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法学中的失信本质纠正探析目录duang怎么写写

江西省中学思想政治学科名师研修工作站
当前位置:&&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上传: jxsdzfxy &&&&更新时间: 6:15:40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middle school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 teaching research
学&&& 号& &&&&&&&&&&&&&&
姓&&& 名& 黄& 小& 娟&&&&&&&&&&&&&&
学&&& 院& 政&&& 法&&& 学&&& 院&&&&
指导老师 &孙& 菊& 如 &&&&&&&&&&&&&&
专&&& 业&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完成时间& 2013年4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江西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江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签名:&&&&&&&&&& 导师签名:&&&&&& 孙菊如&&&&&&&&&& 日期:2013、04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不难发现:传统的政治课堂因片面强调道德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活动,也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中学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与此有内在的一致性,情境教学的实施过程,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本文基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的分析了现阶段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创设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几种情境教学创设的策略;并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进行了思考,力求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中学思想政治课&&& 教学情境法&& 运用策略&& 注意问题
Under the wave of a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as we re-examin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political lesson,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raditional political class because of the one-sided emphasis on the moral concept and theory of knowledge, ignoring the emotional needs of the student as an individual, ignoring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activities, also alienated the real life of students. The aim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s to break through the bondage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 advocate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idea, outstanding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quiry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operation, to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Middle school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 situation teaching and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situatio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 not only is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access to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is also learning to learn and form the correct emotion attitude values of the proces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draw lessons from the related psychology, political science, philosophy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of knowledge, the integrated use of literature method, comparison method, experience summary and so on, compares the creation of the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 teaching situation of further research.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oreword mainly illustrates the selected topic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this subjec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second chapter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eriod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 teaching situation creation
The third chapter in reference to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teaching experiences several kinds of the creation of situation Chapter iv specifically for use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 education thinking, strive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 character teaching situation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teaching situation& &&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 Creating situation
独创性声明........................................................................................... &&&&&&&&&& 2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2
摘& 要................................................................................................... &&&&&&&&&& 3
关键词:............................................................................................... &&&&&&&&&& 3
Abstract............................................................................................. &&&&&&&&&& 4
前言....................................................................................................... &&&&&&&&&& 7
一、问题的提出.............................................................................................................................. 7
二、情景教学法运用研究的意义...................................................................................................... 7
1、实践意义............................................................................................................................. 7
2、理论意义............................................................................................................................. 7
三、情景教学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8
1、国外研究现状...................................................................................................................... 8
2、国内研究现状...................................................................................................................... 8
四、研究方法.................................................................................................................................. 8
1、文献研究法......................................................................................................................... 8
