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气功是科学气功 李嗣涔pdf的

智能气功科学概论(46)——智能气功与其他气功的区别B
三.强调主动运用意识
主动运用意识,在传统气功中没这个名词。传统功法里强调清静、自然,正宗功法讲入静,入静后使身体里边按自然规律让它自己发生变化。至于说主动运用意识,一般用导引和一些具体功法。比如拿周天功来说吧,如果是有为地、有意识地去转周天,这就认为不是正宗了。在传统功法中认为虚静自然是最高尚的。智能气功强调主动运用意识,按照传统功法讲,它又是属于左道旁门的范畴。我已讲过好几次了,智能气功好多地方类似左道旁门。古人练功说要清静,不要有为。(我们讲主动运用意识,这也是有为的,有意识去做的都是有为的,过去是反对的。)如果我们把古人的功法认真推敲一下,没有哪一种功法不是主动运用意识,他们只是藏头露尾不敢正面讲就是了。过去的功法比如道家正宗,练丹道功的,他们运周天认为是自然法门,高(上)的正宗,入静安定之后身体里边起变化,然后随着变化去做。他们讲得很冠冕堂皇,如果我们认真一分析,拿道家正宗龙门派(丘处机他们这一门派)来讲,一旦出现采药运周天,运周天的时候都是有为的,最复杂、最精密的,还要按照一定的位置,一吸气从哪到哪,一吸气从哪到哪,位置一点儿不能差。这本身都属于有为的,并不是自然运行。而且他们在运大周天的时候,还要做个半圆的木馒头,坐着把会阴穴抵住,用木夹子把鼻子夹住,这不都是有为的吗?不仅是有为的,而且是有形的。另外道家功到高级阶段(开天门)就要婴儿出窍,出去一步赶紧回来,收起来;下次再出,出去两步收起来;以后五步、十步、百步、千步,三年这么搞。这不都是有为的、有意识地做的吗?其实传统功法都是这个样,都是要用意识的。有的人讲清静功法、自然功法不用意识,一用意识就错了,说有为地用意识是给意识带上了笼头,拴住了,不对了。说清静功法就应该随便,任其自然,自然功嘛!这个功听起来好象不是主动运用意识,其实练自然功也必须明了道理,老师先讲理论,把理论讲一讲之后让你不知不觉地按照理论去做。如果说他不是主动运用意识,不强调这么去做,随随便便,那不练功的人最随便了,整天睡觉最随便了,为什么这不叫练功呢?为什么不出本事呢?这说明自然功、自然法门也是让你不自觉地懂得道理之后下意识地、潜意识地按老师要求去做,也在运用意识。过去道家最正统的、最正宗的功法是这个样子,不是正门的功法,象导引功法、服气功法、都在主动运用意识,但是他们也不敢承认它们主动运用意识。道家功法没有一家敢承认主动运用意识。智能功强调运用意识并不是我们的发明创造,主动运用意识古人就有,但是,他们不敢正面提,就怕落到左道旁门里去。这么一来就使得主动运用意识这一很关键的内容被忽略了,所以使很多人练功练不上去。道家功是这个样子,佛家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佛家功禅宗是最讲究自然的,不能有一点儿心意,一有心意就坏了,要破除心念。可是破除心念本身这不也是运用意识嘛!如果你没有破除心念这个想法,“我要让精神安静,什么都不想”,你这个“什么都不想”的念头本身就是主动运用意识了。所以传统功法里边,无论哪一家功法里都贯穿了主动用意识,使自己思想趋向于符合练气功的要求,使意识活动达到一定的境界里边去,这是个根本点。没有这样的功法吧:你去练功,随随便便,越乱越好,乱七八糟,随便怎么想都行!能有那样的要求吗?没有。需要你心念专一、清静,要这样去想,这样去做,这种规范化就是主动给你规定了要求。如果我们懂得了古人的功法都是在主动运用意识,那么我们智能功提出主动运用意识,实际上等于抓住了古人练功的一个根本要点,或者是关键,或者是核心,或者是精髓。抓住了主动运用意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智能气功不怕别人说是左道旁门,我们就得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把古人气功里边的真正的精华拿出来,处处强调主动运用意识。不过智能功主动运用意识不是让你随随便便去主动,主动运用意识是按照人的生命规律、自然的规律,使我们的生命活动符合这个规律,你怎么样运用意识去支配生命活动,生命活动都可以按照你这个支配去出功夫。