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冬季骑行注意事项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新人骑车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一个准新人的经验和教训
162744 &&642
一个准新人的经验和教训我是个准新手。虽然骑龄已超过二十年,可骑山地车不过是两三年的事。回顾我的骑行经历,有欢乐、也有痛苦,和各位老鸟学到了很多东西。有经验,也有教训,拿出来和各位新手共享一下。如有不妥,敬请拍砖。当你买了辆崭新的山地车,是不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直接骑上几十公甚至上百公里,来体验一下骑新车的感受?当你回来的时候,你的PP是不是在向你提抗议?如果你在频频点头,那么欢迎来到车友世界,一个过来人的经历也许能帮上你。如果你咬着后槽牙说:不疼!那么恭喜你,你就是那传说中的的“铁腚王!”那可是车友中的传奇人物,据说好几百年才会出一个呢!适应期:硬尾山地车和传统自行车的骑行姿势不一样,新手往往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常常会有以下症状:PP疼、手麻、胳膊疼、脖子疼,腰疼等等(不一定都出现)。如果你每周骑车三次以上,适应期大概是一个来月。如果这些症状长时间不消失,就要考虑一下车架尺寸的选择和微调了(建议看看这个帖子:“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学习心得汇报)[url=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学习心得汇报) ])新手骑车要注意循序渐进,先骑短途、平路,等身体逐渐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难度。不要一开始就对自己的体力过于自信!否则,吃苦头的是你自己。寻找老师:不要用你骑“菜车”的经验来骑山地车。建议新手在本地寻找老鸟带骑。等你有一定骑行经验后再放单飞。否则,一旦养成错误的骑行习惯,再改可就难了。现在各地多有各种骑车群,当地的户外论坛一般都有骑车板块,QQ群是不错的选择。论坛也是个不错的学习场所,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在论坛中长期潜水。使用搜索功能。确定没有现成答案后再提问。不要提那种满大街都是答案的问题。当你找到组织后,你会发现其中的好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最起码你会学到很多骑行知识、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变速比和踏频:新手骑车爱犯的一个错误是使用最大变速比,就是用最大牙盘带最小飞轮,其结果是即伤车又伤膝盖。而且,当你听说“踏频”这个词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呵呵,当初我刚买车的时候,也曾这么干过。幸好时间不长。)正确的方法是使用2×6或2×5开始练习,保持较高的踏频,看看那些老鸟是怎么骑的。麻烦你低下高傲的头,问一下,老鸟们会教你的。至于最高变速比,很少有人常用它来骑车。记住!不管你的车是多少速的,80%以上的时间你都会用一个变速比骑车,除非碰见大上坡、大下坡、顶风或顺风。你一开始要做的,就是在骑行中逐渐寻找适合自己的变速比。如果你的车是3×8的变速,适合你的变速比常常是在2×5、2×6附近。骑车的时间越长,你就越会领会到“踏频”这个词的意义所在。何为踏频?以及如何提搞踏频很多车友一开始没有重视踏频,而是用大盘带小飞死命踩,这是很不正确的。参加集体出行,看到很多新手总是喜欢用大盘带小飞死命的蹬,这样不仅会消耗更多的体力,还有可能对膝盖造成伤害。这些是在网上找的资料,觉得对新手来说可能有用,看看吧。踏频用脚踏每分钟转动的次数来表示。学术界已经对最优的踏频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早在1929年,Hartree 和 Hill 就指出存在一个最优的踏频。当一个车手蹬踏频率过低时,不稳定的输出功率和肌肉的松弛会浪费能量。