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2014 年2014世界杯对阵图半决赛德国对阵巴西的比赛

如何评价 2014 年世界杯半决赛德国对阵巴西的比赛_百度知道
如何评价 2014 年世界杯半决赛德国对阵巴西的比赛
提问者采纳
先本届的巴西队无疑是二十年来最弱的一支,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用我国足一球员的话来说就是,而对手又是实力强劲的德国战车,那么还能踢,战术跟以前也大大发生了变化:如果当年世界杯碰上的是这支巴西队,再加上后防大将席尔瓦的缺席,在进第二个球的时候巴西就已经全场崩溃了,内马尔的伤病,战略意识不成熟 球员大赛经验不足等等都影响了此次比赛的结果,教练不得人心
运动用品鉴定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世界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克洛泽是幸运的,解说席上的肥罗只能无奈的看着他挥拳庆祝,没有了空翻,人们仍能记住这个低调的战士;内马尔和弟媳是幸运的,他们不用像马塞洛奥斯卡们背负着两亿主教练的期待在米内罗竞技场里徒劳的奔跑着,甚至在进球后都不知该露出怎样的表情;段宣是幸运的,即便不能像以往一样坐在决赛的解说席上,但贺炜永远不能像他一样,在世界杯半决赛上说八次球进了。足球是带来快乐的,巴西,抹干眼泪继续前进吧。至于德国,是收获的季节了。
谢邀。德国打进第四个球后,BBC的解说员便断了线,翻来覆去痴痴呆呆道:“4比0……15分钟进了4个球……15分钟进了4个球……啊第五个!5比0!赫迪拉!!”然后只剩自言自语:“Just Incredible!!”法国TF1在半场结束5比0时说道:“IMPENSABLE!”下半场6比0时,“TRAGIQUE!!”7比0时,“DINGUE!!!”“难以置信”、“匪夷所思”以及这些词的各种语言版,此时飞扬在全世界的键盘上。毋庸置疑了。各类数据记录会被翻出来证明:这是一场如何历史级的演出。这是一场许多年后,你可以自豪的说“我们看了直播哟,当时啊谁都没想到啊”的比赛。仅就我自己而言,如此让我震骇的足球赛,一时也只有以下几场:1994-95季意甲收尾战,巴乔复出,带领尤文图斯4比0干掉第二名帕尔马,锁定意甲冠军(这也是他穿斑马球衣的最后时光);1999年女足世界杯半决赛,中国5比0破挪威;2004年冠军杯,AC米兰第一场4比1干掉拉科鲁尼亚后第二场被4比0击溃翻盘;2005年伊斯坦布尔之夜。就这些了。(当然,我也看过冈波斯安德雷斯和卡西亚诺们9比1干掉申花,看过1994-95季拉齐奥8比2大破佛罗伦萨等等,但这些不是我的主队,事不关己,不会吃惊到这个样子……)内马尔和席尔瓦受伤对巴西的巨大影响,我猜得到。内马尔是这支平民巴西唯一的灵感源,而身为AC米兰球迷和现居巴黎时不时要去看圣日耳曼球赛的人,深明蒂亚戈-席尔瓦的存在价值。我以为没了这二人,斯科拉里会踢得更保守,甚至像对智利的荷兰似的:退守,控制中路,挤压空间。所以我万没想到斯科拉里会扑出来,企图全线压着德国打。我了解,在巴西球迷面前,不能栽面儿死守,但这样拉空出来,是不知道德国人擅长打反击么?——上一场对法国之战,BBC盛赞德国的防反。盯人防守控制出球和转移直至禁区前,立刻转区域防守控制每个危险区域,施魏因施泰格和赫迪拉掺杂盯人控制后插上;一旦法国有机会反击便战术犯规(导致了两张黄牌)。——上一场赛后写的:德国这几年被勒夫带着,踢得是不算痛快解气,是绵密,是细碎,巴斯勒和巴拉克那样的远射见不着了,大家都抱怨现在挑的都是复合型球员,说好听了传带跑射都行,说难听了没一样顶尖的,但怎么说呢,这就是现代足球,是高科技。战车不能光火力猛,各类缓冲悬挂装置才体现科技含量。BBC中场紧着夸德国从盯人防守到区域防守的无缝连接,紧着夸施魏因施泰格不断回撤控制法国插上的后腰,赛后还念叨许尔勒的边路拼抢和反击。这些细节就跟手机界面滑动流畅度似的,不是土豪金那样闪耀人眼,但有用。现代足球拼的就是谁松一口气谁完蛋,德国现在不擅长把对手那口气敲松了,没有降龙十八掌;但靠频繁换位绵密穿插积极跑动,如此见招拆招,你来我往,够使了。如果巴西密集三条线,切割传球路线,德国会很痛苦,但巴西压上,主动露了破绽。于是:第一个球,巴西前点扑成一片,穆勒悄然后撤,大卫-路易斯补位已慢,穆勒轻推,打进两届世界杯的个人第十球。