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骑行装备平时骑行有异响。。好像是花鼓,又好像是刹车器,该怎么办。。

山地车发力脚踏异响_山地车发力脚踏异响的相关文章 - 骑行之家
山地车发力脚踏异响 - 相关推荐
- weiweiyihao
山地车有异响原因分析大多数车友在骑行时都会碰到自己的爱车出现令人烦恼的异响,我尝试列举自己这些年骑行时碰到并解决的这类问题。一、冲山时臀部没离开坐包时遇到路况较差滑行时(脚没有蹬踏),出现咔咔的细响,这问题较为常见,我分析有以下几种可能:&...
- lee002440
骑行中 山地车异响 的原因&&1.快拆没上紧2.压盘 大盘 螺丝松动3.脚踏故障4.曲柄松动5.坐管里面有沙子,或者,坐管夹不够紧,注意:坐管高度不要超过警戒线6.坐垫松动7.辐条张力不够,导致声响(体重比较大的人,时常...
骑山地自行车刷街时,只要速度一上28,就有异响,是那种“嗡~嗡~”类似共振的声音。高速空转的时候没有这样的声音。已经排除各种可能出现的物件之间的摩擦原因。郁闷啊~有大牛給研究研究~~
- 人生几何
爱车异响排除 入手了一辆价格不菲的自行车以后,就以为从此天下太平,爱车一定乖乖听话?那可不一定。不管是高级车还是平价车,只要没做好保养、调教,都可能发出恼人的异响。一、从发生频率判断& && & 要判...
1: 以前山地往往想往爱车上贴这个贴那个弄得五花八门,越眼花缭乱越好。谁收我车架谁知道。 现在公路往往什么都不想往爱车上贴,感觉公路车就是要干干净净不能杂乱无章。谁见我公路谁知道。 2: 以前山地往往想什么都往车上装,上管包尾包GPS副把气...
此贴指的是硬尾XC越野山地车的选购,也就是现在大多数人骑的那种山地车。简单说下车架大小的选择:一般根据身高选择车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车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太大了骑着容易疲劳还比较危险,太小了骑着也不爽。& &...
这是一辆装于2006年的旅行车,也是我的第一辆长途旅行车。这篇文字也放了2年多,现在才翻出来,希望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装车的过程。(之前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拍了很多细节图片的,但是现在找不到原图放什么地方,所以只能上一张整车满负荷的图,抱歉!不过...
本文自动转发自我的博客:/%e5%b1%b1%e5%9c%b0%e8%bd%a6%e6%98%93%e6%8d%9f%e4%bb%b6%e7%9a%84%e7%bb%b4%e6%8a%a4%e4%b8...
- 握不住的灵魂07
BB5碟刹,27速,车主说99成新!在赶集上被骗怕了!多谢!买下了!
- puzinliu
之前一直骑山地车,两月前换了SP18, 因为经常骑的这条绿道很熟,速度有点快。对面爬坡的哥们儿可能太吃力,走S形上坡,我转弯时刹车距离对面山地车太近,撞上了,刹车也太急,我从SP18上飞过去大概2米左右,人没事。车前胎爆了,链条掉了,这些都...
- violinfish
坛子里有车友在探讨兄弟车型酷炫S300的改装玩法,因此我在这里单开一帖,介绍下我的小红马S300进化史,顺便聊些我的选车改车的看法,供16寸折友分享。问题1、16寸折叠车可以干什么?——5-10km左右的城市通勤,骑行距离不长、行李少的4+...
  很多新车从网上购买来的时候,都是需要自己组装的,而组装的部分里面就有自行车碟刹器这一块,很多朋友组装得不好,有异响、蹭片、刹力不够等故障。下面就說说怎么安装山地自行车碟刹:  1、自行车碟片的安装  自行车碟片安装只談六钉,中央自行车锁...
- 疯狂的疯子bike
因为爱好这个运动,我入手了一辆Trance x1,每天练习基本功,偶尔也冲冲山地的公园和林道,但是最近后周总是有异响,如果放在架子上摇脚踏,后轴不会有任何异响,但是一承重,后轴就会吱吱响,而且频率随着速度增长。上图是因为在山地的公园骑台阶,...
山地车林道上下穿越,带着自信的技术行云流水地穿插于丛林中,在某技术弯道有数十名山地车爱好者为一睹自己的风采便慕名而来,焦急而又彷徨的眼神期待着一个山地车弯道技巧精髓映入眼中。作为一名车手是不可以令粉丝们失望的,就在这个弯道将会使出毕生之所学...
- 骑行梦2013
捷安特ATX750山地车,中轴和前拨附近蹬的时候有异响,是那种沙子打在架子的声音,只在前拨挂2档的时候响,前拨挂2档,后面基本挂任何飞轮时候中轴附近都响,已经调过很多次了,确定链子没有碰到前拨,新买大概3周。脚踏也没松。求解决。 没摔过,一...
购入winspace 451小径公路车两月有余,这个小车比较罕见,谈谈自己的使用心得,也有些疑问,请高手指正。 1.主要配置:winspace车架全套(含车把、把立、座管、水壶架),winspace小碳轮一对,UT6700套件(传动+变速2...
- 三十七度2
日在北京捷安特劲松店维修捷安特 XTC 750山地车中轴。(在此次维修之前去过店内3-4次咨询是否是中轴异响,被告知不是,是脚踏的原因,这一次去的时候已经更换了第三对脚踏,我告诉店长这些时他才不情愿的的帮我试车,试车回来承...
- 仅有的一丝幻想
今天刹车异响,出门买了酒精沙皮,回来清理了下来令片,手贱,空捏了几下后刹,来令片挤一起了,我用刀翘回去了,装回去后,捏后刹,手感变硬,我又拆出来,又空捏了几十下,装回去,还是硬,刹是能刹住的,手感差,比较硬,网上一查,差点50包邮了,现在怎...
【】价格山地车推荐第二期贵的不一定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你想推荐那么就大声说出来!如果!你想点评请说出你心想最真实的想法!如果!你想帮助更多的车友请你花几分钟,把你心目中认为好的那一辆车推荐给车友!推荐2000-...
- 河北农大车协
爱车的朋友都会经常清洗自行的坐骑,但也经常因为不正确的洗车方法(比如用洗汽车的高压水枪冲洗)导致花鼓和中轴进水,骑行时产生异响或影响车子零部件的寿命;下面我来说一下自行车应该怎么样清洗才会更好!1.车架清洗车架可以用抹布蘸水淋到部件上,这样...
为左上坡需要小海蜇升级山地飞和一点点小升级。上两月新装的小黄蜇的连接http://www.okbike.net/thread--1.html现配置:车架:新版海鸟横折车架碗组:原厂海鸟碗组横把:LP超轻横把+LP双把立坐管:...
- cxd12345
& & 小生比来遇上Tern折叠自行车试骑勾当,有幸插手了一下,现将感受发于此处与牛人交流。纯粹小我感受,接待拍砖,别拍脸!感谢!& & 作为一位经常插手业余角逐的公路自行车手,之前对折叠自行车这类对...
首先这里是折叠交流网吧~我需要一辆折叠车自行车代步,不是公路车,我有,专门锻炼身体。不是山地,我这没野地给我玩,路况也不错。我需要一个能进出大楼,摆着不占地的折叠车。我曾今非常非常中意鸟车,拉风,舒服。为了这车跑了不下3次车店,去之前都不停...
日骑车后,一直在忙,得知明天要下雨降温了,赶紧取车上山去但是2012年第一次骑车,损失惨重啊,相当的不吉利~~~山里面,艳阳高照~~~不过我没骑多久,就发现车辆有异响,停车一看,我靠,500块报销了此水壶架是大学校友赠送...
