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亚洲人长跑运动员每天训练量不行,来看看亚洲速度,国人骄傲

谁说亚洲人长跑不行,来看看亚洲速度,国人骄傲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闷声发大财!手机出口量碾压华为、小米,国内99%的人都没听过他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闷声发大财!手机出口量碾压华为、小米,国内99%的人都没听过他》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闷声发大财!手机出口量碾压华为、小米,国内99%的人都没听过他》 精选一现在国内的手机市场可以说是一派龙争虎斗,而在各大手机品牌“厮杀”时,有一个内地的手机品牌已经偷偷称霸整个欧洲了!它没有华为出名,更没有小米的粉丝多,不光如此,说到这个品牌,相信国内99%的人都没有听过。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手机品牌,却在非洲发光发亮了,占据了非洲整整40%的市场,全球出货总量达到了2亿部。这个手机品牌叫Tecno,在国内默默无闻,但是在非洲早已家喻户晓了,它是由国内一家叫传音公司控股控制,旗下有包括Tecno 、itel、Infinix等多个手机品牌。2014年的在非洲的出货量达到了4500万部;2015年达到了5000万部;2016年达到了8000万部,从2016年上半年出口看就甩开小米一大截了。传音用了3年时间在撒哈拉非洲以南地区做到销量第一,甚至超过了诺基亚和三星,国内更是无人能出其右。非洲市场霸主背后的掌舵人是谁?打造这个非洲霸主手机的人叫竺兆江,被人称为非洲手机之王。别看才40几岁,但是在手机领域已经干了16年了。曾在波导手机干过,后来离开波导在深圳创立了传音公司。和任正非、军、罗永浩相比,他的名气小的太多了,基本看不到媒体报道他,如今他却能在非洲市场称霸一方,为什么?竺兆江在波导公司积累了多年的海外销售经验。他曾经在波导负责海外的手机业务,经常坐飞机到各个国家谈业务,大概跑了90多国家,每次在其他国家的飞机场都能看到其他国家的手机品牌的广告,没有看到中国手机品牌,那个时候他就希望中国的手机品牌也能海外发光发亮。市场的选择。都知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做手机也是一样。国内的手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如果再挤进去很难分到一杯羹。然而,非洲人口多,市场前景广,竺兆江觉得这些地方的发展比中国慢,手机普及率很低,如果可以用现在的技术在非洲做一款适合他们的产品,相信还有机会。为了做出一款迎合非洲人民口味的手机,他做了很多调查,比如方言、审美、习惯等。一经发售便大受欢迎!2007年11月,竺兆江打造的这款TECNO双卡双待手机,正式进入非洲市场。因为之前做了大量调查,这款手机解决了非洲人很多痛点,可以说是专门为非洲人打造的一款手机产品。痛点一:非洲人拍照美颜。非洲人的肤色比较黑,他们又很喜欢自拍,手机拍照美颜最看重的。一般的手机拍出来的效果是这样的: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连他妈都不认识。于是竺兆江派出调研小组在非洲地区大量收集照片,并对他们的曝光补偿、面部轮廓、成像效果等做了分析。最终传音这款叫Camon C8的手机出来了,有效解决了非洲人拍照的痛点——并不是磨砂和光滑。而是加强了补光,效果是这样的:痛点二: 非洲人习惯双卡双待。他们通过调查发现,非洲人习惯用两个手机,如果出现双卡双待的手机应该可以有效解决他们的痛点。痛点三: 非洲人对音乐的需求。非洲人热爱音乐与跳舞,所以手机的声音必须要大,为了满足他们对音乐的需求,传音专门为非洲人打造了一款高分贝的音乐手机。2010年传音的手机出货量只有650万部,六年后已经达到了8000万部 ,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手机出口之王”。竺兆江聪明的避开了国内激烈的战场,偷偷在非洲市场闷声发大财,而国内都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只能说——高,实在是高,三十层楼那么高。竺兆江给创业者的箴言: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一定要打造团队一个企业家,很难认清的是自己,尤其是取得一定成绩了之后,对自己是认识不清楚的。我当年取得了一点小成功之后,我开始觉得自己本事挺大的,想做的事真的做成了,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后来我发现把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了。人是一切的根本。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团队都是很重要的。创始人对这家公司是要承担首要的责任。但任何一个人的资源、能力是有极限的,所以要打造一帮志同道合、能力互补的团队,来弥补创始人某些方面的不足,因此团队非常重要。刘强东曾说:如果有一天京东失败了,那么不是市场的原因,不是的原因,也不是竞争对手的原因,一定是我的团队出了问题。对于管理员工和打造团队,很多创业者苦于找不到方法?小编从团队建设、员工激励、制度9年时间,有不少案例和经验,提供招人、留人、激励人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可加小编mayi2200,还可为您发送值3980元的《员工动力系统工具包》。作者:mayi2200,九年团队激励、合伙人制度建设经验《闷声发大财!手机出口量碾压华为、小米,国内99%的人都没听过他》 精选二***ouwang中国的实践者官网网址:www.***ouwang.com热线:400-788-9566中印边界一向并不太平,但这次事件却与以往的对峙有本质区别:这是1962年战争结束以来,印度军队第一次跨过无争议边界,进入我国领土境内。而且在我国多次严正警告之后,印军仍拒不撤出,至今已经差不多过了一个月。印军越过锡金段边界进入洞朗地区本次对峙事件在我国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都对印军的侵略行为义愤填膺,同时也惊叹于印度方面的狂妄与嚣张。身兼国防部长印度高官阿伦·贾伊特利的一句“印度已非1962年的印度”传到我国后,遭到很多网友的反驳与嘲讽:印度固然不是1962年的印度,但中国也不是1962年的中国了,强者仍是强者,再发生冲突,印度只会输得更惨。网友的判断并非无穴来风,关于印度与中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差距,毋庸多言,已是有目共睹。作为弱方,印度人自己可能比我们更为清楚。那么,这次印度为什么要如此固执地挑起事端,且至今拒不让步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拨通了一位印度朋友Sanjay的网络电话,想要从他那儿侦查一些“敌方”的心理活动。Sanjay(化名)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迷。我最早和他认识,是在四年前的Italki语言学习平台上,当时还是高中生的他主动联系我,想要学习中文(我则向他学习印地语)。他告诉我,2008年北京奥运给了他很大的震撼,所以从高中开始,他就开始自学中文。当时还在复旦读书的笔者曾用手机skype带他远程视频一瞥了上海陆家嘴,从那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给我发过孟买的图片了。后来Sanjay考入了孟买最好的大学学习商学,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徐中约的《The Rise of Modern China》(中国近代史)等书,对中国革命历史了解颇多。作为一个“中国通”的Sanjay,与我有着许多共同话题。与一些印度人不同,他对中印关系有着冷静思考,深知印度想要发展,必须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还多次说自己是个“亲华分子”(Pro-China)。对于军事对峙这个敏感话题,本来我只是抱着尝试的态度,试探性的问了问他对此有没有了解。没想到他似乎早准备了一肚子的话要和我说。相比印度的军官和政客,Sanjay显然更为坦诚,几乎无拘束地将他多年的观察和思考和盘出。笔者略作整理,录之成文。从他那里,我们可以看到相当一部分印度人的真实想法。中国崛起,印度人心里不平衡看到中国崛起,印度人心里感到十分不平衡,这是在中印矛盾之中,印度人最重要而广泛的心理背景。Sanjay向我承认,即使是作为一个亲华派(Sinophile)的他,也常因目前中印之间的巨大差距而感觉苦闷不安:“上世纪四十年代,新印度和新中国建国时,本是两个平起平坐的国家。甚至,在当时的印度人看来,恐怕印度还要高出中国半个头:那时印度国内有着更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在国际上则是不结盟运动乃至第三世界的领导者,朋友比中国多,反殖民主义的影响力也比中国大。即使是62年战争上的惨败,也被我们看作成一次失误,中国虽然大获全胜,却也没有在占领区常驻。而如今则不然,几十年间,一切似乎都变了。”1962年,中国军队在边界战争中大胜印度Sanjay接着说,“曾经的印度经济实力与中国相当,现在GDP却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了。虽然近几年印度增速超过中国,但主要是因为起点较低。现在两国的差距之大令赶超几乎没有可能。这令很多印度人想不通,也无法接受。在国际地位方面,中国既不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反对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这些都让我们感觉低中国一等,心里不太好受。”近年来,智能手机等中国品牌产品涌入印度,很快征服了当地市场。印度人在赞叹中国产品性价比之高,佩服中国工程师研发能力之强的同时,也不免生出了嫉妒心理。Sanjay本身就是一位“米粉”,他对我说:“每一个米粉都会在心里感叹为什么我们做不出这样的产品,为什么中国人却做得出来。这种心理落差致使在遇到国家冲突时,印度人对中国的感受很容易从正面转向负面。”“中国有个词叫‘羡慕嫉妒恨’,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我问道。“对,可能就是那种感觉吧。”他答道。小米手机在印度销售时的火爆场面“所以,我们很想找到印度比中国强的地方。对我来说,感觉印度的优势之一就是,我们和邻邦的争议较少,关系比较好。你有没有发现,中国文化圈中的日本、韩国、越南乃至台湾地区都和中国有领土纠纷,甚至处于半敌对的状态;但印度文化圈中的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则都是我们的友邦,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只有彻底伊斯兰化了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敌对。”“而这次对峙,”Sanjay接着说道,“我想我们的**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以保护不丹的名义与中国争夺战略要地。他们让不丹外交部发表声明抗议中方在中不争议地区的修路行为,以求在国际舆论中将中国塑造成一个欺凌弱国的坏形象。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地理决定了它在中印之间更依赖印度,所以它没有选择,必须照做。”出兵洞朗,印度军方的困兽之斗?