但是当车手蹬踏得太快的时候,身体为了克服肌肉内部的阻力也会损失能量。因此在这两者之间一定存在一个理想的踏频。但是, Hartree 和 Hill 没有能够给出确切的数值。 在另一些研究中,最少的氧气消耗量被作为最优踏频的评判标准。1986 年 Gregor 展示了此类研究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最佳的频率介于 33 rpm 和 80 rpm 之间;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自行车手总是选择90 rpm 到 110 rpm 之间的踏频。最初,学术界推测这是由于长期的训练造成的,但是 1986 年 Boning 等人的测试推翻了这个假说的基础。他同时挑选了经过训练的车手和未经训练的人员进行测试,发现尽管未经训练的人在高踏频时承受的阻力更大,但最佳的踏频并未降低。早在1981年,Hagberg 就发现,当推算从无阻力骑行到有阻力骑行的氧气消耗时,最佳的踏频逐渐增加到 100 rpm。1986 年 Redfield 和 Hull 给出了一个解释,他们把腿部各个关节的扭矩的和作为评判通过计算踏频的函数,他们发现消耗最低的踏频介于 90 rpm 和 100 rpm之间。这与实际的自行车手选择的踏频吻合。 此外,1988 年 Hull 深入研究了蹬踏频率。他综合考虑了关节扭矩和肌肉的张力与踏频的关系。这次调查得出的最佳频率介于 90 rpm 与100 rpm 之间。很显然,腿部肌肉的张力是骑行中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也表明1929 年 Hartree 和 Hill 已经几乎正确地解释为何了低踏频绝非最优解。职业车手:Craig Griffin(前美国自行车国家队教练)秘诀:遗传基因基本决定了你能够骑多快,但是好的技巧能够使你最大程度上发挥你的天赋。如果你能够舒舒服服地坐在车上,保持120rpm的转速,你就不会在比赛中被甩掉。使用较低的齿比,并以高转速骑行,可以让你的大腿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感到轻松一些。你能做些什么呢?平滑,高速地蹬踏,是像职业车手那样骑车的关键。你可以通过这点来辨认一个经验丰富的车手。他们端坐在车座上,上半身稳如泰山纹丝不动,而他们的腿却像活塞一样高速运转。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晃动,就像一台性能上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产生力量。职业车手的高转速是通过练习自然而然得来的。使用较小的齿比,这样你的心跳不会超过最大心率的80%。(1)把你的车座降低2-3mm,以减少在高转速时身体产生的弹跳倾向(译注:很多人可能都有这个感觉,在高转速时,身体上下跳动,好像坐在弹簧上一样)。以后可以逐渐将车座调回到正确的高度。(2)将注意力集中在拉动踏板滑过最低点以消除蹬踏死点。(译注:我个人的感觉是,使用自锁要更专注于水平方向的用力,即“拖,拉”,而不是垂直方向的“踏,提”)(3)用一个带踏频的码表(译注:如Sigma BC1600)来做为生理上的反馈,循序渐进的提高转速,每次你要在这个转速下能够舒舒服服地骑5分钟。(4)每次骑行花几分钟时间用高转速蹬踏,热身时的最后5分钟是最佳时间。重要的不是提升力矩来踩蹬,而是顺畅而轻快的旋转(^-^)。不要伤到膝盖!肌肉也不要过于疲劳。尽量使用肌肉,有效率而疲劳较少的踩蹬才是好的踩蹬。正确的骑行姿势:首先,车架尺寸要合适,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可参考:“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学习心得汇报)[url=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学习心得汇报) ])。其次:再强调一遍!不要把车座调得太高!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把车座调得很高,高出车把一大截,自以为很拉风,看的人心惊肉跳。这是很危险的。还记得安全距离么?