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训练创造力训练话题的能力?

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北师大心理学院院长许燕在微博中说到:组织了北京近50位老师判完了研究生的心理学统考试卷,发现了两点忧虑:其一是很难见到写字好的学生试卷了,差的比比皆是。虽然写字好不好不是判分标准,但是深感一丝忧虑。难道以后写汉字会变成一种艺术技能吗?其二是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差,论述题答成了概念题和简答题的水平,让我们老师如何给分?===========================================作为一个考研学生,表示亚历山大,请问除了写作还有一些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的书籍和训练方法推荐吗?谢谢大家
按投票排序
115 个回答
首先说,看懂别人的逻辑和产出自己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大脑过程。逻辑分析能力固然重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把复杂的东西讲清楚、讲简单、甚至讲得有意思也是相当高深的学问。有鉴于此,便现在开篇提出本文纲要:日常写作(非艺术类写作)要点:1. 简单2. 明了3. 简单明了4. 能不能他妈把想说的话说清楚说得简单点别他妈绕来绕去跳来跳去一句话少加点从句少做点转折会死吗会死吗会死吗不好意思,有点失态。。。前一阵给别人改文章改得有点崩溃。。。从心理语言学上讲,语句从大脑中产生的过程是这样的:1. 有一个想法2. 形成一个表达想法的逻辑(想法中的主动被动、肯定否定,即元素之间的关系)3. 选择句式4. 填合适的词5. 如果你是说出来的话,就是确定发音,如果你是写字的话,就是确定字形或拼写大部分写东西写得不太好的人,问题都出在前两步,尤其是第二步。这两步简要说,就是“想好了再说”。你要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有很多人在说话和写东西前,自己的逻辑还没理清,你能指望他说出来的东西有逻辑吗?以本文举例,我要表达的想法,就是“写东西要简单明了”这个想法。我很清楚要说什么,才开始动笔,找论据,想结构。其次,句式的问题。常常有英文老师说,中文差的人,一般英语也不好,这是有道理的。在学英语的时候,就有一个观点流毒甚深,就是“写东西句式复杂才体现写作水平”。大错特错。写东西的目的是什么?让别人看明白。怎样才能让别人看明白?简单明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可一写起来就开始想着“我要加分、我要秀语法、我要看起来牛逼”,结果你往往硬加上去的东西,都是生硬、不连贯、脱离了原来句子的本意的。我并不是说,只能用简单句,只能“一言以蔽之”,所谓“简单明了”,其实是说,在表达完整意义的同时,尽量简洁。句式都是为表达想法服务的,所以,如果你要表达的想法很复杂,就可以考虑用复杂句式,因为这会让你的逻辑层次清晰,关系明确,比如一些固定用法:只要-就(条件假设)、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等。但是,如果你想表达的想法简单,你根本没必要把它变复杂,甚至很多复杂的想法也可以提炼一下,让他们变得简单。这样,你的想法显而易见,你的重点突出,别人就很好理解。参照上面加粗的那句话,是不是重点很突出?如果这句话写成“虽然语言优美是一种艺术,但是简单明了同样也是一种艺术”,是不是就很罗嗦,有点没重点?锻炼表达能力,最简单的方法是,复述。你从别的地方看到一个东西,比如你的教科书上的一个知识点、别人的故事、一个精彩的讨论,你看明白了,好,你就讲给别人听,看看能不能把别人也讲明白。这个过程考验到的能力有很多,比如,提炼重点,排列观点的顺序,分清逻辑的层次,等等。复述别人成型、完整、有道理的论述,比自己瞎琢磨说什么要有效得多。学生们可以尝试给别人讲题,一般讲题讲得好的,写东西不会差。另外,经验老道的教师,一般都是能把复杂知识点讲简单的老师,道理也相似。更进阶的锻炼方式,个人认为是翻译。在复述的时候,因为是同一种语言(虽然我没明说),所以可以套用别人相似的句法和结构,但在翻译别的语言时,句法和结构就不能套用了。一旦套用,会显得很生硬,很不流畅,而且还有选词的问题也会出现。如果能熟练地将你从外语中读到的东西转换成中文,甚至能把中文流畅地翻译成外文,这不仅说明,你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已经很不错了,更说明,你整体语言逻辑的运行已经非常流畅了。我个人就经常通过翻译锻炼,平时总要把看英文看来的东西讲给中国同学听,后来又讲给各位知友听,在这个过程中,我确确实实感受到,我的语言逻辑获得了很大提升,连英文写作水平也一年比一年好。我写的大部分知乎答案,其来源都是英文(我从来没在中文的环境下学过心理学),能让知友们看懂,并且获得知友们的支持(感谢大家~),说明这种写作原则是有效的,经得起考验的。
正好前几天写了篇,其中牵涉到表达与沟通的内容,应该对大多数人也适用。贴在这里:==========所有人都知道它很重要,但在提升沟通能力上,几乎所有人都走进了沟里:他们的注意力通常放在了沟通技巧上。但如果说沟通能力是浮在海上的冰山,沟通技巧就只是海面上的部分,真正的大家伙你还没有看到。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让我们看看冰山下的部分。我们的议题包括:
论表达能力论理解能力论控制能力论影响能力第一部分:论表达能力在表达上人们通常有3个问题。 表达问题1:不知所云你大概有这样的经历,好像对方一直嘴皮在动,但是你就是不知道到底他说了什么。这里有几个原因:原因1:肚中没货本来就不知道该说什么,没话找话。这就像小时候我写日记,两三行都很困难。对于商务会谈,这属于典型的准备工作没做。原因2:思路不清你还是有些东西要表达的,但对于这些事情,自己都没想透,那么你怎么可能表达清楚呢。这个问题是超级普遍。所以有人跟我说,他表达不清怎么提升。我通常问的就是:“到底你是 表达不清楚,还是自己没想清楚”原因3:让潜意识主导沟通一件事情即使本人想清楚了,可能你表达出来依然让人不知所云。这通常是让潜意识主导的结果。
前面谈到,人类潜意识的运行方式,是基于关联的,例如我在谈到“吃饭”时,可能潜意识立即跳出“明晚有饭局”,然后又想到“要打电话确认”,可能就直接跟对方说“对不起我要先打个电话”。你的思维很可能一直这样跳到很远的地方。但对方看不到这个过程,自然没法理解。在正式的沟通环境中(例如销售演讲),通常你需要让自己的意识去控制沟通,保持逻辑性。顺便说一下,一个人很难持续的保持着意识的控制,通
常说着说着就会进入自动驾驶(潜意识控制)模式,这是很正常的。但你可以做的是设定一个大的框架(例如演讲的逻辑),在多数的时间,让潜意识运转。但是过
一段时间,就有意识的检查“我现在进度怎么样,是不是跑题了?”这样可以把自己拉回来。这就像你开了自动驾驶系统,但是定期会人工检查当前的状况,如果有
