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时应如何让走路姿势不稳更稳

射箭时应如何让姿势更稳? - 知乎49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惊叹!这个奇葩的射箭姿势会让你目瞪口呆
责编:沙琼
支持键盘翻页
  里约奥运的射箭场上,每位选手展现自己的神射能力,让所有观众都看得目瞪口呆。但射箭大多数人都是用手拉弓,你有看过有人是用脚拉弓还倒立射箭的吗?有一名美女就用这样的方式射箭,这让人看了目瞪口呆,直呼&太神了!&
本图集所有图片已播放完毕
环球时报系产品惊叹!这个奇葩的射箭姿势会让你目瞪口呆
7http://img1.gtimg.com/17//x86_0.jpghttp://img1.gtimg.com/17//x1200_0.jpg&p&&#x8FD9;&#x540D;&#x8EAB;&#x6000;&#x7279;&#x6280;&#x7684;&#x5973;&#x5F13;&#x7BAD;&#x624B;Orissa&Kelly&#x4F5C;&#x51FA;&#x7684;&#x52A8;&#x4F5C;&#x4EE4;&#x4EBA;&#x96BE;&#x4EE5;&#x7F6E;&#x4FE1;&#x3002;&/p&http://fashion.qq.com/a/487.htmhttp://img1.gtimg.com/17//x86_0.jpghttp://img1.gtimg.com/17//x1200_0.jpg&p&&#x8FD9;&#x540D;&#x8EAB;&#x6000;&#x7279;&#x6280;&#x7684;&#x5973;&#x5F13;&#x7BAD;&#x624B;Orissa&Kelly&#x4F5C;&#x51FA;&#x7684;&#x52A8;&#x4F5C;&#x4EE4;&#x4EBA;&#x96BE;&#x4EE5;&#x7F6E;&#x4FE1;&#x3002;&/p&http://fashion.qq.com/a/487_1.htmhttp://img1.gtimg.com/17//x86_0.jpghttp://img1.gtimg.com/17//x1200_0.jpg&p&&#x8FD9;&#x540D;&#x8EAB;&#x6000;&#x7279;&#x6280;&#x7684;&#x5973;&#x5F13;&#x7BAD;&#x624B;Orissa&Kelly&#x4F5C;&#x51FA;&#x7684;&#x52A8;&#x4F5C;&#x4EE4;&#x4EBA;&#x96BE;&#x4EE5;&#x7F6E;&#x4FE1;&#x3002;&/p&http://fashion.qq.com/a/487_2.htmhttp://img1.gtimg.com/17//x86_0.jpghttp://img1.gtimg.com/17//x1200_0.jpg&p&&#x53EA;&#x7528;&#x53CC;&#x81C2;&#x652F;&#x6491;&#x8FD9;&#x8EAB;&#x4F53;&#xFF0C;&#x5012;&#x7ACB;&#x72B6;&#x6001;&#x4E0B;&#x7528;&#x53CC;&#x811A;&#x5C04;&#x7BAD;&#xFF0C;&#x8868;&#x6F14;&#x65F6;&#x914D;&#x4E0A;&#x817F;&#x4E0A;&#x7684;&#x706B;&#x7130;&#xFF0C;&#x7B80;&#x76F4;&#x5C31;&#x50CF;&#x662F;&#x795E;&#x8BDD;&#x4E2D;&#x7684;&#x5973;&#x730E;&#x624B;&#xFF0C;&#x5F2F;&#x5F13;&#x3001;&#x642D;&#x7BAD;&#x3001;&#x70B9;&#x706B;&#xFF0C;&#x4E00;&#x6C14;&#x5475;&#x6210;&#x3002;&/p&http://fashion.qq.com/a/487_3.htmhttp://img1.gtimg.com/17//x86_0.jpghttp://img1.gtimg.com/17//x1200_0.jpg&p&&#x53EA;&#x7528;&#x53CC;&#x81C2;&#x652F;&#x6491;&#x8FD9;&#x8EAB;&#x4F53;&#xFF0C;&#x5012;&#x7ACB;&#x72B6;&#x6001;&#x4E0B;&#x7528;&#x53CC;&#x811A;&#x5C04;&#x7BAD;&#xFF0C;&#x8868;&#x6F14;&#x65F6;&#x914D;&#x4E0A;&#x817F;&#x4E0A;&#x7684;&#x706B;&#x7130;&#xFF0C;&#x7B80;&#x76F4;&#x5C31;&#x50CF;&#x662F;&#x795E;&#x8BDD;&#x4E2D;&#x7684;&#x5973;&#x730E;&#x624B;&#xFF0C;&#x5F2F;&#x5F13;&#x3001;&#x642D;&#x7BAD;&#x3001;&#x70B9;&#x706B;&#xFF0C;&#x4E00;&#x