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专家滑翔机机下降的时候不会出事吗

滑翔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滑翔[huá xiáng]
在世界各地,运动已拥有数十万的爱好者。从它的英文词意Para-Glider上不难发现,飞行伞是降落伞与的结合,也就是,用高空方块伞改良成性能上接近滑翔翼的综合体。 滑翔伞是一项不需要许多体力付出的体育运动,全套器材仅重约20公斤。滑翔伞是自由飞行器,通常从高山斜坡起飞,也可以通过牵引方式起飞。滑翔伞用双脚起飞和着陆,所使用的器材与飞机伞使用的降落伞有很大区别。当代的滑翔伞可以爬升到海拔4000米以上,最大直线飞行距离已经突破400公里。另外,滑翔也指代沈阳市铁西区的滑翔机场,滑翔机场在1986年被改建成滑翔小区,因此滑翔就指代滑翔小区了,滑翔小区位于铁西区最东部。外文名glide拼&&&&音huá xiáng特&&&&点不依靠动力时&&&&间1978人&&&&物贝登
指物体不依靠动力,利用空气浮力在空中滑行。滑翔(图2)据说滑翔伞最初是起源于区登山者的突发奇想,1978年,一个住在阿尔卑斯山麓沙木尼的法国登山家贝登用一顶高空方块伞从山腰起飞,成功地飞到山下。一项新奇的运动便形成了,1984年来自沙木尼的费龙(Roger Fillon)从自朗峰上飞出,滑翔伞才在一夕之间声名大噪,迅速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由于该项运动独特的刺激性,在欧美国家广泛的普及,仅在欧洲,滑行伞飞行者已有300多万人,在我国也已成为广大航空运空爱好者向往、追求和迷恋的体育运动。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滑翔伞委员会正式注册的选手已达800多人,经常飞行的爱好者无法计数。目前我国滑翔伞运动俱乐部已有50多家。
滑翔(图3)是在滑翔伞基础上发展起来,它是在座包后加上一个动力推进器,重约15-25KG,推力 40--80KG,飞行时间达1--5小时,可以在平地起落,受场地限制小,较为方便。但飞行时噪音较大,价格也贵(约12万人民币)。主要用于培训及商业飞行。相比之下,普通滑翔伞价格更易被人接受(约1至2万人民币),飞行乐趣也多,它一般在山坡上起飞,找到热气流或动力气流后盘旋上升,气流好时可升至2-3千米。目前飞行伞留空时间的世界记录已达24小时,飞行直线距离350公里。滑翔(图4)滑翔伞的伞翼形状与飞机跳伞有很大不同,当代滑翔伞翼展弦比通常7:1以上,而飞机跳伞使用的方伞展弦比在4:1左右。今日的滑翔伞的外形经过精密的设计,制造过程通常采用抗紫外线不透气低重量织物作为的制作材料,采用不可拉伸的刚性绳索(凯夫拉或迪尼玛等)制作伞绳。飞机跳伞则多采用透气材料和弹力伞绳。大多数滑翔伞的伞绳自前至后分为A、B、C、D四组。翼面分为上下两层,2层翼面之间由横膈膜分割为数十个连通的气室。气室前段开口用于伞翼充气。 当代高性能滑翔伞翼每下降1米便可以前进7米~9米的距离。这是乘坐的地方,通常采用抗磨抗拉伸织物制造。通过2个悬挂钩与伞绳的末端相连。坐袋悬挂钩相对于飞行员乘坐重心的高度对飞行员有很重要影响。
滑翔(图5)高位置的悬挂钩安定性好,对飞行员重心移动不敏感,操控起来略显费力,适合初级或休闲飞行员。低悬挂位置吊带对重心移动敏感,对操控水平要求也高,更适合越野飞行或竞技飞行。保护装备是装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备份伞是滑翔伞飞行必备物品。备份伞的结构与主滑翔伞不同。主流备份伞都呈正圆形,伞顶开有导气口,通常下落速度为每秒5~6米。通常备份伞具有很强的抗扰动能力但没有滑翔功能。当主伞发生塌陷无法充气或进入其他飞行员不可控状态后,飞行员应该立刻抛出备份伞。滑翔(图6)滑翔伞的起飞需要长度为10米,坡度为15度左右的向风面山坡。起飞须正对风向,飞行员控制伞翼充气到头顶后即开始加速起飞。通常当伞翼的空速达到6米/秒左右时会将人带离地面,对于有经验的飞行员来说起飞会在3步之内完成。滑翔伞可以自由转向。滑翔伞拥有刹车组伞绳,刹车组连接在伞翼的尾端,飞行时左右手各持相应一侧的刹车手柄。当拉下一侧刹车手柄后,该侧尾段被拉下,阻力增大,伞翼会向该方向旋转,从而达到转弯的目的。滑翔伞自身没有动力,必须依靠外力进行爬升。在晴朗的天气里,飞行员通过控制飞行方向进入热气流可以爬升到当天积云的高度,通常为2000米~4000米的露点高度。或者在风力较强的天气下依靠山形造成的动力气流徘徊在陡坡峭壁,通常依靠动力气流得到高度有限,基本相当于山的高度。如无外力影响,通滑翔伞会以每秒1米至1.5米的速度下降。
紧急下降手段
单鞭(Bigears):
