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能用五龙荣肌汤不?

原来重症肌无力采用五龙荣肌汤可以治愈
原来重症肌无力采用五龙荣肌汤可以治愈
五龙荣肌汤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指肌无力症状局限于眼外肌,此病任何年龄均可起病,绝大多数病人可能在起病2年内发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西医治疗本病尚无特效方法。王世龙用中医药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王某,女,38岁。日初诊。患者因发现右侧眼睑日渐下垂,至某医院就诊确诊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遂来就诊。刻下症见右侧眼睑下垂,眼裂变窄。自觉疲乏,纳食可,睡眠佳,二便调。舌紫暗,苔白腻,脉沉弱。予大剂补中益气汤合龙马自来丹加味。处方:生黄芪90克,党参30克,炒白术15克,陈皮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当归15克,炙甘草15克,生晒参10克,广地龙15克,金银花15克,制马钱子0.3克(分冲)。28剂水煎服。二诊:服上方后,患者自觉症状好转。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弱。仍守前方,加量再进。处方:生黄芪120克,生晒参15克,生山药30克,炒白术15克,陈皮10克,当归20克,柴胡3克,升麻3克,广地龙15克,制马钱子0.6克(分冲),炙甘草15克。14剂水煎服。三诊:患者服药后眼睑下垂好转,双脉细。舌质暗,苔薄白。脉细弱。虑进甘温益气之品,当考虑阴阳维系,守方加入山药、麦冬,以气阴同调。处方:生黄芪120克,生晒参15克,炒白术15克,生山药30克,当归20克,陈皮10克,炙甘草10克,广地龙15克,制马钱子粉0.9克(分冲),麦冬15克,柴胡6克,升麻6克,金银花15克。14剂水煎服。四诊:眼睑下垂明显好转,两侧眼裂基本相同。舌质暗红,有裂纹,苔腻。虑进甘温益气,病势已转,舌质之裂纹乃阴精不足之象,当从脾肾入手。上方加入鹿角片、山药以填精。处方:生黄芪120克,生晒参15克,炒白术15克,生山药60克,鹿角片30克,苍术15克,广地龙15克,制马钱子0.9克,土元10克,麦冬15克,炙甘草1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14剂水煎服。按 王世龙治疗本病,多从健脾益气、通络解毒入手,以补肾填精善后。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肌肉,眼部五轮学说之“肉轮”亦为脾所主,故选东垣之补中益气汤,大剂峻补脾气。龙马自来丹乃王清任《医林改错》治痫症之方,此处移治重症肌无力,乃取其通络之效。马钱子为剧毒之品,需严格炮制,其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一日剂量在0.3~0.6克才能起效。《内经》虽有“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明训,为安全起见,还当逐渐加量为宜。重症肌无力发病多认为与免疫有关,王世龙从中医角度考虑,认为本病有毒邪内侵的因素,故加入金银花一味以解毒。三诊时加入麦冬、山药,四诊时加大山药用量,并加入鹿角,体现了由气及阴、由脾及肾、由养阴及填精的治疗思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五龙荣肌汤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为网友提供相关疾病知识。
作者最新文章→ 重症肌无力真的能够治愈吗?
重症肌无力真的能够治愈吗?
健康咨询描述:
也是一个重症肌无力患者,可是我并没有大家的幸运,我的病反反复复住过三次医院了,给家里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请问重症肌无力能够治愈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重症肌无力真的能够治愈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同江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内科,妇科,骨病等常见病,疑难病症,骨病,风湿类疾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4377次
&&&&&&重症肌无力起病隐袭,首发症状常为眼外肌麻痹,出现非对称性眼肌麻痹和上睑下垂,斜视和复视,严重者眼球运动明显受限,甚至球固定,瞳孔光反射不受影响。10岁以下患儿眼肌受累更常见。临床特征是受累骨骼肌肉呈病态疲劳,症状多在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早晨和休息后减轻,呈规律的轻暮重波动性变化。受累肌肉明显地局限于某一组,90%以上的病例可见眼外肌麻痹面肌受累表现皱纹减少表情困难闭眼和示齿无力咀嚼肌受累使连续咀嚼困难进食经常中断延髓肌受累导致饮水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讲话鼻音颈肌受损时抬头困难。严重时出现肢体无力上肢重于下肢近端重于远端。呼吸肌、膈肌受累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重症可因呼吸肌麻痹&继发吸入性肺炎可导致死亡。偶心肌受累可突然死亡,平滑肌和膀胱括约肌一般不受累。感染、妊娠、月经前常导致病情恶化精神创伤过度疲劳等可为诱因。奎宁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青霉胺心得安苯妥英锂盐四环素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加重症状,避免使用。临床检查受累肌易疲劳,持续活动导致暂时性肌无力加重短期休息后好转是MG特征性表现受累肌无力不符合任单一神经、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分布进展性病例受累肌可轻度肌萎缩感觉正常通常无反射改变。 孔彪儒教授根据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理和特点,结合大量中医理论和数十年行医经验,研制出针对重症肌无力的特效验方肌力康复汤,方剂以党参、草氏、雪川等特效药材辩证配伍,四重作用实现了疾病的彻底治愈,是重症肌无力的首选药物。
张家川第二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心内科、内分泌及疑难杂症,如冠心病、糖尿病、梅核气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5110次
&&&&&&病情分析:&&&&&&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指导意见:&&&&&&重症肌无力患者预后较好,小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完全缓解,大部分患者可药物维持改善症状,绝大多数疗效良好的患者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1697次
&&&&&&重症肌无力治愈的机会大吗?这是很多病人及家属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该病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疾病,治疗所需时间较长,一些患者认为这是一种不治之症,丧失了治疗的信心,专家指出,采取正规有效的治疗,重症肌无力是可以治愈的。对于患者来说,一旦得了重症肌无力就要及时治疗,防止病情的加速。治疗重症肌无力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这样才能起到最好最有效的治疗效果。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最好方法:药物治疗:治疗重症肌无力有效率为92%。应用激素中剂量冲击小剂量维持疗法及联合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因其免疫抑制作用而成为重症肌无力治疗的主要药物。手术治疗:对伴有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行胸腺切除手术,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手段,效果已得到公认。手术后的有效率在72%~95%,缓解率在28%~52%。除此外,对于严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还采用血桨交换法。中医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为主要原则,对于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变形,疗效理想。&&&&&&以上是对“重症肌无力真的能够治愈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1646次
&&&&&&西医治疗肌无力主要是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及免疫抑制剂. 1,抗胆碱酯酶药物有新斯的明,吡啶斯大林明,酶抑宁或称美斯的明,这些药物的副反应有瞳孔缩小,多口水,出汗,腹痛,腹泻等,可以同时服用阿托品以对抗.2,免疫抑制剂主要有皮质类固醇激素及环磷酰胺等3,手术疗法适合于胸腺瘤患者.重症肌无力饮食调理重症肌无力饮食结构配合一下,比如在不同的换病阶段作出膳食调养分级,无发热症状,咀嚼能力正常,消化机能正常者,采用普通饭,可以定出标准每日热量,及均衡饮食比例,对于病情重,影响到消化机能和咀嚼能力的,肌无力0-2级或大手术后(如胸腺切除)或拒食等类型的患者,分别给予软饭,半流质,流质及管饲流质饮食.对于偏于面色白,流口水,四肢不温腰酸软无力的脾肾虚的肌无力,肌肉萎缩患者可用一些黑芝麻红塘粥,肉桂鸡肝粥,牛骨髓等服用.对于头晕耳鸣,咽干,胁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小便少,以浑身软弱无力,肌肉萎缩的可用枸杞水,杜仲猪腰褒,黑枣等加强强身之功.对于气短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或萎缩,口唇舌色淡,肢体麻木不仁的气血不足型无力,肌肉萎缩,可用归芪羊肉汤,饴糖羔蜂乳等.对于脾胃亏虚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或有肌肉目闰动,眼睑下垂,少气懒言,语言低弱,咀嚼无力,口张流诞,食少,便溏,面色淡白无华或口黄,舌淡,舌边有齿痕.可见于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及运动神经元病的部分症候,可长期服用银鱼汤,砂藕粉,莲子糯米羹等等.不论对于治疗期或康复期均可配合以膳食调养,以达到最佳的配合治疗目的.
疾病百科| 重症肌无力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温馨提示:不能过饥或过饱,同时各种营养调配要适当,不能偏食。
&&&&&&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点处传导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肌肉易疲劳晨轻暮重、休息或用胆碱酯酶抑制药后减轻为特点。常累...