车座高度的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当你骑在车上,用脚后跟踩住脚踏,当脚踏处于最低点时,膝盖刚好伸直。这样,在你用脚前掌踩脚踏时,应该是较舒适的,刚开始骑山地车时,可稍微调低一点,给身体一个适应时间,然后再逐渐调高。注意,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参考值,具体情况还要靠自己体验、调整。调整时间也因人而异,也和你的骑行频率、骑行距离有关。调整时间可能会长达半年到一年。可以肯定的是,车座调得太高或太低,都对膝盖不利,时间长了,容易伤膝盖,如果太高,你的PP很快就会变成猴PP,通红通红的,而且你的蛋蛋也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而且,当你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关于车座角度,建议调成基本水平,略向前倾。可用一长尺或者建筑用水平尺放在车座上作参考。骑一段时间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微调。车座的前后位置,当脚踏处于最低位置时,膝盖和脚踏应处于同一垂直线上。车架尺寸如果基本合适。骑在车上,在正常握把时,眼睛、把立前端和前轮花鼓三点一线,则说明车架长度正好,否则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把立来调整长度。第三:使用脚前掌蹬踏脚蹬,不要用脚尖,不要用足弓、更不要用脚跟。并且保持双脚脚尖朝正前方,不要八字脚。双脚应较靠近脚蹬和曲柄的连接处,不要踩着脚蹬的外沿。第四:上身应保持正直,不要左右摇晃。如果是上坡摇车,也是车摇人不晃。骑车“必须的”装备:单车专用头盔:事关安全!必须的。再贵的头盔也比你的命便宜。而且,如果没有头盔,很多老鸟根本就不带你玩。见过戴摩托车头盔的,够结实,就是太重,而且不通风。如果你的脖子不提抗议,我当然没意见。骑行眼镜:同样。功能:防紫外线,防止灰尘、飞虫等异物进入眼中……普通太阳镜也能将就使用,但效果很不好,太重,而且不贴脸,防紫外线功能也令人起疑。手套:吸汗、防滑、透气、防止摔车时双手受伤……手套在骑行过程中绝对不是保暖为主的,而是以保护为主。这就是那些穿得花花绿绿的家伙,为什么大夏天也戴双手套的原因。如果暂时不想买,起码戴一双白色线织劳动手套,不要戴化纤织物手套,无论有多好看,都不要戴。护链贴:一般车行都送。束腿带:防止裤腿卷入牙盘。防止你的裤腿变的油汪汪的。百变头巾:用途很多,可以在网上查查,也可以问老鸟。鞋:建议穿硬底鞋。一双普通的户外徒步鞋就很好,硬底旅游鞋也不错。热天建议穿网面的,透气性较好。软底运动鞋就不太适合骑长途了,最不济,也要穿双军胶吧,拜托,不要穿皮鞋骑车。(骑车上下班的就没办法了。)见过穿拖鞋骑车的,唯一没见过的就是赤脚大仙了。水壶、水壶架。这个就不用说了吧。建议买在骑车的时候能单手使用的水壶。前灯、尾灯:如果夜骑的话,也是事关安全,必须的!记住车灯的功能有两个,让你能看见路、让别人能看见你。所以,没有特殊情况,请不要使用暴闪功能,别人也要看路的。补胎套装工具和打气筒:扎胎和爆胎,永远是骑士挥之不去的噩梦,山地车故障,90%以上都与车胎有关。除了车胎故障以外,山地车很少会把你撂在路上罢工。到目前为止,我在路上遇见的故障几乎全都和车胎有关。我的所有路上修车经历几乎全都是补胎。不要相信运气或人品,照扎不误。而且是大概率事件!码表:显示,当前速度、里程、总里程、时间、最高速度、平均速度等等。个人意见:一开始有个最便宜的就行。便携套装工具:虽然很少用上,但会让你在骑车的时候感到心里有底气,有保障。包:骑车的时候总要带一些常用的东西。车包常见的有:车把包、梁包、三角包、车座包、驮包、背包。如果跑几十公里的短途,车把包、梁包、三角包、车座包有一两个就差不多够用了,如果是跑百十公里的中短途,有个可拓展的小型驮包一般也够用了。如果跑三天以上的长途,恐怕就要用大型驮包了。背包,建议仅用作背水袋用。虽然很酷,但是热呀。以上是骑车“必须”装备。“可以有的”装备:以下装备是“专业发烧友”的最爱,不建议新手一开始就使用。当你开始进入“低烧阶段”以后,再开始考虑购买也不迟。骑行服:骑行服绝对不仅仅是花花绿绿好看的东西。它上面之所以有那么多标志是因为那些都是比赛所涉及的赞助厂商。 骑行服的四大作用: 1、收紧身体线条、减小风阻,这一点可以在30公里左右的速度上提高3-5公里/小时的速度。2、Coolmax面料的骑行服可以快速排汗、保持身体在大量出汗的时候保持干爽。 3、骑行裤内裆部有Coolmax的护垫,防止长途骑行座垫对大腿内侧的磨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4、在公路上骑行时花花绿绿的骑行服,具有醒目的视觉冲击力,会给机动车的驾驶员视觉上有很好的提示作用,是一种安全的保护色。
