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术语小飞象有哪些,学来装装逼可好

中国象棋趣味性低于国际象棋?我觉得难度不低于,只是有的人身为中国人很自卑,觉得国际象棋可以装逼。至_百度知道
中国象棋趣味性低于国际象棋?我觉得难度不低于,只是有的人身为中国人很自卑,觉得国际象棋可以装逼。至
中国象棋趣味性低于国际象棋?我觉得难度不低于,只是有的人身为中国人很自卑,觉得国际象棋可以装逼。至少,误入棋途五六年的我下中国象棋很开心,无论茶馆里,互联网上。...
中国象棋趣味性低于国际象棋?我觉得难度不低于,只是有的人身为中国人很自卑,觉得国际象棋可以装逼。至少,误入棋途五六年的我下中国象棋很开心,无论茶馆里,互联网上。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1162
获赞数:12970
各有各的历史和文化,各有各的乐趣,象棋,围棋,国际象棋,跳棋等等各有千秋,但是确实不能去说国际象棋就一定好于中国象棋,这是诋毁
作为中象的爱好者,我觉得你的话是对的,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可以这么说,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电子锁,都是非常不安全的。各位在买锁时,销售员要是说电子锁体安全性高,让他拿出具体的证据,都是胡诌!&br&由于工作原因,我考察过某电子锁工厂聚集地,安全性连渣都算不上。至于认为指纹锁安全的,那更只能是呵呵!很多人看中了指纹锁的不带钥匙,认为便捷,等你开不开门你就知道是否便捷了!&br&
想要安全,一定选择无锁孔的电子锁,锁体也要具备一定的防撬能力,还要注意换成防盗猫眼,或者锁本身支持猫眼防盗。这类电子锁非常安全。或者,干脆选择一款知名品牌的机械锁,几乎比所有的能用机械钥匙开启的电子锁都安全。
可以这么说,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电子锁,都是非常不安全的。各位在买锁时,销售员要是说电子锁体安全性高,让他拿出具体的证据,都是胡诌! 由于工作原因,我考察过某电子锁工厂聚集地,安全性连渣都算不上。至于认为指纹锁安全的,那更只能是呵呵!很多人看…
&p&你必须知道的家庭早教实操全方案&/p&&p&——格闺女早教全纪录之一&/p&&p&现在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早教越来越重视,但是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效果,方法不对,甚至会适得其反。拿我前段时间对孩子的绘画引导来说吧,我运用了传统的方法,常常模仿儿童简笔画书籍给孩子画花朵、小动物等给孩子看,可她总是画的乱七八糟,我还批评她画的什么都不是,后来很多天孩子都不愿意画画了,说“妈妈,你画吧,我画的不像”,我也理所当然地认定“我家孩子根本没有绘画天分”。后来看了鸟居昭美老师的书我才恍然大悟,才知道我的这些做法统统都是错的,还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的绘画兴趣。&/p&&p&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小事,都有可能扼杀掉一个达芬奇,更何况孩子的教育问题本身就是由无数个小事构成的。孩子的教育不容犯错,我开始不断反思这个问题。&/p&&p&有些家长把早期教育完全交给了早教中心、早教产品,认为买了产品、陪孩子上了课就万事大吉了。这真是大错特错了。市面上的早教产品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特点水平层次不齐,有的看着噱头大,其实只是挂羊头卖狗肉,蒙我们这些信息不对称又望子成龙的家长的。况且,早教也是一个全面的课题,并不是单一方面可以达到的。任何的早教产品、早教中心都不能解决你家孩子的所有问题。&/p&&p&所以,早期教育的最大主体必须也只能是家庭,也就是孩子的父母。&/p&&p&我大概从格闺女2岁半开始大量阅读家庭教育的书籍,并用书中学到的方法在孩子身上不断实践不断试错,经过多次的试验、调整,初步琢磨出了现在这一套适合自己的比较成系统的方法。孩子现在3岁4个月,目前虽然看不到所谓成功不成功,但是格闺女聪明健康、活泼开朗、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观察力强,语言表达能力突出,对一切事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一切都给了我继续在家庭教育道路上努力下去的信心和勇气。&/p&&p&接下来先简单总结一下0-2.5岁孩子的家庭养育重点。这是我走过的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b&0-2.5岁孩子,复杂的教育问题还谈不上,家长的主要任务有三个:&/b&&/p&&p&&b&首要任务:科学喂养&/b&。这里强调一点:必须全家一起养成健康规律的作息时间,这个对孩子对大人都有好处。推荐书目《崔玉涛育儿经》(胎儿卷、婴儿卷、幼儿卷),可以让你清楚把握孩子的成长节奏,避免瞎着急(比如父母常常担心的问题“我的孩子个子是不是有点低啊”、“说话走路是不是晚啊”、“吃东西是不是不多啊”等等)。&/p&&p&&b&第二要务:陪玩儿&/b&。父母多陪孩子玩儿各种游戏,孩子爱重复多少次就重复多少次。多到户外活动,带孩子观察天空、昆虫、植物等。在不过度劳累的前提下也可以带孩子去一些与日常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的地方旅行,多让孩子接触新奇的事物和环境,这些都是激发孩子各种潜能的过程。切忌过早地让孩子枯燥地认字、记单词、学数字,这样是在揠苗助长,只会扼杀孩子探索未知的兴趣。另外,给孩子纸和笔,让孩子自由涂鸦也是很好方法。&/p&&p&&b&第三要务:语言能力培养&/b&。这个阶段是孩子学说话的关键时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习关键期),父母要多多和孩子交流,多用正规语言(而不是儿化语)。坚持给孩子读绘本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方法,这个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坚持的越久越好。这个坚持必将激发孩子5岁以后的自主阅读兴趣,会让孩子受益终身。&/p&&p&另外还可以配合一些早教产品如巧虎、米卡,跟着唱唱跳跳的同时,帮助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个方面我需要强调一点,这些产品绝不是买了就OK了,最好父母陪着孩子一起看,并穿插一些互动,同步的书也要经常给孩子讲,玩具一起玩儿,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真正体现出这些产品的价值。&/p&&p&这些产品我家格闺女一直在用,也很喜欢。几年下来我感觉,这些产品的设计本身是很好很科学的,学习内容随着孩子年龄段的变化而变化。但据我所知,很多家长是把市面上能买的早教产品几乎都搬回了家,然后让这些东西和孩子自生自灭,最后说我家孩子不爱看。其实,这些家长又犯了一个大错误。&/p&&p&关于早教中心,我建议2-3岁期间可以集中去上,太早了孩子大人都受罪,效果也不会太明显。金宝贝对我家格闺女最大的功劳就是让她的胆子变大了,另外在早教中心孩子能有很多在家里无法实现的体验,非常不错。强烈建议孩子入园前的一年去上。&/p&&p&另外,有人奉行七真田的胎教到早教理论,也有专家明确反对,说毫无科学性,我本人不建议使用。、&/p&&p&补充:&/p&&p&正面刺激法(耳濡目染学习法),这个时期的孩子多为被动接受信息的阶段,所以选择好的有益的刺激对于孩子的发育至关重要。比如常常播放你希望孩子喜欢的音乐/乐器演奏、用你想要孩子学习的语言与孩子重复交流或者播放给孩子听,。这个孩子接受信息的最大特点就是重复性。大量的重复将使孩子印象深刻,在此过程中你也许并未发觉,但某一天孩子一定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p&&p&至于最好母乳喂养、出生开始避免与妈妈长时间分离、妈妈要亲自带孩子、家人要常常和小宝宝进行语言交流且不用奶语、家长少看手机少看电视多陪孩子玩乐、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家庭气氛要轻松愉快尽量避免争吵、全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少看电视、等等,我想是现在大多数父母都有的基础知识,无需再啰嗦。“知易行难”,我只希望大家多多修炼自己,在这些方面能做得更好些。&/p&&p&记住,孩子在这个阶段听到、看到什么样的信息、什么样的行为多,他就有可能在什么方面表现独特。因为在此阶段的孩子的最大学习特点就是模仿。所以,一个大原则就是,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多让孩子接触到哪方面的信息/你就表现成什么样的人,比如热爱音乐、好口才、英语好、爱阅读、喜爱某种乐器,比如勇敢、坚强、有教养…&/p&&p&研究发现,哥哥姐姐特别是长子或长女对于弟弟妹妹的影响有时会超过父母。特别是当大哥哥大姐姐很优秀的时候,通常能成为很好的榜样。“做哥哥姐姐做的事、成为像哥哥姐姐那样的人”是小孩子共同的诉求和向往。&/p&&p&&b&下面我们重点来谈3岁以上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这是我正在走和即将走的路,欢迎大家一起探讨。&/b&&/p&&p&3-12岁,是孩子各项素质和潜能发展和形成的黄金时期,但是每一阶段的重点又各有不同,比如3-6岁孩子还活在比较童话的世界里,赋予一切事物生命,将他们拟人化;6-9岁,开始对真实的世界进行认知;9-12岁,开始具备一定程度的成人思维。我的规划,对3-6岁的指导较为具体,对后续的计划相对粗略,只拟定了大方向,供大家参考。&/p&&p&&b&1-综合培养计划&/b&&/p&&p&以巧虎、米卡为主导,进行性格培养、生活习惯养成、礼貌用语等等,另外,随着孩子年龄段的变化,巧虎产品的重点内容跟着变,比如2岁学唱跳、3岁开始学数字、4岁开始识字、入园前有入园准备、小学有相关课程等等。这些设计都有科学依据,省去了家长节奏把握方面的困难。(PS.巧虎的产品是从7月龄到8岁,我是从7月龄就开始给格闺女用了,格闺女早期说话很大程度上都受了巧虎的影响,词汇比较丰富。我是计划一直用下去的。推荐给了很多朋友购买,可惜都浅尝辄止了,没能好好利用,实在可惜。)&/p&&p&金宝贝早教,随着年龄段的变化,需要升班,课程相应调整。特别是3岁以后孩子要独立上大课,时长约两小时,父母不再陪同,能很好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参与能力以及协作和沟通能力,还能丰富孩子的各种体验,稍带熟悉一下英语环境。金宝的课程,我是打算上到4岁的。&/p&&p&推荐阅读: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1、2》、《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哈佛女孩刘亦婷》(1、2);洪兰《好孩子: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教育》;本人系列文章《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教育孩子,你用对方法了吗?》、《孩子的成长 妈妈的修行》。&/p&&p&&b&2-阅读启蒙&/b&&/p&&p&父母给孩子读绘本故事,是可以从0岁就开始的最主要阅读启蒙方法,大概到6岁左右开始自主阅读,其间,父母最主要的任务是想方设法调动孩子的听和读的兴趣,而不是读的多少以及理解的程度。