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徕卡限量款望远镜镜该如何选择呢?

105被浏览58876分享邀请回答29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入门望远镜如何选购 & 望远镜购买注意事项_什么值得买
匿名用户&&
入门级望远镜如何购买探讨
小编注:双11买了不晒损失一半,#晒单大赛#活动火热来袭,剁过的手都开个箱吧!iPhoneX等好礼等你来赢,投稿即得额外100金币,还有原创新人独家奖励,App可光速投稿,详情。以前为了射箭观靶就买过望远镜,不过是个高倍,用途比较单一。近来着迷望远镜和观鸟,又买了几具古董镜(发了几篇原创见下文),加上对比了同事的几台,到处搜相关文章,最后购入了一台朗锋的小金刚8x45,对入门望远镜的选购有了些许心得及教训,想与大家分享。事先声明,本文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读者如果确有需要而且时间不急,还是建议先多逛逛相关论坛。国内比较大的双筒望远镜论坛、论坛也就那么两三个,北旅、牧夫之类,内容都很丰富。论坛里有很多入门帖子,然后有很多测评帖子,购买渠道、价格信息之类,下手前可多搜索。尼康的英文网站也有关于望远镜选择、基础知识的网页可供参考。这篇文章草稿扔着半年多,期间张大妈网站上也发表了一些类似的望远镜知识文,我觉得也很有参考价值。从小对望远镜就有点兴趣,后来以射箭观靶为理由入了星特朗15*70……射箭那些事儿~聊聊射准反曲弓的入门装备射箭那些事儿~聊聊射准反曲弓的入门装备前两天晒了晒我当做观靶镜的望远镜《便宜够用的高倍双筒望远镜:Celestron星特朗Sk...| 赞49 评论40 收藏96又淘到一个小望远镜,再来分享一个!先发一张集市照片。3倍,沉得很。没标品牌,但做工不错,所有螺纹都能舒服地拧开(见图片中的箭头),4片镜片都能拆出来。我拆目镜组件时不了解情况,硬上,拧断一颗螺丝,后来发现只需手拧另外一处,就能拆开了,心疼啊!幸而那个螺丝后来粘回去了,不影响使用。本来两侧光轴有点不对| 赞19 评论17 收藏49&一、明确购买用途观星?观鸟?观景?收藏?逛博物馆看文物?我个人近期买了新旧好几个望远镜,是因为:1,淘到一个便宜的二战英军望远镜,觉得历史感让我着迷,修理过程中进了相关论坛,被毒到了;2,突然觉得身处自然环境比较好的地方,鸟很多,于是觉得想认真地观观鸟。(我的爱好其实后来转成了烧钱的拍鸟我会告诉你吗,555……现在望远镜的用途是啥?上对好焦,拿望远镜看水鸟的动作,对应地按快门……)二、用途决定规格规格的意思是望远镜上经常标明的“X*XX”,例如8*40,意思是放大倍数8,物镜有效口径40毫米。在选择时,不可一味求大口径、大倍数。倍数方面,一般认为手持情况下,超过8倍则脉搏带来的抖动对观测就带来明显的影响(注意,抖动不完全因为重,在重量不过分时抖动主要因为脉搏,这是无法避免的,而倍数高就会使同样幅度的抖动在视网膜上显得更加明显),而且同等情况下的视野会变窄,大倍数还有个问题就是一般最近对焦距离相对远个几米。倍数猛增时,如果技术水平不变,还会带来各方面的成像水平劣化。因此如果是同品牌同系列有多种不同倍率的产品,一般6-8倍是最被推荐的,而且各种不同用途推荐的倍数重合起来最折中的也是8倍。大口径呢,带来大的通光量(按平方来增加的哦),更好的色彩饱和度(饱和度低,感觉就像有点雾霾),但也会导致畸变和色差控制难度加大,重量加大(不仅是物镜,棱镜也得加大的)。例如,我近来凑合拿15*70手持去观鸟,就感觉非常不稳,尽管物体拉近了,但跟朋友的8*30对比,发现15*70还不如8*30细节多;另外视野狭窄也很难找鸟。我使用了各种办法增稳,最稳定的姿势是把镜筒抵在固定的树上或柱子上,可是这种机会比较少。