问题立马切换到人工操作。我们的沟通由潜意识主导,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例如聊天的时候,大家东拉西扯就是这么出来的。有些人在重要场合或者见到重要人物时,本来是需要闲聊的,反而变得不善言辞。有时候就是因为过于紧张,意识主导了沟通,反而压制了潜意识的活动。原因4:表达缺乏逻辑性即使你自己想的比较清楚,而且也是有意识的在进行沟通。但你没有用清晰的逻辑来组织语言,导致对方难于理解。原因5:面面俱到表达者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都倒给你了,需要你自己去理头绪。例如销售演讲,把产品的每个功能都给你看一遍,客户死的心都有了,还不好意思让你走人。表达问题2:缺失关键信息例如“3月25日下午在大会议室开会”。你都不知道到底几点,还要去问。 表达问题3:难于理解前面谈的第一类表达问题,显然是难于理解的。但这里,我们指的是即使表达者逻辑清晰,对方依然难于理解的情况。这种问题的产生,常常是因为受众缺乏相关经验或者基础知识。例如以前有客户经常问我什么是PKI、什么是CA(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名词)。如果我直接逻辑的、正式的介绍这个东西,可以这样讲:PKI叫做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意思是公共密钥架构……blablabla….即使我这样讲的条理清楚逻辑严谨,客户还是不懂,或者似懂非懂。在销售复杂技术型产品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种问题一再上演。那么要让客户懂,你该怎么说呢?例如我会跟客户讲:“我们乘飞机要身份证对吧?”客户说“是啊”。“那么身份证的目的是什么呢?”“确保你
就是那个人啊”“那么谁有权发身份证呢?”“公安局”“这就对了,CA就是公安局,发证件的。这样计算机看到他们发的证件,就知道你是谁了……”然后客户立即就懂了。他并不能成为技术专家,但至少对于理解问题足够了。还有客户后来对我说:“我们要装那个啥…公安局了…”显然公安局比CA让他更容易记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手段是要让自己的表达生动起来,让客户可以“产生经验”。这里有几个基本的途径:打比喻、讲故事(案例)、让客户亲自体验。所以沟通有个基本原则,一定要有案例。例如,貌似反馈不错,就是因为直接上了案例。这样马上就让对方容易懂了。你干讲一堆东西条条有理头头是道,如果客户产生不了体验有什么用啊。从这个角度,研究历史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历史上有无数的案例,人类活动各方面的都有。很多时候你拿出这些来,对帮助他人理解观念很有帮助。无案例不表达。如果问题足够复杂,有些时候简单手段(例如比喻、故事、让客户体验)都可能失效。那么这时候,你面临必须要让对方理解的情况,可能就要设计一条认知路径了。就是先让客户理解一些基础的东西,一步步走向最终的目标。例如我以前跟客户讲如何选择企业管理软件,我就带他们走了一遍企业管理发展过程。虚拟一家包子店,最开始只有老公和老婆卖包子,没有任何管理需求。这家包子铺如何开始招人、拓展品种、发展分店、连锁化运营、一直到上市。每一步面临怎样的管理问题,技术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最开始他们只需要计算器,然后要用到电脑,然后产生对于网络互联的需求……技术架构是如何发展的。通过这种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他们很快就有了整体的概念。对于自己面临的问题和选择也就清楚了很多。也许你发现了,这就是我前面讲过的“把握事物演化脉络”的策略。 表达问题4:关我屁事听众找不到你讲的东西,到底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例如你给我讲了这么多产品知识,到底又怎么呢?关于这一点,在任何正式的表达之前,我建议你问一个问题:“通过这次沟通,客户得到的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例如你正在读的这篇文章,我想它带你的好处是“成为顶级销售的修炼路径”。大多数销售老是喜欢问“我要说什么”,但这个问题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你要给客户什么好处”。 表达问题5:不会表达情感中国人很不善于表达正面的情感,最典型的就是不会夸奖他人。所有的赞美之词都留到追悼会上使用,搞得一看悼词所有人都是高大上。 上面几类表达问题,根源多数在于你的思维,而不是表达技巧。 分享两个提升表达力的基本法则。 表达力法则1:1句话法则基本版:你需要能够在1句话内,概括你要讲述的中心内容。例如“9成新iPad2售价1800限虹口当面交易”。 说服版:你需要能够在1句话内,打动你的目标群体(书面或者口头),让他们愿意继续下去。例如我的广告“求职者,3分钟测试你的面试误区”。 这是一个基本的训练,建议你在日常工作中不停的练习。它有三个好处: 好处1:帮助你发现问题的关键。要是给你无限的时间,通常你就絮絮叨叨无重点。现在让你只能说1句话,这会逼迫你找到核心的内容。 好处2:最大概率的赢得客户 如果你第一句话就能打动客户,那么就得到了下一个机会。否则在这个时代,很可能对方转身就走(尤其是线上)。 好处3:测试你的价值主张吸引力 如果你一句话无法打动目标群体,那么很可能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错的。需要重新开始,不能诱惑到客户,再努力有什么用? 表达力法则2:白居易法则据说白居易写完诗后,总是要念给老奶奶、挑夫之类文化水准低的人听。因为这样,才能验证他真正做到了通俗易懂。 做销售也是如此,客户听不懂不能证明你的牛逼,只能说明你沟通水准有限。所以,要让你的方案,能够让客户里文化最低的人听懂,例如前台、操作员、清洁大妈、保安师傅。 如果你总是觉得“我的想法需要智商160才能懂“,在现实社会里恐怕很难有用武之地。第二部分:论理解能力前面讨论了表达能力。作为沟通者通常角色都是双向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你需要能够理解他人的表达。 “你不理解我”、“你不懂我在说什么”是人们在沟通中普遍的沮丧。这事的难度到底在哪里呢? 原因1:人们难于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 大多数人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上都有困难,更何况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没搞清楚自己的想法。原因2:人们会隐藏相关的信息甚至撒谎 例如在销售中,客户通常不会告诉你所有的信息 原因3:沟通者背景、思维方式、文化、知识结构的差异 例如一个工程师会跟客户讲水泵,工程师觉得非常简单、无需解释的内容,客户完全没有概念。原因4:沟通中的信息流失与误读 对方不可能100%收到你的表达信号,无论是言辞、语气、表情还是行动。或者即使接收到了,也直接忽略或做出了错误的解读。 如何提升理解能力呢?
