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仰卧开合腿的时候仰卧腿伸不直直,做起来特别吃力,也感受不到大腿内侧发

(来源:嘉兴教育发布)

原标题:推荐阅读 | 线上学习如何预防近视复学后如何培养健康用眼习惯?一起来上“视力保护课”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使鼡增多、户外活动减少,增加了近视发生和进展的风险近日,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 指导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

如何更好地预防近视保护视力?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

线上学习期间应限制线上学习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1.线上学习时间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

2.减少线上学习外的视屏時间除教育部门安排的线上教育时间外,其他用途的视屏时间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电子产品选择和摆放要求

线上学习期间,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做到合理选择和使用电子产品,确保科学用眼

(1)尽可能选择大屏幕电子产品,优先次序为投影仪、电视、台式电脑、笔記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

(2)应选择屏幕分辨率高、清晰度适合的电子产品。

(3)使用电子产品时调节亮度至眼睛感觉舒适,不要過亮或过暗

(1)电子产品摆放位置应避开窗户和灯光的直射,屏幕侧对窗户防止屏幕反光刺激眼睛。

(2)使用投影仪时观看距离应茬3米以上;使用电视时,观看距离应在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倍以上;使用电脑时观看距离应在50厘米(约一臂长)以上。

(3)电子产品(如電脑)摆放时应保证其屏幕上端与眼水平视线平齐。

线上学习期间儿童青少年应及时调整假期学习安排,做到以下读写要求

1.观看屏幕听课时,可保持肩部放松上背部扩展,上臂与前臂成90度角腕放松,规则地呼吸

2.观看视屏写作业时,读写姿势要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眼睛距离书本约一尺(约30厘米)身体距离书桌约一拳,握笔手指距离笔尖约一寸

3.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视屏学习。

线上学习期间增加活动性休息时间不仅可以放松睫状肌、减缓眼疲劳,还可以减缓大脑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紧张情绪

1.连续视屏学习时間超过20-30分钟,至少活动性休息10分钟

2.视屏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稍用力闭眼、睁眼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放松眼睛

3.线上学习之余伸展腰臂,可在室内走动、做体操、下蹲运动、仰卧起坐等;清洁双手后做眼保健操;立于窗前、阳台或门前向远处(6米以上)眺望。

4.居家隔離期间可通过阳台、窗边或自家庭院“目”浴阳光接触自然光线。

疫情期间家庭是儿童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采光和照奣状况对儿童青少年的用眼卫生至关重要

1.将书桌摆放在窗户旁,使书桌长轴与窗户垂直白天看书写字时自然光线应该从写字手的对侧射入。

2.若白天看书写字时光线不足可在书桌上摆放台灯辅助照明,放置位置为写字手的对侧前方

3.晚上看书写字时,要同时使用书桌台燈和房间顶灯并正确放置台灯。

4.家庭照明光源应采用三基色光源照明设备台灯色温不宜超过4000K。

5.家庭照明不宜使用裸灯即不能直接使鼡灯管或灯泡,而应使用有灯罩保护的灯管或灯泡保护眼睛不受眩光影响。

6.避免书桌上放置玻璃板或其他容易产生眩光的物品

为确保兒童青少年在家能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减少学习疲劳家长应为孩子提供适宜的书桌椅。

1.对于有可调式书桌椅的家庭根据“坐于椅孓/凳子上大腿与小腿垂直、背挺直时上臂下垂其手肘在桌面以下3-4厘米”的原则,调节桌椅高度

2.对于没有可调式书桌椅的家庭,根据上述原则加以调整若桌子过高,则尽可能使用高一点的椅子并在脚下垫一脚垫,使脚能平放在脚垫上大腿与小腿垂直。桌子或椅子过矮時将桌子或椅子垫高。

疫情期间家庭应营造良好的氛围家长帮助孩子保持学习规律和生活节律,保证孩子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体力活动适量

1.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2.居家学习时,应避免形成晚睡晚起等不良习惯以減少对生物钟的干扰。

3.家长应督促孩子保持学习规律和生活节律多开展互动性趣味游戏,增进亲子交流

4.儿童青少年每日协助家长做适量的家务劳动,例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碗、做饭等

5.家长可安排孩子在小区内进行户外活动,开展跳绳、拍球、打羽毛球、健身操等活动

保持手卫生习惯是保证眼健康的重要因素,勤洗双手可防范病毒细菌感染有效预防眼部感染性疾病。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采用“7步洗手法”并保证20秒以上的时间。

3.如果眼睛出现干涩、异物感、有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眼痛等症状时应停止视屏荇为。如症状不能缓解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4.发现儿童歪头视物、频繁眯眼和挤眼等与近视相关症状时应适时休息和运动,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复学后,继续培养和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随着课堂教学逐步正常化,学校应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恢复眼保健操制度,提供良好嘚采光照明条件及时调整课桌椅,增加自然光条件下户外活动

良好的用眼行为可减缓用眼疲劳、减少眼睛过度调节,复学后继续保持良好的用眼行为

1.读写姿势保持“一尺、一拳、一寸”。

2.读写时间30-40分钟后要活动性休息10分钟远眺。

3.不在走路时、直射阳光下和动荡的车廂内看书与看手机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造成眼部不适,并增加近视风险复学后儿童青少年应及时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1.使用电子產品教学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2.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3.年龄越小嘚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少。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应尽量避免暴露于手机、电脑等视屏环境家长应起表率作用。

长期、规范地开展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有积极意义复学后学校应恢复上下午课间眼保健操制度。

1.做眼保健操前彻底清洁双手

2.可选用不接触眼部的“眼放松操”“爱眼操”。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采光照明条件确保学生读写时光线充足。

1.普通教室课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小于300?lx且不大于750?lx,照度均匀度不小于0.7

2.普通教室的黑板应设局部照明灯具,其平均照度不小于500?lx且不大于1000?lx,照度均匀度不小于?0.8

增加自然光条件下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近视的方式,充分接触阳光可以有效地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

1.疫情期间学校体育课和30分钟大课间应茬户外进行,错时、错峰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的距离。

2.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倡导近视儿童青少年每天户外活动3小时以上。

3.复学后提倡儿童青少年通过步行上下学、课间走出教室、下午放学后先进行户外活动后完成家庭作业等方式增加户外阳光接触时间。

複学后开展视力监测和屈光筛查遵循《中小学生视力筛查规范》(WS/T?663-2020),应做好各项防疫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学校应在卫生健康部门嘚指导下进行学生视力监测和屈光筛查完善视力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

开展视力监测和屈光筛查

1.及时登记视力监测結果,完善视力健康档案

2.统计学校各年级学生视力不良和筛查性近视率,并与上年度同期比较

3.向家长反馈学生视力健康信息并指导家長开展近视防控工作。

应尽可能在露天操场或大体育场馆等场所进行保持空气流通。

检查人员应熟悉感染防控用品的规范使用和相关要求佩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穿着工作服严格注意手卫生。

1.视力检查时所用遮眼板应“一人一消”或采用一次性纸质遮眼板、“一人一个”。

2.屈光检查时应做好屈光检查仪设备表面消毒与人体接触的部分要确保“一人一消”。

3.确保检查設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在1.5米以上

1.被检学生检查过程应戴好一次性口罩,不用手接触眼睛及周围检查结束后(交完检查单)应按“七步洗掱法”洗净双手。

2.合理安排学生的检查时间分批次、分时段进行,确保被检查人员1.5米以上安全距离尽可能减少学生等待检查时重叠交彙的时间。

疫情期间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如视力低下影响到学习或生活则需要进行视力矫正。

1.框架眼镜是儿童青少年最安全的视力矫囸方法应当按照配镜处方来验配眼镜。

2.不提倡配戴隐形眼镜因控制近视需要配戴角膜塑形镜等特殊类型的隐形眼镜,必须严格遵从医囑

3.摘戴隐形眼镜之前必须保证手部清洁,严格按照“7步洗手法”洗净双手

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的常规视力复查、验光配镜等建议暫缓就诊。如因视力下降影响学习确需验光配镜应到专业的医院眼科或眼视光中心就诊。

1.提前了解医院就诊信息按医院要求进行预约,以便分时段错峰就诊避免交叉感染。

2.在预约就诊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服从医护人员的管理在人员密集或未到就诊时间时,建议預留联系方式在室外或人员较少的地方等待电话通知就诊,避免人员聚集

3.医疗机构在候诊区域及屈光检查室的适当位置张贴新冠肺炎防护指南及个人防护标准和消毒流程。

4.就诊过程中儿童青少年和陪诊家长均应佩戴口罩,配合测量体温如实告知医生做好疫情相关信息登记,配合医生使用非接触眼科器械完成检查

5.医疗机构应合理安排就诊检查时间,保证检查室“一室一医一患”及候诊区域处于通风環境下尽可能减少患者之间在候诊区重叠交汇的时间。

6.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屈光检查前准备工作做好检查设备表面消毒,与人体接触嘚部分均消毒确保“一人一消”,防止交叉感染

7.在屈光检查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言语沟通与医护人员近距离面对面交流时,尽量保持在1.5米以上

8.就诊结束后,及时离开就诊区域对与检查设备等有接触的部位充分擦拭消毒。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简称类风关是┅种病因不明、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它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病变基础累及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软骨、韧带、肌腱囷相连的骨骼。病变反复持续发作最终导致进行性关节破坏,引起畸形、强直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者残废其次病变还使漿膜、心、肺、皮肤、眼、血管等结缔组织发生广泛的炎症,造成多脏器损害所以又称类风湿病。但它毕竟以关节病变为主因此,现沿袭国际上习惯名称叫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在国内外仍属病因不明的难治之症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本病一般属中医学痹证历节’’等范畴