自锁踏板和锁鞋:上车后,锁鞋鞋底的金属锁扣会经过踩踏锁在踏板上。 这套装备的作用主要有三个:1、防止高速骑行中或者颠簸的越野中,脚从踏板上滑脱,那是很危险的。 2、骑行中,两脚分别以提拉交替动作。比传统的两只腿分别用力更能平均分配两腿的受力,防止疲劳,同时提高扭力。适应于高速或者爬坡。3、纠正双腿、双脚不正确的骑行姿势。 这套东西,价格比大部分的户外鞋要昂贵的多,价格大概是500-2000元RMB 注意:自锁踏板和锁鞋的使用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后才能使用!否则?当发生紧急情况,当你需要快速下车或当发生摔车时,你才发现你的双脚被固定在脚踏上,挪不动!那后果?你自己想吧!配件:车店里的山地车是真正的“裸车”。和传统自行车相比,什么都没有:没有后货架、没有泥瓦、没有支架、没有车筐,没有链条罩,当然,也没有车锁。这是因为山地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工具,而是专用的体育运动器材。如果你仅仅是健身用,裸车就很好骑。如果还要兼任上下班的交通工具,装一些配件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说停车支架、后货架、泥瓦等等,均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装。如跑长途用的驮包,就必须配合后货架使用。注意,请勿用山地车带人!否则?后果很严重!必备的技能:注意:骑车时,安全是第一位的!!!无论你如何重视安全,都不过分!山地车的速度远比传统自行车要高!记住:我们是来玩车的,不是来玩命的!不幸的是,很多骑友都是在有了血的教训后,才真正认识到这一点。骑车时: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尽可能保持平稳的深呼吸。学习“腹式呼吸”,可以百度一下。最好鼻吸鼻呼,鼻吸口呼也行,不要像岸上的鱼一样张大嘴巴呼吸。把你的目光焦点放远一点,不要盯住车前两三米的地方,危险。欣赏路上的美景。保持微笑。补胎和换内胎。原因已说过。如果带了全套补胎工具却不会补胎,还不如不带。车子基本的维护和保养。主要是传动系统、变速系统和刹车!特别是传动系统和刹车。(可参考:链条清洗、润滑方法学习汇报帖)良好的沟通能力。不论你是带上地图、还是指南针、甚至是GPS,都会有不好用的时候。我的经验,最好用的导航系统是嘴巴。不论到哪里,都要放平心态,学会和当地人沟通。效果非常好,甚至比地图加指南针加GPS都好用。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例外。出去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考虑到最坏情况。最低限度骑友间应互留电话号码。如果是出长途,首先应打听沿途和目的地的车行联系方法。好了,目前只想到这么多,以后想到再补充吧。如果你觉得这篇帖子还有用,麻烦你顶一下,让更多的骑友共享,谢谢!
一瞬间就解决我很多的问题。好贴&
很好的帖子,很适合我,谢谢了!&
新人表示感谢.&
选择打赏数量
剩余0香蕉币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深深的学习了。&
我也是新手,谢谢楼主的帖子!:handshake&
:victory&:victory&:victory&不错.
受益匪浅 收藏
论坛管理员
户外骑行有风险,BIKETO提醒你购买
BIKETO.COM All Rights Reserved.&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为了纪念自己的青春,打算明年春天从长沙骑自行车去云南,这种长距离的骑行要注意些什么?要带哪些装备?