其他把手臂顶胸口之类做法以身体为增稳支撑,仍然无法避开晃动和脉搏。能上架子当然最好,但单脚架效果一般,三脚架携带不便。如果目标不特别明确,那么一般认为8倍,30到40的口径是比较百搭的。观林鸟的话,口径可适当加大,例如我选了45,觉得夜间表现就好些,在离路灯较近的地方,能勉强观看猫头鹰。观海鸟、湿地鸟的话一般上大倍数单筒,上脚架。观景的话,应该找一个景深比较大的。观星的话,要么就选7*50、10*50之类经典,要么就继续加大倍数和口径,搭配脚架,要么就上稳像镜。看博物馆展品,一般只能选搞宾得的“虫虫镜”(最近对焦距离0.5米),或者国产的一款8*25单筒微距镜。如果是玩收藏,那请移步专业论坛或者ebay海淘,望远镜这么小众而昂贵的商品是不会有很多流落在咸鱼的。在京东中找到了8件宾得 望远镜 papilio的类似商品,其中包含了等类型的宾得 望远镜 papilio的商品。宾得虫虫镜设计特殊,除了最近对焦距离短,近距离还会缩小物镜间距,对于合像很有帮助。国产微距镜可能是难以低成本地采用这个技术,只能做单筒。手持望远镜有好些常见规格,例如6*30,7*50,8*40,10*50等,都是有其不同侧重的。这里要引入一个常见的参数,口径除以倍数得到的exit pupil,出射瞳孔直径。人的瞳孔白天/强光时直径2-3毫米,正常直径5毫米,昏暗情况直径可放大至7毫米(最大直径随年龄增大还会缩小),当望远镜出射瞳孔直径小于人瞳孔直径时就会觉得视野非常黑暗,因此8*20类小镜子一般只适合白天用,卖点是轻便;而7*50的镜子exit pupil在7毫米多,夜间观星非常合适,在航海这类环境晃动的场合也合适(瞳孔不容易脱离望远镜出射瞳孔范围),是一个经典规格。10*50这个规格也被很多观星人推崇,因为“年纪大了就用不着7毫米的出瞳了”。对于通用用途,5毫米exit pupil足够,8*40左右的规格放大倍数大于6*30,而重量和抖动在可接受范围内,比较平衡。入门镜子中口碑很好的朗锋画王系列(有标准版和经济版,经济版号称重视光学,做工精细度折中,似为靠谱的入门选择),其8倍版是比较平衡实用的主打。&出瞳大还有一个好处,外接手机拍照比较方便。顺便说一下,用手机在望远镜目镜后拍摄,其实是很节约而效果过得去的一个“打鸟”方式,预算有限的观鸟者可以考虑,现在一个转接座只需要几十人民币。下图就是一个很差的例子……但它再怎么差,也让我能够在过后查到这是一只伯劳,著名的“屠夫之鸟”,激动了一下。这张是少见的稍好的例子,是用便宜单筒观鸟镜接便宜中兴手机拍的,印象放大倍数在20-30倍之间。出射瞳孔直径的平方是所谓相对亮度,这是某规格望远镜理论上能达到的最大亮度值。实际能达到多少,与光学组件用料和镀膜息息相关。高档望远镜内所有玻璃表面均镀了多层涂层来最大限度消除反光(这就叫full multiple coating,FMC)。低端一些的产品要么镀单层膜(只能降低窄波段的反光),要么只在最重要位置镀多层膜,二者色差和亮度会有区别。当然,如果你有闲钱(六千到八千人民币起)上稳像望远镜的话,倍数选择主要考虑的就是不同倍数带来的视野、边缘变形等区别了。&三、重量方面的考虑我个人觉得,不必追求极端轻巧,也要考虑使用场合。我个人实际对比发现,500克左右的视得乐8x30(那些更小的随身镜重量能轻到200多克)非常轻巧,固然适合徒步携带,但另一个900克的杂牌7x50镜子观测反而稍稳,因为手抖对其影响减半(惯性大嘛),而出瞳又大。不过,到了1100克的8*45就觉得有点嫌沉,必须摘眼镜抵目,才能比较稳定。所以重量问题见仁见智,非常主观,要多试用。以下是我使用和试用对比的部分望远镜。在京东中找到了68件视得乐 8 30的类似商品,其中包含了等类型的视得乐 8 30的商品。视得乐8*30给我的感觉是,饱和度一般,夜间消光很差,轻,但保罗结构仍然不够小巧。同样的价格,我可能会选择买一大一小两个镜子搭配着用,8*45保罗+8*20屋脊。