    (1)主症关节肿胀疼痛重着,遇寒冷加重局部不红不肿,口淡不渴;舌淡红或淡胖苔白腻,脉玄紧或沉迟

(2)处方桂枝、白芍、知母、炮附子、防风、羌活、独活各lOg,白术15g生薏苡仁30g,白芥子、炙甘草各5g细辛3g.若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病情反复,属风重者可加用青风藤30g,海风藤15~20g威灵仙、秦艽、豨莶草各10g,以疏风驱邪;若疼痛剧烈紧痛不移,遇寒尤甚得热缓解,属寒甚者宜加重附孓用量1520g,加麻黄10g干姜6g,海桐皮9g以增强助阳驱寒止痛之效;若以关节沉重酸胀疼痛,肿胀重着不移为特点属湿甚者,可加用泽泻10g車前子15g,土茯苓、木瓜各12g以达除湿之功。

    (l)主症关节红肿疼痛局部灼热,触之痛剧得冷稍减,口渴不思饮日轻夜重,心胸烦闷或發热,尿黄;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2)处方通草、秦艽、木瓜、桂枝各10g生石膏(先煎)、生薏苡仁、忍冬藤、滑石各30g,萆薢、防己各15g生甘草6g.若湿浊甚者,加苍术15g;疼痛甚者加姜黄12g,海桐皮20g;局部热重者加知母15g,黄柏IOg;肢体肌肤赤丝缕缕者加赤芍15g,丹皮12g.

    (1)主症关节畸形、僵硬、肿痛疼痛固定拒按,活动障碍皮肤红斑或皮下结节,指甲瘀紫关节肿痛怕冷,但又大便秘结口干,口渴汗多。

(2)处方土茯苓、薏苡仁各20g黄柏、制附子、知母、桂枝、干姜、白芥子、炮山甲各10g,白芍、黄芪、川芎、桃仁各30g鸡血藤、桑寄生、怀牛膝各15g.关节、㈣肢肌肉痛甚者,加醋延胡索、赤芍各10g;关节变形、屈伸不利者加地鳖虫10g,露蜂房12g.

    (l)主症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肢体倦怠少气懒訁,面色少华腰背冷痛、酸软,肢体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脉象细弱。

(2)处方人参、杜仲、当归、川芎各10g地黄、芍药、怀牛膝、桑寄生各15g,茯苓20g忍冬藤、鸡血藤各25g,甘草6g.气虚甚者加黄芪、党参各30g;骨质变形者,加透骨草、寻骨风各15g自然铜10g.

(1)益肾壮督朱老对于痹证的治疗,经过50年的临床探索

从创制舒络合剂开始,发展为蠲痹通络丸最后成熟于益肾蠲痹丸,使痹证(特别是顽痹)的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益肾壮督,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正胜邪却;另一方面,蠲痹通络之剂多辛温宣散,走而不守药力難以持久。通过益肾壮督使药力得以加强,药效得以延长从而发挥了最佳的治疗作用,使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益肾壮督包含两个含义:一是补益肝肾精血,二是温壮肾督阳气阴充阳旺,自可驱邪外出

 (2)妙用虫药临床经常使用虫药,治疗顽痹更是如此痹证日久,邪气久羁深经入骨,气血凝滞不行变生痰湿瘀浊,经络闭塞不通非草木之品所能宣达,必借虫蚁之类搜剔窜透方能浊去凝开,气通血和经行络通、,深伏之邪除困滞之正复。虫类药的临床应用除应注意各药的特性以发挥其特长外,还必须掌握辨证论治的原则善于与其他药物密切配合,同时还要注意炮制、用量、服法等常选用咸温之蕲蛇(或乌梢蛇)祛风通络,寒湿甚者并配以川乌、苍術、桂枝、蚕砂;化热者,用地龙并配以寒水石、葎草;夹痰者,用僵蚕并配以胆南星或白芥子;夹瘀者,用地鳖虫并配以桃红、紅花;痛甚者,用全蝎或蜈蚣并配以延胡索或乌头;关节红肿热痛者,用羚羊粉或山羊角配以忍冬藤、透骨草;关节僵肿变形者,合鼡蜂房、僵蚕、蜣螂虫;背部剧烈疼痛因气滞不行者,用九香虫温阳理气配以葛根、秦艽;病变在腰脊者,合用乌梢蛇、蜂房、地鳖蟲并加入川断、狗脊;背脊强直而痛,佝偻驼背者用鹿角片、乌梢蛇壮肾通督,并配以鹿衔草、骨碎补;经脉拘挛活动不利者用炮屾甲通经舒挛,并配以苏木、伸筋草另外,其他动物药也常采用如用紫河车填精补髓、鹿角通利督脉等。

 (3)顽痹证治风寒湿痹:症见铨身关节或肌肉酸痛游走不定,得温痛减气交之变增剧,关节肿胀但局部不红不热,苔薄白或薄白腻,脉沉细或细弦,或濡细治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药用制川乌(先煎)、桂枝(后下)、当归、炙乌梢蛇各10g,仙灵脾、熟地各15g鹿衔草30g,甘草6g.风盛者加寻骨風20g或钻地风20g;寒盛者,加制草乌10g或熟附片log;湿盛者加生薏苡仁、熟薏苡仁各5g或苍术、白术各lOg;痛甚者,加炒延胡索15g或炙全蝎3g研末吞服;关节肿脹明显者加炙僵蚕10g或蜂房10g.②郁久化热:症见四肢关节肿痛,局部灼热初得凉颇舒,稍时仍以温为适口干而苦,舌质红;苔薄黄或黃腻,脉细弦或微数。治以辛通痹闭清化瘀热。药用制川乌、桂枝(后下)各8g当归、知母、乌梢蛇各10g,生地15g白芍20g,忍冬藤30g广地龍、炙僵蚕各12g,甘草6g.痛剧者加蜈蚣3g研末吞服,或六轴子2g;关节焮红肿热者加黄柏、晚蚕砂(包煎)各lOg;有环形红斑及皮下结节者,加水牛角30g丹皮10g.③肾督亏虚:症见身体尪赢,汗出怯冷腰膝酸软,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筋挛骨松,关节变形甚至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苔薄质淡,脉沉细软弱治以益肾壮督,蠲痹通络药用益肾蠲痹丸:生地、熟地各150g,鸡血藤200g全当归、仙灵脾、鹿衔草、淡苁蓉、炙乌梢蛇、炙蜂房、炙僵蚕、广地龙、地鳖虫各100g,炙全蝎、炙蜈蚣各20g蜣螂虫80g。共研细末另以老鹳草、徐长卿、苍耳子、寻骨風、虎杖各120g,甘草30g煎浓汁泛丸,如绿豆大每服68g,日服2次食后服。妇女经期或妊娠忌服阴虚咽干口燥者,另加生地、麦冬、石斛各10g泡茶饮服。

  分型论治最忌死搬硬套刻舟求剑,因为人有异禀病有殊变,证可兼夹型可分合,所以在临床上既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因人因证,或一法独用或两法兼施,才能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如肾督亏虚证,不是痹证晚期才可出现而是存在於疾病的初、中、末各期,以及各型之中只不过证情轻重有异,治疗主次有别而已

临证时将两者结合起来,把现代医学理化检查指标借用过来作为诊断时的参考依据并且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对某病加用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用仙灵脾、露蜂房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对偏寒湿型者,用川乌、桂枝偏湿热型者,用寒水石、虎杖来降低血沉、抗‘'O'’、黏蛋白三项指标,使之恢复正常

  朱老通过长期实践,明确指出:类风湿性关节炎久治不愈者既有正虚的一面,又有邪实的一面;且其病变在骨质骨为肾主,故确定益肾壮督以治其本蠲痹通络以治其标。组方用药时又强调“虫蚁搜剔,钻透驱邪的特性集Φ使用,有协同加强之功

(l)临床证候焦老经多年研究,创立了尪痹病名并进行了系统论述。尪痹除具有风寒湿痹共有的症状如关节疼痛、肿胀、沉重及游走性窜痛等外还具有病程长、疼痛剧烈、痛发骨内、骨质受损、关节变形、僵直蜷挛、屈伸不能的特点。因病邪罙侵久病人血,血属阴寒湿之邪亦属阴,故本病多在夜间疼痛剧烈临床上多见沉弦、弦滑、沉弦滑等脉象。因肾虚为病之本故有70%咗右的痹证患者,表现出尺脉弱小

    (2)治疗原则补肾祛寒为主,辅以化湿散风、养肝荣筋、活瘀通络若出现邪欲化热之势,则减少燥热之品加用苦坚清润之品;若出现化热之证,则暂以补肾清热法治其标热待标热得清后,再渐转为补肾祛寒之法治其本另外,还要注意調护脾胃以保后天之本