正常人在听、看、闻这些基本的信息接受手段上,并不存在什么障碍。关键问题在于你的思维运作。鉴于人们常常难于理清自己的想法并且表达出来,你在沟通中,需要帮助对方理清思路。我如果听别人一直讲摸不清楚头脑,就会打断对方问:“能否用1句话告诉我,你想要讲什么?”如果他说“很难啊,有很多内容。”我会说:“你先尝试一下,概括一下你的观点”或者“讲最重要的三点”。有时候你要去帮助对方总结他的想法,上次做调研时,有个销售跟我说她的问题,说:“我打电话找市场部,市场部……”说了一大堆都没到要点,我就问她,你是想问“开发客户的时候,我该找哪个部门联系吗?”她说是。这种就是替人总结。 更复杂的情况下,你需要去帮助对方建立思考和表达的架构。同样是做销售人员的调研,有人跟我说,他有很多销售方面的问题。我就让他一一列出
来。但是他列了两个就列不下去了。我就跟他说:“通常销售的工作,可以分为4个阶段:抓潜(初次接触潜在客户)、跟进、成交(客户有了比较强的意向,开始
讨论交易细节)、售后。你能不能告诉我,在每个阶段,你都遇到了怎样的障碍?”这样他又可以继续下去了。 传统的顾问式销售理念,强调倾听。但他人自己的思路都不清楚,你光听有什么用。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销售技巧培训例如倾听技巧,其实用处不大。 帮助他人理清思路的能力,取决于你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水准。例如因为我懂得这个4阶段的销售工作模型,所以才能快速的去帮到他。这种是需要你平时的积累,以及扎实的准备。不是技巧可以快速解决的问题。 多听是对的,但听只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要深入理解对方还有很多功课。事实上,前面谈到的几个基础能力,对于你在沟通中的理解能力都至关重要: 学习能力:沟通中的理解能力,本质上是学习能力。因为你是从要对方的言行中,加以分析,建立自己的知识。所以你的学习能力修炼的越好,你会发现理解他人的语言就越容易。 人类心理:人的语言和行为是思维的反映。你对人的思维运作越了解,就越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例如一个问题背后的动机,一个结论背后的形成过程。这些甚至表达者本人也未必意识到。
有人在知乎上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恰当地回答「女友的三个经典问题」?” 这3个问题是:
我跟你妈同时落水你先救谁?如果有人给你一亿让你放弃我你怎么办?我跟前任谁漂亮?我发现大多数人的分析,都没打到要点上。甚至有人说“谁说这种话就休了谁”。至于吗? 男人和女人在日常交流的时候,关注点是有差异的。男性常常是结果导向,关注于解决问题,例如“我要救我妈”就是一个解决问题式的回答。而女性常常是过程导向,关注的是情感交流,而不是最终的那个答案。如果你一脑子就是“她问了个问题我就要回答这个问题”,通常怎么回答,都没解决对方最重要的需求。哎,销售就经常干这种事。 那么该怎么做呢,你可以参考。 历史研究:历史会提供给你人类心理的案例库。 在正式沟通中,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就是自己不懂的通常也会默默的听下去,不会打断他人。如果不懂而且这对理解全局很重要,你应该尽快的提问。一方面帮助你自己理解,另外其实也是帮助对方(否则他就做了无用功)。 我喜欢问的一个问题是“能否举个例子”。因为例子能够提供给你环境,帮助理解。 另外一个实用技巧是,总是总结对方的观点,看是否你正确的理解了。例如说“能不能让我先总结一下前面的观点,看看我是否正确理解了您的意思……”第三部分:论控制能力控制能力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控制你自己的言行的能力。经常有人讲起来就滔滔不绝自己都不知道到了哪里。最后才发现,咦,时间完了想要说的还没说。 第二个层面:是整体上控制沟通过程(包括其他参与者)的能力。 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军,通常并不是“对方射门20次全都被我们扑出来了”的勇士,而是能够把球控制在脚下,主导比赛进程的球队,例如西班牙。 谈论话题就像比赛中的足球,谁掌控了话题,就掌控了沟通过程。现实中,销售人员常常缺乏这种能力,被客户牵着鼻子走。 前面已经谈到,提升对你自己的控制力,需要让你的意识把控沟通过程,而不是跟谁潜意识乱跑。而在整体控制层面,有三个核心原则: 计划原则你必须有沟通计划,要讨论什么问题,期望得到什么结果。先后顺序是什么,如何展开?没有计划也就谈不上控制。 客户成功原则你沟通的内容必须对于客户有好处,能够帮助对方得到他们想要的成功。否则,客户为什么要跟着你走?即使是演讲处于礼貌,人家不好打断你,也可以开小差。 在控制沟通过程方面,有一系列的技巧。但对于初学者,我建议你先解决好上面两个大问题,技巧是次要的。例如让客户得到了足够的好处,人家通常对你就很支持,你的小问题也就不那么碍眼甚至会主动消失掉。 正面沟通原则你的沟通需要将气氛维持和导向在积极性、建设性的方向,避免消极沟通。沟通的目标不是破坏,而是建设。因此维持一个正面的氛围至关重要。 在肯德基,工作区域的门上贴的不是“禁止入内”,而是“员工专用”。 2000年左右微软在中国的名声很差,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大力打击盗版,这个听上去没错对吧,但强势的态度让人不爽,结合当时的环境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后来精通政府关系的陈永正上台,微软改变了一个口号:以前叫做“反盗版”,现在叫做“正版化”。 看到差别了吗?强调正面因素,将沟通定在积极的调子上。第四部分:论影响能力这里的影响能力,讨论的是改变他人的心理认知、决策、言行的能力。
其实前面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控制能力,最终都是影响能力的基础组成部分。这里谈谈基于它们之上的一些想法。 原则1:帮助他人成功在本文中这个理念已经出现过了,还会继续出现,因为它实在太重要。
人类是趋利避害的,如果你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目标,他人就愿意支持你,听取你的想法,遵循你的建议。但如果你的目的就是“把你们钱包里的钱都给我”,那就难了。 原则2:即时利益法则你的沟通需要给客户立即可见的好处。 例如我的求职培训营销,第一步是“3分钟发现你的面试误区”,在第二步的电子书中,提供了大量的他们立即提升他们面试能力的内容,例如如何谈薪资,如何回答“什么是你最大的弱点”之类的难题。这些都是“立即有收益”的。 前面谈到人类本质上是懒惰的,只有足够的刺激才会让人行动。让人们立即体验到收获,这种反馈会鼓励他们投入更多。 我的一位前老板,让我们做额外的工作,总是说“这事十年后对你有好处。”这种画空饼的做法,很难激发人的兴趣,而且让别人觉得你要么缺乏能力,要么别有私心。 原则3:高质量的沟通来自于高质量的设计高质量的沟通并不是临场发挥出来的(除非你本身已经有了足够的底蕴)。而是高质量设计的结果。 以前在保时捷项目的一个关键会议,我的沟通目标是3分钟打动客户。关于具体的设计过程,可以参考。
