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骑行服坐垫,应该用什么样的坐垫

【骑车旅行】谈一谈车,适合骑长途的自行车的配置 - 骑行生活的日志,人人网,骑行生活的公共主页
主页君正在追梦的路上,这段时间主页一直交给另一个管理员打理。 今天路过了武汉,在青旅休整中,之后一路318往西,生命不止,骑行不息。
【骑车旅行】谈一谈车,适合骑长途的自行车的配置
不是什么自行车都适合骑长途,一辆舒适的长途旅行车能给你的长途旅行带来很愉悦的心情,什么样子的车适合骑长途?
上面是一辆环球旅行自行车,一辆优秀而不昂贵的长途自行车差不多就这个样子。&正文开始啦:
&& &&& 论通用性,钢架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适用性,一旦发生损坏,任何一个小县城,或者是汽车修理,都可以得到解决。只是现在重量适中,结实耐用的钢架子已经比较难买到了。
&&&& & 虽然铝合金架一旦损坏就只能找特种焊接的地方来修理,但因为轻量,廉价,一直在运动自行车市场上大行其道,而其强度也随着工艺的提高,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所以铝合金架子,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选择铝合金架子,请尽量选择带补强的,对于一些抽管较多,重量较轻的要慎重选择,它们不一定会在焊接相连的地方开裂,但是很有可能在抽管的地方受到意外的撞击后开裂。碳和钛以及其他材料暂时不予讨论。提醒你注意的是,不少架子出厂后,后尾钩的螺丝都没有锁紧,一定记得拧紧,否则,后爪钩脱落该有多麻烦,就不用我细说了。
&&&& & 2. 前叉
&& &&& 选择软叉还是硬叉,一直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硬叉显然效率更高,重量更轻,但是遇到颠簸路面,震的手臂发麻也是常有的事情。软叉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来自地面的震动,但是自然牺牲了效率,且重量较重,一旦发生故障,维修也很困难,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应该根据长途沿途情况来与针对性的选择,如果主要是在平坦公路上跑,硬叉完全可以胜任,如果路况非常差,软叉是必须的。选择一根质量不错的带锁死的避震前叉是个通吃的好主意。如果路途遥远,需要带很多的东西,要装前货架或挡泥板的话,一定要注意购买的叉子是否有对应的螺丝孔。
&&&&&& 现在的碗组质量都比较好了,哪怕是最普及的VP,正常使用也很少有损坏的,但是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安装好碗组后,一定记得固定好碗组盖上的固定螺丝,锁的太紧,转向发皱,影响操控。太松了,碗组很容易被来自地面的震动导致变形损坏,架子头管就很容易在叉子的搅动下裂开,那损失就更大了。另外,跑一定公里数后,就记得把车上所有应该锁紧的螺丝检查一下。
&&&&&& 4. 车把
&&& && 毫无疑问,蝴蝶把是最佳选择。缺点是偏重,但是考虑到其对舒适性的大大改善,可以随意选择握把姿势,能有效的缓解长途中上半身的疲劳,这点重量上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理论上来说,燕把比直把应该有更好的弹性,但是实际使用中,我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觉到这一点,这2种把用来跑长途也是可以的,加装副把效果更好,但总的重量也自然接近蝴蝶把了。
&&&&& &选择可调角度把立。其效果不仅仅是可以调整角度,其实也有效的调整了上管等效长度,能够更好的适应路况的变化,做有针对性的调整。只是这种把立结构稍微复杂一点,重量也要重很多,市场上可选择的不多。实在买不到,找个尺寸合适,强度足够的把立也行下面是主页的可调把立,供大家参观一下:
&&& && 是否该选择减震座杆?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减震往往带来的是骑行效率的降低,所以很多人不太喜欢,但是长途旅行舒适第一,效率其次,放弃了舒适性,往往会让人难以忍受,而最后被迫放弃计划。减震座杆可以有效缓解长途颠簸,值得考虑。现在几乎很多的品牌旅行车上,都把减震座杆做为标准配置,相信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 && 7. 把套