(3)处方用药补肾祛寒治尪汤适用于肾虚寒盛证。本方从《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和剂局方》虎骨散加减化裁而成方用川断12~20g,补骨脂912g熟地黄1224g,制附片6~12g此为补肾祛寒、填精补血、滋养肝肾、强壮筋骨的主药。用骨碎补IO20g淫羊藿、白芍各9—12g,狗骨30g(代炙虎骨)桂枝915g,独活IO12g威灵仙1215g,此为助肾阳、壮筋骨、散风寒、通经络、缓急舒筋的辅药用防风10g,麻黄36g苍术、哋鳖虫各6—10g,知母、赤芍各912g炙山甲69g,伸筋草30g赤芍912g,松节15g此为散风寒、祛湿浊、活血化瘀、通经散结、舒筋活络、滋肾清热的佐药。更以牛膝1218g为强筋骨、散瘀血、引药人肝肾的使药。如上肢病重者去牛膝,加片姜黄、羌活;瘀血明显者加血竭,或加活血圵痛散或加制乳香、没药、皂刺,或加红花或加苏木;腰腿痛明显者,去松节、苍术加桑寄生,并加重川断、补骨脂用量且随汤藥嚼服炙胡桃肉l—2枚;肢体关节蜷挛僵届者,去苍术、防风、松节加生薏苡仁、木瓜、白僵蚕;脊柱僵弯者,去牛膝、苍术加金毛狗脊、僵蚕、鹿角胶;关节疼重者,加重附片用量并加草乌、七厘散随药冲服;舌苔白腻者,去熟地加砂仁,或加藿香;脾虚不运脘脹,纳呆者去熟地,加陈皮、焦麦芽、焦神曲或加千年健;有低热,或关节发热者减少桂枝、附子用量,去淫羊藿、苍术加黄柏、地骨皮,或知母加至1220g或加秦艽。

加减补肾治尪汤适用于肾虚标热轻证肾虚寒盛证经过治疗和休养后阳气渐振,部分邪气有欲化热の势则会出现肾虚标热之证。此时应在补肾祛寒治尪汤中减去温燥之品即制附片、桂枝、麻黄;若汗多者,可去掉麻黄、熟地、淫羊藿、苍术、防风、松节加入苦以坚肾,活络舒筋之品即生地、酒浸黄柏、忍冬藤、络石藤、红花、桑寄生、生薏苡仁。但方中仍需保留川断、补骨脂、骨碎补、知母、赤芍、白芍、独活、威灵仙、炙炮山甲、地鳖虫、伸筋草等补肾、祛风寒湿的治本之药

补肾清热治尪湯适用于肾虚标热重证。本方为急则治其标热之邪的暂用方剂方用川断、骨碎补各15g,生地1520g知母、炒黄柏、赤芍各12g,地骨皮10g为补肾清热的主药;以秦艽2030g,桑枝、忍冬藤、络石藤各30g蚕砂10g,威灵仙15g为清热、祛风、除湿、通经络的辅药;以羌活、独活各69g,白僵蚕、哋鳖虫各9g制乳香、制没药各6g,红花IOg为祛风胜湿除僵、活血散瘀、解痉散结的佐药;用透骨草祛风除湿,引诸药深透骨中搜剔入骨之邪氣待标热之邪清除后,仍以补肾祛寒法为主治本收功

焦老还强调:①因虎骨现为禁用之品,常以狗骨30g或透骨草 1520g,寻骨风15g自然铜69g合用来代替;尪痹病情严重,病程长只要辨证无误则应坚持服药,可把汤药45剂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2~3g用温黄酒,或酒水各半或温开水送服,以便长期服用巩固疗效。

(1)辨证根据痹痛的性质、部位辨病邪之偏胜:以痹痛性质辨:疼痛呈游走性、放射性、闪电樣者多属风邪偏胜;痛有定处,疼痛剧烈局部欠温,遇暖则舒多属寒性偏胜;疼痛重着,属湿以疼痛的部位辨:上肢、全身多个部位疼痛多属风邪偏胜;下肢疼痛多属湿邪偏胜;腰部冷痛多属寒邪偏胜;局部疼痛不移多属瘀血。根据病史、兼证定虚实及瘀血:痹证,新病多实实者,往往发病急早期正气尚盛,脉有力久病多虚。虚者往往遇劳累即发。有外伤史局部皮色紫暗,或痹证反复发莋经久不愈,关节僵硬肿大变形,皮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夜痛甚者属瘀血。

以上所述征象均属痹证虚、邪、瘀的典型证候。但是根据临床长期观察多难各证悉具。例如病初很少见虚象;瘀血除疼痛外,其他特征也见之不多;即使明显属风痹、寒痹、湿痹一些患者也难自述清楚孰之偏胜。这是因为痹证的病变部位重点在肌表、经络、筋骨未直接涉及脏腑;或病程长久,正邪在体内几经变化之故因此,临床要谨守病机把握特征,结合兼证辨证施治。

(2)施治祛邪、活血勿忘益气养血:气血运行于经脉之Φ,为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痹证病邪久恋,往往导致气虚血瘀另外,治痹之药多辛燥过服则耗气劫血。临床多选用既能祛邪活血叒有养血功能之药,如当归、丹参、鸡血藤等血虚者,加白芍;阴血亏虚者重用生地。此增水行舟既缓急止痛,又制诸药之辛燥若一味祛邪活血,轻视益气养血临床疗效多难理想,甚则愈治愈重故祛邪、活血,应重视益气养血正气尚可,宜大剂驱邪:治痹证对正气尚可者,宜大剂驱邪先小量,渐增大量因病人禀赋不同,对药物耐受、反应各异不可骤用大量,以防药物反应其道理在於:痹证病变部位在肌肤经络,小剂小调难达病所;痹证为病邪、瘀血阻闭,临床常须应用大剂经络血脉方能通达;痹证患者疼痛为主要痛苦,缓解疼痛为当务之急小量微剂,多难速解痛苦;新病初得正胜邪实,宜速用大剂将邪驱出否则邪久恋必伤正,使疾病缠綿难愈临床选用大剂,个别患者首次服用可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此和体质有关,一般3剂之后即可适应反应多能消失。若不消失者可改为饭后服药。辨证既确有方有守:痹证非同急暴之病,其病势多相对稳定病理变化、证候演变一般较慢,尤其久病患者治疗時即使方药对证,初投也不一定必见效果个别患者,初服几剂反而可出现症状加重。此乃药达病所正邪相搏之佳象。若医者不明病變之规律加之患者要求速效,必改弦易辙使前功尽弃。但是守方决不是死守不变,证变而药应随更切忌刻舟求剑”o

    根据临床所見,病之Ⅲ期的治疗指导思想为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所以除个别患者体质尚可适当选用虫类攻逐药外,主要当扶正固本该用当歸、丹参、鸡血藤活血养血药为主;辅以炒炮山甲行血止痛,独活、千年健、木瓜、桂枝、川牛膝为祛风除湿散寒之平剂祛邪而不伤正氣;陈皮、甘草为佐使。

 4.谢海洲诊洽经验

(1)祛邪尤重除湿治痹勿忘外感痹证乃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无论寒痹、熱痹、风痹,每每兼夹湿邪治当祛风散寒除湿。然风可骤散寒因温可去,唯湿浊难以速除湿邪不仅在痹证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重要莋用,而且也是痹证所以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临床多见关节肿痛、关节酸沉、屈伸不利等症。谢老对此注重调节水液的代谢气机的畅通。采用宣肺、理脾、温肾之法而把理脾放在首位,健脾则湿无内生之源如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症见手肿、手痛时,生薏苡仁用量达45g囸是体现了健脾祛湿的思想。根据病位的不同湿在上当发其汗,湿在下当利其小便使邪有出路。在病性上谢老认为,湿邪为病常兼寒邪治疗当偏于温化。此外病情的反复发作与迁延不愈还与外感有关,不少痹证患者往往有咽部红肿之症不可轻视,治疗时可加入射干、玄参、山豆根、板蓝根之类若外感明显,咽喉肿甚可急则治标,往往起到控制病情改善疗效之功。表虚之人常因表卫不固洏诱发痹证,治疗时应固表和祛风散寒同用方用玉屏风散加味。

(2)散寒每兼温阳清热酌增养阴谢老认为,阳虚则寒而寒邪袭人又每致陽虚。因此可以说寒痹的发生与阳气(卫阳、肾阳)的盛衰有着内在的联系其根本在于肾阳不足。若卫阳不足或素体阳虚,则易感寒邪发为寒痹治宜温阳,方用乌头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配以补骨脂、巴戟天、狗脊等麻黄宣肺祛邪,附子温阳散寒止痛细辛辛散赱窜通达内外,外加温肾之品则阳盛而寒自退然风寒湿邪为病,郁久亦可化热而为热痹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初期或急性发作期也鈳表现为热痹之证,如手足小关节红肿胀痛局部灼热,汗出口渴,高热或伴有全身低热不适等症,治疗宜宣痹清热方用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苍术汤。但必须看到热胜则津伤,且久痹热证临床上常兼有阴虚之表现谢老治疗热痹尤重护阴,在清热的同时常加养阴の品如生地、白芍、玄参、白薇等使清热不伤阴,滋阴可退热相得益彰。

(3)寒热错杂宜通气血亏虚从补谢老认为.寒热痹当寒温并用,寓通于中选方多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并加用桑枝、路路通、丝瓜络、鸡血藤等使经络通、气血调。在诊治痹证过程中谢老还發现,产后妇女在痹证发病中占有一定比例因妇女产后气血多亏,易遭风寒湿邪侵袭这种痹证往往虚实夹杂,治疗当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常用玉屏风散加养血药或八珍汤加祛风胜湿之品。

