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剑的基本手法和水兵舞基本步法教学学

王晋芳义务教授55式太极剑&&&49式武当太极剑谱&&&&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
王晋芳义务教授杨式太极剑55式
热心 细心 用心 取得良好效果
   核心提示:王晋芳义务授剑,热心、细心、用心,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施教,善于抓住太极剑的特点进行拳理化授剑、形象化授剑、类比性授剑,同时注意发挥辅导员的作用,授剑取得良好效果。
& 日我曾写了一篇《王晋芳运用太极拳劲感的钥匙进行教学,势势有劲感,增强了太极拳的吸引力,深受拳友喜爱》一文,看过的同志反映该文抓住了新闻点,抓住拳的核心点。虽是普通的授拳活动,但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欣赏完全文,给人以启发,带来震憾。
王近芳老师在本站义务教授杨氏太极拳103式结束后,只隔了4天便又开始义务教授杨式太极剑55式(2014年5月20日至6月28日),历时一个月零4天,顺利结束,计划星期一又开始教授杨氏太极刀13刀。
对学习杨氏太极拳与杨氏太极剑,我有个完全不同的感受。在王老师教授103式时,对103式的套路我己熟记,虽打的不标准但能比划下来。用老师的话说对这样的拳友叫规范拳路、规范动作要领。所以我对学拳的压力不大,老师当天教的课目基本能消化。学剑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在老师教剑时,剑在我脑海里还是一片空白,老师每天早晨教两式,听完课以后,我一头雾水,10天过去了,老师教了20式,我对前10式才刚有些印象。我记得教剑的第五天早晨,王老师教完剑后,因有事先走了。站里最年长的辅导员吴老师主动领大家复习先前教过的十式剑四五遍。我对吴老师说:学剑真难,比拳还难。吴老师望着众人的畏难情绪说:“不要着急,大家都会学会的”。一个多月过去了,王老师全套55式动作教完,我现在虽很多动作还不规范,但能将一套剑打下来,后来为什么又跟上队了呢?我在脑海里反复进行了梳理,结论是老师教剑热心、细心、用心。
& 王老师是一位善于教学的老师。在授剑前首先讲了剑与拳的关系。太极剑是的兵器套路应用之一。任何兵器都是手臂的延长,它的运动方式完全要依照拳的运动原理。也不例外,太极剑是在太极拳的基础上,结合剑的使用特性而发展成的兵器套路,因此,太极剑是以太极拳的原理为基础的。可以说,太极拳是太极剑的根本,太极剑是太极拳在剑法上的应用。如果把太极剑比喻成大树的枝叶,则太极拳就是大树的根基。所以,我们学剑时不要忘记前面学过的拳,在学剑时要善于运用好太极拳的原理,运用的好对学剑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古人学拳学剑是为了生存、保命、当保镖,说大一点,有的人是为了护国安邦,为了封侯。今天我们学拳学剑是为了养生,强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但在学拳学剑时要有强烈的攻防意识,它是属武术范畴,如没有攻防意识,找不到劲点,永远也学不好拳和剑。
王老师授剑非常热心、细心、用心。开始是每天授两式,在天美新天地门前的大广场上,面对五六十号拳友,她先让两三位老拳友演示,然后根据发现的问题讲解每式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为了能让所有人都看清楚,先在拳友的中间做一次示范演练,然后到练习方阵的四个角给大家示范。一圈下来少说也有2--300米。她每天早晨往返示范至少三四次,但她从来都是精神抖擞,不知疲倦的认真做好每一次示范。她做完示范后,亲自领大家做3-5遍。在做的过程中,有时她细心地发现拳友们还没领会。她一边说:“大家还没领会”,一边又返到方阵中间,重新给大家示范。直到大家领会为止。然后让站里的王辅导员带着练习。第二天早晨根据拳友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再示范,再讲授,要求按动作要领一动一动做好,学好每一个定式。她把全套55式分为四节,每一节讲完,又用两个早晨进行串讲。她在讲课时,善于抓住太极剑的特点进行拳理化授剑、形象化授剑、类比性授剑,同时发挥辅导员的作用,一个多月过去了,使站里的拳友基本掌握55式的动作和套路。
&拳理化授剑。在授剑过程中反复强调剑拳前面的名称都是一样的叫“杨氏太极”拳(剑),剑拳同出一家,太极剑是依据太极拳原理为基础。如拳剑的起势基本是一致。三环套月剑指前按和左搂膝拗步左腿蹲撑,腰带右臂连右掌前按,差异仅是拳是掌,剑是指。又如大鹏展翅、大鹏双展翅与拳的斜飞势,灵猫捕鼠的左转身与拳的回身左蹲脚,风扫梅花与拳的转身右蹬脚的动作基本上一致的。她讲剑时密切联系拳理进行讲解,让大家明确剑理与拳理的一致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尽快掌握剑的动作要领,而且能提高拳友的记忆力。同时让拳友明白,拳基本功扎实,剑打起来才能漂逸优美。有力地促进了拳友学习拳剑的积极性。
&形象化授剑。55式太极剑的名称多是用神话、鸟兽、古人动作等形象命名。王老师授剑时,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加深记忆,讲解动作时都进行形象化讲解。如风卷荷叶,右臂持剑翻腕外旋360度在头部的前上方,如荷叶随风在空中飘旋一圈。又如勒马势,抱剑如抱着马的笼头向前拉倒脚完成动作。为了让大家确实掌握勒马似的动作要领,王老师先后反复示范十多次。从式名到形象化解释加反复示范,使拳友较快的掌握了剑的动作要领。
类比性授剑。王老师授完全套55式动作后又把类似动作串起来进行差异性对比性讲解。如平抹剑类似三式:右左拦扫(动作单一比较好理解)、左右狮子摇头和右左花落似(两式区别从文字上看,前者是先左后右,后者是先右后左。落花势是五个,其动作与左右狮子摇头是相同,用法与要点也相同,只是落花势从第一个开始一个比一个低。跳跃式的三式:灵猫捕鼠、野马跳涧、鱼跳龙门(三个动作分别是以向前仆跳、向前高跳跃、向高跳跃),胸前捧剑三式:指南针、青龙献爪、白猿献果(剑是一个比一个高)。撩剑类似三式:挑帘势(先向左劈,尔后向右提腕)、白虎搅尾(撩腕、崩腹)、左乌龙搅柱(向后劈,向前崩和提)等式进行动作比较讲解和示范。让拳友加深理解类似式之间每式动作之间的微妙差异,让大家扎扎实实的学好每一式动作要领。
&王老师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善于团结发挥身边助手辅导员的作用。站里王辅导员剑打的比较好,在教剑的时候,她常让王辅导员示范她讲解。她在外出比赛期间,每天晨练时让王辅导员教剑或带着大家练习。站里赵、吴、王三位辅导员老师对活动也都非常热情,主动配合王老师教好拳、剑、扇、舞,领着拳友搞好晨练的各项活动。
王老师还有一个最大的长处是为人随和,平易近人,亲和力极强。晨练未开始前,或晨练结束后,不管谁向她请教,只要时间、情况允许,她都热情的给予认真的示范讲解,直到领会理解为此。王老师教完55式全套剑动作后,为了巩固提高学习成果,又用一个星期时间,每天早晨、不带音乐,用慢动作,她或吴老师带领大家打两边剑。我们跟着节奏边打剑边发现自身打剑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修正,尽量使自己剑打的完善些,展现的规范些。
此外,在学剑过程中,我对跳起来摘挑的理论和杨振铎老师对学拳剑难易的表述: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简单一下就能学会的,须通过不断努力还是能学会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正如先人和老师们所说,只要勤学苦练,希望永远是留给勇于追求的人。
&上述的介绍,可能就是我一个多月时间基本学会、掌握杨氏太极剑55式的原因吧。
&&&&&&&&&&&&&&
