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的功夫在民间是不是学了很多门派功夫

武术心得:“以无法为有法、化无限为有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武更要练心,持之以恒方能成功。
您现在的位置: >
> 李连杰恩师分析中泰功夫长短 甄子丹兄妹曾拜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李连杰恩师分析中泰功夫长短 甄子丹兄妹曾拜师
中国网12月11日报道
主持人:罗旭
嘉 宾:吴彬、朱修阳
主持人:天下天天谈,天天谈天下,欢迎您收看今天的节目。最近坊间有一条消息可以说是甚嚣尘上,代表泰拳实力的五大,放言要挑战中国,而且指名道姓要挑战中国少林,甚至放言要秒杀中国功夫。面对咄咄逼人的言论,少林方面现在是拒绝接招,那么少林方面为什么拒绝接受挑战,谁又将挑起捍卫中国荣誉的大旗呢?今天我们特意请来了中国著名的家,也是李连杰的恩师,吴彬师傅,欢迎吴师傅!
吴彬解析泰拳王特长
吴师傅听到这条消息之后,作为武林中人,您的第一个感受是什么?
吴彬:我的感觉这种不同门派,不同国家的一些搏击术,进行这个比赛,进行这个搏击,这个都是很正常的,但是你刚才说到他们有一些,出口有一些狂妄,很大,那么我想这个可能是一种这个赛前的宣传。
主持人:吴指导觉得这是赛前的宣传。
吴彬:对。
主持人:我们另外一位嘉宾呢,是我们的老朋友,媒体评论员修阳先生,欢迎修阳先生。
朱修阳:我也先用这个武林中的姿势。
主持人:修阳先生在你看来,你觉得少林是该打还是不该打,该不该接招。
朱修阳:这个首先泰方这个叫叫阵,
主持人:叫阵。
朱修阳:我觉得在武林当中,好像叫阵的事是经常看到的,我们在电影中,小说中就是说,但是被叫那一方应不应战,我觉得不一定,而且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确实自己怯场了,所以他不应战,但是我想落到我们这件事上,更多的我想中国无数不应该是怯场,而是说不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应。
主持人:有点道理,在我们今天开始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叫阵,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来。
11月中旬,各媒体和网站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代表泰拳实力的5大拳王——神目杀、鬼见膝、魔术锥、拳灭风、以及屠龙肘,组团向中国武术界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些报道称,这次泰国5大拳王全部出动,最初的动机是要“灭少林”,并频频放出狂言,声称“如果中方应战,我们泰拳将以5:0完胜中国功夫!”、“如果放开攻击限制,我可以秒杀任何对手。”一时间,原本平静的武林,掀起了滔天巨浪。
主持人:不管这个巨浪掀得有多高,是不是滔天,咱们先来了解一下,这5个泰国拳王,他到底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功夫,吴指导能不能给我们解读一下。
吴彬:如果说他有什么功夫,要说我也不知道,具体的,但是从他的名字,顾名思义咱们可以看到,这个第一个叫做神目杀。
主持人:神目杀。
吴彬:那就是说明他一出场,他肯定这个眼睛是主要的,他很有眼力,就说明他能看透你,看透你对方能使什么招,这个咱们就注意他这个名字。第二个呢,他说鬼见膝,肯定这个家伙的膝盖跟鬼一样,就是很灵,所以咱们要防的他的膝。第三一个呢,叫魔术锥,锥就是锥子,说明这个锥表示在拳上,这个拳肯定是非常的了不起的,跟锥子一样的厉害。所以我觉得实际上作为我们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来说,最起码我知道他用什么招,那么泰拳来说最重要的技术,这个主要是拳,脚,膝,肘,这是他主要的杀手方面的东西。
主持人:所以有这个鬼见膝,还有屠龙肘,这5个泰国拳王,向中国武术发起了挑战,面对他们这个挑战,少林方面拒不应战,但是有没有人愿意接招呢,我们接着往下看。来。
就在泰拳王来势汹汹挑战中国功夫的消息传出之后,有报道称,作为 “被挑战”的一方,少林寺就表态“少林武僧以修行为主,从来不会主动向别人挑战,也不会接受来自任何方面的挑战。”而峨眉武术研究会会长汪建则表示,此事“忍无可忍,便无须再忍!”并向中国武术协会递交了参赛申请。
主持人:我所奇怪的是泰拳的一个挑战一发出以后呢,这个少林和峨嵋两派是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少林方面是拒绝应战,而峨嵋方面表示呢,是忍无可忍,不必再忍。修阳你觉得如果假设你是少林中人的话,你接到这样咄咄逼人的挑战,你会做何感想呢,你会不会接招?
