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太极拳被打趴后,咏春拳也被徐晓东挑战咏春拳视频打趴

徐晓东给太极道歉了!太极在湖南武术擂台有没有赢过? - 湘史拾遗 - 新湖南
徐晓东给太极道歉了!太极在湖南武术擂台有没有赢过?
      [来源:湖南旧时光微信号]       16:09:12
原标题:民国湖南武术擂台,最能打的是什么功夫
徐晓东道歉了!在网上曝光的一段公开道歉视频里,徐晓东称:“太极拳是很伟大的,是一面旗帜,我无比崇敬太极拳,我的恩师梅惠志是练八卦掌和摔跤的,我也是传统武术弟子。”这是否意味着踢馆事件终于或即将落下帷幕?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次踢馆事件。这是一场被称为1949年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太极实战。一方是早已退役的综合格斗选手徐晓东,另一方是自创门派的太极拳师雷雷,双方在微博上对骂约架一段时日后,终于来了一次决斗。可这场声势浩大的约战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太极宗师被极速打倒,耗时仅为5秒。作为中国普及程度最广的传统武术,太极拳似乎颜面尽扫。
却不尽然。5月4日,晨曦中,湖南烈士公园照例迎来了众多太极拳爱好者。一位保养得法让人难猜年龄的大姐,身着一袭玫红色中式练功服,在《葬花吟》的曲声中练着太极推手,娴静优雅,让人着迷。
第二届湖南国术考试现场。
湖南与太极,渊源深厚。民国时期,曾任湖南省主席的何键就是一个太极高手,他于1931年、1932年两次在湖南牵头举办了国术考试,自己更是在第二届国术考试中表演了太极推手。在那个尚武的年代,自然不乏高手之间的比试切磋,但“约架”的方式大多是以一封邀约函为开端,相比之下,如今未曾过招就先隔空对骂着实让人有人心不古的感慨。不过虽然民国时期的湖南乃至全国都兴起过太极热,但在各类国术大赛的比武中,以太极拳为专长的考生却鲜有胜利者。
撰文/储文静
湖南国术馆曾聘请太极大师任教官
太极拳究竟创于何时何人已无从可考。湖南马王堆古墓出土的文物帛画《导引图》上就有44个做各种运动的人像,有模仿熊走路的熊经图和鸟飞翔的鸟伸图,还有手持棍棒和抛球的运动图等。
近代著名武侠小说家“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曾在他写的《练太极拳之经验》一文中提到,他第一次听说太极拳这几个字还是1907年在日本听友人偶然提起,但那时并未得机会一睹太极拳的手法,直到1925年才在上海的一家拳社专门研习了几个月的太极拳。不久后回湖南,“在湖南找不着练太极拳的人,没有人和我推手,只好独自练习。”由此可见,1925年时,太极拳在湖南还属于小众娱乐。当时在湖南流行的是八拳、巫家拳等等。
太极拳在湖南的第一次推广高潮,与何键有关。除了在国术比赛闭幕式上亲自表演太极之外,1933年,何键主持的湖南国术训练馆先后聘请太极大师吴鉴泉的两个儿子吴公藻和吴公仪兄弟为教官。吴公藻在湖南一直待到何键调离湖南的1937年。1933年到1937年,四年时间,吴氏兄弟在湖南的弟子数以千计。
