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策略和研究》论文个人简历怎么写写?要有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新课程论文:新课程背景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精品论文doc)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新课程论文:新课程背景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精品论文doc)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5:48:4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新课程论文:新课程背景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精品论文doc).DOC《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和谐群体心理建构的实践研究》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 。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百度和网页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和谐群体心理建构的实践研究》中 期 评 估 报 告刘丹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体系明确指出,要将学生培养出三个不同的层次: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这样一个层次分明的教育产品金字塔中,不论是处在哪一层次的学生,面对现代社会的要求,都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基础,以保证今后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我们对本校部分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量.测量结论是:我校学生总体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有轻度问题以上者占32.1%,高于全国中学生平均水平(32%).其中在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焦虑等方面有问题者分别占45.8%,42.2%,32.9%,在十个因子中处于前三位.面对这些现状,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我们必须思考:如何从教育的整体入手,将新课改与学生和谐健康心理的建构结合起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是关系中的人,学生的心理就是在生活中,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学校中的群体多种多样,各种群体对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阶段的高中生来说是影响巨大的;同时学生也通过群体活动对其他成员产生影响,以形成某种心理气氛,使群体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教育者不仅要了解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还要掌握群体心理的特点及规律,借助对群体的研究和管理引导,建构和谐群体心理,以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日渐重视学生心理的培养,健康和谐的心理培养日渐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成为每一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成为每一个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关注对象也从学生转变为学生,教师,管理者,学校环境;内容从人格辅导(个性品质)扩展到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本课题顺应了这些趋势.同时,本课题运用群体心理学原理研究和分析当代高中生的现实问题,这在理论界还不多,借鉴群体心理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深层次地透析高中生一些带有群体性的行为,不失为一种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研究思路.二,概念的界定(一)课题界定本课题研究注重调查分析当今高中生群体心理,结合新课改理念,研究建构和谐群体心理的策略,突出其实践性,通过课堂教学,生活指导,班集体建设等途径,寻找到适合本校实际的可运行操作的建构高中生和谐群体心理的方法.(二)主题词界定1,群体所谓群体,又叫社会群体,是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目标指引和同一规范约束之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集合体,还可称为团体.群体是个体的集合,但不是一定数量个体简单偶然的集合.作为群体应该具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价值规范,一定的组织机构,这些是群体存在的因素和特征,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兼备,才能称其为群体.2,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共有的,有别于其它群体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在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下形成的,是群体成员同社会发生各种联系过程中所产生的心境,情绪,认识和反应.群体心理的来源是个体心理,但它不是个体心理的简单相加.它一旦形成,就成为群体成员心目中共有的评价和情感体验,进一步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3,和谐群体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其和谐群体建构的标志主要是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方法(一)总体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查找高中生群体心理与和谐群体心理的差距,开展有效研究,促进高中生集体建设方式的转化,形成适合我校实情的,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和谐群体心理建构的实践体系和制度体系,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二)中期目标1,通过研究和实践,掌握高中生人际交往的规律和基本特点,控制高中生人际关系发展的趋势,改善学校人际沟通,指导学生正常自然地交往,从而有效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引导和教育.2,通过课堂观摩与调研,了解学科教学课堂中群体心理的现状,并通过分析,研讨,以反思教育习惯,促进广大教师对学生成长的精神关怀和心灵启迪,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构建和谐的课堂群体心理氛围.3,通过确定集体目标,选拔与培养学生干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开展班级活动,内化行为规范,形成正确舆论等,加速和谐班集体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和谐群体心理品质.4,通过开设家长学校,班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新理念,以促进家教和谐心理氛围,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育人网络,优化和谐群体心理形成的环境.