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万豪洗浴有服务吗健身会所都有哪些

求奈曼健身房?_奈曼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8,546贴子:
求奈曼健身房?收藏
奈曼健身房有营业的么?收费是如何的?年费多少钱?怎么锻炼?
正版授权奇迹MU页游,奇迹重生!原汁原味还原奇迹,十年轮回!
麻烦哪位告诉一下啊
天营健身,啊知道收费如何
公安局对面,圣武堂,新开的。
天营300一个月,900半年,自己锻炼,单车,跑步机都是自己练,还有别的器材,没有健身操和瑜伽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通辽市奈曼旗商务预报
密&nbsp&码
奈曼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文章来源:奈曼旗商务和粮食局&&
作者:闫海辉&&
发布时间: 10:20:00
旗十六届人大五次 会议文件(二) 奈曼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 奈曼旗人民政府 二O一六年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客观评价发展基础与环境 1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 1 第二节 存在的突出问题 5 第三节 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 6 第二章 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蓝图 9 第一节 指导思想 9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0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1 第四节 战略定位 13 第三章 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壮大综合经济实力 17 第一节 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 17 第二节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21 第三节 大力发展服务业 26 第四章 坚持创新发展 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34 第一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4 第二节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38 第五章 坚持协调发展 提升整体效能 41 第一节 提高城镇化质量 41 第二节 建设美丽乡村 43 第三节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4 第四节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45 第五节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46 第六章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奈曼 46 第一节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 46 第二节 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47 第三节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49 第四节 推进低碳循环发展 51 第五节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52 第七章 坚持开放发展 建设活力奈曼 52 第一节 加强与发达地区合作 52 第二节 推动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53 第三节 优化招商引资结构 54 第八章 坚持共享发展 建设幸福奈曼 54 第一节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55 第二节 实施创业带动就业 55 第三节 提高基本社会保障水平 57 第四节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58 第五节 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62 第六节 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64 第七节 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66 第九章 创新社会治理 建设和谐奈曼 67 第一节 创新社会治理 67 第二节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68 第三节 完善安全监管体系 68 第四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旗 70 第五节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71 第六节 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72 第十章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建设智慧奈曼 72 第一节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72 第二节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 73 第三节 加快电子商务发展 74 第四节 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4 第五节 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75 第六节 提升民生领域信息化水平 75 第七节 推进智慧奈曼建设 76 第十一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支撑能力 76 第一节 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76 第二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78 第三节 推进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79 第十二章 决胜脱贫攻坚 实现全面小康 79 第一节 完善精准扶贫机制 79 第二节 实施精准扶贫工程 81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脱贫攻坚氛围 86 第十三章 坚持党的领导 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86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 86 第二节 加强规划衔接 87 第三节 强化规划评估和监督 87 &十三五&时期(年),是我旗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关键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科学系统地总结&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深入分析面临的发展环境,科学谋划好、编制好、实施好《奈曼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客观评价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旗委、旗政府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深入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通辽市&三大产业集群&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奈曼,实现突破&,突出&坚持生态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发展思路,全旗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为&十三五&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跃。预计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9亿元,是2010年的1.68倍,年均增长11.5%。公共财政收入达到5.49亿元,是2010年的1.76倍,年均增长8.2%。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亿元,是2010年的1.77倍,年均增长12.2%。&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5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14倍。人均GDP由22936元增加至41070元。 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21.4:47:31.6调整为19.3:43.2:37.5。现代农牧业建设步伐加快,节水高产高效农作物面积达到150万亩,粮食总产量突破35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227万头只。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累计实施工业重点项目200个,新材料、新能源、建材、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五大产业初具规模,镍铁、原油、水泥熟料、覆膜砂、孚盛砂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万吨、10万吨、270万吨、5万吨、20万吨。新能源发电装机33万千瓦。服务业快速发展,专业市场和综合交易市场达到50个,物流企业发展到67家。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2亿元。各类金融机构达到32家,助农金融服务点达到683处。工业园区支撑能力增强,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户,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 民生福祉水平实现新改善。2015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153元和8847元,是&十一五&期末的1.82倍和1.97倍,年均增长12%和14%。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和金融贷款4.3亿元,实现1.52万户、5.2万人稳定脱贫。城镇累计新增就业907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5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840人。建设保障性住房1116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4万户。社会事业扎实推进,稳步实施校安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8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到100%。文化大旗建设成果丰硕,启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成了奈曼版画创作暨少儿版画创作培训基地,完成53194户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14个苏木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79个村级文化广场、355个草原书屋和270个嘎查村文化室建设。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旗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基本建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821个,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城乡面貌实现新改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建设,努力构建&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条发展轴&的区域发展格局,201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1%,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城关镇面积扩展到19.9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83亿元,新增城市道路43.1公里,铺设供水管网22公里、雨水管网32公里、污水管网14公里、供热管网28公里、燃气管网30公里,安装路灯、景观灯1845盏,新增绿地面积近70万平方米,大沁他拉镇成功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八仙筒、白音他拉、青龙山和治安四个重点镇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夯实产业支撑。按照分类实施、集中推进、提标扩面的原则,全面推进嘎查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实现新优化。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重点区域绿化等生态重点工程,&十二五&时期,完成植树造林77.45万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81%,累计提高1.23个百分点。单位GDP能源消耗累计降低14%,二氧化碳减排、主要污染物排放、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指标均实现规划目标。严格执行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责任制,保持全旗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落实最严格的生态、耕地、水资源红线管控制度,保障生态系统稳定,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 基础设施实现新进展。