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运动让人让笨蛋妹妹变聪明动画

说真的,这10个方面的锻炼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一些
说真的,这10个方面的锻炼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一些
宝宝出生时,大脑就有了上千亿个神经细胞(像银河系的星星那么多)!在他生命的第一年的里,他的大脑还会长出无数个神经连接元,叫神经键。
开发宝宝的脑力,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复杂,宝宝聪明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家长的培养方式。
下面这三种行为,就是错误的示范,会让孩子变笨:
1、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但我们又不向他做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每次尝试都失败,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2、过早的知识传授
一些热衷于所谓“智力开发”的父母,积极地对幼小的孩子进行读写算训练。那些学业知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孩子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但并不理解,所以往往并未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挫伤了自信。
3、大量的负面暗示
有一个充满寓意的通话故事:有一位美丽的公主,从小就被一位巫婆关在一座高塔上面,每天只能见到巫婆。巫婆每天都对她说:“你的样子丑极了,见到你的人都会感到害怕。”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话,怕被别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经过塔下,看到了公主那如仙的美貌,惊为天人,救出了她。这位公主才对着镜子意识到自己原来如此的美丽。
事实上,很多父母都可能在无意间充当了“巫婆”的角色。
说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头禅,说起时甚至带着爱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时,望子成龙的父母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聪明!”“李阿姨的女儿都能用英语和老外对话了,她比你还小呢。”……有时,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现谦虚,“我儿子不行,很笨的。”“这孩子很没脑子的。”整日被淹没在如此大量的负面暗示里,孩子怎么能不真心实意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以下10个方面的锻炼则会让孩子变聪明哦:
简单明了:研究显示音乐课能使人变得更聪明。
事实上,音乐训练能够帮助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无论年长还是年幼。
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发现,音乐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能力。
2.四肢发达就一定头脑简单,是无稽之谈
有些爱运动的孩子之所以成为学习不好的家伙,是因为他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在运动场上,而不是在图书馆。但是,如果能确保孩子在这两者比较均衡地贡献时间,那他还会变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笨蛋吗?
事实上恰恰相反,研究显示,保持运动习惯能增强学习能力。
3.不要读给孩子听,和他一起读
你家孩子正在启蒙阅读能力吗?在你读给他听的时候,不要让他只盯着书上的图片看,把他的注意力拉到文字上来。和他一起读,而不是读给他听。
研究显示,这将帮助孩子奠定阅读的基本能力。科学家建议,只有明确地专注于培养孩子自身的阅读能力,这样的亲子阅读才能对孩子早期的语言能力发展达成有效的推进。
4.剥夺睡眠将使孩子变笨
研究发现:缺少1小时的睡眠,将使6年级的大脑水平下降至4年级的大脑水平,这是因为失去1小时睡眠的大脑状态,就等同于大脑认知能力瞬间倒退2年。学习成绩和平均睡眠时间之间存在着明确关联。
5.没有自律能力,IQ就没有意义
a.假如要预言孩子将来人生的成功程度,自制力的影响力远胜于智商天赋。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自制力是个人成功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具备高度自制力的学生在任何一项学术成绩上都能胜过那些容易冲动的同龄人-因为他们更少逃课,更少把时间花在看电视等消遣玩乐上,更主动地在学习中投注努力。依据自制力水平来预测孩子的学业成绩,比依据IQ值要准确很多。
