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薄首页朱秋寒的资料

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揭大学生落户京城交易内幕:“户口买卖”火爆发布时间: 点击:2228()的一场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不少的企业在招聘窗口贴出了“解决户口”招牌。CFP8月30日下午5时多,记者接到一个电话,来自之前联系过的一名“户口中介”,“你不是想买户口吗?现在有指标了,如果需要,给我学历资料,23.5万元全部搞定。”该男士北京口音,胸有成竹。这名中介,只是记者在百度贴吧“户口”贴吧里搜索到的众多中介中的一位。这些中介的主要业务正是出售北京户口指标。今年高校毕业已接近尾声,以应届毕业生为轴心,蔓延在北京社会各个角落的户口关注达至顶峰。记者多次以不同类型大学毕业生身份接触北京“户口中介”发现,户口买卖这个隐形市场,正以“黑市”独有的灵敏印证北京户口的暴涨“行情”。不少中介称,前几年来稳定在6万~7万元的北京户口行情价已经被打破,如今北京市户口“20万元都不一定能办下来,多的花费40~50万元也是正常的。”落户北京越来越难博士毕业后再回来,留京机会就大很多按照现行政策,落户北京共有八种渠道,除夫妻投靠、子女投靠外,还有考取及部分事业单位、在京工作的博士后、海归、大学生村官或社工、应聘有进京指标的企业和各类特殊人才计划等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应聘有进京指标的企业。不过,这类企业要符合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方向,性质为高新技术企业,包括金融企业、文化创意企业、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来京投资企业等等。不少毕业生坦言,进这类企业犹如披荆斩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地区高校有毕业生22.9万人,其中非京生源毕业生约为14.5万人,而今年应届留京指标总量为1万人左右。对此,北京市人保局副局长张祖德曾表示,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成为延长本市人口红利期,优化本市从业人员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但限于人口控制的压力,无法得到全部满足。落户北京,越来越难,正在成为事实。2013年5月,媒体曾报道称,非京籍毕业生落户政策“严控年龄”。根据这一内部规定,留京应届毕业生本科生不超过24岁、硕士生不超过27岁、博士生不超过35岁。后来虽然有关部门辟谣,但是北京户口缩紧的方向可见一斑。“现在好多高新技术产业户口指标也越来越少。”冯雪是中国科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本想毕业后进入百度、IBM这类企业,既高薪又能解决北京户口,但在招聘会上一打听,这些企业“现在也不好办”,斟酌之下,冯雪决定赴港读博,“博士毕业后再回来,留京机会就大很多。”而2012年硕士毕业进入百度公司工作的陈欣对记者表示,“公司是有一些北京户口的指标,但要的人太多了,都得排队。着急的就考虑高价买户口了”。买来的户口价值几何?买房和教育两项,北京户口就值54万多元“没有北京户口,不好买车买房,只能算是‘漂着’,所以毕业找工作一定要找能解决北京户口的。”在读硕士陈峰道出了多数学生的心声。2010年底和2011年初,北京市政府相继颁布针对汽车和住房的“限购令”,非京籍居民只有“持本市暂住证且连续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才可以参与购车摇号和购买住房。而早在2008年,“具有本市户口”已经被列为限价商品房供应对象需具备的首要条件。细算下来,附加在北京户口上的利益远不止于此。据网友统计,北京户口有80余项福利,单就买房和教育两项,北京户口就值54万元,考入北大几率高40多倍。一位网名为“海归之家”的中介,在QQ空间里为客户算了一笔账:一套地处大兴的76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市价180万元,但拥有北京户口,具备申请经适房的资格,这套房拎包入住的总价款才42万元。比没有北京户口的人至少少花了140万元。走访中,正在找工作的杨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丈夫张先生本来在郑州工作,后来为了孩子,一向不愿调动的张先生随领导一起到了北京。“他是去年调到北京的,解决了北京户口后就赶紧把孩子户口迁过来了,在北京高考比在老家考名校分低很多,以我家孩子现在的成绩,考北大没问题。”此外,和北京户口挂钩的还有令全国大多数省市难以企及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诸多社会保障制度。据媒体报道,如果将上述内容都计算在内,一个北京户口的绑定利益超过百万元。户口、工作“一条龙”服务解决工作单独加钱,反正都可以解决“我已经做好了买户口的准备”,陈峰近期正在咨询如何购买北京户口指标。“之前就打听了,我的专业比较冷门,很少有对口单位,如果考公务员,有些单位也要求具备北京户口。”陈峰说。根据陈峰提供的信息,记者通过QQ联系到了网名为“无欲无求”的中介,得知记者是“外地应届毕业生,会计专业,硕士学历,”中介回复:“可以办,但现在指标不多了。”