&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了一批水利、电力、公路和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新打机电井1562眼,建设饮水安全工程241处,解决了12.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20千伏变电站达到3座,66千伏变电站达到26座,66千伏、10千伏和低压供电线路长度分别达到587千米、4515千米和6652千米。累计建设通村沥青(水泥)路1150公里,街巷硬化810公里,全旗公路总里程达到3218公里,公路货运量421万吨、客运量218万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8.8万人、固定电话用户2.78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66万户。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深化改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明确8个领域、155项改革任务,取消合并行政审批77项。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引导农民有组织土地流转实施规模化经营52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93家。积极开展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试点。启动实施了旗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及教师双向交流机制,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更加均衡、更可持续。 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新气象。全力推进&平安奈曼&建设,加快完善社会防控体系,各类刑事案件发生率大幅下降。严格执行&五五四&信访工作法,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群众来访秩序进一步规范,信访案件办结率保持在95%以上。健全三级食品安全监督网,保障食品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深入实施&执行力建设年&、&创优争先活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等作风建设活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高效政府建设,&六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形成了依法行政、规范办事的良好氛围。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经过全旗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二节 存在的突出问题 与&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这既有市场变化的外在影响,也反映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发展质量不高,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市的8%左右;二是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延伸加工不足,新兴产业比重不高,矿产资源开发、冶金建材、能源等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三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弱,公路密度和公路等级、铁路电气化率、农村公路通达率还都不够高,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电力网架结构建设滞后,水利、信息等方面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综合开发水平不高,部分产业能耗、水耗高,环境保护压力增大;四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滞后,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400元和2000元;五是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1%,分别比全区和全市平均水平低18.5和5.5个百分点,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压力大,社会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六是城乡居民的文明素养、道德理念和诚信、创业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社会文明程度亟待进一步提高,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步伐仍需要进一步加快。 第三节 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 从自身发展优势看,拥有区位、交通、资源综合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我旗是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建设锡赤通经济区、&锡赤通朝锦&中蒙俄国际海陆经济合作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东北地区进入华北和内蒙古东部入海两大地理走廊交叉点的核心区域,属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及环渤海经济圈叠交区域。两大地理走廊包括东北至西南方向的交通物流大通道,主要依托京通铁路、国道111线、大广高速公路通辽-赤峰段、东北地区飞往京津冀航线等;东南至西北方向的渤海湾至辽宁&五点一线&经济带到达锡林郭勒盟与蒙古国的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的既跨省区又通疆达海的大通道,主要依托巴新铁路、大广高速公路奈曼-营口段、国道505线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外和区外市场和资源,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及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200公里旗域内分布有赤峰、通辽、朝阳机场,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潜力突出。二是我旗是科尔沁沙地与燕山余脉的结合部,呈现明显的&南山中沙北河川、两山六沙二平原&的地貌特征,沙地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以沙、粮、版画、麦饭石等为代表的资源优势独特,地处&中国黄金玉米带&,是全国产粮大旗和生猪养殖大旗,粮食总产量占全区的6%左右,是中华麦饭石的原产地,奈曼版画享誉全国。三是能源类型多样,组合潜力巨大。光照丰富,热量充足,年可利用小时数1400小时。地处风能较丰富区域,年平均风速为7.2米/秒,可利用小时数小时。生物质资源丰富,林地面积48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783.5万立方米。灌木平茬、乔木修枝、小老树改造、伐根树头、加工剩余物等年可转化生物质资源约55万吨,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年可转化生物质资源约200万吨。此外,石油、油页岩资源丰富,奈曼杖子、化吉营子矿区探明油页岩储量分别达到21330万吨和1088万吨。 从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看,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新能源技术的融合,特别是智能化、互联网+、低碳化生产、复合材料、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革命,为我旗推进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从国内宏观政策导向看,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自治区积极推进锡赤通经济区建设和打造&锡赤通朝锦&中蒙俄国际海陆经济合作示范区,为我旗发挥节点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二是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我旗发展新业态、开发新产品、实施新商业模式、培育新产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难得的机遇;三是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为我旗实现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从面临的发展压力看,一是转型发展压力增大。以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等为主的产业结构,在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共存的形势下,实现提档升级、转型发展难度较大。二是产业创新发展难度增加。国家强化节能、节水、节地,提高环境、技术、安全等准入标准,突出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的考核,对资源型产业创新提出更高要求。三是短板瓶颈制约作用更加凸显。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培育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均需要科技、人才、资金的强力支撑。四是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任务仍然比较繁重。地处科尔沁沙地生态脆弱区,实现美丽和发展双赢任重道远。五是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比较突出,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艰巨繁重。 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我旗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妥善应对,在事关全旗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凝聚共识、保持定力、务实苦干,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改革中大有作为。 第二章 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蓝图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继续把&创新奈曼,实现突破&作为一切工作的总要求,突出&坚持生态发展,加快绿色崛起&的主题,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速发展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牢记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人民民主,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 &&坚持科学发展。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从欠发达的基本旗情实际和发展不足的主要矛盾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牢记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依法治旗。牢记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坚持在全市全区全国的大局中谋划和推动发展。牢记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登高望远,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大局意识规划事业、谋求发展。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京津冀、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等城区的对接协作,在深化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按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求,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接近均等化、绝对贫困现象根本消除、依法治旗全面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具体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全旗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投资效率和企业利润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农牧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活力显著增强,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创新驱动格局初步形成。城镇化内涵发展质量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城乡居民收入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掉国贫旗帽子。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 &&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森林绿化覆盖率持续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市场化程度提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进一步巩固。