——学剑感悟朱云忠
&&&&&&&&&&&&&&&
日(7月4日再次进行修改)
学练剑术的基本知识&&&&&&&&&&
<img STYLE="HeiGHT: 0px"
ALT="王晋芳义务教授55式太极剑&&&49式武当太极剑谱&&&&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
TITLE="王晋芳义务教授55式太极剑&&&49式武当太极剑谱&&&&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 />
<img STYLE="HeiGHT: 0px"
ALT="王晋芳义务教授55式太极剑&&&49式武当太极剑谱&&&&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
TITLE="王晋芳义务教授55式太极剑&&&49式武当太极剑谱&&&&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 />
* 先拳后剑。有了拳的基础,练起剑来才能显得容易些。
练剑实际上等于延长了手臂练拳,剑法是拳法的引申。
*剑术的特点是轻快、敏捷、洒脱、飘逸、灵活、多变。
*握法松活、轻捷活变、腕劲干脆;运柔为刚、刚柔相济、以柔克刚;闪展吞吐、步疾眼快、以身辅剑。
学练太极剑也要注重身法,也是主宰于腰。
剑体运行时要注意近身走势,剑体不要离身体太远。
定势易摆,剑法、剑势、精神难教。
刺要迅猛,点要干脆,带要锋利,抹要圆活,抽要沉稳,挂要近身,击要磅礴,撩要提拉,截要坐腕。
点剑要提腕,刺剑要由曲而伸,抽剑要由前而后,抹剑要左右沿剑刃滑动。
练习太极剑要做到柔而不软,刚而不硬。
练习太极剑要做到身剑合一,剑神合一。身剑要协调,剑神要互应,意、气、力三者要配合。
工夫无息法自修。
剑为中国武术的短兵器,被誉为百兵之君。剑的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剑术古时用于军事和防身,当今的剑术以套路演练为主要运动形式。剑术的演练具有优美、潇洒、典雅、流畅等特点,具有健身养生、防身自卫、娱乐欣赏等多种价值。
<img ALT="图片"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b221.photo./psb?/V11ZJbhb0AFxDW/NVWtvIKnXAktWuWenVjnkKKmElG2l*KkZLM6K03Vp5Y!/b/YaIlxoP*VAAAYl6RvoPKVQAA&ek=1&kp=1&pt=0&su=&sce=0-12-12&rf=2-9" DATA-IMG-IDX="3" DATA-SRC="http://b221.photo./psb?/V11ZJbhb0AFxDW/NVWtvIKnXAktWuWenVjnkKKmElG2l*KkZLM6K03Vp5Y!/b/YaIlxoP*VAAAYl6RvoPKVQAA&ek=1&kp=1&pt=0&su=&sce=0-12-12&rf=2-9"
TITLE="王晋芳义务教授55式太极剑&&&49式武当太极剑谱&&&&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 />
一、剑的基本常识
剑分为两部分:剑身、剑柄。
1、剑身部分:可分为下部、中部、上部。剑身越往下越厚,是为了增加剑的强度。剑刃、剑锋(剑端约3寸的地方,也是剑最锋利的地方。)剑尖、剑脊、剑面。
2、剑柄部分:剑首、剑柄、剑格(亦称护手)、剑穗:主要是装饰,增加美感、也有技击作用。
二、握剑:握剑手要握牢。牢而不紧,活而不死。要做到:“一牢,二活,手心空。”“手心空,使剑活。”手不可随意离开剑柄,虎口与护手之间离开一个手指的距离,以使运剑灵活。
三、剑指:剑指要平,可微坐腕,不要塌腕。以指领剑,指剑相随,与剑同开同合;增强剑势,增加剑韵。
主要作用:1、衬托与配合剑法的走势,并与步法紧密配合,使两手运动协调,造型完美。
2、从技击上看:点穴位、穿眼、刺喉等。
3、增加刺剑、拼剑的力量;还可起到声东击西,起到分散对方注意力,影响对方视力和做假动作的作用。
<img ALT="图片"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b220.photo./psb?/V11ZJbhb0AFxDW/lJ477XAQ1rEr4*snGBvF7kFztyWN*96zTN1YQppKxV8!/b/YcyZLYOiVAAAYkugMIOQUwAA&ek=1&kp=1&pt=0&su=&sce=0-12-12&rf=2-9" DATA-IMG-IDX="4" DATA-SRC="http://b220.photo./psb?/V11ZJbhb0AFxDW/lJ477XAQ1rEr4*snGBvF7kFztyWN*96zTN1YQppKxV8!/b/YcyZLYOiVAAAYkugMIOQUwAA&ek=1&kp=1&pt=0&su=&sce=0-12-12&rf=2-9"
TITLE="王晋芳义务教授55式太极剑&&&49式武当太极剑谱&&&&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 />
四、剑法(亦称技法)
十三剑法之说(即为“八卦五行”)包括:刺剑、劈剑、撩剑、挂剑、点剑、抹剑、托剑、架剑、扫剑、截剑、扎剑、推剑、化剑等主要剑法。
其他剑法还包括:击剑、崩剑、削剑、云剑、绞剑、穿剑、斩剑、提剑、捧剑、带剑、压剑、架剑、格剑、断剑、跳剑、藏剑、腕花(有背手花、云手花)等。
A,劈剑、点剑、截剑、斩剑:此四种剑法发力短促有力,主刚,是最能体现剑器轻捷活变的进攻剑法.
要求以腰带臂、挥臂松活.最后以腕发力,运柔为刚,力点清晰,部分准确. 
劈剑、点剑均属由上向下留腕挥臂,立挥剑身,在接近目标时以腕发力,加速使剑身向下运动的剑法.甩腕、直臂制动剑身运动,使力达于剑身前段即为劈剑;猛抬手提腕制动剑身,使剑身与手臂成一夹角,力达剑尖即为点剑.
截剑、斩剑均属留腕挥臂,横挥剑身的剑法.剑身在上下斜方向横挥制动与手臂成一直线,最后以腕力在剑身前段为截剑;剑身在水平方向横挥制动,与手臂成一直线,最后于腕发力达剑身即为斩剑.
劈剑、点剑、截剑、斩剑四种剑法在发力方式上极为近似,都具有挥臂松活、留腕、运柔为刚的特点,区别只在于目标方位的不同,最后发力的手腕动作及握把调节稍有不同.在训练中要掌握共性,区别个性.
B,撩剑、抹剑、云剑、扫剑:此四种剑法均属于力量有柄端沉剑身向剑尖一端顺序传递式用力的剑法,其力汇柔,柔中寓刚,整个剑身刃口均可以发挥攻击效力,攻击目标可近可远,速度可急可缓.要求以身带臂,身领剑随.
撩剑,以立抡剑身、小指一侧剑刃领先由下向上划弧,动作幅度大圆活柔顺为特征,有左撩、右撩、前撩、后撩之分.
抹剑、云剑、扫剑,均以剑身横平划弧为特点.以剑柄带动剑身在肩上、头上做平圆运动即为云剑;以小指一侧剑刃领先抽拉剑柄,剑在肩以下,膝以上做左右横平划弧即为抹剑;剑底于膝以下,以小指一侧剑刃领先,横平挥动剑身划弧即为扫剑.此四种剑法共有剑身横向运动和顺序传递,柔顺用力的特征,区别只在攻击头部的高低和弧度的大小不同.
C,穿剑、刺剑、提剑、带剑:此四种剑法均属剑身纵抽向运动,或推送,或抽拉,力量顺剑身纵抽顺序传递,是它们共性的特征.
穿剑:剑身平,剑尖经胸腹间弧形向前运动,力达剑尖,身推剑走,剑领身随为前穿;接云剑、剑尖由前转向后穿出为后穿.
刺剑:立剑或平剑直出,力达剑尖,臂与剑成一直线为刺,立剑为直刺,平剑为平刺,剑高与头齐为上刺,剑尖高与膝齐为下刺,向后仰身刺为后刺.
提剑:立剑,剑尖向下,手提剑柄由下向左或右上方顺剑身纵轴方向用力抽拉剑身为提剑.
带剑:平剑或立剑由前向后或侧后上方抽拉剑身为带剑.
此四种剑法,刺剑为寻隙攻击、放长击远的剑法,穿剑为追踪目标防中攻击的剑法,此两种剑法均为身推剑走,力量由柄端顺遂传递.提剑、带剑为防守剑法,闪身顺引,身领剑随,身械协调,用力柔顺.
D,架剑、压剑、格剑、挂剑:此四种剑法属于防上、防下、防左、防右,阻止对方攻击的防守性剑法.由于剑器轻薄,忌死招硬架,防守时必须体现顺引柔化的特点,剑随身动须带弧形,劲力柔和沉实,这属于它们共性的特征.
