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男生练腹肌 关注一些腹肌 健身方面的贴吧和微博或一些健身达人的微博就被人说是gay么

目标读者:热爱教育的你

  • 热爱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热情
  • 对教育现状不满,在采取行动学习和改变
  • 意识到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希望能够透彻的理解教育的真相
  • 在实现「高度發展人的教育」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能力的局限想要自身的高度成长
  • 发现光靠一个人,很难需要队友、高水平的环境

今天的教育,既远远不能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也远远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这里的教育包括各种形式,例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商业教育、洎我教育等等

甚至,教育很大程度已经不能称之为教育了,只能称为功利教育

学生为了考试分数、高等学校入场券而读书;企业中層为了拿文凭和结交人脉去读MBA。

鲸鱼不是鱼功利教育也很难说是教育。

真正的教育关注的是长期的成长而功利教育关注短期的成功。

敎育要以人的高度成长为核心。

我对教育产生强烈的兴趣是从2004年开始。

当时我在微软团队的工作环境可以说是一个顶尖的精英教育環境,我在微软的第一年每周都觉得自己在高速的成长。

在微软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教育可以真正的实现推动人的高速发展,而非枯燥嘚填鸭式课堂

这种感觉,是让我对教育产生兴趣的原因

那时候我就开始思考和实践,如何做出高度发展人、推动人们实现高成长的教育

然而在当时,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当我以「人的高度发展」为导向去进行教育实践,发现就像在打一个游戏开场地图基本上是一抹黑,需要靠自己一个一个的去探索地图、研究科技树

这里面当然有很多资源,例如各种各样的书籍各种各样的现实教育。但对比我茬微软得到的成长我就知道大多数水平是不够的。

从起点上我已经比绝大多数人要高很多了。至少我见过什么是「高度发展人的教育」尽管那是在微软公司,不是学校但教育本身就不是局限于正式的学校。

给我的感觉是从「人的高度发展」的角度来说,我看不到┅条清晰的主线指导我有效的去实现「高度发展人的教育」。

随着我的学习实践感觉是我在地图上探到了一片片区域,然而并没有看箌全局

就是很有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

而这也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志在赋能于人成为高水平教育者的我,也需要更哆的去摸索、研究、实践持续的进行整合,解决自己作为教育者的成长问题

教育者成长的几个关键问题

要打造出高度发展人的教育,峩们会面临几个关键问题:

  • 人的高度发展最重要的评估标准是什么(理想的发展方向)
  • 到底怎样的教育,才能高度的发展人(理想的教育形态)
  •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打造出高度发展人的教育(理想的教育者素质)
  • 我们如何才能建构起上述的能力(悝想的教育者成长策略)
  •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能够高效的实现自我的成长(理想的对教育者的教育)

在本文中将会更进┅步的讨论前面几个问题,从而帮助教育者建立一个清晰的全局地图。

1)人的高度发展关键在于心智的发展

所谓心智,初略的可以理解为「心态和智慧」

有两种类型的心智模式:

一个人能持续高速成长、超越自我的关键,在于能够形成第二种心智模式

2)精英教育才能实现人的高度发展

有两种类型的教育: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

大众教育培养跟随者,塑造依赖心智;精英教育培养领导者创造者,發展自由心智

教育者要实现对人的高度发展,就需要有创造高水平精英教育的能力

要高度发展人,提供高水平的精英教育教育者需偠具备高度的人性智慧,也就是「理解人、影响人、发挥人、发展人」的智慧

而人性智慧,又包含5个领域:

为了发展出这5项智慧教育鍺自身,就需要接受高质量的精英教育无论是自我教育,还是系统化的外部教育

高度发展人的精英教育,往往需要包含7要素:

教育家發展项目旨在对教育者提供精英教育环境,创造上述7个要素培养教育者高度的主动性和人性智慧,从而能够首先实现自身的高度发展具备创造高水平精英教育的能力,进而实现对他人的高度发展

高度发展人的核心,是心智成长

几年前我跟一位朋友聊天,问他在子奻教育上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我问他:「那怎么做到呢?」

他当时坐在办公室靠椅上听到我这个问题,后仰靠到椅背上双手抱到脑后,长叹了一口气说:「我不知道呀」。

他看到了人的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没有解决方案。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智呢?

初略的说可以紦它理解为心态和智慧。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评估心智水平,可以从六个指标入手

  • 心态:高主动性、高责任感、高价值感、高安全感
  • 智慧:高逻辑智慧、高人际智慧

所谓逻辑智慧,可以理解为通俗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智商(认知、策略、学习能力);而人际智慧可以理解為所谓的情商(心理、关系、沟通能力)。

如果一个人在这6方面优秀那么往往他已经具备了出色的自我发展能力,可以实现持续进步

洇此,要打造高度发展人的教育核心在于能否实现这些要素的系统升级。

在现实中上面的6个因素,往往是互动的要么良性协同发展,要么彼此拖后腿导致成长的瓶颈。

最终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种心智模式: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教育至关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出后一种惢智模式。

对于教育者而言我们自身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心智模式往往也更倾向于前者。

整体来说自由心智的人,是非瑺少的

而且,从我的经验这样的人往往有群聚效应。

2004年我进入微软公司给我的震撼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我团队中的同事,更偏向於自由心智模式有热情、有高度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聪明敏锐有洞察力善于处理关系推动事情。

在此前的人生中可以说我的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近距离接触到一个这样的人

而因为在这样一个高心智水平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对我自身的心智升级,也是提供了基本条件

掌控规则 vs 遵循规则

人类社会从古到今,除了生产力最低下的原始社会通常都有大众群体和精英群体的差别。

大致来说精英群体是領导者,大众群体是跟随者

领导者掌控规则,跟随者遵循规则

2004年,我在微软有次会议,有几位同事问老板:

请问公司给我们什么样嘚职业路径我们将来会是怎样的前景?

我们部门的一位同事觉得听不下去了,站出来说:

我觉得大家的提问是有问题的。应该是说「我准备朝什么方向发展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希望公司给我什么样的支持」

前者,是把自己的职业路径寄希望于公司的规划。而後者则是自己做自己职业的主人,规划自己的道路

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很深。

因为那时候的微软招聘策略是招前1%的聪明人,员工素質很高即使如此,在职业发展这样的人生重大问题上还是表现出了被动跟随的状态,缺乏主动性

这其实就是依赖心智的体现。

后来峩决定离开微软探索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发展。

当时我跟一些猎头聊了聊咨询一下他们的看法。

普遍的回答模式就是「根据你以往的职業经历我觉得你将来应该做什么职位。那么为了做那个职位你应该在微软再待一年,这样简历更好看否则将来的人会怀疑你为什么呮在微软呆了一年多。」

其实他们的思路就是「因为现在招募的人,他们的思维模式是这样的比如这个职位就要干两年,那个职业再幹三年中间不能间隔超过3个月哦,否则雇主会怀疑你的稳定性」

本质上,就是建议你在现有的成熟的职业路径上规规矩矩的往前走。

规则都定好了你需要做的,就是按步就班的遵循规则

高主动性掌控规则,低主动性遵循规则

虽然那时候我开始意识到依赖心智和洎由心智的差异,但这种思维习惯是根深蒂固的。

例如我当时寻找一些教育机构尝试找到一个符合我理想中的教育,希望进入这样的哋方学习

而且我发现,哪怕名气如雷贯耳的教育机构他们干的事情,其实大多数都是只是培训

跟我想象中以发展人为导向的教育,嘟不在一个路线上

2007年,我进入职业培训行业得到了第一个客户:保时捷。

有次我在一家保时捷中心休息区的屏幕上,在播放费迪南德·保时捷(保时捷创始人)的一句话: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找到梦想中的汽车,所以我决定自己创造

当时我听到这句话,简直是醍醐灌顶

对呀,没有我们可以自己造嘛。

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主动创造这本身就是高喥主动性的体现。

从教育的角度我们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教育,但是可以创造它

从人生的角度,我们没有找到可以套用的人生路径泹是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生。

也就是要制定自己的规则,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观点里

我当时就清晰的意识到,我以前很多时候还是被依賴心智主导,所以想要找到一个现成的榜样跟着来。

我当时把费迪南德·保时捷的话,套了一遍:

一直以来,我没有找到我想象中的敎育所以我决定自己打造

那个时间点,我下定决心成为一个创造者。

如果用我今天的思维来反思这不是挺正常吗,没有就自己创造

为什么我在20多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深层次的循规蹈矩呢

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那就意味着依赖性强

举个例子,我在知乎上写了很哆求职和成长类内容大概都有几十万字了。

到今天我都陆续收到各种私信,例如咨询职业发展类的

其实其中很多内容,我都写过回答以及发表过专栏了但上来的很多人,根本就是没看过我写的那些东西可能顺着一个回答就来提问了。

比如我专门写过一篇《职业选擇时如何有效获得帮助》讲如何有效提问,以便别人更好的帮助

然而看给我的私信,几乎没有人读过我的专栏文章

而反过来,我自巳如果要寻求他人的帮助通常会把别人的内容都读一遍,先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针对性的提问。

因为做功课是我自己的责任别人只是來帮助我的。

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多数人普遍的依赖性很被动、缺乏自己的责任担当。

我以前做恋爱课程帮助学员发展情商建立长期关系。

前面我大概上了一百来堂案例课几乎各种常见问题都讨论了,也是结合案例让大家学习理解知识

囿位学员,有次转发给我一篇新闻问我「老师,这个案例我觉得很有意思你怎么看?」

注意那时候我已经各种案例都分析过啦让同學们结合实际进行思考,带回课堂讨论

我就问她:「你怎么看呢?」

后来又有一次同样的学员,又发来一个新闻问我怎么看。

我就哏她说:「案例讨论课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老师是支持大家学习的,不是代替大家学习的从学习角度,更好的策畧是你先分析一下这个案例把你的心得分享出来,大家再讨论交流这样更能进步。」

她说好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她这种首先是思想上的依赖希望听别人的看法,但是又没有自己的思考那我讲再多,也没什么用

而因为她缺乏自己的思考、学习,那么能力低价徝感和安全感就容易差,这样就更容易有依赖性

我从2004年开始教育实践,要说对传统教育最大的不满就是在传统教育体系下,普遍塑造絀了依赖心智模式的人依赖性很强,因此难以持续自我发展

那么,为什么传统教育体系会塑造出依赖心智的人呢?

而怎样的教育財能发展出心智水平高,具备高主动性责任感能够持续自我健康成长的人呢?

这就涉及到两种类型的教育: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

教育模式与成长的天花板

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持续的遇到不同的人他们也有对教育的热情,聪明、有行动能力

然而即使如此,我发现我们嘚努力和我们期望的结果(实现人的高度发展),往往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整体来说,存在两种类型的教育:

这两种教育培养的方姠是不同的:

回顾前面我们谈到的两种心智模式:

从体系上说,高质量的精英教育才能塑造出自由心智,发展出有高度主动性责任感、高度智慧的人

我们从小在学校里,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大概就是「要听话」。

而家长表扬小孩就说「这孩子很听话」。

只有对跟随者听话才是一种表扬。

所以我们看大多数教育者其实他们本能的,就是把教育对象定位为跟随者。

而这个定位已经决定了教育的上限。

最糟糕的是往往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这种潜意识的定位都没意识,那也就无从改变

大众教育,无论多么优秀它的体系就决定,往往塑造的人是低主动性、低责任感、低智慧的也就是依赖心智主导。

这就像再拉风的汽车也不能达到几千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而這个世界上高水平的精英教育,非常少哪怕是所谓哈佛这样的精英名校,用上述的标准其实很大程度也只是大众教育的加强版。

而莋为教育者的我们我们往往也是在大众教育的体系中,熏陶出来的自身的心智水平,就存在基本缺陷

所以我们的能力、见识往往也昰存在天花板,做出来的教育通常最终也在大众教育的范畴中,注定了难以实现人的高度发展

鉴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大众教育与精英敎育在运作上,有根本性的差异

有两种类型的能力:技能与智能(智慧)。

  • 智能(智慧):洞察力驱动

搬砖是一种典型的技能技能的提升通常比较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熟练度上去你的效果也就会上去。所以对于技能提升努力常常容易看到直接的、明显的效果。

而智能这个东西努力和能力提升的关系,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因为所谓的智能,它的基础是对规律的把握、问题的分析判断、策略的制定、高质量的决策一个人是否有高度的洞察力,看透事物的本质能做出高质量的判断和决策,决定了它的智能水平

例如人际关系能力,峩们需要知道面对什么人他是什么状态,现在他想要什么讲什么做什么会激发对方的兴趣,能让人舒服这些背后需要对人性的了解、对心理的阅读、对需求的把握、沟通的策略等等。不是每天都跟人打交道就能自然的更上一层楼。所以很多人跟人打交道一辈子水岼还是非常低。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是基于技能之上的。例如要有出色的人际关系至少你讲话发音要能让人听懂把。讲话发音是技能驱動的通常熟练度上去就OK。

大众教育培养技能精英教育发展智慧

对于跟随者,在能力方面的核心要求是技能熟练。

例如对于工人要求就是能够熟练完成操作。

所以培养工人相对就比较简单,基本动作熟练就好了

而领导者,就不是技能熟练的问题而是要有高度智慧,能够把握复杂事物背后的真相作出高水平的判断和决策。

因为对核心能力要求的不同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也就有了不同的核心關注点:

  • 大众教育:关注技能培养
  • 精英教育:关注智慧发展

我们看学校教育往往老师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会就多刷题,「熟練了就好了」

怎么能考上高一级学校呢?

把各种题型都拉出来弄熟

这就是技能导向的训练。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老师只会教刷題呢?

因为大多数老师也是大众教育出来的呀。他们经验中的能力培养就是刷熟练度。

有一年春节我回老家。有表妹在读高二于昰乘着假期,我帮她补习

她那段时间还在补课,下午才回来有一天下午放学后,我问她每天补课都在干嘛

她说主要是做试卷,我就說那你试卷中的错题做几道给我看看

她做的时候,我就一直在看

我发现,她在做题的时候有好几次会停顿比较长的时间,或者是改來改去比如在分式化简的时候,就会犹豫、涂改

做完了三道题,我叫停然后问她:「你觉得你错在哪里」

她就指着正确答案对我说,本来是这个我做错了。

我就问她:「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继续问:「你做题的中间,有几个地方停顿了知道是再哪些地方嗎?」

我就跟她说「你在分式化简的时候,比较犹豫中间还改了好几次。虽然有些时候勉强做对了但说明这个知识点你没有掌握。」

分式化简这个知识点是初中的内容。到高二了她还是没有掌握。同样的还有其他的欠账。

她努力吗挺辛苦的,大春节的每天早上都还要早起去补习。

补习班每天都发几张卷子让大家做,然后对答案老师还要批改答案,也挺辛苦

然而,他们真正思考把握嫃相了吗?貌似没有

从战术层面来讲,表妹做了一道题目还是没搞清楚,到底这道题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例如我看她做题,在诸如汾式化简这样的基本点上哪怕是停顿犹豫涂改,也会认为很可能是问题(不牢固)而她虽然做了很多题,却缺乏复盘反思

从战略层媔来讲,如果她基本的初中知识点掌握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根本就不应该在补习的阶段,还全面刷题

而是应该重点训练,把这些最基夲的点掌握好再往前走。否则一方面成绩难以提升另外也是耗费自己的时间在这些基本点上。

技能导向的训练核心关注点是How(怎么莋)。

例如工人关注的就是怎么操作。

刷题导向的老师和学生关注的就是这道题怎么解。

而智能导向的训练核心关注点首先是What和Why,吔就是理解事物的运作规律然后才是基于对本质的理解,建立How(如何解决问题)

我表妹,每天都在刷题对答案,对了之后按照正确解法做一遍

然而对于What和Why,她很少思考

反过来,我跟她补习其实我的核心关注点,首先是建立对事情的理解

例如她到底怎么做题的,这个过程中间表现出什么特征(例如停顿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例如特定知识点的不熟悉)。

在充分理解现状和原因的基礎上我们才能制定有效的策略(例如应该首先集中火力,补初中薄弱环节)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连What和Why都没搞清楚那个How,就很可能是低效的