&&& && 蝴蝶把自然要选择那种长长的把套了,那样你就可以用任何一种你喜欢的姿势趴在车上。其他车把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海绵的把套不是特别耐用,很容易破,但是吸汗,硅胶的硬一些,但是握持感很好,也比较耐用。可根据个人喜好或大家的共同推荐来购买。长途旅行,带一对备用把套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东西也很轻便。
&&& && 8. 货架
&&& && 长途旅行车可以通过安装前后货架来达到大量负重的目的。货架一定要结实,且负重能力强。必须是在后三角上用螺丝固定的那种,通过座杆固定的那种长途旅行非常不可取,不仅不能大量负重,而且对骑行影响很大,非常容易失控,还容易导致座杆断裂或车架变形。不少前叉还有配套的螺丝孔,可以安装前货架,能进一步的提高车子的负载能力。
&&&& & 或许你喜欢1.50的光头胎带来的高速感觉,或许你喜欢2.35甚至更宽的胎带来的抓地力,但是长途旅行,这些都不是最好的选择。26X1.95的内外胎是最常见,也是最通用的选择,内胎应考虑美嘴的,法嘴的适用性太差,另外,准备两个美嘴转英嘴(大街上最常见的那种气嘴)的转接环,这样,随便找人借个气筒斗可以打气了,尤其是在你没有气筒或工具不能用的情况下。700C绝对不是一个是好的选择,试问:一旦你的轮胎出了任何状况,在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修车摊,能拿得出700C的内外胎吗?长途旅行事事难料,在伟大的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穿行,选择26寸轮胎的山地车,绝对是最稳妥的选择。
&&&&&& 10. 牙盘
&&&&& &宽大的裤脚是非常容易被牙盘刮到的,甚至卷进去,所以,带护盘的牙盘是个不错的选择(带护盘的牙盘多见于一些低端入门产品,有的牙盘也可以额外安装护盘,只是不太容易买到),但并不强求,因为你完全可以用一根束腿带来达到同样的效果。个人非常推荐在牙盘上多加投资,强度好的牙盘可以显著的提高效率,而且很少变形和快速磨损,需要提醒你的是:牙盘上如果有盘钉的话,一定要记得自己再锁紧一次,而且长途途中最好定期检查一下,这是非常容易松动的地方,当你发现的时候,往往螺丝已经丢失,而丢失了一个,其他的也会跟风,旅途难免半途而废。
&& &&& 拆装过车子的人都知道,中轴是非常难安装的,不仅需要使用专用工具,而且,稍不留意,就会损坏五通的螺纹,所以,在长途旅行中,你几乎没有机会换中轴的,应该尽量选择结实耐用的,强度第一,对重量不必过分要求,毕竟这点重量,比起行李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 12. 中轴螺丝
&&&& & 选择一对防水中轴螺丝吧(注意:有方孔和ISIS等不同规格,需要和中轴配套使用),虽然不一定有什么太显著的防水效果,但是无论是锁紧还是拆卸,用内六角就可以操作,是非常方便的。
&& &&& 非自锁脚踏较好,如果使用自锁,推荐自己准备修补件,开拓者的培林脚踏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请一定注意,第一次上脚踏一定要上紧,否则在大腿的驱动下,松动的脚踏会损坏曲柄上的螺纹,最后螺丝孔损坏变形,脚踏和牙盘都会报废,长途骑行也就变成户外徒步了。
14. 传动搭配选择
&& && 很多人认为用大盘带小飞能跑的更快,或许这可以获得一个更快的极限速度,但是绝对不会提高你的平均速度,甚至说,这是个完全错误的选择,大力气,低频率的蹬踏,往往肌肉很容易酸痛,短暂的速度或许很快,但长途绝对跑不起来,保持一个合适的频率,均匀的发力,往往能让你跑的更远。而要做到这点,就要选择合适的传动搭配,所以,牙盘推荐42-32-22这个范围左右的,后飞选择11-30左右范围的,这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地形,千万不要选择48-38-28对11-21等类似这样变态的选择,你会很快的疲劳,而且无法坚持下去。
&& &&& 15. 该选择几速的问题