  架剑:架剑时成立剑,举剑横平过头并带有横向后引的动作,随身而动掩护身体.
  压剑:压剑时剑身横平向下,须借势乘力,随身体下沉遂压实,力达剑身.
  格剑:格剑时剑身竖直随身体左或右转而动,动作圆滑带有弧形,用以化解和减小对方攻击的力量.
挂剑:成立剑,剑尖由向上、向下或向下贴身成立圆划弧,力达剑身以阻止对方攻击.挂剑时亦须身剑协调,动作圆滑.
  E,崩剑、挑剑:此两种剑法均属剑身由下向上运动,以拇指侧的剑尖和剑刃发挥攻击作用.
  崩剑:成立剑,沉腕,剑身依横轴向由下向前运动,猛向前上发力,力量由剑身达于剑尖,臂伸直,剑尖高不过头,此为崩剑.
  挑剑:成立剑,直腕,举臂剑身依横轴向由下向前上运动,力量由剑身向剑尖和传达为挑剑.
  F,腕花、绞剑:均属防中带攻、避实击虚的剑法,运用剑器轻灵之特长,转移对方视线,或绕开对方攻击的器械,于动中寻隙而击,具有因势善变的特点.腕花和绞绕剑的弧圈可大可小,腕花的圆心点和娇娆运动的中心,均可随意调节,急缓刚柔也可因势而定.不同者,腕花是向身体前后方向用剑划圆,绞剑要柔和、自然、灵活,是用剑尖向身体左右方向划圆做立圆运动.
五、 剑术基本技术训练:剑术基本技术训练是指掌握使用剑器的技能和完成攻防技击动作的方法,通过训练使之达到熟练,精确和完善,为在套路演练中的表现运用这些技击动作打好基础.
A,持握掂玩练习:准确的剑法是依靠对剑的精确控制来现实的,持握掂玩练习是指提高持握的能力和控制剑器的技巧的训练,通过训练熟知剑性,增加剑感,心手相应.
B,基本剑法单势发力练习:此练习可以一法多势,如练一个劈剑可结合弓步劈、并步劈、叉步劈,以练好劈剑为中心.
日、日 贾承平老师教授太极剑55剑
教学理念:拳理指导拳技,兴趣帮助记忆,教学互动相长,学而习之受益。
学习太极拳方法:认真听,仔细看,用心想,反复练。
练拳要领:沉肩坠肘处处有,含胸拔背不能丢,身型中正腰脚手,屈伸开合任遨游。
剑的结构:剑身、剑脊、剑、剑刃、剑尖。又分前、中后三段。前段作用:击、剌。中段:抹、带。后段:砍、劈。
剑柄:手握的地方。剑隔:护手。剑督:(蜇人的地方)。
剑穗:美观、虚幌、引诱、劲力的延长。
握法:直握、钳握、螺握连带变化的。
定势固定的握法。剑法要活。
手型:掌、决(太极拳三种:掌、拳、勾)
剑的风格:轻灵、萧洒,身剑合一,剑就是身的延长。
定势是名词,定势就是固定的姿势。定势的作用:承上启下,最后一动的表现形式、完美的体现。
定势的要求要领:似停非停,外型上停,但意念上不停,劲力不断,势断意不断,行拳走架,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学习传统杨氏太极剑,它的结构是传统太极拳的短兵器。刃是切割。前半部是剑身,后部叫剑柄,后面尾部叫剑督。剑最前端峰,顶部叫尖。手型:剑决:自然舒展圆润平衡。点穴、扰乱对方视线蒙闭虚晃作用。身法。手法步法和太极拳是一致。特殊的步型,抱虎归山不是所有的步型都是丁八步,分脚的转动。(虚步是丁八步)持剑:伸出肘,空出胳肢窝,剑身不能靠身。拳握、钳握、螺握、垫握。要求灵活不僵。
太极十要按顺序记忆:先从身体上部向下逐步说,先说头部,虚领顶劲;次说胸部,含胸拔背;第三说腰部,松腰;从四肢轮廓上说,第四沉肩坠肘;第五分虚实;从追求上说,第六用意不用力;第七上下相随;第八内外相合;从整体上说,第九相连不断;第十动中求静。
贾承平老师将太极十要综合成下面四句话:沉肩坠肘处处有,含胸拔臂不能丢,身型中正腰脚手,屈伸开合任遨游。
沉是向下走,肩向下沉,肘要向下坠,(护住我们的胸,行得正,立于不败之地)而且两手要向外撑,伸肘尖,空胳肢窝,张开,还要松,气血才能通。在太极运行中,要沉肩坠肘。含胸拔臂不能丢。含是向内的,拔是向外的。太极拳是技击,含要宽、深、量,含实是缩、收,要有容量,要有吞吐量。气发于根——脚,行于--手指,通过脊柱发出去。身型中正腰脚手,太极拳要求中正安舒。盖房子立柱子要深扎实才能稳。太极拳运行中也要中正才能平衡,指腰为轴为主导,腰带动四肢,支配四肢,而不是四肢带动腰。腰要灵、沉,力要整,而不是散。如四肢带动腰就会显得飘、浮。不管是用腰拉还是拧或推,都是腰为主导。只有腰带动四肢才能实。前面三句话讲的都是规矩。太极拳无非是阴阳转换,虚实变换,屈伸开合,只要能掌握上面这些规矩,我们就能够遨游,选择了太极拳就要不断的追求,不断的去遨游。
一、预备:左手持剑,虎口钳住剑隔,无名指和小指护住剑隔,剑决护住剑柄,剑尖朝上,剑朝下,手腕垂直,剑不靠身
起势分解动作:1、开步2、起手3、收肘4、张肘、压掌5、展臂6、合臂7、落臂、胯前侧
三、三环套月
分解动作:一环:1、右脚左扣45度2、屈膝下落重心右移,3、左脚向前迈步成虚步4、左手持剑,由右向左拦挡5、左脚成左弓步,右手剑决向前推。
二环:1、松动左脚向左撇脚、5、向后拉腰,左脚向左旁6、上右脚成右弓步
9月11日星期四贾承平老师教授
&剑法:界线、规矩、规定、规则、约定熟成。
用法:攻防。
撩,从下到上,立刃剑。虎口朝上为正撩剑,反之为反撩剑。
手法;手指与手腕起作用。小手指先起垫作用。手腕沉
刺:扎、穿透、直刺不拐弯
反刺:剑与臂成90度角,剑身应立刃、平直。
四、魁星势:1、立剑2、撩3、提膝4、反刺
五、燕子抄水:抄:横击剑。劈剑、立劈,从上而下,不做成点剑,手腕不能提。横击剑、拦剑:阻挡。长劲。扫:抹带拦。带剑转换,千万别翻腕,而是让过剑尖平旋连腕。剑尖不掉,剑身平。小鱼际和大拇指给力。脚没着落时,身手不乱动。分解动作:1、2、3、4、
9月18号星期四
剑术:技能、风格特点、灵活
虚灵顶劲,身型中正,沉胸坠肘,气息相通,动向游龙,上下相随
六、右左拦扫力度在剑刃的中段。剑法以拦为主,中间有扫。拦是平扫(立扫)。先沉右拦()外刃中段。
分解动作:左拦扫:1、重心前移,沉臂2、提腿收脚运剑3、圆裆迈步旋臂4、弓步蹬撑拦扫。右拦扫:1、前移收脚运剑2、圆裆迈步旋臂3、弓步蹬撑拦扫。
剑决方法:左领右随,走下弧领脚走。&&
转身45度。
开合:意念的开合、身法的开合、步伐的开合。头身相合,手眼相合。右脚开胯
七、小魁星
提剑,用剑都去引领剑势。剑身呈60度。方向与左脚尖方向平行。左臂撑圆。立劈剑。
分解动作:1、重心前移(后脚跟离地)两臂开(平行开)2、转腰(45度剑135度)收脚两臂合(护手腕)3、圆裆迈步提剑开4、脚踩涌泉虚步合,面向东南,剑与左脚尖平行。
八、燕子入巢:
当独立转身时,虚实腿不变,脚跟为圆心,脚掌为半径,以腰带动转体。当虚实腿变化,以脚掌为圆心,全脚为半径。转身时两手撑开,展胯,以腰为轴带动转。蓄势屈膝圆裆落脚。圆裆调整宽度。双手下刺剑
分解动作:1、身向左转两臂开,膝提起。2、屈膝下沉两臂落。3、外旋引手迈出步4、弓步蹬撑双臂剌(剑尖与膝尖平,两手合在中间)
九、灵猫捕鼠:松动转动开,单臂下刺1、拉腰松动脚微2、提膝站剑身60度3、引腿跳4、落脚原地弹跳5、两臂前后开步6、左手上举护左额,掌外侧7、单臂下剌
十、凤凰抬头:重心不变,左手剑决助力,仰手平崩剑。
10月16日&&
时刻准备好,目标准确,自然预备式。人体中心线,百会与会阴的连线。控制:重心、肢体、速度、高低、方向、心态、意念。重心:移动、平衡、升降、分配、准确、细腻、及时
11、黄蜂入洞左领右随扣右脚,后坐旋腕向右带,左脚活步,脚外展,踩住涌泉,扫腿,后迈步左脚向前刺。
1、拉腰送剑脚微,2、扣右脚135度、带剑3、回坐拧腰旋腕4、活步摆脚5、转身跨步6、落脚拧腰7、圆裆出脚(后引)8、双臂下剌。
12、凤凰右展翅
拉腰转体坐稳。剑法:斩剑、削剑,以斩为主,以削为辅。力点外展的前端。右展翅的左手要撑住,要固住、连住。
分解动作:1、松动脚微2、转腰扣脚,先开后合,撑肘开合两臂抱3、后坐碾脚、调身形4、下沉圆裆迈右脚斜前方5、步分臂,斜上削剑。
13、小魁星
定势和前面一样。转换不一样。重心后移手腕沉
分解动作:1、后坐松沉(松活)2、转腰合3、转胯开4、转腰合
14、凤凰左展翅1、先撤步(手不动,展左胯撤左脚,先脚尖落地,然后内脚沿着地,然后全脚掌着地)2、转腰,左手环下弧,合右胯,脚跟落地3、虚步、展两臂,调右脚,然后脚掌着地,两臂向外撑
15、等鱼势
舒展大气,挂剑,转身压剑,心里头有数,才能干净。1、因胯转腰45度同时剑向左后方挂,剑尖引,立刃2、转腰翻腕点压剑,剑决合右腕内
16、左右龙行势
步行创造条件,步型变化尽量开些。剌剑。剑是力点。剑身与臂要成135度角。剑尖在身体的中心线。脚下先到位,弓步剌剑。1、收脚旋腕迈步撑肘弓步剌剑,左手决在右腕内2、收脚抽剑迈步旋腕弓步剌剑
17、怀中抱月
先送出去,再抽回来抱剑。剑身和身体保持平行。抱身体左侧。送剑里靠(旋剑)1、前移里靠剑向前送2、后坐旋腕抽3、虚步左腹前抱
18、宿鸟投林
蓄势、借力脚向前,剑都要向后收1、活步扣脚
2、涌动踩住3、提膝上剌(对方的喉头、太阳穴。钳握、左手也在手柄上)
19、乌龙摆尾1、屈膝降低合胯落同时立刀横剑2、回身合臂剑3、转身虚步下截剑左手剑决在头前上方(截剑前三分之一。隔挡化剑用后三分之一)
20、青龙出水
步型变化,右虚步变成左斜弓步骤、收脚、收剑(屈肘、不能走大臂,剑决合)2、迈步推剑(跟着身体向前推,剑决随)3、上步绞剑(剑决引)4、步上剌,剑决在头部在左上方撑。
21、风羞荷叶1、拉腰脚微落剑决(对拉拔长剑)2、转腰右脚运剑180度3、(后移转腰下压)腰带旋臂旋腕云剑4、圆裆迈步压剑桥、转腰合胯抹剑(左右拦扫)
22、左右狮子摇头与左右拦扫让剑尖平旋腕度剑法是一致的。
23、虎抱头:不挪步
24、野马跳涧:引脚一致,重心推重心,双臂中线剌
25、勒马势:腰带着剑转动抽活步。1、松动、拔脚微观世界。2、转动抽扣右脚,臂外旋3、活步放在实脚的外头拧腰劈剑桥4、虚步挎。
26、指南针:1、提腿上左步引、2、上右步剌。双臂剌,刀尖略高些
