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手拿炳受伤怎样预防运动受伤

学习跆拳道一定要压腿吗_百度知道
学习跆拳道一定要压腿吗
一定要练习压腿。跆拳道对腿部韧带有一定要求,考级时也对此有要求。压腿注意事项:1、刚压腿时高度别超过45度。
2、压腿别只求高度不求质量。
3、压腿的3种正确姿势:1.正压腿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比如高台、桌椅,双腿并拢站立,抬起左腿将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两手扶在左腿膝盖上。两腿伸直,挺腰,同时一定要收髋,这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上体前屈,向前向下做振压腿的动作,逐渐加大力量,然后换腿做。根据柔韧性程度,可依次用肘部、前额甚至下颌去接触脚尖。2.学习正确的压腿方式。侧压腿身体侧对肋木等支撑物,右腿支撑,脚尖稍向外撇,左腿举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右臂上举,左掌放在右胸前。两腿伸直,立腰,开髋,上体向左侧振压。髋部和腰部在这个练习中将得到锻炼。做这个动作易出现两腿不直、身体向前弯曲。所以在练习中应注意,支撑腿的脚尖外展,被压腿尽量向身体正前顶髋,左臂向里掖肩,右臂向上举,向头后伸展。同时,将腿向肩后方振压。幅度逐渐加大,直到脚尖能接触到后脑勺。3.后压腿背对肋木,并腿站立,两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右腿支撑,左腿提起,脚背搁在肋木上,脚面绷直。上体后屈,并做振压动作。左右腿交替进行。髋部、腰部和颈部可以得到练习。该动作要求双腿直膝,支撑脚要全脚着地,脚趾抓地,挺胸,展髋,腰后展。做这个练习时两腿容易弯曲,因此可请同伴帮忙顶起自己被压腿的膝盖,用一只手下压腰、髋,帮助把腰挺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要是一定的!因为只有把腿压好腿才能踢得高!(考黄绿带是有竖叉)
采纳率100%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压腿的相关知识
其他15条回答
对学跆拳道是一定要压腿的压腿是学跆拳道的基本功如果不练压腿就学习跆拳道的话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压腿是一定要练得不然没多少花头
压腿是必要的,跆拳道对身体力量灵敏度和柔韧性要求都很高。举个例子说,要是腿部柔韧性不够好,头部2分的得分点大概就与你无缘了
必须的、练好韧带是其它动作的基础~
当然,它主要是脚功,所以是必然的.压腿对身体也有好处.
学什么跆拳道啊!垃圾!要学就学泰拳!跆拳道太垃圾了,只用脚不用手。跟泰拳打架肯定被打得很惨!
跆拳道用腿比较多 肯定要压腿撒
跆拳道中压腿是一个基本的动作,也是基础
学习跆拳道压腿是一项基本功的练习,慢慢的来,不要过于急,功到自然成。
对,因为跆拳道主要以腿法为主,如果不压腿的话会容易受伤,或者学习的效果不好。
当然要压了 不然怎么踢高
否则踢腿踢不上去
动作也容易变形
只要是体育必须要压腿,只不过武术要求韧带高一些。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访惠州学院跆拳道协会--生活频道--中青在线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访惠州学院跆拳道协会     钟飞霞 惠州学院
  日下午3点,来自跆拳道协会的刘鹏和其他9名同学,身穿跆拳道服,光着脚,站在旭日楼前一侧,正在做热身运动。随后他们将在第12届社团艺术节开幕式上进行表演。
  凌空前踢、三前踢、三横踢、飞人侧踢、连续旋风踢、踏人凌空横踢……刘鹏等人表演了一系列破板动作,将一块块表演板踢碎成两半。紧凑而又不断加高难度的动作,让现场的观众应接不暇、“不明觉厉”,时而爆发出一阵惊叹。
  这是记者第一次看到跆拳道协会的表演,感觉他们“武功盖世”。在这之后,又听说跆拳道协会组队参加了今年团委举办的第四届“潮型人”比赛并获得了第三名。
  等记者正式采访跆拳道协会时,已经是2014年的5月7日。跆拳道协会教练与学员一行7人刚从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跆拳道社团&俱乐部锦标赛上归来,在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肇庆学院等22支参赛队伍中获得两金一铜的好成绩。听他们讲起比赛背后的故事,记者感受到他们对跆拳道的热爱,感受到他们对训练场地的渴望。
  赛前训练:少睡眠,减体重,“受伤跟吃饭一样”