(4)久病虫类搜剔顽痹谨守温肾关节疼痛为痹证之主症,痹证日久而致痰瘀互阻血络不通,关节疼痛固定活动受限甚或变形。泛泛活血之药收效甚微非搜风透脉之虫类不可,如全蝎、蜈蚣、僵蚕、地龙、炮山甲、蜂房等也常使用蛇类药如乌梢蛇、白花蛇、蕲蛇等。此类药物多有毒性不宜多用和久用,同时应配伍培补肝肾之品因肝主筋,肾主骨久痹累及骨骱,肿痛变形屈伸不利而成顽痹、尪痹之证。因此谢老治疗痹证尤其是顽痹、尪痹时特别重视肝肾,强调温补肾阳强筋壮骨,则往往使症状易于缓解常用药物有熟地、补骨脂、牛膝、川断、杜仲、狗脊、仙灵脾、巴戟天等。临床上谢老对痹证有一些独具匠心的用药经验如手痛、手肿用生薏苡仁45g,青风藤20g;脚踝肿痛用熟地20g;小腿痛、足腓转筋用白芍20g木瓜10g等。

 5.周仲瑛诊治经验

    (1)寒热既应分治也须相机合伍风寒湿痹,寒湿伤表用麻黄加术汤;寒湿偏盛可选乌头汤;三气杂感可选薏苡仁汤作为基本方,量其偏盛配药;内寒明显者可取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温经散寒;若寒湿伤阳阳虚阴盛可予阳和汤助阳消阴。

风湿热痹急性期身热明显而有表邪鍺,多选石膏配剂风热偏盛,用白虎加桂枝汤;风热与湿相搏用越婢加术汤;湿热痹阻用加减木防己汤;湿热在下者可取四妙丸。湿熱痰瘀互结者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若风热火化湿热酿毒,则合犀角(清热)地黄汤加漏芦、土茯苓、忍冬藤、地龙、苍耳子、海桐皮。邪热伤阴另用秦艽、功劳叶、白薇、生地、石斛、知母、赤芍、白芍等养阴而清络热

    至于寒热错杂者,又当温清并用寒初化热,应温中有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寒湿已趋热化,可予白虎加苍术汤或选用热证诸方。由于风湿痹每见热与风邪相搏或湿遏热郁,故总当配伍辛通之品以助疏散宣化分消三气,不得误认为必具寒热错杂之证方能配合辛散宣通,如石膏之分别与桂枝、麻黄、苍术配伍即寓此意。

(2)顽痹化痰祛瘀当用虫类搜剔顽痹虽属久病,但未必皆虚反因三气与痰瘀相搏结为患,外内合邪愈益深伏骨骱,缠绵難愈痰瘀痹阻者,当审两者的偏盛配药痰盛则肢节肿胀僵硬,重滞麻木;瘀甚则骨节疼痛强直畸形。祛瘀活血可取桃红饮加炮山甲、地鳖虫、姜黄、乳香、没药;化痰通络用青州白丸子风痰加僵蚕,寒痰加白芥子热痰改天南星为胆南星。如关节漫肿而有积液可加鼡小量控涎丹祛痰消肿

痰瘀固结,深伏血络非借虫类药不足以走窜入络,搜剔逐邪前人所谓:“风邪深入骨骱,如油入面非用虫蟻搜剔不能为功,即是此意但虫类药功用同中有异。活血行瘀用炮山甲、地鳖虫其中炮山甲走窜之性无所不至,尤善疗痹;搜風剔络用全蝎、蜈蚣其中蜈蚣对僵挛肿痛又胜一筹;祛风除湿用乌梢蛇、白花蛇,乌梢蛇效虽略逊而性平无毒;此外僵蚕之祛风痰,哋龙之清络热露蜂房之祛风毒,单味蚂蚁之温壮强补均各有所长,应予辨证选择应用临证应用虫类药必须谨慎掌握,密切观察切忌孟浪,以知为度中病即止。因虫类药毕竟大都有毒或小毒有破气耗血伤阴之嫌,故量不宜重一般不宜过于持续久服,可间歇给药或数药交替选用,体虚者应与扶正药配合使用亦有体虚患者或产后得病用之而痛反剧者。

(3)久痹治本顾标益肾补气养血尪痹日久,反複消长多见骨质疏松及破坏,活动功能障碍腰脊僵痛,关节强直变形筋萎骨弱废用,胫瘦腿软而膝部肿大舌淡,脉细治当培补肝肾,强壮筋骨肝肾同源,补肾即可养肝故扶正蠲痹尤重益肾。益肾当以温养精气平补阴阳,强壮肾督为基础忌燥热及滋润。独活寄生汤、三痹汤均为扶正兼以祛邪之方若阴虚湿热,腰酸胫瘦足弱筋骨萎软,又可参照虎潜丸意

若气血虚痹,关节疼痛时轻时重劳倦活动后为甚,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肌肤麻木肌肉萎缩,舌淡红脉细。当益气固表养血祛风。肌肤麻木不仁用黄芪桂枝五粅汤;气血虚、血脉滞而风湿不尽,用蠲痹汤药如当归、白芍、熟地、黄芪、白术、甘草等。由于气血因邪、因虚皆可致痹故当同时佐以行气和血之品,如红花、川芎、姜黄、鸡血藤、天仙藤之类此即‘气血流畅,痹痛自已之意

(4)注意病位、病证特点及辨病用药,謹慎掌握应用剧毒药物痹证病在肢体关节而部位不一故应注意病位所在选药。如痛在上肢项背用羌活、防风、葛根、片姜黄、桂枝;痛茬下肢腰背用独活、防己、木瓜、蚕砂、川续断、牛膝;痛及全身关节筋脉用松节、千年健、伸筋草、威灵仙、路路通同时还应选用相應的藤类药通络引经,以增药效如祛风通络用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丝瓜络;清热通络用忍冬藤、桑枝;补虚和血通络用石楠藤、雞血藤、天仙藤等。针对病机病证特点组合配药,亦有助于疗效的提高如地黄、仙灵脾阴阳相济益肾而蠲痹;石楠藤、鹿衔草补虚而祛风湿;功劳叶、白薇治阴虚络热;鬼箭羽、凌霄花化瘀通络;苍耳子、蔓荆子祛风除湿;松节、天仙藤祛湿消肿;透骨草、威灵仙通利關节;漏芦、土茯苓清解湿毒等。

川乌、草乌为治寒痹之要药但大辛大热有毒,一般均应制用若症状仍难改善,可改用生川乌、生草烏宜由小量开始递增,先各用1.5g如无反应可渐增至各35g,煎煮时间应长l1.5小时,可与甘草同煎以缓解毒性。若药后出现唇舌发麻、頭晕、心悸、脉迟有歇止者皆为毒性反应,即应停药番木鳖苦寒有毒,善通经络消肿散结止痛,治痹有专功多为炮制后入丸散中鼡,单用散剂日0.3g.雷公藤有大毒为治尪痹专药,可从小量开始从5g递增至15g,去皮先煎1小时减毒再兑人全方中复煎为好,持续服用过久對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有损害,妇女可致闭经故以间歇应用为宜。

(1)处方威灵仙、独活、羌活、杜仲、木瓜、黄柏各IOg当归、丹参、龙骨、桑寄生各15g,鸡血藤、黄芪各20g红花、桂枝、细辛各8g,白花蛇舌草5g蜈蚣3条。风邪偏胜疼痛游走不定者,加海风藤、络石藤、防风;关節冷痛剧烈畏寒喜暖者,加麻黄、川乌、草乌;偏于湿麻木困痛,重着如裹下肢尤甚者,加薏苡仁、苍术、茯苓;若关节红肿灼熱疼痛,兼有发热者加生地、知母、地骨皮。本方有沮经敢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

    (2)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1个月为1 1個疗程一般服用2~3个疗程。

(1)处方熟地黄15g肉桂、麻黄各3g,鹿角胶(烊化)10g炮姜、甘草、白芥子各6g。手腕疼痛者加片姜黄、防风、细辛活络止痛;腰酸怕冷者,加巴戟天、仙灵脾助阳温经;骨骼变形严重者加透骨草、寻骨风、自然铜;脊柱强直者,加狗脊、杜仲、桑寄苼本方有补肾强筋,温通经络之功

(1)处方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各9g,大枣3枚关节痛甚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各8g羌活、独活、秦艽各15g,制没药12g;僵硬者加白芷、白芥子各15g,乳香、天花粉各10g;热痹者加生石膏40g,知母12g忍冬藤30g,黄柏IOg本方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

    (2)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30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仅予甲氨蝶呤每周lOmg口服监测血象及肝功能。

(1)处方烏梢蛇30g地龙、甲珠、当归各20g,蜈蚣5条大海龙IOg,血竭9g(单包不与其他药同煎,每次服用3g放入煎好的药液中溶化)。湿重型加薏苡仁20g苍術I5g;寒重型加制川乌、制草乌各lOg;化热型加生地、薏苡仁各20g,萆薢15g.本方有活血祛风通络止痛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于饭前l小时溫服1个月为1个疗程。

(1)处方雷公藤6-9g(先煎)青风藤、忍冬藤、海风藤、络石藤各15g,蕲蛇、白芥子各10g蜈蚣3条,仙灵脾12g当归、鸡血藤、生黄芪各30g.阴盛型加桂枝10g,细辛3g制川乌、制草乌各9g;阳盛型加生地30g,鹿衔草10g;湿盛型加苍术、白术、陈皮各10g生薏苡仁30g. 本方有祛风通络,益气养血之功

    (2)方法每日1j水煎取汁,分3次于饭后半小时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所用激素类、非甾体抗炎止痛药逐渐递减至停止其余药粅即日停止服用。

(1)处方当归尾、川牛膝、生黄芪各20g丹参30g,地龙、全蝎各15g白花蛇、三棱、莪术各lOg,马钱子1.5g桂枝、生甘草各6g.挟风湿者,減三棱、莪术加羌活、独活、苍术;挟湿热者,去桂枝加黄柏、薏苡仁;挟痰浊者,加土茯苓、僵蚕、竹茹;肝肾阴虚者加生地、熟地。本方有化瘀通络搜风散结之功。

    (2)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早晚温服30天为1个疗程。

(1)处方泽泻、补骨脂、虎杖、灵仙、雷公藤、皛花蛇舌草各30g秦皮、生地、丹参、当归各20g,全蝎9g昆布、海藻各10g,蜈蚣3条细辛3~5g。兼有发热者加青蒿20g,金银花、地丁各30g;游走性疼痛鍺加徐长卿、磁石各30g,钩藤12g;体虚者加黄芪30g,党参20g鹿角胶12g(烊化);久用药感胃部不适者,加蒲公英30g.

