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房受伤赔偿标准,健身房在什么情况下承担责任

骑动感单车骨折,法院判决健身房承担四成责任骑动感单车骨折,法院判决健身房承担四成责任蔚然点金百家号入冬以来,随着气温持续下降,不少运动爱好者开始转战健身房。仙居的陈女士也加入了健身大军,却在健身房意外弄伤了左脚。历经一年索赔无果后,她将健身房和保险公司一起告上了法庭。网络图片骑动感单车意外骨折42岁的陈女士是一家企业的高管,由于长期高负荷工作,她的身体健康亮起了红灯。2015年11月,陈女士下决心健身,与朋友一起花了9880元在仙居一家健身房办了会员卡,两人同时享受5年的健身服务。此后,陈女士几乎每晚都去报到,一直坚持了一年。日晚上,陈女士跟往常一样来到健身房,体验动感单车项目。当晚,健身房生意火爆,单车健身由一名新教练带队。没想到,音乐刚响起一分钟,陈女士的脚就脱离了踏板,由于惯性作用,踏板重重地撞在了陈女士的左脚上。陈女士痛得直冒冷汗,当即被送往医院急诊室,被诊断为左距骨骨折、左踝骨骨折,住院治疗一个星期,前后花了3680元医疗费。是器械问题?还是操作错误?伤愈之后,陈女士找到健身房负责人讨说法。对方称,这是她自身原因造成的,不愿承担责任。多次协商无果后,2017年11月,陈女士向仙居县人民法院起诉健身房以及健身房投保的保险公司,要求赔偿经济损失3.6万余元。究竟是谁的过错?案件开庭审理时,双方各执一词,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以前我骑单车健身前,都有教练进行骑行刹车等安全提示,当天是一个新教练带队,事先没有进行安全提示,而且刚开始就骑得很快,结果我在骑的过程中莫名其妙就受伤了。” 陈女士认为,这次受伤完全是器材出了问题以及没有专业人员在场指导造成的。“健身房墙上贴有相关骑行安全提示,教练也有提醒,只是陈女士没有注意。”健身房负责人称,陈女士受伤时器材不存在问题,此事发生后也一直在正常使用。陈女士在骑单车过程中用双脚强行停车,而没有使用紧急阻力刹车按钮,完全是她自己操作错误造成伤害的,应负全部责任。法官:健身房承担四成责任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陈女士并非初次接触单车健身运动,应当知晓这项运动的危险性及注意点,然而,她在健身过程中未能谨慎对待,致自身受伤,自身具有较大的过错。健身房虽向陈女士进行过单车健身的安全提示,但在不能判断陈女士是否已经掌握安全注意点的情况下,放任其从事该项运动,故对陈女士的损失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近日,仙居县人民法院酌情确定健身房承担40%的责任,判决健身房赔偿陈女士经济损失1532元,健身房投保的保险公司赔偿12694元。近年来,健身房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层出不穷。仅去年,仙居县人民法院就受理了4起健身房内发生的健康权纠纷案件,这还不包括大量已经在诉前调解,没有进入诉讼程序的。法官提醒,市民在健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量力而行,以免得不偿失。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蔚然点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关注宏观经济,重视价值投资。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健身房内健身时受伤,赔偿责任如何承担- 卢天发律师 - 110法律咨询网
&&热门省份:
我的位置:
健身房内健身时受伤,赔偿责任如何承担
发布日期:&&& 作者:
原告方某是被告安庆市豪仕堡健身会所会员, 2012年4月30日健身时左手第四指被健身器材压伤。经诊断为左手第四指末节榨伤伴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因被告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致使方某受伤。被告拒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认为其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且体育健身运动本身就存在风险,方某从事健身运动,应认识到风险的存在,方某不能因健身运动受伤而要求提供器材者承担责任。
一、本案的被告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其存在过错,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1、本案事实清楚。根据原告提供的处警记录及证人证言,完全可以证实,原告第一次在被告处体验健身服务时,由于被告没有健身教练现场指导,也没有进行风险提示和告知义务,导致原告在健身时左手第四指粉碎性骨折。
2、被告作为健身会所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应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这是一种法定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8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在本案中最为直接的体现是,被告对于其管理区域内,健身活动有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应进行提示、说明,并进行适当的劝告和协助。但被告并没有尽到上述安全保障义务:一是,原告因是来被告处接受健身服务,而被告并没有安排专业的健身教练进行现场指导及协助;二是,被告在其场所内也没有进行健身风险的提示;三是,被告没有标明正确使用健身器械方法的说明;四是,在原告自行进行健身时,也没有工作人员来进行适当的劝告。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一款(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及《最高院人身司法解释》第6条第一款(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规定,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本案的被告应承担原告因受伤而产生的相应损失。