3天后,也就是8月30日下午五时多,记者接到该中介电话,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中介称,23.5万元里包括指标费、关系费、社保费等等。大部分中介都是网上联系,见面详谈。记者连日来多次以文科女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联系多个中介。从另一网名为“户口”、自称“高老师”的中介那里,记者得知,应届毕业生、硕士学历,年龄不超标,是基础要求,但专业不同,报价也不同。“高老师”告诉记者,理工科的应届毕业生户口相对好解决,文科的较难,冷门专业的指标少之又少,价格更高,“像你这种情况,20万都不一定能办下来,快点考虑,交1万元定金后我马上给你找指标。”记者以港澳台留学生的身份咨询了“海归之家”,在这里,北京户口的具体交易价,有了更清晰的数据。“我们能操作的专业价格是13~16万元不等,还有部分专业我们操作不了,比如艺术、音乐、体育、语言等。指标费加上社保费得20万元,如果要加急,还得再加5万元。”“海归之家”告诉记者,“教育部()留服中心从08年开始就不接受留学生的集体户口了,现在要办理北京户口必须通过单位或者人才市场挂靠办理。今年留学生指标只有3500个,现在已经用了大概3000个了,所剩不多了,我们公司指标也不多了。”20万元出头,是记者连日来采访多个中介所得到的均价。除了买卖北京户口指标,中介的另外一个主营业务是找工作。当记者问到“挂靠户口的公司效益好吗?可以在那个公司上班吗?”,“无欲无求”说:“解决工作需要单独加钱,看你想进什么公司,再说多少钱。反正户口和工作都可以解决。”从“高老师”那里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工作也可以解决,我们10月份还可以给你明年调动的指标。到时候就户口、工作一起解决了。”京城“纸”贵。漫画 李法明哪些单位在卖户口?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五六个户口指标2004年,如今在某日资企业工作的官小姐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毕业,当时她购买户口仅仅花费了“1万多元”。同年工作的闫先生也是在京高校本科毕业生,他坦言当时也仅仅花费两万多元,“很好买。”2007年,闫先生的同学李嘉从同一所在京高校硕士毕业,“花费了7万元钱。”户口政策越来越紧缩伴随的却是户口需求越来越大,中介收费越来越贵。在调查中,中介称,在京高校应届毕业生最好办,前几年的价格都稳定在6~7万元,可是这一两年也在收紧,价格也翻倍了。“去年一个同学办理户口花了7万元,今年咨询了四五个中介,指标费都在13万元以上,”冯雪说,由于太贵了,她选择读博士。她听说一位外地高校毕业生的亲戚办理北京户口花了30万元,当事人还觉得“中介靠谱,给办妥了”。而另外一方面,由于户口生意“太好”,“海归之家”的工作人员信心满满的告诉记者公司在不断扩大规模:我们总公司在成都,北京只是办事处,不过今年准备升级为分公司。对于这些出售的户口指标,大部分中介都称“我们公司自己的指标”。“周老师”说公司每年五六个户口指标。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数倒卖户口的中介说“理工科的可以在解决户口后一并解决工作”。闫先生称:自己毕业时理科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国企卖户口,文科也有文化公司,类型较多。近期记者接触到多名购买户口的人,在走访了多名中介后,大家在购买户口的QQ群一致推测,高新技术企业倒卖户口多一些。交易风险完全由购买者承担先交定金,我们找指标,找到指标你必须办在讨论如何办理户口的过程中,中介多次提到,“先交定金,我们找指标,找到指标你必须办,交尾款。找不到,我们全额退定金。”在记者表示有风险后,中介答复:“可以签协议嘛,三方协议,可以保证你的权益。放心,我们都是通过正常渠道来办理的。”所谓的“正常渠道”,即是将需要办理户口者挂名在某一家单位名下,而这家单位往往具有若干多余的户口指标,单位的“老板”会把这些指标拿出并以一定价格出售,“中介”们则是户口买卖的直接受理者。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现在活跃在北京市的户口中介大多对外宣称主营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等项目,比如搜索“高老师”向记者提供的公司地址:朝阳区定福庄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中6003就可以看到该公司对外宣称业务为教育培训。但其实,这些中介公司的老板很多都有丰富的人脉关系,他们往往利用这些关系倒卖北京户口,牟取暴利。“无欲无求”则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我不是中介,我们是公司自己给别人办户口。不交定金,将三方协议、学校就业推荐表、等级证书等材料准备好,办差不多了你再给钱。”据了解,企业上报后要经过区人社局和市人社局的两级审核将接收函或个人档案寄到指定地点,随后将学校集体户口转到当地派出所,一般到第二年即可拿到新的身份证。“无欲无求”说先交定金的都是骗子,也自称“我们公司”。此外,中介并不能随意在单位“挂名”,必须找到与客户所学专业对口的单位才可以。他自己也坦承,这种“挂名”的方式“有时候会被查到,所以我们公司要求买房必须自己交齐社保费用,有时候还需要假装发工资,这样才能证明你跟这个公司是‘有关系的’。”出国“假”&()&成新模式20万留学费用,以后办户口还要15万在买卖北京户口过程中时,关键的环节是通过区人社局和市人社局的两级审核。