如练武术有练硬功的,刀枪不入;有练软功的,骨软如绵,拿刀一扎刳哧(kuchi)扎进去了,一拨出来又长上了,怎么练都行。但是有一点,就是这些东西符合不符合生命运动的规律,是往高层走呢,还是维持在现阶段,还是往低层走?你符合生命规律了,可是规律不能使之往高层走,也就违背了人类向前发展的总的规律。过去少林有些人功夫很好,但活五六十岁就死了。这么练,练出天大的本事来,力量很大、几百斤、一两千斤,咱们也不干。只活五六十岁,那么咱们要求活一百多岁的志愿怎么达到?所以主动运用意识还要看一看符合不符合生命运动规律,符合不符合健康长寿、开发智慧的总体要求。智能气功主动运用意识是按照这个规律来安排的。练气功自然法门,入静之后没有杂念了,说明生命活动脱离开意识的干扰,这样生命活动就能自然进行,消耗的气就少了,这样就能练出功夫来。我们懂得这个规律,使意念活动符合这个规律,那个生命活动虽然不是自然进行的,但它是按照这个规律来发展强化的,这样人的生命活动的功能就会更强了,生命力就更加强了,进步得就更加快了,比自然进行要快多了。当然,能不能正确地去做,也还是个关键问题。我们说智能功主动运用意识,要精神集中,按照练功要求去做,可我们有不少同学,在练功时不能精神集中,不去主动运用意识。如捧气贯顶法要求,一推推到天边,想天边,一收收回体内,想体内。他是一推不想天边,一收不想体内,光推、收,推、收,没有按规律去做。我们智能功是按照生命运动规律去主动运用意识,使我们的意识活动和生命规律合而为一,达到转化生命运动的效应,这样练功就快了。
智能功正面强调主动运用意识,还由于我们要搞气功科学,要给人发气治病,给人查病,还要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象这些实用过程都必须主动运用意识。如给人查病,不主动运用意识能查得出来吗?你不想给人治病能治得了病吗?搞各行各业的生产,不去主动运用意识就更不可能。如搞农业增产,不同的生长期发气的意念不一样。拔节期发气,“拔节要快,杆儿要长得粗、长得壮”;扬花时,“开花要多,结籽要多、要大。”开花时你要意念“拔节要快”,意念用错了就不行了。所以智能气功从练功到应用,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主动运用意识。捧气贯顶法的一收一推,一开一合,形神庄的十节动作,五元庄的发音,都得主动运用意识,超常智能还是主动运用意识,没有一个不是主动运用意识。所以我们要敢于正面讲主动运用意识。别人讲我们是左道旁门,我们就说你也是左道旁门,我也不管你是哪一派,你就是左道旁门。为什么以后咱们每家功法都得说点呢?哪一派是怎么回事情都说一说,你这儿不也是主动运用意识吗?跟我们一样。我们是明着说,是光明正大的,你们是遮遮掩掩的,不敢讲,偷着做。这就是第三个不同点。
四.强调群体效应
这又是一个根本问题。过去练气功都强调清修独炼,脱离人世,在练初级功的时候都是自己闭门修道,只是到了高级功的时候需要找几个陪伴,给服务生活(吃饭、穿衣、自己不能干的一些事),练功一入静了、别人得看着你,别人看到你要死了,赶紧敲钟,“当儿,当儿,当儿”,把你叫回来。此外基本上都讲清修独炼,怕别人干扰。智能功讲群体效应。智能功尤其强调动功,原因之一就是要搞大家集体练,人越多效果越好。群体效应场,用通过组场的形式来发挥作用。组场就是气功师通过用意念把大自然界的气往场里边聚,把场里边的人的气、意念一同步,在里边一转圈儿,连成一体,三个力量(气功师的力量,大家的力量,自然界混元气的力量)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气场。这个气场是智能气功一个独特的内容,组场的群体效应已经用到各个方面,首先在练功,集体练功大家动作统一,意识统一,大家都有组场的概念,都来组场,往这个场里灌气,气场非常强,很快就起来。有些病号在家里边很难受,可在这儿练功,练两三个钟头能坚持下来,什么道理?关键是场的效应。而且人越多,动作越统一,意念越集中,效果越好。这点和古人又正好相反。古人是人少安静,咱们是人多、热闹。有人说,哪有搞气功不入静的,就那样一群人在一块儿哄,还喊推——,拉——。是的,这是我们处于清醒状态的精神集中、意志统一,实际上比过去那种昏昏沉沉的所谓入静要好多了,目标明确得多了。我们智能功就是要敢于讲这个问题,敢于讲组场的群体效应气儿来得多,混元气聚得大,力量强大对练功有好处,对周围有好处。