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抄袭安全期会不会怀孕被举报

硕士论文抄袭事件又发:除致谢外一字不差_新浪教育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硕士论文抄袭事件又发:除致谢外一字不差
  除了“致谢”不同 其他内容一字不差
  比“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还要牛
  本报记者 周凯
  本报5月25日报道了《》后,引起广泛关注。5月26日,上海某高校一位博士研究生小唐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举报,他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在中国期刊网上发现一篇比“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还要牛的论文抄袭事件,除了“致谢”不一样外,两篇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内容、注释、参考文献一字不差。
  小唐告诉记者,他在做博士论文查资料时偶然搜到了两篇标题都为《试论财经领域的新闻舆论监督》的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分别是的胡春林和的黄晓慧。胡春林的专业是现当代文学(新闻学方向),指导教师是刘九洲和员怒华,获得学位的年度是2004年;黄晓慧的专业是新闻学,指导教师是曾建雄,获得学位的年度是2003年。
  略感好奇的小唐仔细对这两篇论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除了“‘致谢’不一样,从头至尾完全是‘复制’+‘粘贴’,也太嚣张了吧”。
  中国青年报记者从小唐处拿到了两篇论文,经过仔细比较,发现确实如小唐所说。
  小唐分析,有两种可能:从时间上看,最大的可能是胡春林抄袭了黄晓慧的论文,因为前者比后者晚一年毕业;而另一种可能是两人抄袭了同一篇论文,或者找了同一个“枪手”。
  记者随即分别致电两位论文作者的导师进行调查。
  黄晓慧的导师曾建雄教授在2002年7月就从广西大学调至任教,他表示对黄晓慧有印象,“她不属于投机取巧的学生,比较本分”。
  曾建雄告诉记者,他调动工作后,还坚持带完了最后一届研究生,黄晓慧就是其中之一。但由于2003年正好遇到SARS流行,因此曾建雄并没有参加黄晓慧的论文答辩,“不过写论文过程中我和她还是有很多交流的,从选题,到拟提纲,到确定内容,都花了一些心思,她找‘枪手’不太可能。”
  记者也注意到,在黄晓慧硕士论文的“致谢”部分中提到,她曾经在北京《财经时报》实习,“了解了一个全新的财经报道领域”,“舒展了财经报道的多种思路”,也“奠定了论文基础”。黄晓慧的这篇硕士论文也入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的刘九洲教授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则表示,自己并不是胡春林的指导教师,因为当时员怒华老师还没有硕士生指导资格,所以才挂在其名下。
  刘九洲告诉记者,此事学院已经知晓,正在处理过程中。“我们要找专家鉴定,也要找他本人谈”。刘九洲说,胡春林是湖北工业学院(现湖北工业大学)的老师,当年参加的是华中师大的研究生学位班,而不是统招的硕士研究生,“一般是自修,通过考试后可以申请学位”。他表示,可以抄袭的地方太多,老师也很难查,“现在有检测系统可能会好一些”。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的员怒华老师则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回忆,胡春林当年在申请学位时第一次没有通过,“实在太差了,基本的学术规范都没有,那一批就他一个被卡”。员怒华告诉记者,学位班的学生一般都是在职人员,工作都很忙,大多是自修。她对胡春林也“丝毫不了解”。她回忆,胡春林在第一次没通过后很痛苦,甚至还喝醉了酒,“但还是必须重新写,重新答辩”。
  后来,胡春林交上了第二篇论文,员怒华看后觉得好一些,“最起码基本规范符合了,当时时间也比较匆忙,而一年只有两次答辩机会,过了时间当年就拿不到学位了,我们觉得达到硕士水平了,就让他过了。”员怒华坦言:“我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做,我们做导师的也有责任,唯一的把关是看看规范上有没有问题。”员怒华告诉记者,现在学校已经取消了学位班,“就是因为有很多问题,太水,太乱”。她透露,学校正在联系胡春林,如果经专家鉴定抄袭事件属实,他的学位肯定会被取消。
  有意思的是,胡春林在其硕士论文的“致谢”中表示:“使我受益匪浅的是在论文写作阶段。员怒华老师及时地、耐心地点拔我、指导我。使我充分看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加深了我对‘为师之道’的理解与认识。由于工作原因,因此我与员怒华老师传阅论文和交流感想,只能通过邮寄和打电话的形式,但员老师给予我充分地理解和支持,她曾多次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我的论文进行从头到尾的审阅,不厌其烦地教我如何调整结构,删加内容。对此我心存感激,并因无法报答而深感愧疚,我只能向各位老师们致以诚挚谢意。”
  东北财大撤销抄袭者硕士学位
  实习生 来扬
  5月27日,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决定,撤销2007年第四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予袁新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决议,并收回已发放的硕士学位证书。