滑翔(图7)用两手抓住A组最外侧的伞绳然后拉下,以减少有效翼面面积,从而达到增大下沉率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此操作以后无法使用刹车线(Brake Code), 旋回必须完全靠重心移动来完成。同时,这项操作有可能会引起滑翔伞失速,单鞭操作和加速器的并用会减轻失速的危险。结束此项操作时,先解除加速器操作, 然后再开放拉着的A组最外侧的伞绳。(注:有一部分早期的滑翔伞是用A组的最外侧两根伞绳进行此操作。)
B组失速 (B Stall):
双手抓住B组,同时用力拉到胸前使伞面变形并造成失速,这样可以获得较大的下沉率(大约5到7m/s)。这种失速状态与完全失速(Full Stall)不同,是可以被控制的。结束此项操作时,将拉着的B组完全开放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滑翔伞并不会立即开始滑翔,因此过早的刹车线操作将会导致滑翔伞完全失速。
螺旋下降(Spiral Dive):
下沉率大于14m/s。进行此项操作的飞行员需要有高度的技术,同时此项操作伴有飞行员黑视(Black Out)的危险性。与飞机跳伞的冲击着陆不同,滑翔伞着陆要轻柔得多。着陆前滑翔伞须正对风向减小对地速度,在距离地面数米处通过双侧施加较大幅度的刹车可以实现接近零速度零下落的雀降。滑翔(图8)1984年来自沙木尼的费龙(Roger Fillon)从自朗峰上飞出,滑翔伞才在一夕之间声名大噪, 迅速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由于该项运动独特的刺激性,在欧美国家广泛的普及,仅在欧洲,滑行伞飞行者已有300多万人,在我国也已成为广大航空运空爱好者向往、追求和迷恋的体育运动。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滑翔伞委员会正式注册的选手已达800多人,经常飞行的爱好者无法计数。目前我国滑翔伞运动俱乐部已有50多家。动力滑翔伞是在滑翔伞基础上发展起来,它是在座包后加上一个动力推进器,重约15-25KG,推力 40--80KG,飞行时间达1--5小时,可以在平地起落,受场地限制小,较为方便。但飞行时噪音较大,价格也贵(约12万人民币)。主要用于培训及商业飞行。相比之下,普通滑翔伞价格更易被人接受(约1至2万人民币),飞行乐趣也多,它一般在山坡上起飞,找到热气流或动力气流后盘旋上升,气流好时可升至2-3千米。目前飞行伞留空时间的世界记录已达24小时,飞行直线距离350公里。滑翔伞依性能及飞行员技术的提高,比赛种类越来越多,大致有以下的几种:
(Duration)
定点著陆(Target)
定时赛(Set Time)
折返赛(Out and Return)
距离标竿(Distance PYlon)
指定路线(Course Race)
指定路线的自由飞行(Distance)
开放式的自由飞行(Distance)
(图片:图2、图3、图4[1]、图5[2]、图6[3]、图7、图8[4])德国滑翔奇人中国过招 无动力滑翔3000公里
[提要] 他是世界滑翔史上的奇迹,被称为“国际滑翔界的舒马赫”;他放弃了待遇优厚的牙医工作,投身滑翔事业,创下滑翔3009公里的世界纪录。许多人认为他创下的纪录已经达到了极限,可他坚信“真正限制人类突破自身极限的,是人们自己的想像力”,期待创下另外的奇迹。
中国同行爱刨根问底 高空飞翔不可能造假  无动力滑翔3000公里,等于从北京飞到昆明。这可能吗?一个50多岁的德国男人给了肯定的答案。
5月26日下午,记者在山西大同航空运动学校见到了被称作“国际滑翔界的舒马赫”的德国人克劳斯·欧曼。满头棕色头发、高高瘦瘦的他从一辆越野车上跳下来,黑色的墨镜架在又高又尖的鼻子上,一撮浓密的小胡子横在嘴与鼻子之间。
克劳斯今年54岁,但看上去顶多也就是40多岁的样子,身材虽瘦,却很结实。  这是克劳斯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一下飞机,就直奔有着中国滑翔运动圣地之称的山西大同航空运动学校,与中国的滑翔机飞行员们切磋技艺。
从牙医到飞行员
当天晚上,国家体育总局航空运动管理中心请克劳斯为中国航空运动界的同仁讲解他是如何进行破纪录的3000公里无动力飞行。在讲座开始前,克劳斯接受了《世界新闻报》记者的采访。
虽然是德国人,但的英文却很流利,说话时,两只锐利的“鹰眼”直直地盯着对方。谈起自己的飞行生涯,克劳斯像是早就有了准备似的,把几十年的经历一口气讲了下来。
“在成为滑翔机飞行员之前,我是一名牙医。1974年,我考取了滑翔机飞行执照,开始了飞行生涯。”克劳斯说。
“我主要的运动成绩是在最近7年里取得的。”克劳斯说。2000年,克劳斯毅然放弃了收入丰厚的牙医职业,来到法国当起了全职的滑翔机教练员。作为滑翔高手,克劳斯有时会驾驶一架滑翔机在前方引路,带领其他飞行员在阿尔卑斯山的山峰之间穿行。
在此期间,克劳斯创造了14项世界滑翔纪录,其中由他创造并保持的滑翔3009公里的世界纪录最为人们称道。
克劳斯说:“滑翔给我的收获在于,让我在生活中时刻保持激情。”看到像他这样50多岁的人,一举一动还像小伙子那样身手敏捷,不由得让我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如何能滑翔3000公里
