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指的是什么的新的双引擎是什么

内外双引擎拉动经济增长
来源:银行家&
作者:张玮
&&& 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须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要在6.5%以上。这样一个增长目标在多年前基本不会被人质疑,但现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都表现不佳,只有消费还算给力,这就使人们不约感到压力重重。
  经济增长之困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进口需求严重下滑。商品类进口金额月度同比从2011年1月的22.15%下降到2015年9月的-5.46%;欧元区18国商品类进口金额月度同比从2011年1月的30.4%下降到-1%;日本商品加服务类进口金额月度同比从2011年1月的12.55%下降到-11.05%。美欧日作为我国主要对外贸易伙伴,需求减弱表明我国的出口随着危机的广化和深化而大幅度下降。
  由于依靠外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加快了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试图通过发展内需经济,实现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改善经济外部环境的目标。几年下来,“重内需,轻外需”几乎成了惯性思维。央行通过超强度的降准降息来稳定和刺激内需,收到了积极的成效:2013年以来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有逐年上涨的态势,几乎占到六成;代表投资需求的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接近四成,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始终很低,个别季度几乎为负。扩大内需为经济提供支撑的同时,却忽视了我国曾经以出口为导向型的制造业,在出口疲软的情况下积重难返,更加成为经济增长的一条软肋。
  然而我国依靠内需拉动经济越发表现吃力。市场方面,进一步扩大投资空间有限,而且边际效用递减,造成了包括产能过剩在内的负面效用。消费虽然依旧坚挺,但考虑到收入分配等问题,若想进一步提升消费动力也并非易事。如果依旧“重内需、轻外需”,恐怕GDP增速难以支撑。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表明,2015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增速创2009年以来新低。
  出口虽然疲软,但终究是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力量。出口方面不仅仅是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更包含对外投资、国际产品分工和服务业出口。外需在调节国内要素失衡、增加就业和提高劳动者收入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可替代。内需和外需作为经济两大主要成分,不是可以被分割和孤立的,两者之间存在复杂和微妙的关系。内需的快速增长为扩大外需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内生产技术的提升,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扩大出口创造条件;外需又可以反过来带动国内消费、投资,出口部门就业增加,提高人均收入并进一步拉动消费,还可以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只保内需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同时也会丧失国际竞争比较优势。
  目前我国出口主要问题集中于技术落后导致的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弱和贸易壁垒升高。多年来我国比较优势属于劳动密集型,准入门槛低,同质产品多,部分国家提高了贸易壁垒,以减少中国“廉价”出口品的市场份额。例如美国贸易法院曾在2013年裁决商务部对优惠税率企业进行严格审查,截至2014年,我国共有73家国有企业收到上述不公平对待,2015年这一趋势变得更加严峻。同时,日,泛(,)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日本和其他10个泛太平洋国家就TPP达成一致。其包括环保、版权在内的一整套贸易服务标准也对我国相关产业提出了挑战,在知识产权、劳工、环保、国有企业等方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美国希望借此主导亚太区域贸易秩序,打开亚太市场,同时提高中国出口门槛。2015年5月中旬至10月中旬,二十国集团各经济体还实施了共计86项新贸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实施约17项。尽管二十国集团一再承诺会减少贸易保护措施,但自2008年以来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中,到目前为止只有不到四分之一被取消。
  升级外需引擎
  充分认识国内、国际贸易及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探索内外需的协调发展,对稳增长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十三五”期间使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呢?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考虑。
  出口“稳增量、重存量”
  多年来我国主要是制造业出口,重视争取份额。不可否认,这种竞争的确获得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为制造业出口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国际市场份额毕竟有限,不可能无休止扩大。单纯依靠抢夺新兴市场恐难保持平稳增长。以产品维护、配件生产和技术援助在内的服务业出口应该被重视起来。
  中国未来的出口将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实际上,包含了很大一部分针对制造业存量市场的“后期服务”。以重型工业机械为例,我国生产的重型工业机械远销到欧美等国家,其价格低廉、性能稳定是一大优势。而重型机械离不开保养维护,这就意味着后期的零部件替换和技术支援是一笔不小的交易。如果能够做好存量市场的配件和维护等业务,将会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出口双双注入强劲动力,这便是“重存量”的实现方式。
  当前世界各国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都在持续增加,我国目前是全球45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是超过120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在这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庞大的海外市场为开发“存量市场”提供了可能,市场潜力巨大,涉及行业广泛,可以带动相当规模的国内企业进驻海外市场,特别是零部件生产和相关服务业,更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升级产业链改变出口受歧视现状