朱修阳:我要是少林中的人,我不会。当然我们看到的少林的文化,它很少会说直接的跟外面的江湖进行一种格斗,一种对打,我看好像在少林的历史当中几乎没有出现过,更多的是以在乱世当中,表现出一个僧人,可能应该有的,尤其是武僧,在少林武僧救了李世民之后,武僧习气就特别旺了,所以我觉得了解这个少林的文化之后,如果是仅仅有人,况且还没到山门前呢,在外面叫嚣一阵说要怎么着,少林是绝对不会去应战的。所以我觉得泰拳方面,未必能够了解到我们真正这个博大精深的,真的是可以这么说中国武术的文化。
主持人:就所谓一次叫嚣引起的论战,而且这个论战已经延续到了民间,坊间也有各种说法,比如说有人刚才这个,有人的说法,我觉得跟吴指导和这个修阳老师的比较像,说这个不为世俗所累,乃佛家最高境界,也应当是中国武术的一种至高的追求,当然也有人说,少林这个该出手时还是应该出手,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们来看看坊间的这个议论是怎样的。
朱修阳:这个好,他们没戏。
美国拳手挑战 竟然一边倒
主持人:可以看得出大家对这件事情的观点还是有分歧的,各说各的理,那经过多方努力呢,我们的编导也是联系到了少林寺方面的有关人士,我们和少林寺武僧总教头释延鲁师傅联系上了,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电话采访,就少林寺这一事件,他们也是第一次直面电视媒体,释延鲁师傅您好,首先想请您给我们讲一讲,您和您的少林同仁在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当时你们的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为什么这一次面对泰国拳王的挑战,咱们少林方面是拒不接招。
主持人:那么还想请教您的是,在历史上少林寺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当时又是怎么处理的?
主持人:好,那么这一次泰国拳王挑战事件,您是怎么看这个事件的呢?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释延鲁师傅和我们进行连线,谢谢您。吴指导如果您遇到这样类似这样的事情,别人向您挑战的话,您会不会接招。
吴彬:我自己就经过了,那个在1996年,97年的时候,这个在美国他希望美国的和中国的散打进行一下对抗。他们提出来各派7个队员,我我参加了,美方就提出来,他们说这样,我们光脚,我们穿鞋,因为我们脚不能踢你们,我们穿鞋,你们呢,光脚,我们说可以,我们光脚是为了保护你们,万一踢到什么地方,那么后来就开始了,比赛实际上是在拉斯维加斯旁边一个城市,在犹太州一个大学里面的体育馆,当初去的时候是爆满,然后一开打,局势完全变了,第一场我们赢,第二场我们赢,第三场我们赢,第四场我们赢。
主持人:一边倒。
吴彬:就是一边倒。后来我们一看这个不行了,这样的话友谊就没了,咱们还是应该适当的给人考虑考虑,到第五局的时候,正好有一个,这个美国人就是当地的,当地城市一个有名的拳手,在现在来说也算是个拳王,因为只要一提到,观众就鼓掌了,就了不得了,后来我们考虑这一局咱们让给他,所以最后是6比1,等于是6比1。
李连杰恩师比较中泰优劣
主持人:中国功夫马上要接受这个泰拳的挑战,虽然少林方面不愿意接战,但是还有很多高手跃跃欲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到底是谁愿意接招。
面对泰方的高调挑战,中方民间的热情回应,迎战泰拳的五名中国选手也已经确定,他们是:
60公斤级:徐吉福
绰号:福星日月闪。2008年“国际搏击散打争霸赛”冠军。2009年“CKA中国武术散打超级联赛”5战连胜。
65公斤级:董文飞
绰号:神剑笔上飞。2007年珠海“中泰散打比赛”冠军。《》武术比赛节目中12战8胜,5次击倒对手。
70公斤级:刘层层
绰号:降魔手。2006年中国武术散打季军。2007年“国际搏击争霸赛”冠军。
75公斤级:张开印
绰号:威风少侠。2007年第二届“国际武术搏击争霸赛”冠军。2007年重庆“世界散打王争霸赛”75公斤级冠军。
80公斤级:边茂富
绰号:铁腿王。2007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冠军。2009年世界功夫王争霸赛冠军。
主持人:他们有这个鬼见膝和屠龙肘,咱们也有这个降魔手和铁腿王,吴指导,给咱们的选手支支招,对付这些泰拳所谓的拳王,他们应该重点怎么防范,重点怎么出击?
吴彬:我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对方,我想他们既然中国已经派出这么5位,应该说还是有知名度的这些全国的散打的运动员,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他还是就是要做好这一方面的准备,就是对方的肘膝一定要防,对方的应该说膝盖,咱们散打防膝盖没有什么问题,膝盖就是顶撞这些动作。
主持人:对膝盖应该怎么防?