在众人的要求下,克劳斯详细介绍了自己历时10余个小时进行3000公里无动力飞行的经历。一组组复杂的气象图表和飞行图表在幕布上滚动着,看得我眼花缭乱。
教室里在座的中国飞行员都是具有丰富飞行经验的高手。克劳斯的讲述刚一结束,大家就把自己心中的种种疑问提了出来,有的还很尖锐。而克劳斯似乎对这一切早有准备,不急不忙地透彻“交代”了无动力滑翔3000公里的奥秘:
首先,克劳斯驾驶的是一架滑翔比高达60比1的高级动力滑翔机。这种高级滑翔机每向前滑翔60米距离才下降1米的高度。飞行的阻力非常小,而抗风能力是普通民航客机的3倍。
其次,克劳斯的滑翔机是有动力的,他借助滑翔机上的发动机爬升到4000米的高度,然后关闭发动机开始进行无动力的破纪录飞行。在这里,有中国同行问,他会不会在飞行中偷偷打开发动机“作弊”?克劳斯的回答是,滑翔机上装有国际航空运动联合会的仪器,对于飞行的重要参数都有纪录。因此,他在飞行中不可能打开发动机而不被别人知道。
第三,克劳斯选择南美洲的阿根廷进行破纪录的飞行,是因为阿根廷依托安第斯山脉,当气流流过山脉时,会产生像水波纹一样的气流。这种气流被滑翔界称作“波状上升气流”。波状上升气流和普通的热气流不同,可以绵延得非常远,而克劳斯正是凭借多年在山区飞行的经验,成功地抓住了一股强劲的波状气流,一路扶摇直上的。
最后,克劳斯在飞行中获得了阿根廷空军的配合。
许多没有接触过滑翔运动的人对于他创造的无动力滑翔3000公里世界纪录都感到匪夷所思。有人认为这个纪录已经达到了极限,想要再有所突破将是非常困难的。克劳斯说:“真正限制人类突破自身极限的,是人们自己的想像力。这个世界上只有想不到,没有作不到。”他深信,随着现代航空科技的发展,只要对滑翔机再进行很小的改进,就能继续大幅度提升滑翔飞行的纪录。[5]
沈阳一地名
在铁西区的东南部有一片面积最大的住宅小区滑翔住宅区,这里原是日本侵略中国时修建的一个飞机场,飞机场的前身是冯庸在1927年投资开办的一所私立大学,这是当时沈阳唯一的一所私立大学。校址即在现在铁西沈阳滑翔机制造厂及原陆上军体俱乐部处。全校建主楼两座,左为“忠”楼、右为“仁”字楼,中间是校礼堂。礼堂与左右两楼有空中走廊相通。教学区的左边是体育场,铺设400米跑道、田径场、球类运动场等。体育场西侧是教职工宿舍,北侧是学生实习工厂和实验室。除水电自给外,该校的最大特点是建有飞机跑道,并自备飞机,这是当时国内大学仅有的。
冯庸大学以工科为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提出了教育均等的教育理念,当时东北家境贫寒的学生纷纷投奔到冯庸大学。
冯庸大学虽然是一所大学校园,但它确是突破“附属地”障碍,在距城区约15华里最早出现的西部板块,是现今铁西区的南部雏形,比日伪在东北沦陷时期搞铁西工业区板块早了整整10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了冯庸大学,并逮捕了冯庸,将冯庸押解去日本,逼迫他流亡日本并不准抗日。后由朋友保释逃出日本回国。这时冯庸大学的许多学生都逃亡到北平,冯庸便成立了办事处收容他们,并将大批爱国青年组成抗日义勇军和敢死队参加抗日战斗。日本人看到冯庸违约,于是催毁了冯庸大学,并在此地修建飞机场,人们称之为滑翔机场。滑翔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您现在的位置:
滑翔机与滑翔训练对培养飞行员的作用
&&&&&&&&&&&&&&&&&&&&&&&&&&&&&&&&&&&&&&&&&&&&&&&&&&&&&&&&&&&&&&& 国产解放五型滑翔机
&&& 我在《八航校战友网》发表了记述2013年11月22&23日全国首期滑翔班战友的《50年战友再聚首》后,不仅得到新老战友们的支持,飞文战友更是在跟帖时说:&若是...突出当年滑翔培养过程的特点、给人以思考性的东西,也许就会使这篇文章更完美!&遵飞文之嘱将其意转告叶运战友,尝试撰此文。
&&&&2012年10月7日张凤吉战友在《八航校网》发表诗作《滑翔机》:&硬木头制作的机体,亚蔴布蒙成的机翼,没有仪表板,没有发动机,铁丝握成的方框,代替了地平仪。高度速度和状态,全靠目测估计。象风筝一样飞起,象蝴蝶一样展翅。速度一百里,高度六百尺。穿过炊烟,掠过树枝。不要说飞的又低又慢,火箭飞船也是从零开始...&
&&&&蔡雨润战友第一个回帖:&凤吉老哥:你算给我补上了一课,滑翔机听说过没见过。你图文结合的介绍,让老弟开了眼啊!它给飞初教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队的学员在初教六上放单飞都比我们早!...到现在我也想过把滑翔的瘾!&
买合木提.司马义战友跟帖说:&我也没有近距离观看过滑翔机...&
看来我们这些飞了半辈子的老飞们中,有些战友对滑翔机与飞行员的滑翔训练还不太了解。记得我的老战友何胜利在其长篇自传小说《我爱祖国的蓝天&&一个八航校飞行教员的札记》的第一章节中,对其滑翔班&选飞入伍&作了生动的描述。那么,什么是滑翔机?滑翔训练对培养飞行员有什么作用呢?
