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同学需要骑怎样开自行车店了说一声,不用租了

租客在小区内骑车撞伤人房东要负责吗有什么法律规定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租客在小区内骑车撞伤人房东要负责吗有什么法律规定吗
租客在小区内骑车撞伤人房东不需要要负责,撞伤人是由租客实施的,与房东无关,应当由侵权人租客自己承担侵权责任。法律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第三条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法律规定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11天骑自行车环台湾岛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的图书馆
11天骑自行车环台湾岛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日,我的幸运日。一天完成3个人生目标:环台湾岛、谒胡适墓、看跨年烟火。时间倒退到12月21日,我从台北自由广场开始骑行。一个人,一辆自行车,历时11天,行程1001km,逆时针环台湾岛,于12月31日再次抵达自由广场。本文分三部分:上篇是环岛见闻,我是第一次去台湾,此行见到了很多意料之中和之外的事,本篇分享我的见闻;中篇是环岛攻略,如果你也有环岛的想法,本篇会手把手教你如何去实现;下篇是环岛日志,每天骑行结束后我会写骑行日志,本篇在骑行日志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和扩充,希望能带你神游环岛的过程。此外,11天骑行都用行车记录仪记录下来了,后续会整理发布。另,需要GPS轨迹记录的同学可以私信我。楔子:为什么要环岛?缘起至今仍能清晰的记得平生第一次萌发环台湾岛骑行这个念头的时间和地点,因为彼时彼地的情形实在难以忘怀:日,布达拉宫广场,拉萨,西藏。当时,我刚刚完成一个人从上海到拉萨59天5003km的骑行,这也是我第一次长途骑行。第一次长途骑行就横跨中国,那感觉就好像街机里刚出场就成功PK掉终极BOSS然后通关。壮举顺利完成,骑行在拉萨街头的我,却有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还能有下一个目标让人再激情澎湃吗?就在布达拉宫广场前,突然就想起了台湾。与西藏一样,台湾于我也充满了距离感和神秘感。想起后瞬间就下定了决心:下一站,台湾。其实就难度而言,环台湾骑行并不算太有挑战,但却特别有吸引力,尤其是对我,因为那里是民国。但没想到,因为机缘巧合,在沪藏线之后我长途骑行的下一站反倒是更艰难的欧洲行。直到2015年底,在工作变动空隙,我调整了假期,有了半个月的时间。于是没再犹豫,开始着手准备环岛。意义妹子非常不能理解长途骑行的意义:人类不是已经发明了火车和飞机吗?我是这样理解的:为什么金字塔能让人叹为观止?因为在那个没有电子机械的时代,施工队仅凭人力,经过充满智慧的规划,将每一块砖石设法安置在它预定的位置上,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创造出这传世奇迹。长途骑行其实和建金字塔差不多:用相对原始的工具,主要凭借人本身的努力,去完成一个看起来很难的任务。这个任务乍一想觉得难以做到,但如果进行分解,会发现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是可执行的。将这些环节串联起来,任务就能完成。这个过程中,体现的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光有蛮力或只会坐而论道可都不行。此外,长途骑行也是一种旅行,旅行的种种意义大都能在骑行中感受到。世界是多元的,你所熟悉、所依赖的生活方式,所持有的三观,并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模式,甚至可能并非主流模式。而如果不走出去,你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去过的地方越多,见识过的人越多,越能理解庄子说的“蜗角之争”。长途骑行是一件疯狂的事情,是一个苦行僧式的修行。不管事前规划的多好,当中肯定会碰到各种变故:天气、路况、身体状况等等,需要不断随机应变。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青春年少,不多做几件值得回忆的疯狂的事,年华逝去后,拿什么来回忆?几年前曾看过一个短片,虽然是广告,但算得上是最能打动我的视频了:《梦骑士》。这是一个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短片,讲述的是五个台湾老人为了年轻时的梦想骑摩托车环台湾的故事,开篇一句“人为什么活着”如当头棒喝。看一次感动一次。心愿一直对台湾有好感,一是因为自己是历史学的研究生,本身就对晚清民国的历史很感兴趣;二是因为对过去30年台湾的成功转型经历充满好奇;三是久仰台湾的美食、热情的人民、小清新的风潮,这些诱惑对于热爱旅行的人是难以拒绝的。除了环岛,还可以顺便在台湾完成两个心愿。一是去谒胡适墓,拜访胡适纪念馆;一是看台北101跨年烟火。近10年来,三观的形成和定型,深受胡适先生影响。胡适先生晚年在台湾度过,也葬在台湾,既然来了,自然要去拜访。10多年前在大学时,是通过网络直播看的台北101跨年烟火,壮观的场景带给我的震撼和吸引久久难忘。当时便想着,一定要在台北过一次跨年,现场看一次烟火。所以这次规划的环岛行程,是从台北开始,到台北结束,并在结束环岛的12月31日看跨年烟火。上篇:环岛见闻虽然都是华人社会,但台湾与大陆有诸多不同。交通规则台湾的交通规则与大陆有些不同。一是右转也需要等灯,机动车、机车(摩托车)、非机动车都要等;一是机车、非机动车左转需要先过马路,停在待转区。台湾的道路设计对自行车和机车相当友好,每个路口的停止线后面都会有一个白线框,供红灯时候自行车或者机车暂停。机动车遇到红灯只能停在白线框外面,另一方面这也降低了变绿灯时机动车起步快撞到人行横道上行人的可能。在台湾的交通标识中,机车和非机动车有时统称为“机慢车”,有专门的车道。在“机慢车专用”的车道里,丝毫不用担心有机动车驶入,这点台湾与欧洲很像。不过与欧洲不同的是,欧洲更多的是自行车道,机车不允许驶入。台湾甚至还有一条专门的“環島1號線”。如果骑到这条线上,就不用费心看导航了,看准方向顺着骑就行了。这条自行车道上还会不时标注距离前方便利店、城市的距离,很让人心安。台湾的道路还有一个特色是路口处的反光镜特别多,在大陆可能只有在急弯处才会有反光镜,但在台湾多数的岔路口都会安置反光镜。机车文化台湾的机车真的超多,据称有2300万人的台湾,机车数量就有1500万台,平均1.5人就有一台。等红灯时会看到机车一窝蜂的挤在路口,一变绿灯,就是万马奔腾的景象。而且机车速度超快,即使是在城区,机车从身边经过时常能听到呼啸之声。有两点印象特别深刻,一是骑手们都戴着头盔,一是都遵守交通规则。哦,这两者应该是一回事,因为头盔应该是交通规则的一部分。几乎没见有人闯红灯。环岛的最后一天,在便利店遇到一个台湾大哥,也骑自行车环岛过,平时是骑机车的。他跟我解释说,之所以有那么多台湾人骑机车,一是因为台湾地小,城际交通不一定非得火车、汽车,即便是骑机车时间和精力上也是可行的;二是机车便宜,年轻人稍微攒点钱就能买得起,然后就可以载着妹子出去玩了。想起前段时间深圳禁摩,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政策引发争议。有人就举过台湾的例子,台湾的机车那么多,也没见有多混乱。