27、左右迎风尘:第一:1、松动分虚实立剑,右随引手出步仰腕2、引出脚,倒下剑(左领)3、引步劈点剑(双合)。第二:1、1、转腰扣腕、收脚2、圆裆迈步旋腕倒剑3、引步劈剑。第三:1、转腰、收脚、带剑2、圆裆迈步倒剑、3、弓步劈点
屈膝放在正东,两次转身,第一次合,第二次是开。1、屈膝沉腕不转身2、转身是合3、转身是开,向右转。
11月13日晴星期四&&
顺水推舟、流星赶月、天马飞瀑
28、顺水推舟:推剑:由后向前,斜剑推出,剑臂相合
分解动作:1、松动变虚实,手不动2、转动变方向(左脚内扣90度)(手型脚型都不变双重步是病,不可取。双沉不是病,还有变化。浮是病,沉不是病)3、碾顺右脚(移动、收脚、不贴住)4、坐稳、向后撤步,不能撇5、向后撩剑(转腰移重心,让剑尖旋手腕。立旋。左右拦扫是平旋,让剑尖平旋腕)6、提剑倒剑尖向下引出脚(出左脚)7、活左脚8、向前斜推剑,剑臂相合。推剑手腕与太阳穴一样高,剑尖与腰一样高。
29、流星赶月
分解动作:1、分虚实,松动2、转动涌动右脚离地3、转腰身两肘下沉(蓄势待发)4、向前抡劈(气势恢弘,轨迹是弧形)
30、天马飞瀑:
分解动作:1、前移送剑,后脚离地2、拧腰外旋展胯摆脚135度3、前移踩稳剑上举4、右脚上步旋腕向下劈(右正虚步,前脚掌着地)
11月20日晴&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百会领、意念领)
虚实变化:起势开始,重心移动就开始分阴阳,太极从无极进入有极,无时不在虚实变化,内外均有,不是单一,叫内合外合。
31、挑帘势:右虚步,脚掌着地,变成独立步。如转身变化需过渡,如不转身,不需过渡。圆裆开胯,碾左脚后向前放。虚实就是开合的变化。开中有合,合中有开,相吸相系。1、拉腰环臂手外旋2、转腰剑左立劈3、圆裆开胯摆左脚4、转体碾脚上提剑5、独立提行架剑(正手为架剑,反手为托举)。
32、左右车轮:(独立步与虚步宽窄是一样的)
左车轮:1、屈膝落脚向前探(脚尖外展,剑尖引)2、转身挂剑,剑尖引3、翻腕轮劈(立)
右车轮:1、前移跟步脚放正,同时把剑立起来2、后坐侧立回身撩3、活步展脚举起剑4、右脚虚步向下劈
33、燕子衔泥:崩剑、立崩。提腕。(凤凰抬头、平崩。提腕)
34、大鹏展翅:发力斜崩,不发力是削剑1、拉腰合臂提右脚2、圆裆开胯找位置3、撑肘扣腕发力崩剑。180度
35、海底捞月
分解动作:1、重心移,后脚离,腕平展,剑决随。2、转腰身,展左胯,落脚根。3、踩涌泉,向左转,落脚掌,剑决领。4、重心移,后脚向后撤,剑决撑。5、虚步抽。
36、哪吒探海
分解动作:1、活步右脚扣45度。2、踩住涌泉,剑决引(倾斜)。3、提膝下剌。与膝尖持平。
37、犀牛望月
剑决正西立抽剑,剑决悬臂屈膝斜
分解动作:1、旋剑决,下压腰间,屈右膝,落左脚,右手外旋。2、前移展决,右手提。3、弓步平抽左肩前
38、射雁势
分解动作:1、前移剑决引,眼神随势跟。2、跟步剑督引。3、后坐前上劈。4、虚步抽剑跨
11月4日月&
晴& 星期四&
鼓荡神宜激——荡涌动。内(脸)神心静
39、青龙献爪(指南针正前方)侧前方。1、重心后移,提左脚,右手后引,左手前引形成对拉。2、迈步旋掌,左手决变掌。3、上步平剌,剑尖略高于手腕与肩相平。
40、凤凰双展翅&
将展未展含胸拔背
1、松动沉臂。2、转动扣脚,同时合臂。3、下沉圆裆开胯迈步引剑。4、引步分臂平斩,剑仰平放。
41、左右跨栏
左托右架走成弧形。1、重心前移收左脚立剑、护腕。2、圆裆迈步左引横剑。3、弓步托剑
右跨栏1、收脚立剑。2、圆裆迈步横剑。3、弓步架剑
42、射雁势1、松动转腰展脚45度。2、前移跟步劈剑。3、后坐虚步、拍剑
12月11日星期四
缺陷:判断、认知、指令
凹凸:图形、圆弧。外形途径:逢丢必打,逢顶必发。
断续:劲力。
顺:顺谁、该顺、顺什么。符合科学、生理结构、传递规律
左手剑决:上弧——左跨栏。
下弧——左展翅、顺水推舟。
平弧——虎抱头
43、白猿献果:(击剑、燕子抄水)1、右手略伸高,然后向后展,左手撑住,右腕横,剑尖高。2、左脚活步,脚跟着地,脚尖外展45度,左手剑决外旋变掌,左手展左臂。3、踩住涌泉、虚步完成4、右脚向前迈,右手剑向前合。
44、左右落花:逐渐降低,最后至腰间。
45、玉女穿梭:右随左领头上捧,剑尖膝盖头高
&12月18日&
晴& 星期四
根——足——三节;梢——手——五;腰——中
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赢人。力量脚上来,表现在手上。其根在脚(地球引力的作用),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腿而腰而手,向前退后,总须完整一气。
46、白虎搅尾
47、虎抱头:
分解动作:1、展左胯,开左脚45度,同时左手平展。2、合右胯,旋左掌,松剑决。3、独立提膝抱剑。
48、鱼跳龙门:落脚掌外撇。跳三个不同的跳法:灵猫捕鼠原地落跳,野马跳涧粗旷向前跳,向高活泼的跳。手中的剑跟浪起伏一样,连手腕。
49、左右乌龙搅柱:动作与天马飞瀑相似。
50、仙人指路:分解动作:1、转腰展左脚45度,肘膝相对。2、踩住涌泉,右脚上步(经过支撑腿为上步)。3、顺弓步平剌剑
51、朝天一柱香:1、重心前移,左脚离地,剑尖向前引。2、展胯落左脚,右臂外旋。3、踩涌泉、举剑。4、弓步立剑,合右胯
12月25日星期四
上下、前后、左右
1、自身:上领下沉、前引后撑
2、劲力:相吸相糸
3、对待占连、对手、技击,有上必有下,由意决定。意的引领,靠腰腿的驱动。
上为神,下为意。神要凝,气要敛,心要静,体要松,身要正,意要远,劲要长。(上面说的都是各种状态)
风扫梅花:风卷荷叶是在头的上面,风扫梅花是在间。
1、重心不变,放平剑。2、松动脚。3、转身扣脚分臂135度。4、移重心合臂碾脚。5、沉腰、活步、摆脚。6、踩住涌泉,膝尖对脚尖。7、转身大分臂,高度变(转身摆莲相似)。
牙笏势:1、让剑尖平旋剑,决变掌。2、合两臂,引左腿。3、向后坐,引两臂,同时收右脚(不点地)。4、上步双臂剌(剑尖高于手腕,剑身贴剑肘)。
抱剑归圆:1、重心不变,剑交左手。2、重心略下沉,两臂顺势下沉。3、缓慢直立,两臂两侧分开。4、身前相合,掌心朝下。5、落臂。6、还原。
起势三环套月
传统杨式太极剑是杨式太极拳中的短器械之一,素有“太极十三剑”之说。剑法具有动作舒展大方,姿态稳重轻柔,运行婉转自如等特点。由于健身作用明显,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技击性,因此,普遍受到人们喜爱,并广泛流传于民间。传统杨式太极剑的演练方法和动作要领与传统杨式太极拳基本相同,仍以杨澄甫先生所阐述的太极拳“十要”为准则,在用法上强调“十三字诀”,即劈、刺、撩、扫、截、挑、拨、挂、崩、点、抽、带、抹。习练时应结合剑法力求做到动作准确、规范、连续,使太极拳刚柔相济、舒展圆活的风格得到真正体现。
  预备式:身体直立,两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右手成剑指,手心朝里,左手持剑,手心朝前,眼看前方。
  1、起势:左脚向左迈半步,与肩同宽,同时两臂向两侧平举,向体前划弧,然后下落至身体两侧,剑身贴于左臂后面。
&分解动作:(1)左脚向左旁开半步(2)右手剑指左手握剑划弧前伸,右手剑指与左手握剑掌心向上(3)两手撤肘至肋前(4)两划弧,两手平举,剑身贴于后臂(5)两手下按落至两体侧。剑贴于左臂后面。
  2、三环套月:&#9312;身体微右转,然后左转,右脚内扣,左脚迈出成左弓步;同时两臂划弧至身体左侧,右臂屈臂经耳侧向前推出,左臂划弧至左膝外侧。&#9313;左脚外摆,右脚向前迈出成右虚步;同时右手剑指翻转向上回收,左臂上提向前穿出。&#9314;右脚外摆落实,左脚迈出成左弓步;同时两臂划弧下落,合于体前。
分解动作:(1)重心左移,右脚内扣(2)左脚迈出成弓步,右手剑指屈臂经耳侧向前推出,左手剑贴臂后(3)后拉左脚外摆,剑压手臂下,右脚向前成虚步,剑指与剑手平形方向(4)左臂上提穿出(5)左脚迈出成弓步(6)两臂合于体前
&5月21日教授大魁星 燕子抄水
  3、大魁星:&#9312;身体右转,左脚内扣,右脚向前并半步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握剑向下、向后抽拉,翻手撩剑,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9313;右腿直立,左腿屈膝提起,脚尖自然下垂;同时右手握剑上举至头上方,向前平刺,左手剑指向前出。&
&分解动作:(1)右脚向前半步成左虚步(2)剑向下,翻手撩剑,左剑指搭右腕上(3)右腿直立左腿屈膝提起,同时右手握剑举至头上方,向前平剌,左手尖指向前出
  4、燕子抄水:右腿屈膝下蹲,左脚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右下方劈出,随即向左抄至头上方,左手剑指划弧上举至左额上方。
分解动作:(1)右腿屈膝下蹲,左脚迈出成弓步(2)剑向下方劈,然后撩起,左手剑指向右剑指(3)剑抄至头上方,左手剑指举至左额上方
5月22日教授 左右拦扫 小魁星
  5、左右拦扫:&#9312;身体微左转,左脚微外摆,右脚迈出,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同时两臂下落,右腕翻转向下、向右平扫,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9313;身体微右转,右脚微外摆,左脚迈出,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同时两臂下落,右腕翻转向上、向左平扫,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分解动作:(1)左转左脚外摆,右脚迈出成右弓步(2)右腕翻转向下、向右平扫(3)身体微右转右脚外摆,左脚迈出成左弓步(4)右腕翻转向下、向右平扫左剑指搭右腕上