要是单个练效果就差些。古人练功时也会自然有个气场在起作用,可他们那个时候不认识,有的山里、庙里的和尚、老道有本事,山里庙里的果树都长得旺盛。我记得清朝金盖山的闵小艮写过,金盖山里几个老道本事比较大,山里果子比别处结得大,一年结两季,而且游山的摘果子吃,病也能好。什么道理呢?这是气场的作用。他们以为是神佛保佑,其实是群体效应。他们那时没有认识这个规律,没能够讲清群体效应,这个作用也没有能够很好发挥。其实古人一个山里几千和尚老道,还有外来的和尚老道,他们都出家修炼几十年,如果那时候懂得一块儿组场练功夫,那就了不得了。咱们学校养鱼池比外边养鱼场的鱼要大一半,7月份买的鱼苗,10月份出来,快长到1斤了,外面一年也长不了1斤。什么道理?还是群体效应啊!咱们练功有个大气场,那些鱼长得也快。中国医科院杨子彬教授昨天又来了,又做了一批关于组场的群体效应的试验。最近要开中国人体科学国际博览会,会上有份量的内容多是咱们智能功的(医科院搞的材料),20块展板,咱们占了4块(有些材料我们还没往外拿),这里边包括我们组场群体效应的试验材料。所以我们要重视它、宣传它。开展工作好的地方,都是强调群体效应好,一搞群体效应就解决问题了。哪个地方如果不会组场强调群体效应,智能功的威力就显现不出来。智能气功最根本的特点是混元气理论、组场,两大威力。我们的理论体系完备,我们的组场有威力。一个是理论体系完备,一个是功法有威力:有理论上的,有实践上的,把这两个突出出来就解决问题了。我们强调群体效应是有多方面的内容根据的。虽然我们还说不出气场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通过实际效果把它反映出来了,它的规律越来越深入地被我们掌握了。形象地比喻,气场就好比一个大磁铁周围的磁场,放一块铁到里边慢慢就磁化了。在这个气场里练功很快长本事了,治病病很快好了,农作物增产了……你不用这个气场就不行。
组场最根本的是意识,大家意识要统一。首先要使对象和组场人的意识同步、统一起来。怎么统一?你光喊“注意、集中”不行,要想点儿办法。“练功的学员们端身正坐,百会上领,下颏回收,两眼轻轻闭合”,好了,他就安静了。要让他安静,得有点事儿让他干一干,发布命令要他一干事就不说话了。发挥群体效应,在哪儿都行,干什么都行,但不同场合需用不同的方法。原来石家庄宣传部长(现在调教委去了)开宣传会,一般开会秩序都不好,上边讲,下边嘎嘎嘎的。他想庞老师搞组场,咱们开会也搞个组场,开会他带意念:安静、组场。他一发言,欸,挺安静,因为他讲的内容也新颖点儿:“办公室”什么叫办公室,你看这个“辦”(办的繁体字),辛苦的辛,两个辛苦中间加个力,你们办公室得努力干工作,不光是辛辛苦苦,还要把力量加进去。辛苦加力量这就是办,拿这个来为公就是办公。“室”字上边一个家宝盖,下面一个至字,到了家里面了,人家来到咱办公室就和到了家一样。他就这样七歪八拐讲了些新鲜词,大家挺高兴,吸引住不讲话了。强调群体效应,到了任何地方,只要那个地方有群体,把群体调动起来,都有个群体效应。能不能发挥智能功组场的强大效应,就看你能不能把大家调动起来。组场时每个人精神集中了,一发意念就同步了。
以上这四点是我们智能功与其他功法的四大根本区别。后边讲了智能功发放外气不伤丹田气,不用丹田气还长功夫,这也是一个内容,讲九大特点时讲了,这儿不再讲了。
Ⅲ、练智能气功的效用
关于智能气功的效用,这个问题在前面第二章已讲过了,不再专门讲了。练气功会有不同层次的效用,如祛病强身、益寿延年、健美身心、开发智慧、陶冶性情、涵养道德、开发潜在智能……这些效用归纳起来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病理层次上的效用,一练功病好起来了;一个是正常状态下的效用,普通人一练功身心能够健康,能够强化;再一个就是超常智能层次上的效用,练气功能练出超常智能来。不同的功法可能在某一方面有它突出的地方,智能气功在这三个层次方面、在各个练功效用方面都比较突出,所以练智能气功的效用就把练气功的效用都包括了,练气功有什么效用,智能气功都有。原来我们还没这么公开讲,想尽量减少、避免非难。智能功正式出了教材,正式开始讲课了,就得这么讲了。别的功法是这个功法这儿突出,那个功法那儿突出,我们现在讲智能功在各个层次上都突出(以前的说法是都有效用)!
