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举办了几次冬奥会2022 冬奥会为什么不选择在东北举办

中国 2022 冬奥会为什么不选择在东北举办? - 知乎941被浏览503869分享邀请回答373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为什么是北京联合张家口来申请冬奥会,而不是沈阳、长春、哈尔滨之类的东北城市? - 知乎1被浏览143分享邀请回答暂时还没有回答,开始写第一个回答写回答中国 2022 冬奥会为什么不选择在东北举办? - 知乎941被浏览503869分享邀请回答1155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体育总局局长接受凤凰专访:“冬奥蓝”将长期持续
问答神州&问答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上集) 第一部分:为什么是北京? 2015年的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的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了2022年第24届冬季奥利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而北京也创造了历史,成为了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2015年的10月10日的上午,2022年冬奥会申办工作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而这也意味着北京冬奥组委会进入了抓紧成立的阶段。 前不久,我来到了北京,就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及中国冰雪运动未来发展等问题,与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进行了一次相约问答。 随访: 刘鹏:欢迎,欢迎再到体育总局来做客。 吴小莉:而且每次来都是有大好事的时候。 刘鹏:感谢对体育事业的帮助支持,也感谢对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支持。 专访: 吴小莉:08年的奥运会,您是来承办下来的。这一次是您从头到尾去申办的,其实心情很不一样。您当时也说过,&这次的经验是毕生难忘&,最难忘的是什么? 刘鹏:这难忘的事儿还真多。我想想,说几件吧。就是关于民众的支持率。在申办当中呢,我们不是调查过一次嘛,全国民众支持率90%。那么国际奥委会呢,觉得还不够。他们委托第三方,又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是支持率92%。 刘鹏:比我们自己调查的还高,当时我们感到非常振奋,也感到很惊讶。 吴小莉:我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支持率有多少? 刘鹏:申办奥运会的时候,那时候支持率97%,比现在还高。因为夏季奥运会嘛,那是我们第一次申办。 吴小莉:百年的梦想。 刘鹏:那叫百年梦想。那么这一次,我们是第二次申办了。92%(支持率)在全世界是个奇高的数字了。再比方说吧,在申办过程当中,不少国际友人跟我们说,希望中国成功,冬奥会应该交给中国来办。因为中国来办的话,那是零风险。听了这个话。 吴小莉:就是我们过去的办会的记录。 刘鹏:我觉得是几个方面,那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还有我们中国人的诚信可靠,忠实于自己的承诺,这已经在国际上,树立了很好的形象了。 吴小莉:当时我们怎么动念,要去申办2022的? 刘鹏: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这应该是相互促进,共同进行的。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社会进步已取得了相当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吴小莉:所以我们觉得时候到了。 刘鹏:时候到了,不然为什么有那么高的支持率? 解说:迄今为止,冬奥会举办过22届,但举办国只有10个。除了日本以外,这些国家都在欧洲和北美。因为与夏季奥运会相比,冬奥会对于自然条件有着更为强烈的依赖性,而且对于诸多非自然条件,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在冬奥的历史上,只有两个亚洲城市,坚持到申办最后阶段的情况,也是前所未有的,2022冬奥举办权在北京与阿拉木图之间的竞争,其实也是势均力敌。 吴小莉:最终出来的结果,也是只差四票。 刘鹏:对。 吴小莉:既然说竞争,我们就来看具体的方案。阿拉木图提的方案,据说是在奥运冬奥史上,是最紧凑的。三个奥运村和场馆,只有四十公里。而且它80%的这个冰雪的场地,是已经现成的。那中国的方案,又有什么样的亮点? 刘鹏:我们有一个重大的亮点,我们的申办的。