勤思。全文完
哎。。。最近工作太忙木有来知乎了,看到这个问题刚好我最近给同事做了分享,就是讲提高表达写作啥的逻辑性的,写了个文章和PPT。也和大家分享一下。看了以上的回答,感觉都太零散了,并不能作为一个行动指南或者工作套路,我在这里分享一下系统点实用点的东西吧,主要是关于“结构化思维”的。我写的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1.why :想、说、写、做中的逻辑结构、为什么需要逻辑结构、逻辑结构的好处2.what:常用的逻辑结构与这些逻辑结构的应用3.how :理解与构建逻辑结构的方法PART1:认识结构简单的来说,结构化思维主要运用方面是:想、说、写、做想:分类提炼信息,得出观点,分析问题,得出思路等说:演讲、销售、开会等时候如何组织语言,使其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主次分明写:有效的构建报告、文章等的框架,如何组织信息排列句子做:如何全面有效的组织做事的流程、标准为啥需要逻辑结构?看看以下场景1.遇到大的概念无从下手或思路混乱,遇到复杂互相联结的很多信息难以分辨提炼等,逻辑结构可以帮你组织思路2.说的东西组织很乱别人听不懂,听了前面忘了后面,或者前面和后面自相矛盾等等,这个时候需要有逻辑,沟通才有效率3.写的东西组织很乱,看了之后人不能综合理解它的信息,或者论证无力,自相矛盾等等逻辑问题4.做事的时候丢三落四,顺序混乱,没有前后衔接等总结来说是这些问题:自相矛盾、内容结构不够简单和容易理解、论证逻辑链条不清晰、做事思路不清晰逻辑结构能做啥?第一、降低大脑负荷除非你沟通对象很聪明,信息组织力很强,或者很了解你讲的这个主题,不然你就必须把问题总结成一二三点,把事情的流程搞成12345步,把整个报告可以归成一二三部分,然后分别条理清晰的讲,他才能明白你在说啥,毕竟人的作业记忆容量和认知负荷很有限的,他不可能接受到你要讲的全部信息,回头你讲的100%也许只剩下20%了。第二、有效组织思路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事情很杂,次序混乱,前后之间必要性与充分性不清晰,就需要把主线揪出来,抓住主要思路,去掉非关键因素,归并、提炼、深挖、找到根源、共性、核心问题、关键驱动因素。比如我们很多的3C模型啥的,SWOT矩阵啥的,用起来多简单,前面调研分析搜集了几百页的报告信息,那么鬼多,只要把它放进这个框架里面考虑就可以了,因为这些考虑了关键因素而得出结论了。第三、复杂问题简单化面对一个大的概念或者很多混杂的信息,人的脑袋是很难解决的,必须把它分解为一个个子问题子议题,一个一个的解决,比如你要提高一个产品的利润,可能要把问题分解为成本控制、销售提升两个问题,成本控制又分解到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然后又进一步分为运营成本、制造成本等等,这样一个复杂的大问题被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可以观察验证的问题了,当然,你分解的时候可能还必须考进一步虑到问题与问题之间互相的系统影响,这个是系统模型的概念,比结构化更高级复杂的概念了,需要建模解决了,这里不涉及。PART2:常用逻辑结构与运用方法随便举几个例子:这些东西可以列几百个出来,平时工作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套用了,但是应用的时候要注意,其实一个用于某个场景的结构它本质上还是思维的结构,很多时候分析、呈现、表达、行动都是可以通用的,因为他们都是思维驱动的事情,认知到结构的这一点本质很重要。因此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听说读写这种分法是错误的不科学的,应该重新根据思维结构的不同种类对这些结构进行归类,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直接寻找思维种类的机构就可以了。同时为了更好地运用和收集这些结构,也有必要对这些结构进行归类:首先看看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1.事物的分类与分层次、枚举穷举2.理清步骤、理清事物的先后逻辑充分性必要性3.寻找关键因素4.事物的组成要素5.其他按照这些问题的思维性质,我们可以定位到以上的主要分类,寻找相关的结构进行借鉴比如现在你要对事物分类和穷举,直接矩阵就好啦,只要你的两个XY维度是MECE的,刻度也是MECE的,那你矩阵里面的东西必然MECE。PART3:理解与构建结构的方法认识结构:看图,不写!构建结构:既然到这里了,我载给大家指一条路:构建分类金字塔:学一下麦肯锡的“逻辑树”“议题树”“假设树”,再看看我下面构建要素的那个图,怎么去分类关于怎么分解问题的,建议可以看看我在知乎其他帖子发的一些文章看看,也许会有启发。构建矩阵:在金字塔原理的基础上,把金字塔树变成一个矩阵,PS.默认看完上面的内容你就会操作了!构建流程:请自行查询各种流程,进行借鉴,对各种行动按照属性进行分类,组合成一个流程,这是最简单的构建层次的话同上构建要素:请看图:这是一个从个性到共性的过程一个人看一个事物常常只看到一两个点,这一两个点就可以归结和抽象为不同的属性,构成了这个事物的组成要素。其实所有的构建结构过程都和上面这个差不多,分为四步:识别特征(个性表征)提炼属性(共性属性)构建关系(构建系统:要素、关系、功能)验证修改说的太抽象很多人不懂,我直接说一个我是怎么做访谈纪要的实例吧:第一步:构建议题书,根据咨询项目的主题,分解到三级子议题,也就是可以讨论的程度第二步:分析子议题,定位访谈目标人群,定位需要获得目标人群的“需求、观点、态度还是事实”或者需要影响“目标人群的观点、需求、态度”第三步:根据议题与目标信息,构建矩阵,每个矩阵象限出来一个或者几个追问的问题,或者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对方第四步:做访谈纪要根据polite、Purpose、project、process、payoff
五要素进行开场白设计polite:寒暄,各种礼貌用语purpose:简要说说来的目的project:简要说说项目目标,可能的行动,时间地点涉及人群之类的process:说说会探讨大概那些问题payoff:你会得到啥,或者你会为这个项目做做杰出贡献啥over,填充设计的问题!!