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奈曼旗&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类别 指标 2015年 预计完成 2020年 规划目标 年均增长(%) 指标 属性 1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58.9 245 9左右 预期性 2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7.5 40 0.5 预期性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5.85 57.7 10左右 预期性 4 公共财政收入(亿元) 5.5 7.36 7左右 预期性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5年累计] 445 700 13左右 预期性 6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41 45 0.8 预期性 7 人口自然增长率(&) 5.11 6.45 && 预期性 8 创新驱动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0.31 2.5 0.44 预期性 9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0.13 1 50 预期性 10 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 19.88 25 1.02 预期性 11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2 5左右 0.76 预期性 12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9.2 11.2 4 约束性 13 民生福祉 平均预期寿命(岁) 73 76左右 && 预期性 14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9左右 预期性 15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0左右 预期性 16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年累计]
&& 预期性 17 城镇登记失业率(%) 3.73 <3.9 && 预期性 18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80 85 1 预期性 19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97 100 0.6 预期性 20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 98 100 0.4 预期性 21 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普及率(%) 88 95 1.4 约束性 22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人) 1.8 2.1 3 约束性 23 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个) 1.6 3.5 17 约束性 24 贫困人口脱贫人数[5年累计]
&& 约束性 25 生态文明 森林覆盖率(%) 30.81 33.9 0.618 预期性 26 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 783.5 888.5 21 预期性 27 草原植被盖度(%) 40 60 4 预期性 28 耕地保有量(万亩) 390 340 -2.6 约束性 29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降低率(%) && 达到自治区和通辽市要求  约束性 30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623 达到自治区和通辽市要求  约束性 31 单位GDP能耗降低率(%)[5年累计] 14 达到自治区和通辽市要求 约束性 32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5年累计] 14 达到自治区和通辽市要求 约束性 33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 85 && 约束性 34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5 && 约束性 35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率(%) && 90 && 约束性 36 空气质量达标率(%) && 95 && 约束性 37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 达到自治区和通辽市要求  约束性 第四节 战略定位 基于构建全产业链角度,重点培育&三大产业&: &&以不锈钢新材料为依托的新型镍铬复合材料产业。积极发展高品质特种钢、新型合金等先进材料,打造&冶炼&热轧&酸洗&冷轧&制品&全产业链。积极承接不锈钢产业转移,以内蒙古和谊镍铬合金及深加工项目为龙头,加快内蒙古(奈曼)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镍基合金等先进结构材料,建成东北地区不锈钢全产业链新材料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以风电、光电、火电、石油和生物质能源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生物质发电、油页岩开发、辽河油田外围探采等项目建设,加快风电、光电、风光互补和生物质等清洁能源开采利用,推动实现绿色开发、清洁利用、能源生态协调发展。着力实现风电、光电、火电三个&百万千瓦&装机规模,建设蒙东新能源产业基地。 &&以生物制造和中蒙药科技产业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突出抓好玉米生物科技项目引进建设,推进中草药GAP标准化建设,构建种植、原辅材料生产、研究开发、蒙中药制造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加快建设北疆中蒙药科技产业基地。 基于培育特色产业发展角度,重点建设&七个基地&、&一个中心&: &&东北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围绕市委&三大产业集群&战略部署,高标准建设民族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白音他拉轻工食品产业园,积极推进肉牛、肉羊、谷子、水稻、甘薯等种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建设,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实现农畜产品加工优质化、终端化、品牌化、基地化。到2020年,农畜产品转化率达到50%以上,建成蒙东地区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建材和沙产业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加快推进砖、水泥等传统建材产业发展,增强基础建设保障能力,加快硅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在覆膜砂、孚盛砂、生态透水砖、墙体内外挂板、生态透气防渗砂和砂艺术品等领域实现产业化,打造亚洲最大的硅沙产品研发生产、沙产业主题展示、沙地种植养殖、沙文化创意博览基地,开创高科技绿色发展新路径。 &&特色装备制造基地。以大型、成套、智能为方向,瞄准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引进风电设备制造、汽车模具及零部件、大型智能机械、农业机械等装备制造产业,实现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化、高端化、创新化、集约化、低碳化发展。重点引进发展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装备、高分子阻燃材料、应急物资回收等项目,建成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应急服务、处置救援一体化的自然灾害应急产业基地。 &&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加快推进风电、光伏、火电、生物质能源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实现绿色开发、清洁利用、能源生态协调发展,建设蒙东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智能产品生产基地。承接电子元器件、电子基础材料、新兴电子设备、智能终端、光伏材料等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转移,逐步建设辐射内蒙东部和东北地区的智能产品生产基地。 &&全国知名的麦饭石暨版画文化创意基地。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以奈曼旗文化产业集聚区为龙头,以麦饭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版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民俗文化及创意产业集聚区、民族特色产品集聚区为支撑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国麦饭石之都&、&中国版画之乡&和&蒙东民族民俗特色小食品交易中心&。 &&&沙海明珠,魅力奈曼&民族文化旅游基地。融入科尔沁&500公里文化旅游长廊&,打造北部以宝古图沙漠、孟家段湿地、怪柳林为重点的自然生态旅游景区板块,中部以奈曼王府、固日班花草原为核心的民族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板块,南部以青龙山登山和八虎山庄度假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板块。 &&蒙东、辽西北区域性物流仓储中心。发挥毗邻赤峰、通辽、朝阳、阜新区位优势,抢抓自治区培育锡赤通经济区、通辽市打造自治区东部区域性交通物流仓储中心、赤峰打造蒙东冀北辽西商贸物流枢纽城市的有利契机,实施协同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以京津冀为中心的华北物流区域和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物流区域,发挥该区域绿色农畜产品、建材、农机、有色金属等集散优势,实现错位发展。 第三章 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壮大综合经济实力 第一节 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 围绕优质高效,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着力建设现代农牧业。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节水增粮、粮食增产等工程,全面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节水高产高效农田达到200万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推进南部山区水资源综合开发,新建改造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3万亩。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促进种养结合、农牧互补,重点建设高标准饲草基地100万亩,其中人工种草面积50万亩、饲用灌木50万亩。 抓好农业种植基地建设。推进100万亩纯收入超2000元高效特色作物种植基地建设,其中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达到50万亩。加快建设以东明镇为中心的沙地西瓜种植基地,以八仙筒镇为中心的红干椒种植基地,以治安镇为中心的万寿菊种植基地,以青龙山镇、土城子乡为重点的甘薯种植基地,以大镇、沙日浩来镇为主的果蔬、芥菜生产基地,以东明镇、明仁苏木、黄花塔拉苏木为重点的中草药生产基地,以八仙筒镇、苇莲苏乡、白音他拉苏木为重点的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基地,以南部山区为重点的绿色有机谷子、荞麦、杂豆生产基地。继续打造高产高效优质玉米产业基地。 抓好畜禽养殖基地建设。推进养殖示范镇、专业村、标准化养殖场、规模化家庭生态牧场、养殖重点户建设,以国道111线两侧苏木乡镇和固日班花苏木等地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在秸秆、饲草资源丰富的苏木乡镇,大力发展绿色肉羊养殖,打造优质肉羊品牌。以平原区和山区为重点,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以南部山区为重点,发展野猪养殖。以国道111线两侧乡镇和南部山区为重点,发展肉驴养殖。以北部沙区和南部山区为重点,以养殖小区模式发展禽类养殖。牧业年度家畜存栏达到400万头只,禽类年饲养量1200万羽。 完善农牧业综合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培育运行规范、控制规模1万亩的农机合作社15个,实现机械定苗常态化、平原区玉米机收普遍化、秸秆加工和牧草机械使用经常化、机械深松整地常规化,农机化综合水平提高到80%以上。通过4万亩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带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80万亩。采用光纤、铜线、同轴电缆、3G/LTE、微波、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加快宽带网络由乡镇向嘎查村延伸,推广适合农牧民需求的低成本智能终端。推进农牧业生产经营信息化,重点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牧业智能装备在远程监测、精准作业、精细饲养、动植物疫病监测防控、重大自然灾害预警防范、农畜产品产销衔接、农机作业服务等领域应用。加快发展农畜产品电子商务,重点推进粮食、畜禽、薯类、油料、蔬菜等特色农畜产品等专业性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利用无线射频、二维码、身份认证、电子结算、追踪定位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提升农牧业生产的专业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抓好基地生产标准制定和推广。