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去日本黄粉怎么用产生的水污染

湖南雄黄矿砷污染调查:患癌村民多默默死去|湖南|砒霜|雄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湖南雄黄矿砷污染调查:患癌村民多默默死去
  “早上一推开门,就是一股放炮仗的味道,刺鼻得很。”76岁的村民龚兆淑是土生土长的鹤山村村民,她看到,穿村而过的小溪沟每天都淌过一股红色的水。不过村民们总会等那水流过后,才继续洗衣服,喝水,小孩们在里边洗澡。直到他们发现不断有和这条溪沟接触过的村民腹泻,后来被医生告知是“急性砷中毒”,大家才口耳相传,“溪沟里的水喝不得”。
  早报记者 黄芳 发自湖南石门
  门口摆放的几个花圈,一地的鞭炮残屑显示这里刚办过丧事。“又一个老人死了。”2月10日,57岁的磺厂医院医生赵光明叹了口气。
  磺厂社区活动中心被用作临时灵堂,大门上挂着一对白色的长挽联。就在此前一天,这里刚抬出一副新棺,一位86岁的老人死于皮肤癌和肺癌,他生前是雄黄矿井下的烧水工,砷中毒患者。
  据不完全统计,在破产(2001年)以前,坐落在石门县白云乡的湖南省雄黄矿先后有400名矿区职工砷中毒死亡,在破产后10多年间,“平均每年有10多人死亡。最多的一年死了30多个”。这个数字来自赵光明,他从1977年当厂医起,整理了一份砷中毒患者的档案,罹患癌症和死亡的人数在他的记录中不断增加。
  而在距离磺厂社区百米之外的鹤山村,村民唐胜勇收集了一份被有县医院诊断报告和常德市职业病防治所鉴定报告的砷中毒村民花名册,这个数字是286人,他的统计范围是未合并之前的鹤山村――距离矿区最近的区域,这里共有村民700余人。
  湖南雄黄矿,这座有着1500余年历史的亚洲最大的雄黄矿,它生产砒霜、硫酸和用来制造鞭炮、药材的雄黄粉,无可匹敌的丰富储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为这片土地创造了光荣和财富,也深埋下砷中毒的种子。而如今,在矿因污染严重关停后,不管是矿边的村民还是矿上的职工都面临无力就医的窘境,在矿破产改制后才被诊断出砷中毒的职工被告知不纳入工伤;而多数罹患癌症的村民在贫穷中默默死去。
  “按照国家好多政策医保目前还是享受不到,政策不怎么好突破。虽然也在搞一些体检,送一些药,但目前看还远远不够。”湖南省人大环资委办公室副主任刘帅向早报记者透露,矿区已被列为国家五大重点污染区域,但是项目资金还没下来,中科院此前已做了治理方案,但由于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方案仍在研究中。目前治理还在第一阶段,要解决矿区职工安置问题,包括建设廉租房项目,第二步就是村庄的治理。
  村里来了个磺厂
  雄黄,化学名称是四硫化四砷,是一种橘黄色粒状固体或橙黄色粉末。高品位的雄黄矿被用来制药、工业防腐、农业杀虫和制造烟火;低品位的矿则被送入炉膛中烧制,待它加热、氧化,用“风炮筒”收集起来,“像灰面一样的粉在空中打转,那就是砒灰(当地人对砒霜的俗称)。”74岁的矿工盛芳训眯着眼睛回忆道。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在湖南石门和慈利两县交界的地区建设起雄黄矿区,1956年该矿开始利用低品位矿炼制砒霜,并用炼砒炉尾气生产硫酸和过磷酸钙。
  1958年,18岁的石门县农村青年盛芳训从村大队得知了招矿工的消息。他被村干部告知,一个县只有五十个名额,而他因为劳动积极,被推举获得其中的一个名额,从吃“自然粮”的农民变身吃“商品粮”的国企职工。
  山上的雄黄矿和山脚的炼砒炉之间有条铁轨通着,被选为低品位的矿石就送到炼砒炉里生产砒霜。
  砒霜灰在风炮筒里飞舞,工人们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和“像抗战时期日本军人那种遮耳帽”,即便这样也捂不住钻空出来的砒灰。
  “那时候工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差。”盛芳训入厂的第一个工种就是“背磺”,用能装100斤矿石的篓子背着矿石从井底运到中转站。按规定工人们要穿工作服戴口罩,可是长期负重全身冒汗,“干脆就脱个赤膊上场。”混合了黄色矿粉的汗液顺着身体直淌下来。原始的矿粉尽管不是砒霜这样的剧毒物,可是长期下来,工人们的皮肤上总是起红疹,“痒得难受”。
  1977年从常德卫校毕业后,赵光明被分配进湖南雄黄矿当厂医,那时他还不知道什么叫砷中毒。他只是不断接诊声称腹泻、腹痛和皮肤瘙痒的工人。――在井下工作的工人们,口渴了就直接喝矿井的地下水;还有职工把井下的木头捡回家里当柴烧。
  这是“急性砷中毒”,通过解毒药物对症治疗,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更可怕的是“慢性砷中毒”――矿石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有效成分可以炼制出砒霜,其余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废渣被倾倒在矿区一个叫石磺寺的地方附近的小河里。盛芳训记得,矿渣成年累月地堆砌在这条河,残留的砷就这样流入河流,渗入土壤,被庄稼富集。河的下游是鹤山村,炼砒炉的下风向也是鹤山村。
