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国足协官网为什么限制韩国外援

中超限制外援受阻!2017年不执行,这次足协“用心良苦”_网易新闻
中超限制外援受阻!2017年不执行,这次足协“用心良苦”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超限制外援受阻!2017年不执行,这次足协“用心良苦”)
2017年元旦,中国足球冬季转会窗口正式开启。未来一段时间里,球员转会注册将成为新赛季开始前关注的焦点。不过,就在转会窗口正式开启之际,从中国足协注册办传出消息:一周前中超联赛执行局下发的有关“3+1”外援出场征求意见函中所涉及的内容,将不会在2017赛季马上展开执行,而是将会在2018赛季中才展开实施。中超联赛减少外援将成为未来职业联赛发展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足协意见征求函。“限援”意见征求函遭批日,中国足协职业联赛理事会下发了一份“关于修改中超联赛规程有关外籍球员报名条款的征求意见函”,提议对《2017中超联赛规程》对外籍球员报名的条款进行微调,具体调整为:将原每场比赛的11名首发及7名替补运动员中的外籍球员人数限制由“4+1”调整为“3+1”。注册外籍球员的人数、人次限制不变。征求意见函一下发,随即引起了各界的热议,批评意见不少。据了解,之所以引发热议、遭到各方面批评的,并不是限制外援人数这一做法,而是在于时机不合适。当时距离新赛季转会窗口开启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众多俱乐部早在上赛季结束后就已经为新赛季展开了全面的准备工作,更换外援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从赛季结束到足协下发这个征求意见函,前后相隔近两个月。如果在2017赛季全面执行,势必将令俱乐部工作陷入混乱之中。据了解,其实,中超16家俱乐部绝大多数都赞成中国足协在外援政策方面实施“3+1”规定,也很理解足协调整外援政策,反对在于时机问题。因为许多俱乐部在新赛季中并没有打算大幅度更换外援,只是对现有五名外援进行微调,而且为了选择更合适的外援,在上赛季结束后就已经全面展开工作,与新外援展开商谈,包括出场时间等相关细节。在谈判基本完成、甚至已经草签合同之后,突然说新赛季中出场只能允许“3+1”,这就将使得正在洽谈之中的俱乐部陷入被动,甚至会牵涉到违约问题。按照中国足协的设想,之所以希望限制外援,其实也是从俱乐部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但是,由于执行局在下发通知过程中没有明确表述开始执行的时间,反而引起了众多职业俱乐部的误解,这才引发了批评与争议。申花1100万美元买入特维斯。征求意见为来年准备据注册办相关人士介绍,中国足协之所以想要减少外援,是有多方面的考虑的。首先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希望通过减少外援人数,帮助俱乐部减轻财务负担。现实的情况是,随着近年俱乐部“烧钱”规模逐步加剧,各俱乐部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减少外援出场名额,可以在客观上缓解这种情况。而且,之所以注册外援的人数以及人次不变、仅仅只是在出场方面作出限制,就是希望让各俱乐部能“量力而行”。如果俱乐部经营压力不大的、有足够资金也不怕闲置的,那就可以继续注册“4+1”,但出场比赛时,各队情况一样,都只能是“3+1”。至于引进第五名外援的,愿意让这名外援一直坐在替补席上、外援也乐意的,中国足协不作强行限制于干涉。这也避免了“一刀切”,给了俱乐部灵活的操作空间。其次,就目前国内俱乐部引进的外援而言,一般都是一年或一年半一签,名气大、水平高的多为两年或三年一签。这样,经历了2016赛季后,再经过2017年一个赛季的拼杀,从2018赛季开始实施出场方面的“3+1”规定,相对也是比较理性的,让各家俱乐部在2017赛季有一个缓冲期。到2017赛季结束时,各俱乐部在考虑2018赛季的引援时,也就提前有了心理准备。对于球队内外援尚未到期的、或许是准备新引进的外援,都可以提前进行全面评估。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各家俱乐部经济方面的损失。从这一层意义上说,这次中超联赛执行局下发意见征求函,其实就像是放出的一个“测试气球”,让各俱乐部可以在2017赛季为减少外援提前进行准备了,甚至不必再在外援上花太多的精力与心思了。不得不说,这一次中国足协“用心良苦”。拉维奇在中超一年赚2亿。