“如果说以前印度人只是嫉妒的话,最近你们真是把我们逼急了。在我们看来,国家安全快要彻底落入中国的掌控之中,不采取极端行动,还有什么办法呢?”Sanjay开始激动了起来。从十多年前开始,就有印度人炒作中国的“珍珠链战略”(最早由美国人提出),认为中国在谋划通过在印度洋区域建设海外港口、军事基地,来配合陆上力量全方位包围印度。“‘珍珠链’可能只是想象,但今年中国的战略部署可实实在在地把我们吓到了,最令我们不安的就是中巴经济走廊,以及这次的洞朗修路。”中巴经济走廊示意图他接着说道:“按照印度官方的说法,克什米尔地区应该全部归属印度,那么中国和巴基斯坦就并不接壤。而现在正在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则必须穿过巴控克什米尔。虽说中国一直称对印巴领土争议不持立场,但事实上已表明了态度。”Sanjay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今年这一工程开始加速,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光缆都要上线,从中国新疆一直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作为印度人,感觉很不好受。毕竟,‘中巴’项目却通过‘印度领土’,这对我们是一种侮辱。何况任何人都知道,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是印度的死对头(注:Sanjay多次强调巴基斯坦的宗教属性)。”“中国已经诚挚邀请印度加入这一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项目,可印度始终躲躲闪闪、过度猜忌,这不能怪我们吧。”我反驳道。“那至少应该先改名,给印度一个台阶下(make India feel comfortable)。现在这个叫法,令印度的参与名不正、言不顺。”Sanjay这样回应我的质疑,“总之,这一项目令印度人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敌意,而我们又没有反制手段,所以十分苦恼。这种苦闷情绪到中国在洞朗修路时,终于集中爆发。”“距中印对峙之地洞朗仅几十公里处,有一条西里古里走廊。看印度地图就能知道,被称为‘印度的咽喉’的西里古里走廊是多么的重要,又是多么的脆弱。那里是印度国防的聚焦点之一,重兵把守,不敢出任何差错。之前,由于青藏高原山路艰险,印度自信能够抵挡住来自中国的进攻。但现在这种均势正在被修建中的洞朗公路打破。印度媒体已经报道,中国特地研制了一种专供高原、山地作战的轻型坦克,并在西藏地区部署、实测。十分明显,这种坦克是针对哪个国家。”“印度的咽喉”西里古里走廊“现在,我们印度自己的阿琼坦克已经成了一个国际笑话,再看到中国先进的武器装备,说实话,我个人觉得有些恐惧不安。如果洞朗公路真建成了,那假如有一天你们兵锋南下,可以随时切断西里古里这条大动脉。向东控制整个印度东北部,向西直接威胁恒河平原腹地,这将是印度人的噩梦。”“前几个月,美国要在韩国部署萨德,理论上也没侵犯中国主权,但中国和俄罗斯不都表示坚决反对吗?在洞朗修路的道理也是一样。保证这条走廊的安全,是印度国防的红线,中国的行动已经踩了上去,我们印度人的焦虑与恐惧可想而知。出兵洞朗这一非中印争议地区,也许是军队的舍命一搏。”说到这里时,Sanjay的嗓音已经有些嘶哑,在谈到中国对印度的军事优势时,他不止一次用到 “suffocating”(令人窒息)一词。电话的那一边,似乎传来了轻微的哽咽声。我想,对于Sanjay来说,向一个国际友人倾诉自己国家的弱势境地,应该也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情吧。龙象相争,白头鹰将是最大赢家在和Sanjay等年轻印度人的交流中,我可以感受到,印度人渴望民族复兴的心情与中国人很相似。我们遥想汉唐盛世,他们也会怀念孔雀帝国、笈多王朝。虽然目前印度比较落后,但印度人大多很以自己的民族身份而自豪,正是因为这种有时夹杂着不切实际幻想的骄傲,令印度人不愿做任何其他国家的跟班。这种态度反映到外交政策上,即强调独立自主。九十年代末,印度曾不顾美国的警告与制裁,坚持发展核武器,就是一例。但今年的几个事件却显示出印度逐渐靠向美国、日本的趋势。最明显的,是印度倡议和美日共同建设“亚非增长走廊”,大量购买美国军备,以及近日(7月中旬)正在举行的“马拉巴尔”印美日联合军演。最后一点尤其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这次的军演规模空前,三国都派出了航母或准航母编队参加,而军演的主题正是反潜——摆明针对我国海军力量。从上到下分别是参加此次军演的印度“超日王”号航母、美国“尼米兹”号航母和日本“出云”号直升机航母我问Sanjay,为什么印度会投入美日的怀抱,这难道不与印度独立自主的理念相违背吗?他答道:“我们以自身的实力难以平衡中国的力量,靠近美国和日本实在是无奈之举。印度国内也一直有反美情绪,现在只是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才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其实,我们都知道,这种合作是很不可靠的,”Sanjay坦率地说,“中印如若真发生大规模冲突,美日会在舆论、军备或物资上给予印度支援,但绝不会冒着与中国开战的风险赤膊上阵。我们想要借助他们的力量平衡中国,而他们则是想利用印度来消耗中国的实力,以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Sanjay提高了语调:“我甚至怀疑,我们正在被这些发达国家所操纵,通过媒体或通过秘密外交,他们巴不得看到这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相残杀。中印边界问题本身就是西方殖民者留下的楔子,让本来应该背靠背共同崛起的两国互相猜忌。现在中国和印度都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突然打起了仗,错失难得的发展机遇,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情。这一仗打下来,印度固然不好受,中国也必然受到拖累。到那时,美利坚民族和大和民族的中兴大业就算是基本成功了。”后记在一些新闻的评论栏里,印度网民似乎显得十分乖戾、暴躁,给我们造成印度人全部反华的错觉。笔者看来,这种印象和网络本身的性质有关:人们在网络上更倾向于发泄负面情绪,而负面的内容也更容易得到广泛传播。其实,像Sanjay这样对中国抱有好感的印度人并不少。据2015年皮尤研究中心(Pew)的调查,41%的印度人对中国持正面印象,而持负面印象的则相对较少(32%)。对中国持好感的现象在印度的年轻人群体中尤为明显,这部分年轻人在媒体上了解到了中国在经济、军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在羡慕之余,也能更冷静地思考中印关系,清楚地认识到努力维持中印友好的必要性。所以,我觉得,Sanjay所说的话能代表相当一部分印度人的真实心理。他比印度官方人士更为真诚,敢于说出真实想法,暴露印度的弱点所在。本次印度军队越界进入我国境内,与侵略行为无异,我国有权动用一切手段将敌人驱逐出国门之外。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多途径、全方位地去了解印度。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深入去探究一下印度人对中国、对中印矛盾的真实看法,比简单的宣称:“那是一群我们无法理解的疯子”,或者说成是“我们不屑一顾的傻子”要更好。对印度舆情、民心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局势,切实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延伸阅读:“征服印度”,一共需几步?中印对峙之际,前些日子一段视频在中国社交网站热传,视频中可以看到,印度的一条街道上,密密麻麻全是vivo、OPPO等中国手机的广告牌,然而,这些广告牌,似乎都被砸烂了。这段视频很快被解读为印度抵制中国产品,不过据查证,这则视频的拍摄时间是两个月前,真相也并非是印度民众在抵制中国货,而是印度**在拆除广告牌,且不是针对中国。但视频中满满一条街的中国国产手机广告牌,还是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中国手机厂商从2013年开始,由小米、oppo、vivo以及联想等品牌组成的中国手机军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了印度市场。从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从15%飙升至51%。相反,印度本土品牌则兵败如山倒,占有率从近一半跌到了14%。可以说,除高端市场中三星、苹果等品牌的地位尚没受到明显威胁以外,中国军团俨然已经征服印度大部分消费者。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示意图“Indian Mi Fans,Are you OK?”雷军在发布会上问候印度“米粉”们2015年4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小米发布会上,小米手机4i以极高的性价比感动全场。发布会现场掌声雷动,欢呼雀跃,成为一片橙色的海洋,印度青年“米粉”们纷纷惊呼中国产品“不可战胜”。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手机市场。对这块大肥肉,中国手机厂商其实早在2008年左右就已经下手了。在过去的十年里,多个**小小的中国品牌轮番上线,各领风骚。虽然实际上各厂商都各自为战,但在市场规律的调控下,却似乎形成了一支“攻坚团”,对印度发动了一场有组织、有规划的战役。经笔者观察、调研,这一场“战役”可以大致分为“潜伏期”、“登陆期”和最近两年的“总攻期”三个阶段。这支“攻坚团”起于山寨,筚路蓝缕,艰难前行,历经十年,终于大有所成。而成功的背后,有经验也有教训,更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凝结了万千中国手机人的智慧与汗水,以及多个“雷总”对印度市场的研究和洞见,可谓是商业进军的经典案例。如今,不少其他领域的中国军团也对印度虎视眈眈,值此剑拔弩张之时,我们有必要回顾这段历史,看看是否能从中学到些战略战术呢?潜伏期:辉煌一瞬,潜伏多年()2008年,张文学来到印度,他幸运地正赶上中国手机抢占印度市场的第一次热潮。张文学是深圳一家小型手机制造厂的老板。鉴于中国手机市场竞争太过激烈,他将目光移到了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这里也就成为了其自创品牌基伍(G-Five)的主要发力点。在印度东部的一个偏僻小镇,张文学注意到一个奇特场景,当地人在一辆自行车前排起长队,车子后座上绑着一块汽车蓄电池,人们交上10卢比(约)就可以给自己的手机充电半小时。原来,当地电力供应不足,经常停电,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于是,敏锐而机智的张文学迅速找到了进军印度市场的第一个突破口:超大容量电池。他迅速推出了几款待机长达一个月的功能机,在无法充电时,甚至还能用干电池进行供电。不出所料,这样霸道的设定,在印度市场立刻掀起抢购潮。我的一个朋友,当时正在印度做基伍销售的Mr.Ku对我说:“那真是销售的,印度人的每笔订单都超过十万部,即使每部的绩效只有五毛或一块钱,照样是数钱数到手软。”尝到甜头后,张文学乘胜追击,针对印度特殊国情、民情,很接地气地推出了多卡多待等“黑科技”手机。