好发人群:20岁-30岁女性、50岁-60岁男性
常见症状:疲劳、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西医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惊!五龙荣肌汤可治愈重症肌无力
惊!五龙荣肌汤可治愈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属疑难重症,西医无有效治疗方法,正当患者绝望之际,在网上看到了“五龙荣肌汤”,包括治愈案例,效果十分神奇,患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咨询到门诊,经过数月治疗,目前已经康复。吴某,女,54岁,日初诊。患者身体素来正常,病前仍在上班,做一般体力劳动。5个月前外感风热,头痛,咽干,清涕出,服感冒药愈后逐渐发现双眼睑不能自如开合,数月后又觉四肢软弱麻木,手持饭碗、扫帚等物件皆易落地,双脚无力,行路拖沓,渐渐无法站立,经贵阳医学院作全面生化检查及药物试验,确诊为全身性重症肌无力,住院用大量激素等治疗,病情毫无缓解且日见沉重,坐轮椅改诊于我的老师石恩骏教授。症见全身四肢头面水肿,皮肤粗糙,毛孔增大,肢体痿软无力,不能站立,坐10余分钟即想躺卧床上,眼皮下垂,睁眼困难,声音低微,心中烦而畏风寒,舌淡嫩苔薄腻,脉细软无力而数。诊为痿证,以补中益气温肾法治之。处方:黄芪30克,白人参12克,柴胡12克,葛根15克,炒扁豆12克,补骨脂12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仙灵脾15克,巴戟天12克,升麻5克,炒枳壳9克,炙甘草9克,大枣5枚。二诊:用上方10余剂,毫无效用。加用温经通脉药:熟附子15克,细辛6克,生麻黄9克。三诊:又服10余剂,亦毫无效用,病症同前。附子渐加至45克,细辛15克,麻黄18克,又服用制马钱子粉,每日3次,每次1克。四诊:服药近30剂,病情无变化,病者绝望。10月25日,偶听一乡下农民说起,曾患全身痿软无力之症,服用“洋虫”后治愈。即嘱患者通过网站,购得“洋虫”活体500余只,将其装入大玻璃瓶中,用菌灵芝、当归、山药、党参、黄芪、枸杞等药材喂饲。每日以活虫10只放杯中,用白酒20克浸死吞下。服用半月余未见动静,亦无任何不适。又服用半月余,全身四肢渐觉有力,眼睑略可开合,但仍不欲睁开,可起床行走数十步,声音稍微增大。知药已取效,继续如法服用洋虫。2月后病者行动步履已如常人,在家做饭、外出购物均无困难,精神振作,情绪乐观,四肢肌肉形态力度均较正常,当属临床痊愈,减洋虫为每次5只,再服月余。在治疗上述病症中,王世龙主任会采用五龙荣肌汤主方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依据辩证结果依次从健脾益气、养血补肝、强肾固元三个步骤进行治疗。并根据病位的差异调整对因五脏的五味主药的剂量已达到调节脏腑功能,平衡气血阴阳的目的,使患者恢复健康。临床上出现肌肉痿软无力,是以筋脉弛缓。软弱无力,升降失司,不能随意运动为主要特征的疑难杂症《黄帝内经》云:“脾主身之肌肉。”这是因为人体的四肢、肌肉,均需要脾胃运化来的水谷精微物质来滋养。只有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周身肌肉才能得到水谷精微物质的充养,从而保证肌肉丰满,强健有力。故《黄帝内经》又云:“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肌肉。”所以在治疗本证王世龙主任在遵循古人治痿独取阳明的基础上重视脾胃调节的同时也不忘补益肝肾 、培本固元 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问题。在几十年的不断研究和使用中取得良好的疗效为广大患者带去福音,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誉。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患病率为77~150/100万,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各年龄均有发病,儿童1~5岁居多。重症肌无力发病原因有二:一类是先天遗传性,极少见;第二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重症肌无力发病初期患者往往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或月经来潮时疲乏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显著特点是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此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重症肌无力如进一步发展累及呼吸肌,则十分危险。重症肌无力患者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可有如下症状:1.眼皮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眼球转动不灵活。2.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讲话大舌头、构音困难,常伴鼻音。3.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4.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5.抬臂、梳头、上楼梯、下蹲、上车困难。咨询治疗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医来伸手资讯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生活处处有惊喜,读我、看我最合理
作者最新文章你现在的位置:&>&&>&&>&又一例重症肌无力治愈!又一例重症肌无力治愈!悬赏芒果:0五龙荣肌汤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提出本病应从脾肺论治,以补脾清肺为治疗大法。在调补脾肺的同时,加以辨证论治,调整人体功能,使气血以充,筋脉得养,而痿废自除。花金方依法拟方,拟方之中,重用黄芪为君,以其既善补气,又善升气,非他药可替,故重用之,始能奏效;配以白术、茯苓、山药为臣,以三者皆可和中益气,健脾除湿,且山药兼有肺、脾、肾同补之妙,相得益彰;辅以活血除瘀之丹皮、丹参,养血益阴之当归、白芍,补益肝肾之山萸肉,醒脾除湿之砂仁,清泻肺热之桑白皮,行气解郁之枳壳,调和诸药之甘草。全方清补两施,举陷起痿,药少而精。在临证时,灵活加减,多能奏效。如兼视物不清者加黄精、菊花,兼痞闷不舒者,加青皮、陈皮,兼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炙百合,兼食欲不振者加鸡内金、焦三仙,兼烦躁易怒者加郁金、栀子,兼畏寒肢冷者加巴戟天、仙灵脾,兼头痛头晕者加川芎、泽泻等。微信公众号:医来伸手资讯台 微信号ma qq号
咨询** 010-分享到:&&提问者: []
等你来回答 最近浏览重症肌无力验案
重症肌无力验案
  如何用好黄芪治疗重症肌无力清代王清任,善用,邓氏师其法,从中体会到,用之得当,确有奇效。一、陷者举之重用黄芪以升陷,其适应证为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肾下垂等等)、重症肌无力、肌肉萎软、呼吸困难、眩晕等属气下陷者。以上诸症,皆因气虚下陷、升举无力,致使脏器提升不起而下垂;或清阳不升,诸阳不能汇于巅顶而眩晕;或宗气不充而难司呼吸出现呼吸困难;或肺气难支,吐故纳新受阻,朝百脉之职难司,四末失养而肌肉萎软无力。胃下垂者可用四君子汤加黄芪30克,再配枳壳3克以反佐,一升一降,升多降少。所以要用枳壳反佐,因胃属腑主受纳,胃气以降为顺,虽然下垂需升,但胃气需降,故重用黄芪补气升提以治下垂,而反佐枳壳以顺应胃气之下降,以促进胃粘膜之复原和消化受纳之功能的恢复。治脱肛,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载方:黄芪120克、防风9克。此方实出自王清任治脱肛之黄芪防风汤。王氏方:黄芪四两,防风一钱。李东垣认为: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可见王清任之黄芪防风汤实源于东垣,防风之分量不宜多用。此方治脱肛的确有效。子宫脱垂,治以补中益气汤加首乌。加首乌之意,一者在于引经;二者因胞宫为冲任所系,全赖阴血所养,气得血养,血得气行,气血冲和,冲任得调,所系之胞宫则能复其原位。若能配合针灸,加强冲任之调理,则取效更捷。重症肌无力,治以强肌健力饮,此方为自拟经验方,亦重用黄芪为主药。重症肌无力证候较复杂,除眼睑下垂外,可有复视,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四肢无力,重者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危及生命。邓氏认为该病的最大特点是肌肉无力,而且反复难愈,根据中医“脾主肌肉”之理论的认识,此属脾胃气虚之证,并由虚至损,且与五脏相关。治疗上紧抓脾胃虚损这一病理中心环节,重用黄芪以补气升陷,同时针对兼夹之证调理五脏,重补脾胃,以运四旁,促病痊愈。二、“升”者平之此处言“升”,血压升高也。高血压一病,肝阳上亢者为多,临床上多使用平肝潜阳降逆熄风之品,但亦有不然者。邓氏治疗气虚痰浊型之高血压者,则重用黄芪合温胆汤以治之。怎样解释降压与升陷之理?有人会想到中药往往有“双向作用”,故黄芪又能升提又能降压。如何掌握升降之机?邓氏的体会是:黄芪轻用则升压,重用则降压。为什么药理研究只得一个降压的结果?因为动物实验都是大剂量用药进行研究的,所以得出降压的结果。邓氏治疗低血压症,喜用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分量不超过15克。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喜用黄芪合温胆汤,黄芪分量必用30克以上。诚然,论方剂补中益气汤除了黄芪之外还有柴胡与升麻,可使升提之力增强;在重用黄芪降血压时,亦可加潜阳镇坠之品,效果当然更好,但不加镇坠药亦有降压作用,这是可以肯定的。曾会诊一中风患者,偏瘫失语而血压偏高,辨证为气虚血瘀之证,处方以补阳还五汤,黄芪照方用200克,该院西医生对黄芪用200克有顾虑,拟加西药降压,晓之以理,照方服药后血压不升反降,乃信服。虽说黄芪重用可以降压,有证有据,但黄芪仍然是益气升阳之药,这一点不可不加以注意。如果辨证为肝阳上亢或有内热之高血压亦想用几两黄芪以降压,则犯“实实之戒”了!由此可见,药理学之研究目前尚未能为我们解答全部之问题,仍须辨证论治。探讨重症肌无力的辨证论治就是对其内在规律的认识。作者从该病最具特征性的八大主症与两大特点的证名辨识、审证求因入手,提示脾胃虚损是重症肌无力的本质,脾虚致使机体稳态调控失衡是该病发生的内在成因,而脾虚及肾、脏腑失衡是该病的病机转归。临床从“病”、“证”两个层面着眼,通过辨病把握疾病态势和中医病机,通过辨证把握证候态势和中医定性,这种结合是符合中医学整体观、个体化、动态性的,是力求对中医病机与中医定性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医施治的证候观与证治观。在这个整体观中,如何通过中医药治疗使机体气血、阴阳回复平衡有序,使病情改善、进而争取康复,调治脾肾是关键。可概括为补中益气,振元治痿。【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辨病审证 脾胃虚损 脾虚及肾 脾·肾论治 治宜调适重症肌无力是神经系统肌病中比较常见的难治病。在李庚和主任引领下,上世纪60年代起即开始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经历了一个探索实践、总结提高、开拓创新的过程[1][2]。在诊治本病的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医学术观点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在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领域内是十分突出和独具特色的,现将临床随诊所得及李庚和主任经验之整理作一总结。辨病审证释病机1.脾胃虚损是重症肌无力的本质治病必求于本,对重症肌无力的辨证论治就是对其内在规律的认识,也是对其证候本质的探索和把握。