6C14;&#x5475;&#x6210;&#x3002;&/p&http://fashion.qq.com/a/487_4.htmhttp://img1.gtimg.com/17//x86_0.jpghttp://img1.gtimg.com/17//x1200_0.jpg&p&&#x53EA;&#x7528;&#x53CC;&#x81C2;&#x652F;&#x6491;&#x8FD9;&#x8EAB;&#x4F53;&#xFF0C;&#x5012;&#x7ACB;&#x72B6;&#x6001;&#x4E0B;&#x7528;&#x53CC;&#x811A;&#x5C04;&#x7BAD;&#xFF0C;&#x8868;&#x6F14;&#x65F6;&#x914D;&#x4E0A;&#x817F;&#x4E0A;&#x7684;&#x706B;&#x7130;&#xFF0C;&#x7B80;&#x76F4;&#x5C31;&#x50CF;&#x662F;&#x795E;&#x8BDD;&#x4E2D;&#x7684;&#x5973;&#x730E;&#x624B;&#xFF0C;&#x5F2F;&#x5F13;&#x3001;&#x642D;&#x7BAD;&#x3001;&#x70B9;&#x706B;&#xFF0C;&#x4E00;&#x6C14;&#x5475;&#x6210;&#x3002;&/p&http://fashion.qq.com/a/487_5.htmhttp://img1.gtimg.com/17//x86_0.jpghttp://img1.gtimg.com/17//x1200_0.jpg&p&&#x5173;&#x6CE8;&#x817E;&#x8BAF;&#x65B0;&#x95FB;&#x751F;&#x6D3B;&#x9891;&#x9053;&#xFF0C;&#x7F51;&#x7EDC;&#x6700;&#x70ED;&#x751F;&#x6D3B;&#x8D44;&#x8BAF;&#xFF01;&/p&http://fashion.qq.com/a/487_6.htmhttp://wuhu.house.qq.com/a/731.htm&#x817E;&#x98DE;&#x5927;&#x829C;&#x6E56; &#x9F99;&#x6E56;&#x65B0;&#x4E2D;&#x5FC3; &#x6F9B;&#x6E2F;&#x5927;&#x6865;&#x901A;&#x8F66;&#x5E86;&#x&#x76DB;&#x5927;&#x4E3E;&#x884C;4870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luc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美军基本射击姿势教程
两种常用的持枪姿势,左图为预备与敌人接触,称为警惕(Alert)姿势;右图为 随时预备开火射击,称为预备(Ready)姿势。注意食指不要放在扳机上。以预备姿势索敌,一旦发现敌情可以立即转换成瞄准射击的姿势。 以下的连续动作是在搜索行动时,从行进中转为卧姿的动作过程 蹲下 来, 非射 击手 撑在 地 上, 射击 手持 枪平 举, 视线 和枪 口方 向均 要保 持指 向目 标。 以非 射击 手为 支 撑, 双脚 下向 后伸 直, 视线 和枪 口方 向始 终保 持指 向目 标。 上身 趴在 地 面, 视线 和枪 口方 向始 终保 持指 向目 标。 显然,这种动作只适合在巡逻搜索行动中发现情况,在保持对目标监控的状态下 悄悄卧倒的动作。 如果是被伏击的情况下, 肯定是来个“饿狗抢屎”扑到掩体后, 怎么快就怎么趴,要是慢了恐怕就得当烈士了。实战时是绝不能教条主义的。FM23-9 中提到,在射击技术的基础训练时就应该教会士兵所有的射击姿势,以 便在以后的战术训练中可以应用。基础射击姿势有两种,分别为有依托姿势和卧 姿无依托姿势。在无依托射击姿势时,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提高据枪的稳定程 度。 士兵在射击掩体中利用沙袋为依托此姿势下,可利用非射击手的肘部压在背带上,把背带扯紧,以提高射击时枪身 的稳定在海军陆战队的步枪手手册中,还有利用背带稳定步枪的技巧,使用步骤如下: 把背带从枪托环上解下, 背带的后半段缠绕在非射击手的上臂上, 然后枪托抵肩, 非射击手的手腕把背带撑开拉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在卧姿射击时,可以利用身体吸收武器的后坐,这也是直枪托武器的优点。以下 是两种 MCRP 3-1A 介绍的卧姿动作。直腿卧姿:双腿 V 形伸直,射击时,可由整个身体来吸收武器的后坐 曲腿卧姿:一腿伸直,另一腿曲起,这个卧姿射击姿势同样可以利用身体吸收武 器的后坐,曲起一边腿可使身体一侧稍为离开地面,这个姿势可以使呼吸保持畅 顺。FM23-9 中把“曲腿卧姿”称为“半卧姿”,而且提到这个姿势把身体稍为提高, 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以发现更多的目标。为提高射击精度,应利用肢体或步枪 附件作为依托。 陆军手册中的图例,注意图中的姿势同样利用了背带来稳定步枪跪姿射击无依托射击是在士兵需要快速地从灌木丛后观察目标时提供一个稳定的 射击姿势。