13号托马斯-穆勒,成为世界杯史上第13个进满10球的人——其中5个是德国人。第二个球,BBC中场归罪于巴西的站位。路易斯们带头看球不看人,而对球施压又不够;穆勒右路内切时,马塞洛疯跑补位,已慢,机会出现;克罗泽轻推得分。第二个进球后,巴西人已经懵了。急躁,紧张,慌乱,退守禁区但站位错杂,克罗斯插上解决问题。3比0。基本是从此开始,巴西进攻时变成三后卫站位,麦孔压上了,但巴西后场站位太疏,边路和中路之间空隙巨大。德国一个上抢就面对空荡荡的前场,克罗斯得分,4比0。大卫-路易斯上抢失误,同时巴西的后腰不知道哪儿去了,马塞洛和丹特面面相觑,德国轻松传出身后球,赫迪拉上去,5比0。第六个球和第七个球,都是边路起。第六个球巴西左路被轻松打穿,局部空荡荡要一防二,而许尔勒中路插上时巴西两个人在后点发呆。第七个球你可以说德国反击迅速,但巴西上抢后回防慢也是确实。当然,德国这些球,普遍射门感觉太好了。BBC每回放一个球就说“Great FINISH”,把握太好了。但关键的,还是这些机会怎么出来的。中场休息,我给24年的德国老球迷,我爸爸,打了个国际长途。我爸妈都在看,我爸倒很冷静,说巴西人太重视看球没有人控制区域空切,席尔瓦又不在没人保护站位,被德国几个身后直塞都打穿了。然后又开始念叨他那支老米兰:如果是巴雷西塔索蒂科斯塔库塔在这儿,就会怎么怎么对付德国这种球——说了会儿才想起来,“噢我们是帮德国的!”很久以前,就有球迷跟我讨论过,说我喜欢的球队——德国足球、AC米兰、圣安东尼奥马刺、新英格兰爱国者——好像风骨有类似之处。中场休息,BBC去问儒尼尼奥,“你的国家踢成这样你怎么想”,儒尼尼奥用硬硬的英文说,巴西人没有close out,施压不够,giving away space,让德国人转移球太舒服了。当他说到close out(在足球和篮球里,这都可以解释为扑防和施压), moving so easily(转移球太容易了,嗯), spacing(空间拉开)这些词时,我下意识想到了马刺……稍微了解点篮球的都知道,这是本季马刺夺冠的秘诀所在。我爸对德国充满了老式的自豪。他一直认为,除了那支不太跑得起来、三条线会脱节的德国(那些年很依赖长传转移和传中头球后插上),其他时候,跟德国拼往返就是死。他说过一个经典例子,1988年中国队踢奥运会前,还有报纸念叨过,要“乱棍打死老师傅”,以速度对速度踢死德国,结果被德国小组赛大卸八块。2014年这支德国不那么硬气,但小组跑传切和攻防转换的速率之快,是可以谈论工业美学的。如果巴西切割掉传球路线逼迫厄齐尔和穆勒一路死带,德国会尴尬;但巴西压出来,就实在太客气了。于是:德国第八次世界杯决赛达成。穆勒两届世界杯十个进球,考虑到他25岁的年纪和德国人一向的晚熟传统……德国进到第五个时,我其实开始担心巴西人民的感受了……办届世界杯不容易,被弄成这样收场,这是要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以及克罗泽的第十六个世界杯进球——一个补射,朴实无华。之前克罗泽进到第十五球时写过的:在世界杯的15个进球里,克罗泽从来没有进过克林斯曼1990年那样华丽的前点鱼跃平飞俯冲,没进过1994年那样的侧凌空抽射,甚至1998年克林斯曼对美国那记凌空停球后勾远角,克罗泽都没有。但1998年克林斯曼进的最标志性的球,奶是一记不要命的鱼跃俯冲空门,以及之后抓住球门网的颤抖。这是德国老头子们的方式:他们跑不动跳不动做不了高难度时,还是有这种被压抑已久、于是过于炽热的心情。克罗泽从来不是天才。他日益全面的过程,我们都看得见。他是一点点把自己磨练到如今这地步的。甚至在从来不以灵感著称的德国前锋里,他都不算有灵气的。鲁梅尼格让比拉尔多颤栗的豪迈、克林斯曼时不时邪灵附体的高难度进球、沃勒尔的妖气,他都没有。他只是灵活又勤勉的奔跑到位,先使头球,再使低射,一个一个的进球——就像一个真正的德国前锋似的。但是,最后,一切如我们所见。时间会辜负一切,克罗泽终于连前空翻都做不完整了,但是,勤勉可以偶尔跟时间打个平手——于是,36岁,前空翻都屁股落地了,他依然能够进球,并成为世界杯史上,进球最多的人。今天的比赛有赢家么?儒尼尼奥被BBC问到时笑得不太高兴:“我也喜欢德国队的球风,所以今晚我也挺高兴的……今晚的赢家是足球。”的确,依照德国的战术执行、德国的团体配合,你可以说,他们踢的是兼具效率和观赏度的足球,所以赢家的确是足球运动本身。但今晚的赢家,还有克罗泽。