何键对国术的推崇并非“楚王爱细腰”式的个人爱好,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应该是映衬了那个时代洪流的大背景。当时的“国术”被置于“民族精神”的语境下表述,各省武术人士大力提倡国术,各地国术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这也是在当年国家枪不如人、炮不如人的现实中,稍慰国人自尊。
(何键在国术考试上表演太极拳。)
1928年10月,南京中央国术馆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国术考试。自清末废除武举之后,习武之人,再次得以登上全国舞台。那一年,抱着“国术是发扬民族精神”,而“国考为登选俊杰盛典”的态度前来观看决赛的观众多达5万人。
民国国术比赛,太极拳选手成绩不佳
随着政府对武术的提倡,各类国术馆也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南京国术馆中,分武当、少林两门。武当门即以太极拳为主体。
一边是一家家的武馆,一边是一次次等级不同的国术比赛,自然会让人对结果进行一番对比。国术考试时,报名者需声明曾练何种武术,以何种为专长。有意思的是,在一次次武术比赛中,声明以太极拳为专长的武者多未胜利。
靠拳脚说话的擂台,温文尔雅的太极总是有点不合时宜。1929年,杭州举行了一届全国范围的“国术游艺大会”。“国术游艺大会”以三局两胜制的擂台实战形式,孙禄堂、杜心五、尚云祥等权威武林大咖任评委,堪称民国武术界的顶尖水准。可这一次以太极拳去擂台比试的选手,四两拨千斤的功夫连现也未现,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全国的擂台上太极拳成绩不佳。在湖南,亦如此。以湖南两届国术考试来说,1931年第一届国术考试的冠军,是巫家拳师唐徽典。1932年的湖南省第二次国术考试,前3名即刘心潜、刘述、刘辉瓒都是新成立不久的国术训练所学生,也并未以太极为专长。
(王润生(右二)与刘百川等武术名家在任第二届国术考试评委时合影。)
既然从未在国术比赛中崭露头角,这一度让人怀疑太极并不能致用。对此,连太极拳的拥趸向恺然也不免心生疑问:“拳术从事比试,谁也知道少不了一个‘快’字。何以太极拳在练习的时候却是越慢越好呢?”
但慢慢地,他有了自己的体会:‘太极’二字,完全包括了这种拳术的意义。太极就是一个圆圈,太极拳也就是由无数的圆圈连贯而成的一种拳法。无论一举手、一投足,皆不能离这个圆圈。太极拳的招架便是攻击,攻击也便是招架。不能用太极拳的方法攻击人的,断不能用太极拳的方法招架。因为手手处处皆是圆圈。就在这一个圆圈之中,分一半是招架,一半是攻击。
向恺然认为太极拳除了不容易使用之外,在武术擂台上也并无优势。“因之练习太极拳的人,其好勇斗狠的习气,及希图尝试的心理,都不及练他种拳术的人浓厚。”在练习的时候,既不常与练他种拳术的作友谊比试,曾练过十年八载之后,已享有相当之名望,或已身为人师,益发不敢轻易与人比试了。所以,在1929年杭州那次“国术游艺大会”上,身在现场的太极拳宗师杨露禅的孙子、杨氏太极拳第三代正宗传人杨澄甫,眼看太极成绩不佳,却也默默忍了下来,没有出马迎战。
“北拳顾”“南拳柳”约架,没打成
“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错的,倒下;对的,站着。”电影《一代宗师》里叶问如是说。
那么,在民国的武术擂台上占尽风头的是哪些门派呢?