珠三角地区完整的电子产业链,再加上深圳企业强大的“山寨”能力,令基伍做到了从概念到出厂仅45天的奇妙速度,和每周推出一两款新机的可怕频率——世界杯临近,就推出内置电视应用的大屏幕机型;节日到来,就推出内置超大功率的扩音喇叭,手机瞬间变身随身HIFI;而面向穆斯林用户,则内置古兰经文,和能指向圣城麦加的APP。基伍手机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诺基亚、三星等大牌手机所不具备的“贴心”功能,同时满足几十元到几百元等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使基伍在印度获得巨大成功。2010年,它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高达3500万台,占有率高达21%,遥遥领先第二的诺基亚(13%)。基伍,这一在中国名不经传的小品牌,在印度却令诺基亚、爱立信等巨头都急红了眼。德里的克鲁巴(karolbagh)市场是印度最大的手机批发市场。来自中国的绝大多数“山寨”手机,都通过这里的印度老板,发到全印度各地然而,成也“山寨”,败也“山寨”。为了追求快速反应,基伍往往带有抄袭国际品牌专利之嫌,终于引火上身。来自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巨头的专利官司接踵而至,导致其产品长期无法入关。最终,张文学的印度之战败于专利权诉讼,“基伍帝国”昙花一现。而其他与基伍类似的中国山寨机在印度的境遇也大同小异。除了来自国际品牌的专利战压力之外,中国的“山寨机”在印度还面临雨后春笋般崛起的印度本土品牌作为竞争对手,包括Micromax、Lava、Karbonn等等。这些品牌虽然大多由中国工厂代工,继承的是山寨机的血液,采用的也多是机海战术,但相较中国手机商,他们更熟悉印度法律,对印度消费者心理也吃得更透,所以很快成为了市场主流。印度本土手机品牌在这些中国杂牌山寨机在印度大起大落的同时,一些较大的中国厂商,包括后来登陆印度的金立、酷派等,这段时期则在长期开展“潜伏工作”——承接印度人的订单,生产出手机后,贴上印度品牌的标签再发往南亚(俗称“OEM”代工贴牌生产)。所以,虽然这一时期中国手机品牌的身影不多见,但市面上的手机却越来越多是“中国制造”。总而言之,从2008年到2012年,印度市场开始普及功能机的这一段时期里,中国手机呈现出了两种现象:一方面,以“基伍”为代表的山寨机在经历短暂辉煌后跌入低谷,为后来者留下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金立等厂商在长期为印度品牌代工过程中,试探和摸索印度人的喜好,同时制定着长远的登陆策略。很快,中国厂商卷土重来,这次不再是“民兵团”,而是换“正规军”上场了。登陆期:集中登陆,入乡随俗()年之间,中国手机市场趋近饱和,增速放缓,而新兴市场印度则正处在从功能机时代向智能机时代过渡的关键阶段。在商机面前,联想、金立、以及oppo、vivo等中国手机巨头纷纷抢滩印度掘金。和上一波山寨机品牌相比,这一波大厂商则更强调树立品牌意识,同时也很注重迎合当地消费者的喜好。其中,金立、联想等品牌发力较早。从2007年开始,金立就开始给印度品牌代工,并成为Micromax的最大代工商。2012年,金立集团总裁卢伟冰决定寻找代理商合作,以独立品牌切入智能手机市场。因为发现当地人偏爱金色外观、金属材质的手机,金立多款旗舰机都换上了“土豪金”的铝合金外壳。果然,金立手机在印度的婚庆市场大受欢迎,新郎家很喜欢这种“金闪闪”的嫁妆。2014年,金立全年在印度总共销售了400万台手机。“土豪金”款的金立手机另一个手机巨头联想,也在几乎同一时间将智能手机业务引入印度。而到2014年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之后,更开始在印度大规模布局,双品牌战略正式上线:用Lenovo专攻中低端,Motorola主攻高端市场。作为全球知名的电脑生产商,联想过去早已在印度构建了成熟的销售网络,令其智能手机的推广销售具有独特优势。2015年二季度,联想在印度共售出了170万台智能手机,占有率达7%,成为山寨机时代后第一个进入印度市场前五的中国品牌。而不久前在中国市场完成逆袭的“蓝绿两军”(即蓝色的vivo与绿色的oppo),也在2014年高调登陆印度。针对热衷自拍的印度消费者,蓝绿双军都推出“自拍专用”摄像头。vivo甚至还专门发明了“月光自拍”的新技术概念(Moonlight Camera for Perfect Selfie,提高在光线暗时的自拍效果),以满足那些在夜晚仍热衷于记录自己笑容的客户的需求。在熟悉印度人的口味后,oppo更决定将公司宣传口号改为“照相手机”(Camera Phone)。这种直接了当的标语为oppo带来了很高的关注度。看到此招奏效,很快,vivo将宣传语改成“照相和音乐手机”,金立则改成“照相和续航手机”。印度明星用oppo手机自拍在印度长期推广中国手机的Mr.Ku告诉我:“除了高端用户偏爱三星与苹果,印度消费者对手机品牌几乎没有忠诚度。所以集中登陆印度的各大中国品牌在印度进展很快。那两年,中国手机厂商对印度报关出口明显增长,量值均有一倍左右的增幅。同时,出口平均价格也有明显的提升,从2013年的44美元提升到了2015年的77美元。”得益于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对印度消费者喜好的准确把握,中国军团一路高歌猛进。2015年,中国手机在印度市场占有率从几年前的4%迅速蹿升到15%至20%。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已呈现出印度本土品牌、韩国品牌和中国品牌三足鼎立的态势。总攻期:火力全开,各显神通(2015至今)在印度市场站稳脚跟,摸清底细后,中国手机厂商终于火力全开,“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下子,可是排山倒海的力量。2014年7月,小米进入印度市场,将线上抢购模式引入了这片热土。印度有数量庞大的年轻中产阶级,其中不少人是技术从业者,这个消费群体对于网上购物并不陌生。所以小米选择了以线上渠道作为主要销售方式,以求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切入印度市场。很快,小米就覆盖了Flipkart、Snapdeal和印度亚马逊这三家印度主要电商渠道。超高的性价比令小米的名声迅速在印度的年轻人群体中传播开来。红米1S,售价约,是最早在印度销售的小米产品之一,虽然售价和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相差不多,但是性能配置却全面碾压后者。这款手机在印度首发取得了在3.4秒内售罄4万部的优异成绩。当2015年,雷总来到印度发布小米4i时,印度已经有数以百万计的“米粉”翘首以待了。之后,小米又密集地推出了几款手机,在印度都掀起了抢购狂潮,巨大的访问流量曾一度造成印度亚马逊网站瘫痪。“有了小米,还要苹果做甚!”(Why buy Apple when we have **aomi.)一个印度的大学生这样对我说。(图片来自网络)不过,雷总似乎并不满足于产品一时的热销,对于印度这个仅次于中国的大市场,他很重视做长远的规划。作为外来品牌,小米在印度的热度能否长久,关键在于能否与印度人建立起情感联系。在这一方面,雷总可谓下足了功夫。“我们希望能成为一家印度公司。”雷军直白地对印度当地一家报纸表示。之后,套路满满的小米迅速在班加罗尔设立了印度总部,开发本地MIUI操作系统,搭建米粉官方。今年5月,印度首个“小米之家”专卖店在班加罗尔开张。当天,就有超过1万名米粉光顾,累计消费超过5000万卢比,相当于500多万元人民币,可谓购买力惊人。小米印度的公关团队也没闲着。今年初,雷军获得了印度**莫迪的接见,并与印度信息部长和财政部长兼国防部长先后会晤。小米的业务扩展俨然已将上升到了印度国家战略的层面。今年第一季度,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小米已经以14%的占有率拿下仅次于三星的第二名。而处在第三和第五位的vivo和oppo,如今则合计占有约20%的市场份额。这两家公司采用了另一套“组合拳”,也取得了成功。为了迅速令印度消费者熟悉、亲近本品牌,oppo请了宝莱坞当红女明星Deepika Padukone来为自己代言,vivo则豪掷2亿人民币(3000万美金)抢到了2016年和2017年印度板球超级联赛的手机冠名。这几年,蓝绿两军火力全开,在报纸、广告牌上花了大价钱购买大版面做宣传,努力营造品牌的高端形象,以求在销售时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除了广告的“高空轰炸”,蓝绿两军在地面上的“密集拦截”也很有一套。通过复制国内的“小镇战略”,两个公司在印开设了大量实体销售点和服务中心。到今年,vivo手机已进驻印度33个邦的200余座城市,建立了一个拥有7000名员工和10000个零售商的业务体系。为了提高效率,vivo在当地市场将财务管理调整得更为灵活,允许员工带着财务签完字的空白去谈广告位,拿到支票的人兑票前只需要打电话给vivo公司进行确认,钱很快就会到账。蓝绿两军对零售门店广告牌的执着,甚至改变了印度街巷景观,印度的许多电子街都已经变成了一片蓝色(或者绿色)的海洋。印度街头林立的中国手机门店结果,两年之内,在以小米、联想、oppo、vivo为代表的中国军团的冲击之下。印度品牌基本出局。印度本地手机厂商Micromax和Lava等节节败退,不少厂商已经关门。而曾经风光一时的来自台湾的HTC也受到严重冲击,目前到了退出印度市场的边缘。Mr.Ku向我这样解释印度品牌的衰败:“印度手机企业更多是贸易企业,他们从设计到制造,全都外包给中国企业。但是,他们所找的代工企业,在技术和工艺上来讲,大多属于二流,和oppo、小米等有很大的差距。在过去的功能机时代,印度品牌尚能在本土吃得开。进入智能机时代后,它们的劣势当然暴露无遗啦。”展望到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手机已在印度市场占有率过半,这既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同时更应该是一个新战略目开始。近两年,因为看好印度市场的增长空间,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关税成本,加快供货速度,越来越多的中国厂商选择在印度本土开办工厂。比如小米,通过与富士康合作,已经从2015年开始在印度生产手机。如今,小米在印度市场售出的智能手机中,95%为当地生产。oppo差不多与vivo同时在印度建厂。oppo选址新德里的卫星城市诺伊达,每个月生产160万台手机。接下来三年时间里,oppo打算在印度将产能扩增到5000万台,辅射伊朗、伊拉克等更西部国家。另外,联想、金立等公司也都已经在印度开厂。联想在南部城市金奈的手机工厂未来数年,正值印度手机市场升级换代的重要契机,主流产品将从500元~的区间提高到1000元~2000元人民币区间。中国厂商在这一“换机时代”的优势尤为明显。中国的手机工业实力和产业链都已经高度成熟,配合印度低价的劳动力成本,完全可以把性价比做到极致。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中国品牌仍会获得不错的增长率,有能力与三星、苹果抢夺高端市场。当然,对手绝不会轻易放弃十亿级别的大市场,白热化的短兵相接不可避免。目前印度手机市场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印度本土品牌正在策划反扑,通过煽动民族情绪,鼓动**用反倾销税来限制中国品牌的发展;而三星、苹果则有可能利用目前的技术优势来遏制中国军团。硝烟四起,决战到来。谁,才能最终赢得印度市场十三亿消费者?来源:天竺范儿(ID:tianzhufaner)作者:高学思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喜投网,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喜投网(www.