只要坚持长时间、大量阅读,文字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甚至写作能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家长切莫急于求成。&/p&&p&关于如何讲绘本故事推荐阅读:彭懿《图画书应该这样读》和本人文章《绘本故事,你真的会读吗?》。&/p&&p&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及如何选择绘本等,还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可用,以后会跟大家分享,敬请期待。&/p&&p&背古诗。关于背诵古诗词以及弟子规三字经之类,专家们也是持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这么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背了也是在浪费时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些文化精髓即便用来培养一下孩子的语言品味也是不错的。我的观点是需要背,但要掌握尺度和时间段(四五岁以后),切莫本末倒置。&/p&&p&&b&3-英语启蒙&/b&&/p&&p&主要路线:0岁开始磨耳朵→3-4岁自然拼读(Phonics)→5-6岁开始朗读训练(流利阅读→理解阅读)。详情请查看本人文章:&b&《适合中国普通家庭孩子的英语启蒙路线》&/b&。&/p&&p&推荐阅读:安妮鲜花《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曹文《英语,儿子教我学》。&/p&&p&&b&4-绘画启蒙&/b&&/p&&p&主要路线:1-3岁自由发展,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坚决不“教”孩子画画,父母只提供绘画的场所及工具;4岁可以开始跟老师学习;9岁以后系统学习绘画技巧才有意义。详情请查看本人文章:&b&《培养孩子画画的四大误区(附孩子画画能力发展时间表)》&/b&。&/p&&p&推荐阅读:【日】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1、2》。&/p&&p&&b&5-音乐启蒙&/b&&/p&&p&主要方法:早期渗透。就是从0岁开始,随时随地创造一个听音乐的环境,多给孩子听音质好、旋律优美、或舒缓或欢快的经典古典音乐,比如斯特劳斯父子的圆舞曲、波尔卡基进行曲、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等等,从小提高孩子耳朵的品味。这是台湾少儿音乐教育权威专家郑又慧老师提出的路线。&/p&&p&但是,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父母首先就不喜欢这些所谓的高雅音乐,也没办法装出喜欢的样子来影响孩子,但又希望我们的孩子长大后能“高雅”起来,怎么办?这个问题我很困惑,欢迎广大父母同胞们来探讨。下面我只说说我目前的做法。&/p&&p&多和孩子一起唱唱跳跳,流行音乐、儿歌、金宝音乐等等,只要孩子喜欢、高兴就算达到目的了。经常和孩子一起欣赏一些中外各种乐器演奏的曲子也很不错,可以将音频资料和现场演奏的视频资料结合起来,效果更好。我家格闺女自从2岁半看到一位白衣飘飘的姐姐在开封清明上河园湖畔弹古筝之后就认住了古筝,且至今都念念不忘。&/p&&p&总之一个原则,多和孩子一起来感受音乐之美。&/p&&p&另外,从孩子身体发育的角度考虑,专家建议,正式的乐器学习最好在5-6岁开始,但是每次练琴时间不应该超过30分钟;吹奏类乐器开始学习的时间应该更晚一些。&/p&&p&推荐阅读:郑又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p&&p&&b&6-其他零散方面&/b&&/p&&p&以上是我目前比较看重的几个方面,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下面还有一些零散的做法和启发罗列一下供大家参考。&/p&&p&F 3-6岁的孩子还可以借助逻辑狗、智力测试题、贴纸书、折纸等以游戏方式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p&&p&F 各类特长开始学习时间汇总。舞蹈:3岁以上可以开始接触启蒙教育,对培养律动和节奏感有益;专业舞蹈训练建议等到10岁以上为佳。书法:幼儿园及小学一二年级开始接触,三年级开始正规学习。篮球类:6-10岁练习基本功;10-13开始学习技术。跆拳道:女孩子六七岁,男孩子七八岁。象棋围棋类:3-4岁开始接触;完全了解专业术语得小学三年级开始。&/p&&p&F 小学一年级开始写日记,让孩子把每天开心不开心的事情统统写下来,未经允许家长不得偷看;每篇日记里可以至少写一句英语。&/p&&p&F 5岁开始:科普书籍阅读,如《冈特生态童书》、《昆虫侦探》。5岁开始格林童话、历史故事等;9岁开始名人故事、英雄故事等。&/p&&p&F 4岁开始指读;5岁开始能认识基本常用字,能自己开始看绘本(囫囵吞枣,边看图边读字),6岁可以开始独立阅读。&/p&&p&F 通过看电影,让孩子对古典音乐产生兴趣,推荐迪士尼的《幻想曲》、《一曲相思未了情》(李斯特的人生故事)。&/p&&p&F 小朋友不仅要阅读,还要上台去讲自己看过的故事,进一步可以制作成幻灯片来演示(进一步整理思路)。&/p&&p&F 5、6岁,多跟孩子讲笑话,培养幽默感,还可以亲子共读有趣的绘本,如奥莉薇系列;有幽默感的动画片《唐老鸭和米老鼠》、《猫和老鼠》等。&/p&&p&F 5、6岁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制作精良的纪录片,如美国国家地理频道、Discovery探索频道等。宝宝入门首选《帝企鹅日记》、《海洋》、《冰冻星球》、《在地球上的一天》、《水下印象》等动物主题。&/p&&p&F 培养阅读兴趣,小学高年级开始可以读金庸武侠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郑渊洁的童话、中外名人传记等;内容涉及广泛,如科学类(和爸爸一起观看《生活大爆炸》)、科普的、科幻的、逻辑推理的(侦探类)、历史的、名人的等等;&/p&&p&F 让孩子在小时候多看外国小说,能让孩子扩大国际视野,也会使他们比较有创意,大脑比较会不被局限地胡思乱想和天马行空。另外观看经典电影也是拓展国际视野的好方法,比如《乱世佳人》、《战争与和平》、《罗马假日》以及能反映真实历史情况的电影如《末代皇帝》等等,而不是《变形金刚》之类的商业片。&/p&&p&最后,再次强调,任何的早教机构、早教产品都不是万能的,孩子的教育主体必须是父母,那些媒介都是辅助工具而已。&/p&&p&随着我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孩子的不断成长以及面临问题的不断变化,教育的方法也会随时调整和修正,我也会及时与大家分享。&/p&&p&( 声明:文中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p&&p&
t:28.0mso-char-indent-count:2.0;line-height: 20.0mso-line-height-rule:exactly'&日&/p&&p&说明:不用说,信是妈妈写的,里面提到的澳大利亚、日本以及地域特点什么的都是格闺女最近看地图时新学习的内容,写在信里正好帮助她巩固知识、增加兴趣!&/p&&p&( 声明:文中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p&&p&格闺女早教全纪录之二&/p&&p&之前文章中谈过3岁以来我对格闺女的早教全计划:巧虎负责习惯养成及性格培养;金宝贝负责开阔视野增加体验锻炼社交能力等;英语目前是大量磨耳朵阶段;语言能力及阅读习惯培养主要靠大量讲绘本故事;文学修养从背诵古诗词开始;画画随意发展,不加限制;数学和识字暂不考虑。当然,这一切都是父母培养孩子的载体和媒介,并不是把孩子交给巧虎、交给金宝贝便万事大吉。还是那句话,早期教育的主体始终是家庭,是父母。(&i&如果对之前文章感兴趣,欢迎移步阅读我的另一篇文章《你必须知道的家庭早教实操全方案——格闺女早教全纪录之一》&/i&)&/p&&p&虽然现在家庭使用的早教资源相差不大,但怎么用以及用出什么效果却大不同。好比一个班的学生每天一起上课,老师一样教室课程教材什么都一样,学习成绩却有天壤之别。这也是我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部分,即如何让这些材料在格闺女的早期教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p&&p&言归正传,来说说春节以来格闺女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及我的思考和对策。&/p&&p&&b&1、《粉红小猪妹》带来的意外收获&/b&&/p&&p&春节前几个月,只给格闺女看英文版的。春节后改为中文版的之后,格闺女兴趣倍增,(哈哈,关键是能听懂了)。动画片只看《粉》,以前喜欢的巧虎、米卡、咕力咕力、叽里呱啦什么的都不看了,每天睁眼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要看粉红小猪妹”。有时候一天累计能看到两三小时,说话开口闭口就是小猪佩奇、弟弟乔治、小羊苏西、小狗丹妮、小马佩德罗…简直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听音频都只选《粉》,以前爱听的什么金宝音乐、英文儿歌、兔朱迪之类统统被打入冷宫。以前没怎么被宠幸过的粉红小猪妹一家的玩偶被翻出来随时带在身边。&/p&&p&我是一边担心着一边窃喜着。担心她光看中文版毫无意义,本来是拿这个动画片来磨英文耳朵的哦。担心她一天看屏幕的时间太长会损坏视力。但也开心她能有如此的热情,这种难得的狂热我是不是该小心保护才对呢?就在我整天纠结着要不要“适时地介入一下”的时候,奇迹发生了,短短一个月,小家伙的语言表达特别是礼貌用语、词汇量、知识广度得到全面丰富和提升,常常在恰当的场景下绘声绘色地来一句:“哦,这可真糟糕!”“哦,这个糊涂的猪爸爸!”“这可真是太棒了妈妈!”“我会的妈妈!”“对不起!”“哦,我不是故意的!”&/p&&p&一次,我随手翻开一本新买的关于天文方面的书,正在犹豫要不要给她讲关于太空、地球、月球、行星之类难懂概念的时候,小家伙脱口而出“这个是小猪佩奇她们在猪爷爷家用&b&天文&/b&望远镜看到的&b&天王星&/b&和&b&海王星&/b&”…这几个我从来没提过的新词汇从她的小嘴里冒出来,真是惊到我了。&/p&&p&总之,最近这个小家伙带给我们的惊喜不断。仔细分析,都与这样狂热地看中文版《粉》有直接关系。&/p&&p&最近一周,在她把156集中文版反复看了四五遍之后,情节基本都熟悉了的情况下,我开始引导她吃饭睡觉听音频时听英文版的,她也欣然接受了。最近两天,小家伙又会频繁冒出一些英文句子:“oh,Try again!”“Catch ,George!”“What do you say,Mummy pig?”&/p&&p&看到这一切进步,我庆幸自己没有用错误的方法去“转移她的兴趣”,有了这一个月的坚持才收获了这么多的惊喜。一切仍在继续!现在我们母女玩儿情景游戏都会以《粉》中的故事为蓝本。&/p&&p&&b&延伸&/b&:关于这部美国经典动画片《Peppa Pig》,宝爸刚开始很不喜欢,用他的话说就是“几只小猪整天在那儿ho ho ho的有什么好看的呀?”自从看了一篇关于这部剧的报道之后,叹服不已,然后反过来批判那些央视反复联播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熊出没》。关于这部动画片我想做个简单介绍:&/p&&p&日,《小猪佩奇》(Peppa Pig,又名粉红猪小妹)第一集《泥坑》在英国Channel Five上播出,从此拉开了这只粉红色小猪风靡全球的序幕。这是一部英国学前动画片,每集仅五分钟(目前国内引进了前四季,共156集)。