b.好成绩更多地来源于勤奋,而不是天生的智商。
调查显示,勤奋指数可以预言职场的成功程度,然而它可以预言的还不止于此。勤奋的人能够在学校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更少涉入犯罪,婚姻也更为持久稳定,甚至更加长寿-因为他们更少沉溺于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他们更少中风,更少高血压,甚至更少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
c.拥有什么对孩子的人生最好?那就是坚韧。
近年来最震撼美国教育界的一项研究成果就是:成功最好的预言家是“GRIT坚韧”这一项非认知技能,而不是以智商为代表的认知技能。“坚韧”用一句话定义就是:朝着长期目标而努力不懈的毅力与激情。
6.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真正的学习不是被动灌输的,而是主动寻求的。
纽约时报畅销书《The Talent Code》中建议:在学习知识时,不能只是听和读,而要测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我们的大脑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是通过“做些什么”来学习的,而不是光靠听和读。这就是为什么对于很多技能的学习,比起死记硬背,花2/3的时间测试和思考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样就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了主动学习,这就是2/3定律。
7.吃得好,才能学得好
最好每天都让孩子们吃得健康,因为研究发现孩子吃什么跟学习成绩也有关系。
每个人都知道在考试日必须吃好一顿健康早餐。高碳水化合物、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燕麦片,是最好的选择之一。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考试前一个星期吃的是什么,对考试也有影响。
8.快乐的孩子 = 成功的孩子
快乐的孩子更有可能成长为才华横溢、成就斐然的人才。
拥有幸福感在这个强调成功的功利世界具备巨大的优势。海量的调查研究已经发现,平均来看,快乐的人在工作和恋爱上都能比不快乐的人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他们能得到更好的业绩评估,更多机会获得受人尊敬的工作,甚至收入更高。他们更容易得到美满婚姻,并且婚后生活维系得更和谐幸福。
9.同龄小伙伴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父母的基因对孩子有着根本的影响,孩子的先天智力水平和先天性格特质都由他们的父母决定。那么在后天培养过程中,是谁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最大呢?就是同龄人。
经济学家Bruce Sacerdote在达特茅斯学院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寝室室友对大学生GPA学分绩点的影响非常大。他发现GPA比较低的学生在和GPA高的同学成为室友之后,他们的GPA普遍提高了,反之亦然。
10.相信孩子们
相信你的孩子能变得越来越优秀,这种信任会让孩子变得更好。
社会心理学家Rosenthal曾经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过一项跟踪实验:让老师随机在班里选择一些学生,给他们冠以”学习能手”的称号。之后这些孩子和班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上课,并没有得到任何额外的学习帮助。然而,到期末的时候。被随机归为“学习能手”的那群孩子几乎所有人都至少提升了10个点的IQ值,其中有30%的孩子提升了22个点及以上的IQ值。
除了以上这些对宝宝有意识的锻炼之外,粑粑麻麻们还要重视跟宝宝在一起的体验~
每天花一点时间和宝宝游戏。哪怕仅仅就10分钟,哪怕是在你看来十分无聊的游戏,也确实能为宝宝的精力提供有效出口,体验一下宝宝的世界。每周留出一点时间,很热情地和宝宝玩那些你特别"痛恨"的游戏。玩装扮游戏,让宝宝当导演,让他来设计你的角色。
粑粑麻麻们也要照顾好自己,养育宝宝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尤其是当你感到疲惫、急躁、沮丧、或者受挫时,就更加难以满足宝宝的要求。因此,照顾好你自己对宝宝才能更有利哦~
陪伴宝宝快乐成长——哆啦育儿(微信号:doloryuer)。关注微信公众号每天都可以获取更多的孕期、产后、新生儿护理、育儿、瘦身、坐月子等知识,哆啦育儿,会一直陪伴着你和宝宝,让宝宝像哆啦一样快乐的成长。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每日孕育知识、百万妈咪交流、大数据在线详解。哆啦妈咪,你孕期的贴心闺蜜!