长途自行车旅行须知
一、先是做好心理准备
确定下旅行的目的和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路再长也有终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定的骑下去,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二、出发前的准备
首先要收集、查阅、整理沿途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相关信息,包括较新版本的地图、交通图,沿途的地理、历史、人文、名胜古迹,气象资料等。再根据你或你的团队的体力状况、假期长短、旅行季节等因素制定出详细的旅行计划。一般而言,长途自行车旅行的最佳季节为每年的五至十月份为宜。长途自行车旅行最好能结伴而行,但长途旅行人数不宜太多,理想的人数为3到5人,且最好有异性同行。人数过多,沿途食宿困难较大,偏远的小地方接待有困难。由于人们之间的性格爱好存在差异,人数过多时很难统一行动。人数太少,安全保证较差。并且万一途中出现特殊情况,人数过少,难以相互照应。另外,人数过少,每一个人的相对负担就会加重,有些物资装备无论一人或多人只需一份,如修车工具、宿营装备等。
三、有关的物质准备
做自行车旅行,首先要准备的就是自行车。如果有条件,最好选用专门为自行车旅行而设计的27英寸全地貌车。该类型车一般配有前后车架,能载重150公斤(包括骑行者)以上,避震性能较好,轻便结实,能适应各种道路状况。缺点是价格昂贵,零配件目前在国内较难买到。
我们一般骑行的26英寸以下的轻便自行车不太适合于自行车长途旅行。可选用比较老式的28英寸加重自行车。如是新车,在你出发前一定要磨合200到300公里,重新全面调整后再上路。如是旧车,要经过全面大修,特别要对车座进行加工改造。车座不宜太硬或太小,最好加上一个3到5厘米厚的海绵坐垫。注意一定要保持坐垫表面干燥且不能有褶皱和缝合接缝,长时间骑行时方不至于磨破皮肤或长痱子。车座不宜太高或太低,以个人骑行舒适为宜。车把基本上应与车座高低相等,高低差距在3到5厘米以内为好。还应在自行车前后安装好挂包架。背着背包长途骑行非常疲劳和不舒服。最好还应在自行车大梁上安装一个水壶架,以便在骑行中可随时方便取用饮水。另外,在车胎内注入一些补漏剂,一旦车胎被刺破,只需将刺入物拔除,破孔向下打足气,即可自动将破孔堵住,保证继续骑行。
出发前,你一定要掌握自行车的调整和修理,包括;补胎、更换车条、更换刹车块,修理、调整前中后轴、修理飞轮等。
四、其他物质准备
服装:如果是在夏季或在较暖和的季节骑行,最好能购置专门设计的短骑行服。它具有保温、透气、挡风、防雨等功能。骑行裤内还有真皮垫,防磨且透气。可适应多种气候条件下骑行。只是价格比较昂贵。如没有骑行服,特别是骑行裤时,可直接穿着有弹力的紧身裤,里面不要再穿着其它服装,并且在经常摩擦的部位涂抹一些能起润滑作用的油脂。夏季骑行应穿着长袖上衣和遮阳帽,以免晒伤皮肤。冬季或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骑行时,除注意保温外,还要注意防止衣裤或鞋袜过紧而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引起冻伤的发生。另外,骑行时不能戴口罩,如果戴上口罩,因呼出的热气会在不知不觉中在口罩外面结成薄冰,造成面部冻伤。冬季最容易冻伤的部位是耳朵、鼻子和手脚,要特别注意这些部位的保温。可采取骑行和推车步行结合的方法,以促进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还要准备一件雨批,除防雨外,还有其他许多用途。
其他装备:为防风吹和小飞虫侵入眼睛,要准备好骑行眼镜。有色的可防强烈的阳光照射,无色的适用于阴天,还有一种浅黄色的专门适用于夜间。准备一个小药箱也是必不可少的。长备药品包括:治疗腹泻、肠胃不适、感冒、水土不服、消炎、外伤,眼药水等药品。如是夏季还应准备一些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痱子粉等。冬季则要准备一些冻疮膏、&寒痛乐&、姜茶等。如是在西北、新疆等地,要多准备一些饮用水(每天需5到10升)
