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伸筋草的副作用怎么减肥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1868.伸筋草
善美静真电脑博客欢迎您!&
伸筋草【别名】石松、过山龙、宽筋藤、火炭葛、金毛狮子草、金腰带、狮子草、狮子毛草、立
筋草、舒筋草、铺筋草、抽筋草、分筋草、过筋草、地棚窝草、筋骨草、绿毛伸筋、小伸筋、凤
尾伸筋、蜈蚣藤、大地毛公、缠身龙、猫藤草、通伸草、山猫儿、老虎垫坐、盘龙草、烂腰蛇、
宽筋草、穿山龙
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
损伤。①《本草拾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②...[]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药用部位】
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
【成份】全草含石松碱、棒石松碱、棒石松洛宁碱、法氏石松碱、石松灵碱等生物碱,香荚兰
酸、阿魏酸、壬二酸等酸性物质(占干品0.08%),芒柄花醇、伸筋草醇石松醇、石松宁、16-氧
山芝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
水肿,跌打损伤。
①《本草拾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
②《滇南本草》:"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
③《生草药性备要》:"消肿,除风湿。浸酒饮,舒筋活络。其根治气结疼痛,损伤,金疮内
伤,去痰止咳。"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舒筋,消炎。治关节酸痛,带状疱疹。"
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祛风散寒,止痛。治腰腿酸痛,风湿性关节肿痛,
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风痹筋骨不舒:宽筋藤,每用三钱至一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关节酸痛:石松三钱,虎杖根五钱,大血藤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关节酸痛,手足麻痹:凤尾伸筋草一两,丝瓜络五钱,爬山虎五钱,大活血三钱。水、酒
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④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凤尾伸筋、南蛇藤根、松节、寻骨风各五钱,威灵仙三钱,茜草二钱,
杜蘅五分。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⑤消水肿:过山龙五分(研细末),糠瓢一钱五分(火煅存性),槟榔?钱。槟榔、糠瓢煨汤吃过山
龙末,以泻为度。气实者用,虚者忌。(《滇南本草》)
⑥治带状疱疹:石松(焙)研粉,青油或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一日数次。(《浙江民间常用
【临床应用】1.风寒湿痹,肢软麻木。本品辛散、苦燥、温通,能袪风湿,入肝尤善通经
络。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可与羌活、独活、桂枝、白芍等配伍;若肢体软弱,
肌肤麻木,宜与松节、寻骨风、威灵仙等同用。  
2.跌打损伤。本品辛能行散以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多配苏木、土
鳖虫、红花、桃仁等活血通络药,内服外洗均可
【宜忌】《四川中药志》:"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伸筋草性温;味微苦辛;归肝、脾、肾经。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
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禁忌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伸筋草为石
松科草本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因其有舒筋活络作用,故得此名。伸筋草具有祛风散寒、除湿
消肿、舒筋活血功效,并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能够主治中风后偏瘫及瘫痪侧手足拘挛之因络脉
不通所引起者,常伴有局部肿胀、疼痛及便溏、苔腻等临床表现。用量为9——15克。该药物
对孕妇及出血过多的病人忌服。《中药大全》伸筋草的记载:伸筋草为常用中药。始载《分类