  6、小魁星:身体微左转,左脚内扣,右脚迈出,外摆落实,左脚向前迈步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后、向下、向前上方弧形上崩,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剑尖向下。
&分解动作:(1)身体微左转左脚内扣,右脚迈出外摆落实,左脚向前迈步成左虚步(2)右手握剑向后、向下向前上崩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5月23日教授燕子入巢 灵猫捕鼠
  7、燕子入巢:右脚内扣,提起右脚,身体向左后转,左腿提起迈出成左弓步;同时两臂向左右展开、下落、合于腹前,剑向前下方刺出,高与膝平。
&分解动作:(1)右脚内扣身体向左后转左腿提起成左弓步(2)两臂下落合于腹前,剑向前下方剌出
  8、灵猫捕鼠:&#9312;左腿直立,右腿提起向前蹬出;同时两臂回收。&#9313;右脚落实,左脚向前跳步,右腿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前下方刺出,左手剑指上举至左额前。
&分解动作:(1)左腿直立,右腿提起向前落地,(2)左脚跳步,右脚迈出成右弓步(3)右手握剑向前下方剌出,左手剑指举至左额前
5月24日凤凰抬头 黄蜂入洞 
 9、凤凰抬头:&#9312;身体后坐,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剑抽回,向前上方刺出。&#9313;身体左转,左脚外摆,右脚内扣,成左侧弓步;同时右手翻腕崩剑,剑尖向上,左手剑指划弧,举至左额前。
&分解动作:(1)身体后坐,重心移成右弓步(2)右手握剑抽回,向前上方剌出(3)身体左转左脚外摆,右脚内扣成左弓步
  10、黄蜂入洞:&#9312;右脚迈出成半马步;同时右手翻腕,由右向左截击,左手剑指下落,搭于右腕上。&#9313;身体右转,右脚迈出,提起左膝;同时两臂展开划弧至身体两侧。&#9314;左脚迈半步,外摆落实,身体向左后转,右脚迈出成右侧弓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左下方刺出,再向右由下向上横抹。&#9315;身体左转,右脚微内扣,左脚迈出成左弓步;同时两臂左右展开,合于腹前,剑向前下方刺出。
&分解动作:(1)右脚内扣,左脚向左前方迈出成左虚步,右手剑倒于胸前(2)踏实左脚,以左脚掌为圆心,左领右随向左转180度,(3)左脚迈出左弓步。同时两手合于腹前,剑向前下剌出
&5月25日凤凰又展翅小魁星
  11、凤凰右展翅:左脚内扣,右脚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剑由下向右上方展开,左手剑指向左下方展开。
&分解动作:(1)左脚内扣,左手剑指向右前方(2)右脚迈出成右弓步(3)右手握剑由下向右上方展开,左手剑指向左下方展开
  12、小魁星:右腿提起向前迈出,外摆落实,身体右转,左脚迈出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握剑划弧向前上方崩出,剑尖向下,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分解动作:(1)右脚提起向前迈出,外摆落实身体右转,左脚迈出成左虚步(2)右手握剑划弧向前上方崩出,剑指向下,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13、凤凰左展翅:身体左转,左腿向左后方迈出,成左侧弓步;身体右转,同时两臂下落至腹前,右手握剑向右下方截出,左手剑指屈臂举至左额前。
&分解动作:(1)身体左转左腿向左后方撤步,成左左侧弓步(2)身体右转,同时两臂下落至腹前右手握剑向右下方截出,左手剑指屈臂举至左额前
  14、等鱼势:身体左转,右脚向前迈出成右虚步;同时右手握剑划弧向上翻腕反截,剑尖微向下,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分解动作:(1)身体左转,右脚向前成右虚步(2)右手握剑向下反截,剑锋向上,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15、左右龙行势:&#9312;右脚提起,向前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腕翻转向下,剑向前刺出,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9313;身体微右转,右脚微外摆,左脚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腕翻转向上,剑向前刺出,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9314;身体微左转,左脚微外摆,右脚迈出,左脚跟半步;同时右腕翻转向下,剑向前刺出,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分解动作:(1)右脚提起,向前迈出成右步;
  16、怀中抱月:身体左转,左腿向后撤步,右脚内扣,成左侧仆步;同时右腕翻转向上,剑抽回至腹前,左手剑指向下、向后、向上划弧搭于右腕上。
&分解动作:(1)身体左转,左腿向后撤步,右脚内扣成左侧仆步
  17、宿鸟投林:身体直立,提起左膝,成右独立步;同时右手握剑由下向前刺出,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18、乌龙摆尾:身体右转,左脚放下,内扣落实,右脚迈出成右虚步;同时右腕翻转,由左向右下方截击,左手剑指划弧举至左额前。
  19、青龙出水:右脚回收落实,左脚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腕翻转,剑向右下方刺出,左手剑指举至额前。
  20、风卷荷叶:身体右转,左脚内扣,右脚向右后方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腕握剑翻转,向右后方平抹,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21、左右狮子摇头:&#9312;重心移至左腿,右脚以脚尖为轴内扣成右虚步;同时右腕翻转向外、向前撩剑,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9313;身体左转,右脚向右后迈出,左脚以脚尖为轴内扣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后、向下、向前撩剑,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9314;身体右转,左脚向左后迈出,右脚以脚尖为轴内扣成右虚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后、向下、向前撩剑,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9315;身体左转,右脚向右后迈出,左脚以脚尖为轴内扣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后、向下、向前撩剑,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22、虎抱头:左脚向前迈半步,右腿提起;同时两臂向两侧展开,合抱于体前。
  23、野马跳涧:右脚向前蹬出,同时两臂收至腹前,右脚落实,左脚向前跳步,右腿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前方刺出,左掌托住右手背。
  24、勒马势:&#9312;身体左转,右脚内扣成左侧弓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左平带,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9313;左脚向右后方插步;同时右腕翻转向下,由左向右击出,左手剑指弧形举至左额前。
  25、指南针:&#9312;以两脚掌为轴,身体左转成右虚步,同时两臂合抱于体前。&#9313;右脚向前迈半步,左脚跟步成半马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前上刺出,左掌托住右手。
  26、左右迎风掸尘:&#9312;身体右转,右脚外摆,左脚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右平带,翻腕向前击出,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9313;身体左转,左脚外摆,右脚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左平带,翻腕向前击出,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9314;身体右转,右脚外摆,左脚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右平带,翻腕向前击出,左手剑指举至左额前。