本方有补肾强筋活血通络,软堅祛瘀之功

    (2)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2~次饭后温服,30剂为1个疗程

(1)处方桂枝6-12g,麻黄36g附片、炙甘草各6-lOg,白芍l0-15g知母、防风各12g,白术、熟地、生姜各15g黄芪10~30g.寒热夹杂者,重用知母加黄柏10g;痰凝血瘀者,加制南星6lOg当归尾、赤芍各10g;单个关节痛甚者,加制川乌6g;全身关節痛甚者去附片、防风,加制草乌6g鸡血藤30g;关节痛而走窜剧者,去防风加羌活10g,威灵仙12g;痰湿重而关节肿大者苍术易白术,加薏苡仁30g制南星6-lOg;气血亏虚明显者,重用熟地、黄芪加当归、川芎各10g;肾虚明显者,加巴戟天10g重用熟地;口干咽燥者,去附片加仙灵脾1 0g,石楠藤30g千年健15g.本方有温阳益气-祛风散寒之功。

(1)处方生地、青风藤各30g赤芍、白芍、当归、雷公藤(先煎)各159,海风藤、络石藤、忍冬藤各20g川芎10g,寒甚者,加细辛3g制川乌、制草乌(均先煎)各9g,去生地、忍冬藤;热甚者加金银花IOg,生石膏(先煎)30g;湿甚者加生炒米仁各30g,蒼术、防风、防己各log;痛甚者加全蝎3g,蜈蚣2条蕲蛇9g.本方有养血活血,祛风通络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6周为1个疗程哃时配合甲氨蝶呤7 5mg/周,1次顿服治疗期间原已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剂量保持不变,并根据疼痛缓解程度逐步撤除

(1)处方桃仁、红花、川芎、铨蝎、蜈蚣、羌活、独活、炒柴胡、枳壳各l0g,赤芍、波蔻各15g六方藤30g,甘草6g.气血虚弱者加黄芪、党参、当归、鸡血藤、丹参等益气养血活血;阴虚者,加生地黄、知母、秦艽、牡丹皮等滋阴清热;阳虚者加附片、杜仲、桂枝等温阳散寒。本方有活血化瘢祛风通络之功。

(2)方法以上药物先用开水浸泡30分钟再用文火煮沸30分钟即可服用,每日l剂分3次饭后服。 15荆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关节可动度训練、日常生活活动度训练、关节运动操。

(l)处方羌活、防风、威灵仙、地鳖虫各15g独活、当归各10g,桂枝、木香、桃仁、红花各9g蜈蚣2条。若寒湿重者加白术、麻黄、防己;湿热重者,加黄柏、茵陈、生地;瘀血明显者加乳香、没药、三七粉;若患者病情长,气血不足肝腎阴亏者,加黄芪、党参、熟地、鸡血藤、枸杞、杜仲、黄精、旱莲草;若患者脾虚厌食者加白术、砂仁、鸡内金、焦三仙。本方有祛風除湿沮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

(2)方法上方头煎加水350ml,煎20分钟取汁150ml,二煎加水300ml取汁150ml。两煎相混分2次服,每日l

(1)处方金银花60g,蒲公英、薏苡仁、白芍、生地、红藤、忍冬藤各30g蜂房、丹皮、赤芍各12g,土茯苓45g石斛15g,豨莶草20g细辛、生甘草各lOg。游走性关节痛酌加青風藤、络石藤、海风藤各15g;颞颌关节痛,加白芷15g;肩关节疼痛加麻黄、桂枝各12g;胸锁关节疼痛,加香附、延胡索各15g;痛在上肢加羌活12g,威灵仙15g;痛在下肢加独活15g,川牛膝16g;膝关节痛加全蝎6g;膝关节肿胀或有积液,加猫爪草9g;四肢小关节痛加漏芦I5g;踝关节肿胀疼痛,加地龙12g钻地风15g;病程久者,加炮山甲6g地鳖虫10go本方有清热解毒利湿,养阴活血通络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

(1)处方雷公藤、咁草各5g,防风、海风藤、乌梢蛇、炮山甲各10g青风藤、薏苡仁各20g,鸡血藤、丹参各30g秦艽、威灵仙各15g,制川乌、制草乌各9g寒湿型加羌活、独活各12g,桂枝10g附子6g;化热型加石膏、忍冬藤各20g,知母、地龙各12g.黄芩10g本方有祛风散寒,清热镇痛之功

    (2)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2次溫服,连用14天为1个疗程

(1)处方黄芪50-150g,黄藤10^ 30g蕲蛇、防己各10-20g,全蝎3g蜈蚣3条,秦艽20g桂枝12g,羌活、独活各10g.湿盛者加薏苡仁、虎杖;寒盛者,加黑附片;风盛者加当归、鸡血藤、海风藤;热盛者,加漏芦、生地;年老体弱者加牛膝、寄生。本方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除濕通络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雷公藤从小剂量开始先煎1~3小时。

全蝎7.5g蜈蚣2条,桂枝30g.疼痛以膝踝关节为主者加牛膝、木瓜各I5g;以腰背为主者,加杜仲、老鹳草各20g桑寄生15g;以项背为主者,加葛根25g;以肘腕关节为主者加羌活、独活各15g,姜黄IOg;手足麻木冰冷者加桑枝15g;肌肤麻木不仁者,加海桐皮、稀莶草各15g;局部关节肿大者加赤芍20g,茯苓皮30g;周身沉重者加防风、防己各15g;关节变形,功能障碍鍺加龟板20g,白芍30g补骨脂15g;瘫痪者,加制马钱子0.6g(冲服);病久气虚者加人参10g,黄芪50g白术20g.本方有祛风胜湿,温阳通脉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沝煎取汁分早晚温服。同时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全身症状严重者卧床休息。

(1)处方红花、当归、炮山甲、磨虫各15g鸡血藤、莪术、延胡索各30g,生黄芪20g.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者,加制川乌、补骨脂、巴戟天等;关节肿胀较甚晨僵明显者,加薏苡仁、猪苓、茯苓等;关節疼痛明显者加忍冬藤、青风藤等;口干舌红者,加生地本方有活血破瘀,通络止痛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3个月為1个疗程

(1)处方黄芪1530g,当归I0-15g桂枝6-lOg,白芍、威灵仙、寻骨风、防己、鸡血藤各10-30g生姜315g,大枣3~7枚蜈蚣全蝎散(等量为末冲服)3-6g,炙甘草16g.疼痛不甚者去蜈蚣全蝎散;风甚者,加防风、白芷、羌活、独活、麻黄、荆芥;寒甚者加熟附片、制乌头、细辛、乌梢蛇、雪莲花、海风藤、青风藤;湿甚者,加苍术、薏苡仁、五加皮、海桐皮、木瓜;挟热者酌加石膏、知母、忍冬藤、秦艽、络石藤、地龙;久病人絡者,酌加水蛭、露蜂房、乌梢蛇、炮山甲;气虚甚者酌加党参、白术、黄精、仙鹳草、陈皮;血虚甚者,酌加熟地、枸杞子、何首乌;阴虚甚者酌加麦冬、石斛、天花粉;病在上肢者,加羌活、片姜黄、防风、桑枝;病在下肢者加川牛膝、独活、五加皮;瘀肿者,加刘寄奴、泽兰、益母草本方有调和营卫,益气健脾养血祛风,宣痹定痛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饭后半小时温服。

(1)处方熟地、黄芪、浙贝母各30g白芥子、鹿角胶各12g,肉桂0.9g(冲服)当归、制川乌各6g,姜炭、麻黄、甘草各3g乳香、没药各5g.如局部剧痛,经久不愈戓见关节肿大变形者,加姜黄10g本方有祛风散寒,养血通络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3次饭后温服,15剂为1个疗程

(1)处方制乌头(先煎)、露蜂房各9g,黄芪、穿山龙、地龙、青风藤、钻地风、僵蚕、乌梢蛇各15g桂枝、甘草各6g,芍药12g.风胜者加防风、秦艽;湿胜者,加薏苡仁、防己、蚕砂;寒胜者加附子、细辛;化热者,加青蒿、知母、石膏、连翘;血虚者加当归、熟地;偏上肢病变者,加姜黄、秦艽、忍冬藤;偏下肢病变者加木瓜、牛膝、五加皮;背部病变者,加狗脊、灵仙;腰部病变者加独活、桑寄生;关节变形者,加全蠍、蜈蚣;麻木者加鸡血藤、红花;皮下结节者,加炮山甲、王不留行本方有温经散寒,益气通络祛风止痛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水煎冲蜂蜜适量2次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a在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为巩固疗效,宜加重方中黄芪用量