&/p&&p&小猪佩奇自诞生以来获奖无数,多次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在安锡国际动画影展、英国Bradford动画影展上也有所斩获。现已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赢得了2009年度欧洲最佳学龄前儿童品牌大奖。&/p&&p&故事都围绕着peppa 一家的生活而展开,快乐有爱,充满乐趣,三观超级超级正。里面所有角色的语速都比较慢,很容易理解并听懂。地道的表达,生活化的口语,非常适合启蒙阶段的孩子。&/p&&p&&b&2、一段关于“认字”和“加减法”的试错经历&/b&&/p&&p&关于识字,我本来是打算让孩子通过“&b&先大量听和看故事书→开始用手指读,产生认字愿望→开始认字→数量积累&/b&”这样自然过渡和渐进式的方式来完成的;数学也是,我始终认为三岁有一个基本的数字概念,会数数就行了,等到自然学习愿望产生了再给她灌输加减法的概念也不迟;至于英语,更是要通过“&b&磨耳朵→自然输出→词汇积累→自然拼读→更多输出&/b&”这样一个自然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这一切看似完美的规划却被巧虎客服的一个电话彻底打乱了。&/p&&p&巧虎客服在电话中直截了当问了我几个问题:“您好宝妈!咱们宝宝现在已经快3岁半了,会加减法计算了吗?能认得多少个字了?单词量大概有多少?”这几个简单的问题把我搞蒙了,也把我的心彻底问乱了。因为格闺女目前识字数为零,加减法一窍不通,就连1-100数数都不是太顺畅。原本计划好的启蒙步骤被彻底打乱,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难道我的启蒙已经晚了吗?(可见我是一个多么没主见多么容易被动摇的妈妈呀!惭愧!我这一动摇对方收获的便是一份一千多元的订单!学营销的我被营销手段给结结实实地忽悠了一把!)&/p&&p&就在这个期间,我又看到一位儿童教育专家的一段话,大致意思是说孩子的大脑是不会在学习中用坏的。孩子天生就爱学习也擅长学习,孩子的大脑就像一块海绵,只要你给她就能全部吸收掉。多早学习都不为过。当然,我们主张游戏学习,兴趣学习,反对填鸭式学习。&/p&&p&看完这段话,加上前面的电话,我得出了这样错误的推论:哦,现在教孩子加减法教认字都可以,孩子的大脑你教她什么他就学什么,“学早了影响大脑发育及学习兴趣”之类的担心都是多余的。那就使劲儿教呗!&/p&&p&于是,回家之后,我翻出了各种识字卡片、识字挂图、单词书、计数玩具等,开始对格闺女进行全方位的狂轰滥炸式“教学”,一有空就会来一句“这个是什么字?”“2+3等于几?”“鹦鹉用英语怎么说?”……几天下来,格闺女变得垂头丧气,兴趣全无,还常常大喊:我不认识这个字,我不会算,我不知道,一副泄气皮球的小模样。而且我越是心急,她就越是不配合,我就越容易对孩子滥发脾气。完全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模式。几天下来我和孩子都筋疲力尽,很不愉快。&/p&&p&原本我的主张是有节奏有目的地渗透知识,但绝不以枯燥的方式逼孩子认字、计算、背单词。但是我现在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意识到了一切都是我的问题,是我的“攀比、怕输”心理在作祟。说好的“快乐成长”呢?&/p&&p&在冷静反思了几天之后,我发现我错了。孩子识字、学加减法、学英语口语、背古诗、学科普的时间其实还很充裕,上小学之前,我们至少有三四年的时间来慢慢学习这些内容,加上格闺女的聪慧,这些本不是问题,我却错误地当成了一个短期目标来完成,那几天我简直恨不得一夜之间让孩子学会一切。其实,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快乐的渗透式启蒙,慢学才能出大成果。我有什么可着急的呢?重点是要做到&b&快乐&/b&和&b&坚持&/b&。&/p&&p&于是我们重新回到了以前的“&b&慢学&/b&”模式:每天利用零散时间念念古诗、边玩游戏边引入英语单词和短句、在超市认价签数东西、看到月球的新闻聊科普,有时也会全家大声朗读一些优美的散文和诗歌,或者听一听优美的音乐、判断一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等等,有时也一起画画,去户外找蒲公英……不急不躁,无比从容无比惬意。但与此同时,孩子却在快乐中天天成长天天进步,还常常带给我们大大的Suprise。&/p&&p&真庆幸为娘我在关键时刻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哦!真不敢想象如果我的轰炸式教育再持续一周,我的原本活泼开朗的格闺女会变成什么样子。可见,父母的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扼杀掉孩子一个大大的兴趣。&/p&&p&&b&关于识字&/b&,我发掘了一些更好玩的方式,比如每天把孩子相关的主要事件写在小黑板上,完成一件让孩子去打个对勾,比如吃饭、画画、讲故事、刷牙、洗脸、睡觉;我们还会把家人间的一些交流或问候用比较简短的句子写在小黑板上,比如“猪爸爸记得吃早餐哦!”“宝贝生病快快好起来吧!爱你的爸爸妈妈!”“妈妈生日快到了!”“爸爸去上班!”……另外,在户外的广告牌、路牌上的大字、孩子绘本故事里的标题大字之类,随时随地都可以指读给孩子。&/p&&p&其实,与孩子生活休戚相关的一些词语、句子孩子还是很乐于去仿效大人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出来的,甚至还让妈妈教他写数字1-10以及写复杂的汉字呢,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她一定能自然识字。至于写字,玩儿一下就好了。那是小学一二年级的事情。&/p&&p&&b&3、关于讲故事&/b&&/p&&p&之前我们只读绘本故事,而且一本故事通常都会反复读好多遍。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格闺女对故事的热情有所下降,而且一本新故事基本只听一遍。据我分析,一方面可能跟她正狂迷《粉》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选的故事不合胃口有关。另外,她本身的性格属于兴趣广泛型的,对新故事更感兴趣,兴致容易转移。加上小家伙记忆力不错,听一遍基本就记住故事情节了,也就失去了再听一遍的兴趣。&/p&&p&我又迷惑了,专家不是都说嘛,孩子的学习必须是重复式的,只有在反复品读中才能发掘和吸收更多的知识吗?于是我又着急了,把新买的绘本故意藏起来,必须在旧故事读了几遍之后才拿出来一两本新故事。我甚至曾威胁格闺女说:“你要不好好看我就把所有故事都送给别的小朋友了哦”(错误示范,切勿模仿)。但格闺女的兴趣似乎依然没有得到挽救。&/p&&p&某一天,我突然顿悟,不是要因材施教吗?格闺女就喜欢看新故事,为什么不能时时用新故事给她刺激呢?多看几本也总比不愿意看强吧,不重复就不重复呗,有什么关系?于是我开始经常性地用新故事书对其进行勾引,平均两三天一次,每次两三本,果然有一定效果,而且每次都迫不及待一口气全要读完才行。看来我的“饥饿疗法”奏效了。&/p&&p&我还借用“故事婆婆”的名义给小家伙写信,夸她爱听故事,也很会讲故事,特别喜欢她,鼓励她继续多看故事等等。(注:故事婆婆是我自己虚拟的一个类似圣诞老人的神秘人物角色,专给世界各地喜欢听故事的小朋友送故事书的。结尾处附上近期《故事婆婆给格闺女的一封信》。)&/p&&p&另外,我还把家里孩子经常活动的几个区域都放上了随手可得的图书,客厅沙发、卫生间、卧室床边枕头边等等。因为我发现,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一个特点,玩玩具基本都是只玩手边能看到的,一旦收进收纳箱里,即便他能打开也一般不会去翻。我想故事书也是一样的,书本随处可见,她拿起来翻看的概率就增加了。小马桶旁边放着的有声英文儿歌、绘本故事、巧虎故事等等是她上厕所时常常翻看的,而且特别专注。这些地方的书还要常换常新,要不断给她新的刺激。但是有一点,这些让她随手翻阅的书通常是图画书,而且是已经讲过的,让她“复习”用。&/p&&p&我还允许她边玩儿甚至边听着《粉》音频,再一边听我讲故事,我常常会用很夸张的语调语气把她吸引到故事中来。(别忘了,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奇的哦)&/p&&p&此外,我还根据专家的意见,适当地增加了一些长故事(文字多,图画少,故事情节稍加复杂)读给她听,比我想象的接受度高,比如《彼得兔系列故事》、罗尔德o达尔的系列作品等,只要故事情节有趣,中间有悬念,孩子还是很愿意听的。&/p&&p&我还给格闺女做了一枚有小红旗有名字的小印章,让她像爸爸妈妈一样,每读完一本书就可以往最后一页该一个章奖励自己。&/p&&p&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全方位刺激下,最近格闺女的故事热情明显回温了。&/p&&p&&b&4、关于语言能力培养方面的一点小感悟&/b&&/p&&p&我一直都比较重视孩子的语言能力培养,现阶段除了大量阅读增加知识、丰富词汇之外,我还针对格闺女“好为人师”的特点(她妈妈我也曾获此殊荣),常常鼓励她给玩偶讲故事,或者学金宝贝的老师给爸爸妈妈上课,一定要多提供机会让她讲话。&/p&&p&另外,在《最好的方法给孩子》一书中,王芳对自己闺女的语言教育也很重视,会利用自己作主持人的独特优势,提早培养孩子的镜头感。这一点我也很认同,合适的机会我也会开展这方面的培养。&/p&&p&最近看了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那几位专业演员的朗读,比如徐静蕾、王千源,有台词功底的就是不一样,特别是王千源的《老人与海》片段,简直是朗读出了广播剧的效果,太让我震撼了。&/p&&p&我想说,对于孩子的口才培养,一定要有一些专业训练才行。&/p&&p&&b&5、关于各种智力开发测试题的妙用&/b&&/p&&p&这种题格闺女已经断断续续做了有一年多了,做完了几套2-3岁的,现在开始做3-4岁的。格闺女一直很喜欢“做题”这件事,感觉自己像个“大孩子”,旁边还要摆个玩偶,会对玩偶说:“姐姐在写作业呢,你别捣乱,乖乖看就好了哦!”哈哈!&/p&&p&关于这方面,我的观点是:无需想太多,就当是启发你和孩子游戏灵感的工具就好,每天做上几页,一方面可以让孩子边玩儿边学,一方面也能让家长大致了解孩子的能力发展状况。例如一般题目会有涂色(颜色分辨力及控制笔的能力)、连线(运笔能力)、找不同(观察力)、比大小、数数、分类(类别概念)、走迷宫等等,一本做下来你会大致看出比如孩子的观察力不错、分类什么也可以,连线能力不行,说明手腕手指的配合还发育不到位等等。但是千万别发现了孩子哪方面欠缺就着急,这些题目设置的科学性有待商榷,我们就是游戏一下就OK了。主要是咱平常陪孩子玩儿也想不出什么花样来,正好这些题可以帮助咱们就行了。至于出版社搞得那些噱头,什么左右脑开发、依托国际研究权威之类,别太当真。&/p&&p&关于这方面的资料,除了各出版社形形色色的智力测试1088题、全脑开发600题之类,我重点推荐一款现在很火的据说源自德国的《逻辑狗》,还有一个《公文式教育丛书》,号称源自日本风靡全球,这两款的血统不管是真是假,但是至少内容设计的确有别于其他那些有点粗制滥造的国产图书。(想了解更多,请自行到京东网查阅。)&/p&&p&&b&注意&/b&:这些书都是大致有年龄段划分的,千万别搞错了,否则只能让你收获失望。&/p&&p&&b&下一步规划:&/b&&/p&&p&目前格闺女的状况大致如此,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这也是今年的大致模式了,周末去上金宝贝的课程(预计年底前结束)。《粉》我打算让她继续狂热下去,中英文结合着看和听,等她自然降温后,我还有后续资源储备哦:《爱冒险的朵拉》、《索菲娅公主历险记》之类都是有中英文版的,内容也很不错。要是男孩子我推荐看《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和《彼得兔》。