&& && 到底多少速才够用?21速,24速,甚至27速?有多个档位的组合,自然可以让变速更细腻,能更好的适应你,但并非档位越多越好。3*7和3*8速都是常见的选择,并不推荐3*9或者是3*10,因为太专业的东西,在高档自行车并不普及的中国,其实是非常冒险的,而且配套的链条太薄,太脆,往往没有7速8速的链条来的粗壮和有韧性。
&&&&& &16. 花鼓
&& &&& 一直有人担心,快拆的花鼓是否安全?是否会在路途中脱落?实际使用中,只要安装得当,我还没有发现有快拆断裂,导致人受伤的事情发现,而用螺丝固定的花鼓,也并不一定就坚固的很,考虑到快拆带来的调整和修补的便利,这点冒险还是值得的。至于为代表的滚珠花鼓,还是NOVATEC为代表的培林花鼓,都是非常好的选择,滚珠花鼓不像你想的那么脆弱,几千公里一般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培林花鼓修复性固然好,但是没有专业工具和配件,你也一样不好保养。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果真的选择的花鼓,尽量选择档次高一点的,大家有口皆碑,认为比较耐用的,而培林花鼓的话,前2后4的强度理论上来说比前2后2的要强度更好,修复性更好,虽然实际使用当中,这种体会并不明显,考虑到价格差距不大,前2后4的更好。
& 17. 刹车
&&& && 毫无疑问,V刹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沿途道路非常泥泞,甚至可以考虑吊刹(当然,现在好的吊刹不是很好买到)。我没有说公路的夹器,因为我前面已经说过,跑长途最好还是用山地车,不推荐碟刹是因为不好维护,我有朋友的车在长途中,受到轻微的碰撞,就导致碟片变形了,骑行非常费力,后来只好拆掉,慢行,才勉强对付回来。当然,现在也有前碟后V的长途车旅行车配置,因为,碟刹对于泥泞路面比较有效,而且前碟一般不容易碰到,不过旅途的事情是很难作肯定的判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碰到。
&& &&& 一定要购买双层圈,至于是刀圈还是平圈看个人喜欢,平圈强度不一定比刀圈差太多,但弹性好一点,能非常有限的缓解一些路途的颠簸,现在基本都是铝合金的车圈了,越贵的圈不一定越好,只是可能更轻量而已,便宜的圈不一定强度不好,只是厚重一点而已。根据很多车友的经验,只要圈编制的好,只要不是特别便宜、质量太差的圈,都可以支撑很长时间不发生较明显的偏摆
&&&&&& 不一定非要使用特别昂贵的辐条,轮组强度其实更关键在编制,很多人抱怨车子的辐条总断或是轮子过一段时间就偏摆了,其实很多时候,这并不是辐条质量的问题,更不是圈的强度的问题,而完全是编圈技术不过关。一般来说,几十块一套的辐条带条帽就可以了。找一个手艺出色的老师傅(别去路边摊,他们连编圈器都没有)帮你多调整几次,轮组基本就稳定了。另外需要提醒你的是,不要用新轮子跑长途,一般来说,因为物理特性或者是磨合等情况,一般新编制好的轮圈使用一段时候后,都会有一点变形,再重新调整一次两次,就很少会发生断条或严重偏摆的情况了。
&&&&& &20. 链条
&&&&& &首先你的链条要和你的其他零件配套,虽然9速的链条可以用在7-8速上,但 9-10速的链条往往更薄,没有8速的来的皮实。还有一个小秘诀可以告诉你的是,万一链条断了或坏了,把损坏的那几节拆下,在修车摊找一段国产变速车的链条装上,也可以支撑一段时间,足够你找到新的修补零件。越专业的东西,针对性越强,通用性就越差,行走江湖,还是低调点好。
&& &&& 和变速配套就好了,转把和指拨完全看个人喜好。个人喜欢指拨,一档是一档,心里感觉干净利落。转把也很有特色,变速快,而且总给我一种骑摩托的感觉。
&&&& & 23. 前拨
&& &&& 前拨的类型和种类实在太多了,总之,要和架子和牙盘配套,有的前拨是上拉的,有的前拨是上下拉都可以的,另外还有安装在五通上的E型前拨等,而且有的前拨只支持最大42齿,有的可以支持48齿,SRAM的前拨还好些,数量不多,的产品线拖曳前后二十多年,型号多如牛毛,估计他们自己的技术人员,随便抓一个前拨和牙盘过来,都不敢一口咬定是否能够配套使用。可能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前拨和牙盘是一套的,或是找装车经验丰富,擅长&八国联军&的老同志讨教一番才好。
&&&& & 24. 后拨