完善养殖大户和种植基地建设标准,加快推广种植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农畜产品重点产区标准化普及率达到100%。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兽医行政执法和兽医科技支撑体系。重点建设1个旗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站),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质检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农产品速测检测点,实现&统一环境质量、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操作规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 突出抓好品牌建设。实施农牧业品牌战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注册认证工作。实施好品牌建设和品牌推介工程,抓好青龙山粉条、杂粮杂豆等原产地产品申报及保护,创建奈曼无籽西瓜等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科尔沁农牧业品牌。加强农畜产品商标注册和认证。推行标准化生产,逐步健全从农田棚舍到餐桌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打造一系列民族特色、绿色有机品牌。 专栏1:农牧业重点工程 节水高产高效农田建设工程。集中连片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中东北部平原区巩固利用好低压管灌150万亩,在中东部沙区推广发展喷灌20万亩,南部山区推广喷灌、微喷、滴灌30万亩,新建和维修水平梯田10万亩,适宜地区推广全膜覆盖和膜下滴灌技术。2020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玉米产量达到36亿斤。 绿色高效特色作物种植工程。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科技培训、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特色绿色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等手段,重点种植绿色高效特色作物100万亩,建设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50万亩,辐射面积100万亩。 饲草种植基地建设工程。改变畜牧业传统饲养方式,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产业化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高标准饲草基地100万亩,其中多年生优质牧草20万亩、一年生牧草(青贮)30万亩、饲用灌木50万亩,年饲草产量达到10亿斤。 家畜养殖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品种改良、标准化繁育、规模化育肥、现代化屠宰加工、产品深加工等,扩大农村牧区的养殖规模。2020年牛存栏量60万头,羊存栏量252万只。 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构建面向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惠农服务。加快农村牧区网络建设,推进农牧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建设全旗农牧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推进重点农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环节可追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农畜产品物流信息查询、智能配送、货物跟踪等物流信息服务。发展农畜产品电子商务。2020年为全旗农牧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销售以及技术信息,促进农民增收44.5亿元,间接带动农牧业产业收入达20亿元。 第二节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围绕优化存量和提质增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左右。 围绕构建全产业链,以做大增量为重点,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材料。以内蒙古和谊新型镍铬复合材料项目为龙头,加快内蒙古(奈曼)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镍基合金等先进结构材料,打造&冶炼&热轧&酸洗&冷轧&制品&全产业链新材料基地,重点实施年产72万吨镍铬新材料、150万吨不锈钢和特种钢、100万吨深加工产品及矿渣资源化利用项目,配套规划建设特钢新材料产业区、循环经济产业区、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区、物流加工配送区、装备制造产业区、商务研发居住区等专业园区。到2020年,形成120万吨新型镍铬复合材料、30万吨特种钢和100万吨新型镍铬复合材料深加工产品能力,建成东北地区不锈钢全产业链新材料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能源。按照绿色开发、清洁利用、能源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实施综合能源开发战略,建设以风电、光电、风光互补和生物质等清洁能源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着力打造风电、光电、火电三个&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风电方面,加快建设中节能、国电内蒙古电力等风电项目,&十三五&期间新增风电装机规模6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方面,重点实施奥格瑞、汇特、深能北方、振发新能源等光伏发电项目,新增光伏装机规模30万千瓦以上。火电方面,加快建设和谊公司2&15万千瓦热电联产自备电厂和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生物质能源方面,保障原材料供应,发展生物沼气、固体成型燃料等,为林木质电厂提供能源供应。同时,围绕辽河油田外围探采、油母页岩综合开发,积极推进原油开采、油页岩开发等项目,年原油开采能力达到30万吨,页岩油提炼能力达到50万吨,形成以风电、光电、火电、生物质能源、石油和页岩油为代表的能源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打造玉米及蒙中药材产业集聚区。玉米生物科技产业抓好玉米资源的加工转化和规模化生产,发展玉米种植、淀粉、氨基酸、制药等玉米深加工产品。推进蒙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加强中草药GAP标准化建设,高标准打造北疆蒙中药科技产业园,构建种植、原辅材料生产、研究开发、蒙中药制造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东北地区重要的蒙中药科技产业基地。 围绕培育特色产业基地,以调整优化存量为重点,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建材业。依托中联、宏基、华鑫等重点企业,加强水泥制品、硅砂材料、非金属建材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新型防水密封、新型保温隔热、新型装饰装修等复合型、节能型建材,开发钢结构、幕墙材料、轻体保温墙板、粉煤灰烧结砖、承重砌砖、小型空心砌砖等新型建材产品,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注重节能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传统建材产业创新发展,巩固建材产业基础地位。加快构建以中联水泥和宏基水泥为龙头的水泥产业链,以华鑫公司为龙头的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新型装饰装修产业链。到2020年,新型墙体材料占墙材的比重达到70%以上。 沙产业。以仁创砂产业园为龙头,加大硅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能力,积极发展覆膜砂、孚盛砂等产品,力争在覆膜砂、孚盛砂、生态透水砖、墙体内外挂板、生态透气防渗砂和砂艺术品六大领域实现产业化,构建硅砂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打造集&砂科技、砂产业、砂文化、砂旅游&于一体的百亿元沙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业。以大型、成套、智能为方向,瞄准高端装备制造业,主动承接长春、沈阳装备制造业转移,加快引进汽车模具及零部件、大型智能机械、农业机械等装备制造产业,提高成套加工能力和基础配套水平,实现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化、高端化、创新化、集约化、低碳化发展。依托泓海机械等设备加工龙头企业,围绕大型、重型、精密装备需求,不断提高配件加工能力和基础配套水平。到2020年,形成上下游配套装备零部件加工2万件(套)的生产能力,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加快引进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谋划发展应急产业,重点引进发展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装备、高分子阻燃材料、应急物资回收等项目,建成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应急服务、处置救援一体化的自然灾害应急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业。加强与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合作,努力承接电子元器件、电子基础材料、新兴电子设备、智能终端、光伏材料等电子信息制造业。推进&互联网+&在工业、农牧业、商贸、生态等各领域发展,实施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到2020年,建成1个互联网经济集中区,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1亿元,逐步建设辐射蒙东和东北地区重要的智能产品生产基地。 农畜产品加工业。立足特色农畜产品资源,依托龙头企业,引导农畜产品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集聚,加快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园区和白音他拉轻工食品加工区、青龙山薯类加工区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精深加工企业,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培育壮大谷物食品精深加工、食物油加工、肉制品及酱菜制品等企业,打造芥菜咸菜、牛肉干、小米、粉条等农副产品加工业自主品牌。扩大绿色农畜产品等优势特色产品出口,不断拓展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到2020年,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重点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以上,建成蒙东地区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围绕提高园区综合服务能力,以提档升级为重点,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 修编奈曼旗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大园区整合力度,统筹空间布局,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突出抓好奈曼工业区、八仙筒工贸区、白音他拉轻工食品加工区建设,逐步将白音他拉轻工食品加工区整合到奈曼工业区,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培育壮大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完善设施和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推进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率先实现转型升级。推动企业节能减排,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中循环&与社会&大循环&有机衔接,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力争将奈曼工业园区晋级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 第三节 大力发展服务业 围绕挖掘潜力和扩大规模,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扶持发展农村服务业,建立适应我旗发展要求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以提升工业服务能力为重点,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加大物流园区整合力度,调整优化华明、京新佳禾、方达、煤炭、汽车服务、黄花塔拉等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布局,明确分工定位,建设综合性物流仓储中心。基本建成&一核心、四节点、五通道&物流空间布局。完善物流仓储中心功能,加强与锦州港合作,吸引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入驻,提供货物通关保验、保税等功能,完善仓储、货物整理、商务租赁、金融汇兑等服务。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完善物流信息平台&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交易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配送物流体系。