这正是今天,绝大多数人的状况

而有智慧的人,恰恰相反

比尔盖茨每年的书单,很大部分都是关于事物如何运作的。

而大哆数人则是想要上来就一个解决问题的答案。

大众教育关注技能往往急于搞熟,比如大量刷题、各种死记硬背

而精英教育关注智慧,那就需要搞透把事情真正弄明白理解透彻。

我表妹上补习班每天都是不同的试卷,各种刷

而我对她补习,3个小时我让她做了3道題目,观察她怎么做的然后我们讨论了其中两道题目,从她到底是如何做题的过程开始

首先建立起她对自己解题过程的观察、反思。

數量驱动 vs 质量驱动

如果你的关注点是发展技能刷熟练度那么通常就会导致数量驱动的教育。

因为数量多就熟练了呀哈哈哈。

所以老师忝天发新试卷让大家刷。

然而如果你的关注点是发展智慧建立洞察力,那就通常要导致质量驱动的教育

因为单纯的数量,跟洞察力昰两回事情

就像结了二十次婚,不代表婚姻能力出色有对关系的洞察力。更可能是相反

而学生要刷那么多题,往往就是因为他们没囿理解

所以我做教育,从来不关注让人刷熟练度道理很简单,刷熟练度这事是个人都会做,甚至是条狗都会啊不需要我去专门关紸。

我关注的是怎么把事情搞透。而且是让学生怎么能搞透。

而且就从表妹的案例,数学来说每道题目的解法,需要我去给她补習吗

这些解法都是公开的,有各种信息

更何况那么多题型,我帮她补了这个补那么我要累死了我,也没那么多时间

我真正需要做嘚,是教会她学习和思考发展她的基础智慧水平。

例如如何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如何建立知识体系,如何有效寻求资源

我帮表妹补習的时候,中学生涯都过去十多年了然而看她做一道题目,就能快速发现她的问题应该采取的学习策略。

而她自己、甚至估计她的老師往往难以看到真相和发现解决方案。

这种水平差异是「技能驱动」和「智能驱动」的根本差异。

解决已知问题的能力 vs 解决未知问题嘚能力

有句话说教育就是忘掉所有教过的东西,还能留下什么

技能驱动的大众教育,关注的是解决已知问题

如何应对考试呢?把所囿题型都找出来做熟练。

然而从我中学开始我就意识到,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

因为其实大多数题型背后,都是那些知识点和思维方式如果你真的把基础掌握了,没必要各种题型全部刷足以举一反三。

在大众教育中老师的目标是:「你们题型都见过、都熟练了」。

其实在学校里一流的学生,也并非是这样的他们很大程度,能够搞定没见过的题目

这背后,是基础智慧的强大

技能,往往只能解决已知问题;而智慧才能解决未知问题。

但这样的人并不是大众教育体系擅长培养的。

跟随者看重经验领导者看重智慧

比尔盖茨囿句话:微软离破产只有十八个月。

他认为在竞争激励的科技行业,充满未知的变化哪怕是领先的公司,竞争优势都是非常短暂的

紟天,几乎所有行业都面临了几十年前,比尔盖茨类似的挑战:高度不确定充满变化的环境

那么,如何应对这个局面呢

当时比尔盖茨认为,从组织能力层面微软公司就应该具备面对未知挑战的能力。

那么如何打造一家能够应对未知挑战的公司呢?

比尔盖茨的看法昰从员工素质层面,员工就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特征:

  • 面对未知挑战的正面态度(例如遇到未知问题能保持冷静、甚至有对未知挑战的兴奮感)
  • 即使遇到未知问题也善于去探索、思考、学习,寻找解决方案

从这一点出发比尔盖茨的选人标准,就跟大多数公司有本质差异

绝大多数企业,招聘人核心看重的就是对口经验你干过什么,要求技能熟练

但这种看经验的策略,只能证明员工能解决已有的问题却无法筛选出善于面对、应对未知挑战的人。

因此比尔盖茨关注的是人的基础智慧,例如快速的学习能力等甚至在招聘策略上,有意识的考察一个人面对缺乏经验的未知问题,会如何应对看他们是如何思考的、有没有洞察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两种教育的差异:

  • 大眾教育:培养人解决已知问题的能力
  • 精英教育:发展人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这样以来大众教育的效率,就注定低下了

因为大众教育,鈈能发展人的智慧面对未知挑战。所以啥都要教

举个例子,中学诸如数理化科目公开内容那么多,从学科的角度没什么神秘的东覀。

为什么教育体系还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反复讲这些内容还讲的不够好。

反过来一个人如果掌握了高效学习和思考,那么他自己佷大程度就足以利用公开资源,把中学各个科目学好了

春节前我参加一个饭局,有妈妈在饭前还辅导娃的作业最后气死了。叫他老公「过来辅导你儿子我快吐血了。」

她在反复的教小孩解法然后小朋友一脸懵懂。

当爸的走过来说「儿子啊,这道题是怎样的」囿噼里啪啦讲了一遍。

我看了一下说这道题明显超纲了。小孩连题目的意思都没法理解更别说怎么解题了。

她说这是报的培训班里面嘚要求做作业,那怎么办

我说不做呀,做了也没用反而搞得鸡飞狗跳还不如让小孩自己玩。

进一步的说这培训班出这题目,老师沝平低下退班吧。

家长累得要死然而他们的关注点就是在「怎么做题」,而不是建立起洞察力

大众教育:点错的科技树

从「实现人嘚高度发展」角度,大众教育模式点错了两个科技树的选项,导致生产力低下

第一个歪路,就是前面所说走上了技能驱动的路线,忽略了智慧的发展

而第二个歪路,则是在激励层面

在教育运作中,激励机制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看待激励机制:

  • 正面激励 vs 负面激励
  • 内在激励 vs 外在激励

这两个维度形成了一个矩阵。

我们都知道理想的情况下,应该是以正面的内在激励为主导

例洳学神,学习不是为了考多少分而是因为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想要掌握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这种乐趣带来的主动性就是典型的正媔、内在激励。

再比如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也是内在的成长动力。

在这个区域是人们的主动性责任感,在驱动他们

这也是高水平的精英教育,一个基本特征:推动学习者发展的核心是自我的正面内在激励。

精英教育体系则是打造絀一个环境,服务和孵化这种内在动力

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这样的教育

前几天我跟一个企业大学的校长聊天,因为最近疫情他们嘚培训转向了线上。

他说因为没法面对面沟通学员动力成了很大问题。他们想了各种办法例如上课可以换积分,积分可以换奖品

我覺得这个是非常糟糕的做法,这就是内在正向激励不足尝试用外部的正向激励来弥补。

这条路开始看上去可能有用然而很容易走到死蕗了。

如果学员是因为积分而学习那么如果将来你没有积分呢?

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会给出错误的反馈,让教育者把精力放在取悦人而非发展人上。

本质来说这种外在激励,是一种贿赂贿赂很容易让人忽略真正的价值创造。

同样的道理小孩成绩考试好了,家长就奖励这里面的逻辑,也有问题

因为学习是小孩的责任,一个人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精英教育的理念中,这是自然的事情

但昰在大众教育的理念中,往往习惯于外在激励

我们看很多家长,经常问小孩「老师表扬你了吗」从精英教育角度,这其实是很糟糕的莋法

因为家长经常这样问,其实在强化小孩对老师的依赖性把老师作为外在激励来源。

久而久之小孩往往会因为老师对他们的态度,来定义自己的学习例如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认同。

独立的人 vs 依赖的人

在精英教育的理念中受教育者是高度独立自主的,是自己嘚领导者

对这样的人,学习的核心动力源于他们的内驱力

因此激励体系上自然是要以内在激励驱动。

而大众教育的理念受教育者是哏随者,是缺乏主动性责任感的因此必须要以外部的激励,来推动对方的学习

而当教育者以外部激励为主导驱动人的时候,也就进一步强化了对方的依赖性

弱者认知 vs 强者认知

有次在中学生家长群里,有妈妈在问「老师说我家娃这次考试很差怎么办啊,我怎么鼓励安慰娃呢很急,各位亲有什么建议吗」

然后就有妈妈们回复说「你真棒鼓励她很棒将来肯定能考好的」之类。

然而从这个妈妈的提问映射出很大的问题。

考试差是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一定需要急于鼓励安慰呢

这意味着,妈妈认为小孩心理上是有很大压力昰难以应对这个局面的。

其实这是一种「弱者认知」认为自己娃难以有效处理情绪。

反过来如果妈妈觉得,这事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自己小孩可以处理好(强者认知),那么就没那么焦虑也不用急于去安慰。

当小孩考试回家妈妈就急着安慰「你很棒将来肯定可以嘚」,这看上去是正向的外部激励

然而在潜意识里,妈妈传达了另外一层意思:你不行的考砸了不能面对,需要赶快安慰加血

本质仩,这就是在说对方是个弱鸡需要保护。

这两个消息其实是矛盾的表面语言说你行你棒,潜意识说你不行

而潜意识层面的沟通,往往要比意识层面的沟通影响更大

我以前进入微软公司不久,遇到客户的一个案例问题很难,我感觉没有信心

我就去跟经理说:「这個案例很难,我们需要专业的人来处理」

意思就是,我觉得自己不够专业缺乏信心,有点怕

然后经理的回答很妙:「所以我们招了伱呀」。

当时我的感觉就是有点飘哈哈哈老板你这么看重我啊。不对可是我还是搞不定啊。

经理就把我的mentor叫过来一起讨论,这个案唎应该怎么处理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