基于此,李主任从分析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入手,广览博引,上溯《内经》 、中尊东垣、下融诸家,发掘整理铸成一说。对重症肌无力最具特征性的八大主症进行了证名辨识、审证求因,将上睑下垂(睑废、睢目)、复视(视歧)、言语低嘶(声喑)、舌软弱(舌萎)、抬头困难(头苦倾)、咽嗌不利、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和四肢不用(痿证),高度地概括为病在肌肉。临床症状虽然部位有别,所司各殊,但其共同点都由疲怠无力而起,与脾所主的生理病理范畴相吻合。首先,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而产生“中气”,它通联于体表的“在体为(肌)肉”而将其功能突显出来,故称“脾主运动”。脾的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脾气”作为动力,气虚则必然无力。其次,脾应“日昳”(黄昏至合夜),重症肌无力症状晨轻午(暮)重的时相变化与脾所主的时辰相吻合。“劳则气耗”,患者愈劳累症状愈甚,恰与“劳倦伤脾”相符。本病患者因脾失健运,或因脾气失于内充而传送无力,造成运化稽迟,临床表现为纳少、便溏或腹胀、便难无力,甚则可伴消瘦或肌萎。证候频率分析提示:苔薄白占76 % ,舌质淡63 % ,舌体胖或伴齿痕48 % ,脉细濡者80 %。近年本院重症肌无力专科对重症肌无力常规开展肌电图低频重复电刺激及肢体抬举功能和肌力的器械检测证实:患者受累肌群做功能力下降,不耐负荷、不耐疲劳,口咽及食道钡剂电透提示肌性管腔/管道运动异常[3]。协作组的工作证实本病伴有脂肪吸收不良,基础胃酸分泌降低(注射五肽胃泌素后胃酸仍低),显示本病的脾虚证有其相对应的病理学基础。2.脾虚致使机体稳态调控失衡是重症肌无力发病的内在成因正如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所阐述的:脾胃既虚则十二经之邪不一而出。这一观点高度概括了脾脏在维护机体稳态平衡、制约内在致病因子产生这一机制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同时脾脏又以水谷精微滋生卫气,通过卫气的温肌肉、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而发挥抵御外来邪气侵袭的功能。因此脾虚致使机体自稳机制的紊乱是本病发病的内在成因,而本病患者明显的易感倾向正是这种机制紊乱、调控失衡,功能低下的外在表现。对于脾虚的成因,1000例病例的统计资料分析:劳累过度、思虑抑郁(包括精神超负荷的负担状态或情志刺激)、外邪感染等是导致脾虚的重要因素。近年本专科对本病进行了淋巴细胞表型分析[4](流式细胞仪),多项细胞因子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等系列临床检测证实了机体稳态调控失衡是本病发病的内在成因的学术观点。3.脾虚及肾、脏腑失衡是重症肌无力的病机转归随着病情的发展,脾脏虚损可以及肾,出现肾气不足。时日迁延,脾肾互损,阴阳失调,可出现气阴两虚、脾肾阳虚,直至元气虚脱(衰败)之重症,整个机能活动就会紊乱、下降,呈现衰竭状态,最终导致大气下陷,气脱亡阳。因此,脾虚及肾是重症肌无力中医病机的重要转变和发展,提示着疾病的严重和深入,并可导致五脏衰竭,这在重症肌无力危象和重症患者中表现尤为突出。另一方面,脾肾虚损又可导致五脏之间的互根相制作用失去平衡,病变延及他脏,影响肺、心、肝等功能,从而继发另一系的脏腑病态。常见诸如心气及心血不足或心脾两虚(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肝血不足或肾精亏损(复视、溢泪,畏光、羞明)、肝郁痰结(瘿证等)、肺卫不固(易感冒、感染)、肺失清肃、痰瘀积于膻中(胸腺肥大、胸腺肿瘤)。圆机活法论证治重症肌无力病由脾胃虚损而起,脾虚及肾,依据这一认识,临床确立了培补脾肾的基本治则,可概括为补中益气,振元治痿。但这还不是本病辨证的全部内涵和精髓,在治疗过程中应对证候特征与证候态势的深层次的再认识。因此在前述病机认识的基础和框架下深入进行证候与证势分析,把握本病各特定阶段人体病理生理和机能状态改变的脉搏,揭示疾病发展各阶段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探索本病阶段性证候表现的主要特征、演变与转化的规律和病理变化的本质,并通过证涉层面、证型分类等理论加以提炼和概括以指导临床实践,以期做到知常达变,审时度势,视证运法,使辨证不背离于大法至理,辨病又不囿于大法约束。注重在辨病中抓病机转归特点、辨证中抓证候证势特征.病证结合、病机转归与证候证势结合,这是李主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学术思想之一。经过近千例大组别病例的治疗观察及对临床实践的归纳总结,并结合临床研究,倡导和形成了重症肌无力的证候观及证治观,以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5~8]。1.重症肌无力证候观点证涉层面 虚、损、衰三层面:1.气弱谓之虚,表现为肌无力症状时显时隐,受累肌有异常的疲乏感,或无耐力,但能延时恢复,且症状较轻浅局限;2.久虚不复则曰损,损则难复,临床表现因病型而异,症状较深重而广泛,且持续存在。脾、肾因虚致损时又可导致五脏之间的互根相制作用失去平衡,临床常见有影响肺、心、肝等功能,继发另一系的脏腑病态;3.虚损极致而成衰,肾损则五脏衰,此时真气匮乏、元气衰败,实属逆证危候。重症肌无力有虚、损、衰的证涉层面的观点,反应了本病证候态势演变转化的所循轨迹与发展深化的阶段性规律,即由机能影响到形体损害,直至功能衰竭的病理变化过程。证型分类 可归纳为脾虚气弱、气阴两虚、脾肾阳虚等5个基本证型:1.脾虚气弱型:易疲倦乏力,眼睑下垂,纳少便溏,时有汗出,舌苔薄白,舌体胖嫩或边有齿痕,舌质淡,脉濡;2.气阴两虚型:疲惫无力,肢体痠乏,少气懒言,睑垂复视,目糊发涩,口干,纳呆,舌苔花剥或少苔甚至无苔,舌体偏小,舌质偏红,脉细弱或细数;3.脾肾阳虚型:全身无力,倦怠嗜卧,胸闷气憋,动易喘促,语声不扬,泛吐清涎,畏寒肢冷,腰脊酸软,苔薄白,舌体胖大,舌边齿痕明显,舌质淡,脉沉细(可见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4.血虚络阻型:眼球活动明显受限,凝视斜视,畏光倦视,目干而涩,或见局部肌肉瘦削,面色少华,舌质淡紫,舌下系带暗紫或瘀紫,脉细或涩;5.元气虚脱(衰败)型:呼吸困难,痰涎壅盛,气短不足以息,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大汗淋漓,甚至神志不清,口开目合,气息将停,脉微欲绝。重症肌无力证型分类与规范化的观点曾被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组采纳(国家75-64-01-02重症肌无力课题协作组新苑会议标准,上海,1987),是临床证治的基础,它反映了虚损所涉层面与证型所涉矛盾的具体属性,既来源于临床实践,也是理论升华的结晶。证涉层面相辅证候属性结合论治的证候观是李主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又一学术思想。2.重症肌无力证治观点正治观 补中益气、振元治痿法则在实施中有五个基本证方:1.脾虚气弱型治法:补中益气升阳,基本方: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白术、葛根、当归、黄精、陈皮、甘草、大枣;2.气阴两虚型治法;益气补肾滋阴,基本方:黄芪、党参、生地、熟地、怀山药、山茱萸、制首乌、炙龟版、枸杞子、麦冬、白术、甘草;3.脾肾阳虚型治法:益气补肾温阳,基本方:黄芪、党参、制附子、鹿角胶、熟地、巴戟肉、锁阳、脐带、怀山药、补骨脂、甘草;4.血虚络阻型治法:养血通络,基本方: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黄芪、宣木瓜、潼蒺藜、鸡血藤、蜈蚣、红花、甘草;5.元气虚脱(衰败)型治法:以益气固脱,回阳救逆,补肾纳气,肃肺化痰急救之,基本方:别直参(另煎)、制附子、蛤蚧末(冲服)、紫河车粉(冲服)、大熟地、沉香粉、煅龙骨、煅牡蛎、炙甘草、淫羊藿、炙苏子,猴枣散或鲜竹沥兑生姜汁另冲服。兼治观 本病有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交叉或并发的倾向,并发病/症涉及多系统,症状错综,辨证复杂。但凡足以耗阳或伤阴而致损耗元气,加重本病的并发病/症,均应同时兼顾治疗。具体应用应遵从以下原则:1.本病与并发病/症辨证机理一致(同一属性),采取异病同治。2.本病与并发病/症辨证机理相悖,则两者有机的兼顾(如伴甲亢则变益气升阳为益气育阴潜阳法)。3.短暂之标症(如感冒、感染等)集中药力先期解决。4.本病有并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合并胸腺肿瘤的倾向,为此分病辨邪、分期辨邪就十分重要。在扶正培本之际,亦应结合邪气性质统筹之,切不能一味以虚损概之,而留邪作崇,导致正虚不复。急治观 重症肌无力危象,以呼吸困难,痰涎壅盛(嗽甚不得卧,气短促难续接),甚至汗出淋漓,神志不清,气息将停,脉微欲绝为主症。气出于肺而根于肾,肾虚则出纳失常,气不归根,导致气短不足以息;脾肾亏虚,脾虚则聚湿生痰,肾虚则水泛为痰,壅阻于肺而失于宣肃导致痰涎壅盛、嗽甚不得卧;脾气匮乏无以生化精微,滋养于心,而致心气不足,心液外泄,脉微欲绝;心肺受累,大气下陷、气海空虚则气憋窘迫,气脱而喘汗。因此危象可以脾气败、肾气极、心气衰、肺气竭统而概之,势成阴阳离绝之危候。危象的中医病机可归纳为:元气衰败为成因,大气下陷为证象,气脱亡阳为结果。在中医药治疗的同时,要积极配合现代医学抢救(如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或适时气管切开施以正压机械通气外),并可选用参附注射液等。神志不清者,温开给予苏合香丸(研末与煎剂混合后胃管注入),凉开选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法度精专谈治宜在遣方用药,治疗宜忌方面,独有见树,精专有法。1.倡用黄芪景岳曰:“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水谷之司在脾胃。”《古今医统大全》称:“脾为五脏之源。”《脾胃论》言简而意赅:“脾主五脏之气。”因此补益真气,尤强调从调理脾脏入手培补脾气,以强肌健力,临证倡用黄芪。如有体虚易感、卫外不固,及肌肉瘦削则每每生炙并用。其用有四:温分肉而固实腠理;补中气而强肌健力;壮脾胃而升清养肌;益正气而抑邪内生。2.补脾三宜调补脾脏就要顺乎其性,不能逆悖其理,临证中归结三宜:一宜甘温滋养,不宜苦寒辛燥。遣甘温则在补脾中振奋中阳,寓意于阳中求阴,使生化有常;佐以甘滋润养之品,不致损及脾阴又能固护胃津,使源流不竭。前者如选党参、熟地、黄精之属,后者常用麦冬、萸肉、沙参之类。二宜升举调畅,不宜泻利破气。补脾中强调升清调畅,则中焦枢机转运,清阳四达,精微敷布。药用升麻、葛根、柴胡、陈皮等。三宜醒脾运中,不宜腻补峻补。长期补气填精的同时切不能忽略健脾助运,以碍生升之气,当知虚不受补,反受其累,且胃气一败,预后堪忧。故强调在组方中加入醒脾运中之品,如砂仁、甘松、九香虫等芳香开窍、流气助运。3.治当脾肾双调肾藏五脏六腑之精,为一身精气之根本。当重症肌无力脾虚及肾,进入肾损阶段,临床易导致逆证危候,以及肾损则五脏衰,此时治当脾肾双调,以达到“脾肾交济”。在运用上要视证运法,并重或有所侧重,以及根据许叔微肾为水火之脏至理,亦采纳填补肾精主张滋润,同时强调温固下元,在药物上喜选用脐带、首乌、苁蓉、菟丝子、肉桂等药味。4.调适与干扰因素的防治对策病程中干扰治疗、影响疗效的因素以其涉及面与发生频率归纳如下:1.感冒,感染;2.月经病,人流;3.劳累;4.精神刺激,强烈的情绪波动;5.季节与气候变化因素。可以通过防治感冒、感染(立足于防,治疗时宜及时和积极以及既病防变);调理月经,做好避孕;适度活动,避免劳累,积蓄体力,保养精气;调节情志,给予信心;以及避免在患者特定反应季节或季节交替敏感时期变动治疗措施、递减药物剂量等对策,把诸干扰因素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限度。这将有利于脾肾之气的修复,在可能的范围内避免病情波动,减少反复,从而提高该病的疗效。疗效情况本专科1985年对432例持续观察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痊愈率35.2%,显效率13.9%,有效率45.8%,总有效率95%[6]。