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物流企业,提升运输、货代、仓储、加工、整理、装卸、配送等功能,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打造本土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推动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到2020年,建成5A级物流企业1户,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专栏2:现代物流&一核心、四节点、五通道&物流空间布局和&1542&工程 1、 &一核心、四节点、五通道&物流空间布局。以大沁他拉镇为中心,以八仙筒镇、青龙山镇、白音他拉苏木、黄花塔拉苏木为物流节点,以京通铁路、通赤高速、国道111线、巴新铁路为通道,锦州港为国际出入口的物流空间布局。 2、&1542&工程。即&一个平台、五个园区、四个中心、两个网络&。 一个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结合,与通辽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东北经济区物流中心联网,着重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查询系统、物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 五个园区。(1)蒙东综合物流园区,占地4500亩,建立煤炭物流区、矿石物流区、水泥建材物流区、工业产品物流区、农畜产品物流区等产业集聚区,逐步使物流园区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内陆港服务功能。(2)华明物流园区,以奈曼旗工业区为依托,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整合社会资源,吸引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发展,建成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综合物流园区。(3)工业东区物流园区。建成为新型镍铬复合材料和宏基水泥等企业配套的物流园区,以工业原材料、产品物流配送为主。(4)汽车服务产业园区。建设集汽车销售、汽车修理、汽车美容、汽车配件、物流中心、大型停车场和汽车乐园为一体的综合性汽车服务产业园。(5)京新佳禾物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文化创意园、农副土特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和粮油产品深加工区。 四个中心。黄花塔拉物流配送中心,在黄花塔拉苏木新建一处集信息、仓储、运输、配送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货物集散中心。建材销售中心、农机销售中心、生产资料销售中心等重点物流交易服务中心建设,包括奈曼旗建材市场、农机市场、生产资料市场。 两个网络。农畜产品和日用消费品两大物流网络。以重点龙头企业和集贸市场为平台,整合第三方物流企业旗内各站点,发展当地农畜产品深加工和外运网点,构筑农畜产品物流网络,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实施企业为龙头,以加强配送中心建设为基础,建设旗乡村三级的日用消费品和其他物品物流网络。 电子商务。推进&互联网+&在商贸、金融、文化、民生等各领域发展,打造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旗。大力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促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完善产业政策,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动奈曼商城网、可意网和草原之秀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灵活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实现苏木乡镇和嘎查村级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站全覆盖,到2020年,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加快奈曼旗网络呼叫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支持农村、社区物流快递配送点建设,鼓励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和服务模式,加强跨行业的物流信息共享,建立完善行业性、区域性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体系,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 专栏3:电子商务重点工程 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一处集电商公司集中版块、电商培训教育版块、电商研发生产与物流版块、电商配套服务版块为一体的一站式商业联动示范区。 电子商务平台。以奈曼商城网为主体,包括奈曼商城手机版安卓系统、奈曼点餐平台、游奈曼网、中华麦饭石交易平台、网赚平台等5个子平台,涵盖服装销售、餐饮美食、生活服务、酒店旅游、热门商圈5大类别。 金融业。加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继续做好金融机构的引进工作,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全面开放的金融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旗银行机构达到10家以上,银行存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推进自治区&县域金融工程&试点工作,提升金融服务保障能力。继续鼓励有实力、运作规范的民营企业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推动普惠金融建设,加大金融对农村、小微企业和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进入&新三板&市场,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草牧场、宅基地&四权&抵押贷款。探索&农机公司+农户&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动物活体质押贷款、&一卡通&质押担保贷款等模式。筹备建立奈曼旗民间投融资服务中心,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继续推进助农金融服务点建设工程,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提升金融服务的信息化水平。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拓展&保险+小额信贷&等新兴保险业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环境。 以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需求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城区商业,在大镇核心区域建立商业服务网络和商业中心,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及知名品牌,开设专卖店、连锁店、特色店,形成以商贸为主、商务为辅的新商圈。着力发展社区商业,推进市场改造提升,发展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和连锁便利店。新建和改造一批乡镇农贸市场,加强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建设,以加强配送中心建设为基础,构建农畜产品和日用消费品两大物流网络,建成旗乡村三级日用消费品和其他物品流通网络。重点加快奈曼旗兴隆地果蔬杂粮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以果蔬、杂粮为主体的集冷藏、冷冻、农副产品交易、育苗工厂为一体的综合性果蔬杂粮批发市场。推进奈曼旗黄花塔拉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形成集信息、仓储、运输、配送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货物集散中心。加快建材销售市场、农机销售市场、生产资料销售市场等重点流通服务中心建设。建成一处集加工、研发、经营、物流、电子商务一体化的综合园区。 专栏4:商贸流通业重点工程 民族商场和青山商城改造。总占地面积7288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改造青山商城、民族商场及浪潮鞋业、电影公司点式楼,建成一处集商城、宾馆、写字楼、电影院、酒吧、餐饮大排档、地下停车场等功能为一体的商贸中心。 北方市场扩建。总占地面积100亩。建成集果蔬批发零售、物流配送、冷库保鲜和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市场。 新天地购物中心。总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4.35万平方米,建成一处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商业中心。 青龙山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总占地面积150亩,项目建成运营后,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000人以上,一期建设集贸市场、交易市场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二期建设仓储中心。 兴隆地果蔬杂粮批发市场。建设集冷藏、冷冻、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育苗工厂为一体的综合性果蔬杂粮批发市场。 资源回收利用交易园区。规划容纳100户废旧资源回收经营户,设计年废旧资源周转量3万吨。 白音他拉苏木大型蔬菜瓜果保鲜库。占地面积50亩,保鲜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存贮能力7.2万立方米。 旅游业。围绕塑造&沙海明珠,魅力奈曼&品牌,积极参与科尔沁500公里文化旅游长廊建设,发挥沙漠、怪柳、湖泊、奈曼王府和麦饭石五大特色旅游资源,构建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人文三条主线,着力打造&一核两翼&旅游空间格局。&一核&以大沁他拉镇为核心区域,建设奈曼王府、固日班花草原为中心的民族历史文化旅游板块。两翼&即:北部以宝古图沙漠、孟家段湿地、兴隆沼森林公园、怪柳林为重点的天然生态旅游板块;南部以青龙山登山和八虎山庄旅游度假村、沙日浩来采摘园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板块。推进品牌景区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到2020年,建成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4家,接待国内外旅客135万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达到7亿元左右。 专栏5:旅游业重点工程 1、天然生态休闲旅游区 A、宝古图沙漠娱乐、休闲、体验旅游区。利用宝古图沙漠的景观特征开展悠波球、滑沙、滑翔机、热气球等多种休闲娱乐活动,培育&空中+地上&的三维立体化休闲娱乐中心。积极打造奈曼旗沙漠品牌,定期举办民间沙漠体育赛事,包括滑沙比赛、沙漠摩托车越野赛、沙漠徒步穿越、沙漠汽车越野赛等。 B、孟家段湿地及特色餐饮游乐旅游区。以水库水域为中心,整合现有码头、观景平台、仿古凉亭、垂钓台水上餐厅、十二家渔家乐和银砂九岛假日酒店等资源,突出水上特色餐饮、水上运动、休闲娱乐等景区旅游功能。利用赛马场周边草深林密、沙丘起伏的有利地形,打造现代化的CS反恐野战模拟训练基地。力争把赛马场建设成通辽地区功能最全、设备最先进的多功能的赛马场。 C、怪柳林景观公园。建设以怪柳林景观为特色、以怪柳文化及地域民俗为文化内涵,集观光猎奇、休闲娱乐、文化体验、文艺创作、特色购物等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区。 2、奈曼王府、经缘寺、青龙寺和大悲禅寺历史文化宗教旅游区 整合经缘寺、大悲禅寺、青龙寺宗教文化资源,开发中端休闲文化旅游产品。 3、加大乡村旅游建设力度 加快建设叫来河庄园、新镇柏盛园旅游度假村、包头嘎查(宝古图沙漠)、孟家段水库村(孟家段水库)、赛汉塔拉村(怪柳)、固日班花巴彦塔拉嘎查(巴彦德乐海草原旅游区)、赛汗塔拉嘎查、四一村(八虎山庄、农家乐)、卧龙村(龙尾沟)、章古台村(经缘寺)、青龙山镇斯布格图村(陈国公主墓)、兴隆庄村(特色餐饮、设施农业、采摘园)、沙日浩来黑泡子村(设施农业、渔家乐、采摘园)和哈日干图村(响水泉水库),重点打造田园风光、农家饭、特色餐饮等旅游区。 文化创意产业。与民族文化特征结合,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以麦饭石、版画、创意和民族民俗产品企业、工作室为基础,全力打造以奈曼旗文化产业核心园区为龙头,以麦饭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版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民俗文化及创意产业集聚区、民族特色产品集聚区为支撑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形成以辽、蒙文化为内涵、历史古迹为重点、湖泊、沙漠、怪柳、草场风景为特色,集观光、休闲、度假和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奈曼王府历史文化产业园、奈曼博物馆等重点工程,培育一批有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综合实力较强的文化大产业。以奈曼版画院为基地,大力挖掘和创作科尔沁版画&奈曼沙地版画。利用奈曼王府、辽代陈国公主与附马合葬墓等馆藏文物和复制品、诺恩吉雅爱情故事等文化内涵开办实物展览、民族文化展演。积极办好&诺恩吉雅文化节&、&奈曼旗宝古图沙漠文化旅游节&等。加快建设怪柳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蒙古酒文化产业园、龙化州契丹古风园和中华麦饭石城,培育发展文艺演出业、艺术培训业、休闲娱乐业、会展业、艺术品业等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以建设文化产业集聚示范区为契机,立足蒙东,面向黑吉辽、京津冀及沿海发达地区,积极打造奈曼经济发展第三极,打造&中国麦饭石之都&、&中国版画之乡&和&蒙东民族民俗特色小食品交易中心&。