&&&&& &现在的高档自行车变速系统已经几乎完全是SRAM和的天下了(camp等也有山地变速系统,但是国内很难买到),建议后拨至少应该选择A系列以上的(比如ALTUS、ACERA、ALIVIO),TY系列质量其实也不差,变速一样很准,但它们多数用于无后爪钩的架子等,而且一般最多只支持到7速(也有例外,比如,TY22等就可以很好的支持8速),时间一长后,也难免不太好用,至于更高级的变速器,则是看个人经济情况了,它们同样耐用,只是可能在精度和重量上有所突破而已。
& 25. 水壶架
&&&&&& 有的车架可以装3个,有的可以装2个,还有的只可以装1个,架子的选择看个人喜好,但一定要记住选择尽可能结实的,以用手大力的挤压不会变形的为好,否则使用几次,就变形,让人的确郁闷。
&&&&&& 一个飞轮正常的使用时间是多少?要针对使用环境和使用强度来说,但一般情况下,足以支撑5000公里,完成长途旅行不成问题。新飞轮和新链条一般不会跳链,旧链条和旧飞轮,问题也不大,但是飞轮和链条新旧搭配,往往容易跳链,所以需要磨合。
&& &&& 另外要说的是,不推荐给飞轮和链条什么的上太多的油,适可而止。否则,太多的油飞溅出来会弄脏裤子,而且可能沾染更多的沙子和泥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 27. 车线
&&&&&& 车线是易损耗品,一般几千公里就要更换一次,但长途在外,车线的修补件不好找不说,就是有,更换也不是很容易的,(你至少需要松开不少地方,然后重新截线管和掐线),请一定注意车线的润滑和线管的防尘,还有接头一定要用线封掐紧封好,否则一旦散开,不仅不美观,而且容易松脱。现在在网上或者在车店一般很容易找到铝制的线封,备几个,他们只增加很少的重量,却可以为你减少很多麻烦。
&28. 前后泥板
&&&&& &这个东西其实看路况,如果你确定沿途天气和路况不会太差,不装也完全可以,如果赶上雨天或是泥泞的道路,无论怎样防护,一要会弄得浑身是泥。
&&& && 请你一定明白:永远不要背着包骑行。骑自行车的过程中,除非挺直腰板和向后仰着,我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身体向前倾的姿势,这已经给了腰部一定的负担,如果再背着一个厚重的包,距离腰肌劳损的日子就不远了。旅行应该是快乐的,虽然过程可能艰苦,但你完全应该过的更舒适一些。
&&&&&& 长途骑行能否成功,往往在于你能坚持多长时间,意志再坚定,也不一定能抗得住身体的疲劳。东西不多的话,只选择后...
阅读(9945)|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为了纪念自己的青春,打算明年春天从长沙骑自行车去云南,这种长距离的骑行要注意些什么?要带哪些装备?
长途自行车旅行须知
一、先是做好心理准备
确定下旅行的目的和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路再长也有终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定的骑下去,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二、出发前的准备
首先要收集、查阅、整理沿途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相关信息,包括较新版本的地图、交通图,沿途的地理、历史、人文、名胜古迹,气象资料等。再根据你或你的团队的体力状况、假期长短、旅行季节等因素制定出详细的旅行计划。一般而言,长途自行车旅行的最佳季节为每年的五至十月份为宜。长途自行车旅行最好能结伴而行,但长途旅行人数不宜太多,理想的人数为3到5人,且最好有异性同行。人数过多,沿途食宿困难较大,偏远的小地方接待有困难。由于人们之间的性格爱好存在差异,人数过多时很难统一行动。人数太少,安全保证较差。并且万一途中出现特殊情况,人数过少,难以相互照应。另外,人数过少,每一个人的相对负担就会加重,有些物资装备无论一人或多人只需一份,如修车工具、宿营装备等。
三、有关的物质准备
做自行车旅行,首先要准备的就是自行车。如果有条件,最好选用专门为自行车旅行而设计的27英寸全地貌车。该类型车一般配有前后车架,能载重150公斤(包括骑行者)以上,避震性能较好,轻便结实,能适应各种道路状况。缺点是价格昂贵,零配件目前在国内较难买到。