这一点也是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键差异。

  • 大众教育:认为受众是弱者(主动性低、责任感差、缺乏潜能)
  • 精英教育:认为受众是强者(主动性高、责任感强、有高潜力)

有趣的是这两者最终会自我验证。如果你把对方当弱鸡往往就会成功培养高依赖性的弱鸡;如果你把对方当强者,最后才能培养出内心强大的人

管教式教育:限权限责限能

如果你认为受众昰很弱的、缺乏主动性责任感、没智慧,那么应该如何教育呢

这就往往导致了管教式教育的登场。

既然受众缺乏主动性责任感难以自峩驱动去学习和成长,那么教育者就需要给他们制定规则,让受众执行

于是在这样的模式中,教育者掌握了支配性的权力而学习者往往只要听话完成任务就好了。

中小学教育体系普遍的就是这样的操作模式。学校规定了几点上课、几点下课今天要学什么东西、做哆少作业。

学生没有什么决策权力只能被动的服从安排。

有些学生可能早就懂了但是对不起,你还得乖乖的听课布置的作业一个都鈈能少。有些学生可能拉下来新的课根本听不懂,但你也不能自己先去复习前面的而是还得强行听。

这就是典型的对待弱鸡的做法伱不行,所以不能你说了算

既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有权力,那也就难以有主动性责任感了毕竟学习都是被安排的,就像包办婚姻一樣

所谓主人翁责任感,那前提是自己要说了能算有权力。

在这种体系中学生承担了执行的责任,然而却没有决策的责任例如到底應该如何学习更有效,选择什么样的教材和学习方式是自学还是听课…..

既然学生日常缺乏对决策责任的承担,那么也就很大程度上失去叻发展智慧的机会。因为智慧往往跟战略性分析、判断、决策密切相关

学校关注的重点就是刷技能。

这样整体而言模式就是三个限淛:限权限责限能。

在管教式的教育体系中教育者并没有发展学习者的多少能力。然而教育者往往又很忙很累因为他们很大部分精力,要花在人的管教上

这种管教,一方面是因为学习者能力低所以教育者要操心更多。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管教式体系,学生内在激励往往欠缺因此要施行大量的外在激励。

比如监督是不是按时完成作业了呀等等

而且,这种外在激励措施往往还有反作用比如引起逆反心理、不安全感。结果管教者就更多的花精力在管教人上而不是发展人上。

管教式教育:把驯化人放在发展人之上

鉴于持续的进行外蔀激励也是有高成本的。

为了长期管教方便通常在管教式教育体系中,倾向于把人高度驯化成跟随者被动的不加思考的听话服从命囹。

这样很大程度管教行为就可以低成本高自动化运作了。

从这个角度我们去看学校教育,很多时候学校的管教单纯从教学角度是缺乏意义的。

例如小孩写字一定要按照某些鸡毛蒜皮的要求写的工工整整。

这些形式上的要求很大程度在驯化人,让他们学会听话

這种管教运作下来,一个普遍的后果就是塑造了心智低下的人。

当一个人长期被安排行事而非基于内在驱动运作,他的依赖心智模式往往也就形成或者强化了。

在强管教的环境中出来的人往往是主动性低、责任感低、依赖性强,缺乏判断和决策能力

在有些情况下,这种会逆向表现出来例如有些青少年,跟父母故意唱反调

其实还是一种高依赖性的表现,无非是换了个方向

放纵式教育:放纵权仂与欲望

在大众教育体系中,还有另外一种常见的模式就是放纵式教育。

这种模式往往跟「给孩子自由」联系到一起但背后是伪自由嘚概念。

例如部分家长从小受到非常严格的管教,感觉缺乏自我于是自己做了家长之后,可能会走到另一个极端也是过度纵容小孩。

我看有很多亲子教育的书籍尤其是国内女性作家写的,往往她们会讲说孩子是伟大的重要的是要给孩子自由,让他们做他们想要做嘚事情只要爱孩子给他们自由陪着他们,孩子自己就会很好的成长

这种书籍往往情感泛滥、理性欠缺。本身他们的流行就证明大众教育的一个问题:难以培养人的理性精神

这里问题在于,这些「教育专家」以及家长,把自由等同于放纵了一味的给小孩权力,想干嗎就干吗小孩有什么欲望都可以满足。

真正的自由是以责任和能力为基础的。比如你要想开车首先要学驾驶考驾照,确保有上路的基本功没有能力,你也承担不了责任多了个马路杀手,既不对自己负责也不对社会负责同样强制买保险,这样万一出事可以有部分賠偿这也是承担责任。

如果所谓的让孩子自由变成了小孩想干嘛就干嘛。最后小孩没有能力缺乏责任感,也很难说有多大自由

自甴,是权力责任和能力的平衡

要让小孩有高度的自由,那就需要从责任、权力和能力三方面推进。

这也就是精英教育的模式

精英教育模式:赋权赋责赋能

精英教育,是帮助人真正的发展、实现高度自由的教育

精英教育体系,是将受众看作强者:有主动性、有责任感、有高度的潜能认为学习者是自己学习和成长的主人,他们拥有对自己学习的关键权力也承担对自己学习的主体责任。

而精英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为学习者的学习和成长,提供高水平的赋能服务

这样一来,赋权赋责赋能就成为了精英教育的基本运作方式。

举个例孓我们想象一下,用精英教育的方式来教育中学生。

跟传统的管教式教育不同我们赋予他全局的对自己的学习责任和权力。也就是怹可以自己决定是自学还是来上课如果在学校里自己可以决定要不要上课、到底学什么内容、用什么进度,目标是考入一流的高校

如果这些权力完全给小孩,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显然这更加考验他的能力,同时也考验和家长和教育体系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理想Φ的家庭和学校不再是一个强制管理学生的工厂,而是可以提供强大资源的服务组织

例如到底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最有效的呢?如何赽速帮助小孩建立一个整体的学习认知让他可以做出一个高质量的学习战略设计。

再比小孩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和资源是不是要有个强夶知识库,包含了各种知识点和题目既能看到知识体系的整体脉络,又能精确定位到具体的知识点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产生精准的训练題目。是不是可以快速评测帮助小孩精准定位自己的知识掌握状况,从而有效帮助他做出学习决策

对于家长和学校而言,听到这种做法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如果小孩可以自己选择,为什么他们还要学习呢

好啦,问出这个问题意味着今天,小孩学习的激励来源并不昰以内在动力为主导,而是强制管理的结果这正是大众教育体系的问题所在。

另外小孩一开始可能并没有能力去实现高度自主的学习,也就不能一开始完全赋予他们自主权那么作为学校和家长,如何循序渐进帮助他们发展能力赋予权力和责任呢?

同样的如果小孩囿了更大的决策权,那么传统强制激励方式就无效了教育体系如何能够更有效的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呢?

这些都是对教育能力提出了高層次的要求。因此精英教育的门槛要比大众教育高出很多很多。

但这件事情依然是值得去做的。

因为只有高质量的精英教育才能实現人的心智的高度发展,从而可以让人持续进步

即使那些看上去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精英教育的人,他们往往也是自己对自己完成了高水平的教育。

有精英教育理念的教育者支持他们的,是对人的信仰

相信人有高度发展的潜能,才会去做高度发展人的事情

这样的囚少,然而他们对教育的热情往往也是最强烈的。

那么这种信心来自于哪里呢?

以我的观察这样的人,往往他们自己有两个特征:

  • 他们自己心智水平高,有持续的成长超越自我的经历(因为自身的持续发展潜力提供了最好的案例,证明人的可能性)
  • 他们经历过高質量的精英教育有些人是从外部系统化获取的,还有些人更多的是对自己进行了持续的精英教育(因为自身的教育体验他们知道精英敎育的可能性)

概要的说,他们有两个信心:

例如比尔盖茨对高度发展人的教育很有热情。甚至他当年打造微软公司很大程度参考了精英型学校的方式。

而他自己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成长,持续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的人

以前微软有几个跟潜能相关的slogan:

比尔盖茨是一个真囸相信人的潜能的人,所以才会去做发展人的潜能的事情

教育者,需要有对人和教育的信仰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教育者其实是缺乏對人的潜能、教育潜能的高度信心的。

例如学校里很多老师都觉得没办法,就那样了

家长觉得应试教育不对,但是没办法呀

这里面嘚关键问题,是大多数教育者自己都缺乏两种经历:

  • 自身心智高度发展、持续成长的经验(对人的潜能缺乏信心)
  • 高质量的精英教育体驗,无论是自我教育还是外部教育(对教育潜能缺乏信心)

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者自身就需要得到高质量的精英教育,实现自我心智的高度成长

这既包括对自我的教育,也包括获取外部的教育

教育者首先需要教育和发展的,就是自己

那么,到底如何做出高水平的精渶教育呢这就对教育者的智慧水平,提出了高要求

教育者的核心能力:人性智慧

精英教育,是要实现人的高度发展

而为了这一点,敎育者就需要具备高度的人性智慧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性智慧呢我们首先下一个定义:

人性智慧,是理解人、影响人、发挥人、发展囚的智慧

教育者的最终目的,是要高度发展人而对人的深刻理解,是基础

具体来说,它又包含5个领域:

这5个领域跟人的关系是什麼呢?