非射击手由膝盖支撑。陆战队手册中两种跪姿动作的示范 高姿跪撑姿势低姿跪撑姿势以下是几种坐姿射击的示范,坐姿适合在有一定高度的隐蔽物或掩体后的监视或 射击目标,这个动作比较舒服,而且可以利用膝盖作为支撑,稳定步枪瞄准。采 用何种姿势取决于隐蔽物或掩体的高度。开腿坐姿态(高) 小腿交叉坐姿(中)脚踝交叉坐姿(低)还有这一种单侧坐姿,是在侧身匍匐前进中,当视线受到阻时(比如草太高)坐 起射击。屁股不离开地,打一枪之后,可以迅速侧身趴下退壳、装弹,再射击或 继续爬。 立姿射击时应该侧身面向目标,双脚分开,抵肩一边的手臂平举使肘部与肩部平 行,非射击手可托在护木底部或弹匣的底部,枪托抵在上衣胸袋的边上,步枪的 重量由肩部和非射击手一起承担。FM23-9 要求,在训练的初期,教官应鼓励士兵学会利用稳固的物体为依托,以 便提高射击精度和更容易地对付多个目标。 以下是 MCRP 3-1A 上的射击姿势图,士兵在利用树木进行有依托射击时,也应 该利用树木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身体的暴露面积。
在需要全自动射击以提供压制火力时,可以采用类似轻机枪的射击姿势。在陆军 和陆战队的手册中,都把步枪的全自动火力称为“支援射击” FM23-9 中几种全自动射击时稳定步枪的姿势在交战中对于突然出现的目标时,往往来不及仔细瞄准射击,在枪托抵肩的情况 下,可以使准星指向目标,并迅速开火压制目标。 快速指向射击只是在近距离突然接敌时采用,此时就以全自动火力压制敌人,为 自己及友军争取寻找掩体的时机。MOUT(城市地形作战)射击姿势与普通的射击训练基本相同,但在 MOUT 训练 中对射击位置的选择有一些特别的考虑。FM23-9 中特别提到:在角落后面射击 时士兵可能需要换另一边的手来瞄准射击, 以减少暴露在敌人火力下的身体面积, 也就是所谓的“换手射击”。早期的 M16A1 手册上提供一种左手射击用的抛壳口挡板,可由士兵自制,实际上 这种装置也可以在 MOUT 战斗中应用 为观察范围更远以便下达指令,应该占领制高点。在屋顶上时也应注意减少暴露 的身体面积,如上图所示可以利用烟囱来掩护。即使没有其他掩护物,也应当尽量减少身体暴露的面积 与陆军手册的不同,海军陆战队似乎并没有书面要求士兵进行“换手射击”的练 习,因此在利用障碍物的左侧射击时,必须倾斜身体来减少身体暴露的面积。但 并不表示没有海军陆战队士兵会不采用左手射击的姿势,如下图。 在费劳杰战斗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 利用墙角或利用台阶掩护身体并为步枪提供射击依托的两种姿势 FM23-9 的图例:在窗户后面射击时不要离窗子太近,应该让身体留在阴影中, 最好能借助一些物件作为步枪的依托。 并留在房间的 海军陆战队在 MOUT 训练中同样建议士兵与窗户要保持一定距离, 阴影中。但为增加稳定性,可利用窗台作为依托,不过这样暴露目标的机会会比较大。在 MOUT 战斗中,经常要利用车辆(非装甲车辆)作为掩体,须注意只有发动机 及轮胎能抵挡枪弹,以下是 MCRP 3-1A 上的图例。 利用轮胎,在车头前方射击的姿势利用轮胎和发动机,越过发动机顶盖射击的姿势。 利用发动机和车门的姿势,注意,非装甲型车辆的车门不能防弹,此姿势只是减 少被敌人发现的机会。 利用轮胎掩护进行卧姿射击的姿势
美军军用手势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我...步步为营 掌心向地作波浪式既动作 SURF, MOVE SLOWLY...8.停止: 前行的尖兵对后续的主力部队最常用的手势,...7 个从射击中体会出的摄影姿势-Alex Jansen 来源:米兰贝贝儿童摄影 时间:2013-...手持相机拍摄时, 正确的姿 势是确保拍出清晰照片的基础之一。来自美军的 Alex...该 弹采用了一种重 4 克的空尖弹头,其弹头重量与 M855 弹基本相同,因此...美军非常重视步兵 轻武器射击训练, 每年士兵的实弹射击训练均会消耗掉大量弹药。...队列动作 排的队列动作 连的队列动作 轻武器射击 ...教学提要 目的:使同志们知道队列训练的基本内容、术语...美军在其《队列教练和仪式》中规定,部队的队列 行动...美国陆军部通用格斗教材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格斗姿势 2、短刀对短刀 3、刺刀对短刀 4、刺刀拼...201X年最新军事格斗教学... 2页 免费
201X年最新...在加装 SAPI 防弹板的 IBA 防御力无疑就更高了, 美军士兵单兵装备并不轻松再加上全套的防弹衣, 无疑加重了士兵作战的负担,行动非常不灵活,在卧姿射击时非常...专家:美军要变化军事训练思维应对复杂作战环 境作者:...的目标,基于结果训练的思想是由西点军校军事教学处...作战应用训练课程使用基本的步枪射击术作为训练工具...利用地形特征和标记物在射程卡上分区的基本原理 海豹...手教程上的提供空白样板射程卡 一张填好的美国陆军...在使用这个姿势 准备射击时,狙击手旃勖槭忠欢ㄒ...IPSC 射击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克服了我国传统警用手枪...是武器对抗中最基本的战术动作要求,利用地形与遮蔽 ...据有关报道:美军在 1992 年前后 的 4 年多时间...夜间战术基础动作教案作业提要 课目:战术基础动作 ...第一名:能见度低,视度不良; 不便于观察、射击、...美军曾经在朝鲜战场上发出了“太阳是我 们的,月亮...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射箭基础知识
