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最近打台球的技巧水平一直没怎么有提高,大家

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我想提高打台球的水平,请问我该怎么办?谁有教材给我一份,是入门的书哦!谢谢!
我想提高打台球的水平,请问我该怎么办?谁有教材给我一份,是入门的书哦!谢谢!
现在的中国公开赛看的我手痒痒了,以前打过,打不会打的还可以,会点的就不行了,怎么提高呢?请高手指点!?
浏览次数:0
练球法门  首先要经常练习推白球练习,这一点无论是台球高手 还是新手都应该作的,注意观察白球的走位和力量的运用。  其次要练习进球的准确性以及进球后白的停位推白球练习
把白球放在棕球点上用高杆推白球,要求白球走位必须在在中线上,白球尽可能靠在库边(再用中杆,底杆按同一要求练习)用左旋,右旋的中高底杆按不同的力度练习推白球。注意出杆保持顺畅。用比利时产的教练白球。准确进球练习
要求用高中底杆反复练习五个红球进底袋,注意白球的走位。(白球要求在黄、棕、绿求点上反复练习,,这一练习将是你走向成功的基础)
要要求白球只能吃一库,兰球必须进中袋,终将台面上的8个红球全部打完,注意白球的走位,并且熟悉和掌握各种杆法和力度的运用,(建议在练习时和朋友一起练习,比赛看谁先个将台上的球清完,这一组合,将迅速提高你的技艺)回旋球练习
要求红球进指定袋内,按一左一右的顺序将6个红球一杆内击进袋内,注意击白球时的力度和出杆时间快慢的掌握。从这一练习要观察白球在回旋吃一库后的走位变化
贴库边球练习
要求按顺将三个红球击入顶袋,用不同的杆法,不同的力度反复练习,注意控制力度,使击球的力度刚好能够将红球轻轻的送入袋中
要求必须在一杆内将红球打完,得到,一杆48分,在击球过程中白球走位不得碰到其他的球,这一组练习练习者必须清醒,考虑好白球的回位,以及要求使用的杆法,击球的力度,在检查完了击球的动作后再出杆,做到每杆都一样。这些能充分练习你的综合基础能力,并且熟悉一下用思维去体验围球的难度与快意。
不知道下面这条知识能否帮助到您
买房子是一次性的购买行为,而入住之后,物业公司就相当于是为您提供售后服务的部门。所以,大家在选择房子的同时,一定要关注物业的水平。
六大技巧 教你在买房时充分了解物业水平!
打球主要还是实战,网上也有很多小游戏,可以先满足您的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没有房天下通行证,
ask:4,asku:1,askr:150,askz:13,askd:21,RedisW:0askR:0,askD:193 mz:nohit,askU:0,askT:0askA:194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我是83年出生的,想想以前童年真的有很多可以玩的,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小孩子可以玩的东西也变少了,除了越来越多样化的游戏机好像就没有其他可玩的了。想听听大家小时候都在玩的什么,为什么好玩的可以分 - 我出生在83年,觉得才可以真的有很多童年的发挥,虽然生活水平提高,并且可以孩子可以玩的东西已经改变了一点点,除了日益多样化的游戏,似乎没有别的可玩。想听听一个孩子在玩什么,为什么可以分为乐趣
| 我是83年出生的,想想以前童年真的有很多可以玩的,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小孩子可以玩的东西也变少了,除了越来越多样化的游戏机好像就没有其他可玩的了。想听听大家小时候都在玩的什么,为什么好玩的可以分
我出生在83年,觉得才可以真的有很多童年的发挥,虽然生活水平提高,并且可以孩子可以玩的东西已经改变了一点点,除了日益多样化的游戏,似乎没有别的可玩。想听听一个孩子在玩什么,为什么可以分为乐趣
用户:好静不好动
我是83年出生的,想想以前童年真的有很多可以玩的,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小孩子可以玩的东西也变少了,除了越来越多样化的游戏机好像就没有其他可玩的了。想听听大家小时候都在玩的什么,为什么好玩的可以分我出生在83年,觉得才可以真的有很多童年的发挥,虽然生活水平提高,并且可以孩子可以玩的东西已经改变了一点点,除了日益多样化的游戏,似乎没有别的可玩。想听听一个孩子在玩什么,为什么可以分为乐趣
最佳答案用户:mxy8898变形金刚`` `` ```我喜欢其它答案用户:zgwxm`` `` `` `` `` `` FC游戏????我是1989年出生的????FC游戏(这是红白机,小霸王学习机的爸爸)??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游戏??????????? ???????????好感动`` `` `` `` ```“童年的梦想????` 的经典游戏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塞尔达传说)(蘑菇)(孔特拉)(冒险岛)(忍者神龟)(双龙)啊????经典啊?!!