再有,以前我们讲练气功选择功法,可以根据某个功法的效用和你的练功目的来选择。现在我们讲,智能功什么效用都有,你什么目的都行,到智能功来就得了,也甭选也甭挑。我们这儿什么产品都是优质的,什么都行。智能功治病也行,健身也行,开发超常智能也行,都行,你为什么目的都可以来。这是智能气功功理功法的特点决定的。这几年智能功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抱着什么目的来都行啊!你就别抱着“坏呀!我死得快点儿”,“我想得的病多点儿”,“我想瘸腿瞎眼”(笑),这些这儿不行。真是为了一个健康的、为了好的目的都可以来这儿,哪个层次都行。
第三节 如何健康地发展智能气功
我们为什么不说如何健康地发展智能气功学,而说如何健康地发展智能气功呢?因为从目前来说,我们只要把智能气功健康地发展了,智能气功学就自然而然地发展了。一开头我们就讲,智能气功、智能气功学、智能气功科学是三位一体的,是个整体。智能气功在编创的时候,智能气功科学和智能气功在某些意义上、一定程度上就是相等的。智能气功就是练功夫,而智能气功科学包括智能气功应用。二者内容虽不同,但它们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从目前来说,我们要想更好地开展智能气功工作,就必须按照智能气功科学要求的全部内容去做,因此,只要把智能气功健康地发展了,智能气功学就自然而然地发展了。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从几方面说说如何健康地发展智能气功。
Ⅰ、认真贯彻执行智能气功的总方针、路线
这些年通过广大群众的实践,我们把智能气功总的方针、路线和指导思想作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归纳。80年刚开始搞的时候,我们首先提出了功理、功法、功力、功德四个并重;要讲团结,讲科学。以后,慢慢地从实践当中摸索、总结,大家共同研究归纳出智能气功总的方针、路线。就是:“一个宗旨”、“两个高举”、“三项原则”、“四项指标并重”。“一个宗旨”是整个方针路线的纲;“两个高举”、“三项原则”、“四项指标并重”则是为了更好地全面地贯彻落实智能气功这个总的方针、总的宗旨精神制定的措施,是来实现这个纲的。在这里我们主要讲怎样理解好宗旨,把这个宗旨落实下来,这是我们搞好智能气功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
智能气功的宗旨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对传统气功进行深入挖掘,反复实践,锐意创新,使古老的气功科学化、社会化、群众化、生活化,变人类自然本能为自觉智能,使人类从生命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促进人类文化向更高级阶段跃迁。”
一.指导思想
首先指明了智能气功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同学们会问:“搞气功科学为什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作指导?”因为我们要搞智能气功,现在不可能用别的哲学思想作指导。那么不提哲学思想作指导行不行?我说:不行。你只要搞科学就必须有一定的哲学思想,就是没有学过哲学,不等于没有受过哲学思想的影响。因为哲学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形成社会意识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在社会领域当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都贯穿着一定的哲学思想,你只要生活在人间,生活在社会当中,就一定有这种或那种哲学思想,没有任何哲学思想是绝对不可能的。同时哲学思想是指导我们一般的科学思想方法的一个根本内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必然受到哲学思想的指导。咱们搞智能气功,把这个问题明确起来,就能自觉地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来作指导。为什么要用它作指导?这是正确对待气功事业本身的要求。正确对待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待历史;一个是对待现实,当然也还包括对待未来。对待历史,就需要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历史上气功各门各派,他们为什么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出现,找出它的规律,这是第一;第二点,我们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传统气功,正确评价它们在历史上的成绩和不足,既不能和盘托出全面继承,也不能全面否定。