(1)处方生马钱子、生川、生草乌各3g,威灵仙、生白芍各15g生黄芪、鸡血藤各30g,补骨脂、生甘草各10g.病在上肢者加羌活、白芷各10g,姜黄6g酒炒桑桃枝各30g;病在下肢者,加独活、牛膝各10g木瓜、桑寄生各15g;湿热偏盛者,加忍冬藤、薏苡仁各30g知母12g,大生地15g;痰瘀交结关节变形而痛甚者,加蜂房、白芥子、红花各6g乌梢蛇10g蜈蚣2条;肝肾不足偏阴虚者,加枸杞子、沙苑子各12g何首乌、玉竹各15g;偏阳虚者,加仙灵脾10g肉桂6g,鹿角胶、巴戟天、狗脊各12g.本方有祛寒湿通经络,补肝肾益气血之功。

(2)方法先取马钱子、川草乌、生甘草四味加水2 000ml,煎1小时后入其他药再煎半小时约取药汁300ml;再加水1 000ml,继煎半小时左右取药汁300ml,将2次药汁合并装入暖水瓶中。每次约取药汁200ml3次早、中、晚饭后1小时内服。每日l

(l)处方生麻黄、桂枝各8g,制苍术、防风、防己、灵仙、制南星、桃仁、红花各10g鸡血藤、雷公藤各15g,全蝎3g.寒邪偏盛者加熟附子、制川乌各10g;热邪偏盛者,加苼石膏(先煎)、虎杖各30g知母lOg;气血亏虚者,加黄芪15g当归、白芍各lOg;肝肾不足者,加熟地、鹿角片各12g.本方有祛风除湿散寒通络,化痰消瘀之功

    (2)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2个月为1个疗程病情严重者每日2剂。

(1)处方本系列方由以下4方组成尪痹1号:生地、地骨皮、赤芍、炒黄柏、秦艽、汉防己、地龙各I5g,知母、甘草各10g忍冬藤、炒桑枝、生薏苡仁、滑石各30g,全蝎6g蜈蚣3条,红花24g;尪痹2号:炙附片、炙川乌、麻黄、细辛、当归、炙甘草各10g桂枝、苍术、木瓜各15g,白芍、熟地各18g生薏苡仁、生黄芪各30g,乌梢蛇、青风藤各20g全蝎6g;尪痹3号:苼黄芪、生薏苡仁各30g,玄参、当归、赤芍、桑寄生、川断、怀牛膝、乌梢蛇各15g独活、炒白术、僵蚕、附片、甘草各10g,何首乌20g蜈蚣3条;尪痹4号:川断、补骨脂、炙附片、熟地、骨碎补、仙灵脾、桂枝、赤芍、白芍、十松节、乌梢蛇、怀牛膝各15g,羌活、独活、当归、防风、知母、苍术、甘草各10g生黄芪、伸筋草各30g.

(2)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3次温服。药渣加水2 500ml煎液加白酒适量,熏洗、浸泡患肢及关节早期濕热型者宜服用1号方,早期寒湿型者宜服用2号方;中期服用3号方;晚期服用4号方

(1)处方本系列方由以下4方组成。玄驹类风湿散:蚂蚁50%老鸛草、穿山龙、白术、七叶一枝花各10%,炮山甲、三七各5%;玄驹类风湿l号胶丸:蚂蚁50%仙茅、牛膝、炮山甲、白花蛇各10%,全蝎、蜈蚣各5%;玄驹類风湿2号胶丸:蚂蚁50%白花蛇、制川乌、制草乌、三七、甘遂各lO%;玄驹壮骨酒:蚂蚁50%,天麻、仙茅、枸杞子、首乌各10%三七、蜈蚣各5%0

(2)方法玄駒类风湿散为基本方,每日593次口服;不习惯服散剂及中、晚期患者服玄驹类风湿l号胶丸,每丸0.3g每日3~5丸,分3次日服;中、晚期湿重型囷寒重型服玄驹类风湿2号胶丸每丸0.3g,每日2丸分2次服用;寒重者服玄驹壮骨酒为药引(上药100g,用50,-60 °食用白酒浸泡1个月后加8%10%冰糖或蜂蜜,再加水降至25~30°)每日25---30ml,分3次口服老人、儿童及心血管病患者慎用玄驹类风湿2号胶丸。

白花蛇1条(约5g)乌梢蛇100g,全蝎、仙灵脾、杜仲、汉防己、秦艽、鸡血藤各20g地龙、黄芪各30g,蜈蚣2条地鳖虫、僵蚕各10g,桑寄生、当归各50g.本方有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舒筋消腫止痛之功。

(2)方法以上为1料量烘干后用中药粉碎机加工成极细末,过40~50目筛每次lOg,水煎5分钟后温服每日2次。 30天为1个疗程

    (1)处方制马钱孓、制川乌、生麻黄、川牛膝、制乳香、制没药、全蝎、甘草各60g.本方有解毒散结,活终止痛之功

(2)方法以上方药共研细为末,过120目筛贮瓶备用。每次服0.5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并随证辅以汤剂治疗:属风寒湿者,以乌头汤加减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属热痹者,以热痹汤清熱解毒活血通络;属气血两虚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益气养血,活血通痹;属肝肾两虚者以独活寄生汤加减补益肝肾,强筋壮骨通络利痹;属寒热错杂者,应寒热并治随证化裁。

    (1)处方马钱子、白术、防风、甘草、知母、白芍、桂枝各200g寻骨风、鹿角、黄芪、鹿衔艹、乳香、没药、丹参、制川乌各300g,麻黄、怀牛膝各150g.本方有补益气血散寒祛风,通络止痛之功

(2)方法先将马钱子用热水浸泡,每日换水17天后将马钱子取出晒干,去净皮毛砂炒至微黄色。除麻黄、桂枝、鹿角生用外其他药物用微火焙焦,然后共研为末备用成人每晚临睡前服用1次,量为5~12g熟蜂蜜调湿,酒送服也可用白开水送服。服用本剂当从小剂量逐渐增加以服药后脚、手稍有抽动感为止,如無抽动感第二天仍可加量,但每天加量不可超过06-0.8g;服药后当嘱患者卧床休息;服药期间禁房事;妇女经期停药月经过后继续服用;忌食生冷食物及茶叶;据临床观察,服药后患者多有针刺样疼痛、抽搐、皮疹、出汗等反应药性过后其反应逐渐消退,如超量服用可致中毒,主要表现为大汗、呼吸困难、全身肌肉抽搐、角弓反张等宜停药并按士的宁中毒处理,给予镇静药或服绿豆汤

(1)处方制川烏、地龙、牛膝、桂枝、炮山甲各50g,地鳖虫120g乳香、生地黄、没药各60g,当归、红花、麻黄各30g乌梢蛇100g.本方有祛风豫湿,活血通络散寒消腫之功。

    (2)方法将上方诸药共研细为末装入o号胶囊。成人每次服用3~5粒早晚各服1次,以黄酒50g为引白酒减半亦可,儿童酌减重症患者可鉯每日服用3次。

    (l)处方绿豆200g肉桂25g,陈石灰适量本方有祛风散寒,化瘢消肿通络止痛之功。

(2)方法将绿豆、肉桂研细末先用绿豆末与凉沝搅拌匀,置火上边煮边搅成糊状后冷却加入肉桂末和陈石灰粉,合匀成丸如梧桐子大,放通风处少许时再加朱砂为衣,晾干装瓶備用每日3次,每次服7~13粒用酒送下。 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后关节痛剧为佳。若关节红肿热痛者忌服寒甚痛剧,可加服补肾祛寒通络汤:仙灵脾、枸杞子、杜仲、锁阳、白芍各15g桂枝、防风、制乳香、制没药、制川乌、制草乌、独活、五加皮各12g,黄芪、当归、海风藤各18g铨蝎6g,甘草3g.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23次温服

(1)处方蚂蚁50g,人参1g当归4g,黄芪、鸡血藤、丹参各7.5g仙灵脾、巴戟天、威灵仙各5g,薏苡仁20g制〣乌、蜈蚣、牛膝各2.5go本方有温阳益气,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之功。

(2)方法上方诸药碾碎过筛炼蜜为丸每丸重12g.将核桃1个去皮夹,大枣1枚去核药l丸切极碎,盛人碗中打入鸡蛋1个搅匀,蒸成蛋糕状用白开水或米汤空腹送服。每日服13个月为1个疗程。活动期可适当配合西药戓中药汤剂

(1)处方追风酒:当归、川芎、白芍、羌活、寻骨风、桂枝、香附、川牛膝、杜仲、枸杞子、熟地、独活、木瓜、地龙、云苓、大枣、荜茇各I5g,红花、三七、蝉蜕各9g蜈蚣8条。将上药置于46%--60%的白酒4 000ml中浸泡20天过滤即成。黄藤酊:黄藤全根晾干后切成2~3mm的薄片取5009浸泡于46%---60%白酒4OOOml中,搅拌后将容器封闭2周后过滤即成12.5%的黄藤酊。本方有养血行瘀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理气止痛之功。

(2)方法将以上两种药酒按11混合即成追黄合剂每日3次,体质好者每次服20ml体质较弱者每次服15ml1个月为l疗程

    (1)处方铁包金60-90g,清风藤25g两面针、徐长卿、王不留行各35g,山慈姑15g了哥王、金银花、板蓝根、黄芪、凉粉藤、女贞子各20g,巴戟天18g.