2、课堂观察法......................................................................................................................... 9
3、个案研究法......................................................................................................................... 9
第一章 中学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概述......................................... &&&&&&&&&& 9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9
1、情境教学的内涵.................................................................................................................. 9
2、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9
3、中学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10
二、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10
1、建构主义理论.................................................................................................................... 10
2、人本主义理论.................................................................................................................... 11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1
第二章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现状分析......... &&&&&&&&&& 11
一、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取得的成效分析.............................................................. 11
1、唤醒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11
2、转变了教师教学观念.......................................................................................................... 11
3、促进了师生角色体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12
二、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2
1、情境创设趣味性多于知识性............................................................................................... 12
2、情境创设情感不真实......................................................................................................... 12
3、情境创设形式单一............................................................................................................. 13
4、华而不实,偏离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13
5、注重课前导入,忽视课中激趣........................................................................................... 13
第三章 正确运用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策略思考&&&&&&&&&&&&&&&&&&& 13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4
二、创设启示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4
三、创设感染情境,依托情境潜移默化.......................................................................................... 15
四、创设展示情境,让学生展示才华............................................................................................. 15
五、创设生成情境,动态中催生灵感............................................................................................. 16
六、创设故事情境,构建生活课堂................................................................................................. 17
七、利用课堂辩论创设情境,增强学生自信................................................................................... 17
八、利用声像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17
九、注重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 18
十、利用时政热点创设情境,创设互动情境................................................................................... 18
第四章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9
一、教学情境的设计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9
二、创设趣味情境应和教学实际效果相结合................................................................................... 19
三、注重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 19
四、教学情境创设要适度............................................................................................................... 20
五、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20
结束语................................................................................................... &&&&&&&&&& 20
参考文献............................................................................................... &&&&&&&&&& 21
致& 谢........................................................................................................................................... 21
&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信息日新月异。面对新的时代,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成为有知识、会思考的人,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成为会学习、会探索的创造性人才。新的课程理念&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学习的重要性,了解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情景创设&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调节教学知识的出发点&&让学生身临其境,又可以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点&&让学生情不自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依附,有所着落,使知识教学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并且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让学生通过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手段获取知识,让学生在浓烈的情境氛围中,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体验到科学的乐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在这种新型的文化氛围中究竟应该怎样学习,通过怎样的教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这是今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情景教学法运用研究的意义 1、实践意义 (1)改变传统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不受欢迎、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等弊端,注重在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知、行、意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的教学理论与情感教学等心理学理论及学生的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增强教学效果。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提高本人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可以指导本人日后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活动。 (3)有利于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情境教学法通过再现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强化了感受,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起共鸣。 (4)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语言学习中,兴趣、注意力、心理因素等非智力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补充,在某些学生中,甚至起着决定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潜在的非智力因素。情景教学正是运用了将视、听、说融为一体的这一手段,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的这些非智力因素,把学生注意力、兴趣引导到学习对象上,进而使学生对学习对象感兴趣,并获得深刻、完整的理解,易于巩固。 2、理论意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强度的、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而情绪过强和过弱以及情绪不佳则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记忆的困难。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还是学生的单项练习,以至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而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情景教学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不是现在就有的。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里,就有情境教学思想的萌芽。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教育应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由外而内的,不是注入、训练、铸造的过程。他在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但不直接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先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通过反复诘问学生,让学生发现自身答案的矛盾之处,从而一步步引导使学生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是:问题&诘问&反思&引导&结论。通过师生谈话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索以获得问题的解决。 苏格拉底的教学思想被他的学生柏拉图继承并发扬,形成了&对话模式&。柏拉图创办学园,免费收徒,吸引了许多学者。他认为学校主要关心的是对真理的探索,而不是为了要求记忆某种固定学说。学校应该运用辩证法发现那些与人和世界有关的基本概念,学校的教学程序重在引导。因此,在学园中,师生之间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由此掌握辩论之术。又通过学习算术、几何等学科,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最终通过学习辩证法,发现真理。其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是:对话&辩论&思考&真理。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情境教学的萌芽。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问世,被认为是现代教学论正式诞生的标志。在他的《大教学论》里,就有情境教学的思想。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说:使你的学生去观察自然的种种现象,不久以后可使他变得非常好奇。你提出一些他能理解的问题,让他自己去解答。要做到:他所知道的东西,不是由于你的告诉而是由于他自己的理解。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要由他自己发现那些学问&&。书中还描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老师为了教爱弥儿学会辨别方向,就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爱弥儿在大森林里迷失了方向,又饿又累想回家但找不到路。这时老师通过中午树影朝北的常识引导爱弥儿找到回家的路。这就是有目的地利用大自然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和思索。 在现代教学思想中,情境教学的形式得到了较系统的反映,如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中,就十分重视自然情境的教育作用。他经常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给孩子们编制了300页《大自然的书》,每一页都给孩子们以极大的兴趣和生动鲜明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美国学者卡鲁尔(J.B.Carrol)主张学习外语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和交际情景中进行操练,在操练中发挥逻辑记忆能力。语言和情景相结合创造出类似语言习得的学习过程,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学英语,在情景中先学会口语,然后再学会书面语。美国加州大学语言学副教授泰勒(Tracy.D.Terrell)和南加州大学语言学副教授克拉申(Stephen.D.Krashen)共同提出具有新自然交际情景中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无意识中习得语言的一般规则。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教师正在对情境教学理论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教学,并取得了明显成果。我国较早提出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独特教学方法并加以研究的是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早自1978年起,她就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艰辛实践和理论探索,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式,同时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改革实践。目前,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研究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研究中还属于起步阶段。 在我国,把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较早提出并在理论上进行探讨的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她在借鉴国外外语教学中运用情境的同时,吸收了我国古代诗词中关于意境说的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反映论的原理,利用形象,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鉴于情景教学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当前小学英语教师对情景教学法偏爱有加,经常在英语课堂中加以运用。但是,当前的运用大多流于形式,往往是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才用语言描述出一个情景,让学生在此情景中运用语言,而往往却因情景的失真而使学生无法体验、感受语言,不能真正有效地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满足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需要。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外著作,期刊及网络资源在内的文献查找、搜集,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并将有关理论内容进行系统整理。 2、课堂观察法 通过对同行实习生课堂的观察,了解情境教学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同时通过对自己的课堂观察,了解情境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3、个案研究法 结合中学思想政治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解剖,做出系统、详尽的深度分析,从而为整个研究提供丰富的经验材料或佐证之,使本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第一章 中学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概述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1、情境教学的内涵 《辞海》对情境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情境、境地&,含有情形、景象以及环境、境况的意思。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情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它不同于一般的&情景&,&境&既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指教与学的情况;&情&指流露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体现。情由境生,境为情设,情境,作为&情&和&境&的辩证统一,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学生眼前,造成&直接的印象&,激起学生的情绪,形成一种&需要的推动&,成为学生想象的动力,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在这样的&情境&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人为性&,它&渗透着教育者意图&,&使学生的生活空间充满智慧和乐趣。&因此,从教学角度上看,情境是指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主观体验与实践于其中的环境。 2、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心告诉我们,情境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它与人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工作、学习效率增长都有密切关系。而情感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如壮烈的情境引起伟大而崇高的情感,肃穆的情境引起崇敬和庄严的情感,惨痛的情境引起悲哀的情感。