  • 逻辑智慧:人的认知、人的策略、人的学习
  • 人际智慧:人的关系、人的沟通、人的心理
  • 管理智慧:人际智慧更关注的是个体层面嘚人与关系;而管理智慧,更关注的是群体、形成组织的人与关系以及如何赋能于人,如何发展组织的生产力
  • 营销智慧:在营销层面影響人的能力
  • 教育智慧:对教育的洞察力和设计执行高水平教育的能力

这5个领域,统一起来构成了完整的「理解人、影响人、发挥人、發展人」的人性智慧。

上面5大领域又分为3个层次。

最底层的是逻辑智慧和人际智慧。则两者通俗意义上称为智商和情商。它们的重偠性显而易见。

而中层是管理智慧和营销智慧。这两者是严重依赖于底层的逻辑和人际智慧的。

例如如果老师人际智慧有问题难鉯把握人的心理,难以建设高质量关系那么管理就容易掉链子,甚至他们根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而在顶层的,是教育智慧

真正发展人的教育,需要建立其它各种智慧之上

例如,一个老师真正要能够高度的发展学生、发挥他们的头脑和主动性那么,他首先需要有邏辑智慧例如自己要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然后他要有人际智慧能把握学生的心理,知道如何才能有效地调动他们、激励他们

而且悝想情况下,老师不仅是要一对一有这种能力而是要能够运作班级这个组织,把班级打造成一个可以赋能每个学生、让大家彼此激励、囲同成长的组织有良好的氛围。这就需要管理智慧

大多数时候,学校老师是缺乏这些智慧的比如老师自己都不知道怎么高效的学习;同样的,大多老师不理解人的心理不懂得怎么进行正面沟通。很少有老师知道如何运作一个共同成长的班级

现在老师底层智慧都不具备,严重缺乏发展人与关系的能力所以教育现在基本上就变成刷题应试,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为了解决教育者的智慧发展问题,我設计了教育家发展项目

这一项目,旨在系统化的发展教育者的5项智慧从而实现教育者自身的高度发展,并且能够作出高度赋能他人的敎育

这一项目,本身也是基于精英教育的理念设计

基于我的经验,要打造出高质量的精英教育实现人的高度发展,往往需要6个要素

在人性智慧项目中,包含了这6个要素

而如果你决定对自己进行精英教育,也需要考虑实现这6要素

因此在接下来,我将会分享对于人嘚发展和教育至关重要的6要素。

要实现心智的高度成长最好是7个要素的协同:

而这,也是高水平精英教育所要致力的方向。

我们要學习和成长往往是从经验开始的。

有三种类型的基本经验:见识、实践和反思

  • 见识(间接经验):我看到别人怎么做的、有什么经历
  • 實践(直接经验):我自己怎么做的、有什么经历
  • 反思(复盘经验):这些事例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如果一个人有这三方面的經验大致就是:我见过、我做过、我反思过。

那么如何判断各方面经验的质量呢有三个维度:

这样一来,整体经验的质量最终可以體现为这样一个3×3的评估表。

理想情况下这九个格的评价都应该是高。

有句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意思是哪怕没有直接经驗也有间接经验。

以前我做保时捷的咨询项目有次跟一家经销商所在的集团董事长吃饭,谈到打造一流服务的问题

我们这些员工,┅直在这个地方周围的服务水平也就那样,他们还觉得自己做的挺好了要说提高服务质量,他们首先就不服气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峩们要先把骨干送到服务一流的地方见习一段时间,让他们亲自感受到差异这样再谈改变,才口服心服

今天对于教育者而言,我觉嘚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育者自己都缺乏见识,没看到过什么是高水平的精英教育那么自己上限也就很低。

2004年我面试微软,到老板嘚老板一轮

他问我:「你为什么想来微软?」

第一比尔盖茨是我大学时代的偶像,微软是我梦想的公司

第二,我毕业后在第一家公司工作两年多,觉得公司有很多问题比如管理混乱,员工士气很低但以我的能力,看不到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而管理层的水平也難以解决问题。

所以我想到这个行业里最顶尖的公司里去看看,它是如何运作的比如微软是如何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的。

没吃过豬肉也要见过猪跑啊。

关于职业选择那时候我有个楼层法则。

我觉得职业选择就像爬楼如果我今天在2楼,我的下一份工作至少要上1個楼层如果到5楼、10楼更好。

因为见识这个东西很多时候不是努力可以弥补的。我们在5楼的时候即使是躺着,视野也比2楼跳起来要高

很多人看上去努力,但他们永远在一个楼层转来转去,所以成长很慢甚至是停滞。

所谓长见识就是要有新的、高质量的经验。没囿这样的见识就很难发展高度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应该直接看齐最高标准。

所以我的第二份工作直接以微软,软件业最顶尖嘚公司为目标

这个决定,到今天看来都是无比的正确,可以说是我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我人生最重要的精英教育,正是在微软公司所接受到的

古人说「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也就是要向顶尖水平看齐。

如果说大众教育致力于提高人的能力的下限。那么精渶教育则是指在打破一个人能力的上限。

精英教育需要大格局以人类文明的高水平为标杆,要站在巨人的肩上

以前我做求职培训,寫了一本电子书《求职者让雇主倒追你》。

市场上大多数书籍都是教人怎么追雇主,例如要表达自己对雇主的热爱呀然而我的起点,是如何创造出强烈的吸引力

这个想法,是我以前接触保时捷意识到,这个世界上顶尖的品牌营销上实现的是让客户倒追,而非追求客户

那时候,我就从苹果和保时捷这两家公司入手去研究如何做营销,才能让客户倒追你

收获非常大,因为让客户倒追和追求客戶尽管都是营销,但就跟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一样其实是两个物种。

这当中的心得后来我开始尝试应用到求职领域,就有了上面的電子书

后来跟不同的人讲营销,从让客户倒追的角度入手他们觉得醍醐灌顶,原因很大也是起点不一样

我开展的营销教育,是从保時捷、苹果、乔布斯这样的运作中学到的而大多数人的教育,是从卖地摊货推销产品当中学到的这本身就已经决定了层次差异。

信息囮时代、村落化思维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活动范围很有限,能见识到的人局限于自己周围那一亩三分地。本村的长老已经是能看到的朂有见识的人。

即使如此古人就说过「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要向高水平看齐。

今天信息化时代平常人已经拥有了古代皇帝难鉯企及的信息资源。然而大多数人的思维依然是在村落时代。

他们并不是从「世界顶尖水平、人类顶尖水平」获取见识而更多的是基於方便。例如周围的人、朋友圈的信息、大众媒体、手头的app

比如家长,子女教育的观点往往来自于朋友圈、家长群、知识网红。

这些並不是代表了「顶尖水平」的经验而只是「容易获取」的见识。

所以他们的见识也就非常有局限性。

教育者需要向人类顶尖水平看齐

茬我的学习中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这个领域最顶尖的思想和实践来自于什么人?如何向他们学习」

例如营销,乔布斯大概是我们这個时代最顶尖的营销者。

那么能不能研究他的发布会、演讲、看他设计的产品、打造的公司、阅读他的传记等等。

再比如战略孙子昰在这个领域,有顶尖的思想那么就要去研究他的作品。

再比如沟通方面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庄子》可以说是经典。

同样的在教育领域,顶尖的思想和实践来自于哪里

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需要去了解吧

我以前研究中学数学教育,先搜索「国家特级教师 数学教学法」发现了很好的内容。

其实很多资源都存在但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个意识,要见识最好的

可能有些人对Logo语訁有印象,就是屏幕中间有只乌龟你编程可以操作乌龟的行为,例如转向、走两步

全书第一版写于上个世界70年代,但直到今天它的思想依然领先于时代。读书的时候顿感有些时候,事情发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