二、原告方某作为从事体育健身运动的成年人,应认识到从事体育健身运动受伤的风险,在使用健身器材时应按照健身器材的使用方式正确使用,原告自身也存在过错,应承担次要责任。
结果:法院判决被告承担70%赔偿责任,原告方某自身承担30%责任。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问题,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无锡推荐律师
相关法律知识男子在教练指导下锻炼受伤 住院8天花费2万多
福州新闻网陈鸿星
()8月6日讯(()首席记者 陈鸿星/文 记者 陈晓珊/制图)核心提示:作为普通消费者,在日常与商家打交道过程中,时常会发生以下这类纠纷:到餐馆用餐时,从饭菜中吃出异物,而店家却不以为然,只肯免去有问题的这道菜的菜金;去商场购物时摔倒受伤,商家却坚称自身无责,不肯赔偿……究竟消费者在遇到这类问题时,能否向商家要求3倍甚至10倍的赔偿呢?他们该如何有效维权呢?()记者就此精选了我省法院近期宣判的两个典型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案例一 超市内滑倒受伤 状告店家获赔日晚,吴女士到沃尔玛福州长城分店购物时,突然摔倒受伤。根据她事后回忆,当时在购物时,她被超市地面未及时清理的果皮滑倒,然而沃尔玛却不认可她的这一说法。当月23日,沃尔玛超市派工作人员陪同吴女士到医院诊断治疗。经查,她的左手第五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左侧第五跖骨粉碎性骨折。沃尔玛支付了医疗费3264元。因赔偿问题无法协商一致,2013年,吴女士将沃尔玛福州长城分店告上法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一审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对吴女士的伤残等级等情况进行鉴定。司法鉴定所的鉴定意见为:她的伤情属于十级伤残,综合评定护理期限12周,后续治疗费2.3万多元。庭审中,沃尔玛辩解称:吴女士作为一名成年人,在超市行走时应具有相当的注意义务。在她自身存在过错、且无法举证证明超市存在重大过错的情况下,其应自行承担受伤后果。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首先,依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沃尔玛作为大型商场,对进入商场消费的包括吴女士在内的所有人员依法负有安全保障的义务。其次,安全保障义务是法定义务,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导致他人损害的,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受害人在请求损害赔偿时,应当基于其所受损害的事实,提出赔偿义务人负有社会一般价值判断所认同的安全保障义务。而安全保障义务人则应就其已尽到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进行抗辩。本案中,沃尔玛长城分店对吴女士在其商场内摔伤的事实不持异议,但对她摔伤的原因有异议。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曾组织当事双方到事发现场进行调查。经双方确认,事发地点是在商场一层销售水果的摊位及“五谷磨坊”之间的通道,距离收银处约10多米。在现场可见,超市多处位置包括事发地点的斜上方均设置有监控摄像探头。沃尔玛称,因距事发时间已一年有余,而且因存储空间有限,当日的摄像记录已被新的内容覆盖。而在事发后,商场也没有查看过摄像记录。基于以上事实,法院认为,商场在有举证能力证明其已尽到相应义务的情况下,而未举证证明,应认定其存在过错,应对吴女士因此而产生的损失予以赔偿。该院同时认为,吴女士作为成年人,对通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应注意防范,但其疏于必要的安全注意义务,对损害后果的发生也存在一定的过错,因此应当减轻商场的责任。据此,该院酌情判定沃尔玛福州长城分店应承担吴女士全部财产损失的80%,并根据具体情况,赔偿她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以上共计9.3万多元。一审宣判后,被告不服,提起上诉。福州市中院终审维持原判。案例二 按教练指导健身受伤 健身公司担责70%日,莆田的蔡先生花了1080元在当地一家健身公司办了一张健身年卡。他和健身公司签订了《健身服务交易合同》和《入会协议》。10月31日,蔡先生在健身公司提供的《测试表格》中确认曾有关节骨骼肌肉或运动伤害。同年12月6日,蔡先生又与健身公司签订了《私人教练协议》,他聘请健身公司的员工石教练作为私人教练,并交纳了4000元的费用。日晚,蔡先生在石教练的陪同下进行锻炼,其间因左膝盖着地而中止锻炼。石教练进行了查看,但认为问题不大。后蔡先生前往其他健身区域并自行离开健身房。次日,蔡先生因左膝疼痛前往医院就诊,住院8天,花费医疗费2万多元。经司法鉴定,他的伤残等级为十级。因赔偿问题与健身公司协商无果,去年下半年,蔡先生将这家公司告上法庭。