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从业人员达到5000人。 健康养老产业。顺应健康需求新趋势,结合文化和体育产业发展健康服务业,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绿色食品加工区、文化旅游休闲体验中心、体育运动中心等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医疗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期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健康查体及保健咨询等健康管理服务。按照&需求主导、分类服务&的原则,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模式。采取政府主导、社会集资、民办公助等形式推动社会化养老工作,鼓励兴办社会化养老机构,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模式。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到2020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60张。着力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医疗健康服务,在实现城乡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向全社会老年人拓展。健全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推进医养结合发展,鼓励医疗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将服务延伸至养老机构。支持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开展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服务。大力支持绿色环保、生态节地、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加快建立健全保障基本、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 社区服务业。鼓励社会资本兴办便民商业、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社会化养老、文化服务、安全保卫、餐饮娱乐等各类社区服务企业,促进经营型社区服务产业化,支持社区服务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推动住宅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转变,建设智慧型新社区。 以创新业态和模式为重点,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 加快发展家庭保洁、卫生保健、养老辅助、病人看护、家务管理和婴幼儿看护等家庭服务业,弥补市场需求不足,健全家庭服务行业标准,重点培育一批形成规模的大型家庭服务企业,扶植中小家庭服务企业。加快家庭服务业与信息业融合,建设家庭服务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市场,支持第三方培训服务。积极培育和引进投资指导、设计咨询、广告创意、品牌策划、会展营销、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环境治理、节能合同管理等各类中介机构,引导和促进文化娱乐、医疗等服务业发展。 第四章 坚持创新发展 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旗战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第一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加强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的院地校地合作,组建甘薯组培脱毒实验室暨甘薯脱毒培养与秧苗繁育基地,搭建创新发展平台。加大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设立科技创新计划,组织攻关团队,提高科技投入。积极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科技创新基金,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建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加快推进和谊新型镍铬复合材料、华鑫矽酸盐和仁创砂产业园等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立自主创新的竞争激励机制,引进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动员社会力量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支持技术人才创办科技经济实体。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保障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增长幅度高于本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全社会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5%,企业R&D 投入占全社会R&D 投入总量的比例达到80%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 1件,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申请总量20%。力争规模以上企业至少拥有 1 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或自主品牌。 推进重点领域创新。围绕产业创新,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创新项目,着力在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加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开发等领域实现突破。现代农牧业方面,加快构建高产优质生态型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开展大面积优质高产专用作物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节水、省肥、丰产、稳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建立环境友好型高效病虫草害防控体系。拓深设施农业发展新模式的研究开发。重点支持玉米、葵花、西瓜、蔬菜等产业在技术层次升级、产品结构优化方面取得新进展。加快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实现生产环节机械化。重点开展标准化养殖核心技术研究示范,推进优质细毛羊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开展家畜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示范。积极进行家畜追溯系统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重视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推广。开展主要作物、果蔬制品、食品生产、特色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建立农畜产品食品链全程卫生安全控制示范体系。加快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农牧业高新技术覆盖率达到85%以上。清洁能源方面,围绕林木质、秸秆高效利用,推进林木质、秸秆发电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智能输电及环保技术、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等科技攻关。重点开展太阳能发电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推进新型风电储能材料、储能装置及系统集成技术示范推广。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重点突破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前沿技术,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促进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生态环境方面,开展区域生态综合治理与技术集成示范,构建不同类型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开展不同区域综合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工业&三废&主要污染物处理关键技术研发、集成示范。开展土壤污染物综合治理与恢复技术研发集成示范。开展农村牧区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科技示范。林业方面,加快建设林木种苗示范园、园林绿化苗木培育示范园、果树精品高产示范园等科技示范园。加快林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应用抗旱造林、节水灌溉造林、高标准生物经济圈和生态经济沟模式营建、林草、药复合经营、生物沙障营建、乔灌草混交造林、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等林业新技术,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林业适用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加快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到2020年,科技活动人员总量保持3%以上的增长速度,全旗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8万人左右。加快建立&科技成果信息数据库&、&人才信息数据库&、&科技成果交流门户网&,畅通研发机构与转化主体间的信息沟通渠道,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成果交易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数达到50项。获得通辽市、自治区、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达到20项,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家。推进全民科技创新活动,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坚持把技术创新贯穿竞赛始终,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活动,着力提升职工群众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十三五&时期累计培训40万人次以上。 第二节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林业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森林资源资产流转平台,实施林权抵押贷款。积极培育和规范活立木市场,促进林木资源合理流转以及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稳步推动完成国有林场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实现管理方式创新和监督体制创新。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资林业,允许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在合理开发利用沙地资源,大力发展壮大沙产业、林产品加工转化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重点引进1个大型果品储藏加工企业,对果品进行就地深加工,生产系列绿色产品。发展壮大&蒙沙&蒙古野果品牌,争取成功申报&奈曼&蒙沙蒙古野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重点扶持&天兴木业&等重点加工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进行木材的精细深加工,全力打造&奈曼木业&品牌。继续支持生物质能源发电厂高效运转,对境内富余生物质废料进行高效再利用转化为清洁电力能源。继续支持仁创等企业发展壮大和新产品研发,充分利用丰富的硅沙资源做大做强沙产业。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及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完善资源开发、征地拆迁补偿机制,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等途径,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充分挖掘农牧业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门路和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积极落实国家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缩小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 农村牧区土地流转改革。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畜产品规范化种植养殖、规模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链条,提高农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水平。