为什么台湾没有禁摩呢?我非常认同一个分析:在台湾,骑机车的,不是人,是一张张选票,没有哪个政客胆敢这样不过脑子的一刀切。台湾的机车文化有多发达呢?在我骑行期间正值竞选白热化的阶段,在一个政论节目中,有一位嘉宾列举了当时投入选战的几个小党,其中一个竟然是“中华民国机车党”。你要无故禁摩,人家可是会举全党之力来和你死磕的。便利店台湾有点好,便利店满地跑。去之前还在担心骑行途中午餐如何解决,上一次在欧洲骑行,是得一直骑到看到路边有吃的起的店才能停下来吃饭。但在台湾,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主干道上几乎随处可见便利店,7-11星罗密布。不夸张的说,如果有一张7-11的储值卡,半个月的台湾行完全可以不用带现金。实事求是的讲,在台湾骑行的这11天,我几乎每天的一日三餐都是在便利店吃的,而且觉得吃的非常好。喜欢上海更胜于北京的一个原因是上海街头随处可见的连锁便利店:熟悉的Logo、整洁的布局、一应俱全的生活必需品、24小时灯火通明,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对于漂泊在异乡的年轻人,这样的小店,提供的不只是生活的便利,还有一种安全感。不管下班多晚,都会相信在熟悉的街角有一盏熟悉的灯光等在那。在台湾同样如此。台湾的7-11遍布全岛,不仅数量多,设施也全,店里几乎无所不能:零食、主食(便当)、热食(关东煮);厕所(!!!);ATM(!);桌子、凳子;缴纳水电煤气;收发邮件、传真……其中最大的特色是有厕所和ATM,这对旅人而言可谓是最大的福利。就这么说吧,长途骑行最尴尬的场景是找厕所。之前不管是骑去拉萨还是欧洲骑行,大部分时候都是就地解决,但在台湾环岛一圈,在户外解决的次数真可算是屈指可数。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便利店都有厕所,一般来说,城区里的店大都没有,城郊的店通常是有的。在便利店门口会有一个Logo灯箱,如果是店里有厕所的话,Logo下会有厕所的标识,一眼就能看到。因为遍布的便利店,这使得环岛骑行的心理负担会小的多。总会想,再坚持一下,前方就会有家店,可供打尖。喝杯暖饮,打个盹,再继续上路。槟榔骑行时,沿街会看到超多的槟榔店。槟榔西施是台湾独特的街景之一,一度。槟榔店有着相似的装潢:一个两面是玻璃门面的独立小屋,屋上的Logo是一个半圆的环以及数十条射线。在晚上,Logo会闪烁着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营造出灯红酒绿的感觉。但我一路看到大多槟榔店都闭门歇业中,显露出残败的气象,不知是因为我走的道路已非机动车主干道,还是因为消费者习惯变化了。毕竟槟榔可能会导致口腔癌。偶有看到店里有小妹,有的小妹穿着清凉,也有是大妈级的,甚至会有大叔。此行没看到槟榔西施,也许是没有老司机带路吧。政党广告骑行的2015年12月正好临近台湾大选,路上有着各路人马的竞选旗帜。这点真是为数不多的台湾有大陆无的特色了。县市级的候选人的竞选广告通常是该候选人与该党派大佬的合影,加上一句slogan。台湾的广告业发达,也许一定程度上与选举制度有关系。政治广告对社会的影响巨大,能让政治去魅化、去神秘化,民众可以从中感知:哦,原来选择哪个党派,选择哪个候选人,其实就相当于在超市是选择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两家可乐都会做广告自我宣传,也会负面竞选,曝光对方的不足。最后用钞票或选票,做出自己的选择。不同的是,如果选百事可乐的人更多,未来四年人们就喝不到可口可乐了。政论节目以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些大陆游客到台湾后,晚上宅在宾馆也不出去,当地导游很好奇,以为在干什么,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在看政论节目。港澳台与大陆我都待过,就政论节目的热门,唯台湾为盛。政论节目,通俗的讲,就是主持人邀请一拨名嘴品评时事、时人,多数时候是批评。上至总统,下至普通公务员,都有可能成为靶心。为示公平,也会邀请相应的政党代表澄清或反驳。有时也会开放call-in,让普通民众能有机会打电话进去与各名嘴或嘉宾直接交(dui)流(ma)。台湾的政论节目对我影响极大。10多年前,我还在学校读本科时,初涉互联网,大开眼界。那个时候GFW还未建成,Google还可随意访问,Facebook和Twitter也还能用,现在想来,当时应正是中国互联网田园牧歌时代的尾声。在我如同海绵般从互联网上汲取新观点新知识的过程中,台湾的政论节目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像在追美剧一样守着每天李涛的《2100全民开讲》和李艳秋的《新闻夜总会》。这两位主持人都是偏蓝的,当时是陈水扁执政。我已经不记得第一次听到有嘉宾痛批陈水扁时的场景,但能记得当时我就在想,原来林达在《近距离看美国》中描述的那种场景,在华人社会中也能发生。通过政论节目,我熟悉了这样的言论环境,也熟悉了台湾的政治氛围。后来三观逐渐稳定后,就没怎么多看了。这次时隔多年,再次看到,惊讶的发现还有像胡忠信老师等一些熟悉的面孔活跃在屏幕上。顺口一说,也正是通过TVBS的新闻,我知道了台湾跨年有在台北101大厦放烟火的习俗。好几年的元旦跨年,我都是对着网络电视里101的烟火许下新年愿望。当时也会在想,一定要找机会,在跨年的时候去现场看看。台北101跨年烟火正好这次骑行是在12月底,特地算好了时间,要在12月31日前赶回台北,然后在台北跨年,看101烟火。以圆我十多年前的心愿。虽然骑行过程中有一些状况发生,但还是紧赶慢赶的在31日当天赶回了台北。骑到终点自由广场后,赶紧再骑到租车行,把车还了。然后再坐车去位于台北东北的中研院附近谒胡适先生墓。再赶回101大厦附近,找到最佳观看点。不想走太远,也不想去人太多的地方。于是选择了101大厦附近的台北市立信义国中操场。操场前方没有很高的建筑,坐在操场上可以看到整个101大厦。而且当晚会交通管制,人又很多,信义国中接近管制区最外围,看完烟火后比较好撤离。在操场上坐等了两三个小时,人越来越多,虽已是深夜,但并不觉得冷。临近跨年,大厦外墙开始出现灯光变化,围观群众开始欢呼。零点时分,轰的一声,整个101大厦犹如一朵火树银花,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然后便是各种花式烟火秀。有趣的是,从零点开始,整个操场上有近千人,但一片寂静,听到的只有烟花炸裂的声音。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的抬头观看,直到最后一幕,烟火结束,大家才不约而同的鼓掌,然后开始交谈并散场。烟火秀很美。据介绍,“這次煙火秀總長度為238秒,發數共30,000發,為史上最長”,“今年煙火團隊特別為臺灣設計多種展現臺灣自然生態的實體圖形,像是花朵、飛鳥、樹木、水中生物等,要帶來全新感受。此外,由西班牙空運來臺的煙火具備冷光低煙特性,煙火色彩飽和度佳,藍、綠、黃、紅、等多元色調,視覺饗宴更豐富”。不虚此行。明信片骑行结束当然要写明信片。不过这次情况特殊,时间特别紧张,我是31日下午才结束骑行,之后还要还车、找宾馆、谒胡适墓,再去101,而第二天的中午就要飞回上海了。几乎找不到空余时间来选、写、寄明信片。之前的计划是还会去拜访胡适纪念馆,纪念馆里应该有明信片,可以一下都完成。但没想到为了凑到1000km,骑完结束就已近3点,还要去还车。而纪念馆5点就关门了,来不及了。只好再想办法。突然想到诚品书店不是24小时的么,如果101附近有的话,再晚也可以买到嘛。101附近肯定有诚品书店。果然。于是在诚品书店买了一打明信片。但没有买到邮票。看完烟火回宾馆就直接睡了,第二天早起直接奔火车站,再坐车去机场,但因为是元旦节,火车站的邮局居然没有开门,便利店居然也没得卖。