  5月26日下午,笔者就“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致电东北财经大学,得到的答复是:校方在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视,已组成由研究生院院长任组长的联合调查组积极展开调查。如果该“学位论文抄袭”事件经调查属实,校学位委员会将根据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当天,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马国强赶赴山东,与袁新所在单位进行了沟通。据学生介绍,这篇论文是通过在南京财大的同学“收集”到的。
  东北财经大学撤销袁新硕士学位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七条和《东北财经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授予单位对于已经授予的学位,如发现有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情况,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复议,可以撤销。”而根据《东北财经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如发现硕士、博士论文有舞弊造假等严重违反本细则规定的行为,应举行会议,对已授予的学位做出撤销原决定的决议。”
  5月31日,笔者致电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孙老师告诉笔者,统计学院对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一直都很严格”。他还表示,统计学院完全按照学校的规定来处理此次论文抄袭事件,“如果还有相关问题,可以向学校宣传部去求证”。笔者随后致电学校宣传部,询问“处理决定是否已通知袁新本人”、“他是否还有再次申请修改和答辩的机会以重新取得该学位”等问题,得到的答复是:学校已授权新华社和《光明日报》刊发论文抄袭事件的相关处理情况,可以参考上述媒体的报道。
  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马国强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东北财经大学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核实,认定此论文是抄袭无误,并且属于比较严重的抄袭。
  笔者于5月26日上午登录中国知网800在线客服平台,就发现学位论文被抄袭后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咨询了客服人员。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核实之后会做相关处理”。笔者下午拨通了中国知网法务部的电话,该部门一位李姓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如果发现了涉嫌剽窃、抄袭的论文,公司会在核实后将论文从数据库中删除。
  5月31日上午,笔者再次登录中国知网查询时,发现已无法检索到被指为抄袭的学位论文《山东省FEEEP协调度研究》。
  论文被抄如何维权
  实习生 来扬
  法学院陈建民副教授表示,学术论文被抄袭后的维权手段与其他作品著作权受侵害后的维权手段并无不同。但是,由于学术论文本身给著作权人带来的经济利益有限,因此很少有人会采取诉讼的方式来进行维权。
  西北政法大学讲师褚宸舸也指出,作为理性的法律人,会了解诉讼的成本和收益,因此一般不会通过诉讼的方式进行维权。在他从事学术研究的10年间,曾先后4次发现自己的论文被剽窃。由于他的论文已经先发表,所以这些剽窃所带来的损失并不很大。因此,他采用的维权方式主要是私下和解,如赔偿、道歉。其中,有两次因为剽窃者是读硕士时的朋友(硕士生)和一位老师的朋友(博士生),加之剽窃只是局部少量的,所以就由中间人带话给他们,让他们认识到错误就可以了。
  他还告诉笔者,发现自己论文被抄袭后可以选择的其他维权方式包括:给剽窃人单位投诉和举报,要求给予处理;或者通过媒体、网上曝光。这些都比诉讼要好。他表示,论文抄袭被发现后,它给抄袭者带来的声誉上的负面影响要远大于此前在经济上的收益(包括在抄袭未被发现前获得的稿费,也包括基于论文所获得的名誉或其他收益)。因为先前的抄袭行为将成为个人学术研究的污点,“相当于给自己签发了一条‘终身追缉令’”。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杨帆律师表示,由于学位论文的特殊性,当作者发现自己的论文被抄袭后,应该首先寻求其他途径的救济,如向抄袭者本人或其所在单位反映,要求停止侵权。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结果,那么也可以考虑诉讼。作者可以以抄袭者、侵权论文的发表者、刊登者等为被告,请求法院判决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虽然抄袭者不会因抄袭学位论文付出太大的经济代价,但其声誉和诚信会受到一定影响。
&&& 更多信息请访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 、、、、的精彩内容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的新闻
不支持Flash&& 查看话题
第二作者(小老师第一)的文章写到毕业论文里,查重会不会不通过
我有一篇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章,第一作者不是导师,而是直接带我的小老师。我想把这篇文章内容当做毕业论文一章,在论文查重时,不知会不会认为我是抄袭的呢?