他是如今德国队里,唯一参加过2002年世界杯,见识过罗纳尔多世界杯第11和第12球的人。当年巴拉克因为黄牌停赛,德国败北巴西,克罗泽和卡恩输掉了世界冠军。十二年后,对巴西,正逢席尔瓦同样黄牌停赛,克罗泽射中自己世界杯第16球,超越罗纳尔多,独享世界杯史上进球最多的人——而且让德国队在25分钟里就在巴西人面前摧毁了巴西。而罗纳尔多就穿着西装留着胡子在包厢里看呢。只有命运编得出这样不朽的剧本,人力岂能为之?哦对了。对于世上那一小撮,平日不看足球,只靠刷朋友圈,为免聊天没话说,要显莫测高深,自诩精通博彩,凡事只往钱看,动辄爱说假球,仿佛半夜睡在博彩公司和球星床底下卧底的诸位而言——这场自然是假得不能再假,无需证据就能敲死的假球了。╮(╯_╰)╭
都在说巴西输在斯科拉里的布置,我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比赛在第23到第30分钟的7分钟内被定了性,比分从0:1被扩大成0:5。我个人认为,这并不全是斯科拉里的责任,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完全看到斯科拉里对这场比赛的完整安排,球队很快就失去了控制。现代足球,教练对比赛的布置是非常详细的,更何况是如此重要的比赛。巴西只是一开始上来冲击了几把而已,并不代表这就是正常比赛的基调。上来三板斧吓唬吓唬人,然后缩回去的战例比比皆是。问题在于巴西丢球太早了,十分钟开外就丢了一个。而这第一个进球是一个角球,大卫路易斯被德国队禁区内的交叉掩护拖住,丢弃了对穆勒的防守,让他轻易打门。不得不说,德国人对定位球的利用和把握一向是世界级的,得益于他们自身优越的身材条件,也得益于他们丰富而精熟的定位球战术配合。丢球之后是稳一稳再攻上去,还是立刻反扑,其实各有道理。选择稳住了阵线再徐图进取,一不小心就像上一轮的法国,迟迟没有进展就越来越焦躁。大举反扑如果能很快扳平,对己方是很大的激励,也是稳住心态的最好方式。本届的英格兰vs意大利的小组赛,巴西vs智利的淘汰赛都很好的展示了这一点。巴西队也是这样的选择,自然就承担了由此带来的风险:为了保持进攻的压力和整体队型,不得不整体压上,于是给对方留出了利用的空间。于是就有了第二三四五个进球……比赛到此已经没有意义了。在all in or nothing的赛制下(这里借用adidas的广告语),球员遇到这种情况是不可能保持心态平稳的,到0:5的时候,溃败不是注定的,而是已经发生了。上面说了这么多,归结为一句:德国赢球不是偶然,但打出这么大比分绝对是偶然的。斯科拉里的战术或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早早地被一个定位球打破均势,后面发生什么真的偶然性很大。这场比赛还告诉我们一件事,淘汰赛赛制下,实力没有巨大差距的比赛里,先进球的一方掌握的主动权大得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想象。2012年的欧洲杯决赛是个例证,本届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每一场比赛几乎都是例证。
一个讲英语的搬砖男
来知乎,参与讨论1.主教练的问题:本土世界杯,又是打德国,虽然内马尔和弟媳都不在,也拉不下面子摆大巴打防反,作为主教练可能压力太大了,导致判断力失常,但作为巴西的主教练,不够成熟怎么能行?2.球员的问题,即使把第一个进球比作意外(其实已经显现出巴西后卫线存在的问题),球员在第10分钟丢球,就开始慌乱,导致后场出现一大堆空档,怎么像是个成熟的球队呢,这时候路易斯作为队长,也没有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更体现出弟媳的重要),场上如果有卡卡小罗这样的中场估计不会蹦成那样。3.媒体前期的夸张不实渲染,让大家觉得德国队真是学西班牙只会传控了,但其实德国队的反击一直就没有差过,其实打法国的变阵,克洛泽的首发,就已经显示勒夫已经知道不能像小组赛那样玩了。只是郁闷斯科拉里难道被迷惑了吗。