怎么会这样。难道我要把这堆明信片再带回上海?担心误了飞机是大事,于是只得希望机场有邮票卖,不想机场的邮局也关门了。正在六神无主的时候,工作人员提醒,楼下的便利店也许有。急匆匆的跑过去,居然买到了,而这家正是我买关二爷悠游卡的那家店。然后过海关,找地方写明信片,但工作人员告诉我,过了海关就没有邮筒了。WTF?!于是乎,我带着写好地址、贴上邮票的明信片,坐上飞机,忧伤的飞回上海。坚韧如我者当然不会让事情就这么了了。办法总比困难多。突然想起在骑行路上认识的一位新竹的朋友,于是我把明信片快递给她,她拆开包裹,把明信片再投到邮箱。所以,收到明信片的朋友们,你们要知道,这张明信片是从台北带回上海又从上海寄到新竹再从新竹寄回上海的风尘仆仆的明信片。请珍惜。还有好些明信片被邮递员遗失在路途中了,恨。中篇:环岛攻略准备长途骑行,最重要的是三件事:决心、时间、钱。这三件事重要性递减,而不是相反。但不少人是反过来想的:钱够不够?时间有没有?再决定去不去做。时间。台湾环岛约1000km,因为是环岛,山路的比例并不高。按一天100km的正常速度骑行,需要的时间是10天左右。就长途骑行的难度而言,属于进阶级。钱。台湾的消费水平与大陆相似,茶叶蛋除外(大误)。这次环岛行程我的总开销大概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包括往返的机票、租车及相关装备的费用、住宿、餐饮等。就费用而言,稍有积蓄的人都能承担,而且如果愿意,吃住还能再省一些。决心。虽然听起来比较鸡汤,但就长途骑行而言,决心是最重要的事,几乎没有之一。骑行是一件简单的运动,只需要两只腿上下的蹬踏板两只手握好龙头就行;但长途骑行却是一件很难的运动,你必须像个机器人一样,连续数日里保持着同样的姿势运动,忍受枯燥、寂寞和风雨。这项运动本身没有太多技巧,关键是看能否坚持,或者坚持多久。很认同兰迪·波许(Randy Frederick Pausch)教授作为一位长者,在《最后一课》中传授的人生经验: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ey let us prove how badly we
want things. 大意是:阻碍你的墙其实是来测试你对做这件事的渴望程度。引申一下:很多时候并不是困难阻挡了你,而是你的决心不够坚定。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证件因为历史原因,大陆居民去台湾需要办理更多的手续。如果是去香港、澳门,只需要《港澳通行证》并办理签注即可;而如果去台湾,除了需要大陆方面颁发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大通证)并签注,还需要申请台湾方面的《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入台证)。听上去是很麻烦,但想想30年前,海峡两岸还在对立状态,那时要去对岸可不是麻不麻烦的问题,普通人估计只有“投敌”这条路。现在只需要一些文书工作即可,毕竟是进步了很多。大通证及签注的申请并不难,大概需要10个工作日,各地对申请材料的要求略有不同,按规定来就行。入台证的申请需要数个工作日,因为台湾方面对大陆游客有人数限制,所以尽量提前申请为好,如果着急,可以加钱加快进度,最快隔日可取。一般来说,提前一周,只要不是旺季,应该问题不大。目前入台证并未开放个人申请,因此不管是自由行还是跟团,都必须要委托旅行社代办。代理费一两百元左右。入台证会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送至邮箱,一张A4纸,彩打即可。在进入或离开台湾时需要海关在纸上盖章。大陆居民持入台证最多可在台湾逗留15天,环岛大约需要10天,问题不大。路线环岛骑行的路线要选择两个重要参数:起点、方向。起点一般是台北、桃园或高雄,桃园和高雄有往返大陆的机场,如果是自带自行车前往,可以出了机场就开始骑行。我选择从台北开始,一是得去台北租自行车,二是想找个有地标意义的起点。方向分顺时针环岛和逆时针。各有各的风景,难度是相似的,该爬得山该走的路都一样。我当时选的是逆时针,是考虑到花莲至苏澳段的苏花公路十分险峻,我长年没锻炼,难走的路还是放在骑行的最后比较好。从台北逆时针南下的前半段没有高山,相对容易。没想到也算歪打正着,因为台湾东海岸的海景远比西海岸要壮观,尤其是苏花公路一段。因为行车需靠右,因此只有逆时针环岛,才能在东海岸时近距离看到海,否则如果是顺时针,只能贴着山脊,隔着马路看太平洋了,体验会差很多。装备自行车既然是骑车环岛,最重要的装备自然是自行车了。但毕竟只有10天,专门去买一辆自行车似乎也不划算。骑拉萨的自行车虽然还在,不过已经拆成零件寄回老家了。我算是装备控,但也不是唯装备论者,装备够用就行,于是决定不如就在台湾当地租车。台湾的自行车文化浓厚,风靡大陆的捷安特、美利达都是台湾品牌。而环岛也是台湾自行车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专卖店都提供租车服务。我租车的“跨越單車精品店”便是在捷安特的官网上找到的。详见,各个城市都有。租车的费用按天计算,还可以接受,11天我一共花了约600人民币。租车需要提前预约,即使不是旺季。我在出发前半个月联系店家,结果被告知那段时间车全部租出去了。还好第二家店还有车,不然问题可就大了。可以通过邮件和店家联系,他们基本上能当日或隔日回邮。租到的是带驼包的裸车,一切其余装备都要自己准备。另外,租车的店可以帮你存放其他行李,等环岛结束后还车时取,不额外收费,非常贴心。前置装备还算丰富的长途骑行经历使我在装备准备上没花太多时间,基本上需要带的装备都带了,带的装备都起上了作用。其中有些装备是三朝元老(经历过沪藏线、欧洲骑行、环岛),有的是两朝元老。带的装备林林总总的有很多,要有条不紊的向各位介绍还有些难度。我想了一个分类的办法:以车座为界,在骑行时能看到的装备称之为前置装备,放在车后座驼包里的是后置装备。前置装备是在骑行过程中用得到的,后置装备则是在结束每天的行程后在宾馆里用得到。除了装修车工具的马鞍包,前置装备都安置在龙头上。从左到右依次是:后视镜、GPS导航仪、GPS码表、码表、行车记录仪以及车前包。车前包上面是GPS轨迹记录仪,包里放着iPhone、相机、钱包、瑞士军刀、求生哨、手表、移动电源、数据线、电池以及自拍杆等。前置装备基本都是可拆卸的,算是自行车的“智能中枢”。每次到便利店进餐或休息时,为保险起见,都会把GPS导航仪、GPS码表、码表和行车记录仪这4件宝贝卸下来放进车前包里,再把车前包卸下背在身上。在店里休息好后,再将这些装备依次装上,然后出发。
后视镜 车载后视镜是这次骑行新引进的装备,是头盔上的便携式小反光镜的补充,主要用于解决骑行中懒得回头的问题。频繁扭头观察后方状况一个会很累,另外也会很危险,因为头逆时针扭往后看时,龙头会不自觉的往右打,再扭回头时会发现就快冲到护栏了。装了后视镜,只需要略一低头就可以了,更加安全。不过后视镜还是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因为山地车特殊的造型,使得后视镜很难安装到车把的最外缘,不得不装在左刹车的左边,这样后方的状况会被自己的身体挡住,只能从左手和左腰的缝隙中看。另外,因为安装工具不是很趁手,后视镜安置的并不稳,经常骑着骑着一颠簸,反光镜就扭到一边去了,于是得用手扭过来。还好有带头盔式后视镜。
GPS导航仪Garmin Dakota 20,这位是两朝元老,上次骑欧洲时用的便是它。虽然与Google Map相比,它不能规划路线,查询功能也不人性化,但优点是防雨,即使在暴雨中也能进行导航。它的电源是一对7号电池,平时可用充电电池,也能在便利店很容易买到替代品。此外,还有GPS轨迹记录功能。
GPS码表Garmin Edge 200,这位也是两朝元老。通过GPS显示时速、均速、骑行时间,更关键的是能纪录骑行轨迹,并能上传至网络。