情境产生情感,进而影响人的整个心里活动过程。 3、中学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中学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与情境教学,实质上是一个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也就是说,把情境教学的一般理论、规律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起来,就形成中学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从&动之以情&入手,以&生活&为源泉、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把理论知识情景化、趣味化、形象化、具体化,以情激情,以趣引情。在教学中,教师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手段并通过语言、态度、行为等承载教师情感的教学变量来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和认知需要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效果的增强和教学目标的完善,启发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实现教学目标。它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需要自己获取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又要需要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从而将信息加以提取加工,形成新的知识,并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最终实现意义建构。 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理论,它强调学生的自主体验,而不是灌输抽象概念和规则。学生不是简单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是主动的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为学生创设必要的体验情境,在课堂上再现社会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思考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课本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坚持人本主义理论,关注人、关注人的思维、关注人的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潜力。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情境教学就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探索性、自主性和研发性,使学生在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发挥的同时获取知识,进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第二章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现状分析 一、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取得的成效分析 1、唤醒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朱小蔓教授指出:&快乐是主要的正情绪,是给人们带来享受的主要资源。&学生在学习的认知过程中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知识习得过程,其中带有丰富的情感色彩。中学思想政治课上情境教学的创设,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需要,能够使学生获得自主空间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能在思想政治课上获得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这样,课堂上就由传统的教师讲为主的&教&堂变成了以学生学为主的&学&堂。 2、转变了教师教学观念 俗话说:教学相长。情境教学实践不仅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提高了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活跃了教学科研气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还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职业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学,为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促进了师生角色体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情境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需要师生相互尊重,坚持公正、平等的原则,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朋友式的而不是服从式的,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建立一个和谐的、宽松的学习氛围,来缩短学生与同学、与教师、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由过去的课堂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从而激发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在这种学习氛围中他们之间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看法、互相合作,互相吸纳对方的智慧,内化为自身的品质,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民主精神、平等观念等现代意识。 二、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备受广大教师的重视,成为日常课堂教学中的新亮点。但也要看到一些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实践时出现了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境创设趣味性多于知识性 设置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教学服务,是为了能让学生更愉快、更容易的学到知识。而有些教师创设情境时,过于重视情境的趣味性,而忽视了知识性。有位老师上课,他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给学生观看一组南京本地新闻台的一些美女主播的图片,在这过程中没有任何前提,也没有任何解释,和前后教学内容相脱节。学生看得很开心,但听课的老师却一头雾水。后来才知道他是想通过展示这组图片让学生了解维权的途径之一是通过新闻媒体的监督。这样的教学情境没有很好的服务于教学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基本技能的发展,而且很有可能会加重教学负担,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创设趣味的情境必须与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必须是有效的,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情境创设情感不真实 情境不仅包含场景,而且内含情感。创设教学情境要有&情&,要动&情&,即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真正的感情投入。如果没有教师的感情投入,其教学功能就会失去作用。我看过一节公开课的视频,教师在讲授&民族精神&的话题,这位教师先是播放了一段在08年汶川地震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视频,学生看得很是投入,这将是一段很成功的教学情境,可是任课老师一段&看到这段视频,我不禁热泪盈眶&&&背书式的缺乏激情的独白把所有听课的师生拉回现实中。这样本该很成功的情境教学因为只有&境&没有&情&而宣告失败。 3、情境创设形式单一 情境创设的要素有很多,可以是图像、实体、动作、语言等等,有的教师根据需要善于运用多种要素采取适当的情境,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而有的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时,不善于综合运用各种要素,只是单一的要素,要么全是书面材料,要么就是几个视频连着播,形式很单一,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至于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4、华而不实,偏离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创设教学情境而是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发展空间,营造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刨根问底的学习氛围。不是为了形式上的华丽和热闹,更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这在一些公开课中表现相对明显)。倘被某些看似新颖有趣的素材而迷惑,或单纯追求课堂上热闹的场面,为创设情境而创设,偏离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这种情境创设害处更甚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必须加以克服。 5、注重课前导入,忽视课中激趣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大多重视在新课引入时创设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而导入任务完成后,却忽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持续性。学生在短暂的学习激情过后,很快陷入低迷状态,兴趣索然。教师&千万次的问&,疲累不堪,学生却鲜有回应,最后教师为落实知识点,不得不改弦更张,一讲到底,探究教学的初衷早已抛置脑后!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机动灵活,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调整,以真正养成学生会学、乐学的品质。 