(三)研究方法本课题既属于操作性研究,又属于探索性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个案,比较分析,经验总结等多种单一或综合的方法进行研究.1,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的前期和中期以及后期的效果反馈中,我们都会采用该方法.我们借助调查与测量发现问题,例如,为了提高我们课题研究的价值,我们课题组在部分学生中进行了心理健康测量,我们以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为测查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选择了本校的部分中学生作为测量对象,对所收集到的数据统一用SPSS11.0 For windows20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针对性设计的依据,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和修正研究内容,选择途径提供了参考.我们还进行教师满意率调查,收集有关群体心理的第一手信息,为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题沙龙研讨提供案例.2,行动研究法(1)学习理论———建构模式——指导实践——反思提炼.(2)举行全校性主题系列活动——"把爱勇敢说出来","我的存在使他人感到幸福",星级宿舍评选,校园体育节,校园艺术节等.(3)沙龙研讨,反思教育习惯.3,问题研究法面对课题研究中产生的困惑,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或寻求专家指导,再付诸教学实践,从中得以解惑.课题组核心成员还采用文献研究法,积极学习相关论文论著,努力作好课题的领头羊,给予研究教师最具可操作性的工作意见.同时认真学习课题组成员的相关困惑,评析,反思,论文以及教育故事和随笔,获取第一线的研究成员的思想动态和成果,吸收先进思想和灵感,以更好地指导研究工作.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展开(一)课题研究的思路确立课题意识→调查发现→确定研究重点→找准建构途径1,确立课题意识——了解本课题研究目的;理解课题研究内涵.2,调查发现问题——调查学生心理健康与群体心理现状;调查教师建构和谐群体心理的意识与行为;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非和谐意识与行为.3,确定研究重点——①强化认知:知道为什么要建构和谐群体心理,和谐群体心理是什么,怎样建构和谐群体心理,②提炼,归纳具有"和谐"理念的可操作模式.4,找准建构途径——①与各科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②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③与宿舍管理相结合,④与社团活动相结合,⑤与校园和谐氛围创设相结合.(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按照群体内各种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等不同,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指有着规定的正式结构,定员编制,有特定的组织目标,根据正式文件和章程而建立的群体,如学校中各级党政组织,工青妇组织,学生班组,宿舍等.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明文规定和定员编制,成员间以喜爱,兴趣,需要等相容或一致为基础而形成的群体,如学生中自发结成的朋友群体,同乡群体,兴趣小组等.因此,本课题从这两种群体入手,研究高中生和谐群体心理的建构.1,正式群体:(1)高中和谐班级群体心理的调查和建构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在学校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班级中度过的,在学校交往的最重要最多的对象是班级里的同学,班级是学生进行集体活动的基本场所,是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微观环境.具有良好班风的班级,积极因素多,进步力量强,能给学生以各方面的正面教育和积极影响.它既能防止班级内不健康的小团体的形成,抵制不良风气,不良思想的侵扰,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产生,又能使好的思想和行为得到传播,吸收和加强,保证学生有一个稳定的,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其他优良品德,锻炼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班级并非一经组成,就能起到这些积极作用的,要发展成班集体,还有一个过程,涉及到集体目标的确定,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人际关系的建立,班级活动的开展,行为规范的内化,正确舆论的形成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因此我们要调查研究班级群体心理的特点,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对策,加速班集体形成的过程,培养和谐的班级群体心理.(2)高中生和谐宿舍群体心理的调查和建构宿舍是高中生群体生活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这样一个群体具有"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两重性.一方面,学生宿舍是高中组织管理系统中最小的子系统,每个宿舍成员都必须遵守组织纪律或宿舍成员间约定俗成的规范,不可相互否认对方的存在,并且相互间必然会发生联系.另一方面,学生在宿舍中可以没有目的一致的共同活动,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和选择活动方式,不受他人干扰地安排和处理个人的事情.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高中集体住宿制度是实施社会控制和培养的有效手段.对高中生的行为方式进行社会控制的目的和实质,是为迅速发展的社会不断培养具有更高素质水平的社会新人,即通过学校在住宿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教师的行为指导,对高中生在校住宿,学习,生活等行为方式的合理调控,使其个性得到合理而又全面的发展,逐渐使更多的高中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那种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具有较强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格范型.(3)高中课堂教学中和谐群体心理气氛的研究和建构课堂教学中的群体心理气氛是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是指师生群体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或精神状态,以及与之互相联系的群体成员对社会现实的综合态度,人际关系状况,组织活动的特征和某种环境诱因.课堂教学中群体心理气氛是一个多维度的复合概念,其外延主要包括情绪,态度,人际关系,活动的组织特征和环境的特征等几个方面.课堂上心理气氛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集体与教师之间某种关系的反映.这与教师组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发挥学生的骨干作用等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去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以便对个别学生施加影响.2,非正式群体(1)高中生"小团体"的研究和管理"小团体"是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无形群体,其成员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情感色彩.