码表装的是有线码表,10多块钱一个。能纪录时速、均速、极速、骑行时间和总里程,纪录了从0到1001km的每一公里。
行车记录仪Sony AS-15,这是这次骑行的新秀。准确点说,这个装备其实是在上次欧洲骑行时购买的,但当时是挂在头盔上,结果拍出的画面极不稳定,基本不能用。这次想到了一个新办法,买了一个转接装置,直接固定在车把上,效果非常好。行车记录仪主要的瓶颈是续航时间太短,一块电池只能用2个小时左右,于是买了2块备用电池。行车记录仪在安装时也有点问题,因为螺纹的原因,当记录仪完全固定在车架上时,镜头并非对着正前方,所以拍出的画面是歪的。经过一番思索,在几天后终于想到了解决办法:在底座上加一叠纸,并调整纸的厚度,直到扭螺纹卡位时镜头正对正前方。录制一会后机器就会发热,因为天气也很热,很快保护套里就会出现水汽,影响拍摄质量,只能隔一段时间拿出来散散气。
GPS轨迹记录仪i-got U 120,这位是三朝元老,三次长途骑行都跟随着我,兢兢业业。每天充一次电,纪录全程骑行轨迹。
车前包车前包是两朝元老。在安装时碰到了个状况,经过上次欧洲骑行的折腾,车前包的固定处已经有些变形,加上租的这款车龙头比较粗大,导致固定车前包的螺丝不够长。这可是个大问题,要是车前包装不好,就得背在身上。仔细研究了一下,结合手上有的工具,想到了个笨办法:不用螺丝固定,用扎带。买码表时特意找店家多要了几根扎带,没想到在这里派上用场了。装好后,车前包看上去还是颤颤巍巍,但还是勉勉强强坚持到了最后一天。不容易。“如果一个笨办法能起作用,那就不是一个笨办法。”后置装备租车时有一个配套的后置两袋驼包,不大,但此行所带的行李不多,勉强够用。骑行前几天还不是特别热,冲锋衣、登山裤都穿着,但后几天越来越热,只好脱下轻装上阵。但脱下的衣裤并没有空间可以放了,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在便利店购买了大的购物袋,装好衣服后,系在座位下,放在驼包上,变成一个简易的附加驼包。如果遇雨,也好快速更衣。
笔记本电脑相关带的笔记本依旧是上次欧洲骑行的上网本,富士的Lifebook P系列。虽然这次没有网络直播,但还是带着电脑,一是为了途中查资料,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导视频。行车记录仪的容量是32G,大概够录一天半,因此必须要用电脑每日将录好的视频转到电脑或移动硬盘上再清空。
充电相关每天晚上到达住宿地后,充电的场景可谓蔚为大观。需要充电的电器有:GPS导航仪、行车记录仪、GPS轨迹记录仪、手机、移动电源等,其中行车记录仪有3块电池。担心宾馆插头不够用,还特地随身带了一个插线板。因为不同的电器插口类型不同,因此充电线也是五花八门。
洗漱包洁面啫喱、润肤露、沐浴露、洗发液、牙膏牙刷、电动刮胡刀。
衣物内裤袜子若干、T恤、运动裤、骑行衣、冲锋衣、登山裤、拖鞋、雨衣。
急救包常规用药穿戴装备除了前置装备、后置装备,还有一类装备是穿在身上的,可归类为穿戴装备。
头盔 头盔式反光镜骑行神器,不解释,谁用谁知道。
头灯GPS显示,这段时间台湾的落日时间是17:12左右。稍微耽误点行程就得夜行了,因此头灯不得不用。此外,苏花公路上还有不少隧道,也需用到头灯。
骑行眼镜防阳光长时间直射。
魔术头巾骑行神器,防尘、保暖、擦汗。
骑行手套一定要选优质手套,不然如果车没有前避震,手会麻。
骑行内裤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骑行衣、裤要防雨、透气。
护照包 反光条 防水鞋下篇:环岛日志D00(12.20)桃园-台北桃园国际机场中午12点,飞机降落在桃园国际机场。滑行中隔着机舱窗户往外看,航站楼有两层,色调朴素,并不气派。突然,一面挂在外墙上的巨幅青天白日满地红闯入视野,猝不及防,一股暖流从心中流过。对于对晚清民国时段感兴趣的大陆历史研究者,在书本和影音资料外,第一次在现实世界中见到这面旗堂堂正正的挂着时,应该都会感触良多吧。桃园国际机场原名中正国际机场,以蒋中正名字命名。不过中正国际机场正式投入使用是在1979年,而蒋中正在4年前便已病逝。陈水扁政府执政期间(年),推行“去蒋化”、“去中国化”,2006年将中正国际机场更名为桃园国际机场。与浦东机场和首都机场相比,桃园机场并不算大。与香港一样,桃园机场的指示标志用的是繁体,字体秀气,看上去很舒服。出境后仍能看到中文总是会倍感亲切。入海关前,工作人员在分流人群到不同窗口,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台湾小哥,用着斯文的台湾腔重复着“请走这边”。入海关时除了要提交入台证外,还需要扫描双手的食指指纹。工作人员没有多问问题,指纹扫描过后“咣叽”在入台证上盖上章后就放行了。机场大巴出海关后的第一件事是购买台湾SIM卡,然后连上网。选的运营商是台湾大哥大,10天无限流量。惊讶的发现,居然可以用支付宝扫码支付,而且用支付宝还有福利,能够多送一天。根据之前做的攻略,在台湾用“悠游卡”会非常方便,公共交通、便利店都能用得上,一如香港的八达通。在服务台打听了一下,有两种方式:租、买。租的卡在离开台湾时可以退,买的没法退。因为想留下作为纪念,所以选择了买一张。不得不说台湾的文化创意行业已经相当成熟,简单一张悠游卡,可供选择的样式也相当多。我挑选了一张画着萌萌的关二爷的,上书“武勇忠义”。关二爷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随身带着正好保佑我两千里台湾环岛单骑一路顺风。现在这张关二爷正供在我书桌上,看着我写着游记。没有地铁到市区,需要坐机场大巴或者出租车。为了省钱选择了大巴,我订的宾馆在台泥大厦附近,需要坐终点站到台北火车站的机场大巴,在5号站台等车,国光客运的巴士。可以现场购票,也可以刷悠游卡。从机场到市区沿途可以看见台北的建筑风格,很朴素,不算高楼林立,但很整洁,时不时会看到墙壁上总统候选人的巨幅广告。没想到台湾行的第一个乌龙来得这么快。我以为机场大巴和浦东机场的一样,先上车售票员会来一个一个刷卡,所以就大摇大摆的排队上车。没想到到站了也没人来刷卡,问司机,司机说,应该是上车时刷一下卡,下车时再刷一下卡。然后司机表示,既然你上车时没有刷卡,现在到站了刷也没用了,看你不是台湾人,那就算了吧。呃,好吧。刚下飞机就占了民国的便宜,怪不好意思的。示威台北火车站人比较多,拎好行李后听见身后一阵喧嚣。扭头一看,原来一群人正在举着横幅游行,横幅上写着“抗議政黨,操作媒體!”几个大字,领头的人大声喊着口号。嗯,这就是一个正常社会的日常,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但看到这个标语,心中顿时有种你们也配说“操作媒體”的大国自豪感。台湾有诸多媒体,但并不是同一个姓。媒体有蓝绿倾向,但也正因如此,民众总是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也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想起一个段子。说,一对现实不满的大陆哥们从厦门的海滩一个猛子扎下去,然后拼命的向对岸游去,终于游到了,爬到岸上就高呼“国民党万岁!”闻讯而来的边防人员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说,“同志,这是鼓浪屿。”宾馆从火车站打车到宾馆。司机是一位大伯,车比较破旧,不如上海。宾馆名为“西柚宾馆”(C U Hotel),是在上订的,隔车行近。到了门口后意外的发现,居然歪打正着的订了家国际青年旅舍,看着那个熟悉的蓝色三角里白色的木屋和杉树,一种回到家的感觉。前台mm用很好听的台湾腔办着入住手续。4人间,上下铺。租自行车在之前邮件联系过的车行押了身份证和押金,店主推了一辆白色捷安特裸车,带着一对驼包。