都在致力于翻译她的作品,而向更多的读者介绍她的作品。准确的理解和精确的表达是评价翻译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之一,尤其对于宋词这一独特的诗歌形式而言。本文选取李清照八首词,分析译本是否妥当地传达原文的文化以及从文化语境角度怎样更好的完善翻译作品。之前对于李清照词的翻译制约于词本身,从它的英文翻译,诗歌风格,以及认知等角度去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作者旨在找出文化语境对宋词翻译的影响,通过对文化语境的认识,优化翻译方法和策略。通过分析李清照八首词的两个译本,对这两个作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时代的译本,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一个译本是由国内著名典籍英译家卓振英教授所作,另一个译本是美国翻译家肯尼斯·雷克斯洛斯所翻译。本文将更加关注中文和其他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译者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更加有效而且成功地传播中国文化。第一章是整篇文章的导入部分。第二章,展示整篇论文的理论框架,用系统的方式说明文化语境。从文化语境角度来看翻译是否合理,首先必须了解原文的特征和特色,原文的创作背景和词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也必须知道原文和译文各自的文化语境。因此,第三章主要从文化语境的三要素着手,概括了这两个译本各自的文化语境。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从文化语境出发,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关注译本是否恰当地传达了原文的文化信息以及译文所作的各项处理是否符合文化语境的需要。同时,本章也为下章做个铺垫,在对两个译本各自方法的对比分析之后,本文试图从中得到启发让往后的翻译更加完善。第五章阐述一个译者应该如何满足文化语境的要求,从这一角度出发优化他的翻译作品。这只是一个尝试,也是从前人的研究中得到的启示。在结论部分,文章指出要真正地翻译好李清照的词,就必须懂得词中蕴含的文化语境信息。本文旨在深化李清照词翻译的研究,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研究李清照词的翻译,加深译者的文化意识,并且从文化语境角度,就翻译技巧提供一些拙见。
This thesis tries to seek out better treatment of the translation of Li Qingzhao‘sci-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text. Ci-poetry, also translated into ci lyricand song poetry, is the quintessential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Li Qingzhao isthe most outstanding woman poet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Her poetry has been paid alot of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 more and more translators and publication agencieshave been trying to translate her poetry and introduce her works. Understanding andexpressing appropriately and accurately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standards for successfulworks, especially for ci-poems-this special Chinese poetry form. This thesis picks outher eight ci-poems, making a discussion on whether the translations are reasonable andhow to translate them better.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Li Qingzhao‘s ci-poetry in the past is to the ci-poetryitself, the comparative and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it, the study ofits style, the study 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these study,the author of thesis aims at finding 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al context in translatingthese ci-poems, the optimal translating methods by illuminating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Context and bette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it. This thesis analyses two versionsof eight poems of Li Qingzhao, including one translation rendered by famous Chinesetranslator Zhuo Zhenying and the other one by American translator Kenneth Rexroth, indifferent times and under different translation backgrounds, from synchronic anddiachronic angels.The thesis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 Chinese andother target languages, and to make the translator transfer the Chinese culture moreefficiently and successfully in translating the Chinese classic poetry. Chapter one isintroduction to the thesis. Chapter two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whole thesis. In this chapter, an overall exploration of cultural context is carried out in asystematic way.To discuss the problem whether the translation is reasonable considering the culturalcontext, we should firstly know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the original text,the background of the ci-poetry and the special life experience when the writer createsher poetry and so on. We also must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two translators.So Chapter three summarizes the cultural context characteristics of Kenneth Rexroth‘sand Zhuo Zhenying‘s translation from the three elements of the cultural context.Chapter four is the body of the whole thesis, in whic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two versions of the eight poems are conducted descriptively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cultural contexts, by focusing on whether each translator transfers the culturalinformation in the ci poetry correspondingly and whether their translations meet theneeds of cultural context or not. Meanwhile, this chapter will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next chapter, 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translating measure and the reader-responseof each, and then we can make a tentative study to perfect the translation afterwards.Chapter five shows how a translator can meet the needs of cultural context in histranslation considering the cultural context and at the same time, and perfect histranslation from this regard. This chapter is the enlightenment according to the studybefore.In conclus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if a translator wants to translate Li Qingzhao‘sci-poems well, he must get the idea of the cultural context in them. The main purpose ofthe text is to enrich the study of Li Qingzhao‘s poems in translation, trying to provide a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it, to strengthen the translators‘awareness of culturalcontext, and offer some modest revelation i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he light of thecultural context.
本类论文推荐
本类求购排行
作者:杨胜&&年度:2011
作者:濮阳荣&&年度:2003
作者:蒋宇佳&&年度:2003
作者:张欢&&年度:2001
作者:王宝川&&年度:2010
作者:钟长艳&&年度:2010
作者:崔红叶&&年度:2011
作者:杨娟&&年度:2011
作者:蒋鹰昊&&年度:2011
作者:陈旭&&年度:2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肯尼斯.筱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