吴彬:在实际上就是说避开就完了,这个当时咱们不会有什么。
朱修阳:演示一下。
吴彬:因为你这个膝盖他抬的话,已经靠近了,靠近的时候你的手肯定就在这个位置,所以要防的话,这个小臂很重要,明白这个意思吧,这个就很重要,因为一抬腿,就有一个。
朱修阳:有压。
吴彬:对,就有了,另外就是你肯定腹肌要紧张了,这小腹这一部位,他要想拿膝盖打到这个下巴颏这个胸部,这个一般的比较难,因为他腿还有一个柔韧性的问题,他自己再抬的太高,他自己中心不稳,也容易摔,所以有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防他这个肘,这个出手这个肘,肘非常多,横肘,这个压肘,这些肘法要注意一下,这个我想咱们既然已经派出这几位了,肯定也已经再准备了,
主持人:应该是很精彩的比赛。
吴彬:对,精彩,肯定是精彩,因为你现在已经这么叫阵了,那能不应阵吗,这个是很正常的,但是这种,在开始的时候肯定是这样,在打的时候呢,我看大家去看吧。
李连杰是“杂家”
主持人:我们拭目以待,咱们暂且准备观战。说到这儿呢,我想大家都非常的好奇,咱们在影视作品,包括平时听到的那些功夫门派,包括那些武术大师,到底是什么样的面目呢,俗话说的好,天下武功出少林,我们的编导呢,为您专门探访了少林寺,我们到少林寺一探究竟。
20年前,一部电影《少林寺》风靡大江南北,塔林、、匡扶正义的少林僧人成为了一代人的共有记忆。
20年后,早已走出历史的尘封的少林寺不再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不久前,我们的记者来到这里时,游人如织的少林寺已成为著名了旅游景点。著名的大雄宝殿、达摩面壁石已经重新翻修,但一些地方如古代练武场、塔林及部分石刻仍是旧时模样。寺里有不少文物是少林拳起源的历史见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白衣殿内的这个“少林拳谱”壁画,描绘了当年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真实情景。
行走在少林寺当中,最吸引我们注意力的,还是这让人眼花缭乱的少林功夫。虽然历经千年,但少林功夫还是经过历代武僧的长期实践经验,和历史演变而形成了特有的功夫体系,并流传至今。在今天的少林寺里,武僧们仍保持着每天早晚练武修禅的习惯,继续传承着这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主持人:还是想先请教一下吴指导,吴指导有没有去过少林寺。
吴彬:去过,去过。
主持人:当时是?
吴彬:少林寺从一开始那个还没有修缮的时候那样,我这儿还都有照片,然后一直到后来发展,到现在这样,那真是了不得,现在应该说非常辉煌少林寺。
主持人:刚才咱们说的是这个电影的少林寺当中体现的少林拳。
吴彬:但这个都是真的,虽然是电影,但都是真的,运动员表演。
主持人: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很好奇了,作为您的弟子,这个李连杰他的功夫是属于哪门哪派,当年您又是怎么训练他的?
吴彬:李连杰实际上就是我们当初我们选他的时候,他的爆发力好,柔韧性好,然后灵活性也很好,速度也快,他8、9岁的时候,跑得比我们同班12岁的还快,就是他的身体素质相当好,然后咱们上电影的主要原因,因为他形象还可以,导演一看就喜欢了,就把他带走了,所以我觉得他训练的内容是完全是现在套路的训练的长拳类的主要,那么在练拳里面,他有各种拳都有,有翻子拳,有查拳,有形意,有太极,都有,所以他拍那些电影的时候,根据不同的电影。
朱修阳:各种都能拍。
吴彬:他都能上,就是因为他有比较好的全面的身体素质,有关系。
主持人:咱们做个大胆的假设,比如说这次咱们派李连杰应战泰国拳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吴彬:那不行,那不是一回事,那不是一回事,他拍电影肯定没问题了,他已经,因为他是17、8岁以后的,每年都去拍电影了去了,武术的训练基本上减少了,这是第一。尽管我们在训练的时候,也练摔跤,也练拳击这些,那个时候还没有散打,这些项目我们也练,但是呢,作为到现在已经40多岁的人,再去参加这样的比赛是不可能的,如果他16、7岁,如果培养他,专门从事这种搏击性的这种内容,绝对没问题。
主持人:所以武术也应该讲科学,还是应该符合一个人正常的这个生理,包括他有没有进行长期坚持不断的这种训练,还是应该讲科学的。其实说到中国武术呢,好像我们现在感觉到更多的它是千年文化历史的这种传承和象征,下面我们跟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历史上的一些著名的关于武术的故事。
甄子丹母亲带其兄妹来投师
我们先来看看黄飞鸿。提起这个名字,首先出现在人们脑海里的恐怕就是他那著名的“佛山无影脚”了。上世纪90年代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黄飞鸿》让这一武术宗师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影片中,黄飞鸿斗邪神,除暴吏,省众生;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生生不息”的浩然正气。而历史上,黄飞鸿祖籍广东,自幼习武,是岭南武术宗师及名医,南拳流派洪拳的,为后世所传颂。