一、审靶、选位、站立
《准备动作部分》
准备动作部分的主要任务:使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对射好一支箭或一组箭发出指令性动作信号,做好起射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审靶(观察自己的靶子)》
基本要求是:运动员进入训练或比赛场地后,首先观察好自己所射的靶位,以及场地上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并针对光线和风向等客观因素可能带来得影响作好思想准备。
《选位(运动员选择自己在起射线上的位置)》
基本要求是:每名运动员在起射线上应有自己固定的站立位置,最理想的位置是站在靶的中心在线。但根据目前的比赛规则规定,单轮比赛均采用同靶位三名运动员在同一时限内发射,运动员根据抽签的顺序决定站位,这样就出现了三种可能:中心在线、中心线前、中心线后三个站立位置,所以运动员又必须具备前、中、后均善射的能力。
《站立(起射时两脚站立的姿势与躯干姿势)》
( 1 )侧立式
   侧立式又称平行式。是射箭运动最基本的一种站立姿势,基本要求是:两脚开立同肩宽,站立在起射线两侧,脚稍外展,尽量紧靠靶的中心线。
   侧立式采用人体的基本站立姿势,比较自然,能保证内脏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和使有机体保持时间的工作能力,不易对躯干产生过分的屈曲和扭转,初学者和女运动员采用此种站立姿势比较合适。
( 2 )暴露式
   暴露式又称斜向站立式。基本要求是:两脚分开站在起射线两侧,两脚脚尖联机与靶的中心线约成 45 度角,右脚与起射线平行,脚尖紧靠靶的中心线。
   采用此种站立应适当宽一些。这种站式对加强拉弓臂的后背肌群用力有一定作用。由于这种站式在射箭时躯干扭转较大,参与工作的肌肉较多,所以必须使体重平均落于两脚,使两膝稳固不动,注意持弓臂指向及用力的主动性。
( 3 )隐蔽式
   基本要求是:两脚分开站在起射线两侧,左脚(左手持弓者)与起射线平行紧靠靶的中心线,右脚稍向后并取斜向站立,与靶的中心线约成 70 度角。
   隐藏式对加强前撑力有一定帮助,对身体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当弓举起后,人体的重心就发生向持弓臂一侧移动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躯干稍右转(脊柱回旋)会对保持身体平衡有所补偿,减轻骶棘肌的负担,使身体保持正中位,有利于技术的发挥。但是不利的一面是容易造成持弓臂肩部的耸起,破坏前撑直线用力,并且造成弓弦打臂的错误动作。另外,采用次种站立方法对加强后背肌群的哟那里也有不利的一面。
   根据竞赛规则的规定,现代射箭运动所采用的是立射射准,这样人体重心位于支点的上部,属于下支撑的不稳定平衡。鉴于两脚站立的稳定性是整个射击技术稳定性的基础,为了创造平衡条件,增加稳定成度,两脚站立可以适当分开一些,把身体重心适当降低,以获得理想的稳定角。运动员可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站立方法,但应有自己的固定的站立方法。
二、搭箭、推弓、勾弦、转头
搭箭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主要介绍以下两种:
1 、先将箭尾槽插入弓弦的箭扣部位,并将箭杆置于箭台上,然后把箭杆压入信号片下。
2 、先将箭杆压入信号片下,然后将箭杆置于箭台上,最后将箭尾槽插入弓弦的箭扣处。
使用直羽毛片的运动员,无论采用哪种搭箭方式,务必使主箭羽与瞄准窗右侧相垂直。
1 、推弓的基本要求
● 弓把与手的接触面应尽量小。
● 开弓后弓与手的压力方向应通过腕关节桡侧(尽量靠近关节中心)。
● 手指屈肌不要参与工作,并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
● 推弓的施力点要始终落在弓把的同一位置上,作到对位推弓。
2 、推弓的方法
● 低推法:弓把低在掌部,推弓的施力点在鱼际上,弓的压力落在桡侧关节上。手部肌肉和桡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程度可以相应减小。
● 高推法(用虎口推住弓把):此种方法的支撑点与桡腕关节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手和前臂形成一条直线,手掌不完全接触弓把,手指自然下垂保持手掌的水平姿势。采用此种方法,触弓的施力点比较集中,而且也比较接近于弓的中心部位。采用这种推法,在固定桡腕关节时需要较大的肌肉用力,推弓手容易出现不稳定情况,用重磅级弓的运动员不宜采用这种推弓方法。
● 根据桡腕关节与弓弦运动平面的相对位置,推弓法还可分为浅推和深推两种。