新人第一次改车,一步步自已摸着石头过河来的,除车架外全都动了配置:喜马路M510指拔,4500后拔,日驰11-32&&9飞,雅邦9速链条,litepro kpro 大行 超轻 16寸轮组 ,FR5刹把,M111脚踏中轴换...
2012年7月在广东省肇庆市买了台2012款 GIANT捷安特ATX770-D,结果使用不够两个月后花鼓有异响,在广东省阳江市捷安特专卖店修理,当时帮我换了后花鼓。但使用一段时间后,花鼓又有异响了,并出现拖链,又找阳江市捷安特专卖店,说又是...
- aimarjun
纠结中!!!另外淘宝昆腾 Qundo Q-lite的价钱差别好大啊?到底多少钱才合理啊?还有听说昆腾 Qundo Q-lite也很响??继续乔绅chosen 120不耐用??继续乔绅chosen 120空转是摩擦较大??一千公里就有异响??...
山地自行车林道上下穿越,带着自傲的手艺行云流水地穿插于森林中,在某手艺弯道稀有十名山地自行车爱好者为一睹本人的风姿便慕名而来,焦心而又旁皇的眼神等候着一个山地自行车弯道技能精髓映入眼中。作为一位车手是不成以令粉丝们失望的,就在这个弯道将会使...
故事仍是要从2012年的3月份说起,我在一个伴侣的介绍下,接触到了TERN折叠自行车,在经由了简单的体味和试骑体验以后,我毅然毅然的动手了一台,就是照片中的这台link-p9。我介入自行车运动已有大致3个岁首了,由于石家庄周边景区多处于山区...
向各位请教一下,如何拆卸P8原装k标轮组的塔基?骑过几年以后感觉塔基部分有异响,而且很涩,我想拆开来保养一下,但拆到最后塔基部分就无从下手了,以前拆过几个山地车后花鼓,塔基都可以直接拆下来,不知道P8后鼓里是什么结构,还请拆过的朋友指教PS...
SPECIALIZED的 EPIC山地车是一款为竞赛而生的全避震车,定位于XC级别的越野竞赛和长途耐力赛,是第一款获得世界杯冠军的全避震车,后来又获得过多次世界冠军,还是目前唯一获得世界冠军的29寸全避震车。2014年的EPIC车系共有五个...
姓名云海性别男联系电话电子邮件liuyun_所在城市广州具体配置:久欲前后花鼓旧款105牙盘(小金箭)禧马诺107MM中轴 人造革海棉把套shimano黑色线组古董意大利原装七速链(估计有8年以上的...
7月初,正式开始玩单车收回来一台内三510。虽然之前初中踩过山地,但当时没收入,又不懂改装,只能通勤使用),但因为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8月初卖了8月中旬,入手p8 12款黑色,不知道为何自己很喜欢这个架子,尤其黑色入手后,吸收不少“损友”的...
- wzh905286
各位骑友,大家好,我是西安的神蹬,千千万万骑行者中的一员,感谢大家阅读我帖子。请勿喷。。。2011年2月,骑着山地车的我,虽然也改到了10KG的车,越野XC 轻度AM也都玩遍了,但似乎不满足于山地笨重的造型和蜗牛般的速度,和女友商量,准备购...
  小编在试骑前,必不可少的一步便是调节车把高度。因为通常现成的车把提供的都不是最合适你的高度。  骑手通常会重视座垫高度、胎压、车把角度和避震调节,但很少会意识到车把高度的重要性。车把高度也就是座垫离地距离,即座垫面与车把的距离,或高于或...
选器材,只买对,不买贵,勤保养,是正道。跑公路,公路车;常冲山,选山地;要长征,旅行车;四加二,折叠车。道路好,装V刹;泥浆路,碟刹好;窄轮胎,轻脚力;宽齿胎,越野行。链条脏,常洗润,易磨损,五千换,后飞轮,万五换;前后轴,勤养护,五千里,...
- lihu129c
随着单车运动的普及,很多初学者第一次适合自己的单车,往往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这在我们单车版也是发问最多的话题之一。自行车的种类很多,挑选适合自己的单车对于新人来说,成了比较困难的任务。& &&&下面,...
SRAM公司是仅有的和SHIMANO相抗衡的变速系统生产厂家。和SHIMANO并肩为山地自行车的变速系统领域的两个龙头老大。& & 来自SRAM的变速系统产品也是和SRAM的品牌一样有着相当的荣耀:UCI 世界杯越野冠军...
- 会飞的猴子
整车路感相当不错,反正我感觉GT的三重三角结构确实有降低后叉震动的功效,SLR轮子上1.1的光胎,90psi的胎压跑搓板路竟然振动并不是很明显,经过不断的微调,车座高度,锁鞋位置,副把角度都已经完全符合我,车架异响也解决了,配11-23T的...
- sleuxims
brompton入手20天,骑了400公里,有点吱吱嘎嘎的声音,不知是什么原因,想找家车行看看。先到dahon专卖店,技师只会修DAHON,这车没见过,不会修。没办法,只好另找了一家比较知名的山地车行,老板看了后说,这个吱吱嘎嘎的声音的问题...
- 美利达使用者
新手福音,此贴受理新老吧友以及所有小白问题,并有专门吧务组和各路大神为您解答,可以说集各路英雄特色为一身,以解答所有伸手问题为己任,有问必答,知无不答,答无不尽·此贴长期置顶,所有信息长期有效,致力于成为美利达贴吧的新手百科全书。新人注意:...
- vtecfc81
国庆当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搭广州地铁到焦门出发悠闲踩了次中山珠海。单程129KM,品美食观美景,体验BIKEFRIDAY折叠的方便性与奇妙路感的骑行感。折叠车始终是折叠车,不能与公路与山地的一体车架来对比。某个转点或折叠位带来的金属摩擦或者疲...
- 望空秋水
测试硬件:&&银色AIR WALK 14寸内三速一架,新车无改装,无附加配件,原车尾包去除(LP话唔好,摇来摇去).测试软件: 一名就快奔三的男性,700几度近视,宽大牛仔裤+灯芯绒长袖衬衫,一个斜背挂包,内有手机钱包,...
山地车林道上下穿越,带着自信的技术行云流水地穿插于丛林中,在某技术弯道有数十名山地车爱好者为一睹自己的风采便慕名而来,焦急而又彷徨的眼神期待着一个山地车弯道技巧精髓映入眼中。作为一名车手是不可以令粉丝们失望的,就在这个弯道将会使出毕生之所学...
  上次在本地大行专卖店看到这款26寸慢折车,对于新鲜的东西颇有兴趣,征得同意后将此车带回来慢慢研究。   这是一款26寸轮径的全尺寸折叠车,型号为OA663,采用与传统自行车完全相同的构架,只在上、下梁分别设计了一个隐藏式折叠关节,采用齿...
- 好土的狗
菜鸟改的410,大家都说色难看,不知是不是我照相的水平,特别张老师说那个灰蓝象底漆,特发求证一下,看下大家提意见怎么改好细节处改车心得因为我原想放个折叠车在车后,没想到了折叠网区中毒,后来买了410,由于以前没怎么骑过车,觉得小区里有几个坡...
此乃五一长假游记,本想第一时间上传分享!无奈本人爱睇他人游记之余,到自己真正要写先发觉自己几甘怕麻烦!挣扎左几日都想算了写咩鬼吖!!拖左一个月,适逢今日年休特此发帖上来!正题:五一节本人所在公司放假 9 DAY !!爽!于是同几位同事计划两...