& 2012 - 2017"看最近斯诺克完整版比赛"的糗事
你可能感兴趣:
糗事百科为大家收集了很多的看最近斯诺克完整版比赛的糗事,各种关于看最近斯诺克完整版比赛的爆笑经历、尴尬时刻和开心视频,想持续关注看最近斯诺克完整版比赛的糗事就收藏本页吧.陈思明台球笔记9月出版 300战例保你水平提升
   讯,陈思明的新书《台球世界冠军的实战笔记》即将于9月出版,该书脱胎于陈思明职业生涯十年间记录的台球笔记,收录近300个实战球型,对于有志于提升自己水平的台球爱好者而言,是一本难得的实战宝典。
  虽然只有21岁,但陈思明已经集亚运会冠军、世界9球中国公开赛冠军、WPA排名第一等众多头衔于一身,成为了中国新一代女子9球中的领军人物。十年的职业生涯为陈思明积攒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台球笔记。陈思明的台球笔记主要来源于训练以及实际比赛中遇到的球形,每次在训练或比赛时遇到不会打的球形,陈思明都会记录下来,然后询问教练,并再次记录正确打法久而久之,积攒下来一大本笔记。
  陈思明的新书《台球世界冠军的实战笔记》正是脱胎于他的台球笔记,全书收录了近300个实战球型,做球,防守,解球等内容均贴近实际,操作性很强,对于有志于提升自己水平的台球爱好者而言,是一本难得的实战宝典。
  《台球世界冠军的实战笔记》为全彩印刷,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暂定于9月20日全面上架,卓越、当当、京东等多个网站都将销售。
关注微信 随时了解台球资讯
感谢以下赞助商台球围城中的那些人(组图)
他是记者,但拿起球杆就成了球员  他是球员,要复制丁俊晖成才之路  她是裁判,从金融行业走上台球路  本专题策划:本报记者 张顺亭  本专题撰文/摄影:本报记者 孙嘉晖  上世纪80年代,台球作为一项时尚、休闲运动,旋风般红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那时候,鲜有人明白什么叫斯诺克。  2002年,年仅15岁的丁俊晖连夺亚锦赛、世青赛冠军、亚运会金牌,一年之间改写了中国台球的多项纪录。伴随着对“中国神童”不平凡的成才经历的争议,一股青春激情开始涌动,中国斯诺克运动迎来第一个春天。  2011年3月,江苏张家港,一场春雨过后,江南小城显得更加静谧、冷清。但当地体育公园的台球房却熙熙攘攘,斯诺克中国巡回赛新赛季第一站比赛在此进行。持续多年的“丁俊晖热”,吸引了众多人进入台球圈,也催生了很多轶事趣闻。  有人因为“发烧”,成了台球房的老板;有人因为热爱台球,当了记者,还要客串一把球员;有人放弃其他工作,成为一名美女裁判;还有不少家长带领孩子四海漂泊学艺,期盼着有朝一日成为丁俊晖式的球星。  形形色色的人,围绕着这个小球旋转,将赛场当做名利场,让梦想变为现实。  带杆记者陈浩:花4000元打场“奢侈”外卡赛  3月中旬,记者在斯诺克海南精英赛期间见到同行陈浩,他是唯一带着球杆外出采访的记者,相当专业。  谈话间,陈浩和另外一名记者开出“赌局”:如果他参加中巡赛正赛,能否赢一局?赌注是一辈子饭,即获胜的一方可以终生让对方请客。听起来,这可不是一个小赌注。不过,大家对于这样无厘头的幻想,均付诸一笑,没当回事。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3月18日揭幕的斯诺克中巡赛张家港站出现了一个意外,外卡选手报名不足。由于台球圈子很小,组委会自然想到了“带杆采访”的专业记者,何不颁发一张外卡给陈浩?  于是乎,陈浩接到了正式通知,他获准持外卡参加中巡赛正赛,但要从外卡轮打起。  陈浩是华奥星空(网)文字记者部主任,从事台球项目报道有7年了。套用相声段子的话来讲就是:他是台球界最专业的记者,也是媒体圈最专业的台球手。  为了台球放弃汽车专业  陈浩曾经是一位台球高手,曾入选过北京队,并考取了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系台球专业,绝对是科班出身。