1990年对50例重症肌无力奥氏分型Ⅱ型以上的全身型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的对照观察:中医药组痊愈率22%,显效率36%,有效率40%,总有效率98%。取得了与泼尼松对照组相应的疗效(P &0.05),但中医治疗组副作用小,远期疗效巩固,平均7.5年(皮质类固醇激素组为3.8年)[7]。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60余例重症肌无力危象,获得90%的抢救成功率[9]。重用黄芪治疗重症肌无力举隅&&&&&&&&李广文重症肌无力的关键病机为脾胃气虚。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居中焦,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机。脾主升主运,脾虚气陷,则升举无力,上睑属脾,故提睑无力而下垂;脾主肌肉、主四肢,脾虚则生化濡养不足,故四肢痿软不能随用;胃主降、主纳,与脾相表里,脾虚则胃亦弱,致升降之枢机不利,受纳无权,故纳呆溏泄,吞咽困难;脾气主升,上充于肺,积于胸中而为宗气(大气),司呼吸,贯百脉,中气下陷,胸中之大气难以接续,肺之包举无力,故气短不足以息,若胸中大气亦下陷,则气息将停,危在顷刻。本病的关键病机虽然是脾胃气虚,然而与他脏关系亦密切。脾病可以影响他脏,而他脏有病也可影响脾脏,从而形成多脏同病的局面,即五脏相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在于脾胃气虚。脾胃气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肝藏血,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肾藏精,精为人体生命之物质基础,化阴则可生血、精髓、津液,以营养脏腑四肢百骸,化阳则生气生阳,以行温养与气化之功,肾虚则精气匮乏,无以充实形体。肝血不足,肝窍失养,肾精不足,精明失濡,“精脱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故见复视、斜视或视物模糊,易倦。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气出于肺而根于肾,需脾于中间斡旋转运,使宗气充足以司呼吸。脾胃气虚则枢机不利,聚湿生痰,壅阻于肺,故见胸闷、疼痛、气促等。脾胃气虚日久,气血生化乏源,气虚不足以运血,血行不畅,瘀阻经络,致肌肉、四末失于濡养,故见心悸、失眠、四肢麻木等症。脾病及肾,肾不纳气,气难归根,甚或大气下陷,而出现肌无力危象。“气虚”贯穿于重症肌无力发生发展过程的始终,黄芪乃中 综上所述,药之补气要药;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提高肌张力的作用,故在治疗该病时,西医不论见于何型,中医无论辨为何证,几乎都可在复方中加用不同剂量的黄芪,且为君药(或不可缺少之主药)用之。治疗该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要长期使用黄芪,虽然炙黄芪益气作用较生黄芪显著,但长期尤其是大剂量使用,更易助火生热。考虑到生黄芪还具有退虚热、托疮疡的作用,故在复方中长期重用生黄芪,必将显得相得益彰,此为临证实践所证明,以下案例予验之。1.单纯眼肌型案 谭某某,男,7 岁。因双上眼睑下垂 1 年余,于 1998 年 1 月 25 日经人介绍前来就诊。刻诊:双上眼睑极度下垂,晨轻晚重,伴目睛不能转动。纳寐尚可,大便偏稀,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微腻,脉沉微滑。经甲 ,诊为重症肌无力(单纯眼肌型)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试验() 。证属中气下陷,气血不和。治宜益气升阳,调和气血。以补中益气汤合四君子汤加味,即黄芪 60g,党参 15g,白术 12g,茯苓 15g,炙升麻 10g,柴胡 10g,当归 12g,陈皮 12g 川芎 10g,枸杞子 8g,大枣 15g,炙甘草 3g。每日 1 剂,日煎 4 次,冷水煎沸 20 分钟,日服 4 次,每次 100ml,20 剂。 1998 年 2 月 16 日诊:双上眼睑稍好转,一目睛仍不能转动,舌脉同前。因思本病日久,脾虚下陷太甚,故守上方,黄芪改为 80g,再服 30 剂。 1998 年 3 月 18 日诊:双上眼睑下垂明显好转:每日晨起至中午 12 时,双上眼睑下垂消失;从中午 12 时后仍有不同程度下垂,以左眼为甚。目睛已能转动,但欠灵活。舌质淡、苔薄白微腻,脉微沉滑。为防久服上方(尤其是大剂量生黄芪)补气太过,滋腻伤阴而致之阴虚内热发生,守上方为 1方;再以八珍汤合六君子汤加味为 2 方。即生地黄 12g,当归 12g,赤芍 12g,川芎 10g,陈皮 10g,法半夏 12g,党参 15g,白术 12g,茯苓 15g,大枣 15g,地骨皮 10g,炙甘草 3g。1、2 方各 20 剂,交替治疗。 1998 年 5 月 25 日诊:双上眼睑下垂完全消失,目睛转动好转:仅存外展稍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稍弦滑。继用以上两方各 15 剂,交替治疗。 1998 年 7 月 1 日诊:双上眼睑、目睛转动已如常人,夜寐可,二便佳,舌质淡红、苔薄白微腻,脉弦微滑。原方,即补中益气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方,黄芪改为 30g,为 1 方;原方,即八珍汤合六君子汤加味方稍作加减为2 方。1 方、2 方交替治疗至 1998 年 8 月 20 日停药观察至今,未见复发。2.延髓肌型案 张某某,女,23 岁,未婚。因右上眼睑下垂伴吞咽困难半年余于 1995年 4 月 5 日来诊。刻诊:右上眼睑下垂,且出现斜视、复视,咀嚼、吞咽困难,语言蹇涩,面部紧绷感。查:右上眼睑下垂,须用手指拈起上睑方可视物,目睛转动不灵,呈内斜视,外展受限,四肢肌力Ⅴ级。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少苔,脉沉细微数。诉神疲乏力,心慌胸闷,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思饮,纳呆寐差,二便正常。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试验 ,诊为重症肌无力(延髓肌型)() 。证属中医气阴两虚,肾精不足。治宜益气滋阴,固肾涩精。以黄芪生脉二至四君子汤加味治之,即黄芪 75g,苏条参 60g,麦冬 15g,五味子 15g,女贞子 15g,旱莲草 15g,白术 15g,茯苓 25g,桑寄生 30g,续断 15g,菟丝子 15g,炙甘草 5g。每日 1 剂,日煎3~4 次,冷水煎沸 20 分钟,日服 3~4 次,每次 200ml,20 剂。 1995 年 5 月 3 日诊:除右上眼睑下垂、神疲乏力仍旧外,余症均减,药已中的,但因脾虚为甚,故守原方,黄芪量增至 100g,再进 20 剂。 1995 年 5 月 24 日诊:右上眼睑下垂明显好转,目眼转动欠灵活,复视于疲劳后出现,咀嚼、吞咽困难改善明显,仍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蹇涩及面部紧绷感,神疲乏力,心慌胸闷,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思饮已微。纳可寐差,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舌边略有齿痕、苔薄黄微腻,脉沉细微弦。此仍为气虚、阴虚俱致,故拟补中益气汤合四君子汤加二至丸(黄芪量维持原剂量)治之,即黄芪 100g,苏条参 60g,白术 15g,茯苓 25g,炙升麻 12g,柴胡 12g,当归 15g,陈皮 12g,女贞子 15g,旱莲草 15g,枸杞子 30g,炙甘草 5g。50 剂。 1995 年 7 月 18 日诊:患者诉诸症基本消失,全身力增,但逢疲劳、动怒及月经来潮时,上症则不同程度复发,且诉月经量少、色淡略夹血块,每次行经均推迟 1 周左右,行经期间乳房胀闷不舒,小腹坠胀剧烈,腰膝酸软刺痛。望其舌:舌质淡红稍紫黯,舌边略有齿痕、苔薄黄微腻,诊其脉:脉细弦。此属中医气血亏虚,兼夹肝郁血瘀之证。拟黄芪八珍汤合四逆散(黄芪量减至 75g)治之,即黄芪 75g,党参 45g,白术 15g,茯苓 25g,生地 15g,当归 15g,赤芍 15g,川芎 12g,柴胡 12g,枳壳 12g,香附 12g,炙甘草 5g。50 剂。 1995 年 9 月 11 日诊:诸症渐微,患者已参加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1月余。此乃顺利之治,考虑到气虚贯穿本病始终,拟补中益气汤合四君子汤加二至丸为 1 方,黄芪生脉二至汤合四逆散加失笑散为 2 方,同时再减黄芪量。即 1 方药为:黄芪 60g,党参 30g,白术 15g,茯苓 25g,炙升麻12g,柴胡 12g,当归 15g,陈皮 12g,女贞子 15g,旱莲草 15g,香附 12g,炙甘草 5g;2 方药为:黄芪 45g,苏条参 30g,麦冬 15g,五味子 10g,女 (包煎)贞子 15g,旱莲草 15g,柴胡 12g,白芍 15g,枳壳 12g,生蒲黄 15g,五灵脂 15g,炙甘草 5g。以上两方各 25 剂,交替治疗。 1995 年 11 月 2 日诊:患者状态已如常人,其右上眼睑下垂,斜视、复视,吞咽困难已消失,言语清晰,同时月经已转正常,无痛经之苦。舌质淡红、苔薄黄微腻,脉弦微滑。为巩固治疗,以上两方加减,同时黄芪量逐渐减至 30~15g,治疗半年后即 1996 年 5 月中旬停药,再辅以药食调养及养生保健、教会其掌握药物禁忌、戒除诱发因素等方法,观察至今,未见复发。3.脊髓肌型案 汪某某,女,25 岁,已婚。因四肢无力 1 年余经外院介绍于 2001 年 4月 5 日来诊。刻诊:双上肢握物不稳,双下肢上楼下梯困难,予甲硫酸新 ,胸部 MRI 检查提示:胸腺异常增生。诊为重症肌斯的明注射液试验()无力(脊髓肌型)伴胸腺增生,予溴吡斯的明片 60mg po.Tid.及中医辨证治疗。因查体及追问病史无其他并发病变,符合手术体征,故建议到外院行胸腺切除术。术后 1 月余来诊时见:四肢无力稍改善,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心慌胸闷,纳寐一般,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弱。此属中医气血亏虚,拟黄芪八珍汤治之,即黄芪 60g,党参 45g,白术 15g,茯苓 25g,熟地 15g,当归 15g,赤芍 15g,川芎 12g,制首乌 30g,郁金 12g,瓜蒌皮 12g,炙甘草 5g。每日 1 剂,日煎 3 次,冷水煎沸 20 分钟,日服 3 每次 200ml 25 剂。次, 即 溴吡斯的明片保持术前剂量及次数, 60mg po.Tid.。 2001 年 7 月 2 日诊:患者除心慌胸闷好转外,余症不减,考虑术后耗气亡血,必使气血亏虚复剧,故守原方加黄芪量至 100g,此乃遵“气为血 、之帅”“气行则血行”之训矣。25 剂。 2001 年 7 月 28 日诊:心慌胸闷除,双下肢力增,余症同前,纳寐二便可,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苔薄微腻,脉沉。证仍属气虚、血虚,拟补中益气汤合四君子汤加味(黄芪增量至 120g)为 1 方,即黄芪 120g,党参 60g,白术 15g,茯苓 25g,炙升麻 12g,柴胡 12g,当归 15g,陈皮 12g,丹参 15g,灵芝 25g,大枣 30g,菟丝子 15g,炙甘草 5g;黄芪八珍汤合金刚丸加减为 2 方,即黄芪 100g,党参 45g,白术 15g,茯苓 25g,熟地 15g,当归 15g,赤芍 15g,川芎 12g,制首乌 30g,萆薢 15g,杜仲 15g,菟丝子15g,炙甘草 5g。两方作为基础方加减交替治疗半年后,四肢无力明显好转,神疲乏力除,舌质淡红、舌边略有齿痕、苔薄黄微腻,脉沉稍有力但双尺弱。此为脾胃气虚,肝肾不足,拟上 1 方即补中益气汤合四君子汤为 1 方(黄芪量减为 90g);黄芪六味地黄丸合金刚丸为 2 方,即黄芪 45g,生地15g,山萸肉 12g,茯苓 20g,泽泻 30g,丹皮 10g,山药 50g,萆薢 15g,杜仲 15g,菟丝子 15g,怀牛膝 15g,甘草 3g。两方为主加减治疗。同时,嘱病情稳定情况和全身状况,逐渐递减溴吡斯的明片至停服。半年后即 2002年 8 月中旬,患者已停服溴比斯的明片 1 月余,其四肢肌力已恢复如常人。患者咨询是否可怀孕生子,答曰:可以,继续间断治疗,待身体再康复 1~2 年再予考虑,沿此法加入补肾固胎之药间断治疗,2005 年患者顺利产下一健康女婴。