三个理念,第一,以运动员为中心;第二,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俭办赛。我们所使用的场馆,北京赛区,只新建一个场馆。别的场馆,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也就是说,是上一个奥运会的遗产,今天依然发挥作用。 吴小莉:改造容易吗? 刘鹏:基本上没有什么改造。我们那些场馆啊,当年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设计了冰面。现在只需要启动就行了,把它启动起来,那就可以滑冰;把它盖上,就可以打篮球、打排球。所以叫冬夏两用。 这是体现了什么呢?体现了国际奥委会刚刚开始实施的,叫做《奥林匹克2020议程》。 这就是我们的亮点。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亮点了。什么亮点呢?我们呢,有北京奥运会,所锻炼出来的,那支办赛的队伍,和比较丰富的办赛的经验。 比方说吧,要办这么大的运动会,要来那么多运动员、官员。可是来的游客更多,对北京来说,对我们来说,不需要新建任何设施。现有的宾馆,完全够用了。所以,这些都是我们的亮点。 第二部分:节俭办赛 解说:近年来,奥运会高昂的承办费用吓退了不少潜在的申办者。根据外国媒体的报道,包括改善城市发展,以及各类场馆的建设在内,索契冬奥会的总投入高达510亿,这让很多有心申办的城市,望而却步。 而在2014年的12月,国际奥委会通过了奥运会改革方案《2020议程》,为奥运会开启了改革之门。改革措施的核心内容便是降低奥运会的申办和运行成本、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信力和注重人文关怀等,而这与北京申办2022的冬奥会的三大理念高度契合,因此,北京冬奥会也被看做是诠释&奥林匹克改革议程&,一次最好的机会。 吴小莉:不过在投票前,也有法国的广播电台的记者,就曾经这样说。他提到北京是没有一座现成的、露天的,可以供从事于高水平的,冰雪运动的场地。而且必须要到延庆和张家口,去建设运动场。而张家口和延庆的比赛场所,很大部分需要人工造雪。我们当时选定了张家口和延庆的原因是什么?它们的这个冰雪条件,是不是确实是很好的? 刘鹏:我们是三个赛区,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三个赛区有它的优点,就是说使冰雪运动能够在三个地方,都得到牵头带领的作用。 那么雪上项目在张家口,已经搞了多年了,已经有很丰富的经验了。而且还有很旺的人气了, 那么延庆啊,主要是高山滑雪。因为高山滑雪有些特殊的技术要求。比方说,垂直落差要达到八百米以上。坡度是要求二十六度,平均坡度。同时有一段的坡度,还要达到三十七度以上。那么这些要求都达到。同时,你刚才说关于人工造雪的问题,所有的雪场,它们日常的经营所必须的。也是冬奥会比赛,所必须的。 吴小莉:原因是? 刘鹏:雪的厚度,还有雪道,需要覆盖雪的宽度等等。完全靠自然降雪,是不够的,每个国家都一样。凡举办过冬奥会的国家,都需要人工造雪。我们也进行了精确的统计。像张家口的雪场已经运行几十年了。它运行高峰,人工造雪所需的用水,不超过当地1%。 刘鹏:对,这个数据,全世界都记住了。 吴小莉:也就说它在高峰期的这个用水造雪的这个量,到了我们比赛的时候,不会超过这个峰值。 刘鹏:高峰期的用水量,比赛的时候只会少不会多。为什么呢?我说的高峰期,是指的什么,群众滑雪。群众滑雪,您到张家口和北京的滑雪场看看。几乎人满为患。人一多,那么雪就需要多,因此用水量就要大。那么比赛的时候,人很少。专业运动员,用水量会更少,而不是更多。 吴小莉:凤凰新闻客户端的网友问,他说北京有多少雪呀,还冬奥会呢。为什么不是东三省呢?北京的体育场还少吗?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鹏:因为要举办冬奥会,雪多固然是一个条件,但是还有别的一些条件。我们中国这么大,冰雪运动不能只在山海关之外啊。我们不是叫&北冰南展西扩&嘛,因此要让冰雪运动,在中国更大的土地上面普及。比方说明年二月份,全国冬季运动会,就不是在东北,在新疆。为什么?这也是&& 吴小莉:西扩。 刘鹏:西扩。何况这些年啊,包括北京在内,还有南方很多省份啊,建了很多高山滑雪场。也建了不少的室内的滑雪馆和滑雪场。冬季群众体育运动,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吴小莉:您刚才解释了,为什么没有在东北,去申办这次的冬奥会。不过也有人提到说,我们选择了北京和张家口和延庆,有很大的一个原因,也是包括了京津冀这个战略规划。是不是有这样的考虑? 刘鹏:有,有这样考虑。因为这是一个体育赛事,大家已经从北京奥运会的经验当中,看到了这个体育赛事,带动经济发展,带动社会进步的,那个动能是很大的。 吴小莉: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都包括在内。 刘鹏:是啊,都包括在内,很大的。 解说:在节俭办奥运的背景下,北京申办冬奥会的财政预算中,有两个数字特别引人注意,一个是赛事编制预算,约为15.6亿美元,另一个是包括竞赛场馆与非竞赛场馆在内的场馆建设预算,约为15.1亿美元,而国际奥委会对此给出了8个字的评价:科学、合理、务实和可信。 