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世界技能大赛赛在上海哪个区举办?

上海获得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举办权
上海获得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举办权
继续向左滑动 进入下一图集
[责任编辑:凤凰号
[责任编辑:凤凰号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在上海市开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页&>&发展改革工作&>&就业与收入&>&近期要闻
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在上海市开幕
  6月6日,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在上海开幕,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35个国家和地区的227名选手将在未来两天内参加21个项目的比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宣布大赛开幕,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致开幕辞。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上海市市长应勇、人社部副部长汤涛、江苏省常务副省长黄莉新、国际劳工组织中国蒙古局局长德梅尔出席开幕式。  尹蔚民表示,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各国普遍把壮大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而这些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作支撑。广泛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  尹蔚民说,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是中国首次组织的大规模国际性技能赛事。大赛以“青年·技能”“合作·交流·推广”“客观·公正·开放”为主题,注重借鉴世界技能大赛先进标准,关注职业技能发展前沿技术,展示青年技能人才精湛技术。希望通过这次大赛,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技能运动、认同技能成才、投身技能报国,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同时,秉持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为世界技能组织各成员搭建一个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增进友谊的平台。  尹蔚民指出,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代表了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于2010年10月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已经参加了3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是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正在影响和带动越来越多的青年读技校、学技能、走技能就业成才之路。  尹蔚民说,目前全国有2500多万青年接受职业教育。中国非常期待能够举办一届世界技能大赛,以进一步激发全体国民对技能的认同和重视,推进中国职业教育培训事业发展,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并扩大世界技能组织和技能运动的影响力,让技能理念、技能文化根植在13.8亿中国人心中并发扬光大。  尹蔚民强调,我国已经正式向世界技能组织提出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并推出上海作为承办城市。这次在上海举办国际技能大赛,就是希望在促进世界技能交流的同时,展示并检验中国上海承办国际性技能竞赛的能力和水平,查找短板和不足。  据悉,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由人社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人社局、江苏省人社厅、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大赛采用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标准、开放式办赛形式,在上海、苏州两个赛区共设置21个比赛项目。其中,上海赛区设15个比赛项目,苏州赛区设6个比赛项目。&  (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
&&&&[字体:&&&&]&&&&&&&&不能读取jquery
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不能读取工具条
我国积极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决定将上海作为承办城市
  有着&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美誉的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目前,我国正积极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并决定将上海作为承办城市。今年10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技能组织全体成员大会上,将进行申办陈述和投票表决,最终确定主办权归属。这是继&申博&之后,上海参与的又一场世界性活动的申办。
  中国参赛三届获得5金8银7铜
  如果说一个国家在奥运会上的奖牌数,反映的是该国家的体育实力,那么在世界技能大赛上的成绩,代表的则是技能发展水平、制造业实力水平。
  说到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赛的历史,要追溯到60多年前。1946年,西班牙国内技术工人大量短缺,为应付这一困境,时任西班牙青年组织总干事何塞&奥拉索(JoseOlaso)萌生以职业技能竞赛吸引年轻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想法,激发更多的年轻人及他们的父母、老师、雇主对于技能学习的热情。受这一灵感启发,西班牙于1947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随后经过一系列努力,西班牙与葡萄牙创立了世界技能组织的前身&&&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同年,两国携手在西班牙伊比利亚举办第一届世界技能大赛。起初,赛事的规模并不大,只有来自两国的12名青年参加。随后,不少国家纷纷加入,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的选手纷纷登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赛事规模日益壮大。时至今日,已发展为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
  1950年&1972年,世界技能大赛每年举办一届,自1972年起改为每两年举办一届,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43届。历届大赛以在欧洲举办为主,亚洲仅举办过4届。
  世界技能大赛是青年人展示技能的舞台,除了少数项目年龄上限为25周岁,绝大多数项目的参赛者,都要求年龄在22周岁以下,以促进青年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提升,促进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在职业技能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目前,世界技能大赛共设置结构与建筑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社会与个人服务、运输与物流等六大类50个左右的比赛项目。其中,既有飞机维修、移动机器人、数控铣这些看上去&高精尖&的比赛项目,也有平日生活中处处可见的技能比拼,比如烘焙、美发、花艺、网站设计等。