要改写,要引用,因为这个不完全属于你和你导师的独立工作,要将其他老师的成果体现出来 不能直接使用,要做适当的修改和引用标注 应该可以的 老师有没有用它些毕业论文 稍微改一下 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写到毕业论文中。 你还是稍微改一下安全点 貌似通过查重系统的检查没有问题,楼主淡定。 关键是这些内容是你自己做的吗?如果是你自己的研究内容,第一作者是直接带的小老板,用来申请学位完全没有问题。如果本来是小老板做的,给你只是挂名,那就根本不能写,不是查重的问题。 应该问题不大,但是为稳妥起见,建议楼主稍作改动。:hand: 如果文章是你自己完成的,小老师仅为你做了些指导,这就可以直接写,但是若果你是挂名的就不要写了。 貌似有的虫友没明白楼主的意思。
如果是查重的话,不管是谁写的文章都不行,即使你第一作者也不行,我们这叫自我抄袭,嗯,的确很纠结哈。适当改改吧。 作为论文作者之一的,怎么会来讨论是否对论文有贡献?既然是作者,法律上就默认是贡献人之一,务实实际情况,国内有这类讨论实属学风不正。
最好强调自己的贡献的部分 写个申请的& &&&给你们研究生院 我觉得可以&&只要是有你的工作并且不算酱油&&都可以吧&&只要在文章里面注明一下& & 一起的研究成果作者都能用吧 我觉得发表了的论文,照抄还是不好。可能会通不过。 不能直接copy,必须改写文字而且引用 没有问题的,放心填进去吧,但是不能直接照搬,祝福! 如果工作不是你的(idea+写作),这压根就不能写,最多引用下。
p.s. 现在有些学校出的这个政策,即老师一作,学生二作的也归学生,这很扯。 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以直接写进去。到时候自动剔除。 : Originally posted by leonard187 at
貌似有的虫友没明白楼主的意思。
如果是查重的话,不管是谁写的文章都不行,即使你第一作者也不行,我们这叫自我抄袭,嗯,的确很纠结哈。适当改改吧。 你这个说法肯定不对。自己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当然可以原文用来申请学位论文,全世界都没问题,哪有什么自我抄袭的说法,只是发表的论文和学位论文写法不同,自然会稍有改动,但绝对没有自我抄袭的说法。这种说法只存在于学术论文之间,比如你已经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另一篇投稿或者发表论文中大量复制你原来发表过的论文,这叫自我抄袭,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间没有这种说法。毕业论文反抄袭技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毕业论文反抄袭技巧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作者:韩晓蓉 毛奕云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 12:06:18
选择字号:小 中
北京邮电大学一硕士被举报学位论文抄袭
&&& 北京邮电大学相关领导表示,对于硕士生涉嫌抄袭论文一事确认以后将按照要求处理。CFP 资料
两篇硕士学位论文,标题一样,正文只有几处细节不同。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于艳茹涉嫌抄袭事件曝光不久,近日又有读者向澎湃新闻( )举报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生刘海洋学位论文涉嫌抄袭一事。
该读者称,他在写论文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通过中国知网搜到两篇几乎一模一样的硕士论文,分别是大连理工大学郑久辉写于200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约束OSPF路由方法研究》,及北京邮电大学刘海洋写于2007年的同名论文。