&&&&看过法国著名喜剧大师等主演的电影《虎口脱险》的人们一定都记得电影中三个英国飞行员在法国音乐家、油漆匠和嬷嬷的帮助下,驾驶两架橙红色的&飞机&飞越阿尔卑斯山,扣人心弦而成功地摆脱德国法西斯追捕的精彩场景。这两架被嬷嬷称之为&飞机&的无动力飞行器就是滑翔机。
&&&&滑翔机与飞机最典型的区别就是没有发动机,必须依靠其它牵引装置获得初始速度而产生升力。竞技型的高级滑翔机由小型飞机拖拽着钢索升空,一般爬升至数千米高空,主要进行留空时间、滑翔距离、场地竞速等项比赛。目前国际航空联合会(缩写FAI,成立于1905年)常年组织各种包括滑翔赛事的航空运动。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成立于1964年,1978年加入FAI,主管和举办中国航空运动赛事(跳伞、热气球、悬挂滑翔伞、特技飞行、滑翔机、模拟飞行),历史上我国在国际滑翔赛事中取得过优异成绩。目前河南安阳、山西大同等航空学校仍常年组织滑翔机驾照培训和竞赛活动。我国滑翔班使用的解放5型与初教1型滑翔机属初级滑翔机,使用钢索绞盘车像放风筝一样把滑翔机拖拽升空,一般爬升至300米高空时由滑翔员拉动开关脱钩。脱钩后由滑翔员操控驾驶杆和方向舵,按预定科目保持滑翔机飞行状态。一般情况下,初级滑翔机的飞行速度约为150公里/小时,滑翔比(下降高度与飞行距离之比)约为1:8~10。高级滑翔机的滑翔比可达1:30,利用现代高性能复合材料制作的滑翔机,滑翔比可达1:50以上。高级滑翔机还可利用上升气流延长留空时间,如鹰类不用扇动翅膀而可在高空长时间翱翔。技艺高超的滑翔运动员也是在空中寻找、利用上升气流的高手,甚至可&驾驭&上升气流盘旋至万米高空。对于应用滑翔机初学飞行的人来说,其最大的好处是相比较飞机入门的门槛低,对场地及机场设施的要求不高,且更安全、省钱,也更加环保、节能。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被禁止培养军事飞行员,为规避国际社会对其&军事禁飞令&的制约,就大力发展民间滑翔运动,利用滑翔机培养军事飞行后备人才,二十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举措为德国空军储备和输送了数十万的军事飞行员,其中就有击落盟军352架飞机的德国空军头号王牌飞行员哈德曼。成立于1927年的前苏联国防航空委员会,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向苏联空军输送了35万名飞行员,其中有苏联空军获得3枚&苏联英雄&金质奖章的头号王牌飞行员阔日杜布,他16岁前曾在乌克兰肖斯特卡航空俱乐部学习滑翔机。2007年该委员会成立80周年时,普京颁发《总统嘉奖令》并发贺电说:&他们(前苏联国防航空委员会)积极组织活动,成果显著,为加强我国国防实力作出很大贡献,为军队培养了千百万年轻人,成为一所真正培养其勇敢精神和专业技能的学校。实践表明,这样一个群众性组织正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在物资匮乏的&二战&时期,苏德等国还利用大型滑翔机运输武装人员或装备。战后,滑翔机成为各国飞行爱好者喜爱的航空运动飞行器。攀登过珠穆朗玛峰的著名企业家王石,就在山西大同航校多次尝试过高级滑翔机。
美国被称为&飞机翅膀上的国家&,民间航空运动极为发达,许多儿童甚至5、6岁就随父母学飞行,造就了大量的飞行后备人才。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公司1549次航班58岁机长萨伦伯格驾驶的空客A320飞机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后不久与鸟群相撞,机翼双侧引擎受损失去动力。萨伦伯格和副机长斯基尔斯在纽约的哈德逊河上仅用了有限的5分钟实施了紧急迫降成功,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伤亡,被赞誉为&哈德逊河上的奇迹&。而这位创造奇迹的英雄5岁那年萌生了对飞行的向往,此后接受过滑翔机飞行训练,16岁从一架小型农用飞机开始学习飞机。另一位创造奇迹的美联航747航班飞行员Al&Slader(曾于1989年驾驶由火鲁奴奴飞往新泽西的客机遇险后迫降在夏威夷,346人幸存,仅9人丧生)评论萨伦伯格操控那架50吨重且在爬升阶段失去动力的飞机:&如果不是曾经作为一名滑翔机飞行员,他的降落不会如此完美。&
&&&&我国经历了抗美援朝后,深知航空兵力量对国家国防安全极为重要,根据当时条件中央决定学习原苏联经验,利用民间航空俱乐部的滑翔训练培养空军飞行员。上世纪五十年代曾采用空军委培机制,即空军选飞后将飞行学员派往地方航空俱乐部接受初级滑翔机训练。1961年中央决定改为在普通中学试办滑翔班,成为当时军民联手为空军培养和输送飞行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文革&期间,各地停办滑翔班。1976&1980年,再次启动民间航空运动机构通过业余初级滑翔机训练向空军输送飞行学员。1981年,&在普通中学设立滑翔班,为空军培养、输送飞行学员&的机制终止至今,之前共为空军培训、输送8399名飞行学员。
&&&&滑翔班进行滑翔训练使用国产解放5(双座)与初教1型(单座)滑翔机。初级滑翔机结构简单,一根15cm宽的木质机身上,安装座椅(解放5前后双座,学员前座、带飞教员后座),滑翔员靠保险带固定在座椅上。初级滑翔机除了没有飞机发动机以外,还没有座舱、没有航空仪表(高级滑翔机有高度表、速度表地平仪),仅有飞机的基本构架,包括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以及操控这些翼面,这些翼面均为亚麻布覆盖,用钢索固定在机身上。座椅前安装着保持滑翔机飞行状态的驾驶杆和方向舵。机头前方竖立一个T型支架,滑翔员依靠它与天地线的位置关系,如水平或倾斜时与天地线的夹角,判断并操控滑翔机飞行状态。初教1滑翔机为上单翼布局,机翼略上扬呈浅v型,翼型较厚,翼尖平直。解放5为上单翼布局,机翼呈鸟翼型,展弦比较大,可产生较大升力。
题头图为新型解放5型初级滑翔机,机翼后沿翼根处增添襟翼。基本数据:翼展12.33m、机身长6.636m、机高1.96m、净重185+10kg、最大飞行重量335+15kg、翼载荷20.1kg/m2、自由滑翔150km/小时、绞盘车牵引80km/小时。