更重要的是,他有一段为了台球放弃大学学业的经历,这令大家颇感叹服。这还要从10多年前说起。  1997年,陈浩考上北京工业大学汽车应用工程专业。“当年,这是特别冷的专业,老百姓谁敢想有一天能买汽车呢?”陈浩回忆起当年的选择,颇感纠结,因为在他退出这个行业不久,与汽车相关的专业成了“大热门”,“我同学(工作)好点的就有厂子了,有做4S店的。”  让陈浩决心放弃学业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汽车专业冷门,再一个是自己的兴趣全在台球上。  退学后,陈浩成为一名自由球手。“我读高中的时候,台球很火,”陈浩说,现在还能感觉年轻时的冲动,“1998年一家知名俱乐部招人,我差一点成为职业球手;后来就在我们家附近的球房,租了一张球桌打球,一边系统训练,一边跟人切磋。”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陈浩的成绩有了不小的提升,曾获得全国8球前16名。但台球热在2年后“退烧”了,他的职业梦也就此终止。  2000年,陈浩以运动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双第一”的成绩考取了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系,这里专门招收运动成绩优秀的运动员。而他的专业就是台球,他自感相当幸运,因为北体大台球专业总共招了5年,2000年是最后一届。  陈浩回忆道,当时学校有14张球桌,其中有6张斯诺克球桌,只供队内训练用,亨德利曾莅临这里,令大家兴奋不已,“那个时候没有专业老师教我们,只能保持正常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陈浩的学士论文也是研究台球的,论文题目是《主球侧旋转在比赛中的合理运用》。“写了10000多字,我以前是学理科的,论文中加了一些力学的内容,一般的台球爱好者可能也看不懂,”陈浩说,“论文得出的结论是:旋转少用,高水平选手用得少成功率高,低水平选手用得多成功率低。”  2004年,陈浩大学毕业进入华奥星空,刚开始做编辑,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当记者,跑棋牌、台球,2005年后,斯诺克在中国大热,陈浩也成为当年台球专业同学中,为数不多的几个还与台球打交道的人。  记者球员解说员“一肩挑”  中巡赛分区赛以前叫排名赛资格赛,陈浩打过很多次,一直没有机会进正赛。“我一直希望能在全国最高水准的比赛中打一次正赛,没想到这次机会来了,”陈浩说,不过他对自己的水平相当了解,“我们那批球员跟现在的选手差距太大了,这次参赛,赢是根本不可能的,发挥好最多也就是赢一两局球吧。”  来到张家港后,陈浩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训练当中。“练了几天感觉还挺好的,打过四、五杆50分,”陈浩说,但训练和比赛球桌的标准完全不同。“很紧张,对方发挥很好,”陈浩感叹道,“想赢一局也不容易。”  连丢3局后,陈浩最后一局打了一杆30分,最好时曾领先40多分,再打进2颗红球就可以超分。“有一杆我打得也不错,没有什么漏洞,但他拼了一杆还是赢下了全场比赛。”陈浩遗憾地说。  为了打这场外卡赛,陈浩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两天练了18个小时吧,台费就花了400元,脚都站木了,”陈浩告诉记者,由于他这次出差没有准备比赛服装,17日下午他去采购比赛服装,新买的价值3000多元的手机丢了,打完比赛球杆末端也爆裂了,他又花800元买了根新球杆,加上报名费什么的,4000元就这么没了。虽然损失很大,但能打一场中巡赛正赛,陈浩说“值了”。比赛结束后,他还要继续忙写稿,并为网络直播担任解说。  