当然了,整体光学表现是过得去的。同事是在迪拜买的,似乎价格比国内实惠点。同样规格的话,我个人会选朗锋8*30轻骑兵,700克,比它重200克,其实更压手(抖动反而可能小点),而各方面也过得去(尽显穷逼本色……)。比较有追求的话,可以考虑西光战神8*30,论坛口碑也不错,视野比轻骑兵稍大,重量一样,不过得注意别买到带分划的版本。再要发烧,那就得上“海白菜”8*30了……&&星特朗15*70跟随我很久了,其实原来只想拿来观靶。整体来说它清晰度亮度都不错,但明显偏黄,作为射箭观靶镜和偶尔的娱乐镜确实是不错的,必须上三脚架。&最下面的是7*50的一个杂牌镜,朋友的,大而笨,但光学素质并不特别差,比如色彩饱和度就比视得乐8*30好,看啥都比较浓艳。所以,不同规格间对比是不公平的,跟相机的“底大一级压死人”类似,这也更凸显了根据需求合理选择规格的重要性。分划版对观鸟绝不可取另外,我近来多次由于重量和体积,未能带上望远镜出门/出差,正在考虑除了主力镜外,要入个便携镜。8*20,6*30都是值得考虑的选择。这就跟摄影师会带个备机类似,好些爱好者在平时不方便带全尺寸望远镜时会带个折叠的小望远镜,随身把玩使用。胜途8*20近来大家热议不少,心水中。&&还有一点,重量超过800克的望远镜,可以考虑买有脚架孔的。我的8*45就非常自觉地带了个脚架转接附件,装在单脚架上很好用。顺便放上我入手的便宜单脚架信息。&&四、破除一些迷信和强迫症首先,对于入门产品,一定的畸变不要太介意。从望远镜中看去,视野不可能是边缘没有模糊与变形的,差别在于程度大小。望远镜的设计是一个平衡的过程,例如降低畸变一般需要在目镜内增加平场镜,但增加镜片就会导致整体透光率降低而且增加重量和复杂程度,所以即使是中高档望远镜,根据设计意图的不同,也有畸变明显的。本来人眼对边缘的像质也没那么敏感,边缘的图像拿来作为搜索目标时的视野就够了。另外一个问题是,内部的小灰尘不要太介意,并不影响使用;镜片上一些小灰尘的话就更不要太介意了,强迫症患者猛擦的话对镀膜寿命容易有影响。用气吹偶尔吹吹最好。要小心“噱头”。例如,美国、俄罗斯军用望远镜,固然听起来拉风,但由于其设计意图是“清晰”,对颜色的还原不那么重视,所以偏色情况普遍,俄罗斯偏黄美国偏粉红(粉红的据说是因为里面有激光防护镀膜),买来观鸟就不合适了,买来收藏、偶尔观景还是不错的。有些人喜欢测距分划版和罗盘,但这些会占用视野且降低透光率,买娱乐望远镜时最好要避开,确有实用需求或者收藏古董的话另说。嗯,美军望远镜加配个蜂窝罩,确实挺带感,但对咱用处不大……一定记住,军用望远镜是用来保命杀敌的,不是用来娱乐的,别对其抱太大希望。&俄罗斯望远镜技术原地踏步多年,全7几乎是个怀旧物品了。五、其他一些有趣的问题选保罗还是屋脊?保罗和屋脊的区别在之前张大妈发表的一些文章里已说得很清楚。这二者的光路有重大区别,屋脊在光学上天生不足,根据某大论坛所有者、望远镜资深卖家坦诚表示,要做到同样的光学素质,屋脊镜会比保罗镜贵数倍。但屋脊镜有其天生的优势,一方面形状规整、体积小,重量也经常相对轻些,方便携带,另一方面对于观测近距离目标,屋脊镜物镜间距离与人眼瞳距相同,合像比较自然;而保罗镜物镜间距离比人眼瞳距大不少,在近距离会造成过强的立体感,有些人会头晕甚至左右眼看到的图像无法合像(重影啦!)。这些区别在观鸟时会带来不小的差距,因此现在几大西方望远镜品牌的中级、顶级产品大多为屋脊镜(我个人觉得这是阴谋!)。怎么选呢?建议两种类型都找机会试试,如果目标是观鸟而你又在你常观鸟的近距离合像有问题,或者特别重视体积问题的话,那还是优先考虑屋脊镜。我个人眼睛容忍度比较大,因此选了个保罗镜。眼罩,长出瞳对于眼镜党来说,长出瞳是必须的,否则视野大打折扣。我的古董望远镜之所以不方便带出门实用,就是因为出瞳距离短,每次用都得摘眼镜,把目镜贴在眼眶上。