由于青少年学生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正式群体往往很难一一满足他们丰富复杂的需要,而通过组成一些"小团体"的途径可以获得一定满足,于是各种各样公开或不公开的"小团体"就自然生成.在学校里,学生的"小团体"始终客观存在着."小团体"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助于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巩固;可以为学生个体提供及时而彻底的物质和精神援助;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促使个性得到和谐发展,人格更加完善.但学生"小团体"成员之间重情感而轻理智的特点,往往会产生不健康的,危害班集体和社会的行为,其高凝聚力可能削弱正式群体,有时会使正式群体处于松散状态;学生"小团体"内部信息交流的畅通性,随意性,往往使之成为小道消息和谣言的传播者和制造者;"小团体"内核心人物(首领)的极大权威性,易造成群体心理与行为的整体偏离和失误;学生"小团体"与正式群体的冲突,易产生"内耗".因此,要正确认识学生"小团体"存在的客观性,区分各种"小团体"的不同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对学生"小团体"实行目标改造,使之纳入正式轨道.(2)高中生社团的研究和管理社团是社会团体的简称,高中生社团,顾名思义,是高中在校学生为实现成员的共同意愿和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社团章程开展活动的业余群众性学生组织.中学生社团的出现满足了现代中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折射出他们对发展空间和丰富精神的需求,而社团正提供了这个空间并尽可能地满足这些需求.社团活动能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沃土,促进学生的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刺激学生的成就需求,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因此,高中生社团在成为中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重要形式和载体的同时,逐步发展为组织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助手和阵地.正因为高中生社团活动可以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生机和活力,是建构和谐群体心理不可忽视的一环,所以,我们对学生社团要把握方向,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三)课题研究内容展开的操作和策略进入"十一五",我校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多次专家论证,三易其稿,于2006年3月申报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和谐群体心理建构的实践研究》课题,被批准为无锡市"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课题立项后,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界定,加深了对课题关键词的理解,同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相关理论,如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群体心理理论,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杜威的教育理论,系统论的基本原理,现代教学论有关建构学习主体的理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弗莱雷的对话教育理论,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戴维·伯姆的对话思想,哈贝马斯的对话交往理论等.通过学习,我们对群体心理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认真完成了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使我们了解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奠定了研究的基础,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课题组反复讨论,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 设计了五个子课题,同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课题核心组成员为孙建军,秦小萍,陈建良,姚振宇,傅丽娜,刘新宇,卫宇兰,强陆新.日,我校隆重举行了课题开题仪式.王一军(省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孙孔懿(省教科院研究员),张晓东(省规划办副研究员),金连平(《江苏教育研究》副主编)等省市区9位专家参加了开题仪式,并对课题实施提出了宝贵建议.课题开题以来,我们邀请专家来校作课题指导,每学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期初召开课题核心组成员会议,领会课题精神实质,有计划推进课题研究,每学期召开多次课题研讨会.围绕课题研究,我校进行了师生关系调查;每月出版心理小报《心海舟》学生版,教师版,家长版,女生版;为学生举行了"积极心理暗示辅导","心理健康与人生","大大方方赞出来","敲开记忆的密门","简化思路突破常规","考前心理调适" 等主题心理活动;开展了"把爱勇敢说出来","我的存在使他人感到幸福"系列主题活动;开展"美的宿舍"评比和星级宿舍评比,召开宿舍民主生活会;成立 "学生仲裁会",由学生自主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组织文学社活动,参加"和谐校园"作文比赛;为教师举办了讲座"缓解教师压力","提高班主任管理艺术",举行班主任工作案例研讨会,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沙龙等.同时完成了2006年及2007年度的课题年检表,修改了课题实施方案等.在此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策略:策略一:调查与观察我们认为, 建构高中生和谐群体心理,首先要了解学生心理现状,发现问题,从而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针对性设计的依据,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和修正研究内容,选择途径提供参考.同时,建构和谐的群体心理,教师也是关键.教师有什么样的理念将决定他在教育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从而影响到学生群体心理的形成.因此,我们还进行教师满意率调查,调查教师建构和谐群体心理的意识与行为,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非和谐意识与行为,进行相关的剖析.策略二:实践与研讨教师层面:针对教师的非和谐意识与行为,结合本校特色,我们以"对话德育","生命课堂"为主要实践内容,结合校本培训与校本研讨活动,进行相关的剖析和交流,改善教师的教育习惯,促进和谐意识的接纳,理解,渗透和深入."对话德育"的主要特征为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真诚地沟通交流,互相敞开与接纳,尊重学生的人格主体,能搁置自己的观点,以理性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生命课堂"的主要特征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学习),尊重知识的本身规律和学生的预备经验(认真有效备课),尊重学生认知心理规律(教育习惯的反思,有效教学的练习设计),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尊重学生的发言权,选择权(认真倾听,灵活设计).学生层面:我们以"知"(明确为什么要建构和谐的群体),"情"(激发学生爱学校爱集体的情感),"意"(树立团结合作的和谐意识),"行"(外化为和谐的行为)四大环节为链接,进行相应的教育,开展相应的系列活动.