澎湃新闻记者比对发现,两篇论文只在细节上有一些区别。
例如,刘海洋论文没有郑久辉论文中的致谢部分;刘海洋论文较郑久辉论文少一篇参考文献;两文的数据和图片有一定区别;刘海洋论文正文的字号比较大,因此较郑久辉论文多出十页。此外,郑久辉的论文发表在《大连理工大学网络学刊》上,而刘海洋的论文并没有被发表。
一如其他学位论文,两篇论文都有独创性声明,并有两人签名,刘海洋论文的独创性声明甚至还追加了一句&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两人签名的时间正好相隔两年,分别是日和日。
据澎湃新闻初步确认,郑久辉是大连理工大学2002级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研究生;刘海洋则是北京邮电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就读于该校通信网络综合技术研究所,其专业为信号与信息处理。大连理工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均入选&211&工程。
澎湃新闻记者分别联系了两人的硕士论文导师。
刘海洋的导师袁超伟教授称,自己也是有人指出才知道的,已把情况汇报给了北京邮电大学相关领导,领导对此非常重视,表示确认以后将按照要求处理。袁超伟估计,由于正值开学,学校工作比较繁忙,下个星期应该就会给出处理意见。如果学校调查确认有抄袭行为,可能会取消学生的学位。
郑久辉的导师刘军民教授则表示,知道北京邮电大学正在处理此事,不是很清楚目前事件的进展情况。
据袁超伟回忆,在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刘海洋在上海一家公司实习,袁超伟没有注意刘海洋的研究细节,也没有对论文进行内容重合的比对。袁超伟表示,对自己把关不严而没有发现刘海洋抄袭他人论文的事,他深表歉意,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他会加强监管,严格要求学生。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试图与刘海洋取得联系,但截至发稿前一直没有得到回复,澎湃新闻将会进一步追踪事件的进展。(原标题:211高校再曝学术造假:北邮一硕士论文涉嫌抄袭,标题都没改)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pan style="color:#14/9/10 17:58:31
北大的结果还没有公布,??啥时公布??(⊙v⊙)嗯哥不念喘。。
<span style="color:#14/9/7 21:01:29
硕士生的研究方向基本上都是导师指定的,所以硕士生抄论文,导师应该负全责!!
<span style="color:#14/9/6 11:27:24
这个导师以后还想继续指导学生?同意把硕博论文都查一遍!
<span style="color:#14/9/6 11:07:58
大连理工大学可是985,不仅仅是211.。
<span style="color:#14/9/6 10:16:11
说明导师没怎么看论文呗。现在硕士博士都要经过查重系统,这种简单的抄袭不会再出现了。
目前已有25条评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调查
实习生 来扬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 []
两篇硕士论文的对比。图中“中文摘要”部分基本相同。
&&&&5月21日中午12时31分,有网友在“天涯社区”论坛的“天涯杂谈”版发表了一篇题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直接用替换键搞定,我无语了》的帖子。发帖人写道:
&&&&“昨晚在期刊网上查资料的时候,无意中下载了这两篇硕士论文,看着题目就觉得有点诡异,打开来细看,我K,原来真是抄袭的啊,而且抄的还特别夸张,直接用替换键搞定。学术造假的新闻、论文抄袭的故事咱也听多了看多了,但看到这样抄袭的还是第一次,这可是硕士论文啊……”
&&&&“也不带这么抄袭的吧?”