- ljh18848
大行P8被誉为DAHON所有车型里性价比最好的一款车型;车子是网上购买的,拿到手后果然漂亮!但试骑后,特别是上坡和山地还是有很大差距,于是萌发了改双盘的冲动。上网了解下后,考虑到自己的动手能力,还是找专业人士改啦!我山地车在燕玲阿勇那买的,...
- 破车独行
额,N多车友探寻分页start廉价改方案,改的车友N多,分享的比较少,我就抛一块砖吧~——DAHON KT510鸡车全变身过程(超长篇)本来是我空间的一篇日志,近来看到越来越多车友打算改510,苦于没有指导性文章,故我分享一下我改车的过程吧...
以下测试只是小我的一些概念,仅供牛人看看,消遣或参考之用。测试目的:1.体能测试,在车辆完全安装挡泥板货架加背包景象下,在身体不会太累景象下,日行本人能去到若干好多公里。2.装备测试,对骑行背包当驼包时辰的雨天防水性,骑行时是不是安定,拿取...
山地车发力脚踏异响 - 相关词条
山地车发力脚踏异响 - 热门文章山地车骑行时有异响_百度知道
山地车骑行时有异响
不管在什么档位,右踏板蹬到最高点附近时总是会有声响,听起来像是变速器的声音。应该怎么办呢
提问者采纳
那是因为曲柄没有上紧,找车行用哈工具,紧哈就好了
提问者评价
真的是这样的,已经解决了,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山地车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找卖车给你的地方叫他调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越野山地车
山地车,因其坚固、粗犷、新颖的外型、缤纷夺目的色彩、优越的骑行性能,很快成为
青年追求的时尚。不知从何时起,山地车刺耳的
声已经深深的融入了都市自行车交响曲中。&&&
山地车,各种部件均不同于普通
,具有缓冲作用、抗震性能好的轮胎,牢固结实、
钢度大的车架,不易疲劳的手把以及即使在陡峻的
上也能够畅快地骑行的变速器等,都使山地车更加适合与爬山越野、郊游旅行。
山地车,车速一般有10速,12速,15速,18速和21速。正确运用变速器,能应付平路,上下坡,
,顶风等复杂路况和气候,比普通自行车快速省力得多。
登山车中有一种最特殊的,主要用来跃过各种
,不像一般在普通山道中乘骑的
车。这种登山车的特性是它专们为了蹦、跳、扭、爬而设计。这种特技车用来跳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像木块、石块、长桌子,甚至汽车。这种登山车与一般的越野车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车身很低,选手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在车上扭转。
长途骑行,应适时变换
,充分发挥山地车的特长。一般来说,应以脚下略感有力为宜,若觉得有点“空”,就应马上换高速比;相反,若感有些吃力,就应及时换成低速比。 如若是能略知一二修理技术,骑上山地车的感觉简直就象个国王,山地车可算是当之无愧的旅游大哥大。&
车架一部山地车是否骑的舒适,是否轻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强度,能用多长的时间,能否升级等,关键就是看车架了。
车架大致分为两种:硬尾车架、全避震车架(软尾车架)
简单说下车架大小的选择:一般根据身高选择车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车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车架尺寸与身高参考数据:
14寸-150-160&15寸-155-165
16寸-160-170&17寸-165-175
18寸-170-180&19寸-175-185
20寸-180-190&21寸-185-195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比例都不一样,腿长臂长不同,教大家一个最简单最实用的实际测量方法:穿着你的鞋,跨着车架站立在车架上管,双脚与肩同宽,胯部与车架上管应有5—6厘米左右的距离;若上管接近或挨着胯部就是车架大了,若上管离胯部太远就说明车架小了。喜欢越野的车友就要选小一些,胯部与车架上管应有6—10厘米左右的距离,。这样操控性好,安全性高,因为越野是比较危险的,所以车架要小一些。轮径尺寸:自行车的轮径大小对选购适合自己的自行车至关重要。公路车的轮径基本上都是700C,也有个别小轮径的尺寸为650C。山地车的轮径有很多种,24英寸/26英寸/27.5英寸/29英寸。在2009年之前,几乎所有的山地车都是26英寸的,直到2009年,MARMOT土拨鼠自行车公司在美国华盛顿研发出全世界第一台27.5寸/&650B整车。由于该车型具有能使自行车发挥最佳的操控性、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最佳的性能。自此,自行车界新的轮径革命正式到来,各大品牌纷纷效仿开发该尺寸整车,27.5寸/&650B整车逐渐成为自行车市场主流产品。硬尾车架
骑起来更省力,更轻巧,价格低廉,2000左右的架子就不错了。
硬尾车,顾名思义,没有后减震功能,但大部分都有减震前叉。几年前,要在这两者中做出选择还很简单:人们通常都会购买硬尾山地车。随着后减震技术的发展,到底是购买硬尾山地车还是全减震山地车就很难抉择了。尽管全减震山地车改进了很多,但硬尾山地车技术也在发展。选择硬尾山地车还是全减震山地车取决于您打算骑车做什么——您打算参加越野竞赛,还是进行全山地越野或是平稳的大自然探索旅程?凭经验来说,您打算穿越的地形对技术性要求越高,您就可能需要一辆硬尾山地车。
硬尾山地车是非公路地形、单行道及竞赛的理想选择。它比全减震山地车更轻、更耐用且更便宜。更轻是因为车架上的零件更少,更耐用是因为它没有枢轴或后减震需要保养。这意味着它需要较少的维修保养费,所以用起来比较便宜,最初购买的价格也较低。基于这些原因,硬尾山地车一直是许多越野竞赛者的选择。无论您是山地车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手,硬尾山地车都是很不错的场地赛自行车。实际上,如果您骑过硬尾山地车,您就很可能会认同,它确实能应付大部分地形。
一般大家常用的有:Giant&ATX&Pro/XTC&FR/Team,&Merida&TFS/HFS,&Trek&8500,&Trek&Elite&8.9(8500升级款),&Specialized&S-Works硬架,&拉皮200等等
也称全避震车架,更舒适,过颠簸的山路时不用减速,不过骑起来有懈力,不适合长途,价格较高,尤其是选择一款优秀的后避震器,价格跟车架价格不相上下了。
市面上这么多种类的车架结构,各个厂牌都略有不同,但是大致上都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种类,而各种类下又有其它的次种类,我们将谈到的包括:
固定转点&a.单摇臂(Monopivot)&b.连杆式(Fauxbar)
虚拟转点&a.&Horst&link&b.&VPP&c.&NRS&d.&Lawwill&e.abp
其它a.&URT&b.&i-Drive
踩踏对避震车架的影响
避震车架最令人在意的就是对踩踏力量的反应,由于避震车架的前三角跟后三角是分离的,因此踩踏的力量有可能会造成避震器的压缩或拉伸因而产生能量损&耗,而这样的情形我们称之为'Bobbing'&(虽然有人翻译过这个名词,但我觉得翻得并不好,所以沿用原文)。先进的车架设计就是希望能达到避震器对踩踏力量没有反应,此时我们称车架对踩踏的反应为&'中性(neutral)'。