  矿区旁的村庄
  303省道穿过鹤山村通向湖北省,这里是两省边陲,两县交界,这个村子还被夹在山上的雄黄主矿和山下的炼砒炉之间,在这个临界点处充满各种冲突感。
  紧挨着村子北边的磺厂社区,矿区职工的办公和宿舍区。百米之间。矿区繁荣时,这个临界点的北边和南边是不同的世界,一边是令人艳羡的商品粮和国企职工身份;一边是仰赖几亩难长庄稼土地的农业户。磺厂社区拥有自己的学校、医院、警务室。甚至在大部分中国人还刚刚实现温饱的年代,矿上已经养了几头奶牛,食堂里为职工和他们的孩子们供应牛奶。
  68岁的村民龚兆元记得,村民们都削尖脑袋想往矿上打零工,而他也托人才谋得了一份井下工作的机会。正式工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个年代,只有退役士兵和分配的学生才有机会进入这个国有大矿。赵光明说,作为卫校唯一的一个医生班的毕业生,他的老师宣称是基于他的优秀表现才推介他到矿上工作。
  不计其数的砒霜、雄黄粉从这里源源不断地送出去,送往中国甚至世界的各个加工厂,它们也为村子里的人们带来工作机会和财富,当然还有污浊的空气和被污染的土地和水。
  “早上一推开门,就是一股放炮仗的味道,刺鼻得很。”76岁的村民龚兆淑是土生土长的鹤山村村民,她看到,穿村而过的小溪沟每天都淌过一股红色的水。不过村民们总会等那水流过后,才继续洗衣服,喝水,小孩们在里边洗澡。直到他们发现不断有和这条溪沟接触过的村民腹泻,后来被医生告知是“急性砷中毒”,大家才口耳相传,“溪沟里的水喝不得”。
  龚兆淑张开食指和中指,这个距离是庄稼的高度。“长这么长,就自己枯死了。”的确,砒霜是庄稼绝佳的杀虫剂,在这个以稻谷为主食的省份,娇贵的水稻无法在这片土地生长,人们只能种一些更“粗糙”的粮食,比如红薯和。但这显然无力阻挡被污染的土壤和水进入庄稼。
  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王振刚等人曾在上世纪90年代在石门矿区附近做“砷暴露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结论,矿区附近的鹤山村、马鞍村和胜利村三个村子的土壤砷含量为84.17-296.19mg/kg。河水含砷量达到0.5-14.5mg/L。这里居民的砷摄入量为195-1129μg/d。居民头发砷含量中位数为0.972-2.459/g。且发砷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而根据世卫组织以及中国现行标准规定,每升饮用水中砷的含量不能超过10微克,长期饮用含砷量超过每升10微克的水可导致砷对健康损害。
  在王振刚等人看来,雄黄矿物洗矿废水污染了蝶河水,而通过灌溉,河水污染土壤,通过作物吸收,导致粮食蔬菜受到污染,距离雄黄矿越近,污染越重。而这些还可能与雄黄矿炼砷的烟尘污染有关。
  用村民的话说,“炼砒炉”里的烟把周围的庄稼都熏死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周围的山体上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寸草不生。甚至,砒霜和雄黄把毒蛇、野虫都赶得远远的。
  直到1978年,因为污染严重,国家停止雄黄矿的炼砒行为。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硫酸厂和一座磷肥厂,它们都是以雄黄为原料进行加工的副产品。
  一份贴在磺厂社区告示栏的《雄黄矿区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简介》官方文件称,硫酸的生产废水,炼批过程产生的砒灰和二氧化硫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给核心区9平方公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直到2011年,在2001年破产改制后经营十年后,这座矿因为污染问题被彻底关停。
  沉默的癌症村
  两年过去了,龚兆淑仍无法忘记他二儿子临死前的模样。
  “痛得用脑壳撞墙,拼命撞。”用于止疼的杜冷丁已经无法放进他紧咬的牙关。在被医生确诊为脑癌后五天,这位47岁的壮年男人在疼痛中耗尽生命。“沾上这个病也没法。”他的遗嘱是挑一副好棺材、好寿衣,等女儿出嫁后为他立个体面的墓碑。
  在此前他被诊断为砷中毒。而他的母亲、父亲在去年均被确诊为砷中毒、皮肤癌。
  长期研究砷污染的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孙贵范曾表示,砷污染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人类第一类致癌物质,它会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等到孩子出生后,影响也会一直持续。