亚冠增加外援无定论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去年11月下旬,亚足联先后在韩国和阿联酋召开研讨会,就未来亚冠联赛是否增加外援名额事宜展开研讨,征求东亚区和西亚区的意见。在随后的亚足联竞赛委员会会议上,亚足联作出了年这个周期的外援“3+1”席位不变的决定。在明年2月,亚足联竞赛委员会将会研究2019年开始的全新周期中,亚冠外援名额事宜。虽然亚足联有意进一步扩大外援名额,但从实际反馈的情况来看,亚足联想要在亚冠中增加外援人数的计划很难被通过实施。至少西亚区的代表包括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主要职业联赛国家的代表均明确表示反对;东亚区方面虽然同样没有定论,但韩日澳等国代表对于增加外援并不积极。从表面来看,中超联赛限制外援出场人数,似乎与亚足联希望在亚冠联赛中增加外援名额的做法背道而驰,但实际上,各国的情况各不相同。对于中超联赛而言,维持现有的“4+1”外援政策、未来出场实施“3+1”的政策其实还是最为有利的。据知情人士透露,未来即便是亚冠联赛真的实施外援增加名额,也就是像中超联赛现在一样的“4+1”,届时中超俱乐部参加亚冠联赛时,可以全部都出场;但在中超联赛中,依然可以实施“3+1”出场的政策,就是国内联赛比亚冠联赛少上一个外援。更何况参加亚冠联赛允许“4+1”,并不等于外援必须要用满,缺一两个外援并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前提就是各队更加注重本土年轻球员的培养。恒大保留了上赛季的外援班底。中超外援“不愿走”的背后实际上,对中国足协而言,之所以想要出台限制外援出场人数的规定,也是鉴于目前中超不少俱乐部在引援方面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无序以及外汇的大量浪费情况,众多俱乐部聘请的外援即便踢不上球也不愿意选择离开。正是因为中超支付的薪水、奖金及其他方面的补助着实太高,这些外援们哪怕是在冷板凳上坐上一两年,也可以拿到他们过往踢球时数倍的报酬。而且等合同期满之后,这些球员还可以以“自由身”走人,让中超俱乐部一无所获。这种情况在所谓“舍得花钱的俱乐部”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就以去年底的几桩转会为例,一个值得注意的共同点是,除了上港的奥斯卡、申花的特维斯,而其他几家俱乐部至少尚未有动静。特别是像广州恒大、山东鲁能等以烧钱著称的俱乐部。一个致命因素就是:他们无法将现有俱乐部中的外援转让出去,外援哪怕坐冷板凳都不愿意走人。当然,这已经成为俱乐部无法对外公开的“痛”,因而斯科拉里只能明确对外表示:“不换外援照样可以拿冠军。”可是,去年天价引进的“J马”明显就是一大败笔,因为解除合同着实是一笔不可小觑的费用,将其转让的话,J马本人又不愿意降低薪资,因而新赛季只能继续“硬撑”。再譬如,像山东鲁能队上赛季为保级,先后引进了佩莱和西塞。但是,由于像塔尔德利等这样有合同在身的外援尚未处理完,加上蒙蒂略合同期满之后离开,本身让鲁能已经损失了一大笔,何以再换血?一旦换血,现有的这些合同尚未到齐的外援怎么办?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由于最近几个赛季中疯狂烧钱,尤其在引援方面毫无理性可言,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引进天价外援,导致外援本身“挤压”现象异常严重,更让中国足球在外汇方面的浪费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也正因为此,中国足协才被迫出手,不得不通过去限制外援出场次数来限制外援的引进人数,让俱乐部能够更加清醒一些。可以这么说,逐步减少外援,应该将会是中超联赛发展的一个趋势与方向。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各家俱乐部必须要加剧自身梯队与人才的培养。 更多好玩有趣的体坛爆料,就在体坛+ 官方微博:体坛加,体坛+官方微信公众号:体坛plus
(原标题:中超限制外援受阻!2017年不执行,这次足协“用心良苦”)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亚足协为什么要限定外援数这不是在限制亚洲足球的水品提升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亚足协为什么要限定外援数这不是在限制亚洲足球的水品提升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正常球员都要踢球的,要是俱乐部全是外援本土球员怎么办,国家队怎么办,本国足球怎么办