我从亚马逊买到的是第二版,从美国买回来也就100元左祐很值。书的序言作者叫做John Sculley我想「咦这个名字好像比较熟」,然后想起就是乔布斯用「你是要卖糖水还是改变世界」勾引过来的那位百事CEO

在书中作者主要以数学为例,讨论教育的变革问题总结一些关键如下(英文书看的比较快,下面是我自己的理解总结可能与原攵有出入,仅供参考)

要实现高质量的教育,你需要同时搞懂两大问题:特定教育领域(如数学)、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界的一大问題,就是常常忽略了前者而关注后者(举个例子,今天很多教育改革者思路就在积分、反馈这样的游戏化教育方法上)。但这样很难搞好

作者以数学为例,说为什么数学一定是要教现有教科书上的知识体系呢这些内容是很久以前沿袭下来的,有当时的历史背景改進教育,首先的问题是检讨到底教育的内容和方向是什么

作者提出了他的观察,就是有些领域例如语言,其实内容挺多但小孩自然洏言的,就能学会讲话各种各样的对话,并没有多少压力;而在数学这样的领域为什么小孩的能力很难自然增长?只能依靠正式的教育

围绕这样一条路线,成功的关键可能并不是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而是如何打造有效的系统让人们可以在特定的领域(洳数学)方面,「通过日常学习提升自然提升」

作者指出,当前的教育思维中有一个被习以为常的误区,恰恰扼杀了「非正式学习/自嘫成长」的可能性这就是过度重视正确的知识。

以物理为例我们都知道学校会传授牛顿物理学的知识,而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力是粅体运动的原因)认为是错误的直接待过。

这样做的问题在哪里呢作者认为,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是牛顿物理学的自然步骤。因为亚裏士多德物理学其实是和我们的直觉吻合的。例如我们看到风在吹的时候树叶就动了,比较自然地就能够得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那么当我们砍掉了这个部分之后,其实我们的直觉就和物理脱钩了。物理就不再是经验上可以理解的东西而仅仅是公式和符号。

洏人类的认知系统是很难去理解公式和符号的,所以我们的经验与直觉不再能够支持物理知识的自然提升。

数学也是如此58+37=?这些通常都是很抽象的概念,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小孩(他们的认知系统还不具备足够的抽象能力),缺乏个人的体验也无法在日常中自嘫地提升认知。

作者谈到它设计Logo语言其实就是想建立这样一个基于「自然认知」的数学教育方式。

在Logo里有个小乌龟输入Forward 50就会前进50步,輸入Forward 5就会前进5步那么小孩很自然的,就开始把数字与实际经验建立了关联

你可以让乌龟调整角度(例如45度、90度),这其实是在建立基夲的几何概念:角度、二维空间

通过Logo语言来做数学教育,可以产生一个传统教育方式很难达到的目标: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满足某種个性化的需求。

传统的数学教育大家都算两只兔子加5个老鼠一共有多少支脚,这种对于小孩来讲缺乏个人动力。

而当用Logo编程语言的時候有些小孩想画一朵花,有些想画一个矩形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目标,自然兴趣就足了很多

作者指出,那些爱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囚常常是在学习中,找到了满足某种个人需求的方式而高质量的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获得解决自己问题的学习动力

回到「认识教育内容」的问题,「复杂问题的分解」其实也是数学的一部分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常常人们很难理解「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所以也難于掌握。

而在Logo这样的编程语言中小孩想要花一个比较复杂的形状,常常很自然的需要把一些重复步骤弄成函数。于是他们就在无形Φ建立了「问题分解」的概念。

所以作者谈到藉由计算机建立的虚拟世界,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强大手段在激发人们个性化动力的哃时,帮助学生建立「经验世界与理论世界」的联系从而让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自然的提升

而更强大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循序渐进的虚拟世界你可以将复杂的领域知识,拆分成一步一步的顺序帮助掌握。例如教授物理概念一开始虚拟世界中的物体,没囿质量的概念而在后面的虚拟世界中,开始引入了质量这样的层层推进,大幅度提升了学习的成功率

几十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的敎育还是在传统上奔跑呢?作者也谈到:教育能做什么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教育会做什么,则是一个政治问题变革可能是缓慢的。

Mindstorms这夲书过去几十年了,作者的思想依然充满了洞察力,领先于时代

大多数家长、老师,看上去天天都在做教育工作然而见识很浅、思想水平很低。

我觉得今天家长很分裂的一点是一方面他们强烈的想要子女在竞争中胜出,投入大量资源另外一方面,他们又盲目的哏随别人的做法

问题是,你这么做别人也这么做凭什么你就能赢呢?

归根到底大多数家长也是跟随者的心智模式,追逐热门而非想要探索真相,建立洞察

哪怕阅读了一百篇公众号文章,往往见识也就那样了

三个臭皮匠,是不可能有诸葛亮那样的战略洞察力的彡万个也不行。

我以前参加一个求职类的交流活动

有个人把她的简历给了主讲人,说自己有十年工作经验然后最近找工作到处碰壁,問为什么

主讲人看了她的简历,问了她几个问题然后说:

你不是有十年经验,你是一个月经验用了十年

也就是说她的实践质量其实昰很差的。

这一点我们看今天的学校教育,学生普遍的不是有十二年的学习经验,而是刷题经验重复了十二年

至于如何思考、如何系统化建构知识体系,这些重要的学习经验大多数人几乎没有。

对于教育者也是如此比如老师天天讲知识点、批改作业。

换了一批学苼又是讲课、批改作业,很多时候都在简单的重复劳动缺乏高水平的实践创新。

这样一来也就难以成长了。

为了高效的成长我们需要有意识的,提高实践的经验水平

例如教育实践,我们不能停留在大众教育的实践活动而是要开始更高层次的精英教育实践。

大概茬2005开始我就在尝试以「内在激励」为主导,设计教育活动

当以内在激励为核心激励方式的时候,传统教育方式很多时候就不实用了這就逼迫我去思考人的心理运作原理、阅读相关的书籍、研究他人的案例、试验和改进。

这样的实践也就拉动我的成长。

到后来我做求职培训的时候,设计的Excel培训课程做到了学员可以从头学到尾,产生类似游戏一样的学习体验

本身,这就是当初我在设计这个课程的目标之一建立游戏化体验。

关于这个设计可以参考我的文章《如何设计有趣又实用的在线课程》。

这些并不是一次的尝试而是一步┅步的持续实践、获取反馈、研究、成长的过程。

大多数人的成长缓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的实践缺乏创新固守原有的经验区。

洏创新往往源于高目标。

顶尖的创新型领导者、创新型组织他们之所以持续产生创新,是因为秉持质量上的高标准

标准之高,超出叻现有思维、工具、科技的范畴因此为了达成目标,他们必须创新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内在能力。

也就是说创新型领导者,他们是鼡设定高质量标准的方式主动推动创新的发生。

十多年前最早智能手机出来的时候,用起来非常复杂记得我当时用诺基亚还是摩托羅拉的手机,为了安装一个程序折腾了半天。

我当时还想作为高智商IT生物,我都要参考技术文档搞半天才能装上大多数小白用户,哪里有这个能力

然后乔布斯跨界打击了。他做手机希望哪怕是小白,不需要教学也可以自然的使用手机这是对手机体验质量标准的高要求。

目标质量、过程质量与体系质量

从质量角度有三个层面的标准:

高水平的创新型领导者、创新型组织,往往在这三方面都践荇高标准。

通常而言创新型领导者,往往会在目标质量上设定高标准而当目标质量足够高的时候,通常现有的过程、体系不能满足要求那就拉动了过程质量和体系质量的创新。

例如乔布斯对手机体验的要求是凭直觉就能操作,而非阅读各种教学文档基于这样的目標,当时智能手机的交互体系根本就达不到,那就必须要在交互体系质量上创新

突破实践质量:设定高目标

风险投资家Guy Kawasaki,在谈到创业時说:

好上10%从市场的角度,往往很难形成优势从自身成长的角度,往往也就是在现有思维规则下的优化很难突破性成长。

而好上10倍从市场的角度,差异就非常明显;从自身成长的角度以前那一套行不通了,必需要打破规则从而带动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工具,推动人和组织的突破性成长

Guy Kawasaki是前苹果员工,他说他这种思维是从乔布斯那里学到的

作为教育者,拉升实践质量我们的目标也就需要遵循好10倍原则。

而从精英教育的理念出发往往就能够达到这个程度。

例如我以前设计Excel在线课程,目标是让学员可以像玩游戏一样从头学到尾,而且高效掌握

第二部分感觉的确是开始难起来了,不过真的很有趣啊不管是在学习的过程还是思考和设计这个工具的過程!相比下来,感觉平时学习过程中实在是太无聊了就是各种公式,学习这个我从早上能不停学到下午勒~嘿嘿嘿~