哆啦育儿(微信号:doloryuer) 陪伴您和宝宝一起成长。
今日搜狐热点当前位置: >
  大脑以前是一个研究人员认为几乎不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器官,相比之下其他器官始终在不断地自我更新。毕竟,大脑若要在我们的一生中保全我们所有的记忆和感受,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必须保持不变。但近年来,神经学家们已经发现,其实大脑的确保持一定的可塑性,而且如果人们锻炼身体,那么大脑的可塑性似乎会大幅提升。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大脑中原先被认为相当抗拒改变的与视觉相关的一个区域,也对会短期锻炼做出强烈反应。这一发现令人兴奋,而且不由得让你想知道,运动还可能会对对大脑造成什么其他影响,尤其是在长达一生的过程中。
  这项新研究背后的研究小组复制了以前已在动物身上做过的实验:他们让受试者戴上眼罩,让他们要么运动,要么静坐看电影。通常,当一个人或动物戴着眼罩时,被遮住的眼睛就会变得更加敏锐,以此弥补输入信息的缺乏。在目前这项研究中,当受试者在一辆健身自行车上做间歇运动时,与坐着不动的受试者相比,他们被遮住的眼睛变得明显更加敏锐。这表明大脑对身体锻炼做出反应,可能进入一个可塑性增强的状态。
  为什么锻炼会增强一个先前认为不可塑的大脑区域的可塑性呢?这份究报告的作者、来自意大利比萨大学(UniversityofPisa)的克劳迪娅&伦吉(ClaudiaLunghi)告诉我说,运动似乎降低了某些细胞中的抑制作用&&换句话说,&就好像是体育锻炼松开了刹车,激发出可塑性。&她如是说。伦吉与来自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ResearchCouncil)的亚历山德罗&塞尔(AlessandroSale)共同做了此项研究。抑制性神经传导物质&-氨基丁酸(简称GABA)是神经元活动的主要抑制因子,因此,如果它的存在由于运动或其他任何活动而减少,那么大脑就可以增强自身活力,因此变得更有可塑性。
  这当然不是首个表明大脑比我们想象的更有适应能力的研究。例如,研究人员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抗抑郁药如何会增强大脑某些区域的可塑性,而且据认为这是抗抑郁药和谈话疗法协同使用比单独运用更加有效的原因。运动做了一件类似的事情,尤其是在帮助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因患有抑郁症或痴呆症而缩小的海马区&生长&出新的神经细胞方面。但伦吉认为,由此断定在抑郁症或任何其他疾病的处方上仅应开列运动这一项还为时过早。
  她说:&我们的研究更加令人惊讶,因为它表明,适当程度的锻炼可以增进视觉皮质的可塑性,而成年人的视觉皮质被认为是缺乏可塑性的。由于这个原因,诸如身体活动等非侵入性方法可以提高视觉皮层的可塑性这个事实是特别令人惊讶而且特别重要的。这表明,身体活动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是普遍而又非常强的。&她补充说道,用不同类型的运动来帮助治疗脑损伤患者是一个明显的应用,尤其在&需要&建立&新的神经连接和回路才能康复的时候,或者在发生脑死亡进程必须予以放缓的病理性老化的情况下。保持大脑具有可塑性实际上对防止大脑发生病理性老化会是非常重要的。&
  时间会告诉我们,未来锻炼可能会如何被用来通过提高可塑性来帮助大脑恢复功能。她的近期计划是研究弱视,弱视被认为只能在儿童时期才能治疗,因为在成年后大脑无法像儿童时期那么好地恢复功能。但现在这一切可能会改变。&如果通过把治疗弱视的传统疗法(遮蔽非弱视眼)和身体锻炼结合起来,我们将能够增强视觉可塑性从而恢复弱视眼的视觉功能,那么我们将会给这些患者提供一个机会。&
  与此同时,无论我们是否理解其中牵涉到的所有分子机制,运动只会有益于你的身体和大脑。因此,如果可以的话,散散步或者骑骑健身车。这对你的神经细胞带来的好处甚至可能会比科学现在了解的还要多。
投资热点排行榜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
来源:东方财富网
关键词:运动 大脑 大脑灵活
  大脑以前是一个研究人员认为几乎不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器官,相比之下其他器官始终在不断地自我更新。毕竟,大脑若要在我们的一生中保全我们所有的记忆和感...
  现在看来,这项手术是极为成功的,让Kai终于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Kai的母亲MicheleBoardman说:&从他可以回家的那一刻起,他的所有话题都围绕着...  虽然事故已经过去好几年,但日核泄漏污染增加依然引起人们关注。作为切尔克贝利核泄漏以来最严重的核灾难,即便日本政府尝试隐瞒,人们依然能感受到福岛的绝...
  韩国统计厅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受40年不遇旱情影响,韩国民众的&菜篮子&价格涨幅明显。其中,韩国国产牛肉价格创下5年来新高,白菜、洋葱...
  近日,一则逃犯吃槟榔吃成樱桃小嘴,&易容&逃亡13年被抓的消息在网上引起关注。13年前,广东顺德男子谢某杀人后潜逃。逃亡期间,担惊受怕的他...
  &他考上了浙大研究生,今年就差一篇论文就毕业了,可惜如今&&他住院时希望我们能给他送纸笔,让他完成毕业论文,但是医院不同意...