一般大家常用的有:Specialized&S-Works碳纤维软尾,Ibis&Mojo,Santa&Cruz&Nomad&,Intense,Kona软尾系列,尼古拉系列等等前叉
前叉是山地车中科技含量较高的部件,硬前叉的山地车已经不多见了,基本都是带避震器的前叉。全世界有几家厂的前叉不错:RST、SR&Suntour(三拓)、DDN、RockShox、Marzocchi(马祖奇)、Manitou、FOX、BOS……其中前五个厂的叉子有1000元以下的普及型号叉,而后两种较少见,且价格太高,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新车友难以承受,买了也难以发挥其功效。
前叉的介质种类:
⑴、弹簧叉:最低档的叉,没有阻尼。
特点:便宜,&300元就能买个不错的。
⑵、阻力叉:以阻力叉为介质,没有阻尼。
特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阻力叉用三年左右会老化,需要换。
⑶、油簧叉:以弹簧(Coil)为回弹介质,以油为阻尼。
特点:最重,但是最结实。弹簧用起来比较润,对小震动反应灵敏,一般半年换一次避震油,拆叉换油。
⑷、油气叉:以空气(Air)为回弹介质,以震油为阻尼。
特点:比油簧叉轻,但结实度有所降低。(也不至于低到哪儿去,普通越野足够了。)半年打一次气,车行都会提供专门的气筒免费打,单独买也可以,带气压表200元左右。以空气为介质的好处是重量更轻点,可以在高速越野中保护骑行者的手腕部位,不过对小震动反应不太灵敏。
前叉的工作顺序应该是:遇到障碍物——前叉被压缩——到了极点——被回弹到原来长度(回弹的速度受阻尼的影响)——弹跳系统工作结束。
前叉的专业或英文词语:
行程Travel:前叉能够压缩的极限长度。XC用70-100mm。trail和AM用的叉130-160mm。速降的要180mm以上。
回弹Rebound:弹起后收缩到极点之后,由介质(阻力胶、弹簧、空气)弹回原来的行程长度,即弹跳Spring的后半部分,因为回弹速度要受到油阻尼的影响,所以单独成为一个专业名词。
阻力Damping:回弹的时候,回弹速度有多快,这个由阻力来决定。高速行使下,回弹快了,会被弹飞;回弹慢了,连续障碍物时行程被越压越短,手感跟没有回弹的硬叉一样。
回弹调节Rebound&Adjustment:这是一个科技卖点,有这个功能的叉要贵几百元。但是马祖奇的经典叉Z3带这个功能;另外RockShox的叉,只要型号后面跟SL的也带。顾名思义,是调节回弹速度快慢的。带这个功能的叉,不用换清、浓的油,就能达到调节回弹的目的。回弹调节在越野中的影响——小石头路、泥路,需要回弹快点的;岩石、大落差的路需要回弹慢点的。回弹调节旋钮一般在叉脚的左边。原理是转动以后,可以使油孔变小,而减少单位时间油的通过量,延长出油的时间,达到回弹变慢的目的。跟饭店带孔的塑料盐瓶一个原理。按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把回弹调节理解为阻力调节要容易些,因为回弹的快慢是通过油阻力进出量来控制的。
锁死Lockout:骑行的时候,通过一个特殊的旋钮,能把前叉锁死,跟硬叉一样,对任何障碍物都没有减震的反应。这样可以减少懈力,使爬坡变得更容易,骑长途时也可以省力些。普通玩家用处不明显,建议把金钱用在其它部件上。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包括刹车、刹把、刹车线。
山地车用两种刹车:[V刹]、[碟刹],而普通自行车的[吊刹]不常见。
V刹:力量很大,因为是靠摩擦轮圈制动,所以轮圈一定要调整到位,且不容易形变。
碟刹:比起V刹,更不容易把轮胎抱死,高速行驶的时候,抱死很危险,会导致侧滑和翻车。碟刹的价格很贵,好点的都在千元左右,V刹400元能买相当好的了。
碟刹分两种:油压碟刹和机械碟刹,油压碟刹靠油去压刹车片,获得巨大的刹车力,这种刹车在速降车上很常见;线拉碟刹靠手指的力量去制动,其实用在XC上绰绰有余了。
V刹也分两种:油压V刹和机械V刹,压刹车皮原理分别和两种碟刹一样。只是油压V刹不怎么常见,太容易抱死了,所以几乎没有车子用,但09款的GIANT&ATX850用的就是油压V刹。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包括牙盘、中轴、链条、飞轮。
牙盘:也叫齿盘。大部分是3个齿轮,有人追求轻量就改成两个,不过也有人CNC成4个的,不过这样的有点不舒服。平时我们的牙盘都是44-32-22T的,不过有3*10速的牙盘就是42-32-24的。
中轴:有一体中轴,梅花孔中轴和方孔中轴三种,长度和直径也有不同的标准,必须依照对应的的牙盘购买。
链条:这个是个易耗品,断链条是经常的,骑长途的话,一定要带好备用的哟,免得在青藏路上灰溜溜的搭便车。
飞轮:这个要选择了,有8飞24速的,有9飞27速的,还有10飞30速的,SRAM更是出了11速的飞轮。其实车手是不会把所有档用遍的,80%的时间只用一个档,这个档一定是最适应车手蹬踏力度和频率的。由此可见,档数越多的变速系统,车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就越精确。27速的比24速的多3个档,让车手有更多的选择。而且档越多,换挡越顺畅。
变速系统包括变速变把、前拨、后拨、变速线。
变速器,国内最常见的两个牌子,一是禧玛诺Shimano(日本),二是速联SRAM(美国)。
SRAM是变速系统生产的鼻祖之一,设计刚性、耐用性多于精致性。喜马诺在山地上是唯一能与SRAM相提并论的生产厂商,其高端产品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工艺品。二者占领中国市场很多年,SRAM在性价比上的确优越一些,比如SRAM&X9&变速系统就是针对Shimano&Deore&XT设计的,但是价格便宜许多。还有要注意的是,Shimano跟SRAM有的零件不兼容(例如SRAM指拨拉线比为1:1,而禧玛诺为1:2.5),最好不要混用。
变把:分两种,一是指拨,二是转把,转把变档时来得更快,有的人有钟爱指拨,因人而异了。Shimano的变速器大多是指拨的,SRAM的转把很有名。
还有一种是双控变速,把指拨和刹车的闸把做成一体的了,这样的好处是具有极高的兼容性和美观,不足之处是,万一闸把坏了指拨没坏,还是得全部一起换。此外,同时操作刹车和变速对安全有很大的隐患,双控系统目前在山地车领域已基本退出市场。
前拨:钱多的往XT上走,钱少的9速车用Alivio,10速车用Deore。
后拨:比前拨重要些,建议装比前拨高一档次的家伙。比如Shimano的SLX、Deore&XT系列,SRAM&X9等,结实耐用。钱少的,9速就装Shimano&Alivio,9/10速用SRAM&X5。
变速线:比刹车线细。
附:Shimano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XTR,&Deore&XT,&SLX,&Deore,&Alivio,&Acera,&Altus,&Tourney。此外还有Saint和Zee用于DH市场,而SLX则比较适用于AM。
SRAM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XX1,&XO1(均为11速),&XO,&X9,&X7,&X5,&X4(比X4再低的级别不算为普遍认知的山地强度的零部件,暂不列入)车轮
车轮包括车圈、钢线、前后车轴、外胎、内胎。
车圈:山地车应选用双层圈。因为双层圈比单层圈更结实,更能经受恶劣地势对单车性能的考验。车圈又分为:刀圈和工型圈。
刀圈优点是抗纵向的冲击强,再大的强度也不会发生圆周变形,而横向的变形是很好调整的;刀圈还能减小空气阻力,适合业余车手和训练使用。缺点是重,不适合爬坡。
工型圈抗横向的冲击能力强些。