谢邀。德国打进第四个球后,BBC的解说员便断了线,翻来覆去痴痴呆呆道:“4比0……15分钟进了4个球……15分钟进了4个球……啊第五个!5比0!赫迪拉!!”然后只剩自言自语:“Just Incredible!!”法国TF1在半场结束5比0时说道:“IMPENSABLE!”下半场6比0时,“TRAGIQUE!!”7比0时,“DINGUE!!!”“难以置信”、“匪夷所思”以及这些词的各种语言版,此时飞扬在全世界的键盘上。毋庸置疑了。各类数据记录会被翻出来证明:这是一场如何历史级的演出。这是一场许多年后,你可以自豪的说“我们看了直播哟,当时啊谁都没想到啊”的比赛。仅就我自己而言,如此让我震骇的足球赛,一时也只有以下几场:1994-95季意甲收尾战,巴乔复出,带领尤文图斯4比0干掉第二名帕尔马,锁定意甲冠军(这也是他穿斑马球衣的最后时光);1999年女足世界杯半决赛,中国5比0破挪威;2004年冠军杯,AC米兰第一场4比1干掉拉科鲁尼亚后第二场被4比0击溃翻盘;2005年伊斯坦布尔之夜。就这些了。(当然,我也看过冈波斯安德雷斯和卡西亚诺们9比1干掉申花,看过1994-95季拉齐奥8比2大破佛罗伦萨等等,但这些不是我的主队,事不关己,不会吃惊到这个样子……)内马尔和席尔瓦受伤对巴西的巨大影响,我猜得到。内马尔是这支平民巴西唯一的灵感源,而身为AC米兰球迷和现居巴黎时不时要去看圣日耳曼球赛的人,深明蒂亚戈-席尔瓦的存在价值。我以为没了这二人,斯科拉里会踢得更保守,甚至像对智利的荷兰似的:退守,控制中路,挤压空间。所以我万没想到斯科拉里会扑出来,企图全线压着德国打。我了解,在巴西球迷面前,不能栽面儿死守,但这样拉空出来,是不知道德国人擅长打反击么?——上一场对法国之战,BBC盛赞德国的防反。盯人防守控制出球和转移直至禁区前,立刻转区域防守控制每个危险区域,施魏因施泰格和赫迪拉掺杂盯人控制后插上;一旦法国有机会反击便战术犯规(导致了两张黄牌)。——上一场赛后写的:德国这几年被勒夫带着,踢得是不算痛快解气,是绵密,是细碎,巴斯勒和巴拉克那样的远射见不着了,大家都抱怨现在挑的都是复合型球员,说好听了传带跑射都行,说难听了没一样顶尖的,但怎么说呢,这就是现代足球,是高科技。战车不能光火力猛,各类缓冲悬挂装置才体现科技含量。BBC中场紧着夸德国从盯人防守到区域防守的无缝连接,紧着夸施魏因施泰格不断回撤控制法国插上的后腰,赛后还念叨许尔勒的边路拼抢和反击。这些细节就跟手机界面滑动流畅度似的,不是土豪金那样闪耀人眼,但有用。现代足球拼的就是谁松一口气谁完蛋,德国现在不擅长把对手那口气敲松了,没有降龙十八掌;但靠频繁换位绵密穿插积极跑动,如此见招拆招,你来我往,够使了。如果巴西密集三条线,切割传球路线,德国会很痛苦,但巴西压上,主动露了破绽。于是:第一个球,巴西前点扑成一片,穆勒悄然后撤,大卫-路易斯补位已慢,穆勒轻推,打进两届世界杯的个人第十球。13号托马斯-穆勒,成为世界杯史上第13个进满10球的人——其中5个是德国人。第二个球,BBC中场归罪于巴西的站位。路易斯们带头看球不看人,而对球施压又不够;穆勒右路内切时,马塞洛疯跑补位,已慢,机会出现;克罗泽轻推得分。第二个进球后,巴西人已经懵了。急躁,紧张,慌乱,退守禁区但站位错杂,克罗斯插上解决问题。3比0。基本是从此开始,巴西进攻时变成三后卫站位,麦孔压上了,但巴西后场站位太疏,边路和中路之间空隙巨大。德国一个上抢就面对空荡荡的前场,克罗斯得分,4比0。大卫-路易斯上抢失误,同时巴西的后腰不知道哪儿去了,马塞洛和丹特面面相觑,德国轻松传出身后球,赫迪拉上去,5比0。第六个球和第七个球,都是边路起。第六个球巴西左路被轻松打穿,局部空荡荡要一防二,而许尔勒中路插上时巴西两个人在后点发呆。第七个球你可以说德国反击迅速,但巴西上抢后回防慢也是确实。当然,德国这些球,普遍射门感觉太好了。BBC每回放一个球就说“Great FINISH”,把握太好了。但关键的,还是这些机会怎么出来的。中场休息,我给24年的德国老球迷,我爸爸,打了个国际长途。我爸妈都在看,我爸倒很冷静,说巴西人太重视看球没有人控制区域空切,席尔瓦又不在没人保护站位,被德国几个身后直塞都打穿了。然后又开始念叨他那支老米兰:如果是巴雷西塔索蒂科斯塔库塔在这儿,就会怎么怎么对付德国这种球——说了会儿才想起来,“噢我们是帮德国的!”很久以前,就有球迷跟我讨论过,说我喜欢的球队——德国足球、AC米兰、圣安东尼奥马刺、新英格兰爱国者——好像风骨有类似之处。中场休息,BBC去问儒尼尼奥,“你的国家踢成这样你怎么想”,儒尼尼奥用硬硬的英文说,巴西人没有close out,施压不够,giving away space,让德国人转移球太舒服了。当他说到close out(在足球和篮球里,这都可以解释为扑防和施压), moving so easily(转移球太容易了,嗯), spacing(空间拉开)这些词时,我下意识想到了马刺……稍微了解点篮球的都知道,这是本季马刺夺冠的秘诀所在。