五、在骑行中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骑行速度问题。骑行速度要根据全队的身体状况、路途远近和假期长短来决定。一般来说;如果路面平坦,每小时骑行20公里左右。山地或丘陵地形,每小时骑行10到15公里左右较为合适。每天骑行的时间,在开始的3天到一周内,不宜太长。已每天6到7小时,骑行120到130公里较为合适。身体适应后,每天增加20到30公里,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长途骑行后两脚会充血肿胀。休息时要平躺,尽可能把脚垫高,以促使血液循环。如有坡度不大的斜坡,也可头朝下地躺下休息片刻或把脚放在自行车上休息一下。
夏季,由于气温太高,白天骑行体力消耗极大,容易中暑等,不宜骑行。最好选择在早晚骑行。
如必须露宿时,应随身带一个防潮垫。换上干燥的衣裤,穿上雨衣,躺在防潮垫上。并且时间不宜过长。切不可穿着汗湿的衣服就地随意躺卧。
在比较干燥的地区骑行时,应在鼻腔内涂抹一些油脂,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顺畅。夏季骑行时,如感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烦躁心慌、恶心呕吐、舌干口渴、出虚汗、心跳加快等症状,要迅速到阴凉处躺下休息,马上服用一些十滴水。等身体恢复后在逐渐活动。切记不可用扇风法降温。
冬季骑行时,如感到皮肤发痒、红肿、麻木甚至起水疱时,要尽快用冻疮膏轻轻涂抹并做好局部保温。切不可因发痒而使劲搓揉。
长途自行车旅行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半路病倒,自己遭罪不说,还会连累同伴。
长途骑行,感到身体疲劳,腿脚乏力时要及时休息调整。否则因控制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翻车、撞车事故。
长途自行车旅行中保持警惕性,保管好自己的财物、照相机等贵重物品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疲劳、注意力分散等原因,往往容易出现松懈、麻痹等现象。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否则可能不仅是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还可能误事。
以上是一些有关长途自行车旅行的常识和基本知识。如果你计划要进行自行车长途旅行。一定要了解更多的资讯,向有经验的伙伴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再上路
不适合自行车旅游的人群
1、有心脏病者 有心脏病的人忌做剧烈运动。
2、有癫痫病者 如果在骑车时突然发病会带来很大的危险。
3、做过脑部手术的人 脑部手术后,有发生癫痫的潜在危险。
4、高血压者 有高血压的人骑车有突然脑溢血的危险。
5、患闭塞性脉管炎者 此种疾病的病人不宜长时间运动,否则会引起腿部(主要是小腿肚和足尖)疼痛。
6、孕妇 孕妇身体不灵活,容易发生危险,且一旦发生危险就后果严重。
1、带上足够的水
自行车运动是一种耐力运动,在这种酷热天气下的活动,更加对车手提出了考验,特别是在防暑防晒方面,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特别是酷热天气,使得车手的排汗量很大,需要大量补充水分,而普通的骑行水壶就显得容量不够了,因此,再长距离骑行中一定要带够水,用水袋是最好的办法。
2、防晒同样很重要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护,晒黑不要紧,关键是不能晒伤,所以应该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水防汗的防晒霜。
3、注意补充能量
另外,长距离的骑行,高温,缺水使得车手很容易耗尽体力,而这种状态下,人的胃口是很差的,基本上不想进食,所以需要一种特殊的食品来维持体力,因此能量棒成了首选,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莫过于美国的宝德能量棒,它是美国国家自行车队,铁人三项,和中国登山队的必备装备。
4、不要马路上锻炼
骑车锻炼时不要选择市区马路作为锻炼地点,因为汽车尾气及尘土对运动中的人危害极大。骑自行车时,由于运动量加大,心肺功能增加,如果无法避开废气和尘土,那么被动吸入的有害气体将会随着心肺功能的加强而快速传遍全身,进而毒害到全身脏器。短期内使人感到心里不舒服、干咳;时间长了人会头疼、浑身无力。长年累月在马路上骑车锻炼,被动吸入的废气还可能引发肺部疾病。