在张家港,陈浩体验了球员、记者、解说员三种角色的互换,感觉不错。  王雨晨:被母亲带着辍学南下打球  父亲带着丁俊晖走南闯北拜师学艺,最终取得成功。这样的经历一度成为众多台球选手争相效仿的模板,但个案的成功往往带有很多偶然性,无法在现实当中得到广泛推广。但还是有很多家长和孩子在复制着丁俊晖的求学模式,至于未来是什么,他们感到一片迷茫。  王雨晨是一位来自河南开封的孩子,今年14岁。3年前,这位年级排名第8名的好学生,突然迷上了斯诺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辍学、南下广东、在球房打球,小雨晨步入了当年丁俊晖走过的轨迹。  王雨晨告诉记者,在他读小学的时候,舅舅喜欢打台球,在家里放了一张台球桌,我一下子迷上了这项运动。2个月后,妈妈带她去了上海,拜师学艺,书读不进去了,他决定放弃读书外出学艺。  “我在丁俊晖的球房呆了半个月,后来有人介绍我到了佛山,”小雨晨说,刚开始妈妈也不同意他辍学,“她看我喜欢打球,从早上练到晚上,于是就同意了。”爸爸常年在海外工作,对于孩子的选择也模棱两可,最终,小雨晨自己做出了选择,妈妈从反对变为支持,开始陪伴他南下打球。  今年15岁的朱英辉成名已久,被认为是丁俊晖后的又一位天才球员,多次在国内大赛上摘得冠军。“3年前,我刚认识朱英辉,那时我还不怎么会打球,他让我80分,打着打着就不打了,因为没意思,(在他看来)我是在瞎打。”小雨晨回忆道,这段苦涩的经历,成为他刻苦训练的动力。  “打台球到一个高度后,进步就不会那么快了,”小雨晨说,他现在也面临这样的情况,“要想成为一名顶级高手,各方面都要好,球技、经验、心态都很重要。”  小雨晨如今在佛山黄岐的一家球房练球,快一年了。他最早在深圳、佛山禅城区,直到现在的黄岐,3年间辗转了很多地方,读书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妈妈晚上帮我补课,前一段是用学校的教材,现在买很多方面的书籍给我看,”小雨晨说,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奢望,因为他除了练球,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学习了,“没有做过考卷,也不学英语。”  当记者问他,现在的生活是想象中的样子吗?他说“挺好的”。  未来怎样规划?他说,争取好好打吧,像小晖哥那样到英国打球,目标是越早越好吧。  虽然话这么说,但小雨晨毕竟是个孩子,还是会有迷惑、厌倦的时候。  “天天练球还是挺枯燥的。”小雨晨说。小雨晨的刻苦训练也收到了回报,2009年他获得了中青赛第5名。  如今,母子两人相依为命。小雨晨说,小时候自己贪玩妈妈生气时还会揍他,现在不会了,“我知道,妈妈都是为我好。”  美女裁判李珍:比赛时紧张得出汗  中巡赛张家港站外卡赛第一场,13岁小将吕昊天和23岁的美女裁判李珍同时亮相,让这场本来并不显眼的场次,变得特别醒目。而越来越多的美女裁判登场,也成为中巡赛新赛季的一大亮点。  李珍毕业于首都外经贸大学,学习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和台球没有任何联系。“我在银行和外贸行业工作过,金融危机后就想学一门技能,”李珍说,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开始向成为一名台球裁判的方向努力,“如果工作太忙,也没有时间出来当裁判,我想自由一点。”  去年,中国台球协会在北京开设了女子裁判培训班,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李珍就是这批学员之一。