刘鹏:冬奥会我们的预算,之所以低,不是刻意去降低,就是实事求是的计算。因为我们利用了大量的,北京奥运会的遗产。 这就省了很大的,很大的一笔钱。此外呢,我们还动员社会力量,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当奥运会结束之后,这个地方就成为居民小区了。这个投资自然就,自然就收回来了。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吧。 吴小莉:那我们也很好奇的,因为在北京要建立唯一一个新建的场馆,应该是不是就是国家速滑馆? 刘鹏:对,北京赛区建设的就是一个,叫北京速度滑冰馆。这个馆早就规划了,因为北京没有速度滑冰馆。北京现在的滑冰馆,不能用于速度滑冰。只能用于短道速滑和冰壶,以及花样滑冰。 吴小莉:也就是说,我们申不申办成功,本来就在规划之列,只是它加速了。 刘鹏:对,加速了。而且地方都预留了,不需要征地,不需要拆迁,早就预留了。但是申办成功,加速了它的进程。 吴小莉:索契冬奥会,我不知道您有没有到现场去?有人说这是史上规模,或者是说经费最大的一次冬奥会。但是媒体有报道它的资料,它最后还有盈余和盈利。那我不知道,对于我们冬奥会来说,我们未来是不是包括了社会资本的进入,包括了招商?也希望它能够盈余和盈利,至少不要超预算。 刘鹏:我们现在也测算了,冬奥会也会有盈余。它这个为什么会有盈余呢,这个算帐啊,得要科学的算。 刘鹏:比方说,我们的高铁,那个高铁本来国家已经规划了,而且已经修好一段了。就是北京到内蒙古呼和浩特的高铁。在内蒙古段,那已经早就开工了。那北京这段现在也开工了。 不搞冬奥会,这条铁路同样要修。所以这个资金计算,你不能都去贴标签,都贴上奥运会的标签,那不行。什么跟奥运会是直接相关的,国际奥委会有一套非常细致的计算方法。按照这样一个计算方法,是会盈利的。 第三部分:奥运遗产 解说:根据北京2022冬奥会的规划,承办比赛的12个场馆中,有11个将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同时吸取北京夏季奥运会的经验,采用以租代购的形式,将购买器材的成本降低30%,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仓储、资本储值成本。 而刘鹏在采访当中告诉我说,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不仅仅为2022年的冬奥会提供了比赛场馆、办赛经验等奥运遗产,更为重要的是,使得全民健身这一个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刘鹏:在体育运动当中,去寻求健康之道,这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最近有几个例子,让我也很感慨。一个例子是,北京刚刚成功的举办了田径世界锦标赛,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啊。大家都感到欣赏高水平的体育比赛,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文化享受。但也不仅仅是欣赏,还要参与。 大家也都知道,前几天刚刚进行的,北京马拉松比赛已经进行35年了,但是今年进行了重大改革。马拉松改为&全马&,就是全程马拉松。额定人数三万人,报名人数突破了六万。 吴小莉:也就是说&全马&这么高难度的运动,人数都还是超标的去报名。 刘鹏:都超标。那说明什么呢?说明老百姓的健康水准提高了。思想意识提高是前提,也感到要加入健身行列。这是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所以我说,这个思想观念上的进步,这也是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一个,重要的遗产。我相信,我们筹办冬奥会还有六年多时间,这六年多时间,我们会花很大的精力,来组织各种各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活动和冰雪比赛,大家的冰雪运动热情会越来越高。我相信到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时候,观众依然会很火爆;同时呢,观众和运动员的互动,也会非常热烈。 解说:国际上对于冰雪强国的定义,并不是以冬奥会金牌数为度量衡,而是以冰雪运动人口为标志。借助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到冰雪运动当中,这也是国际奥委会对于北京办会,最为赞赏的地方。 刘鹏:在过去,在我们中国,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但是现在这些年,情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了。比方说吧,明年二月份,就将在新疆举行全国冬季运动会。四年一届的全国冬季运动会,是第一次走出东北,这就是一个进步。再比方说,北京现在的专业雪场、冰场,就有十七个。