先来看看湖南第一届国术冠军唐徽典。唐徽典是长沙暮云人,自幼随父习巫家拳,后又随李青云学习罗家枪、大刀,从湘潭冯甫卿学巫家七步连针棍。1924年初,他在橘子洲曾击败两名英国水手,名噪一时。
湖南省举行第一届国术考试时,唐徽典已经47岁了。在武术擂台上,47岁已不再是一个轻松的年龄。
据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编的《衡岳漫话》记载,湖南省第一次国术考试于日至29日在省教育会中山堂举行。考试方法为散手对抗,不分类别级别,不分体重,将对方打倒在地即为胜。考试由省主席何键主持。因是第一次举办,没有经验,且公布太迟,多数县来不及选优参加。仅有长沙、浏阳、平江、湘潭等少数几地119名代表参加。
经过数轮比试,冠、亚军之争在唐徽典和陆占山之间进行。陆占山是宝庆人,时任四路军技术教导大队国术教官,身高体大,习北派拳。而唐徽典习的巫家拳属南派拳,这一南一北的终极之战自然是牵动了不少人。
二人打擂开始,省教育会中山堂内人山人海,均欲一睹其风采。陆占山一开始,便以猛虎下山之势猛攻猛打,唐则左逃右避似难抵挡。观众不时发出笑声,更有人私下议论:唐徽典不必打了,不如自认亚军,以免受伤出丑。然而擂台比武,瞬息万变。当陆占山看准时机使用其绝招时,唐一闪身,人即向后滑出。唐随即抓住时机使出“罩掌”“倒肘”等招式,借其力一手托着陆的腰部,一手以罩掌按其颈部向上,一抛,陆悬空一个翻身,跌在唐身后一丈余远的地上。
除了唐徽典在此次比武中取得冠军之外,另一位巫家拳门人黄忠义也获得了第三名。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赛共取名次十六名,巫家拳门人就有六人打得名次。也因此,唐徽典成了长沙国术所教官。
第二届的国术考试,虽然前三甲是三位姓刘的国术训练馆学员,但最吸引眼球的却是“南拳柳”与“北拳顾”的对决。
1932年9月中旬,长沙拳师柳森严与湖南国术训练所总教官顾汝章之间的“约架”。
柳森严自称6岁就随长眉道人到四川青莲山学武。他“常挟着一把很大的红油纸伞,西装而赤脚革履”,坊间对他“反手接飞镖挡暗杀”一事传得神乎其神。不过他常打着峨眉派的招牌耀武扬威,一家一家地去收商铺保护费30银元-50银元不等,也经常在长沙武林中挑衅闹事,一些武林人士多有不满。新中国成立后,因作恶多端,柳森严于1951年被枪决。
顾汝章则是北拳的著名代表,江苏人,年少习武,经杜月笙介绍,来湘教何键太极拳。
在“约架函”中顾汝章说:“(听说)足下将在国术考试之前偷偷离开长沙,来避免暗杀?”柳森严则高调宣称“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一消息被《湖南通俗日报》《大公报》等争相报道,新闻见报后,引起了大的轰动,全国各报都纷纷转载,柳森严成为当时全国的新闻人物,红极一时。
两人很快签了比武协约:时间定在湖南第二届国术考试开幕当天(10月1日),考试单设一场柳顾二人比试。但是,这个“单设一场比试”的设想,被何键否决了。但他特批给了柳森严参加国术考试的资格,依照赛制,柳森严和顾汝章将在考场上碰面。
(教何键太极拳的顾汝章。)
10月1日,国术考试如期在中山堂开幕。应考者280人,观众一万多人,大部分都是为了看南北之战而来。可是世事难料,因为柳森严与一位北拳选手对阵时,裁判辛健侯出手打了柳森严两拳,导致南北两派的矛盾公开化、扩大化了。何键最后决定,只准本省籍选手上场,不许外省籍选手参赛。众人期待的“南拳柳PK北拳顾”,并没有演成。柳森严在随后的比赛中被国术训练所的学生宁德生打翻在地,最后的名次为第16名。
国术考试上,柳森严与对手比武。
民国的这几届比武大会也足以证明,不管约架时挑战书写得多么气势宏伟,但到了擂台上,冠军终归是靠一拳一脚打出来的。
[责编:胡泽汇]新湖南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徐晓东真的打赢了咏春拳大师?抛开量级谈输赢的都是耍流氓 -ZAKER新闻
冷兵器研究所