  以低技术含量的加工业和资源型产品为主的出口模式在改革开放之初是根据我国资源禀赋决定的。当时我国劳动力充裕,科技水平落后,属于劳动密集型。而现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低端制造业和加工业国际竞争加剧,市场份额收紧。2015年前10个月,我国鞋类、家具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2.41万亿元,下降2.5%。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依旧坚持固有的出口模式,恐怕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所谓的“比较优势陷阱”指的是一国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
  长期以来,尽管我国多数出口导向型企业处于国际生产分工的低端,但凭借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也曾经带动了经济发展。但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已经变得不再“廉价”,以往的低端加工行业面临成本上升和外部竞争的双重压力。国内工资水平普遍要求上涨,国外任何一个劳动密集型国家都可能低门槛进入而对我国出口造成冲击。多年来资源加工出口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我国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财政经费逐年增加。2010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中用于防治污染的经费为720亿元,2014年为1084亿,其中,用于防治大气污染的经费更是从2010年的27亿增加到2014年的168亿,增长6倍。
  为了避免比较优势陷阱,就要从产业升级入手,鼓励自主研发生产技术作为产业链升级的原动力。根据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先生在1992年提出的“微笑曲线”概念,各国依据自身的要素禀赋,完成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个环节,产业链主体则由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主导。以制造加工环节为分界点,全球产业链可以分为产品研发、制造加工、流通三个环节。从过程产品到最终产品再到最终产品销售,产业链上各环节创造的价值随各种要素密集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价值链上上游大量使用智慧的研发环节与下游和客户直接接触的营销环节的附加价值高,而中间制造环节的附加价值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产品内分工的地位是不同的,以一部苹果手机为例,发达国家出口了产品内部的高价格类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则出口了产品内部低价格类型的产品。从经验上看,一些经济体之所以能够实现高等技术产业比较优势对低等技术的赶超,正是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积累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要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产业升级,提高中高端产业比重,提升中高端产业的,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从低附加值过渡到高附加值环节。近年来我国企业已经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创造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品,并已走向国际市场。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2015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快于整体工业增速4.2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提升至18.7%,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随着自主研发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不断出现,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从全球价值链的被动参与者向以智力报偿为主的积极参与者转变,甚至成为部分行业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未来的制造业将会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四个功能于一身,用一整套“中国标准”影响世界。中国企业进驻海外市场须“抱团”
  中国企业进驻海外市场势必会对双方经济有推动作用,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欢迎中国投资,从而带动其就业和经济增长。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投资近900亿美元,增长超过16%。然而任何一个海外市场的进驻都是收益与风险并存的,在感叹市场前景广阔的同时,还应看到由于文化宗教、人民意识和经营理念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如果不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势必会加大海外投资成本,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摸着石头过河”遇到磕碰在所难免,但为了将损失降到最小化,中国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就显的尤为重要。以往我国企业进驻海外市场基本都属于各自经营,竞争的心态是国内同行业企业间变得信息孤立,不同企业有可能先后在同一问题上受阻。因此,“抱团”的首要意义就是中国企业间的信息共享。
  同行业间的中国企业“抱团”不一定要有资金和项目上的合作,而是基于认同感和民族整体的协作。企业间相互予以风险建议,注重信息沟通,将利益上升到国家层面。同时,信息共享还有助于相关产业“走出去”,例如某项原油开采行业进驻外国市场,有可能带动与其相关的重型工业制造、物流运输、精炼行业迈出国门。
  “抱团”的第二个意义在于提供一套完整的中国标准和服务体系。目前很多行业都存在多重标准,主要集中于欧洲体系和北美体系。随着我国生产技术层面的提高,国内的体系标准越来越与世界接轨,在某些行业甚至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同行业间的中国企业在进驻海外市场时可以通过“抱团”将中国标准推向国际市场。行业标准不仅仅是产品达标与否,更是大国责任的完美体现。通过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产品、服务标准,打造中国品牌,有助于提高国内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地位,更有助于海外市场订单的攻取。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弥补长期资金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金融扶持方面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对企业贷款存在偏倚:只关注收益明显的项目,对市场不追捧的项目不闻不问,不利于种子项目的培养;二是资金多为短期,缺乏长期供给。我国的金融体系依旧是商业银行主导,企业获得资金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这就有一个错配问题。商业银行的贷款多为短期,企业投资的项目少则五年,多则一二十年,仅仅依靠短期资金远远不够。再加之经济周期的冲击,企业会不时感到经营困难。如果能有一种长期的资金供给,便可大大缓解企业压力。债券恰恰适应这种中长期资金需要,相比较银行贷款而言对企业进驻海外市场更有帮助。