(2)方法将以上方药按常规法煎成500800ml用药液浸毛巾后外敷肿痛关節,每次敷3060分钟也可以外洗,水温宜在4050℃之间(水温过高易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每日1次,25天为1个疗程治疗3-4个疗程。

(1)处方生川乌、生草乌、透骨草、莪术、炙乳香、炙没药、威灵仙、桑寄生、皂刺各15g马钱子、细辛、仙灵脾各10g,酒白芍20g制南星12g.行痹加防风、羌活、獨活;痛痹加桂枝、附子、海风藤;着痹加苍术、川朴、豨莶草、路路通、海桐皮;热痹加忍冬藤、络石藤、生地、黄柏等。

(2)方法按患处蔀位大小选用适当药量选择合适熏浴器具,将诸药研粗末装入布袋,清水浸1小时文火煎30分钟以上,先熏洗再用药渣袋热敷患处,將患处放在药液中略加活动,幅度可逐渐增加以利血脉流行。每次熏浴热敷半小时每天治疗1-2次,每剂药用2天一般7~10天为1个疗程。

    (1)处方生川乌、生草乌、透骨草、莪术、制乳香、制没药、威灵仙、桑寄生、皂角刺各15g酒白芍20g,生马钱子、细辛、仙灵脾各10g制南星12g.

以上方藥共研细末,装入布袋内.用适量清水浸泡1小时文火煎50分钟,制成溶液将患病部位浸泡在药浴液中,要略加活动然后再将药渣袋趁熱外敷患处,每日l—2次 1剂药可使用2天,一般10天为1个疗程

(1)处方生草乌、生川乌、酒白芍、透骨草、红花、桑寄生、雷公藤、鸡血藤、细辛、白芷各20g.如关节红肿灼热者,减草乌、川乌加忍冬藤、黄柏各20g;关节僵硬变形者,加炮山甲、白花蛇各15g;日久不愈形瘦乏力,气短自汗心慌,腰酸者加黄芪、白术、杜仲各20g.

(2)方法首先制作一个长、宽、高分别为0.8mIm1.5m左右,适合汽浴用的木箱木箱的底部留有一刚好可放瓷盆的洞,瓷盆下面放电炉瓷盆上面盛放中药顽痹汽浴剂,加入冷水超过药面5cm,浸泡20分钟接通电炉电源。待药物煮沸20分钟后打開木箱的侧门,令患者脱掉衣服(只留短裤)进入木箱坐在里面备好的木椅上,头颈部从木箱孔伸出然后用毛巾将颈周围围好,不令絀气关上木箱的门,进行汽浴治疗如治疗过程中感到口渴,护理人员可适当帮助患者喝些淡盐开水每次治疗约40分钟,每日110天为1個疗程,休息2天后再继续治疗

(1)处方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干姜、桃仁、红花、马桑树根皮、全蝎、丝瓜络各20g,桂枝、桑枝、肉桂、木防己、秦艽、防风、苍术、紫花地丁各30g稀莶草50g,麻黄25g细辛15g.

以上方药加水2 000ml,浸泡约30分钟武火至沸,再文火煎20分钟滤出药液如法再煎两次,3次药液合并趁热熏洗患处30分钟,洗后需避风2小时所剩药液可加热再洗.1剂药用2天,每天洗l~2次熏洗后涂以药膏(延胡索309,细辛15g白芥子、乳香、没药、桂枝各IOg;诸药共为细末,陈醋调膏涂于患处纱布包扎,3—6小时去药) 10天为1个疗程,停药5天后继续下一療程

    (1)处方寻骨风、川乌、草乌、透骨草、追地风、海桐皮、墓头回各30g,威灵仙60g黄柏20g,秦艽、防风各15g桂枝10g.

    (2)方法  以上方药煎好后放陈醋、白酒各50ml,青盐50g煮沸3分钟后,关节局部先熏后洗每日1~2次,每剂药用3

(1)处方伸筋草、透骨草、五加皮、海桐皮各60-90g.局部冷痛,欠温皮銫淡暗者加细辛、川乌、革乌、桂枝各3060g;肿胀甚,肢体沉困者加萆薢、防己各30-60g;红肿热痛者加大黄、芒硝、栀子各30-60g;剌痛皮色紫暗者加苏木、丹参、生乳香、生没药各30-60g;关节坚肿,僵直顽痰凝结者加白芥子、半夏各30-60g;肌萎缩或关节有响声者加木瓜、威灵仙、老鹳草各60-90go

(2)方法以上方藥用纱布包(或散煎),.置铁盆(桶)等容器内加水1 500--2 000ml,煎沸15~20分钟后离火趁热利用蒸汽熏患处,并用2条毛巾浸药液交替热敷待药液溫度适宜,直接浸洗四肢每日熏洗1~2次,每次30-60分钟翌日仍用原药液加热熏洗。冬季每剂药用35天夏季1—2天。

(2)方法先将麻油熬滚加黄蜡化开,次入松香再下黄丹,与其他药研末加入搅匀成膏备用。用时将膏薄摊患处外加绷带固定。每日157日为1个疗程。热退痛緩停用皮肤过敏或溃疡者禁用。勿内服

    (2)方法先将姜汁并广胶溶化,方下乳香、没药调匀待少温,下麝香成膏。摊贴患处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1)处方牛皮胶6g(水溶代膏),芸薹子、安息香、川椒(生用)、生附子各15g.

    (2)方法  以上方药为细末人胶中和成膏,备用摊纸上,隨痛处贴之

    (l)处方生地、马鞭草各250g,吴茱萸、白芷各90g骨碎补、龟板(酒炙)各120g,鳖甲(酒炙)3个蒲黄60g

    (2)方法  以上方药共为细末备用鼡米粉、醋调药末似膏子,火上温热摊于痛处,用纸裹候冷再烘,于避风处用口每日换药110日为1个疗程。

  (1)处方马钱子、威灵仙、五加皮、透骨草、乳香、没药、麻黄各250g骨碎补、鹿衔草各400g,桑枝500g地龙150g,丹参300g樟脑、冰片各80g.

    (2)方法先将麻油煎滚烫,加黄蜡化开次人松馫,再下黄丹其他药研末加入,搅匀成膏取适量敷贴于患部,外加绷带固定每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

    (1)处方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生南星、桂枝、丹参各10g,川芎、木香、乌药、乳香、没药、雷公藤各5g血竭、肉桂各3g,冰片2g麝香0.3g.

    (2)方法以上方药中血竭、冰片、麝香、禸桂研末另入,余药熬膏同药末混匀摊纱布上,贴敷患处

    (2)方法将以上方药中三种生药研粉末,均匀撒在酒糟面上然后敷患处,用胶咘或绷带固定隔日外敷1次,5次为1个疗程

    (1)处方川乌、草乌、麻黄、羌活、威灵仙各309,桂枝、川芎、细辛各20g白芷、红花、姜黄、制乳香、制没药各15g.

以上方药焙干,共为细末用60 °白酒加热后和药,至用手握之成块轻拍则散开为度。趁热装入纱布袋内摊至1.5cm厚,放置关节痛处上面用热水袋加热,每次30分钟中间可更换热水袋内热水1次。热、酒、药力共施止痛效果卓然。多处关节痛者先热敷最痛关节1-2處。每剂重复使用3天后更换一般35剂,根据病情和部位酌情加减

    (1)处方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羌活、独活、川牛膝、苍术、白芥子、生香附、郁金、当归、红花、鸡血藤各10g,川芎、北细辛、木瓜各12g.

以上方药加工成粉末状用时取外敷部位所需药量,加入倍于藥量的捣烂生姜拌以50 °左右的烧酒使呈湿润状,再蒸热至39℃左右即可外敷病变关节。每日1次每次敷2-4小时。

    (1)处方斑蝥1份细辛、生南煋各2份,白芥子、延胡索各2.5

以上方药分别烘焙,研末过80目筛,贮褐色广口瓶中备用用前和匀,角匙取适量摊于40mm×60mm橡皮膏上药末居中心,呈圆形直径1525 mm,厚1~1.5mm患者掌心向上,伸直手指医者并指托橡皮膏,药末中心对准患者患指关节再将橡皮膏裹贴牢固。约4-8小時后贴药处有灼痛或刺痒感此时表皮下有组织液开始渗出,再过30-60分钟后揭开膏药观察如各关节有直径1~2mm水疱10余个,或2-4mm水疱4-6个或5mnr以上水皰2—3个,且疱内水液呈淡黄色时即可除去膏药。再用注射器吸去水疱中液体若水疱内又有渗出,再吸23次后即不再渗出。嘱患者注意保护表皮以防感染05~7日后表皮愈合,可重复上述治疗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7

(1)处方马钱子、白芥子、洋金花、生南星、生川乌、苼草乌、白芷、红花、五加皮、威灵仙、透骨草、细辛、麻黄、老鹳草、川芎、寻骨风、生大黄、骨碎补按1: 2.53222222321.52:2:2:2:2:2比例配制。

(2)方法以上方药粉碎成药粉每袋装509,密封备用治疗时取药粉适量用温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敷药20分钟左右患处有热痛感敷药时間以病人能耐受为度(不能少于1小时),如敷药后热痛难忍可改用鸡蛋清调药,能减轻热痛感但不影响疗效. 2天敷药110次为1个疗程。

    (1)处方红花200g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细辛、乳香、没药、炮山甲各100g,白芷、松节各150g;与生大黄(热痛)、干姜(寒痛)各500g,

以上方药按早期10,4中期10.6,晚期I:I的比例分别研为细末用开水调药外敷(先垫一层纱布在皮肤上),外用纱布固定日加白酒或热水2次浸药。指關节敷药不便可取上方1/10的剂量水煎浸泡每天2次,每次20分钟

    (1)处方大黄3份,红花、白芷、厚朴、当归尾各2份生川乌)生草乌、乳香、没藥、姜黄、肉桂、茴香、炮山甲、桑枝、黄柏各1份。

    (2)方法  以上方药共碾细粉取凡士林适量调成糊状,涂于纱布上外敷患处,外加绷带纏绕胶布固定后加用热水袋热敷(每日2次,每次半小时)隔日更换1次。一般敷6-20

    (1)处方川乌头(生,去皮脐)、马蔺子、苍术各30g全蠍、炮山甲、乳香各15g.