我爸对德国充满了老式的自豪。他一直认为,除了那支不太跑得起来、三条线会脱节的德国(那些年很依赖长传转移和传中头球后插上),其他时候,跟德国拼往返就是死。他说过一个经典例子,1988年中国队踢奥运会前,还有报纸念叨过,要“乱棍打死老师傅”,以速度对速度踢死德国,结果被德国小组赛大卸八块。2014年这支德国不那么硬气,但小组跑传切和攻防转换的速率之快,是可以谈论工业美学的。如果巴西切割掉传球路线逼迫厄齐尔和穆勒一路死带,德国会尴尬;但巴西压出来,就实在太客气了。于是:德国第八次世界杯决赛达成。穆勒两届世界杯十个进球,考虑到他25岁的年纪和德国人一向的晚熟传统……德国进到第五个时,我其实开始担心巴西人民的感受了……办届世界杯不容易,被弄成这样收场,这是要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以及克罗泽的第十六个世界杯进球——一个补射,朴实无华。之前克罗泽进到第十五球时写过的:在世界杯的15个进球里,克罗泽从来没有进过克林斯曼1990年那样华丽的前点鱼跃平飞俯冲,没进过1994年那样的侧凌空抽射,甚至1998年克林斯曼对美国那记凌空停球后勾远角,克罗泽都没有。但1998年克林斯曼进的最标志性的球,奶是一记不要命的鱼跃俯冲空门,以及之后抓住球门网的颤抖。这是德国老头子们的方式:他们跑不动跳不动做不了高难度时,还是有这种被压抑已久、于是过于炽热的心情。克罗泽从来不是天才。他日益全面的过程,我们都看得见。他是一点点把自己磨练到如今这地步的。甚至在从来不以灵感著称的德国前锋里,他都不算有灵气的。鲁梅尼格让比拉尔多颤栗的豪迈、克林斯曼时不时邪灵附体的高难度进球、沃勒尔的妖气,他都没有。他只是灵活又勤勉的奔跑到位,先使头球,再使低射,一个一个的进球——就像一个真正的德国前锋似的。但是,最后,一切如我们所见。时间会辜负一切,克罗泽终于连前空翻都做不完整了,但是,勤勉可以偶尔跟时间打个平手——于是,36岁,前空翻都屁股落地了,他依然能够进球,并成为世界杯史上,进球最多的人。今天的比赛有赢家么?儒尼尼奥被BBC问到时笑得不太高兴:“我也喜欢德国队的球风,所以今晚我也挺高兴的……今晚的赢家是足球。”的确,依照德国的战术执行、德国的团体配合,你可以说,他们踢的是兼具效率和观赏度的足球,所以赢家的确是足球运动本身。但今晚的赢家,还有克罗泽。他是如今德国队里,唯一参加过2002年世界杯,见识过罗纳尔多世界杯第11和第12球的人。当年巴拉克因为黄牌停赛,德国败北巴西,克罗泽和卡恩输掉了世界冠军。十二年后,对巴西,正逢席尔瓦同样黄牌停赛,克罗泽射中自己世界杯第16球,超越罗纳尔多,独享世界杯史上进球最多的人——而且让德国队在25分钟里就在巴西人面前摧毁了巴西。而罗纳尔多就穿着西装留着胡子在包厢里看呢。只有命运编得出这样不朽的剧本,人力岂能为之?哦对了。对于世上那一小撮,平日不看足球,只靠刷朋友圈,为免聊天没话说,要显莫测高深,自诩精通博彩,凡事只往钱看,动辄爱说假球,仿佛半夜睡在博彩公司和球星床底下卧底的诸位而言——这场自然是假得不能再假,无需证据就能敲死的假球了。╮(╯_╰)╭
都在说巴西输在斯科拉里的布置,我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比赛在第23到第30分钟的7分钟内被定了性,比分从0:1被扩大成0:5。我个人认为,这并不全是斯科拉里的责任,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完全看到斯科拉里对这场比赛的完整安排,球队很快就失去了控制。现代足球,教练对比赛的布置是非常详细的,更何况是如此重要的比赛。巴西只是一开始上来冲击了几把而已,并不代表这就是正常比赛的基调。上来三板斧吓唬吓唬人,然后缩回去的战例比比皆是。问题在于巴西丢球太早了,十分钟开外就丢了一个。而这第一个进球是一个角球,大卫路易斯被德国队禁区内的交叉掩护拖住,丢弃了对穆勒的防守,让他轻易打门。不得不说,德国人对定位球的利用和把握一向是世界级的,得益于他们自身优越的身材条件,也得益于他们丰富而精熟的定位球战术配合。丢球之后是稳一稳再攻上去,还是立刻反扑,其实各有道理。选择稳住了阵线再徐图进取,一不小心就像上一轮的法国,迟迟没有进展就越来越焦躁。大举反扑如果能很快扳平,对己方是很大的激励,也是稳住心态的最好方式。