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自行车正确骑行姿势势?

公路自行车正确的骑行姿势和发力方式? - 知乎6被浏览2852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转贴]正确的骑车姿势,公路车姿势调整方法
第一篇看到的如此详细的文章,特地转过来。
原文链接:
来自瘋自轉車論壇 by&。
全文如下:
以下是爬文整理出來的
1.先調整坐墊高度
&&腳根踏於腳踏板於大盤六點鍾方向! 此時腿為伸直狀態
膝蓋也為伸直 並無彎曲!&
&&此時為座墊高度
也是做管固定位置!(注意此時腳是無法摸到地面的)
再來腳掌前緣 也就是腳指頭大拇指後方的骨頭 我們暱稱她為芝麻球! 請將他坐落於踏板軸心上方
此時出力是腳踏最大力道產生位置! 這邊是支撐人體最重的位置!
所以利用這邊來進行腳踏運動是最為理想的!
不正確的位置 會造成腳掌的部份肌腱及膝蓋受傷的情況還有引起疼痛的機會!
2.調整椅墊前後
接著踏板固定在三點以及九點鍾方向! 以靠近龍頭那隻踏板為基準!軸心通過芝麻球 垂直延伸到膝蓋骨
並不是膝蓋最外側 而是膝蓋那塊軟骨的位置!
接著找到坐墊的甜蜜點 也是你覺得座墊最舒服的位置!
這個時候 有需要調整座墊 前後來達到上面說的軸心向上延伸到膝蓋那條鉛直線!
當然還有座墊甜蜜點的位置! 最重要的是 坐墊還是保持水平位置!
3.龍頭位置.
&&將手臂舉起握拳,跟身軀成90度,然後挺直身軀,
&用大腿關節當支點,慢慢向前趴(不可以彎腰收小腹),這時手慢慢接近把手,
&檢視把手跟您的拳頭中心是否吻合同心
&由於公路車.登山車.旅行車之龍頭高低皆不同,以此方法可得知,身體與手成90度.之弧線(如下圖黃線)
黃圈之位置皆為此方法之正確位置,若為公路車龍頭會比椅墊低(為降低風阻)
若為登山車,則差不多與龍頭平,若為旅行車.則高於坐墊
所以.高度依個人習慣.自行調整..
若都騎平路,不用速度輕鬆騎..& &
則建議調成如同旅行車.比坐墊高.在依個人習慣高低調整一點
若需要速度,或爬山(會用到力)&&則建議調成與坐墊同高.在依個人習慣高低調整一點
4.身體重量分配
當腳有力的時候(騎快),支撐點各分攤--手20%,腳50%,屁股30%。
當腳沒力的時候(騎慢),支撐點各分攤--手30%,腳30%,屁股40%。
依此看來..手.只是扶著..屁股也只是靠著.因為.正確姿勢的反作用力
就能降低屁股及手的下壓力.腳的踩踏也會因反作用力,更能完全發揮
我的FX01 幾個月前.也參考此方法.調低龍頭.個人是覺的.爬山變省力一點,腰不會酸
但是平路慢慢騎的話.腰會酸,可能是因為.腳有用力時.反作用力會帶動腰.趴一點就沒差
慢慢騎時.腳沒用什麼力.沒有什麼反作用力.所以沒提起腰跟身體.所以腰會酸吧.
這樣踩踏開始 妳會發現自然而然腰部就會撐起身體抓住車手把來撐身體的力量就不用了!
手也比較不會麻! 因為正確用到腰部的力量還有腳踏時候來反作用力!
妳的骨盆也會被撐起來這個時候鼠蹊部(會陰)接觸座墊的面積也會因為這樣而變小!
而那邊也就不會那麼麻了!
因為你的坐骨真的撐起來了!&&屁股也比較不會痛
這個時候 也能真正享受到踩踏跟正確姿勢帶來的快感!
而且,正確的姿勢不但不會讓你的腿變成蘿蔔腿,還會讓你腿的線條更漂亮
以上資料為..網路上參考整理而來..提供各位作討論,參考,有錯誤請指正喔.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查看: 372|回复: 0
正确的骑行姿势让你的骑行更快乐!