为了保护视力,还给她定了新规矩:每天看两次、每次半小时,其他时间只能听音频,时间不限。为此我准备买一个沙漏或者闹钟或者计时器给她。&/p&&p&格闺女计划是今年9月份入园,适应几个月后,我计划2018年初开始送孩子去学舞蹈,2018年下半年(5岁)考虑学乐器的事。(&i&如对孩子学乐器感兴趣,请查看我的文章:《关于孩子学琴那些事》&/i&)英语班我目前不打算上了,挤在一起3岁的孩子都快没有周末可言了。省下上课、路上折腾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在家可以干很多事情,比如快乐的磨耳朵、玩游戏,基本的英语启蒙我们在家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也想给孩子留出来更多玩乐的时间。&/p&&p&说到英语启蒙,推荐新发现的几本不错的书给大家:《初学英语100词》(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基础英语1000词》(后浪出版公司)、《少儿彩图英语词典 有我一本足够用》《少儿彩图英语情景对话》(吉林出版集团)、《朗文幼儿英语图解词典》《朗文儿童英语图解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等。&/p&&p&总而言之,做父母是辛苦的,但是绝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方法得当才最重要,否则只会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的效果。错误的“教”还不如“不教”。&/p&&p&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p&&p&把我在早教路上走的路、犯的错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宝妈宝爸们的早教大业有所启发有所帮助!&/p&&p&附:《故事婆婆写给格闺女的一封信》&/p&&p&格格小朋友:&/p&&p&你好!今天又是周末了,开心吗?&/p&&p&我最近在给世界各地的小朋友送故事书,其中有澳大利亚的、新西兰的、日本的、韩国的小朋友,他们都特别喜欢我送的故事书,你也非常喜欢我送的故事书,对吗?&/p&&p&格格小朋友,你是居住在中国吗?中国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或物品吗?首都北京?国旗是五星红旗?还有故宫和长城、大熊猫?哦,还有上海迪士尼?还有海南?哇!中国可真是个地域广阔物产丰富的国家哦,听说中国的地图就像一只雄鸡,两个脚爪子是海南和台湾是嘛?能居住在中国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啊。&/p&&p&你去过其他的国家旅行吗?比如澳大利亚?日本?这些国家也都很美哦,澳大利亚有什么?袋鼠、考拉、大海、帆船、悉尼歌剧院,还有好多好多的绵羊哦!日本的樱花马上要开了,很漂亮很漂亮呢!有机会一定让爸爸妈妈带你去看看哦!&/p&&p&格格小朋友,我真是太喜欢你了,喜欢给你送故事书,喜欢给你写信,当然我更希望看到你给我写信哦,画画也行,好吗?&/p&&p&格格,你能猜出故事婆婆的模样吗?是和圣诞老公公一样的白胡子老爷爷吗?还是和你的奶奶一样满头白发和蔼可亲呢?哈哈!你一定会见到我的。&/p&&p&格格,你最喜欢我送你的哪一本故事书呢?是“Are you my mother?”还是“花婆婆”?还是“100万只猫”呢?妈妈工作了一星期,一定很累了,你能代替我给妈妈讲故事听吗?我知道你很会讲故事,&b&You are the best&/b& (你是最棒的)!&b&I′m so proud of you&/b&(我为你骄傲)!&/p&&p&OK!我又要去工作了,这一次我要去的是泰国,对,就是你的爸爸妈妈新婚旅行、骑大象、吃红心火龙果、潜水、坐了大轮船和快艇的地方哦!等我回来再告诉你更多关于泰国的事情吧!&/p&&p&再见!期待你的回信哦!&/p&&p&爱你的故事婆婆&/p&&p&日&/p&&p&说明:不用说,信是妈妈写的,里面提到的澳大利亚、日本以及地域特点什么的都是格闺女最近看地图时新学习的内容,写在信里正好帮助她巩固知识、增加兴趣!&/p&&p&( 声明:文中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p&
你必须知道的家庭早教实操全方案——格闺女早教全纪录之一现在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早教越来越重视,但是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效果,方法不对,甚至会适得其反。拿我前段时间对孩子的绘画引导来说吧,我运用了传统的方法,常常模仿儿童简笔画书籍给孩子画花…
说一个我自己的事儿,吹吹牛:)&br&某行信用卡专员总打电话过来,希望提供一个贷款额度给我,不胜其扰,又不忍直接拒之。&br&某次电话又来,决定聊败她。&br&&br&卡专员:先生,我行为您提供5万的贷款额度,24个月分期还清,月还款仅2400元。&br&我:对不起,我不需要这个产品,谢谢。&br&卡专员:先生,您可能经济条件比较好,不着急用钱,但是有个储备不是挺好吗?&br&我:对不起,我真的不需要。&br&卡专员:您能告诉我不需要的原因吗?&br&我:利率太高了。&br&卡专员:可是您每月只需还款2400元,对您来说负担不重啊。&br&我:那好吧,我最简单的给您算算(我掏出计算器)。借5万,还24个2400元,一共5.76万,简单看,这个年利率是7.6%,对吧?但是,你这是等额本息还款法,我每月的还款里除了利息还有本金吧?这5万本金我加权占用的额度要远低于5万吧?年利率是不是至少10%以上了?要不,我打开EXCEL,用利率函数具体测算一下,给您报个准确利率?&br&卡专员:先生,那么不打扰您了,祝您用卡愉快。&br&嘀嘀嘀滴滴滴滴滴滴……&br&&br&该银行此后再也没问过我。&br&其实不是文化,数学常识而已。上学读书还是管用的。&br&&br&——————————————————分割线——————————————————&br&今天赞的人突然多了不少,简单补充两句。&br&在信用卡实务中,分期购买IPHONE、名牌包等信用卡贷款很普遍,这类信用卡消费贷的主要特点是金额不大、借款人经济水平一般(比如学生、产业工人、KTV服务人员等等)。这类贷款的实际利率可能超过10%以上,但是一方面借款人不善计算、每月还款额可以承受,另一方面炫耀性消费带来的满足感超过了利息负担的压力,因此,这类贷款成为信用卡业务重要的利润来源。&br&简单从经济角度观察,我们觉得贷款人很不划算,但这类贷款确实也有生存发展的土壤。&br&&br&——————————————————分割线——————————————————&br&有部分评论的朋友,不太了解怎么算利率。下面简单介绍一下。&br&下表第一列“月份”,0表示收到贷款本金的时点,1-24表示每个还款的月末时。第二列表示借款人实际的现金流,在0期收到50000元,用正数表述;以后每个月末还2400元,用负数表示。此时,您打开EXCEL,找到IRR这个函数,选择第二列,就可以计算出实际的月利率(1.16%),本例中,返回到了表下方。年利率乘以12即可得到,为13.97%。&br&根据实际利率,还可以计算出每期还款到底换了多少本金、多少利息,具体见下表第三、四列。&br&月份
收款及还款
&br& 总额 其中:本金 其中:利息&br&0 50000 —— ——&br&1 -.80 -582.20&br&2 -.97 -561.03&br&3 -.38 -539.62&br&4 -.04 -517.96&br&5 -.96 -496.04&br&6 -.13 -473.87&br&7 -.56 -451.44&br&8 -.25 -428.75&br&9 -.20 -405.80&br&10 -.42 -382.58&br&11 -.91 -359.09&br&12 -.67 -335.33&br&13 -.71 -311.29&br&14 -.04 -286.96&br&15 -.64 -262.36&br&16 -.53 -237.47&br&17 -.71 -212.29&br&18 -.18 -186.82&br&19 -.95 -161.05&br&20 -.02 -134.98&br&21 -.40 -108.60&br&22 -.08 -81.92&br&23 -.07 -54.93&br&24 -.38 -27.62&br&合计
-5&br&&br&&br&&b&月利率
1.16% &/b&&br&&b&年利率
13.97%&/b&
说一个我自己的事儿,吹吹牛:) 某行信用卡专员总打电话过来,希望提供一个贷款额度给我,不胜其扰,又不忍直接拒之。 某次电话又来,决定聊败她。 卡专员:先生,我行为您提供5万的贷款额度,24个月分期还清,月还款仅2400元。 我:对不起,我不需要这个…
&blockquote&干货|39.5℃以下宝宝发烧处理方法&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3MzAzMjQwN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11c3beb27b43cdefed50db70ffc2c4c1%26mpshare%3D1%26scene%3D1%26srcid%3D1027MWeedVBodKX56SEzzmKv%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干货|39.5℃以下宝宝发烧处理方法&/a&&/blockquote&&p&孩子发热了怎么办?只要孩子发热时精神不是很差,温度没超过39.5℃,家长也可以自己处理。&/p&&br&&p&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3MzAzMjQwN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11c3beb27b43cdefed50db70ffc2c4c1%26mpshare%3D1%26scene%3D1%26srcid%3D1027MWeedVBodKX56SEzzmKv%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干货|39.5℃以下宝宝发烧处理方法&/a&&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7d3aebc93fcac95ec7a9b7_b.jpg& data-rawwidth=&396& data-rawheight=&27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6&&&/figure&&br&&br&遇到孩子发热时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br&&p&在给宝宝用手心捂前囟门时,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来操作,男士的热量大,宝宝容易出汗。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6e4da8d13d_b.jpg& data-rawwidth=&395& data-rawheight=&24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5&&&/figure&&br&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br&&p&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p&&br&&p&家长可以一天给孩子喂2~3次,孩子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br&&br&&/p&3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br&&p&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几次小便,让身体的内热随着尿液排出,体温才会下降,上火的症状也才会好转。 &br&&br&&/p&4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发热,则说明体内有内热或炎症,家长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钟后给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发热时,就不要再喝了。&br&&p&同时尽量给孩子多喝水,吃新鲜的水果,饮食要相对清淡,不能吃鱼、虾,只能吃其他肉类及蔬菜。 &br&&br&&/p&5如果孩子白天体温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热,说明孩子发热是身体内寒重及亏虚引起的,这时仍要给孩子喝生姜红糖葱水,最好再配合艾叶水泡脚祛寒,而且可以让孩子喝肉汤和淡淡的鸡汤,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给孩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让孩子多喝水。 &br&6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脚心,把热往下引,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 &p&&br&家长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力,要轻轻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如果孩子烧还不退,可用温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肤擦红、擦热,让孩子的身体自行散热。 &br&&br&如果孩子还是手脚发凉,则说明受寒较重,家长可连续给孩子多喝几次生姜红糖葱水,这样处理后,孩子多半都能降温。 &br&&br&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喝葱姜红糖水加按摩治疗发热时,要先喝葱姜红糖水,然后再按摩。 &br&&br&上面说的是家长可以自行处理的小儿发热,但是有些情况是必须送医院的。&br&&/p&&br&&b&孩子&/b&&b&感冒、发热后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送医院?&/b&&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2d6b6deebf488a05c676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2d6b6deebf488a05c676b_r.jpg&&&/figure&&br&&p&1.高烧39.5℃以上。&/p&&br&2.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现惊厥。 &br&&br&3.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br&&blockquot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3MzAzMjQwN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11c3beb27b43cdefed50db70ffc2c4c1%26mpshare%3D1%26scene%3D1%26srcid%3D1027MWeedVBodKX56SEzzmKv%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干货|39.5℃以下宝宝发烧处理方法&/a&&/blockquote&4.孩子呼吸时有喉喘鸣声。 &br&&br&5.感冒后孩子呼吸加快(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2个月至1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50次,1~4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40次),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br&&br&6.孩子呼吸加快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孩子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br&&br&发烧是人体的国防系统和外来入侵的病原作战的结果,发热越高,说明人体的反抗能力越强,但并不意味着疾病越严重。 &br&&br&&p&三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尚没有发育成熟,抵抗力不强,即使有严重的肺炎,也很少高热。 &/p&&br&常见的高热例子就是幼儿急疹,这个疾病多发于6-9个月的婴儿,体温一般都在39度以上,高烧三天。但孩子的精神一般很好,72小时体温的消退,颜面躯干出现红色皮疹,2-3天皮疹消失痊愈,几乎没有任何后遗症。 &br&&br&同时发热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烧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对人体的破坏。大部分病原微生物最合适的生长温度就是37度,温度升高,病原繁殖能力会明显降低。不要着急把体温减至正常! &br&&br&高热也有其不好的一面,可以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功能紊乱,导致重要器官的损伤。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尤其是5岁以下患儿在发热时易发生惊厥,从而对大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br&&br&&p&故对小儿发热,尤其是高热应及时予以退热处理。&/p&&br&如何使用退热药物&br&&p&1、如果体温低于38.5℃,精力旺盛,精神好,不需要使用退热药物。 &/p&&br&2、如果体温超过38.5℃,热面容、烦躁、精神不好,就需要马上给与退热药物。 &br&&br&3、当体温超过39℃时,容易诱发高热引起的惊厥,必须马上使用退热药物。 &br&&br&&p&4、服用退热药,可以选用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给孩子退热时,可以选择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不但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p&&br&&p&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后6小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当孩子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在5分钟内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 &/p&&blockquot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3MzAzMjQwN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11c3beb27b43cdefed50db70ffc2c4c1%26mpshare%3D1%26scene%3D1%26srcid%3D1027MWeedVBodKX56SEzzmKv%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干货|39.5℃以下宝宝发烧处理方法&/a&&/blockquote&
干货|39.5℃以下宝宝发烧处理方法孩子发热了怎么办?只要孩子发热时精神不是很差,温度没超过39.5℃,家长也可以自己处理。 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
谢邀,想了足足5分钟,才下定决心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维度太多,不好回答。&br&不过幸亏经常指导就业,对这方面的信息还是有一些了解的。&br&&br&===========写了200字的答案删除了,以下为新答案=============&br&&b&首先&/b&,先回答你的问题:&br&&ol&&li&信息安全相关的工作岗位有很多种,你标题中给出的是岗位的分类,具体到每个类别下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展开,但是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基本上就是分为三大类,渗透测试相关(脚本、网络)、协议分析相关(逆向、网络)、底层安全相关(内核、驱动);&br&&/li&&li&信息安全直接相关的岗位与技术、人脉呈正相关,大多数公司的岗位都是虚的,如果你在做具体的职业规划建议你选定一家公司再说。我的建议是,问问自己能做什么,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你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规划是什么(技术-&为人-&演讲-&管理-&营销),这才是根本;&br&&/li&&li&虽然对审计行业了解有限,但是这种心态不赞同,提鞋与否取决于你现在的位置;&br&&/li&&li&随便拿出一家公司的架构,职位越高的就越需要经验,不可替代性就越强,10年经验的老工程师肯定是比不上公司的任意一个岗位的总监的,与其横向比对,不如纵向看;&br&&/li&&li&稳定的定义就是你能持续提供远远高于你工资的价值,因此职业路径上与个人能力方面都要高起低落,你得确定自己到时是否有那个心性驾驭这件事。当然了,你目前的第一件事是首先在一线城市“高起”,而你说的技术支持是什么方向的技术支持我也不知道,不过不管是什么方向,如果你以技术支持为起点的话,感觉想要在一线城市“高起”有点费劲……&br&&/li&&/ol&&br&&b&其次&/b&,说说这里面的几个重点问题:&br&&ol&&li&职业规划如同&b&路线规划&/b&,表面上看是一个从A点到B点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安排合适的交通工具的过程,因此,你的职业规划大方向错了;&/li&&li&如何找到合适的交通工具(也就是你具备的能力),是你此时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岗位、职位上的路线规划。因此,你应该思考如何使得自己在你设定的关键节点到来前,掌握能够进入下一节点的能力,而这个节点也千万不要简单的以岗位、职位来划分;&/li&&li&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二线城市的很多公司本身就不是稳定的,而且你又将地点限制在了佛山,因此以我的经验来看你这个目的如果要达成,真的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li&&/ol&&br&&b&最后&/b&,希望以后问问题能问一个具体的主题,而不是问题集。毕竟大多数答题者还是以一个半娱乐的心态来回答的,太重、太繁复的问题不太适合这里(个人意见)。