   浅推:弓把位于前臂纵轴的右侧(左手持弓者),全部负荷由大拇指承受。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推弓方法,有的运动员持弓臂弯曲,采取其它方法又无法将自己的肘关节从弓弦平面中引开(弓弦就不打臂了),只好采用这种方法。
   深推:持弓臂前臂前端较深地进入弓的平面,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固定桡腕关节的肌肉负荷。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推弓方法,但深推要适当,以防弓弦打臂。
推弓手的动作直接影响箭射出的方向,因而在平时的训练中不仅要做到合理,而且要做到认真,以保证推弓动作的高度一致性。
勾弦动作由食指、中指、无名指完成。大拇指和小拇指不参与勾弦。为防止其干扰,大拇指应自然弯曲指向掌心,小拇指可自然弯曲或自然伸直靠在无名指上。手腕要放松,并同手背连成一条直线。
勾弦时弦位于三指末指骨靠近关节处,箭在食指和中指之间,但拉弓的负荷均匀的分配到三个手指上。
勾弦的三指形成一个特殊的钩子,将弦勾住。勾弦手的任务就是勾弦,除将弓弦牢牢勾住外,不参与其它地工作,。因此,手的其它部位必须处于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否则勾弦手任何多余的紧张,都会给整个射箭动作带来许多不利因素。
做好推弓和勾弦动作后,在保持身体姿势不变的情况下,头部自然转向靶面。在选择头部最佳位置时,运动员出考虑到自己的特点外(如鼻子的高低、下颚的长短等),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 、转头后眼睛应向箭靶自然平视;
2 、颈部肌肉要自然放松,否则会对背部和肩带肌肉用力产生不良影响。
三、举弓、开弓、靠弦
   左手持弓,右手勾弦,头部自然转向靶面,眼睛平视前方,两臂举起,高度一般以使拉弓臂在眼睛的水平面上为宜,弓与地面垂直,箭要成水平并同拉弓臂的前臂连成一条直线,两肩自然下沈,调整呼吸,准星对准黄心或黄心垂直线上方的某一个固定位置。通常采用的举弓方法有两种:
1 、高位举弓
弓举起后,眼睛、准星和黄心垂直线上方的某一点连成一条直线。举弓的高度一般与眼睛持平。这种举弓方法在开弓前两肩能最大限度地舒展放松,背部肌群也能预先拉长放松,对开弓和开弓后的固定姿势都是十分有利的。
2 、水平举弓法
弓举起后,眼睛、准星和黄心连成一条直线。举弓的高度一般与下颌持平。
开弓是借助持弓臂的伸展和拉弓臂肩带(肩胛骨)内收的力将弓拉开,持弓臂对准靶心直推,拉弓臂在前者的同一延长线上直拉。
举弓稳定以后,利用两肩带肌肉的力量,采用前撑后拉的方法,延最短距离将弓拉开,。开弓的具体方法,有举弓动作来决定,如采用高位举弓法的运动员,在开弓过程中,眼睛不要离开准星以检查准星是否偏离了黄心的垂直线,是否以接近黄心,以使在弓弦到位的同时,准星也进入黄心。采用水平举弓法的运动员,就采用水平开弓的方法。在开弓过程中,除保持两肩沿水平方向用力外,还应保持准星在黄心内。
开弓是射箭基本姿势动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应做到:
1 、开弓要做到两准
● 拉距要准。开弓后,信号片应压在箭头的一个固定位置上,否则会破坏完成射一支箭整体动作的节奏。
● 准星要准确进入黄心。弓开满(即弓弦到位)时准星瞄入黄心,不进行第二次移动瞄准。
2 、开弓即要做到稳定又要做到果断
● 要稳定,是指弓举起后要有一个稳定过程。在开弓过程中,也要保持这种稳定状态。
● 要果断,就是要大胆果断地进行将弓拉开,开弓时思想上没有任何顾虑,古人云 “ 怒气开弓 ” ,也有这方面的含义。
● 另外,在开弓时要保持最初站立时的身体位置。
1 、靠弦的方法(勾弦手的定位方法)
● 颌下定位
基本要求:大拇指自然弯曲指向掌心,食指靠在颌下面,弓弦对正鼻、嘴和下巴的中央。
● 侧向定位
基本要求与颌下定位法相同,只是开弓后弓弦靠在嘴右角处(左手持弓者)。这种靠弦方法带有一定的补偿性质,一般用于前臂较短的运动员。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加大锁骨和肱骨的角度,使前臂的纵轴更接近于射箭面,这有利于后背肌群的用力。
2 、靠弦的特点
   靠弦动作结束的同时,即射箭基本姿势形成之时。这时最大的特点是各部分动作必须按技术规格要求完全就绪。因为靠弦动作的结束,接着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重要的阶段,所以靠弦动作一定要到位,否则会给下一步的动作带来破坏和干扰。
3 、靠弦-基本姿势的形成
   靠弦到位基本姿势就形成了,这是射箭运动基本技术中的重要的一环,是射好一支箭的基础。它是各部肌在开弓以后继续保持连续性紧张以平衡弓的张力,并且是各部肌肉持续正确用力的前提条件。
基本姿势形成,射箭运动的基本用力 ------- 直线用力也就形成了。
   直线用力,是指持弓臂向用力方向(靶心方向)前撑和拉弓臂靠后背肌群(主要是菱形肌和斜方肌中部)的积极牵引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形成了两个力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于一条直线上的力。