一般13毫米是最低限度,15-20毫米比较舒适。长出瞳的眼罩有两类,橡胶翻折的,或者是旋升的。有选择的话,旋升的一般更耐用,有些还能有好几个档位,适合不同高度的眉骨。橡胶眼罩的话,长期翻折容易断。当然,如果你戴的话,受影响比较小。不过,这时眼罩仍然能起到一个遮挡杂光的作用。国产望远镜入门镜子,特别是保罗镜,技术含量不那么高,大可谨慎考虑国产货。中低端产品,很多外国品牌一般也是委托中国厂家制造,而且由于进口产品价格里包含了更多的品牌价值和外观成本,光学素质上的性价比可能较差。如决定网购国产货,重点要找比较可靠的商家和品牌,因为国内厂家现在要做出光学素质过得去的产品不难,但要把双筒望远镜的光轴调平行是很需要责任心的。另外靠谱商家会进行妥善的包装,双筒镜在这方面比单筒娇气很多,一旦磕碰导致同轴度出问题,观测时会左右成像一个上、一个下,让人觉得头晕脑胀。这方面可以在相关论坛多研究研究,寻找可靠品牌和卖家下手,不要当伸手党,张大妈的原创文章里推荐的品牌和型号也不一定可靠。我个人根据我自己看帖的印象列几个有口碑的国产望远镜品牌,仅供当做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朗锋、胜途、裕众、西光。博冠、立可达这类则属于买着稍微有点担心的牌子,不过咱们新手入门买了或许也觉得不错。其他杂牌我自己是完全无视的。对了,尼康的便宜入门镜子外观比国产好,实质不如国产,入手要谨慎。关于同轴度及其调整,在我最早的望远镜晒单里就提过了。年底相对较闲,来晒些过去一年买的东西。今天想晒的是这个Celestron15*70双筒望远镜。这个规格,买的人应该比较少,顺便也谈谈选购低端望远镜的一点点心得。第一个问题:望远镜这东西其实功能性很强,坐办公室的人完全不需要,为什么要买?我是射箭爱好者,今年开始在一个室外场地经常射六七十米的距离,看不| 赞71 评论58 收藏231&上文里没有提到(当时还不懂),简易的调整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左右眼光轴与两筒间铰链轴完全平行,这样你调好后在某个固定的瞳距时或许效果还行,可是换个瞳距短的人,一掰两筒角度,光轴就又到处乱跑了。所以这种调节有极大的局限性。我的朗锋小金刚8*45被好心同事(不是讽刺,这么大一坨,愿意帮我带,确实是好心)拆掉商家原装的多层包装后随意运输,到手时光轴已偏,懒得送修,自己拆修,充氮就这么没了,拆修过程见下面组图(纯属作死,大家鄙视我吧)。&&注意到棱镜固定胶开裂翻开饰皮,拧螺丝。取下目镜组件继续拧螺丝取下棱镜组件。螺丝下面带弹簧,可以用于光轴调节。作死拆棱镜玩展示棱镜固定松动处。过后就是重新固定好棱镜,重新瞎调光轴了。中调vs双调,与景深问题“调”是对焦的意思,中调就是大家常见的,两个镜筒中间一个大手轮调焦,同时一般右侧目镜还可调,用于适应双眼不同的视力。双调就是没有中间的大手轮,而是两侧目镜分别调焦。双调现在在民用望远镜上相对少见,而且大家乍一看都会觉得双调的对焦太麻烦,不喜欢买。其实双调有双调的魅力。常见的低倍双调望远镜一般是大景深的设计,有一些品种调好之后对十几米到无穷远都不必再手动调焦,而是靠肉眼就能够自行适应。视得乐将这种设计夸张为“自动聚焦”,为此在玩家圈子里被认为是大忽悠,但实用性确实是不错的,除了观景舒服,对捕捉运动目标之类还是很合适的。另外双调还有个优点就是结构相对结实,防水也相对容易。如果你想选一台几乎不用调焦的望远镜,可在6-8倍的双调镜里面选,多参考网友意见。注意,8倍以上的双调,网友表示就很纠结了,景深没那么大,经常需要调焦,双调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水。不过有些人还是喜欢小景深设计,除了你聚焦的物体外,前景、背景都模糊掉。