钢线(辐条):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横截面是圆形;另一种横截面是扁的(风阻条),能减少正面的风阻。
车轴:又称花鼓。用碟刹的朋友,应该选择碟刹车轴,因为碟刹片是固定在碟刹轴上的;用V刹的朋友,可以用普通轴,如果以后想升级到碟刹,可先装碟刹轴。
车轴分为[培林]轴和[珠档]轴。建议买培林轴,滚珠坏了,可以更换。
外胎: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骑手在特定路面对车的操控。不同的胎纹适应不同的路面。
胎纹越平,阻力越小,速度越快,在平地上的摩擦力越强。光头胎,适合城市里平整的水泥路。
胎纹越凸,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在山地上的摩擦力越强。
内胎:属于易耗品。
一般山地车
一般山地车山地车最大的特点是它有优秀的
以及高品质由钢﹑铝合金或碳纤维打造的车身。其实这种山地车具有许多骑士们渴望的特性,这种车通常经久耐用,使用很多年也都不会带给您
上的麻烦。一般乘骑的山地车,并不太在意单车本身的重量,所以它的车身构造十分坚固。但是它也不是不能朝轻量的方向去,像特轻的
或铝制的车身都可以让整台车子的重量变轻,但一般来说除非是参加比赛用途的登山车,车子本身的重量都不太重要。全减震山地车最初把装到登山车上的目的,全减震山地车主要是为应付时的冲撞。最新式全减震山地车就是根据结实、舒适这些条件所制作的,整天骑在车上也不会觉得很疲劳,所以说全减震的登山车是最舒服的登山车了。全减震的登山车已经不限于下坡赛专用,区别它的方法是,如果这部登山车是为了下坡赛专用,除了全减震之外,它所有的零件都是专门为适应下坡赛时的大力冲撞而设计,所以它的重量会比一般越野用的重约10磅(4-5kg)左右。在求舒适的前提下,你会选择全减震的登山车来参加任何一种的活动,但有一点你必须要记住,因为加上了避震器,在职业选手们所骑的,为了获取胜利而选择轻量化,及能获得更高效率的装备。在越野登山车的设计上,是以上坡时能爬得愈快愈好,而不太在意下坡时或遇到凹凸不平路面的特殊状况。职业选手级的登山车相当的轻,有时连前减震器包括在内一般在23磅(10.5kg)以下。多用途山地车多用途山地车山地车是为既爱好山地车活动又要常在与间乘士所设计。它的车身虽然不必要拥有和山地车一样特别坚固的车身,但是还是必需达到坚固耐用的要求。车身的喷漆一定要好,来对抗城市中的刮、割、擦、撞。因为要适应城市内的路面,您可能也需要加上置物架与。它的车身大多是用钢做的,也有用为材料,但仍以钢材为多。登山车选手所骑的山地车,长久以来,都与越野赛所乘骑的山地车一样,只是在前叉多装上较长距的减震器。几乎所有的骑士们都选择登山车,它的减震器伸缩距离至少达到6英吋以上,重量比一般的越野登山车要超过10到15磅(20-30kg)。在下坡赛所使用的车身一定要非常的坚固,因为下坡时的冲撞力量,会由前叉传到车架,普通的山地车是承受不住的,甚至会造成的支解,在这个大前提下,重量已经不是下坡登山车的主要考虑因素,坚固才是重要。 旅游山地车携带登山车在外国的名胜风景区来乘骑游览,首先要注意的是车身的选择,因为不论在世界各地旅行时,如果车身出毛病,都能经过焊接修理的材料只有,所以钢制的车身是最合适用做旅游山地车。坚固耐用的组件是必要的条件之一,轻的组件是不适合装置行李,或旅行用品的,更何况在旅行的情况下通常乘骑的时间,距离都比较长,耐力才是最重要的。旅行前的另一个重要的准备是要仔细检查轮圈的组件。如果没有办法订做新的轮圈组,必须要把整个登山车拿到好的车行去检查翻修,将检查一遍,换新的外胎及内胎,这样才不会受到在异国荒郊野外拋锚之苦。要选择非常适合自己又舒适的,最好是在旅行前试骑一段时间,不要在旅行期间才来试验,如果不适合,连换的机会都没有,总之,要考虑很长时间都要骑在车上,座垫的舒适非常重要。行李架的材料要坚固,廉价的铝制品有时很容易弯折,一分钱一分货,价钱较高的架子会坚固一些。
每一个人的身长、手长、脚长都不一样,即使买到了尺寸对的单车,也不代表这辆是真正适合。其实只要参考以下简单的“设定一撇步”,花一点时间、心思作一下调整。坐垫角度山地车首先先调整最简单的角度。坐垫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睛目测抓水平,这样就容易多了。不过坐垫得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比如说,有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长骑,反而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为要控制重心的关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上的灵活度。坐垫高度坐垫的高度是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山地车尤其与膝盖伤害与踏踩出力息息相关。坐垫太高的话膝盖容易受伤,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产生意外;太低的话脚踏踩不出力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踩踏也会对与腿部产生不好的影响。唯有正确的坐垫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踩踏效率、并拥有最正确健康又不伤害身体的踩踏姿势,而且不但不会萝卜腿,而且还能修饰腿型。是单车运动时使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当我们的腿每踩踏一圈,膝关节就会活动一次,这样频繁的动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让膝关节受伤、甚至一辈子都不能骑车(很多膝关节的伤害是很难康复会来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设定坐垫高度时最忌讳将坐垫拉得太高(路上有很多喜欢耍酷,刻意将坐垫拉得很高很高,假装自己脚很长的样子),这样的坐垫高度在踩踏时会让打直,是很危险的动作!像单车运动这样需要双腿频繁地作踩踏回转的动作,这时如果还让膝盖打直,不仅会让踩踏有“顿点”发生,影响踩踏的连续性,而且打直时的膝盖也很伤膝关节及腿部韧带。虽然拉高坐垫后会有一种将踩踏力量“直直打出”的错觉,好像要这种姿势才能踏出去,但其实不然,不管是还是膝关节都很容易在这时(膝盖打直)磨损受伤。所以一点要记住!骑车踩踏是切忌不能让膝盖打直。坐垫的前后位置坐垫前后位置的设定其实相当简单:先在上坐好,将脚掌放在踏板上正确的位置然后踩个几下,接着将踏板摆成水平,这是前脚的“膝盖下点”所垂下的垂直线要刚好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这样就完成了。如果垂线没有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就要依次调整坐垫的位置。坐垫位置就太过前面,而图C4则是太后面,坐垫位置太过前面或后面会影响到腿部的踩踏出力,与膝盖的磨耗也息息相关,所以不可不小心。一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坐垫放在过于后面的位置,这样做好像能燃车子看起来更俊更酷,踩踏是好像也比较容易有那种扎实的踩踏感,但这样硬操的结果,长期下来其实对膝盖时会有所损伤的。