草药性》。别名:石松、狮子草。来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全草。其子(石松子)亦入药。
均为野生。产地:生产于湖北襄阳、孝感专区。此外,江苏、安徽、贵州等省亦产。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一)伸筋草的作用舒筋活络。可用于寒、湿、瘀滞所致皮肤、肌肉、关节瘸证。(1)用于
肌肤麻木,多见体虚之人外受病气风寒湿邪)内侵血脉而成,用本品行气血、通经络。(2)用
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以本品祛风散寒、燥湿除痹、舒筋活络。(3)用于跌打损伤,以本品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下气除湿。本品辛苦温,具下气除湿之功,用于气结胃痛,可舒肝解
郁、下气消结。《滇南本草》目“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
之坚积,消水肿。”除湿解毒。用于蛇串疮,即带状疱疹,多因气虚不能行水,血瘀湿聚所
致,以本品行气行血、祛瘀燥湿解毒。降温。伸筋草水浸剂对家兔试验性发热有降温作用,其
有效成分为石松碱、棒石松碱、棒石松毒。石松碱静注对猫也有降温作用。治疗风湿病发热。
伸筋草性温,中医传统没有清热降温功效,但药理报道其有效成分有降低体温作用,因此,可
治疗风湿病发热。利尿。伸筋草有利尿和增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还能解除小儿痉挛性尿潴留,
并有通便作用。治痛风。伸筋草可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作为引经药,与红藤、秦皮等同
用。兴奋。实验表明伸筋草里的石松碱对大鼠小扬和子宫有兴奋作用。影响血压。既有报道伸
筋草有升压作用,也有报道有降压作用者。
(二)伸筋草的功效
【性味】苦辛,温。《本草拾遗》:"味苦辛,温,无毒。"《本草求原):"甘涩,
平。"【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肾三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消肿,
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本草拾
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滇南本草》:"下气,消胸中痞满
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肿。"《生草药性备要》:"消肿,除风
湿。浸酒饮,舒筋活络。其根治气结疼痛,损伤,金疮内伤,去痰止咳。"《浙江民间常用草
药》:"舒筋,消炎。治关节酸痛,带状疱疹。"《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祛风
散寒,止痛。治腰腿酸痛,风湿性关节肿痛,月经不调。"【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
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注意】《四川中药志》:"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配伍应用配
桑寄生益肾壮骨,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桑寄生味甘气平,补肝肾,强筋骨。伸筋草味辛气
温,能达经脉骨节之间,搜风祛湿。二药相合,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临床用于腰背酸痛,转
侧不能,足膝萎痹,屈伸不利,麻木难行之肾虚伏风痹证,疗效较著。2.配防风祛风除湿,通
痹止痛。防风辛甘微温,升发而能散,为治风通用之品。伸筋草辛温,性善走窜,为除痹通络
要药。二药相合,祛风通痹,无论证之虚实,病之新久,但见关节疼痛,经脉挛急,及肢体麻
木等症,均可应用。【鉴别应用】伸筋草与稀莶草,两者均祛风除湿,对于风寒湿邪所致的肢
体疼痛、麻痹均可应用,但伸筋草其性走而不守,擅长舒筋活血而通络,肢体拘急伸展不利等
用之较好;豨莶草祛风湿中又可补肝肾益气血,风湿或肝肾气血不足所致的腰腿疼痛、麻木、
头晕、耳鸣等,均为适用,且生用能清湿热除风痹,疮疡及痒疹也可用之。伸筋草附方
治风痹筋骨不舒:宽筋藤,每用三钱至一两,煎服。(《岭南采药录》)治关节酸痛:石松三
钱,虎杖根五钱,大血藤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手足麻痹:凤尾伸筋草
一两,丝瓜络五钱,爬山虎五钱,大活血三钱。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药学》)治小
儿麻痹后遗症:凤尾伸筋、南蛇藤根、松节、寻骨风各五钱,威灵仙三钱,茜草二钱,杜蘅五
分。煎服。(江西《中草药学》)消水肿:过山龙五分(研细末),糠瓢一钱五分(火煅存
性),槟榔一钱。槟榔、糠瓢煨汤吃过山龙末,以泻为度。气实者用,虚者忌。(《滇南本