这样类似单反的虚化效果,能把观察主体突出出来,特别是看灌木丛中的小鸟时,小景深镜能把挡在你面前的树枝虚化掉,大景深就没这个功能。这就得根据你观鸟的环境和你的个人喜好来参考了。双调还有个缺点是,眼睛要承担对焦功能,相对累,如果要眼睛完全放松,还是得稍微调焦比较舒服;观测近处的鸟类也得经常调焦。小景深感觉是这样的大景深感觉是这样的,远处树仍能看清轮廓。这是具比较脏的6*30还要注意,对于喜欢摘眼镜裸眼观测的眼镜党来说(少一层镜片,多一点透光嘛),选双调要谨慎,很多镜子视力补偿只有正负500度(我看到的那具视得乐也差不多),超过这个数就可能必须戴眼镜、翻下眼罩观测了。中调选择比较多,相对容易找到视力补偿足够的品种。对于观鸟来说,这个问题似乎不大,因为频繁摘戴眼镜很麻烦,我个人喜欢在看到鸟后直接抬起望远镜贴眼镜找鸟。视野问题对于观鸟、观景、观剧等用途来说,还得追求宽广的视野,观鸟是为了方便找鸟,观景则当然是为了心理舒服。望远镜的视野分为实际视野与表观视野,以下图为例,用8倍望远镜观测,这具望远镜实际视野(Field of View,FOV)是7度(还有一种表达方式是XX@1000,就是这具望远镜的视野在一千米/码外能覆盖直径多少米/码的一个圆),观测时拉近感使你感觉你其实站在125米距离上,眼睛感觉到的视野——表观视野,大约为7*8=56度(实际计算要复杂一些,实际视野乘以表观视野只是个大致算法)。表观视野小的话,观测时会觉得“管中窥豹”,舒适性不足,超过60度的表观视野就叫做广角镜,观测会比较舒服;而实际视野大时,搜索点状目标显然更容易。要注意的是,视野与口径、倍数、出射瞳孔直径并没有硬性联系,同样规格的望远镜不同设计下也可能有不同的视野,如有要求,选购时应专门注意对比这个参数。另外,同样是60度表观视野下,6倍的实际视野约有10度,10倍的实际视野只有约6度,再次说明了合理选择倍数的重要性。密封、充氮问题南方有些地区比较潮湿,北方冬天室内外温差大,这些都可能导致望远镜内部结雾,进而长霉。如果你使用不多,或者使用环境主要是室内(看演唱会),或者有精力和耐心好好保养(例如,北方冬天户外用完望远镜后,进屋前先拿塑料袋把望远镜包好,进屋放一阵子消除温差了再取出来),那么可以不在乎望远镜是否防水;反之则建议购入具有一定防水等级的内充氮气产品;如果买望远镜用来在极端条件下使用,还得注意防水等级要高。即使是充氮的望远镜,也要注意,泡水后不应调焦。小结说来说去,我个人是有倾向性的:入门望远镜,选8倍,30-45毫米口径是比较好的,不要太轻不要太重,最好充氮;要便携,天天带着玩的话,8*20也可以,但对其局限性要有了解。我国生产的中端望远镜水平已非常不错,大可细心选购。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特点敏感,购镜前最好多找朋友和店家多试用,找到自己的偏好。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免费申请】EraClean Tower mini2玩家版空气净化器
【免费申请】锤子科技 畅呼吸 智能空气净化器 颗粒物CADR 800立方米每小时
【免费申请】ZEPP Tennis 2 网球传感器
【免费申请】Garmin vívomove HR 指针式智能运动手表
【轻众测】d-park 云豹 双肩背包
Prairie百利均衡草原系列鸡肉糙米全犬粮27LB
曼富图Pro Light大黄蜂230摄影双肩背包
赞78评论125
赞33评论92
赞27评论68
赞1074评论315
赞912评论1391
赞717评论723
赞392评论207
赞497评论396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康望远镜哪款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