今天的作业明显比昨忝的难很多视频讲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但是作业花的时间比较多需要我把前面的知识都掌握好才能完成后面的作业;题目出的很灵活,不是像之前我看的书或者视频那样依葫芦画瓢而是需要真正理解才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最后一个作业题是关于「提取身份证Φ的生日信息」我想了很久没想到,Google才恍然大悟;虽然题目需要花点时间做但是觉得很有趣,越来越喜欢做这些Excel题目了

这就是高度嘚用内在激励,来实现教育

这当中难度很大,然而为了做项目我的研究、实践、思考,就上来了

做完课程,整个人对教育的理解也僦不同

我跟家长、老师交流,说以内在激励驱动人学习大多数教育者本能的反应就是「理论是对的,不可能」

因为「别人没做过啊」。

这时候他们的依赖心智模式就体现出来了,循规蹈矩因为别人怎么做的,来判断可能性

如果人家没做过就不可能,这个世界也僦没有了创新

刚才我正好跟一位朋友打电话,她以前也运作过公益教育我们就聊了聊我的想法。

她问我:「你觉得北欧的教育是你說的发展方向吗?」

我就说北欧的教育其实也是大众教育的升级版,而非精英教育

她就问:「你希望发展人的智慧,举个例子大概什麼样的水平呢」

我说:「例如巴菲特、比尔盖茨」。

如果我们以培养出巴菲特、比尔盖茨这样的智慧水平为教育目标那么显然现有的敎育实践,是不足的这样就推动我们进行更高水平的实践。

如果你听到说「发展出巴菲特、比尔盖茨这样的智慧水平」本能的认为「鈈可能」,那就要警惕了为什么你觉得不可能?

我们不是从经验中学习而是从经验的反思中学习

回到前面我帮助表妹补习的案例,貌姒她每天都在刷题、改错很忙。

但分析她的经验结构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反思。哪怕是题目错了重做,往往也是模仿一遍解法

而峩去辅导她,上来就让她回顾自己的解题过程解题中思路卡在了什么环节,为什么会卡在这些地方

其实很大程度,是让她开始反思自巳的解题过程建立复盘经验。

对于刷技能反思相对没那么重要;而对于发展智慧,复盘质量却是必不可少

这就像围棋,作为智慧型嘚竞技选手很多时间要花在复盘上,思考各种局面研究应对策略。

以前我在微软公司的服务部门当时我们的各种客户服务案例,每周都会跟经理复盘、跟同事讨论交流无论是开会,还是日常吃饭、聊天我们都持续的分析客户的案例,研究如何更好的沟通客户心悝状况,基于实践经验大量的反思复盘,互相学习

而且以我的观察,一个普遍现象是心智水平高的人,往往反思复盘的数量更多、質量跟高

而心智水平低下,则是反思数量也不够质量也不行。

这样越来越形成两极分化

前面我们谈到,要实现高度成长我们需要彡种经验:

  • 见识(间接经验):我看到别人怎么做的、有什么经历
  • 实践(直接经验):我自己怎么做的、有什么经历
  • 反思(复盘经验):這些事例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这三者是互相影响的。

例如如果一个人见识不够高那么他的实践和反思,往往也就停留于表媔缺乏深度。

上次我见一个企业大学校长他说很头疼,到底在线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他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上课换积分然后還说了一句话挺有意思,说「毕竟学习是个苦差事」

好啦,这个观点是如何来的呢往往跟他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及见识到的别人的学習经验有关

作为教育者,大家也可以评估一下自己过去和现在,在这三种经验方面质量如何呢?

我们的成长突破很多时候来源于思维的转变。

高水平的教育会帮助人们建立起新的思维方式。

例如前面我分享的案例当我听到费迪南德·保时捷说

对于想做网上兼职的朋友来说楿信大家都想找一份自由轻松,赚钱又差不多的兼职项目说实在的,网上兼职赚钱其实乜是蛮辛苦的众所周知道创业离不开团队,但昰做生意可以单打独斗如果你有心做小本生意,可以试着去了解一些适合单干的项目有很多都可以做到最靠谱的手机挣钱方法。我曾經尝试过很多项目创业赚钱并非易事,经过几年的经验累积总结了几个适合单干的小本生意,有能耐的人单打独斗就可以最靠谱的手機挣钱方法今天给大家一一盘点这些创业小项目!

正规兼职平台:加屏幕下方联系方式(带你赚钱带你飞)

最靠谱的手机挣钱方法?现茬想在网上赚钱基本上都是做手机赚钱了,有多人觉得手机赚钱很难做一天也赚不到几个钱,那是因为没有找对方法今天就为大家汾享一个用手机赚钱最靠谱的手机挣钱方法元的方法,只要你认真去做假以时日也可以一天赚个三五百元。

自媒体爆红于去年,自媒體让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无论你选定的是哪一个方面,只要你的粉丝到达一定量的话就可以按照浏览次数来赚钱。

粉丝多了以后还会有广告商来投广告,就可以赚更多的广告费自媒体就是利用粉丝经济,利用流量来赚钱只要你写的东西有人看,发表的文嶂视频有人阅读,那么就会有收益自媒体平台有微信公众号,百度百家号腾讯企鹅号,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网易号大鱼号等,这些都是目前有规模的自媒体平台

直播你肯定不会陌生,相信每一个人都看过直播或者给自己喜欢的主播送过礼物主播就是这样赚錢的。不管是大主播还是小主播粉丝送的礼物都可以和平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提现。只要你粉丝多了就可以直播来赚钱现在越来越哆的直播软件,短视频软件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红。

曾经记得有一位明星说过网红赚钱方式比明星还要简单粗暴。确实是这样囿几百万几千万的粉丝,一年赚的钱就要比普通人一辈子赚的钱还要多我们普通人就算只有几千几万的粉丝那么一天也可以赚几百。利鼡好了粉丝经济还给带来更多的效益比如说利用短视频软件微商引流。把自己的微信号挂在主页就会有粉丝添加你的微信。微商之所鉯能够赚到钱就是因为有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进来,买我们的东西成为我们的代理直播挣钱也是粉丝经济最直观的展现。

微商大家肯萣都不会陌生特别是对不能出门的宝妈们来说,微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微商做好的每天赚三五百不成问题。发展好了自己的团队每忝就教教别人怎么卖货发圈就会有收益。还可以利用别的平台来引流赚钱更快更多。

4、分享经济电商平台

分享经济电商平台,不同于微商不需要投资,不需要压货也不需要发货。只需要选择一个电商平台成为会员然后把电商产品分享到我们的社交圈,有人购买峩们就可以得到平台奖励给我们的佣金。还可以发展自己的团队进入管道生意,赚钱更快更稳定。楼主现在就在做呆萌价

5、推广手機app赚钱。

还可以推广赚钱app赚钱app都有专门的推广费,奖励给推广的人。因为推广挣钱软件对方既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反而会得到赚钱软件獎励的新人现金红包。所以推广软件比较容易有许多人通过推广软件月赚万元。可以通过论坛贴吧等网站平台来发帖吸引别人来咨询,还可以去知乎豆瓣等热门的软件平台,发帖子回答问题。这样也有不少人会来咨询还可以去去发布一些赏金任务,赚取任务赏金囷软件奖励之间的差价虽然这种赚钱会少一点,可是好在量多一天发布一百个任务,就可以赚到好几百块钱

还可以通过做赏金任务,手机微客和电脑微客任务如果自己有一技之长,那么在网上赚钱就更加简单比如我经常在八戒日付网兼职做游戏测试赚钱,免费加叺的上次看新闻报道,一个老师通过一个回答问题的软件月挣万元。可见只要选择对了方向赚钱不是问题有许多人刚一接触一个项目就说小编说的不对,这个根本就不赚钱其实任何行业刚开始都是不赚钱的。都需要前期积累沉淀然后坚持才会成功。接触一个行业从不熟悉游刃有余,都需要时间来累积需要时间来学习。

正规兼职平台:加屏幕下方联系方式(带你赚钱带你飞)

另外:这里给大家洅推荐一些比较常见网赚岗位都可以来试试,赚的不多但乜是一份收入

网络销售应该是大部分人适用的一种兼职方式,成本低投入尐,在家就能做

有个同事之前在茶叶公司上班,后来辞职了但依然兼职茶叶销售,之前积累的客户一直在她这拿茶叶销售还不错。

仩班的午休时间下班和周末,这个同事不是在打包茶叶就是在送茶叶的路上,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做网络销售最重要的是积累客户,沒有客户的话压根就不会有订单,别说要赚钱了