任何一级的审核没能通过,材料都会被退回来,户口也就无法办理。不过,由于这种运作模式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小,中介们已经想到了别的办法。在“高老师”的QQ空间里,有一张,说明了该公司买卖北京户口的新模式:出国留学。图片里大标题为“俄罗斯大学博士、企业管理、经济”,“项目优势”详细情况里标注有“保证毕业,保证认证,回国后轻松落户。”“高老师”介绍说,这个留学读博的方式是最安全的,“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这几个学校都是在教育部认证过的,花20万元读个在职博士,一年只去20天,三年后毕业就可以享受留学待遇,可以解决北京户口。多简单。”这种模式,甚至不要求学生会俄语,“不用学俄语,不用考试。每年去20天上课,考试的时候有专人代考,毕业答辩我们也都负责安排。”不过,20万元只是留学费用。“三年后办户口还需要15万元。”(工人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湖北高三学生回乡高考被拒 起诉户籍地教育厅发布时间: 点击:2285漫画张建辉还有一个多星期就要了,湖北黄冈中学高三学生黄涛(化名)却还没能报上名。出于异地高考政策原因,他既不能在就读地湖北参加高考,又无法在户籍和学籍所在地内蒙古参加高考。5月26日,黄涛父亲委托律师递交行政起诉状,状告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侵害了儿子接受教育、入学、升学的权利。相关部门回应称,黄涛不符合当地报考政策,但出于人性化考虑,仍在积极“补救”。在“异地高考”破冰但各地政策不一的大背景下,黄涛的命运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关注。借读学生回户籍地参加高考遭拒黄永胜说,他2007年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投资某招商项目,翌年,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准许他们将户口迁入现址。于是,2008年3月,黄永胜将他和儿子黄涛的户口从原籍安徽太湖县迁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为了让黄涛接受良好的教育,同年9月,他将孩子送到黄冈中学北京分校读初中。由于异地参加高考困难较大,2011年黄涛初中毕业后,黄永胜将孩子的学籍录入户口所在地乌拉特中旗一中,继续让孩子到湖北黄冈中学总部就读高中。黄永胜说,当时他们还和黄冈中学签了协议,保证毕业后回内蒙古参加高考。去年12月,黄涛在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填写了高考报名资料,顺利通过了高考预报名资格审核并报名缴费成功。但在打印出高考报名表格后,黄涛傻眼了,该表格需要考生在内蒙古当地学校就读的老师、同学签字后,才能到教育局履行采集照片的最后一道手续。因实际就读校并非学籍注册地,无人敢给签字,报名遇到了“迈不过的门槛”。与学籍注册地学校乌拉特中旗一中沟通后,学校告知黄永胜,内蒙古教育厅规定,只有黄涛在户籍所在地连续就读两年,才能报考本科院校,否则只允许报考高职高专院校,且一旦报名成功就不可能更改。因黄涛一心想考本科院校,因此时至今日高考在即,始终未能正式报名。无奈状告内蒙古教育厅如果让儿子回老家安徽,那里既无学籍又无户籍,似乎没有任何回去的理由;如果留在湖北,当地规定也只能报考职业院校。最合适的地方自然还是内蒙古。黄涛父母开始了困难重重的报名之路。“我们先后找到户口所在地的巴彦淖尔市教育局招生办、自治区人大文教卫委,但大家都像踢皮球似的,没有一人愿意管。”偶然的机会,黄涛母亲得知可以向国家信访局写上访信。“但信访的结果也不理想,每次信访的结果均显示转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信访局,但从来没有信访局的人回复信息。”黄涛母亲说。无奈之下,5月27日,黄永胜请律师向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递交了《行政起诉状》,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告上了法庭。代理律师、呼和浩特宏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塔拉认为,原告本人户籍与学籍均在内蒙古,却不能在内蒙古参加高考。被告做出的决定明显侵害了原告作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入学、升学的权利,被告所做的不给予原告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资格的行政行为当属违法。“历年来子女随父母外出务工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已成惯例,黄涛的户籍地和学籍地均在内蒙古,按照惯例只要在高考前一个星期回校准备参加高考即可”,“内蒙古教育厅有一个误区,人为制造出‘你们内蒙古人’与‘我们内蒙古人’本质上的区别”。黄永胜说,任何户口迁移都得遵循国家户籍管理规定,准入后自然要履行所有的公民义务和享受相应的合法权益。“我们的户口迁到内蒙古6年时间里,从来没有得到公安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通知不允许参加高考的告知文件。我们认为内蒙古教育厅剥夺了我们公民应有的权益。”