编者按:最近,喜欢搞事情的"搏击狂人"徐晓东先生又搞事情了。在承德的拳能出击擂台上,徐晓东和昌华咏春堂的丁浩,徐晓东必图拳馆的拳手熊呈呈和丁浩的师父余昌华,分别进行了现代搏击对抗咏春拳手的比试。相关媒体对于这两场比试的新闻标题是这样的:《咏春拳大师遭徐晓东暴打!》很自然,这两场比试又掀起了"传统武术不敌现代搏击"、"传武根本不能打"的舆论热潮。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两次比试呢?▲徐晓东对抗咏春拳新闻视频首先,本文一直用"比试"这个词而非"比赛",是因为双方既没有称体重打,护具也不相等,也不是在擂台上打的对抗,压根算不上是正规比赛。先说,熊呈呈和余昌华的比试。拳击手熊呈呈因为右臂骨折,手臂内有钢板,无法承受过大的打击,所以独臂对抗余昌华。双方打了两分钟,期间没有击倒,按点数来说余昌华手脚并用更占便宜,但是最后余昌华打击后脑犯规应该扣了不少分数,最终裁判宣布熊呈呈获胜。从这场比赛来看,熊呈呈非常灵活,抗击打能力也不错,最终只打了2分钟,就在对方犯规扣分的情况下,凭点数胜利,熊呈呈确实赢得光彩。拳击这门格斗技艺对于习练者步伐训练与灵活度的提升真是有独到的地方。但整场比试中,熊呈呈也并没有展示出压倒性的优势,拳击没有踢法,也谈不上让对方双腿,毕竟规则也没有限制熊呈呈使用踢法。虽然只是单手,但是熊呈呈是90后,而余昌华是70后,双方年龄差距过大。正所谓"拳怕少壮",这本身就是熊呈呈在占余昌华的便宜。整场比试最后余昌华犯规肘击熊呈呈后脑,熊呈呈只是低头硬扛,依靠裁判拉开两人才结束对抗。真要不计后果的进行搏杀的话,其结果真的很难说。而且有意思的是,余昌华被爆出是《叶问》电影火了以后,才蹭热度出道教授咏春拳,而且自称师承香港的著名咏春派传人黄框中先生。但是也被网友爆出黄框中先生本人的聊天记录,明确说明并没有收余昌华为弟子,只是教了余昌华咏春的原理和怎么自己练习,根本谈不上师承。同时,黄框中先生武馆的每一位学员,只有在"取得教练员资质并拿到教练员资格证书"的前提下,才被允许开馆。然而,余昌华并没有考到任何证书就自己开馆授徒。▲余昌华丁浩有着这样的师承,竟然被媒体称为咏春拳大师。真不晓得是大师这个词太廉价,还是媒体在搞捧杀?当然,本文重点还是要讲徐晓冬与丁浩的这场比试。显然,他们的比试观赏度更高些。丁浩首先攻击,徐晓冬一度防守硬扛;然后徐晓冬反击,丁浩被数次击倒,然后数次顽强地站起来继续对抗。虽然事后裁判宣布的是平手,但实际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徐晓冬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通过比试的视频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徐晓冬无论身高还是腰围都远超丁浩。丁浩被击倒后坐在地上时,腿甚至看起来细得能羡慕死不少女生,双方体重仅仅依靠目测都能看出至少相差15KG以上。即便按照徐晓东练习的综合格斗的比赛公斤级划分规则,两人也至少差了2个公斤级以上。如此大的体重差,即便在MMA综合格斗比赛UFC早期,只有四个量级的时候,也属于不同的量级。所以在体重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下,目前任何正式比赛都不会让他两人同台竞技的。因为体重越高越占优势,毕竟体重高的人肉厚骨架大,这就注定比瘦弱矮小的人力量更强,同时肌肉越厚抗击打能力也更强。这也是为什么在比试中,丁浩频繁攻击徐晓冬,但是难以造成很大伤害,徐晓东甚至站着让丁浩随意击打都无法破防,然后依靠体重频繁地将丁浩扔到地上。其实,比试期间,徐晓冬并没有展露出多少MMA的格斗技巧,只是不断地给大家展示体重高的人可以怎么欺负体重低的人。虽然咏春拳没有摔投的技法,但是即便咏春拳有摔投的技法,凭着这么大的体重差距,丁浩也很难将体重远高于自己的徐晓冬摔倒。而依靠体重差距把一个比自己轻至少15KG的人抱起来,即便是没有专门练过力量的女生都可以做到。比如林志玲抱郭敬明。也就是,如开头所说,这根本算不上一场公平的比赛,只是单方面依靠体重优势,来耍猴般地调戏对手。