自患者有女孩至今,母女身体状况均良好,患者如逢外感、腹泻或疲倦感等稍有不适,便及时来诊,一年中仅 1~3 次。4.全身肌无力案 徐某某,女,33 岁,已婚。因双眼上睑下垂 1 年伴四肢无力 3 月余于1999 年 11 月 15 日来诊。患者诉 1 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双眼上睑下垂,半年后看东西出现重影,继之发展至吹气鼓腮不能,饮水自鼻孔流出,咀嚼困难,吞咽呛咳;3 月前突然出现举手洗脸、梳头及抬腿、起蹲困难。且以上症状逐渐加重。近年来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食少寐可,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舌边有齿印,脉沉细弱。立即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试验(),行胸部 MRI 示:胸腺未见异常。诊断:西医——重症肌无力(全身肌无力型);中医——痿证(脾肾阳虚证)。治疗:西医予溴 ;中医治则:益气温阳,吡斯的明片 60mg po.Qid.(均于饭前半小时服用)方剂:黄芪理中汤合右归丸加减治之,药物:黄芪 75g,党参 45g,干姜 12g,白术 15g,熟地 15g,山药 30g,山萸肉 12g,枸杞子 10g,菟丝子 30g,杜 (另包,开水先煎 3 小时) (包煎)仲 15g,肉桂 15 g,制黑附片 30g车前子 30g。每日 1 剂,日煎 3~4 次,开水煎沸 30 分钟,日服 3~4 次,每次 200ml,30 剂。 1999 年 12 月 13 日诊:经中西医结合治疗 1 月后双眼上睑下垂、吹气鼓腮、饮水及咀嚼困难及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稀溏好转,但复视及四肢无力改善不明显。舌脉同上,虽理、法、方、药正确,但因肌肉、四肢为脾所主,故脾虚乃脾肾阳虚之要于是乎谨守原方仅增黄芪量至 100g矣20 剂。保持溴吡斯的明片的用法用量,即 60mg po.Qid.。 2000 年 1 月 3 日诊:患者洗脸、梳头及起蹲竟与常人接近,已能维持1~2 分钟。余症悉减。舌质淡、苔薄白、边略有齿印,脉沉。疗效神勇,以原方稍作加减,溴吡斯的明片维持不变。治疗 50 天。 2000 年 2 月 24 日诊:患者双眼上睑下垂及复视基本消失,四肢力增,形寒肢冷、大便稀溏除,余症又减,但月经期间,诸症均有不同程度加重。舌质淡、苔薄白微腻,脉沉稍弦。因该型患者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从中医病机分析,仍属先后天同病,即脾肾两虚为患,故拟补中益气汤合四君子汤加味以健脾,此为 1 方;拟黄芪右归丸加减予补肾,此为 2 方;月经期间乃气血亏虚兼肝郁所致,故拟黄芪八珍汤合四逆散加减作补益气血、理气止痛,此为 3 方。具体药物为,1 方:黄芪 100g,党参 60g,白术 15g,茯苓 25g,炙升麻 12g,柴胡 12g,陈皮 12 g,当归 15g,桂枝 10g,枸杞子 10g,杜仲 12g,炙甘草 5g;2 方:黄芪 60g,党参 45g,干姜 15g,白术15g,熟地 15g,山药 30g,鹿角胶 30g,菟丝子 15g,杜仲 15g,当归 15g, (另包后下)肉桂 15g,细辛 3g;3 方:黄芪 60g,党参 45g,白术 15g,茯苓 25g,熟地 15g,当归 15g,白芍 15g,柴胡 12g,枳壳 12g,制首乌 30g,香附 12g, ,从此时开始,甘草 3g。溴吡斯的明片减为:60mg po.Tid.(均于饭后服用)视病情具体情况酌减该药至停服,治疗 100 天。 2000 年 6 月 3 日诊:患者已停服溴吡斯的明片近 2 月,双眼上睑下垂、复视消失,已能吹气鼓腮,饮水、咀嚼及吞咽正常,四肢肌力基本正常,腰膝酸软除。月经期间,诸症已无加重之感。仍以健脾益肾之法为主,拟补中益气汤合金刚丸加减(黄芪逐渐减量至 30g)治之,基本方即黄芪 100~30g,党参 30g,白术 15g,炙升麻 12g,柴胡 12g,当归 15g,陈皮 12g,萆薢 15g ,杜仲 12g,怀牛膝 15g,菟丝子 15g,炙甘草 5g。以此方加减治疗半年后,即 2001 年 1 月上旬,诸症悉除。为巩固治疗成果,又以轻剂补中益气汤加补肾药间断治疗 1 年后,即至 2002 年 2 月上旬后改服补中益气丸、桂附理中丸交替治疗 1 年多到 2003 年春夏之交,停药观察至今,仅于2006 年冬季左上眼睑稍有轻微下垂之症,又及时前来治疗月余而获愈。5.肌无力危象案 刘某某,男32 岁已婚。患重症肌无力全身肌无力型伴胸腺增生在省级某医院行胸腺切除术后 1 月余于 2006 年 3 月 5 日来诊。刻诊: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柯兴氏症”,双眼上睑下垂,呼吸困难,喉中痰盛,饮水发呛,抬头无力,胸闷胀满,四肢软弱无力,汗出淋漓。纳可寐差,二便正常,舌质淡、舌边有齿印、苔白厚腻,脉沉滑无力。患者术后运用强的松片 50mg po.Qd.及溴吡斯的明片 60mg po.Qid.治疗至今。急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试验(),此乃西医重症肌无力之肌无力危象,证属中医大气下陷。处理:收入院予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救治,解除危象。西医采用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痒,充分吸痰,给予抗生素防止感染,注意血压、水盐电解质平衡,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考虑到激素量及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量已足,先维持该剂量,必要时再予激素(地塞米松)静推或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甲硫酸新斯的明)肌注或两者联合进行治疗。中医治宜回阳救逆,方拟补中益气汤合附桂理中汤加减治之,具体药物为:黄芪 100g,红参 15g,白术 15g,当归 (另包,开水先煎 3 小时)15g,柴胡 12g,炙升麻 12g,陈皮 12g,制黑附片 45g肉桂15g,干姜 15g,法夏 15g,薏苡仁 30g,炙甘草 5g。每日 1 剂,日煎 4 次,开水煎沸 30 分钟,日服 4 次,每次 150~200ml,3 剂。 2006 年 3 月 7 日查房:患者除痰少易咯外,余症不减,且呼吸困难时轻时重。嘱主管医师密切注意若患者病情加重时应立即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重复肌注,解除肌无力危象,但务必掌握应用好该药剂量及重复给药次数,一旦肌无力危象解除,应及时取消该治疗方法,尽量避免因新斯的明过量而致之胆碱能危象发生;若发生胆碱能危象,应立即用阿托品对抗之。中医则紧扣“大气下陷”不变,守原方增加黄芪量到 150g,7 剂。 2006 年 3 月 14 日查房:患者病情渐趋平稳,全身肌力增加,呼吸困难消失,余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舌质淡、舌边有齿印、苔白中根厚腻,脉 西药仍维持入院前的口服剂量及次数,沉滑无力。 即强的松片 50mg po.Qd. 、溴吡斯的明片 60mg po.Qid.治疗;中药仍以原方 7 剂化裁治疗。 2006 年 3 月 21 日查房:患者 2 周来呼吸困难未发生,双眼睑下垂明显改善,痰清稀易咯,饮水、抬头正常,汗止,胸闷胀满除,夜间已能安然入睡但四肢仍不同程度软弱无力且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柯兴氏症”日趋发展。舌质淡微红、舌边有齿印、苔中根薄黄厚腻,脉沉滑。嘱递减 ,即:强的松片 45 mg po.Qd.强的松片(5mg)及溴吡斯的明片 1 片(60mg)及溴吡斯的明片 60mg po.Tid.;现中医证属气虚痰阻,治宜益气化痰,方拟黄芪六君子汤合温胆汤加味治之,即黄芪 60g,党参 45g,白术 15g,茯苓 25g,陈皮 12g,法夏 15g,竹茹 5g,枳实 12g,胆南星 12g,淫羊藿 15g,巴戟天 15g,甘草 3g。7 剂。 2006 年 3 月 28 日查房:患者病情平稳,双眼上睑下垂已微,手足软弱无力改善明显,舌脉同上。至此,患者肌无力危象已被解除且无复发,嘱其适当活动,预防感冒,忌食辛辣油炸及生冷寒凉之品,调整好心态,长期配合医生治疗,预后良好。同时根据病情具体情况遵医嘱按规律逐渐递减西药,中药根据辨证治疗,且配合饮食疗法:薏苡仁与绿豆煮粥食用,日 2 次,此法有益胃健脾、除痹胜湿之功。 患者出院后因感冒或情绪波动使该病再次加重先后又住院治疗 2 次。该患者自第一次到笔者处诊治至今,无论住院还是门诊治疗,一直采用中 “柯兴氏症”已消失、四肢肌力已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现其已无上睑下垂、如常人,除了服用中西药治疗及间断饮食疗法外,嘱其一定要注意禁忌诱发加重该病的相关事项,其生活、工作已与常人无异。其目前仍使用西药维持量,定期在门诊接受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中。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重症肌无力的辨治与验案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受累横纹肌病态疲劳,如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四肢无力及呼吸困难等。本病具有波动性和易疲劳性。一日内常表现为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痿病”等病证范畴。【病因病机】本病病因有内外之分,内因责之脾胃,《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以生,故不用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出人之枢机。脾主升主运,脾虚气陷,则升举无力,上睑属脾。故提睑无力而下垂;脾主肌肉四肢、气虚濡养不足,故则四肢乏力而不得用;胃主降主纳,与脾相表里,脾虚胃亦弱,则升降之枢机不利,受纳无权,故吞咽困难;脾气主升,上充于肺,积于胸中而为宗气(大气),司呼吸,贯百脉,中气下陷,胸中之大气难以接续,肺之包举无力,肾失摄纳,故气短不足以息,危在顷刻。日久,气血皆亏,脾肝肾俱病,筋脉失于濡养,则肢痿废不用。外因责之六淫,外邪侵袭,使肺卫失和,脾运失键,痰浊内蕴,则可诱发和加重本病。总之,本病以虚为主,除病程中出现暂时痰浊阻滞或湿热浸淫为实邪较盛外,一般均为正气虚衰,据其临床表现,可辨其属脾,也可辨属肝肾。但脾胃虚损,五脏相关是其主要病理基础。【诊断要点】一、西医诊断要点1.&&&&& 本病主要侵犯骨骼肌,症状易波动,晨轻暮重.神经系统检查无锥体束征及感觉障碍.2.&&&&& 临床症状不典型者, 可进行下列实验:(1)&&&&& 疲劳试验:受累肌肉重复活动后肌无力明显加重。(2)&&&&& 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有二种,一是新斯的明试验: 新斯的明1~2m克肌注,20分钟后肌力改善为阳性,可持续2小时。可同时给予0.4mg阿托品肌注以对抗新斯的明引起的毒蕈碱样反应。二是腾喜龙试验:腾喜龙10mg用注射用水稀释到1ml,始量2m克静注,15秒后加3m克,30秒后加5mg,总量为10m克。在30秒内观察肌力的改善情况,可持续数分钟。症状迅速缓解为阳性,本药主要用于眼肌和其他部位肌肉的评估。(3)&&&&& 神经低频重复电刺激试验:阳性有助诊断。用低频(2~3Hz和5Hz)和高频(10Hz以上)重复刺激尺神经,腋神经或面神经,如出现动作电位波幅递减10%以上为阳性.约80%M克患者于低频刺激时出现阳性.本实验须在停用新斯的明24小时后检查,以避免假阳性。高滴度AchR-Ab支持M克,但正常滴度不能排除诊断,其特异性可达99%以上,敏感性为88%。3.&&&&& 常并发以下合并症或症状:胸腺瘤或胸腺增生;甲状腺机能亢进;自身免疫疾病,如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二、中医辨证要点本病的辨证以躯体乏力的程度和范围为主,结合全身症候、舌脉综合分析。1.&&&&& 轻重& 其轻者邪阻眼络,表现为仅眼睑抬举乏力;其重者则既有痰热内蕴,肺失宣肃,咳嗽痰多,又有气虚,乃至阳气不足,四肢软弱无力,畏寒肢冷,吞咽困难,心悸气喘,汗出欲脱。2.