采纳率:1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足协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足协人士确认2017年外援政策不变 新政需过渡期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肖赧
  新年第一天,2017赛季国内职业足球冬季转会窗口也正式开启。虽然中国足协此前曾就“每场比赛削减一名报名外援”向中超各俱乐部发出意见征集函,但考虑到现实情况,该动议至少在2017赛季暂不能付诸实施。对于新赛季,各俱乐部或因求生存、或因图发展,早在转会窗口开启前就已着手引援,奥斯卡、特维斯登陆上海滩彰显出的是中超“金主”延续的且不断升级的金元“砸人”疯狂,只是疯狂背后是投资人“请神容易送神难”的苦楚,超级外援们领着比天价转会费还天价的薪酬完全可以坐等吸金。
  外援仍按4+1报名
  一周多前,中国足协曾向中超各俱乐部下发了《关于修改中超联赛有关外籍球员报名条款的征求意见函》,意见函中提到“将原每场比赛的11名首发上场及7名替补运动员中的外籍球员人数限制由4+1(4名无限制外援+1名亚洲外援)调整为3+1(3名无限制外援+1名亚洲外援)”,但每家俱乐部注册外籍球员人数、人次限制不变(每赛季年初注册5人,赛季中可以更换2人)。这被行业专家解读为,中国足协为保护中国足球特别是足球人才培养的利益,推出的改良举措。而在此前国家发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也明确提出“要研究引进高水平外援名额限制等相关政策及决策机制,处理好外援引进与本土球员培养的关系”。
  改革后的中国足协在解析和处理行业具体问题时已能够做到拒绝盲从,外援政策调整也必须基于各种现实条件的考虑,比如目前中超大部分俱乐部都已按照5人的名额注册外援,那么一旦外援上场人数被削减,将导致现有签约外援资源浪费,外援高薪给俱乐部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也显而易见,由此不难分析,这项动议即便推出也需要“过渡期”。中国足协相关人士昨天对北京青年报记者确认,“足协任何政策推出都不会是拍脑袋就定,外援政策如果调整,我们也要考虑各种实际问题,2017赛季的转会办法通知都发出去了,今年是不可能调整外援政策,需要有个过渡期”。
  中超引援动手快又猛
  按照计划,2017赛季国内职业足球转会窗于昨天首次开启,到2月28日关闭。不过从业已公开的讯息来看,中超各俱乐部在启动引援方面比以往动手更早,上港、申花两家上海俱乐部早在去年底就先后签下奥斯卡、特维斯两位重磅外援。此前,申花还一口气签下毛剑卿、孙世林、栗鹏、朱建荣4位颇具实力的本土球员。过去几个赛季引援相对缓慢的北京国安今年也算是未雨绸缪,早早锁定了张力、于洋、姜涛等本土球员,并落实新帅何塞到位。富力也是一次性“填满”本土球员引援名额空缺。提前动手的俱乐部里,不仅有上港、申花、恒大这些旨在冲击各项冠军的土豪球队,就连泰达、延边富德及升班马贵州智诚也已经在转会窗打开前有所斩获,在挥金如土的当今职业足坛,投资人不分大小都清楚“投入才是硬道理”。
  上港引进奥斯卡斥资6100万欧元,冠绝全联盟。申花虽仅仅向博卡青年支付了1000万欧元左右的转会费,但特维斯的年薪已经逼近4000万欧元,综合来看,两人的价码较去年同期加盟恒大的杰克逊?马丁内斯身价只高不低。此外,中超超级外援也将中国本土球员转会价码一路带高。于洋“回归”国安的6000万元左右身价在圈内竟然都被形容为“良心价”,可见今年中超引援从投入方面比往年更加疯狂。
  请神容易送神难
  转会窗口开启后,中超各家除了依据自身财力继续查漏补缺之外,恐怕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落实,那就是将手头上富余出来的内外援资源处理掉。截至昨天,往年在转会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中超卫冕冠军广州恒大俱乐部除了引进内援张成林以及韩国外援金亨镒外,并没有像往年那般招募全新的超级外援前锋。纳新的前提是吐故,去年天价引进的哥伦比亚前锋马丁内斯虽然被证实不服中超水土,但因合同所限,就算不工作,每天大巴的钞票也会滚滚而来。同样的忧患可能也会出现在诸如特维斯、奥斯卡、浩克等外援身上,如果这些外援没有预期使用效果,那么“砸在俱乐部手里”就成为现实,这值得整个足球界警惕。文/本报记者 肖赧
(责任编辑:于博 US026)
&&&&&&</div
本次FIFA比赛日结束后,各大洲世界杯名额归属已明朗化…]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韩国足协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