而任何智商正常的职业选手,都不会对方挖坑自己就跳下去,然后让对方把自己当猴耍的。就如孟子所说:"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比如徐晓冬以90公斤的体重曾经挑战过48公斤级奥运拳击冠军邹市明,也曾经挑战过73公斤级的武僧一龙,但是均未得到应战的回应。因为很明显,职业选手只要智商正常就不会接受这种不公平的比试。丁浩明知比试并不公平,但依然进行对抗,如果不是为了炒作或给对方当托,那只能说是对自己过度自信到盲目的程度了。反正有句老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邹市明其实。传统武术到底能不能打的争论由来已久。近些年反传统的思想十分盛行,但凡是传统的东西,一定都是假的,都是糟粕,都是骗人的。传统武术根本不能打,中医根本不能治病,都是骗术,四书五经都是封建糟粕……在这种思潮下,传统武术无疑首当其冲被不断地拿出来说事。只要跟现代搏击对抗,打之前从来没人知道这是谁的习武者,打输了立刻变成"传统武术大师",被现代搏击暴打。而且即便如此不公平的对抗,依然有大量的人喊,体重差距大有什么关系,咏春拳不是号称以弱胜强四两拨千斤吗?对此,估计咏春拳的祖师爷严咏春怕是要掀开棺材板,来一套"否认三连"了。毕竟身大力不亏、一力敌十会才是传统武学正理。编者注:如果有人要问,练传统武术打擂台的时候,没有所谓称体重一说。你守擂做擂主,下面跳上来一个高你一头宽你一膀的,怎么办?总不能把手一拱说:"对不起,这位好汉,我这设擂台只打身高一米八以下的、体重轻于一百六十斤的……"根据soongone网友的介绍,他向老辈人请教过这个问题。答曰:"比兵器吧!拳怕少壮,棍怕老郎!"其实这也是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理念,器械相对拉平双方身体素质上的差距,体质弱的一方也不用担心自己破不了对方的防。当然,着甲情况另算。典型例子就是《权力的游戏》里魔山与红毒蛇的那场决斗。实际上,也并非没有传统武术利用规则打赢现代搏击的比试。去年就有使用醉拳的选手打赢自由搏击选手的比试视频流出。在视频中,同样可以看到双方体型有差距。虽然体重差要比徐晓冬和丁浩的体重差小得多,但是也是有差距的。身材更胖大的醉拳选手数次击倒自由搏击选手,虽然没有彻底KO,但是胜负也非常明显。这种比试之后,也没有传统武术爱好者疯狂吹捧自由搏击不能打,醉拳最厉害,输掉的自由搏击选手是格斗大师等等。因为这根本是不公平的比试,不值得去炫耀。总之,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非常多的格斗比赛,有人赢就有人输。尤其这种连比赛都算不上的商业炒作的比试,那就更多了。拳击输了,该练拳击还是一样练,自由搏击输了,也还是该练自由搏击依旧练。可为啥当传统武术输了,有的人恨不得连传统武术去自刎谢罪,或是必须要洗心革面改练现代搏击以谢天下呢?其实说到底,做事待人习武比试,平常心最重要!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o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女性的格斗能力到底强不强?遭遇持刀凶徒突袭该如何应对?
原网页已经由ZAKER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头条新闻12小时前
头条新闻12小时前
解放军报融媒体13分钟前
河北长城网2小时前
腾讯新闻10小时前
头条新闻12小时前
环球网26分钟前
央广网昨天
环球网昨天
环球网4小时前
闪电新闻昨天
新华社新闻昨天
环球网昨天
解放军报融媒体昨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晓东秒杀咏春拳拳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