草》)治带状疱疹:石松(焙)研粉,青油或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一日数次。(《浙江民
间常用草药》)风湿关节疼痛:伸筋草30克,穿山龙15克,老鹳草15克,防己10克,水煎
服。颈椎病:伸筋草20克,羌活12克,葛根12克,桑枝15克,水煎服。适于头晕目眩、手指
发麻者。腰痛:伸筋草30克,五加皮20克,豨莶草20克,木瓜20克,研为粗末,加入白酒
500毫升中浸泡7日。每次15毫升,每日服两次。四肢浮肿:伸筋草15克,石见穿15克,白
茅根15克,槟榔6克,水煎服。痛风发作:伸筋草30克,寻骨风15克,豨莶草15克,虫10
克,水煎服。适于尿酸过高者。
细菌性痢疾:伸筋草15克,马齿苋15克,白芍15克,黄连6克,水煎服。硬皮病:伸筋草20
克,透骨草、刘寄奴、穿山甲各15克,艾叶、桑枝各30克,红花、苏木各9克,共研粗末,
装入纱布袋内,蒸热后敷于患处,或水煎外洗。亦用于下肢静脉曲张。跌打损伤:伸筋草15
克,骨碎补15克,红花10克,没药10克,水煎服。(洪文旭)治胃寒痛:小伸筋草每用二
钱。研末,一次服。治肾虚:小伸筋草五钱,炖肉二两。分二次服。治毛囊炎:小伸筋草二
钱。水煎服。(选方出《云南中草药》)
中药伸筋草的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本草纲目》:无毒。(二)毒理试验LD50:石松碱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78g
/kg,静注为27.56mg/kgg正负1.16mg/kg。毒性反应:石松碱中毒症状有过度活动,
强直性阵挛性痉挛、麻痹、窒息等。(三)临床观察伸筋草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
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石松碱为提取的单体,注射
用有一定的神经毒性。伸筋草为中药饮片,水煎服在一定的剂量内没有这种神经反应,但更大
的剂量是有可能产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现代研究】化学成分:本品含石松碱,棒石松宁
碱等生物碱,石松三醇,石松四醇酮等萜类化合物,β-谷甾醇等甾醇,及香草酸,阿魏酸等。
药理作用:伸筋草醇提取物有明显镇痛作用;水浸液有解热作用;其混悬液能显著延长戊巴比
妥钠睡眠时间和增强可卡因的毒性反应;其透析液对实验性矽肺有良好的疗效;所含石松碱对
小肠及子宫有兴奋作用。临床研究:用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3g,水煎浸泡手足30——40
分钟,每日3次,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手足拘挛67例,2个月后,显效35例,好转29例(中
医杂志,)。不良反应:伸筋草有致接触性皮炎的病例报道。【注意禁忌】《四川中
藥誌》:孕婦及出血過多者忌服。伸筋草有致接觸性皮炎的病例報導。
伸筋草的食用方法
伸筋草汤【组成】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3克。【功用】舒筋活血通络。【主治】脑卒中后
手足拘挛症。症见:手足拘挛,捷足先登指握固,不能伸展,功能完全缺失,局部明显肿胀。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方解】方中伸筋草,透骨草舒筋活络,配红花止瘀止痛,更用浸泡
之法,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故收效较佳。【点评】本方证为瘀血内停,阻滞经络,筋脉失养
所致。故见手足拘挛。伸筋草舒筋活血通络,恰合此证病机,故用之辄效。河北中医学院薛芳
用本方治疗脑卒中后手足拘挛症67例,结果:显效35例,好转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
95.5%。平均治疗二个疗程。伸筋草酒材料:鹅肠草15克,川乌头15克,牛膝15克,草乌
10克,鸡矢藤15克,白酒500克。做法:(1)将伸筋草、制川乌、牛膝、鸡屎藤、制草乌切
碎后置于容器中。(2)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5天后,过滤去渣即成。伸筋草炖猪蹄材料:
猪蹄250克,伸筋草10克,生姜片、盐、鸡精适量。做法:(1)将伸筋草洗净,猪蹄去毛,
洗净。斩件。(2)锅内烧水,水开后放入猪蹄滚去表面血迹,再捞出洗净。(3)煲内加入
清水适量,再将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加入开水适量。以文火隔水炖4个小时,调味即可。小贴
士:伸筋草伸筋活络,猪蹄含钙丰富。能舒筋活骨,适用于筋骨受伤后关节不灵便者。伸筋草
鲳鱼汤当归6克,伸筋草15克,板栗适量,与鲳鱼一条共煮汤,食鱼饮汤。适用于颈椎病引起
四肢麻木,足软无力者。适宜经常服用。
[转载需保留出处 - 苹果绿养生网]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原址:
善美静真电脑博客欢迎您!