我们对待传统气功怎么样才能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呢?这里面就要有一定的指导思想了。好与坏拿什么作鉴别手段呢?用各家功法鉴别不了,很多古气功书上这么写着:“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各家气功都说别人是旁门,自己是正门。用历史所谓的“经典”也不能作为依据。现代科学呢?前面讲过了,气功和当代科学的方法学、方法论基础都不一样,因此,当代科学也不能作为衡量传统气功的取舍标准。用中医理论行不行?也不行。因为好多功法不讲经络气血,而且我们认为,经络气血理论本身还需要修改,怎能拿它作衡量标准?显然,现有的科学都不能作为传统气功取舍的标准。我们必须升高到哲学高度,用哲学的观点来指导,而且只能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因为其它哲学,如现代西方实用哲学等,都有它的片面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才能看到事物的整体联系,和事物的发展规律。当然,在实践中需要把这些哲学观点,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地应用。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如果拿条条去套,就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活就活在它的灵活性上。我们编创智能气功,发展智能气功,都不能离开这个根本武器。咱们智能气功编创的时候就是按着这个指导思想编下来的。所以,智能气功的功理、功法全部理论都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如果同学们认真把几本智能气功科学教材学完,就可以不知不觉地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了。因此,我们说辩证法和唯物论是智能气功的生命线,这一点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如果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对传统气功进行真正的继承,更不能使气功这一文化瑰宝发扬光大起来。
推荐阅读(直接点开即可):
↓↓↓点下面阅读原文可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海天一色,海阔天空
字号:大 中 小
灵魂这个词很可能也是人体器官或功能的直接描述,但它所反映的含义却不是我们现在所能准确把握的,正如我们无法把握中医藏象及气血、经络等名词一样。 &--------------------------------------------------------------------------------&&&&&&&&&第三节 道教《道家》的精华&--------------------------------------------------------------------------------&&&   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人征服了犹太人地区,并强迫犹太人改变宗教信仰,许多犹太人因拒绝改变信仰而被希腊人残酷地杀害了。有一位犹太人母亲,她生育了六个孩子,其中的五位因同样的原因而被杀害了,当希腊人让这位母亲劝最小的孩子服从征服者意志的时候,这位可怜的母亲对小儿子说:“跟你五个哥哥一样勇敢地去死吧!将来复活的时候,我会把你们一起领回来。”孩子死了,这位母亲也跳进了熊熊的火堆。  这是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无疑来自于宗教。在以后的历史中,犹太人奇迹般生存下来,肯定与这种精神有关。  公元70年,犹太人再一次被罗马帝国战败,圣殿被毁,《圣经》被烧,没有了国土,没有了文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流浪民族,先后历时竟2000多年。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德国实行残酷的排犹主义,到1945年,不到七年的时间里,居住在欧洲的1200万犹太人被杀害了600万。但不论有多大的灾难,犹太民族既没有屈服,也没有被其他民族同化,终于迎来了1948年以色列的建国日。  正因为有这样不死的民族魂,犹太人在被迫流亡的2000多年里,却创造出了不朽的文化奇迹,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依德、海涅、卡夫卡……这些名字就像他们所代表的宗教一样,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一部《圣经》被世界共享了近2000年。