以前我说话也没有什么逻辑性,而且卡顿非常严重,后来请教了很多人。无非就两点:1、肚子没有料;2、没有很好的表达技术肚子没料:1、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并要总结2、多做事,多做人,多何人交流,并要总结表达技术的训练,笨一点的方式,你按照我的方式去练个10遍以上,慢慢就会见效:1、写出来,通读几遍,读出来有问题或者老感觉哪里不顺畅,那肯定是逻辑和组织结构上的事情2、在写出来的基础上,再精简,并且用比较精确的词来表达你的意思3、试着在脑海里和对方表达出来,这时候你可以带入肢体等语言辅助你的表达4、最后,一切都准备好的话,那就大胆的说出来把!还有些比较偏的方式,诸如训练自己的右脑,逼着自己用左手这种我觉得都很一般,见效不大。训练这种事情,最笨的方式往往是最好的方式,不信,你去做做看
楼上的各位说的都不错,内容翔实,分别收藏了我自己也做了研究,也有了成型的结果,抽象出了几条原则1:更容易地透过表面,看清复杂事物(尤其是掺杂了大量繁复且真真假假的信息)的本质和脉络,从而能够更合理地调配资源,尽可能把每一刀都切到蛇的七寸上,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解决问题2:更进一步么,就是能够使你更容易地说服他人(尤其是涉及到钱,做过乙方的同学们你们都懂我在说什么的嗯....)如何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首先我要告诉大家一件事,根据我的生活经验,一个逻辑思维清晰的人(简而言之,就是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人),只要稍加些写作技巧的训练,表达能力一般都不会差,因此,我的这篇回答,将会把重点放在“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上为了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的就是一个概念当我们在说某人or某文章有逻辑or没有逻辑的时候,我们究竟是在说什么简而言之,是哪一个(或者哪一些)要素决定了一篇文章有没有“逻辑”?为了探究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明白,“逻辑”是个什么东西我总结出来的定义是:逻辑,就是“因果”结构化思维中有一些不同的关系,例如并列,例如从属等等,而在“逻辑思维”里,只存在一种关系原因,结果:因为XXX,所以XXX
所以我认为XXX。出现了XX现象,(中间经过了一段推理过程),我认为原因应该是XXX。逻辑思维这把武器适用的战场,大致就在这两类问题之内。漏洞越多,逻辑越是严谨这话看似耸人听闻,但是,确实是我研究了案例+亲身实践后得出的,最有概括性的结论了如果换成科研界的说法,那就是“可证伪”,判断标准就是,可证伪的程度越高,越是严谨所谓的可证伪,它的意思是这样的我们可以通过推理,实验,等等手段得出结论,但是我们需要假设一个前提,即如果出现了某现象,那么就证明我们的结论是错的,这是区别于科学与非科学的重要标准举个例子,我今天通过长期观察,得出了一个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如何才能让这个结论变的可证伪呢?我只需要假设一个前提,如果出现了黑色的天鹅,就证明我的结论是不对的。这就叫做“可证伪”接下来我再说说实操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经典案例许多乙方,尤其是consultant,为什么总是会被人说是大忽悠呢(要么就是被人指责为纸上谈兵,不懂企业内情就瞎扯犊子)?这是有原因的,而原因,大多都是因为他们的论证过程不可证伪我们的产品具有XXX优点,or比起原有的(或者竞争对手的)具有XX优势,所以你们要买,这种就是典型的强盗逻辑。女神,我很会修电脑,比那些高富帅都要更快更好,所以你做我女朋友吧仔细看看,其实这两者的逻辑,没啥区别一条够严谨的逻辑链条是这样走的第一步:通过数据,实验,展示,证明我们的产品具有XX优点or优势第二步:证明企业存在对这些要素的需求(这一点太重要了)第三步:证明我们产品的优势契合了需要,或者比起竞争对手,能够更低成本or更好的契合需要第四步:得出结论,你们应该买我的产品在这个过程里,可证伪的点(我称之为”漏洞’)就很多如果我们的产品不具有XX优势,如果企业其实没有XX需求,如果我们的产品不能更好的满足需求那么,即可证明,企业是不应该购买我们的产品的我的好兄弟 曾经提过一个案例,他在某一年成了全行业的topsale之一,我记得成就他的是个一千六百台电脑的单子,在其中,他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我帮助甲方引进了融资,使得他们能够顺利购进我们的产品,到最后竞争对手比我们每台便宜了五百块钱,还是没有拿下单子,放到这个地方,就是个很好的演示:有些乙方们的逻辑是这样的:我的电脑又好又便宜,所以你应该买我的,这就错了,因为他们没有走第二步。企业的需求不止是又好又便宜,或者说,对又好又便宜的需求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旺盛甚至,有时候,甲方的需求会是采购方的“足够的回扣”,或者种种其他奇怪的需求再引用 的一个回答吧,希望大家看看什么叫做“逻辑”上面是商业案例,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个人文类的吧我随手从我的TL上截取了一个 为了证明“香港电影没落的根本原因是香港回归”这个结论为真,我们至少要走这么几步第一步:拿出数据,证明“香港的电影市场”
确实是 “没落”
了第二步:通过历史数据,其他地区电影市场的案例分析,归纳出数个要素,即“只有当满足了几个条件,某地区的电影市场才会繁荣,否则就会没落‘第三步:证明这几个条件的缺失是由于香港回归而产生的第四步:得出结论,香港电影的没落是由于香港回归导致的这个逻辑链条里,也存在大量的“漏洞”如果香港的电影市场没有明显的“没落”(有可能只是市场的周期性震荡)如果这几个要素的归纳出现了问题如果这几个要素的缺失不是由于香港回归导致的那么,“香港电影的没落是由于回归造成的”这个结论就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当我们在说一个人没有逻辑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说他的结论不可证伪。比如那些最爱搞一句话总结的鸡汤学家和菜鸟们他们总是喜欢用一副看似高深莫测实则脑残至极的模样谈论一些他们根本不明白的玩意儿例如 只要XXX就会成功 爱拼才会赢 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XXXX(fuck,我发誓我恨死“真正的’这个前置词了)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XXXX这些一句话答案之所以被人诟病,究其原因,也就是他们的“不可证伪”他们不会告诉你,如果出现了某个状况,那么就证明字其实和人品没啥关系,胆子大和成功率其实也没有那么大关联(至少不是在所有领域内都适用),有智慧的人也是会XXX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想到的一个方法是:每天在知乎上编写一个答案总结。