  27、顺水推舟:&#9312;身体右转,左脚内扣;同时两臂合于体前,剑尖向上。&#9313;身体向右后方转,右脚向右后方迈出,左脚跟步;同时右手握剑向下、向后翻腕撩出,剑尖向上,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9314;身体左转,右脚内扣,左脚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握剑剑尖向下,向前推出,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28、流星赶月:身体右转,左脚内扣,右脚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剑向上、向右劈出,左手剑指弧形举至左额前。
  29、天马飞瀑:身体左转,右脚内扣,左脚向前迈出,脚尖外摆落实,右脚迈出成右虚步;同时右腕翻转,由后向左前劈出,左手剑指合于右腕上。
  30、挑帘势:身体右转,右脚向右迈出,右腿直立,左腿屈膝提起,成右独立步;同时右腕翻转,由左向下、向前上方挑出,左手剑指合于右腕上。
  31、左右车轮:&#9312;身体左转,左脚外摆落实,右脚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剑向下、向上、向前劈出,左手剑指举至左额前。&#9313;重心后移,右脚尖外摆落实,左脚向前迈出,右脚迈出成右虚步;同时两臂左右展开,右手握剑弧形向前劈出,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32、燕子衔泥:身体微沉,同时剑尖下点,左手剑指贴于右小臂内侧。
  33、大鹏展翅:身体右转,左脚内扣,右脚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剑由下向右上方削出,左手剑指向左展开。
  34、海底捞月:身体微右转,再左转,右脚内扣,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外摆落实,右脚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腕翻转握剑向右后、向下、向前撩出,左手剑指由下向上向左前方划弧举至左额前。
  35、怀中抱月: 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回成右虚步;同时右手握剑回收,左手剑指落于右腕上。
  36、哪吒探海: 右脚向前迈半步,提起左膝成右独立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右下方刺出,左手剑指举至左额前。
  37、犀牛望月:身体左转,左脚向左迈出,右脚内扣成右侧弓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左上方抽回,左手剑指由上向下划弧搭于右腕上。
  38、射雁势: 右脚向前跟半步,左脚迈出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左前方劈出,再向后抽拉至左胯旁,左手剑指向前推出。
  39、青龙献爪:左脚向前迈出,右脚跟半步成半马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前上方刺出,左掌托住右手。
  40、凤凰双展翅:身体右转,左脚内扣,右脚向右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剑由下向右上方展开,左手剑指下落至左胯旁。
  41、左右跨栏:
&#9312;右脚向左前方盖步;同时右腕翻转向下,剑向左前方刺出,左手剑指合于右腕上。&#9313;左脚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腕翻转向里由下向上拦架于头上方,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9314;右脚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腕翻转向外由下向上拦架于头上方,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42、射雁势:身体微右转,右脚外摆,左脚迈出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右前方劈出,再抽拉至右胯旁,左手剑指向前推出。
  43、白猿献果:身体左转,左脚向前迈出,右脚迈出成右虚步;同时两臂向两侧展开,合抱于体前,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44、左右落花势:&#9312;身体左转,右脚撤步成左虚步,身体右转;同时右腕翻转向下、向右带剑,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剑尖高与头平。&#9313;身体左转,左脚撤步成右虚步;同时右腕翻转向上、向左带剑,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剑尖高与胸平。&#9314;身体右转,右脚撤步成左虚步;同时右腕翻转向下、向右带剑,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剑尖高与膝平。
  45、玉女穿梭:身体左转,左脚向左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腕翻转向上握剑向前下方刺出,左手剑指弧形举至左额前。
  46、白虎搅尾:身体右转,左脚内扣,右脚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剑翻转向右后方撩出,剑尖向上,左手剑指经胸前向左前方推出。
  47、虎抱头:身体左转,左脚向前迈半步,右腿屈膝提起;同时两臂向左右展开,合抱于体前。
  48、鱼跳龙门:右脚向前蹬出,同时两臂自然下落;右脚落实,左脚向前跳步,右脚向前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前刺出,左掌托住右手背,弧形举至左额前。
  49、左右乌龙搅柱:&#9312;身体左转,重心后移;同时右腕翻转向里由前向后劈出,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9313;身体右转,右脚向前迈出,左脚迈出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右后方劈出,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50、仙人指路:身体左转,左脚外摆,右脚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腕翻转向上、向前刺出,左手剑指弧形举至左额前。
  51、朝天一柱香:身体后转,右脚内扣,左脚向左后方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腕握剑翻转横挂,剑尖向上,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52、风扫梅花:左脚内扣,右脚外摆,身体右转,左脚提起,以右脚掌为轴转体一周;同时右腕翻转向下随转体握剑横扫一周,左手剑指搭于右腕上。
  53、虎抱头:左脚落实,右脚迈出成右虚步;同时两臂展开翻转合于体前,左手掌托住右手背。
  54、牙笏势:右脚向前迈出,左脚跟步成半马步;同时两臂划弧下落,右手握剑由下向前上方刺出,左掌托住右手背。
  55、合太极:两腿直立,同时将剑交于左手,两臂自然下垂、向两侧展开、经体前下落于身体两侧。眼看前方。
  56、收势:左脚收回,还原成预备式。
李德印<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式武当太极剑剑谱分解动作要点
李德印讲解 苏韧峰演示