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心海舟"的咨询,小报,讲座等,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通过教师的引导,要求学生尊重自己,热爱生命,积极参与,不在学校虚度时光;要求学生尊重他人,上课认真倾听老师和伙伴的言谈,主动积极地交流沟通;要求学生尊重小社会(班级,宿舍等),遵守课堂秩序与活动规则.同时以"导向加养成"为途径,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开展"把爱勇敢说出来","我的存在让别人感到幸福"等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军训,举办校园体育节,艺术节,成立学生社团,举行宿舍民主生活会,实施学生仲裁制,班干部轮换制,班级值周制等,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使学生享受到奉献的快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发其建构和谐校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策略三:评价与激励我们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发展功能,内化和谐素养,建构与强化和谐的群体心理.我们突出学生的养成教育,每月进行班级量化统计,评选优秀班集体与星级宿舍,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利用橱窗展板,校报,广播,校园网等媒体,展示学生作品,表彰优秀学生与进步学生,增强学生荣誉感,使学生在自我教育和责任中强化团结合作的和谐意识,同时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使良好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共同的价值取向,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五,课题研究的展望(一)初步成效通过多种活动和研究,我校教师意识到了教育教学应以人文关怀为本,把情感渗透到学生心中,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也在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认可,90%的班主任满意率达到了"优秀".许多教师结合研究写作了相关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或获奖.领题人还就和谐群体心理进行了学科渗透,参与编著的《语文对话教学》一书于2008年5月初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教师发表了许多与本课题有关的论文作者篇 名发表日期刊物名刊号田家娟谈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个性的张扬2007.2现代教育通讯陈维铭尊重比关爱更重要2007.4现代班集体研究刘晶也谈"宽容"与育人2007.4英语周报CN14-0705/(F)丁淑君给学生贴上成功的标签2007.6江苏教育研究CN32-1777/G4王诗峰与"特殊"学生的协议2007.7无锡教育张丽要学会真诚地倾听2008.2无锡教育冯旭角落里的渴望2008.2教学交流CN14-1025/虞黎燕眼神的魅力2008.3教育田野周燕茹善待学生的错误2008.3教育田野王平华让优秀的心理品质为人生护航2008.4考试报CN46-0008陈琳琳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师生关系2008.10洛中教研傅丽娜高中生群体心理调查与对策分析胡晓伟运用心理学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费璐网络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策略作者篇名获奖日期获奖级别邹晓虎陈琳琳唤醒迷失的灵魂--矫正 "网络迷失"行为个案研究2006.122006年惠山区优秀素质教育案例一等奖张琳让 "爱" 回 归 课 堂2006.122006年惠山区优秀素质教育案例三等奖王诗峰老师,您真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了吗2006.122006年惠山区优秀素质教育案例三等奖腾晓艳班主任"三忌"2007.42007"艺术性与专业化"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评选三等奖陈志侠让"后进生"在激励中前进2007.42007"艺术性与专业化"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评比三等奖周昌盛小故事,大道理——— 班级管理中理的艺术2007.42007"艺术性与专业化"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评选三等奖李江炎惩罚——教育中的苦口良药2007.4"艺术性与专业化"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三等奖杨冬艳构建和谐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关系2007.42007"艺术性与专业化"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二等奖王奇新"艾弗森"的启示——素质教育案例2007.42007"艺术性与专业化"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二等奖冯丽红让"超女"余热传播到班级管理中来2007.42007"艺术性与专业化"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三等奖曹羚让爱的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2007.102007全国第十六届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三等奖吕锋谈谈班级凝聚力的培养2007.102007全国第十六届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三等奖赵玉新沟通从心开始 心灵从此辉映2007.102007.122007全国第十六届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二等奖无锡市2007年度中小学优秀德育论文三等奖朱来军浅谈高中教学中的心理暗示作用2007.11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刘晶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对新课程理念"学生观"的心理解读2007.11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傅丽娜高中生自信心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2007.122007无锡市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陈燕培养耐挫力,为优秀生的心理护航`2007.122008.52007无锡市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江苏省第十届五四杯论文一等奖傅丽娜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意志品质的相关研究2008.1108年江苏省师陶杯一等奖祁建鑫青年教师课堂心理挫折的原因与调试2008.1108年江苏省师陶杯三等奖侯春妹浅谈网络及信息技术在高中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2008.1108年江苏省师陶杯三等奖傅丽娜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2008.1108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论文一等奖王诗峰穷途一定等于末路吗2008.1108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论文三等奖朱来军浅谈"中等生"的心理疏导2008.1108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论文三等奖(二)困惑不足1,课题核心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差异较大,部分人员因忙于事务,参与课题研究的程度不尽相同;2,对班级,课堂,宿舍的群体心理关注比较多,对社团,小团体群体心理的关注还不够;3,撰写课题研究论文针对性不强,发表和获奖的数量与级别还有待提高;4,如何使建构高中生和谐群体心理的研究活动和德育管理既有机结合,又凸显课题研究的个性,还要进一步探索.