另一位我们通过电影所熟知的武术名家就是霍元甲。霍元甲是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世居天津,是“精武体育会”创始人。他武艺出众,执仗正义,继承家传“迷踪拳”,先后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霍元甲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烈,充满传奇色彩。
叶问是近代武术界的又一宗师。叶问祖籍广东。上世纪50年代,叶问在香港发扬咏春拳,武术界传奇人物李小龙就是叶问的其中一名弟子。叶问在咏春拳术方面有极深的造诣,对咏春拳术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武德人品以堪称楷模,所以叶问终老后咏春拳派后人一致推崇他为“一代宗师”。
主持人:吴指导刚才看了这些画面,包括这些人物应该非常熟悉吧。
吴彬:非常熟悉。
主持人:包括好像我听说这个甄子丹,原来也曾经投在您的门下,跟您学过功夫。
吴彬:1983年的时候,咱们少林寺是81年放的,然后咱们80年的时候,北京武术队访问美国,所以这个影响也比较大,比较大呢,当初甄子丹的母亲,叫麦宝禅。她就带了他和他妹妹到北京来,来找我们,找我们以后,特别希望能够兄妹两个都能够练武术,后来我看了以后呢,我觉得甄子丹还不错,还可以,而且他也练过,他以前练过这个。
朱修阳:有底子。
吴彬:有底子,然后他妹妹比较文弱,文弱一些,但是我说他妹妹,两个人有一个学文,一个学武,我说他可以练,那个时候他就比较刻苦,练习练的也不错,很认真,这个人的最大的特点啊,只要他做,他要跟人家,一定要跟人家比,一定要比人家好,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上进心比较强。黄飞鸿,霍元甲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这个修阳老师,你觉得在当下的中国,江湖和武林是不是存在?
朱修阳:就我小时候的接触,我身边有很多人都是练家子,其实他可能也不是像吴老师正规上什么学校什么,就是爱好练,我隔壁的邻居,我印象非常深,现在已经没见面了,就是一个练家子,然后每天我放学回来,他有时候会摆一些动作按就是说,而且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因为我们作为小孩子,或者我们看这些书的时候,看武侠电影的时候,其实我们有一个很关心就是那些绝技所谓的,就特别想知道武林中人有哪些绝技,当时那个人,我的那个隔壁邻居,就是说他能轻功,能从我们的四层楼跳下来,但是我说句实话,我始终没有看到他跳过,他老是说曾经跳过,就跳下来可以毛发无损,所以对这些东西,我也没法下结论就是说,始终是带着一种爱好,一种揣测,一种心向往之的东西,我觉得无妨就把它永远当做一种心向往之的东西。
主持人:吴指导他刚才说的这段,四楼跳下来,毫发无损,是武林外传。
吴彬:也许作为他来说,下了一定的功夫,腿部力量比较强这种。
主持人:也是有可能的。
吴彬:也是有可能的。
主持人:但是从科学的说。
吴彬: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还是注意安全。
主持人:吴指导说的很委婉,要注意安全。
吴彬:注意安全,这个不是开玩笑,他要说两层楼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主持人:人的身体的重量,然后包括从下面跳下来这个速度。
吴彬:对,还一个加速度,等等,这个另外地下你还要小心脚崴了最起码,这个脚一崴就不是崴了,或者扭伤了,还得断了,所以这些情况还得小心。
主持人:咱们在这个武侠小说里面看到的,这个峨嵋、、昆仑这些派别,是不是在现实当中,都确实其事。
吴彬:应该说还是有的,但是呢,根据不同的拳种和他们拳种里面的,过去叫掌门人,也就现在来说,可能组织者,或者领导,这些人这个能力,都有很大的关系。你看这个少林寺,那个现在的情况就非常好,应该说他已经遍布全世界了,对吧。
吴彬:另外你像武当,武当名声很响,少林、武当,武当现在在社会上,这个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去年在武当有第三届,在武当搞了一个,武当山搞了一个传统武术大会,这个全世界来了不少的外国的运动员,专家,传统的各门各派的比赛表演,也组织了相当好。刚才你说了其他的一些,峨嵋,峨嵋派实际上我还专门去访问了一下,现在峨嵋派里面实际上拳种还是很多,这个有差不多400年的历史。这两个门,它的特点介于南方的拳和北方的拳的共同的综合的特点表现出来。
主持人:您是武术名家,我们在这儿有一个不情之请,特别想亲眼目睹一下吴指导,能不能在现场给我们演示一下。
吴彬:那简单一点可以,因为岁数。
主持人:太好了,太好了,一直很担心吴指导能不能接受这个邀请。