东向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动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起势:分脚举手,转腰摆臂下蹲,转身上步,弓步前指。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丁步点剑:上步穿剑,坐盘展臂,上步接剑,丁步前点。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回身点剑:退步举剑,回身独立下点(西南)。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仆步横扫:退步反穿剑指,仆步扫剑(由西南向东北扫)。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右左平带:收脚收剑,上步伸剑,弓步斜后带,收脚收剑,上步送剑,弓步斜后带。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分脚领剑:转腰撇脚分开两手,收脚绕剑穿剑指,上步绕剑,领剑提腿分脚。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叉步反撩:落脚绕剑,上步撩剑,后插步反撩(反撩剑方向东南)。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马步云抱:转身两手交叉,仰身带剑,分手云剑,马步合抱(东南-西北斜方向的马步)。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丁步截剑:收脚下截剑。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翻身崩剑:扣脚翻身崩剑。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弓步下刺:翻身提腿,落脚弓步下刺(东偏南<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度)。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独立上刺:上步分手,再上步提腿上刺(走的是折线,由东南转东北约<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度)。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仆步穿剑:退步(西南退步)提剑,仆步穿剑压剑指。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蹬脚前刺:重心前移,分合虚步捧剑,蹬脚刺剑(方向西偏北<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度)。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跳步平刺:落脚送剑,跳步平刺(弓步和刺剑方向均为西偏北)。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转身平刺:坐腿抽剑,扣脚提腿转身,弓步平刺(正北方向)。
(三次刺剑):先退步(西南),反穿剑指,右手剑内旋上提,扑步,手心向上,剑指打一个弧形,再压在剑把上,再引身刺剑,先把剑再捧回来,蹬脚向前一刺,落脚跳步一刺(背向西北),转身再刺(正北)。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穿剑行步:拉剑穿剑,摆剑行步四步(走一半圆形)。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两动共九步,走一个圆形。也可走七步,或者十一步。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行步扣剑:剑尖下垂,<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上步,<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分手,<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举剑,<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上步,<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扣剑(扣剑时背向起势方向,例如正南)。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弓步下刺:上步,绕上步,分手,提腿转身,弓步下刺(东北方向)。
先拉剑,然后顺着你的胸前,向左穿身出去,上步摆脚摆剑尖,腰向右拧。眼看剑尖开始行步。一共九步,又是背向起势方向。剑扣到了身体的左侧。下面接弓步下刺。第十步转向了东南,弓步一送剑,两个手往前一推,第十一步,走一个弧形的绕上步,脚尖外撇,身体左转,两个手斜上斜下分开;第十二步,抬腿,弓步,前下刺,方向正东。整个行进路线,九个行步,加一个刺剑步,走了一个圆形,加小S。
西向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动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腾空跳刺:转身虚步分剑,垫步腾空跳,转身。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马步藏剑:腾空跳落地,马步藏剑(半马步的脚尖、剑尖、肘尖方向一致,均为正西)。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回身反刺:上步,扣脚,转身,撤步,探刺(反手)。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虚步崩剑:坐腿虚步上崩。(东)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独立上刺:撤步,转身,分手,提膝,独立上刺。(西)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撤步云斩:退步云剑,弓步云斩。(西)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仰身架剑:坐腿横剑,仰身上架,挥臂前摆合于胸前,成弓步。(西)
斩剑要腕部用力,不用转腰挥臂。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转身回抽:坐腿转身平抽剑,转身点剑,坐腿下抽剑,虚步前指(东偏南<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度)。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并步平刺:提脚摆手,并步刺剑。(东)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行步撩剑:右脚斜后撤一步,举剑上绕后绕,收回左脚,弧线向前向左行步撩剑。<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34丁步撩,<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绕剑,<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8丁步撩。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仰身撩剑:上步抬腿,仰身前撩(正东)。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盖步按剑:落脚绕剑,盖步按剑。(东)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跳步下刺:转身举剑,腕花撤步,转身举剑,跳步弓步下刺。(西)
举剑。退撩。<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345678,两次撩剑成了一个S,行步四步走一个丁字步,再四步有一个丁字步。撩剑时,应做到腰带身,身带臂,臂带肩。行步要领:重心平稳,要做到曲腿吊腰,移动身体催着你的跨向前走,是丁字步。
绕个腕花。剑向下一按,盖步转身,转身直起剑来。
再做一个腕花撤脚,再转向西,两个手举起剑来以后分开,跳步下刺。
西向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动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歇步压剑:座腿转腰摆剑,上步转身歇步,翻手下压剑(剑尖朝着起势方向,眼看剑尖)。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虚步点剑:上步、分手、把剑展开,向前合手,再上步虚步前点(正南)。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独立托架:插步绕剑,转身,提腿上举架(剑尖指向正西)。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弓步挂劈:落脚转身挂剑,上步举剑,弓步前劈(正西)。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歇步后刺:提剑插步,屈蹲,后下刺剑(东偏点南)。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叉步云斩:开步分剑,侧云剑,叉步云斩(西北)。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虚步抱剑:落脚上步,摆剑,仰身云剑,虚步抱剑(西南)。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插步平带:移右脚,两手交叉,摆剑向右,转腰平带向左,叉步,向右平带(发力,西北)。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弓步平崩:摆腿捧剑,落脚,转身弓步崩剑(发力、西北)。
