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原文交代了消息的背景有什么作用

第2页/共3页
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交流点拨】导语为课文第一段话。导语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2.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交流点拨】我获取的信息有: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是分离的。
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称新闻佳作,那语言自然富有表现力。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揣摩以下加点字的含义。
1 .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 ,他发现了X 射线。
【交流点拨】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而X 线波长是介于紫外线和Y 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它 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文章详略安排的原因】
详略的安排取决于文章的中心,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的事件安排详写,反之,略写或不写。
2. 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交流点拨】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 ,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交流点拨】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指“很,相当”的意思,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交流点拨】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 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 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交流点拨】主体部分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3.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 理权和评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交流点拨】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 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
第2页/共3页
寻找更多 ""诺贝尔奖金从哪里来?如何设立?分配?资料背景介绍
&&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关注微信公众号"麻辣未闻",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凡本网注明“来源:未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未来网,如转载,请注明来源“未来网”,特殊声明的除外
编辑:马丽娟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客服电话:010-
看新闻不过瘾来这里吐槽背景: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生物化学家曾梅开二度|诺贝尔奖|诺贝尔|化学_新浪新闻
  原标题:背景: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生物化学家曾梅开二度  中新网10月5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让-皮埃尔•索维奇(Jean-Pierre Sauvage),J•弗雷泽•斯托达特(J. Fraser Stoddart)和伯纳德•L•费林加三位科学家因“设计和合成分子机器”获得这一奖项。资料图:诺贝尔
  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
  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至今总共颁发了107次。期间只有、、、这八年没有颁发。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该奖项于每年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诺贝尔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学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截至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72位获奖者。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71人。资料图: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弗雷德里克·桑格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诺贝尔奖颁奖过程:
  1、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人。
  2、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有: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国际性会议和组织(和平奖)。
  3、不得毛遂自荐。
  4、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
  5、2月1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
  6、10月中旬,公布各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7、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天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分别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出席并授奖。
对于移民现象,“建墙”,还是“建桥”?刚结束了第一场美国总统候选人辩论的特普朗一直支持第一个选项。也有另一些搞政治的人觉得后者要好些。
9月28日,奥巴马遭到国会“一记重击”——参议院和众议院以绝对多数推翻了他对一项法案的否决,从而让“9·11”恐袭受害者可以在美国联邦法院起诉沙特政府。
台湾不曾败坏他,他反而拖累了台湾。早在三十年前,他便沦为台湾的遗物。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看到官话上有一些咨询想考公务员如何选择等等,我就觉得世上事,事在人为。电话:3邮箱:地址: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镇凤凰西路858号(湘潭县一中原址)
教学资源当前位置: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更新时间:日 15:19 && 来源:原创 && 作者:八年级语文组 && 关注:49
教学目标: 1.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2.掌握新闻的结构要素,学习新闻的写作。 3. 领会科技的力量,培养科技创新的意识,初步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教学重点: 把握新闻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教学流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二、资料助读&
1.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
2.复习新闻的相关知识&
&(1)新闻的定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新闻(消息)是简明和迅速地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3)新闻的基本要求:&用事实说话。&
&(4)新闻的特点: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 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 &C.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5)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提问2: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标题和导语并明确主体,思考:导语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明确: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
提问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明确: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四、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提问4: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提问5: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
明确:前两问参看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三问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好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示例:我觉得他们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至今医院里的透视、拍片还在使用X射线。
提问6: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和评议权归属等内容?
明确: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课堂练习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则消息报道的事件。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主体介部分绍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背景部分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作者的用意何在?&&&&&
4.结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说说消息交代新闻背景有何作用。
1.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2.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基本情况;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及颁奖时间、地点&
3.让读者对诺贝尔奖颁发的基本情况有个清晰的认识,体现诺贝尔奖评选的公正性、规范性。&&
4.(1)有利于读者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并有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的作用。(2)以记叙为主,同时运用抒情,在如实报道事件本身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导读: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是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一提到诺贝尔,我们马上想到代表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了解首届诺贝尔奖设置、颁发的过程,感触诺贝尔激励后来科学研究的高尚品德,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了解伦琴等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 3、理清新闻的内容、要素、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难点:补叙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是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一提到诺贝尔,我们马上想到代表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首届诺贝尔奖设置、颁发的过程,感触诺贝尔激励后来科学研究的高尚品德。 二、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 (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三、字词积累 1、生字 颁发(
) 2、词语 【遗嘱】 【渗透】 【建树】 【仲裁】 【卓有成就】 四、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2.导语都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审权等消息背景。 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五、品读课文 1.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把奖金颁发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五大领域,特别是设定文学奖及和平奖,表现诺贝尔对人类发展及人类和平的美好愿望,展现了诺贝尔作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伟大襟怀――爱科学,爱人类,爱和平。 2.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那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 我觉得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解除了成千上万人的病痛,至今医院里的透视、拍片还在使用X射线。 3.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和评议权归属等内容? 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六、精读课文 (一)、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 第一部分:第2-4自然段
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二)、分析第一部分 1、“路透社斯德哥尔摩日电”属于什么内
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
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2. 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导语作用分析法。 首句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人物、时间、
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明了,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解新闻内容。 (二)、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三)研读探究 【手法探究】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这样写法有什
【答案】语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板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得主
发现X射线 霍夫
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 贝林
生理学或医学奖
血清疗法 普吕多姆
诗歌创作 邓南特
红十字会 帕西
法国国际仲裁会
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自然科学、农林牧渔、行业论文、医药卫生、求职职场、资格考试、旅游景点、表格模板、计划方案、初中教育、经管营销、高中教育以及【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