  中国的金融业的发展还可以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大便利。随着“”和中国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本土的金融业务将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业务,从传统的商品和劳务“走出去”过渡到资产“走出去”,中国的金融业空间将进一步加大。金融业走出去还可以发挥信息中介作用,为企业迈出国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形成一整套资金扶持、信息指导和风险担保体系,为企业进驻海外市场保驾护航。
  扶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
  李克强总理提出:国家要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因为民企“走出去”有更强的灵活性。无论国企、民企都是我们的民族企业,只要能带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就必须同等对待。针对国企和民企制定公平统一的经济政策可以进一步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下一步要把推动国有企业“走出去”的优惠政策向民营企业延伸,让民企和国企享受同样的政策扶持。
  从本质上讲,内需与外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需要“保内需”的同时,进一步“增外需”,通过外需的扩大和产业链提升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技术含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内外需协调发展可以为我国十三五期间经济平稳增长创造坚实动力,在环境背景下建议考虑重新用“内外双引擎”拉动经济增长。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责任编辑:郝运 HN064)
01/12 02:3201/07 16:3701/05 10:0612/28 10:2712/22 19:5812/18 04:2712/18 04:2312/17 16:51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双引擎”增添仪陇发展新动力
日&&&来源:中国网&&&揖稿/编辑:易立权&&&仪陇在线投稿信箱:
& & 落实&挂图作战&要求,按图施工、按表督查、按期通报,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多方创新致富增收模式,全力推进&五大扶贫工程&,今年完成55个贫困村、20880人的脱贫目标。
& & 在项目建设和脱贫攻坚方面,自身特色逐步凸显,并呈现双加速态势。截至目前,该县125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1亿元、占计划投资的18.2%。脱贫攻坚不断增强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强力整合项目资金、快速推进示范村建设等做法得到省、市高度肯定。
& &125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4.1亿元
& & 4月13日,县最大的鞋厂之一&&&仪陇志鑫鞋业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正向外来者展示发往欧美地区女鞋的生产流程。
& &&从原料到成品,一双鞋子要经过裁板、裁皮、针车、接面配对、锰鞋、加硫定型、收帮和表面处理等10多道流程,每道流程都要求做到万无一失。&厂长张大庆摸着一双即将进行包装的女鞋告诉记者。
& & 实际上,在仪陇志鑫鞋业就长期驻有欧美品牌商的质检员,鞋子是否合格,首先要经得起这些老外的检验。质检合格后的鞋子才能进入成品仓库。&都是根据订单进行生产,不到两天,这些鞋子就会全部发送出去。&张大庆说,鞋子先通过陆路运到成都报关,然后经深圳出海送往欧美市场,年产量能达到130万双。
& & 有着巴西投资背景的志鑫鞋业选择仪陇,除了看中该地较低的土地人力成本之外,仪陇在整体承接沿海地区鞋业时注重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规模集聚效应也很重要。
& &仪陇县抢抓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提出打造&川东北鞋都&的口号。明确发展目标后,坚持&引进一个龙头、带来一批配套、培育一个产业&的发展思路,成立招商引资小组,招引大中型鞋企,充实产业链,壮大集群规模。
& & 仪陇县发改局局长陈智告诉记者,仪陇县承接制鞋产业转移基地建设项目已经成为省级制鞋产业转移基地之一。像志鑫鞋业一样生产红火的场景在仪陇的工业园区内随处可见。世界最大的塑料编织袋生产企业天津华今集团在仪陇的生产基地目前已经开始试运行。根据协议,天津华今集团投资10亿元在仪陇建设塑料编织袋生产加工项目,设计年生产加工能力为6万吨,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不低于15亿元,年上缴税金不低于3000万元。
& & 仪陇项目建设呈现如火如荼之势与该县紧紧扭住项目&牛鼻子&、&挂图作战&、攻坚克难分不开。据陈智介绍,仪陇抢抓国省&十三五&规划、政府投资项目储备三年滚动投资计划编制等重大机遇,谋划编制项目869个、总投资3809.7亿元。其中,总投资79亿元的38个重大项目成功挤进川陕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盘子&。积极拓宽后续项目渠道,年初下达重大项目储备任务63个、总投资75.1亿元,截至3月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等11个项目完成全部前期工作,朱德纪念馆陈列改展等52个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展开。
& & 通过落实&挂图作战&要求,仪陇按图施工、按表督查、按期通报,强力推动项目建设。截至目前,125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1亿元、占计划的18.2%。今年1至3月,仪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8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8.4%、10%。
& & 多方创新致富模式今年完成2万余人脱贫目标
& & 在项目建设强势推进的同时,仪陇在脱贫攻坚方面也有颇多可圈可点之处。
& & &仪陇县光华乡枣子沟村的山上,挖掘机正在开挖环山公路的路基,路分两层,第一层环山公路已经开出毛坯,车可以走,道路两旁的樱脆李已经开始挂果。
& & &樱脆李的市场销售非常好,果子还没成熟,就有客商来订货了。&村党支书罗正笑着说,亩产收入可接近5万元。
这种新型的水果得益于罗正向外&引智&。去年,罗正在多方打听之后,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四川农大教授施友均。经协商,施友均提供技术和果苗,罗正负责种植和销售,加入合作社的老百姓以土地入股并出力。罗正告诉记者,三方合作采取&3+3+3+1&的利润分成模式。群众到果园工作,不仅能获得3分的分红,每天还有70元工钱。施友均教授占
& & 3成红利,罗正占3成,剩下的1成作公共资金,用于日常开销。如今,该村的核桃、樱脆李种植已达620亩。
& &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枣子沟村创新了不少致富模式。去年,该村村民汤联与另一合伙人作为村里先富起来的致富带头人,公开向村里的贫困户承诺:对有劳力、无技术、无资金的贫困户,采取由&种植场出资金、出技术,贫困户出土地、出劳力&的方式共建大棚;愿意在大棚内种植食用菌的,由种植场提供材料、菌种,贫困户自己管护,出菇后贫困户与种植场根据所产食用菌的斤数,按照贫困户四成,种植场六成的比例进行分配,贫困户所分得的食用菌可直接卖给种植场统一销售,也可直接拿到市场上进行销售。