  针对最近媒体关注&瑞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多人得肺结核&的报道,常州市武进区卫计部门积极协调指导瑞声公司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经省卫...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食物是不能空腹吃的。比如,西红柿、牛奶、蜂蜜等。要知道,饥肠辘辘急于填饱肚子对健康是非常有害的。以下例举18种食物,不宜空...   英媒报道称中国女性不爱锻炼减肥,并发表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胖,今天的中国女性平均身高约1.55米,平均体重57公斤,比10年前增加...
  11月14日,广安市邻水县丰禾镇丰收村村民周文明在自家地里挖出一个重达25斤重的红薯,当地很多老人称,种了几十年的地,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红薯。
  自家...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投资咨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 邮箱:.cn
中投顾问咨询服务
? 投资机会
热度---- 100%
热度---- 100%
热度---- 90%
热度---- 90%
热度---- 80%
热度---- 100%
?【】?【】?【】?【】?【】?【】
? ? ? ? ? ? ? ?
? ? ? ? ? ? ? ?
热点资讯排行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Copyright &
o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中投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院士告诉你:运动能让人更聪明|运动|运动量_凤凰资讯
院士告诉你:运动能让人更聪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同时,那些成天嚷嚷着要减肥却从来没有见到任何成效的爱美人士也要注意啦,减肥最好的“药物”还是运动!运动可以改造大脑,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降低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最终的一个“副产品”就是人人都爱的——“瘦”!
原标题:院士告诉你:运动能让人更聪明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化麦子 通讯员 吴晶平神经解剖学家。日生于香港,原籍广东顺德。1973年毕业于美国东北大学生物系。197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余年来他一直从事哺乳动物视觉系的发育、可塑性及再生研究。从可塑性研究发展到视网膜再生研究,他是这个领域的先驱者。近年来,他研究各种细胞成分眼内移植或神经生长因子球内注射对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影响。“本来我今天想带一个大脑过来给大家看的,但是因为一会还要赶路,还是下次吧!”此言一出,一片大笑!昨日下午,记者走进番禺石碁中学与同学们一道聆听了一堂特别的“科普课”,站在“讲台”上授课的不是生物老师,而是一位院士!这是由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广东科学中心、羊城晚报社共同主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第24期活动,活动把科普讲堂搬到了中学课室,请来了著名的神经解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和同学们分享了诸多关于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知识。不听不知道,原来运动与治疗生理、心理疾病以及提高学习效率、过上自信阳光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运动与疾病:爱动的人或许更长寿有一句老话是:运动是最好的药。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的要我们离开电脑和手机出门走走的时候,很多人又半步都挪不开椅子!怎么办?苏国辉用科学研究劝你:想要长寿吗?多运动一些吧!苏国辉说,根据预估,如果身体各方面条件都维持较好的情况下,人最少是可以活到100岁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百岁老人”并不常见,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不爱运动。科学研究表明,不运动的人比经常运动的人寿命短1/3。同时,那些成天嚷嚷着要减肥却从来没有见到任何成效的爱美人士也要注意啦,减肥最好的“药物”还是运动!运动可以改造大脑,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降低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最终的一个“副产品”就是人人都爱的——“瘦”!当然,这里的“瘦”代表的是健康的身体状况,比如运动中我们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发率降低了,骨头也更健康了,细胞寿命延长,不仅不胖了,活得也更久了,何乐而不为? 运动与心理:出门走走远离抑郁症“我曾听到同行的研究数据表明,15岁到19岁是抑郁症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苏国辉一句话让台下不少中学生慌了。随后苏国辉滑动PPT,屏幕上出现几组短语——压力、恐惧、害怕、逃避!“这些词不都在说我现在的状态吗!”台下有学生嘀咕着。“运动可以维持人的心理健康。”苏国辉淡定地说。院士这么说也是有依有据的。两年前,苏国辉和研究团队共同在世界顶尖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了论文,通过在小白鼠身上的实验,科研团队发现:运动可以改善老鼠抑郁行为。