弓步崩剑方向西北。点剑时候正南转向正西,点剑是正西,叉步是正东,稍微偏南。向后上步,侧云剑,叉步的时候是西北,回来是西部,西南再西北,叉步再继续西北崩。
东向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动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提膝点剑:转身提腿前点(东南)。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叉步反撩:落脚向后扭腰转身,叉步后撩剑(西北)。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丁步刺剑:左脚上步,右脚跟进,脚前掌着地,屈膝半蹲(东南)。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丁步抱剑:左脚后撤,右脚跟随撤步成丁步,剑横在身前(剑尖指向东南)。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行步穿剑:<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摆脚横剑,<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上步行步,<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行步分手,<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行步穿剑,<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行步穿剑,<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扣脚。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扣剑平抹:扣剑撤步,虚步平抹。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并步平刺:左脚上步,右脚并步,向前刺。
<span STYLE="FonT-siZe: 14 CoLor: #.收势还原:撇脚转身接剑,右脚上步,两手依次摆落,左脚上步,左脚并腿还原。
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剑谱
(第一段) &&
一. 起式 &&
&& 二十二. 仆步穿剑
二. 并步点剑 &&
二十三. 蹬脚架剑
三. 弓步削剑 &&
二十四. 提膝点剑
四. 提膝劈剑 &&
二十五. 仆步横扫
五. 左弓步拦 &&
二十六. 弓步下截
六. 左虚步撩 &&
二十七. 弓步下刺
七. 右弓步撩 &&
二十八. 右左云抹
八. 提膝捧剑 &&
二十九. 右弓步劈
九. 蹬脚前刺 &&
&& 三十 . 后举腿架剑
十. 跳步平刺 &&
三十一. 丁步点剑
十一. 转身下刺 &&
三十二. 马步推剑
(第二段) &&
十二. 弓步平斩 &&
三十三. 独立上托
十三. 弓步崩剑 &&
三十四. 进步挂剑
十四. 歇步压剑 &&
三十五. 歇步崩剑
十五. 进步绞剑 &&
三十六. 弓步反刺
十六. 提膝上刺 &&
三十七. 转身下刺
十七. 虚步下截 &&
三十八. 提膝提剑
十八. 右左平带 &&
三十九. 行步穿剑
十九. 弓步劈剑 &&
四十.&& 摆腿架剑
二十. 丁步托剑 &&
四十一. 弓步直刺
二一. 分脚后点 &&
四十二. 收式
&#9312;左脚开步,两臂微屈内旋,两手距身体10厘米;&#9313;左前方摆臂转体屈蹲、提脚抱剑;
&#9314;右前方上步、上举剑指、丁步展臂,&#9315;扣脚、转身上步、弓步前指。
2、并步点剑
&#9312;东南方45°上步、穿剑分手、提脚,&#9313;东北方45°上步合手、弓步接剑,沉腕;&#9314;并
步前点剑。东北
3、弓步削剑
&#9312;沉剑提脚,&#9313;撤步转身、弓步削剑。正南方,与起式方向相同
4、提膝劈剑
&#9312;坐腿转腰摆剑,&#9313;提脚劈剑、西南方。
5、左弓步拦
&#9312;沉腕划圆、转身上步绕剑,&#9313;弓步拦剑。弓步方向斜向东北、拦剑方向正东。
6、左虚步撩
&#9312;收脚转身绕剑,&#9313;虚步撩剑。东南
7、右弓步撩
&#9312;转身绕剑,&#9313;弓步撩剑。正东
8、提膝捧剑
&#9312;转腰左带剑,&#9313;退步虚步右带剑,&#9314;左脚向前活步、提腿捧剑。
9、蹬脚前刺
&#9312;捧剑收引;&#9313;蹬脚平刺。
10、跳步平刺
&#9312;落脚重心前移送剑,&#9313;跳步收剑,&#9314;弓步刺剑。
11、转身下刺
&#9312;坐腿屈臂收剑,&#9313;转身弓步下刺剑。东南
坐腿翘脚尖,重心后移,摆、带剑收于胸前、扣脚转身、撵脚提腿、摆转、弓步下刺。
提腿撵脚蹬地
12、弓步平斩
&#9312;收脚合剑;&#9313;侧弓步斩剑。西北。剑指分展侧举略低于胸、手心朝左、剑指朝前。
13、弓步崩剑
&#9312;转腰摆剑;&#9313;插步带剑;&#9314;提脚捧剑;&#9315;弓步崩剑。西北。剑指分展跨旁、手心向下
14、歇步压剑
&#9312;转腰举剑;&#9313;虚步下压。西南。剑指头侧上方
15、进步绞剑
&#9312;虚步提剑;&#9313;上步绞剑;剑指与耳同高、手心朝外、指尖朝前。&#9314;上步绞剑;&#9315;上步
弓腿绞剑。西南
16、提膝上刺
&#9312;坐腿收剑;&#9313;提腿上刺剑。剑尖高于头、提膝高于腰。西南
17、虚步下截
&#9312;落脚举剑:落脚东南、剑腕同头高、剑指左胯、手心斜朝下;
&#9313;虚步下截剑:虚步西南、剑尖与膝同高、剑指头侧上、头面向西北。
18、右左平带
&#9312;提脚提剑;&#9313;弓步右带;&#9314;收脚收剑;&#9315;弓步左带。弓步方向斜向前方、带剑斜向后
19、弓步劈剑
&#9312;插步后截;剑指屈肘右肩前,手心斜朝下;&#9313;弓步前劈。
20、丁步托剑
&#9312;提腿下截;正北偏东;&#9313;丁步托剑。正北偏西
21、分脚后点
&#9312;上步扣脚;&#9313;转身撤步;&#9314;转身弓腿前刺;剑指与肩同高、手心斜朝下;&#9315;并步绕剑
;&#9316;提腿提剑;&#9317;分脚后点剑。分脚正西、点剑东北。
22、仆步穿剑
&#9312;退步前摆剑;&#9313;转腰分剑;&#9314;转腰举剑;&#9315;仆步穿剑;全脚踏地、不可掀脚拔根;&#9316;
弓步平刺。
23、蹬脚架剑
&#9312;撇脚转腰翻腕带剑;&#9313;提膝举剑;&#9314;蹬脚架剑。
24、提膝点剑
西南方。屈膝右下方点剑。
25、仆步横扫
&#9312;落脚穿手;&#9313;仆步扫剑。弓腿转腰挥臂前扫
26、弓步下截
&#9312;收脚收剑;&#9313;右弓步下截剑;&#9314;收脚收剑;&#9315;左弓步下截剑。弓步斜前方,截剑正前
27、弓步下刺
&#9312;震脚收剑;&#9313;弓步刺剑。东北
28、右左云抹
右:&#9312;收脚合剑;&#9313;开步分摆;&#9314;盖跳步云剑;&#9315;弓步抹剑;
左:&#9316;提脚收剑;&#9317;开步分摆;&#9318;盖跳步云剑;&#9319;弓步抹剑。
29、右弓步劈
&#9312;转身收脚轮剑;&#9313;弓步劈剑。东南方
30、后举腿架剑
&#9312;上步转身挂剑;&#9313;后举腿架剑。剑、指、脚西北方
31、丁步点剑
&#9312;上步右摆举剑;&#9313;左丁步点剑。东南方。
32、马步推剑
&#9312;转腰收脚退步;&#9313;马步推剑,两脚平行分开。东南方
33、独立上托
&#9312;插步绕剑;&#9313;转身提膝托剑。
34、进步挂剑
&#9312;落脚转身向下向左挂:上步左挂;&#9313;剑举起上步向右挂:上步右挂;&#9314;虚步前点:翻
手上举剑、点。西偏北30°
35、歇步崩剑
&#9312;转身退步撩剑:前脚掌为轴,向右转身向后撩撤左脚,剑指与肩平;西偏北斜线行进
;&#9313;翻手退步、歇步沉腕崩剑。东偏南
36、弓步反刺
&#9312;提腿收剑;&#9313;落脚弓步探身反刺。西偏北30°
37、转身下刺
&#9312;坐腿扣脚翻手挑收剑;&#9313;提腿碾脚、转身;&#9314;弓步下刺剑。西南
38、提膝提剑
&#9312;转腰绕剑;&#9313;提膝提剑。
39、行步穿剑
&#9312;落脚穿剑;&#9313;行步穿剑;&#9314;行步穿剑;&#9315;行步穿剑;&#9316;行步穿剑。
40、摆腿架剑
&#9312;摆腿扣剑;&#9313;落脚架剑弓步前指。
41、弓步直刺
&#9312;收脚收剑;&#9313;弓步刺剑。
&#9312;坐腿接剑;&#9313;弓腿摆臂;&#9314;收脚摆臂;&#9315;并步还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剑基本剑法教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