&&&&发帖人小萧所指的“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是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这篇被指“抄袭”的论文题为《山东省FEEEP协调度研究》:“作者:袁×;指导教师:杨××教授;答辩日期:2007年11月;网络出版投稿时间:日”。而被抄袭的对象是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江苏省FEEEP协调度研究》,作者:曾××;指导教师:胡××教授;答辩日期:日;网络出版投稿时间:&日。”
&&&&小萧在帖子中描述了两篇论文的比对情况:
&&&&“这两篇论文整体框架完全一样,除了把‘江苏’两字替换成‘山东’,把江苏的统计数据换成山东的统计数据,以及一些统计指标的对比排序结果稍微改变之外,从摘要到目录到文献综述到正文分析再到后面的对策几乎完全一样,就连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也TMD一模一样,就差后面的致谢不同了,太夸张了。”
&&&&随后他写道:“虽然说现在所谓的学术论文多是垃圾,除了自己之外没几个人看,但也不带这么抄袭的吧?”他从两篇论文中摘出了一些段落,“让大家看看怎么个满篇抄袭法”。
&&&&小萧一共列出了5处内容,分别摘自论文的中文摘要、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从贴出的内容看,两篇论文的内容几乎完全一样。
&&&&小萧告诉笔者,他发现这件事是“挺偶然的”。他目前正在看一些劳动经济学方面的书,5月20日晚,他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本《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的书,其中第23页提到的一篇论文――《丢失的女人与茶叶价格――与特定性别有关的收入对性别失衡的影响》引起了他的兴趣,就想上网查一下这篇论文。回到宿舍后,他在中国知网搜索系统里输入“丢失的女人与茶叶”后,并没有查到该论文。于是他更换了搜索词条,转而搜索“人口与经济”这一主题的相关论文,在检索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搜索“人口结构”后,他找到了一些论文,就把它们下载下来。其中包括《江苏省FEEEP协调度研究》和《山东省FEEEP协调度研究》,它们都作为“引证文献”,被显示在一篇题为《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的论文的下载界面上。该页面还显示,这两篇硕士学位论文都被收录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
&&&&根据小萧的介绍,笔者从中国知网上下载了这两篇硕士学位论文。经过仔细比对,笔者发现,除了省份名称不同外,两篇论文的章节结构完全一样。而论文的内容,正如小萧在帖子中所描述的那样,“除了把‘江苏’两字替换成‘山东’,把江苏的统计数据换成山东的统计数据,以及一些统计指标的对比排序结果稍微改变之外,从摘要到目录到文献综述到正文分析再到后面的对策几乎完全一样”。
&&&&小萧在下载完相关论文后,很快就注意到上述两篇学位论文的题目相似性。他先看了山东那篇的摘要,再打开看江苏那篇的,发现摘要很相似,于是开始对两篇论文的内容进行认真对比。小萧发现,尽管两篇论文的数据和一些分析指标排列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论文的结论和其他部分完全一样。他感到十分震惊,于是就想发到网上去。他还在网上查了一下该怎么举报论文抄袭的,但没查到,并且那天晚上他上不了“天涯社区”,所以就没能在当天把帖子发出来。
&&&&5月21日上午10时,小萧的导师找他谈事。在谈正事前,小萧把发现抄袭论文的事告诉了导师。“她听我说之后说可以去举报,我说不知道在哪里举报啊,发到网上算了。”小萧说。他最后选择了在天涯社区的“天涯杂谈”、经济论坛和凯迪社区的“猫眼看人”板块上发这个帖子。
&&&&这个被冠以“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的帖子很快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截至5月24日晚7时,“天涯杂谈”上的该帖子共被访问35650次,有292个回复,其中5月21日当天就有超过100个回复。许多回帖者对抄袭现象表示了惊讶和愤怒,甚至贴出了从网上搜索到的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但也有回帖者表示,目前论文拼凑和抄袭的现象很常见,甚至有人认为发帖人将此事“曝光”的做法“损人不利己”,还可能“别有用心”。
&&&&小萧对质疑他发帖动机的回复进行了回应:“没想到有那么多人骂我,土壤如此丰厚,也难怪学术如此腐败,抄袭如此猖狂了。”但他同时也在反思,“我就是在反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我这种行为进行指责谩骂。”小萧说。
&&&&“当初发帖,就是因为觉得实在太夸张了,拿给大家看,希望以后即使抄袭,也不要抄得这么过分,很容易被发现的。”小萧告诉笔者,“像我这种非本专业的人都能发现抄袭,那些专业的更容易发现了。”
&&&&谁为抄袭论文顺利过关负责?