主持人:刚才我们有幸看到了武术名家吴彬师傅在现场为我们演示,翻子拳,(茶拳)和李氏太极拳,但是我们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中国功夫马上要接受这个泰拳的挑战。比赛的时间应该是在12月19号,也就是在黄飞鸿的故乡、叶问咏春拳的发源地广东佛山,将要举行中国功夫对阵泰国拳法,泰拳之间的这个博弈,我们现在是很期待,非常希望看到一场精彩的比赛,但是也是希望抱着这种以武会友的精神来交流,比赛之后,不管胜负如何,咱们还是相逢一笑泯恩仇,毕竟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功夫,仅仅是说几句话你就能灭得了的,还得赛场上见真张。
吴彬:绝对,咱们中国运动员是好样的,你看着吧。
主持人:好,我们一起来期待,谢谢两位嘉宾,今天和我们一起来讨论今天的话题。谢谢。
我要分享:
武林风视频李连杰谈《霍元甲》 总结功夫人生--中国甘肃网
您的位置:&&&&&&正文
李连杰谈《霍元甲》 总结功夫人生
.cn   8:35:11&&& 来源:新华网
&&&&[新闻会客厅]
&&&&主持人: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新闻会客厅》。十几年前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曾经风靡大江南北,那时候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也曾经唱遍了全中国。事隔十几年之后,电影《霍元甲》即将公映,出演《霍元甲》的正是大家非常熟悉并喜爱的,曾经有着功夫皇帝之称的李连杰。
&&&&即将公映的电影《霍元甲》是一部耗资三千万美元的动作巨片,表现了民族英雄霍元甲以武报国从生至死的一生,被李连杰本人看作他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部电影。
&&&&为了再现霍元甲先生当年接受各国功夫高手挑战的情节,剧组花了两年多时间在世界各地寻找各种门派的动作精英,在电影中与李连杰一绝高下。
&&&&作为一个武打明星,在《霍元甲》之前已经拍摄了33部动作电影。那么这部电影中的“霍元甲”究竟于与他以前扮演黄飞鸿、方世玉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李连杰会认为霍元甲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呢?
李连杰主演电影《霍元甲》海报
&&&&主持人:今天会客厅请到李连杰作客,欢迎你。你这次演的霍元甲和我们记忆当中的霍元甲有什么区别吗?
&&&&李连杰:应当有蛮大的区别,我本人就拍了三十多部动作电影,我看过几百部、上千部东西方的动作电影,大部分的动作电影都有一个模式,我们心目中希望有一种英雄,这种英雄能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把我们心中对社会的不平等、愤怒发泄出来。
&&&&主持人:这是英雄惯有的故事情节,惯有的脸谱?
&&&&李连杰:基本上都属于与暴力去对付暴力的一种电影,用暴力的方法对付暴力的人,就是武功,就是用暴力。但是我觉得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惟一方法,从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智慧来讲是不可能光用暴力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不大理性的方法。我就一直想拍一部电影,能够把我们中国人的内在修养、文化的东西拍出来,比如说《霍元甲》,我用了一种人生的感悟,可能是因为我42岁,他死的时候也42岁,在小时候有一个目标,人生的挫折,最后理解什么是武术,而能用武术做什么,到底什么是武术。这个电影有李连杰本人的答案给大家,所以我表达自己的心声,跟大家看到的以往的民族英雄霍元甲,你给我写个东亚病夫,我就把你干倒,可能有一定的出入。
 & 李连杰九岁习武后,就表现出特别的天赋。70年代中后期,他多次随队进行全球访问,曾在许多国家进行武术表演。到15岁的时候,李连杰已经连续5年夺得全国武术冠军头衔。这项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主持人:我看你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你说《霍元甲》实际上是这么多年你自己的一个总结,是这个意思吗?
&&&&李连杰:可以说是这个意思,因为我觉得人也走了一半了,40来岁,40岁是一个坎,我从小在莫名其妙当中就学了武术,为什么学,我也搞不清楚,都是大人灌输的一些思想和自己设立的目标,直到42岁反过头来看的时候,我希望重新拍一部《霍元甲》,告诉人们为什么练武。
&&&&主持人:我们回过头来说,你说小的时候是莫名其妙地学了武术?
&&&&李连杰:我8岁的时候上一年级,上了半年以后放暑假,被体育学校的老师找去了,去学打篮球,打排球,跑步快的站那边,去参加田径队,结果我们就稀里糊涂分,分到最后,就分到那一批里头,选去练武术,武术是什么?不知道,反正老师让练就练,我是这样稀里糊涂被人家放到这条路上,开始学武的道路。
&&&&主持人:稀里糊涂开始学武,但是不是稀里糊涂得了那么多冠军?