我们一般骑行的26英寸以下的轻便自行车不太适合于自行车长途旅行。可选用比较老式的28英寸加重自行车。如是新车,在你出发前一定要磨合200到300公里,重新全面调整后再上路。如是旧车,要经过全面大修,特别要对车座进行加工改造。车座不宜太硬或太小,最好加上一个3到5厘米厚的海绵坐垫。注意一定要保持坐垫表面干燥且不能有褶皱和缝合接缝,长时间骑行时方不至于磨破皮肤或长痱子。车座不宜太高或太低,以个人骑行舒适为宜。车把基本上应与车座高低相等,高低差距在3到5厘米以内为好。还应在自行车前后安装好挂包架。背着背包长途骑行非常疲劳和不舒服。最好还应在自行车大梁上安装一个水壶架,以便在骑行中可随时方便取用饮水。另外,在车胎内注入一些补漏剂,一旦车胎被刺破,只需将刺入物拔除,破孔向下打足气,即可自动将破孔堵住,保证继续骑行。
出发前,你一定要掌握自行车的调整和修理,包括;补胎、更换车条、更换刹车块,修理、调整前中后轴、修理飞轮等。
四、其他物质准备
服装:如果是在夏季或在较暖和的季节骑行,最好能购置专门设计的短骑行服。它具有保温、透气、挡风、防雨等功能。骑行裤内还有真皮垫,防磨且透气。可适应多种气候条件下骑行。只是价格比较昂贵。如没有骑行服,特别是骑行裤时,可直接穿着有弹力的紧身裤,里面不要再穿着其它服装,并且在经常摩擦的部位涂抹一些能起润滑作用的油脂。夏季骑行应穿着长袖上衣和遮阳帽,以免晒伤皮肤。冬季或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骑行时,除注意保温外,还要注意防止衣裤或鞋袜过紧而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引起冻伤的发生。另外,骑行时不能戴口罩,如果戴上口罩,因呼出的热气会在不知不觉中在口罩外面结成薄冰,造成面部冻伤。冬季最容易冻伤的部位是耳朵、鼻子和手脚,要特别注意这些部位的保温。可采取骑行和推车步行结合的方法,以促进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还要准备一件雨批,除防雨外,还有其他许多用途。
其他装备:为防风吹和小飞虫侵入眼睛,要准备好骑行眼镜。有色的可防强烈的阳光照射,无色的适用于阴天,还有一种浅黄色的专门适用于夜间。准备一个小药箱也是必不可少的。长备药品包括:治疗腹泻、肠胃不适、感冒、水土不服、消炎、外伤,眼药水等药品。如是夏季还应准备一些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痱子粉等。冬季则要准备一些冻疮膏、&寒痛乐&、姜茶等。如是在西北、新疆等地,要多准备一些饮用水(每天需5到10升)
五、在骑行中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骑行速度问题。骑行速度要根据全队的身体状况、路途远近和假期长短来决定。一般来说;如果路面平坦,每小时骑行20公里左右。山地或丘陵地形,每小时骑行10到15公里左右较为合适。每天骑行的时间,在开始的3天到一周内,不宜太长。已每天6到7小时,骑行120到130公里较为合适。身体适应后,每天增加20到30公里,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长途骑行后两脚会充血肿胀。休息时要平躺,尽可能把脚垫高,以促使血液循环。如有坡度不大的斜坡,也可头朝下地躺下休息片刻或把脚放在自行车上休息一下。
夏季,由于气温太高,白天骑行体力消耗极大,容易中暑等,不宜骑行。最好选择在早晚骑行。
如必须露宿时,应随身带一个防潮垫。换上干燥的衣裤,穿上雨衣,躺在防潮垫上。并且时间不宜过长。切不可穿着汗湿的衣服就地随意躺卧。
在比较干燥的地区骑行时,应在鼻腔内涂抹一些油脂,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顺畅。夏季骑行时,如感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烦躁心慌、恶心呕吐、舌干口渴、出虚汗、心跳加快等症状,要迅速到阴凉处躺下休息,马上服用一些十滴水。等身体恢复后在逐渐活动。切记不可用扇风法降温。
冬季骑行时,如感到皮肤发痒、红肿、麻木甚至起水疱时,要尽快用冻疮膏轻轻涂抹并做好局部保温。切不可因发痒而使劲搓揉。
长途自行车旅行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半路病倒,自己遭罪不说,还会连累同伴。
长途骑行,感到身体疲劳,腿脚乏力时要及时休息调整。否则因控制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翻车、撞车事故。