&&&&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论文抄袭”4个字,用户可以得到几千万条搜索结果。近年来,因论文抄袭引发的新闻事件也比比皆是。日的《人民日报》曾报道了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贾某因抄袭被检举而受到取消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处罚;今年也发生了云南中医学院院长被指抄袭论文、广东商学院一名副教授被指抄袭重庆长江师范学院一名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的事件。还有一些论文抄袭事件虽未被媒体报道,却被举报人发到网上“曝光”。在小萧发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的帖子前,有网友将另一学位论文抄袭的例子发在博客中,题目取名为“奇闻:居然有如此大胆抄袭的学位论文!”。也有网友在小萧发的帖子后回复说,“名字都没改的我都见过,这个算啥最牛。”
&&&&“所有的抄袭都是剽窃他人成果,对其他不抄袭的人造成不公平,但学位论文抄袭能过关,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我觉得学位论文抄袭能通过,责任最大的不是抄袭者而是把关的人。”小萧告诉笔者,“把关的人,不单单是导师,还有盲审专家、答辩委员会等,如果不好好把关,那谁不想抄袭啊,毕竟认认真真写,真的很辛苦。”
&&&&他在帖子里也写道:“据我所知,不是说一般学校都要求导师对自己学生的论文严格把关吗?这是怎么把的关啊?自己学生完全抄袭了别人的论文导师都没发现?据我所知,硕士论文答辩前不是要送出去盲审吗?这盲审的专家就真是瞎审了?据我所知,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都有5个以上的专家吧,怎么就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抄袭的呢?眼下又将是各个学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了,不知道又将有多少篇抄袭的论文会轻松通过。”
&&&&网友“明月光”在帖子后回复道:“我觉得这个学生太离谱了,几乎连一个字都不改,他的老师绝对有责任。如果我指导学生论文,我肯定会看看相关文章的。另外,这个人几乎一个字都没改,说明他的导师估计也没改过一个字,如果真的指导过,怎么可能一个字都不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兼斌教授指出,在讨论抄袭的现象时,要区分商业作品的抄袭和学术作品的抄袭。前者主要涉及作者著作权保护的法律问题,而后者主要是学术道德问题。要杜绝学位论文抄袭的学术不端现象,除了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术规范之外,论文指导教师也应当起到监督和教育的作用。
&&&&小萧告诉笔者,“我的导师对我的论文要求挺严格的,我们这个专业,都是要求实证分析的,都要有一定的调研。”但他也坦承,对学位论文进行盲审的制度本来是好的,但是在有些高校成了“走过场”,没有真正做到。“我上回拿到学院去交,他们说是让我自己送,我还问他们说不是盲审吗,怎么现在是自己送了?”他还指出,在学位论文评审中,也存在很多人情关系。“评审的都是互相评的,你评我的学生,我评你的学生,这样的话就难以保证客观性了。”
&&&&当然,学位论文通过与否的关键在于论文的答辩,实践中也存在学生的学位论文因涉嫌抄袭而当场被答辩委员会否定的例子。北京某高校的赵老师告诉笔者,他有一次在做答辩委员的时候,发现一位学生的论文中有“拼接、抄袭”的嫌疑,于是便在网上输入相关的文句,结果发现确实存在抄袭的现象。他当场向该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位学生无法作出回答,后来他的学位论文也没能通过该次答辩。赵老师指出,尽管目前有一些硕士研究生以后并不打算做学术研究,但硕士学位本身就是一个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是一个学术研究行为,因此,本着最基本的契约精神,学生一旦选择了攻读硕士学位,就应当遵守基本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杜绝抄袭、拼接等学术不端行为。而作为答辩委员会,也有义务对学生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把关。