在另外一个问题中详细的写过一个答案,可以参考,下面就再复制一遍供有用的人参考。在说之前,请先观看一个视频:,感受一下说话的魅力,看完后再看看下面的理论是如何运用到实践的。这两天刚好在上一个课程thinking on your feet(驻足思考),是关于“如何瞬间整理思维,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课程,我觉得挺受启发的,你的情况也完全适用。现在现学现卖从方法论和实例总结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我。另外,个人以为这个课程的观点和方法其实和咨询领域的“金字塔原理”很像,可以互相应正参考。推荐阅读:目标:利用左右脑的协作做到“清晰、简练、有力”的表达。前提:你首先要有一个观点,也就是你想要传递给听众的内容。原则:无论是现场回答问题,会议中表达意见,推销产品和服务,还是为自己和公司做宣传,都要遵循下面三条原则——分析——直达核心分离——将思想区隔分明推进——让你的逻辑流畅(这只是原则,听起来有点不接地气,下面具体的展开你就可以得道)方法论:1.任何观点的表达,请分成三个部分有没有注意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对话或者发言很多都是分成三个部分来进行,比如“下面我说三点,第一、二、三……”。这样说话的好处是:有说服力: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一直到现在都是逻辑的经典节奏性强:三段计划能够创造推动力,通过后面的方法论很容易让听众从第一点、第二点推进到第三点容易记忆:也不是说必须要归纳成三点,四点、五点也行,最好不要超过七点,大脑最多仅记忆7个思想,超过了就容易混乱、迷失方向,也不容易记住2.任何观点的表达,请用标准格式标准格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也有可能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没有注意到。什么是标准格式?介绍:陈述主题或标题,然后宣布三个主要部分主体:第一部分:关键词分论点——&详细阐述第二部分:关键词分论点——&详细阐述第三部分:关键词分论点——&详细阐述结论:重述上面的三个分论点,然后呼应主题3.任何观点的表达,请运用计划有条理的表达,尤其是即兴发挥,一定是来自双侧大脑的同时思考。这种左右脑的配合,核心在于结构。逻辑型的左脑搭起“骨架”,即思想的结构;想象型的右脑提供“血肉”,即创意而形象的细节。大家都知道左脑是逻辑思考的,右脑是直觉感受的。下面分别从左脑和右脑涉及的方法论进行阐述,相比较而言,左脑负责“框架”和“结构”,是我们首先要用到的。下面的六种结构(下面称为计划)是基石,让我们从基本的三种计划开始介绍时钟计划——以时间的顺序安排话题时钟计划应用场景:(1)几乎随处有效:迅速发现一大堆事实中的意义例子:你的老板:说说你们团队的销售业绩吧?回答:把已知的细节整理为三个部分:影响以往销售的因素、当前的销售目标、提高未来销售的策略,从而构建答案(2)让听众平静下来:当你提议改变时例子:你的老板:你对XX事儿有何计划?如何改变?回答:按切实可行的时间次序列出计划,领导会更容易接受:现在需要做什么,三个月内要做什么,年底前要做到什么(3)创建行动计划:帮助听众遵循日程或程序例子:面试官:说说你的职业规划?回答:职业计划应该包括:当前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例子:面试官:请您介绍下自己吧?回答:这时候就可以用时间顺序来组织:比如大学时,第一份工作,第二份工作……更多例子:从早上、下午到晚上从设计、开发到实施从古代、中世纪到现代;30年代、60年代到90年代从之前、之中到之后展开论述环球计划—通过地点推进环球计划应用场景:(1)增加视觉冲击力比如,向客户介绍我跨过公司:可以带领客户从纽约、香港、北京三地体验不同场景,从而帮助他们懂得公司文化的复杂表现,并解释影响不同地区运营的因素(2)平息紧张情形比如,在讨论重组的影响时,可以让听众看看在生产现场、公司总部和客户所在地会发生什么,将改变视觉化,建立起客观上的距离感(3)探讨大型话题:将信息分解为三个实体部分,从而帮听众理解大型话题比如,选取三处地方:银行、机场和核电厂,详细阐述政府取消管制所产品的影响三角计划——通过方面推进这是我们日常生活阐述观点时最常用的计划,可以通过方面、层面或视角的方式来安排信息。比如从技术、管理和营销三个方面研究某个新事物。三角计划应用场景:(1)表现出客观比如通过讨论技术、预算和销售三个方面,评价开发新产品的好处或坏处(2)显示出慎思比如讨论企业家的激励因素时,可以从雄心、独立性、财务回报这三个方面探讨(3)陈列出观点比如讨论教育问题,可以尝试采用三个不同视角:教师、家长、学生*****************************************************************************************************除了上述的三个基本计划,还有三个主张性计划变焦镜计划——通过视野变化而产生强烈的视觉运动:从小到大或者相反,最适合处理棘手问题变焦镜计划应用场景分为两大类:一、拉远镜头(1)扩大到更宽广的视野通过说明某个特性细节跟大局的关系,强调其意义。日常场景中所谓的“上纲上线”就是指的这个。比如为强调航空公司向乘客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性,就可以这样说:具体的讲,如果乘客在桌板上看到咖啡渍,就会以此来判定航空公司照料细节的能力。从更广的角度来看,乘客可能认定,机舱内勤质量的底下意味着机械维护方面存在问题。从更广的角度来看,这种印象可能让航空公司功亏一篑。类似的结构有:具体地看,……但是,……总的来看,……备注:上面的黑体字就是套路,请生搬硬套。一个经典例子是:成龙在出轨后,答记者问时说,“我只是犯了一个全天下每个男人都会犯的错”。这就是明显利用扩大到更广的视野的技巧。(2)处理敏感或保密信息例子:记者:作者一般从课本的销售中能赚多少钱?出版商:具体地讲,抱歉我不能透漏保密信息。作者和出版公司之间的协议就这样规定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作者的报酬是基于某种版权金体系。也就是说,书卖出去,他才能赚钱。总的来说,作者和出版商都追求共同的目标:“推出学生需要,教师认可的教科书。”(3)证明选择或决定的合理性给出一个具体答案,然后在更加宽泛的背景下说明其意义。具体地说,……更广泛地说,……总体来说,……二、拉近镜头(1)着眼于具体细节例子:老板:公司的质量最近为什么在下降,这是怎么搞的?请给我一个说法质量控制员工:总体来说,没错,公司的质量控制最近有所下降。但是,我们已经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具体地说,我们增加了对装运码头员工的培训,以减少运输错误。(2)反驳一概而论的说法跟(1)类似,把镜头拉近到具体的生动事例,以论证自己的观点。总的看来,……(如果有问题,先承认事实)但是,……(阐明解决方案和带来的好处)具体来说,……(指出具体的好处是什么)(3)将宽泛的认识具体化一般来说,……但是,……例如,……钟摆计划——钟摆计划依据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推理:正、反、合。方法是先描述多元观点,然后转向中间立场,来达到双赢的目的。比如,如果要为我们目前的预算辩护:一方面,预算消减10%就意味着我们要减少基本的服务并降低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要求预算增加10%来支持新的创举,但是今年的收入就会下降,业绩也会受损;由此,我们提议维持目前的经费水平,并且利用现有的资源增加收入,这才是明智的决定。收益计划——推介、推销事物,旨在说服他人,依据的是事物怎样让听众收益,要针对具体客户对收益进行阐述(从较突出的收益开始讲,中间插入最不起眼的收益,发展到最令人兴奋的收益达到高潮),打动客户比如你要给一个商务用户推销手机:首先,这款手机外形稳重不失时尚,最适合你这种经常见客户的成功人士;其次,操作系统强大的定制化功能,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自己的系统;最后,此款手机独创的智能办公软件,不用携带笔记本,满足您随时随地的商务办公需求。