&&&&李连杰:那倒不是,其实那个时候家里生活环境蛮差的,从小又没有父亲,就觉得我做事情只要不让母亲担心,母亲不让做的事我就不做,好好练就行了。很快就有工资了,先是管饭,给吃的,后来到1974年就有薪水了,变成有职业了,家里就很放心,说你不用上山下乡了,将来不用选择职业了,一步一步走下去。拿冠军就是学校老师逼你,你一定给北京八百万人民争光,这是我从小都记着的,那时候北京八百万人,给八百万人民争光,所以你肩负的重担。
&&&&主持人:你那么小已经有政治压力了。
&&&&李连杰:有,很小就有,我九岁就开始有的,那时候我们表演,总理来看,接待外宾,都有很多压力。你不能犯错,十亿中国人民看着你,你代表多少儿童,你出错就有损中国人的形象,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
&&&&主持人:听上去你从小好像是一个特别乖的孩子。
&&&&李连杰:从某一方面我是非常乖的,我决不会做让母亲不开心的事情。我赚的每一分钱,包括我们的薪水有一个工资袋,那时候有一个标签绑着,我的每一个钱包都会交给母亲。从11岁到16岁我去过几十个国家,远至美国、非洲很多国家。
&&&&主持人:都是去参加武术表演。
&&&&李连杰:代表中国表演,那时候分第一世界国家、第二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我看到很多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的环境,所以在我11岁以后的路上,我不大相信大人说的话,起码我不百分之百相信,因为大家告诉我的一定是这样的。
&&&&主持人:可是你看到的不一定是这样的。
&&&&李连杰:不一定是这样的,但是这些东西我没有表达出来,我一直记在心里。因为这些经历使得我早熟,所以在我第五次拿冠军之前,我就想说,不行,这不是我一生要追求的东西,因为我已经证明了我五年当中的冠军,我能证明到什么时候我能证明到十年吗?不可能,可能机会在20年吗?不可能,你总有老的时候,总有改变的时候,所以在人生的阶段,我16岁证明我能够做的东西了,我应当改变,应当转行。
&&&&主持人:所以《少林寺》给了你一个机会。
&&&&李连杰:对,《少林寺》给了我一个机会。
&&&&1982年,电影《少林寺》公映。由于电影中的演员几乎全是来自于各省武术队的顶尖高手,观众对电影中真功夫的表演大为折服,全国掀起了武术热,《少林寺》也随之成为功夫片的经典。李连杰扮演主角小和尚觉圆一炮走红,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随之带来的心理冲击对这个当时年仅16岁的少年来说,是不曾意料到的。
&&&&主持人:《少林寺》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变化?
&&&&李连杰:非常大,非常大的冲击在内心里。一部电影就使得你在全中国,大部分的老百姓都能够知道你是谁,这个是在一夜之间就有很多的光环,就有很多的诱惑。比如说一张支票,上百万,希望你拍电影。
&&&&主持人:那个时候上百万?
&&&&李连杰:确切地应该说三百万一部电影,对于一个19岁的孩子,在80年代我们的工资还是几十块的时候,有三百万的一张支票真是非常诱惑的,而且在我这种从小非常困难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是非常大的诱惑,但是不能拿,因为你属于国家,你属于单位,你要回到原单位去,你不能擅自自己去做事。拍《少林寺》是每天一块钱工资,拍第二部戏是每天两块钱工资。
&&&&主持人:拍《少林寺》整个这部戏拍完了是一块?
&&&&李连杰:不是,每天一块,所有的工作人员,后台、前台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平均的,一人块钱,不管你是什么人,主角不主角一人一块,到了第二部戏就是一人两块,但是一人两块,和一个几百万的诱惑真的对一个人内心是蛮大的冲击。
&&&&主持人:所以你下了决心,弃武从影,而且去香港。
&&&&李连杰:不是,这倒不是主要原因,重要的原因是我拍完《少林寺》还没有公演的时候,我出现了一生中最大的打击,在训练中我的腿断了,是非常严重的断,内侧韧带、十字韧带、半页板全部碎了,手术做了七个半小时,不到19岁,全中国人、全东南亚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武功高超的高手的时候,我已经被医生宣判,我能够帮你做到的是你可以能正常走路,我已经做不了运动员了,已经结束了。我哭了很久,我问医生,如果我再运动的时候,后果是什么,他说是再断,再手术。我说再做呢,他说断,如果你断得太厉害了,筋就接不过来了,你走路就会跪倒,我最后斗争了很久,还是选择我要再去做面对第二个手术,这样咬着牙走下来。从《少林寺》以后,我每一部电影都要打着绷带拍戏,每一部戏都要咬着牙去做,但是那个时候对商业来讲,要保密,不能讲出来,电影公司不讲这件事,怕媒体知道,怕观众知道对我失去信心,20多年,我一直就是这样拍下来的。
&&&&主持人:这件事情对你后来的决定有很大的影响?
&&&&李连杰:因为我不能再做运动员了,单位把我签给了香港电影公司,外劳。
&&&&主持人:单位替你做了这个协议。
&&&&李连杰:每拍一部电影,单位就有五万块钱的收入,就这样签给了电影公司五年。所以命运不是在自己手里,又做了五年打工的,帮着单位做的事情。
&&&&主持人:从一个武林中人变成了一个演艺圈当中的人,自己需要做一些什么样的调整吗?