&&&&滑翔训练的场地可在平坦草地进行,在起飞点的草地上用白布铺设巨大的T型标志(专业术语称T字布)。滑翔机与飞机的飞行规则一样,均需迎风起飞或着陆,避免顺风或正侧风,T字布根据当日风向铺设,如遇风向变换较大,需及时调整T字布方向。在夏季训练时常遇风向变换,一天需调整几次T字布。
&&&&初级滑翔机训练科目为本场起降,由于滑翔机的飞行轨迹在地面的投影为矩形,又称之为矩形航线。飞行该航线需完成五边四转弯等操控动作&&牵引爬升,爬升过程中保持上升角(专业术语为攻角或迎角)及方向(第一边)至预定高度后,推驾驶杆使滑翔机进入下滑状态后脱钩,脱钩后压杆蹬舵一转弯进入第二边,目测T字布距离进行二转弯进入第三边,飞行方向与第一边为180度。目测T字布判断距离和高度进行三转弯进入第四边,再进行四转弯进入第五边,对正跑道,掌控滑翔机下滑角和下滑方向,目测判断飞行高度,2米时拉平滑翔机,自然平稳接地,停在T字布旁,完成一个起落(约需4&8分钟)。
由于滑翔机的自重很轻,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较飞机大,尤其是受气流的影响较大。在本文提及的《虎口脱险》电影结尾有这样一组镜头和对话:当英国飞行员利用吉普车牵引着两架滑翔机、载着音乐家、油漆匠和嬷嬷,冲下悬崖飞向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那边的瑞士时,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没想到滑翔机又掉头飞了回来,音乐家焦急地问道:&怎么又飞回来了?&大胡子飞行员说:&风!都是这该死的风,又把我们吹回来了!&可见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十分了解滑翔机的性能。在滑翔训练中,也常遇这样的情景,飞行时尤其是着陆下滑阶段,遇到侧风会使滑翔机偏离航线,遇到垂直下降气流会使滑翔机突然下沉。这就需要滑翔员及时判断、冷静而果断地处置,稍有迟疑后果不测。此外,由于滑翔机的速度较低,各操作舵面对驾驶杆和脚舵动作的反应较慢,杆量和舵量也较飞机的操作量大许多,这一点在飞行学员改飞初教六飞机时感觉尤深。而没有飞过滑翔机的飞行员去体验滑翔机飞行时,往往会因为操控飞机的经历而动作不到位&&做不出那么&粗野&的动作。上述电影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时欧洲各国空军飞行员应该有过滑翔机训练的经历,否则不可能熟练地利用吉普车牵引两架滑翔机,两个人分别操控两架超重的滑翔机安全飞行。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没有双座初级滑翔机,飞行学员在学习理论后就在单座滑翔机上训练。据老飞行员们回忆,那时的培训采取&由低到高&渐进式训练法,即由绞盘车钢索拖拽着滑翔机,先是在草地上滑行,让学员熟悉应用驾驶杆、脚舵对副翼、垂直尾翼控制滑翔机滑行时的水平状态和前进方向;第二步是滑翔机离地1米、3米、5米...逐渐提高飞行高度,进一步让学员熟悉应用驾驶杆、脚舵对副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控制滑翔机滑行时的水平状态、俯仰状态和前进方向,掌握滑翔机着陆要领,重点是要判断拉开始时机和拉平、接地的动作;第三步学习转弯和改出转弯的动作;第四步学习建立矩形航线。这种训练法虽有效但效率较低,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自主研发、生产出双座解放5型初级滑翔机后,上述训练法改为使用解放5型滑翔机,由飞行教员带飞。
初级滑翔训练教员带飞约需40个起落,根据学员的训练情况,经教学组讨论后分批放单飞。单飞使用国产单座初教1型滑翔机,进行本场五边四转弯矩形航线飞行训练,单飞合格后即达到国家三级滑翔运动员标准。&文革&后恢复在普通中学设立滑翔班的训练中,因发生初教1型滑翔机机毁人亡严重事故,即取消了单座初教1型滑翔机滑翔训练形式,单飞使用解放5型滑翔机(教员或学员后座压座)。2013年11月23日我们首期滑翔班战友聚会时,杨先棠回忆他在飞行训练中就曾发生险情:有一次正在爬升阶段突然绞盘车的钢索崩断,尚未脱钩的半截钢索像一条巨大的钢鞭抽向已经失速的滑翔机,幸亏杨先棠反应快,几秒钟内拉脱钩开关甩掉断钢索、推驾驶杆&按下&机头,待滑翔机在俯冲状态下重新获得速度后,再拉驾驶杆使滑翔机恢复正常下滑姿态,接着两米拉开始、平飘、接地,一气呵成地飞了个触目惊心的直线起降。另据姚叶运保存的当年滑翔训练的《飞行日志》记载:1962年8月17日第二次单飞遇左侧风,上升阶段修正量稍大带左坡度,忙于矫正飞行姿态而造成二转弯进入晚,飞第三边时担心左侧风影响右压杆量大造成航线外交,手忙脚乱中飞行观察不及时造成三转弯进入晚、四转弯高度低,且受左侧风影响差一点飘出跑道,现在看航线图想起来还有后怕!虽说滑翔机的安全系数要比飞机高些,可这些事故苗头也足以说明任何飞行过程都可能发生意外,基本功扎实才是王道(国内已无初教1型滑翔机存世)。
&&&&初级滑翔机训练对培养飞行员的作用大致有三:一是让学员掌握操控飞机的基本飞行技能,包括利用驾驶杆、脚舵操作副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对滑翔机飞行状态的控制,了解基本的飞行原理,奠定手、脚、脑协调配合的基础;二是通过五边四转弯的本场起降训练,让学员建立飞行空间感,培养空中观察意识和技巧,逐渐适应三维空间中的飞行;三是在飞行过程中,培养飞行心理素质,具备处理突发或特殊情况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此外,根据我们这些既飞过滑翔机,又飞过飞机,同时又有过多年空军航校飞行教学经历,以及有过长期进行青少年航空科普经历的老飞的体会,初级滑翔机训练还有一些延展性的作用,正如张凤吉战友在《滑翔机》诗中说:&...她给了我知识和力量,她教我热爱天和地。她让我认识大气层,除了呼吸还是飞行动力。后来我高速飞向了高空,更难忘托举我的坚实根基。啊!解放五。啊!滑翔机。我飞向蓝天的启蒙老师:你永远活跃在我的记忆里!&
&&&&张文协战友在张凤吉战友诗作《滑翔机》跟帖说:&凤吉老同学,您又带回我们滑翔的年代,那是青春的火花,永生难忘。&
&&&&刘辉明战友则在跟帖说:&空中的摇篮酝育着飞天娃娃,稚嫩的雏鹰敢在天地间翱翔,优美自如的航迹是坚定的步伐,云里雾里的翻腾是坚实翅膀,滑翔机&&飞行员梦开始的地方!,,,&