& &&现如今,我们已与村民共建食用菌大棚80个,带动村里13户贫困户种植食用菌。&汤联告诉记者。
& & 针对没有劳动力,养殖无资金、无圈舍、造血功能低的贫困户,村上采取&业主大户托养、帮扶资金支持&的方式,引进泸州业主李钿投资150余万元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帮助汤涵等8户贫困户托养生猪17头,每头定额分红100元,每年分红两次,户均年可增收400多元,让贫困农户不直接参与生产也能实现收益,形成定额分红模式;对有一定劳动能力,但年龄较大、体力弱、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对象,则采取&大户出技术、管销售,贫困户出土地、抓管护&的方式,由种植大户带动罗小平等5户贫困户,发展75亩苗木种植,按出苗每株1元给予管护费,贫困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此形成管护付费模式。
& & &像枣子沟村这种由内生动力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模式其持久性是最好的。&仪陇县扶贫移民局局长田景耀告诉记者。
& & 据了解,去年,仪陇县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71亿元,对791个村9306户贫困户投入到户产业发展资金997.6万元,启动60个贫困村到村脱贫项目建设,硬化通村道路268公里,建设小微水利636处。今年该县将全力推进&五大扶贫工程&,完成55个贫困村、20880人的脱贫目标。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仪陇在线手机网
仪陇在线微信
金城镇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仪陇县境西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1&50&至31&5...
[住房出售]
[住房求租]
[住房出租]
[住房出售]
[住房出售]
[住房出租]
[住房出售]
[住房出售]
住房出租:<b style="color:#FF个&
住房出售:<b style="color:#FF个&
住房求租:<b style="color:#FF个&
习近平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打造发展新优势 双引擎提升“十三五”核心竞争力 日09:40 来源:|  尽管我国制造业产量全球第一,但整体竞争优势不强。近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指出:在“十三五”期间,我国要改造升级传统引擎和培育打造新引擎,如何做精做细传统产业,突出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产业优势,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尤为重要。
  蓝皮书主编―――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李建平在日前召开的“十三五”时期区域竞争战略研讨会上指出,当前,我国企业逐步做大做强,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但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在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压力和国内经济新常态双重驱动下,“十三五”时期我国企业应注入发展新动力,打造新模式和新业态,才能夯实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中国工业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本次发布的蓝皮书开辟了“十三五”趋势分析与政策展望专题,着力对“十三五”时期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领域与方向进行了深度分析。
  蓝皮书指出,“十二五”以来我国产业竞争力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9.6%下降到2014年的9.2%;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从2010年的46.2%持续下降到2014年的42.7%,且从2012年以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幅度开始增大;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总体保持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44.2%上升到2014年的48.1%,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不断上升,逐渐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因素。
  第二,制造业发展迅速,规模优势明显。制造业占世界比重从2010年的22.29%增加到2014年的27.88%,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在逐年提高,但机械及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较大,制造业扩张的国际环境越来越严峻。
  第三,与国际市场上主要国家相比,近五年国际市场份额都有所增加。其中,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及其制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比如机械设备类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特别是机械设备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各类商品中处于领先地位。
  第四,这几年外贸发展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也不高,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不足。
  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机遇与挑战
  蓝皮书指出,“十三五”期间,国际危机推动了全球产业发展大变革,在为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产业的平稳发展带来了挑战。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为产业发展提出了更多、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这些压力终将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的有效动力。
  具体表现在:国际产业变革使我国提升产业竞争力充满挑战,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对我国传统产业竞争优势造成冲击,全球价值链重构进一步压缩我国产业获利空间;但同时全球产业变革也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机遇,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重构,为我国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提供了机遇;产业经济的服务化特征,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制造高端化的特征促使我国制造业高端转型;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移,推动我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再工业化”中重视政府的引领作用,为完善我国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管控”提供了经验借鉴。