我们必须正视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改革者的勇气和智慧积极实施情境教学,选择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三章 正确运用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策略思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以达到追求知识与情感两者结合的境界为目标的,应该使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陶冶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动力,唤起学生追求真理,憧憬未来的热情。那么,如何才能设置一个成功的教学情境呢?本人在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加上自身的实践,就如何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探索,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是思维的源泉,生活处处有学习。我们要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教学,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古人说&切己体察&,意思就是要以己身经历去体悟印证书中道理,才能获得真知。教学也是如此,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与教学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如此将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数学求知等,让知识在类似的情境中彰显出来,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四册&解决问题&一节时,让学生课前与父母一起去超市了解商品的种类、价格,并体验购买东西时如何算账。上课时,为学生创设一个小超市的情境,让学生自由选购,自己算账。学生不仅学会了混合运算,也调动了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学习初中语文《柳叶儿》一文时,因为文章所落笔的年代毕竟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缺乏切身体会。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主题,可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调查,听爷爷奶奶讲那年那月&饥饿的故事&,了解他们的辛酸苦辣,并能整理成文在班内交流。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反映那个年代的影视作品。或者先以&时代的变迁&为主题进行社会调查,在对比中发现时代的变迁,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吃&上,可从衣食住行多方面进行,真正懂得珍惜来之不易幸福生活。也可就某一方面写成调查报告或运用对比手法写一篇表现时代巨变的记叙文,从而让学生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身临其境的理解本文的主题,进行一次心灵的洗涤,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没有理由不去珍惜。&&& 二、创设启示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有的文本知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只注意思辨性与问题性,就有可能让学生的探究碰壁受挫,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削弱学生探究的动力与追索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注意让学生通过情境产生问题,还要注意通过情境给学生提供信息暗示与思维引导,使学生探究有大致方向,能借梯上屋,登阶入室,而不至于思而无果,屡屡受挫。如&汇率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一个热点问题,但教材对此问题却没有展开阐述,学生对此问题也没有多少接触,缺乏生活经验,若让学生自己探究就难度很大。为此,我在创设情境时,不仅出示了近年来我国人民币与美元兑换的变化情况,还出示了人民币升值后,对某些行业或产品在进出口方面的影响,再让学生去思考&汇率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这样,就使问题既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能为学生降低思维难度,有利于学生通过情境中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带来的影响获得启示,从而进一步分析推导它对生产、消费等其他环节的影响。这样,既有一定难度,学生跳一跳又能把果子摘下来,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 三、创设感染情境,依托情境潜移默化 && 教学情境应是&情&与&境&的有机统一。有&境&无&情&不仅会让课堂变得死水一潭,&无情无味&,也会让学生感到教师冷漠刻板,难以亲近,难以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因而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要能传递信息,制造困惑;还要&情&足&味&浓,以情感人,以情传情。&情&&境&互动,既促进学生思考,又具有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作用,获得教书育人的双重效果。因而教师创设情境既要注意其思辨性,又要注意其感染性,力求&情&&境&一体,境中孕情,以情润境,充分发挥&情&的激励与感染作用;以情启智,以情育德,以情导行,使学生既获取知识,又转化思想、升华情感、完善个性。教师创设感染性情境要饱含激情,语言富有感染力;要充分利用歌曲、电视、电影、图画等艺术形式和现代化教学媒介,将文本内容转化成一个个充满感染力的场景,或描绘成一幅幅让人触景生情的画面,或演绎成一段段动人心弦的故事,让学生感同身受,如临其境,思想被触动,心弦被拨响,心灵受震撼。如讲&一国两制&中&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意愿&,我就一边通过多媒体播放台湾同胞回乡省亲亲人相见时抱头痛哭,离别时依依难舍的画面作为背景,一边诵颂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充满相思之情、离别之痛的诗句和饱含哀愁的语言与催人泪下的画面交融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较好地表达了台湾人民因亲人分离带来的相思之愁、相思之苦和期盼祖国统一的思念之情、思念之心,使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教材知识,也在深切体验、感受台湾人民渴望亲人团聚、企盼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的同时,使自己的血缘之情、爱国之情得以升华,使推动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的思想在头脑中牢固扎根。 四、创设展示情境,让学生展示才华 & 青少年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教师创设情境就不能唱独角戏,而应根据学生喜爱表现自己这一特点,积极创设展示性情境,为学生表现自己的才艺和本领创造条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凸显特点与专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有利于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优势,增强搞好学习的勇气与信心,这对基础较差、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来说,更有其重要作用。如讲&市场交易原则&,我就以教材中的漫画&朦胧价&为主题,让学生自报家门,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将漫画内容表演出来,结果两位文化成绩较差,但却喜爱文艺活动的学生勇敢地走上来,他们虽没有经过排练,但临场发挥出色,把漫画中的内容作了比较传神的展示,受到大家的欢迎与称赞。又如讲&劳动者要履行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我对学生说,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你们要有自己的绝活,听说你们现在就有了绝活,能不能亮出来让大家一饱眼福,结果有的学生画简笔画,有的学生折纸玩具,有的学生写钢笔字,大家各显神通,各展才艺,纷纷亮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这种展示性情境不仅能给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又使教师的导入形式丰富多样、新颖有趣,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同时还有利于教师结合学生表演的内容引导他们分析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创设生成情境,动态中催生灵感 &新课程认为知识具有主观性与开放性,它体现了学习者对事物的理解、体验和意义的赋予,是基于客观性之上的主观构建,要受个体的经验、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具有生成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还要注重创设即时性、动态性的生成情境,如,教师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把当下出现的意料之外、始料未及作为情境,让学生进行分析;或把学生的质疑责难、猜测设想作为情境,让学生对疑难问题争议讨论。这样的情境更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催生学生灵感,让学生积极创生与自主建构知识。这也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善于借力打力,转&危&为&机&;要求教师要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课堂的&非预期因素&,能让那些转瞬即逝的火花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要求教师能把预设之外的因素转化为&生成&平台,使学生思维发散,灵感闪烁,火花爆发,让不曾预约的精彩也能不期而遇,时常光顾。如讲&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我先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创设情境:西瓜刚上市时价格较高,而大量上市后其价格就会降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让学生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来探求背后隐含的价值规律,发现供求与价格相互制衡的内在联系。但有个学生在讨论中却旁枝斜逸,向教师质疑:&既然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价格不会总是上涨或下跌,为什么我国房市只涨不跌?