坚持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牧民合作社、农牧业企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流转,发挥土地集约化效益,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支持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引进先进技术促增收,推广地膜种植技术,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修建防渗渠,完善基础设施,实行&统一种植、统一浇水、统一施肥、分户管理、分户收获&的模式,进行集中管理、规模经营,节约成本,促进增收。引进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项目,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完善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化经营成果共享水平。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大幅度削减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实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提高政府效能。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支持引导民营经济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等在城乡、企业及各个行业间有序流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市场监管,保护公平竞争,激发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理事会组建工作,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和社会各界群众参与公共文化管理建设。保留旗乌兰牧骑事业单位性质,继续探索市场化发展的路子,按照&政府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针,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完善结构工资制、考评常规制和岗位任期制,形成自我发展活力。 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改革。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证制度,改革环境影响评价等有关管理制度,形成有效衔接、运行顺畅、简便高效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提高环境治理的整体性和有效性。健全环境保护的市场体系,引入第三方治理环境污染,向社会开放部分环境监测项目。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和交易市场。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地方领导人员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第五章 坚持协调发展 提升整体效能 第一节 提高城镇化质量 加强中心镇建设。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为重点,以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创新中心镇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按照&拓展城镇空间、完善配套设施、改进服务水平、提升城镇品位&的要求,修订总体规划。加强中心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重点实施旧城区棚户区、城中村、城边村拆迁和街路改造工程,改善镇容镇貌。吸引人口转移入住,提高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到2020年,大沁他拉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1.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5万人,带动全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5%,人均绿地面积15.77平方米,创建国家文明县城、园林县城和卫生县城。全旗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 专栏6:中心镇重点市政工程 1、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1)道路及附属工程。打通主城区所有丁字路,修建西环路,开通28条、改造35条、新建45条道路路段及其附属工程,计划新增投资81739万元,建设总长73.24公里,铺装面积136.22万平方米,新增道路绿化面积236万平方米,使城镇主次干道基本贯通,环环相连,形成较为完善、快捷、通畅的城镇道路交通网络。 2)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森林公园1处,占地32万平方米,绿化26万平方米;建设南出口广场1处,占地7.74万平方米,绿化5.5万平方米;在原大镇政府扩建休闲广场1处,占地3.3万平方米,绿化2万平方米;主城区新增绿地面积33.5万平方米。 3)城市供水工程。逐步实施供水设施的更新改造和扩建工程,提高供水普及率。计划投资5457万元,主城区新增水源井11眼,新建供水能力为日供水3万吨的第三水厂1座,铺设输水管网14公里、配水管网15公里。 4)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日处理2万吨生活污水处理厂1座及其附属工程;续建完成2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26公里及其附属工程;建设规模为15万立方米的污水应急储备池1座;改造、新建城区污水管网20.77公里。 5)城市燃气工程。新建L-CNG天然气储备站1座、L-CNG汽车加气站3座;新建中压管网60公里、低压管网100公里;组建燃气运输车队增加燃气运输车辆10台;新增天然气用户15000户;增加单点直供工业用户及公服用户燃气设施、安全监测设备等。 6)集中供热工程。在老城区富康小区南侧区域新建热源厂1座,购置安装72MW高温热水炉2台及附属配套设备;新建换热站12座及其配套设备;敷设管径DN800一级供热管网16公里,DN450二级管网13公里;改造老城区老旧管网14公里。 2、保障性安居工程 1)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513套。 2)棚户区改造工程。改造棚户区9处,征收面积17万平方米,征收改造后建筑规模80万平方米。 3)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农村危房19996户。 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要求,加快其它城镇政策扶持与建设引导,切实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建立综合交通体系、能源供应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着力提升小城镇承载能力,切实搞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参照城关镇标准实施街巷绿化硬化、管网配套、集中供热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临街商户改造和住宅小区开发,严格抓好城镇管理,提升城镇形象和服务功能。统筹推进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在村村填埋垃圾的基础上,选择有条件的苏木乡镇启动生活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探索实施&户集、村收、乡镇运、旗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努力实现&一镇一站、村村设点、一体化保洁&。推进城镇天然气管网建设,实施以沼气为主的苏木乡镇燃气工程。以乡镇为单位凸显产业优势,努力打造乡村旅游镇、药材产业镇、绿色种植镇,立足长远培育&代镇扬名&的特色产业。充分体现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元素,保护好有历史价值的设施和院落,让居民记得住乡愁、留得住回忆,打造有个性有内涵的精致小镇。 第二节 建设美丽乡村 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布局、社会事业建设和现代农牧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全面完成嘎查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巩固提升农村&十个全覆盖&建设成果,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均衡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到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率 90%。选取产业发展有基础、设施配套有条件、资金筹集有渠道、村级班子有能力、广大村民有意愿的嘎查村作为示范村,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城郊社区型、移民搬迁型、生态文明型、旧村改造型、民族风情型、旅游服务型六型新农村。&十三五&期间,旗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75个,乡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210个。 第三节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牧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推广优质饲草料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农畜产品深加工发展,加快农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推广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鼓励在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推进农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嘎查(村)和乡村旅游示范嘎查(村)。壮大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市场提升产业、以产业培育企业、以企业配套基地、以基地带动农牧户,建立覆盖种植养殖、仓储运输、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分销零售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实现农场与企业、市场的无缝对接。加快农村牧区土地流转。健全从农田牧场到餐桌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绿色农畜产品营销体系。 第四节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按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巩固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全社会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坚持不懈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加快重大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促进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弘扬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推动文化走出去。按照规划实施乡村文明建设三年规划。 第五节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人才培养和后备力量建设,融合推进国防动员体系、平安奈曼体系、双拥共建体系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团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物资保障和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深入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 第六章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奈曼 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第一节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健全完善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制度。调整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等配套政策,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合理划定城镇界线,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加大对农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激励性补偿。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严格执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全面落实生态功能区规划,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耕地红线、开发红线,耕地保有量保持在340万亩左右。 第二节 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维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草场、林地、沙地、河流、库区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功能。重点实施&三北&防护林、科尔沁沙地治理&双千万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兴隆沼治理开发、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程。