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肌肉的生理特性物理特性对于舞蹈训练的重要意义

当前位置:班级主页 -->文章
一、什么是舞蹈表演
所谓舞蹈表演就是舞蹈演员对舞蹈编导艺术构思的创造性舞台现。其主要任务是运用舞蹈动作、造型和技巧能力,结合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手段,将作品的思想内容转化为可视可感的舞蹈形象。
舞蹈表演的特征在于,演员是表演实践的主体。舞蹈演员既受作品的制约,但又不是编导构思的被动实现者,具有再创造的主观能动性。他应具备较全面的艺术素养、创造性和表现力。舞蹈形象通过空间展现并在时间中流动,因此,舞蹈表演的舞台体现,必然和舞蹈欣赏过程统一并同步进行。
二、古典舞身韵训练的内涵
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的&身&即身法, 指中国古典舞的外部表现技法;&韵&即韵律, 指中国古典舞的内在气韵。一个舞者在进行古典舞身韵训练时,所要训练的内容是多个方面的。如:形体训练、素质训练、技术技巧训练、艺术表现力训练,直到舞台上形象塑造训练等等。那么作为一名舞者怎样才能对上述内容进行科学的训练呢?答案很简单,就是把古典舞身韵中所特有的元素进行加工整理后以组合的形式来进行训练。所谓元素,包括基本技法、身法、神韵、呼吸、形、态、点、线等诸多核心因素,当舞者在进行古典舞训练时,要基于&从元素出发,从韵律入手&。以&云肩转腰&、&风火轮&、&燕子穿林&为例,&云肩转腰&既是元素又是韵律,元素中有韵律,韵律又通过元素展现。&风火轮&在基本功训练上腰部是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环动,所有拧、倾、圆都在其中,有很强的生命力,再加以繁衍,既有训练价值,又有实用价值,足可以派生出其他动作。这正如唐满城教授所说:提炼元素、发展元素、运用元素,是解决身韵训练之有效办法。所以说,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解决舞者的肌肉素质、软开度、耐力、爆发力、韧性、重心等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三、古典舞身韵训练对舞蹈表演的作用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是通过好的舞蹈演员来表现的,如果没有好的演员的话,那么再好编导他也只能把着这个作品停留在创作阶段,是无法搬上舞台的。所以说演员素质的好坏是决定一个舞蹈作品成功与否的关因素。那么怎样才能较好的去培养一个有具有高素质演员呢?中国古典舞身韵这一课程的确立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身韵的训练对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古典舞身韵训练对舞蹈表演中演员技术能力的作用
演员的技术能力,说白了指的就是跳、转、翻。在每一次舞蹈表演中,跳转翻都是舞蹈演员展示自身能力的一种表现方式,如果缺少了跳转翻,那么这场演出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艺术魅力。所以说在舞蹈表演正是都有着跳转翻的存在,才使观众感觉出这个舞蹈的精彩,同时添加了一份&美&的精髓。
1、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弹跳的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对演员在进行舞蹈表演中做弹跳技巧时给予了极大的作用。它使演员的爆发力、柔韧性和肌肉能力得到了提高[1]。如:当演员做双飞燕跳时,上身保持平衡,跨打开向下蹲。反作用力起的时候要在瞬间把双腿横向在空中打开成180度在此同时身体还要在空中向前倾两手从身体两边下盖是整个人在空中形成一个有制空感的造型。如果在舞蹈表演中想要完成这样的动作,那么演员没有良好的柔韧性跟爆发性是不行的。人们常说&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蹲本身是训练腿部肌肉的柔韧和力量的一种手段。在跳当中,蹲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借力的功能。也就是说,当人体从空中落地时,利用蹲来减缓由于重力造成的对各个关节的冲撞力量,形成了保护的作用。在落下来的同时利用惯性去跳跃,这样能显现出借力和爆发力的存在,这是古典舞的规律欲上先下,加以借力瞬间蹬地起,这样跳的会更高。二是爆发的功能,也就是说爆发力的体现,对于弹跳来说,爆发力决定着弹跳的速度、高度以及舞姿形成的准确性和观赏性,所以爆发力是在蹲的作用下形成了跳跃。古典舞身韵不但训练小腿的肌肉能力还训练了小腿的反应能力。在弹跳方面,它突出的特点是:在跳中呈现出拧、倾、翻、闪、展、腾、挪。使得空中的横向转体有了新的发展,这表示我国古典技巧的特点和技巧性的加强了。近年来在弹跳的复合技巧上也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在空中变方位和技巧与技巧的连接上也有了新的提高,正是由于在舞蹈表演时演员的跳跃技巧与古典舞身韵进行了巧妙的结合,所以才形成和加强了古典舞跳跃的流动性和语言性和风格特点。
2、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旋转的作用
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旋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旋转重心的作用  
在舞蹈表演中旋转这一技巧已经被好多编导广为使用,那么演员如何能在舞蹈表演中准确把握旋转的要领是决定旋转好坏的重中之重。说道旋转的要领在这里我要先讲一下旋转的重心。人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有一个重心,所有重心的合力集中点叫做人体的总中心。当演员在做空转时必须要两腿五位加紧,使整个身体垂直地落在面之内,形成垂直重心线。当演员在做单腿重心的旋转时,人体重心必须落在支撑面很小的半脚尖上。就拿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的大舞姿旋转来说吧,古典舞身韵中的大舞姿转包括&扫堂探海转&&后鹤立转转&&大掖步&等等。它在旋转过程中大多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完成的,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所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古典舞身韵的训练,才保证了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做这种大舞姿旋转时自身重心的稳定,演员们才能把这些优美的舞姿融入到旋转中去使舞蹈作品更加具有艺术魅力。
(2) 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旋转动力的作用