基本姿势形成以后,总的要求是:身体端正,体重平均落于两脚之上;塌肩舒胸,动作层次清楚,左右用力对称;整个动作自然轻松,稳定持久。
   古人对射箭姿势的要求是: “ 身法亦当正直,勿缩颈、勿露臂、勿弯腰、勿前探、勿后仰、勿挺胸,此为要旨,即尽善矣。 ” 还讲: “ 身端体直,用力平和,拈弓得法,架箭从容,前推后走,弓满式成。 ”
   从古到今,善射者都很重视基本姿势动作的训练,因为它是提高射击技术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得越牢固、合理、轻松、自然,就能越长时间地保持工作能力,随心所欲地去完成下面的各环节的动作。
   为了便于研究靠弦这一实时动作,可把靠弦的到位基本姿势形成时有关动作作如下分析:
● 持弓臂的动作
持弓臂动作的作用是:克服弓的自重,平衡弓的力矩,反抗拉弓臂的牵引,稳住弓,为流畅用力、精确瞄准创造条件。
   持弓臂前撑应做到肩、肘、手这三个用力点连成一条直线。古人讲 “ 肩、肘、手要直如箭 ” 就是这个意思。
持弓臂的用力特点属于静力支撑。前撑力的法力点在于肩,首先应把肩关节固稳、固牢,始终处于向目标方向正直前撑的状态。
   持弓臂的动作完成以后,从运动员背后看,推弓手应与前肩平或略高于前肩。从俯视图看,肩关节中心与箭杆的垂直距离应尽量短,使持弓臂接近与箭的延伸线。因为持弓臂肩关节角度(锁骨和肱骨的角度)的大小、肩关节中心与箭杆垂直距离的长短(力臂),对射箭技术的合理性都有很大影响。其角度越大,肩关节中心与箭杆的垂直距离越短,持弓臂就越接近于箭的延伸线,这不仅符合直线用力的原则,而且会更加省力,并对持弓臂在瞄准过程中及撒放后的稳定性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持弓臂动作用力的优劣,肩关节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按技术规格的要求,运动员的两臂在作动作时都有一个塌肩的动作。
● 拉弓臂的动作
拉弓臂动作的主要作用是:克服弓的张力将弓拉开,使弓产生形变,并保持持续用力。
   拉弓臂的动作要做到塌肩抬肘,即顺塌肩之势将肘抬起,不要硬抬。
   拉弓臂动作完成以后,从运动员正面看,其前臂应高于箭的延伸线。前臂和手腕都要完全放松,使前臂和手腕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腕部既不凸来也不凹进去。
   拉弓臂动作完成以后,射箭的基本姿势就确立了,这时瞄准眼瞳孔中心点、勾弦点、搭箭点、靶的中心点形成了一个面,这个面与地面垂直,叫射面。
   从俯视图看,拉弓臂前臂的纵轴应在射箭面上(在箭的延伸在线),如果达到这一要求,不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中证明,都是最合理的,因为它最符合直线用力的原则。
   在研究拉弓臂动作时,有两个地方必须注意:一是肩关节俯视角度的大小,二是肩关节中心与桡骨中心距离的长短。肩关节(锁骨和肱骨)的角度越大,肩关节中心与桡骨中心的距离越短,前臂就越接近于射箭面,越有利于后背肌群的用力,越有利于直线用力。
   射箭基本姿势形成以后,还应注意两条线;一是从正面看的箭的延伸线,二是从俯视角看的靶的中心点、搭箭点和勾弦点联机的延伸线。根据弓、箭和运动员相互作用的力学条件分析,俯视角的这条延伸线比正面看的延伸线要重要的多。所以,某些运动员特别是前臂相对较短的运动员,把拉弓臂肘适当抬高一些是比较有利的,目地就是为了使前臂的纵轴进入或接近这条延伸线。
● 身体姿势
身体姿势要保持正中位:身体中心的垂直线落于两脚之间,体重平均落于两脚之上,保持持弓臂与拉弓臂之间对称用力,使左、右两边的力量保持平衡,使身体姿势呈现出 “ 十字 ” 用力的状态,整个用力做到上下坐右无限伸展。
   从正面看,勾弦点的最佳位置应在重心垂直线上。
   从侧面看,人体要以踝关节为轴,身体略前倾,使人体重心垂线前移。前倾的角度可因人而异,但最大角度为前额的投影点不得超过本人的脚尖。在人体处于这种站立姿势时,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肩胛骨会自然内收,两臂也会自然后伸。这样就加强了后背肌群的用力,在一定意义上防止了 “ 内合 ” 力量的产生。总之,从侧面看要做到重心在前而力量在后。
   射箭的基本姿势动作形成以后,从前面看:推弓点、勾弦点、拉弓点肘关节中心点应连成一条直线。从后面看:推弓点、两肩关节中心点应连成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因为他们是直线用力的基础,只是它们不发生变化,就能保证直线用力的顺利进行。
四、继续用力
《继续用力》
继续用力是指开弓后肌肉不间断延续用力的过程。
   继续用力不是一个孤立的动作,它在完成开弓和基本姿势过程中都在不停顿地进行,随着瞄准的进行而不断地加强。具体是指:加强持弓臂的内旋前撑和拉弓臂后背肌群的柔和用力,即所谓 “ 舒展两肩 ” 的用力。它是整个射箭技术节奏清晰、稳健流畅的基础。
   目前射箭运动员所使用的弓上,都装有一个信号片。基本姿势形成以后,信号片压在箭头上的一个固定位置上,继续用力,不断增大拉距,将箭头从信号片下拉出,使信号片落下,发出声响。声响给运动员两个信号:一是拉距到位,二是撒放。