&该学生提出的问题出乎我的意料,但我没有惊慌,而是抓住这一契机,利用其问题作为情境,让学生分析两个问题,一是价值规律的形成与发生作用要求供求与价格之间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二是一种商品在一段时期内只涨不跌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这就使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得以激活,在学生争辩与讨论中,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白供求与价格之间必须形成相互制约才能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使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出来。若价格上涨不能增加供给,能影响价格的就只有需求,这时,价值规律的作用也不能充分表现。我国房市价格上涨会吸引投资,但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加之开发商捂盘惜售,使住房不能像其他产品一样迅速增加供给;而近年来人们收入增长较快,其购房需求通过房改政策在短期内迅速激活,处于旺盛时期,房价在一定时期就会持续上涨。而开发商的过度炒作和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使得购房需求更旺,房价上涨更快,这正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价值规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的表现,要消除这一现象就要加强宏观调控,既打击炒作行为,抑制需求,又增加住房供给,特别是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房价才会得到抑制。这样的生成情境就有利于教学紧扣学生关注的问题,为学生释疑解惑;有利于结合现实热点拓展知识,促进课堂知识动态生成;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消除认识误区。 六、创设故事情境,构建生活课堂 & 中外教育名家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在教学中我们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在学习《善于与人交往》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回想自己曾经历过的家庭冲突,然后设计成小品表演,并思考&当时是怎样解决的?&&现在我们学了这一课后又该怎样解决?&同学们积极性很高。一同学把自己因考试不理想而被父母责骂的事作为素材;还有一个同学把自己第一次做饭做糊了而被父母埋怨的事表演出来。在小品表演中,扮演家长的一方越训越生气,扮演孩子的一方越辩越委屈,都明白了争执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后有的同学表示:&如果我当时认真聆听,虚心接受批评,冲突就不会发生了。&一名同学还在小作文中写道:&我曾因把妈妈的项链弄坏而被训斥,当时很委屈。现在我想到,假如当时转移话题哄哄妈妈,妈妈一定会转怒为喜。& 七、利用课堂辩论创设情境,增强学生自信 & 辩论引进课堂,是指课堂教学中,围绕一个中心论题,通过课堂辩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例如在上《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这课前,出了这样一个辩题&传统教师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是否因为网络视频教师的出现而被取代&让学生自行分为两组,广泛查阅资料做好充分准备。上课时,让正方反方各推出四位能说会道的同学上台辩论。教师可充当支持人,也可以作为辩论会的秩序维护者,维持好课堂纪律,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辩论会的气氛。这样,学生们不仅能掌握知识,拓宽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 八、利用声像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声像作品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等特点,诸如音乐、故事、视频等形式,能够渲染气氛、烘托课题、活跃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易于理解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呈现真实的情景,可以唤起人们的感情,引起共鸣。政治知识的信息很多是通过文字材料、图表数据和漫画呈现的,并且音乐、漫画、图表、文字也成为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运用图文声像作品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处理问题的能力。如笔者在讲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课时,通过一组改革开放前中国落后景象和一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现代化建设新面貌的图片展示,使学生一下进入祖国一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情景之中,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又如在讲授《持续和谐发展》一课时,用运多媒体播放出山洪爆发、洪水泛滥、泥石流成灾的惨景,播放出河水污染、鱼虾死亡、城市垃圾如山、蚊蝇成群的场景,帮助学生懂得了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严重危害,让学生产生&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义务&的心灵共鸣。 九、注重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 &《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七年级第二单元,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作为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常识,能够学会调适自己心理并能体会他人心理。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即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例如,《学会理解父母》这一课中,我利用课本上的情景设计了这样一个心理体验活动:&初中生小丽,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碟片。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八点前回家。小丽想现在已经快七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这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父子冲突。于是,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体验小丽的心理,想办法得到父亲的允许。另一组站在小丽父亲的立场上,努力说服小丽早点回家。小组讨论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代表小丽一方的学生说:&不到同学家做作业,会对同学失信,回来太早了又看不到碟片。&代表小丽家长的一方模仿大人的语气焦急地说:&你回家太晚了会让我很担心,一旦遇上坏人怎么办?学生嘛!就应该以学习为主。&很多同学都笑了,因为这正是家长经常说而他们最厌烦听的话。我适时加以引导:&现在你们能体会家长的苦心了?那么怎样找到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呢?&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这种讨论、争辩,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艺术,又提高了教育实效,有重大作用。 十、利用时政热点创设情境,创设互动情境 教学情境有多种类型、形式,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通过恰当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之火。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中可用&问题&来创设情境的契机很多,其中以&热点问题&效果最佳。众所周知,政治理论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具有较强的生活性,社会热点问题涵盖面广泛,包含社会生活热点、社会时政热点等等,所以用社会热点问题来创设情境能够使学生感到贴近生活实际,不枯燥,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也有利于理论联系于生活的实际。又如九年级第五课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 &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事件创设教学情境,并根据这一新闻事件进行层层设问:①积极自救的灾区人们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②赴灾区的志愿者及人民子弟兵承担了什么责任?③我们可以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这些教学情境创设,选取的是当时最新、最热点的新闻事件,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章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情境的设计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我们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生命。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需要。课堂教学的设计更多的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教学目标的实现才能更好地完成。背景材料的选择与创设要体现思想政治课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服务教学的目标。形不散,神更不能散。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逐步掌握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选择与创设情景材料力求正确的价值取向,服务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背景材料设置与创设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尽可能多的解决一系列本课要解决的问题,注意到可以前后呼应的使用材料。这样的材料创设体现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更加鲜明地展示出选取情景材料的魅力,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创设趣味情境应和教学实际效果相结合 &趣&是创设良好课堂的调味剂。