(三)后续思考1,借助师训处力量,进一步加强对新课程和心理知识的研究,学习和探索新课程的精髓;2,各子课题制订每学期研究计划,定期召开课题核心组成员会议,有计划推进课题研究;3,定期开展相关心理调查并分析研究,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4,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通过下发理论学习材料,开办讲座,沙龙,论坛等具体措施,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对课题的认识,保证课题在全校扎扎实实推进;5,加强课题组内的专题案例研讨;6,校报《洗砚池》开设心理专栏;7,提高课题研究论文针对性,每学期初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和个人论文计划,撰写高质量的课题研究论文争取发表和获奖,丰富课题研究的成果.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做好课题的后期研究工作,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六,课题研究人员调整由于学校人事变动,子课题领题人与核心组成员也作相应调整.1,领题人:刘丹2,子课题领题人:①高中和谐班级群体心理的调查和建构:姚振宇②高中生和谐宿舍群体心理的调查和建构:强陆新③高中课堂教学中和谐群体心理气氛的研究和建构:刘新宇④高中生"小团体"的研究和管理:卫宇兰⑤高中生社团的研究和管理:强陆新3,核心组成员:孙建军,秦小萍,陈建良,谢建新,姚振宇,傅丽娜,刘新宇,卫宇兰,强陆新4,课题组成员:全体班主任,全体任课教师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论文怎么写?要格式就行了
论文怎么写?要格式就行了 5
没啥理由,就是好奇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
可以仿照课本中的探究实验的模式,相当于实验报告,或者科学探究报告。
当然,也可以用正规的论文模式。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论文格式 1、论文题目 (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给我弄篇看看
改革和开放
&&&&&&&&&&&&&&&&&&&&&&&&&&&&&&&&&&&&&&&&&&&&&&&&&&&&
题目:小学与学生
姓&& 名:鑫
指 导 教 师:娥
论文提交日期:2009年10月20日
日期:2009年11月1日
答辩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10月20日
一、班级管理的不和谐因素………………………………………………1
(一)本身的观念问题…………………………………………1
(二)社会大环境对于班级的影响…………………………………1
(三)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1
二、如何解决这些不和谐的因素…………………………………………1
(一)班主任要有敬业的态度………………………………………1
1、要全心投入………………………………………………………1
(1)投入爱心……………………………………………………… 2
(2)投入精力……………………………………………………… 2
2、要全面提升……………………………………………………& 2
(1)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 2
(2),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 2
(二)要业精于勤,实现四个转化…………………………………2
1、转化班风…………………………………………………………2
2、转化态度…………………………………………………………2
3、转化习惯…………………………………………………………3
4、转化意识…………………………………………………………3
(三)要辩证地分析社会与班级的相互关系………………………3
1、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正确的……………………………3
2、合理利用网络,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3
(四)组建班干部队伍,构建自我管理的机制……………………4
1、组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4
2、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4
3、培养学生的积极………………………………………4
4、开展班级活动应实施激励方式…………………………………5
三、班级建设初见成效……………………………………………………6
1、创设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6
2、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6
3、丰富了学生的在校生活……………………………………………6
4、发挥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才能………………………………………7
…………………………………………………………………… 7
在构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构建一套合理可行的班级管理机制,对于从小培养小学生的个性与能力,促生的和谐发展,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班级管理机制与学生和谐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因素,通过班级管理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呢?作为班主任要有爱心、耐心与,要有敬业的态度。要竭尽全力地用心思考转化的突破口,极其耐心地做着学生各个方面的转化。组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开展班级活动时实施有效的激励方式,能有效地促进班集体的建设成效。教师只要紧紧抓住学生的需要,把握住教育时机,区别不同的对象,运用恰当的激励方法,就会把的要求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就会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在同伴卓越的表现中,汲取营养,接受强有力的正向刺激,去寻求更新的目标,从而争取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和谐发展& 探索与实践&& 提升自己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作为的主要基地-----学校更应首当其冲,让学生也能做到和谐发展。而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一切习惯的养成期间,所以,构建一套合理可行的班级管理机制,对于从小培养小学生的个性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则是非常必要的。
一、班级管理的不和谐因素
(一)教师本身的观念问题
由于受传统落后的念的束缚,一些教师本身就存在着陈旧的观念,这些陈旧的观念直接导致在班级管理中把学生当成被管束的。班级事务均由班主任一手操办,抑制了学生的和积极性。没有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的班集体,不能算是一个健全的班集体,也就不可能形成高效运转的班级管理机制。必须有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班级事务管理,才能使他们在具体实践中受到教育。
(二)社会大环境对于班级的影响