  在他看来,对于已经中毒并引起损伤的患者来说,目前还没有好方法彻底治愈。
  龚说,她从前总是光着脚上山砍茅草,回来全身痒,慢慢地后脚跟就长起黑色的斑,剪掉又长出来。后来,她才知道,那是砷斑。
  她的丈夫,82岁的覃文继,远远地站着,已经没有了牙齿,像一般的老人那样平静,害羞。可是说起砷,他毫不羞涩地给人看这个他们从未听过的玩意给他造成的伤害。
  在他的腹股沟附近长出一个肉瘤。医生说,那是皮肤癌的表现。脓水不断地渗出,他每天要换两次裤子,一个月要用上几大包卫生纸。
  砷就像一个邪恶的魔鬼,在他们的身体中流窜。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赵光明一直在研究砷中毒。他说,这种病的潜伏期为10年到30年。而发病常在40岁以后,先是露出略浅的驼色斑,然后年龄越大,越深,变成凸出身体表面的疣状物。
  “这个黑东西,一到天暖就发痒,开花发烂,流脓水,然后又结痂。不能抠,一抠一个坑,它又会跑到别的地方。”龚兆元指的腹部接连的几块伤口说。他被石门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多发性鲍温症,医生在后边加注“属皮肤癌”。在更早以前,他被诊断为砷中毒。
  皮肤癌、肺癌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癌症如阴魂在这个村子上空游荡。
  59岁的龚玉秋,她的母亲,一位鹤山村的农家妇女在15年前死于皮肤癌。死在雄黄矿破产前夕。龚说,这位可怜的老妇人的手指一节一节溃烂掉,整个房间里弥漫着腐烂的气味,连家人都不愿近她的身。她常在深夜里一边痛苦地呻吟,一边叫女儿的名字唤她过来陪伴,“她说怕黑。”
  那天,龚说出去挑担水,回来时她的母亲已经死在了床头,身旁是一瓶未喝尽的“酒”。龚坚持她的母亲是喝酒自杀了的,不过村民们都说那应该是加了砒灰的水。天知道她哪来的力气,她已经躺在床上很久不能动了。
  龚玉秋的父亲死于肺癌,她的奶奶死于皮肤癌。而她去年被诊断为膀胱癌。
  不光是村民。盛芳训说,他的兄弟们――那些背磺工、炉前工、选矿工没有几个在的了。
  由于矿区生活的封闭性,这里双职工家庭尤其多,他们的孩子又继续接班,“砷中毒”竟普遍地在家族中存在。
  62岁的陈德清,这位出生在雄黄矿的女选矿工,她去年刚做过化疗,头发掉了很多。身体上的伤口像被烧过一样。她的父母都是矿上职工,而她更是在这里生,在这里长。她的三个子女、她的女婿、儿媳都是“矿上的人”。去年的那次“砷中毒大体检”,包括她的家庭中有五人都是砷中毒,而她则是皮肤癌。
  “等死吧,那么多人都死了。”
  “喏,痒了擦这个,管用。”龚兆淑递给记者一管药膏,是皮炎平,她说一管能用一个月,眼前这管药已经被她挤得扁扁的,“去超市买便宜,医院要贵一块钱卖16块,药房要贵两块。”
  村子里到处贴着宣称能以毒攻毒,治疗皮肤病的奇药广告。还有,代办丧事宴席的饭店,兜售鞭炮和花圈的商店。
  按照湖南省现有的新农合报销目录,砷中毒并未纳入保障范围。像龚这样的砷中毒村民,大多数人选择放弃治疗。
  至于那些罹患癌症的老人,能报销的部分于他们是杯水车薪,“么的搞头,得了癌症还有什么想法,等死吧,那么多人都死了。”
  79岁的老村支书龚兆辉已经卧病在床两年了,他的手指已经无法伸直,身体的不同部位长有砷斑,他坚持不去医院治疗。
  一份名为“湘雄公司(湖南雄黄矿改制后名称)污染区砷中毒患者医疗、丧葬费补偿协议书”的文件显示,根据石门县人民政府日第六次专题会议纪要精神,经诊断为慢性砷中毒的患者,经县人民政府核准,一次性补偿患者医疗、丧葬费一千元整;而被诊断为癌症者,一次性补偿一万元整。
  有多位村民向记者出示了这份协议,他们称为“政府的优惠政策。”而赵光明告诉记者,目前做一次排砷治疗的费用在3000元左右。
  村子里田地已经很难丰产,“喏,一亩玉米地最多产600斤。”这是别的地方产量的五分之三。年轻人只能考学离开,更多是南下打工。
  对于这个村子的年轻人,出路是狭窄而黯淡的。
  龚兆元的儿子龚宏,黯然地回忆,他两次参与征兵,均因肝肿大而落选。另一位这里的年轻人告诉记者,他于1995年参加征兵,是那一年这个村子里唯一被选上的,其他均因体检落选。
  龚兆淑,这位当了几十年鹤山村妇女干部的老妇人,是过去的农业学大寨能手,她喜欢用“贫下中农”这个特殊时代的词形容她和她的村民们。“贫下中农的要求就是搬走。”“我们已经老了,死了就死了,可下一辈怎么办嘛?”
  而对于矿区的职工,治疗砷中毒同样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赵光明的统计中,矿区职工现有1800多名,只有700多人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而在破产后陆续体检被查出的那部分砷中毒职工至今游离于这个保障体系之外。“要知道砷中毒的潜伏期很长,还有那些至今未查出的,今后怎么办呢?”