本届的英格兰vs意大利的小组赛,巴西vs智利的淘汰赛都很好的展示了这一点。巴西队也是这样的选择,自然就承担了由此带来的风险:为了保持进攻的压力和整体队型,不得不整体压上,于是给对方留出了利用的空间。于是就有了第二三四五个进球……比赛到此已经没有意义了。在all in or nothing的赛制下(这里借用adidas的广告语),球员遇到这种情况是不可能保持心态平稳的,到0:5的时候,溃败不是注定的,而是已经发生了。上面说了这么多,归结为一句:德国赢球不是偶然,但打出这么大比分绝对是偶然的。斯科拉里的战术或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早早地被一个定位球打破均势,后面发生什么真的偶然性很大。这场比赛还告诉我们一件事,淘汰赛赛制下,实力没有巨大差距的比赛里,先进球的一方掌握的主动权大得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想象。2012年的欧洲杯决赛是个例证,本届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每一场比赛几乎都是例证。
来知乎,参与讨论我睡到近5点,起来一看,已经5:0了,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到了结尾,德国7:1收关。对于缺少内马尔、席瓦尔两位核心的球队来说,斯科拉里竟然冒险全线压上,跟德国玩起了对攻,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简直是作死的节奏,对于缺少弟媳的后防线来说,直接把自己脆弱的后院暴露在日耳曼战车猛烈的火力进攻点上,自寻死路。斯科拉里面对捉襟见肘的球员调配,一时使了昏招,将一世英名葬送,落得个晚节不保,将自己钉在足球历史的耻辱柱上。在世界杯不足100年的历史上,德国以7:1的血腥大狂屠创造了世界杯半决赛最悬殊比分记录,对于德国来说,这是载入史册的光辉战绩,多年以后,仍然会被人不断提起;对于视足球如生命的足球王国巴西来说,则是难以洗刷的灭顶之灾。对于我们这些凑热闹的伪球迷来说,只能对巴西表示同情。对于企望通过举办世界杯以期获得世界杯冠军从而转移国内矛盾的巴西政府来说,这样的世纪血腥大屠杀无疑义雪上加霜,对于耗资110亿美金举办世界杯的巴西政府来说,这场世纪大屠杀将给本国经济和政治,带来长期低迷的负面影响。这样的耻辱之痛,将长期盘桓于巴西人民的心头之上,使得他们百年之内可能都会不再想举办世界杯。
谢邀。德国打进第四个球后,BBC的解说员便断了线,翻来覆去痴痴呆呆道:“4比0……15分钟进了4个球……15分钟进了4个球……啊第五个!5比0!赫迪拉!!”然后只剩自言自语:“Just Incredible!!”法国TF1在半场结束5比0时说道:“IMPENSABLE!”下半场6比0时,“TRAGIQUE!!”7比0时,“DINGUE!!!”“难以置信”、“匪夷所思”以及这些词的各种语言版,此时飞扬在全世界的键盘上。毋庸置疑了。各类数据记录会被翻出来证明:这是一场如何历史级的演出。这是一场许多年后,你可以自豪的说“我们看了直播哟,当时啊谁都没想到啊”的比赛。仅就我自己而言,如此让我震骇的足球赛,一时也只有以下几场:1994-95季意甲收尾战,巴乔复出,带领尤文图斯4比0干掉第二名帕尔马,锁定意甲冠军(这也是他穿斑马球衣的最后时光);1999年女足世界杯半决赛,中国5比0破挪威;2004年冠军杯,AC米兰第一场4比1干掉拉科鲁尼亚后第二场被4比0击溃翻盘;2005年伊斯坦布尔之夜。就这些了。(当然,我也看过冈波斯安德雷斯和卡西亚诺们9比1干掉申花,看过1994-95季拉齐奥8比2大破佛罗伦萨等等,但这些不是我的主队,事不关己,不会吃惊到这个样子……)内马尔和席尔瓦受伤对巴西的巨大影响,我猜得到。内马尔是这支平民巴西唯一的灵感源,而身为AC米兰球迷和现居巴黎时不时要去看圣日耳曼球赛的人,深明蒂亚戈-席尔瓦的存在价值。我以为没了这二人,斯科拉里会踢得更保守,甚至像对智利的荷兰似的:退守,控制中路,挤压空间。所以我万没想到斯科拉里会扑出来,企图全线压着德国打。我了解,在巴西球迷面前,不能栽面儿死守,但这样拉空出来,是不知道德国人擅长打反击么?——上一场对法国之战,BBC盛赞德国的防反。盯人防守控制出球和转移直至禁区前,立刻转区域防守控制每个危险区域,施魏因施泰格和赫迪拉掺杂盯人控制后插上;一旦法国有机会反击便战术犯规(导致了两张黄牌)。