  跆拳道协会的会长刘鹏向记者介绍,为了参加这个比赛,他们6人四月初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接受训练,主要训练体能和技术这两方面。他们每天5点多就得起床,6点多到田径场集合,主要是进行跑步或爬山等的体能训练,晚上则是在金山湖体育馆后面的羽毛球场进行对打、战术等技术层面的训练。教练刘振超说:“晚上的技术训练主要是练速度、练力量、练反应”。
  何志颖在训练期间经常为睡眠问题感到困扰。“每天5点45起床,6点15分到田径场,先跑5公里、再拉韧带热下身,然后做一些简单的技术训练。到了7点半就休息一下,接着就要去上课了。”到了下午5点半,他还要训练一个小时再去吃晚饭。晚上7点到11点到体育馆后面的羽毛球场摸黑进行战术上的训练。“每天早起跑步训练体能,晚上坚持训练技术,训练完了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宿舍做作业。”何志颖说,他每逢星期二、四都必须要完成运动生理学的作品,因此不得不熬夜到一两点,做完作业才睡觉。
  而在罗远芳看来,最苦恼的问题则是她的体重问题。因为罗远芳参加的是42kg级的竞技比赛,而她的体重超过了这一要求,只能通过锻炼、调节饮食等方式减轻体重。本身她体质就较弱,有一天又逢生理期到来,加上节食导致低血糖,她最终晕倒了。她还告诉记者,“当时除了训练,我还要到幼儿园见习,做PPT、做教案。学校里面还要参加幼儿韵律操比赛,忙得快要崩溃了。”而且当时她的体重一直没有减下来,她感到很大压力。罗远芳坦言,压抑的她,为此还特意咨询过心理老师。“老师说,成功的背后总是艰辛。后来我自己也想明白了,就坚持下来了。”她说。
  在赛前进行的体重检测中,罗远芳的体重还是达不到要求的,于是她便出去跑了两圈,但回来后的检测结果仍是不合格。最后她不得已以“裸称”的方式顺利通过了体测。说起这个小细节,罗远芳还是略带羞涩。
  除此之外,在他们看来最艰苦的还数平日的训练。由于是在水泥地上训练,他们的脚经常磨到破皮。对打的训练也使他们的脚背经常肿成一块。参加了53kg女子竞技组的林秋霞说:“脚肿、破皮之类是常有的事。受伤跟吃饭一样。”
  比赛背后:场地限制,条件简陋
  我院跆拳道协会创立于2009年,教练员刘振超回忆道,成立前做的是培训班,为那些想学跆拳道的同学进行培训。后来为了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就成立了跆拳道协会,并加入了院社联。从最初培训班只有十几个人,到现协会已经有一百多人。
  一开始报名加入跆拳道协会的学生都很积极参与训练,但坚持到最后的同学并不多。刘鹏还曾遇到过除了他就只有会长到场训练的情况。“大一开学的报名的时候有一百多人,半个学期过后人数就减半了,一个学期过后能坚持下来的也就剩下十几二十个了。”他说。在教练刘振超和刘鹏看来,“场地是个大问题”。这次比赛中,他们了解到,像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跆拳道协会都有固定的训练场地,既铺上了跆拳道专用的垫子,健身器材、沙袋等设施设备也相应齐全。“有时候我们可以到田家炳大楼下的健身室训练,那里有垫子,但是需要提前申请,而且那里晚上是不给用的。”因此他们通常只能到体育馆后面的羽毛球场上,即使脚很容易被水泥地磨到掉皮。“因为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训练场所,许多同学满怀热情加入都没能坚持下来,能走过来的都是对跆拳道非常热爱的。”
  尽管条件欠缺,教练和刘鹏等人并没有就此止步不前。因为对跆拳道的热爱,他们还是选择了继续带领跆拳道协会走下去。刘鹏和几个副会长一方面积极开展内部建设,培养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团结力和凝聚力,一方面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比赛,希望以此得到学校的关注和重视。
  他们不知道哪一天才可以拥有自己的训练场地,他们也不知道哪一天双脚才可以站在柔软的垫子上,但他们知道,只要心中有一份热爱,就始终有一份希望!查看: 5650