*****************************************************************************************************上面介绍了六种方法搭建左脑的框架,但如何充实这些框架呢?让我们开启右脑,运用如下的四个计划来填充你的想法:图景计划——特点是生动、想象(1)类比:让听众快速理解晦涩难懂的知识。比如:通过跟人眼的比较,来讲解照相机的原理例子:记者:为什么你还坚持用传统钢琴而不是现代普遍流行的电子合成器?钢琴家查尔斯:在我看来,钢琴和电子合成器的区别就像是新鲜蔬菜和蔬菜罐头的区别。也许对人们来说,两者都不错,但前者显然比后者味道好。(2)实例:避免困惑,给出清晰具体的实例比如要阐述“蜜蜂是勤劳的动物”的观点,可以举例:蜂箱中的蜜蜂要总计风行55,000英里,才能为你制造出一磅蜂蜜。正反计划——类似钟摆,只不过正反不化解两极之间的矛盾骨牌计划——通过因果关系推进(1)3个原因,1个结果比如:生动感人的嗓音是下列因素变化的结果:A:语速B:语调C:音量(2)1个原因,3个结果比如:印尼海啸导致了下面三个结果:A:人员伤亡B:财产损毁C:心里绝望(3)连锁反应比如:裁员引起工作负担增加——&导致员工压力增大——&从而引发离职率增加,士气低落5W计划——经典的Who,What,Where,When,Why. 这是构建信息的经典法则,不一定非要遵循“三部分原则”4.在问答时请先衔接第3点说了很多阐述表达观点或构建回答内容的方法论,但如果一个问题扔过来,在回答之前一定要先建立有效的衔接。那衔接有什么作用呢?表示尊重以赢得好感和尊重回答“正确的”问题赢得整理思路的时间衔接如此重要,那我们要如何使用呢?下面介绍三种方式:认可——个人、事实、感受认可个人:称赞并感谢提问者。比如“这是个好问题”之类的貌似听得很多吧,但不能用得太多。可以用类似的代替。比如:“我认为许多其他人或许也有同样的想法/疑问……”,“我明白您为何对此关注”,“您提出这一点非常好”认可事实:“您说的很有道理,因为您提到……”,“没错,正如您所提到的那样,价格近期发生了变动,而我正想探讨这个……”认可感受:“我可以感觉到您的轻松/快乐/悲伤……”询问——意义、事例、事实当问题比较含糊、杂乱时,或者提问者都不知道问题自己想要知道什么时,可以询问提问者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或者跟对方确认问题,千万不要按照自己主观的理解来回答。例子:一个小孩儿问妈妈,“我从哪里来?” 妈妈想了半天这个难解的问题,垃圾桶?捡来的?不合适,然后从生物自然科学的给孩子解释了一大通,小孩眨眨眼一副茫然的表情。最后问了孩子原因,才知道,”我一个同学说是从河北来的,我才想知道自己是哪里来的“。套话有:”你是什么意思?“”你的问题是XXX,我理解的对吗?“例子2:记者:大爷,那对于今年新政反腐要动真格的,您又怎么看?     大爷:你的意思是,往年反腐都是闹着玩的? 调整——关键词、改变层次、言归正传这三种方式,调整的使用是最有难度的,也很有技巧的。例子:面试官:你觉得自己可以胜任这个售前的工作吗?面试者:我认为,售前的工作需要如下的三个能力:沟通、技术、团队合作,然后依次展开每一项……恰好,这几种能力我都具备,由此我有信心可以胜任这个工作。(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都不大合适,可以考虑先上升到更广泛的层次——如这个工作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然后利用上面的方法论来阐明你具备每一种能力,最后结论)例子2:记者:您认为巩俐和章子怡哪一个更优秀?张艺谋:巩俐已是国际明星了,章子怡拍了几部片子就这样优秀,有很好的潜质可以挖掘。(显然你答哪一个优秀都可能得罪另外一个人,调整成如此说法,其实答案很明显而且很客观)综上所述,使用上述的六种计划构建框架,四种计划充实你的思想,利用好衔接,有效的使左右脑互相配合起来,从而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你看,我这篇回答就是用标准格式写的吧。回头有空再补充一些经典的例子来说明。
发个知乎处女贴。作为一个深度报道记者,我想说,你的问题就是拿这个饭碗最重要的能力。学生言不成句,文不成章,我觉得这是长期应试教育的恶果。作文假大空,缺少观察描述生活的训练。作文自然面目可憎。我们不少新手也面临此问题。那怎么办,补回去。最简单办法,看媒体上优秀的深度报道。优秀的深度记者会通过好的文本,严密的逻辑表达观点,深度报道不是评论,不能直接跳出来说观点,而是在字里行间表达观点,凭籍即为逻辑能力;最享受的办法,看经典的文学名著。一些推理小说也不错。读多了自然出口成章;最日常的办法,经常思考,在内心演讲。我经常会想到一个议题,然后就想象面前有一群学生,我该怎么阐述,让他们轻松的听进去。当然,归根结底,要有思想,才有可能表达。办法是建立自己分析事物的逻辑体系,逻辑体系就要有原点,有原点那就先要确定自己的立场。即你现在何处,你是谁,你信奉什么?你是相信市场,还是计划?信奉自由主义,还是集体主义?你认可激进,还是保守?你是犬儒,还是理想。这些看起来虚无,但其实是你分析问题,阐述观点必须的背后支撑。如果说逻辑是盖房子的技术,那上述就是盖房的砖。认清这些,自然有助逻辑思维能力提高。
精进。逻辑思维能力弱,直接说就是笨。别谈什么方法,金字塔理论之类的,金字塔理论是什么?一个笨人根本用不了,看不懂。就好比你去问人家学霸什么学习方法,学霸从来不会说,其实就是因为你家孩子笨,没办法通过方法来变聪明。因为笨,所以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能给对方什么,所以就没办法沟通,你学再多的沟通方法也没用,倾听再多,耐心再多也没用,你都不知道人家要什么。因为笨,所以不知道会议主旨是什么,不知道领导想要表达什么,所以学再多写作方法也没办法提升一个人的书面表达能力。给一个笨人一本黑格尔的小逻辑他就能变聪明么?不能,同理,给一个笨人一整套说话技巧什么的,他就表达能力强了?不能,他根本看不懂。当然,小逻辑我也看不懂,笨和聪明是相对的。那么有没有办法?有。就是专注做好一件小事,做好的意思是,不断完善这件事。如何完善?根据人的需求,比如以前房子里没有卫生间,后来有了,省的人半夜跑外面,以前办公和住宅是分开的,后来有潘石屹搞了个现代城,直接住在办公室里,省了中间路上的奔波。可以搜索 我的助理辞职了 这篇文章,也可以搜索 周鸿祎谈微创新
以及搜索 什么是用户体验 为什么专注做好一件小事就能提升思维?因为你以前做不好,是因为你笨,后来你通过查资料,请教前辈,和同行学习等等办法,终于把一件事做好了,你也因此更懂得了人性,更了解了你的用户,上司,或女朋友更需要什么。你也就比以前更聪明了。也就是逻辑思维能力更高了。如果不信,我如实奉告,这其实就是佛教里讲的 精进。用精进的方式可以提升智慧。如果你还感兴趣其他的办法,还有持戒,忍辱等六种办法。