  雄黄矿被关停后,这里开始污染治理工程。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石门雄黄矿区作为一个单独项目区实施综合整治。2012年10月,《石门雄黄矿区重金属污染“十二五”综合防治实施方案》开始实施,项目包括历史遗留砒渣及周边污染土壤治理,核心区近8000亩污染农田修复、生活饮用水安全、生态安全等工程,工程分为四期,工期五年。
  按照这份方案,一、二期为源头控制,是对原炼砒遗留下来的近20万吨砒渣及周边污染土壤进行安全处理,目的是从源头上控制砒渣的浸出液进入周边水体和土壤,最大限度地减少砷污染环境风险。第三期工程,是对黄水溪进行综合整治。第四期是对污染核心区近8000亩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如今,山下的厂区被推倒,原来堆放矿渣的地方被推成大坑,周边用黄土和石块覆盖防止雨水将砷化物冲刷下渗,那个大坑边的山头上是一片墓群。
  “那是矿工的坟。”赵光明说,有从郴州来的,怀化来的,安化来的,河南来的。从前他们离开家人,支援国家建设,最后他们就埋葬在这里。
  他们的坟头远远地,对着那个炼砒霜的烟囱。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河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村民唐熙志大爷告诉了记者,在当地看上去很清澈的河水里面含有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砷,用那里的水来浇地的话禾苗很快就会死掉,不仅仅河水不可以灌溉,就连这里的地下水库也有砷超标的情况。唐大爷告诉了记者,造成这个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年建在河道上游炼制砒霜的雄黄矿肆意的排污,倾倒废矿渣而造成的。到现在,河里都可以找到很多的&砒灰渣子&。而村民所说的&砒灰渣子&就是没有炼制干净的雄黄,烧熟了以后白色的就是砒霜了。鹤山村的村民龚兆元告诉了记者,当年炼制砒和生产流失的矿渣,成年累月的堆砌在这条河中,残留的砷直接流入了河中。
  雄黄,是一种橘黄色粒状固体或橙黄色粉末,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硫和重金属砷。高品位的雄黄矿被用来制药、工业防腐、农业杀虫和制造烟火。唐大爷介绍说石门县雄黄矿石资源丰富、品质好,1956年国家建矿开始用土法人工烧制雄黄炼制砒霜,并用炼砒炉尾气生产硫酸,不计其数的砒霜、雄黄粉从这里源源不断地送出去,送往中国甚至世界的各个加工厂,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为这片土地创造了光荣和财富,同时也深埋下砷中毒的种子。多年来,矿区生产硫酸的废水以及炼砒过程产生的砒灰和二氧化硫,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出来污染了环境,提起当时矿区生产时的场景,现在唐大爷和村民们仍历历在目。
  亚洲最大的雄黄矿区
  村民告诉记者,当年雄黄矿生产的时候是废气漫天飞、废水满沟流、废渣到处堆,如此状况长达20多年,给当地水质和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978年,国家停止雄黄矿的炼砒行为,随后建起了硫酸厂和磷肥厂,但污染排放仍旧持续着,直到2011年这些企业因为污染问题才被彻底关停。从1978年停止炼砒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现在鹤山村旁的山上仍是光秃秃一片,与周围山上满眼绿色的植被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此地是亚洲最大的雄黄矿区,是当年炼制砒霜和生产硫酸的地方。据炼砒工人介绍,矿石中20%可以提炼成砒霜,剩余80%的废矿渣便被露天倾倒在河道边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砒灰便从烟囱中冒出,向四周扩散。方圆3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离它最近的鹤山村是受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
  到目前为止,雄黄矿周围的企业已经被关停三年了,但是那些硫酸厂和磷肥厂等企业造成的污染已经深入影响了当地的环境。龚兆元今年68岁,去年9月份被石门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多发性鲍温症,医生在后边加注&慢性砷中毒属皮肤癌&。龚兆元指着腹部接连的几块伤口告诉记者,他现在这个病就是砷中毒引起的,身上长的这个黑东西,一到天暖就发痒,一发作起来钻心地痒,开花发烂,流脓水,然后又结痂。不能抠,一抠一个坑,它又会跑到别的地方继续长让他苦不堪言。距离村庄最近的磺厂医院能做排砷解毒治疗,但一次费用就在3000元左右,由于重金属解毒药物目前还不在新农合的基本药物目录,高额的医药费龚兆元无力承担,龚兆元每月只好去医院开些便宜的消炎药涂抹,以便减少皮肤癌病状发作。由于患病他已经无法再干重体力活了,靠种地为生的他自然也就没有了收入来源,为了生计只能强忍着病痛在自家小院子里种些菜吃,可没干多一会儿龚兆元便停了下来。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本文的读者还看了: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利用黄粉甲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最适条件及寄生机理的初步研究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利用黄粉甲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最适条件及寄生机理的初步研究 摘要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Xiao etwu是许多钻蛀性害虫(主要是天牛类)幼虫和蛹的体外寄生蜂,其寄主范围很广.多达3目22科50余种昆虫。本试验除对利用黄粉甲TenebriomolitorL.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最适繁育条件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外,还通过对寄主营养成分的分析、管氏肿腿蜂触角感器的形态功能及管氏肿腿蜂寄主利它素的诱导效应三方面对管氏肿腿蜂的寄生机理做了初步的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被测温度范围(20~30&C)内,管氏肿腿蜂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正比关系,即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卵至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60℃,有效积温为320.07日·度。温度对管氏肿腿蜂的寄生率、寄生成功率、产卵量、子代蜂的数量和性比都有较显著影响。结合发育历期的结果,认为适于人工大量繁蜂的温度范围为24--28&(2,26&12为最适温度。2.蜂虫比例对肿腿蜂的产卵量和子代蜂的数量有较明显的影响,2:1是这两项指标呈现最佳的蜂虫比例;但是蜂虫比例对肿腿蜂的发育历期、寄生率(来源:淘豆网[/p-6634660.html])和寄生成功率以及子代蜂性比均无明显影响。综合各项指标,认为利用黄粉甲作中间寄主繁育管氏肿腿蜂采用2:l的蜂虫比例最佳,为了高效繁蜂也可采用4:2的比例。3.利用1:10的氯仿、酒精混和液处理中间寄主2~6h对肿腿蜂的寄生率、寄生成功率、产卵量以及子代蜂的数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利用中间寄主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效率,其中利用1:10的氯仿、酒精混和液处理中间寄主2h时为各项指标呈现晟佳的处理方法,其各项指标(除性比外)均显著优于利用未经处理的中间寄主繁育肿腿蜂时的各指标。4.通过对两种寄主水分、糖、脂、蛋白质和氨基酸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发现黄粉甲和肿腿蜂的自然寄主——双条杉天牛的主要营养成分相差不大.