谢邀,想了足足5分钟,才下定决心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维度太多,不好回答。 不过幸亏经常指导就业,对这方面的信息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写了200字的答案删除了,以下为新答案============= 首先,先回答你的问题: 信息安全相关的工作岗位有很多…
五年前我就知道这个行业极缺人才&br&这两年变得极缺人&br&——对,不需要你多有才,只要是安全从业人员就抢&br&四年内也不会填补这缺口,未来几年缺口还会更大&br&回过头看看你说的第一句陈述句,我觉得我们两个之中一定有一个错了
五年前我就知道这个行业极缺人才 这两年变得极缺人 ——对,不需要你多有才,只要是安全从业人员就抢 四年内也不会填补这缺口,未来几年缺口还会更大 回过头看看你说的第一句陈述句,我觉得我们两个之中一定有一个错了
&b&以下内容本人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b&&br&&br&绘本经历分享第二辑(适合刚开始学看绘本的一岁宝宝)&br& 小不妈 妈妈天天向上&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739f6ec94a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739f6ec94a_r.jpg&&&/figure&&p&在一周岁左右,宝宝开始呀呀学语,开口叫爸爸妈妈之后,我们对于宝宝阅读绘本的期待更强烈了。比起一岁前玩绘本,啃绘本,这个时期娃娃似乎应该正儿八经地开始阅读绘本了。然而我想告诉各位妈妈,真的不用太着急。每个宝宝的能力发展轨迹差别很大。一周多也正是宝宝开始学习走路的阶段,也许有的宝宝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探索新的世界上;也许有的宝宝的语言发展阶段晚一些,导致他爱上绘本也更晚一些;也许是因为你给他看的绘本或者你的讲述方式不合他的胃口。或许有的宝宝爱上绘本,会在一周八个月,两周岁,甚至更晚。&strong&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准备良好的环境,耐心等待,并把选择权交给宝宝。&/strong&&br&&/p&&br&&p&说说我家宝宝一周岁到一周六个月的绘本经历吧。&/p&&p&因为宝宝爬行训练开始得晚(十一个月才开始),所以一周岁的时候还是肚皮贴地爬行。此时挂图和彩色卡被我用作吸引他爬行的道具之一,但实际上对宝宝没有多少吸引力。宝宝在彩色地垫上爬行的过程中,渐渐对地垫上的各种事物产生了兴趣,不认识的东西就会用手指着让我说。&/p&&br&&p&从&strong&一周一&/strong&开始,宝宝进入疯狂的&strong&指认期&/strong&。每天都会指认几样新的东西,地垫上的、挂图上的,或者是生活中的实物,每样都连续反复让我说十几遍。通过挂图他渐渐能认得圆形、方形、五角星。每次我跟他说圆的,他还会说妈妈,并指一下我的纽扣,意思是妈妈的纽扣也是圆的,后来还懂得指认杯子和盖子也是圆的。他有一些特别喜欢的挂图页,另一些则完全略过。在这一个多月的指认阶段,我几乎没有主动教宝宝什么,都在回答宝宝的问题。他指事物我就说出名称,他不断地指,我就不断地说,快要成复读机了哈哈。我也很少主动“考”宝宝,比如让他找到地垫上的“熊猫”在哪里。只有爸爸偶尔会考考他,发现他对错各半。直到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后某一天,他突然能指着某样东西说出它的名称,我才确信他真的记住了。&/p&&br&&p&宝宝&strong&一周二&/strong&的时候,我曾尝试给他看小熊绘本和噼里啪啦系列,但是他完全没有兴趣。于是我揣摩是不是这种有点故事性的绘本对他还是太难了。于是我给他买了以前的帖子有提到的两套书,《&strong&婴儿视觉启智绘本&/strong&》,《&strong&幼幼成长图画书纸板书&/strong&》,宝宝很喜欢。其中的《快出来快出来》,每次他都会迫不及待翻到下一页,看到小蛇钻出来了,兔子跳出来了,就会咯咯笑。《打开打开》,因为书中好几个盒子和内容物我家都有类似的实物,他每看一页就会去拿对应的实物。《小红小黑》,他每次都会亲亲小雪人,还喜欢指着瓢虫说“爬爬爬,唔(飞起来)”。有一次他亲完小雪人突然回头亲了一下我,这是他唯一的一次主动亲我,我惊喜感动得眼泪快掉下来了,平时要求他亲我他都不答应的。这两套就是宝宝最初的绘本,他就是从这里开始爱上绘本的。&/p&&br&&p&宝宝快要&strong&一周三&/strong&时候,我再给宝宝试着看《&strong&小熊绘本&/strong&》,他终于开始接受了。小熊绘本的内容和宝宝每日的生活非常贴近。最早看的是《睡觉》,“呵~~小熊打了一个哈欠,小熊睡觉了。呵~~小兔子打了一个哈欠,小兔子也睡觉了。……”就是这种简单的重复,却是小宝宝的最爱。那几天睡前都给他讲这个故事,宝宝听完故事,就会急迫的也想上床去睡觉。《收起来》这本是培养宝宝的好习惯,玩具不玩了就收起来。现在他玩完玩具常常能喊着“收起来收起来”,把玩具放回原处。到此为止,宝宝算是开始能接受有点情节的绘本了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2fcbeccbacaf43d884ea4e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1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br&&p&《&strong&是谁嗯嗯在我头上&/strong&》是我孕期时候就囤的一本书。为了让宝宝喜欢和理解,我一边说一边还卖力的表演。“有一天,一只小鼹鼠从地下把头伸出来,开心地迎着阳光说,哇,天气真好!”我趴在地上学着小鼹鼠探出头望着窗外。“就在这个时候,有一条大便从天上掉下来,吧唧,掉在小鼹鼠头上”,我做了一个大便从天上掉下来的手势,然后把手落在宝宝头上。这个吧唧的拟声词是我自己加的,不过宝宝真的很喜欢这个词,每天都会主动拿出这本书就为了让我把手拍在他头上说“吧唧”,大约他觉得这个很好玩吧。呵呵。后来他想起这本书的时候会拿小手拍在我的或者他的头上说吧唧。但这本书后面的部分他却没啥兴趣,这本书他从来没有耐性听超过五页。不过他能理解到动物拉大便的部位以及掉在地上的是大便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742b3c2eec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1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宝宝&strong&一周三&/strong&开始喜欢看《&strong&噼里啪啦系列&/strong&》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有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让我给他念七八遍,这套书超越了其它所有书成为他的无敌最爱。以至于我都有点担心他看书会不会看太多了伤眼睛。他最先爱上的一本是《车来了》。每次去外婆家坐公交车,我也会在对应的场景给宝宝念书中的句子,我想这样或许能够帮助他理解。比如他在公交站等车着急,我就会说“车还没来啊,真想快上车啊”。通过这本书他认识了公交车、等车、车站、司机、方向盘、红绿灯、还有大猩猩哈哈。不过认识什么是次要的,关键是书的语言和图画都很简单,宝宝能理解,还非常有童趣,包括书上的那些翻翻的小机关宝宝也超喜欢。我和宝宝都乐在其中。这一套书中的每一册都有宝宝特别喜欢的部分。真的好处太多了,我都说不过来了。学习自理能力的《我去刷牙》和《我要拉粑粑》,比《小熊绘本》中的《刷牙》和《拉粑粑》内容更丰富也更有趣。《我要拉粑粑》,河马说“快点快点,要拉出来了”让人忍俊不禁。宝宝每次都学着拿纸擦屁股,自己擦完给书里的河马也擦擦。有一段时间他狂热爱刷牙,也狂热喜欢《我去刷牙》,每次晚上刷牙也都看着河马一起刷。《你好》,鳄鱼恶作剧吓唬河马和小猪,宝宝看到这页也会趴在我怀里说怕怕。《洗澡》他最喜欢河马满身泡沫探出头来,“啊!是怪兽”。《草莓点心》中最后一页的草莓蛋糕宝宝会假假的从书上抓起来吃哈哈。这套书中他唯一不喜欢的就是《我喜欢游泳》,可能距离他的生活体验太远了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909bdcda263aa4af5ed_b.jpg& data-rawwidth=&1628& data-rawheight=&10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909bdcda263aa4af5ed_r.jpg&&&/figure&&br&&p&在宝宝喜欢看噼里啪啦系列之后,小熊系列的其它一些册子,离他生活近一些的也渐渐接受例如,包括《大声回答“哎”》,《刷牙》,《洗澡》,《谁哭了》。但是宝宝对这套的热情远不如噼里啪啦。&/p&&p&另外还有一本书,宝宝不常看,但我唱给他念其中的内容。就是《语言启蒙宝盒o宝宝学说话》中的《三字儿歌》,都是非常传统经典的儿歌。晚上给宝宝哄睡的时候常常念其中的儿歌。下雨的时候,宝宝也会想起其中的儿歌,说“滴滴答,下.雨.哦!”,宝宝念得比我可爱多了哈哈。这套书中的《词汇扩展》这册也很好,语言非常流畅,每页都是类似于“小桥,晃晃的小桥,吱吱嘎;小河,清清的小河,哗啦啦。”这种形式,朗朗上口。其它的几册宝宝没啥兴趣。&/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9e1b66c69c1ede3a88d2506ceec0f0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9e1b66c69c1ede3a88d2506ceec0f0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ec510fdc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ec510fdc8_r.jpg&&&/figure&&br&&p&宝宝一周四的时候,终于能够自己独立走路了,渐渐地他更喜欢在房间里跑来跑去捣蛋,看书的热情和时间都减少了许多。我那时候以为宝宝是对原来的书没有新鲜感了。于是又给宝宝搜罗了许多书。不过宝宝再也没有像之前那个阶段投入那么多时间看书了,只是跑来跑去玩的时候突然注意某本书会拿出来让我讲一下,然后就又开始捣蛋了。&/p&&p&《&strong&大卫不可以&/strong&》、《&strong&大卫惹麻烦&/strong&》可以说是继噼里啪啦系列之后宝宝最喜欢的书了。我第一次给他讲,他就能目不转睛的听到最后一页。虽然大卫不可以的内容现在看起来有点违背蒙氏老师说的不要给宝宝太多限制的思想,但宝宝对书中这个调皮捣蛋的大卫哥哥非常有认同感。第一次给宝宝讲大卫惹麻烦,宝宝就理解了这本书的语境。我说“大卫说,我不是故意的”,宝宝马上笑着说“爸爸爸爸!”,因为他每次惹了祸都喜欢赖在爸爸身上哈哈。看到最后一页,妈妈说:“宝贝,来这里。大卫乖,我爱你”的时候,宝宝主动扑在我的身上,也说“爱你爱你!”,我好惊喜好感动,我说,妈妈爱你!当天晚上老公在家时候,宝宝又让我讲这本书,讲完后先是说爱妈妈!然后又跑过去扑在老公肩头说爱爸爸爱爸爸!如此在我和老公之间跑了好几次。这几乎是经典的家庭温馨画面之一了。宝宝现在还是常对我说爱你,常让我给他讲大卫哥哥,会模仿大卫的行为比如敲盆子,也会说大卫哥哥晚安!