龙头的高度长度主要是在调整体重压在单车上时的配重,山地车同时也会影响操控的灵活度。正常骑行时,我们应该将身体的重量均匀分配在骑车的“”:分别是“手把”、“坐垫”与“脚踏”上。不常骑车或没有骑车运动习惯的人,由于不善于使用上半身的肌肉群,腰部也不经常运动到,所以会不自觉地将把手的位置弄得又高又近(接近身体),让骑车的姿势好像平常坐着的姿势那样。但这样看起来技术富有自然的姿势其实会让身体的重量过于集中在“坐垫”上,而“把手”所分到的重量却只是点到为止。这样的设定一开始虽然可以感觉到很自然舒服,但将大多的重量压在臀部(坐垫)上,骑乘久了之后臀部会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不舒服,跨下的部位也容易会有麻木的感觉。另外,像这样太过于“正直”骑姿将使得骑乘者的脊椎直接面对地面所传来的冲击,久了后就会产生腰酸背痛,长期下来对身体其实是很不好的。所以设定龙头的高度与长度时,千万不要一味地想将龙头加高缩短;相反地,要将龙头设定在适切的位置,让身体的重量能够分一些到把手上面去(也就是上半身与手臂的上)。虽然一开始时会因为这边的肌肉群平时很少用到的关系,所以会感觉比较无力而且容易疲惫,但骑过一两次车、等肌肉群习惯这样的使用方式与强度后,酸痛不适的感觉自然就会消失。所以设定龙头的长度高度时一定要记住“骑车黄金三角333配重原则”。龙头的长度则会随着上管长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山地车由于每台车子的上管长度不尽相同,所以龙头长度也不是个固定的数字。龙头过短的话体重不容易压在前轮上,骑车时操控容易有些轻飘飘的感觉,上坡时也比较容易浮起,产生危险或打乱节奏,而且上半身的力量也会有施展不开的感觉;相反地,过长则会放太多重量在前轮上,除了会让操控碍手碍脚之外,下坡时重心太过前面、后轮载重不够容易浮起或导致抓地力不足,对骑乘安全也会大打折扣,上半身过于拉伸也会增加疲累感。所以选择适当的龙头长度往往是新车设定最要的一环,但也是店家最不容易(或不愿意)调整、而且是最不容易马上感受到效果的一项设定。专业的单车店家一定要准备多种龙头长度供消费者设定或选换。把手可以适当锯短、坐垫也都可以轻易使用快拆或工具调整,唯独龙头是得大费周章的更换,是最不容易调整的操控零件。不过,一定不能怕麻烦,一点要找到自己最适合的龙头长度高度才行。除了店家能为你建议设定外,我们也建议车友可以多购一些不同长度的龙头。偶尔更换一下,这样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最好最舒适的骑车黄金三角”位置。骑起车来才能更不费力、也更安全。
煞车把角度骑车前一定要先学会停下车,也就是。这是安全骑乘的第一步。煞车把手的角度当然也就扮演关键性的角色。煞车把手一般可以先设定在35-45度之间,让骑乘时,手背与前臂可以打平为准。如果手背与前臂间的角度上弯或下弯太多,都表示把手的角度不对,得重新调整。正确的煞车把手角度可以让手掌的肌肉能最舒服,而且能最快速地施力与反应。记住,让车子停下来,也就是煞车,是骑乘单车安全的第一步。一点要将煞车把手放在最好最对最自然的位置,这样遇到意外时才能让危险发生的机会降到最低。煞车把手位置煞车把手的角度对了还不够,手指是否能正确地控制手把也是关键。现在的自行车零件多以欧美人的体型作标准,因此对东方人来说。上往往大了一号,让人“指长莫基”。还好,经过多年的演化,现在的煞车把手大多都是有很宽广的调整空间了。所以只要请店家老板将煞车手把的位置依照你的手掌大小、长度作调整,基本上食指与中指的第二节要可以稳稳地放在煞车把手上才算及格,这样真正遇到危险时,刹车的反应时间与力道才够快够有力。尤其是手掌小的朋友一定要特别注意这点!千万不要拿你小小的手掌手指去屈就那个设计给西方大男人用得大大的把手,其实只要一丁点的调整,就能够让车子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把手宽度山地车车把手的宽度大概要比肩膀再宽一些些,至少要与同宽,这样操控室才会灵巧有力,而且胸部肌肉自然舒展,可以呼吸得很顺畅。太窄的车把手宽度会让转弯时碍手碍脚,既影响操控也危险,而且也没法大口呼吸。但过宽的车把手宽度也不好,操作起来会像在开“拖拉机”(),上半身也容易太前倾,徒增气力、增加腰部的负担。当将坐垫的角度、高度、与前后位置、还有龙头的高度长度、以及把手的宽度都照以上的方法设定对后,骑乘的姿势便会像图G1这样,膝盖与能真正使出气力并不容易受到运动伤害;上半身则是略成一个“弓”状,可以自然吸收路面的冲击与震动;而前手臂微张微弯,也稍微负载着上半身的重量;则是很自然地放在煞车手把上,可以快速轻易地停下车来。
山地车保养清洗山地车所使用的工具很多,清洗整个车体用的刷子,洗轮胎用的硬而刷毛短的,从一个一个链轮中挑出粘土等脏物以及磨光用的刷子,较细的空隙用的旧牙刷,从pantergreaph内部挑出草或泥土的等等。关于山地洗洁剂,若粘上的油多时,用的洗洁剂也可以用,也可使用洗车用品店所出售的用清洁剂。洗车的次序基本上是从上到下。但是diskbrake的转动部位,若是V-brake型的话,brake的连接部位,轮缘等部位,刷子尚未沾上油污以前先清洗。使用喷雾剂时,在喷咀部位用破布等围起来,防止附近的部位被沾上清洁剂。洗车用刷子未沾上油污以前,先清洗盘刹的连接等部位。中性洗剂溶在水里的清洗液来清洗。然后用清洁水冲洗,最后用没有沾上油的布边检查弯曲处及伤口等,边抹干净。链轮环与之间会沾上草或泥土等物,用短毛而较硬的刷子,沾上溶有中性洗洁剂的清洁水清洗。清洗时要把草等物拉出来,边洗边冲洗洁水。等旋转部位尽可能不要沾水。假若纤维等物无法取出来时,用L形的用具把它抽出来,或者解体链环。要清洗山地车的要用较硬的刷子,把洗洁水放在水桶里,边洗刷边冲洗洁水。同时检查影响抓地力的轮胎面的消耗程度,以及轮胎面和轮胎侧面的伤口等。把后变速器的部位用手指按住,把变速放之低等次的位置,然后用L字型的工具,清除内部的returnspring周边。pantergraph的工作部位,要用配件用洗剂喷洗。然后注油,除去多余的。一般来说链条是用去油污剂溶解油污,然后用溶有洗洁剂的水洗清。也可用强性大的洗车用洗洁剂去油污,然后抹干净。同时检查每一个链有无变形,若有损坏应考虑更换。清洗后没有油,因此必需上油。然后旋转曲柄,使油充分沾上各个部位,为了防止沾上尘土等脏物物,必需抹干净多余的油。洗净自行车后,从上至下部,检查各部位的螺栓,有松弛的把它扭紧。尤其重要的是固定前后刹车器的。 自行车的规格与要求作为竞赛的自行车,第一,必须是人力推动;第二,不准装有任何防风(减少空气阻力)设备,但可装变速器;第三,自行车长不能超过2米,高不得超过75公分,中轴与地面距离为24——30公分,中轴到前轴距离为58——75公分,中轴与后轴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55公分,车座前端垂线在中轴后不能超过12公分。车把宽度不少于75公分。车轮直径、车座、车架形式等可自行选用。为了保证运动员的安全,公路赛车必须性能灵活,前、后刹车有效,用橡皮或软木塞堵住车把管头。车上不能有尖锐零件,螺丝不许突出。检查要点自行车要经常擦洗,保持清洁。擦拭自行车,可用50%的与50%的汽油混合作为擦拭剂。只有把车擦拭干净,才能及时发现各部位的故障,抓紧修理,保证训练和比赛的顺利进行。运动员每天都应该将自己的车子擦拭一遍。通过擦拭,既能保持自行车的清洁美观,又能帮助检查自行车各部位的完好状况,培养运动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检查车辆时要注意:车架、前叉等部位不能有裂痕和变形,各部位的螺丝要旋紧,车把能灵活转动。对链条的每个节结都要仔细检查,除去裂缝节,死节,保证链条正常运转,不要在比赛时装换新链条,避免新链条和旧齿轮不吻合 而掉链,必须更换时,应将链条和飞轮一起更换;刹车系统 各部件齐全,闸皮与车圈之间间隙度适合,刹车灵敏有效;飞轮与变速器合作,每个档位运用自如,传动迅速,各弹簧的伸缩度适中,变速线光滑畅通。