***ouwang.com)是一家生态系统公司,围绕大众消费领域,提供、新媒体、论坛社区和互联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高达12%;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注册送10000体验金,邀请好友注册赠送180000;注册请点击阅读原文。《闷声发大财!手机出口量碾压华为、小米,国内99%的人都没听过他》 精选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球对冲汇”,原文标题为《腾讯市值破3000亿美元之际,再看马化腾的危机感》创业维艰我在1998年注册了腾讯(00700)公司,当时父母都没有想到,他们说:“你这个书呆子还可以去开公司啊。”所以他们建议我找合伙人一起做,可以弥补自身的缺陷。我对产品比较在行,当时懂计算机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不太懂计算机,我刚好在这个跨界中间。张志东绝对是学霸,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很强。陈一丹是**部门出来的,对**接待、行政、法律很了解。曾李青长得就像老板,出去别人握手都先跟他握。我的名片只写工程师,不敢写总经理,怕人家觉得你们这公司玄乎了。当时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我们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副产品是QQ。QQ最早的名字叫“网络寻呼机”,最早的图标就是一个“BP机”。我们开发出来这个产品是想卖给别的运营商,可是价格一直谈不拢。产品在自己的手上,用户又疯涨,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没钱买服务器,这逼得我们很早就要想怎么有造血的能力。我们夜以继日地接一些琐碎活儿,为的是能够赚到一点点钱,用来养活QQ,比如我们要向通讯局交服务器费等。此外,我当时也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的;与国内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1999年下半年,我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我们。有了这笔资金,公司就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那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2001年的时候,前几名的互联网公司都上市赚钱了,QQ注册用户已经达到2亿,但缺乏现成的收费渠道,我们心里也很着急。这时候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我想到通过与运营商走二八分账的协议实现业务增长(运营商20%,腾讯80%),2002年,移动QQ占到腾讯公司整体业务收入的70%。之后我们继续以较低的成本开展新业务,并且在新业务和功能方面,通过即时通讯增加客户粘性,而不是分散精力,因为这是我们和其他国外工具竞争的筹码。那时候MSN很强势,基本上大家认为QQ是死定的,只是什么时候死而已。但我们针对国内网络结构做了大量的优化。我们传文件很快,有聊天室,包括我们的头像是个性化的,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讲这段历史,其实是为了说创业最开始的第一步是要生存,先能生存下来,但这也是最难的。你要创业的话,第一个想法是第一年的工资怎么办,你第一年的收入怎么着至少房租得交吧?房租水电你能不能挣回来,这是一个很基本的东西,所以当时没有想那么多什么领导力的,因为这个公司能不能走下去都很难说,小企业的成功概率算下来是很低的。现在创业的这个条件比当年好的太多太多了,但是因为门槛低了,竞争也更加激烈。这里我也有两点建议供你参考:1.创业初期要集中资源解决一个用户痛点我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一些邮件,“马总,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可以帮你创造100亿的利润,但我要面谈。”一般这些人想法都太大了,其实创业者就要将自己的想法聚焦一些。2.留意跨界所产生的机会现在我们提互联网+,谈论更多的是两个领域之间是否存在机会,那是蓝海,跨界的部分如果你两边都懂,就有很大机会。自我颠覆很多人说腾讯是最早拿到移动互联网门票的公司,指的就是微信。微信的确是唯一一个在手机上开始做的,并且是以手机为主的,这在以前是不多见的。以前都是在传统互联网上做好,换掉屏幕,转到手机上。但微信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反而特别有魅力呢?因为这个产品让我们看到很多独特的体验。它充分利用手机和PC的区别,把移动端变成人随身的一个器官。微信的诞生源自于腾讯的危机感,因为微博的出现,还是从社交切入,对于腾讯来说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当时腾讯内部有3个团队报名做一款能够对抗微博、能够解决PC到移动端的产品,最后一个团队做出来了微信。坦白讲,微信这个产品出来,如果说不在腾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话,是在另外一个公司,那我们可能根本就挡不住。回过头来看,生死关头其实就是一两个月,那时候我们几个核心的高管天天泡在上面,研究产品。微信的第一个版本没有做通信录匹配,当时中国联通说你做了,就触红线了。那好吧,不匹配,然后出来的东西就好像一个阉割版的QQ,没有意思。即便这样,正在广西、云南开会的中国移动知道了也立刻打电话给QQ无线说,这个东西谁做都可以,腾讯做就不行,我们在别的地方要惩罚你。后来市场竞争起来了,国内出现了好几家同类产品,我说不行了,不管了惩罚也要做,于是通信录便加进来了。这样用户加入微信之后,看到有好朋友冒出来,互动就高了。因为这些缘故工信部压力很大。我就问工信部,我说如果你能出一个命令禁止微信也可以,我还有手机QQ,我不怕。但是封掉微信,国外的那些软件就进来做了。微信做起来后,有件事情让我感触很大,原来我们有一款老游戏,是单独的一款手机游戏,叫节奏大师,是音乐类的,已经上线一年多了,日活跃70万,一放到微信上立刻变成1700万,这就是社交的力量。经历了这些危机和转型之后,我有一个比较大的感悟,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表面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实都有大的危机,稍微把握不住这个社会的趋势,就非常危险,之前积累的东西就很可能灰飞烟灭了。很多人问我潮流来了怎么办?大家都知道要改变,但是好像做不到,因为有时候会跟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说基因DNA不适应。我的做法就是给自己多一个准备,例如开一个另外的部门、另外一个分支,调一些团队,做一些可能跟现在已经拥有的业务其实是有矛盾的,不妨尝试。因为你主动放弃不做,市场上的对手就一定会做,这还不如自己先试一下。产品思维其实抓住机遇只是一个开始,对于互联网企业产品才是王道。但这是一条孤独之路,你往往需要用最笨的方法才能最快地跑完全程。要像“小白”用户那样思考,并每天高频使用产品,不断发现不足,一天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就会引发口碑效应。另外,创始人要抹掉身份去用户那里“潜水”,听取不同的声音和反馈。我每天都会体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也爱给产品部门挑错,最后到了自己一看到成品,就知道写代码的人有没有偷懒。在腾讯,有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他们必须每天都到各个产品论坛去“潜水”,不仅如此还要去搜索微博、博客、RSS订阅,因为高端用户不屑于去论坛提出问题,做产品的人就要主动追出来,去查、去搜,然后主动和用户接触、解决。这样,三个月后,产品就会慢慢逼近那个很有口碑的点。有了这些基础后,该做的就是把人性化的思考加进来,一同打磨产品。在产品中,有很多东西看着很好,但是并不是应该做的。比如,微信选择不做“在线”、“离线”的概念。第一,因为手机移动端一定是“在线”的,做一个“离线”画蛇添足。但为什么也没有显示“在线”呢?这里面又考虑了很多细微的区别,消息送达后,你收到了还是阅读了,这个功能我们可以做出来,但我们希望人们在便捷的时候,又保持一份隐私。后来我们也收到了很多人的建议做一个“已读”,但这样发的人爽,接受的人不一定很爽。这里面其实是很复杂的,不单单是一项技术或者是一个软件的水平,很多是要靠对人性的把握。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语音搜索,我们没有作为重点去做,这个功能看起来方便,其实未必,比如一个人对着手机说我要去干嘛干嘛,好傻,人一多我都不好意思这么说,而且也不私密,宁可多按几下。当然,我们也走过很多的弯路,后来我们发现复制别人的路径,最后往往是失败的。我们的团队曾经照着百度做搜索,人家有什么我们也做什么,没有想到别的路径,所以并没做起来。但搜狗就很聪明,他说我拼搜索拼不过你,我就拼浏览器,浏览器靠什么带?输入法。输入法带浏览器,浏览器带搜索,开辟了另外一条路,就比我们做得好,而且人家花的钱是我们的三分之一。像我们电子商务原来团队是照淘宝做,产品是一模一样的东西,最后越做越没希望。包括我们的微博,虽然说活跃量跟新浪微博差不多,但是始终没办法突破,最麻烦的是新浪微博也没突破,跟着别人走到死路里去了。我最大的担忧每一个身处互联网行业的人都会有一种巨大的危机感——这里产品和用户需求变化之快,对研发技术能力的依赖之深,都是史无前例的。这里没有侥幸,没有永远的第一,甚至也都没有对错,只要用户没兴趣了,你就会被淘汰掉,这是互联网行业的残酷。有时候,各个行业都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会冒出来。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这是自己最大的担忧。虽然我们干这行,却不理解以后互联网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而且用户的需求和喜好瞬息万变,95后、00后人群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研究。包括微信,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因为人性就是要不断更新,可能你什么错都没有,最后就是错在自己太老了。怎么样顺应潮流?是不是没事把自己品牌刷新一次?我的看法有两点:1.如果你自己不理解,那你应该找能理解这些的人让他到前面去闯,让他们多和年轻用户接触,了解需求。我现在有时候就去问小孩,测试一下,这个产品你会喜欢吗?再问他的小伙伴喜欢吗?他们有时候比我们还看得准。2.通过投资一些这样的企业和产品。在这些投资中,看不懂和后悔的经历最令我深思。我记得Facebook最初上市的时候,自己通过私人银行拿了一些,熬啊熬啊到最后还往下掉,都快跌破当时拿的那个价钱了,后来终于上来一点之后,熬不住了,25块就出手卖掉了。当时我都觉得Facebook很难商业化,但人家最后就做到了,并且金融广告、社交广告的水平还是全球一流的,当然这也得益于各种各样APP需要大量广告。所以这也很令人感慨,即使我在这个行业内的,都会看走眼。还有一例就是Instagram,我投了点股票,现在说起来很后悔,当时这家公司的股票还不到1美金的时候没投。当时他们只有几个人,我们副总裁说,这个公司不太靠谱吧,在靠近海边的一个玻璃房子办公,外面都看得见,扔个砖头就可以把电脑全拿走了。但后来它的数据增长不错,我们是在它8亿美金估值的时候进入。