  201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代表中国政府申请并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我国于2011年、2013年、2015年连续参加了3届世界技能大赛,累计取得5枚金牌、8枚银牌、7枚铜牌和29个优胜奖。
  2015年8月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获得5枚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和11个优胜奖,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创造了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当年8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接见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时,提出我国可积极考虑申办一届世界技能大赛。
  期待借大赛弘扬&工匠精神&
  &奥运申办成功后,每个人都像关心自己家的事情一样关心奥运、关心体育。&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银牌的上海高技能人才张淑萍希望,申办世界技能大赛,能在社会上形成一个更加有利于技能人才发展、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规模最大、实践能力最强的一支队伍。近年来,技能人才队伍规模日益壮大,截至2015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达1.6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501万人。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国家加大了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力度,&工匠精神&渐入人心。
  不过,目前我国技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仍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从总量和结构看,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21.3%,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6%,总量严重不足,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现象严重。从体制机制看,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个人发展存在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从社会氛围看,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说起来都认为很重要,现实生活中又离不开,可打心眼里却瞧不上&,很少有家长心甘情愿让自己的孩子去读技工院校,如今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实训中心担任教师的张淑萍,对此深有感触。
  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是根本。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部分,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石。高技能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链中是重要的一环,他们通常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只有一流的技术工人队伍,才能够真正将一流的设计和工艺转变为一流的产品。&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怿认为,很多在实验室里实现理论建模、试验的新技术之所以不能成功地跨过中试这个门槛,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工艺娴熟的高技能人才有密切关联。
  根据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两步走&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前,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第二步到2030年,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2021年,正是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开启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节点。在这个时间点举办世界技能大赛,让代表世界最高技能水平的选手齐聚上海,一方面将促进我们的企业技术标准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提高我们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卓越技能的比拼、展示,鼓舞更多的企业、技能劳动者提升技能水平,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为2030年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战略保障和支撑。在汪怿看来,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建设,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科学家的专业精神和高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三者缺一不可。
  上海VS巴塞尔,将花落谁家
  从世界技能组织发布的信息来看,目前提出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国家是中国和瑞士,两国推出的承办城市分别为上海和巴塞尔。
  提到瑞士,不少人立马就会想到那些响当当的手表品牌。&瑞士制造&在人们眼中,是&品质&的代名词。
  瑞士是传统技能强国,作为瑞士选择的承办城市,巴塞尔是世界著名的会展之都,也是瑞士的化工之都,医药和化学工业的大企业构成其经济支柱。
  &我们非常尊重对手,巴塞尔实力强劲,曾举办过三次世界技能大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赵祝平说。不过他表示,对申办&充满信心&,&当然,我们也有优势。上海的办赛能力毋庸置疑。&
  曾成功举办过2001年APEC峰会、2007年世界特奥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4年亚信峰会的上海,这些年积累了丰富的举办大型赛事、会议、活动的经验,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上海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对上海作为承办城市高度认可:&上海作为承办城市,一定有利于我国成功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他表示,上海处于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国际化程度高,现有大型会展中心和场馆设施先进,大型国际活动组织经验和国际人才储备比较丰富,交通、通讯、环境、卫生、安全、接待等保障条件较好,拥有发达的国际航空运输能力和充足的专业人力资源等基本条件,符合世界技能组织要求。2016年,上海圆满完成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15个项目的全国集中选拔赛任务,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积累了组织大型技能竞赛活动的经验。