因此黄粉甲是一种较理想的中间寄主。5.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管氏肿腿蜂触角上存在13种感觉器,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在性别间存在差异:其中毛形感器I型、II型、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鳞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钟形感器和坛形感器雌雄均有,仅数量和分布存在差异;板形感器、柱形感器I型、Ⅱ型、长锥形感器和耳形感(来源:淘豆网[/p-6634660.html])器只在雌蜂触角上存在。6.通过对天牛血淋巴、体表分泌物及其虫粪提取物的测定,结果表明利它素在管氏肿腿蜂搜寻寄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主要存在于天牛虫粪中,其主要成分可能是挥发性的脂肪烃、脂肪酸或其衍生物。关键词:管氏肿腿蜂,黄粉甲,最适繁育条件,触角感器,利它素lll专业提供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下载、外文文献检索下载服务购买地址: http://wxfw.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AbstractA bethylid,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is the parasite wasp of many borers,which have manynatural hom.more than 50 species in 22 families under 3 orders.The optimal reproductive conditionsofthe bethylid by using Tenebrio mofitor L.as host were researc(来源:淘豆网[/p-6634660.html])hed.By analyzing the main nutrition oftwo types of hosts,observing the shape and configuration of senlilla on the antenna of bethylid,andresearchingtheinducement effect ofkairomone,the parasiticalmechanism ofSclerodermaguaniXiao“Wu Was discusscd.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developmental rate is in direct ratio.Thedevelopmental period is shorter with the temperature higher in the measuring temperature ra(来源:淘豆网[/p-6634660.html])nge.Thetemperature threshold and thermal requirement for development from eggs协adults are 13.60&(2 and320.07 day-degree respectively.Temperature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parasite“essful parasiterate,egg immber,filial辨嘴耐∞’s numbc*and s“ratio of bethylid.Moderate temlm'atln(26℃)isoptimal for byethylid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n&most favorable temperature for mass rearingofbethytid was at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24-28&C in biol(来源:淘豆网[/p-6634660.html])ogical contr01.2.The ratio ofbethylid and host has obvious effect on egg number and filial generation’S number.And the 2:1 iS the best.But the ratio of bethylid and hest has little effect on parasite rate.essfolparasite rate and SeX ratio ofbethylid.11le best rear ratio is 2:1.and also can rear with 4:2 for enhancethe efficiency.3.The mcthod that the medium best dealed with mixed liquid r1:10.chloreform:alcoh01)2--6hours can attribute the parasite r(来源:淘豆网[/p-6634660.html])ate,essful parasite rate,egg number and filial generation’S numberofbethyIid significantly,rising the reproductive efficiency rearing with medium host.4.By analyzing water,sugar,fat,protein and amino acid of two types of hosts,little differencebetween the medium host(Tenebrio molitor L.)and the natural hest[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was found.Tenebrio molitor L.is one ofbest medium hosts.5.Thirteen types ofsensilla on the antenna ofbethylid(来源:淘豆网[/p-6634660.html]) were foun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ype’∞x髂. I,,,Thereare differences in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between Trichoid sensillum 1i chacticasenlissum,basiconic sensillum,squamiformic sensillum,styloeonie sensillum,campaniform sensillumand ampullaceous sensillum occurred in both sexes,but each of them Was difierent in the number andIoca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Placodeum sensilluIn,long-basiconie sensiltium,cuendticsensillum I.II and anricillic(来源:淘豆网[/p-6634660.html]) sensillum were only found on female’S antenna.6.