我试着研究它火在什么地方?发现12岁到18岁的女性用户很喜欢这款产品,它的服务类似微信,但是不发消息,全部是拍照片,只能按着才能看,你一截图,对方就会知道你在截图,这个软件打感知截图的卖点。我们当时几个人试着玩一玩,觉得很好无聊。后来指出,用户觉得这个应用没有压力,就是消费照片,拍好玩的照片,跟大家打招呼,表示我的存在感。相信很多创业者会问,我什么不谈谈钱的问题,因为传统行业会有资金密集型扭转的机会,但移动互联网基本不太可能。这个市场不是拼钱、拼流量,更多是拼团队、拼使命感和拼危机感。一切取决于你能不能做出精品,是不是最好的。《闷声发大财!手机出口量碾压华为、小米,国内99%的人都没听过他》 精选四春暖花开,一年一度的“五一”小长假掀起了盖头来。跟往年一样,各个音乐节注定又成为文艺青年们的集合地。上海草莓音乐节、太湖迷笛音乐节、江苏咪豆音乐节、深圳日落春浪电音节等纷纷热闹登场,给这个“”带来了不一样的狂欢体验。就拿文创资讯所在的苏州来说,一场备受乐迷期待的“太湖迷笛音乐节”正在苏州太湖迷笛营如火如荼地举行。演出阵容相当强大,不但有红遍大江南北的《成都》原唱者赵雷精彩献唱,还有“二手玫瑰”“鬼否”“左右”“直惘”“Whitechapel”等国内外知名乐队前来助阵。已经记不清这是迷笛举办的第几场音乐节,只知道,作为中国内地最老牌的音乐节,这个诞生于校园的迷笛音乐节已经走过了17年。17年间,不断推陈出新的音乐节日渐成为当下热门产业,而大批资本的进驻,也让音乐节市场从跟风生长逐渐过渡到品牌化经营。今天,文创资讯就以迷笛音乐节的举办为契机,通过梳理这十几年间中国户外音乐节的发展历程,来探讨中国音乐节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一家独大”到“三足鼎立”,再到“百家争鸣”17年前的“五一”,北京迷笛音乐学校的校长张帆掏出了5万元,在自家学校礼堂开了个校内汇报演出。由于当时正值假期,演出又是免费的,两天晚上的演出吸引了一千多观众前来观看。其中除了摇滚乐迷,还不乏从学校周边工地迎着巨大声响而至的民工师傅。而这两场演出,就是后来备受中国音乐迷推崇的“迷笛音乐节”的第一届。诞生于校园的迷笛音乐节,在前几年来的“乌托邦”气息非常重。主要是因为他们保持了好几年的免费政策,同时会为每年的音乐节制定关于社会以及青年文化的主题,被称为中国的“伍德斯托克”。在最开始的几年里,外地乐手不会因演出获得经济报酬,陌生人牵手高歌,喝着学校采购来的啤酒,还曾引来BBC将现场演出广播至大洋另一侧。2004年,迷笛正式“走出校园”,迁移到北京雕塑公园举行,开始售票进场,但却吸引了将近8万观众到场,这个观众基数为迷笛打开了一扇通商业化的大门。次年,演出团队扩展为46支中外乐队和22位前卫音乐家,演出时长也延长至4天,单场门票升为30元,4天通票为100元,场地内啤酒3元/纸杯,他们还录制并发行了现场DVD。经过几年的商业化尝试,迷笛终于在2007年实现收支平衡。这一年,音乐节首日下午3点,4天通票就已售罄,而1.4万张50元的单场门票亦供不应求,销售方需借第二天的票来顶上。120万元的投入,换来了140万元的收入。这一年,已经成为国内文化现象的迷笛音乐节首次实现盈利。不过也正是这一年,长期占据国内音乐节头把交椅的迷笛音乐节有了对手,第一届摩登天空音乐节在北京海淀公园举行,邀请到超过120组乐队艺人参演,吸引了8000人参加,摩登天空也由此在音乐节市场打响了公司的名声。2009年5月,摩登天空主办的草莓音乐节在北京通州开办了第一届,随后,草莓音乐节迅速成为国内最大的音乐节之一;2013年,恒大音乐旗下的恒大星光音乐节,用短短3个月的时间,便走过包括北京、上海、长沙、郑州、哈尔滨在内的20座城市,两年内共举办了58场,恒大星光音乐节也快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自此“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初具规模。随着音乐产业的不断升级,音乐节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进驻。有了资本的支持也随之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音乐节市场也不再是迷笛、草莓、恒大星光三足鼎立的天下,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开始浮出水面。大理洱海音乐节、西双版纳乐堡音乐节、潍坊半耳音乐节、成都朋克音乐节、西部大漠音乐节、武汉春浪音乐节……纷纷进入大众视野, 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长城国际音乐节为例,2013年,由全球潮流电音杂志及推广机构DJ MAG、大型演出主办方及代理商Cool DJ Agency以及听懂合承办的长城国际音乐节开幕,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全球时尚前沿艺术相结合的长城国际音乐节,不仅吸引了国内消费者,还颇受外籍人士的欢迎,长城国际音乐节也成长为大型的户外音乐节品牌。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的户外音乐节一共只有24台,但到了2014年,这个数字已经飙升至148台。2015年由于上海踩踏事件,获批音乐节大量减少,导致全年只剩110台,但经过一年缓冲,市场也获得恢复,在月已恢复到7.84% 的同比增长。可见,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的户外音乐节出现了“井喷式”的扩张。音乐节造价高难盈利,多数都在“赔本赚吆喝”尽管每年有很多音乐节扎堆举办,市场环境看上去一片繁荣,但据文创资讯调查发现,目前为止,音乐节市场中能够实现盈利的只有20%,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归根到底,是因为音乐节的造价成本太高,倘若没有吸引到足够的人流,音乐节主办方很可能血本无归。即便是迷笛音乐节这样的老牌音乐节,也是在开办了七年之后才实现盈利,草莓音乐节虽然名气很大,但一开始也是亏损的,在逐渐扩张演出范围之后才实现了盈利,大品牌已是如此,小牌音乐会的盈利状况可想而知,说白了,多数都是在“赔本赚吆喝”。调查发现,如今举办万人以下的小型音乐节,单日成本在200万元左右;而万人以上的大型音乐节,单日成本则需500万元左右。在成本构成中,除了场地租金、舞台声光电、安保、人力费用外,艺人的演出费用以及吃住支出能占据成本的60%。艺人费用是音乐节成本中最不可控的内容,因为很多大型的音乐节通常会举办3-5天,这些天里音乐节其他内容可以不变,但是艺人一定会变,而能够邀请参演的艺人重量,往往意味着音乐节的质量。近年来举办音乐节的成本越来越高,有些音乐节举办3天就能花费3000万-5000万元,那么艺人支出一定占据了很大比例。另外一点不容忽视的是,随着音乐节场数暴增与音乐综艺节目的兴起,国内乐队的发展赶不上需求,其中一些艺人参加了音乐节综艺节目受关注后,马上身价倍增,也给音乐节主办方带来很大的压力。即使对于以巡演和赞助模式著称,在2013年以获得亿元级别赞助费的恒大星光节,在成本快速增长和品牌效应减低的情况下,盈利能力也开始下滑。2014年举办的26场演出为恒大文化产业集团带来了4491万元的收入,但仍然未能覆盖成本,毛为-6.75%。其实,除去场地设置不同外,音乐节与演唱会的差异并不大,而音乐节的盈利状况也同样遵循二八原则。这意味着,目前市场中真正实现盈利的音乐节只有20%,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虽然盈利并不乐观,然而跟风举办音乐节的现象仍愈演愈烈。既然是赔本的买卖,为何还有那么多的音乐节在坚持?虽然十多年下来,国内音乐节因缺乏持续盈利能力已经每年刷走一批成员,但从数量上来看仍处于增长状态。既然那么难赚钱,怎么大家还在不断往里走?在文创资讯看来,一方面是因为有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资本对音乐消费市场的看好。1、以音乐节为媒,打造城市或景区名片据《月音乐节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分析,在去年1-8月间举办的音乐节中,由事业单位举办的音乐节就占到了20%,而由传媒公司和风景区举办的合计也占据了20%。这一类的企事业单位主办的音乐节虽然数量有限,但是较为稳定。比如大理洱海音乐节、西双版纳乐堡音乐节、潍坊半耳音乐节、成都朋克音乐节、西部大漠音乐节、武汉春浪音乐节等等,几乎成为了每个城市的“指定动作”。事实上,对于事业单位和风景区来说,音乐节足够“热闹”,能够引来足够人流,带动地区其它附带产业链,提高城市和景区知名度,打造名片。而对于传媒公司来说,音乐节则是为联合商家进行营销推广的手段。2、资本对音乐消费市场充满幻想迷笛校长张帆曾说过:凡是和青年文化、街头文化不符合的牌子,我们都拒绝。我不能让音乐节成为品牌的。我不靠赞助赚钱,我赔得起,反正音乐学校一年几百万收入,可以往里贴。但其实,在音乐消费市场里,除了张帆这类“”的情怀者之外,其它更多是处于对市场还充满幻想和期待。当然,这样的期望也是有事实依据的。据《尼尔森中国音乐360》报告显示:当我们观察中美两国对应经济水平阶层时,发现中国消费者听音乐和相关参与度并不比美国消费者低。市场上的资本都在为中国的文化类消费趋势蠢蠢欲动。而在这个机遇下,经历了一轮“洗牌”的音乐节行业开始走入垂直细分化和区别化的尝试阶段。统计显示,在2016年激增的音乐节中,电子、动漫、二次元、科技等都成了音乐节的新关键词。而这一系列的创新之举,恰好也验证了,资本从未放弃过音乐节市场,而是在花时间和精力培养它,等待它破茧成蝶的一天。广告赞助、门票之外,引入直播版权分销和衍生品营收一边是“赔钱赚吆喝”,一边又是新的音乐节不断涌现。那么,在资本燃烧的一片热闹之下,中国音乐节又该如何继续走下去呢?事实上,票务早已不是音乐节的主要收入来源。音乐节刚刚兴起的时候是免费的,开始售卖门票后收入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音乐节的制作费用在不断攀升,但是为了吸引消费者,音乐节的票价并没有显著增长,导致票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逐渐降低,仅为30%左右,目前一场音乐节绝大部分的收入其实都来自于广告赞助。恒大音乐相关负责人曾算了一笔账,在恒大星光音乐节举办期间,消费者进场只需花费60元,但是一场音乐节的成本为300万元左右,票房只是回收零头,其他主要靠几家大赞助商和地域性赞助商,恒大星光音乐节举办了30场,仅赞助费便达亿元,低价惠民的同时主办方也能盈利。靠商家赞助始终是被动之举,并非长久之计。而且如果赞助方是一些和青年文化、街头文化不符合的牌子,那也会有损音乐节品牌的提升。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地引入新技术,新理念。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有预见性的音乐节在做大胆的尝试。2016年首次举办的MTA天漠音乐节就结合了音乐、科技和艺术三个元素(“MTA”缩写自Music, Technology and Art),现场配备有多媒体艺术表演、VR/AR体验、机器人等;随后,北京科技大学举办的亚杰国际创业音乐节上演了音乐节和创投圈的跨界,创新工场、达晨创投、集结号资本、青山资本都参与其中。此外,国风动漫音乐节和酷狗萤火虫动漫电玩音乐节也获得不少人气。另外,近几年兴起的音乐直播热潮对音乐节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可忽视,比如直播版权分销给音乐节带来的收入。2015年,摩登天空推出了“正在现场”app,直播页面的点击量远远高于音乐节入场人数;张北音乐节的创始人李宏杰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直播应用“野马现场”,主推付费直播,且获得了汪峰的投资。