每次训练或比赛结束后, 应将变速装置全部回位,减少弹簧压力,延长变速器使用寿命;检查各轴承部位的转动是否良好,有无损坏现象,特别注意旋紧右中腕螺丝;脚套、皮条及脚蹬要完好无损,车座要保持与平行,不能倾斜,前后位置适中,座皮若有损坏,立即更换;车轮装正,若有偏斜或变形,会使车轮上下跳动或左右摇摆,必须校正。每次检查完车子后,亲自试车,做为最后验证性的检查,以确保完好,能随时投入使用。自行车的润滑自行车各零部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的形式为滚动运动和滑动运动。轴承部位产生滚动摩擦,链条、链轮、飞轮之间及其它运动着的零件之间则产生滑动摩擦。要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应该随时加添,将各部件之间的直接摩擦,变为与润滑剂之间的相对摩擦;各部件不直接接触,把干摩擦变为湿摩擦,减少摩擦阻力。骑起来润滑,轻便,节省。因为湿摩擦产生的阻力只有干摩擦阻力的四十分之一。所以,湿摩擦产生的小,零件不会因过热而变形,降低了磨损,保护了零件。尤其在雨天进行训练和比赛时,更应注意给各部件加添润滑剂,防止由于水份侵蚀而造成零件失灵或损坏。因此,每个员应特别重视润滑剂的使用。使用润滑剂要适可而止。晴天少加一些,否则会粘上大量尘土,影响转动;下雨时多加一些(特别是链条上)。参加多日赛时,最好带上个小油壶,每骑行两小时就给链条上加一次润滑剂,以减少摩擦,否则,链条正常传动会受到影响,加重体力消耗。使用黄油()时,应根据气候和训练、比赛条件不同而选择不同种类的油。公路赛车应选用硬度较高的3#或4#润滑油,场地赛车可选用1#油脂。冬天使用软一点的润滑油,夏天可使用硬一点的润滑油。车胎保养与维修竞赛自行车的是管形状,胎壁很薄,训练和比赛时极容易损坏,应特别注意保养。自行车赛车胎根据重量分为多种型号。日常公路训练时多使用250克以上的车胎,比赛时可根据路面情况,选用200—300克的车胎。车胎愈细,与路面的接触面愈小,摩擦力也小,有利于提高车子的前进速度。车胎注入一定气体的目的是:能使自行车有一定的弹性,减少径向颠簸力对车圈的冲击;能在自行车负载情况下,减小路面同的接触面,以减少摩擦力。为此,训练和比赛时,胎内气压要适合。胎一般保持5——7kg/cm2气压,场地车胎最好注入10——12kg2/cm2气压。胎内气压过大时车胎容易爆烈,如果过小,则加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不必要的体力消耗,车胎还容易从车轮上滑脱。尤其在上骑行,车胎气压小了,更容易从轮子上滑脱下来,发生危险,导致运动员受伤。每次骑行前两小时要给车胎充好气,进而检查车胎是否漏气,表面有无异物或刺伤部分。在夏季训练和比赛后休息时,要将车子置放在阴凉处,避免车胎受热后气体膨胀而爆裂。保存车胎时,注入少量气体,悬挂起来,放置在阴暗通风处,湿度不要过高,防止胶性老化变质。比赛时如需要更换新车胎,应将新胎事先装上,最少骑行50公里以上,检查一下车胎是否良好,确认无问题后,方可使用。内胎的。首先是找破洞。其方法是给破胎打入适量气体,放入水中,起泡最多的地方即是破洞所在。若到处都 漏气不易找到破洞时,可将车胎气门嘴两边折叠回来,用手抓紧或用绳扎好,不让气体通过,另一人帮助打气,如果打气后很快气体漏掉,说明气门嘴附近漏气;打气后不漏气或 漏气很慢说明破洞不在此处。可将折叠处向后移动,继续逐 段检查,直到找出破洞为止。找到漏气地方后,先将外胎拆开取出内胎。取时不可用力猛拉,防止将内胎拉断。然后用木挫或钢锯条将破洞周围挫刷干净,或用汽油洗刷干净,将补皮粘上,然后再将外胎缝好。缝带时缝线不要拉的太紧,以免造成外胎粗细不匀。三十分钟保养可以有地检查自行车地全部车体。如果机械运作状况良好,检查工作很快就可以完成。如果有问题,检查保养工作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接下来的章节所提供的各种细节技巧,是你在进行车身保养时必须注意的事项。自己动手维修保养,可以让你对自行车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可借此检查自行车的机械运作是否正常。这项工作最好能在定期清理工作中一起进行。不久之后,你就能靠直觉发现问题所在,一旦有看起来,感觉起来或听起来不对劲的地方,你马上就知道要从哪里检查。减轻车体的重量提高山地车的竞技机能,首先考虑到的是如何减轻重量。轻和强度的关系以为越轻越好,只考虑减轻零件的重量时,自行车的强度/刚性会降低,变成"软绵绵"的自行车。实际上选手的及体重,将大大影响自行车的强度与刚性。在此先不讲技巧,着重谈体重。若体重为100kg的人和50kg的人,同时骑山地车跳跃着地,此时的冲击强度当然不同。当前竞技用自行车的主流在欧美,若使用欧美的自行车,应根据他们的情况来考虑强度等问题。材料的重量减轻才是最好的轻量化车架的素材随着强度及轻量的需求,从铁→铬钼钢→铝/碳→钛逐渐发展。若不考虑价格的话,钛最轻。要实现轻量化,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减轻你的体重,花费很多钱减轻自行车的重量,充其量减轻100g~200g。你可减轻多少体重?车架的厚薄的轻量化车架呈管状。若管壁薄强度则不够。倾向是接合部位厚,中间部分相对薄,也就是说,按加在车架上各处的力的强度来变更厚薄度来谋求减轻车架的重量。与车架一样,有些零件的材质也使用钛,这些零件小而轻。但是刹车若轻而小时性能会下降,因此需要细心选择。轮胎直接接受地面的阻力,其阻力的大小,会使骑手感到山地车的重与轻。想变轻则采用细车胎,提高空气压,但是抓地力则会降低。提高刹车的性能对山地车竞技技巧来说,刹车器是非常重量的零件。刹车器性能的好坏,不单大大影响竞技的技巧,还关系到安全,因此要足够重视。在比赛前一定要检查,及调整。为了对应剧烈的比赛,我们在此探讨刹车器。■器的控制性刹车器很灵,指的不是如何能够销住车胎。应该是抓地面的状态下,降低旋转使车子停下来。假若车胎处在滑行的状态时,制动的距离变长。刹车器的控制性指的是:骑手加减刹车杆的力量如何迅速传递到刹车器上。油压刹车器性能过于强,假若刹车失败时会摔倒。另外,有些是利用幅条和刹车块的阻抗,加强刹车性能的系列。这种系列在比较滑的路面较难控制。原因是幅条和刹车块的阻抗超过了路面的阻抗。这种类型的刹车器,假若开始滑行时放松刹车杆,但是反应很慢。对初学者来说,因为骑行的较慢,轻轻制动的话,还是可以用的。■补强盘(plate)—稳定器(Stabilizer)起动刹车器后本来压着车圈的力量,转变成为扩大的力量。为了抑制这种现象装上补强用plate较好。装上之后,加在刹车杆上的力不会浪费,全部转变成刹车上,成为控制性能好的刹车。■刹车胶刹车胶是直接压紧车圈的东西,它的材质将大大影响刹车及触感。所使用的化合物较柔软的话,天气乾燥时好用。但是下雨弄湿时变得很差,因此根据比赛状况来决定使用不同材质的刹车胶。■闸线类闸线类过於长时,会引起线的拉伸,或者变得反应慢、失调等毛病。适当的闸线的长度,应该是握把向左右转向时,闸线不会感到过於绷紧就可以了。握把假若想调整握把的角度或者突出,只能更换车把立。车把立有各种角度及不同尺寸的突出,以比赛为目的时突出长度120~160mm为宜,这种尺寸高速度时的控制较稳定。角度则以90~120°左右的较好。不管是角度或者突出的长度,都是与车架、身体配合得好,因此应慎重选择。■握把Slalom、速降、Trial等竞技要求能够严格控制车体。握把最好用有防滑的稍硬些的胶较好。不要用海绵胶般软绵绵的握把。越野赛、自行车旅行等的场合,长时间握住时手会变痛,应该使用表面顺手些的握把。但是越野赛根据路线状况,有时需要使用有阻抗的握把。不需要硬工夫的骑行时,在握把上绕卷软带也是好的。