采取封禁保护、造林种草、沙化草原改良和建设、优质农畜产品加工体系、生态移民、合理利用水资源等综合治理措施,使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得到全面整治,实现沙区生态的根本改善和可持续发展。严格落实禁垦禁牧政策,通过封、禁、转、退等措施,合理收缩生态脆弱地区农牧业生产活动,转移农牧民人口,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方公益林、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实行严格保护。因地制宜推进水库、塘坝和小流域、经济沟综合治理,加大水源工程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和重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地下水保护和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实施森林固碳增汇技术示范工程,抓好灌木能源林、果树经济林、商品用材林、农田防护林和乡村绿化林建设,继续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十三五&期间,人工造林65万亩,封山(沙)育林71.5万亩,飞播造林9万亩,封禁保护区建设15万亩。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9%,植被覆盖度达到50%以上。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加强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和防控减灾体系建设,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提高到85%以上,测报准确率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加强森林草原防火。着力抓好森林资源培育。 专栏7:生态重点工程 人工造林工程。(1)经济林建设区。围绕国道111线、505线、大阜线沿线两侧,推广栽植塞外红苹果、黄太平、金红苹果、扁杏、葡萄等优良品种,建设经济林14万亩。建设区域包括青龙山、新镇、土城子、东明、大沁他拉、明仁等苏木乡镇以及沙日浩来林场和兴隆沼地区,重点建设以管灌、滴灌为主的节水型高标准示范精品果园,并大力发展庭院果树经济。(2)用材林建设区。围绕中北部沙区,以杨树、旱柳、白榆、樟子松等树种为主,建设用材林14万亩。重点建设区域包括新镇、黄花塔拉、义隆永等苏木镇以及新镇林场、兴隆沼地区。(3)防护林建设区。围绕老哈河南岸、叫来河两岸沙丘以及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带,以锦鸡儿、黄柳、沙棘、灰柳、家榆、小叶杨、樟子松等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元宝枫、蒙古栎、火炬树、茶条槭等树种,建设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完成防护林建设面积19万亩。重点建设区域包括青龙山、土城子、新镇、大沁他拉、白音他拉、苇莲苏等苏木乡镇以及兴隆沼地区。(4)薪炭林建设区。在老哈河南岸、叫来河两岸平缓的流动沙地区域,以锦鸡儿、黄柳、沙棘等树种混交造林为主,建设薪炭林18万亩。重点建设区域包括东明、八仙筒、大沁他拉、苇莲苏、白音他拉、固日班花、新镇等苏木乡镇以及兴隆沼地区和2个水库。(5)重点区域绿化建设区。以杨、柳、榆、云杉、糖槭、樟子松、油松、火炬树、茶条槭、卫矛、暴马丁香、金叶榆、紫叶稠李、密枝红叶李、王族海棠等树种为主,加快全旗公路、乡村道路、农田、村屯、工业园区、采矿区、城镇等重点区域绿化和四旁植树步伐。完成村屯绿化300个,公路绿化1400公里。(6)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区。在全旗以各苏木乡镇和六号农场为单位,各建成至少1处高标准义务植树基地,年均完成部门、企业、单位和个人义务植树200万株以上。探索建立通过碳汇交易丰富义务植树的履行方式的新机制,用于规模化的植树造林和植被保护活动。 封山(沙)育林工程。 在流动沙丘地块,人工造林困难的沙地和有培育前途的疏林地、无立木林地,以封沙育林为主,人工促进为辅,完成封沙育林71.5万亩。(1)在老哈河南岸沙带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封沙育林41.5万亩,建设区域包括苇莲苏、白音他拉、八仙筒、大沁他拉等苏木乡镇;(2)在叫来河两岸沙带周边地区封沙育林30万亩,建设区域包括固日班花、东明、治安、新镇、黄花他拉等苏木镇。 封禁保护区建设工程。在老哈河南岸沙带连绵起伏高大流动沙丘地带,短期内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结合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示范区建设,完成沙地封禁保护区建设15万亩,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禁止一切生产生活活动。建设区域包括大沁他拉、苇莲苏、白音他拉等苏木乡镇。到&十三五&期末完成老哈河南岸沙地封禁保护区建设30万亩。 飞播造林工程。 在退化沙化草牧场、宜林地和封沙育林区,选择锦鸡儿、塔郎、沙打旺等灌草种子,完成飞播(或人工模拟飞播)造林9万亩。建设区域包括八仙筒、白音他拉、苇莲苏、大沁他拉等苏木乡镇。在南部山区经试点成功后飞播油松,完成20万亩。建设区域包括青龙山、土城子、新镇等乡镇。 湿地、沙漠和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示范区、沙地封禁保护区保护工程。加快推进宝古图国家沙漠公园、孟家段湿地公园通过国家评审立项;完成占地700公顷的八仙筒林场怪柳森林公园的规划立项审批;到&十三五&期末,通过国家项目支持,力争完成沙漠公园、湿地公园、怪柳公园所有规划建设内容。建成生物多样性示范区,以此带动科尔沁沙地原生植被恢复进度。 第三节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优化能源结构,建设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采购、绿色贸易,促进绿色消费。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源保护区污染源监管,加强地下水水质保护,到2020年,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强化工业锅炉治理,加大小锅炉淘汰力度,新建燃煤锅炉全部安装脱硫脱硝除尘设施,推进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推进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全旗重点监管单位危险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处理处置。强化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工矿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尾矿综合利用。加强农村集中饮用水源保护,提高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苏木乡镇全部新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村屯全部新建垃圾转运站。以创建国家生态旗为契机,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鼓励养殖小区建设,完善养殖场雨污分离污水收集系统,推广干清粪工艺,推进有机肥和沼气的生产利用,规模化养殖场(区)废弃物资源利用率达到80%以上。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薄膜。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例保持在95%以上。全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在通辽市下达指标之内。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重点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率达到100%。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发放率达到100%。 专栏8: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水污染防治工程。包括饮用水源综合整治工程、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及收集配套管网建设、重大规划项目建设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包括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大气污染控制管理、机动车污染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控制等。 农村环境保护工程。包括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程。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包括重金属污染源综合整治工程。 固体废弃物治理工程。包括固体垃圾、工业废渣、医疗废物处理工程。 环境能力建设工程。包括环境监测、监察、监控、预警、应急、宣教、信息能力建设工程。 第四节 推进低碳循环发展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牧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利用率。支持绿色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镇形态和功能,推广绿色建筑,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加强水泥、建材等高能耗行业节能改造和能耗管控,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职责,加强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衔接。建设资源回收再生利用交易园区,年废旧资源周转量达到3万吨。 专栏9: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程 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包括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加工回收等工程。 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工程。包括废旧资源回收、加工、周转等工程。 第五节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划定农牧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牧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农牧业节水、城区节水、企业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节约用地,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控,调整建设用地结构,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强资源环境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第七章 坚持开放发展 建设活力奈曼 第一节 加强与发达地区合作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契机,围绕发达地区优势产业配套发展装备制造、民族特色农畜产品加工、新材料、仓储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延长补齐产业链条,建设产业转移接续基地,实现区域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泛领域发展。加强在科技要素、人力资源、市场准入和政府服务等方面对接,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设面向沿海地区、京津冀及东北地区的优质农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新材料供应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输出基地。推进与以上地区交通、能源、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金融和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积极承接通信、金融、电子商务、政府及企业大型数据中心等后台服务类产业转移。积极探索园区共管、飞地经济等合作模式。巩固与河北省安国市、北京市西城区等地区友好合作关系,努力在深化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节 推动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积极融入锡赤通朝锦中蒙俄国际海陆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逐步构建新型区域关系。加强与赤峰、阜新、朝阳、锦州等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建立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的区域交流合作模式。立足与周边地区所处不同发展阶段,推进与周边北票、阜蒙、敖汉等市县旗的区域战略合作,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市场要素对接对流为重点,在功能定位、产业分工、物流交通上统筹布局,找准功能定位,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发挥临近港口的优势,依托通关达海的大通道,做大做强临港经济,积极推进内陆港建设。 第三节 优化招商引资结构 积极探索招商新方式,把大企业、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梳理、锁定重点目标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上门招商,力争在&招大引强&上有所突破。坚持引资与引智、引技并举,更加着重引进技术、管理、人才和研发机构,实现由引进资金向引进全要素转变。发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奈曼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