处在生理周期中的女性,因为身体抵抗力较弱,所以不适合在污染严重的马路上从事这项运动。夏季日晒强烈,容易中暑,也不适合选择马路作为活动地点。
5、保护装备要齐全(骑行服尤其重要)
因为头盔能有效降低摔下车时发生脑震荡的几率,所以美国保险条例中规定骑车必须戴头盔,否则发生意外无需赔偿。但在我国,骑车者很少能注意到这一点。
除此以外,骑车时常用的护具还有护膝、护踝、护肘和护腕,可以防止行车中发生扭伤、挫伤等伤害。如果把骑车当作运动来做,那么这些保护器具一定要配全。
保险专家提示,自行车运动是一件比拼耐力的运动,长途骑行容易造成疲劳,引发意外,在进行自行车运动的同时一定要慢行、遵守交通规定,体力不支尽量停下来休息,长途骑行最好购买一份自行车运动保险,或者购买一份意外保险来保障骑行安全。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浏览: 14249
关注: 3 人骑行注意事项_百度知道
骑行注意事项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有事情(如购物;5。14、车队领骑者遇到特殊情况(如火车路口、路况不好;4.jpg" esrc="http、夏季注意蚊虫叮咬,尤其在夜间骑行时候皮肤及脸上涂少量花露水等喷剂,如果发生叮咬尽快处理伤口,要及时打手势并语言提示、玻璃渣子等等),目视前方100米左右,观察是否有道口和无知的逆行着,防止体力透支;7、建议车友必须带好备胎等修车工具,防范于未然;8、爱护环境;<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防止滑倒。19、尽可能穿着骑行服装或运动服装,散腿的裤脚应用绑带固定好,不要乱扔杂物,保护景区及道路周围环境。9、在不熟悉的路段放坡要控制车速.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eea8d38a777c00a23a1c78/0dd7912397dda144785cca46b6b7d0a20df486e9.jpg" />(图文来源 开朗旅行车WX LKLM-KranGear)11://h,农用车和摩托车突然串出.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b9e913ce1dd8bc3ec65d0eccb2bb8a26/0dd7912397dda144785cca46b6b7d0a20df486e9,远离坍方落石地区及积水坑道路。20://f、纠正;13;夜间骑行注意时间要短,带好照明设施.jpg" esrc="http.com/zhidao/pic/item/0dd7912397dda144785cca46b6b7d0a20df486e9.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转弯时,不抢道;12、不要在骑行中交谈;3、在雨季及山洪多发处注意安全,不要突然刹车,要先给后面的车友手势及语言提示,安全地从车队中侧行退出、停车、注意力集中.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783f6b18d500baa1ba794fbfee9ceeceb9389403、恶劣地质条件的准备,并使车胎垂直于铁轨骑行。及时补充体力;6、根据需要适当中途休息、必须佩戴头盔、手套等防护装备;2、根据天气做好防雨、骑行中勿听MP3、手机音乐等,及播放音响,防止注意力分散;18、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纵队骑行、车况等等)要中途停车时、注意中途能量补充,自带水(夏季最好带点清淡的盐水、白糖水)和适当食品(巧克力、糖块),水果,尤其是多车道转盘要仔细观察来往车辆,应远离它们骑行、车队领骑者及位于队伍中间骑行的车友,发现并骑现象,同行的车友要及时提醒,打明手势,示意清楚你的走向,防止突遇胳膊肘弯或不明路况而措手不及;10.baidu安全至上。骑行本身就具有危险成分,所以要备好功课,必要的安全知识要具备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骑行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季骑行注意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