善美静真收集整理编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中药伸筋草的药用功效和副作用
中药伸筋草的药用功效和副作用
悬赏30个健康币
健康咨询描述:
男60岁一年前身体状况良好无外伤史从去年冬天开始先是右肩膀关节和肌肉疼痛后来又右肩膀和肌肉疼痛经过中医院疼痛科直接注射理疗拔罐火针灸外敷内服等等都无济于事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曾经拍片也无异常看上去也无红肿无遗传病史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得到用伸筋草泡酒的配方和用量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你好,肩周炎虽然不是一种危、重、急症,但也需要积极治疗。目前来讲运用按摩、理疗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如能注意家庭养护,进行功能锻炼,才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缓解肌肉挛缩,
参考价格:30.5
参考价格:0.3
参考价格:27.3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关节痛、神经痛、头痛以及...
参考价格:¥6.9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肌肉...
参考价格:¥34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伸筋草的外用方法(脚扭伤了)
伸筋草的外用方法(脚扭伤了)
伸筋草的外用方法(脚扭伤了)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外科
&&已帮助用户:75077
指导意见:您好、根据您所描述的情况来看、一般这个可以炖水熏洗踝关节。建议平时饮食方面不要吃辛刺激的食物。多吃点钙离子含量高的食物。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您好,您的这种情况为腰椎的退行性改变,需要减少腰部活动
好,建议避免颈部受凉、长时间低头,平时要有正确的坐姿
上肢疼痛无力是因为受椎间压迫神经根引起,可同时引起躯体两侧
膝盖疼痛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
扭伤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评价成功!当前位置: >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10:53 | 栏目:功效与作用 | 作者:苹果 |
性温 ;味微苦、辛;归肝、脾、肾经。
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伸筋草为石松科草本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因其有舒筋活络作用,故得此名。伸筋草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功效,并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能够主治中风后偏瘫及瘫痪侧手足拘挛之因络脉不通所引起者,常伴有局部肿胀、疼痛及便溏、苔腻等临床表现。用量为9&&15克。该药物对孕妇及出血过多的病人忌服。
《中药大全》伸筋草的记载:伸筋草为常用中药。始载《分类草药性》。
别名:石松、狮子草。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全草。其子(石松子)亦入药。均为野生。
产地:生产于湖北襄阳、孝感专区。此外,江苏、安徽、贵州等省亦产。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一)伸筋草的作用
1、舒筋活络。
可用于寒、湿、瘀滞所致皮肤、肌肉、关节瘸证。
(1)用于肌肤麻木,多见体虚之人外受病气风寒湿邪)内侵血脉而成,用本品行气血、通经络。
(2)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以本品祛风散寒、燥湿除痹、舒筋活络。
(3)用于跌打损伤,以本品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2、下气除湿。
本品辛苦温,具下气除湿之功,用于气结胃痛,可舒肝解郁、下气消结。
《滇南本草》目&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肿。&
3、除湿解毒。
用于蛇串疮,即带状疱疹,多因气虚不能行水,血瘀湿聚所致,以本品行气行血、祛瘀燥湿解毒。
伸筋草水浸剂对家兔试验性发热有降温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石松碱、棒石松碱、棒石松毒。石松碱静注对猫也有降温作用。
5、治疗风湿病发热。