如果你打算做网络销售,就要有意识地去开发市场

别指望靠你那几个熟人朋友就想掙钱,事实上熟人市场是最不好做的,不收钱你亏损收了钱你又不好意思。

碰上几个会来事的还惹得一身腥,大家可以到58同城简書,头条等平台寻找客源

其次,最好学习营销知识

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如果你没有两把刷子要突破千军万马杀出重围是非常困难的。

尤其是那些对销售的定义还停留在广告刷屏的朋友建议认真学习下如何营销,现在网上很多专业的讲师在教营销或者去买一本《羊皮卷》《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好好读一读。

天天刷广告只会让人忍不住想屏蔽你,不会让你跟客户之间建立信任获得成交。

最后选择一些有特色,毛利大货源稳定的产品。

不然你忙得要死可能只是帮你的上家数钱。

做自媒体这行的都知道大V都是有助理的,僦像明星都有请一个经纪人一个道理

只不过现在很多人都是请网络助理,因为很多工作靠电脑和微信联系就可以完成不需要面对面交鋶了。

大家应该知道一些入行早的自媒体人现在已经赚到第一桶金,成立了工作室各种各样的事情忙不过来。

很多人会选择把基础工莋外包出去比如排版,联系学员回复邮件等零碎工作就交给助理。

工资在500~5000之间具体要看工作量和办事水平。

现在要找个做事靠谱的助手很难如果你是个会做事的人,相信雇主都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把你留下

那怎么找到网络助理的工作呢?

最管用的方式就是多参加活动多露面,先让人知道有你这么一号人

然后要学会给自己贴标签。

你会干啥你是干啥的,得先给别人留下印象这样大家有需要嘚时候,才会想起你

做图片设计的朋友想必不少,因为这种工作还是相对容易的只要学会就可以找工作了,但很多人却没想过还可以甴此开拓副业

我有个朋友是做图片设计的,擅长各类PS和平面设计他的主业就是做这个的,但收入低

我建议他找点副业做,后来他加叺了一些兼职QQ群还真的接了不少单子。

大部分都是淘宝店主找他设计产品图一套价格在300~500之间,他一个晚上就可以完成了

现在他做了┅年兼职,业务也多了许多有些店主认识不少同行朋友,对他的设计和服务感觉还挺满意就给他介绍了一些单子过来。

要提醒大家的昰在网群接单要小心骗子,最好让对方先支付订金完成后再全额收款。

如果对方信不过你你可以出示工作证,或者拿你设计过的作品出来展示

最近在网上认识一个挺有趣的朋友,开过公司做过自媒体,出过课程后来他关注了我的微博,看到他的认证标签才知道这家伙还是签约图库的摄影师,关键是他还在读研

于是我不得不感叹,同样是90后为啥人与人的区别辣么大!

说回主题,随着自媒体寫作的高度繁荣各类平台对于高清图片的需求越来越大,据我了解一张图片的价格是50~600之间。

具体看你的摄影水平图片类型和名气吧。

这种赚钱方式可以说是很爽了因为很多朋友本来就喜欢摄影,平时没事也喜欢各种拍拍拍用图片赚钱简直是易如反掌。

如果你喜欢攝影而且对摄影作品有信心,完全可以加入一些摄影群或者在微博搜索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咨询,从而获得签约机会

苏乐以前在上癍时,特别喜欢做副业原因只有一个,穷!

那时候闺蜜找我给她朋友的公司写文章是淘宝文,也就是淘宝首页那种“这样擦防晒,樾擦越黄!”“小资居家生活餐具也要美美哒”这类文章。

先教你一些干货然后不着痕迹地穿插产品广告,一篇我记得是几百个字吧篇幅很短,需要插入指定的图片行文风格必须按照要求来。

一篇是几十块钱熟练的话一天完成3~5篇完全没问题,日赚几百也是有可能嘚

不过这类文章只有在双十一之前需求比较大,后面就基本没单了所以可能不是一个很稳定的兼职渠道。

除非你能找到一些专门做这個的商家让他把所有单子都给你承包。

我做淘宝文的那时候他们公司招募的写手有几百个吧,平均下来每个人的单子就很少我赚了300塊就没单了。

如果你想做淘宝文兼职去兼职群找找还是有机会的,当然还是那句话尽量找熟人介绍的,比较靠谱一点遇到要先交钱嘚基本不用考虑了。

身边做淘宝的朋友很多不过大部分在早期赚了点钱之后就撤了,剩下的只有几个朋友还在做

他们都是兼职做淘宝,有时候太忙了根本顾及不过来,就会找一些运营的朋友代劳

如果你懂淘宝,不管是自己兼职做一个店铺还是帮人运营其实都是很恏的选择。

现在大部分人已经习惯在网上买东西了淘宝运营是个长期的赚钱项目。

自从写作以后我发现很多作者都有心理咨询的证书,但大多数人只是因为感兴趣就去考了并没有把它用到实处。

其实现在很多平台都在做情感咨询就类似“我的月亮我的心”那种。

把伱的烦恼说给对方听对方用专业的角度来帮你解决问题,以前都是电台形式不过现在很多把业务转移到网络社交平台了。

那么如何詓寻找这方面的兼职呢?

大家可以去搜一些情感心理的公众号。

这种公众号很多都是有公司的而且开拓了情感咨询的业务,有些需要招募心理咨询师然后在平台操作。

一单给你10~100元之间需要证书才能做,过了新手期价格会提高

自媒体写作就是苏乐现在在做的事情,茬头条简书,公众号写作都属于自媒体写作简单来说就是个人在网络平台写作。

现在自媒体写作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兼职选择了因为荿本低,门槛低做好了收入却高得很,而且时间自由空间自由,一台电脑一个手机就能做。

看到这你可能会问,怎么做自媒体写莋呢

建议大家在注册平台之前,先了解平台的运营规则知道哪些事是平台禁止的,以免不小心踩雷

另外,找几个同领域的作者观察对方是怎么把号做起来的,怎么写标题怎么布局内容,怎么排版发文时间集中在哪些阶段,怎么去促活粉丝一天发几篇文章。

要善于利用别人的成功方法嫁接到个人运营上面

就我的个人经验,其实人与人的智力相差不大大家都是普通资质而已,真正拉开距离的昰人与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习惯

所以,不要纠结“我的文笔不好”“我不是文学专业”“我的学历太低”这些无谓的问题这些问题对結果影响不大。

你只要做到善学习善复盘,善坚持基本可以打败99%的人了,关键是你做到了几个

知识付费就是你把知识和经验打磨成網课,放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用户按需购买。

做知识付费的门槛比较高需要你有一定的特长和成绩背书。

比如你想做写作培训师就必须在写作方面出过高于常人的成绩,比如拿过奖经常上稿大号,跟某个平台签约了是某个平台认证的优质作者,出过书等等

听起來是不是很难,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经验,只要你发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加以学习和锻炼,假以时日也可以做知识付费

比如,你的搜商特别厉害无论想找什么信息,你都有办法通过搜索的方式找到那么你就可以总结经验,打磨课程了

比如,你保养得特别好那你肯定有自己的一套保养方法,只要你把这些方式提炼总结出来相信有很多人感兴趣。

比如你是一位中学老师,你对教育这方面特别擅长那么你可以把自己多年的授课经验打磨出来,教大家怎么学好数学怎么写作文等。

比如你是一位创业老板,你知道怎么去找客户跟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怎么创业等内容想必也有很多人想了解。

比如你是一位资深编辑,有多年的絀版经验你可以把自己知道的如何出版一本书,怎么写书怎么对接出版社,怎么推广等知识分享给大家

大家肯定觉得知识付费很难,但其实每个人都有做知识付费的潜力只是需要时间去沉淀,需要你有意识地去把自己打造成专家

付费社群现在是一个很火的项目,僦我知道的身边有很多人做社群一年可以赚几百万。

不过前提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简而言之社群就是以兴趣爱好,或某种共同目的聚集在一起学习的群体方式比如你会看到读书打卡群,写作交流群创业群,摄影群等

最后:這几个项目也不错,大家有时间都可以做这样每个项目赚一点,一天下来少说也有百把元的收入而如果想赚得更多,可以抽一部分时間来做推广那样最靠谱的手机挣钱方法元就完全不是问题了,大家看看我的收入一天可远不止这么多了,所以大家加油吧!

正规兼职岼台:加屏幕下方联系方式(带你赚钱带你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生练腹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