  同时,国内产业发展环境带来了产业升级的新压力与提升优化的新动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需要产业稳步发展与提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满足国内消费升级要求产业高端转型。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蓝皮书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总体思路是:积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通过将其做精做细,实现传统产业的高端转型,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强传统的产业竞争力;抓住机遇,加快创新,培育和发展新兴战略产业,以保证我国在未来的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以消费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保障经济稳步增长。
  基于上述思路,蓝皮书认为,“十三五”期间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应主要从以下领域着手:坚持科技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坚持新需求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引领环境产业发展、坚持产能合作助推产业发展空间拓展、坚持跨越发展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重组。
  蓝皮书认为,未来发展中,针对当前产业竞争力提升中所面临的困境,要加快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找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文化创新在产业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坚持统筹协调产业间、产业与城市、产业跨区域协作;要注重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方式,把培养绿色产业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坚持开放视角提升产业价值链在全球竞争力中的地位,深度融入自贸区战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依托共享经济理念,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企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蓝皮书指出,我国企业逐步做大做强,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但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在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压力和国内经济新常态双重驱动下,“十三五”时期我国企业应注入发展新动力,打造新模式和新业态,才能夯实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但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做大做强企业战略成效显著,但市场导向不足导致盲目扩张和产品结构性失衡。2015年,94家内地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比排名第三的日本多出40家。但根据《全球竞争力报告》的评价结果,2015年我国企业市场化程度和顾客导向排名分别为全球第64位和第68位,都远远落后于我国综合竞争力排名(第28位)。
  二是创新投入与活跃度持续高涨,但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创新效果不佳。自2010年起,我国科研人员投入跃居世界第一位,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全时当量达到264.16万人/年。根据《全球竞争力报告》的评价结果,2015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居全球第23位,但创新能力却从2010年的第22位(22/139)下降到第49位(49/140),并且被认为是制约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首要因素。
  三是企业治理及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但产品品质与创新度限制品牌国际知名度。我国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多元股权结构逐步建立起来。但2015年只有华为和联想入选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最有价值品牌100强》,这与2015年世界前100强中有16家中国内地企业的数量相比明显不相称。
  打造新模式和新业态
  “十三五”时期我国企业应注入发展新动力,打造新模式和新业态。
  一是产业链和价值链将从低端转向中高端,产业高端化指引企业转型新路径。我国企业可依托全球创新网络,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际集成创新网络、国际技术创新联盟等模式进行技术创新,同时推进制造企业服务化。
  二是生态环境要求企业“去污染”,发展低碳化重构企业发展新模式。发展低碳化推动企业打造绿色价值链,企业通过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绿色处理等价值活动,实现经济价值和绿色价值的协同创造。发展低碳化拓展节能服务企业的服务模式,形成了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费用托管型、型以及混合类型五种服务模式。
  三是人口城镇化开启企业投资新领域。城镇化将拉动城镇交通、公共设施、工程、智慧建筑等多领域的投资。同时,新一轮的城镇化为服务业高速发展提供硬件设施保障的同时,还将聚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提升劳动力质量,这为服务企业集聚产生规模效应及其经营模式创新奠定了基础。人口城镇化是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将带来企业产品与服务品质提升的契机。上一页1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常按指纹,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关注我们:
A、官方网站:http://www./
B、新浪微博:/hccmnet
C、慧聪工程机械订阅号:cm_hcgczjw
> 您可能还会关注的
? ? ? ? ? ? ? ? ? ?
? ? ? ? ? ? ?
日下午,中央电视台第7频道节目摄制组走进柳工。“农民新春联欢会”在装载机公司装配工厂开拍……
我们跨向了全新的2016,慧聪工程机械网特别推出了工程机械配件优惠大促销,包括斗齿、滤芯……
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
工程机械内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三五指的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