而echo app在2016年也砸钱做了自己的回声音乐节,其app上付费看直播的用户量,单是主舞台频道就突破了百万人次的观看量,比卖票营收快得多。当然,除了票务收入、广告赞助与直播版权的分销外,引入音乐节衍生品也是增加营收的捷径,但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音乐节的主要消费人群多以年轻人为主,因此音乐节在引入衍生项目时,必须考虑到与目标受众的匹配度,才能让衍生品取得更好的推广效果。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闷声发大财!手机出口量碾压华为、小米,国内99%的人都没听过他》 精选五无论从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发展援助等多个维度来看,中国都是非洲排名前4位的合作伙伴,没有任何其他国家与非洲的经济往来能达到如此深度和广度。近日,一则有关中国企业如何为非洲市场“量身定制”智能手机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火”了。内置更适合捕捉深色肤色的拍照软件、降低智能手机成本,来自中国的移动通信企业传音控股在全球技术领先企业的夹缝中牢牢占据了东非智能手机市场25%至40%的市场份额。不只是传音控股一家,近日麦肯锡非洲分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参与非洲经济活动的深广程度**超出此前的研究结果。麦肯锡调研团队择取了非洲8个主要经济体(这8国GDP共占撒哈拉以南非洲总GDP的三分之二)加以研究,发现在非洲投资兴业的中国企业已超过1万家,相当于此前预测数字的4倍。在这1万家企业当中,约90%是规模不一、业务多元化的私营企业,其中又有三分之一为制造业企业。这些中国企业为非洲大陆带来了资本投入、管理知识和创业精神,加快了非洲各个经济体的发展步伐。记者了解到,无论从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还是发展援助等各个维度来看,中国都是非洲排名前4位的合作伙伴,没有任何其他国家与非洲的经济往来能达到如此深广程度。过去10年间,中非经济合作发展一日千里,双边贸易总额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FDI)增速更高达40%。如果将非官方渠道资金流计算在内,从中国流向非洲的资金比官方数据高出15%左右。中国是非洲各国发展援助资金的一大来源,且注资力度还在继续增长。此外,中国也是非洲最大的基础设施融资方,近年来非洲最重大的基建工程背后几乎都有的身影。从经营领域上看,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经营领域十分广泛,除制造业外,服务业企业占比达四分之一,贸易企业与建筑及房地产企业占比各为五分之一。2015年,在非中资制造企业年产值已达5000亿美元,占全非洲工业生产总值的12%。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企业的主导地位更为明显——几乎占据了非洲国际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市场近50%的份额。中国企业的盈利也相当可观,在1000家受访企业中,有近四分之一企业表示在一年甚至更短时间里便能收回,三分之一的企业利润率超过20%。而且,这些企业的市场触觉极其敏锐,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响应新机遇。这些企业主要侧重满足非洲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非出口业务。许多中国企业已在非洲开展了,有74%的受访中资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抱有乐观态度。报告指出,中国对非投资和商业活动为当地带来了三大。一是创造就业和技能培养。1000余家受访中国企业的雇员中,89%都是非洲本地人。研究表明,在非中国企业雇佣的当地员工已达数百万人之多,而且近三分之二的中国企业向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二是知识和新技术的转移。中国企业通过向非洲各国引入新产品和技术,推动了非洲市场的现代化进程。过去3年间,约48%的中国企业向非洲大陆引入了新产品或服务,36%的企业引入了新技术。三是融资和基础设施开发。在问及中国合作伙伴的最大价值时,约50位非洲**官员表示,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和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是最重要的两项。他们还表示,中国企业的主要优势在于高效的成本结构和较快的项目交付速度。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Kartik Jayaram说:“随着中国在非经济活动加速发展,中国企业的将拓展到技术、房地产、农业、金融服务、运输物流等行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钱箐旎《闷声发大财!手机出口量碾压华为、小米,国内99%的人都没听过他》 精选六无论从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还是发展援助等多个维度来看,中国都是非洲排名前4位的合作伙伴,没有任何其他国家与非洲的经济往来能达到如此深度和广度。近日,一则有关中国企业如何为非洲市场“量身定制”智能手机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火”了。内置更适合捕捉深色肤色的拍照软件、降低智能手机成本,来自中国的移动通信企业传音控股在全球技术领先企业的夹缝中牢牢占据了东非智能手机市场25%至40%的市场份额。不只是传音控股一家,近日麦肯锡非洲分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参与非洲经济活动的深广程度**超出此前的研究结果。麦肯锡调研团队择取了非洲8个主要经济体(这8国GDP共占撒哈拉以南非洲总GDP的三分之二)加以研究,发现在非洲投资兴业的中国企业已超过1万家,相当于此前预测数字的4倍。在这1万家企业当中,约90%是规模不一、业务多元化的私营企业,其中又有三分之一为制造业企业。这些中国企业为非洲大陆带来了资本投入、管理知识和创业精神,加快了非洲各个经济体的发展步伐。记者了解到,无论从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还是发展援助等各个维度来看,中国都是非洲排名前4位的合作伙伴,没有任何其他国家与非洲的经济往来能达到如此深广程度。过去10年间,中非经济合作发展一日千里,双边贸易总额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外商(FDI)增速更高达40%。如果将非官方渠道资金流计算在内,从中国流向非洲的资金比官方数据高出15%左右。中国是非洲各国发展援助资金的一大来源,且注资力度还在继续增长。此外,中国也是非洲最大的基础设施融资方,近年来非洲最重大的基建工程背后几乎都有中国的身影。从经营领域上看,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经营领域十分广泛,除制造业外,服务业企业占比达四分之一,贸易企业与建筑及房地产企业占比各为五分之一。2015年,在非中资制造企业年产值已达5000亿美元,占全非洲工业生产总值的12%。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企业的主导地位更为明显——几乎占据了非洲国际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市场近50%的份额。中国企业的盈利也相当可观,在1000家受访企业中,有近四分之一企业表示在一年甚至更短时间里便能收回初始投资,三分之一的企业利润率超过20%。而且,这些企业的市场触觉极其敏锐,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响应新机遇。这些企业主要侧重满足非洲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非出口业务。许多中国企业已在非洲开展了长期投资,有74%的受访中资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抱有乐观态度。报告指出,中国对非投资和商业活动为当地带来了三大经济红利。一是创造就业和技能培养。1000余家受访中国企业的雇员中,89%都是非洲本地人。研究表明,在非中国企业雇佣的当地员工已达数百万人之多,而且近三分之二的中国企业向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二是知识和新技术的转移。中国企业通过向非洲各国引入新产品和技术,推动了非洲市场的现代化进程。过去3年间,约48%的中国企业向非洲大陆引入了新产品或服务,36%的企业引入了新技术。三是融资和基础设施开发。在问及中国合作伙伴的最大价值时,约50位非洲**官员表示,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和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是最重要的两项。他们还表示,中国企业的主要优势在于高效的成本结构和较快的项目交付速度。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Kartik Jayaram说:“随着中国在非经济活动加速发展,中国企业的投资领域将拓展到技术、房地产、农业、金融服务、运输物流等行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钱箐旎《闷声发大财!手机出口量碾压华为、小米,国内99%的人都没听过他》 精选七律小金的导读:“这款眼镜出厂价两三百元,售价五六千元。”小金知道品牌价值大,但真的用具体数值计算出来后,还是大吃一惊!9月下旬,记者随质检总局“质量提升媒体行”采访团深入浙江多地企业调研。一路走来,“品牌”两字屡屡在耳边响起,交织其中的是郁闷、心酸、自豪、憧憬种种情绪,让人深刻感知这两个字的分量。在此次调研中,从全自动的柔性生产线到琳琅满目的产品陈列厅,从一毫一厘精工细作的工人到视质量为企业生命的企业家,记者看到的是一个个企业在提升质量塑造品牌方面的身体力行。“没品牌就像没文化一样”9月26日,在浙江必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女工们正在往一只只球鞋里塞鞋垫。同一条生产线上,同时生产着两种鞋:一个是贴牌生产国外某知名品牌的童鞋,出厂价每双65元,贴了牌到商场里卖三四百元;另一个是这家鞋企自主品牌的鞋,卖五六十元一双。品牌价值差异立现。“这两双鞋成本差不多,最后售价却差那么多。”必克董事长袁文新向记者感叹,“我们的品质上去了,就是缺品牌。没品牌就像没文化一样,太郁闷了!”袁文新第一次感受到品牌的高附加值是在2010年。那一年,必克成为国内鞋业巨头百丽国际的贴牌生产商。出厂价40元的鞋子,贴了百丽国际的商标后,就能在商场里卖400元。10倍的价差让袁文新铁下心来要做品牌。建立研发团队摸准市场需求,找准市场定位研发新品;着力打造面向不同细分市场的多个子品牌,加强对企业文化和品牌内涵的挖掘;引进国内首条全自动数字化多工位制鞋柔性生产线,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在一系列的质量提升措施实施之后,必克的市场也开始从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拓展。塑造品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一点一滴的努力才能缩小品牌价值的差距。