诚然,的形势给社会大来了生机与活力,从而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大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也会给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班级是学校开展的,也是学生的基本所在地。班级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到学生的和水平,影响到的成效与质量,因此,班集体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教育学生、塑造学生、锻炼学生的过程
(三)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作为参与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以及和谐发展的主要个体,小学生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首先,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与生活经验的不足,使他们本身在班级管理中需要有耐心的引导与培养,而不能操之过急,。其次,因为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必定良莠不齐,一些学生的落后思想与消极心理都对班级管理以及其自身的和谐发展起到了一定的。
二、如何解决这些不和谐的因素:
(一)班主任要有敬业的态度
1、要全心投入
班主任工作,有时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外的问题又已经出现,所以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全心投入。
(1)投入爱心。
在处理班级问题时,我常常会,如果我是学生或学生的家长,我会怎么想、怎么做,这样我就不会再安于坦然而将问题,而是会积极的思考问题,寻找对策。
(2)投入精力。
为了做到反馈及时、监督有力,我设计了一周考评表,每天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常规进行考核,有时还要写上自己的评语,对学生中考核不准确、自评不客观的情况要予以监督和指导。建立每月的家校联系卡,开展、、家长评价,现已取得了一定的。
2、要全面提升
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要让学生真正信服于你确实有难度。如果没有学习和提升,自然就跟不作的要求。而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探索的过程,只有不断的探索,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
(1)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要求自己做到、晓之以理。当学生时,绝不能讽刺、挖苦他们,要采用以心换心的方法,耐心开导教育他们。
(2)善于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所以这就要求班主任多学习。除了多看书、多参加培训、多听学生的建议外,我还经常向身边的班主任请教、学习,多吸纳别人成功的管理经验,以完善自己的管理。
(二)要业精于勤,实现四个转化。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极有创造性的工作,整天面对的是一群精力极其充沛与旺盛的学生,他们心中少有“准则”,过分信仰自我,自以为是,每天都喜欢制造一些新问题……作为班主任,我总是竭尽全力地用心思考转化的突破口,极其耐心地做好四个方面的转化。
1、转化班风。
我对班内学生做了精心的跟踪分析,利用家校联系卡等方式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了学生的个性分析,利用班内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我与学生合作完成了《班级管理条理》的修订,实行了力度较大的班级自主化管理。既使学生得到了尊重,又能约束与监督他们。在个人竞赛中,我有意拉大了加分与扣分的力度,在班级中展开了烈烈的个人竞赛。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爱校爱集体的情感得到了强化,并且班内真正形成了“班荣我荣”的良好风气。
2、转化态度。
在以前,班内个别学生自以为是,喜欢标榜自我,爱耍小聪明,这一类学生大多是班中学习成绩相对拔尖的学生。还有为数不少的,则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面对这种或或落后的学习态度,我的确是费尽心机。
首先我专门召开了“”、“”的相关,在班级中反复声明“过程重于结果”“态度重于成果”的评判理念,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受到挑战意识的冲击,并比较自觉地转化为一种具体的行动。后来我又加强了对作度,听课态度等方面的考核,让所有同学的一切态度都在比较规范
的监控与管理中不断改进。目前我班的听课情况、作业情况,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3、转化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让人终生受用,而不好的习惯则可以贻误终生。当然好习惯的养成是要精心培养的。为了培养他们认真早读的习惯,我召开了全班动员大会,在讨论中,让学生充分认识早读的要求与意义,并让他们慎重地签署了诚信。为了纠正学生忘带作业的习惯,我要求学生人手一份每日作业进行登记。做好这些后,学生的习惯有了很大的好转。
4、转化意识。
一些学生固有的意识里会认为自己生来就是被管教的,而又常常不满于被人管教的无奈。这种矛盾的思想使他们往往会习地为自己的犯错开脱责任。我接班后,先向学生说明了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即民主、自主的管理,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学生的自育。现实中我们的老师常常会陷于两难的境地,比如看着不管很难受,看着管了又觉得吃力不,所以我倡导的真实目的还是为了避免矛盾激化。老师从观念到行动处处强化自主意识,目的是要向明他们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
(三)要辩证地分析社会与班级的相互关系。
班级的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求,同时又要克服和抵制大环境中的消极面给学生可能造成的腐蚀和侵袭。这样才能找到探索的方向。新形势下的班集体建设,学校和老师应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和创造宽松、民主的教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使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
1、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现在的学生,由于受家长及社会的影响,、和特别严重,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的不管家里是贫是富,只顾向家里要钱买吃的、穿的;更有的孩子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针对以上情况,我首先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什么样的人才受人尊敬?为什么这种人受人尊敬?通过讨论,使他们明确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让他们和交流: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使他们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最后让他们把自己的打算写下来,以明确自己的做人方向。
当然光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还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和家长取得,让他们和学校一起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2、合理利用网络,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但网络是一把。它既能拓展学生的,又能迷乱学生的思想。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学生上网,我的具体做法是:
(1)举行,引导学生是非
学生大都喜欢上网,但,有哪些利与弊,不少学生是糊涂的。为了引导他们,我专门在班内举办了一个“小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的辩论会,通过辩论使他们明白如何上网有利,如何上网有弊。
(2)办好校园网,用正确健康的文化占领
充分利用校园网息课,为服务,如发动并组织学生建立新闻时事、、班级风采、文化等站,将与校园教育紧密结
合。并通过开展大赛、网络、网上讲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知识,锻炼技能。
(3)利用QQ、E-mail等网络手段加强师生交流,指导学生。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生都申请了QQ号和邮箱,因此在假期和,我经常在网上和学生聊天、发邮件。在网上学生可用真实姓名也可用。通过交流,即可了解他们的想法,又可以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当然,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健康的视频。
(四)组建班干部队伍,构建自我。
班级管理的和根本目的应该是以班级为活动载体,提供和生主动成长的机会,以此来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感知、体验、判断,并在这一过程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班主任老师理应成为新形势下学校班集体建设的引导者、、合作者,必须摆脱陈腐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主观意志决定一切的偏向,实现两个看:一看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社会赋予教育的新的重任和要求,二看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的状态,变化和。不断地创造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成为班级的主人,体现出班级教育的。明确提出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识的人,重视学生的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组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在班级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组建班委会,要重视班干部的选择和培养,让他们在班级生活中,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全班同学不断地进步。那么,如何组建班委会?我认为首先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来管理自己的班级。然后向全班征集“”,让学生献言。在这个基础上让全体学生对班委的要求具体化,最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竞选班干部,从而成立班委会,有了较稳定的班干部后,就让他们各负其职,出现了问题,及时处理或反映到班主任那里。当然,作为班主任,要经常注意班干部的工作情况,教给他们具体的处理方法,及时检查他们的管理效果,并他们要以身作则,同时,要求他们互相配合,互相协调,使班委会成为班主任的左右手。
2、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
在班级的管理中,学生不仅仅是客体,更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及对学生的教育,都要经过学生的响应及接受,付之实施,才能使对班级的管理意愿及管理目标得于实施,因此在班级的管理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双向交往的方式,使对班级的管理及教育学生得到保证。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这一名言讲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要想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班集体,必须构建学生自我,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为同学服务、同时也锻炼自己。
3、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班集体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教育学生塑造学生锻炼学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才能使他们受到教育。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建设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给学生明确的参与目标。
目标具有导向功能,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在班集体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使班集体的目标变成为学生的参与目标呢?我认为在制订班集体目标时,要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都讨论,即广泛听取每一位同学的意见和建议,经全班同学集体判定,制定成班级。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有利于内化成他们追求的目标,制订出班级其他,同样也要有学生参与,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这样,他们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
第二,给学生提供可行的参与形式。
参与意识的培养需要有一系列的实实在在又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参与形式。例如可在班级学生自主管理中实行值日制,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做班长管理全班日务的机会,让他们在设计班级活动,维护班级秩序,处理班级事件中体验到自己对班集体的一份责任感与义务感。
第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参与机会,使良好的参与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素质。因此,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时机,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应实行充分的民主策略,也就是说“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从学生中来”,就是放手让学生集体讨论制定班级管理条例;“到学生中去”,就是让学生不断对照自己所定的条例来衡量检测自己,化打分,来鞭策自己,从而不断进步。
第四,给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家赫乐曾讲过:“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说明要搞好班级管理必须抓住缰绳,那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缰绳和关键是什么呢?我认为:以活动为载体,以为主线,就是搞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缰绳。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健康向上的班级活动,进行素质教育,才能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4、开展班级活动实施激励方式