初级滑翔机训练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对飞行的向往,树立投身国防航空的远大志向,还可从初级滑翔机训练活动中发现具有飞行天赋的青少年,引导他(她)们发掘自己的飞行潜质,为祖国的航空产业大发展储备人才。现在虽然已经没有&在普通中学设立滑翔班,为空军培养、输送飞行学员&的机制,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模拟飞行平台作为广大青少年踏入飞行行业不失为聪明的选择。2004年3月在武汉举办第一次模拟飞行国际邀请赛(ICAS)时,国际航空联合会(FAI)第一副主席阿尔瓦罗&迪&奥里恩斯-波邦(Alvaro&de&Oeleans-Borbon&)来武汉参加开幕式。这位有40小时动力飞机和4200小时滑翔机飞行经历并获得过8届世界滑翔竞赛冠军的飞行专家说:&模拟飞行本身是极具挑战性且引人入胜的,同时也是通往其他航空运动的途径之一。&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热爱飞行的青少年,利用模拟飞行去实现自己的飞行之梦。而我们这些既飞过滑翔机,又飞过飞机,同时又有过多年空军航校飞行教学经历的&老飞&,也可&老骥伏枥&,为青少年学飞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文罢,借胜利战友的夫人雷主任词作《诉衷情&选飞入伍》为更多少年抒怀:&懵懂少年未涉世,征飞却当时。十万襟抱跃试,多少飞梦失。滑翔机,初见识,难了知。从国召唤,志存高远,心已飞驰。&
滑翔机发展初期相关资料(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人类很早就憧憬象鸟一样在空中飞翔。15世纪伟大艺术家、发明家曾设计过一种扑翼机,设想人趴在上面,用手脚带动一对翅膀飞起来。古代的中国人,希腊人、巴比伦人和印度人也作过类似的尝试。但人没有类似鸟的肌肉和骨骼,所以他们的理想无法实现。
&&&&1801年,英国爵士研究了风筝和鸟的飞行原理,于1809年试制了一架滑翔机。1847年,已是76岁的凯利制作了一架大型滑翔机,两次把一名10岁的男孩子带上天空。&一次是从山坡上滑下,一次是用绳索拖曳升空,飞行高度为2─3米。4年后,由人操纵的滑翔机第一次脱离拖曳装置飞行成功,凯利的马车夫成为第一个离地自由飞翔的人,飞行了约500米远。凯利对飞行原理、及机翼的角度、机身的形状、方向舵、升降舵、起落架等都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和试验,他首次把飞行从冒险的尝试上升为科学的探索。
奥托&李林塔尔(日出生)为德国工程师和滑翔飞行家,世界之一。他最早设计和制造出实用的滑翔机,人称&滑翔机之父&。他酷爱飞行,青少年时曾搞过&飞人&实验,成年之后,他以业余时间系统观察飞鸟,1889年,李林塔尔写成了著名的一书,论述了鸟类飞行的特点,被后来的飞行探索者奉为经典之作。从1871年起,他就热衷于研究和制造滑翔机,他利用所有余暇研究空气动力学、试制滑翔机和驾机试飞。他于1891年制作了第一架固定翼滑翔机,两机翼长7米,用竹和藤作骨架,骨架上缝着布,人的头和肩可从两机翼间钻入,机上装有尾翼,全机重量约20公斤,很象展开双翼的蝙蝠。他把自己悬挂在机翼上,从15米高的山岗上跃起,用身体的移动来控制飞行。滑翔机的在气流作用下,轻盈地滑翔,在90米外安全降落,从而肯定了曲面翼的合理性。这是世界上第一架悬挂滑翔机。1894年李林塔尔从悬崖上起飞,成功地滑翔了350米(1150英尺),这是当时一个惊人的成绩,是航空史上最早的飞机性能记录。年间,李林塔尔共制作了5种单翼滑翔机和2种双翼滑翔机,1893&1896年进行了2000多次飞行试验。,他驾驶自制滑翔机在德国柏林附近的里诺遭遇强风而坠落,次日死去。他留给后人的最后一句话是:&必须作出牺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4年德国人哈斯研制出第一架现代滑翔机,它不仅能水平滑翔,还能借助上升的暖气作爬高飞行,并且其操纵性能更加完善,操纵方式已与飞机相似,即用驾驶杆操纵升降舵和副翼,用脚蹬操纵方向舵。从此,滑翔机进入了实用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滑翔机曾用来空降武装人员人员和运送物资(最大重量6吨)。今天它主要用于体育航空运动。
&&&&&&&&&&&一架高性能复合材料滑翔机DG-808飞越法国阿尔卑斯山湖区
战友:[郑健] 于: 20:58:03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买合木提.司马义] 于: 22:36:49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太到位了,经典精辟,文笔极具魅力!战友:[程银甫] 于: 6:28:34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千言万语,表达不了我对此文的赞美,我已铭记在心!战友:[沈国庆] 于: 8:21:29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千言万语,表达不了我对此文的赞美,我已铭记在心!战友:[郭永良] 于: 8:31:48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太到位了,经典精辟,文笔极具魅力!战友:[王宏兴] 于: 9:10:31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很有创意,值得品味!战友:[夏飞文] 于: 9:12:16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很有创意,值得品味!战友:[张凤吉] 于: 9:34:11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太到位了,经典精辟,文笔极具魅力!战友:[陈启贵] 于: 9:46:50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太到位了,经典精辟,文笔极具魅力!战友:[杨斌文] 于: 10:14:12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杨斌文] 于: 10:14:12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李奇华] 于: 10:15:53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简洁明快,感情真挚,文笔流畅,内涵深刻!