必克走过的路亦是温岭众多鞋企的缩影。作为浙江省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制鞋业是温岭的主打产业之一,30多年来已形成明显的区域特色和较完整的产、供、销产业集群。但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相当一部分产能落后且过剩,中高端产能却明显不足。在淘汰落后产能大行动中,温岭市把“低”鞋类制造企业列为重点整治对象,已关停5000多家小作坊。质量提升势在必行。2013年,“国家级童鞋产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落户温岭市城北街道。记者从该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他们在各个街道设立品牌指导站,手把手帮助企业培育品牌。城北街道更是专门建立了鞋业品牌基地服务中心,针对不同企业进行梯度培育。目前,该市鞋业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浙江省著名商标9个。“想想这20倍的差距,有点心酸”位于温州瓯海区的浙江通达光学有限公司贴牌生产多款国际知名品牌眼镜。9月27日,该公司董事长周爱松拿起一副刚做出雏形的眼镜告诉记者:“这款眼镜出厂价两三百元,售价五六千元。”这位一脸朴实的企业家坦言:“想想这20倍的差距,有点心酸。”有着30多年眼镜生产历史的瓯海,是中国五大眼镜生产基地之一,共有500多家眼镜企业,是典型的“一镇一产业”块状经济的缩影。目前市场上的国际顶级品牌墨镜,排名前十的品牌中有7个产于这里。“能为国际名牌做贴牌,最重要的是过质量这一关。” 周爱松不无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一副眼镜制作完成要经过焊接、喷砂、精雕、打磨、总装等200多道工序,在生产中只要有0.1毫米的误差,就会影响眼镜的对称和平衡。事实上,国际大牌对产品品质的高要求,也助推了瓯海眼镜企业生产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像通达光学、八达光学等一批企业均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欧盟CE认证、美国FDA认证等权威认证,并自建检测中心,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但企业显然已不满足于为他人作嫁衣。周爱松留学归来的儿子、通达光学总经理周文谈及如何打造“百年老店”时一脸自信:除了推出自有品牌、到海外收购品牌,还将在国内发力建连锁实体店。“现在的眼镜业就像20年前的服装业,销售渠道布局是关键。”当地**及相关部门也在力挺企业塑造品牌。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程师余玮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瓯海成功列入质检总局公布的国家级眼镜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名单,计划通过5年左右时间,培育出一批有带动力的龙头型企业、创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眼镜品牌,打造成为“中国眼镜之都”。“你们从德国背回来的锅都是我们造的”“你们从德国背回来的锅都是我们造的。我们质量不差,就缺品牌,再过两三年往回背的应该就少了!”在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陈列厅里,董事长陈合林向记者一一介绍着自家生产的各种型号、款式、功能的锅,其中不乏国人热衷的“海淘”品牌,他那份自豪劲儿用“如数家珍”来形容再贴切不过。爱仕达是国内最大的厨具生产基地之一,给300多个国外品牌做贴牌。记者了解到,其制造的一款德国品牌烤盘,出厂价200多元,市场价是其10倍,而爱仕达自有品牌的同类产品卖500元。消费升级的时代来临,越来越多的国人愿意为更高质量的产品买单。“为何德国炊具,日本电饭煲更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他们的制造精度非常高,差距往往就体现在细节上。”陈合林分析,有些国内企业虽然模仿能力很强,但产品的寿命、稳定性、可靠性差了一大截。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有工匠精神,关注细节,精益求精。▲资料图,中国游客在日本爆买(图片来源:日经中文网)而在爱仕达研发总监林海军看来,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原材料、工艺、技术、设备等,但所有产品都是员工制造出来的,只有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质量。文章来源:工人日报
记者:蒋菡律小金的感悟:当一个品牌一步步把名声打出来之后,只要被人认可,哪怕它的价格是别家的几倍,一样会有人为它买单,这就是品牌所带来的价值。但如果有机会了解到本质,那小金觉得只要质量好,品牌真的没那么重要。其实,也是一样,律金可能没有别的一些大平台那么有知名度,但还是有忠实的客户支持,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了解过后,知道律金是安全靠谱的,是收益可观的,才会选择我们呀~如果你之前还不知道,没有关系,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赶紧了解一下吧~往期精彩:月薪5万的西二旗人,活得也不过尔尔那些拿命换钱的年轻人,换着换着就死了(深度好文)暴跌,房价也要暴跌?这可能是一个大骗局!未来10年,中国最赚钱的17个新兴产业!(建议收藏)《闷声发大财!手机出口量碾压华为、小米,国内99%的人都没听过他》 精选八据日本Rocketnews24网站近日报道,日本一位记者因为好奇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来日本抢购电饭煲,自己从中国买了个电饭煲回去做实验,想看看中国电饭煲蒸出的米饭是不是真的很难吃……为了搞清楚中国电饭煲做的饭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好吃,这位日本记者花了8000日元(约合人民币425元),不远千里从中国买回了一个电饭煲。对比用的日本电饭煲大约9000多日元(约合人民币480元)。另外,由于中日两国的标准电压不同,她还专门为了这次试验,花了34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700元)买了个11kg重的变压器,价格是电饭煲的4倍……也真的是很拼。她用跟平时一样的方法,用从中国买来的电饭煲煮上了米饭……饭煮好了,然而品尝的结果是……用中国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同日本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没有什么区别啊,一样好吃……记者表示,她5年多前在中国用同品牌电饭煲时,常做出夹生饭,但这次真的很好吃!在中国和日本价格相似的两款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一样好吃,小编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大妈要舍近求远,纷纷花大价钱、大力气去日本抢购电饭煲……可能他们吃的不是米饭,而是“情怀”?延伸阅读:不知不觉中,这些国产已经称霸全世界了说起国产,我想不管是世界人民,还是我们自己,对国产的印象都是廉价外加质量低劣。如果口袋里的大洋充沛的话,更多人还是会选择外国货。但是这些是没办法的,这是我国的工业崛起必经之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价格低廉的产品,我国才让MADE IN CHINA享誉全球。而现如今,我国制造业突飞猛进,终于不再需要永远依靠价格来和国外产品竞争。今天,就想来给大家扒一扒,现在,我国有哪些“国产”不仅仅是质量上,更是在科技含量,核心竞争力上已经达到了全球尖端,甚至称霸整个市场的地步。一、不得不谈的华为说起华为,我想在大多数人眼里,第一印象是手机。不过事实上华为的并不是手机,而是通讯设备。华为是一家1978在深圳成立的公司,在通讯行业里,对摩托罗拉,西门子,阿尔卡特这些巨头来说,只能算是“孙子”辈。不过到2008年,全球有一百多个国家采用了华为的通讯设备。全球排名前五十的电信运营商中,有四十五家使用的是华为的产品和服务。而剩下那五个是谁?我告诉你,是美国,原因大家都懂的。不过除了在美受阻,华为在国内一路走来也不太平。首先是坊间流传的华为员工的军事化管理、加班文化等一直备受争议。后来华为强势进入手机市场后跟各大手机厂商掐架不断。当然,国人一直引以为豪的还是华为的技术实力。国内其他手机厂商在专利和技术常常受制于人的情况下,华为在各领域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iPhone6s用的force touch(压力感应)新技术,这在华为眼里已经是过时的技术了。二、无人机制造哪家强?中国深圳找大疆今年在国外风头最足的中国产品非大疆无人机莫属。大疆在美国有多火,可能国内的童鞋还没感觉。它的产品,可以说当之无愧的是世界第一,不管是科技含量,产品质量,还是销量,全部是世界第一。图片上这个酷炫的无人机就是大疆造的。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公司,同样是来自于深圳,马上就要迎来它的十周岁生日了。在这短短的九年间,大疆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1、已经占取全球小型无人机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五十。2、大疆创新的领先技术和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到航拍、遥感测绘、森林防火、电力巡线、搜索及救援、影视广告等工业及商业用途,同时亦成为全球众多航模航拍爱好者的最佳选择。3、美国好莱坞最爱用的无人机就是大疆,在《神盾特工局》《智能缉凶》中多次露脸,而《国土安全局》的众多航拍镜头皆出自它之手,相信以后大疆会升级整个好莱坞,以至于整个影视界的拍摄方式。4、《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都是用的大疆。怎么样?心动没,可以来一架哦,不过貌似挺贵的,和iPhone差不多一个价,有些型号比iPhone还贵几千。三、其实我不想说,但是我又不得不谈谈这货三卡三待、一万毫安、还能当充电宝,非洲人民的最爱关键来自中国深圳华强北的神机。看到这玩意了嘛,仅售170人民币,在经常停电的非洲,它的电池还能用来做充电宝使用,究竟是哪位神人发明的手机,简直紧紧抓住了非洲人民的痛点啊!简直就是把当年的山寨机强化N个版本,就卖给非洲人民了啊。什么上网,聊天,Facebook,Twitter,都不在话下。我国劳动(jian)人民(shang)的智(jiao)慧(zha)是无限的。希望非洲人民能早日用上小米。四、让我们来看看太阳能其实这个变化早就在我们的身边悄然发生,只是可能正是因为是身边的事,所以反而大家没有怎么去察觉。早已记不住从何时起,像这样的太阳能热水器从农村开始在神州大地上,家家户户普及了起来。这里要感谢党,感谢祖国,太阳能事业完全是因为得到了国家层级的重视,才得以在国内做到了如此迅猛的发展。接下来不得不说一说甘肃的太阳能厂。作为肩负着整个国家对新能源项目重视后的,甘肃太阳能厂很好的完成了国家的使命。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我国的太阳能事业无论是从技术水平,实际应用,还是尖端实验,都走在了整个世界的最前列。