他说,即便出台新政策,执行期也应该科学地往后顺延,才不至于让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报考无门、贻害终生。内蒙古教育厅不符合当地报考政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遏制“高考移民”,自治区教育厅2013年结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政策,修订了相关高考报名资格政策。新政策规定,截止到今年4月1日,从区外迁入内蒙古的考生,同时符合本人具有内蒙古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且连续就读满2年,本人取得内蒙古户籍满2年,家长在内蒙古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合法职业且纳税,或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均满2年的条件,可在户籍所在地参加2014年高考,并可参与本专科院校录取。如果本人具有内蒙古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且连续就读满2年,及上述第三项条件,仅限报考高职高专院校或专业。“这位学生并没有在内蒙古连续就读满2年,同时有违规建立学籍之嫌,按照有关规定不符合我区高考相关的报考条件。”这位负责人说,2011年9月,该学生在没有参加内蒙古中考、没有转学手续的情况下,在乌拉特中旗第一中学建立了高中学籍和学业水平考试考籍,2013年6月又建立了全国学籍。其间,只于2013年8月至12月在这里就读了4个多月,家庭成员也不在内蒙古生活。仍在积极想办法“补救”这位负责人说,内蒙古方面一直积极为该考生联系回原籍安徽省参加高考事宜;安徽省有关部门表示,如果考生户籍等条件符合安徽省高考政策,可以为该考生办理报名手续。高考临近,为尽快解决此事,5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专门责成两名干部赴安徽协调户籍迁移和高考报名之事,但学生家长不配合工作。内蒙古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地高度重视打击“高考移民”的后续工作。目前高考考生座位安排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但本着以考生为本的理念,仍在设法“补救”。如果该考生及其家长同意,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将克服困难,为其编排座位允许参加高考,但录取必须按内蒙古的有关规定执行。据介绍,当时给这位学生违规建立学籍的是乌拉特中旗第一中学某教师和前任校长。对此,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专家说法异地高考尚需完善细节长期关注户籍歧视的公益机构广州平机中心负责人韩呈祥表示,在本案中,湖北“异地高考”方案限制了异地考生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机会,内蒙古自治区对原住户和迁入户的报名条件不一,这实际上是受教育过程中的户籍歧视,已经侵犯了公民宪法赋予的权利。在他看来,虽然近期国家在“异地高考”方面出台了一些文件和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异地高考的矛盾,但在实践中,因各地做法不一及落实不给力仍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应尽快出台统一的法律以规范“异地高考”问题,对涉嫌户籍歧视的条款进行修改、删除,以从源头上保障教育公平。黄涛的遭遇并非个案。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异地高考”已经在全国破冰,但由于各地的政策不一,且均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考生可能面临不能报考的情况。据报道,2014年,符合条件的非广东省户籍随迁子女,可在广东省报名参加高职类高考。深圳144人报名,结果首轮96名考生资料审核通不过,很多考生都因为居住证问题而将失去高考资格。有家长在深圳居住已超20年,居住证领取时间已超过3年,不久前还用于买车,但初次审核仍未通过。专家认为,对“异地高考”政策实行“有门槛、有条件、有步骤的放开”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要考虑到本地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员的高考利益平衡,以及本地的教育资源承载力和城市的容量。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教授表示,从各个地方的方案来看,各地政策呈现出一定的差异,门槛的高低差别较大,推进的方式和时间表也不一致,诸多细节问题尚待解决。“在一些省份,政策出台以后,当地报名参加异地高考的人数也不过就一两百人,与实际在这些地方上高中的异地生人数差距非常大。这表明里面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据新华社《东方早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户口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