& & 日下午3点,来自跆拳道协会的刘鹏和其他9名同学,身穿跆拳道服,光着脚,站在旭日楼前一侧,正在做热身运动。随后他们将在第12届社团艺术节开幕式上进行表演。  凌空前踢、三前踢、三横踢、飞人侧踢、连续旋风踢、踏人凌空横踢……刘鹏等人表演了一系列破板动作,将一块块表演板踢碎成两半。紧凑而又不断加高难度的动作,让现场的观众应接不暇、“不明觉厉”,时而爆发出一阵惊叹。  这是记者第一次看到跆拳道协会的表演,感觉他们“武功盖世”。在这之后,又听说跆拳道协会组队参加了今年团委举办的第四届“潮型人”比赛并获得了第三名。  等记者正式采访跆拳道协会时,已经是2014年的5月7日。跆拳道协会教练与学员一行7人刚从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跆拳道社团&俱乐部锦标赛上归来,在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肇庆学院等22支参赛队伍中获得两金一铜的好成绩。听他们讲起比赛背后的故事,记者感受到他们对跆拳道的热爱,感受到他们对训练场地的渴望。  赛前训练:少睡眠,减体重,“受伤跟吃饭一样”  跆拳道协会的会长刘鹏向记者介绍,为了参加这个比赛,他们6人四月初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接受训练,主要训练体能和技术这两方面。他们每天5点多就得起床,6点多到田径场集合,主要是进行跑步或爬山等的体能训练,晚上则是在金山湖体育馆后面的羽毛球场进行对打、战术等技术层面的训练。教练刘振超说:“晚上的技术训练主要是练速度、练力量、练反应”。  何志颖在训练期间经常为睡眠问题感到困扰。“每天5点45起床,6点15分到田径场,先跑5公里、再拉韧带热下身,然后做一些简单的技术训练。到了7点半就休息一下,接着就要去上课了。”到了下午5点半,他还要训练一个小时再去吃晚饭。晚上7点到11点到体育馆后面的羽毛球场摸黑进行战术上的训练。“每天早起跑步训练体能,晚上坚持训练技术,训练完了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宿舍做作业。”何志颖说,他每逢星期二、四都必须要完成运动生理学的作品,因此不得不熬夜到一两点,做完作业才睡觉。  而在罗远芳看来,最苦恼的问题则是她的体重问题。因为罗远芳参加的是42kg级的竞技比赛,而她的体重超过了这一要求,只能通过锻炼、调节饮食等方式减轻体重。本身她体质就较弱,有一天又逢生理期到来,加上节食导致低血糖,她最终晕倒了。她还告诉记者,“当时除了训练,我还要到幼儿园见习,做PPT、做教案。学校里面还要参加幼儿韵律操比赛,忙得快要崩溃了。”而且当时她的体重一直没有减下来,她感到很大压力。罗远芳坦言,压抑的她,为此还特意咨询过心理老师。“老师说,成功的背后总是艰辛。后来我自己也想明白了,就坚持下来了。”她说。  在赛前进行的体重检测中,罗远芳的体重还是达不到要求的,于是她便出去跑了两圈,但回来后的检测结果仍是不合格。最后她不得已以“裸称”的方式顺利通过了体测。说起这个小细节,罗远芳还是略带羞涩。  除此之外,在他们看来最艰苦的还数平日的训练。由于是在水泥地上训练,他们的脚经常磨到破皮。对打的训练也使他们的脚背经常肿成一块。参加了53kg女子竞技组的林秋霞说:“脚肿、破皮之类是常有的事。受伤跟吃饭一样。”  比赛背后:场地限制,条件简陋  我院跆拳道协会创立于2009年,教练员刘振超回忆道,成立前做的是培训班,为那些想学跆拳道的同学进行培训。后来为了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就成立了跆拳道协会,并加入了院社联。从最初培训班只有十几个人,到现协会已经有一百多人。  一开始报名加入跆拳道协会的学生都很积极参与训练,但坚持到最后的同学并不多。刘鹏还曾遇到过除了他就只有会长到场训练的情况。“大一开学的报名的时候有一百多人,半个学期过后人数就减半了,一个学期过后能坚持下来的也就剩下十几二十个了。”他说。在教练刘振超和刘鹏看来,“场地是个大问题”。这次比赛中,他们了解到,像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跆拳道协会都有固定的训练场地,既铺上了跆拳道专用的垫子,健身器材、沙袋等设施设备也相应齐全。“有时候我们可以到田家炳大楼下的健身室训练,那里有垫子,但是需要提前申请,而且那里晚上是不给用的。”因此他们通常只能到体育馆后面的羽毛球场上,即使脚很容易被水泥地磨到掉皮。“因为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训练场所,许多同学满怀热情加入都没能坚持下来,能走过来的都是对跆拳道非常热爱的。”  尽管条件欠缺,教练和刘鹏等人并没有就此止步不前。因为对跆拳道的热爱,他们还是选择了继续带领跆拳道协会走下去。刘鹏和几个副会长一方面积极开展内部建设,培养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团结力和凝聚力,一方面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比赛,希望以此得到学校的关注和重视。  他们不知道哪一天才可以拥有自己的训练场地,他们也不知道哪一天双脚才可以站在柔软的垫子上,但他们知道,只要心中有一份热爱,就始终有一份希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跆拳道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