  由于50多个比赛项目都在同一场馆内同时进行,世界技能大赛对场地也有一定要求,需要10万&15万平方米的大型场馆来承办。在这方面,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是全世界最大的会展场馆,完全可满足比赛需求。按照目前计划,开幕式场馆将选择曾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闭幕式则将选择在东方体育中心举办,两座场馆的座席数都是1.8万座,是举办世界技能大赛开、闭幕式的理想场馆。
  中国需要世赛,世赛也需要中国。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近2亿技能劳动者,在我国举办世界技能大赛,将使世界技能组织和世界技能大赛的影响力得到充分放大,这也符合世界技能组织的发展需求。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过去30多年,形成了一套技能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在我国举办世界技能大赛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提升技能发展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上海”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成为2021年世界技能大赛申办城市 上海做了这些努力_网易财经
成为2021年世界技能大赛申办城市 上海做了这些努力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成为2021年世界技能大赛申办城市 上海做了这些努力)
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于6月6日-6月9日在上海举行,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227名选手正在在参与21个项目的角逐。
去年10月,中国正式宣布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成为申办城市。
上海能屡次被选为国际性技能大赛的承办地,这不仅与上海自身具备的工业基础和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有关,也与近年来上海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有关。
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查统计,2016年,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为31.1%,较2015年实现了1个百分点的增长。
其中,技能劳动者初级、中级、高级及以上的等级结构比例为32:37:31,等级结构分布逐步趋向合理。
在学历结构分布上,中职技校学历的高技能人才仍是主体,占44.51%,但从历年趋势显示,上海的高技能人才主体趋于高学历化,今年大专以上学历的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超四成,达到41.52%。
近年来,上海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完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开展、农民工培训等方面大力推动多层次的技能人才培养。
《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人社部发〔号)(下称《方案》)提出三个重点工作项目,即技师培训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上海在执行《方案》上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
在技师培训项目上,《方案》提出,从2011年到2020年,全国新培养350万名技师、100万名高级技师,使技师和高级技师总量达到1000万人。在这方面,到2016年底,上海已拥有技能劳动者38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100万人。
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上,《方案》提出,从2011年到2020年,建设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基本形成覆盖重点产业和中心城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其中,到2015年底,国家重点支持4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截止2016年底,上海市共认定了89家市级培养基地,其中12家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89家市级培养基地中,央企19家,市企(区企)23家,协会33家,园区7家,院校7家;覆盖现代服务业(约占40%)、先进制造业(约占30%)、战略性新兴产业(约占12%)、高新技术产业(约占15%)以及现代农业(约占3%)等领域。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上,上海还致力于助推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申办和举办成功。比如,上海以培养基地为重要载体,引入世界技能大赛先进理念,发挥行业企业资源优势,搭建世赛选手培养服务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世界标准的接轨。
目前,上海有8家培养基地承担了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培养、集训选拔、赛项组织等重任,为全力备战世界技能大赛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
在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上,年,上海已建立并资助12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已有28个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据调查统计,在资金配套上,除获市级资助资金外,平均每个工作室获区、县和企业配套资金104万元左右,个别工作室获企业资助资金上千万,主要用于科研攻关资金、添置设备设施、活动场所改造等。
目前,各工作室均已完成一批创新成果,形成一批专利,获得市级、国家级、国际奖项,合计创造经济效益达19.8亿元,其中有4个工作室创造效益已超亿元。
2015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 号),上海作为全国22个试点省(区、市)之一。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为了破解目前&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双重难题而设计的,是以加快适应产业发展的企业后备技能人才培养为宗旨,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内容,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企校合作开展的&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目前,上海市试点项目共53个,既有国家职业资格的项目,也有市场紧缺急需的技能类项目,涵盖先进制造、运输物流、公共安全运行、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职业工种,计划培养4500名左右学徒,其中新招用人员近3100人。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傅式台球工作室
消费日报网
赛点羽毛球
钓鱼哔哔哔
天天高尔夫
赛点羽毛球
颜无锵的自留地
24小时热文
今日体育热点
6秒后自动进入首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办技能大赛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