&&&&& 辨脏腑阴阳& 尽管病位在脾胃,但本病后期,肾失后天水谷精微之濡养,脾病及肾,脾肾阳虚,可见四肢倦怠无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甚至肾失纳气,气喘欲脱之征;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肝血不足,肝窍失养,肾精不足,精明失养,精脱则视歧,视歧见两物;肝藏血,主筋,肾为一身阴阳之本,本病之初,许多医家多以温补气血为主,日久“气有余便是火”,伤及肝肾之阴,可见五心烦热,目干而涩,少寐多梦,口干咽燥诸症。3.&&&&& 辨本病顺证逆证& 药后患者肢体乏力渐消,活动改善,无气喘者为顺证;反之,患者出现汗出、四肢乏力加剧,气喘、心悸,甚至神昏者为逆证。【辨证论治】一、治疗原则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虚损证,治疗应遵循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补益肝脾贯穿始终;避免燥热伤阴等原则。二、分证论治1.&&&&& 脾胃虚损证主症& &&眼睑下垂,朝轻暮重,少气懒言,肢体无力,或吞咽困难,纳差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治法& &&益气升阳,调补脾胃。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升麻,当归,陈皮,葛根,柴胡等。若胸闷苔厚,加苍术、薏苡仁、厚朴以理气除湿;若口苦,舌红、苔黄腻,加黄柏、茯苓、茵陈以清热除湿;若食少纳呆,加砂仁、炒麦芽、炒谷芽、焦三仙以和胃消食;若多汗,加浮小麦、麻黄根以止汗;复视,加谷精草、沙苑子以明目;若腰膝酸软,加补骨脂、仙灵脾以补肝肾、强腰膝。2.&&&&& 脾肾阳虚证主症& &&四肢倦怠无力,畏寒肢冷,吞咽困难,口齿不清,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有便溏,舌体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治法& &&温补脾肾。方药 &&&右归丸加减。附子,肉桂,杜仲,山茱萸,山药,党参,黄芪,鹿角胶等。若便溏,完谷不化,加炒白术、补骨脂、肉豆蔻以温阳补肾,健脾止泻;若食少纳呆,加焦三仙以消食和胃;若腰膝酸软,加枸杞子、牛膝以补肝肾,强腰膝。3.&&&&& 肝肾阴虚证主症& &&目睑下垂,视物不清,或复视,目干而涩,少寐多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头晕耳鸣,四肢乏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 &&滋补肝肾。方药& &&左归丸加减。生地黄,龟甲胶,枸杞子,山茱萸,山药,牛膝,鹿角胶,菟丝子。若气虚乏力甚,加西洋参煮水代茶饮以益气;心烦失眠,加知母、栀子、炒酸枣仁、夜交藤以清热除烦,宁心安神;若视物不清,加蒺藜、决明子以明目;若头晕耳鸣,四肢酸软,加女贞子,旱莲草以补益肝肾。4.&&&&& 气血两虚证主症& &&神疲乏力,四肢软弱无力,行动困难,心悸气短,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自汗,舌淡而嫩,苔薄白,脉弱。治法& &&补气养血。方药& &&八珍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生地黄、白芍、川芎等。若舌暗,加丹参,红花以活血通络;若心悸,加桂枝、炙甘草以温通经脉;失眠,加酸枣仁以养心安神。5.&&&&& 湿邪困脾证主症& &&眼睑下垂,眼胞肿胀,肢体困重,倦怠无力,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或纳呆便溏,或面晦污垢,舌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或滑。治法& &&醒脾化湿。方药 &&&藿朴夏苓汤加减。防风、白芷、广藿香;厚朴、半夏、茯苓、豆蔻、薏苡仁、陈皮、泽泻等。若兼头晕头昏,脉弦滑,加钩藤、白蒺藜、白僵蚕以散风平肝;若肢体沉重,足胫微肿,加防风、泽兰、益母草以祛风胜湿,益肾活血通络。若症见呼吸困难、痰涎壅盛、气息将停、危在顷刻等肌无力危象,治标为先。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加强吸氧、吸痰、鼻饲中药,辨证使用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点舌以及其他中成药除痰、保留灌肠等。【验方偏方】1.&&&&& 药茯苓粥:人参6克,山药30克,茯苓2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日分3次服用)2.&&&&& 参芪胎盘液:人参30克,黄芪100克,胎盘粉20克,枸杞子60克。人参、黄芪、枸杞子加水煎取浓汁,下胎盘粉搅匀。(日服2次,每次30ml。)3.&&&&& 马钱子胶囊:马钱子。每粒胶囊装制马钱子粉0.2克。用法:每日3次,每次1粒,饭后服。每隔2~4天增服1粒,逐渐加至7粒。在增药过程中,如自觉机体局部有一过性肌肉跳动、抽动感时;切不可再增加,肌力基本正常后减少马钱子用量,直到终止治疗。疗效:用上方配合辨证服药共治疗8例,显效4例,好转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62.5%。4.&&&&& 乌金穿片:生草乌20克,洋金花10克,穿山龙170克。用法:将以上三种药物粉碎过100目筛,用1%淀粉制料,烘静干后加1%硬脂酸镁压片,共压1000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2~4片。【针灸按摩】取穴:常用穴:足三里、关元、气海、攒竹、阳白,、百会等备用穴:眼肌下垂加阳白、风池、外关;复视加睛明、风池;&颈项无力加配风池、颈夹脊;上肢无力加配肩髃、曲池、合谷;下肢无力加配环跳、伏兔、阳陵泉、太冲。百会穴用艾条温和灸10分钟。【临证备要】一、&&&&&&&&& 注意观察患者的肌肉受累状况,尽管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但是脑神经支配的肌肉较脊神经支配的肌肉更容易受累,特别是出现呼吸肌受累,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提示病情危重;此外,心肌也可以受累,可引起突然死亡。二、&&&&&&&&& 治疗期间,要注意辨别病情的顺逆,注意辨别有无以下危象:肌无力危象(抗胆碱酯酶药量不足引起)、胆碱能危象(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引起)和反拗危象。三、&&&&&&&&& 感染、情志不遂、疲劳等因素是本病的常见诱因,所以治疗上可以酌加调达肝气和固护肺卫。此外,本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健运脾胃应贯彻治疗的整个过程,这样既可以使水谷精微生化不断,又可以祛痰除湿,使患者服药后无滋腻碍胃之弊而停止治疗。四、&&&&&&&&& 部分药物有加重神经肌接头传递障碍的作用,如氨基甙类抗生素、心得安、普罗卡因酰胺、氯丙嗪和各种肌肉松弛剂等药不宜使用。五、&&&&&&&&& 本病临床须于痿病中之肌病、肌萎缩伴侧索硬化等鉴别。肌病之乏力以近端肌肉乏力为主,可伴有肌肉的疼痛,早期就可出现肌肉萎缩,血肌酶谱检查提示异常增高;肌萎缩伴侧索硬化,起病缓慢,首发症状常为手指活动不灵,握力减退,继而出现一侧手指指间的肌肉萎缩,舌肌的萎缩,单侧肢体肌肉的萎缩,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源性改变。【验案举偶】验案一张某,女,18岁。日因双眼睑下垂、复视6个月,加重伴四肢无力2周就诊。患者感冒后,出现双侧眼睑轻度下垂、复视,晨轻暮重,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于外院眼科就诊,建议进行“双眼睑整形”手术。患者遂来我院就诊,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入院时见双眼睑下垂,眼球活动不灵活,复视,双上肢抬举费力,神倦懒言,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数。入院后查体:双眼睑下垂,眼球活动不灵活,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咬肌及颞肌力可,双上肢肌力Ⅲ级,肌张力可,肘腱反射(+),Hoffmann sign(-)。双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可,跟、膝腱反射(+),Babinski sign(-),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行肌电图示:低频电刺激衰减明显,高频无递增;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疲劳试验阳性;胸腺CT示:未见异常。辨证乃脾胃气虚所致,治拟键脾益气为法。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药为炙黄芪30克、党参30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丹参20克、桑枝10克、桂枝10克、当归10克、豨莶草30克、水蛭10克。结合溴吡斯的明60 mg,每日三次口服,并嘱禁食辛辣之品,保持大便通畅,调摄情志等。二诊:经服前方30剂,患者症状好转。眼睑下垂消失,复视消失,眼球灵活,双上肢力量基本正常,劳累后仍感轻度乏力,无恶心、呕吐、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二便、饮食及睡眠均正常。原方去炙甘草,改合欢花10克、合花皮15克。续服30剂。按语:纵观本证,病乃属脾胃气虚,络脉失养所致。脾虚气陷,则升举无力,上睑属脾,故提睑无力而下垂;脾主肌肉四肢、气虚濡养不足,故则肢乏力而不得用;舌淡红,苔白,脉细数乃脾胃气虚之貌,故治疗宜健脾益气为法。黄芪和党参为君药补益脾气;柴胡、升麻调达气机,升举下陷之气,使提睑有力;丹参、当归养血活血,配以桑枝、桂枝和水蛭温经通络,引药上行。验案二娄某,男,15岁。初诊:日。病史:患者于3月前感冒发热后,突然出现左眼睑下垂,早上轻,晚上重;继则眼球运动不灵活,上、下、内、外运动范围缩小。约经月余,右眼睑亦下垂,并有复视现象。经某医院检查,X线片示胸腺无增大。用新斯的明试验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经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无效而来就诊。刻诊症见眼睑下垂,眼球运动不灵活,运动范围缩小,复视,身体其它部位肌肉未见累及,饮食、睡眠、呼吸、二便、肢体活动均正常,仅体力较差,舌嫩无苔而有裂纹,脉弱。辨证属脾肾两虚,以脾虚为主。治法:以补脾为主,兼予补肾。处方:为黄芪10克,升麻9克,白术12克,菟丝子9克,党参15克,桑寄生18克,当归12克,石菖蒲9克,柴胡9克,首乌9克,橘红4.5克,紫河车15克,大枣4枚。每日服1剂。另每日开水送服六味地黄丸18克(1次顿服),并配合针刺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二诊:经上述治疗3个月后,病情稍有好转,原晨起后约半小时即出现眼睑下垂,现眼睑下垂时间稍推迟,余症同前。上方黄芪倍量,每周服6剂,每天1剂。另每周服后方1剂,处方选党参9克,云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当归6克,熟地15克,黄芪12克,白芍9克,五味子9克,肉桂心1.5克,麦冬9克,川芎6克。补中益气丸12克,另吞服。上法治疗月余,症状明显好转,晨起眼睑正常,可维持至下午3时左右,两眼球活动范围增大,复视现象消失。三诊:服前方药3个月,除左眼球向上活动稍差外,其余基本正常。舌嫩苔少有裂纹,脉虚。治守前法;处方选黄芪60克,白术12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柴胡9克,升麻9克,杞子9克,大枣4枚,阿胶3克,橘红3克,紫河车粉6克(冲服)。每周6剂,每日1剂。另每周服下方1剂。,处方:杞子9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丹皮9克,山萸肉9克,熟地12克,生地12克,巴戟天6克。四诊:1973年3月。服前方药半年多,两眼球活动及眼裂大小相同,早晚无异。嘱服上方药2个月以巩固疗效。