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al response of bethylid to Iongieom's blood lymph,dejeetion,extractive of secretion WaS conducted.Kairomone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bethylid searching host.And kairomone exists in dejection mostly,which ponent possibly isalkane or i括defivants.Key words:Se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Tenebrio mofitor L.,optimal reproductive conditions,nal sensillum,(来源:淘豆网[/p-6634660.html])kariomoneIV/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习性鸱对闯: 捌年/月幽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留中垒戆多时间:≯脚年/月移日导师签名:气乌≯志。弓黾时间:3。。弓年6月,g日第一章引言寄生蜂种类多、数量大,并与许多农林害虫长期保持一定的制约关系,因而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有关文献资(来源:淘豆网[/p-6634660.html])料统计,目前在生物防治中得到应用的寄生蜂种类主要有:赤眼蜂、姬蜂、茧蜂、平腹小蜂、黑卵蜂和肿腿蜂等。它们都是许多农林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目前已对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寄主选择机制、离体培养及人工大量繁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其中,赤眼蜂的研究最为深入,并已投入规模化生产,而其他寄生蜂的研究大都还处于初期阶段,尚不够全面、深入。1.1管氏肿腿蜂的研究概况1.1.1肿腿蜂的种类和分布肿腿蜂在昆虫分类系统上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cra、细腰亚目Apoerita、肿艟蜂科Bethylidae,是昆虫纲一个中等大小的科,就目前所知.肿腿蜂科昆虫大约有100属650种,广泛分布于欧洲、北非、中亚、印度、北美、日本和夏威夷群岛等地Ill。国外的多研究利用Goniozus,Cephalonomia、Prorops等三属的肿腿蜂。目前我国研究最多的是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Xiao et Wu(图卜1),此蜂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地区,广泛分布于我国广东、湖南、江苏、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J。L1.2管氏肿腿蜂的生物学特性管氏肿腿蜂是许多钻蛀性害虫(特别是天牛类)幼虫和蛹的体外寄生蜂,1983年由萧刚柔、吴坚定名p1。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该蜂进行研究,在其种类、形态和分类、生物学特性、人工饲养和释放及防治应用等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目前,肿腿蜂的应用研究己成为蛀干害虫生物防治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图1-1管氏肿腿蜂有趣雌蜂2无翅雌蜂3.有姐雄蜂4茧5卵6寄主体外的幼虫及成虫1.1.2.1生活史‘引自周撼芳’管氏肿腿蜂以受精的雌蜂在寄主虫瘿上群居越冬.翌年四月上中旬气温达到20&C时出蛰活动,寻找寄主,寄生于天牛蛹或幼虫。由于外界气温较低,第一代发育历期较长,7月份高温高湿,发育历期较短121。管氏肿腿蜂一年的发生代数随其所在地区的气候不同而异.在山东一年发生4代鸭在粤北山区一年发生5~6代,在广州一年可完成7~8代12J。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1.1.2.2生殖方式、寄生习性及繁殖力管氏肿腿蜂两性生殖,通常雄蜂先羽化.羽化后的雄蜂咬破未羽化雌蜂的茧壳,与之交配,每次交尾时间很短,大约几秒至十几秒钟。雌雄蜂均可多次交配。未经交配的雌蜂也可产卵繁殖后代,称为孤雌生殖,但均发育成雄虫12]。肿腿蜂的寄生活动可以分为一下几个不同阶段:1.麻痹阶段;2.取食阶段3.清场与产卵阶段4.护理阶段p1。肿腿蜂通过腹末的针状产卵管刺向寄主体壁,并分泌具麻痹作用的物质,受到刺激的寄主,经过一番挣扎后即失去活动能力。但因寄主不同,反应差别很大,小型昆虫较易被麻痹,但一些体型较大的寄主,不但不能被麻痹,有时反能将蜂咬死。管氏肿腿蜂的产卵量在几粒至几十粒不等,在青杨天牛Saperda popdnea L.的幼虫上一次最多能产76粒,都能正常发育成子代蜂嗍。1.1.2.3个体发育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管氏肿腿蜂雌蜂的寿命长于雄蜂。野外自然发生的越冬代雌蜂可存活7个月左右,当年各代在找到寄主的条件下能存活2~3个月.否则20天左右即死亡.雄蜂寿命一般6—9天1..71管氏肿腿蜂的发育与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15℃时雌蜂不能产卵:23.1℃时完成一个世代需要53~62天;25.9℃是需29~30天;28~30℃时需21~24天.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该蜂在40%~42%、60%~66%、79%~83%、91%~96%的相对湿度下,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有明显的差异,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递增。在同一相对湿度条件下,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较低,而茧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较高p一。另据研究,管氏肿腿蜂的成虫和蛹均能经受-24℃的低温,能在海拔米的地区越冬;但在海拔1700米以上时冬季气温过低则不能越冬”…。1.1.3管氏肿腰蜂的人工繁殖及释放1.1.3.1繁殖寄主的选择人工繁殖肿腿蜂就是通过室内大量扩繁在适宜的时间内积累大量优质蜂,以满足大面积防治害虫的需要,其关键是中间寄主的选择。其中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tfascitus(Motsehulsky)”””1、青杨天牛16t14,”】、柠条豆象Kytorrhinus immixtus Motsehulskyllq等虽然繁蜂效果很好,但需靠野外人工采集获得,收集难度很大,其繁蜂数量和繁蜂时间完全依赖寄主的自然发生状况。目前国内试验用人工饲养的昆虫作中间寄主,如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Ouenee)”“、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ll81、大袋蛾Clanis variegata Snellentl91、蜜蜂Apis sp.雄蜂蛹f20l等,这类寄主可使繁蜂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形成规模化生产。另外广东昆虫研究所的李理、温硕洋等探讨了管氏肿腿蜂的离体培养的研究,发现子代蜂的发育与血淋巴的含量密切相关,仅含血淋巴与牛奶液的培养液能满足肿腿蜂的发育需要,成蜂率达50%¨”。1.1.3.2繁蜂方法目前繁蜂的方法主要有指形管繁蜂、小木盒繁蜂和虫瘿群体繁蜂。小木盒法适于上颚发达或大型的寄主,此法工序较多,但繁蜂寄主的有效利用率较高,一般可达70~80%;虫瘿群体法虽2中用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然工序简便,但寄主的有效利用率较低;指形管繁蜂法用于繁殖中小型寄主均可,且操作简便,占地空间小,便于贮存,可大规模生产应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口1。繁蜂时蜂虫比的确定因寄主不同而异。小型寄主如蠢虫类幼虫,寄主比例高,以大理窃蠹Ptilineurus marmoratus Reitter为例,1:5的蜂虫比时寄生率最高达83.3%:而l:10的蜂虫比寄生率只有53-3%¨“。中等大小的寄主如双条杉天牛等蜂虫比可适当降低。为提高肿腿蜂的寄生率,有时需要对寄主进行接蜂前处理:如采用光照和低温诱导玉米螟幼虫滞育,可提高寄生率;用药物麻醉玉米螟幼虫可使繁蜂成功率达65.7%I”】:用山东和广东两地的管氏肿腿蜂交配,其子代的寄生率可提高5%~25%,多数提高10%左右田J。