战友:[王项民] 于: 10:18:30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何胜利] 于: 10:31:17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太到位了,经典精辟,文笔极具魅力!战友:[张金奎] 于: 10:42:17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秦昌文] 于: 10:50:02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卢玉儒] 于: 11:23:38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李远佳] 于: 11:52:00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刘辉明] 于: 15:43:27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胡保立] 于: 16:03:14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付和生] 于: 16:30:02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刘绍观] 于: 16:58:11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字字珠玑,情真意切,余音绕梁,精彩华章战友:[谢新华] 于: 18:27:23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苏厚荣] 于: 18:32:50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拜读了,谢谢你的文笔带来的美好享受!战友:[李志立] 于: 18:33:32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胡家源] 于: 19:53:08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赵继俊] 于: 22:41:28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赵继俊] 于: 22:41:38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赵继俊] 于: 22:41:50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赵继俊] 于: 22:44:33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刘立顺] 于: 16:57:24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太到位了,经典精辟,文笔极具魅力!战友:[刘金海] 于: 18:51:52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千言万语,表达不了我对此文的赞美,我已铭记在心!战友:[陆锡明] 于: 11:44:42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战友:[王承山] 于: 20:17:32 打赏了1个积分,理由: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
八航校战友:郑健
& 不愧是飞行教员出身,好生动的一趟启蒙课,非常受教,谢谢朱团长。
八航校战友:买合木提.司马义
& 朱老真不愧是个合格的飞行教员啊,文笔极其魅力.
八航校战友:张万林
& 九点去三亚过个年,走前看看友网,一打开可见老朱,哇塞,滑翔机,把我带到17和18,真棒!借此,给战友拜个早年。
八航校战友:朱际唐
& 老郑;你可是在初教六上体会过滑翔味道的人啊!我很敬佩你。这篇文章主要是让战友们全面了解下滑翔运动与飞行。买合木提、司马义你要是学开滑翔机一定行。
八航校战友:朱际唐
& 万林;冬去三亚会享福,你把战友网下载到手机上,到那都可上。咱俩微信己通,也就是把电脑上QQ搬到手机上了,对讲,发照片、短信、都行,省钱。可惜你不会,学一学吧。
八航校战友:张凤吉
& 感谢朱团长带我们重温了滑翔机训练一课。感谢朱团长在文中引用了我的“土豪”诗。滑翔像游戏,它带给我们地面无法感受到的快意。滑翔机像战机,它对战时迅速壮大空军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爱滑翔机和滑翔训练!
八航校战友:李奇华
& 朱团长您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滑翔机专家。文中例举大量历史资料,深入简出阐述了滑翔机许多知识,使人增加不少见识。谢谢!
八航校战友:朱际唐
& 凤吉老弟;您好!写文作诗我都不在行,听飞文讲你个人破费给战友们搞了本<战友诗集>,我也不好意思找你要,有机会见面再说吧,望保重!
八航校战友:朱际唐
& 奇华友;增长了见识就行,很親切谢点评。
八航校战友:何胜利
& 特别认真地拜读了际唐,叶运的专著,写的真是太棒了!这么枯燥的文题,竟能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图文并茂,信手拈来,如此生动地娓娓道出,引人入胜。极其专业,极具文采,读了真长见识。书写共和国滑翔机的历史和滑翔训练的篇章,我们早期滑翔班的飞行学员当之无愧。沈阳滑翔班开训可能比武汉稍早,我们前期预校十二期的老兄江崇超,白家林等61年选飞入伍,就先我们学飞滑翔机了。际唐和叶运以深厚的情感,深刻的记忆和翔实的资料,详叙尽说。重新回味,又上一课。
八航校战友:张金奎
& 美!享受!我在北京航空俱乐部完成初级滑翔机训练,那时青春年华,回忆起来好滋润啊!谢谢老朱。
八航校战友:李远佳
& 精品文章,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如痴如醉!