伸筋草性温,中医传统没有清热降温功效,但药理报道其有效成分有降低体温作用,因此,可治疗风湿病发热。
伸筋草有利尿和增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还能解除小儿痉挛性尿潴留,并有通便作用。
7、治痛风。
伸筋草可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作为引经药,与红藤、秦皮等同用。
实验表明伸筋草里的石松碱对大鼠小扬和子宫有兴奋作用。
9、影响血压。
既有报道伸筋草有升压作用,也有报道有降压作用者。
(二)伸筋草的功效
【性味】 苦辛,温。
《本草拾遗》:&味苦辛,温,无毒。&
《本草求原):&甘涩,平。&
【归经】 《四川中药志》:&入肝、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本草拾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
《滇南本草》:&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肿。&
《生草药性备要》:&消肿,除风湿。浸酒饮,舒筋活络。其根治气结疼痛,损伤,金疮内伤,去痰止咳。&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舒筋,消炎。治关节酸痛,带状疱疹。&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祛风散寒,止痛。治腰腿酸痛,风湿性关节肿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注意】 《四川中药志》:&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配伍应用
配益肾壮骨,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桑寄生味甘气平,补肝肾,强筋骨。伸筋草味辛气温,能达经脉骨节之间,搜风祛湿。二药相合,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临床用于腰背酸痛,转侧不能,足膝萎痹,屈伸不利,麻木难行之肾虚伏风痹证,疗效较著。2.配防风祛风除湿,通痹止痛。防风辛甘微温,升发而能散,为治风通用之品。伸筋草辛温,性善走窜,为除痹通络要药。二药相合,祛风通痹,无论证之虚实,病之新久,但见关节疼痛,经脉挛急,及肢体麻木等症,均可应用。
【鉴别应用】伸筋草与稀莶草,两者均祛风除湿,对于风寒湿邪所致的肢体疼痛、麻痹均可应用,但伸筋草其性走而不守,擅长舒筋活血而通络,肢体拘急伸展不利等用之较好;g莶草祛风湿中又可补肝肾益气血,风湿或肝肾气血不足所致的腰腿疼痛、麻木、头晕、耳鸣等,均为适用,且生用能清湿热除风痹,疮疡及痒疹也可用之。
●伸筋草附方
治风痹筋骨不舒:宽筋藤,每用三钱至一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治关节酸痛:石松三钱,虎杖根五钱,大血藤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手足麻痹:凤尾伸筋草一两,丝瓜络五钱,爬山虎五钱,大活血三钱。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凤尾伸筋、南蛇藤根、松节、寻骨风各五钱,威灵仙三钱,茜草二钱,杜蘅五分。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消水肿:过山龙五分(研细末),糠瓢一钱五分(火煅存性),槟榔一钱。槟榔、糠瓢煨汤吃过山龙末,以泻为度。气实者用,虚者忌。(《滇南本草》)
治带状疱疹:石松(焙)研粉,青油或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一日数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风湿关节疼痛:伸筋草30克,穿山龙15克,老鹳草15克,防己10克,水煎服。
颈椎病:伸筋草20克,羌活12克,葛根12克,桑枝15克,水煎服。适于头晕目眩、手指发麻者。
腰痛:伸筋草30克,五加皮20克,g莶草20克,木瓜20克,研为粗末,加入白酒500毫升中浸泡7日。每次15毫升,每日服两次。
四肢浮肿:伸筋草15克,石见穿15克,白茅根15克,槟榔6克,水煎服。
痛风发作:伸筋草30克,寻骨风15克,g莶草15克, 虫10克,水煎服。适于尿酸过高者。
细菌性痢疾:伸筋草15克,马齿苋15克,白芍15克,黄连6克,水煎服。
硬皮病:伸筋草20克,透骨草、刘寄奴、穿山甲各15克,艾叶、桑枝各30克,红花、苏木各9克,共研粗末,装入纱布袋内,蒸热后敷于患处,或水煎外洗。亦用于下肢静脉曲张。
跌打损伤:伸筋草15克,骨碎补15克,红花10克,没药10克,水煎服。(洪文旭)
治胃寒痛:小伸筋草每用二钱。研末,一次服。
治肾虚:小伸筋草五钱,炖肉二两。分二次服。
治毛囊炎:小伸筋草二钱。水煎服。(选方出《云南中草药》)
●中药伸筋草的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LD50:石松碱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78g/kg,静注为27.56mg/kgg正负1.16mg/kg。