如今,在以色列国,科学的发明名列世界前茅,在每见万名居民中,美国有科学家、工程师70人,日本有56人,德国有48人,英国有28人,而以色列国却有135人之多。  稍有一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北方地区从历史上讲就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舞台,有数不清的民族在这个舞台中渐渐趋于同化,洋洋《二十四史》中留下了他们的名字,匈奴、突厥、高车、拓跋、沙陀、契丹、鲜卑、回鹘、女真……但在北方地区也有一个民族属于例外,那就是蒙古族。从唐代的“蒙兀蒙古”算起,蒙古族经历了唐、五代、辽、宋、金、元、明、清八代1000多年,但蒙古民族始终保持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本色。追究其原因,这与蒙古民族的民族特性有关,举个例子,蒙古民族一直是个游牧民族,肉类是主要的食物,这与其他欧洲民族相似。欧洲人在吃肉时,一手抓肉,一手持刀,一般总是刀刃向外割削肉块;而蒙古民族则不然,他们总是刀刃向内,这反映了蒙古民族特有的内聚特点,这个特点使其一直以一个独立的民族形式生存下去。如果继续追其根源的话,恐怕就要追到它的宗教形式上去了,萨满教就是整个民族的心理基础。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想说明的是:宗教精神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殊的意义。但这只是宗教作用的外在表现,事实上,宗教内在的精神就整个人类最终意义而言,比外在的作用要巨大得多。  在研究宗教时我们发现,不论宗教的形式如何,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宗教所关注的对象不是人类的肉体,而是一种精神。在宗教的眼里,肉体与感官所带来的一切欲望都是罪恶的,都是要被努力抛弃的。宗教的目的只在升华人们的精神,所以各宗教都重视修炼,而修炼的原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存天理,灭人欲。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祈祷,佛教的禅悟,都围绕这一点而展开。推而广之,任何一种宗教的仪式都是为了使精神升华的一种手段或工具。  佛教的最高宗旨就是修炼成佛,而修炼的道路虽然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归纳起来只有一条,那就是禅悟。而要想禅悟,就必须讲“无我”、“四大皆空”,意即抛弃来自肉体和思维、情感上的诱惑。佛教禅宗认为,人本都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由于人们执著于俗世的追求,而将原来的佛性压制了。当人们抛开了世俗的追求,人体内的佛性才能被唤发出来。  所以,礼佛、功德、诵经、打坐、日宣佛号等仪式,都是为了清除来自世俗的杂念,使人一心向佛。而佛教的八戒、十戒等又从制度上压制了肉体的欲望,从而突出了精神的追求。  佛教所说的“佛性”如果综合全人类有关的看法就会发现;它指的是一种独立于肉体的精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灵魂,亦即中医所讲的精气。佛教的八万四千修炼法门,修炼的只是精神,而非肉体,这也是一切宗教共有的特点,也是许多民间巫教的特点。  在全世界的宗教中,在处理精神和肉体关系上,中国的道家最为直观,最为科学。应该搞清楚一点,道家不是道教,道家的诸多学说并不仅仅表现为一个道教体系,而是指中国神秘文化的整体,包括气功、八卦、《周易》、阴阳、五行、中医、针灸、数术、巫术等等。  在初始接触道家的时候,一个有趣的问题吸引了我们。大家知道,世界上有七种比较有影响的宗教形式,道教就属其中之一。道教虽然在历史上传播不广(它仅限于中国和东南亚一带),但它却具有自己强烈的个性,一个最突出的区别在于对生死的看法不同。佛教讲修成正果,基督教讲死后人天堂,伊斯兰教则认为信徒死后要回到真主那里去,它们一致构建的是人死以后的世界,它们都在研究人死以后如何升人天国的问题。然而,源于道家的道教却不是研究人死以后如何如何,而是致力于研究人如何才能不死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道教可称为关于人体生命的宗教。  道教还有一个独立不群的特点,那就是强烈热爱自然的倾向。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都是以人作为研究的重点,都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思想,甚至,不但宗教如此,许多有影响的人文学说都是走的这条路,像中国的儒家学说,重点讲仁、义、礼、智、信等社会的问题。然而,偏偏道教关心的重点不是人,而是勃勃生机的大自然,它的整套学说不是以人与社会问题为中心,而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虽然在道家学说中也涉及到人,但此处的人,不是社会状态下的人,而指的是人的自然态,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道教并不是关于社会的宗教,而是关于自然的宗教,甚至可以把道教称之为自然宗教。  