&/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048d7c77d46c73dbd2e46cb238a7cbe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1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strong&brown bear brownbear, what do you see&/strong&》这是给宝宝买的第一本英文书,出乎意料他非常喜欢,第一次就能整本认真听完。这本书的英文很有韵律感,并且宝宝觉得英文很新鲜很搞笑。比如我说,青蛙,他就会瞪大眼睛看着我等待,然后我说frog,他就会咯咯笑。听了几次后他就就能说brown bear了,再多几次后还会说yellow duck了,我很是惊讶。不过我并没有打算让他真的学英文,只是想让他对英语有个初步了解吧。何况这也是本有趣的符合孩子审美的书。&/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11b0437943cbd8a7bf1620163add5e59_b.jpg& data-rawwidth=&1195& data-rawheight=&8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1b0437943cbd8a7bf1620163add5e59_r.jpg&&&/figure&&br&&p&《&strong&鳄鱼怕怕,牙医怕怕&/strong&》鳄鱼到牙医诊所这回事宝宝应该并不能理解。但书的语言很简单,画面也很简单。鳄鱼怕牙医,牙医怕鳄鱼,然后牙医给鳄鱼修理牙齿,结果鳄鱼因为牙齿痛痛而咬得牙医的手臂痛。这些娃还是能够理解的。他还是挺喜欢这只鳄鱼和这位牙医的呢。这不他睡前也说牙医晚安啦。&/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78fc9db5f07fca3a5c34a56c8cf3095_b.jpg& data-rawwidth=&903&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78fc9db5f07fca3a5c34a56c8cf3095_r.jpg&&&/figure&&br&&p&《&strong&红绿灯眨眼睛&/strong&》相对内容和语言都比较复杂,每一页都有好几个复杂的句子,应该是远远超出了宝宝的理解能力。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宝宝对街上的红绿灯感兴趣。刚开始宝宝没有耐性听我讲完,到后来渐渐地有时能够全部听完。那么多内容,我想他能理解的应该也就是红灯停下,绿灯前进,警察叔叔叫醒红绿灯,以及工人叔叔修理红绿灯吧。不过宝宝对语言的记忆里还是很惊人的。有一天天刚亮宝宝就醒来了,我在床上跟他复述书中的句子:“东边的天空渐渐发白,黎明马上就要来了。”我问他这是哪一本书中的呀?他想了片刻居然说:“红绿灯!”看来即使他听不懂也一样记在心里的呢。不过这本书一般还是建议至少两岁以上再看比较合适。&/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df4afe7c6f9f144bbb110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4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好饿的毛毛虫》讲的是一只毛毛虫吃了好多东西后破茧成蝶的故事。宝宝对这本书很慢热,刚开始时候根本无视这本书,过了几天渐渐能听我讲完。书中毛毛虫每天吃的水果上都有一个个小洞洞。洞洞的设计原本是针对宝宝爱抠洞洞的特点,但是我家宝宝对这些水果上的洞洞毫无兴趣,或许是因为还没有到爱抠洞洞的年纪?每次念到“星期一,它吃了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二,……”宝宝就迫不及待的让我翻到星期六的部分给他讲。似乎他更喜欢毛毛虫变胖后化茧成蝶的那几页,还能双手在身体两侧张开模拟毛毛虫变得又肥又大的样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e66606cdc27e329d6d7c_b.jpg& data-rawwidth=&929&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e66606cdc27e329d6d7c_r.jpg&&&/figure&&br&&p&《抱抱》内容不错,就是画面凌乱了点,我家看到封面就会说那个小猩猩在吃奶奶,哈哈。还算喜欢。&br&&/p&&br&&p&宝宝最近还开始喜欢《小熊绘本》中的《我会穿短裤了》《尿床了》。嗯,他最近每次拉大便都能边拉边喊,拉便便拉便便。也懂得拿着纸尿裤说换大便。还想学者抬起一只脚自己穿短裤了。&strong&看来喜欢哪些书,能理解哪些书,跟宝宝自身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宝宝没有相关的生理基础,或没有相关的经历,就不太可能理解和喜欢一本书。&/strong&&/p&&p&-----------------------------&/p&&p&&strong&我觉得不错但宝宝目前还不太能理解的几本书&/strong&,留着以后再给他看:&/p&&p&《小黑鱼》《自己的颜色》。这两本画面很简洁,是大师级作家李欧o李奥尼的。&/p&&p&《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每一页文字很多。估计要三岁以上才能懂。&/p&&p&《和英童书──十二生肖的故事》、《汉声数学图画书全套41册》,是三岁以上甚至五六岁的读物。&/p&&p&《小喇叭60年精品故事集》这套真的超值,还有原声CD呢。&/p&&p&-----------------------------&/p&&p&&strong&再说几本鸡肋绘本。&/strong&&/p&&p&真果果的《动作游戏》其实是给家长参考的,都是传统的动手动脑的朴素游戏,挺不错。但是我认为借阅即可,不用长期收藏。&/p&&p&《叽里咕噜亲子互动绘本》,其中《远方的祝福》《找到没有?还没有》等,部分情节设计有点牵强,我都没看明白。这本书的语言也不流畅,或许是翻译的问题?另外这套也号称是翻翻书,但比起噼里啪啦的设计真的差太远了。&/p&&p&《0-4岁幼儿认知小百科》。质量是很好的,非常精致中英双语的厚纸板书。类似于字典,不是绘本。只是娃没啥兴趣。&/p&&p&《汽车嘟嘟系列》,这套和《全景式图画书 开车出发系列》内容有些同质,但画的明显粗糙的多了,情节设计和语言也逊色。&/p&&p&《脸,各种各样的脸》这里面的脸画得好抽象,而且我觉得画得不像所描述的那种情绪,反正娃不爱。&/p&&p&《睡觉去,小怪物》内容还行,翻译得不够好。娃有点兴趣。&/p&&p&《别让鸽子开巴士》《月亮的味道》《晚安,月亮》《母鸡萝丝去散步》《亲爱的动物园》《哇!》《蹦!》,这些书是不错的,只是不对宝宝的胃口。&/p&&p&-----------------------------&/p&&p&&strong&想给差评的书:&/strong&&/p&&p&《我好害怕(我的感觉系列)》虽然是畅销书,但内容实在不咋地。&/p&&p&《婴儿画报典藏本o小小口袋书》。原因之一是书中没有趣味的故事情节,只是按照各种常见生活情景进行流水账式的说教,并且强行对齐句式和押韵。原因之二是绘画也很差。原因之三是书实在太小了,一点也不吸引宝宝。原因之四是性价比好低,一套小书200元。&/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266d7848deea44cc8d20e00a552aab5_b.jpg& data-rawwidth=&1632& data-rawheight=&7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266d7848deea44cc8d20e00a552aab5_r.jpg&&&/figure&&br&&p&———————————————————————————————————————————&/p&绘本经历分享第三辑(最真实的原创绘本经历,纯干货)&br& 小不妈 妈妈天天向上&br&&br&&p&真的好羡慕现在的宝宝有那么多好看的书,我家宝宝一周八个月,就已经看了那么多书,光是他喜欢的堆起来就超过了半米。上面是他爱看的书的不完全合影。&/p&&p&-------------------------------------&/p&&p&下面是我家宝宝一周六到一周八阶段的绘本经历。&/p&&p&最近我家宝宝最爱的书,就是贴纸书了。贴纸书其实更应该归类为玩具,因为基本都是宝宝自己在抠贴纸玩,而不是大人讲给他听。贴纸书很适合锻炼精细动作。刚开始宝宝都要我掀起一个小角他才能把贴纸揭下来,而且常常会粘在手上,无法顺利贴到纸上。后来他就尝试着自己抠,但撕下来的时候常常会弄破,再后来撕破的概率略有降低。他也很喜欢反复贴。买了三套贴纸书,宝宝最爱米菲系列。米菲系列贴纸书的优点是内容很贴合小宝宝。无论是主角米菲,还是里面的贴纸内容,如鸡宝宝、水滴、五角星等都很受娃的喜爱。还有一个优点是贴纸小,数量多(因为如果是大张的贴纸,完整撕下来需要技巧,宝宝很容易把贴纸撕破;贴纸数量多更耐用)。缺点是贴纸重新撕下来比较难,书页不结实容易被宝宝弄烂。米菲系列我买了两套,1-2岁的质量更好。2-4岁的每张贴纸更大,贴纸本身的质量明显不如前者,上色不均匀而且背面的胶有点粘手,裁切也不好容易破。另外还有一套《幼儿启蒙知识库认知贴纸书》,这套的优点是书页很结实不易烂,书页光面的容易反复贴;缺点是贴纸个头比较大,宝宝撕的时候容易弄破。因为我家宝宝有点完美主义,弄破的贴纸他一般会嫌弃不用,重新贴回原处。&/p&&p&给娃选绘本真是一个费钱费精神的活,不过我最近发现了一些取巧的办法。第一,可以去少年儿童图书馆借书,我们这里的图书馆有个绘本区。但是绘本区比较乱,索书号基本无效,只能现场挑选。图书馆借书的最大的魅力是总能够发现一些热销书单之外的好书。第二,可以去当当和亚马逊买书,如果不满意或者宝宝不喜欢,就退书。特别是亚马逊有一个月的退货期,时间比较充裕。第三,可以按照系列来选书,比如“麦克米伦世纪”“凯迪克大奖”“爱心树绘本馆”“蒲蒲兰绘本”“启发精选”“信宜”等,也可以按照出名的作者选,如五味太郎等。有了范围,再在这些书中慢慢挑选。第四,很多书都是成套卖的,但可能娃会喜欢的只有其中两三本,其它的浪费了,不如单本买。第五,把书放在宝宝自己能够拿到的地方,娃自主选择什么时候看,看哪本,我们只要负责把书讲得精彩,讲得他能理解。如果一本书娃不喜爱,就绝不强迫他看。一段时间内放五六本他喜爱的书在书架上就好了,太多了宝宝也会挑花眼。&/p&&p&先说说最近我家宝宝最爱的一些绘本吧。列了个清单,才发现真的好多呀。慢慢道来。&/p&&br&&p&《开车出发系列》(其中他最爱:下雨天去郊游、快跑云梯消防车、坐电车出发、坐巴士出去玩)。这套书的语言都很简明,画面超美。《下雨天去郊游》,最神奇的是随着巴士的前进,书页一页页翻过,在右上角逐渐呈现出一道彩虹,雨也停了。第一页的小朋友们撑着雨伞排队上巴士就把娃吸引住了,因为他很喜欢撑雨伞。接着娃就会迫不及待的等我讲到雨停了天上出现彩虹的那一页,还会假装从书上捡起葡萄放在嘴里吃哈哈。《快跑云梯消防车》,消防车要去哪里呢,那是着火了吗?不是,是烟,是白云。最后到现场,居然是一只小猫爬上高高的大树下不来了。娃总是迫不及待要翻到救小猫那一页。调皮的他很喜欢爬高高,对叔叔用梯子爬上树这件事很感兴趣,还很爱猫咪,学抱猫咪的动作。《坐电车出发》娃最爱那一次次穿过隧道,明暗变化的过程,喜欢我说“穿过隧道,轰!”。《坐巴士出去玩》爸爸总是不下车,到底要去哪里呢?最后出现了惊艳的圣诞树。有自然,有风景,有温情,有小宝宝能够理解的简单的喜悦,这就是这套书的魅力。《来信了》宝宝最喜欢我打开最后的页念“春~天~来~了~!”他也会好欣喜!这套还有《开车去兜风》《坐电车去旅行》《来信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12d6fbc68dfffc83355dabd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2d6fbc68dfffc83355dabd_r.jpg&&&/figure&&br&&p&《幼幼成长图画书纸板书 第二辑》(其中最爱:我来给你撑伞吧、来了来了、小蚂蚁怕烫)。