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做旋转技巧时除了重心这一的条件不可缺少之外,动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体有许多部位可以带动身体旋转,但脊椎是一个关键的部位。脊椎是人体躯干的中轴和支柱,通过它几乎可以把人体各个部位都联系在一起。向旋转方向用力甩头也能产生一定的旋转的动力。如做旁腿转时用动力腿脚尖带,瞬间登地起,顺向转是动力腿带主力腿,逆向转是主力腿带动力腿。演员之所以能把这些旋转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是跟古典舞身韵的训练不开的。古典舞身韵的训练保证了演员脊椎的直立感和动力同时又把演员内在的情感和自身的技术能力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就把整个旋转的过程增添了可观赏性。
3、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翻身的作用
翻身是古典舞身韵训练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技巧,它是以腰为轴,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状态下的翻、转,翻身的动作始终贯穿着拧、仰、俯和旁提的形态。其特点是:在舞蹈的表演中可以展示出古典舞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动&的特点,而且它和身韵的结合也最为紧密,在舞蹈的运动中形象及其鲜明,如&探海翻身&它是大幅度的慢翻身,在空间的弧线运动中犹如波浪起伏;&吸腿翻身&动作完成中需要敏捷快速,达到急如闪电的艺术效果,使它的形象性和表现性都很强,它们在表演中富有各种不同的速度和节奏、不同的连接、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感官效果,也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感情和情调。除了这些在地面上完成的翻身以外,在古典舞身韵训练中也有许多在空中完成的翻身。如&云门大卷&等。它们在舞蹈表演中也同样有着很大的重要性,这些翻身主要是靠演员的腰部的力量来完成的。随着我们国家舞蹈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翻身技巧也有着不断得变化和发展,空中的造型更加优美,难度也显然增大,展现在舞蹈中显得舞蹈更加精彩。增强了流动性和复合性,加强了对比性,加上空中的翻腾和翻身的易难对比,使中国古典舞更加具有表现力。
(二)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对舞蹈表演中演员协调性的作用
技法、身法、神韵、呼吸、形、态、点、线等。正是有了这些元素的训练使得舞蹈演员的肢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舒展,从而使舞蹈动作具有了美学性的身体韵律。让舞蹈演员在舞蹈中对肢体收放自如。使演员把自身与舞蹈整个融为一体,彻底的摆脱了由于不协调所导致的动作僵硬的困扰,从而提高了舞蹈的质量和演员内在的情感。所以古典舞身韵的训练是舞蹈表演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三)古典舞身韵训练对舞蹈表演中演员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演员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所要表现该人物形象特点主要应该注意四个方面,那就是古典舞身韵训练的精髓,形、神、劲、律。
1、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的&形&对舞蹈表演中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一切外在的、直观的体态、动作; 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 姿态与姿态之间的过渡、路线; 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称之为&形&。&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2], 没有&形&作为艺术表现和传达的媒介。任何艺术的审美性都是不能存在的。那么在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训练中,究竟在&形&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众所周知, 通过传统艺术审美特征和各种典型舞姿的剖析, 得出了在&形&上必须首先解决体态上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2]。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这决不是什么人杜撰出来的审美标准,从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是自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的[3]。&身韵&在&形&的训练中, 是以&拧、倾、圆、曲&的体态美为重点、以腰部的动律元素为基础、以&平圆、立圆、8 字圆&的运动路线为主体、以传统中优秀的典型的动作为依据,以由浅入深并层层发展的教材为方法来培养真正懂得并掌握中国古典舞形态美的演员。如:古典舞作品《萋萋长亭》中, 诸多造型都有上述特征: 双人舞的个体做&圆&的同时, 整体(双人) 也在规划着一个由两个人组成的更大的圆的轨迹; 各种提、沉、冲、靠、含腆等身法的运用形式,动作势态上的舒扬、闪凝、蓄发。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身韵元素的融入,才使整个作品有了灵魂和它特有的艺术价值。