车型好像也没得选,我打量了一下,没什么大问题,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也装着开心的骑回宾馆了。花了一个多小时,在宾馆的墙角给车装上各种装备:GPS导航仪、有线码表、GPS码表、行车记录仪、后视镜、车前包。剪SIM卡装备好自行车后,又碰到一个新问题。此次去台湾带了两部手机,一部iPhone6,一部Nexus4作为备用机。在机场买SIM卡时,为了免得麻烦,决定iPhone还是用上海的卡,台湾的卡就放在Nexus4里。但没有想到,Nexus4常年没用,机器发热的厉害,电量消耗的很快,就从机场坐到火车站这一段路,电量就告急了。看来这张卡还是应该放iPhone6里,毕竟骑行时要不时用来导航。但问题是Nexus4用的是micro SIM卡,iPhone6用的是nano SIM卡,而台湾大哥大的SIM卡是没有内嵌nano的micro卡。这意味着我不得不再去买一张卡了,这可不符合穷游风格。怎么把micro卡装入iPhone?印象中当年iPhone刚推出nano卡时,有一波剪卡风潮,也许前人已经总结的办法。随手打开Google,果然有教程。第一步就难住了,为了轻装上阵,手头工具有限,连取卡针都没有带来。看着iPhone的插口分析了一下,认为回形针应该可以。找前台借了一根回形针,果然成功解锁。第二步是根据nano卡的大小给micro卡描线,然后剪开。但没有带那么细的笔,虽然从前台借了剪刀,要是一不小心剪歪了,也没法用了。看着手头仅有的工具想着解决办法,突然想起我带了指甲剪。指甲剪的好处是可以一点一点剪,控制性更强。于是就像剪指甲一样,将nano卡放在micro卡上面,剪了一圈。然后放进iPhone。开机。哇哈。成功了,看到手机左上角出现“台湾大哥大”字样时差点高兴得跳起来。欧耶。剪卡技能get。在一旁看完我剪卡全程的服务员表示大陆人真能折腾,期间他还送了一瓶“老虎牙子”苏打水给我,真好。宁夏夜市久仰台湾夜市大名。凑巧宾馆隔壁就是宁夏夜市,装备好自行车后便去逛夜市。不知道这个宁夏和宁夏有没有关系。所谓夜市,有点像大排档一条街,由各色小摊贩组成的,但与大陆不同的是,摊贩们是有执照的,有着固定的开张时间和固定的摊位。白天,这条街是汽车正常通行或可供停车的,晚上便成为夜市,只供行人通行。各种小吃,好吃不贵。吃了一个葱油饼,一碗烧仙草就好饱了。这种夜市就应该一群人来逛,然后share美食。没想到烧仙草这么好吃,天气闷热的晚上,吃上这样一碗凉凉的、甜甜的“固体饮料”,真是一大享受。还有一处让我大感意外的是,几乎每一家摊贩,在菜单旁都有一个熟悉的蓝色Logo:支付宝,还有个88折还是1元吃美食的活动。大陆游客完全可以像在大陆一样,用手机扫码支付。在外逛这么久,这是为数不多大陆能输出的生活方式。统战部没做到、文化部没做到,一家商业公司做到了。室友回到房间,发现多了一个室友。看上去是中国人,问了一句才知道是日本人。东拉西扯的闲聊了一会,他在大阪做IT。大阪?我肤浅的日本知识使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服部平次(什么鬼)。随后,我们就日本文化、中日关系等议题交换了看法,用英语。旅行的意义之一便是遇到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的人,认识到世界的多元。差不多12年前,我还在读大一时,“抵制日货”还是我的电脑桌面,如果那个时候和日本人共处一室,估计第二天只能有一个人活着出门了。好在经过网络的教育和洗礼,差不多一年后,我就开始抵制“抵制日货”了。人长大,总是有一个过程的。最后交换了Facebook,于是不得不又再次解释为什么在大陆没法使用。来自天朝大国的优越感再次体现出来,真特么让人自豪啊。还好当时“Facebook表情包事件”还没爆发,不然我还得费心的来讲解下义和团的历史。D01(12.21)台北(自由广场)-新竹(市区)环岛骑行的起点设为自由广场。自由广场算是环岛骑行的常规起点:台湾的著名地标,有一个高大的牌坊,极为上镜。无论蓝绿,自由广场都是一个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场所。自由广场原名中正广场,陈水扁执政期间“去蒋化”将其更名。广场上有中正纪念堂,还曾发生过学生运动:野百合运动,一定程度上影响过台湾历史的走向。在自由广场将码表归零,打开GPS轨迹记录仪,然后出发。这是我第一次骑长途的环形路线,也就是说终点依旧是这里,有种奇特的感觉。天空有点小雨。按规划的路线,我将从自由广场出发,先一路向西,骑到台湾西海岸,再沿着西海岸一路南下,然后再沿着东海岸北上。骑过长途的人应该都知道,其实最难骑的路段是在市区里,一是岔路特别多,一是路口都会有红绿灯。相反,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路反而简单,只要方向对了,就不太会出错,而且基本不会碰到红绿灯。9点半从自由广场出发,11点半左右就骑到东海岸。海就在公路旁,一边骑一边能感受到海风,并听到海浪拍打着岸堤的声音。严格意义上我看到的并不是大海,而是台湾海峡,对岸是福建沿海。相比于大陆,台湾的宗教气氛更浓,所谓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吧。沿街常能看到各式庙宇,供奉着各路神仙。有点信仰,是好事,如果信仰不偏激,更好。路过一个学校,门口有一个LED显示牌,上书:第一次月考成绩优异,并滚动播放着优异者的名单和分数。许芸煊同学,棒棒哒。路上用Google Map和GPS导航,多数情况是很靠谱的,但Map上并没有显示路况,而对骑行而言,路况好坏可比距离远近重要得多。哪怕距离短一半,但路况糟一倍,那也会更加煎熬。下午不小心选了一条看上去更短的路,结果是乡间小道,一路碎石、坑不说,骑到一半,发现前面奔来两条看家狗,横在路中间,对我狂吠。我琢磨着硬闯不靠谱,耗着又没时间,没办法只好扭头再骑回去,改走大路。天黑时抵达目的地,新竹。住在“金燕精緻旅館”(标间,158元),房间设施还行,考虑到价格,还是不错的。打开电视,各种政论节目。调台时还居然发现了成人节目,看到了一些让人面红耳赤的画面。挺有趣的,对性和政治议题的管控,总是成对出现的。很少有国家严管一个但放松另一个,要么是都严格管控,要么是都任其自流。知名媒体人石扉客老师有一个经典的“两巴论”(请自行搜索),话糙理不糙的描述过这一现象。所以这也导致另一个现象,翻墙的动力,通常要么是前者,要么是后者。宾馆附近有一条美食街,大快朵颐。出门还看见一个路口一边一家KFC,一家Watsons,好巧。虽然是12月底,但晚风习习,一点不觉得冷。吃饱喝足后,路过美食街道旁的下沉式广场,广场一角数十名年轻人在排舞,应是附近的学生,男男女女,吵吵闹闹,书包在台阶上摆成了一排,音乐声、打闹声随着晚风飘来。突然有些感动。不知为什么,就想起旅行的意义。年轻时应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放空自己,看看别处的人和风景。世界很大,不要太狭隘。D02(12.22)新竹(市区)-彰化(鹿港)今天冬至,白天最短的一天。今天要比昨天累,因为昨天选择了最近的路,但因此得走乡路,还遇到狗。于是今天决定走大路,虽然远一点,但不用花时间导航,也不用担心路况和被狗追,唯一的问题是便利店不多。今天翻了一座山,有点陡,调成1-1档也不行,于是推行,是第一次推行。推到了山顶也没有看到有厕所,于是就地解决了,也是此行的第一次。一路看到有风车,台湾的能源问题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焦点,核电争议经常演化到政治层面。一度有“用爱发电”的段子传出,在这样的背景下,风车是一个相当政治正确的能源。晚上住在鹿港的“小艾人文工坊背包客棧”(10人间,108元),在一个偏僻的小巷深处。神奇的发现巷口建筑的门上贴着一张横幅,写着“日月光華歌復旦”,应是校友。哈哈,感觉在江湖上行走突然发现对方说出了自己帮派的切口。今天是冬至,按习俗应该吃个汤圆。