在甘肃,连路灯都是太阳能的。甘肃的太阳能国际大酒店,顾名思义,整个酒店的电力系统使用的都是太阳能,可谓真正的绿色酒店。吉利太阳能电动车,虽然颜值偏低,不过技术是杠杠的。自家用太阳能住宅,基本上来一套这个,就不用交电费了。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涌出一些有追求、有技术、有实力的中国公司,中国制造已经不是廉价和山寨的代名词了。希望越来越多的业界良心生产廉价而优质的产品称霸世界。五、高铁改革开放以来,**对国家各类基本设施的投资一点也不手软,尤其是在铁路方面,每一次看到新闻,都是火车又提速了!确实,中国的疆域是如此广阔,如果没有足够便利的交通运输的话,根本就谈不上发展,想要富—先修路。而这两年所建造的高铁就是其中的代表,高铁的建设不仅**缩短了人们的出行,也将中国最重要的几个经济特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技术层面上,中国高铁也走在了世界最尖端的行列。上面这段,是一位国外的小伙,在乘坐中国高铁的过程中,立起放置了一枚硬币,而硬币全程不倒。至此,这位外国朋友不由的感叹:中国高铁技术,世界第一。其实,现阶段,中国高铁已经成了外国人看中国的一扇窗口,有许多外国人现在来中国游玩,不为长城,不为故宫,只为体验一下独一无二的高铁。今年6月底,《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的记者安格斯·格里夫坐上了中国高铁。与此同时,安格斯的姐姐在澳大利亚乘火车出行。“从上海到北京,整个行程约1200公里,仅用4小时55分钟。尽管雨下个不停,但我乘坐的‘和谐’号时速一直保持在302公里左右。我的一等座票价为933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我姐姐的列车之旅多少有点缓慢。从布里斯班到悉尼,距离比从北京到上海还少280公里,耗时却长达16小时。姐姐乘坐的还是特快客运列车(XPT)!真是名不副实。”澳大利亚的XPT平均时速仅为63公里,更搞笑的是,列车行驶途中还在梅特兰附近撞上了两头牛,并因此延误了一个多小时。实践验证了中国高铁的优秀后,中国终于第一次有了资本去“贩卖”,而不是“购买”技术。这两年来,国家不断在海外积极各国的高铁承建,在优秀的技术积累和已有高铁项目的品质保证下。土耳其高铁,墨西哥高铁,新马高铁,泰国高铁,还在竞标中的印度帖。以及:美国加州高铁。下面,让我们静静的欣赏下这美丽的高铁吧。这个子弹头真的很霸气,再也不羡慕日本的新干线了。内部依然舒适宽敞。乘务人员也快赶上空姐了。六、比亚迪电动巴士说起比亚迪,大家的印象里肯定是那个有点小,有点丑,甚至有点LOW的F0。但是对年轻人来说,它廉价,实惠,而且耐用。不过,光凭这些,比亚迪是远远不足以上榜的,之所以在这里要谈到比亚迪,是因为比亚迪有一样产品不得不提。比亚迪电动巴士:K9K9在日本K9在丹麦K9在美国以及德国、伦敦、荷兰、波兰,等等等等……至今为止,比亚迪K9已经远销一百多个国家,其中大部分是欧美洲发达国家,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不买?……因为买不起,太贵了。售往美国时,售价高达80w美元,你要知道,美国一辆宝马也才七八万美金,这么昂贵的价格,还这么供不应求。由此可见,K9的质量与技术是完全过硬的。除了K9电动巴士,比亚迪还有“秦”“唐”以及与戴勒姆合作的新电动品牌。七、小米如果谈到远销海外的国产这一话题,小米这个企业是无论如何都避不开的。因为小米真的是将国产智能机的名声打响了全世界。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公司,只用了五年不到,就将一个品牌做到了世界知名,将一个创业公司做成了跨国企业。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小米1代,“为发烧而生”,一切的开始。在这里,我们不谈小米的饥饿营销,也不谈它最近的问题,只说它的销量与知名度。截止至2015年的数据,小米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五大手机厂商。而小米的产品在国外有着非同一般的媒体待遇,这个待遇就是只要小米的任何新品一发布,几乎所有的国外大小媒体都会主动去报道。所以在国外,小米也有着不低的知名度,这和国内许多厂商需要自己去打通宣传途径简直是天壤之别。但是,这并不是说明小米的产品有多好,或者国外有多喜欢小米。他们仅仅是好奇而已。好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在短短四年多,做到这样的成绩,几乎是忽然之间,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几大手机厂商之一。当然,现阶段小米自身也开始了全球化的动作。在新加坡,在印度,在许多地方,小米的手机已经开始部署战略通道,外国人民也开始享受小米的“饥饿营销”了。不要挤,不要挤,买了邀请码的都有小米卖。机智的泰国人民甚至开始山寨小米,好像还卖的不错,而我只想说。可喜可贺,不管怎么说,小米的产品能够远销海外,被世界认可,总是国产的骄傲。八、飞天小仙女据说是日本有个妈妈因为买不到女儿喜欢的玩具,于是迫于无奈只好上网买了个中国产的,这款玩具的名字叫,飞天小仙女。外国产的飞天小仙女是这样的。不是小盆友会很喜欢,公主造型更是讨得小女孩欢心。然后这是日本妈妈买到的天朝产的飞天小仙女,奇迹发生了。居然…………飞!走!了!真正的飞!天!小仙女。九、老干妈老干妈,每天销售130万瓶,华人华侨永远不忘的口味。据说在美国,这是只有有钱人才吃得起的奢侈品,每瓶售价8.,换成人民币超过50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全高效《闷声发大财!手机出口量碾压华为、小米,国内99%的人都没听过他》 精选九日20:30,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如约而至。罗胖曾发下大愿望:举办跨年演讲,连办二十年。今年,是倒数第十八场。历时四个小时的演讲中,罗胖带着自己过去一年,与各路高手交谈的心得和收获——为你提出六个问题,给出六样答案,开出六种脑洞,带你发现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中国式机会”。以下是全文回顾:巨变与焦虑我 们 的 2017“对你来说,2017 年哪一天你认为很重要?”罗胖得到很多答案。10月18日,十九大召开对我们都很重要;10月27日,冯唐发明新词“中年油腻猥琐男”;11月28日,超过 10000 美元……2017 年,中国已经很牛很牛——GDP大约12,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500强公司,中国占 115 家;我们的中等收入人口和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世界最多;绝大多数工业品产量连续数年世界第一;钢铁产量连续 20 年世界第一……但焦虑也随之而来……创业公司能不能长大?阶层是不是已经固化?什么职业更有前途?多少钱放国内,多少钱配置海外……所有这些焦虑,都指向一个根本问题:中国有没有前途?◇◆◇在罗胖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有两个高人加深了他的焦虑。第一位是红杉资本的沈南鹏。11月20日,腾讯达 5000 亿美元,超过 Facebook。沈南鹏认为这一天很重要,意味着中国互联网经济已经具备世界级竞争力。其实不止是腾讯,阿里巴巴的市值也一度超过亚马逊,2017 年,中国互联网产业进入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过去,大象会跳舞就不错了,现在大象在跳街舞。放眼世界也是如此,创业者还有机会吗?这确实让人焦虑……湖畔大学教务长曾鸣,称这种现象为“黑洞效应”——只要一家企业具备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这两种发展动力,它就会像黑洞一样吸收周边资源,越长越大,不可逆转。曾鸣,《智能商业二十讲》,目前免费林利军:“新一代基础设施一旦建成,就会出现行业集中度大幅度提高的现象。”这种事在历史上反复发生。市场出现 50 个左右的行业龙头公司2017 年,商业世界进入长跑比赛最后时刻,竞争愈发激烈,聚光灯紧随前几名,后面的参赛者无人关心。◇◆◇另一个带给罗胖焦虑的是应书岭——游戏业的大佬、英雄互娱创始人,他讲了一个心惊肉跳的故事。10月30号,小米公司发布《小米枪战》,几天内登上了中国苹果商店榜首。这种 100 人参加,但只有 1 人生还的竞技游戏,被称为“吃鸡”,近来大火。几家巨头投入重兵研发,不料被斜里杀出的小米,收获市场首发红利。两天后,网易发布两款吃鸡游戏;几天后,腾讯宣布自己的吃鸡游戏即将上线;应书岭也赶紧宣布:英雄互娱的吃鸡游戏马上登场。一个战场,从悄无一人到炮火连天,前后不过一周!快,疯狂地快!应书岭说:不只是一个维度在加快,是整个世界都在快起来——电脑和网络速度在加快;大企业的行动在加快:丁磊亲自在一线督战,腾讯实施“247”作息制度,每天 24 小时,一周 7 天三班倒;市场演化在加快:先发意味着节约几百万美金推广费,可能是压倒性优势。◇◆◇游戏市场的打法已经快到什么程度?再举个例子。有款新游戏,在极短时间内签下很多男明星代言,从常理看这不可能。真相是——他们没签合同,明星照片先用了再说。如果有效,再给经纪人打电话:只要肯授权,几百万马上到账……没错,这就是侵权。但明星团队是愿意打旷日持久的官司,还是落袋为安?反过来说,游戏公司是愿意侵权拿到市场的先发优势,还是在规则之内缓慢行动?过去的打法,慢了;人类现行维护公平和秩序的制度,也慢了……应书岭说:“我们这个行业,所有人都在逾越规则,所有人都在离经叛道。”变快的不只是机器、公司、市场……还有“用户的演化”。为什么上半年最火的游戏还是《王者荣耀》,下半年就变成了吃鸡?原来的电脑游戏,玩家十分钟爽一下;手机游戏大概两三分钟爽一下。再到吃鸡,一分钟可以让用户爽好几下。玩家追求强烈、高频的刺激,用户的心智在飞速迭代,产品必须紧随其后。在接收信息方面,上一代人不如我们,我们也不如下一代。「得到」App的大部分内容使用音频交付,为了提升效率,得到做了倍速播放功能。可是,一个用户告诉罗胖,他平时用的是 5 倍速……“体验是一种可以训练出来的能力,一旦达成,再也退不回去。”当下几乎所有行业,都在面对用户的飞速演化。用钞票和用微信/支付宝支付,有什么区别?表面是更快更方便;实质上,用钞票支付,你是在理性决策;用手机支付,你是在冲动消费。购物,越来越不是理性的决策行为,用户用本能花钱,追求的是快感。你的策略该怎么变?过去,商业世界的主题是竞争;而未来,商业世界的主题是追赶用户。一方面,大者越大、强者恒强,我们追不上;另一方面,后面的人逾越规则、离经叛道,可能很快超越我们……关于我们这代人的焦虑,罗胖得到了各样的答案,但最终都聚焦到了六个问题——第一,我们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第二,我们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第三,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第四,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第五,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第六,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这6个问题,罗胖得到了阶段性答案,过程中脑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运会长跑冠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