&/p&&p&《我来给你撑伞吧》,娃很感兴趣撑伞,也有喜爱的玩具小熊。这本书里雨点打在小动物身上的拟声词非常生动有趣,为小动物撑伞好有爱,最后熊居然把撑伞的宝宝抱起来了,真是惊喜啊。《来了来了》几朵盛开的菊花吸引了蝴蝶、蜜蜂。《小蚂蚁怕烫》,好奇的小蚂蚁很引起娃的共鸣,还可以教宝宝一点安全知识呢。这几本语言都是简单的重复,却不单调,很有趣,真的很棒。这套还有《洗澡》《蹦蹦跳跳动物操》,不如其它几本精彩。&/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caa27fc2d005d105b2063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4850bddeeacadaafc82f0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阿立会穿裤子了》主角是努力学会自理穿裤子的小男孩,宽容的妈妈,还有先嘲笑他后来羡慕他的小动物们。宝宝看了这本书就喜欢学一只脚抬起来穿裤子,有一次因为太投入,连续抬了好几次脚,结果没站稳摔倒了哈哈。&/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3fa7c1c5d2ced685e20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3fa7c1c5d2ced685e20_r.jpg&&&/figure&&br&&p&《嗡嗡嗡》,五味太郎的绘本。其实五味太郎的绘本娃并不都喜欢,给他看过好几本,目前喜欢的只有这本和《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本书的主角是一只蚊子,整本书除了嗡嗡嗡没有其它文字。我自己在讲这本书的时候给娃做了一些说明。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具体大家自己去看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ea6c6d1c216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ea6c6d1c216b_r.jpg&&&/figure&&p&《排队咯》,汽车排队咯,衣服排队咯,蜡笔排队咯。就是这么简单,所以小宝宝能够完全理解,并且能够应用到生活中。宝宝有时会摆好一些东西说排队咯,最常做的就是蜡笔排队咯。宝宝昨天还想起这本书,让我拿出来呢,我只好跟他说《排队咯》去图书馆了。话说宝宝常惦记他喜爱的,但已经还回图书馆的书,我都觉得有点愧疚,是不是应该买一本一直放在家里呢。&/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aa0e3379c9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1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幼幼成长图画书 和歌山静子植物成长系列》。包括《咚嘟咕咚》《向日葵》。这两本宝宝都很喜欢。《咚嘟咕咚》是一系列在泥土里生长的根茎植物,《向日葵》是一个小种子长大、开花、结籽的过程。书中最多的是拟声词,加上一点简单的文字说明。“咚嘟咕咚”,有时是小种子喝水的咕嘟声,有时是叶子萌发的声音,有时是开出大花朵的震撼,有时候是泥土里的根茎蓬勃地生长的声音……把生命成长的过程,把自然的力量表现得绘声绘色,还能给小宝宝乐趣,真的很难得。&/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2b49e0048fd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7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9fdcb0ada820c38d85b3f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7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16c6bf874d429ef83bd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7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皮特猫系列》一共有六本。皮特猫是超级乐天派,不管怎样,高兴就好。目前小宝宝能理解的是《我的无敌大纽扣》《我爱我的脏鞋子》。《我的无敌大纽扣》,宝宝最爱其中的数字,特别是对0非常感兴趣。《我爱我的脏鞋子》宝宝最爱湿鞋子踩在地上呱唧呱唧。这套书中文翻译的非常流畅,一点都没有美式中文的毛病。这套书的译者也翻译了《14只老鼠系列》等书籍,语言也很优美流畅,但比较难暂时还不适合我家宝宝。这套书也可以当作英文绘本来看,由于英文原版比较贵,不如买中文版,家长给娃念英文好了(这套书有配一个小本子,上面有英文原文)。&/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088dcb120753bbe4b42f1ee6efc797e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088dcb120753bbe4b42f1ee6efc797e_r.jpg&&&/figure&&br&&p&《五只小猴子系列》我是买的英文精装珍藏版,才40多元,最后还有两大页贴纸,真的很超值。宝宝最喜欢的故事是《jumping on a bed》《sitting in the tree》《with nothing to do》。其实我很想给他念全英文,但是这样他听不明白,就不想听我说。所以我多是全用中文,偶尔用英文讲。目前只有jumping on the bed这篇念英文他还算愿意听,而且基本能理解了。最有趣的是,问宝宝:“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是什么样的?”他就会站着上下抖身子,模样好逗。给宝宝买过好几本英文绘本,目前他能接受的只有棕色的熊和五只小猴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25d599cedcc0ae3f887130_b.jp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8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25d599cedcc0ae3f887130_r.jpg&&&/figure&&br&&p&《小蓝和小黄》这本是从图书馆借的,原本以为娃不会感兴趣,没想到他很喜欢。每次念到小蓝小黄抱在一起,他就会指着小绿说“变绿了!”。色彩混合的原理小宝宝目前还不会懂,但不影响他从书中获得乐趣。&/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00f3b6ccecbf2e1d6cc12d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2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00f3b6ccecbf2e1d6cc12d_r.jpg&&&/figure&&br&&p&《蜡笔小黑》主角是一盒蜡笔和铅笔哥哥。语言也翻译得很流畅。宝宝最近爱玩蜡笔,端午节还看到了焰火,于是对这套书就有了理解的基础。他最爱看焰火绽放的那一页,看着就会咯咯笑,是不是回忆起端午看焰火的经历了呢?&/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a8e1b2c5b50d50bb15ca13bfec2b0e2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a8e1b2c5b50d50bb15ca13bfec2b0e2_r.jpg&&&/figure&&br&&p&《小象散步》这本不出名,也是图书馆的惊喜。就是小象路上遇到的动物,都坐在小象背上一起去散步,最后小象背不动了,大家一起掉进了池塘,还是很开心。我家宝宝每次都直接翻到动物们叠在一起快要摔倒的那一页,他喜欢看动物们一起扑通扑通跌进水里,每次都会让我讲好几遍。这本书是儿童之友系列,图书馆借到的,同系列的还有《小真的长头发》《三只小猪》等。&/p&&br&&p&《蛋宝宝》各种蛋里面的宝宝快出来!这本很简单却不失变化的趣味。一岁以上的宝宝就可以看了。其实在图书馆里也看到很多类似的简单绘本,以两页为一个单元,每两页的内容都有所不同,专门针对一岁多的刚开始看绘本的宝宝设计。但是要做到简单却有趣也不容易。蛋宝宝、和上面提到的《嗡嗡嗡》,《排队咯》,《我来给你撑伞吧》,以前提到的《小熊系列》,《幼幼成长图画书第一辑》等就是这类书中的杰出代表。另外还有《条纹,条纹,发现啦》、《背背》也还行。&/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5c37ba5c793dcc8ac47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e52cde42dd57e8d2f0f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1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你醒了吗》这本也是在图书馆里不期而遇的书。意外的精彩。书中图画不多表情却很生动可爱,是妈妈和一个半夜不睡觉的小孩在床上的对话,“妈妈!嗯?你醒了吗?没有啊。为什么还没醒啊?因为我睡着啦。为什么你睡着啦?因为现在是晚上啊。为什么现在是晚上啊?因为太阳还没升起来啊。为什么太阳还没升起来呀?因为星星还在天上啊。哦。……”非常贴近生活的对话。其实这本书照着书念的时候不多,更多的是晚上娃在床上还贪玩不想入睡的时候,我背给他听。他很喜欢这些对话,我说的时候,他会暂时躺着听一会儿,而不是翻滚或者下床在黑暗中玩。我说:“为什么不能去买牛奶呀?”他就会抢着说:“街边的小店铺还没有开门!”。宝宝还对书中把妈妈眼睛抠开吵醒的动作很感兴趣,会坏笑着说:“把妈妈眼睛抠开哦!”。这本书还回图书馆后,娃总惦记着,我就索性买了一把本,他看到时候很开心。&/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e4980edbf89bfa6cd59ac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e4980edbf89bfa6cd59a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88d5ccf1ec4badacde04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4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88d5ccf1ec4badacde0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aa997ba77d445f21658f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aa997ba77d445f21658f_r.jpg&&&/figure&&br&&p&《晚安,大猩猩》宝宝很早就喜欢在睡前和各种东西说晚安,喜欢大猩猩捶胸,喜欢做“嘘”的动作,喜欢关闭台灯后的黑暗,喜欢玩钥匙开锁,喜欢手电筒,这本书中的那么多要素都是宝宝的兴趣点,难怪他会喜欢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象棋术语小飞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