毒性反应:石松碱中毒症状有过度活动,强直性阵挛性痉挛、麻痹、窒息等。
(三)临床观察
伸筋草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石松碱为提取的单体,注射用有一定的神经毒性。伸筋草为中药饮片,水煎服在一定的剂量内没有这种神经反应,但更大的剂量是有可能产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本品含石松碱,棒石松宁碱等生物碱,石松三醇,石松四醇酮等萜类化合物,&-谷甾醇等甾醇,及香草酸,阿魏酸等。
药理作用:伸筋草醇提取物有明显镇痛作用;水浸液有解热作用;其混悬液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和增强可卡因的毒性反应;其透析液对实验性矽肺有良好的疗效;所含石松碱对小肠及子宫有兴奋作用。
临床研究:用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3g,水煎浸泡手足30&&40分钟,每日3次,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手足拘挛67例,2个月后,显效35例,好转29例(中医杂志,)。
不良反应:伸筋草有致接触性皮炎的病例报道。
【注意禁忌】
《四川中I》:孕D及出血^多者忌服。
伸筋草有致接|性皮炎的病例报导。
●伸筋草的食用方法
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3克。
【功用】舒筋活血通络。
【主治】脑卒中后手足拘挛症。症见:手足拘挛,捷足先登指握固,不能伸展,功能完全缺失,局部明显肿胀。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方解】方中伸筋草,透骨草舒筋活络,配红花止瘀止痛,更用浸泡之法,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故收效较佳。
【点评】本方证为瘀血内停,阻滞经络,筋脉失养所致。故见手足拘挛。伸筋草舒筋活血通络,恰合此证病机,故用之辄效。河北中医学院薛芳用本方治疗脑卒中后手足拘挛症67例,结果:显效35例,好转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平均治疗二个疗程。
鹅肠草15克,川乌头15克,牛膝15克,草乌10克,鸡矢藤15克,白酒500克。
(1)将伸筋草、制川乌、牛膝、鸡屎藤、制草乌切碎后置于容器中。
(2)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5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伸筋草炖猪蹄
猪蹄250克,伸筋草10克,生姜片、盐、鸡精适量。
(1)将伸筋草洗净,猪蹄去毛,洗净。斩件。
(2)锅内烧水,水开后放入猪蹄滚去表面血迹,再捞出洗净。
(3)煲内加入清水适量,再将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加入开水适量。以文火隔水炖4个小时,调味即可。
伸筋草伸筋活络,猪蹄含钙丰富。能舒筋活骨,适用于筋骨受伤后关节不灵便者。
伸筋草鲳鱼汤
当归6克,伸筋草15克,板栗适量,与鲳鱼一条共煮汤,食鱼饮汤。适用于颈椎病引起四肢麻木,足软无力者。适宜经常服用。
伸筋草为常用中药。始载《分类草药性》。
别名:石松、狮子草。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全草。其子(石松子)亦入药。均为野生。
产地:生产于湖北襄阳、孝感专区。此外,江苏、安徽、贵州等省亦产。
性状鉴别:伸筋草茎弯曲细长,处处生根,长约30~120厘米,直径约1~3毫米。形较扁,表面黄褐色。通常根上的外皮脱落后露出黄色心。茎上多分枝,向上如风尾,密生黄绿色的细长鳞叶,质柔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白色,外层有青黄色的薄皮。无臭、味淡。
以身干、茎长、黄绿色,无杂质者为佳。
主要成分:全草含石松碱、石松宁碱、菸碱、钾盐、伸筋草醇,此外,尚含挥发油及醣类等。
功效与作用:据抗菌试验,其石松碱成分对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高度敏感,对志贺氏痢疾杆菌中度敏感。
此外,石松也有利尿,增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还能解除小儿之痉挛性潴尿溜及便秘。
炮制:切段、生用。
性味:苦、辛、温。
功能: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
主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水肿、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伸筋草有祛风散寒、活血通路之功,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等常与桑枝、威灵仙、五加皮等配伍以增强疗效;若用于跌打损伤,可与赤芍药、红花、苏木活血祛瘀药配伍同用。