&&&&李连杰:倒还好,我也蛮有运气的,因为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使得这么多人的心血做了两年,最后造就了一个李连杰,摘取了所有的荣耀,就开始了这个生活。但是这个生活的头五年,到1988年都是非常辛苦的,非常艰难,整整用了八年的时间拍了包括《少林寺》在内的四部电影,八年的青春,那是一个极其人生痛苦的挣扎阶段,从一块钱到两块钱,到三块钱。
&&&&主持人:你说的是经济上很痛苦?
&&&&李连杰:是心灵上的,工资从一块钱、两块钱、三块钱,跟所有年轻人一样的怀才不遇,你有能力,你应当有机会,给你舞台去发挥,但是没有,你完全没有控制自己命运的权利,展示不出来。我觉得青春在人少,我不知道人生有多少个八年要这样浪费,而且没有选择,只能等待。到1988年的阶段我是这样过来的。
&&&&主持人:1988年的转折点是什么?
&&&&李连杰:五年合约完了,单位把我借出去这五年完了。
&&&&主持人:你终于有了自由身。
&&&&李连杰:有了自由,离开以后,90年代的时候我一年就拍了五部电影,在一年半就拍了七部,在短短几年我一下子拍了十几部电影,我很大的心愿就是通过电影把武术介绍给全世界。90年回到香港,从《黄飞鸿》开始证明了自己的想法。在香港一直做到1997年,我36岁,已经非常清晰了,那个时候甚至我已经考虑退休,因为我的目标开始模糊了,我发现我从小到大每一个目标达到了以后,我会设立一个更大的目标,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争取,但是我发现,如果我这样继续争取,不管是名也好,利也好,到什么时候叫结束呢?没有一个结束,因为永远有人比你更有名,永远有人比你更有利,发现这个可能不是人生真正要达到的最后的目的,周围很多人,有钱的、没钱的,大家都有开心和痛苦,并不是说有了物质就可以改变所有精神状况。那个时候我决定要学佛教,要从佛教当中了解生命是什么,到底人为什么会有痛苦,怎么样去解决这个痛苦,这样一个转变。
&&&&主持人:你真是要出家学佛吗?
&&&&李连杰:不是,大部分的精力学佛,那是老师不会给我的,你有责任和义务继续做下去,我问什么是责任和义务,他说责任和义务是没有人可以告诉你的,你自己慢慢走下去,你心里会知道,我就说,既然这样,我就做下去吧,我就去好莱屋发展,到美国发展了几年。
 李连杰被好莱坞接受,是从电影《致命武器4》开始。在这部电影中,李连杰一改以前的侠客形象,出演一个阴险毒辣的反派角色。影片从16分开始才出现李连杰的镜头,这种情况以前是没有的。而在后来的电影里,李连杰也没有再延续以前那种豪气干云的侠客形象。
&&&&主持人:从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变成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
&&&&李连杰:我要重新面临着考试,对戏,试镜。
&&&&主持人:第一个角色是怎么获得的,是什么角色?
&&&&李连杰:我们叫《致命武器》,《致命武器》第四集,他们就打电话找我,请我过去,请我过去以后,导演和制片人大家见面聊一聊,我从第一部电影也没有试过做这种事情,第一部电影就做了主角,一直做主角,做了几十年,突然之间要面临重新考试,那个周末可以是说真是另外人生的一个考验,我在厕所里对着马桶,拿着录音机,一句一句英文地记,要记自己的对白,还要知道对方的对白是说的是什么,还要知道对方英文讲过来,我什么时候接下一句,因为我完全听不懂,完全不认识英文字,也不会讲。
&&&&主持人:我现在想起来还是不可思议,当时你说英文一句不会,你居然敢只身去闯荡好莱屋,你蛮胆大的。
&&&&李连杰:做运动员的时候就是这样挑战,运动员,每年都是这样挑战,你一年的心血就在那一分多钟里表现出来,如果表现不出来,你一年的心血就白费了,是很残酷的。因为有从小的经历,变得对生命中很多挑战都能够有勇气面对。
&&&&主持人:我们后来发现,你在好莱屋演的这些电影,基本上绝大部分都是一些反面的人物,打手,为什么总是让你演这样的角色,你看上去像个好人。
&&&&李连杰:没有,我觉得不同的文化对待一个事物的看法不一样,中国或者亚洲东方人觉得这几年你拍的电影怎么都是那么窝囊,都是那么惨,恰恰相反,这些电影使得西方和欧洲,美国、欧洲所有的观众了解我,认识我,而这些电影在商业价值上,比我过去的电影市场还要大很多,到今天我回来拍《霍元甲》也好,拍《英雄》也好,在中国拍电影能够有三千万的制作费,没有这五年是做不到的。在这方面很好玩,后来我去法国拍戏,法国人说我们不要拍黑社会,我们拍警察,警察有动作就一定要打,这个电影不能在国内放,法国人问我,怎么你演好人也不能上,我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心里是了解的,中国警察不能在外国杀人放火,不能打架,这是违反纪律的。
&&&&主持人:要维护警察的正面形象。
&&&&李连杰:后来很多美国导演和制片人就问我,我们如何树立一个形象,使中国有机会上你的电影?因为你的英文水平表现出你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我很客观地讲,大家都很开心,中国有一些演员打到好莱屋,其实这些人在好莱屋只是在第二级,B级或者C,B减、B和C加这上面挣扎,真正的主流电影我们做不到。
&&&&主持人:你觉得主要是什么原因?