为何运动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苏国辉介绍,关于抑郁症的成因,目前还有诸多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运动之后大脑会产生脑内啡,其中包含了多巴胺、血清素等,这些物质都会改善大脑对抑郁、压力的应对反应,“他们会帮助你赶走压力,从而将抑郁的问题缓解”。受到压力之后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比如与之战斗、逃避或处于僵持状态,这是我们大脑反应的本能,这些都是跟中枢神经系统有关,不过这些问题统统可以由运动帮助我们缓解甚至解决。运动与学习:晨间体育课能提高分数运动帮助身体强壮,让人心情愉悦,可是我们要学习工作,没时间运动怎么办?苏国辉说,没时间运动,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来提高分数或增加工作效率!原来运动还能帮助我们“加分”。苏国辉介绍了一项美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在一所学校做实验,安排一群学生每天一早先上一节体育课,再开始其他科目的学习;另一群非实验组学生按照常规的课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来个随堂测验,结果让很多人都吃惊了——数学和英文两门课程的测验中,每天运动后再学习的学生成绩明显好过非实验组的学生。这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研究表明,运动20分钟后,大脑的活动能力就很强了。大脑会产生一些神经营养因子(BDNF),这样的因子就好比是的汽油,加了油,汽车才能跑得快。BDNF能帮助人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让人注意力更集中,同时也提高了记忆力。苏国辉将原理解释完后,问坐在台下的石碁中学的校长:你们每周有多少体育课?校长回答:一星期3节课,每节课是40分钟。苏国辉说,那就好,不要求人人都跑第一,但是一定不要为了学习牺牲了运动时间。运动与生活:我们身体里有动的DNA一到休假的日子,先在床上躺半天,起来后煮碗泡面坐在电脑前又是半天,下楼拿个外卖回家边吃边看剧,一天就没了。打开手机计步器,“今天只走了100步”!当今社会,宅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可真是不健康。苏国辉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很久以前人们怎么生活吗?每天在荒野中、山林中四处奔跑,必须靠打猎才能得到食物生存下去;如果遇到猛兽追赶,还要快速奔跑才能保命,“其实我们的DNA里就天然带着‘运动’二字”。虽然人类进化,社会发展,但是运动仍然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苏国辉说,我们吃到好吃的东西会觉得很快乐,买到自己喜爱的物品也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人有很多种获得快乐的途径,运动应该放进每一个人的“快乐清单”里。苏国辉在最后还分享了自己运动的体验,他说如果将运动融入生活中,会发现自己更自信了,有了更多与他人接触的机会,拥有更热络的社交生活。“人的基因早就内建了‘动’的机制,只有动起来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问答问:哪些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呢?答:运动有很多种,可以是有氧运动,比如跳绳、跑步等;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一些“顺便”的运动,比如住的楼层不高,回家时就走楼梯,坐公车上下班也可以提前下车走一走。如果你没有运动的习惯,可以尝试一下,慢慢就可以看到身体情况的改善。大家也可以通过一些高科技产品,测量每天的步数,了解心率心跳等数据,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科学地运动。 问:运动的时间越长越好吗?答:每天坚持30分钟就很好。如果没有运动习惯,一开始就5分钟、10分钟也行。并不能绝对地说运动越长时间越好,每一个人需要的运动量是不同的。我个人认为30分钟是个安全的范围。重要的是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问:有人说“乌龟不运动也能长寿”,我们如何反驳这种观点?答:乌龟当然可以很长寿,但是它能干的事情可能不多吧!(大笑)化麦子 通讯员 吴晶平 化麦子、吴晶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06347
播放数:264425
播放数:13900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运动能让人更聪明,多大的运动量合适呢?
&&&&来源:&&&&
原标题:运动能让人更聪明,多大的运动量合适呢?
  运动能让人更聪明,但到底多大的运动量能最大限度发挥这种效应呢?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解答。
  研究者召集了101名年龄在65岁以上的志愿者,他们都有相对久坐不动的不良生活习惯。研究者将他们分为3组,并分别要求他们每周散步75分钟(每天约11分钟)、150分钟(每天约24分钟)和225分钟(每天约32分钟),持续26周。在研究开始前和结束后,这些受试者完成了5个领域(语言记忆、视觉空间处理、简单关注、推理、设置维护与移动)的16项认知功能测试。
  研究结果发现:即使是每周散步75分钟也足以提高简单关注和视觉空间处理能力。不仅如此,锻炼量的增加会显著提高人的视觉空间处理能力,每周散步225分钟的人在此项测试中的得分最高。
  研究人员认为:锻炼能促使参与者的最大携氧量增加,也同样有益于人体生理和认知功能。因此,每周坚持锻炼,提升携氧量,也是提高智力,让人保持聪明的好方法。▲ (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曹晓培)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痛苦的爱让人变得聪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