创设趣味情境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接受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教学效果。所以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性,不为情境而情境。如果学生仅仅是一笑而过,没有深刻的反思,没有达到效果,这就不是情境教学了。 三、注重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 新课程理念提倡开放互动的教学课堂环境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倡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不管教学课堂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会改变的。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参与观察,要让学生评价别人回答问题正确与否,以及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新课堂背景下的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更好地强化。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利用好教材情景等;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尽量不包办代替;激励性评价与适度批评。教师在课堂中更多地是学生的指导者,引路者。师生的教学互动需要双方互相配合,教师通过教学资料的展示,个人人格的展示,激发学生,感染学生,指导学生,让学生愿意学习,快乐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传统意义上的定位真正地转变过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新课程教学的推进。 四、教学情境创设要适度 课堂情境教学是为了教学服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如果教学中一味的追求情境,可能就偏离了教学的正常轨道。当离开情境同样可以学习时,就没有必要再去创设情境。情境教学毕竟是费时的。因此,情境教学不可滥用,要精用。 五、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经验,根据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在教学中背景情景材料可选择那些为中学生所熟悉或亲身感受过的素材,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深化,从而实现认识的自我飞越。中学生经历了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过程,认识事物的能力,更加理性化,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得到进一步地发展,于是就有了自己的观点、见解,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渐渐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进行学生背景资料的选取与创设方面,要设置学生是是而非的、并未能深入思考过的问题。抓紧这些学生平时临界的知识,入手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作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思想品德领域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虽然它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不等于它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也不等于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会发挥最佳效果,所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运用几种教学手段,才能最大限度的达到教学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 情感教育论纲[M]. 南京出版社.1993. 2.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艺术[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3. 第斯多惠.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 陶行知文集[M]. 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6. 刘 &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刘晓伟. 情感教育-塑造更完整的人生[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8.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 张玉民.有效教学情境创设方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6. 10.李吉林.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验与建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1. 李吉林.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2. 冯卫东.情境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13. 吴艳春.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和谐教学法的探索与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4. 陆祥桂.中学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的实践原则及策略研究[D]. 苏州大学,2011 15. 姚淑娟.情境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 苏州大学,2011 16. 肖艳楼.浅析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D]. 辽宁师范大学,2011 17. 李吉林.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J]. 教育研究,1997(4). 18. 李 &杰. 浅议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19. 王雍军.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02). 20. 廖晓红. 中学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初探[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21. 刘&静. 如何理解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J]. 贵州教育,2005,(13). 22. 周素玉.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历史教学实效性初探[J]. 教学月刊,2005(05). 23. 夏卫东.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探究[J]. 教学与治理,2005,(03). 24. 谭雄勋. 新课标下思品课程中情感教育的运用[J]. 教研论坛,2007(06) 25. 李海凤. 关于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思考[J]. 教学月刊,2006(10) 26. 靳江丽.人性关怀: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点[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10) 27. 程剑平. 思想政治课重视情感教育之我见[J]. 读与写杂志,2008(03) 28. 卢家楣. 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R].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 & 致& 谢 大学四年学习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谢意。&&& 感谢江西师大政法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四年来的关心和鼓励。老师们课堂上的激情洋溢,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诸位恩师的谆谆训诲我将铭记在心。 感谢论文中引文的原作者,他们都是教育界的名师大家,大师风范,高山仰止。 还有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认真热情,生活上的热心主动,所有这些都让我的四年充满了感动。 这次毕业论文的我撰写,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其中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孙菊如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每次遇到难题,我最先做的就是向老师寻求帮助,而老师每次不管忙或闲,总会抽空来找我面谈,然后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撰写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这几个月以来,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导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本篇毕业论文的写作也得到了本班同学的热情帮助。感谢在整个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和我密切合作的同学,和曾经在各个方面给予过我帮助的伙伴们,在此,我再一次真诚地向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 由于本理论水平比较有限,论文中的有些观点以及阐述难免有疏漏和不足的地方,欢迎老师和专家们指正。 & &
李吉林.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J].教育研究,1997(4).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出版社,1993.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献综述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