2、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的&神&对舞蹈表演中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这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 就可以说无灵魂。在中国文艺评论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无论谈诗、论画、品评音乐、书法都离不开&神韵&二字。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的, 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在神这一元素中, 身韵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和意念。强调神韵,强调内心情感。在形与神的关系中, 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领形, 以形传神&, 正是以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韵&。譬如获得05 年CCTV 舞蹈大赛古典舞一等奖的作品《书韵》,其男演员可以说是用气在泼墨,用心在书法气&心一想, 归于腰、奔于肋、行于肩、跟于臂&, 把中国千年来书法艺术的神韵通过古典舞身韵的一招一式充分地展现出来。可以说,没了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 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而恰恰是受内涵的支配合心里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是说明神韵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动、神先领、形以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的、准确的解释了形和神的联系及关系。因此,在古典舞身韵训练中每一个细微的过程、最简单的动作都应是陶冶神韵的过程。因而我们说人体动作中的神韵并不是玄虚抽象而不可知的,它恰恰是起着主导支配作用的艺术灵魂。
3、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的&劲&对舞蹈表演中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常听到有人这样评论某一演员:&姿势动做挺好、劲头不对&。&劲头&是什么?我认为&劲头&即赋予外部动做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比如运动时&线中的点&(即&动中之静&)或&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都是靠&劲&运用得当才得以表达,有&刚中有柔&、&韧中有脆&、&急中有缓&等劲的区别。&劲&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之中,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更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戏曲、芭蕾舞、武术套路都是十分重视动作结束前的瞬间节奏处理,中国古典舞更不例外。它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寸劲& &&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龙点睛&;&反衬劲& &&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以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的造型,&抻劲&&&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譬如说在第六届桃李杯舞蹈大赛中《英雄泪》这个作品,该作品在表演中充分地体现出了身韵训练中劲的运用。在舞蹈中男演员以一把剑为道具,不论是提剑,压剑,横抹还是云剑一招一式都把劲这个字巧妙地运用,把一位英雄的形象充分地塑造了出来。这一切都是通过身韵的训练才能达到的。
4、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的&律&对舞蹈表演中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律&这个字包含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它依循的规律这两层意义。一般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劲正是律中之&正律&; 动作通顺则能一气呵成,有如行云流水。但古典舞往往又十分重视&不顺则顺&的&反律&,以产生奇峰叠起,出其不意的效果,一个动作和动势的走向分明是往左,突然急转直下地往右,或者正向前时突变向后等等均是。这种&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从每一具体动作来看,古典舞还有&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右、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动势,或是&从反面做起&, 都是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舞律&之精奥之处。就拿古典舞剧目《梁祝》来说吧,演员多次运用双簧手这一动作,使整个舞蹈在表演过程中更加具有了行云流水的感觉。这样一来舞蹈本身的律动性就得到提高。更加具有了观赏的价值,突出了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美感。演员的动作从人体的运动整体分析出&形、神、劲、律&各自的特点,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出发点和归宿。
如果说舞蹈表演是一种舞蹈动作与内在感情的体现,那么身韵则是衡量舞蹈动作的标尺。&如果把动作比做肌体, 那么韵律就好比血液。血液停止了流动, 肌体就会僵死。&这个形象的比喻, 生动地说明了动作与韵律的血肉关系,可以想象, 如果在舞蹈表演中缺少了韵律, 那么动作、舞姿、组合一定会使人感到僵化而没有味道。所以, 如果我们抓住了舞蹈表演的韵律,就是找到了舞蹈表演形式的根和源。从这个意义上讲, 身韵不仅仅训练舞蹈演员的风格、韵律及外部技巧等, 从中还可以发展演员在舞蹈表演时的的连接动作和舞蹈语言。所以说中国古典舞的训练对舞蹈表演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在舞蹈表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浏览: 265&&评论: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舞蹈基本功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浅论舞蹈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论舞蹈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舞蹈肌肉及舞蹈动作分析璧歌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舞蹈肌肉及舞蹈动作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肉训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