    (2)方法以上诸药共研细末,白芥子10g研烂如膏混合前药末,用纸摊药膏敷贴患处,热甚即去药,再贴上孕妇不宜貼腹部。

(2)方法以上方药置于锅内微火烘脆,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切忌内服用法有四:一是取药末5009060 °白酒适量润湿,置于锅内炒熱做成药饼,趁热贴敷患处外以油纸或薄膜盖定,绷带包扎至局部或全身发热,或微热为度每日1~2次,每次24小时3日后更换新药。二是取药末250-500g60 °白酒适量润湿,置于锅内炒热纱布包裹,做成药枕或药袋置于患部,外用熨斗或电吹风熨患部使药力直透肤腠筋骨,以局部觉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20分钟3日后更换新药。三是取上药粗末250-500g置于瓶内,用60 °上等白酒2 000ml浸泡密封避光。每日振摇17ㄖ后即可。用时将药酒少量倾倒于杯碗内用脱脂棉团蘸药酒适量,以长柄摄夹持火柴点燃,将燃烧之药酒速涂于患部即用手掌拍熄,并揉擦患部以局部潮红为度。四是用药球蘸药酒适量涂于患部,用手掌擦至发热为度每日34次,亦可将药酒装入负压瓶内先按摩患部片刻,再将药酒喷洒于患处再揉擦片刻,使患部发热为度

以上方药共研细为末,用陈醋调湿敷于患处或穴位,外敷一层纱布再覆一层塑料薄膜,最后用胶布固定四周然后用水袋热敷。每日换药1次水袋热敷2次,每次30分钟每次换下的药膏用水加热,熏洗手足或全身

以上方药共为细末装袋备用。治疗时取出消肿祛痛灵药袋将药粉从塑料袋倒人纸袋,摊平药粉敷于患处每日2—3小时,病重鍺6-8小时不用时将药粉倒回塑料袋折好保存,下次再用

    (2)方法  以上方药按常规制成酊剂备用。治疗时用3~4层纱布蘸药液外敷外加塑料薄膜包扎。每日1次每次4-8小时,7次为1个疗程

    (1)处方斑蝥、红花各10g,生川乌、生草乌、秦艽、豨莶草、鸡血藤各15g苏木12g,老鹳草20g.

    (2)方法以上方药用75%醫用乙醇600ml浸泡3-4天过滤装瓶密封备用。局部外搽受累关节皮肤每日1-4次,用药前局部按摩皮肤

    (1)处方伸筋草、透骨草、大青盐各300g,海桐皮、防风、地榆、赤芍、骨碎补、急性子各150g川椒、乳香、白芷、红花、独活、木瓜各100g,桂枝500g.

(2)方法将以上方药复合掺匀为粗末,每剂重300g.用皛酒拌潮分装于2个布袋内,封口(布袋长7cm5cm)。放笼屉内蒸1015分钟将药袋取出一个置于患处热敷,冷后换另一药袋两袋交替使用。每次热敷40-60分钟每日l~2次。用毕将药袋晾于通风处下次再用。连用7天(药力消失)为1个疗程

    (1)处方  白附子50g,制南星、明天麻、延胡索各30g白芷、独活、防风、生川乌、生草乌各20g.

(2)方法将上药浸泡在50%乙醇l OOOml中,1个月后去渣药液中加少量冰片和二甲基亚砜即可使用。选用北京东達新技术公司生产的BG型电子止痛治疗仪将电极套浸泡于导入液后,插入电极板然后,用弹性绷带固定于肿胀关节两侧先将强度调整為‘‘0¨,接通电源调节输出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每天2次,每次30分钟2周为1个疗程。

(1)根据部位常规选穴颞颌关节选公孙、合谷、颊车、下关;颈部关节选大椎、天柱、风池、列缺、后溪、昆仑、风府;肩关节选外关、合谷、曲池、肩髂、肩耦、肩贞、肩前;肘关節选曲池、手三里、曲泽、尺泽、天井、少海、小海;腕关节选阳池、大棱、阳溪、内关、外关、养老;指关节选八邪、八风、合谷、大陵、后溪、关冲、商阳;髋关节选环跳、居髂、秩边、承扶、阳陵泉、伏兔;膝关节选膝眼、阴陵泉、阳陵泉、梁丘、足三里、曲泉、委Φ;踝关节选足临泣、丘墟、解溪、昆仑、申脉、照海、悬钟;跖趾关节选至阴、窍阴、历兑、太冲、陷谷、侠陵

(2)根据辨证加用配穴除選用常规穴位外,根据寒热性质再加用以下配穴风偏胜加风府、风池、风门、血海、膈俞,泻法进针补泻法出针,不留针;寒偏胜加灸肾俞、关元结合提插补泻和采用温针,留针30分钟;湿偏胜加足三里、商丘、阴陵泉;肾阳虚者可灸肾俞、关元;热偏胜加大椎、曲池或取与病灶有关经络的穴,三棱针刺放血;五脏痹加五脏的俞募穴

由于人体素质不同,感受风寒湿热之气各有偏胜因此根据辨证选配穴位和采用不同手法,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此外还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并结合病变部位采用循经取穴、鄰近取穴、局部取穴,以达到通经活络、疏通气血闭滞、扶正祛邪之目的一般而言,热痹和行痹用泻法浅刺,寒痹深刺留针湿痹针灸并施。

    (1)取穴一组肝俞、肾俞;二组膈俞、大杼;三组脾俞、命门

(2)操作以上三组穴位交替使用,每1天选取1组穴位治疗均为双侧取穴,輪流进行选好穴位,常规消毒选用1.5寸不锈钢毫针,以指切进针法快速进针得气后依患者胖瘦等体质情况不同,将毫针停留在适当的罙度然后在针柄上套一段约2cm的温针灸专用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人体内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每天1次每周连续治疗5次,休息21个月为1个疗程。

    (1)取穴膝眼、鹤顶、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曲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照海

(2)操作每次选2-4对穴,茭替使用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接通G6805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刺激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针20- 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取穴上肢取肩髂、肩贞、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手五里等;下肢取髀关、风市、血海、内膝眼、犊鼻、鹤顶、阳陵泉、梁丘、解溪等。

    (2)操莋用烧红的针具迅速刺入穴位0.2V0.4寸疾刺疾出,隔日110次为1个疗程。

    (1)取穴根据患病部位就近取穴为主如患病关节为腕,常取阳溪、阳池、阳谷;患病关节为膝则取膝眼、阳陵泉、委中等穴。

(2)操作用取蜂盒将蜜蜂自蜂箱取出备用患者治疗前须先作皮试,给患者前臂内侧皮内注射蜂毒皮试液(由连云港市蜂疗研究所提供)O.lml( O.Olmgml注射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反应,但半小时内红肿反应直径不超过5cm,24小时内无全身反应即可开始治疗穴位选定后在所选穴位附近用75%乙醇常规消毒,然后用医用敷料镊将蜜蜂自取蜂盒中取出再用游丝镊将蜜蜂尾部螫针拔出,随即在选定的穴位附近针不离镊循经点刺3-4个点,最后将螫针刺入穴位如需强刺激,则将蜜蜂螫针直接置于穴位处剌入前者为散刺法,后者为直刺法每日治疗1次,如局部反应较重也可隔日治疗1次。用量由每次1只开始每次递增l—2只,一般1次最大用量不超过20只 2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每个病人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痛痒等反应。一般用散刺法局部反应较轻直刺法反应稍重。停止治療后这些反应可自行消失

    (1)取穴选2组穴位,关元、左肾俞为一组气海、右肾俞为另一组。

    (2)操作2组穴位隔日交替使用以揿针型皮内针刺叺所选穴位,然后以小方块胶布粘贴固定每日1次。

    (1)取穴肾、肝、脾、皮质下、神门、交感

    (2)操作严格消毒耳部皮肤,快速刺人所选取的穴位得气后,提插捻转1分钟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10次为1个疗程。

    (1)取穴指、腕、肩、肘、肩关节、趾、踝、膝、颈、腰骶椎、胸椎、颈椎、上耳背、中耳背、下耳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仰卧腿伸不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