1.1.33蜂种的贮存肿腿蜂对害虫幼虫寄生率的高低,与蜂种的质量或者说蜂种的活性有很大的关系。要想有效的防治害虫,必须在切实作好繁蜂计划的前提下,繁殖积累一定数量的优质蜂种,那么蜂种的贮存就很重要了。试验表明,在5、10、15℃下贮存的管氏胂腿蜂。死亡率随时问的延长而增加。lO℃贮存1~3个月对寄生率没有大的影响,但贮存4~6月后子代蜂出蜂敷和雌性比有所下降l”’2q。另据研究在18&(2下贮存3个月的肿腿蜂在寄生率和产卵量上都高于未贮存蜂,且产卵期短,说明适当的低温对管氏肿腿蜂的繁殖是有益的阱J。1.1.3.4管氏肿腿蜂的释放管氏肿腿蜂的释放技术包括放蜂时间、蜂虫比例等因素,直接影响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放蜂效果与放蜂时日均温度有明显的相关性,日均温度22~28&C为放蜂的最适温度,北京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口“。放蜂量要根据管氏肿腿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育经历日期,参考各地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条件)和多次放蜂经验提出。如在河北一省内情况就有所不同,在坝上地区放蜂量为l:5(虫:蜂):北部和西北部山区为1:3~4:唐山丘陵、平原为1:2~3:而中南部地区则为l:l。就是在同一地.放蜂时间早晚不同,其放蜂数量也有差别。例如河北中南部地区8月上旬(即在青杨天牛幼虫蛀入髓心一个月以后)放蜂量可增加到1:2~3“”。1.1.4管氏肿腿蜂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1.1.4.1管氏肿腿蜂防治的害虫种类管氏肿腿蜂寄生的害虫种类很多,初步统计有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3个目22科50余种昆虫,其中天牛类寄主占20余种删。其主要寄主见附录,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还会有其它的寄主被发现。1.1.4.2林业害虫的防治管氏肿腿蜂最主要的是林业上的天敌昆虫,其主要寄主是天牛类幼虫和蛹。广东化州市应用该蜂防治杉树害虫粗鞘双条杉天牛s.bifasciatus sinaoauster Gressitt,一个月后天牛幼虫寄生率大62%以上。在放蜂后的1~3年间,杉树的受害率从对照的39%T降到1.7%~2.1%,天牛幼虫的密度从3.7头/株‘F降到0.02头/株,持续防治效果可达3年以上【“。1994年在深圳林场等17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个林区23个实验点上,释放50万头管氏肿腿蜂防治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松墨天牛Monuchamusalternatus Hope,林间防治效果达67.90%~86.59%【29l。1.1.4.3药用植物蛀茎害虫的的防治程惠珍等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金银花、菊花、玫瑰等蛀茎害虫,连续两年放蜂结果表明,对金银花上的咖啡虎天牛Xylotrechusgrayi White和中华锯天牛Apatophysis Sinica(Semenov,Tian etsllaIIs埘)的寄生率分别为71.4%和70.4%,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5.6%和76.67%I…。由于肿腿蜂在田问自然扩散、定居、繁殖,放蜂后多年天牛的发生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无须防治130l。玫瑰多带天牛在玫瑰之乡山东平阴普遍发生,1988年用管氏肿腿蜂进行防治,有虫株率从35.2%下降到17.1%.天牛死亡率达52.8%p11。1.1.4.4经济作钧蛀干害虫的防治梨眼天牛Baech/sa gortm”i Thom是苹果、梨等果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在甘肃省秦安县两年发生一代,世代重迭,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1981年引进管氏肿腿蜂进行防治,到1985年。五年的放蜂效果最高可达60.78%。年放蜂一次,虫孔愈合率达82.I%:年放蜂两次,虫孔愈合率达91.4%,大大高于对照区虫孔愈合率21.5%t“。利用管氏肿腿蜂控制核桃蛀茎害虫,防治效果也达到sO%.4.5居室建筑木材害虫的防治梳角窃蠢Ptilinusfuscus Geotfroy在青海省东部对杨树房木的蛀损率最高达78.43%,平均为36.670A,每年蛀损房木约8541.2立方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此虫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房木干材内生存.防治难度极大,而居民住房又不宜大量使用农药,释放管氏肿腿蜂后达到了理想的效果,1984年对1469间民房进行放蜂试验,放蜂寄生率最高达75.52*A挪J。另据报道,波兰、德国、美国和俄国等国家研究证明,家天牛肿腿蜂最domesticaⅪtlg可以抑制木材建筑的重要害虫白蚁Coptotermesfo,,nosanⅪSlfh-akJ的发生州。另外国外的许多学者还研究利用其他属的肿腿蜂防治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陋Ⅷ、花生麦蛾Aproaerema modicella Devente一3”、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tlee‘…、玉米干夜蛾Busseotafusca‘”I等农业害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英国、美国、墨西哥、巴西、危地马拉等国家利用肿腿蜂防治咖啡果小蠢Hypothenemus hampe 14…1和烟草切蠹Lasiodermaserricornel451等经济作物害虫,也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化学农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使用,出现了许多消极的不良影响,引起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寄生性天敌是目前广泛研究的天敌昆虫,而寄生蜂种类多、数量大、应用广泛,在农林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4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管氏肿腿蜂寄主范围很广,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寄生鲜。虽然利用自然寄主繁殖肿腿蜂效果比较好,但这类寄主常需通过在林间设置饵木人工剖木,或者剪伐枝条采集获得,采集难度大(虫体受轻微损伤母蜂即不能识别寄生),而且收集到的寄主数量十分有限,亦难长时间地保存备用。因此,如果利用自然寄主繁蜂,其繁蜂数量和繁蜂时间完全依赖自然寄主的发生状况,不可能实现工厂化繁蜂,满足大面积防治的需要。目前虽然国内已有利用人工饲养或采集的昆虫作中间寄主繁蜂获得成功的一些报道,如利用玉米螟、棉红铃虫、大袋蛾、蜜蜂雄蜂蛹El”l】等,但利用理想的中间寄主来使肿腿蜂在适宜的条件下根据防治上的需要大量扩繁,实现商品化生产、贮存、销售,实际上并未真正实现03,删.其主要原因就是对于管氏肿腿蜂的寄生机理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没有大量扩繁的理论基础。经我们实验证明,黄粉甲是繁育管氏肿腿蜂的一种理想中间寄主,利用它繁育的肿腿蜂和利用自然天敌繁育的肿腿蜂林间放蜂的效果几乎没有差异。通过研究管氏肿腿蜂在识别确认寄主过程中所利用的寄主利它素和肿腿蜂化学感受器的形态功能,探讨影响肿腿蜂确认寄主所利用的化学信息物质及其对管氏肿腿蜂产卵的诱导效应以及肿腿蜂的感受机制,为进一步驯化肿腿蜂、利用中间寄主大量扩繁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实现肿腿蜂的工厂化繁殖.