莆田市城厢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健身公司作为健身场地的经营者,有义务提供给客户符合行业标准的服务,但本案发生时,被告所聘用的石教练不具有教练资质,且在蔡先生左膝着地时未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故对他的损失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健身公司主张蔡先生的伤害并非在其场所造成的,但其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而其提供的事发当晚的现场监控录像明确显示蔡先生在被告处锻炼时左膝着地,故被告的主张缺乏依据,不予采纳。该院同时认为,蔡先生在《测试表格》中确认自己曾有关节骨骼肌肉或运动伤害,其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健身项目并在健身过程中合理安排锻炼强度,加强自我保护措施。但其却疏于注意,在左膝受伤后又未及时治疗,故其对损害结果也存在一定的过错。据此,该院判令蔡先生自负30%责任,健身公司承担70%的赔偿责任,即赔偿6万多元。律师说法:哪些情况下可主张惩罚性赔偿福建大佳律师事务所的王律师认为: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如果消费者主张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构成欺诈,要求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可以按照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要求经营者承担3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如果惩罚性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可以按500元的数额主张。如果消费者主张其购买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可以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要求食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承担10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如果销售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仅仅是销售者或者生产者对所销售的食品作虚假宣传,或者采取以次充好等手段欺骗消费者,这种情况虽然与食品有关,但不涉及食品安全,所以不能适用《食品安全法》,只能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欺诈条款,应由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承担3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王律师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与商家发生纠纷时,证据要素一定要保存好。比如商场购物小票、购货凭证和维修记录,经营者的单位名称、电话号码、地址等,给产品现状拍照、易腐化产品可对现状先进行公证确认,一些有争议的质量问题最好与商家一起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鉴定。然后与商家交涉,也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或者工商行政部门投诉,三方共同协商处理争议。索赔要求需合理,不能离开实际情况漫天要价,投诉切不可夸大或隐瞒事实。实在不能解决的,可带齐证据到人民法院起诉问题产品的产销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新闻客户端 更多惊喜送给你
想了解福建古闻、习俗、人文、美食等可以订阅精品原创栏目《光阴福建》
《翁进谈心》有专家为你解读情感方面的问题,让你生活更加美满。
关注原创栏目《康师父》,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的方方面面,让你更为养生。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v_juxiluo]
福州市交警公布14条电动车行人违法处罚标准
厦门半马本周六海沧开跑 最美路线助攻周末“跑旅”
关注排行图片排行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家长去健身房运动别带小孩 因为这些原因
最近微信中流传的一个小视频,引起了众多健身爱好者的注意。视频画面中,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在健身房来回跑,结果被一名正在使用杠铃的男子砸伤了脸部,看样子伤得不轻。
暑假来临,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也会带孩子去健身房。他们当中有人觉得健身房对于孩子来说是个不错的去处,说不定对孩子还能起到熏陶作用呢。可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健身房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场所。
那么,小孩是否允许进健身房呢?健身房是否有类似规定呢?万一孩子在健身房受伤,健身房和家长谁来承担责任?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家长:现在不敢带孩子去健身房了
记者找到了转发这条视频的刘女士,她是太原市一家知名健身俱乐部的健身顾问。她说视频是从健身圈子里发现的,具体发生地不清楚。“不管怎么样,谁也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所以需要提前做好防备工作,不能等悲剧发生了再挽回,那样真的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太原市民赵女士也看到了这个视频,她表示,因为工作原因,她只有每天上午有空去健身房锻炼,孩子也经常跟着她去。“我去了就是跑步,她在旁边玩手机,我隔一会儿瞄一眼,觉得应该没有问题。”她说,看到这个视频后,非常后怕,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孩子会有些啥举动,她现在可不敢带孩子去了。