长途自行车旅行中保持警惕性,保管好自己的财物、照相机等贵重物品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疲劳、注意力分散等原因,往往容易出现松懈、麻痹等现象。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否则可能不仅是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还可能误事。
以上是一些有关长途自行车旅行的常识和基本知识。如果你计划要进行自行车长途旅行。一定要了解更多的资讯,向有经验的伙伴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再上路
不适合自行车旅游的人群
1、有心脏病者 有心脏病的人忌做剧烈运动。
2、有癫痫病者 如果在骑车时突然发病会带来很大的危险。
3、做过脑部手术的人 脑部手术后,有发生癫痫的潜在危险。
4、高血压者 有高血压的人骑车有突然脑溢血的危险。
5、患闭塞性脉管炎者 此种疾病的病人不宜长时间运动,否则会引起腿部(主要是小腿肚和足尖)疼痛。
6、孕妇 孕妇身体不灵活,容易发生危险,且一旦发生危险就后果严重。
1、带上足够的水
自行车运动是一种耐力运动,在这种酷热天气下的活动,更加对车手提出了考验,特别是在防暑防晒方面,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特别是酷热天气,使得车手的排汗量很大,需要大量补充水分,而普通的骑行水壶就显得容量不够了,因此,再长距离骑行中一定要带够水,用水袋是最好的办法。
2、防晒同样很重要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护,晒黑不要紧,关键是不能晒伤,所以应该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水防汗的防晒霜。
3、注意补充能量
另外,长距离的骑行,高温,缺水使得车手很容易耗尽体力,而这种状态下,人的胃口是很差的,基本上不想进食,所以需要一种特殊的食品来维持体力,因此能量棒成了首选,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莫过于美国的宝德能量棒,它是美国国家自行车队,铁人三项,和中国登山队的必备装备。
4、不要马路上锻炼
骑车锻炼时不要选择市区马路作为锻炼地点,因为汽车尾气及尘土对运动中的人危害极大。骑自行车时,由于运动量加大,心肺功能增加,如果无法避开废气和尘土,那么被动吸入的有害气体将会随着心肺功能的加强而快速传遍全身,进而毒害到全身脏器。短期内使人感到心里不舒服、干咳;时间长了人会头疼、浑身无力。长年累月在马路上骑车锻炼,被动吸入的废气还可能引发肺部疾病。
处在生理周期中的女性,因为身体抵抗力较弱,所以不适合在污染严重的马路上从事这项运动。夏季日晒强烈,容易中暑,也不适合选择马路作为活动地点。
5、保护装备要齐全(骑行服尤其重要)
因为头盔能有效降低摔下车时发生脑震荡的几率,所以美国保险条例中规定骑车必须戴头盔,否则发生意外无需赔偿。但在我国,骑车者很少能注意到这一点。
除此以外,骑车时常用的护具还有护膝、护踝、护肘和护腕,可以防止行车中发生扭伤、挫伤等伤害。如果把骑车当作运动来做,那么这些保护器具一定要配全。
保险专家提示,自行车运动是一件比拼耐力的运动,长途骑行容易造成疲劳,引发意外,在进行自行车运动的同时一定要慢行、遵守交通规定,体力不支尽量停下来休息,长途骑行最好购买一份自行车运动保险,或者购买一份意外保险来保障骑行安全。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浏览: 3774
关注: 3 人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17
威望457 金钱13 积分457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60注册时间在线时间9 小时
编辑, 积分 4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 积分
不少车友在骑行量稍大的时候,会遇到屁股痛的困扰,也有车友担心影响到前列腺的健康。屁股痛顶多难受几天,我们可以不必太在意。如果是会阴某部位麻之类的问题,一定要引起注意。解决这些问题,合适的座垫选择很关键,更加重要的是骑行姿势和骑行习惯。这里希望通过骑行和座垫知识讲解,以及骑行者在售座垫的介绍,让车友更清楚座垫的选择,免去疼痛和担忧,享受更多骑行乐趣!