出去骑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这次老话重提,是为了让更多新加入的骑友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快乐的融入我们这支骑行大军中,快乐骑行,快乐生活! 基本 (一)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上体较低,头部稍倾斜前伸;双臂自然弯屈,便于腰部弓屈,降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由于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双手轻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稳。该帖子最后被笑雨在1:38:27编辑过
& && &&&(二)踏蹬   运动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脚尖朝下和脚跟朝下式三种。
& && &&&  1、自由式踏蹬方法:目前,一些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这种踏蹬方法,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用力的方向与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自然地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   2、脚尖朝下踏蹬法:其踏蹬特点是,在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有利于提高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   3、脚跟朝下式踏蹬法: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作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 二、转弯技巧
& && &&&(一)倾斜法:车体为一线,往弯内倾斜。   1、身体重心基于车上往弯内倾斜,人车保持同样的倾斜角度。   2、伸直外侧的膝盖并且下意识的加点力度,就好象你要把踩下来似的(不过如果你真地把它踩下来的话可别找我们)。   3、用内侧的膝盖顶着横梁,这是一个调节你的轨迹的好方法,减少压力就可以缩小弯度。   4、外侧的手稍稍拉起。   运用倾斜的两个好时机:   可以利用不太急的转弯处(少于45度)加速   可以清楚看到前方但不熟悉的弯处   湿沥青路上,倾斜的两个缺陷:   在雨天,尽管这种转弯技巧能给你一个很好的牵引力,但是它的角度和重量的分配、安排不太利于湿滑路面;倾斜技巧没有相应的扭转来得灵敏。 (二)把向法:车子保持直立些,身体往弯内倾斜。   1、向前挪动,直至鼻子和把成一行。   2、保持车子直立,身体往弯内倾斜(足以让外侧的手臂伸直)   3、把往弯内一侧歪。   4、弯曲内侧手臂的手肘把拉回,同时外侧手臂把推出以转动方向。   5、保持两边膝盖内扣,继续蹬踏。 三、上下坡骑行技术   上、下坡骑行技术是公路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技术。 (一)上坡骑行技术   上坡骑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动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站立式骑行或提拉式骑行方法,否则会过多地消耗体力。遇到短距离坡路,应充分利用物体运动的惯性原理,轻松地踏蹬,快到坡顶时可采用站立式骑行,把速度尽可能提高,给下坡加速创造有利条件。遇到漫长的上坡,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及时调整传动比,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改变传动比,要坚决避免重新起动的现象出现。坡路较长或有陡坡时,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方法,调剂用力部位,让部分肌肉得到休息。   上坡时跟车不要太近。由于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车常常左右摆动,跟车过近,可能发生碰撞。再者,上坡时速度显着下降,跟车反而会使自己的骑行方法受到限制。 (二)下坡骑行技术   下坡骑行要达到理想效果,就要勇敢机智,胆大心细,精力集中,两眼密切注视前方路面,随时准备果断处理路面上出现的任何情况;不仅要充分利用车子运动惯性滑行,而且要敢于主动踏蹬,加大速度。   转弯时,身体和车子要保持一致,向里倾斜,上体和车子保持一条直线,以克服离心力。倾斜角度根据速度和弯道大小而定,但一般不得超过28度,否则就有滑倒的危险。 转弯前要控制车速。用点闸的方法逐渐减速,时,尽可能前后闸同时使用,前闸可稍稍提前,使用前闸,要求前轮的方向和车子前进的方向相一致,否则,会因骑行者的体重和车子惯性受到限制而导致摔跤。进入弯道后将闸放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减速。弯道上使用后闸不要过猛。否则车子可能掉头或滑倒。 四、的技巧该帖子最后被笑雨在1:49:33编辑过
& && &&&  前能提供你非常好的制动力,但是也可以让你变成空中飞人,下面我们告诉你如何。 (一)使用前的时候将重心往后移   当你使用前刹的时候,你的重心会因为惯性而自然前移,你必须练习当你开始时,有意识地将你的重心向后移动(身体放低,屁股往后移)。重心往后移的越多,你就可以使用更多的力量。   你可以在沙地或有点湿滑的平地上练习,加快速度使用不同的力道压下你的前、后,了解如何控制你的。或在骑行的时候询问高手他是怎么使用的。 (二)转弯时减低前刹的力量   和驾驶汽车一样,在转弯的时候你必须要降低速度。如果你在转弯的时候使劲地压下你的,你将会产生侧滑而失去控制。在转弯的时候同时使用你的前、后来降低你的速度。当的时候你前轮的反应会降低,所以减少前力你的转弯将会更完美。   如果你在一个下坡的急转弯,需要使用到时,尽量使用后的力量。如在平地上,在最后一刻时将重心往后降低以前面30%后面70%的力量,来作的动作。 (三)不要过度的压下前刹   惯性是你的朋友,你需要速度去通过岩石及障碍。不然轮子将会停止转动,将你抛过把手。过度的压下前刹会使你的重心前移,导至车头下倾。   如果你在险峻下坡的转弯中使用前刹,这时你必须同时控制你的前后,不可过度地用力一直的按着,这时你可将作一放一按的动作,以防止锁死的现象发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thread-.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路车正确握把姿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