经常参加冰雪运动的青少年,有一百多万。北京市还有一百来支,青少年的冰球队。还有一个数据,就是二十年前啊,全中国的滑雪场,不到十个。那么现在呢,有五百多个滑雪场。自从提出申办冬奥以来啊,张家口去年啊,滑雪的人数,比前一年提高了20%。所以冰雪运动,是越来越深入人心吧,是越来越普及。 那么三亿人怎么理解呢?既是有上冰雪参与活动,参与比赛的人。也有为活动和比赛,进行服务和管理的人。也有进行教练,进行培训工作的人,还有参与与冰雪运动有关的产业,也就是冬季体育产业的,那些器材设施的制造、销售、供应。那么些人。可以说还包括,带着孩子上冰雪的那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所以三亿人的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吴小莉:那您觉得,2022年的冬奥会举办之后,我们可以留下什么遗产? 刘鹏:第一条,留下了一批场馆。这是供给群众,进行冬季体育锻炼,以及开展其他活动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第二笔遗产,思想观念。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因为你看看啊,凡是冰雪运动啊,比较普及和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国家。那么我们通过举办冬奥会,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那么参与冬季运动的人,是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的人,把冬天参加冬季运动,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还会留下一个遗产,那就是给经济发展留下遗产。冬奥会我们筹备六年多之后,冬季体育产业,必然有一个很大的发展。而且这个发展,不会因为冬奥会结束就终止。冬奥会结束之后,它会更加火爆。因为参与的人,也许那个时候,可不止三亿人了。那个产业链也许更长了,产业市场更大了。而且这将成为这个,我们的产业结构当中的,一个新的产业集群。 吴小莉:在索契冬奥会结束之后呢,美国彭博社网站,就写了一篇这样的文章,还是相当犀利的说。它说&再见,索契残雪&,然后&你好,北京雾霾&。就像您说的,冬奥会还有六年多的时间,中国在治霾方面,是不是有可能不只是短暂的APEC蓝,也借由冬奥会要举办,到了冬奥会那一天,成为真正的冬奥蓝。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遗产,留给冬奥会。刘鹏:这既是一个愿景,也是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和愿景,肯定会实现。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战略当中,已经包含着大气和环境的保护。我们既然能够实现APEC蓝,能够实现阅兵蓝。到2022年,肯定会实现,冬奥会蓝。而且这个冬奥会蓝是什么蓝?是长期的,是持续的,而绝不会是短暂的。因为这个大气和环境的保护、治理,这也是一个国家在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大家都相信,能够做到这一条的没有问题。
[责任编辑:liyaoquan]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2022不仅是7年之约
&&&&来源:&&&&
原标题:2022不仅是7年之约
  鸟巢单板赛令人眼花缭乱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巴赫宣布北京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崇礼雪场已经做好迎宾准备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年终体察冬奥篇
  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北京这座城市发生了太多体育大事,其中一件事不仅带给人们片刻的兴奋与欢娱,更深远的影响在未来7年,甚至是7年之后的漫长时间。说到这儿,想必您已经猜到了,没错儿,就是北京获得了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
  日,第128届国际奥委会全会,44票比40票,北京有惊无险地击败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获得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北京将成为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而且是在14年之间,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这是安全的选择,也是历史性的选择,我们坚信中国北京一定会兑现承诺!”