晋中的李女士表示,他们在一家健身房锻炼的时候,看到有专门让6—7岁孩子锻炼的游泳项目。她也担心,这些孩子的安全能否保障,因为孩子交给游泳教练以后,她看不到孩子的情况了。
记者走访了太原市双塔西街的一家健身房。服务人员表示,到了暑假,他们有专门针对6—7岁孩子的游泳项目。游泳馆和健身房分别在不同楼层,游泳项目配有专门的教练,负责孩子们从换衣服到游泳、洗澡等一切流程,同时还防止孩子进入健身房。此外,为了防止孩子在健身房发生危险,员工在上岗前的培训中就专门提到,不能让会员带孩子进入健身房。
记者:带孩子到健身房“体验”了一回
记者走访了浩泰、劲运、中体倍力等多家健身房,他们的工作人员均表示,只有16岁以上的人可进入健身房,不建议带小孩的大人一起进来。有的写在健身房显眼的地方,有的写进了办卡细则里。为了避免大人带孩子来健身房,还有的要求会员签署一份免责协议,万一出现问题,健身房可以凭这份协议摆脱困境。
到底带孩子能不能进健身房呢?记者做了个试验。
6月21日上午,记者带着8岁的女儿来到太原市长风街一家健身房。刚一进门,服务人员就说,孩子进来不太合适。记者表示,家里没有人看孩子,让她自己坐在椅子上,玩手机就行。
随后,记者换了衣服进行锻炼。此时健身房里面只有六七个人,有的练器械,有的跑步骑单车。记者锻炼的时候,女儿玩手机玩得有些心烦,开始东张西望,还对周边的健身器械有了兴趣,几次想要上前摸一摸,又停下来了。
可能是注意到孩子坐不住了,一位女服务人员把孩子带进客户接待室,拿了几本儿童绘本让孩子看。当记者完成了1小时的锻炼后,那位服务人员把孩子送到记者身边,还一直跟到了门口,表示店里明文规定是不让带孩子进来的。“因为上午人少,相对安全,所以才宽松一些。如果人多了,比如练器械的人多了,会相对危险一些。我是专门抽出来照顾孩子的。”她还说,这次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希望下次别再带孩子来,既保障了孩子的安全,又不为难他们的工作人员。
健身房工作人员:不让孩子进来有多种原因
为什么不让孩子进健身房?记者在多家健身房采访工作人员后,总结如下:
健身房人太多。因为现在的人非常在乎健康,所以大部分时间健身房的人非常多。而人多了,就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危险,比如容易被撞倒、被砸伤等,空气不好影响呼吸、容易交叉感染等。
健身房器械多。健身房必然有各种健身器械,这些器械大多坚硬而厚重。跑步机通电、各类器械的高低起伏、旋转的单车前轮等形形色色的设备,都容易伤到孩子。
容易影响别人。小孩子大多比较调皮,没法安静地坐在那等大人锻炼结束。一般人锻炼时间都在90—120分钟,其间孩子可能会跑来跑去、大喊大叫,这类行为会影响到别人。碰到脾气不好的,他们还会来前台投诉。而如果家长一直看着孩子,就没法好好健身。
健身房的教练只针对成人。尽管健身房有很多教练,但不可能时刻看着孩子,保护孩子的安全。而且,成人教练一般只针对成人,暂时还没有针对儿童的健身项目。还有教练表示,孩子的肌肉、神经、骨骼都未发育成熟,不宜过早锻炼。
据悉,在美国加州健身房内,设置儿童娱乐房,工作人员可以替健身的父母会员代看孩子,从而让爸妈有足够的时间一起健身,可降低小孩在健身房的安全隐患。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也有家长表示,可以请教练看管孩子。不过,在健身房的日常运营中,很少有专门的教练来看孩子,他们多数都是将孩子拒之门外。有人觉得这是健身房一刀切,嫌麻烦,没有做到为会员考虑。
那么,健身房会不会考虑设置专门的孩童看管处,就像KFC的儿童小乐园一样。既让孩子有地方玩,也不耽误家长锻炼。记者咨询了四五家健身房,他们均说没有这个打算。
律师:出了意外家长难推脱责任
如果健身房已经告知家长,禁止孩子进入健身房。而家长置之不理,把孩子带了进来,一旦出了意外,家长和健身房谁来担责?记者咨询了山西和民律师事务所的魏强律师。
魏强表示,如果健身房有告示牌,或者工作人员明确告知家长不能带孩子进健身房,在这种情况下出了意外,健身房只需要负小部分责任。健身房是经营场所,应该保证安全。但家长明知对方告知有危险,硬要带孩子进来,就需要负大部分的责任。
而正在健身、不慎弄伤孩子的顾客,需要担责吗?魏强说,这需要看顾客是否有危险动作,比如在使用杠铃时是否把杠铃搬离了原来的器械位置,是否有乱扔杠铃片的行为等违规动作。如果都是正常锻炼,没有危险动作,一般是不承担责任的。
“119”“120”工作人员:这些地方也不宜让孩子去
那么,除了健身房,还有哪些场所不适合带孩子去呢?记者咨询了省城的119消防人员和120急救人员。
首先是野外水域,包括一些野外池塘、水库、河流、水洼等。这些地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每年暑假消防人员会参与多起溺水事件的救援。
其次,是一些无人仓库、拆迁的地方以及建筑工地等。这些地方有危险,有的墙体、地面容易坍塌,有的则容易出现漏电的情况。而且,一旦发生意外,很少有人能第一时间发现,往往会延迟救援时间。
还有诸如医院、宠物商店、美发店等大家常去的地方。这些地方中,有的容易传染细菌,有的容易发生宠物伤人事件等。一些没有许可证的游乐场和游乐设施,也有危险。
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一定要尽到责任,避免孩子在暑假遭遇意外伤害,安全度过假期。(记者 宋俊峰)
编辑丨yanlin
其他人在看
微信公众号:sxrb-com 官网:www.sxrb.com
联系合作:(5 QQ:
▼写评论发表观点,点赞打赏小编?,转发就更感谢了 ^_^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州健身房发展情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