   继续用力过程中,应注意持弓臂的前撑力和拉弓臂的后拉力,必须同时而缓慢不间断地进行。它们应该是对称平衡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一、两臂在继续用力的过程中的工作状态
● 持弓臂的前撑力不应理解为向前的位置移动,而是负责前撑用力的肌群在不断增大抗力的同时,相应地增加肌肉的收缩力,使前撑力和不断增大的拉弓力保持动态平衡。因此,持弓臂的前撑并不是位置移动,而是指肌肉用力的变化,属静力支撑。
● 拉弓臂的后拉在不断增加肌肉用力的同时,有向拉弓方向位置的移动,这是拉弓臂在起用力过程中的特点之一。拉弓臂在其用力过程中的后移主要靠后背肌群(菱形肌和斜方肌中部)的收缩力,肘关节特别是腕关节周围的肌肉群应最大限度地放松,以防干扰后背肌群的合理用力及一些错误动作的产生。
要保证拉弓臂肘沿水平方向向后移动,拉弓臂的运动形式应与瞄准时间相适应,使肘关节作向心运动,防止肘下垂,以免造成力量 “ 内合 ” 。
二、继续用力与瞄准时间的关系
继续用力是和瞄准同步进行的,所以继续用力时间的长短应与瞄准时间相适应,在第一次相对稳定的瞄准时间里,拉响信号片应是最佳时间。
三、信号片的功用
信号片的功用有以下几点:
● 规范技术规格
运动员按照个人的技术特点确定了信号片位置,在以后的训练中,就应该以此去规范技术规格。当弓弦到位(靠弦)时信号片响了或未压在箭头预先规定的位置上,一般说明在技术规格上发生了变化。在此种情况下不应盲目去移动信号片的位置,应先从技术上找原因,以免打乱技术的连续性。
● 检查运动员的用力过程
信号片的第二个作用是检查运动员在瞄准过程中用力是否出现了停顿(这时从信号片上可以看出,箭停止运动或向前移动),检查动作是否发生了变化。按自己规范节奏,拉响信号片出现了提前和推后的情况都是不正确的。提前,一般是在完成基本姿势动作时出现了问题;推后,一般是在瞄准和继续用力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以此进行检查运动员动作的一致性。
● 撒放信号
信号片的第三个作用是撒放的信号。正常情况下,信号片响应是撒放时机的最后形成,即在信号片响的同时进行撒放。
   撒放动作是在瞬间进行的,其质量如何是决定箭命中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古代称其为 “ 画龙点睛 ” ,说明了撒放在射箭动作中的地位。
   正确撒放时的动作是:推弓和拉弓所产生的两个相反的力要平衡、协调,以勾弦点为中心,左右均匀分开,持弓臂随箭射出的方向沿射击面向前运动,勾弦手沿射击面向后运动,形成了一个自然协调的动作。
   撒放的方式,目前大多采用滑弦撒放。具体过程是:在持弓臂前撑用力的基础上,利用勾弦手三指肌退让的方式使弦滑离三指 / 由于后背肌群强有力的收缩,使拉弓臂形成复原的自然反作用力,所以当弓弦离开三指时,带动勾弦手沿射箭面直接向后运动。
   滑弦撒放是一种理想的撒放方式,目前被世界上广大运动员所采用。因为这种脱弦的方式和拉弓的用力是完全一致的,是拉弓用力的继续,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弓的能量消耗,使弓弦沿比较理想的轨迹讲箭推出。由于它的动力来源主要是来自拉弓臂的后背肌群,当弓弦离开手指时,拉弓臂反射性地向后退回,使之成为一个很自然、舒展大方和协调的动作。
   在正常情况下,信号片落下的同时,就是撒放时机的最后形成。射好一支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准确地捕捉撒放时机。撒放时机即各部分动作以完全就绪、各部用力已到最佳状态、准星已稳定在要瞄准的位置上、呼吸已基本停止、全身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心理上已感到这时撒放一定能射中 10 环,以上各条件成熟的同时,信号片也正好拉响。这些条件共同形成的时刻,就是撒放时机。
   在确定撒放时机时,其矛盾主要表现在信号片落下和其它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上。
   一是信号片拉响了,有的因素还未形成,这种现象所占比重不大。二是其它诸因素已经形成,信号片还未拉响,形成了 “ 等片响 ” 的现象,这种现象危害比较大,会影响撒放动作的质量。所以在形成撒放时机的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准时拉响信号片这一环节上。
撒放过程中个各部位动作的分析:
( 1 )当勾弦三指的末端关节小于 90 度时,才能将弓弦牢牢地勾住。在撒放时三指有一个伸指过程,其过程主要不是取决于伸指肌的收缩,而是取决于屈指肌的退让。退让得越快,弦在手指上滑动的时间越短,其效果就越好,动作就越显得干净利索。但手指的动作伸得再快,也赶不上弓弦回弹的速度,所以不等三指伸直,大约在 105~120 度时弦已离开了三指。
( 2 )拉弓臂
勾弦手的运动路线是由拉弓臂运动路线所决定的,拉弓臂的运动路线又取决于用力的部位。拉弓臂的向后运动是通过背部肌群的收缩来实现的。世界冠军美国运动员佩斯说: “ 只要有利于背部紧张这一点,撒放后手会自然沿直线飞到脖子后面。 ” 他还说: “ 我是用背肌的力量进行撒放的。 ” 由此可见,用哪一部分的力量进行撒放是需要特别注意和十分明确的问题。正确的撒放动作的原动力应在后背肌群,特别是菱形肌和斜方肌中部。掌握了这一条,就抓住了撒放的根本,就能避免 “ 松撒 ” 等错误动作的出现,也才能保证弓弦沿射箭面将箭射出。