  北京申冬奥代表团在陈述中表示,作为负责任的国家,中国言必行,行必果,会兑现所有的承诺。在众多承诺当中,到2022年实现3亿人上冰雪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承诺之一。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当时说:“目前有100多万青少年经常参加到冰雪运动中来,可以说近20年来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迅速。20年前中国的雪场不足10个,现在达到500多个,去年仅仅在张家口就增加了20%的滑雪人口。”
  作为未来冬奥会的举办城市,北京应该也已经走在了前面。
  第二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已于上周启动,并将进行至2016年2月底。目前全市22个滑雪场已全部开门营业,室内外滑冰场增加到40个,供群众参与冰雪活动、健身休闲的嬉雪场地增加到16个。此外,在延庆、丰台、平谷、房山、亦庄5处试点建设简易冰场。另外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学才表示,百万青年上冰雪活动要在全市130万大中小学生中达到100%覆盖;到2022年,北京市冰雪体育产业总额达到400亿;每个区要建一个冰面不少于1800平方米的滑冰场;北京要拥有36座室内冰场和50片室外冰场。
  北京申冬奥代表团成员魏纪中此前曾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如果申办夏季奥运会满足的是显性需求,申办冬奥会则是顺应了老百姓的潜在需求,或者说是享受性需求,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冰雪运动中来,是先有需求,再有申办。”
  2022年冬奥会的规划中,位于张家口的崇礼将承担大部分的雪上项目赛事,另一部分雪上项目在延庆举行。近些年来,除了京郊传统的南山、军都山等滑雪场,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开始前往崇礼滑雪,冬季到崇礼去看雪已经成为了北京市民当季体育休闲生活的一种常态。今年11月滑雪季开启,据崇礼县统计,四大雪场首月累计接待游客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0%,其中绝大部分游客来自北京。
  2022年冬奥会所有冰上项目被设置在北京市区。冰上运动在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呈现出一种参与者低龄化和参与方式多样化的态势。以北京市的青少年冰球为例,虽然起步晚于东北,但是目前的参与人数和竞技水平已经实现了反超。首名参加NHL选秀并被选中的中国球员宋安东便是一个北京男孩儿,他和他的伙伴们已经成为了中国男子冰球的生力军。
  冬奥会的到来,其影响力并不局限于体育范围之内,比如当下最为人们关注的大气污染治理问题。
  2022年冬奥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环保部副部长翟青今年7月曾在吉隆坡表示,北京2022年PM2.5年平均浓度预计要比2012年下降45%。他说:“北京已经淘汰了100多万辆高污染的黄标车,并且已经削减碳排放量700万吨,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北京PM2.5年平均浓度已经比2012年下降了超过20%。在2017年之后,还将继续制定相关计划,目标在2022年实现北京PM2.5年平均浓度预计比2012年下降45%,这是(赛时)保证空气质量的一个基础值。”
  此刻,不妨再将时间往前推4个月,有一句话理应被所有人记住。在今年3月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来京考察期间,现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当时担任北京冬奥申委主席,他郑重表示:“我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APEC蓝会永驻,奥林匹克蓝也会到来。”
(责编:胡雪蓉、杨磊)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体坛酷图|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冬奥会举办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