——上一场赛后写的:德国这几年被勒夫带着,踢得是不算痛快解气,是绵密,是细碎,巴斯勒和巴拉克那样的远射见不着了,大家都抱怨现在挑的都是复合型球员,说好听了传带跑射都行,说难听了没一样顶尖的,但怎么说呢,这就是现代足球,是高科技。战车不能光火力猛,各类缓冲悬挂装置才体现科技含量。BBC中场紧着夸德国从盯人防守到区域防守的无缝连接,紧着夸施魏因施泰格不断回撤控制法国插上的后腰,赛后还念叨许尔勒的边路拼抢和反击。这些细节就跟手机界面滑动流畅度似的,不是土豪金那样闪耀人眼,但有用。现代足球拼的就是谁松一口气谁完蛋,德国现在不擅长把对手那口气敲松了,没有降龙十八掌;但靠频繁换位绵密穿插积极跑动,如此见招拆招,你来我往,够使了。如果巴西密集三条线,切割传球路线,德国会很痛苦,但巴西压上,主动露了破绽。于是:第一个球,巴西前点扑成一片,穆勒悄然后撤,大卫-路易斯补位已慢,穆勒轻推,打进两届世界杯的个人第十球。13号托马斯-穆勒,成为世界杯史上第13个进满10球的人——其中5个是德国人。第二个球,BBC中场归罪于巴西的站位。路易斯们带头看球不看人,而对球施压又不够;穆勒右路内切时,马塞洛疯跑补位,已慢,机会出现;克罗泽轻推得分。第二个进球后,巴西人已经懵了。急躁,紧张,慌乱,退守禁区但站位错杂,克罗斯插上解决问题。3比0。基本是从此开始,巴西进攻时变成三后卫站位,麦孔压上了,但巴西后场站位太疏,边路和中路之间空隙巨大。德国一个上抢就面对空荡荡的前场,克罗斯得分,4比0。大卫-路易斯上抢失误,同时巴西的后腰不知道哪儿去了,马塞洛和丹特面面相觑,德国轻松传出身后球,赫迪拉上去,5比0。第六个球和第七个球,都是边路起。第六个球巴西左路被轻松打穿,局部空荡荡要一防二,而许尔勒中路插上时巴西两个人在后点发呆。第七个球你可以说德国反击迅速,但巴西上抢后回防慢也是确实。当然,德国这些球,普遍射门感觉太好了。BBC每回放一个球就说“Great FINISH”,把握太好了。但关键的,还是这些机会怎么出来的。中场休息,我给24年的德国老球迷,我爸爸,打了个国际长途。我爸妈都在看,我爸倒很冷静,说巴西人太重视看球没有人控制区域空切,席尔瓦又不在没人保护站位,被德国几个身后直塞都打穿了。然后又开始念叨他那支老米兰:如果是巴雷西塔索蒂科斯塔库塔在这儿,就会怎么怎么对付德国这种球——说了会儿才想起来,“噢我们是帮德国的!”很久以前,就有球迷跟我讨论过,说我喜欢的球队——德国足球、AC米兰、圣安东尼奥马刺、新英格兰爱国者——好像风骨有类似之处。中场休息,BBC去问儒尼尼奥,“你的国家踢成这样你怎么想”,儒尼尼奥用硬硬的英文说,巴西人没有close out,施压不够,giving away space,让德国人转移球太舒服了。当他说到close out(在足球和篮球里,这都可以解释为扑防和施压), moving so easily(转移球太容易了,嗯), spacing(空间拉开)这些词时,我下意识想到了马刺……稍微了解点篮球的都知道,这是本季马刺夺冠的秘诀所在。我爸对德国充满了老式的自豪。他一直认为,除了那支不太跑得起来、三条线会脱节的德国(那些年很依赖长传转移和传中头球后插上),其他时候,跟德国拼往返就是死。他说过一个经典例子,1988年中国队踢奥运会前,还有报纸念叨过,要“乱棍打死老师傅”,以速度对速度踢死德国,结果被德国小组赛大卸八块。2014年这支德国不那么硬气,但小组跑传切和攻防转换的速率之快,是可以谈论工业美学的。如果巴西切割掉传球路线逼迫厄齐尔和穆勒一路死带,德国会尴尬;但巴西压出来,就实在太客气了。于是:德国第八次世界杯决赛达成。穆勒两届世界杯十个进球,考虑到他25岁的年纪和德国人一向的晚熟传统……德国进到第五个时,我其实开始担心巴西人民的感受了……办届世界杯不容易,被弄成这样收场,这是要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以及克罗泽的第十六个世界杯进球——一个补射,朴实无华。之前克罗泽进到第十五球时写过的:在世界杯的15个进球里,克罗泽从来没有进过克林斯曼1990年那样华丽的前点鱼跃平飞俯冲,没进过1994年那样的侧凌空抽射,甚至1998年克林斯曼对美国那记凌空停球后勾远角,克罗泽都没有。但1998年克林斯曼进的最标志性的球,奶是一记不要命的鱼跃俯冲空门,以及之后抓住球门网的颤抖。