常见的错误认识:
这里先列举一些常见的错误认识,引起大家的注意。
1、座垫是用来“靠”不是用来“坐”的
这个说法太绝对化。准确说,当腰部角度低,腿部承担了身体大部分重量,以及缓冲震动冲击,我们是浮坐在座垫上,也就是一般人说的“靠”。一些车友会建议新手把车把调低,座垫调高,并建议使用窄而硬的“专业座垫”,认为这样专业。采用这样的姿势和座垫,当腿部力量不够时,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转由臀部来承担,会阴这时承担着较大分量的体重,对身体不利。车友多是郊游旅行的长时间骑行,即使不是新手了,也少有人腿部力量强大到长时间的骑行里,能够由腿部来承担大部分身体重量。
大多数情况下,身体的重量主要由座垫的承担,我们更多的是“坐”在座垫上,而不是“靠”。所以我们在选择座垫的时候,不要片面的去追求所谓的“专业”。
2、为了避免压迫会阴,要把座垫角度向前倾。
座垫前倾,坐骨会往下滑,坐姿不稳,这时需要手臂用力把身体推回来,就像是把身体挤在车架中间,长时间这样的骑行,对手和肩会带来伤害。这种坐姿减少了坐骨和座垫的接触面,压强增大,更容易导致屁股痛。并且,一旦需要改变重心,如下坡时,坐骨往下滑,身体向前,手往后撑,会抑制转髋的动作,不利于操控,并影响腿部发力踩踏。
座垫前倾,屁股和座垫的接触角度差不了太多,对会阴压迫减少有限,但付出了操控、手、肩、腰劳累的代价。
正确的方法是先把座垫调水平,然后按自己的骑行感觉,稍稍前倾或后倾调节,找到适合自己的座垫角度。一般来说,前倾或后仰的角度不宜超过5度。我一般习惯稍微后仰,我认识不少资深车友也是这样。正确的骑行方法和适合的座垫,角度稍后仰不会对会阴产生过多压迫。
3、贵的座垫更好。
自行车产品分类很明确,不同座垫的功能特点不一样。有些更适合旅行,有些更适合运动,有的适合山地等等。一般来说,最贵的座垫是针对比赛使用,除了考虑舒适性,更多还要考虑对成绩的影响:轻量化、较硬的表面、大小形状适合腰部角度很小的骑行姿势。
大多数车友是休闲类的骑行,需要一个大小适中、软硬适中、人体工学上的考虑更多是健康和舒适。休闲运动骑行的姿势和强度,而选用了一个竞技用途座垫,并不适合。贵的产品成本高,但是这个高成本不一定对你有用。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座垫:
骑行时,人与自行车接触在三个部位:车把、座垫、脚踏。身体重量由相应身体部分承受:臂、臀、腿。臀部的受力前部是会阴,后部是坐骨。我们要合理的分配各个部分的受力,达到最佳效果。
座垫接触人体最重要的部分,不同骑行姿势需要身体重心变化也和座垫密切相关。如上下坡、过弯、过障碍,臀部会随着身体重心的变化,在座垫上前后左右的移动,不断的转髋。
一个好的座垫,会完好的对臀部承托、符合臀部的曲线、不影响踩踏、在身体重心需要移动是起到协助作用,利于骑行速度和操控的要求功能。同时,还具有舒适性,对会**位有释压作用。
座垫选择的基本因素:骑行时的腰部角度
一些车友习惯按公路车和山地车不同车种分类座垫,实际上,大多数座垫品牌建议车友按骑行时腰部的角度和道路类型进行座垫的选择。
公路车竞技时采用姿势,重量主要由腿部承担,手臂承担小部分。这时,座垫的作用更多是用来“靠”,而不是“坐”,会阴和坐骨承重很小,采用合适的坐垫,会阴处收到的压迫和摩擦非常小。采用这种姿势骑行时,不宜疲劳骑行,因当腿部力量不够时,重量就转移到了臀部,因为腰趴的低,会阴和座垫的接触面大,受力多,对会阴的压迫很大。这时,需要座垫长而窄,可以灵活的调整身体重心,另外要轻要硬不影响发力。
公路车赛的骑行姿势,易于利用上身力量及腿部发力,身体重量主要由腿部承担,座垫窄、轻、硬。
中间角度:
最多车友的运动休旅类骑行,腰部角度范围在40~80度之间。一般新手因为不习惯运动骑行,比较习惯腰部角度大的骑行,在一段时间后,会慢慢习惯腰部较小角度的骑行。较小的腰部角度,对臀部的压力小,同时利于使用上身的力量,更加合理的运用身体各部分肌肉,全身得到锻炼。车友在初期接触自行车后,平时骑行要留意车把高度和座垫位置,慢慢的调节,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骑行姿势。
大多数车友采用这个姿势,适合长途和周末骑行。臀部和腿部共同承担身体重量,座垫综合考虑骑行需求及舒适性。
腰部角度的调整
腰部角度由车把及座垫高度共同影响,对应每个人,座垫的高度是基本固定的,我们通过调整车把的高度、把立的长度来确定腰部的角度。旅行或是郊游骑行车友的车把会比座垫略高,腰部角度在40~80度之间,喜欢竞技的车友在30度或是更低。
威望457 金钱13 积分457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60注册时间在线时间9 小时
编辑, 积分 4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 积分
为什么有些人骑山地车很累,有些人却得心应手呢,除了骑行姿势以外,其实这跟和坐垫高度也很有关系。本文将从座垫角度、座垫高度、座垫前后位置三个方面来讲述如何调整山地车座垫高度。
山地车车座高度如何设置最舒服?为什么有些人骑山地车很累,有些人却得心应手呢,除了骑行姿势以外,其实这跟和坐垫高度也很有关系。本文将从座垫角度、座垫高度、座垫前后位置三个方面来讲述如何调整山地车座垫高度。
一,座垫角度:
有一种很流行的错误装配,把座垫大幅度前倾,这是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骑久了手臂会异常疲劳,因为大幅度倾斜的座垫让你无法正常坐稳,必须靠手臂的支撑,让你不至于滑下来,这样的骑姿导致的就是用手玩命撑住车把,把臀部搭在座垫上,完全错误的重量分布,手臂怎么能不疼呢?所以正确的座垫角度是基本放平,要想前面低,最多稍微低一丁点,大幅度倾斜绝对是错误的了.