道教的上述两个特点,都源于一套十分奇特的对生命的看法。它认为,在人的胚胎之际自然就禀赋人一团来自自然的“元气”,又称为“胎元”,藏于人体上、中、下三田之中,它体现为精、气、神三个方面。这团自然的“元气”是阴阳平衡的清气,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某些外在的因素(饮食不当或过分沉缅于世俗事务之中等),这团清气慢慢变得混浊,阴阳失调,其结果就导致疾病的产生及死亡等问题。  依据这一理论,道家认为如果能够一直保持这团自然“元气”的原始状态,并能将精、气、神三者合而为一(结为内丹),人体就可以摆脱正常的生命轨道(即不需要饮食等),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道家提出了一系列修炼方法,其宗旨就是希望用人为的努力使身体内的“元气”与自然沟通,永远保持这团“元气”的清新和阴阳平衡,并且通过有意架设的人与自然的桥梁,使自己体内的“元气”得到加强。道家的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当中,从这点出发,中国文化可以概括为“天人感应”四个字。  从道家对生命的奇特看法,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认识:道家所说的来于自然的“元气”,即精、气、神,指的就是人的精神方面,换句话说,道家认为,人的形体来自于父母,而人的精神却来自于人体以外的大自然,本质上它还是主张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分裂的。  在道家看来,对于人而言,精神比形体更重要。在谈到二者关系时,道家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形体是存在的低级形式,仅仅像一个容器一样,而精神则是这个容器中存在的高级形式。因此,道家的全部修炼思想,只是修炼精神(所谓的精气神)。而不是肉体。人通过自觉修炼,不但可以使体内精、气、神三者凝聚为一体,结为内丹,而且通过修炼使精神与自然相通,用自然界所谓的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对精神进行培根固元。  值得注意的是,道家修炼精神的目的,是为了使肉体可以“白日飞仙”,从而永生不死。但肉体永生不死的前提是精神的自觉锻炼,在修炼精神的过程当中,肉体可以摆脱生命存在的一般法则,二者是互惠的,但却不是平等的。我们可以把道家的这种修炼称之为“精神进化法”,肉体只是进化精神的一种工具而已。  不论道家有多少修炼的方法,如辟谷食气、房中要术、龟息养气等,但它们的基础都离不开气功修炼法。  中国气功的历史十分久远,本世纪70年代中期,青海地区挖掘了一批原始社会的墓葬,其中一只彩罐上绘着一尊裸体人像。该人像双目垂帘,口唇微开,腹部隆起,双手放在两侧,两腿分开微蹲,做引导状。专家认为这是一尊气功塑像,而且该人像虽是男性面容,但胸部和生殖器却是女性特征,这似乎表明其修炼程度已达到后来内丹学家称之为“男身女相”的境界。但关于气功的真正起源我们并不清楚,只是知道在上古时期的文献里已有记载。目前,对气功的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科学还不能告诉我们更多的东西。  气功的理论同样把人的精神(精气神)和肉体看成是相互分裂的两部分。气功的目的就是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使其复归无极。举例来说,人体好像一只熔炉,而人体内的精、气、神则是自然先天禀赋于人的“三宝”,气功就好像熊熊的火焰。气功就是利用人体这只熔炉精炼“三宝”,使其不断升华,不断从与自然界的沟通中得到锻炼。据称,气功练到一定程度,即精气神结为内丹后,就可以“体外分身”,神魂可以离开肉体达到“神魂出窍”的境界。不难看出,气功也是在锻炼精神,走的正是“精神进化”的道路。在中国道家文化、气功理论及中医学中都涉及关于经络的问题,但正如我们以上所指出的那样,关于经络现代科学只是证明了它存在,但对于它是什么,为什么存在,科学与我们一样一无所知。从中医固有的理论中我们推测经络的存在与中国文化中的“气”概念有关,这个推测在道家文化中表现比较明显。中国气功利用经络十分普遍,气功的修炼主要是使“气”沿着经络运行,通过周天的不断回旋,使“气”得以加强,得以升华。所以我们肯定地说,经络的存在意义主要与人类的精神有关,而与肉体的关系不是很大。  上述道家的理论有多少合理的成分可供我们借鉴呢?这就涉及一个对道家学说的评价问题,道家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  道教在形式上很少有自己的发明创造,许多东西都是从其他地方借来的,比如说,它从佛教中就拿来了不少东西,道教的经典《太平经》中可以看到许多与佛经似曾相识的东西,甚至道教的寺院形式也与佛教有许多相通之处。