八航校战友:朱际唐
& 金奎教员,胜利;你们好!回味当时16岁飞滑翔机,那时候飞行原理……都不懂,等我飞歼击机成熟时,想当时还真有点冒险呀!
八航校战友:付和生
& 作者详细的阐述,对读者启发极大。由不懂到了解,由生疏到熟悉,由浅入深的学到了百科之一。感动!感激!感谢!
八航校战友:刘绍观
& 现在条件好了,能坐飞机旅游已很平常。可有机会上滑翔机上天的,我想人数一定比熊猫还稀少。感谢朱团长给我们启蒙教育,并为此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准备翔实的资料,既扣人心弦又回味无穷!
八航校战友:谢新华
& 朱团长在本文中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滑翔机与滑翔训练对培养飞行员的作用……感谢朱团长的精彩报道,向朱团长学习并致敬!
八航校战友:朱际唐
& 和生友;。你能看懂我们就很高兴
八航校战友:朱际唐
& 我要谢谢绍观,新华友在百忙中阅评此文,现在空軍、民航在召飞时对青少年的飞行摸拟爱好高手很关注,给政策。滑翔机飞行作为一项航空竞技运动,应该也有不少人喜欢吧。
八航校战友:赵继俊
& (一)华夏骄子民族魂,搏击长空立雄风。精彩一生酬壮志,激流永进树精神。当年执教育雏鹰。桑榆献计改教程。忠於祖国忠於党,痴心不改尽忠诚。(二)相见相知互信任,哈密三团交真心。弟受关爱有进步,终身难忘亲弟兄。人各有志听天命,何去何存多苦衷,难得老兄多挂念,为弟决不负兄恩。(三)八校战友情谊深,网站平台立大功。弟兄姐妹常联系,嫂侄互动皆真情。少年豪气夕阳红,我是八校一小兵。一生奋斗到晚年,扎根戈壁不老松。
八航校战友:杨斌文
文章经典、评论精彩!
八航校战友:赵继俊
& 改错,——(一)何去何从多苦衷。难得老兄常挂念,(二)兄弟姐妹常联系,(三)根扎戈壁不老松。
八航校战友:朱际唐
& 继俊;你好!我要赞你出口成章,我可不如你呀!我有你这位知心的老弟深感自豪!也谢斌文友评论。
八航校战友:买合木提.司马义
& 朱老你好,张万林是我的初教六单飞考官和初教六毕业考官,他可唯一的有权评论我的飞行技术的人啊,可惜就没飞过滑翔机.
八航校战友:朱际唐
& 买合木提;在网上认识你很荣幸。你原是万林的弟子呀!那也是我的弟子。在三团我们也训练过民族飞行员,我当时在中队工作,他们个个胆大心细,做人诚信,飞的“亚克西”酒量大,能歌善舞!我在疆呆了24年,现在回想当时应该学点民族语言和歌舞就好了。欢迎你来汉作客。
八航校战友:刘立顺
& 读了际唐的《滑翔机与滑翔训练对培养飞行员的作用》,足以看出他对空军的深厚感情和建设的关心。--致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八航校战友:买合木提.司马义
& 朱老你好啊;我的初教六教员是徐东海,我的考官就是张万林教员,说实话我在飞初教六飞行技术就是亚克西,可是我飞完初教六就分到直升机到河北涿州第六飞行学院学习直升机,到了正式飞行部队飞了几年就停飞了,虽然八航校的日子已经过了40年但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念八航校的那些日子和那些教员,现在回想起教员对我们特别特别好,八航校的教员个个都是好样的,虽然我两没见过面但是我相信一定会有我们见面的机会,今年是我们少数民族当飞行员40周年,计划5月到7月在乌鲁木齐举行庆典活动准备邀请所有的老领导和教员,这是我们会见面的,保持联系好吗?祝你健康长寿,再见.
八航校战友:朱际唐
& 顺子;你好!写两篇目的是丰富下战友网内容,让大家全面了解滑翔机飞行。当然也把你我带回童年孩时美好的回忆。八校毕竟是我们青春年华奉献的地方。感谢众多战友们打赏,谢谢了!
八航校战友:买合木提.司马义
& 错字一个,不是这是我们会见面的,正确的是这时我们会见面的.
八航校战友:买合木提.司马义
& 错字一个,不是这是我们会见面,正确的是,,,这时我们会见面
八航校战友:韩强
又见老朱、老姚文章,文中旁征博引、使人回味穷。我所在的沈阳航空俱乐部紧邻沈阳滑翔机制造厂,1962年为了增加学员的感性知识,俱乐部黄主任(归国华侨)带我们参观了解放五的制造过程,正如文中所说,除了支撑杆和一个机轮外(初级一是撬板),其它如机身大梁、机翼骨架全部采用材质较轻的白松和亚麻布。当年滑翔、跳伞、射击、摩托车都属国防体育之列。夏天飞上天的感觉真爽,草地机场的蚊虫很多,清晨戴着护目镜还有蚊虫打到脸上。沈阳的冬天很冷,尽管穿着皮衣、皮裤、皮手套一飞上天还给冻透了,脱钩时几乎抓不住小球。那时正处于国家经济困难,却把粮食定量调到45斤,总觉被一种魔力吸引着,其实那就是梦想。
八航校战友:韩强
& 掉了一个字,应是“回味无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滑翔机制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