在理论上有助于我们理解昆虫与天敌之间的协同进化.尤其是寄生性天敌寄主选择的机理及其演化,同时为今后研究肿腿蜂的行为学、生理学提供参考,为今后进一步引进、驯化这个类群的寄生蜂提供研究思路及途径,为今后更广泛的利用提供基本资料。这项研究产生的技术将有利于促进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国内森林保护、园林及经济作物害虫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减少因施用农药而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长远的生态效益。中田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利用黄粉甲繁育瞥氏肿腊蜂量适条件的研究第二章利用黄粉甲繁育管氏肿腿蜂最适条件的研究1.1不同温度条件对利用黄粉甲繁育管氏肿腿蜂的影响利用黄粉甲繁育管氏肿腿蜂技术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对温度条件的控制。许多研究表明,在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中,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最主要因子ⅢI.寄生蜂的寄生率、寄生成功率、产卵量、子代蜂的数量和性比是人工大量繁育时对其进行质量监控的重要指标。试验通过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来比较不同温度对利用黄粉甲繁育管氏肿腿蜂时各项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更加有效地利用黄粉甲扩繁管氏肿腿蜂提供基本资料。1.1.1材料与方法1.1.1.1试验材料供试黄粉甲蛹为本实验室饲养。供试管氏肿腿蜂为野外剖木检查获得后经本实验室饲养繁殖。黄粉甲幼虫蜕皮化蛹后收集,在4&C下保存24h即可进行接蜂。1.1.1.2试验方法将试验用所有器皿消毒。在各光照培养箱设置20&C,22&C,24&C,26&C,28&C,30&C六个温度梯度(i-O.5&C),相对湿度利用饱和NaOH溶液保持在60%-70%。在指形管(50xlOmm)内装入l头健康寄主,再接入2头交过尾的雌蜂,塞上棉塞,每管标记,一次接蜂100管,接蜂完毕后放入光照培养箱。每隔12h观察一次,记录各项指标,直至其结茧羽化。每个试验处理重复两次。1.1.1.3数据处理方法管氏肿腿蜂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完成各虫态的有效积温的计算方法见丁岩钦㈣。试验中管氏肿腿蜂各阶段的发育历期、产卵量及子代蜂数量的方差分析采用单向分组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并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㈣。1.1.2结果与分析1.1.2.1不同温度条件下子代蜂的发育历期不同温度下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测定结果(表2.1)表明:在不同温度下,管氏肿腿蜂的发育速率和温度成正比,即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表2-2表明,管氏肿腿蜂茧蛹期在各发育阶段的有效积温最高,为186.58日·度;卵至成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85&C,有效积温为320.07日·度。6中田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利用黄粉甲繁育警氏肿睫蜂最适条件的研究表2-1不同温度下管氏肿腱蜂各阶段的发育历期温度,℃产卵前期(M衄性sE)卵期(^f髓tl±sE,幼虫期(^触sE)茧蛹船0蕾。a畦sB)总计(^钯anI sE)表中标有大写字母的表示在1%永平上差异显著.标有小写字母的表示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表中数据为25十饲养管的平均值.表2-2管氏肿腿蜂各阶段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袭中数据为25十饲养管的平均值1.1.2.2温度对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的影响寄生率(腑)和寄生成功率(,1)是衡量寄主适合度的重要指标,bi=RilSi,式中尉为被寄生(以寄主被寄生蜂蜇刺、麻痹,停止发育并在体上产卵为标志)的i类寄主的的数量,盛为供试的i类寄主的总数;ri=AilSi,Ai为管氏胂腿蜂在f类寄主上寄生并完成生长发育、羽化为成蜂的寄主数目。显然,biE【0,l】,r/E【0,l】,b/、r/越接近1,则说明该类寄主越适合被管氏肿腿蜂寄生。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管氏肿腿蜂对黄粉甲的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不同(表2-3)。在本试验中,20&(2时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最低,分别为49.5%和25.5%;26&C时最高,分别为96.5%和89.O%。由图2.1可以看出,在所设置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和低温对管氏肿腿蜂的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都有较明显的负影响。20~26℃时,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6&C时达到最高值;而当26—30&C时二者则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缓慢下降趋势。虽然在26&C、28℃和3032条件下的寄生率相差不大,但是30&C条件下很多幼虫不能正常生长并成功结茧、化蛹,寄生成功率较26&C和28。C有较明显的下降。这说明虽然相对较高的温度对管氏肿腿蜂母蜂确认寄主并产卵、寄生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卵和幼虫的发育有较大负面影响。而在20&(2条件下,肿腿蜂的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均较其他温度低许多,说明较低温度对管氏肿腿蜂的生长发育不利。这主要是因为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母蜂的活动不活跃,识别、确认寄主所需的时间较长,且经确认后再取食寄主体液补充营养,以促进卵巢发育,此过程均比在较高温度下缓慢,同时寄主体上的卵和幼虫的发育也较迟缓,往往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7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利用黄粉甲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最适条件及寄生机理的初步研究.pdf
文档介绍:
利用黄粉甲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最适条件及寄生机理的初步研究 摘要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Xiao etwu是许多钻蛀性害虫(主要是天牛类)幼虫和蛹的体外寄生蜂,其寄主范围很广.多达3目22科50余种昆虫。本试验除对利用黄粉甲TenebriomolitorL.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最适繁育条件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外,还通过对寄主营养成分的分析、管氏肿...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姜黄粉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