班级活动能够形成一种令人感奋的外界刺激。它能触及学生的某种需要,并引起其的一系列反映,从而把他们潜在的尚未意识到的高层次的需要引发出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其把外界的刺激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在原有需要水平的基础上,对较高层次的需要产生积极的追求。因此,在班集体活动中应实施有效的激励:
①制订计划时,采取协商式激励。
班级活动开展之前要制订的活动计划,班主任事先就活动的内容、方法、步骤,提出一些问题或建学生们协商,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班主任对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要尽量采纳,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作用和价值;对一些未被采纳的意见应作必要的解释,并且应充分肯定其积极性和。教育家说:“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尊重与信任是班主育情感的体现,被信任则是学生“”产生的。会使他们思想更活跃,心情畅,行动更积极。
②开展活动时,采用授权式激励。
一位的班主任,不在于他苦干了多少具体工作,而在于他能在创造性的宏观策划、指导班级活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把组织实施活动计划的权力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特点的角色,使学生既
是制订者又是参与者。把权力交给学生,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它具有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当然,把组织实施班级活动的权力交给学生,班主任绝不能成为,而是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学生尚还年轻,毕竟不成熟,在活动中难免有考虑不周、实施不力的时候,班主任要及时给予指正或扶持,切莫生硬地批评,要宽容、引导,帮助他们总结,取得“长一智”的效果。这样,能产生强有力的激励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的作用。
③总结活动时,采取褒扬式激励。
活动结束后,应立即进行总结讲评,以褒扬式激励为主,对所有学生在班级中的出色表现,甚至是点滴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表扬,使每位学生都有“心满意足”之感。运用褒扬式激励,要求班主任要善于发现班级活动中每位学生表现出的可贵的精神品质和“闪光点”,要善于在对个人进行表扬的同时,对集体的力量、团结协作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正确地认识个人的作用和价值,而且认识到一旦脱离集体,个人是微不的。
总之,教师只要紧紧抓住学生的需要,把握住教育时机,区别不同的对象,运用恰当的激励方法,就会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就会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在同伴卓越的表现中,汲取营养,接受强有力的正向刺激,去寻求更高更新的目标,从而争取更大的进步。
三、班级建设初见成效
1、创设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背景下的班级建设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使他们敢想敢说,质疑问难,有自己的见地。在活动中,班主任尊重学生的意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例如学校开展的个性化班级布置、个性化寝室布置、校的才艺表演、、校运动会等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自主发展的空间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2、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全班同学现在学习目的、方向更确,学习也更加努力。认真学习、刻苦学习现象尉然成风,上课听讲、反复思考问题、精心准备回答老师提问,虚心向老师请教,同学们之间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为祖国的强大,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观念正在树立。对于个别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班委会也对他们学习成绩差在那一科或那几科进行了仔细分析,并成绩好的同学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帮一”的助活动,现已取得良好的成效。
3、丰富了学生的在校生活
寓教于活动之中、之中,通过开展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活动来培养全体同学的和,取得思想与身体双,这一直是在班集体建设中班委会追求的目标。
在学习之余同学们都纷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长期坚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如打、篮球、、踢足球等和的活动。各班班委会还组织同学们到给老人送关怀、清扫房间卫生、送去歌声和欢笑声的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都表现得积极主动,或打扫卫生或清理房间,或与老人们一起开展活动,同学们的良好表现,受到福利院的老人们连连称赞。取得了良好的和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完善自身的素质教育的效果。。
4、发挥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才能
的班级民主化管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从而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加强学生自我的培养,即注调学生内化中的主,通过其主体性的发挥,引导学生德行的发展,是学生主体性在正确方向上得到不断升华的保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成了调动积极性的最有效的手段。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
诚然,新形势下的班集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靠学校教育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想取得的长期效应,还应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联合各种力量,一种和谐的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 2002出版。
2、著《给教师的建议》,,& 2001年出版。
3、主编《班级管理论》,,2001年出版。
4、、程晋宽编《教育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5、主编《学生能力培养与训练实用全书》,人民社,2005年2月出版
其他回答 (1)
1、论文的看法和观点要尽可能的客观、公允。持之有据,论之有理。有材料来支持,有逻辑性认同,避免随意性,不要轻易说一些过头、过大的话,更不要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而贬低其他的观点。涉及到对应关系的时候更要客观公允。2、引文一定要规范。如果打了引号就要注明出处。要注明原出处,不要用时间差异太大的版本(比如引用五四时期的材料就要用五四时期出版的,不要用现代的),用正规的版本,尽可能的避免转引。 3、要写自己的感受、体会、感想,写自己的东西,不要七拼八凑。 有个很好的论文网站 希望可以帮到您
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献综述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