&&&&李连杰:文化,比如说中国的饮食习惯是吃中餐,偶尔我们去吃皮萨,或者意大利面,或者汉堡包还可以,如果我们天天吃,我们的肠胃不舒服,受不了。
&&&&到目前为止,李连杰共出演了34部电影。无一例外的是,李连杰饰演的全部都是擅长打斗的角色。从《少林寺》中的觉圆打到《霍元甲》,从北京打到好莱坞,李连杰这样一个功夫高手究竟想通过打斗来表现什么?武术在李连杰眼里,究竟是什么?
&&&&主持人:我们换一个角度,西方人,你跟他们接触很多,在他们的眼里,武术是什么?
&&&&李连杰:不知道,什么是武术,他认为,武术就是一种搏斗,一种运动,一种竞赛,一种争强,一种以暴制暴的极限的表达方法。小孩子好像通过我的电影只看到了暴力的一面,暴力以外的看不到任何东西,这时候我的责任感又来了,是不是我只传递了,中国功夫只是中国武术,中国功夫只是打,除了打以外没有别的东西,李小龙三十年前来也打,成龙来了也打,李连杰来了还是打,见到中国人就会打,除了打以外还有什么?在电影里还能表达什么。
&&&&主持人:可是对一般人来说确实很难理解,武术除了打还有什么?
&&&&李连杰:如果一个人的武功到了顶级的时候,他可以随时打倒十个人、十五个人,但是如果他内心不懂得责任、友情、亲情、爱情、家庭,如果不懂得人性的一面,即使他的武功再高,他跟动物没有区别,他只是被人指使的一种攻击和防守的工具。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有感情,人有爱,人有亲情,人可以控制这种技术,不是为了这个技术而活着。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你站在这儿,我要用我的技能打倒你来证明我的强大。另外一种,只要我强大,坐在这里,你不敢轻易打我,这也是我练武的目的。因为我制止了你打我的心理压力,你不敢轻易打我,因为我强壮。从国家的角度看,我也这么给外国人解释,一百年前中国就是一盘散沙,八个国家可以把中国打得乱七八糟,因为中国自己不够强大,一百年后的中国,因为自身强大,还是没有打外国,但是他站在那里,谁要再去打中国的时候都要考虑考虑再琢磨再琢磨,决定有没有必要有这个动作,并不用武功去证明这个东西,只要你自己强大,从个人角度也是这样,我觉得《霍元甲》要提倡的是一种精神。练武功并不一定要拿冠军,志在于自我超越,自我强大就可以了。如果大家停留在仇恨里,就会变成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样的关系,两千年了,中国武侠世界的电影永远都是这样,仇恨,虽然在每个电影的结尾我们看到好人成功了,但是幻想一下后面,坏人的孩子又长大了,坏人的孩子又来报仇,又怎么办呢?
&&&&主持人:冤冤相报。
&&&&李连杰:对,我们的电影基本上都停在这个格局里,但是我想表达更大一种武术就是您所说什么是武术,这种胸怀。
&&&&主持人:能在这里先给我们一个答案吗,为什么要练武,你的感受,武术是什么?
&&&&李连杰:我觉得武术从造字,这个电影从一开始就从造字上讲起,就是说是一个止字加一个戈字开始凑成了一个武字,止字是制止争斗、制止格斗的方法,它包含了我们如何去看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真正其实是修心,但是心如何通过练武,自我超越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是《霍元甲》和我相隔了90多年以后同样的感受。我把我的感悟和《霍元甲》的时代背景融合在一起,划一个句号,我的责任完成了,下面的事情我要去追求别的东西,或者我要去做别的事情。
&&&&主持人:做什么呢?
&&&&李连杰:在我的生命里看到全世界很多练武术的人,不同的武术,日本武术、西方武术、中国武术,身体不断强大,但是人生命中的喜怒悲哀和自我痛苦、挣扎、权力、欲望并没有解通,人活着追求的目的就是幸福、快乐,每一个人都是。其实武术到最后的境界,追求的也是这个。太极是阴阳,有攻有守,有高有矮,有男有女,从这两个相对的世界,矛盾的世界,汇到最后无极的世界,无极就是平等的世界,统一的世界,大家开心的一个状况,也是武术最高的境界。我不会再有目标了,我已经把目标放下了,因为有目标会有痛苦,我只有过程和方向。
(责任编辑:徐金水)
相关新闻/图片:
密码: 匿名
请注意: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甘肃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中 国 甘 肃 网 检 索
24小时新闻排行
最 新 新 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连杰真功夫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