拉弓臂向后运动的路线应该是这样的:从俯视图看,瞄准时最理想的姿势是拉弓臂前臂的纵轴在箭的延伸在线(箭得延伸线通过肘关节中心)。但大部分运动员达不到这一标准,而是拉弓臂前臂的纵轴与箭的延伸线有一定的角度。
拉弓臂向后运动的形式是以肩关节为轴进行的。在继续用力过程中,其运动方向是向箭的延伸线靠拢,使前臂纵轴接近或进入这条线。撒放时,拉弓臂沿继续用力的方向向后运动,使肘关节通过这条线达到预定的位置。
   从正面看,瞄准时拉弓臂的前臂应高于箭的延伸线,撒放时应沿这条水平线向后运动。
   从侧面看,撒放后拉弓臂肘关节应超过人体重心垂线。肘的运动止点应在这条垂线之后或之上。
   从以上要求可以看出,撒放时不能仅看勾弦手的运动形式,还要看拉弓臂的运动状况:不仅要看动作,还要看用力的部位及方向。
   撒放时还有一点应引起重视,就是人体略前移,做适度的补偿是有益的。具体动作是在撒放的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做适度的补偿,这不仅能避免后仰的错误动作,而且回加强直线用力,加强后背肌群的用力。这个动作要和整个撒放动作协调进行,从动作来讲不能大,从时间来讲要和撒放同步进行。
综上所述,拉弓臂动作应做到:
● 最快的速度。指信号片落下到撒放之间的时间,正确的撒放动作应是在信号片落下的同时进行的。
● 最短的距离。在撒放动作结束时,如果勾弦手是在耳根部位停止,那么从弓弦靠点到耳根部位的运动距离要求达到最短。撒放时出现的前送、下压、外扬及内扣等 “ 松撒 ” 的错误动作,都不能达到最短距离。
● 轻擦脖子。在固定勾弦手时,食指是轻轻贴在下颌下面,大拇指靠在脖子上,勾弦手向后运动过程中,食指仍要贴着下颌,大拇指也要贴着脖子向后运动,一直到达勾弦手的结束位置。
● 同样的速度。勾弦手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不能有快有慢,也不能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更不能停顿。
● 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结束。撒放动作结束时,勾弦手所到的位置应该固定。例如在耳根部位结束,则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应在这同一位置结束。
● 用后背肌群的力量进行撒放。
● 在撒放动作结束时,拉弓臂肘在保持相应高度基础上,应超过身体重心垂线(从侧面看)。
● 在撒放的同时,身体略前移作适当的补偿动作。
( 3 )持弓臂
持弓臂在撒放与发射过程中的作用是保持前撑的方向不受干扰。瞄准时,持弓臂处于开弓静力负荷的作用下,撒放过程结束,这一静力负荷即刻消失,进入发射过程。在发射过程中,持弓臂与弓、弓与箭都处在相接触中,这时持弓臂只能沿射击面的方向运动,任何上挑、下压、左右摆动的动作都是错误的,因为它改变了持弓臂的用力方向。
持弓臂的稳定性在射箭技术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如果稳定性不好,很难射出高水平,所以在初学时一定打好这一基础。
持弓臂的稳定程度如何,是由用力方向所决定的,要保持好的方向,主要在于保持不停顿的前撑直线用力,如果用力不积极或出现停顿,就为出现前撑用力的错误动作创造了条件。
检查持弓臂用力是否正确的方法:
● 看在撒放和发射过程中持弓臂的稳定程度。只要不出现上挑、下压、左右摇摆等错误动作,而是沿射击面方向自然、协调地向前移动,就说明持弓臂用力是正确的。
● 看撒放后弓向前移动的情况。目前多数运动员采用推弓方法,推弓时手指不参与用力,是自然放松的,手上套有护弓绳,撒放时弓会毫无阻拦地、自然地向前弹出。从运动员的本性感觉来讲,感到了护弓绳带着持弓臂正直向前运动,这就说明了持弓臂用力是合理的。
   撒放是一个关键性的技术环节,同时又是各技术的综合反映。所以要特别加强其训练,避免错误动作的产生。
《结束部分》
1 、动作暂留
● 保持撒放动作结束时正确姿势不变,射箭术语称动作暂留,暂留时间以秒为宜。它不仅是维持身体姿势,而且要把正确用力表现出来,这不仅强化了正确的射箭姿势,而且可使正确的用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一定意义上讲还可以控制箭的正确飞行方向。如果撒放时动作做的不好,但有一个正确的结束动作,也可祢补其不足,减少箭的偏差。
● 进行即刻反馈。即刻反馈在动作暂留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起射前的准备阶段已发出如何射好这支箭的指令性动作信息,当箭中靶,即刻进行反馈,及时总结这一支箭射的情况,并马上决定下一支箭如何射。反馈得越快、越及时,效果就越好。
收势是指一支箭起射过程全部结束时,将弓放下,使身体恢复到站立时的姿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曲弓射箭姿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