从对斯诺克规则懵懵懂懂,到亮相国内最高级别的斯诺克赛事,她只用了一年时间,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去年我参加了裁判培训班,当时就跟吕老师(中国台球协会竞赛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吕康明)讲,我们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实践呢?”李珍说。这位湖北妹子很好学,进步也很快,更重要的是,赶上了中国台球快速发展的机遇,“北京台协选了我们班4个女生去北京电视台举办的一项比赛当记分员。”  从学员到记分员,学员们的表现得到了肯定,到更高级的平台上实践的机会紧随而至。去年,沈阳九球世锦赛,李珍和几名女裁判首次亮相国际大赛,积累了一些经验。  作为一个职业,台球裁判对于仪表还是有着诸多严格要求的。  “要穿深色西服、皮鞋,”李珍说,女裁判的妆扮要干净利落,“可以佩戴部分首饰,但不能戴戒指。”  硬件配套简单,真正走上赛场,特别是面对严谨、细致的球手和球迷,裁判还是感受到无形的压力。  为了让球手能够“冷静”比赛,现场要始终维持低温,而一直站立的裁判会不会受冻呢?“比赛时,我紧张得出汗,和球员握手时,我手上全是汗水。”李珍说,毕竟是新手,她生怕出现差错。不过,习惯了执裁九球赛的她,还是有一种出错的冲动。“刚开始对于球的位置总是记不准,”李珍说,特别是当球员做了一杆斯诺克,对手多次接球不成功时,裁判就要多次重新放置母球,这很考眼力,“比赛期间经常睡不好,晚上会想很多规则,希望将差错降低到最少。”  应该说,李珍的第一次亮相表现还不错,对于球迷送给她“美女裁判”的称呼,她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称呼而已。  “只要是女孩子,大家都会叫美女吧,”李珍说,“我从没敢想过成为哪位国际大牌裁判那样的人,想太多做不到,反倒失望更大;我现在的追求就是多执裁一些比赛就好了。”  比赛上下半场的间隙,是裁判小憩的时间,不过,李珍没敢闲着。她找到裁判长,希望给自己一些反馈意见和执裁建议,通过大赛来提升自己的执裁水平。  裁判喜欢怎样的球员呢?  李珍说,喜欢比较绅士的那种球员,这样自己就不会紧张了。她第一次见到亨德利,台球皇帝儒雅的风度就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肖国栋也得到了她的称赞,“他知道我是新手,总会给我一些提醒。”  一项比赛收入上千元  靠执裁难以养家糊口  对于李珍的表现,中国台球协会竞赛裁判委员会副主任、中巡赛总裁判长吕康明给予了肯定,他认为,要通过中巡赛培养更多中国年轻裁判,这样,中国斯诺克才能取得全面发展,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这次中巡赛有一些裁判面孔是比较新的,她们的热情很高涨,”吕康明说,“球迷还是喜欢美女裁判的,我们在培养裁判方面也有诸多考虑,身高、外表、气质、内涵、英语等多个方面,都是考量的要素;现在很多裁判都是大学生,语言上没有问题。”  不过,吕康明也表示,很多人看着裁判很光鲜,实际上(他们)还是很辛苦的,只有热爱这项运动才能做好这份工作,“你看李珍,一场比赛站下来5小时,还是很考验人的。”另外,裁判的薪水,是由赛事组委会提供的,每一次都根据赞助的情况来定,国际级和国家级有区别,但差距不会很大,可能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一项比赛下来上千元是有的,但不会有几千元那么多,大家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当裁判只是一个业余爱好,“你要是靠当裁判养家糊口,那就不要做裁判了,有的比赛很多裁判是要贴钱的。”(责任编辑:Newshoo)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台球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