&&&&小萧告诉笔者,他之所以发帖,就是觉得这样抄袭的都能通过层层审核与答辩,最后拿到学位,对那些辛辛苦苦写论文的人太不公平了。“我想举报,就是希望学校以后把关严一些,当然是希望所有的学校。”
&&&&西北政法大学讲师褚宸舸指出,目前高校学生论文抄袭很普遍,像感冒一样,不治理就会成为H1N1,也是要传染和死人的。他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症结有许多。如果就事论事从具体行为者的角度分析,论文抄袭者(学生)并未养成尊重学术、敬畏学术之心。知识结构欠缺、写作能力低下是内因,指导和审阅教师把关不严是外因。问题都出在教育上,教育难逃其咎。
&&&&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抄袭检测系统”
&&&&在小萧发布的帖子后有不少回复认为,现在高校论文抄袭的现象比较普遍。“抄袭这种现象,在现在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但严重抄袭的还是比较少。”小萧说,“如果发现了这样严重的抄袭,都没有一点想举报的心,人人都这样,那么以后抄袭就更泛滥了”。
&&&&但是,事后追惩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学位论文抄袭的问题。恰逢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于2008年年底完成了对“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开发,因此,部分高校在今年启用了“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帮助完成对学位论文的检测。
&&&&西南政法大学是启用“抄袭检测系统”的高校之一,如果论文与已有文献的相似度被检测出超过10%,就会被要求修改。这让一些毕业班的学生惴惴不安。由于担心检测结果显示相似度超过标准,有些学生还提前开展了“反侦查”,即通过网上的其他检测系统先作一次“预测”,再针对预测的报告对论文进行“整改”。
&&&&研究生小张采取的整改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注释的形式注明出处,二是再换一种说法,变得更加“委婉”,三是干脆把不重要的删掉,省得留下“后遗症”。经过“预测”和整改后,小张提交了硕士毕业论文的定稿。5月21日,学校将论文的检测结果反馈给每位毕业生,小张的论文“初审”过关,她也松了一口气。但对面寝室的小王则没那么幸运,她的论文被“标红”(即被标注与其他已有文献相似的内容)的部分超过了10%,被退回要求修改。但小王认为,该“抄袭检测系统”的科学性和稳定性有待改进。首先,她自己编的500余字的案例被“标红”,让她感到十分不解;其次,她引用的一些法律条文和法律术语也被“标红”,而她认为这些内容应属于公共资源,不应属于已有文献的内容。此外,“抄袭检测系统”将小王已经做了注释的内容也“标红”,并记入“相似度”统计的总量,这让她对系统统计的科学性也产生了怀疑。
&&&&但小王和小张都表示,“抄袭检测系统”的应用本身是一件好事,这至少对所有毕业生形成了一种威慑,所以大家在完成毕业论文时的心态是宁可质量差点,也尽量不要抄袭。小萧也认为,尽管他所在的高校并没有这个系统,但“有这么个系统还挺好的,不在于这个系统能检测多少,而在于它至少能起到震慑作用”。
&&&&曾在西南政法大学就读的褚宸舸老师也认为,“抄袭检测系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他的一些师弟师妹也告诉他,“抄袭检测系统”给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敲响了警钟。但他认为,技术手段不是万能的。技术手段和刑法一样,只是一种威慑和事后措施,杜绝论文抄袭的关键是如何进行事前预防。他担心采用“抄袭检测系统”后,高校会对学位论文的检查环节投入过大,却放松了对论文写作环节的把关。“杜绝抄袭的关键在于预防,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抄袭检测系统’上。”
&&&&(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撸管会不会影响身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