这是德国老头子们的方式:他们跑不动跳不动做不了高难度时,还是有这种被压抑已久、于是过于炽热的心情。克罗泽从来不是天才。他日益全面的过程,我们都看得见。他是一点点把自己磨练到如今这地步的。甚至在从来不以灵感著称的德国前锋里,他都不算有灵气的。鲁梅尼格让比拉尔多颤栗的豪迈、克林斯曼时不时邪灵附体的高难度进球、沃勒尔的妖气,他都没有。他只是灵活又勤勉的奔跑到位,先使头球,再使低射,一个一个的进球——就像一个真正的德国前锋似的。但是,最后,一切如我们所见。时间会辜负一切,克罗泽终于连前空翻都做不完整了,但是,勤勉可以偶尔跟时间打个平手——于是,36岁,前空翻都屁股落地了,他依然能够进球,并成为世界杯史上,进球最多的人。今天的比赛有赢家么?儒尼尼奥被BBC问到时笑得不太高兴:“我也喜欢德国队的球风,所以今晚我也挺高兴的……今晚的赢家是足球。”的确,依照德国的战术执行、德国的团体配合,你可以说,他们踢的是兼具效率和观赏度的足球,所以赢家的确是足球运动本身。但今晚的赢家,还有克罗泽。他是如今德国队里,唯一参加过2002年世界杯,见识过罗纳尔多世界杯第11和第12球的人。当年巴拉克因为黄牌停赛,德国败北巴西,克罗泽和卡恩输掉了世界冠军。十二年后,对巴西,正逢席尔瓦同样黄牌停赛,克罗泽射中自己世界杯第16球,超越罗纳尔多,独享世界杯史上进球最多的人——而且让德国队在25分钟里就在巴西人面前摧毁了巴西。而罗纳尔多就穿着西装留着胡子在包厢里看呢。只有命运编得出这样不朽的剧本,人力岂能为之?哦对了。对于世上那一小撮,平日不看足球,只靠刷朋友圈,为免聊天没话说,要显莫测高深,自诩精通博彩,凡事只往钱看,动辄爱说假球,仿佛半夜睡在博彩公司和球星床底下卧底的诸位而言——这场自然是假得不能再假,无需证据就能敲死的假球了。╮(╯_╰)╭
都在说巴西输在斯科拉里的布置,我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比赛在第23到第30分钟的7分钟内被定了性,比分从0:1被扩大成0:5。我个人认为,这并不全是斯科拉里的责任,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完全看到斯科拉里对这场比赛的完整安排,球队很快就失去了控制。现代足球,教练对比赛的布置是非常详细的,更何况是如此重要的比赛。巴西只是一开始上来冲击了几把而已,并不代表这就是正常比赛的基调。上来三板斧吓唬吓唬人,然后缩回去的战例比比皆是。问题在于巴西丢球太早了,十分钟开外就丢了一个。而这第一个进球是一个角球,大卫路易斯被德国队禁区内的交叉掩护拖住,丢弃了对穆勒的防守,让他轻易打门。不得不说,德国人对定位球的利用和把握一向是世界级的,得益于他们自身优越的身材条件,也得益于他们丰富而精熟的定位球战术配合。丢球之后是稳一稳再攻上去,还是立刻反扑,其实各有道理。选择稳住了阵线再徐图进取,一不小心就像上一轮的法国,迟迟没有进展就越来越焦躁。大举反扑如果能很快扳平,对己方是很大的激励,也是稳住心态的最好方式。本届的英格兰vs意大利的小组赛,巴西vs智利的淘汰赛都很好的展示了这一点。巴西队也是这样的选择,自然就承担了由此带来的风险:为了保持进攻的压力和整体队型,不得不整体压上,于是给对方留出了利用的空间。于是就有了第二三四五个进球……比赛到此已经没有意义了。在all in or nothing的赛制下(这里借用adidas的广告语),球员遇到这种情况是不可能保持心态平稳的,到0:5的时候,溃败不是注定的,而是已经发生了。上面说了这么多,归结为一句:德国赢球不是偶然,但打出这么大比分绝对是偶然的。斯科拉里的战术或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早早地被一个定位球打破均势,后面发生什么真的偶然性很大。这场比赛还告诉我们一件事,淘汰赛赛制下,实力没有巨大差距的比赛里,先进球的一方掌握的主动权大得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想象。2012年的欧洲杯决赛是个例证,本届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每一场比赛几乎都是例证。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年巴西世界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