1、导线: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导线是否有扭曲磨损现象及是否能轻松运作。适中或紧实(D/F)地旋紧导线固定螺栓至刚好压迫到导线的位置,但还不至于使螺栓松脱。最重要的是要检查导线是否松脱。2、刹车块螺栓:拴至紧实(F)。检查刹车块是否紧贴于轮圈上,调整车轮前束至正确位置。3、飞轮:当飞轮运作时,应该可以听到顺畅,均衡且快速的咔嚓声。链盘的链齿不可有缺角或弯曲现象。用力转动每一段速一段时间,检查是否有跳齿现象。4、前变速器:检查高速及低速档。固定螺栓拴至适中或紧实(D/F)。5、后变速器:操作变速器,检查高速及低速档。维修可以分为几种?正常骑乘使用,短期(一周或十天)定期维护,中期(一或二个月)定期维护,长期(半年或一年)定期维护,野外紧急修复。 在此做为划分依据的时间,是以每日到一周两次以上进行自行车运动者的使用情形来分的,如果你进行自行车骑乘的频率较低,或者你的自行车使用极为频繁,那么可以将中短期的时间略加调整,以适合不同的骑乘状况。增强户外山地车平地路段的表现重齿比骑乘训练这时大多数人最不喜欢的训练之一。但这种训练很有效,能改善腿力、增加大小腿的肌肉质量,因为训练相当严苛!训练方式很单纯,就是骑车时完全使用重齿比,不管坡度多陡或是顺风逆风。训练途中你会一度很想放弃,但请坚持下去。有时候爬坡时你会骑得很慢,回转速(RPM)也很低,但千万不要放弃。这时锻炼臀部肌肉的好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膝盖不好,千万不要尝试这种训练方式。2x30间歇训练又是一项严酷的训练。该如何进行呢?先暖身,然后用你能承受的强度骑三十分钟,其间不能降低步调或是减缓速度。你必须调整自己的强度,让自己在10分钟慢速踩踏休息后,还能再做一轮相同步调与速度的30分钟练习。要完成这项训练,体能以及心理上都要有相当的强度,一开始你可能只能做2x20分钟的间歇训练,但记得千万不要放弃。想象那些赫赫有名的选手吧,咬着牙撑下去!建议在市内训练台上进行这项训练,不但省时,自己也好测量你的训练强度。增进多人训练时的当我们与其他人一同训练时,我们比较容易分心、开始聊天,而且就算我们加强训练强度,通常也只是并排共骑而已。一个在一同训练时可尝试的方式是,找一条没有交通标志的平地路段,一个车手先加速攻击,另外一个人在一分钟后开始追击前者。这样子将比较有比赛的感觉,强迫每个人超越自己的极限。当你追上前面的车手后,休息一下,然后换另一人反追击。上健身房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去,但健身房的确能协助你增强肌肉质量及腿力。有的人不回去健身房锻炼腿力,因为他可能每周骑车愈20小时。但如果你在平地路段表现不佳,或是骑车时间有限,在健身房锻炼腿力是相当棒的训练方式。当然你也可以在网络上找适合单车手的方式,如果你不熟悉健身器材,请一个教练教你训练各肌肉群也是个好方法。看网上有不少关于纠结于山地车还是公路车的问题,看得我很郁闷,美国人根本就没有这种讨论啊。于是写写自己的亲身感受和思考吧,和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积极与讨论。写得有点长,耐心看。首先我觉得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误区呀。大家常见的误区无非这么几个:1.山地车可靠性比公路车高,比较泼辣,皮实耐用,不扎胎,公路车老扎胎。2.公路车通过性差,不能走烂路。3.公路车不安全。4. 公路车不善于爬坡,山地车爬坡更容易。公路车是跑平路的,山地车才是爬坡用的。5.公路车姿势很不舒服,不容易上手。这五点都貌似有道理,但实际都站不住脚。我后面会一一分析。个人认为“山地车” 和 “公路车” 这两个称谓是不大贴切的。国外很多自行车厂商的官网是不这么分类的,比如,捷安特的官网上,山地车属于 “ off-road” 或者 “off-pavement ”这一类,此类还包括 越野公路车和速降车。公路车,铁三车和城市车属于 “on-road ” 或“ on-pavement”, 也就是说,公路车本身就为用于铺设过的路面而设计的,凡是普通汽车能跑的路,就是公路车能跑的路。在Focus 的官网上,分类是: 没有路的山地路段,专业的技术路段,有铺设的城市自行车道,柏油马路,和丛林/草地路段。可见,很多大的自行车厂商在官网上都会按照不同的道路状况来进行细致分类,而绝不会简单分成公路车和山地车。这两个称谓本身就是很笼统的,不确切的。山地车在山区公路上一样笨重,一样不如公路车好使,不是吗?  关于几个大家常见的误区,我想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一一分析。我骑车快一年了,公路山地都骑过,山地车只是当做上学代步用,公路车是锻炼,比赛和跑长途用。最先进的山地自行车是用碳纤维或钛金属制造的,这些都是制造喷气式战斗机的材料。过去,笨重的登山自行车在塔马佩斯山的陡坡上艰难地爬行,噪音不绝。高科技把它变成了外形美观,重量仅有10公斤的高速自行车。自行车的革命使人们纷纷扔掉仅用来代步用的旧式自行车,加入到自行车攀爬和自行车户外游的行列中来。有一个数据表明,1999年美国售出成年人的自行车当中,有一半甚至还要多的数量是用来从事户外运动的山地车。近几年来,山地车户外运动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从8岁的小孩到80岁的老人都热衷于这种户外健身方式,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骑山地车到户外既可以健身又有很多乐趣,而且山地车比赛车更容易掌握,骑起来也比较舒服。专家认为,户外骑车健身或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基本信息游戏名称:山地自行车游戏类型:游戏大小:8314K英文名:Mountain Bike介绍一款山地自行车越野游戏,挑战性高。操作指南如何开始游戏加载完后点击PLAY -GO开始游戏。操作方法键盘方向键控制移动。游戏目标闯过所有的关卡。
依照山地车的类别来区分,主要可以分为休闲运动与赛事竞技等两大类别,前者的路线主要为柏油路和低难度的泥沙路,同时欣赏沿途的美景,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后者的路线偏重口味,骑乘强度与高度都有一定的水平。无论你选择的骑乘类别是哪一种,一定要选择正确的车架尺寸,并且进行FITTING调整适当的骑乘姿势,否则即使选择最顶级的车款与零配件,都无法满足你的骑乘需求,甚至影响身体的运动效能。特别建议一点,胯下与上管之间的距离最好可以高于两指幅,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虽然车友们第一个考虑是外观涂装,但就像买衣服一样,通常都必须由实际试穿才知道感觉是如何,自行车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买车不是单纯买外观,而需要实际骑乘的感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振动、测试与诊断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6次
参与编辑人数:1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46:48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骑行姿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