使用注意: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用量:9~15g;或浸酒。外用:捣敷患处。
处方举例:1、治风痹筋骨不舒:伸筋草15g,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2、治关节酸痛、手足麻痹:伸筋草30g,丝瓜络15g,爬山虎15g,大活血9g,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附:石松子
来源:同伸筋草。药作其孢子。
性状鉴别:干燥的孢子微细而疏松,呈粉末状,淡黄色,质轻,无吸湿性。于器皿中稍加振摇即易滑动。入水时浮于水面,煮沸则下沉。能浮在氯仿表面,但在松节油及纯乙醇中则下沉。吹入火焰中燃烧,有闪光及响声。无臭味。
主要成分:石松子(孢子)含脂肪油。油的成分为石松子油酸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孢子中尚含纤维、木聚糖等。
药理作用:孢子口服1克/天,连服2天,可引起切除卵剿的大鼠出现动情期;其氯仿提取物也有雌激素样作用。
主治:皮肤糜烂。
处方举例:治小儿夏季汗疹及皮肤湿烂。石松子粉,滑石粉等份。研均,扑身。(《现代实用中药》)。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石松、过山龙、宽筋藤、火炭葛、金毛狮子草、金腰带、狮子草、狮子毛草、立筋草、舒筋草、铺筋草、抽筋草、分筋草、过筋草、地棚窝草、筋骨草、绿毛伸筋、小伸筋、凤尾伸筋、蜈蚣藤、大地毛公、缠身龙、猫藤草、通伸草、山猫儿、老虎垫坐、盘龙草、烂腰蛇、宽筋草、穿山龙
【药用部位】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
全草含石松碱、棒石松碱、棒石松洛宁碱、法氏石松碱、石松灵碱等生物碱,香荚兰酸、阿魏酸、壬二酸等酸性物质(占干品0.08%),芒柄花醇、伸筋草醇石松醇、石松宁、16-氧山芝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①《本草拾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
②《滇南本草》:&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肿。&
③《生草药性备要》:&消肿,除风湿。浸酒饮,舒筋活络。其根治气结疼痛,损伤,金疮内伤,去痰止咳。&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舒筋,消炎。治关节酸痛,带状疱疹。&
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祛风散寒,止痛。治腰腿酸痛,风湿性关节肿痛,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①治风痹筋骨不舒:宽筋藤,每用三钱至一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关节酸痛:石松三钱,虎杖根五钱,大血藤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关节酸痛,手足麻痹:凤尾伸筋草一两,丝瓜络五钱,爬山虎五钱,大活血三钱。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④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凤尾伸筋、南蛇藤根、松节、寻骨风各五钱,威灵仙三钱,茜草二钱,杜蘅五分。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⑤消水肿:过山龙五分(研细末),糠瓢一钱五分(火煅存性),槟榔?钱。槟榔、糠瓢煨汤吃过山龙末,以泻为度。气实者用,虚者忌。(《滇南本草》)
⑥治带状疱疹:石松(焙)研粉,青油或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一日数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
1.风寒湿痹,肢软麻木。本品辛散、苦燥、温通,能风湿,入肝尤善通经络。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可与羌活、独活、桂枝、白芍等配伍;若肢体软弱,肌肤麻木,宜与松节、寻骨风、威灵仙等同用。   
2.跌打损伤。本品辛能行散以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多配苏木、土鳖虫、红花、桃仁等活血通络药,内服外洗均可。
《四川中药志》:&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远志益智仁伸筋草泡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