出门觅食,在大众点评上找到附近有家“榕树下阿婆豆花”颇有名气,点了一份综合豆花,一份汤圆豆花。味道还不错,台湾的豆花是加糖的,同作为糖派的拥趸,朕甚欣慰。之后正好路过一家鸡排店,久仰台湾炸鸡排的盛名,见不少当地人在排队,我便也凑了个热闹。店家在柜台上立了个牌解释为什么鸡排要整个炸:是为了保持鸡肉里的汁水。在大陆吃到的鸡排倒都是炸好后剪碎了的,这是第一次吃整个大鸡排。味道不错,名不虚传。吃完回宾馆,在大厅和室友们聊天。有香港的,也有台湾本地的。我说起今天从新竹起来,一路上雾霾好大,原以为台湾会空气更好一些。台湾同学回呛了一句,是啊,都是从你们大陆吹过来的。竟无言以对。车的配件状况不断,一是车前包,当时勉强扎上,但现在摇摇欲坠,一是后视镜,太不稳了,三是行车记录仪,底座滑丝,得想办法来修。D03(12.23)彰化(鹿港)-台南(市区)今天计划骑到台南,里程140km,是漫长的一天。这次环岛骑行的最大的失策之一是,没有注意台湾的纬度,保暖的衣服带太多,而骑行短裤短袖都没有带,以至于南下途中燥热难耐,在12月差点中暑。此行的另一处失策是没有带凉鞋,带的是拖鞋,因此脚再热也没法脱鞋。不幸中的万幸,还是带了一套薄运动裤,本来是打算当睡裤的,现在就正好拿来当骑行裤。说起来,这条运动裤还是3年前欧洲骑行时,在巴塞罗那的迪卡侬买的。今天又骑到了天黑才抵达目的地。预定的宾馆是“Timehouse 戀戀時光連鎖愛窩客158台南館”(标间,170元),但居然说不允许将自行车推进房间,只好停在室外,希望没事。房间很新,但还有装修的味道,让人有点难受。在街头闲逛了两圈,点了些小吃。之前对台南没太大印象,也不知道该去哪逛。回台北后才发现到居然错过了一次朝圣。我对台湾最早的印象,除去教科书中的日月潭和阿里山外,就是《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了。当时是高一前后,这本书深深的影响过自己,其中一些关键情节我甚至都能背诵。来台湾怎么能不去大学路的麦当劳点一份大杯的可乐和大份的薯条呢?我知道故事发生在成功大学,可我一直以为成功大学在台北。直到骑回台北完成环岛后,我准备再去拜访这家麦当劳时,查原文才发现居然是在台南,而且就在我台南住的宾馆的不远处。恨。天气预报显示明天的气温是30摄氏度,我天,这是什么概念,这还是冬天吗?而且明天的里程也很长,要骑140km到恒春。依然是漫长的一天。D04(12.24)台南(市区)-屏东(东港)不知是昨天骑得太累,还是昨晚没有休息好,还是今天天气太热,骑了一程后,就觉得身体不太舒服。原计划今天的目的地是恒春,但骑着骑着就感觉不可能骑到了。心想这下可糟了,因为每晚住宿的地方早已都预定好,骑行路线又是环线,是一天都不能耽误的:如果某一天不能到目的地,之后的行程全要被打乱。今天还是平安夜,心累。出门在外,办法总比问题多。趁着骑了一阵后的休息时间,我对着地图想办法。突然灵光一现,今天的行程其实是有变动余地的。因为今明两天正好是要骑台湾的最南端,如果真体力不支,是可以不用绕那么大的圈。今天就近休息,明天横插到东海岸。这么想来,其实还有一天也有变动余地,那便是骑最北端时。事实上,到那个时候我又变更了线路。算是侥幸,两次体力不支都没有影响到耽误行程。有趣的是,正是这次临时变更行程,使我此行有了“自由行”的体验:完全不靠攻略,走哪算哪,还意外结识了一堆朋友。充满未知和意外,是旅行的乐趣之一。没法骑到恒春了,订的旅舍虽然已经付了全款,只能随它去了。在地图上找到了一家远近适宜、价格合适的店,“留下旅舍”,作为新的目的地,骑了过去。新的目的地不太好挑:如果太远,可能骑不到;如果太近,明天会很累;如果太贵,会很心疼;如果太便宜,通常又很远。本来在Agoda上订的是个6人间,但现金不够,旅舍又不能刷卡,老板娘跟我说,不如你住个8人间吧,这样现金就够了。好吧,也行。然后老板娘给了我一张当地地图,把当地的景点和美食圈注了出来。洗完澡,休息了一会,元气开始恢复。屋里有三个室友,有马来西亚的一对华裔姐弟,中文说的很好,还有一个新竹的妹子在环岛毕业游。见我们都是外地人,新竹妹子提议带我们逛逛屏东,原来她之前在这里小住过一阵。旅舍里有三辆自行车,加上我的,正好一人一辆,于是我们四人开始了逛吃模式。逛~吃~逛~吃,这才是台湾行正确的打开方式。新竹妹子像个活地图一样,带着我们吃了当地著名的肉丸、豆花、柳橙汁、杨桃汁、炸鱼、生鱼片、奶茶、烧烤……从下午一直吃到天黑。回到宾馆,前台是个酒吧,到晚上人声鼎沸,又是平安夜,老板娘打开音乐,招呼着客人,一片歌舞升平的祥和。顺带一说,虽然已是平安夜,但因为台湾的气候并不觉得冷,新竹妹子以及街上的一些行人还穿着短袖短裤的,真是大开眼界。不管是哪次长途骑行,都会时不时想起,世界很大,这个城市这条路,也许今生只会来一次;遇见的这些朋友,也许这辈子只会见一次面。每念及此,才真切的体会到什么叫做萍水相逢。D05(12.25)屏东(东港)-台东(泷溪)今天是此行目前为止最累的一天,也是此行目前为止看到最美风景的一天。所以,果然最难走的路上才有最难得的风景。想起王安石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古人诚不欺我也。根据规划,今天要从台湾的西海岸骑到东海岸,要抵达此行的最南端,再横跨中央山脉。路程较远且是山路,因此一大早和室友们告别后就出发了。自行车是租的,看样子之前保养的不是太好,这几天骑下来发现刹车片会时不时摩擦到后轮。研究了一下,发现是后轮有点偏轴了,这比较讨厌:问题不小但我自己又难以解决。今天的后半程上下坡较多,得早点解决这个问题,不然一个长下坡,后轮要是锁死了,就悲剧了。在Google Map上搜了下自行车店,在规划的线路上发现有一家,于是奋力骑过去。但骑到后却没有找到这家店,心中一沉,难道是搬家了。再搜,发现不远处有家捷安特的店,欣喜的骑过去,发现店是有,但还没开门。但今天路程艰难,我不愿等待。算了,随它去吧,于是继续往前骑。天无绝人之路,就在骑离小镇的路上,看到了一家修车店,“新明发脚踏车店”。可能因为店小,地图上没有标示,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店主是位老爷爷,问了几句知道了我是租车环岛的大陆人。他抬起自行车,转了一下后轮,告诉我是轴出了问题。呃,难道要换个后轮?老爷爷想了下,说,既然车是租的,也不用大修,我跟你换几根辐条,也能继续用。于是他用工具卸下了变形的辐条,装上了新的,校正了刹车。妥当后,他拍了拍手上的灰,说50元(约10元人民币)。一点没有坐地起价的意思。得知我将沿东海岸骑至台北,老爷爷说建议苏花公路还是搭车,那条路上很多砂石车,路况也不好,很危险,要小心。虽然我的长途骑行从来是自始至终都是全程骑行,不会搭车,但我还是谢谢了他的提醒。告别老人家后,继续南下。这一段南下的环岛1号线就修在台湾海峡旁,隔着护栏看到一望无际的海平静的躺着,一层层小浪温柔的抚摸着海岸。沿着海岸一直骑到了台1线的尽头,是一个三岔路口,这就是我此行的最南端,之后就要折而东行和北上了。正好有家7-11,于是停下来吃饭休整。休息片刻后上路,往东北方向前行。进山口时有一个检查亭,路过时亭里的工作人员挥手叫停了我,我还以为要临检,没想到工作人员冲我一笑,说,“前面有雨哦”。有雨?有雨也得骑啊,冲锋衣和登山裤可不是白带的,我点头致谢后便进山了。远远看着山峰上有一团团乌云,觉得离自己还挺远的,不想才骑了半小时,雨就铺面落下来了。冲锋衣勉强还能应付,但登山裤就有点问题了。这次出发的仓促,在迪卡侬没有买到冲锋裤,只找到了防泼水裤代替。因此裤子只能短暂的防泼水,持续下雨的渗透是防不住的,于是两腿凉飕飕的骑了2个多小时,非常难受,再加上又是上坡,难受加倍。骑行的乐趣之一便是,上坡有多难受,下坡就有多爽快。骑到最高点时,没有一点点防备,随后就是一个数公里的长下坡,颇有“风正一帆悬”的快感。风景有点像川藏线的波密段。翻过山峰后雨渐小,加上车速很快,不多一会风便将衣服吹干。陡坡和急弯都很多,有些后怕,还好早上把刹车修好,不然可能会很危险。