基本上这个属于两个事情,表达和逻辑,可是反过来看,表达是逻辑的输出,逻辑是内,表达是出。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可是逻辑能力高不一样表达能力强,表达能力能不一定逻辑强,有正关系,可也不是必然。先讲逻辑理论化学习,了解规则分析性思考也叫批判性思考的相关书籍阅读,了解逻辑的的必要知识,包括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形式逻辑主要的是从充分必要,假设支持削弱等等,有兴趣的看看MBA综合考试的逻辑考题或者公务员考题而非形式逻辑才是生活接触的比较多了,低的层面有很多入门书,不过建议先看看芒格的思考书,跨学科的思考方法,才是王道。使用理论和原则,从知道到做到知识到能力是条鸿沟,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可以抽时间来进行思考和判断,比如看新闻,思考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脑中思考完了之后,将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拿出来分享.简单来说,先大量输入理论,知识,最后去实践,变成能力; 运用项目型思维,整体思考在完成了上述两点之后,可以以项目的方式进行整体思考.选择一个项目,进行全面的模拟,然后设计;.在运行之后,会发现有很多没有想到的细节.如此反复,逻辑思维的提升是必然的.再讲表达就写一点,学学新东方老师的逐字稿.当能表达主题越来越多的时候,自然能脱尘出新.然后看看大牛怎么说这件事的
表达能力:学会讲故事。学会选择细节、暗示意义、设计节奏、营造悬念、渲染感情。有空多读历史、多看电影、多泡妞。逻辑思维:学习数学、形式逻辑、统计检验原理、科学史。有条件最好学编程。有空多做智力题、多辩论、多上知乎挑逻辑毛病;小心被殴。
推荐一本书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金字塔原理&值得推荐,就是内容有点罗嗦,作者为了赚钱,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本。
想提高逻辑和表达能力有四个核心方法:结构+简化+转化+图形。
结构:常见的有6w2h1e,结论-论据-论证
简化:删繁就简三秋树
转化:类比和比喻
图形:思维导图。
把这四大工具练熟了,在逻辑和表达方面,已经可以把99%的人甩三天街了。
1、硬笔书法可以练,每天临贴二十张,确保写字之前能够把字帖默背出来,闭上眼睛能看见每个字在眼前行笔流云,开始写。写十张做一次间断,不求快,求形似而后有神。具体有各种字帖网络上售卖,便宜的我家小孩还没小学,我一看到好看的就买几本这样。。建议从楷书起,再行楷(实际生活中,写正楷实在太慢)。不准备走书法家这条路,行书就别练了。2、最偷懒的办法,要考纲。
考纲是教材的骨架,架构清晰相对合理。3、试着自己根据考纲出试卷,然后让同学答完自己来批卷。
找出自己出题意图与他人答题严重错位的原因。
让老师提供优秀答案参考。推荐书单阅读,并且试图猜测作者的大纲。
如果你是作者,怎么埋包,抖M。4、段子手的节奏控制,听节奏感强的音乐。听今晚八零后王自健说事儿。
听专业相关名人讲谈。试着找找他们的逻辑谬论。5、销售、心理学相关的书籍都管用。
和本专业相关,看带趣味***的已出版好评无数的书,从另一个角度看专业,拓宽视野。
推荐看金字塔原理,职场生活都需要。
题主的问题是「除了写作还有一些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的书籍和训练方法推荐吗?」,那么我就分为两个部分回答。一、除了写作,提高表达能力的书籍和训练方法这个问题等价于「除了下水,提高游泳能力的书籍和训练方法」,多补充理论知识有用,但终究必须下水。书籍是喜欢的范本,训练方法是模仿喜欢的范本。二、除了写作,提高逻辑能力的书籍和训练方法以前写过提高逻辑能力的方法,直接摘来:一、要说清一个事情、争论一个道理,通常都需要丰富的例证和明晰的逻辑。然而这二者之间有一个区别:没有刻意练习过的人,或许都能举出一两个例证,但他们逻辑上的硬伤却总是难以避免。我想,你说的逻辑,便是指在这些场景下所需要的逻辑吧。二、我会讲如何学习逻辑,但我想先说交流的基础。有一些交流中的习惯,表现出来,会让别人觉得你是懂得逻辑的人,但它们本身并不是逻辑。它们是交流的基础,在这样的理性交流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讲逻辑。总结如下:厘清定义,确保交流的是同一个东西。将对方话语里的内容从情绪中分离出来,通过追问明确对方表达的意思。询问对方,确保对方理解了自己表达的意思。谨慎对待论据,更谨慎地对待他人从论据中得出的结论。相信隔行如隔山。(如此,你才能真正承认自己的愚蠢、原谅他人的无知。)三、接下来,便是一个学习逻辑的最简单方法,Via Negativa,通过避免负面来达成正面的结果。现在就打开维基百科,搜索里面的「谬误列表」页面,这是中文互联网上关于逻辑谬误最全面的收集。挨个点进去,自己再想个例子。(就这么简单,我再也写不出一句废话了。)
1.当老师,给别人讲东西2.作为训练,每次要表达之前,再问三个不断加深的问题
首先要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个批判性思维好像翻译的不是那么准确,英文是critical thinking翻译成中文似乎听起来就是为了批判,其实不是,批判性思维是为了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在听别人论述一件事情或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自动形成的主动思考的习惯,这样的思维习惯是需要培养和练习的。首先,这里有几个点:1.找到事件叙述和结论2.找出原因(比如作者叙述了一种现象,很有可能后面会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3.找出含混不清的用词(比如有些模棱两可的表达,辩论当中这是得以击破对方观点的一个方法)4.找出价值冲突和假定(所谓价值冲突就是找到隐藏的作者或者说话的人的价值取向,因为作者的观点以及结论都受这个价值取向的影响而发生偏颇,比如对开核电站的态度,如果了解到说话人的背景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就比较容易判断出他的观点是否客观与中立。可以根据一些线索来假定作者或者说话的人的价值取向。如果你自己跟对方的价值取向是对立的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出发点的不同)5.找出描述性假定,描述性假定是只描述不指出原因6.找出推理中的谬误7.检查论证是否有利,是否跟个人直觉和经历有关,还是通过个人观察和研究8.检查事物的促因是否是必要条件,同时想出其他可能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来质疑现有结论9.检查数据是否有迷惑性10.是否有重要信息遗漏11.思考有没有其他可能的结论?
前面说了很多了,大道理不讲了,小细节也不讲了 ,就提供一丁点提示吧。分解,分解,再分解,写作,写作,再写作,分解到奶奶也能懂了,就像白居易同学,奶奶都能懂他的诗句,别人肯定能听懂。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买书练习,有答主提到《金字塔原理》,就是个例子,推荐个免费的xMind思维导图/流程图工具,也是提高思维能力的一种办法。多问自己为什么,不断完善自己的答案。如果连为什么都问不出来,那就多看书,多学习吧,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量上,捷径当然有,听别人总结要比看书快得多,所以才有那么多的讲座、课程甚至脱口秀之类。多回头看,多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写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水平。我本人看过我10年前的东西,嚓,写的什么东西……再过10年来看我现在写的东西……估计也会发出一样的感叹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识与能力训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