就连道教构建的地狱体系也以佛教的地狱为参照,比如阎罗王就是从印度进口的,冥界十王也是从佛教学来的。正因为如此,道教的传播并不广泛,它虽然是中国的土生宗教,但一直没有超过佛教,甚至连基督教的影响都不如。这是为什么呢?  说穿了丝毫都不奇怪,因为中国的道教科学的成分太大,谁见过将普通物理学作为一种宗教的经典?没见过吧!然而中国的道教就是把一种很科学的东西作为自己的宗教经典,使它看起来根本就不像一种宗教,而像一种科学教育的形式。比如说吧,道家从对生命的奇特看法中得出了一个结论:人们的饮食习惯对身体有重要作用。为此,道家在全世界第一个提出了绿色食品的口号,主张多食用未经加工的天然性食物,而且偏向于一些常青。绿色的植物。现代科学证明,许多植物性食物过多的加工会破坏内在的营养成分,这与道家对营养的看法不谋而合。道家之后2000多年的现代,全世界兴起了一股绿色食品热,难道不是道家科学思想的回归吗?  如果我们承认道家立论的基础不是荒诞的神学,而是严肃的科学的话,我们就必须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道家所持的所有观点,尤其是道家对生命的看法,以及修炼精神的目的和方法,都可为我们解开精神与肉体关系之谜提供有益的后示。  所有的宗教所关注的只是精神而非肉体,这是铁定的事实。所有宗教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用肉体来进化、升华精神,这也是铁定的事实。为什么宗教不关心我们自爱的身体,而去关注精神呢?从本质上说,这与物质文明的目的、与人类的第一生存需要是相违背的。  管子曾说:“仓凛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讲的是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当人类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之后,才会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这是人类历史的一条普遍原则。  我们可以肯定,在世界宗教产生的时期,即距今3000年以前,地球人类的物质丰富程度绝对没有像现在这样,原始人生活在饥饿、寒冷、疾病、危险当中,以这样的社会基础决不会产生关注精神享受的文化。但事实恰恰与我们通行的认识相反,在不可能的年代里发生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人类在饥饿当中竟然形成了过分关注精神的文化早熟现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里就存在一个宗教思想的来源问题:宗教是人类的需要,还是其他什么生命的需要?按社会发展的程度来推测,宗教绝对不是人类的需要,当时更需要的是填饱肚子,而不是关心精神,当时根本没有宗教产生的社会基础。因此我们十分怀疑宗教的来源,是人为神创立了宗教,还是神为人创立了宗教?  我们认为,宗教并不是来自于人类的自身创造,它是创造我们的神,为了使自己更好的进化而创造了宗教,人类接受宗教完全是被动的。我们的这个推测在上古神话里有十分明确的记载,神是为了使自己得到祭祀(这种祭祀很可能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食物,而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而创造了人。  在南美洲奎什玛雅人的圣经《波波尔一乌夫》中写到:最早的创造者是特珀和古库马茨,他们创造了地球上的一切动物,但他们又不满意,于是对动物说:“因为你们不说话,所以你们一定要改变……但由于你们不能崇拜我们,祈求我们,所以这些地方将是峡谷和树木。将会有崇拜我们的人,我们将造出其他的(存在),他们将顺从我们。接受你们的命运吧:你们的肉将被撕得粉碎。”于是他们决定造人。“让我们再试试看!黎明快要到来,让我们造出供养我们的人吧!我们该做什么才能受人祈求,在地上被人祷念呢?我们已经试验了我们最初的创造物,我们最初的动物,但我们不能使它们赞美和崇敬我们。那么,就让我们造顺从的、恭敬的、能够供养我们的人吧!”  古巴比伦的神话说,天神金古制造了一场战争,但他战败了,天上的诸神把他捆了起来,带到伊阿面前,天神切断了金古的动脉血管,伊阿用他的血创造了人类,使人类必须向诸神献祭品。此外,在古印度和北欧的神话里也有与此相类似的传说。  可见宗教的产生,从其作用和目的来推测,它不可能产生于人类自身,是另外一种生命体需要宗教,故而创造了宗教,并强迫人们接受了宗教。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9_.shtml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http://go.10086.c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气功科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