出山口处有家7-11,在长途跋涉后,知道那里有着一杯热咖啡,一份关东煮以及一间厕所,看着就一阵心暖。因为是下山后的第一家便利店,门口停满了各种汽车,人声鼎沸。我不喜闹,好在不远处还有个全家。出山后沿着山脚又骑了一小段,隐约听到了海浪的声音,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我骑到了东海岸的沿海公路。沿海公路左侧是山脉,右侧就是大海。我与太平洋从来没有这么近过,只有不到数米的距离。与西海岸的平静不同,东海岸看到的海浪更大,海浪冲击着岸边密密麻麻的石桩,激起一片片浪花。因为是冬季,由于季风,此后一路北上都遭遇着逆风。但见识到辽阔、呼啸的太平洋带来的兴奋,使我都没有注意到逆风,只是在想台湾人从小就能感受太平洋,真是一种幸福。看着这样的美景,再想起《大海》和《听海》,果然一方山水养一方歌。只能不住的感叹“太壮观了,太壮观了”,忍不住拿出自拍杆。以为到了海边,之后的路就是一马平川了,没想到即使是沿海公路,还有几个陡坡要爬。实在没有力气了,只能下车一步一步推上去。天渐渐黑了,感觉有些体力不支了。为了让时间好过些,我开始自言自语。一般的环岛骑行,在从西海岸到东海岸的这段,终点都是台东。我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推测,如果骑到台东可能得骑到深夜,而且元气大伤,决定在中间找个地方住。但沿路只有小村落,在Agoda上甚至搜不到有旅店。好在我早有准备,用Airbnb嘛,台湾的民宿不是很有名吗。就这样,在靠近台东的一个名为泷溪的小镇里,预定了一间民宿,在火车站旁。和店家沟通后了解到,店家平时也不住在那,我过去后给他打电话,他会让人把钥匙送给我。这是一栋二层小楼,楼下是客厅和厨房,楼上有三间客房,今晚只有我一个人住。这荒山野岭的,想想有点瘆得慌。好在今天体力透支,洗完热水澡后很快就睡着了。就这样度过了一个清冷的圣诞节。D06(12.26)台东(泷溪)-台东(市区)今天算是最轻松的一天,虽然也有不少上下坡,但里程只有50km,而且路况不错。今天依旧在沿海公路上骑行,不知是天气原因还是因为地形,今天看到的太平洋比昨天太平多了,一路就着碧海蓝天骑行。台湾环岛我见识过种种赏心悦目的风景,如果硬要说出一个印象最深的,那应该是台9线399km处的太麻里。站在此处的观景台往北看,可以看见台北和绿岛,我真心觉得“碧海蓝天”这四个字就是为此情此景而造的。俯瞰脚底,会发现树丛中还有一条铁路线,这便是鼎鼎大名的南回线铁路,时不时会有暖黄色的火车疾驶而过,在视野里抹上一缕亮色。下午抵达台东,依旧住在一间民宿里“陽春24 小宿。遊民宿”(4人间,99元),装修是我很喜欢的风格。虽然订的是4人间,但因为是淡季,只有我一个人住。第二天早上才在厨房碰到一对台湾情侣,骑摩托车来看风景的。趁时间还早,就把衣服洗了。然后窝在大厅看电视,看政论和综艺节目。注意到一个细节,台湾的民宿有进门脱鞋换拖鞋的习俗,不知道是不是受日本的影响。和房东聊天,他也提醒苏花公路超难走的,建议我搭火车。这已是这些天我听到的第三四次提醒了。看来不可轻敌,我会严肃对待的。同时也琢磨着12月30日的行程是不是要再调整。原计划是到基隆,但已经觉得有点疲惫了,不想再折腾,也不计划去台湾的最北角,那还是怎么方便怎么来,直接从宜兰到台北吧。D07(12.27)台东(市区)-花莲(万荣)台东的下一站是花莲,不过路途较远,一天很难骑到,因此分了两天。台东到花莲有两种走法,被称为“山线”和“海线”。顾名思义,山线即在山脉之间的路线,海线便是沿海路线。纠结之后决定走山线,一是因为据说海线逆风会让骑行很艰难,二是反正从花莲到苏澳的苏花公路是沿海的,到时候再试试海线。早上在Google Map上查行车路线时,偶然看见沿路处有一个相机模样的小图标,叫伯朗大道。看了一眼评价,貌似风景不错。虽然不愿多走路,但来一次不容易,决定还是绕弯去看看。伯朗大道果然很美,有点像66号公路:一条直直的马路通向天际,两旁是农田。可惜这个季节农作物都收割了,不然五颜六色应当更美。路边还有棵金城武树,金城武曾在这里拍过,树便跟着鸡犬升天,一群游人围在树下照着合影。下午又下雨了,讨厌下雨,不得不停车,穿上冲锋衣、换上登山裤,再给驼包罩上防雨罩。今天会骑过北回归线,还有一处北回归线碑,本是打算在碑旁合影留念的,没有想到最后一段路竟是要翻一座好高的山,骑到了天黑,因此只想早点到目的地,无心在中途多作逗留。好容易翻过高山,享受了一个长下坡,才发现要到旅馆,还要再骑过一个长上坡,继续哼哧哼哧的骑。在夜雨中,连推带骑,终于抵达,太不容易了。如同所有苦尽甘来的剧本一样,今天骑行吃了好多苦,最后果然有个大惊喜。我在网上预订宾馆只是因为价格更便宜,没想到歪打正着,订的是一个温泉山庄,“瑞穗溫泉百年溫泉飯店”(6人间,148元),而且温泉仍在运营。据店家介绍,这个温泉是100年前日据时代日本人选址修的,中间辗转经手过多次,现在对民众开放。听上去不错,实际上也很惊艳。山庄的一边是住宿的房间,另一边则是一排洗温泉的小隔间。小隔间大概4平米见方,有一个方形的池子大约2平米,有两个进水龙头,一冷一热。池子边上有一个小瓢,供冲洗之用。打开龙头,温泉水喷涌而出,很快装满水池。我舒舒服服的泡了个温泉。说起来,这是我第一次泡温泉,在骑了一天车,淋了半天雨之后,在温泉里泡上一刻钟,那感觉,没谁了:整个人都舒坦了,有种满血复活的感觉。相比而言,住的房间就比较朴素,是个大通铺,摆了6床凉席,原来6人间是这么个意思。不过因为是淡季,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于是安心的独享了整个房间。D08(12.28)花莲(万荣)-花莲(市区)今天的目的地是花莲,因为昨天已经把难走的路都走了,今天是超轻松的一天,一是路程短,一是多是平路或下坡。从数据上看,今天是均速最高的一天。也想着早点骑到后好好休息,然后准备明天传说中的苏花公路,明天应该是最艰难的一天。因为骑行手套没有选好,加上车又没有前避震,这一路骑下来,左手已经被震得麻麻的,只好骑一阵后揉揉手。骑到东海岸后,环岛线与台9线重合,台9线的终点便是台北。一路上都有路牌显示里程,这样能极大的减少骑行的压力,因为看着数字一次次减少,就会觉得与台北越来越近。一路无话。到花莲才下午2点。住进预定的旅舍,“睡靴館民宿”(4人间,97元)。大厅里一群人在聊大选,都是年轻人。他们对几个候选人都不是很满意,谈论着各个候选人的不足。哎,真是一群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年轻人。安顿好后,开始一个人的逛吃模式。花莲真没让我失望,当晚几乎是我在台湾吃的最幸福的一天。打开大众点评和Google Map,按评价排名,然后一路吃过去:炸弹手抓饼、扁食、西瓜大王、瑞穗牛奶、炸鸡……好吃又不贵,大饱口福。吃着吃着,都有点小感动了,这些店家真的是在花心思制作美食。记得以前问过餐饮界的前辈一个问题,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这类快餐在台湾的发展远不如大陆?前辈给了几个解释,其中一点是,与大陆不同,台湾有着非常丰富的本土小吃的环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这些小店遍布全台,价格不贵,制作方便。标准化快餐的特色:快速、低价、随处可见,在台湾并没有特别的优势,更何况标准化本身会使得可选项有限,因此连锁快餐在台湾的挑战非常大。这些都很有道理,我此行还发现到了另一个原因,那便是便利店极大的分流了这批连锁快餐的潜在用户。便利店里什么吃的都有,而且速度比快餐店更快:只需要微波炉加热。因此在连锁便利店与本土小吃的联合夹击下,连锁快餐在台湾难以像在大陆一样发展壮大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D09(12.29)花莲(市区)-宜兰(苏澳)苏花公路!苏花公路是花莲到苏澳的公路。到台湾后,已经听到好多人告诫我说这段路奇险,建议搭乘火车。