追踪观察13年,病无复发。《邓铁涛经典病案》按语: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是当前很值得研讨的课题。中医眼科虽有“睑废”之证及《北史》有“睑垂复目不得视” 的记载,近似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但尚未能形成对本病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和临床验证。笔者根据脏象学说,以脾主肌肉,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天、后天互相关联等理论,治疗本病收到一定的效果。《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并指出:“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医家据此发展为“五轮”学说,指出目部与脏腑的有机内在联系。其中“肉轮”——眼胞(眼睑)属脾,因脾主肌肉,肌肉之精为约束。笔者根据前人这一理论,认为眼睑下垂主要是脾虚气陷,脾阳不足,清气不升,故提睑无力。治疗大法宜以大补脾气,使脾阳健运,清阳上升,则眼睑活动可复常。要升发脾阳,应首选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余体会使用此方要重用黄芪、升麻和柴胡。本病的形成除与脾有关外,尚同肝肾相关,因除眼睑下垂外,还有眼球运动障碍,引起复视、斜视等症状,并多有肾虚或阴虚的脉象、舌象。所以治疗上除大补脾气外,还应根据肝肾同源、肝虚补肾之原则,同时补肾,即既补脾又补肾,使先天(肾)与后天(脾)同补,以图根治。从脾与肾的相互关系来看,本案患者舌嫩无苔兼有裂纹,脉弱,都是肾阴不足的征象。治疗“以补脾为主,兼予补肾”,用补中益气汤(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大枣、橘红)补脾益气;加首乌、菟丝子、桑寄生、紫河车补肾;石菖蒲化痰开窍。服药3个月后,“病情稍有好转,原晨起后约半小时即出现眼睑下垂,现眼睑下垂时间稍推迟,余症同前。”药证相投,上方黄芪倍量,加强补气之力,恐补脾阳太过伤阴,故每周服6剂,每天1剂。再另每周服补脾阴方1剂(党参、云苓、白术、炙甘草、当归、熟地、黄芪、白芍、五味子、肉桂心、麦冬、川芎)。此法治疗4月余,“除左眼球向上活动稍差外,其余基本正常。舌嫩苔少有裂纹,脉虚。”疗效满意,因为“脉虚”、“舌嫩苔少”,因此患者气血两虚表现依然明显,故在前方基础上再2倍黄芪用量,增强补气之力;用血肉有情之品阿胶替代首乌以增强养血之力;以杞子易菟丝子、桑寄生不但补肾,还能养血。仍然每周服6剂,每天1剂。再另每周服六味地黄丸加减方1剂。治疗半年多,“两眼球活动及眼裂大小相同,早晚无异。嘱服上方药2个月以巩固疗效。”追踪观察13年,病无复发。本案奇妙之处在于治疗采用6天补脾阳,1天补脾阴之法,补脾时兼予补肾,养肾时兼予补脾,一法到底,直至治愈。验案三黄某,女,25岁,已婚,住四川省黔江县冯家区蓬东乡,日来诊。患者生小孩三个月后,患重感冒,高烧,寒热交作。经当地乡医院注射青、链霉素,服解热药物后治愈。但半月后患者自觉全身无力,软弱,上睑下垂,眼珠转动较困难。20天后张合嘴费力,咀嚼无力,直至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家长急送区、县医院诊治。经用新斯的明试验,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用强的松、溴吡新斯的明治疗无好转。现患者每天需注射新斯的明4次,也只能维持短暂时间,患者卧床不起,上睑下垂盖眼,用手翻开眼皮见目光昏暗,转动目珠困难,视物不清,头重而痛,颈部软,嘴张合困难,饮水反呛极快,语言低微,精神极痿弱,脸色白光白。舌质淡苔白,脉象沉弱,并见臀部打针部位已感染化脓。辨证属中医痿证范围(重症肌无力);其病因病理:产后失养、气血亏损,外邪入侵耗其元阳,乃致肝、脾、肺、肾亏虚而致病;治以调补气血,养肝益肾,益气升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每天1剂连服60剂,逐步停用西药。对打针部位感染化脓处用淡盐水清洗,外擦生牛耳大黄汁。鼓励患者提高战胜病魔之信心,以配合药物疗效。60剂中药服完,患者的丈夫叙其服药后症状好转,病人头重痛减轻,眼睑上升至瞳仁处,饮水反呛比原轻微,全身四肢力增,精神渐好,目珠转动困难有所改变,视物较清,但咀嚼仍无力。对此将原方加减连服三月。二诊三月药服完,其丈夫代诊言;下垂睑基本上升恢复原位,头重痛、视物昏花消失,目珠可以自动,吃喝不反呛,并可自已起床穿衣,能步行10分钟左右。现饮食差,大便数日1次而干燥。吾将原方加减医嘱连服三月。1990年6月中旬,患者与丈夫同来我处复诊,自述各种症状基本消失,包括打针部位感染化脓处已治愈。现自已能走动抱小孩玩耍,咀嚼还未正常,走动2小时后有乏力现象。其脉象四至有余而无力,舌质淡红无苔。吾用十全大补汤加减医嘱连服50剂。药物服完患者基本恢复健康,并来我处照像存档。笔者嘱其继服原方30剂后停药。1990年12月下旬患者的丈夫前来我门诊报喜言;“我家妻子病愈后现又生产了第二胎,大人与小孩均完全正常,这次来的目地是怕原病复发,再服几剂中药,以补养身体。”我时感惊奇,忙问患者在妊娠间有什么变化异常。他答到无任何病况出现。吾将最后开的处方加减后速服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该病复发,后随访6年无复发。&《现代中西医研究丛谈》按语:重症肌无力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受体病,是较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以受累骨骼肌易疲劳和休息后有一定程度恢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也是目前世界性疑难病之一。其临床上分为眼肌型、延髓肌型、脊髓肌型和全身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四肢痿软无力、颈软头倾、眼睑下垂,眼珠活动受限、复视、视物昏花模糊、声音嘶哑、咀嚼无力、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分别反映在各型中,危急者可因呼吸困难或痰涎阻塞而窒息死亡。中医学无重症肌无力此病名,类似症状却记载于20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素问、玄机病原式·五运主病篇》曰:“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行也。”《素问·痿论》指出:“五脏使人痿”,并将痿证分为痿辟、脉痿、肉痿、筋痿、骨痿五种。其指出主要病理为“肺热叶焦”。《灵枢、大惑论》记载有:邪斜精睛和视岐,及眼睛复视、斜视症状。《诸病源候论》称:睢目。《目屋大成》记有:睑废及眼睑下垂的症状。《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痿叙论》中明确指出:人身五体、内属五脏,若随情妄用、喜怒不节、劳佚兼并,致内脏精血虚耗,荣卫失废……使皮毛、筋骨、肌肉痿弱无力以运动,故致痿辟。并指出“痿辟证属内脏气不足之所为也”的病机特点。《景岳全书、痿证》又指出痿证非尽为火证,是“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增营养者,亦不少矣,若概从火论,则恐真阳衰败,及土衰火涸者,有不能堪,故当酌寒热之浅深,审虚实之缓急,以施治疗,庶得治痿之全矣。”补充了痿证悉从阴虚火旺之所未各也。今广州中医学院邓铁涛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重在“脾虚、中气下陷”为其关键。治则:“益气升阳举陷,补血养精固肾”为主。笔者根据历代中医理论类似重症肌无力的论述,和近代专家们的观点结合临床治疗20多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效果十分显著。如本文这一典型全身型病例中,重在补脾益肾,养肺升清举陷,补气养血,其效果是奇特的。且在患者基本治愈又怀孕,在妊娠生育期间未出现病情反复,这充分证明中医药疗效稳固,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运用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其临床主要辨明病因病机,根据各型的症状,用中医各家理论类似此症状的论述,随证变化制定治疗法则,确定证型基础方药,灵活加减用药,方可获效。吾临床上治疗20几例患者中,黄芪用量达到150克左右,补气养血,固肾药物增加常用量数倍,升清举陷、强筋壮骨药物剂量增强2至3倍。因而临床药物剂量的多少,君臣佐使药物的配伍至关治疗效果。临床上除了药物治疗,另外应注意心理治疗,要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掌握好这些环节,此顽固性疾病是完全可用中医药治愈的。验案四张某,女,29岁。初诊:日。病史:患者于3月前感疲劳乏力,3周前突然出现双眼睑下垂,早上轻,晚上重;继则眼球运动不灵活,并有复视现象,声音嘶哑,时感胸闷。经某医院检查,X线片示胸腺无增大。用新斯的明试验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经抗胆碱酯酶药物和激素治疗,症状改善,在激素减量的过程中,自觉双眼睑作重,遂来就诊。诊查:症见眼睑下垂,眼球运动灵活,身体其它部位肌肉未见累及,饮食、睡眠、呼吸、二便、肢体活动均正常,仅体力较差,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辨证:属脾气虚弱。治法:以补脾益气为主。处方:为炙黄芪30克,升麻9克,白术20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柴胡10克,橘皮10克,紫河车15克。每日服1剂。并配合针刺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二诊:经上述治疗1个月后,病情稍有好转,现眼睑下垂程度稍改善,余症同前,常畏风,时喷嚏,无寒热。上方黄芪倍量,加荆芥5克,防风5克,辛夷6克,苍耳子6克,每周服6剂,每天1剂。上法治疗月余,症状明显好转,晨起眼睑正常,可维持至下午3时左右,两眼球活动范围增大,复视现象消失。三诊:服前方药4个月,除左眼球向上活动稍差外,其余基本正常。脉虚依旧。治守前法。处方:黄芪60克,白术20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柴胡10克,升麻9克,大枣4枚,阿胶3克,橘皮3克,紫河车粉6克、熟地黄12克(冲服)。每周6剂,每日1剂。追踪观察2月,病无复发。按语:重症肌无力,与脾有关,以脾主肌肉,脾为后天之本,眼睑下垂主要是脾虚气陷,脾阳不足,清气不升,故提睑无力。治疗大法宜以大补脾气,使脾阳健运,清阳上升,则眼睑活动可复常。重症肌无力从病程和症状上,可以划分虚、损、衰三层面:早期以气弱为主,谓之虚,表现为肌无力症状时显时隐,有异常的疲乏感,或无耐力,但能延时恢复,且症状较轻浅局限;中期,久虚不复则曰损,损则难复;后期,虚损极致而成衰,脾衰至肾损,甚则五脏衰,逆证危候。此患者病程短,症状相对轻,治疗及时,辨治以补脾虚为主。调补脾脏就要顺乎其性,一宜甘温滋养,不宜苦寒辛燥。补脾中振奋中阳,寓意于阳中求阴,使生化有常;佐以甘滋润养之品,如熟地黄,使源流不竭。二宜升举调畅,不宜泻利破气。补脾中强调升清调畅,则中焦枢机转运,清阳四达,精微敷布。药用升麻、葛根、柴胡等。三宜醒脾运中,不宜腻补峻补。长期补气填精的同时切不能忽略健脾助运,以碍生升之气,当知虚不受补,反受其累,且胃气一败,预后堪忧。故强调在组方中加入醒脾运中之品,如橘皮等流气助运。治疗上除大补脾气外,还应根据肝肾同源、肝虚补肾之原则,同时补肾,即既补脾又补肾,使先天(肾)与后天(脾)同补,以图根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本案初诊用补中益气汤加血肉有情之品紫河车养血以加强补气之力,治疗1个月后,病情稍有好转,但“常畏风,时喷嚏,无寒热”,这是肺气虚弱、卫表不固之表现,故复诊时倍黄芪,加防风,与原方中的黄芪、白术相合为玉屏风散;加荆芥、辛夷、苍耳子祛风通鼻窍。又治疗5月余,“除左眼球向上活动稍差外,其余基本正常。脉虚依旧。”治守前法,加用阿胶、熟地黄,增强养血益气之力善后,终获痊愈。病程中干扰治疗、影响疗效的因素很多,如.