二,座垫高度:
除去下坡赛车等特殊地型车种,一般来说座垫高度的设定就是跨下长度乘以0.886,注意这个跨下长度是要测量穿鞋后的,如果嫌麻烦,就把踏板放在低处,坐在座垫上,脚根踩踏板腿正好伸直,脚掌踩踏板膝关节有一定弯曲,这个高度基本就算合适了,注意,要穿着鞋.
座垫千万不能太低,否则骑行中你的腿无法正常舒展,局部上有些肌肉用不到力,而有些地方却持续地高强度施力,容易造成疲劳和损伤,而且也骑不快.
反过来,座垫太高也是不对的,尤其是膝关节高频率地反复锁紧还会造成运动损伤.
三,座垫前后位置:
把踏板放在一前一后水平的位置,脚掌踩上前踏板,这条腿的膝关节向地面做垂线,正好通过踏板轴,就说明座垫在前后距离上处于基本位置了,再根据个人踩踏发力的习惯在这个基础之上稍做前后调整就可以了.
四,先装座垫,再配把立:
把立过长过短过高过低都是不好的,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用什么样长度和角度的把立呢,只有在座垫装配完成后亲自坐上去,模拟一个前趴的骑姿,才能确定把立的位置.
如果先随便买一根把立,再通过调整座垫位置来适应把立,那一切就都弄反了,如此颠倒过来的后果就是你的座垫不是依靠踩踏来安装的,而是依靠把立来安装的,你上身的姿势虽然有了保证,但坐位和踩踏就无法调整了.
所以,一定是先装座垫,再选配把立,千万千万别颠倒过来.
总结:今天我们讲到了以下4个方面
1,座垫要放平,大幅度前倾会错误地把太多重量压在手臂.
2,座垫不要过低,也不要过高,高度要适合自己胯下长度.
3,座垫的前后可以通过简单的做垂线法确定.
4,先装配座垫,再选择把立,千万不能反过来.
如何正确的调整座垫?
新手在户外骑行时总觉得臀部越来越疼,一般会抱怨座垫不舒服。原因有很多,除去没穿骑行裤的因素,座垫的不正确使用是其原因之一。正确的安装座垫,往往能达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首先要明确的是,坐前还是坐后?新手总是习惯于坐在后半段上,其实这并不利于发力。一般平路上,建议坐在座垫中部,让座垫总是平平托起上身,这时它起到支撑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上坡,可根据个人习惯坐在座垫的前端;下坡时,为保证安全,可尽量往座垫后面坐,甚至臀部离开座垫,后移至后轮上部以避免前栽。
其次,座垫安装的角度和水平度。一般车辆而言,座垫安装角度以水平为佳,这样才能坐得稳。如果座位向前倾,哪怕一点点,骑车时会有种身体下滑的感觉,让车手无法稳定的坐在车上。如果座垫中间稍稍呈下凹的曲线状,坐上去的时候自然地会坐在最下凹的地方,却不是最宽的地方,会觉得不爽。于是你可以让座垫前端稍稍翘起一点点,使得座垫后半段基本水平。合适的座垫位置,应为座垫的中心位置在座管的延长线上。(图一)
正确的高度也是调整的要点之一,太高的座垫会使手臂的负担过重,反之则是臀部压力太大,都会对骑行造成影响。公路车的座垫应该与车把高度相差50mm左右
山地车的则是座垫与车把高度相同为佳
最后,在骑行中还要适时的放松臀部,谁都不是超人,长时间的坐在座垫上也是有害健康的。站立骑行可以很好的放松肌肉,改变姿势可以让下一段的骑行更为顺畅。
威望905 金钱15 积分905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70注册时间在线时间10 小时
主任编辑, 积分 9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 积分
二者相结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途骑行自行车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