虽然我肯定是会骑完全程的,虽然骑行过川藏线后我会觉得天底下应该不会有更险的路段,但出于安全考虑,我还是将这段路分为两天来完成,今天先骑一大半,从花莲到南澳。苏花公路美且险。前面说过,此行见过最美的风景是在太麻里,当时是第一次看到这般的碧海蓝天,因此印象深刻。而苏花公路则是一整路的太麻里:一边是峻岭,一边是大海,极为壮美,让人目不暇接。苏花公路是在东海岸沿海山崖的半山腰开凿的,整条路基本上是“傍山险路”、“堤坝路”的合体,再加上一路的“隧道”。要是一不小心,冲下护栏,可就烟消云散了。小时候玩《极品飞车》时有沿海路段,没想到现实中真的能“驾”车开在这山海之间。算是老天保佑,今天运气极好:没有下雨,晴空万里。扭头往右看,甚至可以看到太平洋上空的丁达尔现象,阳光如利剑一样刺穿云层,直插大海。运气更好的是,不知什么原因,今天路上的车辆不多。饶是如此,时不时从身边疾驶而过的砂石车也会让人出一把冷汗。如果是下雨天就更危险,雨水会让地面潮湿,视线变得模糊,加上重型车的制动距离本身就很大,要是车多一些,路况稍微复杂些,只要被这些巨无霸碰一下,后果都不堪设想。苏花公路上有不少隧道,这段路让我想起了当年骑拉萨的路上经过的重庆段,也是一边高山一边是悬崖,还要经过不少隧道。唯一不同的是,当时悬崖下是长江,而现在是太平洋。隧道有长有短,还有的靠海的一面是镂空的。比川藏线好一点的是,苏花公路上的长隧道都是有顶灯的,但安全起见我还是打开了头灯。骑车过隧道是一种很特殊的体验,不管是视觉、听觉还是触觉。视觉上,要首先适应光线一下变暗,然后头顶的灯有规律的一盏盏往后飘,像在坐时光机一样;触觉上,因为隧道大都阴冷潮湿,一进隧道便会感到一阵凉风扑面而来。最大的挑战是听觉:隧道里会有回响,明明后面的汽车距离自己还很远,但马达在隧道里的混音总让人觉得后面有一辆火车呼啸而来,而且就在自己身后,如果再听到喇叭声,就更让人紧张了。每次骑出长隧道,都有种孙悟空从五指山下蹦出来的快感。晚上住在南澳的“大南澳民宿”(单间,189元),房间装修的很温馨。D10(12.30)宜兰(苏澳)-新北(坪林)今天要骑完苏花公路剩下的一段,然后抵达宜兰,再骑到台北。虽然出发的早,但因为有雨,路面湿滑,加上一路在爬山,速度难以提升。昨天没有遭遇的,今天都补上了:下雨、车多,尤其是大货车。昨天是骑行前最担心的一天,但骑完后却觉得还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今天在骑行前虽然也有担心,但考虑到今天就能骑到终点,再困难也有动力克服。没有想到,今天才是最艰难的一天。此行遭遇最要命的事情是,进入后半程后,车后刹的橡胶皮已经快磨平了,露出了铁支架,一捏刹车就听见支架和后轮钢圈摩擦的声音,而一路频繁的上下坡和急弯又不得时常捏刹车。我一直在担心要是一个不小心,刹车线崩断了,那就当场得跪了。这个教训一定要牢牢记住,如果是租的车骑长途,别的什么都可以不在意,前后刹车一定要换新的。苏花公路的尽头是一个长下坡,到一个丁字路口。骑过丁字路口,长舒一口气,安全抵达,心里的石头落下大半了。当时天真的我还没有意识到,后半程的考验更加残酷。穿过宜兰,踏上了宜北公路,公路的尽头就是台北,还有几座山要爬。宜北公路的这个山爬得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好久没有爬过这么长的坡了:近十个“之”字形辗转而上。骑了几个小时,仿佛只在高程上有变化。一路冒着细雨上坡下坡几个小时,元气大伤,终于在天色渐黑的时候出了山口,在山口的大桥上,不住的感叹,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我以为已经在台北的郊区了,心下大安。打算就近找一家便利店,吃个晚餐,休整一下,然后骑去预定的宾馆。买好了晚餐,一边开吃一边看地图,晴天霹雳!才发现仅骑了规划里程的2/3左右,后面还要翻过几座山。顿时有两个想法,一个是那算了,反正我是走不动了,今晚就在这里住下了;一个是那拼了,今天就算骑通宵,我也要骑到台北。两种想法一直在纠结,选择住下来的问题在于我早就查过,这段宜北公路上并没有合适住宿的地方,即使我想,也找不到地方;而选择继续走问题同样很大,骑夜路本身就比较危险,加上又全是山路,上下坡加急弯,危险加倍,再加上又是雨夜,危险再翻倍,更何况刹车处于失灵状态,这是“盲人瞎马临深渊”的节奏。正想着,旁边有位大叔见到我的打扮,过来问我,你是来骑行的吗?我说是。当得知我是来自大陆,在环岛时,他更加热情。原来他也是骑友,也曾环岛,不过今天他是骑着摩托车。他得知我的计划后,强烈建议晚上不要再骑了,因为此地到台北还有几座山要翻,甚是危险。我说可是这里也找不到住的地方啊,只能冒雨夜行。大叔挥了挥手,说“问他们嘛”。他叫来7-11的工作人员,问附近有没有住的地方,工作人员说有一个露营地,应该有住的地方,并拿来一本小册子查电话。我在地图上查了下名字,还真有,而且也不远,打电话询问了情况,仍在营业。太棒了。继续和大叔胡天海地的聊天。时间差不多了,大叔要回台北,致谢告别后我便向露营地骑去。天已全黑,又无路灯,一路抹黑折腾,好不容易找到。露营地在江边,路上还有几个陡坡,骑得我心里直发毛,要是一个不小心,刹车失灵,控制不住龙头,这就会直接冲到江里去了。店家给我展示了两个房间,一个是类式标间,房间设施一应俱全,价格2000新台币(约400元人民币)一晚;一个是空房间,只有睡袋,价格1000元(约200元人民币)。考虑了下,还是选便宜的吧。就这样度过了此行设施最差,但价格最贵的一晚。还一点脾气都没有,还好找到了,不然可能只能在7-11里熬一晚上了。虽然是睡的地板,虽然只有睡袋,但因为实在太累,所以依然很快就睡着了。D11(12.31)新北(坪林)-台北(自由广场)起床后收拾好出发,先去昨晚的7-11吃早餐,这也是此行第一家我去过两次的便利店。店员已经换班,收银员看到我的打扮,问我是在骑车环岛吗?我说是,今天就能骑到台北了。她露出惊讶的表情,说“好厉害哦”,“加油加油”。台湾腔的加油打气听上去真的很不一样。继续昨天未完成的骑行,一边骑一边后怕,因为之后的这段路急弯较多,没有路灯,且路况不好,一路的坑坑洼洼。要是昨晚真的冒险骑行,很可能骑到坑里去摔一跤或者刹不住冲下护栏,而要是头灯的电池用完了,就只能两眼一抹黑。那个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上坡苦,下坡也苦,因为刹车刹不住,这一路无事真是菩萨供得高。骑了近2个小时,终于出山了,经过Google Map确认,这下真的是出山了,到达台北郊区。之后的路就是从郊区骑到城区,虽然路程也不短,但至少没有危险了。城市骑行是很安全,但问题是骑不了多远就得等个红灯,因此速度也提不起来。本来是可以直奔自由广场结束环岛的,但看时间还早,加上总里程的数值是980+km,觉得不如凑个整吧,绕台北一圈,把里程凑足1000km。重新规划了一下线路,决定绕行101大厦。今晚便是跨年,先趁着天亮去看看。没想到101大厦周围的路在下午就已经封住了,真的只能绕行。在靠近101大厦的一个路口等红灯,突然听到身后一个熟悉的旋律传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什么状况?扭头一看,一辆插着国旗和中共党旗的红色小车从身边驶过,车顶竖着告示牌,上书“中國萬歲”“我們都是一家人”,车顶喇叭里放着《歌唱祖国》。周围的民众似乎见怪不怪,也没有见到有警察阻止。嗯,不愧是台北。不过仔细一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北京,我们也能开一辆红色小车,插着国旗和党旗,放着《歌唱祖国》,不是吗?算好了里程,直奔自由广场而去。日14:54,骑回自由广场,行程1001.1km,环岛完成。吴恒日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骑自行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