感冒、感染等,妇人月经期间也会诱发,可以通过防治感冒、感染(立足于防);调理月经;避免在患者特定反应季节或季节交替敏感时期变动治疗措施、递减药物剂量等对策,把诸干扰因素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限度。这将有利于脾肾之气的修复,在可能的范围内避免病情波动,减少反复,从而提高该病的疗效。验案五张某,男,58岁。日因双眼睑下垂、复视2年,加重伴咳嗽气喘2周就诊。患者感冒后,出现双侧眼睑轻度下垂、复视,晨轻暮重,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于外院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诊断为“重症肌无力”,间断服用嗅吡斯的明和激素。2周来感冒,咳嗽,继而气喘,遂住院治疗。入院时见双眼睑下垂,眼球活动不灵活,复视,双上肢抬举费力,神倦懒言,咳嗽气喘,进食呛咳,夜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数。入院后查体:端坐呼吸,口唇紫坩,双眼睑下垂,双侧咬肌及颞肌力可,双上肢肌力Ⅲ级,肌张力可,肘腱反射(+),Hoffmann sign(-)。双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可,跟、膝腱反射(+),Babinski sign(-),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肌疲劳试验阳性;胸腺CT示:左下肺感染。予以激素、嗅吡斯的明和抗生素等治疗;辨证乃肺脾气虚,痰浊内蕴所致,治拟键脾益气,化痰平喘为法。方选补中益气汤合苏子降气汤加减,药为炙黄芪30克、党参20克、陈皮10克、柴胡10克、丹参20克、橘皮10克、前胡10克、半夏10克,苏子10克、肉桂3克、当归10克、生苡仁20克。结合溴吡斯的明60 m克,每日三次口服,并嘱禁食辛辣之品,保持大便通畅,调摄情志等。二诊:经服前方20剂,患者症状好转。眼睑下垂消失,咳嗽减少,气喘平,双上肢力量基本正常,劳累后仍感轻度乏力,无恶心、呕吐、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二便、饮食及睡眠均正常,患者出院。原方去肉桂,倍炙黄芪,加防风6克。续服20剂。嗅吡斯的明60mg,每日3次。三诊:患者服前方30剂,天气转热,汗出较多,寐差易醒,原方减柴胡为5克,防风3克,加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镇静安神,佐以敛汗。按语:炙黄芪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君药,景岳曰:“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水谷之司在脾胃。”《古今医统大全》称:“脾为五脏之源。”《脾胃论》言简而意赅:“脾主五脏之气。”因此补益真气,尤强调从调理脾脏入手培补脾气,以强肌健力,临证倡用黄芪。如有体虚易感、卫外不固,及肌肉瘦削则每每生炙并用。其用有四:固实腠理;强肌健力;壮脾升清;抑邪内生。量易大,但酌加理气之品,否则会致中焦壅滞。防风、柴胡虽有固护肺卫,通畅气机的作用,但易发汗,所以天气转热,量易小,不可犯“虚虚”之错。除了补气健脾之外,针对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志变化,均应及时调理,祛除诱发的因素。胸腺瘤与重症肌无力---怎样治疗重症肌无力?全网发布: 20:00 发表者: (访问人次:4224)----不可怕,可怕的是信心无力胸腺瘤特有的表现是合并某些综合征,如重症肌无力(MG)等重症肌无力(MG) 长期以来人们即发现重症肌无力与胸腺(或胸腺瘤)有关。重症肌无力临床上可分为3型,如眼睑下垂、视物长久感疲劳、复视,为眼肌型;上肢伸举不能持久、步行稍远需坐下休息,为躯干型;咀嚼吞咽费力,甚至呼吸肌麻痹,为延髓型。临床上最危险的是肌无力危象,病人呼吸肌麻痹必须人工辅助呼吸。像任何纵隔一样,胸腺瘤的临床症状产生于对周围器官的压迫和肿瘤本身特有的症状——合并综合征。小的胸腺瘤多无临床主诉,也不易被发现。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时,常有的症状是胸痛、胸闷、咳嗽及前胸部不适。胸痛的性质无特征性,程度不等,部位也不具体,一般讲比较轻,常予对症处理,未做进一步检查。症状迁延时久,部分病人行X线检查,或某些病人在体查胸透或摄胸片时发现纵隔肿物阴影。重症肌无力有相当一部分病例存在胸腺瘤, 国内资料显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发病率基本在10%-30%之间, 而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在20%-40%。女性稍多于男性。二者伴发的患者年龄较大。故对于胸腺瘤的诊治不容忽视。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性疾病,保守疗法采用溴吡斯的明、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是胸腺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适应证为伴有或不伴有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服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剂量不断增加而症状不减轻,或出现肌无力危象以及反复呼吸道。由于胸腔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的手术技术的成熟,该手术同样可以取得与开胸手术完全一样的疗效。抓出导致“惺忪眼”的元凶——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有一位40多岁的先生,外形俊俏,事业有成,身家进千万,平素风流倜傥,近半年来发觉自己的左眼上眼皮有松弛下垂的现象,由于影响美观又影响视力,这位先生到美容诊所做了提眼睑肌手术。没想到在手术后一个月,眼皮还是又垂了下来,并且看东西开始出现重影,一个变两个了。他又去医院经过详细检查之后,才知道原来是胸腺瘤在作祟,因而引发以为主的眼睛部位的,也就是说,之前的美容手术等于白白挨了一刀。重症肌无力是重点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打个比方就像打仗时来自司令部的电报无法传递给前线部队,因为发电报的的电报员被敌人杀死了,也就是脑的指令无法传递到肌肉,肌肉就逐渐不能活动了。本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40岁以前发病者,女性显著多于男性,约3:1。40岁以后发病者,男性居多,其中伴有胸腺瘤的比例较高。我国及日本,儿童发病率较高,占总数的15-20%。重症肌无力(MG)是人类疾病中研究的最清楚的自身免疫病,抗原为乙酰胆碱受体(AchR),致病性抗体为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靶器官为乙酰胆碱受体。15-2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伴有胸腺瘤,65-8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伴有胸腺增生。胸腺在婴幼儿的时期,主要负责身体的免疫功能,一旦成年之后,胸腺即逐渐萎缩并失去功能。而因病变产生的胸腺瘤,会引发身体免疫反应的失调,产生一种称作“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破坏神经末梢与肌肉之间之传导,导致肌无力的症状。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在胸腺中能发现“肌样细胞”,表面有横纹并有乙酰胆碱受体,推测在病人身上由于某种原因启动了针对乙酰胆碱受体的免疫反应。患重症肌无力的病患,早期的表现多出现在眼球、眼睑部位的肌肉,病症表现并不呈持续性,一般来说,患者在早晨时的病况较不明显,多半在下午时分,渐渐有眼皮下垂睁不开、复视、四肢无力、倦怠、呼吸困难;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口腔部位的肌肉无力,影响吞咽、说话、咀嚼的功能。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因呼吸困难,而导致死亡。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治疗方案有哪些呢?1、首选:胸腺摘除,必要时术后予以皮质类固醇冲击及加用其它免疫抑制剂治疗。2、次选:病情严重不能手术时,可予血浆交换配合皮质类固醇治疗,逐渐过渡到单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等病情好转且稳定后行胸腺摘除,术后维持原剂量,再酌情减量,于2-4年内缓慢减量至停。3、三选:不能做胸腺摘除的重症肌无力病人,给予皮质类固醇冲击治疗,同时加用依木兰或环胞菌素A,以减少和减轻由于皮质类固醇减量所引起的“反跳现象”。4、四选:不能做胸腺摘除,又不能进行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考虑用依木兰或环磷酰胺治疗。5、五选:不能用上述治疗的患者可选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该治疗也可和上述治疗合用。胸腺摘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在术后半年内病情波动较大,2-4年趋于稳定,5年后仍然90%有效。其中病程短、病情轻的、胸腺增生的年轻女病人疗效较好。胸腺瘤患者疗效稍差。本文开头提到的病人经过手术,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我们广东唯一的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邓铁涛教授长期致力于重症肌无力中医药治疗研究,其研制的强肌健力胶囊和强肌健力饮对重症肌无力有良好疗效。医院的心胸血管外科与内科密切协作,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份制成:(用量为重量份):5~8:5~8:2~5:5~8:5~8:2~5:2~5:2~5:2~5:2~5:2~5:1~3:1~3:2~5:8~17:8~17:2~5:2~5:5~8:2~5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由人参、黄芪、白术、山药、大枣、赤芍、当归、川芎、马钱子、龙骨、牡蛎、甘草、陈皮、鸡内金、五谷虫、升麻、柴胡、生地、女贞子、淫羊藿组成,遵循中药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经临床使用,证明具有如下优点:1.疗效肯定,能有效增强肌力,增进食欲。2.无毒副作用。3.应用广泛,除治重症肌无力外,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肌萎缩、肌无力等具较好的疗效。适于作为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药。中医有哪些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1.辨证论治:(1)脾虚气陷:[主证]眼睑下垂,朝轻暮重,肢体软弱无力,抬头无力.咀嚼无力,气少懒言.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脉细弱。[治法]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生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当归10g升麻5g柴胡5g陈皮10g仙鹤草30g葛根15g。若易感冒者,加防风;复视者,加枸杞子、谷精草;腰膝酸软者.加杜仲、补骨脂。(2)气阴两虚:[主证]倦怠乏力,咀嚼无力.胸闷气少.神疲懒言。VI干咽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法]益气养阴。[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12g麦冬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